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孖展認購大連港(2880)真人騷 (續篇:孖展大額認購的勝算明顯較高) 紅猴股評

大連港(2880)首天上市收$4.325,比招股價升68%。筆者於收市前於$4.3沽出2,000股,另外2,000股持有待股價上升,止賺價 $3.8。筆者想過全數沽出,因已抵達筆者的目標價,但有見過往半年,筆者於招股初期被認為是非常進取的目標價,到了最後也變成非常保守的估值,玖龍紙業 (2689)便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此次便選擇將一半持貨再坐一會!

為什麼筆者用孖展認購大連港(2880)新股?先看看下圖假設利用不同方法認購下之盈虧比較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從以上比較看,大家可看出利用孖展大額認購的勝算明顯較高。因是次大連港(2880)之超額認購倍數非常多及新股分配方法較普遍為差,所以絕對是一個好的解說例子。

首先,決定是否用孖展認購新股時,第一個考慮是若果只抽到一手時,新股股價升幅能否抵償利息支出。筆者於4月18日於大連港(2880)首天招股時已大膽預測其首天目標價為$4.3,比當時普遍預測$3.35高一截,理由是港口股代表招商局(144)的PE達20以上,但其石油運輸港及石油儲備港的罕有策略價值,PE可因而提高5,再加上預期大額超額認購所帶來的供求緊張關係,PE再可加5;此股PE30即股價可達$4.3。

其次就是要認購多少股才可至少抽到一手;這個有少少要靠經驗衡量,從傳媒的報導及基金大户的反應,筆者估計大連港(2880)招股反應將預期非常熱烈,抽得太少會有抽不到的風險;另外筆者的目標不是只抽到一手,希望能抽到兩手或以上所帶來的盈利才值得大費週章;所以憑那少少的經驗定初步決定認購800,000,孖展利息支出為1,507。

有了目標價、初步認購股數及孖展利息支出,接着便問自己三條問題

(1) 首先若真的一手也分配不到,蝕了的孖展利息支出是否可以接受水平
(2) 接着看看若只抽到一手是否能抵償孖展利息支出
(3) 最後就是抽到兩手或以上的利潤是否值得自己冒這個風險

若上述三條問題的答案是正面,那便可去馬入飛!

用孖展抽新股有三種風險,
第一種是一手也分不到,淨蝕利息;

第二種是分到的股數乘以股價升幅不能抵銷利息支出;

第三種是上市後股價較招股價差,抽到幾多也徒然;大家會說只要選一些股價上市後一定上升的便没有問題,有大抽大,分得越多越好。但是不要忘記新股認購截止至新股上市通常有六、七天時間,若這段時間發生意想不到的大跌市,就算如大連港(2880)這樣優質的股票也有跌破招股價之風險;1997年中國移動(941)(當時稱中國電信)上市時便遭逢此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

真人版遊戲 「密室」大惡鬥

2013-05-02  NM
 
 

 

在黑暗中醒來,你的雙手被手銬鎖着。環顧四周,你發現自己被困在一間陌生房間中。你要仔細留意身邊的事物,因為逃出的線索都藏在你身邊。你只有四十五分鐘,你要從身邊的線索中找出謎底,每個答案都會引領你逃出房間!

去年十一月,三十二歲的尹思騰(Instant)及二十歲的施煒恒(Raymond)把這種網上熱門遊戲「逃出密室」現實化。在旺角百寶利商業大廈開設「逃出香港」,收取玩家入場費,讓他們在密室解謎開鎖,以求逃脫。半年以來,吸引不少青年人捧場,幾乎場場爆滿。不過開業不久,引來行家抄襲,他們為保獨家地位,向對方發律師信,有些同行被嚇怕,有行家則硬叫他們「放馬過來」,一場大惡鬥即將展開。

「好玩啊!之前上網玩過,不過喺現實世界玩嘅感覺好唔同!」剛成功從其中一間密室「謎失凶間」中逃出的Elsie及Debby說。興奮的Debby自豪說:「走到出嚟證明我哋智慧高囉!」大呼過癮的二人指:「下次會叫埋朋友再嚟玩,不過間房大啲會好玩好多!」

記者和同事共三人,曾嘗試挑戰其中一間密室「鏡之地獄」。為滿足入場人數要求,本刊記者們和另外兩位本來不認識的玩家,被編排一起進入密室。入場前,記者先要戴上手銬,然後與其餘四人被分別關在一間一分為二的密室,兩邊的玩家要互換情報,尋找解開手銬的方法。在漆黑一片的密室,五人先要摸黑找到打開分隔兩邊密室鐵門的方法。開門後,再在微弱的光線照着下,尋找不同謎題的答案,以找出鎖匙藏身的位置,以打開手銬。身材高『身兆』的攝影師不停爬高爬低查看櫃頂或枱底會不會藏着線索;連平日要保持端莊的同事亦被密室的氣氛所感染,不時對隔壁的玩家大叫:「你哋搵到啲咩啊?」

成功解到手銬後,下一步,五人又根據提示,尋找打開另一個鎖的密碼,究竟紙條是藏在梳化底,還是櫃頂、還是在另一間房?你一言、我一語,不知不覺,還未玩到一半,四十五分鐘就過去。記者這隊試玩組合,宣告逃脫失敗。五人離開密室後,職員把謎底逐一解釋,同事如夢初醒大叫:「俾多五分鐘我,一定解到!」

二十萬一個密室

Raymond表示,旺角店最初只有三間密室,半年間已開多四個密室,以不同主題布置,每間密室只有二百呎。房間雖小,但逃出成功率只有兩成。即使玩家逃脫失敗,他們亦會把逃脫的謎底告知玩家,以免玩家作第二次挑戰。「因為有好多人排隊玩,我哋唔想玩家只係重複玩同一間房,可以玩吓其他房。」Raymond說。為了保持密室神秘及新鮮感,他們要求玩家入密室之前,要簽署一份保密協議,防止有人公開謎底,他們約三個月便更換主題一次,「如果仲有好多玩家已經報名要玩,個主題就會延長至半年左右。」事實上,七間密室的投資額便達一百四十萬元,轉場景又要額外花十多萬,事關不同房間中都設置了複雜的電動機關。Raymond說:「要搵裝修、道具,又要做R&D,花很多錢喺遊戲創作。」他們從香港話劇團請來一些團員替他們設計場景,又請來編劇替他們度劇情及音樂。一年前,曾開設培訓課程公司的Instant,見到外國流行這些密室逃脫的遊戲,而香港仍未有,故找來曾參加由他講授的心理學講座的學生Raymond,及另外兩個股東合資。本來在科大讀工商管理二年級的Raymond亦停學做生意,「我父母都好支持。」自稱是天才,加入了國際天才組織Mensa的Instant,在學會中拉攏不少成員組班度橋:「我哋團隊有好多比我更叻嘅人,佢哋諗出嚟嘅嘢你係完全唔會估得到。」

開業半年同行抄襲

自信心爆棚的Raymond及Instant,認為他們是香港首家這類型的遊戲公司,過去半年透過網站及朋友介紹,吸引了額外幾個股東集資,以開設更多分店,最近在銅鑼灣一商廈租下整層二千多呎作新的分店,更打算在尖沙咀、荃灣開分店,獨霸香港市場。由於仍在投資期,現時收支打個和。不過,如意算盤未打響之前,同類型的遊戲公司,開始在市場出現。記者早前試玩過其中一間位於旺角西洋菜街的「逃脫鬥室」,與「逃出香港」的遊戲布置大同小異,一樣是漆黑一片,一樣要鎖上手銬,連收費都是一模一樣,更有一些對手的收費比他們便宜。Instant為保「獨家」地位,於今年三月,入稟控告幾間同行,指他們冒充「逃出香港」的遊戲並違反一份協議,原因是有人在開業前,曾以參加者名義到其公司玩遊戲,並簽訂協議於三年內不可於香港進行真人實景遊戲的工作及活動。

對手:「鬥燒銀紙!」

記者找到其中一位收律師信的對手,「迷の密失」的老闆之一吳子匡(Eugene),他激動地否認說:「我有上去玩過,但我哋無抄,日本、台灣呢啲嘢流行咗好耐;而且佢哋係講『逃出香港』﹐我哋嘅密室都無香港嘅概念。」但Eugene認為這封律師信背後的意義,是靠嚇以做到惡性收購。「佢哋前後十次搵我哋傾合作,我哋開業成本差不多要一百萬,但佢哋出個好侮辱嘅價錢,想收購我哋百分之五十一嘅股份。」他知道西洋菜南街的「逃脫鬥室」最終被嚇怕,以十多萬的價錢被收購百分之五十一股份,「初初話會俾資源佢哋,最後理都無理佢哋。做生意為搵錢啫,如果佢出個好價全面收購,我哋會認真考慮。如果只係收購百分之五十一,變相我哋幫佢打工。佢做爛盤數的話,最後都係要我哋自己貼錢。」Eugene還不滿他們行為野蠻:「佢周圍同報紙講我哋抄,搞到我好大壓力。我覺得最緊要係加入自己元素,用自己特點吸引客人。」他續說:「內地可容納過千間密室逃脫,香港得七間啫,絕對可做到百花齊放,無可能由一間做晒,扼殺創意,我唔怕佢哋o架,我問晒律師意見,佢哋告唔入嘅。真係要法庭見,最多鬥燒錢!」Instant對官司不欲多回應,只打官腔說:「我哋只係想保護原創。」最後,自信地說:「我哋要做香港品牌!」

律師意見:無得告抄襲

大律師陸偉雄指,「逃出香港」可向曾去玩的對手,以破壞合約名義作民事索償,但就不能告對方抄襲:「你未有專利,即未有版權,證明唔到嗰樣嘢係你嘅,根本無基礎同身份去告人抄襲。」Instant和Raymond表示,已研究把真人密室逃脫在香港申請專利,陸偉雄說:「如果要為密室逃脫在香港申請專利,二人先要向此玩意的原作者取得代理權。如果無本地獨家代理權,佢哋無身份,亦都無資格去申請專利,始終佢哋亦都唔係網上遊戲『逃出密室』嘅原作者。」

開業資料

11/12租 金^$200,000裝修及設計$400,000道具及機關$200,000雜費$150,000總投資$950,000^三按一上

營業資料

03/13(旺角分店)營業額$400,000租金$50,000入貨$50,000前線員工#$100,000遊戲設計團隊*$200,000賺/蝕$0#八個全職,十三個兼職*遊戲設計團隊共有十五人,人工開支為$350,000,當中有$200,000由旺角店負擔,其餘開支將撥入其他分店的賬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168

