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質疑「中國建材150億元的商譽資產空洞」 天地俠影

http://xueqiu.com/8601813520/21990450
負債纍纍的中國建材(3323.HK)正要回歸A股,意圖再融資150億元!這是典型的、可恥的、徹頭徹尾的圈錢行為。

央企,就能一攬獨大嗎?

股市,應該是人民大眾的股市!

寫下面的文章的時候,當時香櫞正在質疑恆大地產。

難得清靜。
一整天的功夫,閱讀恆大地產(3333.HK)和中國建材(3323.HK)這兩家在港上市的中國企業2011年報。
中國建材的年報,已經讀過好幾遍了,這次又有新發現。
中國建材主要包括水泥產業以及北新建材(000768)和中國玻纖(600176)這兩家內陸上市公司。
根據中國建材2012年一季報,中國建材總資產為1723億元,總負債為1341億元,淨資產為382億元,扣除少數股東權益105億元,歸屬上市母公司所有者的權益不到277億元。
其中,資產部分包括112億元的存貨,103億元的無形資產和152億元的商譽。2011年年報中的商譽為149億元,但是147.6億元是歸屬水泥產業名下。
商 譽,本質上就是企業收購時對收購企業淨資產的溢價部分。中國建材的水泥產業,這些年規模飛速發展,但是幾乎全部是靠收購完成的。因此,這147.6億元的 商譽,按2012年一季報看大概150億元,全部是中國建材水泥產業的收購溢價,當然也就是全部歸上市母公司所有,與少數股東權益無關。
根據海螺水泥2012年的一季報,海螺水泥當前的無形資產價值為45.6億元,商譽僅0.7969億元,這是海螺水泥對分宜、貴陽、貴定、遵義、四合、眾喜、六礦這7家企業的部分股權收購溢價總和!出手夠狠!
商譽,在公司實際經營中是個無用的東西,商譽的存在,只是為了平衡公司資產負債表的需要。商譽,也只能在收購企業未來的超凡盈利中才能體現其價值。
由此看,中國建材當前真正的資產負債表,扣除150億元的商譽,其總資產為1573億元,總負債為1341億元,淨資產為232億元,扣除少數股東權益105億元,歸屬上市母公司所有者的「真實淨資產」僅為127億元!
我理解的中國建材,其真實的資產負債率應該為85.25%,公司當前的負債為公司淨資產的5.78倍,為上市股東淨資產的10.56倍!
如果拋去112億元的存貨和103億元的無形資產,中國建材現在絕對處在嚴重「資不抵債」的狀態!
當前,中國建材一年的債務利息支出就接近50億元,今後一年將有567億元的短期銀行借貸要到期償還,今年一季度公司淨利潤僅有6個億。如果水泥行業持續低迷,中國建材債務危機全面爆發,將不可避免!
香港市場,對待上市企業的債務危機,應該比國內A股市場,要嚴肅許多。我不知道,國內的銀行家們將做何想?
2011年,中國建材號稱新增產能6000萬噸,實際新增銷量3000萬噸。全年,中國建材新增商譽50億元,也就是說,對應這3000萬噸的新增銷量,中國建材付出的相對淨資產的收購溢價為50億元。
去年同期,海螺水泥收購水泥產能超過1000萬噸,但是所付商譽僅為6357萬元。
在 中國建材103億元的無形資產中,土地使用權價值為79億元,記在公司預付租賃款資產名下;而在海螺水泥45.6億元的無形資產中,土地使用權價值僅為 26.7億元。二者數目相差巨大!由此可見,中國建材在企業收購的過程中,被收購方的土地使用權資產有明顯被高估的嫌疑。
我個人認為,中國建材在利用國家資本大肆收購、救贖民間投資的過程中,應該存在著大量的收購黑洞、利益輸送、假公濟私,以及財務報表作假摻水的可能。中國建材屬下的西安院和合肥院,問題好像也不小。
中國建材,不會再走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30

深圳首創「地陷辦」,24億修補地下空洞 「我們正在做一件人命關天的大事」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0677

2014年5月5日,對於突然到訪的南方週末記者,劉永根沒再迴避了。此前他和同事反覆婉拒了採訪要求。這個剛設立半年的臨時機構顯然更願意低調,甚至連114查號台也問不到電話和地址。

