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鐵建(1186.HK) - 反應過敏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855

中國鐵建(1186.hk) (下稱:中鐵建)發盈警,因為料沙特麥加輕軌項目將會虧損41.5億人民幣,股價應聲下跌超過10%或下跌1.3-1.4港元。公告說道:

 

……2010930日的匯率折算,該項目合同預計總收入120.70億元,合同預計總成本160.69億元,兩者相減,合同損失39.99億元。加上財務費用1.54億元,該項目總的虧損預計為41.53億元。
上述虧損中,截至2010930日,累計已完工部分的虧損為33.29億元(累計已發生成本127.69億元),未完工部分的合同預計損失為8.24億元(預計還將發生成本33億元)。該項目截至2010930日的綜合完工程度為79.5%(累計已確認收入95.94億元,累計已發生成本127.69億元,分別佔預計總收入和預計總成本的79.5%……

美銀美林發表研究報告說下調其目標價,把它內在值由11.35港元降至9港元,大削2.35港元。以下為財華社香港新聞中心的報導摘要

……美銀美林發表研究報告,就中國鐵建發盈警,料沙特麥加輕軌項目虧損41.5億人民幣後,該行決定下調其投資評級,由「買 入」降至「跑輸大市」,下調目標價由11.35元降至9元,此相當預測2011年市盈率10.9倍,及市帳率1.6倍,以反映上述因素、海外業務放緩及執 行風險……
(資料來源:財華社
www.finet.hk

)

而我的看法是:

·        虧損41.5億人民幣即折合48.3億港元,以123億股本計每股虧損0.39港元,因此每股內在值應有大約0.39港元下調。至於美林對中鐵建海外執行風險的關注我就沒有辦法判斷了,到底我不是該方面的專家,但我覺得他們也沒有確切的數字去量化風險增加等因素。況且,一次犯錯的經驗還可能可以減低以後的風險。

·        一只股票的內在值為一家企業在其餘下壽命中可以產生的現金流量的貼現值。其餘下壽命中中鐵建可以產生的現金流量(這裡是指盈利)只會減少36億人民幣(2009年及10年上半年已合共確認虧損5.5億人民幣)或每股0.34港元。我認為,虧的是盈利而非盈利能力。

·        中鐵建已向業主索賠,有機會減低虧損。公告

說道:……就 上述變化導致合同預計總成本大幅增加,本公司已經根據合同向業主遞交了變更及索賠資料,業主承諾在項目結束後將成立專門委員會,商談相關索賠和補償問題。 到目前為止,本公司仍在就上述變更索賠事宜與業主協商,尚未獲得業主的批准。根據會計準則有關規定,本公司未將相關變更索賠金額計入合同預計總收入。本公 司仍將就上述變更索賠的要求與業主進一步協商……

這裡我並不是想評論或分析中鐵建值不值得買,只是想用一些數據及思考邏輯去表達我的想法:(1)市場先生反應過敏和(2)虧的是盈利而非盈利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90

削減光伏補貼連鎖反應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3-02/100362914_all.html

  2012年2月23日,德國聯邦政府經濟與技術部和環境部就新一輪太陽能光伏補貼下調方案達成一致。2月29日,德國內閣已經同意這一草案,接下來只需要獲得下議院的同意即可實行。這份草案補貼削減幅度大、執行時間也大幅提前,讓光伏業界大受打擊。

 

  「這是一個災難。」皮切·利奧-巴恩(Petra Leue-Bahns)對財新記者表示,「現在的結果與之前業界預期大相逕庭。」她是德國艾庫樂森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Ecolutions GmbH&Co.KGaA)的首席執行官。

  去年德國的光伏裝機約為7.4吉瓦,而現在德國政府希望將年裝機規模控制在2.5吉瓦-3吉瓦,市場規模明顯縮減。

  德國光伏項目使用的組件約有70%-80%來自中國製造商。方案公佈後,在美上市的中國光伏企業股價應聲下跌,天合光能(NYSE:TSL)、英利綠色能源(NYSE:YGE)領跌,日跌幅超過11%。

  不僅僅因為德國。德國在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光伏發電的政策制定上,一直是其他國家效仿的對象。接下來,光伏行業會發生什麼?

激進下調方案

  目前德國政府對於新建光伏項目的上網電價補貼標準從2012年1月1日開始施行,按照每年下調兩次的慣例,應該在7月1日進行調整。但此次公佈的方案將調整時間提前到了3月9日。

  根據新方案,對於新建屋頂項目,10千瓦以下系統的上網電價補貼將下調至19.5歐分/度,10千瓦—1000千瓦系統補貼將下調至16.5歐 分/度,1兆瓦—10兆瓦項目的補貼將降至13.5歐分/度。10兆瓦以下的獨立發電項目補貼也將下調至13.5歐分/度。補貼下調幅度在 20%-29%。

  此外,從今年5月1日起,補貼還將以每月0.15歐分/千瓦時的速度遞減。2012年7月1日以後,裝機量在10MW以上的公用事業級項目將取消所有補貼,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

  此外新建小型系統只有發電量的85%能夠享受電量補貼,中等及大型光伏系統發電量的90%將獲得補貼,同時草案取消了對自用消費的獎勵。

  德國政府希望通過上述舉措將2012年和2013年的光伏裝機量控制在2.5吉瓦-3吉瓦,從2014年起,每年裝機量以400兆瓦的規模減少,至2017年,實現每年新增裝機0.9吉瓦-1.9吉瓦。

  這個大幅調整方案讓與政府進行了數月談判的德國光伏業界大失所望。皮切·利奧-巴恩告訴財新記者,業界希望的方案是通過逐月遞減,到2013年1月1日使上網電價補貼減少24%。「現在的結果和期待大相逕庭,完全是對立的。」

  德國光伏協會(BSW-Solar)隨即對這份草案表示反對,他們認為,草案如獲通過,將在短時間內使德國的光伏市場縮減75%,並呼籲全行業 採取行動反對這一草案。2月23日當天,多家光伏企業員工在柏林等地進行示威遊行活動。2010年,光伏產業在德國解決了超過12萬人的就業。

  「德國政府對於光伏肯定是鼓勵的,但是不可能無限制地對這個行業進行補貼,還是希望光伏裝機能在政府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 Frost & Sullivan 能源電力部門諮詢經理曹寅向財新記者表示。

  近兩年,每次下調光伏上網電價補貼之前,德國都會出現一輪搶裝熱潮。僅去年四季度安裝量就超過4吉瓦。

  英利綠色能源歐洲業務負責人達倫·湯姆森(Darren Thompson)在2月29日盤前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根據他目前掌握的信息,最終的下調日期可能會比3月9日晚若干星期,這會對一季度的裝機量再形成一定的支撐。

  由於光伏組件行業的產能過剩等原因,去年光伏組件的價格降幅超過三成,隨著裝機規模的不斷擴大,電網的接受能力也在經受考驗,這都是促成德國此次政策調整的原因。

  德國政府2000年頒佈的可再生能源法(EEG)為德國的光伏行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其原則包括全額收購、在一定時間內享受固定上網電價、電價逐年遞減、成本均攤等。