財險供碎股賺錢真人騷

2013-06-06 NM
 
 

 

上月中,中國財險﹙ 2328﹚宣布大折讓供股,碎股黨的身影又再出現。按照今次供股價五元三角多,較市價折讓高達四成七,絕對是「賣大包」之作!若參照以往靠供股發達的碎股黨模式,今次拆碎一個戶口可賺九千多元,碎一百個戶口便有九十多萬!發達真係咁簡單?記者為驗證碎股的過程及結果,親身借貨分拆多個戶口,來一場碎股真人騷,結果出乎意料。

 

國財險在上月二十日晚上,突然宣布供股,每十股供一點一股,抽水七十三億港元,以補充資本金及提升保單償付能力。消息一出,即時觸動一眾碎股黨及本刊記者的神經。事關,今次供股價僅$5.38,較當時市價$10.2,折讓高達四成七,即近乎半價!而最令大家「興奮」的,是財險在供股文件中表示,由於每一手股數二千股,持碎股的散戶可藉「碎股額外供股可優先處理」機制,以供股價換來一手股份。換言之,假如手上只得一股,都可藉此機制,以五元多供股價,認購額外一千九百九十九股,等如半價入貨;按此計一手賺九千六百多元!
這個供股機制,已令密密拆碎股份的供股黨,進身百萬、甚至千萬富翁;一一年十二月,財險已試過大折讓供股,當時供股價五元五角,較停牌前收市價十元四角,折讓四成七,與這次供股價非常相似。當時財險宣布,所有持碎股的戶口,百分百可湊足一手;而供股後,財險股價企硬在十元左右;按此每個碎股戶口,在扣除經紀佣金、印花稅等「製作費」約三十元後,每個戶口可賺近九千八百元!有前人經驗,記者一於「照辦煮碗」。


每張股票排「快證」,要收取$20。 

24/5 09:50提取多張已拆碎的股票。 

27/5 13:30到灣仔稅局打釐印。

27/5 14:50再到過戶處辦理轉名手續。 

3/6取回已拆碎、並以五名同事的姓名及地址登記的實物股票。 

播種期 揸緊時間最重要

供股第一步,自然是「播種」。財險公布供股後,記者立即「撲股」,於二十二日下午向一名投資者借入實物股票轉名及拆碎。手續一定要在專責登記上市公司股東資料的過戶處進行;而財險的過戶處,是位於灣仔合和中心十七樓的香港中央證券登記公司。
當天下午四時,距離過戶處關門尚餘半小時,大堂已有十多人排隊,當中以中年人士及長者居多,平均年齡估計超過四、五十歲,有的來到便與眾人打聲招呼,似彼此相識,反而記者的陌生面孔被上下打量。記者第一次拆碎股份,為免「甩轆」,先去詢問櫃枱問個究竟,卻被職員調侃說︰「你一定係新丁,想拆股,咪跟住人排隊囉!」排了十多分鐘已到窗口位。記者向職員要求,把手頭股票轉到名下,再拆碎成十四張、每張持二十股的股票;由於財險在上月三十日截止過戶,為趕及時間,記者排「快證」,每張收費二十元,須三個工作天。搭正四時半,過戶處還有數人在排隊,大堂已關燈開始落閘,足見過戶處做到與股市「同步」收市!
五月二十四日,記者已可到過戶處拿回十四張已拆碎的財險股票,並在其中五張股票背後,填寫轉讓書,登記五位同事的姓名、地址,變相「炮製」五個碎股戶口。記者帶着這些股票先到灣仔稅務大樓打釐印,每張六元,排了十分鐘已搞掂,後再重回中央過戶處,正式再過戶,手續費每張收二元五角。總成本每個戶口二十八元五角,至此相關手續已大功告成。

發夢期 拆得多賺得多

記者經驗,拆碎股一點也不繁複,要的是時間和耐性。若在市場掃貨,再提取拆碎,所需時間最少六天,按一般上市公司慣例,需時綽綽有餘。若每個戶口可賺約九千多元,五個戶口便變出近五萬。
有的碎股黨,看穿過戶處機制漏洞,以同一名字配搭多個地址,又或將地址的街道名和樓層等倒轉申報,就當多了一個地址,藉以「炮製」更多戶口去持碎股。碎股黨最費神的,就是要併構地址和簽名,有百多個戶口,就要簽百多個名填百多份表,往往做通宵。這條搵銀方程式,就在碎股大王楊漢生身上「完美演繹」,在行內已「響晒朵」。家住市值一千六百萬元中半山豪宅的楊漢生,藉供股致富;上一次財險供股,他與家人共申報七十七個戶口,共賺七十多萬;楊伯對本刊透露,今次亦有照辦煮碗。

夢醒期 每戶賺五蚊


去年三月,信德( 242)供股遭碎股黨圍攻,最後大股東何超瓊使出「撒手鐧」,否決大部分碎股申請,粉碎碎股黨「搵食」大計。 

正當人人等收錢之際,事情卻出現「微妙」變化。原來,在財險宣布供股後,財險的股東人數,由四千人激增至一萬二千人,反映多個碎股集團正「做世界」;其中一群有十二名黨員的碎股黨,運用兩個住宅及一個工廈單位,透過不同組合方式,「炮製」出一百七十五個僅持一股的碎股戶口,「胃口」之大令人咋舌!另一名碎股黨員亦說:「我知有人買一手二千股,真係拆足二千個戶口出來!一個皮喼拎去過戶處,嚇到職員目瞪口呆,亦做到啲職員死死吓!」
碎股戶口激增,分分鐘「搭沉船」,有二十多年碎股經驗的一名碎股黨員稱:「由於太多人申請,估計每個戶口只分到七股左右。」按此計算,每戶在股價差價上,只賺三十四元左右,若扣除二十八元五角的「製作成本」,即每戶只賺五蚊雞!

賽後檢討 碎股見光死


碎股大王楊漢生,做五金出身,依靠低成本及零風險的供碎股方法「致富」,單是一一年財險大折讓供股一役,已令他賺逾七十五萬元。(于港民攝) 

這場真人騷,以微賺告終,全因愈來愈多人加入碎股黨行列,僧多粥少。「碎股王」楊漢生便嘆道:「今次財險供股,實分得好少;而家愈來愈多人玩,同以前無得比。無得玩啦!無得玩啦!」有錢搵,自然人人仿效;加上,兩大股東,包括持有三成二財險 H股的 AIG及六成九財險內資股的大股東人保﹙ 1339﹚,亦已宣布跟供,一般散戶多會照跟,令不供股可用來分派的股數大大減少。在供不應求下,每戶分到的股數自然少得可憐。
碎股可發達這招「被曝光」,源於去年信德﹙ 242﹚供股一役。在信德宣布大折讓供股後,揸實物股票的股東,在短期內急增逾萬人。信德董事會遂開先河,行使「酌情權」否決大部分碎股申請,部分碎股黨僅獲分配數股。此後亦有公司設立防火牆,如最近公布供股的第一太平( 142),講明不足一手的零碎股權,不獲優先考慮補足一手。要再靠碎股發達,未來碎股黨將要變陣。

財險不值博


股壇長毛 David Webb的資料庫顯示,上月二十日晚財險公布供股後翌日,從 CCASS提走的財險股票達十三萬餘股,總額十分「零丁」,顯示多為碎股。 

至於財險的供股權,將於本週三至下週四買賣,不過今次同樣不值買賣炒作。供股權﹙又叫「威士」,英文 rights﹚猶如一隻「末日輪」,無時間值;價格的理論價,只是正股股價減去供股價,當然價格隨供求亦有上落空間,但著有《香港股票財技密碼》一書的梁杰文指,財險供股權好難「炒」,「由於財險係國企股,唔同細價股,短期之內股價波幅唔會好大,故『威士』好難炒上炒落!」
財險是次集資,雖然可把償付能力充足率,提升至百分之二百,不過,業務前景卻被睇低一線。翻開財險去年年報,公司賺一百零四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三成,看似「亮麗」,但其實只是因為投資「蝕少咗」,由一一年損手二十六億元,減少至去年蝕九億一千萬元。至於保險本業,營業額較一一年上升逾一成,但承保利潤卻由八十億元減至七十五億元,主要因為淨賠款增加了一成二,亦即「賠多咗」。
而財險面對的競爭亦愈來愈激烈,一名分析員指:「財險以前喺車險市場,佔有率係一半,但近年受平保同太保搶生意,已跌到去三成五左右。今年保監會又話要進一步開放車險市場,競爭十分大。」另一邊廂,財險亦步入成本上漲周期,「你年頭收咗車主保費,呢年間人工、佣金及汽車零件價格貴咗,無可能加人哋保費啦,只好硬食。」他續稱,「無貨的散戶,唔好搞財險啦,要搏都搏壽險股,股價已跌到谷底,今年可望反彈!」

碎股池清倉

一般散戶都會經銀行及證券行買賣股票,這些股票會收集起來放在港交所( 388)旗下的中央結算系統( CCASS)保管及交收。
每一次有碎股搵錢機會, CCASS都會非常熱鬧;事關 CCASS設有一個碎股池,預留一定數量的碎股,供客提取去供股。情況就如過年時,存戶到銀行換新版銀紙一樣,手快有、手慢無。財險上月 20日宣布供股後,其「碎股池」隨即出現異動,碎股數天內被碎股黨「清倉」,單是 5月 21日,從 CCASS被提走的股票十三餘萬股,不單是平日的二十多倍,尾數亦非齊頭,其中不乏是碎股。《香港股票財技密碼》作者梁杰文解釋:「碎股黨一窩蜂走去碎股池攞貨,一來慳咗去過戶處拆碎股份嘅工夫;二來,可以阻止其他人攞到碎股,減少競爭。」若然手慢攞不到貨,就要等 CCASS自行去過戶處「切碎」股份,但要等十多天,屆時已過了供股的截止過戶日了。

供股「搵銀」夢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63

國外火爆的新電視節目模式:組織類真人秀!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714.html

在歐洲,一種新的節目模式在年輕觀眾中引起極大反響,那就是結合了戲劇和紀實類節目特點的「組織類真人秀」(或結構類真人秀「structured reality」)。電視台之所以喜歡「組織類真人秀」,是因為這是一個接近年輕觀眾的成本相對低廉的途徑。

組織類真人秀用真人或不知名的演員,在真實場景拍攝,並運用沒有劇本的對話;節目在真實事件發生幾天後播出,是新鮮的熱點話題。少了編劇和名演員環節,組織類真人秀比起主流電視劇、娛樂節目,成本要小很多。

最成功的「組織類真人秀」是英國的「The Only Way is Essex」(「唯一的方式是阿薩克斯」),它剛在英國商業電視台ITV青年頻道下檔,已經播到第7季。該系列節目主角大多來自新貴家庭,長相英俊。他們真實生活中的亮點,會被節目以傳統電視劇拍攝方式「錄下來」。為了全面捕捉戲劇化的生活,一些關鍵場景會直接採用紀錄片的拍攝方法。當然,有一些場景也是製片人特意安排的,以創造更多衝突,讓人物關係發展得更為有趣,但是「演員們」如何面對和反應卻是不可預知的。 

與ITV競爭的另一青年頻道E4,也有一組年輕人——富有,且正在經歷著愛情創傷,這就是正在播出的「Made In Chelsea」(切爾西製造)第四季。這類節目成功的關鍵就是「模棱兩可」。觀眾似乎很喜歡這些「演員」在電視上的不確定性,他們利用外表在戀愛關係中到底可以得到多少?「演員們」的生活會發生什麼?哪些真實哪些虛假?

