📖 ZKIZ Archives


全台只靠八百名醫師接生 五年後老化問題嚴重 產科醫師荒 健保獨立預算有解?

2015-06-15  TWM

如果有一天,台灣沒有產科醫師來接生,怎麼辦?這絕非危言聳聽,二○二二年有將近一半的婦產科醫師是六十歲以上,投入產科的人力愈來愈少。婦產科醫學會提出健保框出「生育總額」獨立預算的解方,值得各界深入討論。

撰文•郭淑媛

日前台北榮總婦產科醫師被控醫療疏失事件,讓婦產科醫療糾紛多與人力荒問題,再度浮上枱面,在各專科醫師中原本婦產科人力最吃緊,其中產科更嚴重,不少醫界人士憂心,若不盡速提出解方,未來台灣許多地方恐將找不到產科醫師接生。

根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資料,目前全國婦產科醫師約二六○○人,其中有做產科接生業務約八百人,而去年台灣有二十一萬名新生兒報到,產科醫師負荷量吃重之 外,還有分布失衡問題,全國約四成以上醫療院所無婦產科,設有婦產科的門診中,高達六成以上沒有產科醫師。國家衛生研究院於二○一三年提出的報告也指出, 近五年來婦產科執業醫師人數僅成長五%,為各科之末,全台更有超過一五○個鄉鎮無婦產科醫師。

接生費用 僅切盲腸一成婦產科醫師人力最迫切的問題是老化,是所有專科平均年齡最高,專科醫師平均執業年齡為四十八歲,但國衛院報告指出,婦產科醫師平均年齡為五十四歲,至二二年將有高達四成九是六十歲以上。

「接生是很需要體力的,光是半夜接生,就是挑戰。」馬偕婦產科醫師、婦產科醫學會祕書長黃閔照說,一二年婦產科住院醫師訓練名額七十人,只招到四十多人, 有人做三天就辭職;婦產科醫學會前理事長謝卿宏也曾說,全國婦產科人力登錄,四十歲以下僅一三.六%,和全國醫師四十歲以下三八.六%相較,斷層嚴重。

衛福部先後提出不少政策工具,包括生育事故救濟試辦計畫、管控各科專科訓練醫師容額、增加住院醫師津貼等,近兩年婦產科招生情況已有改善,去年招到九成,是多年來最好的情況。

不過,黃閔照指出,婦產專科醫師招生雖有增加,最大問題是實際投入產科的勞力不足,馬偕醫院調查,總醫師畢業後有一半的人不做產科,只看婦科門診,做產科一個月接生超過十例以上是個位數。

另一問題是,新任婦產科專科醫師女男比,從○三年三八%比六二%,提高到一四年五八%比四二%,一一年到一四年住院醫師共一六五人,女男比約六二%比三 八%,婦產科醫學會的女性會員從八%提高到二○%,「但女性投入產科寥寥無幾,有些女醫師結婚生子後就不做產科。」黃閔照說。

黃閔照表示,醫學生不願走產科,主因是健保給付太低,目前生產案子的總給付(從產檢到接生)約三萬三千元左右,而接生費用不管剖腹產、自然產都是約八九○ 二元左右,且是給醫院,醫院再分給醫師只有三五至四○%的比率,大約三、四千元,「怎麼留得住人?」與此相較,外科光是做盲腸切除手術就有三萬三千多元。

「未來做產科與偏鄉的人力一定不夠!」黃閔照表示。

為了招收更多新血,婦產科醫學會除了建立生育事故補償制度,減少醫療糾紛困擾外,目前更努力爭取單獨編列一筆「生育總額」的獨立預算。

生育總額 重新分配資源黃閔照解釋,健保草創元年(一九九五年)婦產科給付占七%,目前在健保總額五千億元裡則只占四%,如果可以讓婦產科總額維持像過去一樣的占 比,這多出來的預算就可用來提升醫療品質。當然,黃閔照也知道,維持七%不太可能,所以獨立預算的額度可以再協商,但概念上,就是框住一個固定比率的預 算。

依婦產科醫學會構想,這筆預算用途包括:做「生育登錄」以掌握各地生產量;再結合建立「開放醫院」制度,在診所與醫院產檢,生產時到某醫院或某生產中心; 同時進行「高危險姙娠管理」,孕婦有高危險姙娠就轉診,甚至可「補助偏鄉孕婦」在產前住在醫院附近的救濟單位待產,這樣生產中心與診所都能維持運作,也可 推動就地產檢、就地生產。

給付點值 依風險高低調整牽涉到留住醫師的給付問題,則希望比照美國建立獨立醫師制度,即健保署將醫師費與醫院費依一定比例分開給付,同時低度與高度風險產婦的給付點值也不同。

黃閔照說:「內診費健保多給九十元,但醫院抽成後,只剩一瓶養樂多給醫師。」再加上健保對超過固定點數的部分打九折給醫院,醫院會控管不要超出額度,「修 理到的是處理重症的醫師。」對於這項解方,部分婦產科醫師感到悲觀,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認為,「理念很好,但不可能辦到。」年輕醫師不願投入婦產科在於 工時長、報酬低、糾紛多,這個提議無法改善根本原因,「何況現在叫健保或政府出多餘的公務預算都是天方夜譚。」朝自費市場發展的禾馨婦產科醫師蘇怡寧說, 問題出在健保是「共產主義」,若健保不改變,在架構內修改,恐怕仍會失敗。全國醫師公會聯合會祕書長蔡明忠則表示,要解決醫師荒問題,應通盤處理,不可能 單獨支持某一科。

健保署醫管組副組長李純馥表示,健保有獨立總額預算是洗腎,在總額不變下,因人口老化洗腎人數增加,原本一點相當於一元的給付,現在只有○.八元,若實施產科獨立總額,未來可能出現類似情況。黃閔照則強調,台灣的生育數變化不大,框住總額才能提升醫療品質。

產科健保給付如何調整還有待討論來凝聚共識,但無論如何,正視產科醫師荒問題並提出解決之道,已刻不容緩。

婦產科醫師人力老化

—— 各年齡層婦產科醫師占比逐年變化 單位:占比(%)25~40歲 41~59歲 60~74歲 75歲2001 28.95 60.72 8.61 1.10 2008 16.53 73.84 7.61 1.61 2009 14.42 75.96 7.56 1.60 2010 14.22 76.66 6.94 1.72 2011 14.05 77.22 6.35 1.98 2012 13.73 77.54 5.88 2.41 註:部分醫師未登錄出生年月日,故有遺漏值資料來源:國家衛生研究院報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26

股災再起 這次不能只靠央行解套 兩大巨變下 金融市場如何再見曙光?