  儘管德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但近年來光伏項目投資與電力生產之間的不成比例一直受到批評。根據德國環境部的數據,2010年,有195 億歐元的投資發生在光伏領域,佔可再生能源總投資額的70%,但其電力供應僅佔可再生能源電力供應的11.2%,全國電力消費量的1.9%。「每個人都覺 得這是不合理的,應該進行修正。」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可再生能源項目主任穆斯文(Sven-Uwe Mulle)對此評論道。

  2011年10月,德國總理默克爾曾在基督教民主聯盟的一次會上表示,在風電已經快實現盈利的今天,光伏發電仍要補貼,她將考慮進一步削減對光伏項目補貼。11月,德國經濟與技術部還曾提出要將2012年的光伏裝機規模控制在1吉瓦以內,但遭到了環境部的反對。

  2004年和2008年,德國曾兩次對EEG進行了修訂。2010年,德國可再生能源法光伏發電入網補貼修訂案獲得通過,在整體上減少了對光伏發電項目的補貼額度,鼓勵中小型屋頂自用項目。此次補貼方案下調雖然幅度都較大,但仍然體現了對中小型屋頂系統的傾斜。

  分析機構IHS iSuppli測算,系統價格以1850歐元/千瓦計算,沒有自用消費鼓勵,戶用光伏系統仍可獲得10%的投資回報率(ROI)。因此,戶用中小型光伏系統的投資仍具吸引力。

  多位光伏行業分析人士預計,德國2012年的光伏裝機量可能在4吉瓦-5吉瓦之間。

德國光伏後補貼時代

  新補貼方案一旦付諸實施,首先受到衝擊的是目前還在建設項目的投資者和工程總承包商(EPC)們。「那些還在建設的項目中有不少會破產,這非常令人遺憾。」皮切·利奧-巴恩預測。

  諮詢機構弘亞世代的分析師劉文平認同這一預測,目前德國在建的一些項目有可能由於補貼的削減導致無法支付貨款、毀約甚至破產。

  下游投資者目前的悲觀情緒也對中國的組件供應商們產生了影響。i美股光伏行業分析師王毓明分析認為,此前關於德國補貼下調的時點預期是今年7月 1日,後業界把預期調到4月1日,削減幅度大約是在15%,「一些經銷商是按照這個週期來備貨,這也是1月份英利、阿特斯還有天合開工率非常高的原因,因 為去年12月賣了很多,要補渠道。」沒想到現在調整時間變成了3月9日。

  阿特斯市場部的一位人士告訴財新記者,下調方案公佈後,已經聽說出現了退貨現象,「有人說,貨還在海上漂,客戶就要求減價或者退貨。」

  據他介紹,阿特斯正在對德國的新政策進行評估,影響多大還有待觀察。令他們擔心的一點是作為整個歐洲市場的風向標,德國安裝量下降,有可能導致歐洲市場萎縮。

  「去年已經經歷了幾次反覆,各個企業都做好了風險防範,都從以前大面積的退貨中吸取了教訓,對匯率變化、補貼下調之類的都會做好風險控制。只是沒想到這次變化這麼劇烈,對大家的心理影響是必然的。」 中環光伏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顧華敏向財新記者分析。

  曹寅亦認為,與意大利、捷克等國的光伏補貼政策相比,德國素來以穩定著稱,「這次對中國企業心理上的衝擊可能比實際經濟上的衝擊還要大。」

  根據IHS iSuppli的測算,假設投資回報率(ROI)為7%,那麼大型屋頂光伏系統的成本為1500歐元/千瓦,這個價格在目前是具備可行性的。問題是,已經享受過更高回報率的投資商們不會立即接受回報率的迅速回落,它們會倒逼組件和逆變器等設備供應商降價。

  英利綠色能源銷售總公司國際銷售代表平天罡向財新記者表示,即便客戶要求降價,情況也不可能像2011年一樣——補貼下調20%,組件價格也下 調20%。「現在整個組件企業的毛利潤就是10%,如果客戶要求我們價格下降,我們可能會下降3%-5%,其他的還是要整個行業來分擔。」

  比起中國的組件企業,更需要擔心的是歐洲的組件生產商們。它們的價格通常比中國供應商的價格要高出20%。2012年2月,中國組件的報價在0.65歐元/瓦左右,而歐洲組件的報價則是0.75歐元/瓦。

  例如目前在財務上遇到挑戰的Q-Cells,公司在上月末表示盈利的回歸預計在2014年才會出現,前提是三個可兌換債券的談判必須成功,但債券成功的重組會受到持續價格戰的影響。公司聲明還指出盈利假設是在能夠回收成本並且回到可接受的利潤水平的基礎上做出的。

  「這些歐洲廠商現在是奄奄一息,這次下調之後,很多就無法支撐下去了。」皮切·利奧-巴恩認為。

  包括達倫·湯姆森在內的多位業界人士都提到,此次補貼下調將使習慣了享受上網電價補貼的投資者和EPC們逐漸轉向電力銷售合同模式(PPA)。

  PPA模式意味著光伏電站項目必須找到確定的電力用戶。與過去只要拿到項目貸款就基本可以確保盈利的情況相比,PPA模式將大大增加大型光伏項目的開發成本,投資者需要確保以最低的成本生產電力。

  因此,市場對於光伏組件等產品的性價比要求會更高。目前歐洲信貸市場保守,一線大廠的品牌優勢在項目融資時可能將體現的更加明顯。

  達倫·湯姆森還表示,新模式的引進需要時間,而德國以外的市場正在迅速發展。英利綠色能源2011年全年約25%的組件產品銷往德國,預計2012年與之持平,而中國市場在去年消費了英利22%的產量,2010年,這一數字才僅為6%。

  天合光能公關總監范睿峰向財新記者表示,「光伏企業需要在不同的市場尋找機會,集中在單一的市場是不合理的。」 天合光能預計,在2015或2016年,新興市場的規模將與傳統的歐洲和日本市場相匹敵。

  德國此次光伏新政,以有些激烈的方式將光伏行業從依靠補貼向市場機制推進了一步,對整個行業來說,這會帶來陣痛,但也有利於其長遠發展和「平價上網」的實現,畢竟過去的做法被太多人批評為沒有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98

對股息稅反應過大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2/08/blog-post.html
止凡身邊有位朋友, 看到內銀股的價值, 亦深深認為內銀股抵買, 但抱怨不大手買入, 原因是中央政府向 H股徵收的10%股息稅。

這位朋友看待這 10%股息稅的確強烈, 認為上市公司已經將盈利打稅, 為何派股息要再打多一次稅呢? 10%, 即現時6厘股息變成5.4厘, 實在捨不得。

股息稅在美國一樣有, 巴菲特的公司亦正正是這個原因, 所以從來都不派股息。但我在想, 如果心知內銀股價值, 在股價如此低殘時, 為了不付股息稅而錯失良機, 實在不智。

情況就好比為10倍信用卡績分到某某商場消費, 但其實另一個商場雖沒有10倍信用卡績分, 但所有貨品都比有績分優惠的商場平 1成, 但消費者很多時就為 10倍績分而到前者消費。

10倍績分, 如果正常250分換1蚊, 消費100蚊就儲1000分, 即 4蚊, 因而變成96蚊, 亦即九六折, 你說是否因少失大呢?

