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超級推銷員」的變與不變 蔡力行

2014-12-22  TWM

 

轉換跑道到中華電信,蔡力行現在最常談的是廣告行銷與客戶需求,從鐵血走向柔軟,是他最大的轉變。

站在電視牆前,一個熟悉的身影熱情地推薦著:「這部電影我看過,很好看,一個月隨你看,只要一九九元。」語畢還不忘回頭問:「你家有裝MOD嗎?」眼前這位笑容滿面的「超級推銷員」不是別人,他是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一個我們以前從未看過的蔡力行。

你能想像,以前開口談的都是半導體製程的蔡力行,如今能對金馬獎得獎電影如數家珍?你能想像,以前他連金城武姓「金城」都不知道,如今卻一腳踩進金城武的廣告拍攝現場探班?

接受《今周刊》專訪的這天,蔡力行到任已經十個月。在此之前,他是台積電太陽能與固態照明公司董事長,甚至曾是被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指定的接班人選,還以超高執行力被業界形容為「鐵血蔡力行」。

卸下那個光環,蔡力行挽起袖子,離開耕耘近三十年的半導體領域,走進服務千萬消費者的電信業,這是他職涯的大轉變,也是中華電信的挑戰,如何與這位從半導體業來的老闆磨合。

「講老實話,我以前從沒自己去辦過門號什麼的。」聳了聳肩,蔡力行的臉上難得露出一絲不好意思。過去,中華電信之於他,是一個再模糊不過的概念。

然而,當他真正走訪全台十七個營運處和各地服務中心,事情開始變得不一樣了。「以前再厲害,面對一百個客戶就很多了,但現在,中華電信光是行動門號就有一千一百萬個用戶,走在街上到處都是我的客戶。」角色的改變,在他的生活裡發酵相較於在台積電面對的是企業用戶,來到中華電信,蔡力行首先要學會的,就是了解這一千一百萬名用戶。「以前(在台積電)不太需要廣告宣傳,客戶就蜂擁而至,但現在面對不同TA︵目標客群),有很多學問。」就連走在路上,蔡力行看到街邊廣告,也會開始不自覺地思考,何種行銷手法可以吸引客戶。「如果看到好的廣告,我就會回來和他們(指中華電信員工)講一講。」像是剛落幕的金馬獎,他信手拈來就是得獎名單,甚至還花了兩個小時、挑了一部入圍影片《掃毒》來看, 「以前的我大概不會幹這事兒。」角色的改變,已經發酵在他的生活裡。

他力薦親朋好友裝MOD,「有一個周末,我一連接到兩通朋友的電話,問我為什麼MOD沒有《紙牌屋》?」原來正值MOD新舊方案交接期所以短暫下架,蔡力行趕緊向「客戶們」解釋。

不變的堅持,在經營裡實現這些改變,是《今周刊》二○○九年專訪蔡力行時從未見過的。當時的他,講究效率、執行力,就連手錶永遠都調快十分鐘;現在的他,和我們談廣告行銷、談客戶想要什麼。問他哪些原則是不變的?「要求不能打折,做對的事,絕對不打折!」走在中華電信總部的園區裡,蔡力行很果斷地這麼說。

從台積電到中華電信,蔡力行很清楚他的任務是什麼:「第一件事,營收成長要先做到,這個沒做到,什麼都不用講。」此外,當遠傳、台灣大都為投資4G而提高資本支出時,蔡力行卻替中華電信設下減少一○%資本支出的目標。

有人批評蔡力行的作法是空降思惟、不懂電信業,蔡力行卻比誰都認知到中華電信面臨的困境,「你看中華電過去五年的財報,雖然每年一股可以賺四元,可是營收成長卻很有限,這是最大的挑戰,再持續下去是很不理想的。」蔡力行無奈地擺了擺手,「像現在,大家都用LINE,不付我們錢呀。所以我們的資本支出是要精準、有效,是要能夠創造投資效益,我們不做無謂的投資。」中華電信員工多達二萬四千人,平均年齡高達四十九.五歲,經年累月的企業文化,也等著蔡力行去注入新的DNA,他開始導入「矩陣式」管理模式,打破過去中華電信的慣性「縱向」思考,直接挑戰中華電信的內部文化。

這絕對是大工程,尤其當十個月的董事長遇上七十年老店,蔡力行不打算強硬地來,這一課是台積電教給他的。這次,他放下身段,逐步與中華電信員工做溝通,分五梯次,北中南地跑,到前線去告訴他們中華電信的新方向。