隨著製片人和「演員們」變得更有經驗,「組織過的」和「完全真實的」故事之間的差別就不易被發現。不確定性增加了觀眾對故事的黏性,而這種黏性 ——即觀眾的參與性對電視和廣告商來說不可多得。

電視台之所以喜歡這個新模式,是因為這是一個接近年輕觀眾的成本相對低廉的途徑。「切爾西製造」的平均收視率是2.5%;2011年,「The Only Way is Essex」頂峰時有150萬觀眾收看(從收視率來看其實很一般,《唐頓》、《夏洛克》這樣的熱門劇觀眾人數都是在千萬級,而英國最長壽的肥皂劇《加冕街》觀眾人數則能達到800萬)。但該模式比傳統的肥皂劇更便宜。

製片人付給「演員」的費用大多是象徵性的。不過,製作公司不得不在「新」工作人員身上花更多的錢,這個新角色叫「story producers」(故事製片),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根據「演員」的真實生活軌跡明確故事線,同時在真實生活不能提供戲劇化衝突的情況下,想辦法創造條件以放大生活的戲劇性。德國一家製作公司,已經推出了專門培訓「故事製片」的項目。

在上面提到的「真人」秀基礎上,德國電視台又開始了升級改造,他們起用年輕演員,但同樣不用編劇,每個場景都由演員在製片人安排的更寬泛的故事線索基礎上即興表演。最近的成功案例是:「Berlin Night and Day」(柏林的日和夜)。

「組織類真人秀」正日漸「主流」。德國的 「Crime Stories」(「法制進行時」)已經進入英國主流電視台ITV。該片採用不知名的演員,在提前寫好的故事線索下即興表演,整個拍攝都發生在一個「警察局」裡。這個節目在白天播出,以前該時段安排的是成本低廉的遊戲類節目。

龍真點評

這類玩法非常有啟發。核心還是真實。粉絲經濟的核心就是真實,看得見,夠得上,互動感強,貼近生活。把劇情的精彩甚至刻意策劃與粉絲認為的真實掛上關係,是我們做教堂性產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出發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670

「巨聲幫」撈過界搞真人實景game

2013-09-05  NM
 
 

 

「為咗夢想,你可以去到幾盡?」

「巨聲幫」劉威煌、周志文(大孖)及周志康(細孖),於○九年參加TVB舉辦的歌唱比賽《超級巨聲》,希望憑歌聲變巨星,最後雖落敗,但都叫薄有名氣。

上月他們再下一城,與TVB音樂監製葉肇中(阿中)

及填詞人宋沛言(阿言)共十一位拍檔,在油塘一座工廈內開設「異類教育」,客人要玩迷宮、密室逃脫等

真人實景game,過五關、斬六將,猶如TVB的遊戲節目。

不過「夢想」歸「夢想」,現實問題不少。

本刊找來海洋公園董事局主席盛智文

及真人game行家等,組成

「星級裁判團」,替「異類教育」評分;會唔會out,一睇就知!

「有個女生被殺了,嗚、嗚、嗚……」喇叭傳來女孩的哭聲。在「暗黑與想像」遊戲室內,八個玩家緊張地聽着聲音提示,在限時二十分鐘內,重組桌子上的積木,再從積木上的文字,鬥快搵出女生死亡真相。第二個遊戲,是「暴民之反擊」,玩法似Killer,玩家輪流分飾軍人及暴民,軍人通過手上的平板電腦殺人,暴民則透過閉路電視畫面觀察其他人的動靜,查出軍人是誰。

「異類教育」共有八個遊戲室,都以校園為布置主題,其他遊戲還包括密室逃脫、迷宮以及「多數決」等,當主持問到:「你是否喜歡唱歌?」假如你的答案跟其他大多數玩家不一樣,那就輸,就如電視節目《超級無敵獎門人》的遊戲。全部遊戲玩完需兩小時。「巨聲幫」老細劉威煌自信地說:「我哋花咗半年時間籌備,與同期興起嘅『密室逃脫』唔同。我哋係闖關遊戲,八位玩家要合作、亦要鬥拎高分。」另一老闆阿中滿腹大計說:「我哋遲啲會推出相關主題嘅小說,同搞虛擬樂隊。」投資額近一百四十萬,眾人雄心壯志可於半年至一年內回本。橋是過癮,但作為一盤生意,記者發現有後天不足之處。

位置:太偏僻

這類實體遊戲室,多設於旺角、尖沙咀等旺區商廈,方便客人即興組隊「挑機」。但「異類教育」位於油塘四山街工廠區,從港鐵站穿過房委會新開的商場「大本型」,再途經汽車維修場、貨倉,步行要十分鐘。記者第一次到遊戲室時,和另一群玩家同告迷路,須邊查Google Map邊致電職員求助。 在工廠開工時間,「異類教育」樓下的貨車車水馬龍,沙塵滾滾,唯一的客用升降機十分繁忙,玩家來到都無「玩」的心情;晚間卻又渺無人煙,只有剛收工剝了上衣的工人行過,玩家又唔敢來「玩」。負責「異類教育」電腦工程的李錦輝(阿輝)解說:「遊戲室需要大地方,好難搵,我哋一直主力搵工廈,咁啱識呢度業主,肯俾個好價。」「異類教育」佔地近三千五百呎,月租三萬,呎租八元多。事實上,觀塘、牛頭角一帶工廈,平均呎租較貴,約十三元,即同面積的地方,月租要四萬五千多元。一分錢一分貨,但阿輝堅持地點無錯:「如果真係一隊八位玩家都係女性,夜晚都會安排員工陪同來往港鐵站!」

遊戲玩法:多限制

「異類教育」遊戲設定需八位玩家同玩,股東之一,填詞人宋沛言(阿言)說:「一開始已經係諗八個,咁踢波都要十一個啦!」但問題是,七個不成,九個亦不行,人數限制「無得傾」!開業後,他們發現客人往往湊不夠八個,負責日常營運的郭富榮(阿榮)說:「唔夠人數,會詢問訂咗差不多時段嘅玩家頂上。如搵唔到人,客人又唔介意,唯有搵員工頂上。」記者認為上述方法未能彈性處理問題,負責市場策劃的張宏熙(阿熙)再補充:「我哋嚟緊會喺網上設立『約戰區』,等啲人自己湊夠人數,希望解決到問題。」另外,記者在遊戲室拍照期間,清楚聽到隔籬房另一批玩家的尖叫、玩樂聲,明顯牆壁未有加裝隔音設備。「喺裝修過程中,我哋已加厚咗啲牆同選用實心門。當初無預咁多隊人一齊玩,估唔到隔音咁重要,去到中段已好難修正。」負責舞台設計的李正綱(阿呆)說。「其實最傳聲係冷氣機槽,我哋已鋪咗隔音物料。有時玩家太興奮大叫,隔籬聽到咪當俾人感受吓氣氛囉!」記者後來隨另一隊玩家入遊戲室拍攝,一行人士氣高漲,但玩到「多數決」時,用作投票的平板電腦居然hang機,系統須重新啟動,令人相當無癮。開業一個月,平板電腦原來已「督」壞了三部,「可能玩家太投入。雖然唔係貴嘢,但都係成本。」阿輝呻道。

星級裁判團

「迷之密失」老闆吳子匡(Eugene)呢幾日好多客同我講玩過異類教育,佢哋都話好玩。其實概念都係抄《賭博默示錄》。我之前諗過做,但turnover rate(翻枱率)太低,玩晒要兩小時,我哋搞『迷之密失』,玩完只需四十五分鐘。而且佢哋位置喺咁遠,啲客都話難搵,對我哋未係威脅。成功指數:50/100

香港海洋公園董事局主席盛智文二百六十八蚊(正價)嘅價錢,喺香港標準嚟講,唔係平。尤其佢哋針對嘅係消費力唔高嘅年輕人。如果要俾呢個價錢去玩,一定要好玩到令人難以置信!成功指數:50/100

玩家陳小姐呢度比逃出密室有多啲唔同嘅遊戲玩,而且唔似密室咁困住咗,解唔到謎就無得郁。遊戲中用到平板電腦幾新鮮,不過如果中間有機會拎一次貼士、易啲過關會更好!成功指數:80/100

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學系副教授梁偉強呢類遊戲係俾機會玩家去歷險,學習點去同一批同時係隊友、又係對手嘅人相處。好多公司願意俾呢啲錢讓員工參與,如team building,一定有市場。但個市場競爭咁激烈,如果只係俾到人一剎那刺激而無咩得着,就好快會被淘汰。成功指數:50/100

宣傳:錯估形勢

「異類教育」與近期流行的「逃出密室」系列,都屬於室內實境遊戲。雖然玩法上有出入,但都是針對同一群玩家,而後者早已開到成行成市。加上,「異類教育」現時收費每位二百二十八元,較「逃出密室」貴約一百元,價錢競爭相當輸蝕。而玩家亦偏向玩過就算,玩家黎先生說:「好玩啊,但除非有second attempt discount,否則唔會再玩。」「巨聲幫」原來未詳細計劃「轉遊戲吸客」的安排,只粗略預算平均三個月轉一次,但熟客容易玩厭。為搶客,「巨聲幫」碌盡友情卡,製造「明星效應」。阿中說:「咁多partner,個個有自己network。」他們於上月開幕禮,請來張敬軒免費擔任嘉賓,又有其他「巨聲幫」成員,如林欣彤等試玩。同期又舉辦「222宣傳」,「就係俾二百二十二人試玩。一來當宣傳,二來當壓力測試同收集玩家數據。」不過,劉威煌承認,宣傳上錯估了形勢,「原計劃於七月開張,食盡暑假檔期,但因為太多設備未準備好,最後延至八月中先開幕。」他們希望保持神秘感,故只靠網頁及facebook宣傳,而網站上亦完全沒有透露遊戲內容。採訪初期,更禁止攝影師以近鏡拍攝遊戲房的情況,希望吸引客人揭開「神秘面紗」:「點知咩都唔講,反而吸引唔到客,係要講啲唔講啲先最好。所以我哋製作緊廣告,遲啲會出。我哋仲會喺facebook同網站透露更多遊戲細節,等玩家有多啲了解。」他說。