這是一個約30平方米的辦公室,劉永根和幾名從不同單位借調來的同事擠在一起辦公。會客用的沙發還是深圳市應急辦騰讓出來的,而一旁的檔案櫃上也只有寥寥幾摞文件報表。

不過,這是一個臨危受命的機構,負責協調全市約2000平方公里內的地面坍塌突發事件處置,掌管每年8億元的專項治理資金。雖然專職人員不到10人,但「兼職人員」卻遍佈28個政府職能部門及燃氣、電力、軌道等相關企業。

深圳市地面坍塌防治工作領導小組,61歲的劉永根是其辦公室主任。在媒體的日常報導中,它有個通俗易懂的簡稱:「地陷辦」。不過,劉永根反覆強調,規範的簡稱應為「地防辦」。

「這是全國各大城市中,唯一協調組織治理地陷的專門機構,深圳也是唯一一次性批覆24個億用來做這件事的城市。」劉永根如此評價說。

6條人命換來「地陷辦」

2014年5月11日,深圳遭遇6年來最大暴雨。而暴雨過後,城市次生災害之一便是地面坍塌。

地防辦早已進入警備狀態。當日下午5時,劉永根和同事正在冒雨趕路。在電話中他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現在市領導都在值班,我們全部到了現場,一天沒有歇腳。」

劉永根說,本輪強降雨期間,全市已發生31起地陷,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面對地陷,深圳這座城市早已心有餘悸。在一年前的5月20日,一起導致5人遇難的地面坍塌,成了深圳治陷的分水嶺,也促成了地防辦的臨危受命。

也就是這起被定性為「較大」級別的突發事故,徹底驚醒了屢受地面坍塌困擾的深圳。據市地防辦工作簡報記載:「2013年深圳市共發生地面坍塌事故兩百餘起,造成6人死亡,防治形勢極為嚴峻。」

在深圳悲劇之外,全國情況同樣令人揪心。據南方週末早前報導,2009年-2013年直接因城市地下管線事故而產生死傷的事故案例共27起,死亡人數達117人。單就致死傷的地下管線事故而論,呈逐年增多趨勢。

然而,目前尚有逾60%的城市未進行地下管線普查。「中國地下管線事故正從潛伏期進入爆發期。」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劉會忠說。

「5·20」事故之後,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牽頭進行全市初步調研。三個月後,一份多達62頁的專題調查報告上呈市政府。

該報告認為:「地面坍塌主要由非自然因素導致。」因自身建設質量和維護問題導致的管渠破裂,及受其它地下工程建設影響導致的管渠破裂,是形成地下空洞和造成地面坍塌的兩大原因。而深圳降雨多、城市發展快更是加速了這類事故爆發。

2013年8月22日,在市政府研究全市地面坍塌事故防治工作會上,常務副市長呂銳鋒點名請已退休的劉永根出任辦公室主任一職,劉永根原是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巡視員,早前任副局長。

「雖然地防辦還只是臨時機構,但辦公室牽頭人角色重要,沒有熟悉的人脈和一定行政級別,是干不好這活的。」地防辦工作人員龔淑云博士說。

不少城市治陷機構是設在某個職能部門之下。「比如北京,專門負責處置地面坍塌的部門設在市政市容委,雖然也很重視,但不是作為一個獨立部門機構來協調工作的。」劉會忠說。

2013年8月30日,深圳市地面坍塌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正式成立,副市長呂銳鋒任組長,各區與相關職能部門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與辦公室。隨後,深圳市地質環境監測中心作為技術支撐單位掛牌成立,同時,還組建了一個由三十多位專家組成的隊伍。自此,深圳市地面坍塌防治體系基本形成。「從開始提出專題調研,到成立領導小組前後不過三個月。」劉永根說,「地面坍塌防治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如果再不重視防治塌陷工作,我們的今天就是兄弟城市的明天。」在劉永根看來,深圳遇到的地陷困境,其他城市以後也會或正在遇到,「我們正在做一件人命關天的大事」。

第一次「下馬威」

頻發的地陷,似乎正在警示這座城市引以為豪的「深圳速度」。「坍塌說到底是質量問題,每個時期的規劃、設計、施工、驗收標準是受當時的歷史條件制約的。」劉永根說。

這是全國城市的共性,但北方還有一個特性。「北方城市地面塌陷還有一個顯著特徵,就是戰時遺留下來的大量防空洞,比如哈爾濱,因維護本身就不及時,加上地鐵快速建設,原本地下結構平衡被打破,最終釀成塌陷事故。」劉會忠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城市地下的脆弱,已超乎想像。劉永根一上任,地陷事故就來了。