所以, 為避開 10%股息稅, 而錯失在個位數市盈率時能買入如此優質及受國家保護的大企業的機會, 有點像信用卡消費為儲分而儲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696

查理.芒格人類誤判心理學之十四: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大道至簡-榮令睿

http://xueqiu.com/1471745203/23286984
芒格夫婦曾經養過一條溫順而善良的狗,這條狗會表現出犬類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只有一種辦法能讓這條狗咬人,那就是在給它喂食的時候,把食物從它嘴裡奪走。如果你那麼做的話,這條友善的狗會自動地咬你。它忍不住。對於狗來說,沒有什麼比咬主人更愚蠢的事情。但這條狗沒辦法不愚蠢,它天生就有一種自動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不知各位什麼反應,我覺得這是一個讓人震撼的案例或故事。

人類最典型的關於被剝奪的超級反應,莫過於失戀。有人說愛情是盲目的,其實很多人失戀後往往做的事情更盲目,我們可以回頭想想,誰沒有年輕過。經常聽到戀人分手後,由愛變恨,一方把另外一方致傷、致殘甚至致死,甚至還經常看到失戀後殺了對方的愚蠢事件報導。這裡面有三分的愛恨情仇都抬舉事件當事者,更多的可能就是他被剝奪的超級反應傾向——失去了自己好像曾經擁有的美好的東西,哪怕他們根本沒有經過的所謂的美好,甚至就算繼續相戀是否真的美好都不知道。讓一方做出愚蠢事件的原因,不是真實的失去愛人,而是被剝奪的超級反應,是人自私、嫉妒等心理的暴露。因為失去愛人只會讓人痛苦,不會反目成仇甚至殺人。在被剝奪的超級反應方面,人往往跟芒格家的狗沒有本質的區別。

再說跟錢有關的超級剝奪傾向。《金錢遊戲》有一個案例:

路人甲在A電影院買票,剛好是第1000名購票者,根據相關活動安排獲得獎勵100美元。

路人乙在B電影院買票,剛好是第10001名購票者,根據相關活動安排獲得獎勵200美元。

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出,路人乙要比路人甲更開心,如果是兩個性情差不多的人,實際上可能也是這樣。可路人乙開心了不到10分鐘,當他知道自己前面的第10000名購票者獲得10000美元獎勵時候,他的開心可能迅速無影無蹤,可能後悔自己為什麼不快走幾步,後悔自己曾在路上蹲下來繫鞋帶等等,甚至比自己什麼獎勵都沒有得到還難過。這也是一種被剝奪帶來的超級反應傾向行為。

我們人類往往有一種「反現實思維」,就是當事情發生後回過頭來看,一切事件的發生都是確定的,概率是100%。而這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問題在於事後我們很容易忘記當時決策面臨的窘境以及眾多的不確定性,所以會出現那麼多的「事後諸葛亮」。比如路人乙根本不知道自己可能是第幾個購票者,甚至連電影院當時是否有獎勵活動等都不清楚,所以沒有理由因為是否獲獎而做路上做「要否快走幾步」、「是否要蹲下來繫鞋帶」這樣的決策。這種差一點就獲獎、差一點就能贏的感覺,能害死人,是典型的剝奪帶來的超級反應,賭博相關的場所往往利用人性的這個弱點,來引誘賭徒上鉤並連續押注,查理舉了老虎*機的例子,比如還有很多民工最樂於購買的彩票,8個數字相同的概率要遠遠低於7個數字相同的概率,但很多買到7個數字相同的彩票,往往認為自己離中獎僅僅只有一步之遙,遺憾之情難以言表。

在股市中,很多人因為錯失了漲停板而大發脾氣,好像這些漲停板本來就是他們囊中之物,特別是他們曾經關注過這個公司,更讓他們有一種已經失去的錯覺。另外,很多人會因為自己在股市的低點沒有買入或者買入的倉位過低而後悔不已。這也是「反現實思維」,回過頭來看,當時抄底成功的概率100%,肯定會成功,而往往忘了當時面臨眾多的不確定性、股市悲觀的預期甚至自己心理的糾結和猶豫不決等。其實就算再下跌到悲慘的程度,給你個抄底的機會,你也很可能不會成功抄底,那目前又有什麼好後悔的?所以我說,給你在低點買入信心的是對公司和價值的理解,而不是對短期漲跌的判斷;承認不確定性,拋棄這種不切實際的「反現實思維」,才能讓人更理性些、更從容些。
                                                                             榮令睿  20130315
=====================================================

查理.芒格

一個人從10美元中得到的快樂的份量,並不正好等於失去10美元給他帶來的痛苦的份量。也就是說,失去造成的傷害比得到帶來的快樂多得多。除此之外,如果有個人即將得到某樣他非常渴望的東西,而這樣東西卻在最後一刻飛走了,那麼他的反應就會像這件東西他已經擁有了很久卻突然被奪走一樣。我用一個名詞來涵括人類對這兩種損失經驗(損失已有的好處和損失即將擁有的好處)的自然反應,那就是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人們在表現出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小題大做而惹來麻煩。他往往會對眼前的損失斤斤計較,而不會想到那損失也許是無關緊要的。例如,一個股票賬戶裡有1000萬美元的人,通常會因為他錢包裡的300美元不小心損失了100美元而感到極端的不快。

芒格夫婦曾經養過一條溫順而善良的狗,這條狗會表現出犬類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只有一種辦法能讓這條狗咬人,那就是在給它喂食的時候,把食物從它嘴裡奪走。如果你那麼做的話,這條友善的狗會自動地咬你。它忍不住。對於狗來說,沒有什麼比咬主人更愚蠢的事情。但這條狗沒辦法不愚蠢,它天生就有一種自動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人類和芒格家的狗差不多。人們在失去——或者有可能失去——財產、愛情、友誼、勢力範圍、機會、身份或者其他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時,通常會做出不理性的激烈反應,哪怕只失去一點點時也是如此。因此,因為勢力範圍受到威脅而發生的內耗往往會給整個組織造成極大的破壞。正是由於這個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存在,傑克·韋爾奇長期致力於掃蕩通用電氣中的官僚作風是很明智的行為。很少企業領袖在這方面做得比傑克·韋爾奇更好。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通常能夠保護意識形態觀點或者宗教觀點,因為它能夠激發直接針對那些公開質疑者的討厭/憎恨心理傾向。這種情況會發生,部分原因在於,這些觀點現在高枕無憂,並擁有強大的信念維護體系,而質疑者的思想若是得到擴散,將會削弱它們的影響力。大學的人文社科院系、法學院和各種商業組織都表現出這種以意識形態為基礎的團體意識,他們拒絕幾乎所有和它們自身的知識有矛盾的外來知識。當公開批評者是一位從前的信徒,那麼敵意會更加強烈,原因有兩個:(1)遭到背叛會激發額外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因為失去了一名同志;(2)擔心那些矛盾的觀點會特別有說服力,因為它們來自一個先前的同志。前面提到的這些因素有助於我們理解古代人對異教徒的看法。數百年來,正統教會基於這樣的理由殺害了許許多多異教徒,而且在殺死他們之前通常還會施以酷刑,或者乾脆就將他們活活燒死。

