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起跑〉兩年後我要升上副主任!

2013-08-19  TCW
 
 

 

培訓五天後,雅茹正式上工。她塗上生平第一支口紅、圍起圍裙,幹練的上菜,專業架式讓主管眼睛一亮。這是她在台灣餐飲學校學到的本事。但真正的挑戰,才要開始。

拿手的事竟變考驗,連湯都舀錯「很挫折,頭一次好想回家、好想念書」

據萬事達公司統計,新加坡每人平均每月外食金額為二百六十二美元(約合新台幣七千八百餘元),是亞太地區之首。也因此, Jpot火鍋店人龍總是川流不息。

首日上工,連站十小時,讓雅茹大喊吃不消。還來不及熟悉環境,iPad點餐流程就是考驗。有位客人點了餐,實際送餐卻說沒點,菜鳥的她,頓時楞在那裡,不知所措,只好請主任來,協調取消上菜,才平息客人怒氣。

她最自詡的服務態度,卻因不熟悉流程,被無從解釋給打敗。一不小心,又將客人原本要加的魚頭續湯,灌成了肉骨茶湯。挫折感,從腳衝到腦門!

全美最大人力顧問公司美世諮詢(Mercer)研究指出,「主動融入社會、認同多元文化、心態開放、情緒穩定、保持彈性」,是具備國際移動的五項隱形能力。

而這五項對雅茹都是考驗:被規定戴耳麥,隨時注意主管傳來廚房或客人服務調度狀況,但同事語音差異,「除了名字聽懂外,後面全部不知道在說什麼,」常是同事特地跑到身邊再說一次,才明瞭。

別人不說,但雅茹清楚,一次、兩次人家願意講,久了,不免有隔閡。

一週後,我的手機傳來她的簡訊:「很挫折,頭一次好想回家!好想念書!」堅持或放棄,像鐘擺般擺盪。

克服生手障礙,不懂就問同事搞懂職場遊戲規則,「我已經慢慢適應」

沒有舒適圈,只能吃苦當吃補,想法子解決。一邊處理客人要求,一邊耳麥傳來聽不懂的口音,她將耳麥打開,讓同事聽到她正在服務,不是慢半拍;一結束,再跑去詢問溝通事務。主動,讓她不會處在「受害者情結」裡。

好不容易搞清楚職場遊戲規則,突然的感冒發燒,又讓她情緒陷入低潮。「哪個父母不心疼?」媽媽說。在家人的擔憂中,自認脾氣不好的雅茹,逐漸磨掉銳氣,長出彈性。

第二週,她告訴我:「我已經慢慢適應了!」語氣中,聽得出燒了又退、退了又燒的疲累。她卻反過來勸我不要擔心,還搞笑說:「我犒賞自己,花了新幣八元買土司工坊的套餐吃,但好少喔!」

三週後,我的手機又傳來一則簡訊:「兩年後,我要升到副主任,跳兩級!」這是雅茹頭一次,堅定表達她的目標。

她,只是這批海外就業的開端,九月時,另兩位開平畢業生也將到同樂報到,未來可能更多。

新加坡媒體也注意到這新變化,七月二十四日,發行量四十萬份、當地第一大英文報《海峽時報》半版報導,斗大標題:「Foreign labour from new places(來自新地區的外籍勞力)」。

文中引述新加坡餐飲業者的話:「台灣年輕人願意到星國工作,是因為(台灣)『毫無生氣的經濟』(lacklustre economy),」還對比中國與印度外籍勞工不願來,是因經濟正處於蓬勃發展。

儘管標題與內容頗刺眼,但從客觀資料來看,台灣人流向新加坡,卻是不可擋的趨勢。

亞洲跨國人力資源公司博禹發表的「二○一三年人才報告」指出,新加坡是台灣人出國第二選擇,勝過香港、北美。

根據全球九百多位廚藝專家票選、今年首度發布的「亞洲前五十強餐廳」排行榜中,新加坡進榜數居亞洲之冠,達十家,台灣則掛零。日前,德國《The Miele Guide》發布的二○一三年亞洲前二十強餐廳,新加坡以五家居冠,香港、上海分別有四家、兩家上榜,台灣榜上無名。

處於東南亞樞紐,加上語言優勢,移民移工政策相對開放,衍生出這個世界舞台。台灣雖自詡為美食勝地,但從國際眼光看,卻輸給星國。

再看服務業與工業平均薪資,過去十年,台灣上漲一○%,新加坡卻飆升四○%;以去年平均月薪來看,台灣平均四萬五千九百元,新加坡達(新台幣)十萬五千元,是台灣兩倍以上!