2013年8月30日上午,福田區梅華路與新洲路交界轉彎處發生路面坍塌,一輛公交車後左輪陷入深坑中。「難道梅華路塌陷是給我們下馬威嗎?」劉永根說。

而這一天,深圳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地面坍塌事故防治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對推諉扯皮、推進不力的單位進行問責。到2014年5月,地防辦代表市政府已與各成員單位陸續簽訂責任狀。

梅華路坍塌成了對地防辦的首度考驗。這次考驗的制度性成果是,地防辦制定了以屬地管理為主的《深圳市地面坍塌事故防治工作應急程序》,對如何應急處置、信息報告、指揮協調等環節作了具體規定。也就是說,處置日後發生的地面坍塌事故有了工作指引。

2014年3、4月間,深圳又發生多起路面坍塌,龔淑云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處置過程均走坍塌應急程序,應急搶險工作秩序井然。」

按照工作方案,各區和街道均設立了相應的地防辦,以對接市地防辦工作。呂奇是南山區住建局工作人員,現被抽調到區地防辦工作。「今年以來,南山區共發生地面坍塌事故6起,區地防辦按程序組織有關單位進行應急搶險處置。」呂奇說。

沒有突發事故時,市地防辦會派專家到各區地防辦授課,主題包括地面坍塌的成因、主要技術排查手段、應急處置手段等。通過專業的技能培訓、技術指引,讓基層掌握地防知識。

正是有了這些基礎知識,龍華新區借助保安員、城管信息採集員、綠化養護人員、清掃保潔人員、出租屋綜合管理員、物業管理員的眼睛發現坍塌隱患,實施了報料獎勵措施,對第一有效報料人予以1000-5000元獎勵,目前已有7位市民因有效報料獲得獎勵。

2013年至今深圳地陷地點不完全統計。南方週末實習生唐悅整理。 (何籽/圖)

排查家底有多難

「深圳速度」改變了昔日小漁村。然而,當時為了追求速度,大量河道被改建成暗渠,填土建設成道路、廠房或住宅,由於建設標準低、年久老化,一旦發生破裂,上部土層形成空洞,便造成了地面坍塌隱患。劉永根說,深圳市有大小河流330餘條,其中不少埋藏地下,而這些都是隱患。

摸清家底,排查隱患,正是市地防辦的重點任務。依據上述專項方案,全市要求在2013年第三季度前完成全面「體檢」。

近幾年,摸清家底已成為不少城市治陷的「標配」。哈爾濱在兩年前就成立了領導小組,對全市地下進行排查。而天津、昆明、南京、上海等地已分別摸底,建立地質資料統一檔案。

但更多的中西部城市還未真正動起來。「再不重視起來,可能會出大事的。」劉會忠說。

不過,要在2013年第三季度全面完成「體檢」,對深圳市地防辦來說,這顯然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任務。

地防辦在2013年工作總結中這樣寫道,「全面體檢」未按期完成,「重點診斷」進展緩慢,地面坍塌隱患尚未全面掌握和治理,地面坍塌事故仍然時有發生,甚至影響人員財產安全。

2014年5月6日,深圳市地防辦專家組成員、市建築工程質檢中心副部長孟照輝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全面「體檢」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短期難以完成。而且這些隱患也會隨城市建設而變化。深圳市地質局總工劉都義也表示,深圳臨海,地質條件複雜,要短期查清楚家底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儘管未全面「體檢」,但重點區域的攻防戰已然打響。

深圳市現有道路長度超過6000公里,如果全部進行地下空洞探測,其費用將非常龐大。為此,地防辦只能重點突破。

2013年,龍崗區完成了全區48條被覆蓋河道的「全面體檢」,發現嚴重隱患31處,其餘的正在檢測和招標,該區已先行投入5000萬元。寶安區初步排查出86處道路地面坍塌隱患,發現隱患路段52處,並處理了100多宗路面設施沉降損壞問題。而南山區對地下坍塌隱患也全面體檢過一次,「地下空洞仍在發育過程中,雖然已做過一次體檢,但我們仍不敢掉以輕心。」呂奇說。

