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匹凸匹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匹凸匹10月1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於10月17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公司表示,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並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136

子公司三季報去哪兒了? 匹凸匹資產“轉移”案的曖昧與真相

最重要的子公司拒不提供財務資料,上市公司只能變更季報財務核算方式。與鮮言爭奪數月之後,匹凸匹似乎已徹底在荊門漢通置業有限公司(下稱“荊門漢通”)控制權之爭中落敗。

匹凸匹10月30日批露的2016年三季報顯示,荊門漢通拒不提供三季度財務資料。匹凸匹因此改變財務核算方法,將其這家最重要的子公司,在合並報表中改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從而導致上市公司當期賬面貨幣資金、存貨、固定資產等大幅調減。次日,匹凸匹財務總監李艷蹊蹺辭職。李艷的另一個身份,恰恰是荊門漢通的董事,並在鮮言控制的多家企業任職。

匹凸匹與鮮言的荊門漢通控制權之爭,沖突不斷卻又充滿曖昧。2015年11月開始,短短一個多月內,匹凸匹對荊門漢通實施了出售、解散、增資等眼花繚亂的騰挪,直至鮮言實際控制荊門漢通,雙方由此發生沖突。在此過程中,雙方雖然相互訴訟,卻又往頻繁進行資金、資產交易等往來。

喪失控制權?

10月30日披露的三季報,對匹凸匹來說,顯得有些尷尬。在三季報中,匹凸匹首先提示,由於財務核算方法改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其三季報財務數據不包含荊門漢通數據。除了荊門漢通外,其董事會、全體董事保證三季報的真實性。

三季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匹凸匹營業收入5446萬元,凈利潤虧損4151萬元,虧損額比去年同期增加910萬元,同比下降14.02%。去年同期,該公司營業收入為-6744元,虧損3641.23萬元。財務核算方式改變的影響,表現尚不明顯。

匹凸匹稱,出現這種情況,要是荊門漢通核算方法變更所致。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荊門漢通拒不提供三季度財務數據。匹凸匹公告稱,截至10月30日,經公司多次催要,荊門漢通始終未提供第三季度財務數據,因此三季報財務數據未納入荊門漢通的數據,財務核算方法變更為可出售金融資產。

匹凸匹與荊門漢通的齟齬,始於後者兩家子公司今年6月增資。按照匹凸匹的說法,今年7月6日,公司突然收到荊門漢通的通知,後者子公司荊門漢達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荊門漢達”)、湖北漢佳置業有限公司(下稱“湖北漢佳”)完成增資,並於6月28日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增資對方為深圳柯塞威大數據有限公司(下稱“柯塞威大數據”)、深圳柯塞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柯塞威網絡科技”),增資額6000萬元、3000萬元。自此之後,雙方便沖突不斷。

根據披露,匹凸匹持有荊門漢通42%股權,深圳柯賽威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柯賽威信息”)持股比例為40%,成都萬泰置業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8%,但柯賽威信息所持股權的表決權,亦由將匹凸匹行使。因此,荊門漢通為匹凸匹合並報表的控股子公司。

作為最重要的資產,荊門漢通對匹凸匹至關重要。根據年報披露數據示,荊門漢通2015年營業收入為2104.58萬元,為該公司營業收入的全部來源。2016年半年顯示,匹凸匹還向荊門漢通提供余額3.12億元的借款。

財務方式的變更,對匹凸匹的影響巨大。三季度財務報表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匹凸匹賬面貨幣資金6851萬元,比年初大幅減少52.71%;其他應收款4.58億元,較年初大幅增加4.38億元,增幅超過21倍。此外,存貨、固定資產也較年初大幅減少89.54%、63.88%。荊門漢通的資產、負債,已不再體現在匹凸匹的財務報表中。

值得註意的是,盡管荊門漢通對於匹凸匹的營收至關重要,匹凸匹並未在荊門漢通派任人員。資料顯示,荊門漢通由鮮言擔任董事長,荊門漢達、湖北漢佳增資,正是鮮言主持下完成,但當時其已從匹凸匹辭職。另外兩名董事李艷、史潔,是鮮言控制匹凸匹時的管理層成員,並與鮮言存在關聯關系。匹凸匹也指責稱,湖北漢佳、荊門漢達增資,未進行資產評估,亦未經上市公司同意。

這似乎表明,荊門漢達、湖北漢佳增資時,匹凸匹就已失去對荊門漢通的掌控。此次荊門漢通拒不提供三季度財務資料,是否表明匹凸匹已經失去對該公司的控制?而匹凸匹又已承認這一現實?

“從法律關系上來說,會計方式的變更,不會涉及到所有權的變動。”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律師劉華浩向《第一財經日報》分析,匹凸匹上述做法,可能是因為無法獲得充分完整的數據,不得已改變會計核算方法,並不是控制權的喪失。

對於這一情況,監管部門已經開始註意。10月31日,上證所發出問詢函,要求匹凸匹披露上市會計處理對三季度、2016年全年損益的影響,並請年審會計師發表意見。請你公司結合本次三季報披露情況,說明對荊門漢通是否還具有控制力,並提供相應的證據。11月1日,本報記者向匹凸匹董秘吳延坤了解該公司對此事的態度,但對方沒有正面回複。

資產爭奪戰真相

鮮艷在荊門漢通進行的一系列騰挪,以及與匹凸匹進行的多項交易,使得外界對於雙方的真實關系一直充滿外了疑竇。

回顧匹凸匹、鮮言對荊門漢通,經歷了出售、解散、增資等複雜過程,整個事件也另有玄機。出售、解散荊門漢通,都是在鮮言控制匹凸匹期間進行。2015年11月3日,匹凸匹因擬出售資產,進行重組停牌。當年11月24日,該公司宣布終止重組,出售資產為名下房企,但因為荊門漢通主要原因是無力投資開發,無法正常經營。公司決定解散荊門漢通。

去年12月9日,因股東大會表決時未能通過,解散荊門漢通的計劃未能實施。八天後,該公司又決定,由柯賽威信息對荊門漢通增資,並持股40%。

由此可見,鮮言在荊門漢通爭奪戰中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隨後,匹凸匹、鮮言進行了一系列眼花繚亂的騰挪。2015月12月28日,鮮言將所持匹凸匹全部股份,轉讓給上海五牛基金,總價為8億元,隨後辭去匹凸匹董事、董秘等一切職務,但荊門漢通卻成為聯系鮮言、匹凸匹之間的通道。

今年3月28日,匹凸匹持股42%的子公司荊門漢通決定,成立荊門漢達、湖北漢佳兩家全資子公司。隨後,荊門漢通將名下的兩幅土地,過戶至荊門漢達、湖北漢佳公司名下。今年6月,又引入柯塞威大數據、柯塞威網絡科技,成為荊門漢達、湖北漢佳持股75%的股東。

由此,實際持有荊門漢通40%股權的鮮言,便成為湖北漢佳、荊門漢達的實際控制人。但在今年7月6日,匹凸匹得知此事後,要求荊門漢通撤銷相關增資決議,並於7月11日起訴荊門漢通、鮮言、荊門漢達、柯塞威大數據,並要求賠償損失1.98億元。

就在匹凸匹起訴鮮言、荊門漢通等的同一天,鮮言也起訴了荊門漢達。9月28日,匹凸匹披露稱,柯塞威大數據已經起訴,要求荊門漢達賠償其1億元損失,並將荊門漢通、匹凸匹列為第三人,理由是撤銷增資損害了柯塞威大數據的權益。但蹊蹺的是,7月28日,荊門漢通股東會議撤銷增資議案,正是由鮮言主持進行。

有投資者認為,鮮言的上述做法,存在轉移資產的懸疑,而匹凸匹與在其中充當的角色,也迷霧重重。公告顯示,7月11日起訴鮮言之後,匹凸匹直到9月13日才披露此事。在此期間的8月19日,匹凸匹還以1億元的價格,向鮮言控制的企業出售資產。

與此同時,雖然荊門漢通已作出撤銷增資決定,但至今卻仍未辦理工商變更。9月28日,匹凸匹公告稱,雙已就撤銷上述兩公司增資達成一致,但辦理撤銷增資工商登記,尚需與荊門東寶區法院、工商部門溝通。

匹凸匹披露2016年三季報的關鍵時間,發生了一系列人事變動。10月31日,匹凸匹公告稱,該公司近日收到財務總監李艷的辭職報告,李艷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財務總監職務,其辭職報告自送達公司董事會時生效。

李艷的角色至為關鍵。除了匹凸匹財務總監一職外,其與鮮言關系密切。“天眼查”資料顯示,李艷還擔任荊門漢通董事。此外,李艷還是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深圳)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深圳柯塞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這兩家公司均為鮮言控制,分別出資100%、99%。

【相關】

匹凸匹“轉移”資產案波瀾再起 增資撤銷鮮言仍被索賠2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594

鲜言换场计——从匹凸匹到慧球科技

http://www.xcf.cn/newfortune/texie/201611/t20161104_777577.htm

在A股市场上,或许没有哪个人像鲜言这样,能够以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委身”到另一家上市公司做证券事务代表。这种非常规的职业发展规划,当然不能用常理来解释。从入主匹凸匹到任职慧球科技,伴随着鲜言的,绝不只有这一个反常,层层剥开之后,却疑似有“隐藏的手”在幕后运作。符胜斌/文

  一家上市公司一个月内收到4份监管函,相当于每周一份,这是什么感受?这个问题可以去问一下慧球科技(600556),或者远一点,问一问匹凸匹(600696)。而能将这两家毫无关联公司联系在一起的,无疑就是现在资本市场的焦点人物鲜言了。

  鲜言,1975年出生,做过律师,干过投资,当过董事长,目前是证券事务代表。其被资本市场所熟识,应当是先以董事长身份运作匹凸匹,后又转投慧球科技出任证代。

  这种在外人看来不合常规的职业发展路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呢?