延續夢想

劉威煌、大孖及細孖○九年參加《超級巨聲》,劉威煌更是當屆隊長,但未能勝出,現在只間中在TVB大型節目中過鏡演唱一、兩首歌。而孖仔更少唱歌機會,主要在TVB拍劇。不過由於樣貌太相似,即使記者和同事每晚追看《衝上雲霄2》,至今仍未能分辨到飾演飛機維修員的是周志文還是周志康。劉威煌坦言巨聲夢碎,要「搵定後路」,故近年積極創業,除了開辦「異類教育」,亦有和朋友開音樂中心,「比起頭兩年,近年的確少咗演出機會。但我唔會放棄演藝事業,亦唔會淨係坐喺屋企等機會,我寧願試多啲唔同嘢。」先有《超級巨聲》,後有《星夢傳奇》,演藝界長江後浪推前浪;食住名氣搵真銀,才是現實中的上策。

開業成本(07/13)

租金*$90,000 器材$300,000 軟件開發$200,000 宣傳$100,000 裝修$500,000 雜費#$180,000 總投資$1,370,000 *兩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連儲備資金

營業資料(08/13)

營業額$180,000 租金$30,000人工#$65,000 入貨$2,000 雜費$7,000 賺$76,000#四位長工,四位兼職,未包老闆人工。

同場加映生意跟進《逃出香港》股東內訌

本欄於今年五月,曾訪問成功掀起全港逃脫熱的《逃出香港》。當時他們氣勢如虹,不斷開分店,甚至發律師信予後來者告人抄襲。但原來該生意的多個股東已內訌,六月該公司發出聲明,指其中一位老闆尹思騰(Instant)已離職。當日自稱是Mensa天才會成員的Instant,一直負責公司發展策略等事宜。據悉,Instant是因為和《逃出香港》其餘拍檔有款項達三百萬元的金錢糾紛,而被其他股東逼走。據知《逃出香港》亦已報警,警方正進行調查中。本刊向《逃出香港》查詢,但他們未有就傳聞作出回應。《逃出香港》的擴展步伐因而放慢,現時分店有三間;行家「迷之密失」老闆說:「佢哋原本個勢好勁,幾怕追唔到佢哋!佢哋元朗同觀塘兩間分店,都遲咗開。原本仲話四、五年內上市添!」未知內裡誰是誰非,然而股東多,紛爭自然多,從來是生意人最頭痛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751

要殘酷還是要正能量?中國真人秀《百萬粉絲》的平衡術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859

留到最後的選手,可以獲得新浪微博“百萬年薪”的“微公益代言人”職位。但對大多數選手來說,這個職位無足輕重,他們需要的還是出鏡率——盡管有些出鏡方式,並非他們自己樂意。 (節目組供圖/圖)

拍桌子、怒吼、下跪。你爭我搶,面紅耳赤,惡語相向。這是水面上的。大飆粗話,問候對方父母,造謠詛咒。這是沒敢拿上電視的。成百上千萬網友在微博直播和電視機前看到這些畫面。“從沒見過中國的節目如此光明正大地撕拼。”網友評論。

太強調對立,不符合中國社會的中庸價值。一味真善美,又失去節目趣味。真人秀要找的是兩者間的平衡,也是人性的平衡。

粉絲的力量也難以平衡。總導演趙川困惑:“選手在網絡端有那麽多粉絲,他們給他寄吃的、用的、電話卡,但為什麽很難參與到公益行動里來呢?”

“我用這個名字是不是沒法混了?是不是該換個名字?”演員王希維半開玩笑地問南方周末記者。

這時,天津衛視和微博合作的真人秀節目《百萬粉絲》已到尾聲,王希維是四強選手之一。

從十二位選手中殺入四強,意味著王希維的人氣不算太差。但她一直懊惱自己在節目剛開播時的“迷失”。她在鏡頭前抱怨選手、新東方老師周思成:“他不就是一個英語老師嗎?”這被密布在“能量城”里的八十多臺“360度×24小時”無死角攝像頭捕捉。周思成則在微博發文“黑”王希維。同賽選手透露,他曾惡言攻擊王希維的父母與隱私。但並未被剪入節目。剪出來的只是冰山一角。

從2014年11月起,十二位有一定知名度但尚未大紅大紫的各行明星,被關進天津城外的“能量城”里,開始三個月的“饑餓遊戲”。能量城里,吃喝拉撒都要靠刷能量值解決,獲取方式只有一種:在微博上聚集人氣。粉絲數能決定選手們的去留。而每天,選手們只有兩小時能上網“吸粉”。

城主郭敬明每周回城發布新一周的任務,選手們必須組隊完成。留到最後的選手,可以獲得微博“百萬年薪”的“微公益代言人”職位。對大多數選手來說,這個職位無足輕重,他們需要的是出鏡率——盡管有些出鏡方式,並非他們樂意。

攝像頭捕捉到的所有鏡頭,不僅會剪輯成每周一期的電視節目,還會在微博上實時直播。據統計,最多有70萬人同時在線觀看直播。

“從沒見過中國的電視節目如此光明正大地撕拼。”有網友評論,並將它與《老大哥》對比。《老大哥》1999年在荷蘭首播後風靡全球,出現了幾十種不同版本。這檔真人秀里,一群陌生人在同一個屋檐下的生活,如實在電視上播出,他們要互相爭搶,留到最後者有大獎。

“這個節目對人性的探討,和《老大哥》區別是不大的。”《百萬粉絲》總導演趙川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但它是全球第一個網絡生存類節目。”也就是說,選手除了互相攻擊,還得通過網路互動拉網友的票。

2015年2月13日,這檔節目將進入冠亞軍爭奪戰。決賽在健身教練洪宏星和演員、歌手徐立間進行。

有了正能量,你爭我搶更理直氣壯

趙川早就研究過《老大哥》,卻始終沒有沖動搬到國內來。“中國人玩得再開放,在攝像頭面前,也不會像《老大哥》里一樣滾床單吧。”趙川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中國沒有那個土壤,全盤搬過來大家也不會看。”

《老大哥》玩得開,許多版本里,選手連洗澡都在攝像頭下進行,因此只能穿著泳衣。也有女選手脫掉衣服,赤裸上身,這帶來了收視高點。那起著名的“滾床單”案,出現在2012年巴西版的《老大哥》里,即使是在巴西,這行為也引發了爭議。

《老大哥》中無休無止的扯皮、明爭暗鬥,更讓趙川不看好:“我不認為撕扯得厲害,觀眾就愛看了。觀眾喜歡的是起伏,有不溫暖的部分,也要有溫暖的部分。”《百萬粉絲》強調溫暖的那部分,它的核心邏輯是“微公益”。有這個正能量的目標,選手們才有了理直氣壯你爭我搶的可能。

《老大哥》唯恐選手掐架不夠狠。但《百萬粉絲》不可能這樣。勾心鬥角最為觸目驚心的幾集過去,導演組就端上了正能量。正能量的體現,包括每周一次的大任務。

任務從微博的熱門話題中篩選。出現在節目中的第一個大任務,是由網球選手彭帥、中國傳媒大學教授、201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候選人車洪才,周恩來扮演者劉勁三條線索串成的“中國夢”。

另一些被采納的任務,有環保主題的,比如拾撿廢棄礦泉水瓶堆砌一件雕塑作品,反思環境汙染和霧霾。大多數則溫情脈脈,比如對父母說句感恩的話、請粉絲寄明信片到能量城。

“誰沒事跟父母說感恩的話呢?”選手、網絡熱播節目《暴走大事件》的主創之一李迪不喜歡這些任務:“主旋律的東西偶爾出現還好。但是每周搞,我自己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厭煩,更不用說粉絲了。”

城主郭敬明看在眼里。“中國人一直以來以和為貴,中庸溫和。太過於強調對立或者激化矛盾,跟傳統的觀看體驗會有沖突。一味去做真善美、做公益,也會失去節目的趣味。”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道。

“好人緣不會是什麽壞事”

大部分時候,郭敬明並不參與選手們的戰爭。第六期,他嚴厲訓斥選手:爭執、猜疑、發泄,有人一心求輸,有人不停地抱怨,有人因私結盟,每個人都忘記了來這里的初衷。

在那之前,能量城里一片混亂。周思成作為隊長,卻帶隊求輸;邢昭林把“四人小組聯盟”的利益視為最高利益;王希維和洪宏星覺得節目組偏袒周思成,憤怒地咆哮:“我不玩了”。矛盾激化到頂點。

嚴厲訓導後,城主卻宣布,待定席上的四人全部特赦,無人淘汰。

但隨後就發生了最嚴重的一次意外。周思成帶著自己的“四人聯盟”——被網友們稱為“四人幫”,從能量城“越獄”,潛入市區吃飯。四人回來,遭到了其他選手的罷賽抗議。節目組最終對四人進行懲罰:能量值全部扣至1000,周思成被投票出局。

這事出乎導演組的意料。但能量城的規則其實並不排斥“結盟”。《老大哥》里,“結盟”是制勝的慣用手法,多數情況還受到節目組的鼓勵——可以讓劇情沖突更激烈。

導演組開始就根據國外真人秀的經驗,預測到“結盟”的出現,並把節目分成了三大階段:第一到六集,結盟形成;第七到九集,結盟破滅;之後的四集,是“後結盟時代”,個人英雄勝出。

周思成聰明,從第二集開始就找人結盟,並帶領隊員有策略地淘汰聯盟外的對手。可惜這樣的策略在中國並不討人喜歡。

很多人覺得,如果周思成沒有越獄,也就不會遭受殘酷的懲罰。而最後成為“微公益大使”的,可能就是並不那麽“正能量”的周思成。

“就算最後剩下他們四人,也還會自相殘殺。最後剩下的未必就是周思成。”趙川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當然,周思成也有可愛的一面,否則怎麽有人願意跟他形成所謂的小團體?”

