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台商實習篇》碩博士生選擇吃大鍋飯、當基層作業員「自討苦吃」實習法 猛增十年功力

2011-7-23  TWM



有別於以往在國內企業實習的舊模式,大學生赴海外實習取經已成為主流。目前就讀於中興大學碩士班的曾啟華和成功大學博士班的吳宗諭,在去年就都遠赴大陸在台資企業內實習,從他們的經驗,可一窺海外實習的價值。

撰文‧李建興

如果你是大學生,四十五天的夏日假期,你會如何運用?旅遊、海邊狂歡、無所事事,還是出發到陌生的國度,住宿舍、吃大鍋飯,被人當菜鳥呼來喚去?大部分人會選前者,但是就有一些人選擇提早到大陸吃苦,他們為何﹁想不開﹂?

去年,分別至捷安特昆山廠以及連展科技深圳廠實習的曾啟華和吳宗諭,就是自討苦吃的少數案例!

卸下學生的特權與姿態

事實上,在踏上這趟旅程之前,目前即將從中興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班畢業的曾啟華,其實也有過幾次到企業實習或是打工的經驗。但由於目前大學所安排的國內實 習課程,企業往往有心無力,而學生也在企業採取放牛吃草態度下,陷入了「想做的做不了,想學的學不到」的窘境,只能虛耗這個寶貴的機會。有了大學時期的前 車之鑑,在去年碩一升碩二之際,曾啟華就決定自己安排實習課程。

只是,有別於其他同學選的多半是「事少離家近」的國內企業,曾啟華告訴自己,「實習,就是要體驗到真正的國際格局,否則還不如到速食店打工來得實際!」於是,從一開始,他鎖定的即是到大陸或國外的實習機會,因緣巧合下,參與了由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主辦的研習活動。

「我很幸運,一去就碰到了重量級的企業人物!」曾啟華表示,由於他所實習的單位︱︱ 捷安特(中國)十分重視每年這群遠渡重洋的台灣實習生,因此公司派了創辦人劉金標的女婿︱︱捷安特中國商品部經理汪家灝親自帶領。在「學生有心、業主有 情」的情況下,汪家灝安排了一系列的見習課程,讓曾啟華有著截然不同的歷練。

曾啟華回憶,當他報到的第一天,在門口迎接的就是汪家灝,當時汪家灝沒有過多的客套之辭,見面第一句話就說:「你要記住,來這邊你就是捷安特的員工,你得 卸下學生的特權和姿態,一切比照員工的待遇!」於是放下行囊後,曾啟華立即換上捷安特大陸員工的制服、住內地員工的宿舍,吃同樣的伙食,甚至清晨時分在值 星官的集合下,就得和全體員工在廣場下作操、聽訓,展開一日的工作。

見識利益的角力與退讓的拿捏然而就在這鐵血、戰戰兢兢的作息當中,讓過去一直生活在「舒適圈」的曾啟華體會到在企業上班最真實的一面。從捷安特紀律嚴謹的 管理中,更認知到何以這家來自台灣的外來企業,面對來自於大陸各省五湖四海的員工,能整合成超高效率部隊。不過,在曾啟華的心中,捷安特成功的真正關鍵, 則是企業對員工的栽培。

在這四十五天裡,曾啟華發現捷安特的幹部對於基層員工可謂無所不教,從不藏私。拿他自己來說,儘管只是個過客,但在汪家灝的帶領下,曾啟華見習了大大小小 多場的業務談判,每次一結束,汪家灝也總會不厭其煩地與他討論會議的心得,於是短短的一、兩周內,曾啟華就能快速掌握每場會議的話題,並聽出客戶與廠商間 利益的角力和退讓的拿捏。

而除了教導,捷安特更不吝給予員工表現機會。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汪家灝帶著他到數百公里之外的南京巡店,在行前汪家灝就耳提面命:「看店不是去彰 顯官威,而是要看出基層通路面臨的問題,總部得想方設法幫忙解決。」曾啟華發現捷安特各店,對於產品擺放位置沒有所謂的標準規格,尤其一些偏遠店面,更還 發生黃金櫃位竟擺放他牌寄賣商品的情形。在曾啟華主動提議下,汪家灝授權他自行為捷安特設計了一套「產品櫃位規格」,而在微幅修改後,曾啟華的這套設計, 竟成了捷安特通行於各通路的標準模組。