對新加坡來說,台灣員工是「CP值高」的輸入來源。「台灣服務優質、餐飲教育有系統,是勝出條件,」黃翠芳分析。

為找服務業員工,她特別飛到高雄餐旅大學、嘉義大同技術學院、甚至花蓮台灣觀光學校,爭取大學生赴星實習,為留人鋪路。

松園餅之屋掌門人曾偉也承諾:「如果有台灣人願意來,我會栽培很深。」杜韻梅也強調:「我們希望把台灣員工的比率再拉高。」

不只餐飲業,就連幼教業也需求孔急。今年夏天,八位台中朝陽科技大學畢業生到新加坡最大幼稚園「職總優兒學府」(NTUC first campus)報到,她們是該機構聘任的首批台籍老師。為聘任她們,該校派出高階主管來台面試,福利包括來回機票、十四天年假,月薪約新台幣五萬二千元。

「在『彈性公民』時代,畢業後職場能延伸至國際專業領域,游走亞洲各地甚至歐美,是未來履歷加分關鍵,」朝陽科大幼保系主任倪用直分析。他們不只賺薪資、賺履歷,也賺前述五項國際移動力。

星國服務業搶人,台灣企業怎麼看?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不諱言:「新加坡回來要求至少33K起跳,那我們也要給員工33K以上,要留人,勢必釋出更多誘因。比價效應下,年輕人薪資結構也會跟著改變,有正面影響。」

既然來了,就要學到精「我一定會留下來,不會說走就走」

在全球化環境中,「移動力」已是職場競爭必備條件。或許很多人心裡不捨,但不能否認,台勞做得好,也會變人才。

台勞標籤擋不住移動的腳步,在起降頻繁的班機中,在Line、Skype的免費連線下,在海外企業招手中,新一代正試著走出自己的路。

八月七日,雅茹度過在異鄉的第一個月。她反過來安慰我們:「放心,別擔憂!工作不懂我會問。」「我一定會留下來,不會說走就走!」不過三十天,海外工作已刺激出雅茹的強悍與韌性。

她是全班第一個出國的人,但絕不會是唯一。當台灣經濟停滯,每個人,沒有跟著停滯的權利。

我們祝福她,以及同樣勇敢放膽去闖的人們。

【延伸閱讀】戴勝益:新加坡回來,我願意給她當主管!

對於青年赴星工作,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直言:「我認為海外工作兩年,對日後履歷是非常加分!」以下是口述摘要:

新加坡服務業接觸多國籍客人,從中可學到更多察言觀色、臨機應變的本事;即使(英文)不一定變好,至少磨出敢開口的自信。

況且,這表示家長願意讓孩子出國磨練,讓孩子碰到問題自行解決。能獨立解決問題,這個人已經有單打獨鬥的習慣,學會成長和忍耐,在服務業升任管理職,這很重要。

沒有突破這一關,即使有再好的服務特質,永遠只能當下屬,因為做不了示範,不敢一馬當先。新加坡回來,我願意給她當主管。

在王品兩年,學不到嗎?比較慢!遇到問題還是有靠山;但在異鄉,不是那麼容易!若覺得不足再求學,也是一種提前發現自己,知道往哪方面加強。

舒適圈待久會成為慣性,待越久,越不敢出去,對自己越不利。

不能說自己不敢出去,就批評別人是台勞,這對勇於選擇的人來說,是不公平的。僅看見低薪,就批評人家是台勞,這樣的眼光太近!