極端的意識形態是通過強烈的方式和對非信徒的極大敵意得到維護的,這造成了極端的認知功能障礙。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地屢見不鮮。我認為這種可悲的結果往往是由兩種心理傾向引起的:(1)避免不一致性傾向;(2)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有一種辦法能夠化解這種受到刻意維護的團體意識,那就是建設一種極端講禮貌的文化,哪怕雙方的意識形態並不相同,但彼此之間要保持彬彬有禮,就像現在美國最高法院的行為那樣。另外一種方法是刻意引進一些對現在的團體意識抱懷疑態度而又能力突出、能言善辯的人。德雷克·伯克(註:德雷克·伯克,1930—,美國律師和教育家,哈佛大學前校長)曾經成功地改變了一種造成糟糕後果的團體思維。他在擔任哈佛大學校長期間,否決了不少由哈佛法學院那些意識形態很強的教授所推薦的終身教職人選。一個一百八十度的景觀哪怕損失了一度,有時候也足夠引起讓鄰居反目成仇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我買過一座房子,原來的房東和他的鄰居因為他們之中一人新種了一顆小樹苗而結下深仇大恨。

正如這兩個鄰居的事例所展現的,在某些規劃聽證會上,有些鄰居為了某些細枝末節的事情而吵得不可開交,表現出非理性的、極端的被剝奪超級反應,看到這樣的事情可不會令人愉快。這種糟糕的行為促使有些人離開了政府規劃部門。我曾經向一位工匠買過高爾夫球杆,他原本是個律師。當我問他以前從事哪方面的法律工作時,我以為我會聽到他說「婚姻法」,但他的答案是「規劃法」。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對勞資關係的影響是巨大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發生的勞資糾紛中的死亡事件,絕大多數是在僱主試圖削減工資時造成的。現在出人命的情況比較少見,但更多的公司消失了,因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提供兩種選擇,要麼工資降低——而這是不會得到同意的——要麼企業死掉。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促使許多工人抵制降薪計劃,而往往工人接受降薪對他們本身更有好處。

在勞資關係以外的地方,剝奪人們原本擁有的好處也是很難的。因此,若是人們能夠更加理性地思考,在潛意識層面上更少受到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驅使,許多已經發生的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也是導致某些賭徒傾家蕩產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它使得賭徒輸錢之後急於扳平,輸得越多,這種不服輸的心理就越嚴重。其次,最容易讓人上癮的賭博形式就是設計出許多差點就贏的情況,而這些情況會激發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有些老虎*機程序設計者惡毒地利用了這個人性弱點。電子技術允許這些設計者製造出大量無意義的「BARBAR-檸檬」結果,這些結果會促使那些以為自己差點贏得大獎的蠢貨拚命地繼續加注。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常常給那些參加公開競拍的人帶來很多損失。我們下面就要討論到的「社會認可」傾向促使競買者相信其他競買者的最新報價是合理的,然後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就會強烈地驅使他去報一個更高的價格。要避免因此而在公開報價拍賣會上付出愚蠢的價格,最佳的辦法是巴菲特的簡單做法:別去參加這些拍賣會。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和避免不一致性傾向通常會聯合造成一種形式的經營失敗。在這種形式的失敗中,一個人會耗盡他所有的優質資產,只為徒勞地試圖去挽救一個變得很糟糕的投資項目。要避免這種蠢事,最佳的辦法之一是趁年輕的時候好好掌握打撲克牌的技巧。撲克牌的教育意義在於,並非全部有效的知識都來自正規的學校教育。

在這裡,我本人的教訓可能很有示範意義。幾十年前,我曾犯過一個大錯誤,而犯錯的部分原因就是我在潛意識中受到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影響。當時我有個股票經紀人朋友給我打電話,說要以低得離譜的價格賣給我300股交易率極低的貝爾裡奇石油(Belridge)公司的股票,每股只要115美元。我用手頭的現金買下了這些股票。第二天,他又想以同樣的價格再賣給我1500股。這次我謝絕了,部分原因是我沒那麼多現金,只能賣掉某些東西或者舉債才能籌到所需的173000美元。這是個非常不理性的決定。當年我生活很好,也不欠債,買這只股票沒有賠本的風險,而同樣沒有風險的機會並不是經常有的。不到兩年之後,殼牌收購了貝爾裡奇石油公司,價格是大約每股3700美元。如果我當時懂得更多心理學知識買下那些股票,我就能多賺540萬美元。正如這個故事所展示的,人們可能會由於對心理學的無知而付出昂貴的代價。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對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定義太寬泛,把人們失去即將得到的好處的反應也包括在內,比如說那些老虎*機玩家的反應。然而,我認為我對這個傾向的定義還應該更加寬泛一些。我提議為這種傾向下更寬泛定義的理由是,我知道有許多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在公司市值獲得巨大增長之後從來不賣掉或者送掉哪怕一股股票。這種反應有些是由理性的計算引起的,而有些肯定是由如下幾種因素引起的:(1)獎勵超級反應;(2)避免不一致性傾向造成的「維持現狀偏見」;(3)自視過高傾向造成的「稟賦效應」。但我相信他們這麼做最主要的非理性原因是受到某種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驅使。這些股東之中有許多人無法忍受減持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的想法。部分原因在於,他們認為這只股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減持它無異於自貶身份;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擔心把股票賣掉或者送掉之後,他們就無法分享未來的收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57

「現在最重要的是看有無連鎖反應」

http://www.infzm.com/content/95736

如果連續有另一些大的財團也採取相應的措施,就會對香港的投資者造成一種連鎖反應。

范博宏

(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院及財務學系聯席教授、經濟及金融研究所所長)

李嘉誠做出這一系列投資策略調整,根本上是年紀大了,要退休了,而他在市場上的一些政商人脈,還有聲譽等,沒有辦法,也不容易傳給下一代。而他經營的地產、港燈等,都是管制類行業,跟政府打交道很重要,更不用說中國內地的事業了。

從公開資料看,他的經營團隊看不出有能力承接他的這些無形資產。

所以,這是一個比較優勢改變的問題,是一個接班的佈局——他的下一代經營團隊和兒子在這些市場內會喪失他們的比較優勢,而在歐洲,特別是英國這些開放的市場裡面,做生意比較市場化一點。