而去年在連展科技深圳廠見習四十五天的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博士班學生吳宗諭,儘管事隔一年後,仍然對當時的體驗津津樂道。

其實,一提到海外實習,大家都會好奇地問吳宗諭,頂著博士生的光環,找工作並不是一件難事,為何還要千里迢迢跑到海外去實習?「但我的想法不一樣,假使沒 有行萬里路,我的萬卷書也只是紙上談兵!」有別於一般大學生遠赴海外實習,多半有鑑於台灣大學文憑不值錢,工作難尋,因此想藉到大陸實習,投石問路,成為 踏入職場的跳板;相對而言,未來想朝著學術領域發展的吳宗諭,去年的這趟實習生涯,則充滿著濃濃的學術味。

攤開吳宗諭的學歷,大學念的是外文、研究所學的是企管,到了博士班則主攻政治經濟學,在這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學涯中,對於國際政經局勢有深厚興趣的他,卻是一脈相承的學習版圖。

首先,將語文的硬底子打好,以成為未來走訪體驗各國政治與經濟樣貌的工具,其次將企管的學問作為基礎,以當研究政策與經濟發展互動關係的最佳印證論述。

但待在學術象牙塔近十年,讀過無數著作後,面對快速變遷的國際政經局勢,吳宗諭常有「理論與實務鬥不攏」的困惑。在盤點了自己的學習版圖後,他發覺,整個 學習拼圖裡,缺少的正是「實務經驗」這一塊。因此去年他主動報名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所提供到大陸台商企業實習的名額,成為去年唯一的博士實習生。

體認政治文化牽動經濟現象雖然,當初吳宗諭的這項決定,引來學校指導教授的質疑,不少老師認為,大陸的學術遠落後於台灣,又何必捨近就遠,多此一舉?但事 隔一年後,證實了這是「報酬豐富的投資」。畢竟,這是吳宗諭從事學術研究多年以來,最貼近實務的一次經驗,讓他得以從更豐富的角度檢視所學。

對吳宗諭而言,企業如何面對來自世界各國同行、供應商與客戶的挑戰?在一夕數變的政策下如何快速因應?以及在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下做決策,這些才是自己最想體驗的重心,而堪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正是最佳的觀察樣本。

因此,在這四十五天的實習生涯裡,吳宗諭除了與其他實習生一樣,體驗生產線員工的生活,更時時細膩地觀察企業對於每一個變局的反應。

也因此,除了平日窩在工廠外,每逢假日,吳宗諭總是將自己行程排得滿滿,走訪各大城市,觀察老百姓的作息與消費,見證內地的經濟實況。

另外,吳宗諭也會主動安排訪問大陸的學校,進行學術交流,甚至在台商和當地學者的引薦下,接觸到了不少企業高層,在深談後,得知了業界最真實的反應。

就拿去年大陸一連串的打房政策,吳宗諭就發現,有別於台灣成效不彰,在大陸的威權體制下,政策一下達,房地產相關企業果然就大幅緊縮投資,讓他深刻體驗到「政治文化牽動經濟發展」的特殊現象。

在這四十五天中,吳宗諭印證了許多書本上的知識,也推翻了學術象牙塔裡過時的觀念,更觀察到了不少還未被研究的現象,讓他的學術生涯如虎添翼。

「回顧起來,那一段海外實習的經驗,至今仍是我生命中無可取代的閱歷!」一提起去年在大陸台商企業的實習,吳宗諭和曾啟華很有默契地道出相同的感受。

誠如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所言,「活在地球村裡,現在的大學生很難閉門造車了!因此走出海外,已成了必修的學門!」而中華知識經濟協會祕書長陳祥 順更直接建議:「未來大學課程,更應將海外實習經驗視為學分!」畢竟,要與其他國家的人才同場競爭,台灣的年輕人恐怕得提前累積更多國際化的職場閱歷了。

曾啟華

出生:1987年

學歷:中興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實習單位:捷安特(中國)

吳宗諭

出生:1984年

學歷: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博士班

實習單位:連展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50

博士生去做炸雞扒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6.html
今天看新聞報導, 台灣有一名博士生未畢業就決定不去完成博士學位, 走去做低技術的炸雞扒生意。訪問該名學生之後, 有位名人批評他是浪費社會投資, 難得台灣社會資助到讀博士, 不去做相關工作, 反而做炸雞扒。