服務業人才要走世界市場,新加坡的規格是國際舞台,但在台灣就不是。台勞和鍍金的一線之隔,關鍵在於選擇海外工作企業形態和規模大小;大企業培訓制度、語言訓練相對多,如這次來的珍寶、同樂等,對於日後了解國際市場有幫助。

十八歲出去工作是一種壯遊,能將開洋葷的養分內化,就是替未來履歷鍍金。(整理●黃亞琪)

【延伸閱讀】她的笑容,讓星國企業揪團來台徵才

讓新加坡餐飲業飛到台灣徵人,除了缺工,背後還有一個原因:有個台灣女孩的笑容,打動了他們。

她叫張沛愉,今年十九歲,是雅茹學姊。

去年,高三的她,在開平附屬餐廳實習時,剛好同樂總裁周家萌的妹妹周家茵到此用餐。沛愉的甜美笑容、體貼服務,讓周家茵大為欣賞,立即詢問她赴星意願。 開了三次家庭會議後,她決定成行。工作前三個月,她幾乎每日以淚洗面,文化差異讓她心裡充滿問號。

書寫日記是出口。她寫下:「我要加油!不要被打敗!」「可以跟牛頭馬面的各式人種合作,那麼我到哪裡都沒問題了!」

家人是撐下去的原動力。白手起家的爸爸說:「我以前吃的苦比你們現在還多,這樣就打退堂鼓,不很可惜嗎?」媽媽也激她:「如果安逸,不把英文練好,跟在台灣一樣,不如回來!」

第一年,她撐過來了,還存下新台幣三十多萬元寄回家。比存款更可貴的是,她看見自己的不足。

「以前在學校實習時,覺得自己很厲害,出來後,才知道自己很『淺』,見識少、知識少,」坐在同樂欣葉餐廳內,她指著一位馬來西亞同事說:「他會電腦、英文又好,一人多工,」見賢思齊,反激起她想學更多的鬥志。

許多顧客指名讚美她的親切,公司也有意栽培,先前將她從外場調任收銀,學習與總公司交涉。八月初,她被調到同樂新品牌「小台北」,「表現好的話,可能升任領班,」同樂副總杜韻梅說。等於一年跳一級,薪資也會調漲。

對於她的下一步,店經理陳淑蘭有兩項建議:第一,要了解上一級的人職務內容,並多研究其他餐廳的優點;第二,做好時間規畫,例如每天半小時學英文,因為公司管理報表、收發信,都使用英文,語言弄好,更有升遷機會。(文●黃亞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139

國研中心副主任:增長若下滑過快 還得刺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214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今日發表講話稱,“刺激政策本身是一個中性詞,我們現在有點負面化了。如果增長下滑得過快,該刺激的還是要刺激。”

他在“《財經》年會2015:預測與戰略”上指出,“過去中國經常被批以投資為主、工業為主,更重要的依靠外需的增長”,現在“正在發生一個實質性的改變。”

“就業盡管存在著結構性的問題,比如說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但總體上看,就業的壓力並不是很大,有些地方存在招工難的問題”,劉世錦如是說。

他坦誠,財政金融風險,在不少方面確實是在增大的,“但是,還沒有到不可收拾的程度”,全局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守住了。

對於刺激政策的問題,他表示,“刺激政策本身是一個中性詞,我們現在有點負面化了。如果增長下滑的過快,該刺激的還是要刺激”。他認為,在目前這個轉型期,刺激的目的是為了托底,不要讓它下滑的過快,而不是為了提高。

最後,他的講話落腳於改革:

我聽到一種說法,說中國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比如8%,甚至更高,主要是改革沒到位。言下之意,改革到位了還可以釋放很大的增長潛力,還可以回到高增長的時期,我覺得這是認識上的問題,本身對改革不是非常理解。

應該說有一部分改革是能夠帶來增長的增量,更重要的是在改善投資的效率。有一些改革,可能短期之內對增長有一些沖擊,比如這兩年的反腐敗,可能減少了一些需求,但那種需求很大程度上是浪費,這種需求沒有就沒有了,問題是把這部分錢轉化為老百姓的需求,才能帶動更高效率的增長。

以下是財經雜誌整理的劉世錦現場發言稿(未經發言人本人確認):