  匹凸匹两度易主

  因为一年前的“更名事件”,匹凸匹一跃成为市场上的知名企业—2015年7月,上市公司多伦股份更名为匹凸匹(谐音“P2P”),深度契合当时的互联网金融热点,引起众多市场人士的热议。其实,更让人惊讶的是,在更名之前的半年时间内,该公司就两度更换实际控制人,这样的速度在A股恐怕也为数不多。

  多伦股份第一次“易主”发生在2011年12月。当时,其原实际控制人陈隆基以转让多伦投资(香港)公司(以下简称“多伦投资”)的方式,将其间接持有的多伦股份11.74%股权转让给了李勇鸿(图1)。

  从这次实际控制人变化的过程来看,陈、李二人的股权交易估计费了一番周折,最主要的体现就是陈隆基在二级市场上的大举减持。

  陈隆基原来持有多伦股份1.24亿股,约占总股本的36.5%。在2011年的4、5、9、11月,陈隆基进行了大规模的减持,总计减持了8431万股,套现8.18亿元左右,平均减持价格约为9.7元/股(表1)。

  在陈隆基完成最后一笔减持不久,2011年12月1日,陈隆基与李勇鸿签署股权转让协议,陈隆基将其所控制的多伦投资100%股权以3.6亿元价格转让给李勇鸿。此时多伦投资持有多伦股份约4000万股。这就意味着,李勇鸿耗资3.6亿元收购了多伦股份4000万股,每股价格为9元。

  这一转让价格与陈隆基的减持均价相比,还是有一定的折扣。通过此次收购,李勇鸿也一举成为多伦股份的实际控制人,持股11.74%。而陈隆基得以总计至少套现11亿元并彻底退出多伦股份。

  李勇鸿在成为多伦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后,作了两项承诺:一是承诺对多伦股份进行重组,置入煤化工产业项目,置出多伦股份现有的资产及债务;二是承诺12个月内不转让已拥有的上市公司权益。

  然而,2012年7月,也就是在李勇鸿成为实际控制人刚刚半年之后,多伦股份又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在2个月前(也就是2012年5月)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了变化,由李勇鸿变成了鲜言。事隔2个月才发布实际控制人变更的公告,这种情况实属罕见。

  这次的变更同样是在多伦投资层面进行的,李勇鸿将多伦投资51%及49%的股权,分别转让给了鲜言控制的两家香港公司HILLTOP GLOBAL(中文名为“鸿丰环球”)及ON EVER(图2)。

  这次多伦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变更过程中,有几个蹊跷之处。

  一是转让价格。李勇鸿将多伦投资100%股权转让给鲜言时,两次转让价格分别是2亿元和1.4亿元,合计3.4亿元,而其获得该笔股权付出的是3.6亿元,换句话说,他“亏损”了2000万元。这与通常的A股壳公司转让情形大相径庭,李勇鸿不仅没有博得转让收益,反而还在赔本做买卖。

  二是公告时间。上市公司时隔两个月才“知晓”其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并且在收到多伦投资告知其控股股东变更的函件后,多伦股份一直未能与李勇鸿取得联系,李勇鸿也未能按规定履行相应的披露义务,仿佛一夜之间从世界上消失。

  三是承诺打水漂。李勇鸿成为多伦股份实际控制人不到半年,就通过转让多伦投资的股权间接实现退出,与其承诺的12个月内不转让上市公司权益不符。

  多伦股份第二次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除了信息披露不及时、原实际控制人“失踪”以及挑战监管底线之外,另一个重要疑问是,为什么李勇鸿要这么快、不惜代价从多伦股份中退出?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李勇鸿所作出的向多伦股份注入煤化工项目的承诺未能如期实现。

  在获得实际控制权后,李勇鸿立即主导多伦股份以8000万元代价,收购新疆东恒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恒投资”)持有的新疆东平焦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平焦化”)26.67%股权,并向东平焦化现金增资1亿元,将持股比例提高至45%成为第一大股东。这个议案在获得多伦股份董事会通过后,却在2011年底的股东大会上以90%的高票率被否决。

  收购案被否决的主要原因还是东平焦化的业绩问题。根据审计报告专项说明,东平焦化2010年1-6月营业收入为5237.8万元,营业利润-723.6万元,净利润-722.1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77.8万元。特别是,东平焦化2011年6月及以前的会计原始凭证资料因被盗丢失,造成审计机构无法对此前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实施有效的审计。

  然而,即便收购案失败,似乎也不至于让李勇鸿以这么快的速度,赔本把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权拱手让与他人。为探寻答案,我们需要再深入分析鲜言在入主多伦股份之后的举动。

  鲜言运作多伦股份三部曲

  鲜言从2012年以低成本方式获得多伦股份控制权,到2016年初退出时,将近4年的时间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是成立公司,更名匹凸匹,“转型”互联网金融。

  2014年11月,多伦股份出资1.15亿元设立了深圳柯塞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柯塞威基金”),并推出配资服务的网络平台“KCV·红马甲”。但这家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高达10亿元引起了交易所的关注,并对其业务合法性提出质疑,于是多伦股份在2015年4月将该公司以1.1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了鲜言。

  在交易完成之后,多伦股份发布了鲜言的一项声明,表示为使柯塞威基金的业务能有更好的发展,鲜言决定将1.15亿元以保证金的形式投入到与四川蓉记鸿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蓉记鸿丰”)的合作业务中。同时,鲜言承诺“对上述合作资金投入所导致的结果负责”。

  分析蓉记鸿丰与柯塞威基金的合作协议,其本质应是一份配资业务协议,由柯塞威基金提供客户资源,蓉记鸿丰提供资金支持。前述鲜言发出的声明,并未明确指出该1.15亿元具体系何者投入。是由鲜言个人投入呢,还是鲜言以董事长身份指令上市公司投入呢?假如是鲜言个人投入,则其在声明中似无必要承诺“对上述合作资金投入所导致的结果负责”,因而,更像是鲜言让多伦股份拿出了1.15亿元帮助其发展业务。

  但是多伦股份在转让柯塞威基金全部股权的同时,又设立了深圳柯塞威金融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柯塞威金服”),注册资本1亿元。该公司也旋即被转让给了鲜言和北京柯塞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柯塞威资管”)。

  在完成上述子公司的设立与转让之后,2015年7月,多伦股份宣布正式向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领域转型,并更名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匹凸匹”),并再出资1亿元设立子公司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匹凸匹深圳金服”)。这次更名在市场上引发广泛关注。但此时的匹凸匹,一无正式业务、二无人员配备、三无可行性论证。其更名事宜立即受到了上交所的关注,交易所两次发出问询函,并要求公司停牌自查。尽管如此,多伦股份还是执意更名为匹凸匹。

  在转型互联网金融服务的设想之下,匹凸匹又在2015年10月相继出资1000万元设立了两家子公司:匹凸匹超市(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匹凸匹超市”)和匹凸匹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匹凸匹网络科技”)。不过2个月之后,匹凸匹又将上述2家公司股权转让给了柯塞威资管。而前述的匹凸匹深圳金服,也在2016年8月以1亿元价格,被转让给了已由柯塞威资管控制的匹凸匹网络科技。

  经过这一番挪腾,多伦股份设立的众多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被全部转出。从接手方来看,主要是鲜言及其控制的深圳柯塞威基金,而另一个接手方柯塞威资管也与鲜言存在紧密关系(图3)。

  柯塞威资管由鲜勇、鲜栗两名股东持有。根据有关报道,此两名股东与鲜言是兄弟关系。值得玩味的还有,柯塞威资管的曾用名是鸿丰万泰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曾用名中的“鸿丰”二字,不仅体现在蓉记鸿丰的字号中,而且也体现在鲜言收购多伦股份时设立的鸿丰环球集团公司的字号中。

  二是通过关联公司控制匹凸匹的核心资产。

  截至2015年底,匹凸匹实现营业收入2105万元,利润-1.68亿元。其收入全部来自房地产业务,并且全部是由其持股42%的荆门汉通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通置业”)贡献。其高调拓展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对公司营收毫无贡献。显然,汉通置业是匹凸匹手中仅剩的有价值的资产。对于这块资产,鲜言通过两步转移控制权。

  其一,对汉通置业进行增资扩股。由鲜言控制的柯塞威金服出资1亿元,获得汉通置业40%的股权。这起增资的时点是在2015年末,也就是鲜言即将失去匹凸匹实际控制人身份之时。在增资的同时,柯塞威金服承诺将新获得40%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匹凸匹。

  其二,对荆门汉通置业进行资产重组。汉通置业名下持有位于荆门市的两块土地1号地和2号地,地价成本分别为1.84亿元、0.69亿元,但均面临因开发延期而被政府收回的风险。为了“盘活”土地,汉通置业分别以1号地、2号地出资设立了荆门汉达实业、湖北汉佳置业。接着在2016年6月,柯塞威金服的子公司深圳柯赛威大数据向荆门汉达实业增资6000万元,取得其75%的股权;柯塞威金服的另一家子公司深圳柯塞威网络科技向湖北汉佳置业增资3000万元,取得其75%的股权。

  也就是说,鲜言在失去匹凸匹实际控制人地位后,总计用1.9亿元就取得了匹凸匹最核心、唯一收入来源资产的75%股权,仅相当于土地成本价。因此,尽管在汉通置业层面,鲜言非常慷慨地委托了表决权,但实际上此举已经把汉通置业架空了,所谓的表决权一文不值。

  鲜言此举或许惹恼了匹凸匹新晋的控制人,匹凸匹以增资有违程序和董事、高管未尽勤勉责任为由,向法院提起要求撤销交易的诉讼。不过,从既成事实及有关判决规则来看,法院撤销的可能性比较小。

  三是减持股份与关联交易。

  在利用多伦股份这个平台为自己谋利的同时,从2014年4月开始,鲜言就开始不断减持多伦股份(表2)。减持的理由是为了减少外资股东的持股比例,以便多伦股份由中外合资企业转成内资公司开展金融业务。

  从鲜言的减持数据来看,每股6-7元的减持价格低于其入股时每股8.5元的水平,鲜言减持2000万股预计获得1.2亿元的收入,较其1.7亿元的成本亏损约5000万元。

  鲜言亏本甩卖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12月,鲜言将其持有的HILLTOP GLOBAL的51%股权和ON EVER的49%股权转让给了殷群,从而间接转让了剩余2000万股多伦股份,转让价格高达4亿元。不过,因为殷群未能按照约定支付股权转让款,股权转让协议自动解除。