初步效益如何?蔡力行坦言,「做得不夠好,但是總比不做的好。」他很樂觀以對,「因為只要開始做,就會有效益。」對比半導體二十五年的商業模式沒有大變化,電信產業卻因為網路崛起、4G技術演進,掀起了天翻地覆的大變革,這些,蔡力行都看在眼底,他研究谷歌、亞馬遜的獲利模式,也研究為何新加坡電信能順利走向國際,要為中華電信打造一套新成長方程式。

專訪到最後,蔡力行依舊向我們推銷裝MOD的好處,因為他深信,「一家公司最好的銷售員,就是它的CEO。」

(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205

EPS破8元 蔡力行拱出中華電小金雞

2015-04-20  TCW  
 

 

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上任後,積極推動旗下投資的子公司前進資本市場,包括已上興櫃的中華精測與勤崴,今年並預計有是方電訊將登錄興櫃。

其中,被市場譽為「中華電信最成功轉投資」的中華精測,雖然二○一四年年營收僅約十億元,卻交出每股盈餘(EPS)破八元的好成績,更是台積電「啃蘋果」時不可或缺的夥伴,自今年初登錄興櫃以來,股價已大漲一.三倍,攀升至近一百九十元。

中華精測的故事背後,其實是一段國營事業「準公務員」,如何離開舒適圈,勇敢創業的故事。

這個故事,讓同樣離開待了二十多年的台積電,進入新領域的蔡力行也稱道:「你要人離開他的舒適圈,很多人都不願意,更不用說是離開中華電信這個舒適圈。大公司要出來創業不容易,我很支持他們。」

起念:民營化促成創業捨棄安逸環境,只有中華精測敢冒險

蔡力行一手推動中華精測進入資本市場,隨著股價逼近兩百元,這讓創始團隊的前任總經理陳佑吉與現任總經理黃水可等七人,有一半都成為身價上億的科技新貴。

中華精測原本是中華電信研究院中,研究高速印刷電路板(PCB)的團隊,原先將技術應用於電信業使用的寬頻交換機。二○○○年時,黃水可在一場研討會接觸到半導體業者,發現高速PCB技術很適合應用於半導體測試設備,於是,團隊的研發方向開始轉向。

而這一轉,也讓他們的人生就此轉彎。

當時,中華精測因技術與價格優勢,很快的接到半導體測試廠與IC設計廠的訂單。但因剛踏入新領域,又缺乏人力與設備,幾乎天天都忙到半夜兩、三點才下班。

「那時候,客戶都跟我們的業務說,我們已經不像公務員了。」陳佑吉回憶。同時,因業務擴張,短短幾年內,中華精測團隊底下,已有約四十名約聘員工,他與黃水可時常思考,該將這些人帶往哪裡去。

正好,二○○五年中華電信民營化,時任董事長的賀陳旦,大力鼓勵研究院內的團隊自立門戶創業,讓兩人興起創業念頭。

但現實的是,創業,意味著得脫離國營事業的安逸環境,承擔風險,在未達退休條件前離開,將無法領得退休金與月退俸。一位前中華電信主管透露,當時,其實有十幾個研究團隊被點名,鼓勵創業,但最後真正敢踏出這一步的,只有中華精測。

逐夢:投資無法立即見效等待煎熬,創始員工感到茫然求去

黃水可開玩笑的說:「當時真的被罵死了。我媽跟我說:『你高考考過幫你放鞭炮,考上研究院也幫你放鞭炮,考上電信局特考也幫你放鞭炮,你現在告訴我這些都不算,要重來,我怎麼跟人交代?』」

不過,當時已與台積電、恩智浦等大廠合作的黃水可清楚知道,半導體測試設備是有前景的產業。「我跟家人說:『你們現在不讓我出去,三十年後我會後悔。』」

但創業後,才是各種挑戰接踵而來的開始。攤開財報可發現,二○一四年以前,中華精測每年EPS都在○.五元至兩元多之間擺盪,金融海嘯後甚至曾經虧損,經營表現並不突出。

背後的原因,其實是從七年前,黃水可等人便已投入開發目前台積電最先進的二十奈米以降的製程,所需用到的薄膜測試設備。「我常跟客戶講:『跟中華精測合作,圖的是你們的未來,不是我們的未來。我可以為你們的未來做準備。』」