訪問中, 止凡看不到該名準博士生有何等遠視或理想, 不像當年的 Bill Gate一樣, 看到機會時連大學也不去完成就走出來創辦公司, 成就今天的 Microsoft 及成為首富。相反, 這名博士生只是看不到博士畢業後在台灣的前途, 怕日後失業才出來「搵真銀」而已。

不過話說回來, 有一點令我感到奇怪的是這位批評博士生的名人竟然是企業家郭台銘, 批評是應該的, 可是他批評的角度就有點奇怪。郭先生認為社會給了這名學生很多補助, 是投資錯誤, 他從一個社會資源的角度來作批評。

其實說話可以很多種方法, 本身博士出來炸雞扒並沒有問題, 問題核心在這名學生的想法而已。如果博士生本身有雄心壯志的出來創一番事業, 這就不是一件壞事。可是, 郭先生的評論好像所有讀飽書的學生都要乖乖做回本行, 做一名聽話的打工仔及專業人士, 做富士康的好員工好管工, 哪誰去做企業家呢? 為何一位企業家會說出這樣的評論呢?

新聞想帶出的正正是台灣的失業問題, 企業家及投資家不足, 所以沒有足夠職位, 資本主義社會自然會迫使人家出來創業求生。所以創業沒有問題, 作為企業家的郭先生也應該明白, 不可能跟學生計算什麼社會的投資回報, 讀了多少年書就要運用書中所學的才算有回報? 才算對得住社會?

炸雞扒不是沒前途, 要看做的人本身有否遠大理想, KFC的炸雞是由60多歲的老伯創辦, 用心經營可能多年後成一家大企業也說不定。可惜, 從這名博士生的話語能聽得出他並沒有這樣雄心壯志的遠大理想, 好像連自己的人生計劃也欠方向, 要不然就不用讀到博士才決定放棄, 早早已經可以自立門戶, 讀這麼多書也純粹為餬口, 真可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285

內地大學赴美搶人才博士生:美國「政策上」好啲

1 : GS(14)@2016-04-15 16:30:03

倒數不到一個月,便踏入美國大學的畢業時節,各大企業的獵頭者也蓄勢待發,準備打一場四處搶人才的戰役。中國政府在這場戰役中豈能缺席,有直屬國家教育部的一流學府,派人遠赴三藩市灣區兩大學院辦招聘簡介會,就是要搶「海歸派」回流任教。在美國屬「搶手貨」的STEM(持有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相關學位)應屆畢業生表示,近年美國教席的吸引力下降,待遇甚至被中國內地追過,積極考慮回流工作。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簡介會由中國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生命及化工學院主辦,周三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和史丹福大學招募生力軍。這場招募會得到中國駐三藩市總領館大力宣揚,應考官在出發前接收海外應徵者電郵申請信,經審批後安排是次面試。這次他們主力招聘50歲以下的新血,而多個化學教授及副教授的職位甚至規定要40歲以下,另外亦聘請研究人員,全部必須持有「海外知名大學的博士學位」。中國國家總理李克強自上任後,大力推動海歸人才回流國家貢獻。既有「大水喉」支撐,屬國家級學院的華中科技大學代表,於會上也以薪水作賣點,「只要文章寫得好,就有金錢獎勵,甚至可以得到房子等福利」。華中科技大學該校開放的全職教授職位,一年薪酬約35萬至40萬元人民幣,但能獲不少研究支援和福利,如一筆逾400萬元人民幣的初創基金(start-up fund),學校會資助於校園租三房公寓等。參加者之一的洪永春(28歲),剛於年初畢業柏克萊化工系博士學位。他告訴《蘋果》正惆悵應留美或回國工作,心情很矛盾:「的確兩邊都想辦法留住人,要看那邊開出的條件更吸引」。他解釋,美國對STEM學生所給予的工作居留權,包括延長OPT及仍在醞釀的一些綠卡法案,無疑是不錯的誘因;但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在薪酬方面等個人待遇,美國現在開出的水平,感覺國內(僱主)也能付得起」。記者假設兩方開出的條件相若,他會選擇留美發展,還是回流內地?他思索後,表示會傾向選擇美國,畢竟國內「政策上」限制較多,美國有較大自由度。協辦的學生組織,柏克萊中國研究生博士後學者聯合會成員表示,近數年這類招攬海歸人才的招聘會越來越多,每年平均有10多場,多數由中國內地僱主主動連繫他們。他們認為,近年美國大學教職空缺對國際學生的吸引力下降,可能跟加州大學面臨的財務問題有關,以致開放給博士後職場新血的教席數目萎縮,薪酬條件也變得不明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415/195725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351