2016-02-01  TWM

金融市場正經歷兩個重大轉變,除了靠各國央行祭出解套方案之外,還必須有其他像結構性改革、制定財政政策、解決債務積壓等正面因素的挹注,動盪亂局才有可能看到曙光。

全球股市開春以來大暴走,出現史上少見的跌幅。對此,市場分析師的看法分成兩派,有人把原因歸咎於大環境不佳,例如中國經濟成長腳步放緩,政策也意外栽跟頭;也有人說這是失衡市場(如油市)的連鎖效應。但兩種說法都不夠全面,市場的流動性與波動性為什麼會大幅轉變,依舊無法從中找到答案。

央行難壓抑市場波動

中國這個成長火車頭越跑越慢,對市場已是利空,再加上其他負面因素纏身,使得市場動盪更大,例如:端出幾個不尋常的政策,才執行幾天隨即喊停的股市「熔斷」新制就是一例;隨著人民幣的離岸市場越來越大,政策的影響力相對有限,而政府與市場卻又缺乏有效溝通。但這些原因並無法解釋全球股市的拋售現象,光是在美國,史坦普五百指數過去兩周便下滑八%,與國內經濟的復甦態勢明顯脫鉤。

石油市場也是同樣的情況。油價之所以一瀉千里,確實是供給增加(包括頁岩油)、但需求減少的下場,加上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決定放棄「產量調節者」(swing producer)的角色,不再以減產的方武限制油價跌幅,對油市更是雙重打擊。然而,不管是說油價出現驚世跌勢,或說油價重挫金融市場,其實都有誇大之虞,畢竟對高度仰賴能源的產業與國家來說,低油價反而是一大利多。

既然如此,為什麼中國或油市這些變數一有風吹草動,金融資產價格就大漲大跌?全球股市現在又為何易跌難漲?

金融市場正在經歷兩個重大轉變,不但對市場產生「這邊小噴嚏、那邊重慼冒」的影響,也加深風險規避的氣氛,營造出一個變數更多的環境。

衝擊力道會放大,是因為各國央行過去成功壓抑住市場波動,但現在有的央行越來越不願意這 做(美國聯準會),有的央行則是越來越沒辦法(歐洲央行與中國人民銀行),使得市場環境更加動盪、更難以預測。在這個轉變下,市場短期勢必會有提高風險規避、積極去槓桿、降低投資組合風險的現象。

法規嚴峻流動性縮減

市場第二個轉變是流動性縮減。由於法規更加嚴峻,加上獲利出現非週期性大漲的企業不再吸引投資人,因此經紀交易商在市場過度反應時,更不願意隨之起舞。其他包括主權財富基金的資金池(capitalpool),同樣也有風險限制。

如果放任這兩個轉變互相影響,不穩定、不安全的氣氛會更深植金融市場,持續越久,市場動盪程度越大,對國家經濟與企業基本面的負面衝擊也越深。而經濟與企業越不穩定,又更可能蔓延到金融市場,加速總體經濟與金融市場的惡性循環。

雖然這樣的亂局終究會過去,但恐怕先得動盪一番才會看到曙光,金融資產價格不但可能出現大幅失序下滑,也可能蔓延到其他地方。市場腥風血雨,將會壓縮企業與家庭的支出意願,進一步為經濟成長澆冷水。

但也可以有更漂亮的收場: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支撐金融資產價格,創造出更正面的市場氣氛,讓企業與家庭不再持觀望態度,更積極地運用手上現金。要看到這樣的結局,少不了要調整政策,但這

一次應該站出來面對的,不再只有各國的央行。

以美國來說,就算聯準會不得已又啟動量化寬鬆來救市,市場對它的效果恐怕會打上很大的問號,除非在量化寬鬆之外,還有其他正面因素的挹注,例如:有益經濟成長的結構性改革、制定更切合需求的財政政策、解決尾大不掉的債務積壓問題。

結局是好是壞還是未知數,未來如何發展,取決於接下來幾周、幾月的抉擇,政治人物尤其要敢於任事,放棄黨派對立,央行幫他們背負的政策責任太多、也太久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462

只靠傭兵部隊 它如何賺贏麗嬰房 淘帝去年EPS稱冠百貨股 營收連三年創新高

2016-06-13  TWM

三年前,陸資童裝品牌來台上市,營收、獲利皆成長,相較同業獲利衰退、甚至虧損, 靠經銷商打天下的淘帝一枝獨秀,未來它要轉攻品牌正規軍,將開設直營店,台北是首選。

「小時候,只有過年才會請裁縫師來家裡做新衣,我們有三兄弟,我永遠只能撿哥哥穿不下的……。」周志鴻回憶童年窘況,語氣倒是沒有太多感傷。他是淘帝國際總經理,公司經營的「TOPBI」,連三屆獲中國服裝協會選為「中國十大童裝品牌」,而他的回憶、中國這一代父母對兒時缺憾的自我補償心理,正是淘帝的大商機。

過去三年,淘帝營業額屢創新高,平均每年成長二五%,二○一五年營業額達五十三.七億元,較一二年翻漲近一倍,去年稅後淨利較前年成長一一%,每股盈餘為十四•四元,相較去年全年虧損的麗嬰房、獲利僅有前年三分之一的F-東凌等同業,淘帝不僅在逆境中一枝獨秀,其每股盈餘也榮登百貨類股之冠。