從港英時期,政府就扶持一些大亨,而大亨轉而控制香港的經濟,用這種方法治理香港。香港傳統上的大宗交易都是幾個商人坐下來談談,小圈子裡完成。以前的利益集團只有英國政府和這些大亨。

香港回歸後,基本還是這套。但最近有一些變化,因為香港的政府和經濟與內地越來越接軌,已經不止一個利益集團,社會上也開始分成富有的集團和廣大的「蟻民」。在他們的分化抗衡下,有矛盾衝突。而政府也要權衡,不能再那樣照顧以前的既得利益者。未來的政商環境,對於大亨的後代都是有挑戰。

李嘉誠現在在香港的資產主要分兩類:一是管制類的,像港燈這樣需要和政府打交道的;還有一類,是勞動密集型的,像百佳超市、碼頭等(碼頭雖然沒賣,但出現的罷工事件對李打擊也很大)。這些生意,李嘉誠出面,可以鎮得住,但是他兒子能鎮得住嗎?我看很難。所以倒不如趁著現在業績還不錯的時候,趕快賣掉。

鄭宏泰

(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教授)

從李過去的所有投資來看,他都是深謀遠慮的,如果只是看到他撤資,就簡單化了。

這次的舉動是「一石幾鳥」。

首先,是配合中央走出去的戰略的,是一個「苦肉計」——你們香港人不喜歡我,我就出去,但中央肯定也是支持的,因為中國要走出去。

其次,這也是李嘉誠的無奈之選。這麼多年來,李嘉誠在香港人中的形象,由「李超人」變成了「萬惡的資本家」。

我曾經研究過亞洲四小龍,在東方社會,為什麼以前少工潮,少罷工?因為崇尚儒家文化,華人老闆就像一個大家長,對工人都比較仁慈。但現在,香港競爭加劇,注重市場效率的西方企業制度開始佔據上風,一到經濟不景氣,企業就要裁員,這直接引發矛盾。

從商業上看,這本無可厚非。但李嘉誠的生意,通常都是一環扣一環的,一種生意緊密地扣著另一種生意,所以,很容易導致很多矛盾集中到一起爆發。

李現在已經85歲了,年歲已高。從這個角度而言,他拋掉一些容易引發矛盾的產業,也是緩解社會壓力、化解矛盾的一種方法。

對李家來說,這個投資策略的調整也很好。李在2012年已經解決了家族財產的傳承問題,但還有一些遺留的尾巴,有一些財產,比如百佳、港燈等,財產價值不大好量化。現在進行拆分上市,客觀上也是解決家產紛爭的最好方法。因為上市之後,值多少錢,非常清楚,不至於引起紛爭。之前香港一些財團,比如周大福上市,某種程度上,也是基於這樣的考慮。

對家族來說,投資多元化,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保證家族企業分散風險,不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

我倒是覺得,李此舉對香港是一個正面的作用。他真的走了,會有新的人來接手,有利於促進競爭。

馮邦彥

(暨南大學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導)

早在香港回歸前,和記黃埔就已經明確講,它有五大產業,「金木水火土」——「金」是電訊科技、「木」是零售、「火」是石油等資源、「土」是房地產,「水」是碼頭,等等。實際上,它早就已經多元化了。

所以說,李嘉誠此舉,不是現在才有的,香港回歸之前,他的整個集團就已開始國際化部署。經過這麼多年,李嘉誠旗下的公司實際上已經非常國際化,公司整體資產在香港的比重已經不高。當然,註冊地在香港,公司上市在香港,這個他沒有動。

現在值得關注的是,他在減持香港和內地的一些有價值、穩賺錢的資產,這背後是什麼目的?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當前他從全球的企業發展戰略考量,可能覺得,經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後,歐洲業務更具發展潛力,而香港業務因為已經比較成熟了,空間已經有限。作為上市公司,為股東賺取最大利潤,去選擇一些更具成長性的地區和產業,低買高賣,是一種本能。因此,不能說是撤資,只能說是企業經營策略的調整,是一種資產的調配。

第二種:李嘉誠最近在香港的經營也碰到很多困擾,比如國際貨櫃碼頭發生大罷工,導致一部分人把矛頭直接指向了李嘉誠。另外,香港現時也有一些不穩定因素,比如「佔領中環」、「普選」等問題,李嘉誠會不會考慮到這些不利因素而做出選擇呢?我們只能猜測。

現時的這種策略調整,也不一定是李嘉誠做出的。最近上市公司的年報會議,李嘉誠都沒有出席,而是大兒子李澤鉅出席,所以不少人判斷,這些策略是兒子做出的。

有人認為,他撤資是對梁振英政府不滿。不過,即使他對梁振英不滿意,並不會影響到他的投資策略,他主要看的,還是香港的發展、投資環境或者企業成長的空間夠不夠,以及長遠的發展前景。

所以,不能一下子就把他的這種做法上升到是一種政治性表現的高度。但是他背後有沒有一些這樣的考量呢?肯定是有的。香港如果還是一個高成長的地區,你說他會不會離開?

現在要重點關注的,是他的行為會不會在香港引起一些連鎖效應。如果連續有另一些大的財團也採取相應的措施,就會對香港的投資者造成一種連鎖反應。有人會覺得,這是不是他們發出的一種信號。

因此,執政者,如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府就必須關注這些問題。如果引起連鎖反應,那對香港就不是很有利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170

切爾諾貝利式連鎖反應投機法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28.html
邁克爾‧劉易斯(Michael Monroe Lewis)的名著Liar’s Poker中曾經描述他在Salomon Brothers時作為一名鵪鶉(Geek)如何在兩名在著作中化名為Alexander和Dash的星級交易員時的身上學會投資技倆。
Dash當年的絕技是善於在不同的定息產品中尋找套利(Arbitrage),亦找到了1980年代仍然財大氣粗的㗎頭做水魚不停買入美債,Dash戲稱這叫「Nips for Blips」。
至於Alexander則有兩大絕技,其一便是不少投資老手(其實現在連初哥都)曉得的Contrarian逆向投資法。所謂逆向投資法不也是股神所謂「別人貪婪時我恐慌,別人恐慌時我貪婪」的哲學矣。不過Alexander另一大絕技便是切爾諾貝利(Chernobyl)式連鎖反應投機法。Alexander特別喜歡在一些黑天鵝式(Black Swan)的事件中儘可能快人一步去捕捉一個又一個連鎖出現的炒賣機會。