因工作量大,有成員單位直接把「體檢」工作交給了第三方公司。受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委託,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又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22研究所,是國家授權的電離層通信基本數據觀測單位)於2013年底排查了3條道路。該項目負責人崔海濤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三條試點路段共15公里,發現有上百處管線周圍脫空、結構層脫空等隱患。

據南方週末記者瞭解,類似這種借助探地雷達排查坍塌隱患的專業公司在全國並不少,只不過,要查清家底需支付不小的探測費用,正常的排查費用在3萬-16萬元/公里。

而該市交通運輸委在2013年工作總結中稱,經過排查道路共6000多公里,發現隱患621處,已組織整改591處。

全面摸清家底已調整為長期工作。據瞭解,深圳市打算用3到5年時間,繪製一張地下空間三維圖。與此相關的,是6月1日就要正式實施的《深圳市地下管線管理辦法》,深圳試圖通過該辦法首先完成地下管線數據採集工作。

在地下管線信息管理上,深圳只是一個後進生。不少城市已部署相關工作。天津、昆明等地規劃部門都已成立專門機構,負責全市地下空間信息的收集和使用。

「山寨地陷辦」的困境

「我們是正宗而又山寨的『地防辦』。」2014年5月5日,該機構內部工作人員自嘲道。

與其他部門不同,地防辦並非深圳市政府常設機構。因此,沒有正式的人員編制安排,沒有辦公經費,沒有應急車輛,甚至沒有機構代碼。更重要的是,地面坍塌防治工作和地下空間信息管理需要建立長效機制,這些尤其需要得到制度的保障。

即便如此,在受訪的專家看來,深圳模式仍是具有開創性的。由一個有兩位副市長、兩位副秘書長參與的專門領導小組來組織協調,頂層設計在國內絕無僅有。其次有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問責制等。「如果深圳這種治理模式有效,是值得在全國推廣的。」劉會忠說。

「我們希望政府能將臨時機構轉為常設機構。」當了半年多地防辦領頭人的劉永根頗感困惑,「急需解決應急搶險用車,現在很多災情處置辦公室同事都是私車公用。」

除此之外,地面坍塌隱患具有涉及範圍廣、隱蔽性強,必須通過專業檢測手段才能發現的特點,在檢測技術與經費上有更高的要求,也決定了相關的管理與整治方式與以往的地質災害防治不同,再加上臨時機構的性質,這些因素,使得地防辦在資金規劃、報批和使用上也會遇到制度障礙。

而在各區、街道地防辦,還會遭遇人手不足的難題。龔淑云說,區和街道一級的地面坍塌防治工作更多壓在應急辦或三防辦,他們本身已有工作任務,再額外加上地陷防治,個個早已滿負荷運轉。「據我所知,今年3月30日深圳遭遇暴雨時,僅龍華區地防辦工作人員就三天兩夜沒有闔眼。」

讓劉永根他們欣慰的是,在地陷防治方面,深圳可謂是大手筆,政府專項投入可能是全國之首。據介紹,深圳市已明確近3年共安排24億元,用於地面坍塌應急防治項目和隱患治理工程。劉永根說,24億資金到底該怎麼用,他們正在組織力量編制三年及年度的項目規劃。

不過,在尚未查清家底的背景之下,要科學編制規劃同樣不容易。龔淑云說,「現在各區街道對項目規劃早日出台頗為期待,但還是擔心報少、報漏、報錯了項目,比如,一個實際投入上千萬元的項目最後只有幾百萬資金,或者只需幾百萬的項目卻申報了上千萬等問題,所以,各區街道和我們一樣都很矛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508

南極臭氧空洞開始修複 中國履約淘汰臭氧層物質25萬噸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597

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在會上發言。(環保部供圖/圖)

每年的9月16日是國際保護臭氧層日。9月9日,環保部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主辦的2016年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在北京環境國際公約履約大樓舉行。

在今年早些時候,美國《科學》雜誌於2016年6月30日刊發的研究報告表示,有證據表明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已經開始修複。

上述研究結合了氣象觀測氣球和衛星在2000年-2015年期間從南極臭氧層上空收集的數據。研究發現,自2000年以來,南極臭氧層空洞平均每年以400萬平方公里的速度在縮小。利用計算機模擬季風速度和溫度變化,這項研究的作者估計,臭氧層中氯和溴的含量大約減少了一半。