定位優勢:

鎖定中價位 避紅海市場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二○一二-二○一五年童裝產業報告》顯示,童裝產業總產值在此期間的年增率達二五%到三○%,再加上一四年啟動的「單獨二胎」政策,童裝品牌市場看似一片蓬勃。然而對個別業者來說,這塊大餅卻很有可能「看得到,吃不到」,目前中國童裝市場,三成由國外高端品牌吃下,剩下七成由九千多個國內品牌瓜分,宛如一片慘烈紅海。淘帝在中國的市占率約僅一%,但這個數字,已足夠在九千多個品牌當中躋身前十大品牌。

周志鴻說,淘帝一開始就很清楚,鎖定中價位的二、三線城市商機。

借力使力:

只靠經銷,降低營業費用鎖定戰場,接下來就是攻城掠地,「淘帝今天能在市場上有一席地位,關鍵在於『高效代理商』模式;淘帝沒有直營,完全靠經銷商銷售。」在十五個省分、三個直轄市,淘帝共有超過一千四百家加盟店,沒有直營門市。

而這一千四百個據點,是由二十三家經銷商經營,平均每個經銷商負責超過六十家店。可以說,淘帝的童裝帝國版圖,就像是用一群強大的傭兵打下。

「所以,要嚴格挑選經銷商,第一就是政商關係好,再來是資金實力要夠。」淘帝財務長王冠華表示,有關係、有資金,才可以在他所屬的城市快速展店。

以東凌為例,在中國的總店數由一四年的三三一家縮減至去年底的三○三家,淘帝卻在過去三年增加約六百家加盟店,直接拉高營收成長。儘管逆勢拓點,營業費用的負擔卻更輕巧,翻開財報,東凌、麗嬰房兩者的營業費用分別占總營業額六一%、五○%,淘帝營業費用僅一八%。

對此,東凌財會經理吳建芳分析,經營直營店成本包含人事、租金等,因此營業費用的確會高出許多,然而他也表示:「透過經銷商銷售的獲利雖然比較好,但是品牌經營不能只交給經銷商!」吳建芳的說法,點出淘帝未來的營運風險,「傭兵打天下」的攻城掠地固然夠快夠廣,但要強化品牌形象,卻非經銷商的強項。「這麼多年靠經銷商維繫市場之後,從未來發展趨勢看,我們的確要考慮直營體系。直營店可以帶動當地其他區域的銷售,也可吸引當地的大型代理商加入。」周志鴻此一談話,等於宣告淘帝將從經銷商打先鋒的第一階段,轉為直營店與經銷商「互利共生」的第二階段。

周志鴻所謂的直營店,與聚焦單一年齡客層的加盟店有所不同,淘帝將直營「大型旗艦店」,含括旗下全系列商品,增加消費者體驗生活。

周志鴻透露,未來三年將會在省會城市以直營方式開出大量「旗艦店」,他表示,目前各地經銷商皆在爭取於所屬區域設點,因此尚未定調,但確定今年年底將會有兩家直營店先開出,其中一家選定台北。

全新戰略:

直營加電商,強化品牌力至於淘帝的另一個未來風險,與所有傳統零售百貨業相同,「它走實體通路,會被電商侵蝕……,像麗嬰房在中國虧損的原因之一正是受電商衝擊。」康和證券研究部證券策略分析師姚君達說。

周志鴻坦承,電商確實衝擊淘帝。他表示電商經營,將會是拓展旗艦店後的下一步。

周志鴻曾在一○年獲《中國紡織服裝周刊》評選為「紡織業十大經理人」,早年也曾成功打造列名十大童裝品牌的「棵棵樹」,他在一四年加入淘帝,如今大膽翻轉這個品牌過去的成功模式,「直營店加電商」的全新戰略能否成功?很快的,就要在九千多個品牌競逐殺戮的紅海市場見真章。

撰文 / 黃家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51

任天堂股價飆漲120%背後 必懂三大科技趨勢 首次只靠內容、不靠硬體 市值超越暴雪、索尼

2016-07-25  TWM

「精靈寶可夢GO」暴紅,為127歲的任天堂,注入新的生命力, 它帶給全世界什麼啟示?對於台灣科技業,機會又在哪裡?

只用九天,任天堂完成了驚人的逆襲。

自七月六日

「精靈寶可夢GO」

(以下稱寶可夢)遊戲首發以來,短短九個交易日,任天堂股價飆漲一二○%,市值翻升至四.五兆日圓,超過「魔獸世界」開發商暴雪以及創造「模擬市民」的藝電,成為全球遊戲界的市值一哥;此外,也超越了曾用PS遊戲機痛宰任天堂的索尼。

一八八九年成立的任天堂已經一二七歲了;但是今天,這家百年企業卻像有了全新的生命力。股價與市值,是這股生命力的展示櫥窗,蘊含其中的,則是顛覆任天堂百年來成功經驗的全新方程式。

這套方程式,尤其值得受困於硬體產品微利化的台灣科技業重視,因為這是任天堂史上第一次,不靠硬體、只用軟體,就讓股價驟然翻身。

任天堂成立之初,只是一家「做紙牌」的公司,進入二十世紀後一度嘗試多角化經營;一九六九年鎖定遊戲產業後,先是靠著內建六款遊戲的Color TV Game 6遊戲機,站穩家用電子遊戲市場,至一九八三年,更靠著在台灣俗稱「紅白機」的「FC遊戲機」,制霸業界。

靠硬體翻身的年代回不去了接下來,無論是Game Boy、超級任天堂、任天堂64,乃至於二○○○年後陸續開發的NDS、Wii等,每每推出新款遊戲機硬體,幾乎都能為公司營運績效與股價注入超強類固醇。直到○八年,這套模式不再靈光。