UCLA前博士生槍殺教授自轟

1 : GS(14)@2016-06-06 02:53:49

■UCLA爆槍擊案,部份師生要跪下搜身。路透社



美國著名學府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前日發生槍殺自殺案,前博士生槍殺一名教授後自盡。警方一度封鎖校園,搜查兩小時後證實無疑犯在逃。其間不少師生發現所處課室的門竟無法鎖上,驚恐倍增。警方其後根據槍手列出的「殺人名單」,再發現多一名女死者。



■槍手薩爾卡爾穿了一身黑衣在UCLA校園行兇。互聯網


警方表示,前天早上10時左右一名男子在工程IV大樓一個辦公室內,以9毫米半自動手槍擊斃一名男性,然後自殺身亡。現場遺下一支槍和一張遺書類字條。事件中共開了三槍。法醫公佈遇害的是39歲機械工程學教授克盧格(William Klug)。同事形容這位兩子之父「和善、有朝氣、受歡迎」,對他慘死痛心又震驚。警方昨日公佈兇手是該校前博士生薩爾卡爾(Mainak Sarkar),曾批評克盧格竊取他的電腦原始碼給予第三者,又在社交網轟對方「不可信」。


■法醫處人員運走一具屍體。美聯社

兇手指死者盜原始碼

槍擊令平日祥和的校園風聲鶴唳。約200名戴頭盔、穿避彈衣的警員,擎槍在校園內奔跑搜查,又呼喝在路上逗留的人盡快躲起來。警方直升機在半空盤旋,有多輛救護車候命。師生迅速收到校方短訊通報情況,並指示大家找安全地方藏身。但不少人在此危急之時卻發現課室門竟然無法鎖上。加上一度有流言指,多達四名槍手在逃,令大家更感驚惶。由於部份門屬往外推的類型,無法以桌椅抵住,有人想到用腰帶將門上方的長桿式油壓門鉸勒住,令門無法打開。


■克盧格


有人在候救期間不禁落淚。雖然為安全該關上手機,但有助教指班上的學生都不理,除了因為想跟家人聯絡,更想用手機看新聞知最新情況。有學生稱:「人人都很害怕很緊張,說話不多。」警員花兩小時洗樓,有師生被搜身搜袋;大約兩小時後確定沒有其他槍手在逃,於中午時分宣佈校園解封。校方宣佈即日課堂取消,昨回復正常,附近一間小學和一間中學亦一度封鎖。警方在槍手住所發現一張有多個名字的殺人名單,並按照名單上一位女性名字,在明尼蘇達州再發現一名女死者。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03/196392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756