  鲜言转让股权的“大计”不仅没有实现,反而接下来受股市剧烈波动的影响,还通过设立2个资管计划,合计增持约1000万股。2个资管计划总规模是7.8亿元,按1:2的结构设计,鲜言及其一致行动人作为劣后受益人出资2.6亿元(增持1000万股,鲜言作为劣后部分的实际支出约为4500万元)。此时,鲜言持有的匹凸匹的股票数又增加到3000万股。

  这3000万股在2015年12月底再次被鲜言以8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五牛基金,每股价格约27元。但由于这次交易,交易所对多伦投资(后更名为匹凸匹中国)转让的其中2000万股是否符合减持规定提出质疑,鲜言和五牛基金推迟了交易时间,并变更了交易方式。

  对于匹凸匹中国持有的2000万股,采取了五牛基金在香港对ON EVER单方增持99%股权的方式获得该部分股权(图4);对资管计划持股部分,采取了直接受让方式,五牛基金按每股14.44元价格耗资1.46亿元收购了约1000万股。 

 

  按照这种模式,似乎鲜言只收到了1000万股的1.46亿元现金对价,而轻易让渡了另外2000万股的价值。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五牛基金对匹凸匹中国增资只是为了规避转让的限制从而获得控制权,对于后续鲜言在ON EVER所持1%的股权,双方应有其他利益安排。

  不过,如果按照资管计划持股的转让价格计算,匹凸匹中国所持2000万股价值大约为2.92亿元。这就意味着鲜言所持3000万股的转让对价只有4.48亿元,远低于双方之前约定的8亿元转让价格。这背后又可能有什么不为外人所知的安排呢?

  鲜言除了通过上述手段对匹凸匹进行运作之外,也利用一些常见的关联交易进行套利。汉通置业曾在2012年与荆门市精九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九贸易”)签署了钢材购销合同,汉通置业向精九贸易购买价值3000万元的钢材,精九贸易当时是由鲜言间接持股90%。对于这起关联交易,多伦股份并未及时披露。在这笔交易之外,多伦股份还为精九贸易法人代表方红星的5500万个人借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甚至早前从多伦股份快进快出的李勇鸿,与鲜言也不无关联。在鲜言执掌多伦股份期间的2013年7月,鲜言曾将原本质押给渤海国际信托的4000万股多伦股份股票,全部转质押给李勇鸿。这笔交易或许意味着,鲜言和李勇鸿并不只是简单的交易关系,也许有一只“隐藏的手”在推动这个事件的发展。

  影子推手

  这只隐藏在幕后的推手,其实已有些许行踪“暴露”了出来。

  在李勇鸿主导多伦股份收购东平焦化失利后的2012年4月,东平焦化的控股股东发生了变化。重庆爱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爱普”)耗资2.1亿元,从东平焦化原大股东东恒投资及另一家股东手中共计受让其70%股权,东恒投资持有剩余的30%。而李勇鸿在1997-2005年期间,出任重庆爱普的董事兼总经理。

  重庆爱普成立于2000年,这家公司股权架构略显复杂,特别是其中夹杂了交叉持股的情况,这使其实际控制人是谁不易分辨(图5)。

  但是持有重庆爱普98%的重庆光远投资所发生的一次股东变更,揭示了重庆爱普的实际控制人详情。

  2016年7月4日,重庆光远投资的原控股股东高晓东,将其所持的股权全部转让给了重庆新联物业(其控股股东为香港福佳),从而彻底退出。虽然如此,但高晓东还是担任了重庆爱普下属的重庆新城开发建设等多家公司的董事长、董事等职务。因此,有可能是高晓东通过香港福佳控制了重庆光远投资,是实际控制人。此外,从重庆爱普的股权架构来看,间接持股的冯多伦也是重要角色之一。

  高晓东、冯多伦与李勇鸿之间存在合作的另一个体现是,在李勇鸿获得多伦股份控制权后,多伦股份新增了廖克难、蒋跃中、张明3名高管,分别担任总经理、财务总监和董秘。根据履历,这3人均曾在重庆光远投资或其关联公司任职。

  基于上述事实,一个可能的逻辑是,或许是在高晓东的幕后推动下,李勇鸿得以入主多伦股份,并主持收购东平焦化。在收购东平焦化失利后,不得已由高控制的重庆爱普接手完成收购,而李勇鸿则退出这场游戏,结束其前台操盘手的角色。

  考虑到高晓东曾经在2015年意图借助渝开发(000514)将自己所掌控的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多伦股份又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公司,李勇鸿入主多伦股份的意图,或许并不只是收购东平焦化这么简单了。不过由于收购东平焦化失利,使得整个计划功亏一篑。

  那么,鲜言又是如何加入到这场资本局的呢?答案或许还是与重庆这家公司有关。

  前文曾经提到,在鲜言入主之后,多伦股份子公司汉通置业与精九贸易有一笔3000万元的关联交易未及时披露,鲜言通过精九投资持有精九贸易全部股权。精九投资这家公司于2009年7月在湖北荆门成立,注册资本为1亿元。根据多伦股份披露的信息,鲜言曾是湖北精九投资的股东之一,持有其90%的股权。

  相关工商信息显示,湖北精九投资当前的股东为:鲜言的兄弟鲜栗持有40%股权,冯多伦和另一名自然人冷虹各持有30%,鲜言已不在股东之列。

  既然鲜言和冯多伦存在这层关系,那么是不是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在李勇鸿主导多伦股份收购东平焦化失利后,在冯多伦及高晓东的协调下,让鲜言走向台前,接手李勇鸿继续推进多伦股份的“转型”?或许这也可以解释何以李勇鸿要以亏本价甩卖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权。

  登台慧球科技

  在从匹凸匹“功成身退”后不久,鲜言并未沉默太长时间,这次他施展身手的舞台是另外一家上市公司—慧球科技,鲜言应聘成为慧球科技证券事务代表。此时的慧球科技,正在陷入一场控制权纷争。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斐讯”)控制人顾国平,曾在2014年7月高调入主慧球科技。其先后筹划的非公开发行、重大资产重组等诸多计划失败后,不得已利用杠杆资金,通过一系列资管计划增持慧球科技股份,持股比例一度达到8.79%(图6)。但由于资管计划爆仓、上海斐讯股权被冻结等原因,顾国平的持股比例下降到1.8%,不得不在2016年7月辞去慧球科技董事长职务,上海斐讯进驻慧球科技董事会的高管也相继离职。

  在顾国平离职后不久的2016年8月,鲜言出任慧球科技的证券事务代表,当时就有传言称其要谋求控制慧球科技。而在慧球科技实际控制人缺位的情况下,张琲控制的深圳市瑞莱嘉誉投资企业(以下简称“瑞莱嘉誉”)也加入了控制权的争夺。截至目前,瑞莱嘉誉已持有慧球科技7.5%股权,位列第一大股东。

  慧球科技这场控制权之争究竟何时会水落石出,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但鲜言加盟之后的慧球科技,对瑞莱嘉誉采取了“拒、拉、设”三招。

  一是拒,拒瑞莱嘉誉。具体方式是对瑞莱嘉誉的持股采取“无视”态度。瑞莱嘉誉在持股比例达到4.999978%的时候,曾经发函给慧球科技,要求其发布持股达5%的权益变动报告书。但慧球科技一直未予以配合披露,并且召开董事会否决了披露瑞莱嘉誉增持股份的权益变动报告议案。

  对此,上交所向慧球科技发出询问函。按照慧球科技的回复说法,之所以采取上述举动,主要是因为瑞莱嘉誉的持股比例未达到5%。虽然上交所在《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明确,5%在实践中的取值范围为达到该持股比例的股票数的前后1手(1手等于100股),但该指引主要适用于“一家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30%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的行为”,而瑞莱嘉誉在购买慧球科技4.999978%股份之前并未持有慧球科技股份,不属于《指引》的适用范围。因此,慧球科技可以不予披露。

  二是拉,拉顾国平做“挡箭牌”。顾国平持股比例仅有1.8%,其在2016年7月就辞去了在慧球科技的所有职务,而且提名的高管都从董事会中退出,显然已经不是慧球科技的实际控制人了,其本人也多次公开做了如此表态。但慧球科技坚称顾国平仍是实际控制人,理由是慧球科技新的董事是在顾国平控制时期聘任的,因此,顾国平仍可以对公司决策形成实质性控制。

  三是设,设立系列子公司。慧球科技设立子公司的手法,与鲜言在匹凸匹时如出一辙。2016年7月29日,慧球科技宣布投资1亿元成立5家公司,只不过匹凸匹时设立的子公司带有“柯塞威”字样,在此时变成了带有“科赛威”字样(图7)。

  有匹凸匹前车之鉴,慧球科技设立的这几家公司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会不会在进行处理后,慧球科技会以类似匹凸匹的模式给予鲜言支持呢?