尊敬的各位嘉賓,中午好!我想講這麽一個題目,新常態下要確定增長質量導向。增長質量已經講了很多年,這個時候增長質量的問題,必須要提出來,而且不抓住不行了。我們現在一直講發展觀的問題,下一步在新常態下,增長質量導向將會成為新的發展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支點。這就涉及到一些問題,我們為什麽要講增長質量,剛才我們還在討論怎麽看目前的經濟形勢,目前的形勢看起來下行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可能最後結論都不是太樂觀。這主要是從速度的角度看,要看速度的話,目前的速度是最近一段時間最低的。

我想,我們能不能換一個角度,從經濟增長質量的角度來看,可能心情就會稍微輕松一點,結論也不太一樣。最近一兩年的時間,在增長速度回落的同時,結構轉型已經取得了轉折性的變化,最重要的是消費前年已經超過投資,去年是有所反複,但是到今年保持了這樣一個消費超過投資的態勢。去年第三產業的比重已經超過了第二產業。我們的出口現在已經由過去20%以上的增長率降到了5%到10%左右。要素投入、勞動力總量,這一兩年已經開始下降,等等。我們過去經常批評的中國以投資為主、工業為主,更重要的依靠外需的增長模式,正在發生一個實質性的改變。

我們看看轉型期間的增長質量。就業,就業盡管存在著結構性的問題,比如說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但總體上看,就業的壓力並不是很大,有些地方存在招工難的問題。企業的效益是有所波動的,今年1到8月份規模以上企業的利潤增長率在10%左右,比去年還略有改善,最近一兩個月情況又發生了變化。財政收入保持了一定的增長,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也還是可以的。財政金融風險,在不少方面確實是在增大的。但是,還沒有到不可收拾的程度。全局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我們守住了。資源環境方面,霧霾天氣壓力很大,但與此同時,節能減排正在取得重要的進展。

如果我們放在一個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來看,其實結構調整,經濟增長的質量,總體上表現還是不錯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剛才講的這些因素是最容易出問題的,但是沒有出不可收拾的大問題,我們守住了底線,而且經濟基本上平穩,我覺得這一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對中國的經濟增長還是要看到它內在的變化。這是第一。

第二,速度問題。大家最關心的今年的速度能夠完成多少,明年的速度又是多少。現在我們講不要以GDP論英雄,領導的觀念要轉變,全社會的習慣勢力也是很強大的。過去是以速度為掛帥的,或者綱舉目張,速度高就可以了,其實速度高掩蓋了很多問題。過去保持高速增長的時候,好像顯得很好。現在速度降下來以後,很多問題暴露出來了。現在談速度的問題,比如談到某個數值,高一點好還是低一點好,就速度本身來講,是沒有結論的。如果沒有約束條件的話,速度肯定是越高越好,10%、15%,甚至20%,上去以後,我們會更快的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問題是有約束條件的,是什麽樣的約束條件呢?最重要的是增長質量。在這里,我提一個觀點,我們對速度和質量的關系需要發生轉變。怎麽轉變呢?以質量指標來倒推速度指標。我本人曾經提了六個質量指標:就業可實現、企業可盈利、財政可增收、民生可改善、風險可控制、資源環境可持續。和它相對應的速度就是一個好的速度。

說具體一點,比如速度如果再高一點會出現什麽問題?比如加大投資的力度,地方融資平臺風險已經夠大了,再加強杠桿,再去賣點地,再去增加銀行貸款,風險肯定是增大的,投資的質量能夠保證嗎?保證不了。當然速度過低也是有問題的,過低效益就會有滑坡。所以,宏觀調控的意義,或者效率,在於能不能把握好這樣一個速度和質量要求相適應的更大的空間。

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後一兩年防控風險的問題,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應該把它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最近兩三年時間,在轉型完成以前,我本人認為,目前的經濟屬於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的過程還沒有完成,中高速增長的底還有一個探究的過程。我過去講過三個落地:基礎設施、出口和房地產。現在房地產開始落了,但還沒有落實。對防控風險必須要高度關註,即使其它的指標難看一點,如果不出大的危機,不出大的風險,我們守住了底線,就是很大的成功。

刺激政策的問題要認識,刺激政策本身是一個中性詞,我們現在有點負面化了。如果增長下滑的過快,該刺激的還是要刺激。當然了,刺激的目標是什麽?在目前這個轉型期,刺激的目的是為了托底,不要讓它下滑的過快,而不是為了提高。