一位熟悉半導體設備生態的金融業主管,便將中華精測這種為未來做準備,先蹲後跳的經營理念,譬喻為「測試設備界的漢微科」(編按:漢微科瞄準半導體先進製程,成立十年後開始賺錢,如今是電子束測試設備第一大廠)。

但,這段等待的過程並不好熬。黃水可表示,為了能符合未來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需求,當時幾乎是賺到多少錢,就再投入多少錢研發與購買設備,很多功夫無法立即得到回報。「只能跟員工講,薪水不用領那麼多,獎金也先少領一點,股東也抱歉一下,我們要先買設備,為未來準備。」

忙碌、吞忍,卻無法確定未來的狀況下,公司內開始有不同聲音,甚至有當初跟著黃水可一起出來創業,他稱之為「兄弟」的創始員工,也對未來感到茫然而求去。

實踐:客戶遍及海內外效率勝三星獲青睞,去年獲利增兩倍

多年投入,去年終於開花結果。中華精測連年磨劍,讓他們的晶片測試設備,效率遠勝韓國三星,成為台積電「啃蘋果」重要夥伴,使晶圓完成後能加快測試,也讓中華精測年獲利跳升兩倍。目前客戶遍及聯發科、日月光、聯電等台廠,連美國與中國的IC設計大廠,都是他們的客戶。

中華精測的故事讓大家看見,離開舒適圈,才能為人生開拓更遼闊的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738

中華電董座蔡力行告白 他與2.3萬人的拉鋸戰

2015-04-20  TCW
 
 

 

如果,你上任前,就知道只有兩年可以做事,面對的是一家歷史逾八十年,擁有龐大國營企業包袱的上市公司,你的選擇是做,還是不做?

這家公司,叫作中華電信(以下簡稱中華電),挑戰兩年改革時間的人,就是蔡力行。

根據中華電規定,員工六十五歲退休,當中華電董事長這個機會找上他時,蔡力行已經六十三歲。

當過台灣市值第一大企業台積電總執行長,攤開台積電二○○六年年報,依照總經理與副總經理酬金級距,估計蔡力行酬金至少一億元以上,為何他會接受薪資不到過去十分之一的中華電信董座之位?

錢財,對年逾六十歲的他來說,已不是第一考量。

上任一年三個月,蔡力行接受《商業周刊》專訪,說到為何決定接下大任,直言「影響力」才是真正原因。

做好三件事不怕被看衰他想發揮影響力,不計薪水只剩1/10

蔡力行坦言,一開始要不要接任,周邊意見很多,連朋友也不看好。但,「中華電信對社會很重要,我知道它接觸很多人,這一點對我來說,滿有吸引力的,我做的事情可以比較直接影響到社會上很多人。」

現在,對自己過去一年的表現,他只打「差強人意」的不及格分數,「達到標準一定要獲利成長……,一間公司不進則退。」提起這段時間遭遇的種種困難,更首度坦承:「(付出了)很多不可知的代價。」

因為,這是場一人與二萬三千人的對抗。

去年一月底上任後,蔡力行所面對的,是由交通部持股三五.三%的中華電逾二萬三千名員工。

上任之前,他遭到工會反彈;上任後,內部更視他為空降的「孤鳥」,認為一個生意人,想改變一群公務員,根本不可能。

一年過去,他雖然已寫下初步成績單,中華電去年財測達成率高達一○七.九%,贏過台灣大哥大和遠傳電信,也是五年來最高紀錄。

但現在,他離中華電董座六十五歲退休期限,已經不到一年。明年若政黨輪替,難保交通部不會換人接任。以中華電的家業,他大可以選擇安穩度過二年。

過去一年,蔡力行卻雷厲風行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用半導體業的速度,四G搶第一開台。

不像半導體一、兩年一次技術演進,電信業十年才一次更替,幾乎是十倍落差,而蔡力行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四G開台,他甚至不惜偷跑,比對手預計的時間還早一個月。