據劉易斯憶述,當年切爾諾貝利核電廠出現事故時,Alexander在大家仍然擔心核輻射事故的影響時,他已經先人一步押注原油,因為他相信核電事故必定暫時令市場把能源需求由核電轉到原油。不過Alexander厲害的地方是他很快便評估下一兩步之後的投機策略。當人們開始意識到原油奇貨可居時,他轉為沽原油買入美國馬鈴薯,原因是他預期核污染令人們對東歐馬鈴薯有戒心而把需求轉向美國農產品。
總而言之,Alexander的切爾諾貝利式連鎖反應投機法便是設身處地在危機中人,問自己一句:「What if?」透過對市場的了解去揣摩在黑天鵝事件後在匯、債、股和原材料市場的投機策略,這其實是跟饑荒時把糧食屯積居奇專發死人財的手法基本上一樣。
在金錢世界中,刮水是惟一的真理,其他的都是費話。劉易斯在加入Salomon Brothers不久便在一單公司落的一條Priority刁在迅速散貨而一夜成名。原來當年Salomon Brothers持有美金860億元信貸質素日漸惡化的Olympia & York公司債券。劉易斯把心一橫把這些垃圾以「筍價」散俾其法國熟客接火棒。經此一役滅絕人性的絕世好刁,劉易斯在Salomon Brothers中擺脫鵪鶉(Geek)的地位而躍升神級條條Fling的大袋長老(Big Swinging Dick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157

以史為鑒:過去市場面對可怕事件如何反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9001

俄羅斯與烏克蘭越來越有可能發生武裝沖突。一想到重要的能源國家可能爆發戰爭的可怕後果,昨天全球市場驚慌失措。 俄羅斯自己的股指MICEX昨天上演“高臺跳水”。 3月3日,全球股市集體下挫、10年期美國國債期貨價格上漲、NYMEX原油期貨上漲2%以上、美元、日元、瑞士法郎和歐元這類被視為避險天堂的貨幣普遍走高。 烏克蘭是當前危機的源頭,投資者當然關心受此影響的市場今後會怎麽走。對這個問題,回顧過往市場的表現應該能提供一種參考。 標普旗下數據服務S&P Capital IQ的首席股票策略師Sam Stovall對以往市場的這類反應做了整理。 以下表格顯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標普面對戰爭、暗殺、暴亂等可怕事件反應如何。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發生全球性的武裝沖突以後,美股通常先遭遇拋售,接著很快大反彈。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發生後,美股花了30天收複失地。 而如果碰上金融系統內部的深層次系統問題,比如1987年的股市崩盤和2008年的雷曼兄弟破產,美股回升到重挫以前的水平就需要更多的時間。 除了傳統的“避險天堂”,目前看來,比特幣也是這次烏克蘭地緣政治危機的贏家。下圖可見,因Mt. Gox宣布破產而前景遭到質疑的比特幣昨天兌價一度飆升至710美元,較535美元左右的3月1日低點高出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092

花旗:為什麽外匯市場對FOMC反應最為強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374

最新公布的美聯儲決議聲明被視為“鴿”中帶“鷹”,美聯儲成員對於加息提前的預期使得美元全線走高。不過不同資產對此消息的反應差異較大,其中外匯市場的波動最為強烈。

花旗集團的Stephen Englande就此表示:

和股市的溫和走勢相比,美元對新興市場貨幣和G10貨幣中的高收益貨幣上漲顯著。盡管美聯儲試圖用相對溫和的措辭來掩飾其加息提前的可能,但是非美貨幣還是很明顯的遭到了拋售。

圖1:在美聯儲決議公布之後,美元對G10貨幣上漲0.6%,VIX指數和美股收盤走平,2016年12月歐元對美元期貨走低。

20140917_DXY_0

 

以金融市場/經濟體在面對利空消息出現之後的風險分布來看 (藍色曲線代表經濟相對疲軟的國家,紅色代表經濟實體穩健的國家),在利空消息影響力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兩者都會在相對安全的範圍之內;但是如果出現類似美國加息這種大級別的事件,經濟不佳的國家就很容易遇到更多的危險狀況。因此美聯儲同樣的鷹派表述,對於不同市場的破壞力也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麽在昨天在消息公布之後英鎊的賣壓要明顯弱一些。

圖2:20140917_DXY1

以商品出品為導向的高收益貨幣國家目前正在面臨巨大的經常帳赤字,這造成了這些貨幣比其他資產更容易遭到拋售壓力,因此所帶來的波動使得外匯市場的反應尤為明顯。(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372

樂視命運轉機:賈躍亭回歸後的連鎖反應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8/148029.html

i黑馬:在京養病中的賈躍亭是否公開現身或許已並不重要,然而樂視仍有諸多棘手的問題待解。

\樂視創始人、董事長賈躍亭回歸三天後,這樣善於造勢的互聯網公司重新回到了聚光燈下。

數月以來,在國內A股上市的樂視遭遇了市場多番猜疑和不時襲來的傳聞。在歸國後首次微博文字中,賈躍亭便神秘拋出“see計劃”來提振樂視的士氣,“顛覆、革命”等慣用字眼也再次頻繁出現在媒體報道中。

賈躍亭的回歸早有鋪墊之舉,在兩天前樂視於上海舉辦的營銷推介會上,樂視網網站事業群運營總裁高飛就提前公布了賈躍亭歸國的消息。“壓抑了太久,希望能恢複廣告主對樂視的信心”,一位樂視內部人士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並不諱言此舉目的所在。高飛於2009年5月加入樂視網,頗受賈躍亭信任,現為樂視內部實權人物。

不過,現在還不到樂視完全解除警報的時候。一位接近賈躍亭的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這位樂視靈魂人物還要很長時間才會公開露面並正式回歸公司。對賈躍亭而言,目前依然處於敏感微妙時刻,據澎湃新聞和財新報道,樂視網前副總經理李軍日前被相關部門帶走調查。

那麽,賈躍亭此時又身在何處?此前有消息稱其在香港完成手術後轉入301醫院治療休養,但騰訊科技於11月25日趕往301醫院腫瘤大樓住院區、外科樓普外科住院區和胸外科住院區走訪時,各住院區的護士臺工作人員均表示未在住院系統中查詢到“賈躍亭”的名字。

當然,養病中的賈躍亭是否公開現身或許已並不重要,樂視仍有諸多棘手的問題待解。

過去五個月時間里,樂視網先後停牌四次,股價走勢也不複去年的高歌猛進。據知情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樂視網很可能於下周複牌,或將公告45億融資的最新進展。

對於樂視網及旗下子公司迫在眉睫的融資需求,樂視手機頗為曲折的上市進程,以及樂視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see計劃”而言,賈躍亭的歸國向樂視內外釋放出了積極信號。

樂視生態新成員:手機和See計劃項目

對於樂視網目前的前景和投資價值,一些機構投資者做出了不同判斷,如景順長城、華夏基金繼續加倉,嘉實優質、廣發聚瑞則選擇減持,樂視網估值遭遇爭議。

樂視被資本市場看好的是其打造的獨有的“平臺+內容+應用+終端”生態模式,賈躍亭今年在不斷加強樂視控股和樂視網旗下多家公司的整合,包括樂視致新、樂視網、樂視體育、樂視影業、樂視酒業、樂視農業、樂視雲計算及樂視海外業務等。