最後一個問題是改革,我聽到一種說法,說中國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比如8%,甚至更高,主要是改革沒到位。言下之意,改革到位了還可以釋放很大的增長潛力,還可以回到高增長的時期,我覺得這是認識上的問題,本身對改革不是非常理解。應該說有一部分改革是能夠帶來增長的增量,更重要的是在改善投資的效率。有一些改革,可能短期之內對增長有一些沖擊,比如這兩年的反腐敗,可能減少了一些需求,但那種需求很大程度上是浪費,這種需求沒有就沒有了,問題是把這部分錢轉化為老百姓的需求,才能帶動更高效率的增長。

所以,這里提一個問題,我們現在判斷這個時期的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指標,改革最終是要提高效率的,提高生產率的和促進創新的,這是判斷我們改革改的對不對,是不是有效果最重要的(標準)。當然在目前的轉型期間,最好是能夠找到一些既帶來需求增量,同時又提高效率的改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885

國資委副主任:近十項國企改革方案有望春節前出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665

img_526f27b422fe8

中國證券報援引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國表示,目前,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及八九個相關配套文件已趨成熟,有望率先出臺。一場真正的大改革即將開始。屆時,地方國企改革進展將更大,央企試點會在總結第一批經驗基礎上推出第二批試點。在大改革之年,可以說資本市場迎來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  

國企改革取得了六大進展

彭建國向中國證券報表示,2014年改革進展很大。

在頂層設計方面,本輪國企改革主要體現在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因而對頂層設計非常重視,原來計劃方案是在2014年年底推出,但因為全國情況複雜、難度很大,而且事關重大,時間進度要服從質量,各個方面正在緊鑼密鼓地工作,爭取在春節前推出。頂層設計以“1+N”的形式呈現,即一個國企深化改革的總體指導意見和三四十個相關方面改革的配套文件。目前,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及八九個相關配套文件已漸趨成熟,有望率先出臺。一些方案已報到國務院改革辦,討論通過後將報由中央深改辦討論。應該說方案大部分都已達成共識,不存在太大爭議。

真正有效的混合應做到三個方面

彭建國指出,絕大部分國企都對混改抱有極大熱情和希望。國企混改對國企高管來說,有兩個最大的好處:一是混改後國家對企業的管理控制會減弱,企業高管手中的自主權力會更大;二是混改後可以搞員工持股,高管層所持股份會較多些。

他認為,要實現真正有效的混合,應註意三個方面:一是規範的混合,即規範的制度、規範的操作、規範的運行,以防止利益輸送、國資流失而最終損害企業的發展。二是優勢的混合,即通過混合實現優勢互補、國民共進,即“國有企業實力”+“民營企業活力”=“混合企業競爭力”。三是有機的混合,即並非物理式的摻和,而是化學式的有機結合,混合後內部結構和運行機制完全發生變化,混合後的企業里面應該找不到混合前原來的A或B,而是一種全新的C。

他表示,上市是混改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眾多企業所追求的一個目標,因為上市可以給企業帶來擴大融資渠道、提高品牌信譽、規範企業管理等好處,有利於企業快速發展,同時給企業高管也帶來較豐厚的薪酬激勵。但上市渠道畢竟相對狹窄。混改的最終目標是轉換企業機制,促進企業發展。

商業一類為混改主戰場

彭建國表示,央企總體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但實際上最終還是三類,即商業一類、商業二類、公益類也即公共服務類。商業一類是指競爭類的企業,以完全市場化和保值增值為目標;商業二類是指特殊功能類的企業,同時具備市場化和社會化目標;公益類則是完全社會化的目標。商業一類的企業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戰場。此前屬於壟斷性質的石油、電網等企業我認為屬於商業二類,其混改要分業務板塊。國企混改不僅要一企一策,而且應該一個業務板塊一個改革策略,具體企業具體實施。

分類改革的方案已達成統一的意見,最重要也是最難的就是將企業對號入座,將企業按照業務板塊來分可能會更好一些。分類改革完成之後,將會迎來一個重組的過程,包括合並同類項、產業鏈條上下遊的合並,更多的是業務板塊的整合。未來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國有經濟結構布局調整以及央企的整合肯定力度會加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477