郭敬明的看法是:“原則上我盡量不與人為敵。就算要達成某個目的,手段也可以更好一些。這里才12個人,娛樂圈你要面對的是120個人、1200個人。好人緣不會是什麽壞事。”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壓力太大,選手張暖雅給媽媽打電話淚崩。這些都被鏡頭記錄下來。 (節目組供圖/圖)

“只求做路人,不求 成主角”和“不爭 不搶,不加入罵戰”

沈東軍是唯一從能量城退賽的選手。第一天進能量城,他就豪爽地刷下A餐。這樣的日子甚至維持不了一天。能量值急缺,選手們很快一碗飯分兩次吃、能不吃就不吃。沈東軍沒法忍受,在餐廳和別人大起爭執。

沈東軍和趙川聊過三次。作為12人里年齡最大、離娛樂圈最遠的選手,沈東軍覺得自己在城外得以叱咤風雲的一切資源,在這兒都如拳頭打進了棉花。而他離開的最直接原因,還是周思成的四人幫。“我擔心我留下來不得不和他們結盟。”他並不願意卷入撕破臉皮的爭鬥。

王希維也曾盼著出城。最難熬的是第三期節目播出後。那期節目剪輯了她對周思成的攻擊,卻沒有剪前因。微博上對她的罵聲此起彼伏。經紀人也急了:“王希維你瘋了嗎?”

王希維後來向觀眾檢討自己沒能管理好情緒,此後盡量在鏡頭前收斂,“只求做路人,不求成主角”。這樣做收效不錯,王希維最終闖入前四。

二強選手之一是健身教練、單身奶爸洪宏星。他參加節目的最大動機,是為兒子賺取一個好生活。他在節目里的生存方式,是盡量不爭不搶,不加入罵戰。“我經歷過許多比賽,通常第一個出頭的人都比較倒黴,所有人都會盯著你。所以前面我只會想辦法不做最後一個,只有到冠亞軍爭奪的時候,才需要去搶第一。”洪宏星說。

洪宏星原本抱著“錄兩期可能就得走”的心態。第一期,在競爭隊長職位之前,洪宏星告訴徐冬梅:“如果是一個體力的比賽,我會把隊長讓給你,因為你處境比較危險(能量值比較低)。”當期隊長爭奪戰的項目是“平板支撐”。洪宏星到徐冬梅最後一刻求助他時,慷慨地從平板上先落地。這一舉動為他積累了極高人氣。

洪宏星還為李迪過生日刷一頓A餐,幾乎耗盡自己所有能量值。他還不厭其煩地開導王希維。很多人難以理解。“如果能讓她變得更好,當然是好事。就算不能真正幫到她,也可以讓自己在熒幕前的形象是好的。”洪宏星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

正能量和溫暖依然有效。南方周末記者隨機采訪的五位選手中,大半認為洪宏星是最合適的冠軍人選。

粉絲們為選手花錢,為什麽很難參與公益行動呢?

節目越往後,趙川和導演組越為粉絲們的行為感到驚愕。比如,網友會給支持的選手寄電話卡。選手的電話卡都被沒收,每天只能用兩小時WIFI,電話卡絕對是不錯的作弊工具。

更神奇的是一回,編導剛把鏡頭集中到兩個正聊天的選手身上,一個選手突然把麥克風捂上了。編導後來才發現,有網友一直盯著微博直播的八個機位,發現其中一個移動特別頻繁,立即去選手微博上留言報信。

這些長期蹲守微博看節目的用戶,大部分在28歲以下,最核心的死忠粉們,則是18歲左右的大學生。對於觀眾平均年齡在30-40歲的天津衛視來說,這幫他們向下拓展了收視群。

越是走到節目後半段的選手,越感激粉絲帶來的極大動力。很多選手離開能量城後,依然使用為節目開設的“百萬粉絲××”賬號,而非自己的舊微博賬號。因為前者培養的,更多是互動性強的死忠粉。

最擅長使用微博的是周思成,他進城不久,就在微博設置各種話題,每天對鏡頭扮怪搞笑,教“周式英語”。即便後來“越獄”,也依然有大量粉絲覺得“周大大被罰得冤”。

徐立一開始就被認為是“打醬油的”,最後她卻成了《百萬粉絲》二強之一。起初,她覺得自己像動物園里被展示的動物,一個月後,她理解了這個遊戲:“如果能量城是一個小社會,能量值就是貨幣,那我的工作就應該是和網友互動、獲取能量值。”

這位曾經的愛樂團主唱想到,自己最擅長的互動模式還是唱歌。於是她每天早上起來唱歌,晚上再做點歌臺。能量值也真漲起來了。

“徐立剛開始有偶像包袱。但她後來就找到一些很好的點子,她也知道‘二’‘單身狗’這樣的字眼,是會討網友喜歡的。”微博運營經理伯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我們低估了網絡的力量。”趙川後來跟團隊總結,他們沒能想到網友會對選手產生那麽大的影響,甚至影響到節目的某些走向。

“但我們也高估了網絡的力量,我們一直認為選手們有那麽多粉絲,給他們寄吃的、用的,寄電話卡,但為什麽很難參與到具體的活動里來呢?”趙川百思不得其解。

趙川也有了些新經驗:比如,再有趣的網絡話題,都需要一個發酵時間;《百萬粉絲》人物關系太複雜,更像一個肥皂劇而非電視節目,所以應該是一周三播而非一播。再比如,微博越來越成為一個時事平臺,如何用好這一點,是他們亟待討論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65

“把老百姓放到劇場,把明星扔到戶外” 中國真人秀的生存之道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206

 

大多數觀眾看《與星共舞》是為了看明星,周傑倫當時的女友昆淩是“賣點”之一。為了說服從未上過大陸真人秀且不會跳舞的昆淩,總制作人徐向東發短信:“這麽美的女子,你要結婚了,你不想把最美好的一面保留下來嗎?”昆淩被打動,參加了節目。 (燦星供圖/圖)

5年歐美模式節目的訓練之後,燦星制作總裁金磊學會了:真人秀要追求“失控”。帶動收視率的,恰恰是“失控”的選手。

導師怎麽選?“大眾化的達人類真人秀,最合適的明星就是雜家,什麽都能點評兩句。”燦星制作副總裁陸偉說。

2014年底,中國各大衛視在各自的2015年節目廣告招標會上,紛紛拋出它們的重頭戲,重中之重無一例外是:真人秀,真人秀,真人秀。來自招標會上的統計,2015年將有近200檔真人秀節目加入拼搶收視率的大軍,這一數字是2014年的5倍。如果按一檔真人秀播出一季13期、每期90分鐘算,相當於觀眾要不眠不休看5個月,才能把這些節目全部看完。

從已公布的真人秀名單看,才藝選秀節目最少:目前只有《中國達人秀》和《出彩中國人》;歌唱類節目次之:《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最美和聲》、《我是歌手》;戶外真人秀的數量最多,除《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已經“成名”的,各大衛視都不甘示弱,東方衛視就有四五檔戶外真人秀推出,形成“我要”系列——去極地、登珠峰、去探險、去太空,浙江衛視吃了“跑男”甜頭,還將推出《真愛在囧途》、《陌路大作戰》、《回到公元前》三檔,一向走“劇行天下”的安徽衛視,也一口氣推出7檔戶外真人秀。

競爭已白熱化,到底做一檔什麽樣的真人秀才能勝出?

“好的真人秀節目現場必須是失控的”

“我們有一個理念是失控,一個好的真人秀節目現場必須是失控的。”《中國好聲音》導演金磊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選手最後沒有選那英和楊坤,結果兩個導師都哭了,誰都沒料到,事先也安排不出來,這就是失控。

金磊的另一個身份,是上海燦星文化傳播公司(以下簡稱燦星)制作總裁。燦星的真人秀,可以簡單分為三種類型:音樂選秀、舞蹈選秀、才藝選秀。模式大同小異:海選出選手,節目組用VCR、跟評委現場對話等方式,挖掘他們的人生故事,除了唱歌、跳舞之外,讓觀眾看到“人”,這樣形成了“中國好”系列:《中國達人秀》、《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中國好舞蹈》。

“以前的節目是看不到‘人’的,要麽唱,要麽跳,要麽搞笑,但沒有個體的細節和情感。”金磊說。現在,他們學會放大細節,每個選手的一舉一動、一個眼神、甚至報名簽字時的筆跡,手寫的動作,都有鏡頭記錄。“好聲音”僅四個評委就有八臺機器拍攝,不錯過每一個細節。

2010年,東方衛視引進荷蘭版權,推出《中國達人秀》,金磊是導演,那是他第一次接觸來自歐美的頂級真人秀制作團隊。經過5年歐美模式節目的訓練,他的觀念發生了重大轉變——以前做綜藝節目,他們追求的是要讓錄制現場“可控”,而現在強調的是“失控”。

“達人秀”時期,挑選手,金磊和團隊也更傾向選那些“可控”的選手——會唱歌、會跳舞,有才藝。後來他發現,帶動“達人秀”收視率的,恰恰是一些“失控”的選手。

一夜爆紅的鴨脖夫婦就是這樣:周彥峰、許娜一起報名“達人秀”,妻子許娜唱歌沒什麽特色,報名階段就刷了下去,丈夫周彥峰唱得也不怎麽樣,但他會口技,會吹樹葉,還會發出像殺豬一般的嚎叫。導演組覺得周彥峰有點意思,但只想讓他做節目的佐料。

周彥峰扮成一頭豬表演完後,三位評委集體給他打了“X”,也就是不通過。周彥峰一下子懵了,隨後在舞臺上發生的一切,都是在他“失控”的狀態下出來的——他委屈地說,我是有夢想的,就是希望老婆上臺來唱歌,你們三個一拍,把我的夢想都拍沒了。他接著講述了他老婆對唱歌癡迷的故事,最後他取下豬頭面具說:“我為我老婆裝什麽都可以。”

這對貧賤夫妻感情堅守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當年創下了微博的轉發紀錄,意外成為第一季“達人秀”最出彩的部分。

2012年,燦星與浙江衛視合作,推出了成名作——《中國好聲音》,這時金磊團隊逐步學會了有意識地“造成失控”、有效地呈現“失控”。

吳莫愁是“好聲音”第一季學員。她在節目中講到父親早年去世,照以前的做法,這段可以形成“藝術人生”的高潮,但金磊把這一段剪光了,直到決賽,才為吳莫愁設計了一個大篷車上的才藝表演。這其實是在向她的父親、一個大篷車表演者致敬。