「這個我來很快就決定了,要更加速去做,剛開始大家本來還想說兩年(後)或三年,後來討論一下決定要提前開台。」蔡力行說。

除了開台不落人後,眼見對手急起直追,他更卯足了勁建設基地台,光去年一年,中華電蓋的四G基地台數量,是三G開台第一年蓋的六倍以上。

快,是他帶給中華電員工的第一個震撼。為了達到目標,他每週招集各副總、分公司總經理開會,檢討當週表現,若有不滿意之處,立即要求提出解決方案,兩、三天後再回來報告。

甚至連開會的節奏,他也以分鐘精算。

有次例行月會,下屬報告太冗長,他只聽了十五分鐘,便暫停會議,限時一個半小時做出結論,並且重新報告,自己則先行離席。

中華電信南區分公司總經理李銘淵印象深刻,「董事長對我們說:『討論不出結果,大家都不要離開。』」果然,壓力一來,一個半小時就想出解決方案,讓蔡力行十分開心,省下過去來回討論的數週時間。

「他很急啊,從來沒看過董事長這樣管事情的。」中華電信工會理事長朱傳炳也說,蔡力行講求效率,員工難以適應,私下也曾抱怨,「今天又被董事長拍桌子了。」

第二件事:改變人事制度,控制高階主管人數。

做為中華電第一位來自私人企業的董事長,提到終身雇用制,他更直言,面對外在改變,「我其實不覺得年輕人到一個制度裡面,是終身有保障的。」

當他來到這個已經民營化,但國營色彩濃厚的企業,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改變人事制度,中華電協理以上主管超過五十位,是電信二哥台灣大的三倍多。

「我們公司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組織,有六個分公司,每個分公司都有總經理、副總經理、處長……,我們職階有十九層,(問:那台積電有幾層?)我也忘了,但台積電絕對沒有這麼多……。」

上任四個月,他凍結升遷,重新評估各單位所需主管人數,即便有分公司總經理退休,也遇缺不補,由其他人兼任,私下曾表示,雖然總經理人數變少了,公司仍正常運作,可見原本就不需要那麼多官。

不過,一上任就砍員工利益,自然引起反彈。

一位中華電工會成員就說,蔡力行雖然是為公司好,卻吃力不討好,「本來可以做官的人,現在沒機會……,大家只好忍耐。」

第三件事:射出六支箭,拚獲利成長三%。

獲利成長三%,是蔡力行給自己設下的目標。和台積電每年獲利成長雙位數相比,似乎輕而易舉。

現在他身處的,卻是家過去十年獲利平均衰退逾二%的企業,尤其,占中華電約兩成營收的行動語音收入,正因Line、WeChat等免費通訊軟體興起,去年下滑比率達一一.六%。

「大家覺得衰退是必然的,我覺得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一間公司不進則退。」內外環境艱困,過去鮮少打敗仗的蔡力行,只能加快腳步應戰。

就算他的董座任期已經開始倒數,但他還是設下今年母公司營收成長六十億目標。

當市場衰退他不願認輸他挖角IBM業務,勤跑基層

於是,他找來IBM前台灣區總經理沈安石擔任顧問,挖角IBM近十位業務,更請金融、服務業等領域的董事長與總經理來開班授課,展開為期三週的訓練營,對三十位中華電業務進行指導與教學。

一位電信三雄高層也說,蔡力行上任之後,中華電在加值服務、企業客戶方面,的確比以前更積極,展現強烈的企圖心。

即便曾是國際級CEO,在台積電打拚二十多年,如今為了三%的成長,他坦言,比起過去,更須具備走出「舒適圈」的勇氣,「以前不管工作多辛苦,都是舒適圈,you know what to do,you know what to be done,you know where to go.(你知道怎麼做,也知道何去何從)」

但到了中華電,他連寫公文都得從頭學起,如何用人、和大股東交通部互動,也得再三思量。

為了證明自己可以做到,一年下來,他與時間賽跑,走遍各縣市營運處,握過一千多位基層員工的手。中華電信北區分公司總經理鄭閔卿就說:「我一個月跟董事長開會超過三十次!」可見蔡力行的用心。

甚至以身作則,扛下中華電第一大營運處——台北營運處業績,讓高層也一起動起來,分別負責其他五個營運處,相互競賽。

人生上半場,蔡力行見證台積電從無到有,立下無數戰功,因此坐上大位。年過六十,卻來到一家比自己還老的企業,推動改革的難度,不輸開疆拓土。

曾任中華電信董事長的台北捷運公司董事長賀陳旦就說,要讓一群二、三十年習慣不變的公務員(編按:中華電二○○五年民營化後,員工已不具公務員身分),意識到「競爭的現實」並不簡單,「你要告訴同仁:『我們已經面臨改變了。』這不是那麼容易被接納的。」