在樂視生態模式中,賈躍亭投入最大的是硬件領域,希望以此建立起垂直生態模式。但廣電總局下半年對互聯網電視的嚴厲監管,讓樂視生態模式的前景蒙上不利陰影,樂視也被廣電總局暫停了和所有牌照方的合作。

不過,據知情人士一周前向騰訊科技透露,樂視在被廣電總局暫停和原有牌照方合作後,與某新牌照方進行了合作談判,由於樂視此次較為積極配合進行整改,並同意把後臺服務器、內容交由牌照方調度把控,即將通過廣電總局驗收。

除了樂視盒子和超級電視,樂視手機和See計劃也將在明年成為樂視生態的新組成部分。

樂視手機團隊組建已久,知情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樂視手機原定於今年年底上市,但由於芯片供應問題推遲到明年二月份左右。

樂視和聯發科、高通等兩大芯片廠商都在洽談合作,產品分別定位中低端和高端市場,繼續走高性價比路線,售價在1000-3000元之間,計劃同時上市發布。目前,樂視和聯發科關於MTK芯片的合作協議已經達成,不過與高通合作談判尚在進行中,這導致樂視手機的發布日期延後。

“see計劃”則是樂視生態的另一種延伸。騰訊科技獲得的多名知情人士所透露信息,都指向其新能源汽車計劃,樂視將為合作新能源汽車提供車載影音系統和內容服務、遊戲娛樂服務,並與物聯網連接,和購物、辦公、智能家居市場打通,完善其原有的“內容+平臺+終端+應用”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今年夏天,北汽和樂視曾入股美國高科技純電動汽車設計公司Atieva,分別成為第一和第二大股東。賈躍亭在美國之行中,還與北汽董事長徐和誼洽談新能源汽車合作事宜。

複牌猜想:樂視亟待填充的資金胃口

當然,樂視要完成諸多新計劃的前提是,其能獲得發展所需的足夠資金支持。

在過去五個月里,樂視網先後停牌四次。最近一次是10月26日,彼時系賈躍亭接受騰訊科技專訪首度開口回應政治傳聞三天之後。

據知情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樂視網很可能於下周複牌,尚不確定複牌所要公布的具體事項,最大可能是公告45億融資的進展。

樂視網今年8月份發布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股票融資45億元,如果該融資最終通過,將創下創業板的融資記錄。其中,樂視控股將出資10億元,中信證券出資5億元,藍巨投資出資15億元,寧波久元出資10億元,金泰眾和出資5億元。

樂視的最新財報顯示,截止今年9月,其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72億元,較年初減少2億多元,顯然不足以支撐超級電視以及“see計劃”等各項業務的持續投入。

一位樂視TV內部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在賈躍亭不在國內的數月時間里,超級電視的銷售量並未受到影響,目前處於供不應求、總體缺貨的局面。

值得註意的是,樂視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小米,本月分別和愛奇藝和優酷土豆達成資本和戰略合作,在電視內容上逐漸縮小與樂視的差距。

要想更好應對來自小米等對手的競爭,保證超級電視供貨量穩定增長,對於現金流長期緊張的樂視而言,目前最緊迫的挑戰或許在於,能否盡早拿到此前籌備的45億元融資。不過,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34.7元每股的基準定價已經高於樂視網停牌前的33.51元每股的收盤價。

騰訊科技試圖向數位相關證券和基金公司投資經理咨詢樂視此次融資的進展,但都被“以公告為準、不方便透露”為由而拒絕。此前,賈躍亭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坦言,一直以來其個人擔憂股權被分散影響對公司發展方向的把握,因此更多采用股權質押融資,導致樂視的融資能力比較差。

目前,賈躍亭持有樂視網股份44.21%,已累計質押股份 2.8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34.31%。騰訊科技根據樂視網自2011年來的所有相關公告數據統計顯示,截止發稿,獲得賈躍亭質押股份數量前六的證券公司所掌握樂視總股本的比例大致為:中信證券5.49%、國開證券3.86%、山西證券3.49%、平安證券3.26%、齊魯證券2.69%、國信證券2.51%。


著作讀者的反應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27.html

早前止凡與出版社再次會面,被問及讀者對著作的反應,很奇怪,這問題一般都是作者向出版社提問的,因為如果讀者或發行甚至書商要連絡多是靠出版社,但出版社則表示她們多不能接觸讀者,而我透過blog就能很快很直接地接觸,這是十分有趣的地方,正如我之前所言,這本書的讀者可以與原作者保持很近的距離,感覺良好。



回答出版社這個問題,我只能說「很好」、「不錯吧」,出版社繼續問及有否意見話哪部份可以改進之類時,我又只能說「普遍反應都很正面」、「暫未有需要改進的具體意見」、「始終只發出了不足一個月,可能讀者們還未仔細看完吧」。這的確是實情,對著作的回應是有不少,而多是正面的,今天不如幹脆把來自不同渠道的部份回應節錄出來再整理一下,匯集成一篇文章,可以直接讓出版社看看,這也不錯吧。


讀者對著作《不讓自己陷入中產貧窮 尋找財務自由的關鍵之路》的意見:


stanley:

止凡兄,我是你的新讀者,亦是透過你新出版的書讓我初次認識你。這本書的命名非常吸引,我認為也是香港中產現正所面對的事情,公屋/綠表居屋又住不到,私樓 又貴又不值得,對上有父母,對下有小朋友,如果還要供樓,真的很大問題。我相信在這個混亂的時局,靠自己及有相同理念的朋友一起努力,為財務自由努力,才 能有較舒適的生活,感謝你整理及出版這本有意義的書,加油!


Samuel Chan:

拜讀完閣下的作品,只能夠講句真的是一本好書,好書的原因不在於讀完此書能否即時令讀者致富(相信有認真讀此書的朋友都該明白吧),反而我認為是在於令讀此書的人心靈或思維上都得到啟發,更甚的是啟發不單單在於投資道路上,甚至人生的思維上。


自由一千萬:

你真煩,搞個書名這麼長,我去到書局怎樣找呢?問職員時都記不起書本的名字,又要我帶手機去書局問。書本中能不能見到有作者的照片呢?絕對是妒忌,哈哈哈哈哈!恭喜老朋友第二次出書。進步好多,因為上一本書看完個書名都不知道想說什麼,哈哈!妒忌心又起啦 :D


聚寶盆:

「加上書本銷情是否成功還是未知之數,隨時不好賣,到時更連累了出版社賠本,很是尷尬。」(這句節錄於止凡的文章中)

恭喜!止凡兄,實在太謙了!有我們支持,新書一定賣斷巿!我已在「超閱網」落訂購買,因害怕以止凡受歡迎的程度,隨時可能「手快有手慢無」。

另外,書名實在太長了,很難令人看一次記住,下次再出書的話,要起一個容易記又難以忘記的名字比較好,就像林森池的《平民資本家》,書名簡潔且難以忘記!


Fida:

之前已經恭喜了止凡兄,在這裡再一次恭喜!