《心術》原型貪腐 上海衛計委原副主任黃峰平獲刑19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6301.html

《心術》原型貪腐 上海衛計委原副主任黃峰平獲刑19年

一財網 田享華 2015-02-15 14:32:00

現年50歲的黃峰平,系滬上知名神經外科專家,曾任上海多家醫院副院長、院長、上海市衛計委副主任等職務。曾經熱播的《心術》里的某位大佬人物,就以他為原型

15日,上海市一中院一審宣判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原副主任黃峰平被控貪汙、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一案。被告人黃峰平因犯貪汙罪、受賄罪、職務侵占罪及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一審被判有期徒刑十九年。

現年50歲的黃峰平,系滬上知名神經外科專家,曾任上海多家醫院副院長、院長、上海市衛計委副主任等職務。曾經熱播的《心術》里的某位大佬人物,就以他為原型。

2010年5月,黃峰平在擔任上海某中心醫院院長期間,指示醫院職工購買了價值近8萬元的愛彼牌手表一塊贈送他人,並以其他單位贊助醫院的7萬元報銷了部分購表款。上述手表被退回後,黃峰平將其侵吞。

2003年至2013年,黃峰平在擔任上海某三甲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副主任、上海某中心醫院院長等職務期間,在藥品和醫療器械銷售、物業費繳納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藥品銷售人員、醫藥公司副總經理、醫療器材公司銷售經理、物業公司總經理、醫療小組等給予的現金、金條等財物共計301萬余元。

2009年12月至2013年5月,黃峰平在擔任上海某三甲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副主任以及上海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專科分會主任委員期間,多次負責醫學會神外分會年會等會議的會務工作。在此過程中,黃峰平通過醫院工作人員王某及旅行社副總經理李某(均另案處理),侵吞贊助款141萬余元。

據報道,2013年9月,黃峰平被長沙警方監視居住。警察進入他在松江的家中時,發現了400多個未拆封的信封,打開車庫里的汽車後備箱里,散放著兩根500克的金條和數十萬元加幣、美元、歐元等。

截至案發時,黃峰平擁有的家庭財產及支出中,尚有1100余萬元的差額未能說明來源。

2013年12月,黃峰平被依法逮捕。2014年7月,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向法院提起公訴。同年8月,上海一中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此案。

庭審過程中,被告人黃峰平及其辯護人對公訴機關指控的部分貪汙及受賄事實存在異議,並認為黃峰平不構成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

上海一中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黃峰平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財物共計7萬元,其行為已構成貪汙罪;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給予的錢款共計301萬余元,為他人謀取利益,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利用其在醫學會神外分會擔任主任委員的職務便利,將屬於醫學會的財物141萬余元非法占為己有,其行為已構成職務侵占罪,且數額巨大;黃峰平的財產、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且有1100余萬元財產差額不能說明來源,其行為已構成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且差額特別巨大。黃峰平犯有數罪,應予並罰。

被告人黃峰平在被采取強制措施後,主動交代偵查機關尚未掌握的收受賄賂事實,並能如實供述貪汙、職務侵占、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事實,可認定其受賄犯罪具有自首情節,認定其貪汙罪、職務侵占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具有坦白情節。綜合考慮黃峰平到案後的認罪、悔罪表現,且本案的贓款、贓物均已追回,可對黃峰平酌情從輕處罰。

據此,上海一中院一審判決被告人黃峰平犯貪汙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十萬元;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三百五十萬元;犯職務侵占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一百四十萬元;犯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數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九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五百萬元;犯罪的違法所得和來源不明的財產予以追繳。

法院宣判後,黃峰平未當庭提出上訴。

編輯:劉展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510

國研中心副主任:中國經濟增速不能過低 7%合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80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周二在北京兩會期間向記者表示,中國7%的增長率是合理的。 中國的增長率不能過低,因為這會導致財政金融風險和失業率上升。

不過劉世錦同時強調,今年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才能達到7%增長率這一目標。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在達沃斯論壇上曾強調,中國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會搞大水漫灌,而是更加註重預調微調,更好的實行定向調控,確保經濟在合理的水平內運行。而對於今年中國增長,李克強表示,