這一年,蘋果與谷歌分別設立App Store與Google Play平台,迅速推動這個世界進入手機遊戲新時代,對任天堂來說,則宛如天堂與地獄的分水嶺。

公司在二○一一年推出標榜「裸視3D」功能的掌上遊戲機「N3DS」,卻被迫在半年之內大幅降價;當年度,任天堂還出現上市以來首度虧損,加上一二年推出的WiiU同樣慘遭滑鐵盧,硬體失靈已成定局,逆轉勝的解答,在軟體。

內容為王 好IP才是重點以這次讓任天堂創造驚人逆襲的「寶可夢」遊戲來說,專家普遍表示,雖然成功關鍵包括三項,極具親和力的智慧財產(IP)、虛實交錯的擴增實境技術(AR)、以及社群行銷感染力,但最重要的,就是「選對IP」。

「這樣的擴增實境技術並非首例。」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詹文男指出,「很多商場、遊戲或百貨公司都運用了類似技術,但任天堂成功將其發揚光大,這代表無論是擴增實境或虛擬實境(VR),最重要的,其實都是內容。」關於這個論點,拓墣產業研究所穿戴裝置分析師蔡卓卲說得更是直接:「它是用很強的IP,『順便』帶動擴增實境成為焦點,進一步再幫助行動裝置打開擴增實境的大門。」遊戲暴紅的另一啟示,是擴增實境的市場空間,或許會比虛擬實境更加樂觀。至少,開發「寶可夢」遊戲的Niantic創辦人漢克(John Hanke)就是看準這一點,才決定聚焦於擴增實境的遊戲開發。

AR比VR更具想像空間

「你可以從『寶可夢』觀察到這點。」漢克解釋,相較於虛擬實境讓人受困於虛擬世界,擴增實境的「現實連結」特性,顯然具有更寬廣的商業想像空間,因此也能延伸出更多元的現實行為,並且轉換為實際商機。

「擴增實境帶動了軟體業的旋風。」蔡卓卲再次提醒,看待擴增實境所引爆的商機,必須以軟體業為主,至於硬體廠商,恐怕商機有限:「如今一般消費者的行動裝置性能都可以跑(擴增實境),所以,這股風潮不會對硬體廠商帶來特殊商機。」詹文男則認為,若以整體產業鏈觀察,這也是台灣「軟硬整合」的關鍵時刻,「台灣不少新創軟體公司的能力其實不錯,應該更積極地給予資源、交流媒合。」轉換思惟,從內容、軟體領域闖出新的生命力,這,或許才是台灣科技業最該從「寶可夢」身上學到的一堂課。

撰文 / 鍾張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506

觀察 | 白酒企業突圍年輕人市場 吸引90後不能只靠扮嫩

白酒市場的擠壓式增長,讓越來越多的酒企在年輕消費者市場上尋求突圍。包括五糧液、瀘州老窖、金六福等國內名酒和民酒酒企紛紛開始嘗試年輕化,但目前很多年輕化概念的產品並沒有完全擺脫傳統基因。

上周末金六福的一場新品發布,一改往日傳統酒企新品發布熱鬧的場面,整面的深色幕墻背景,簡潔的文字和數字,科技感的VCR,國內酒企中唯一的一個外籍總裁李奧在臺上情懷爆棚,手持激光筆侃侃而談,看起來更像一場手機的發布會。

這樣一場發布會也是更希望討好年輕的消費者,因為在李奧看來:“今天的中國白酒正在失去對年輕消費者的吸引力”。

“目前白酒消費存在嚴重的年齡結構問題,80、90後的年輕消費者白酒消費在減少。”李奧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指出,在中國的白酒消費中,70後占整個消費群體的40%,80後90後只占26%,現在主要消費年齡是45歲。

按照快消品的規律,隨著年齡的上升,消費應該下降,但白酒正好相反。李奧認為這個規律已經脫離了正常,說明白酒存在嚴重的年齡結構問題,白酒消費正在遠離年輕人。而中國的80後和90後的人群約有4億人,是龐大的消費群體,新一代的中等收入家庭也將從中誕生。

因此,金六福希望嘗試推出新產品吸引年輕人的註意力。李奧告訴記者,除了在設計和定價考慮到年輕人的消費特點,產品將主要進入一二線城市和地級市的白酒市場的餐飲和電商渠道,營銷上也轉向爆品、內容、社群、電商的數字營銷模式,著力於打造成超級IP。不過產品在低價的同時還要留足毛利給餐飲渠道和經銷商去配合,這意味著前二、三年內可能面臨無法盈利的局面,但公司願意在渠道和消費者培育上投入。

不僅僅是金六福,事實上近兩年來,國內的白酒企業都已經意識到白酒面臨的消費者斷層危機,多家企業都在進行白酒年輕化的嘗試。記者了解到,目前白酒年輕化多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在酒精度和口味的變化上,另一方面則在包裝和營銷方式上。

今年6月,五糧液等酒企啟動了“川酒進酒吧”戰略,並推出了果露酒、預調酒等30多個產品,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表示,白酒正承受行業老齡化、年輕消費者消失的雙重挑戰,誰抓住了80、90後新生代消費群體,誰就抓住了市場的未來。

在今年9月份在貴州舉行的國際酒類博覽會上,記者也留意到,各家白酒品牌都推出了針對年輕受眾的低度數系列酒,包括茅臺的悠米果味酒、五糧液的星座酒、瀘州秀水坊推出的“阿禮九九”等等。

在白酒年輕化的操作中,也誕生了一批如“江小白”、瀘州老窖的“瀘小二”等青春小酒,嘗試利用較小的容量,配合比較時尚的外觀和“語錄體”、“表達瓶”等,以及互聯網和現代營銷模式,吸引80後和90後消費者。

雖然酒企不斷嘗試白酒年輕化,但市場上還沒有看到一呼百應的年輕化白酒產品。年輕化白酒代表品牌江小白的創始人、CEO陶石泉曾對媒體透露,預計2016年銷量有望達到1萬千升,這個總量對於傳統白酒酒企規模而言並不算大。