放不下夢想古典鋼琴博士生轉行玩爵士樂

1 : GS(14)@2016-10-14 06:52:08

「我害怕我四五十歲某一天早上醒來,想要彈一首爵士樂曲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不會!」來自台灣、今年33歲的洪維浩(Francis Hon)學習了一輩子的古典鋼琴,來到美國卻被爵士樂迷住,毅然決然到紐約大學進修爵士鋼琴碩士,他說:「美國的神奇之處,就在於每個音樂系,都可以學習爵士鋼琴!」他應邀出席10月14日晚上7時由新約克人的音樂(TWNY MUSIC GUILD:TMG)「美好的世界」音樂會,與美國的爵士樂手同台獻藝。駐紐約記者:王筱辰洋洪維浩五年前到美國德州進修古典鋼琴博士,但始終放不下爵士夢,他說在美國學習爵士樂並不容易,尤其是和黑人一起玩爵士:「我跟他們一起練習,總是很難找到他們的節奏。他們的樂感是與生俱來的,很多爵士迷只恨自己不是個黑人,不然玩起爵士就會容易很多!」他說黑人玩爵士很輕鬆、習慣「往後(放鬆)」,學古典音樂的人卻習慣「往前」,每當他一往前傾,就會被糾正「搶拍」,他花了很多時間調適其中差異。另外,學古典音樂出身的他會注意彈奏的每一個音符,卻有人跟他說:「我不在乎你彈的音,我只在乎『感覺』。」即將從紐約大學畢業的他,已經在着手自己的音樂專輯,預計明年就會推出作品。紐約作為現代音樂及藝術的聚集地,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城市裡自由奔放的氣息,也促進了爵士樂發展。在TWNY的樂團裏有來自台灣乃至亞洲,以及美國各地的音樂人,包括黃種人、白人、黑人。比如這次一同參演的黑人歌手Xavier McKnight,有一副與生俱來的好嗓子,年紀輕輕的他笑說:「不管現在的政治現狀多糟糕,你一聽這首歌就會覺得,這個世界還是那麼美好!」
TWNY這次將於10月14日晚上7點推出「樂」在紐約系列(From Taiwan to New York City)第三場音樂會「美好的世界」,執行長蔡榮昭表示,TWNY收到了很多自發申請參加的音樂人的作品。經過反覆的篩選,挑選出了這次的曲目,集結了紐約流行樂壇,及爵士樂界的多位傑出演奏家及歌手,也邀請到才華洋溢、受到美國及台灣多位知名音樂家賞識的年輕作曲家胡宇君( Ms. Chloe YuChun Hu),專門為這場音樂會譜寫了一首特別歌曲,作為驚喜獻給觀眾。緊貼選情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4/198007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999

50師生飲13支烈酒準博士生飯後猝死

1 : GS(14)@2017-01-22 02:17:06

江蘇日前發生一宗懷疑飲酒過量致死悲劇。博士史國平星期日參加導師聚餐後,突然倒斃在宿舍內。據悉,當晚延開5圍,50名師生只喝下13支酒精度達42度的白酒和5支黃酒。據史國平家屬透露,史國平平時不喝白酒,而這次他喝下超過半斤白酒,老師不但未制止,反而不斷鼓吹兒子飲酒。其中一名參與聚餐的學生對家屬稱,飯局上老師曾表示「要喝好,要喝多」。事發後,江蘇大學校方表示,聚餐由史國平的導師組織,醫院對史的診斷結論為猝死。然而通報上,卻未提「喝酒」一事。飯局當日傍晚6時許,史國平在微信中已跟女友說,這次可能要喝很多酒:「今天哪有機會吃,就是喝,坐在老闆那一桌。」據當日菜單顯示,師生共喝下13瓶168元(人民幣‧下同)的海之藍(酒精濃度:42度)和5瓶18元的黃酒。家屬從史的室友了解到,史國平當晚10時許回到宿舍,回程其間他還曾嘔了一次。回到宿舍後不久,史國平就倒在地上,室友見狀,即時召車送將其送醫。直至翌日凌晨1時許,醫生證實史國平死亡,診斷結論為猝死。江蘇大學前日發出通報澄清,史國平的朱姓導師對學生關愛有加,當日發出微信特意提醒:「為確保聚餐安全,晚上博士穿插到每一桌,嚴格控制白酒總量。」晚上8時左右聚餐結束回去後,他又透過微信查問同學們是否安全返回宿舍,當中並沒有勸酒的行為。校方指已吸取教訓,並引以戒,學院領導、老師對史同學的不幸離世深感痛惜,並協助家長處理善後事宜。澎湃新聞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1/199044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541

【美圖晒晒】長腿才女飄仙氣 原來係法律博士生

1 : GS(14)@2017-02-06 07:27:55

台灣法律系高材生鄭嘉文(網名:鄭小奈、Jhiawen Cheng),長髮大眼有氣質,今年26歲的她,獲中國文化大學取錄為博士生,準備在法律界大展拳腳。小奈喜愛逛書店,閒時會出門走走,找論文靈感。她在Facebook分享:「大家都這麼愛看書,真好!」她在Instagram的自我介紹,稱懂中、英、日文,還會鋼琴和長笛,可說是多才多藝。她還透露了一個小秘密,原來是一個「左撇子」。網民大讚小奈有文化氣息,「有錢人家的小孩fu」、「要讀博士了啊,有點厲害」、「腿很漂亮,還帶點仙氣」。
Facebook/Instagram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6/199196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6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