1984年,科學家首次發現南極上空臭氧洞,隨後多個國家於1987年簽署《蒙特利爾議定書》,分階段限制氯氟碳(CFCs)這種有害化學物質的使用。

“十二五期間,我國共淘汰5.9萬噸含氫氯氟烴的生產量和4.5萬噸的消費量,分別占基線水平(2009-2010年平均值)的16%和18%;削減含氫氯氟烴產能8.8萬噸,占應削減的總產能的16%,超額完成了第一階段含氫氯氟烴淘汰10%履約目標。”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在2016年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上說。

“目前中國已經累計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25萬多噸,實現了《蒙特利爾議定書》規定的各階段履約目標。”在上述會議上,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說,“中國第一階段HCFCs淘汰行業計劃項目采用低全球溫室效應潛能值(GWP)的替代技術占比高達76%,在淘汰HCFCs同時實現了年減排溫室氣體86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另外,上述《科學》雜誌文章作者之一、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蘇珊·所羅門(Susan Solomon)認為,科技創新在當前臭氧層保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下一步,中國將繼續大力推動綠色低碳替代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加大技術創新和推廣力度,出臺《含氫氯氟烴重點替代技術推薦目錄》,修訂完善替代品標準法規,並通過產業政策、政府綠色采購、綠色產品認證、輿論宣傳引導等方式鼓勵和支持綠色低碳替代技術的研發和推廣。”趙英民說。

參加2016年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的還有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高風、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副司長李高、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臭氧秘書處執行秘書蒂娜玻比利、蒙特利爾議定書多邊基金秘書處秘書長愛德華多迦南等。

聯合國在2015年通過了全球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環境保護是其中三大核心之一,特別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這個問題,是本世紀人類的一個重大挑戰。《蒙特利爾議定書》當前面臨著發展的關鍵時刻,締約方正在根據2015年達成的“迪拜路徑”決定,積極溝通磋商,力爭在2016年達成氫氟碳化合物(HFCs)減排的修正案。《蒙特利爾議定書》未來可能承擔更多的環境責任和義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469

英大臣首交代脫歐計劃被斥空洞

1 : GS(14)@2016-09-07 21:46:11

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德偉(David Davis)前日首次到國會闡述脫歐計劃,主要涉及與歐洲貿易及移民問題,但被在野黨派狠批他言之無物,缺乏具體細節。戴德偉指,英國期望日後仍能進入歐盟的單一市場,但不想以放棄管制移民為代價,因此他計劃與歐盟簽定自由貿易協議,但不包括允許勞工在英歐自由流動,「我們會掌控邊境、法律及納稅人的金錢」。他稱首要任務是為脫歐談判的立場「建立全民共識」,但排除支持留歐的蘇格蘭可有否決權。工黨影子外相索恩伯里批評戴德偉沒有解釋英國如何爭取歐盟讓步,「他的樂觀願景不過是發白日夢」。前影子內政大臣庫珀形容戴德偉的言論「驚人地空洞」,「沒有計劃、把握和細節」。


堅拒二次公投


國會前天亦辯論400萬人網上聯署要求舉行二次公投決定去留歐盟,戴德偉斷言拒絕,斥訴求「反民主」,「正如首相(文翠珊)所言,不會有留在歐盟的後門」。另外,文翠珊拒在脫歐後用移民計分制,被批立場軟化後,消息指她正考慮禁止未有工作證的歐洲公民移民到英國。英國《衞報》/《每日電訊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7/197631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983

潘迪藍:國企改革 承諾空洞

1 : GS(14)@2017-07-03 22:49:23

【明報專訊】在2016年底,習近平政府曾誓言要加快經濟改革,並宣布將在國企改革方面作出突破。今年1月,25個省承諾,將會在國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取得進展,數以百計的國企亦作出了自己的承諾。但至今已過了半年,這些大膽的承諾卻沒有實質的行動配合。各種改革的大量嘗試可以給人積極的印象,但卻幾乎未有真正的變化。

現時說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最早是在1990年代提出的改革方案,目的是引入民資促進生產力發展,政府則可以減少在國有企業的股權。在2012年,這個口號已經喊得很響。不過,內地政府亦曾表明,不存在國有企業私營化的議程,並且警告說,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國有資產流失。這兩個立場之間存在明顯的矛盾,令大部分政府官員或國有企業的高管都不願冒險跨越政治紅線。因此,很明顯,「混改」並不意味國有企業大規模私營化。