山東溫河王酒業總經理肖竹青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很多以年輕化、互聯網化或個性化為概念的白酒產品很多,但大多還是在包裝形態上個性化,在品牌推廣和互動方面,依然用著傳統白酒產品的打法。目前所謂白酒年輕化很多都是70後甚至60後在研究,未必真的懂年輕人的需求,80後90後的信息接收方式和生活觀念的理解都很不同,不是換個包裝、營造個概念就可以輕易打動。

在李奧看來,年輕消費者不喝白酒的原因,一方面主要體現在消費品供給變化上,在60-70年代,由於消費品匱乏缺少選擇,年長的消費者將飲用白酒作為難得的享受,因此白酒消費能力較強;而年輕的消費者面對的選擇更多,且並不認可過去過量的喝酒方式。另一方面,國內白酒消費呈現亂象,但在互聯網時代,消費者可以廣泛獲取信息,已經認識到過度包裝和酒體品質間的差距,因此失去了白酒消費的欲望。

在第五屆中國酒業市場論壇上,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劉員表示,相對於過去白酒的絕對主導地位,酒品品類的選擇將可能更加多元化,多品類化,更加個性化。近年來進口葡萄酒、洋酒、健康白酒的高度擴容都是最直接的印證。如今90後、00後開始逐漸成為為社會的消費主力,這部分消費者不是簡單地買一個溫飽的訴求,而是要求認同感、個性化。

肖青竹告訴記者,白酒年輕化是個很漫長的過程,還沒有具體的標準,一方面白酒需要更加低度化,另一方面則需要突出品牌的個性化和情緒。目前公司也在做一些白酒年輕化的嘗試,包括低度果香型白酒的實驗,將果皮烘幹後放入窖池一起發酵,試圖讓白酒具備洋酒類似的果香味;同時在企業人員結構上年輕化,招募大學生來做品牌經理,借助他們的思維方式來思考產品方向等。

不過對於白酒年輕化的趨勢,國內也有不同的聲音,認為目前的年輕人只是缺少購買能力和年齡閱歷,隨著年齡的增長還將再回歸白酒消費。

但在李奧看來,80、90年輕消費者的成長,消費習慣、營銷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在城市市場,傳統酒類營銷的渠道為王已經逐漸被推薦人為王的模式所取代。但最根本的,現有的白酒產品還是上一代人的產品,每一代有每一代的特點,如何找到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真正的需求,也是白酒年輕化最大的阻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531

擦亮時尚“洋”招牌 中企不能只靠拋銀彈

歐洲經濟市場不景氣也影響到了時裝產業。德國女裝品牌Laurèl於近日宣布因債券到期展期談判未果,進入企業重組階段。

人們將目光投向深圳歌力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歌力思”,603808.SH)身上。去年9月,這家公司宣布出資1118萬歐元收購Laurèl在國內的所有權和經營權。至此,就有人質疑,歌力思此前的投資是否值得。

“目前這個牌子國內的經營是我們獨立在運營,我們擁有獨立的設計、生產、銷售權,歐洲市場出問題與我們這里沒有關系。”歌力思董事長夏國新透露其早已知曉Laurèl德國公司財務狀況並不是太好,所以當初談成合作的時候才覺得應該將國內股權全部拿下,即使未來歐洲本土出了問題也不會影響到國內的經營。

本土的時裝公司正試圖通過國際收購交易攀升到價值鏈上遊。

 

時尚重心東移

目前歐洲整體的經濟都不太好,於是諸如上述這種傳統的高端時裝品牌經營壓力都較大。“在歐洲,這樣的老牌公司變更股東是很正常的事兒。”夏國新說,“從時裝產業的歷史發展來說,一家公司的重組並不代表品牌的終結。如果找到好的買家來運營,一樣可以再次大放光芒。Laurèl品牌形象不錯,相信會吸引不少買家關註。”

此話倒是不假。比如Laurèl之前的東家——德國知名的奢侈品服飾集團Escada。後者由Margaretha和WolfgangLey在上世紀70年代末創立,以奢華晚裝和高檔正裝聞名,特別受到社會名流和政界女性喜愛。1992年,MargarethaLey去世,但是公司達到了頂點,銷售額超過8億美元。

即使如此,此後十多年里,Escada的業務起起落落,最終在2009年申請破產保護。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這個國際大牌會就此消失。一年後,Escada發表的一份聲明宣布,公司將出售給印度鋼鐵業巨頭拉克希米·米塔爾家族。

是的,如今你依舊可以在那些高檔的購物中心或者免稅店里看見Escada專櫃,但你會想到這是一個印度品牌嗎?當然,這麽說也不太準確。買下了Escada只是出於商業上的考慮,印度擁有者並沒有加入太多的異國元素,而是保持了其德國品牌的冷峻屬性。

英國《金融時報》曾在2010年就撰文稱,世界的時尚市場開始向東移。隨著中國和印度消費者財富膨脹,歐美消費者束緊腰帶,時尚行業的重心將逐漸東移,無論是從制造還是從消費者層面來講,都是如此。不過彼時,中國內地的各大企業還未展開在海外市場的買買買,引起外媒關註的幾乎都是香港的公司,比如利豐集團就收購了為英國皇室定制服裝的HardyAmies。

數年過去,正如預測的那樣,如今時尚產業的東移趨勢確實在加強。中國的資本近兩年不斷在海外尋找標的。山東如意集團在今年3月收購法國定位輕奢的時尚集團SMCP,得益於法國需求回暖和中國銷售額的暴漲,SMCP今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9.2%。該集團早前歸LVMH集團旗下私募基金LCapital所有,旗下品牌包括Sandro,、Maje、ClaudiePierlot。9月份,時裝品牌維格娜絲(603518.SH)又要買下“小熊”TeenieWeenie在國內的業務,目前還在停牌推進中。