追 蹤了止凡兄的部落已近兩年,現在上來瀏覽已是每日的指定動作,無論看看止凡兄的新作,或blog友們的留言都有所得著,所以一聽到止凡兄出書,二話不說一 定要捧場,只可惜今日去到太古的商務,服務員說已售罄,幫忙查存貨通北角分店只餘少量,只有銅鑼灣還在存貨,好高興終於買到了。

一口氣購入四本,除了留一本給自己,另外會送給幾位好友,大家都有著相近理念,送給他們大家分享除可作交流之外,亦會請他們閱後可多上來留言交流心得,以及閱讀部落其他文章,相信大家定必有所得益。(他日有機會遇到止凡兄,定必索取簽名啊!哈哈!)

近排該書店還有折扣優惠(88元一本還有88折),三百多元已買到四本止凡兄份量十足的著作,真的物超所值!

期待往後的《取之有道二、三、…… 》


Fida後續留言:

已經看完了止凡兄新作一遍,相信會再看多幾遍,書內充滿財務正能量,好書!

雖然在網上已經看過大部份blog文,但今次來一次整合,每篇文章以問題方式為題,以不同例子及角度深入淺出鼓勵讀者思考,就每個讀者本身環境所需而制定個人財務計劃,一步一步實踐財務自由,使每位讀者都明白一個問題,不一定只得一個答案或只得一條路可選擇。

這並不是一本「等開飯」、「拿貼士」的書,而是指出有價值的投資四處皆是,需切合個人需要而決定投資項目,非叫人盲目跟風。而最後以幾篇例子作總結,說故事式令讀者明白投資要有計劃的重要,結尾很完整。

對錢的運作、投資價值、財務自由沒有概念的朋友,絕對絕對值得一看再看。

要擺脫灰心,消極的負面思想,積極學習,面對挑戰。財不入急門,致富需要耐心創造。

不怕起步慢,只怕不起步。

謝謝止凡兄的心血結晶,期待《取之有道2, 3》......


Sandy:

報告:在銅鑼灣誠品有得賣,下午看了半本,內容好實用,要多買幾本送給我一些沒有理財概念的好友!


Iz:

止凡老師,做了CD-ROM很久,在這個 blog學了很多東西,所以一知道老師要出書,一定毫不猶疑去支持!這次買書的過程,出現了一些小插曲。事緣上星期日,我在鑽石山荷里活廣場三聯書店找不 到該書,詢問過店員,得知由於是新書,所以還未有貨。接著今天便在藍田啟田的三聯書店逛逛,由於仍找不到該書,遂向店員查詢,但店員去了幫其他客人找書, 久久未回來,由於趕著上結他課,所以便匆匆離去了。下課後決定再去書店,經店員指引後,發現原來該書放在新書宣傳的地方,還未上架。最後排隊付款時,前方 女士突然望了我兩眼,然後詢問我是否買書,然後就慷慨地借了她的會員咭給我購買,結果我就以85折購入了止凡老師的書,是次購書經驗令我覺得十分幸運,就 是因為鑽石山那邊未入貨,店員去忙而又趕著去上課,才造就了最後以85折的優惠價購了一本有質量的書,總括來說,一個字,正!


Louis@Business:

今日有幸看到止凡兄的新書,先在此恭賀出版。略略看過案例分享,意味深長,記憶猶新。止凡的內功著實深厚。愚昧一問,會不會有機會搞一個類似讀書分享會的後續活動以助交流?
未讀但先謝謝你大大小小既分享。


bcblog:

恭喜止凡兄出書,無私的分享終換來實質的回報,止凡兄可能單靠賣書已換來財務自由,實在值得恭喜。

我買了書後,怎樣才可獲得你在書上簽名作為留念?


CF:

新書已買,獲益良多,十分感謝,還多買一本送朋友。


咚:

止凡兄,我接受了你的財務自由洗禮才可以有好像現在這樣不憂股價上落的安心,不然我只會步老媽子的後塵,終日炒炒賣賣,以現在有的被動收入每年的1%,剛好 夠買止凡兄你的這本啟蒙書,也是我第一本關於財務自由的書(雖然大部份已在止凡兄的網誌學習了),謝謝止凡兄你的無私分享。


Tony's Fans:

已看完你的書,很高興找到一個與我理念接近的人,很認同你那句,「每月看一本書...」。以後會多到訪你的blog。


Dan:

恭喜你止凡兄,小弟也是看了你的文章很久,只是沒有留言。本身小弟沒有什麼財務知識,只買大藍籌,但看過閣下文章,就很想做真正價值投資者。

明天去書店碰碰運氣,支持止凡兄,買兩本,ㄧ本收藏ㄧ本送給好友。


80後迷途小羔羊:

小弟的文學根底很淺,只有中五畢業,希望止凡兄見諒。

我很妒忌書中提到的那位80後阿輝,能遇上止凡兄,改變價值觀,達成目標。

相信香港有很多人都擁有上車或者財務自由的入場券,但沒有遇上止凡兄的上乘心法同指引,相信都可以達成目標,但好可能要走一大段冤枉路,或者半途而廢,繼而活在當下,天天在罵政府。

很感恩止凡兄會不忙提攜一些後輩「些牙(share)」自已的心得,不會把我們80後標籤。

我很喜歡書中提到的幾個觀點:
- 人有惰性
- 喜歡依賴社會政策的人難向上流
- 急但是不趕的心態

看完後令我得到好多反思,改變了不小價值觀,更加清楚確定自已的目標。

還有很欣賞你對佔中事件的看法。對,香港還有希望!


Crystal:

我的舊同事出書,當然要撐場!以前返工我的big brothers們好喜歡講投資,但他們的是看長缐那種,不是炒賣的一羣,因此我觀察到他們財產是隨著個人成長和時間一同增長!當時的我比較註重個人技能 上的投資(投資買鋼琴同學琴然後努力教琴),今天目標大致上開始轉入直路,開始去做你們一直教導的財務處理,雖然我不是在那刻就坐言起行,但我明白要有目 標才能成功!那時我一直緊緊記著並思想你們提醒我這方面的投資,所以多謝你和其他brothers&老闆的言教身教,使我由零知識的投資概念不斷 被教導正確理財。我會努力去學習去做!所以今天也誠意推介朋友們buy、buy、buy!


後記:

整理這篇文章,一口氣再看一遍讀者在不同地方留下的評論,感覺很暖心。寫起來好像一面倒的讚好,這可不是我做手腳噢,常來這裡的人都知道我不介意不同聲音甚至反對意見,但的確絕大部份的意見都是支持的,加上出版社所告訴的銷情,這終於令我放心一點,看來今次出版社不需要賠本了。

大家看到這篇之後,如果還有意見,繼續可以留個言分享討論交流,始終我經常都話大家的距離很近。看到讀者評論之後,另一個感覺是我正在正面地影響著不少人的思維,希望繼續能以生命影響生命,也借大家的力量把這正面影響宣揚開去,覺得著作好看的不妨推介身邊朋友,這絕對是好事。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