  慧球科技的应对举措,尤其是拒绝披露瑞莱嘉誉的权益报告,引起了资本市场和监管部门对瑞莱嘉誉的关注。交易所也发函询问瑞莱嘉誉,督促其披露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如此一来,二级市场的游资闻风而动,拉高了慧球科技的股价,增加潜在收购方的收购成本,干扰其收购行为。

  瑞莱嘉誉可能确实感到有苦难言,慧球科技为达目的完全不顾监管规则肆意为之。瑞莱嘉誉的难堪,可以从其推迟回复交易所的问询函得到某些侧面印证。不过,从瑞莱嘉誉最终回复的情况来看,其可能不过是一枚棋子而已。

  瑞莱嘉誉背后的魅影

  瑞莱嘉誉增持慧球科技7.5%股权,总计耗资4.68亿元。对这笔资金的来源,瑞莱嘉誉在回答交易所的问询函时也直言不讳是“借的”。瑞莱嘉誉从北京州际田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州际田野”)、朱斌、北京禾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禾佑物业”)、北京天元创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天元创展”)4个债权人借款6亿元,期限5年,利率均为6%,这其中北京州际田野提供了5.5亿元。

  进一步分析这4位债权人的关系,瑞莱嘉誉实际上是从两家借的购股资金—北京州际田野和朱斌,其余2家债权人是朱斌的关联企业(图8)。

  在这些债权人中,北京州际田野的身份最引人关注。北京州际田野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50万元。以这样的注册资本规模借给瑞莱嘉誉5.5亿元资金,其背后似乎有不容小觑的力量。

  另外两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其一,瑞莱嘉誉开始启动对慧球科技的股权收购时,所获得的1900万股(接近5%)来自于北京州际田野,双方通过大宗交易完成易手;其二,2016年8月,瑞莱嘉誉的唯一有限合伙人张琲将其所持90.9%的份额转让给了北京州际田野,后者又将其在瑞莱嘉誉的认缴出资额提高到6.005亿元,并将其对瑞莱嘉誉的5.5亿元债权转为了LP份额。如此一来,北京州际田野在瑞莱嘉誉的出资份额提高到了99.9833%(图9)。

 

  由此看,瑞莱嘉誉可能不过是北京州际田野用于收购慧球科技的工具而已。那么,北京州际田野及其自然人股东田野、颜婉琳又是什么背景呢?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欲查看其他资本圈精英评论,请扫描版权页二维码,下载并登录“新财富酷鱼”和我们互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251

【財技】那場轟動一時的匹凸匹更名事件,最終帶給市場的卻是一地雞毛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9523&summary=

【財技】那場轟動一時的匹凸匹更名事件,最終帶給市場的卻是一地雞毛

家上市公司一個月內收到4份監管函,相當於每周一份,這是什麽感受?這個問題可以去問一下慧球科技(600556),或者遠一點,問一問匹凸匹(600696)。而能將這兩家毫無關聯公司聯系在一起的,無疑就是現在資本市場的焦點人物鮮言了。


鮮言,1975年出生,做過律師,幹過投資,當過董事長,目前是證券事務代表。其被資本市場所熟識,應當是先以董事長身份運作匹凸匹,後又轉投慧球科技出任證代。


這種在外人看來不合常規的職業發展路徑,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邏輯呢?


匹凸匹兩度易主


因為一年前的“更名事件”,匹凸匹一躍成為市場上的知名企業——2015年7月,上市公司多倫股份更名為匹凸匹(諧音“P2P”),深度契合當時的互聯網金融熱點,引起眾多市場人士的熱議。其實,更讓人驚訝的是,在更名之前的半年時間內,該公司就兩度更換實際控制人,這樣的速度在A股恐怕也為數不多。


多倫股份第一次“易主”發生在2011年12月。當時,其原實際控制人陳隆基以轉讓多倫投資(香港)公司(以下簡稱“多倫投資”)的方式,將其間接持有的多倫股份11.74%股權轉讓給了李勇鴻(圖1)。



從這次實際控制人變化的過程來看,陳、李二人的股權交易估計費了一番周折,最主要的體現就是陳隆基在二級市場上的大舉減持。


陳隆基原來持有多倫股份1.24億股,約占總股本的36.5%。在2011年的4、5、9、11月,陳隆基進行了大規模的減持,總計減持了8431萬股,套現8.18億元左右,平均減持價格約為9.7元/股(表1)。



在陳隆基完成最後一筆減持不久,2011年12月1日,陳隆基與李勇鴻簽署股權轉讓協議,陳隆基將其所控制的多倫投資100%股權以3.6億元價格轉讓給李勇鴻。此時多倫投資持有多倫股份約4000萬股。這就意味著,李勇鴻耗資3.6億元收購了多倫股份4000萬股,每股價格為9元。


這一轉讓價格與陳隆基的減持均價相比,還是有一定的折扣。通過此次收購,李勇鴻也一舉成為多倫股份的實際控制人,持股11.74%。而陳隆基得以總計至少套現11億元並徹底退出多倫股份。


李勇鴻在成為多倫股份的實際控制人後,作了兩項承諾:一是承諾對多倫股份進行重組,置入煤化工產業項目,置出多倫股份現有的資產及債務;二是承諾12個月內不轉讓已擁有的上市公司權益。


然而,2012年7月,也就是在李勇鴻成為實際控制人剛剛半年之後,多倫股份又發布了一則公告,宣布在2個月前(也就是2012年5月)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了變化,由李勇鴻變成了鮮言。事隔2個月才發布實際控制人變更的公告,這種情況實屬罕見。


這次的變更同樣是在多倫投資層面進行的,李勇鴻將多倫投資51%及49%的股權,分別轉讓給了鮮言控制的兩家香港公司HILLTOP GLOBAL(中文名為“鴻豐環球”)及ON EVER(圖2)。



這次多倫股份的實際控制人變更過程中,有幾個蹊蹺之處。


一是轉讓價格。李勇鴻將多倫投資100%股權轉讓給鮮言時,兩次轉讓價格分別是2億元和1.4億元,合計3.4億元,而其獲得該筆股權付出的是3.6億元,換句話說,他“虧損”了2000萬元。這與通常的A股殼公司轉讓情形大相徑庭,李勇鴻不僅沒有博得轉讓收益,反而還在賠本做買賣。


二是公告時間。上市公司時隔兩個月才“知曉”其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並且在收到多倫投資告知其控股股東變更的函件後,多倫股份一直未能與李勇鴻取得聯系,李勇鴻也未能按規定履行相應的披露義務,仿佛一夜之間從世界上消失。


三是承諾打水漂。李勇鴻成為多倫股份實際控制人不到半年,就通過轉讓多倫投資的股權間接實現退出,與其承諾的12個月內不轉讓上市公司權益不符。


多倫股份第二次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除了信息披露不及時、原實際控制人“失蹤”以及挑戰監管底線之外,另一個重要疑問是,為什麽李勇鴻要這麽快、不惜代價從多倫股份中退出?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李勇鴻所作出的向多倫股份註入煤化工項目的承諾未能如期實現。


在獲得實際控制權後,李勇鴻立即主導多倫股份以8000萬元代價,收購新疆東恒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恒投資”)持有的新疆東平焦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平焦化”)26.67%股權,並向東平焦化現金增資1億元,將持股比例提高至45%成為第一大股東。這個議案在獲得多倫股份董事會通過後,卻在2011年底的股東大會上以90%的高票率被否決。


收購案被否決的主要原因還是東平焦化的業績問題。根據審計報告專項說明,東平焦化2010年1-6月營業收入為5237.8萬元,營業利潤-723.6萬元,凈利潤-722.1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為-77.8萬元。特別是,東平焦化2011年6月及以前的會計原始憑證資料因被盜丟失,造成審計機構無法對此前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實施有效的審計。


然而,即便收購案失敗,似乎也不至於讓李勇鴻以這麽快的速度,賠本把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權拱手讓與他人。為探尋答案,我們需要再深入分析鮮言在入主多倫股份之後的舉動。


鮮言運作多倫股份三部曲


鮮言從2012年以低成本方式獲得多倫股份控制權,到2016年初退出時,將近4年的時間主要做了3件事。


一是成立公司,更名匹凸匹,“轉型”互聯網金融。


2014年11月,多倫股份出資1.15億元設立了深圳柯塞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柯塞威基金”),並推出配資服務的網絡平臺“KCV•紅馬甲”。但這家公司認繳的註冊資本高達10億元引起了交易所的關註,並對其業務合法性提出質疑,於是多倫股份在2015年4月將該公司以1.15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鮮言。


在交易完成之後,多倫股份發布了鮮言的一項聲明,表示為使柯塞威基金的業務能有更好的發展,鮮言決定將1.15億元以保證金的形式投入到與四川蓉記鴻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蓉記鴻豐”)的合作業務中。同時,鮮言承諾“對上述合作資金投入所導致的結果負責”。


分析蓉記鴻豐與柯塞威基金的合作協議,其本質應是一份配資業務協議,由柯塞威基金提供客戶資源,蓉記鴻豐提供資金支持。前述鮮言發出的聲明,並未明確指出該1.15億元具體系何者投入。是由鮮言個人投入呢,還是鮮言以董事長身份指令上市公司投入呢?假如是鮮言個人投入,則其在聲明中似無必要承諾“對上述合作資金投入所導致的結果負責”,因而,更像是鮮言讓多倫股份拿出了1.15億元幫助其發展業務。


但是多倫股份在轉讓柯塞威基金全部股權的同時,又設立了深圳柯塞威金融信息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柯塞威金服”),註冊資本1億元。該公司也旋即被轉讓給了鮮言和北京柯塞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柯塞威資管”)。


在完成上述子公司的設立與轉讓之後,2015年7月,多倫股份宣布正式向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領域轉型,並更名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匹凸匹”),並再出資1億元設立子公司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匹凸匹深圳金服”)。這次更名在市場上引發廣泛關註。但此時的匹凸匹,一無正式業務、二無人員配備、三無可行性論證。其更名事宜立即受到了上交所的關註,交易所兩次發出問詢函,並要求公司停牌自查。盡管如此,多倫股份還是執意更名為匹凸匹。


在轉型互聯網金融服務的設想之下,匹凸匹又在2015年10月相繼出資1000萬元設立了兩家子公司:匹凸匹超市(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匹凸匹超市”)和匹凸匹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匹凸匹網絡科技”)。不過2個月之後,匹凸匹又將上述2家公司股權轉讓給了柯塞威資管。而前述的匹凸匹深圳金服,也在2016年8月以1億元價格,被轉讓給了已由柯塞威資管控制的匹凸匹網絡科技。


經過這一番挪騰,多倫股份設立的眾多互聯網金融服務企業被全部轉出。從接手方來看,主要是鮮言及其控制的深圳柯塞威基金,而另一個接手方柯塞威資管也與鮮言存在緊密關系(圖3)。



柯塞威資管由鮮勇、鮮栗兩名股東持有。根據有關報道,此兩名股東與鮮言是兄弟關系。值得玩味的還有,柯塞威資管的曾用名是鴻豐萬泰企業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曾用名中的“鴻豐”二字,不僅體現在蓉記鴻豐的字號中,而且也體現在鮮言收購多倫股份時設立的鴻豐環球集團公司的字號中。