“好聲音”第一季有一位學員劉悅,過去是給楊坤遞話筒的,她下場時,楊坤從導師席上站起來,走到臺前說,今天我來給你遞一次話筒。劉悅當場就失控了,淚流滿面。

“好聲音”第三季,導師汪峰組的終極對決,人氣選手、新疆歌手帕爾哈提被分到跟選手王卓PK。帕爾哈提不會唱中文歌,王卓一句句教他唱。在汪峰要舉起勝利者帕爾哈提的手,宣布他晉級時,帕爾哈提堅持自己能唱好,應歸功於王卓,晉級的應該是王卓。他使勁按住汪峰的手,不讓他舉起來。鏡頭給了帕爾哈提和汪峰兩只互相用力、青筋暴起的手五秒特寫。

耿斯漢也是“好聲音”第三季學員,90後。他在臺上說:之前導演組讓我填誌願,如果四個導師都轉身,我的選擇是什麽?我填的都是:汪峰、汪峰、汪峰。以前綜藝節目的選手表達大多含蓄委婉,耿斯漢這樣的90後,卻會非常直接表述自己的真實想法,也不怕得罪其他三位導師。

“這是真人秀節目所需要的。”金磊希望找到更多像耿斯漢這樣的選手。他把目光放到整個大華語地區,馬來西亞、新加坡,甚至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傳統“選秀重鎮”不再是金磊關註的重點,他更願意去二、三線城市找人。他認為,選秀重鎮出來的學員很“可控”,“他們上過各種各樣的節目,被灌輸過各種理念,知道導演要什麽,需要花很長時間去‘油’”。

《爸爸去哪兒》第一季,爸爸和孩子找食材、做飯,觀眾看得多了,第二季,導演謝滌葵決定讓爸爸之間的比拼強度更大,泥地足球賽、鐵人五項、摔跤等紛紛上演。他的另一層考慮是,第二季的小孩性格相對內向,用更強的刺激才能讓他們的性格完全展露。 (CFP/圖)

請來一線大牌,能不能保證紅?

2015年元旦剛過,新婚的周傑倫加盟《中國好聲音》第四季的消息就迅速登上娛樂頭條,“好聲音”官方微信的點擊率當天超過十萬次。請來周傑倫當導師當然很重要:他在華語樂壇夠分量,與模特昆淩新婚又足夠有話題。

但是不是所有真人秀節目請來一線大牌都適用?燦星制作副總裁陸偉不這麽看。他提到幾檔真人秀:《中國最強音》、《造夢者》、《我看你有戲》,都請了大牌,但收視、反響平平,“不是因為導師不行,而是節目類型和導師定位發生了偏差,這幾個節目都不是以專業水準取勝的,是以稀奇古怪的才藝取勝的。”陸偉說。

《中國最強音》的導師陣容強大:章子怡、羅大佑、陳奕迅、鄭鈞。節目的原版是美國的《X元素》,陸偉對該節目非常了解,當時燦星差點就買了這個模式,最後被湖南衛視買走。陸偉分析,這個節目本質上是歌唱版達人秀,“X”指的是不可知的因素,不是因為唱得好,而是某個點,可能是很奇怪的點,讓導師喜歡,就可以通過。

令陸偉印象深刻的是一個白酒銷售員,性格直率,跟導師能開玩笑,但是歌唱得非常差。放在“達人秀”的舞臺,這就是一個喜劇型的選手。當讓羅大佑、陳奕迅、鄭鈞這樣的專業音樂人從音樂角度點評時,他們卻面露難色,無從下手。

“請導師的核心,是要找到合適的定位。越找到專業的導師,就越需要用專業的選手去吸引他。像《中國最強音》這樣的真人秀,找一個陳奕迅,他專門負責點評選手的音樂就可以了,剩下應該搭配像汪涵、孟非、高曉松這種類型的人。大眾化的達人類真人秀,最合適的明星就是雜家,什麽都能點評兩句。”陸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導師間的配合也很重要,“好聲音”的法則是——導師之間彼此要熟悉,本身私交就不錯。陸偉解釋,在導師搶人這個環節,如果彼此不熟,很多時候沒有辦法遵照真實想法,“比如我要跟劉歡搶,我跟劉歡不熟的話,話會說得很客氣,但要是跟他非常熟的人,就可以肆無忌憚。”

男女導師比例也有學問。原版《The voice》是三男一女配置,“好聲音”第二季嘗試兩男兩女搭配,起用了那英、張惠妹和汪峰、庾澄慶組合,後來發現並不成功,三男一女時,女導師發揮的作用非常明顯和特別,但是兩女配置,女導師的功能重複,兩者表現都受壓制,反而不理想。

看明星,也看看舞蹈

2015年1月起,徐向東一直忙於一檔舞蹈真人秀:《與星共舞》,這檔節目每周日晚十點在東方衛視播出。徐向東是星空傳媒副總裁,也是《與星共舞》總制作人。這檔節目的原版是美國ABC電視臺熱播的《Dancing with the stars》。

從2006年擔任東方衛視《舞林大會》導演開始,徐向東做了八年舞蹈真人秀,包括引進歐美版權制作的兩檔真人秀:專業舞者比拼的《舞林爭霸》,這檔節目最初在東方衛視播出,後來賣給浙江衛視,更名為《中國好舞蹈》;另一檔就是《與星共舞》。

“好舞蹈”的賣點是“造星”——把平民舞者打造成舞蹈界巨星。《與星共舞》的賣點則是明星的成長與蛻變。“你會發現一個不會跳舞的人,他的變化,對舞蹈的愛,以及當中的一系列故事。”《與星共舞》導演曲清說。

和唱歌比,舞蹈是小眾的門類。到目前為止,《中國好舞蹈》和《與星共舞》都不賺錢。做舞蹈真人秀,徐向東希望“推動舞蹈的產業鏈,改變舞蹈界的生存狀態”。舞蹈界現在的狀況是:楊麗萍一場演出出場費15萬,而這僅相當於中國一個三線歌手的出場費。

小眾的門類,要用大眾化的方式來包裝。2015年1月25日,熱播偶像劇《何以笙簫默》男主角鐘漢良客串了一回《與星共舞》的評委,這期《與星共舞》創下了開播以來的最高收視率:1.18。徐向東看得明白,對於大多數電視觀眾而言,他們收看《與星共舞》的目的就是看明星。

按照原版要求,《與星共舞》需要邀請13位明星來比賽。明星不一定要大牌,但一定要有特點、話題、故事。徐向東首先想到了周傑倫當時的女友昆淩。但說服從未上過大陸真人秀、身份特殊、不會跳舞的昆淩,並不容易。徐向東給昆淩發了無數短信,其中一條寫道:這麽美的女孩子,你要結婚了,你不想把最美好的一面保留下來嗎?昆淩被打動了。

曲清的主要工作是為13位明星設計故事。原版節目設計的故事大膽聳動,比如兩個明星最後還鬧出了緋聞,但這樣的設計不適合中國,曲清改為按照明星原本的變化走向來設計。

她為昆淩設計了三期成長故事:第一集,她是誰。很多人只知道她是周傑倫的女朋友,節目組就通過VCR告訴觀眾,這是一個美麗、善良的混血模特,還特別拍攝了她在臺北街頭餵流浪狗的鏡頭。

第二集講昆淩的兩難。導演組設計了昆淩與經紀公司開會,後者不同意她在原本就很忙的工作安排中再增加一個舞蹈節目,但昆淩堅持。導演組還為她設計了各種場景,讓她抓緊一切時間練舞。“給她塑造一個愛工作、獨立、有自己事業,而不是躲在周傑倫身後的女孩形象。”曲清說。

第三集,昆淩要結婚了,不得不提前退出《與星共舞》,導演組為她趕出一段離別感言:舞蹈太有魅力了,我不舍得離開你們,但是我還是要離開,因為生活和愛本身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要去完成它。昆淩也被這番為她準備的感言感動,她邊說邊哭,跳完最後一支維也納華爾茲,離開舞臺。

比起昆淩,曾經的“超女”何潔的成長故事更為完整。徐向東找到何潔時,她生完小孩,身材還沒有恢複,陷入產後憂郁中。經紀人給她接過減肥茶的廣告,她一看就崩潰了:“我現在就是個胖子!”徐向東一句話打動了何潔:我們讓你用舞蹈來減肥,讓你回到少女時代。

何潔因此形成了兩條故事線:她要在節目過程中減掉八斤,用跳舞找回自信;她是一個新媽媽,要回到少女時代。最初,何潔上場跳舞,穿的舞蹈服都包得很嚴實,漸漸地,她敢穿超短裙了,還戰勝了其他明星,舞蹈讓她找回了自信。

《與星共舞》還有一個特點:全程直播。這也有助於制造“失控”,明星跳得好不好,現場會發生什麽突發狀況,都是未知的,這也增加了明星表演時的緊張感。

《奔跑吧,兄弟》背後有編劇的設計:每期圍繞一個明星發展故事,其中穿插搞笑元素。過程類似拍電視劇。《奔跑吧,兄弟》的編劇就是大熱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的編劇。 (CFP/圖)

爸爸去哪兒:戶外真人秀大改造

曲清也接觸過韓國戶外真人秀。2014年,她與韓國SBS電視臺推出的大型戶外競技真人秀《Running Man》團隊合作了一個半月,進入實拍階段,準備在東方衛視播出,取名為《奔跑吧,英雄》,因為版權問題,這檔節目最終被浙江衛視買走,就是後來大熱的《奔跑吧,兄弟》。

“把老百姓放到劇場,把明星扔到戶外”是曲清後來與同行們總結出的適合真人秀的方向。她介紹,在《Running Man》中,韓國人的玩法是讓他們的明星坐公交車,到商場、遊樂園做遊戲,機位有意識捕捉把他們做出的普通人會有的反應。

編劇在一檔戶外競技真人秀中的角色至關重要,“跑男”的編劇是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的編劇。通常的做法是,一個主編劇,配置四五個編劇助理,根據每個明星的特點寫故事。每一期都有個主要的明星作為主線,他碰到困難,其他的人來幫助,再把搞笑的元素穿插其中,完全按照電視劇的感覺來拍。

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是把“明星扔到戶外”的範例,它的原版是韓國MBC電視臺的《爸爸,我們去哪兒》。2013年,《爸爸去哪兒》第一季開播,平均收視高達4.671,第二季的平均收視也達到3.311,一時之間,《爸爸去哪兒》成了一種“現象級”節目。