夏國新表示,收購的標準需要符合集團整體未來發展的定位,與現有的品牌可以形成渠道合力與互補,“Laurèl中國目前是由獨立的、國際化的團隊在運營,我們並不會更改品牌的DNA,只是想讓它更適合亞洲人身形的剪裁。從今年5月份在中國開了第一家店,到現在為止已經開了12家店,預計到今年底會開到20家。”

他有清晰而明確的規劃:Laurèl只是歌力思成為一個“中國的高級時裝品牌集團”發展戰略的第一步。這家公司於2015年4月登陸A股市場後的一年多里,以並購及聯合投資的方式拿下了多個海外品牌:今年2月,公司收購唐利國際65%的股權,獲得EdHardy在中國內地和港澳臺地區的品牌所有權;7月,歌力思出資7900萬元擬購買複星長歌持有的前海上林16%股份,交易後公司將持有前海上林65%股權,同時取得法國輕奢時裝品牌IRO公司的控股權。擴張的背後邏輯是,在收購Laurèl時只限於中國內地的權限,到了EdHardy則擴大為收購大中華區,最新收購的法國品牌IRO則是全球收購。

用好金字招牌

大勢之下也會有異議和疑慮。有一派觀點就指出國內的時裝公司收購後對國際品牌的管理令人擔心。在業內有一句名言是“除非你知道如何利用品牌,否則它們一文不值。”還有一句是,“如要保持榮譽,在‘原產國’以外生產品牌也必須保證同樣的質量。”收購,僅僅意味著轉變的第一階段——所有權轉讓。

對於中國時裝公司來說,MCM也許是個極有借鑒意義的亞洲企業並購歐洲老牌的成功案例。這個德國品牌在2005年被韓國時尚界大亨金聖珠(KimSung-Joo)收購後在短時間內風生水起,成為許多人購物清單上必買之一。

複星創富時尚團隊聯合負責人黎娟認為,當前國內服裝行業雖然增長不如過去的黃金十年,增速放緩,但整體增長的趨勢不變。服裝行業的消費結構在快速發生變化,大工業思維下的大而全開始被精準定位的小而美沖擊。從市場空間來看,中產階層的崛起、電商的便捷,使得消費群體逐步細分和精準化,平價快時尚多檔次布局依然是主流,但來自歐美的輕奢品牌將會因其潮流設計、精致選料、可接受的價格、良好的品位,逐漸收獲人心。

從長遠來看,國內的時裝公司試圖通過國際收購交易來達成一種願望,即在中國制造的基礎上提升生產水準,攀升到價值鏈上遊。國內企業的優勢是,在收購以服裝為核心的國際品牌時能將生產轉移到更靠近本土、成本更低的工廠,由此提高利潤率,同時還可以用品牌魅力和他們現成的美歐分銷渠道來增加銷售。但如何繼續維持品牌的“榮譽”,是國內公司需要攻克的一個難題:同日本遇到的問題一樣,20世紀70年代“日本制造”還帶有一種負面形象,今天的“中國制造”也有這個問題。這是目前的關鍵。

當然,還有時間。戰役才剛開始,畢竟哪怕在歐洲,品牌的金字招牌也不是一蹴而就。對於中國的企業來說,海外的並購既可能是機會,也可能是陷阱,現在下任何定論都為時尚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175

三分之一法國人支持極右翼 封殺勒龐只靠馬克龍

右翼內訌,左派式微,獨立候選人馬克龍選情不夠夯實,法國大選進入了“一周一個新花樣”的混亂模式。

面對極右翼國民陣線總統候選人勒龐高漲的民意支持率,法國左翼人士率先指出,投票給馬克龍是左翼挽救法國的唯一選擇,而法國總統奧朗德也一反此前的鄙視和不懈,於日前表示,勒龐取得勝利的威脅是存在的,其原因在於,“極右翼在過去30年中從未得到過這樣程度的支持”。

奧朗德所指出的是,十余年以來,國民陣線的形象發生了巨大變化:在2002年之前,七成法國人均認為國民陣線是法國民主的危害,然而自瑪麗娜•勒龐擔任黨主席之後,現在仍持有這種看法的法國人已經下降到47%,同時,支持勒龐的人卻已經達到了近33%,在雇員和工人群體中,她的支持率格外高漲。

封殺勒龐

距離大選的首輪投票還剩45天時間。

法國多家民調顯示,一周之內馬克龍兩次在第一輪選舉民調中以微弱優勢贏得勒龐,一次為26%VS25%,一次為27%VS25.5%;在第二輪中,馬克龍以65%左右的支持率打敗勒龐。

目前,由於左派獲勝無望,其黨內大佬已經開始公開表示要支持馬克龍選情。巴黎前市長、社會黨人德拉諾埃就公開表示支持馬克龍,並指出“需要給予對抗勒龐的候選人足夠支持”。

國民議會議長巴托洛內也表示,如果民主制度真的危在旦夕,那他也會在首輪投票中投給馬克龍。

在右派方面,受到“空餉門”重創的法國右翼候選人菲永堅持不退選令法國共和黨內亂作一團,而共和黨內大佬——前總統薩科齊以及前總理拉法蘭等人正在忙著調停。在6日薩科齊召開了所有共和黨核心成員開會,結果幾乎每個與會者的看法都是不同的。

最終“B計劃”人選法國前總理朱佩表示不會代替菲永參加大選,並指責菲永太頑固,朱佩不願意犧牲個人的榮譽和家庭的安寧。

薩科齊在隨後的公告中表示,這樣的不團結,將給極右翼勢力提供了溫床。他建議菲永、朱佩在他的主持下見面。不過菲永和朱佩隨後拒絕會面。

共和黨召最終開會議表示全力維護黨內團結,支持菲永競選,然而菲永目前的支持率一直固定在19%,在預期中將無緣總統第二輪投票。

更嚴重的是,菲永的醜聞並沒有消停的趨勢。3月7日,法國媒體《鴨鳴報》再次爆出2013年菲永曾向其富商朋友借款5萬歐元,但未進行正常申報。依照法國稅法相關規定,凡超過760歐元的借款,借款人必須進行申報。