二是通過關聯公司控制匹凸匹的核心資產。


截至2015年底,匹凸匹實現營業收入2105萬元,利潤-1.68億元。其收入全部來自房地產業務,並且全部是由其持股42%的荊門漢通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通置業”)貢獻。其高調拓展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業務對公司營收毫無貢獻。顯然,漢通置業是匹凸匹手中僅剩的有價值的資產。對於這塊資產,鮮言通過兩步轉移控制權。


其一,對漢通置業進行增資擴股。由鮮言控制的柯塞威金服出資1億元,獲得漢通置業40%的股權。這起增資的時點是在2015年末,也就是鮮言即將失去匹凸匹實際控制人身份之時。在增資的同時,柯塞威金服承諾將新獲得40%股權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匹凸匹。


其二,對荊門漢通置業進行資產重組。漢通置業名下持有位於荊門市的兩塊土地1號地和2號地,地價成本分別為1.84億元、0.69億元,但均面臨因開發延期而被政府收回的風險。為了“盤活”土地,漢通置業分別以1號地、2號地出資設立了荊門漢達實業、湖北漢佳置業。接著在2016年6月,柯塞威金服的子公司深圳柯賽威大數據向荊門漢達實業增資6000萬元,取得其75%的股權;柯塞威金服的另一家子公司深圳柯塞威網絡科技向湖北漢佳置業增資3000萬元,取得其75%的股權。


也就是說,鮮言在失去匹凸匹實際控制人地位後,總計用1.9億元就取得了匹凸匹最核心、唯一收入來源資產的75%股權,僅相當於土地成本價。因此,盡管在漢通置業層面,鮮言非常慷慨地委托了表決權,但實際上此舉已經把漢通置業架空了,所謂的表決權一文不值。


鮮言此舉或許惹惱了匹凸匹新晉的控制人,匹凸匹以增資有違程序和董事、高管未盡勤勉責任為由,向法院提起要求撤銷交易的訴訟。不過,從既成事實及有關判決規則來看,法院撤銷的可能性比較小。


三是減持股份與關聯交易。


在利用多倫股份這個平臺為自己謀利的同時,從2014年4月開始,鮮言就開始不斷減持多倫股份(表2)。減持的理由是為了減少外資股東的持股比例,以便多倫股份由中外合資企業轉成內資公司開展金融業務。



從鮮言的減持數據來看,每股6-7元的減持價格低於其入股時每股8.5元的水平,鮮言減持2000萬股預計獲得1.2億元的收入,較其1.7億元的成本虧損約5000萬元。


鮮言虧本甩賣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值得註意的是,2014年12月,鮮言將其持有的HILLTOP GLOBAL的51%股權和ON EVER的49%股權轉讓給了殷群,從而間接轉讓了剩余2000萬股多倫股份,轉讓價格高達4億元。不過,因為殷群未能按照約定支付股權轉讓款,股權轉讓協議自動解除。


鮮言轉讓股權的“大計”不僅沒有實現,反而接下來受股市劇烈波動的影響,還通過設立2個資管計劃,合計增持約1000萬股。2個資管計劃總規模是7.8億元,按1:2的結構設計,鮮言及其一致行動人作為劣後受益人出資2.6億元(增持1000萬股,鮮言作為劣後部分的實際支出約為4500萬元)。此時,鮮言持有的匹凸匹的股票數又增加到3000萬股。


這3000萬股在2015年12月底再次被鮮言以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五牛基金,每股價格約27元。但由於這次交易,交易所對多倫投資(後更名為匹凸匹中國)轉讓的其中2000萬股是否符合減持規定提出質疑,鮮言和五牛基金推遲了交易時間,並變更了交易方式。


對於匹凸匹中國持有的2000萬股,采取了五牛基金在香港對ON EVER單方增持99%股權的方式獲得該部分股權(圖4);對資管計劃持股部分,采取了直接受讓方式,五牛基金按每股14.44元價格耗資1.46億元收購了約1000萬股。



按照這種模式,似乎鮮言只收到了1000萬股的1.46億元現金對價,而輕易讓渡了另外2000萬股的價值。但是,顯而易見的是,五牛基金對匹凸匹中國增資只是為了規避轉讓的限制從而獲得控制權,對於後續鮮言在ON EVER所持1%的股權,雙方應有其他利益安排。


不過,如果按照資管計劃持股的轉讓價格計算,匹凸匹中國所持2000萬股價值大約為2.92億元。這就意味著鮮言所持3000萬股的轉讓對價只有4.48億元,遠低於雙方之前約定的8億元轉讓價格。這背後又可能有什麽不為外人所知的安排呢?


鮮言除了通過上述手段對匹凸匹進行運作之外,也利用一些常見的關聯交易進行套利。漢通置業曾在2012年與荊門市精九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九貿易”)簽署了鋼材購銷合同,漢通置業向精九貿易購買價值3000萬元的鋼材,精九貿易當時是由鮮言間接持股90%。對於這起關聯交易,多倫股份並未及時披露。在這筆交易之外,多倫股份還為精九貿易法人代表方紅星的5500萬個人借款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甚至早前從多倫股份快進快出的李勇鴻,與鮮言也不無關聯。在鮮言執掌多倫股份期間的2013年7月,鮮言曾將原本質押給渤海國際信托的4000萬股多倫股份股票,全部轉質押給李勇鴻。這筆交易或許意味著,鮮言和李勇鴻並不只是簡單的交易關系,也許有一只“隱藏的手”在推動這個事件的發展。


影子推手


這只隱藏在幕後的推手,其實已有些許行蹤“暴露”了出來。


在李勇鴻主導多倫股份收購東平焦化失利後的2012年4月,東平焦化的控股股東發生了變化。重慶愛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愛普”)耗資2.1億元,從東平焦化原大股東東恒投資及另一家股東手中共計受讓其70%股權,東恒投資持有剩余的30%。而李勇鴻在1997-2005年期間,出任重慶愛普的董事兼總經理。


重慶愛普成立於2000年,這家公司股權架構略顯複雜,特別是其中夾雜了交叉持股的情況,這使其實際控制人是誰不易分辨(圖5)。



但是持有重慶愛普98%的重慶光遠投資所發生的一次股東變更,揭示了重慶愛普的實際控制人詳情。


2016年7月4日,重慶光遠投資的原控股股東高曉東,將其所持的股權全部轉讓給了重慶新聯物業(其控股股東為香港福佳),從而徹底退出。雖然如此,但高曉東還是擔任了重慶愛普下屬的重慶新城開發建設等多家公司的董事長、董事等職務。因此,有可能是高曉東通過香港福佳控制了重慶光遠投資,是實際控制人。此外,從重慶愛普的股權架構來看,間接持股的馮多倫也是重要角色之一。


高曉東、馮多倫與李勇鴻之間存在合作的另一個體現是,在李勇鴻獲得多倫股份控制權後,多倫股份新增了廖克難、蔣躍中、張明3名高管,分別擔任總經理、財務總監和董秘。根據履歷,這3人均曾在重慶光遠投資或其關聯公司任職。


基於上述事實,一個可能的邏輯是,或許是在高曉東的幕後推動下,李勇鴻得以入主多倫股份,並主持收購東平焦化。在收購東平焦化失利後,不得已由高控制的重慶愛普接手完成收購,而李勇鴻則退出這場遊戲,結束其前臺操盤手的角色。


考慮到高曉東曾經在2015年意圖借助渝開發(000514)將自己所掌控的房地產資產證券化,多倫股份又是一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公司,李勇鴻入主多倫股份的意圖,或許並不只是收購東平焦化這麽簡單了。不過由於收購東平焦化失利,使得整個計劃功虧一簣。


那麽,鮮言又是如何加入到這場資本局的呢?答案或許還是與重慶這家公司有關。


前文曾經提到,在鮮言入主之後,多倫股份子公司漢通置業與精九貿易有一筆3000萬元的關聯交易未及時披露,鮮言通過精九投資持有精九貿易全部股權。精九投資這家公司於2009年7月在湖北荊門成立,註冊資本為1億元。根據多倫股份披露的信息,鮮言曾是湖北精九投資的股東之一,持有其90%的股權。


相關工商信息顯示,湖北精九投資當前的股東為:鮮言的兄弟鮮栗持有40%股權,馮多倫和另一名自然人冷虹各持有30%,鮮言已不在股東之列。


既然鮮言和馮多倫存在這層關系,那麽是不是存在這樣一種可能,在李勇鴻主導多倫股份收購東平焦化失利後,在馮多倫及高曉東的協調下,讓鮮言走向臺前,接手李勇鴻繼續推進多倫股份的“轉型”?或許這也可以解釋何以李勇鴻要以虧本價甩賣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權。


登臺慧球科技


在從匹凸匹“功成身退”後不久,鮮言並未沈默太長時間,這次他施展身手的舞臺是另外一家上市公司——慧球科技,鮮言應聘成為慧球科技證券事務代表。此時的慧球科技,正在陷入一場控制權紛爭。


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斐訊”)控制人顧國平,曾在2014年7月高調入主慧球科技。其先後籌劃的非公開發行、重大資產重組等諸多計劃失敗後,不得已利用杠桿資金,通過一系列資管計劃增持慧球科技股份,持股比例一度達到8.79%(圖6)。但由於資管計劃爆倉、上海斐訊股權被凍結等原因,顧國平的持股比例下降到1.8%,不得不在2016年7月辭去慧球科技董事長職務,上海斐訊進駐慧球科技董事會的高管也相繼離職。



在顧國平離職後不久的2016年8月,鮮言出任慧球科技的證券事務代表,當時就有傳言稱其要謀求控制慧球科技。而在慧球科技實際控制人缺位的情況下,張琲控制的深圳市瑞萊嘉譽投資企業(以下簡稱“瑞萊嘉譽”)也加入了控制權的爭奪。截至目前,瑞萊嘉譽已持有慧球科技7.5%股權,位列第一大股東。