《爸爸去哪兒》的總導演謝滌葵,此前擔任過《鄉村發現》、《變形計》的制片人,這些節目都是戶外拍攝。拿來韓國原版學習,謝滌葵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節奏太慢。”他分析,韓版的播放時間是下午5點,屬於一邊做飯一邊看的時間,觀眾可以隨進隨出,所以一個環節可以播二三十分鐘,而中國版的播放時間是每周五晚上九、十點的黃金時間,競爭激烈,節奏慢就會出問題。

謝滌葵保留了韓國模式的大模樣:五個明星帶著孩子出去玩,明星的選擇照顧各個領域,王嶽倫是導演,郭濤是演員,張亮是模特,田亮是體育明星,林誌穎則是偶像歌星。

接下來首先要做的是加快節奏:一個環節播十多分鐘,馬上就切入下一個環節。節奏加快,素材的選擇就要更豐富,謝滌葵團隊將韓版設計的兩天一夜行程拉長為三天兩夜。韓方認為這樣會違背原版節目的初衷,謝滌葵堅持自己的意見。最終,拍攝片比達到1000∶1,素材豐富,節目更緊湊。從觀眾反應來看,這樣的效果挺好。

在拍攝地的選擇上,謝滌葵也與韓方分歧很大。韓方希望他們選擇一些很自然、普通的小山村,營造一種普通人家的感覺。但謝滌葵認為,環境一定要特別,最好是體現地域特色的景觀地區,才能吸引觀眾收看,他選擇了沙漠、東北雪鄉、雲南水鄉,這些地方在《爸爸去哪兒》播出之後,迅速成為當地的旅遊熱門。

《爸爸去哪兒》也為每一對爸爸、孩子配置編劇,這些編劇更像是環節設計者,他們在與爸爸們充分聊天後,對孩子可能的行為進行預判,也追求“失控”的效果。第二季中,曹格的一對兒女Grace和Joe親密無間,但也不時鬧鬧小矛盾,黃磊的女兒多多八歲,在幾個小孩中年紀最大,喜歡照顧比她小的孩子。編劇設計了一個環節:多多帶著Grace和Joe去市集,用有限的錢為爸爸媽媽買禮物,預判他們會在中間產生一些小摩擦。到了市集,Joe為了省錢,自己喜歡的小水槍沒舍得買,妹妹Grace卻把錢花光了,給自己買了玩具,兄妹倆因此發生了矛盾,一氣之下,哥哥把妹妹推到了地上。場面眼看就要失控,這時多多發揮了大姐姐的作用,上前化解了兄妹倆的矛盾。

韓版中,兩季都有相同的幾對明星家庭,觀眾看著他們在節目中成長。中國版《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籌備時,謝滌葵聽了很多意見,最多的聲音是:第一季的爸爸小孩很火了,保險起見,應該繼續用,韓國方面也這樣堅持。謝滌葵認為,要把節目做成長效的品牌,不能只是依靠現有的熱點。另一個現實原因是,“爸爸們”火了之後,價格和檔期都難以控制,這和韓國不一樣:韓國三大電視臺KBS、MBC、SBS非常強勢,藝人們要依靠電視臺生存。“中國的電視臺不是,明星很強勢,大牌的明星有很多的權力。”謝滌葵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第二季中,他起用了新的明星爸爸和孩子。

在謝滌葵的眼中,比起歐美模式,韓國模式有自己的優勢,“跟中國都是重家族的文化圈,有很多感情的共通點,再加上這麽多年韓流流行,中國觀眾大量接受的是韓國的模式,對韓國特色的東西不排斥。”他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05

綜藝真人秀勢不可擋,互聯網公司成廣告大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13/150973.shtml

玖富

電商:蘇寧、天貓、唯品、聚美、貝貝,電商已成廣告大戶

在近期的熱播真人秀節目中,電商的身影越來越多,錢多就砸冠名、特約,錢少就買插播廣告。蘇寧易購超市頻道特約的第二季《奔跑吧,兄弟》剛剛結束,天貓國際冠名的《極限挑戰》就已成為熱播節目,而這邊《爸爸去哪兒3》的首播,又在插播廣告中出現了唯品會、聚美優品、貝貝網等垂直電商,電商企業已名副其實地成為近期真人秀節目的廣告大戶。

時間再往前些,去年的《一路上有你》、《女神的新衣》等節目也都有電商公司參與。哦對了,近期葉璇爆料《女神的新衣》節目造假引起不小風波,並再次把這檔號稱“顛覆傳統娛樂節目”的節目打回原型,制片方所謂的“每1點的收視率能撬動的商業價值是幾個億”,實際結果不僅無法為電商帶來銷量轉化之外,原來連節目過程也是註水的。看看近期的真人秀電商廣告,都老老實實地按傳統的遊戲規則,某些公司想象中即看即買的電視購物恐怕還要等幾年,此外,是不是還得問問廣電總局行不行,搞不好哪天就被閹了。

在線旅遊:同程、途牛、阿里去啊,燒錢互撕,依賴廣告

《爸3》中同程的亮相讓不少人想到了途牛,近期的《花兒與少年》、《為她而戰》、《極速前進》等不少真人秀節目中都有途牛的身影,這對同門對頭去年在業務上結下了梁子,如今戰火已蔓延至電視節目的廣告大戰。與途牛的大手筆相比,同程的廣告投入力度顯然還不夠,業界盛傳今年途牛僅電視廣告一項的預算保守估計就在2億-3億元之間,並被指已患廣告依賴癥。

除了同程、途牛,阿里去啊也是蠻拼的。剛剛結束的旅行真人秀節目《前往世界的盡頭》就有不少阿里去啊的廣告,節目植入的程度都已被調侃成“國內首檔電視直銷旅遊節目”,可見阿里去啊也確實挺拼的。這檔節目是繼《女神的新衣》之後,阿里與藍色火焰又一次合作,並再一次試圖通過娛樂節目直接促成網絡消費。看來阿里與藍色火焰在電商購物消費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了,合作的兩檔節目除了不靠譜就是沒有收視率,坑爹不可怕,坑隊友才可怕。

互聯網金融:悟空理財、娛樂寶,投廣告賣理財跨界營銷

互聯網金融行業熱度持續上升,免不了會有企業跳出來打廣告搏出位,在《爸3》的中插廣告招標時,玖富旗下的悟空理財壕擲3800萬搶下首播中插廣告的末尾廣告位,做互聯網金融的都這麽壕?可能是搞金融的腦子都太好使了,玖富為悟空理財砸下去3800萬的目的除了做人氣塑造權威形象外,還計劃通過搖一搖互動廣告收點“投資”回來,說的直白一點,這是打算一邊投廣告一邊賣理財產品麽?城會玩呀!

無獨有偶,不只是玖富會玩,螞蟻金融旗下的娛樂寶也會玩,其在《前往世界的盡頭》中出售眾籌權益產品,每份100元,每人限購一份,第一期1億元在節目首播當天賣空。真的售空了?反正官方對外是這麽傳播的,真相如何沒準等到明年就會有人出來爆料了。當然,互聯網金融通過投放電視廣告帶動銷量的方式還是蠻有意思的,與電商、旅遊相比,理財產品購買路徑相對較短,用戶只需要選擇對收益滿不滿意、信不信任平臺即可做出投資決定,而娛樂寶有支付寶做品牌背書,能有觀眾認購還是可信的。

其他:趕集網、陌陌等,有閑錢了也要刷點存在感

市場普遍對《爸3》的表現期待蠻大的,不然也不會有11.7億那麽高的廣告營收,所以來湊熱鬧的互聯網公司可不少,有點閑錢的都來買條中插硬廣刷刷存在感,除了同程、玖富、唯品會、聚美、貝貝外,趕集網、陌陌、優信二手車也都買了一條兩條的中插廣告湊湊熱鬧。

趕集與58合並之後終於得以解放,這下可有閑錢來投放點節目廣告了,雖然不如以前那般豪氣了,但買兩條硬廣的錢還是有的,對於分類信息網站而言,有必要在《爸爸去哪兒》這類大眾節目上刷出存在感。陌陌成功上市之後也不缺錢了,而且還已實現季度盈利,近期甚至有錢私有化,既然不差錢,在如今轉型關鍵期,廣告就是必不可少的。優信二手車?前不久號稱拿了百度領投的1.7億美元融資,有錢了嘛,就得多打廣告。

互聯網公司們已經喜歡上了投放電視真人秀廣告,紛紛以各種形式出現在各個熱播節目當中,這只是近期熱播節目中的幾家互聯網公司,要是在往前看,《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等熱播節目也不乏互聯網公司的身影。如今,不投兩檔電視真人秀廣告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主流互聯網公司,什麽是主流?要麽能賺錢,要麽能拿投資,不然哪有那個資金實力在熱播電視真人秀上投廣告啊,少則千萬,多則上億的廣告投放強度,沒點實力還真吃不消。  

本文作者王利陽,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和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936

真人秀千萬片酬不稀奇 電視臺都在為明星打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9209.html

真人秀千萬片酬不稀奇 電視臺都在為明星打工?

一財網 TJ 2015-07-23 15:29:00

鄧超在《跑男》一集的收入是100萬人民幣左右,黃渤參加《極限挑戰》的片酬高達4800萬,而韓版《跑男》隊長“國民MC”劉在石一集收入僅6萬人民幣左右。

近年來,真人秀已經占據各大衛視的熒幕,邀請的明星也是越來越大牌,節目內容也是越來越豐富。但惡劣的競爭環境卻給真人秀類型以沈重的的打擊,有些節目打著原創的旗號實則為“山寨”,甚至有的節目為了博得眼球,出現一些低俗的畫面。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通知,要求真人秀節目努力轉型升級、改進提高,豐富思想內涵,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實現積極的教育作用和社會意義。

綜藝現新模式 砸錢買明星不如買PD

近兩年來中國各衛視對於韓綜模式趨之若鶩。一時間,除了脫胎於歐美版權的《中國好聲音》之外,被大家叫得上名字的季播綜藝幾乎都是“韓國血統”。從《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真正男子漢》、《奔跑吧兄弟》、《兩天一夜》、《我們相愛吧》,再到眼下紮堆借鑒《無限挑戰》的挑戰競技類節目如《極限挑戰》、《真心英雄》、《挑戰者聯盟》等紛紛上檔,還有剛播就引爆話題的《蒙面歌王》,也是韓國今年才上的新節目,出手之快令人咋舌。

據說有些節目還在研發階段就已被國內金主相中,SBS、MBC、KBS韓國三大電視臺的綜藝節目版權已經需要提前預定,出一個賣一個,簡直就是要被中國電視圈“買空”的節奏。

對於這類現象,《通知》態度明確,積極鼓勵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原創節目模式。要擺脫對境外節目模式的依賴心理,堅決糾正一窩蜂式的盲目引進,對於以合作方式變相引進的現象要堅決治理。

有趣的是,不少制作公司似乎對此早已作出了應對。近期在北京成立的制作公司藍色火焰,就引入了曾制作《爸爸去哪兒》和《我是歌手》的韓國“綜藝教父”金榮希等韓國電視人,從“買版權”變為“買人”。

《極限挑戰》

真人秀明星有多貴 電視臺在為明星打工?