三分之一法國人支持勒龐

伴隨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臨近,勒龐不斷看漲的選情令法國精英感到無比緊張。奧朗德在6日說出了其“終極使命”就是阻止勒龐贏得今年大選這樣的話。

還有2個月就要結束任期的奧朗德坦言:“美國總統特朗普為民粹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提供了信心。”

他表示,令人擔憂的是,在特朗普勝選的影響下,歐洲各國都將開始追求短期國家利益,而放棄共同雄心。

在國際外交界受人尊敬的法國駐美國大使阿諾德(Gérard Araud)表示:“在2016年11月8日之前,如果有人問我法國極右翼候選人是否能當選,我的答案都是不可能。但是我現在不能維持這樣的回答了。”

在阿諾德看來,特朗普的勝選標誌著西方民主政體中正在發生變化,而英國脫歐也並不是一場意外。

而法國駐日本大使達納(Dana)則直接在《世界報》上打破外交禁忌,撰文表示,如果勒龐勝選,他就不再從事任何外交工作。

法國媒體和民調機構的研究顯示,勒龐出任黨首後,有效改變了國民陣線在民眾眼中的形象:在其父親讓-瑪麗•勒龐領導國民陣線時,有多達75%的法國人不同意國民陣線的觀點,在勒龐時期,這一數字下降至62%。

近10年來,國民陣線的支持者在鄉村地區不斷增加,而他們並不是傳統上的農民:這些人出現在最近形成的小城鎮和新的住宅通勤帶,他們許多人逃離了大城市,原因是要麽他們再也住不起,要麽是他們在大城市郊區都有過住在密集移民區的經驗,這些人都遭遇過人身安全的問題。

如果看分項數據,情況可能會更嚴峻一點,譬如,72%的受調查法國人認為,有雙重國籍的恐怖主義犯罪者應當被剝奪法國國籍;有70%的受調查者同意恢複征兵制;有67%的受調查者認為現行司法制度對罪犯懲罰力度不夠;59%的受調查者認為要賦予警察更大執法權;還有51%的受調查者認為法國移民過多。

上述政策都是勒龐的核心競選訴求。在民調中,僅有一項是法國人所不感興趣的,就是在工作中區分法國人和外國人:近80%的法國人認為這沒有必要。

如果從投票的角度考慮勒龐的核心選民的話,有17%的受調查選民表示是國民戰線的鐵桿選民:不僅以前投且今年依然會投;有3%的受調查選民表示曾經投票過但今年不會再投,總體上曾投票或計劃投票給國民陣線的受調查選民則在32%左右。綜合多次民調顯示,以這種情形預估,勒龐必將一路領先挺進總統投票第二輪。

為了說明此次法國大選的情況之嚴峻,可以使用2012年的數據進行對比。在2012年大選,勒龐獲得了640萬張票,即法國選民中18%的選票(而目前勒龐的民調選情已經在26%~30%徘徊),2012年法國總統選舉的投票率非常高,占選舉登記冊4600萬人的80%左右; 最終有75%的選票有效。

不過按照《經濟學人》的一篇選戰基本盤推演分析,如果勒龐想要在第二輪勝選,那麽她的選民支持率要達到2012年近3倍的票數才行:即在假設今年的投票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為了贏得總統,勒龐將需要在第二輪中得到超過1740萬選民的支持。

如果以目前勒龐在第一輪26%(900萬選民)的民調支持率作為基準,這意味著她還需要在第二輪中爭取到超過800萬的選民投票。

《經濟學人》傾向於認為這很難達到,並指出勒龐唯有在一種情況下能當選總統,即所有其他的候選人都無法打動選民,導致選民放棄投票,在2017年的大選投票率低至40%的情景下,勒龐有可能問鼎總統職位,不過自從1958年以來,就從未出現投票率如此之低的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880

體育創業的錢快燒光了!部分企業只靠“一口氣”撐著

“體育產業的創業之路很艱難,投資者還是要接地氣才能找到優秀的企業。”達晨創投董事總經理李永林表示。

當前,部分體育產業創業者也已進入瓶頸期,有的選擇轉型做基金,走融資路線繼續前進,有的則苦苦經營艱難度日。

“首輪融資的錢燒的差不多了,現在日子比較煎熬,畢竟體育企業在創業過程中還是有許多現實問題難以解決。”一位知名體育創業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體育產業的風口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目前部分處於焦慮中的創業型體育企業多是2015年前後成立的。

近幾年,有關體育產業的重要政策頻頻發布。比如,2014年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即業界所稱的“46號文”),被業界視為體育產業最重要的推動政策之一。

該文件屬於“高規格”發布。

“2014年年初,國務院向國內外經濟機構、經濟學家咨詢,中國經濟下行過程中還有哪些行業未來不會過剩。大家共同都提到了體育產業。”參與起草該文件的一專家曾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此後,由發改委牽頭,國家體育總局配合,成立了調研與起草該文件的班子,主要人員包括發改委社會司、體育總局經濟司以及幾位長期研究體育產業的學者。經過在全國6個省市進行了實地調研、三個專題報告、對25個國家的體育發展情況進行研究,以及反複的論證修改,46號文在2014年10月發布。

46號文提出,我國體育產業產值要從2013年的9533.73億元增加到2025年的5萬億元。

“這個目標還是存在一定發展基礎的。”勝利三人籃球聯盟創始人易非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數據顯示,2013~2016年,我國體育產業產值年均增長率是25.8%。2016年全國體育產業增加值為6475億元,比2012年增加3339.05億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0.6%增長至2016年的0.9%。

有專家提出,按此計算,未來10年體育產業年均增長率要達到15%以上。

如此光輝的前景使得多位重量級投資者開始涉獵體育產業,多是通過成立體育產業集團或者發起體育產業基金進入到體育產業領域,這也讓創業型企業在2015年遍地開花。

第三方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體育類創業公司融資217起,融資金額約147億元;2016年,有披露的體育類創業公司共融資235起,融資金額約196億元。