慧球科技這場控制權之爭究竟何時會水落石出,還需要時間給出答案。但鮮言加盟之後的慧球科技,對瑞萊嘉譽采取了“拒、拉、設”三招。


一是拒,拒瑞萊嘉譽。具體方式是對瑞萊嘉譽的持股采取“無視”態度。瑞萊嘉譽在持股比例達到4.999978%的時候,曾經發函給慧球科技,要求其發布持股達5%的權益變動報告書。但慧球科技一直未予以配合披露,並且召開董事會否決了披露瑞萊嘉譽增持股份的權益變動報告議案。


對此,上交所向慧球科技發出詢問函。按照慧球科技的回複說法,之所以采取上述舉動,主要是因為瑞萊嘉譽的持股比例未達到5%。雖然上交所在《上市公司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股份行為指引》明確,5%在實踐中的取值範圍為達到該持股比例的股票數的前後1手(1手等於100股),但該指引主要適用於“一家上市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或者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30%的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股份的行為”,而瑞萊嘉譽在購買慧球科技4.999978%股份之前並未持有慧球科技股份,不屬於《指引》的適用範圍。因此,慧球科技可以不予披露。


二是拉,拉顧國平做“擋箭牌”。顧國平持股比例僅有1.8%,其在2016年7月就辭去了在慧球科技的所有職務,而且提名的高管都從董事會中退出,顯然已經不是慧球科技的實際控制人了,其本人也多次公開做了如此表態。但慧球科技堅稱顧國平仍是實際控制人,理由是慧球科技新的董事是在顧國平控制時期聘任的,因此,顧國平仍可以對公司決策形成實質性控制。


三是設,設立系列子公司。慧球科技設立子公司的手法,與鮮言在匹凸匹時如出一轍。2016年7月29日,慧球科技宣布投資1億元成立5家公司,只不過匹凸匹時設立的子公司帶有“柯塞威”字樣,在此時變成了帶有“科賽威”字樣(表3)。



有匹凸匹前車之鑒,慧球科技設立的這幾家公司又將面臨怎樣的命運?會不會在進行處理後,慧球科技會以類似匹凸匹的模式給予鮮言支持呢?


慧球科技的應對舉措,尤其是拒絕披露瑞萊嘉譽的權益報告,引起了資本市場和監管部門對瑞萊嘉譽的關註。交易所也發函詢問瑞萊嘉譽,督促其披露背後的實際控制人。如此一來,二級市場的遊資聞風而動,拉高了慧球科技的股價,增加潛在收購方的收購成本,幹擾其收購行為。


瑞萊嘉譽可能確實感到有苦難言,慧球科技為達目的完全不顧監管規則肆意為之。瑞萊嘉譽的難堪,可以從其推遲回複交易所的問詢函得到某些側面印證。不過,從瑞萊嘉譽最終回複的情況來看,其可能不過是一枚棋子而已。


瑞萊嘉譽背後的魅影


瑞萊嘉譽增持慧球科技7.5%股權,總計耗資4.68億元。對這筆資金的來源,瑞萊嘉譽在回答交易所的問詢函時也直言不諱是“借的”。瑞萊嘉譽從北京州際田野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州際田野”)、朱斌、北京禾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禾佑物業”)、北京天元創展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天元創展”)4個債權人借款6億元,期限5年,利率均為6%,這其中北京州際田野提供了5.5億元。


進一步分析這4位債權人的關系,瑞萊嘉譽實際上是從兩家借的購股資金——北京州際田野和朱斌,其余2家債權人是朱斌的關聯企業(圖7)。



在這些債權人中,北京州際田野的身份最引人關註。北京州際田野成立於2007年,註冊資本50萬元。以這樣的註冊資本規模借給瑞萊嘉譽5.5億元資金,其背後似乎有不容小覷的力量。


另外兩個有意思的地方是:其一,瑞萊嘉譽開始啟動對慧球科技的股權收購時,所獲得的1900萬股(接近5%)來自於北京州際田野,雙方通過大宗交易完成易手;其二,2016年8月,瑞萊嘉譽的唯一有限合夥人張琲將其所持90.9%的份額轉讓給了北京州際田野,後者又將其在瑞萊嘉譽的認繳出資額提高到6.005億元,並將其對瑞萊嘉譽的5.5億元債權轉為了LP份額。如此一來,北京州際田野在瑞萊嘉譽的出資份額提高到了99.9833%(圖8)。



由此看,瑞萊嘉譽可能不過是北京州際田野用於收購慧球科技的工具而已。那麽,北京州際田野及其自然人股東田野、顏婉琳又是什麽背景呢?(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075

匹凸匹收到證監會處罰書 鮮言等受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

2月22日消息,匹凸匹發布公告稱,當天公司收到證監會多個處罰書。匹凸匹涉嫌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案已由證監會調查完畢, 依法擬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

公告稱,公司於2017年2月22日分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處罰字【2017】20號  《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處罰字【2017】21號《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處罰字【2017】22號《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

處罰書中稱,證監會決定對匹凸匹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的罰款; 對公司實際控制人鮮言給予警告,並處以90萬元的罰款,其中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罰款30萬元,作為實際控制人罰款60萬元。同時擬決定:認定鮮言為證券市場禁入者,自宣布決定之日起,鮮言終身不得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同時處罰書還對惲燕樺、向從鍵、曾宏翔、張紅山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 萬元罰款,並決定:認定惲燕樺、向從鍵、曾宏翔、張紅山為證券市場禁入者,自宣布決定之日起,惲燕樺、向從鍵,  曾宏翔、張紅山終身不得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469

獨家丨操縱匹凸匹、大鬧ST慧球,揭秘“律師”鮮言的監管對抗之戰

鮮言很神秘,互聯網上連一張清晰地照片都難以找到;但鮮言絕不低調,無論是在“匹凸匹”更名鬧劇之中,還是慧球科技的奇葩議案背後,鮮言無時無刻不透露出對股東權利的無視,以及對公司治理機制的蔑視。

這一點在“1001項奇葩議案”事件中暴露無遺。“稽查人員到他的‘大本營’湖北荊門漢通總部取證,保安說不讓進就不讓進。在當地公安機關的配合下,終於進到辦公室,他又拒絕提供公司資料。稽查人員自行收集的材料,他又拒絕蓋章。”參與調查的稽查執法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鮮言先後在匹凸匹、慧球科技有多項違法,他控制的法人賬戶、自然人賬戶非常多,調查取證遇到非常大的困難。

2月24日下午,證監會新聞發布會宣布擬對“1001奇葩議案”等8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總計罰沒款近35億元。值得註意的是,僅鮮言在2015年牛市期間操縱“多倫股份”(“匹凸匹”)股價一案,罰沒款就達34.7億元。

“辦了這麽多案子,沒見過這麽囂張的。因為公司材料對我們來說都是作為證據的,這些證據對調查對象來說可能是不利的,對方不配合提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一般的公司,會以’材料在哪里不清楚’、‘公司失火材料被毀’等等一眾理由來搪塞,也絕對沒有直接說‘我就是不提供,哪怕你們證監會來了我也不提供’這種話的。”另一位了解案情的調查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鮮言本身是律師出身,對抗行政監管“連個理由都懶得編”了。

“1001專案”

“‘1001項議案’事件淋漓盡致地暴露出涉案人為所欲為、狂妄囂張的違法氣焰。”一位稽查執法人士告訴記者,ST慧球奇葩議案事件是一場鬧劇,實質上是挑戰監管權威,也是對公司治理機制的無視。

1月4日,慧球科技“1001項”奇葩議案通過股吧公布,市場一時嘩然。因為這上千份議案當中,名目繁多、內容荒謬,在嚴肅的資本市場上,慧球科技的信息披露卻盡顯“頑童”之氣。

這一案件引發證監會自上而下的高度關註。第一財經獨家獲悉,1月5日,證監會對“ST慧球”立案調查;1月9日,北京、上海展開網絡調查取證;1月12日,調查組赴荊州現場調查,同一天,證監會高層對案件作出批示,“1001”專案組成立;1月15-17日,稽查局在武漢召開案件協調推進會 案件相關公司及人員所涉全部案件由稽查局統一指揮、強力督導、提級管理。

ST慧球,原名廣西北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重組後改名為慧球科技。2016年以來,公司屢次未按規定披露信息,且拒不改正。“據分析,通過這起奇葩議案事件,鮮言可能想達到兩個目的,一是保住控制權,因為當時上市公司正面臨舉牌方瑞萊嘉譽提議召開股東大會更換管理層,此時鮮言策劃1001項議案,企圖炒作攪局。”一位稽查人士告訴第一財經,鮮言第二個意圖,就是抵制監管。

因為早在8月份,上證所暫停了慧球科技的信息披露直通車資格,十天之後又對其股票實施了停牌處理,9月13日對其實施ST風險警示處理。另外,證監會在8月15日因另一起違法對其立案稽查,並向廣西自治區政府通報風險,對當時任職證券事務代表的疑似實際控人鮮言進行調查。

事情緣起於鮮言與慧球科技實際控制人顧國平的一筆交易。

2016年4月,兩人達成協議,鮮言購買顧國平持有“慧球科技”(現“ST慧球”)6.66%股權,在支付4億元後,鮮言任公司證券事務代表,並派出3名董事實際控制公司經營管理權。

2016年4月26日,鮮言與顧國平達成股權轉讓意向;次日,鮮言實際控制的上海躬盛與顧國平簽訂相關協議。雙方約定,轉讓對價為7億元,收到首筆股權轉讓對價3億元後,顧國平將其及一致行動人持有的2630.17萬股ST慧球的表決權委托給上海躬盛,上海躬盛再向顧國平提供借款1億元;若同年8月1日前,顧國平能完成對斐訊通信的重組,則向上海躬盛支付15億元,上海躬盛全面退出ST慧球的管理,歸還相關印鑒、證照、文件給顧國平,否則,顧國平全面配合上海躬盛完成包含但不限於對ST慧球的法人、董事會、監事會、公司章程等的實質變更及過戶手續。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因為未支付原股東瑞爾德嘉等關聯方2億元“買殼費”,顧國平持有的上海斐訊股權被輪候凍結,將上海斐訊註入上市公司的計劃失敗。同時,顧國平通過資產管理計劃持有的股權“爆倉”無法按約過戶給鮮言,鮮言在掌握了公司的經營管理權後並沒有如期獲得公司控股權。