混改不代表大規模私營化

然而,由於國有企業的效率低下乃眾所周知──大量信貸和投資都流向國有企業,但它們對經濟增長和就業的貢獻卻相對較小,內地政府顯然有壓力要展示,它在國有企業的改革上正取得進展。所以,「混改」的口號再次令人關注顯示,改革似乎有進步的餘地。

最令人鼓舞的是,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1月份表示,央企集團亦可以引入外間的股東。雖然很多央企都有一些附屬公司已經上市,但後者還是被非上市以及百分百國有的母公司所控制。肖亞慶的言論,看來似乎是一個重大的變化。然而,到了3月份,肖亞慶卻公開承認,這個構思還沒有經過周詳考慮。

個別的國有企業已或多或少將混合所有制的標籤附加到它們日常的業務行動中,包括成立合資企業、通過私人配售股份集資、出售附屬公司的股份,甚至收購私營公司等。在技術上,這些行為可能會引致所有權的某些「混合」,但大多數此類交易都不會引致企業結構出現重大變化。很多地方政府亦將這個術語用來讓國有企業上市(這已是過去20年的標準做法),或者是建立員工持股計劃。財政部一名高級研究員評論說,「混改」已經變成了一個籃子,所有東西都會被拋進去。根據國資委的資料,68.9%的央企附屬公司已經有某種混合所有制,所以,要實現這個目標,並不需要激進的改變。

改革推行3年 仍處規劃階段

直至目前為止,中央領導人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突破」的主要影響,是令到政府官員和國企經營者忙碌地維持積極改革的形象。其中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讓改革永遠保持在試點狀態。首批試點是在2014年7月,當時國資委選擇了國藥集團以及中國建材集團(CNBM),作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驅。但3年下來,兩者的改革似乎仍然處於規劃階段。國藥集團在2016年7月提交了第二份改革方案,同年8月獲批准,將其上市單位的多達10%股份,分配給高級管理層和員工。2015年2月,國資委原則上批准了中國建材集團在3家附屬公司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但卻沒有公布進一步的發展。

2016年9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再選擇了6家央企集團作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試點。但至今為止,所推行的看來都相當常規。

改革停滯 因政治上非優先

最引人注目的案例,是雲南白藥控股(一家有盈利的省級國有企業)將50%股權出售給由百貨大亨陳發樹控制的私營公司新華都實業集團。這項交易是在2016年12月宣布的,乃經過長時間的醞釀,才出現這個高潮。因為陳發樹早在2009年已曾試圖收購雲南白藥,但卻失敗了。中央政府重新支持混改,可能對他的收購有幫助。因為雲南省政府就是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宣布要在國有企業改革方面作出突破之後幾日,批准了上述的收購,這顯示了有些進取的國企高管和地方官員亦有可能大力推行國有企業重組。

不過,目前並不清楚雲南白藥這個案例是否容易複製。據報道,陳發樹與雲南白藥控股前總裁王明輝關係緊密,後者在雲南省有足夠的影響力推動通過交易。

國企改革停滯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在政治上,這並非優先的事情。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最近在社論中呼籲改革,以提高國企的效率和競爭力,但卻又反覆強調,國有企業的作用,是協助黨和政府管理經濟以及實現政治目標。

政治底線難以逾越

對於國有企業的高管來說,現時保守的政治氣氛的信息很簡單。曾經在中石化和中海油擔任高職的退休高管傅成玉就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決策者希望國有企業10年或20年後變成怎樣,但他們知道,私有化還不行。由於反貪腐行動仍然雷厲風行,很少有國有企業高層會願意冒着被指控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而向私人投資者出售國企股權。

相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進展緩慢來說,國有企業之間的合併卻一直處於輕快的步伐。自2013年以來,由國資委監督的中央控股國有企業減少了15家,下跌至102家。這主要就是由於國有企業合併。

很多人,包括傅成玉,仍然希望當國家領導人在今年較後時間的「十九大」完成過渡之後,就會重新啟動國有企業改革的議程。但內地領導人過去幾年建立的意識形態和政治底線非常明顯,相信很難逾越。因此,國企改革的結果可能是,由政府主導重組,多於市場驅動改革。

GaveKal Dragonomics資深經濟師

[潘迪藍 國際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519&issue=201707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7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