另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1月至2017年年底,共有35支體育產業基金成立,基金投資總規模超1370.56億元。

但上述創業者也表示,“實際上,這些錢里真正能夠投下去的資金是很少的,據我所知,2015年到2016年,真正投下來的錢有50億元就不錯。每個企業拿的錢都不多,2015年幾乎都是早期天使或者A輪,一兩千萬元以內。”

尚需完善體育賽事良性發展大環境

體育產業的核心是賽事和社區,體育創業企業的布局多是在外圍,主要圍繞產業鏈布局,包括傳播、營銷;場館落地、賽事運營;體育培訓、體育旅遊、體育遊戲、體育彩票;鞋服裝備等。

以足球產業為例,該產業的頭部資源中超聯賽的版權落定後,圍繞足球普及的城市、社區、學校、班級的民間比賽多是創業企業的切入點。

近期,清華大學首次發布了《中國足球產業與文化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出這一市場的投入集中在上遊版權購買,收入集中在下遊的觀眾支付。隨著這幾年中國體育產業的崛起,國內頂級賽事版權也在水漲船高,版權分銷呈現出鏈條層次化,權益細分化,平臺多樣化的特征。對於足球傳媒市場而言,國內的賽事資源還是很充分的,每年中超、中甲、中乙等賽事加起來有700場以上,其他業余賽事兩萬場以上,青少年賽事兩千場以上。

但圍繞產業鏈布局的關鍵還是賽事的內容產業能夠持續健康發展。

《報告》顯示,2016賽季中超俱樂部總收入達70.82億元人民幣,其中64%屬於商業贊助,賽事收入占14%,球員交易占11%。2016年俱樂部總支出110.14億元人民幣,其中占比最大的是人工成本。這也體現出中超聯賽收支不平衡,收入結構不合理,過於單一的收入來源導致虧損成了中超的主旋律。

“賽事、傳媒等發展不理想,導致消費端及企業廣告贊助為核心的需求端無法沒有完全匹配,使得足球產業呈現出發展不均衡,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李永林表示。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足球俱樂部的運營情況。

4月27日,恒大淘寶(834338)披露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恒大淘寶實現營收5.28億元,同比減少5.91%;虧損擴大至9.87億元,而16年虧損為8.12億元。由於球員和教練工資薪酬增加,轉會費攤銷居高不下等原因,公司營業總成本居高不下導致公司處於虧損狀況。

值得註意的是,恒大淘寶足球俱樂部身為“亞洲足球第一股”,又有兩位股東馬雲和許家印的“首富光環”加持,已連續第七年蟬聯中超冠軍。

恒大淘寶已是如此,其他足球俱樂部的運營情況大多也不理想。

2017年7月,中國足協首次邀請第三方機構普華永道會計事務所對2016賽季中超、中甲兩級俱樂部的財務狀況做出調查。普華永道調查數據顯示,2016賽季中超16家俱樂部收入高達70.82億人民幣,但是其投入是更高的110.14億元,一個賽季下來整體浮虧約40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家俱樂部虧損2.5億。相比中超一年超70億元的收入,中甲的收入只有10.92億,而支出達到19.15億,虧損幅度比中超更甚。

這也使得圍繞足球產業做文章的“培育型”企業步履維艱。“首輪融資的錢集中在做內容,其實我們圍繞足球內容還是集聚了不少優勢,比如會員的累積,內容品牌的打造以及傳播和廣告商等。目前,大家還是需要一口氣去支撐的。”上述創業者表示。

而這口氣首先就需要政府和市場共同發揮作用,從而推動體育產業中屬於“公共服務”領域的布局,同時也要推動與產業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完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142

青心直說:出色 Sales 唔只靠把口

1 : GS(14)@2011-12-02 16:51:0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6&art_id=158230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816

只靠廣告收入學者憂免費台新聞變質

1 : GS(14)@2016-03-31 13:30:05

【本報訊】無綫新聞近年被批評為「事事旦旦」,新免費電視台ViuTV將加入競爭,新聞內容採用同集團的收費電視now新聞台的新聞。學者預計,免費電視新聞節目的選擇雖會增加,但無綫新聞收視優勢未必會受到真正挑戰,反而新免費電視台有被市場壓力「河蟹」的隱憂。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梁麗娟指出,根據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無綫新聞節目的評分近年顯著下跌,now新聞節目的評分則在2014年尾則一度上升,估計是因now對雨傘運動的報道獲得觀眾認同。



奇妙啟播或提升質素

梁估計ViuTV新聞靠now品牌可吸引到一定觀眾,但未必能對無綫構成競爭壓力。因為無綫有慣性收視優勢,觀眾較年長及保守。而且ViuTV目標觀眾則是對資訊需求較敏感的年輕一代,「將一批已經唔睇電視嘅人撈番嚟」。雙方會各有各做,觀眾群只會有一小部份重叠。無綫亦只會以賺錢的娛樂節目來應付競爭,根本不會鬥新聞。而新免費電視台亦會更着緊與新興網上新聞競爭,「鬥快、鬥多人share(轉載)」。梁指相比於無綫要開拓大陸市場,now市場傾向整個亞洲區,「獨立性可以企硬少少」。到日後有線旗下奇妙電視啟播,免費電視新聞整體質素會提升。



怕得失客戶河蟹新聞部

浸大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認為,免費電視需普及化,新聞節目深度一定不及收費電視,而now為保住訂戶,一些有吸引力的敏感報道、評論,甚至爆料未必毫無保留與ViuTV分享。
now與ViuTV市場環境亦有分別,收費電視可向訂戶收費,免費電視收入只靠廣告,管理層為免因政治因素而被抽廣告,或得失與中方有關係的客戶,就會將新聞部「河蟹」。呂秉權表示,管理層慣常干預手法很高明,會搬出新聞必須客觀中立等專業理由要新聞部自律,而且不會一開始就干預引起即時反彈,會逐步施壓,令新聞報道漸漸變質。■記者麥志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31/195516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8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