去年上半年,資本舉牌上市公司案例密集出現,而此時的慧球科技齊備了“盤子小”、“股權分散”兩大特點,頓時成為深圳市瑞萊嘉譽投資企業(有限合夥)的狩獵目標。

2016年9月,瑞萊嘉譽通過二級市場買入“慧球科技”股份,後再次增持直到持股比例達10.85%,成為公司控股股東。但是,遭到鮮言方面抵抗無法進入公司管理層,雙方彼此激烈纏鬥,深圳瑞萊嘉譽要求罷免ST慧球全體董事,鮮言這才一手策劃出了“1001項”提案的“焦土戰術”。

“鮮言拿到3個董事席位,但是沒有拿到股份。這也就意味著,一旦開股東會,受鮮言控制的董事就可能被選掉。所以他一直拒絕開股東會。但是,當瑞萊嘉譽持股超過10%,鮮言就沒辦法了,”一位稽查人員告訴記者,此時的鮮言想出來一個辦法,就是提出更多的議案,將瑞萊嘉譽的議案淹沒掉,混淆股民投票。另外,也是拖延時間,保住公司控制權。

另一位稽查人士告訴第一財經,鮮言及其團隊核心成員對抗調查意識強,經常直接拒絕調查或是刻意隱瞞、編造虛假事實,甚至無所不用其極,如以荒唐理由要求調查人員回避,胡攪蠻纏;對配合調查的保安立即開除;即使是調查組在當地警方配合下開展工作時,被調查對象仍采取軟對抗手段,拒絕在相關證據上蓋章確認。

42歲的刑辯律師

鮮言是誰?第一財經記者曾多方聯系希望可以對鮮言本人進行采訪,然而都未能成功。不過隨著案件調查的深入,他的個人形象也逐步浮出水面。

圓臉,略胖,發際線靠後,戴一副眼鏡,時刻笑容滿面。這是見過鮮言的人對他的直觀印象。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鮮言出生於1975年,湖北襄樊人。公開資料顯示,鮮言於2005年至2010年任上海賓利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董事;2011年至2012年任精九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後更名為上海柯塞威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2011年至2012年任北京天依律師事務所律師。2012年7月,鮮言以3.4億元從李勇鴻(香港公民)處收購香港多倫投資100%股權(持有上市公司多倫股份11.75%的股權)成為多倫股份(600696.SH,主營房地產)實際控制人。

如此靚麗的人生履歷,讓人很難將其與資本“碩鼠”的形象聯系在一起。其多年的律師執業經歷,不但沒有讓其成為市場良性發展的助推者,反而成了他對抗監管最有利的武器。

“他對法律非常了解,也認為行政處罰不能把他怎麽樣。心中沒有任何敬畏感,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一位執法人士告訴第一財經,刑訴律師的特點就在於對程序問題的辯論,鮮言就在對抗證監會監管的過程中,充分利用這一點,去設置重重的程序性障礙。

鮮言作為證券市場違法違規的“慣犯”、“累犯”,早就是監管部門的重點關註對象,自其進入資本市場開始,監管部門就從未停止對其和相關公司的調查,因同時涉嫌多項違法行為,監管部門依法對鮮言實施了限制出境措施。

恰恰是這一點,讓鮮言感到非常“不爽”,他才終於選擇“露面”。

“2015年他到上海稽查局,當時調查人員要對他進行問詢,但是鮮言一再逼問一個問題,是哪個工作人員對他實施了限制出境措施。調查人員解釋這屬公務行為,是單位的決定。而鮮言對此回答並不滿意,更以此為由要求調查人員全部回避。”一位稽查人士對第一財經說,他當場就啟動回避程序,寫出一個回避申請書,但是理由十分荒謬。比如一個調查人員懷有身孕,他認為這對他造成心理壓力,必須回避。

最終,上海稽查局根據法律程序討論,依法作出“不予回避”的決定。

事實上,在多倫股份更名匹凸匹的過程中,鮮言的做法也備受質疑。“不是所有的更名都是重大事項,但是匹凸匹涉及變更經營範圍,這是有重大影響的。但是公司卻沒有按規定進行披露,對投資者造成非常大的誤導。”一位稽查執法人士告訴記者,在不具有資金儲備、人才儲備、經營基礎的情況下,卻通過變更公司名稱、經營宗旨、經營範圍,以”立誌於做中國首家互聯網金融上市公司”等煽動性語言向投資者傳達了上市公司確定的轉型意圖,誤導投資者。

而對於上市公司獲得“www.p2p.com ”網站域名授權對發展金融服務業務的影響,也進行了誇大和渲染。

在策劃事項公告時,鮮言的法律“專業優勢”再次體現出來——匹凸匹在無任何金融服務業務的情況下,利用中小投資者對公司名稱的高度關註進行誤導,同時又在在相關公告中如實陳述了“上市公司尚無金融服務業務”的實際情況,規避法律紅線。

“互聯網金融”掩蓋股價操縱

在2012年5月成為匹凸匹實際控制人之前,資本市場上並沒有鮮言的故事。然而,誰也沒有料到,僅僅不到5年的時間,鮮言就能將A股市場兩家上市公司攪得天翻地覆。

2013年11月、2015年7月、2016年3月鮮言及其全資公司香港多倫分別因為“實際控制人變更未及時披露”、“減持未披露”、“對外重大擔保、訴訟未及時披露”先後3次被證監會處以警告、罰款共70萬元的行政處罰。

通過操縱匹凸匹炒作互聯網金融概念、誤導性甚至虛假披露信息,讓眾多不明真相的投資者被“忽悠”接盤,作為“幕後黑手”的鮮言賺的盆滿缽滿。

行政處罰告知書顯示,2015年4月9日,根據鮮言指示,匹凸匹員工周建萍向上海市工商局提出了變更公司名稱的申請。然而,按照正常程序,公司更名需要上市公司董事會討論決策,而彼時作為匹凸匹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鮮言並未在意這些“流程”。

根據《企業變更名稱預先核準申請書》,此申請的申請人為鮮言,具體經辦人為周建萍。4 月16 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了申請,同意上市公司名稱變更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行業為金融信息服務。

鮮言改名“蹭熱點”的手法並沒有立刻發酵,因為直到5月7日,匹凸匹公司東沒有就名稱變更,以及經營範圍變更進行討論。5月11日,匹凸匹集中發出多份公告,宣布了上述事項。終於,立竿見影的效果出現了,股價連續漲停。之後,公司因收到上證所問詢函而自2015年5月13日連續停牌。5月28日,匹凸匹複牌之後再度連續拉出4個漲停板,並在4個交易日後,股價沖高至歷史最高價25.51元/股。匹凸匹自更名後至當年6月8日,21個交易日累計上漲101.09%。

鮮言操縱匹凸匹股價尤為受到監管關註。證監會周五通報對慧球科技信息披露違法等8宗處罰案件,其中匹凸匹實際控制人鮮言利用信息優勢、資金優勢、持股有時連續交易,在自己控制賬戶間多次交易,虛假申報等,操縱匹凸匹價格。對鮮言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及操縱股價案,罰沒款總計34.7058億,並遭到終身證券市場禁入。

實際上,在匹凸匹股價出現異動之時,上證所就曾多次發出問詢函。“交易所向公司提出問題,是為了讓公司來答疑解惑麽?”有經辦此案的稽查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如果是這樣,直接通個電話就可以了。以公開方式發出問詢,目的是為了督促公司做出更加充分的信息披露,讓投資者能夠有更多做出判讀的依據,同時這本身就是一種警示。

市場監管是證監會的重點工作,但是目前法律環境下,行政處罰的威懾力相對有限。有稽查人員向記者表示,希望《證券法》修法過程中可以考慮加強對行政執法者的授權,使得執法者獲得與市場發展程度相匹配的監管權力,能夠更有力的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781

【財經速讀2.23】搜房網終止借殼萬里股份;匹凸匹收到證監會處罰書,對鮮言等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順豐借殼後首份業績快報亮相,2016年凈利超40億元;微博第四季度凈利潤4300萬美元,同比增長125%;共享單車“押金盈利模式”遭質疑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1560&summary=

【財經速讀2.23】搜房網終止借殼萬里股份;匹凸匹收到證監會處罰書,對鮮言等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順豐借殼後首份業績快報亮相,2016年凈利超40億元;微博第四季度凈利潤4300萬美元,同比增長125%;共享單車“押金盈利模式”遭質疑
我是你秋神啊~
2017-02-23

A

中概回歸政策不明,搜房網終止借殼萬里股份

2016年業績續虧,萬里股份(600847)將淪為ST股,而籌劃一年多的搜房控股分拆資產借殼萬里股份的交易,222日晚也宣告終止。

222日,萬里股份公告,截至目前,關於海外上市公司回歸A股上市相關政策尚未明確,本次重大資產重組進展無法達到交易各方預期,萬里股份及交易各方一致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而搜房控股221日晚已在官網宣布,因國內監管不確定性,已達成協議終止借殼萬里股份。

早在20161213日,萬里股份就曾披露稱,由於目前有關中概股回歸A股的相關政策尚未明確,相關重組參與方就是否終止此次借殼展開溝通,但結果是,交易對方尚未完全決定。隨後複牌的萬里股份開始下跌。2017年以來,其股價已跌去19.21%,自2016120日萬里股份披露借殼預案以來,股價已下挫35.30%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萬里股份第一次重組失敗。20148月,萬里股份籌劃重組停牌,當年10月,其公告稱重組對象為一家主要從事鋰電子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等業務,另一家主要從事鋰電池及電池材料和用具的制造、銷售等業務。但一個月後,萬里股份宣布因審計工作困難等原因終止重組。

萬里股份的主營業務為鉛酸蓄電池。作為國內蓄電池行業第一股,萬里股份近年正遭受主營業務不景氣的煎熬。根據公司年報,2015年其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2.48億元和-1981.25萬元;2016年的凈利潤預計在3200萬至-2000萬元,同比下降61.51%0.95%2016半年報顯示,鉛酸蓄電池的營收為9036.90萬,較上年同期減少10.32%,毛利率為9.01%