這也是蔡力行口中,上任之前從未想過的代價。

雖然,當我們問到敏感的任期問題,他一派淡定說,「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時間,仍是決定這場改革成敗的關鍵因素。

即便結果無法完全操之在己,但一位與蔡力行相識多年的企業界友人說,「他做得挺起勁的。」

衝獲利才能延續改革火他拚拿出超越政黨的成績,延續任期

擁有一座新的舞台,蔡力行慢慢撕掉過去在台積電時期給予外界的「鐵血印象」,他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會穿著粉紅色襯衫、咖啡色休閒西裝外套,也會找金城武拍廣告、在廣告拍攝花絮中露臉,甚至在尾牙上唱歌,或走進門市,和顧客鞠躬道謝。

「我們全部人都替他鼓掌叫好。」一位曾與他在台積電新事業共事的主管回憶,一知道蔡力行將接任中華電董座,同事們都替他開心,因為,他終於能做自己。

「我比較喜歡講,做對的事情,把事情做對,一定會有成績的,我相信我們公司可以。」蔡力行強調。

接下來,他眼前的路,只有兩種可能。

若成功讓中華電獲利回轉,拿出超越藍綠政黨的成績,按規定,中華電董座可一年一聘,最多延三年退休,或許就有機會擺脫兩年宿命,讓改革火種持續延燒。

若最後他仍敗給了時間,蔡力行這兩年的奮鬥,等於再次向外界證明自己,從台積電到中華電,不管舞台大小,他始終是一個勇於奮戰的職場大將軍。

【延伸閱讀】任期倒數,蔡力行6支箭加速改革?中華電信6大策略與目標

1.整合影視服務做法:成立跨分公司專職小組,整合MOD、網路視頻資源目標:和宏達電擴大合作,未來將投入內容製作

2.布局物聯網與雲計算做法:運用中華電信研究院研發資源,搶攻各式終端設備上網商機目標:藉由物聯網帶動行動上網營收成長15%

3.推廣資安服務做法:與軟體大廠精誠資訊共同開發企業用資安產品,降低遭駭客入侵風險目標:EyeQuila產品今年貢獻營收可望突破1億元

4.建設IDC機房做法:投資達130億的中華電板橋IDC雲端中心,已於去年12月舉行上樑典禮目標:今年底啟用,開放公部門與國際企業進駐

5.瞄準企業客戶做法:找各產業高階主管開課,強化中華電員工業務能力目標:今年企業客戶營收成長2倍到3倍

6.賺行動加值財做法:傳統行動語音收入下滑,強化書城、音樂等加值服務,交由主管4G業務的行動通信分公司負責目標:今年營收成長4成到5成

資料來源:中華電信整理:康育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751

【身體力行】上環茶記落力「走塑」 全面改用不鏽鋼飲管

1 : GS(14)@2018-01-08 00:51:19

越來越多人講環保,但真正身體力行做到的,又有幾多人?做不到的藉口不外乎「嫌麻煩」、「嫌貴」,其實說到底,都是視乎有沒有心吧?專門售賣不鏽鋼飲管和玻璃飲管的「搞乜東東」,今日就在Facebook專頁上載了一條帖文,指發現位於上環的茶餐廳「大喜茶檔」開始實施「走塑」,全面改用不鏽鋼飲管,取代即棄飲管,響應環保,絕對是環保界的福音。我們致電茶檔老闆Ricky查詢,原來茶檔今日才正式實施此舉,他共斥資1000元購買了100支不鏽鋼飲管,目的很簡單,只為推環保,客人暫時的反應好壞參半,但未有人拒絕使用,不過如果是外賣或客人要求的話,仍會提供即棄飲管。他又購入了專用刷頭清洗飲管,「其實客人不用擔心清潔問題,洗飲管都是和洗飯羹差不多。」問到茶檔還會否推行其他響應環保措施,例如自備食物盒會有折扣優惠,Ricky表示:「暫時未有,但環保很講求意識,其實我收外賣盒錢,某程度上都算是罰錢。」的確,環保從來都講求自覺性,就算餐廳未能提供環保飲管,下次出街食飯叫凍飲,講句「走飲筒丫唔該!」應該不是太難吧?


餐廳今天起全面改用不鏽鋼飲管。

老闆還購入了專用刷頭清洗飲管,非常細心。



大喜茶檔地址:上環華里7號記者:黃子配圖片提供:搞乜東東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21/202509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3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