其實真人秀節目中明星的片酬一直是個敏感話題,但從各類報道中不難發現近年來明星參加綜藝的片酬是連級跳。此前,金星曾在其脫口秀中炮轟鄧超《跑男》片酬太高,一集的收入是100萬人民幣左右,而韓版《跑男》隊長“國民MC”劉在石一集收入僅6萬人民幣左右。鄧超一期節片酬為韓國綜藝頂咖的16倍,鄧超跑一季(15期節目),劉在石要全年無休跑四年。

此前在《老板變形記》的研討會上,節目嘉賓之一曝光黃渤參加《極限挑戰》的片酬高達4800萬。同期參加節目的張紹剛也表示,目前很多電視節目都把寶押在明星上,這種風氣非常不好。

有消息稱,安徽衛視下半年試圖引進SBS電視臺《叢林的法則》打造中國版,瞄上了一位以行走見長的明星,對方開價6000萬,電視臺也不得不驚呼,“玩不起”。

一向與娛樂圈保持一定距離的周迅,也在上半年宣布加盟浙江衛視的綜藝節目《西遊降魔》。有消息傳言稱,這個節目拿出6000萬砸中周迅參加這個節目。

目前,中國一線有作品的演員,幾乎全部都參加過真人秀。有消息稱,一線大腕周迅參加的綜藝首秀《西遊降魔》節目制作方實際上有周迅自己的公司參與。無獨有偶,即將在四川衛視開播的穿越真人秀《咱們穿越吧》同樣也是著名演員張國立的公司參與投資制作的,張國立更在這檔節目中身兼制片人、導演、主演多個重要職位。

有業內人士戲言,明星跨界當導演,開公司,倘若這種模式流行,那麽將來整個娛樂資源都會集中在明星手中,電視臺都在為明星們打工。

(綜合網易、新聞晨報、長江日報等)

編輯:丁明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36

良品鋪子或簽《爸3》萌娃,電視真人秀植入代言人成新玩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27/151164.shtml

《爸爸去哪兒3》連續熱播讓贊助商們笑的合不攏嘴,反過來大小明星們也因此人氣大漲,《爸1》讓張亮和王詩齡收益頗豐,接了不少廣告電影,這次《爸3》才剛播三期就傳出有贊助商已盯上了萌娃尋求代言合作。其實,在如今電視硬廣受限的環境下,如何進行軟廣植入讓節目組絞盡腦汁,代言人植入已經成為電視真人秀軟廣植入新玩法,鄧超在《跑男》中為蘇寧易購賣力吆喝,讓業界看到這種玩法的可行性。

良品鋪子或簽《爸3》萌娃代言,夏天、軒軒可能性高

據傳作為《爸爸去哪兒3》中僅次於伊利QQ星的第二大食品類贊助商良品鋪子已經在著手簽下《爸3》中的童星作為代言人。經常天貓網購零食或者從事食品電商的人,可能對良品鋪子更有印象。在電商市場,其是天貓上僅次於三只松鼠的第二大零食賣家,而在線下其門店總數達到1400余家,如今正在加速從中部向東部擴張,主要競爭對手是來伊份。若是將線上線下銷量結合起來,總量上已經超過三只松鼠和來伊份,成為國內最大的零食O2O賣家。

為了配合全國的擴張進度,良品鋪子斥資近2億在針對全國觀眾的湖南衛視《爸3》中投放廣告,據悉,這是9年的發展歷程中第一次做電視廣告,目的是為提升與市場份額相匹配的品牌影響力。

在前幾期的節目中,良品鋪子的露出並不明顯,不少粉絲猜測,第一集中的超大棒棒糖就是由良品鋪子的實物廣告。而隨著《爸3》的持續熱播,各萌娃的人氣飆升,而良品鋪子也爆出有簽約代言人的計劃。所以,幾位萌娃做代言人的猜想甚囂塵上,的確,有了萌娃代言人,在節目中更深入的植入軟性廣告,也就更加便利了。

根據目前的人氣呼聲來看,簽約軒軒的可能性最大,良品鋪子的核心消費群體是18到39歲的年輕女性,軒軒“小暖男找姐姐”的特質正好能通殺良品鋪子的目標人群。不過,良品鋪子近期結合《爸3》第一集做的“搖鈴鐺”互動活動人氣也頗高,這又讓小公主夏天有了成為代言人的可能性。簽約《爸3》童星做代言最大的好處是品牌方可以與節目結合更緊密,在後期的《爸3》節目中,沒準會有更多的明星獲得贊助商的代言合同。

電視真人秀植入代言人成新玩法,眾多節目已有先例

無獨有偶,良品鋪子想在《爸3》中植入代言人廣告的玩法並不算新鮮,細心的話或許已經發現了,近期越來越多的真人秀節目都會有贊助商代言人的身影。例如近期熱播的另一檔親子節目《爸爸回來了》,里面馨爺她媽李小璐的片段明顯要比其他母親多,因為歐詩漫是《爸爸回來了》的贊助商之一,而李小璐則是歐詩漫的代言人,為代言人提供更多出鏡的機會,其實也是間接的為品牌方提供宣傳。

剛剛結束不久的《奔跑吧兄弟》更是擅長代言人植入玩法,尤其是鄧超特別敬業,五次三番的為品牌方賣力吆喝,這讓蘇寧易購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甚至超過了冠名商伊利安慕希。蘇寧易購是節目的主要贊助商之一,所以節目組也任由鄧超“胡來”,這樣反而讓節目組省事了,不用為蘇寧易購的植入點而困擾了(蘇寧易購各種後期植入,真是難為節目組了)。另外,作為冠名商代言人的angelababy也很敬業,鏡頭中經常默默的吸著酸奶,潛移默化中就植入了安慕希的廣告,冠名商很高興,節目組也省了不少事。

可以說《跑男》已經把贊助商代言人植入玩法發揮的淋漓盡致。除了七位主要參演的明星之外,《跑男》節目組還邀請了其他贊助商的代言人來參加節目,例如第一季的林俊傑是冠名商大眾淩渡的代言人,第二季的杜淳是海瀾之家的代言人等。在節目組想方設法為贊助商提供廣告植入點的同時,品牌方也都有心將自己的代言人推入到節目中,代言人曝光也就間接的帶動了品牌的影響力。

贊助商代言人植入玩法,已經漸漸成為綜藝真人秀的標配之一,再往前看的話,前不久的《花樣姐姐》,年初的《一路上有你》,去年的《明星到我家》等節目其實也都有贊助商代言人出現,《花樣姐姐》中的林誌玲是冠名商韓束的代言人,《一路上有你》中楚楚街請了赫子銘代言,《明星到我家》贊助商之一伊貝詩的代言人是秋瓷炫。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代言人出現在品牌方贊助的綜藝真人秀節目中,也會有越來越多參加綜藝真人秀的明星獲得代言合同的案例,這個是趨勢。

品牌方有意,節目組歡迎,觀眾可接受,明星大豐收

其實,《跑男》節目組在贊助商代言人植入上這麽用心也是被逼出來的,有沒有發現現在電視臺廣告越來越少了?那是因為廣電總局從12年開始加強了對61號令的執行力度,要求按照規定電視臺每小時商業廣告不超過12分鐘,其中19點至21點兩小時的商業廣告總量不超過18分鐘,這條規定大大的降低了硬廣空間,而如今一條15秒硬廣100萬元的價格也已經到了天花板了,所以各電視臺的節目組紛紛在軟廣上下功夫。

除了廣電總局的強制規定之外,電視臺插播式的TVC硬廣也早已不符合觀眾的審美,前兩年熱議的廣告費被廁所沖跑了也引起了品牌方們的註意,此外綜藝節目在視頻網站上播放的時候都會掐掉中間的插播廣告,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品牌方更傾向於在綜藝真人秀中植入軟性廣告。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教授、媒介研究所所長周艷表示:“真人秀的節目形態較好地還原現實場景,更貼近真實生活,內容涉及人們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是最適合植入廣告的綜藝節目類型。”

隨著綜藝節目制作水平的發展,真人秀的植入方式越來越多樣,在真人秀節目中我們看到了角標、實物、片頭冠名、內容提示、飛字、過渡片、口播、字幕、大屏幕、麥標、片花、壓屏、片尾鳴謝等各種植入形式出現,其中軟性的冠名廣告更是成為真人秀節目最大的贊助商,《爸3》冠名就賣出了5億天價。如今,在場景植入、臺詞植入、道具植入、互動植入,以及情節植入之後,代言人植入成為新的選擇。

不過,這個前提是品牌方得有代言人,所以,一些沒有代言人的品牌方會在贊助的熱播節目中遴選一位明星簽約代言,之前鄧超代言蘇寧易購也是《跑男》播出之後才簽訂的,《一路上有你》中楚楚街與赫子銘也是在後期階段達成的代言合同,良品鋪子也是采取了類似方式簽約節目嘉賓做代言。對於一些已有代言人的贊助商,他們會將自己的代言人推入到節目之中,就如前文提到的林誌玲、李小璐、林俊傑等。

代言人植入的效果未必是最好的,但也是一種有效的植入方式,若代言人能火,品牌方受益會更大;對於節目組來講,代言人也是在節目中植入贊助商軟性廣告的有效方式,而且在未來的節目制作中,節目組可以以贊助商的代言合同來吸引明星加盟,這能增強節目對明星的吸引力,同時也間接降低邀請嘉賓的費用;對於觀眾而言,如果嘉賓在節目中表現出色,帶點植入廣告完全可以接受,而且更容易將對嘉賓的喜愛之情轉移到對品牌方的支持上,這是贊助商最想看到的結果;對於明星而言,這可是一筆名利雙收的好生意,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這樣的合同。

贊助商——節目組——觀眾——代言人,這是一種多方共贏的植入形式,按照現在各電視臺綜藝真人秀的植入廣告發展節奏,未來會更多的用到這種形式。接下來又會有多檔新節目上線,各位不妨到時候留意一下。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王利陽,微信公號-科技不吐不快。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觀點及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8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