業內人士認為,鉛酸蓄電池主業已難以提振業績,今後萬里股份業績如何則要看2013年的募資項目汽車啟動型蓄電池等的市場表現。不過據2016半年報,截至報告期末,進度最快的年產300萬只汽車啟動型免維護蓄電池項目完成84.32%,另外兩個項目進度僅完成38.93%0.15%。在短時間內,這些項目要為萬里股份業績作出貢獻的難度不小。

 

匹凸匹收到證監會處罰書,對鮮言等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

222日,匹凸匹(600696)公告稱,其涉嫌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案已由證監會調查完畢。證監會給予了匹凸匹警告及處罰,匹凸匹時任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鮮言接到合計270萬元罰單,且同時被認定為證券市場禁入者。

這三個處罰告知書顯示,證監會本次三則處罰涉及事項都發生在2014年和2015年,處罰結果都是處罰匹凸匹60萬元,鮮言90萬元,終身禁止從事證券行業,不得擔任上市公司董監高職務。

至於處罰匹凸匹和鮮言的原因,告知書顯示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鮮言私自將匹凸匹改名。匹凸匹原名多倫股份,在未經上市公司董事會討論決策的情況下,匹凸匹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鮮言啟動上市公司名稱變更程序;第二個是更改後的名稱和主營業務無關,名稱變更誤導投資者;第三個則主要涉及沒有及時披露。鮮言作為匹凸匹實際控制人,未及時向公司告知實際控制人變更協議未能生效的信息。鮮言曾在2014年年末試圖將持股轉賣給自然人殷群,最後未能生效。

 

順豐借殼後首份業績快報亮相,2016年凈利超40億元

222日,鼎泰新材(002352)披露業績快報,其2016年度實現凈利潤41.80億元,較上年持續經營業務同期增長112.51%。這是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 “順豐控股”)借殼鼎泰新材後的首份業績快報。

具體來看,2016年度,鼎泰新材實現營業利潤36.93億元,較上年持續經營業務同期增長44.20%,主要受益於報告期內快遞行業整體持續迅速增長;以及公司對成本費用管控的有效性持續提升。

同期,鼎泰新材利潤總額為51.91億元,較上年持同期增長82.46%;實現凈利潤為41.8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2.51%;基本每股收益為1.06元,較上年增長11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約為26.43億元。

 

傳許家印為嘉凱城尋求多筆融資,今年有望重組或資產註入

222日,據澎湃報道,從一份嘉凱城(000918)向私募募集資金的推介資料中發現,作為融資主體的嘉凱城在這個項目中融資規模為3億元,期限6個月,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投資收益率在6.5%6.7%。擔保主體為中國恒大,並提供無限連帶擔保,香港律師事務所提供境外擔保轉遞手續,確保擔保手續合法合規。

 

中概股

微博第四季度凈利潤4300萬美元,同比增長125%

222日,微博(WB.NSDQ)公布了截至1231日的2016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報告顯示,微博該季度營收為2.13億美元,2016年同期為1.49億美元,同比增長43%;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GAAP),凈利潤為4300萬美元,2016年同期凈利潤為1912萬美元,同比增長125%;合攤薄後每股利潤為0.19美元,去年同期為每股利潤0.09美元,同比增長111%

另據雅虎財經信息,221日,微博以56.15美元開盤,盤中最高觸及28.67美元,刷新52周價格區間最高點,當日收盤報58.09美元,漲5.03%,市值升至125.3億美元。

 

資本圈

共享單車“押金盈利模式”遭質疑

據國內第三方機構比達咨詢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共享單車用戶數量已達到1886萬,預計2017年將飆升至5000萬。以兩大領頭平臺摩拜和ofo1000萬的用戶數量來計算,押金接近40億(摩拜29.9億,ofo9.9億)。這個巨大的“資金池”導致即使平臺不跑路,也能給平臺帶來巨大的收益。按當前活期存款利率0.35%計算,29.9億元押金一年利息就上千萬。而如果放在余額寶里,按年化3%的收益計算,則一年可以獲得的收益高達8970萬。

對此,摩拜單車、ofo、優拜單車分別回應稱,用戶的押金安全且專款專用,摩拜方面表示,押金可以實現即刻退還。

 

賈躍亭:樂視將拿價值上億期權現金,獎勵近300名生態人才

222日,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在個人官方微信上發布文章稱,LeEco(樂視)全球首推三維生態職級體系,價值億元獎勵首批生態人才。這批人才涉及近300人。按照樂視HR負責人曉琳的說法,樂視定義的“生態人才”是指,能夠涉足樂視生態子生態的七個產業,體驗不同的職能和分工,那麽他將成為一名複合型、多知識結構、不可被行業複制的人才,同時具備實戰經驗。

 

今日輿情

根據新財富輿情小夥伴們的監測,從22221時到22311時,共有35條負面新聞登上今天的“上市公司負面新聞榜”,涉及多達40家上市公司。登上今日負面新聞榜首的是圓通快遞。

221日,圓通速遞發布澄清公告稱,個別媒體對公司個別網點快件滯留的報道存在誇大失實情況。

針對個別出現快件滯留的網點,圓通速遞表示,公司已積極調度內部資源和外部力量將滯留快件全部派送完畢,目前公司運營一切正常,員工返崗到位情況良好、網點快件攬收派送服務穩定。

公司負面新聞熱度TOP10

整合自證券時報、Wind、彭博環球財經、和訊股票、新浪財經、中國證券報、財新、新財富輿情中心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939

匹凸匹2016年凈虧損4.60億元 連續兩年虧損

據匹凸匹27日晚間公告,匹凸匹2016年凈虧損4.60億元,上年虧損1.02億元,連續兩年虧損。公司股票3月28日停牌一天,自3月29日起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簡稱變為“*ST匹凸”。

年報顯示,經會計師事務所對匹凸匹 2016 年度財務報告的審計,2016 年度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9,775,858.23 元,加年初未分配利潤 90,606,138.11 元,2016 年末實際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為 -369,169,720.12 元。 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公司 2016 年度不派發現金紅利,不送紅股,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

同時,匹凸匹發布關於公司股票停牌並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告,公司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起始日為3月29日(星期三),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的股票簡稱為*ST匹凸,股票代碼為600696,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公司股票將在風險警示板交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068

*ST匹凸:涉嫌信披違規 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ST匹凸5月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公告稱,公司已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並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敬請廣大投資者註意投資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271

ST慧球、*ST匹凸處罰落槌 因信披違規遭“七罪並罰”

此前迷霧重重、鬧劇不斷的ST慧球(600556.SH)以及*ST匹凸(600696.SH)近日迎來終極宣判,因虛假信息披露遭“七罪並罰”。今年2月23日之時,ST慧球收到四紙《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如今經過聽證會後,證監會的處罰決定正式落槌。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日前,證監會召開了聽證會聽取ST慧球鬧劇當事人陳述申辯意見,並對7宗ST慧球、*ST匹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包括ST慧球發布“1001項議案”)做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共對ST慧球處以240萬元罰款,對*ST匹凸處以180萬元罰款;對鮮言、顧國平等15名當事人進行處罰,其中對鮮言共計處以420萬元罰款,對顧國平共計處以180萬元罰款,且顧國平等6名當事人被采取市場禁入措施,其中4人為終身市場禁入,而鮮言此前因操縱*ST匹凸股價案已被采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

在鮮言當家ST慧球期間,亂象頻頻,最為荒誕且震驚資本市場的則為提前泄露的千項奇葩議案,也引發證監會高度重視。經證監會調查,2017年1月,在鮮言的指使下,ST慧球在信息披露申請未獲上海證券交易所批準的情況下,將包含“1001項議案”的臨時公告通過域名為“www.600556.com.cn”的網站、東方財富股吧對社會公開。

對此,證監會認定,ST慧球董事會提出並審議“1001項議案”的行為違反了公司守法義務及董事會職權的相關法律規定,ST慧球的披露渠道違反法律規定,所披露的內容違反法律規定,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及重大遺漏。

此外,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ST慧球也存在多次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情況。經證監會調查,首先是,在不晚於2014年12月29日,顧國平就已經成為ST慧球的實際控制人,但該公司2014年年報、2015年半年報及多份臨時公告均披露ST慧球不存在實際控制人,這與事實並不相符,為虛假記載。

而讓ST慧球的亂象開始浮出水面的是,原*ST匹凸董事長鮮言的介入,當時其並未亮明自己的身份,而是以證代的角色潛伏在ST慧球。但一份協議將真相暴露,2016年4月26日,顧國平與鮮言實際控制的上海躬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簽訂《經營權和股份轉讓協議書》等系列協議。對於上述信息,ST慧球未按照相關規定予以披露。

事實上,經證監會調查,鮮言在2016年7月18日至2017年1月10日為ST慧球實際控制人。但2016年7月21日至8月30日期間,ST慧球披露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顧國平。對此,證監會方面表示,ST慧球的上述披露與事實不符,為虛假記載。

證監會方面表示,該會早在2015年下半年便關註到慧球科技實際控制人變更過程涉嫌諸多違法行為,並啟動了立案調查程序。後續,證監會則將就ST慧球實際控制人變更過程中存在的超比例持股未披露、限制期買賣股票等違法行為,本著深挖嚴究、一查到底、絕不放過的原則繼續抓緊查辦。

除了ST慧球,“資本玩家”鮮言將*ST匹凸也是玩弄於股掌。證監會方面表示,在鮮言實際控制期間,*ST匹凸信息披露多次違反法律規定。一是2014年12月,因相關《股權轉讓協議》失效使*ST匹凸實際控制人變更事項出現較大變化,*ST匹凸未按照相關規定及時披露;二是2015年4月,*ST匹凸實際控制人、時任董事長鮮言在未經上市公司董事會討論決策的情況下啟動上市公司名稱、公司經營範圍變更程序,後上市公司未立即召開董事會進行討論、決策,也未按照相關規定及時披露;三是2015年5月,*ST匹凸發布的更名公告、變更公司經營範圍、獲得互聯網域名授權等公告就公司主要經營業務、未來發展前景作出了誤導性陳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8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