中國經濟規模已居世界第二,基數增大,即使是每年7%的增長,經濟規模增量也達到8000多億美元,比五年前增長10%的數量還要大。

中國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1月初也表示,目前中國經濟還是寒意未除,從趨勢上看仍將下行,全年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保7爭7.5%”的關鍵是貨幣政策松動。

除了中央高層外,地方政府也對保7采取了各自的行動。比如中西部地區以基建作為主要驅動力,北京和上海則把科技創新作為密集,江蘇和浙江則是電子商務、信息、旅遊等消費熱點的代表。

同日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在兩會期間表示,人民幣是僅次於美元的強勢貨幣,未來將保持穩定。易綱同時還是外匯管理局局長。他在政協會議前表示,人民幣如今已進入雙向波動期,但基本面持續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支撐。從長期看,人民幣將是一個穩定的貨幣。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75

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陸武成被雙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594

資料圖:陸武成 (CFP/圖)

2015年1月23日,中紀委官網發布“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陸武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的消息,依據其職務被媒體解讀為甘肅首只大老虎落馬。

5月15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客戶端消息,經查,陸武成違反廉潔自律規定,收受禮金,違規從事營利活動;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幹部選拔任用、企業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其中,受賄問題涉嫌犯罪。

陸武成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幹部,嚴重違反黨的政治規矩和組織紀律,嚴重違紀違法,且黨的十八大後仍不收斂、不收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經中央紀委審議並報中共中央批準,決定給予陸武成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線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高檢網同日消息,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陸武成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並采取強制措施。案件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民謠諷甘肅首虎“路無成”

法制晚報》報道,不少蘭州幹部、群眾對陸武成的“落馬”並不意外,稱其在擔任蘭州市委書記期間,大拆大建的行事作風早已為他的仕途生涯種下“惡果”,“坑坑窪窪路無成(陸武成)”這句民謠正是坊間對於他的評價。

陸武成簡歷:

陸武成,男,漢族,1953年5月生,甘肅慶城人,197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2年2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法學理論專業。

1972年2月,蘭州市公安學校學員;

1972年7月,蘭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政工科幹事,局政治部幹事、團總支書記;

1975年10月,蘭州市委組織部幹部二科、幹部一科、技術幹部科幹事;

1983年11月,蘭州市委組織部幹部科副科長;

1984年9月,省委組織部經濟幹部處、黨政幹部處幹事(1980年9月至1985年7月蘭州大學夜大學政治經濟專業學習);

1986年12月,省委組織部黨政幹部處副處級組織員、副處長;

1993年6月,省委組織部黨政幹部處正處級組織員;

1994年2月,省委組織部幹部調配處處長;

1996年8月,金昌市委副書記、市委黨校校長;

1998年9月,金昌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1999年4月,金昌市委副書記、市長;

2000年12月,金昌市委副書記(主持市委工作)、市長;

2001年2月,金昌市委書記(1998年8月至2001年6月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班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習;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中央黨校培訓部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5年3月,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省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2004年9月至2006年7月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班法學理論專業學習);

2008年5月,省委常委、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省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

2008年7月,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

2012年4月,蘭州市委書記;

2012年10月,待安排;

2012年12月,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

2013年1月29日,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黨的十六大代表。第十一屆、十二屆省委委員。

(簡歷摘自甘肅人大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396

專訪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商務研究中心副主任傅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8515.html

專訪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商務研究中心副主任傅強

一財網 閻彥 實習記者朱若蕾 2015-11-07 10:01:00

不久前,野村證券做過一個調查,中國經濟如果打噴嚏,誰會感冒?在指數排名里面,新加坡是排名第2的,所以經濟依存度也是相當強。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中國商務研究中心副主任傅強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中國商務研究中心副主任傅強

《第一財經日報》:作為亞洲四小龍,新加坡和臺灣在與中國大陸的貿易方面會不會存在競爭?

傅強:新加坡和臺灣的分工其實非常明確,和中國大陸的貿易都是比較密切,但是作用完全不一樣。臺灣和中國大陸的關系,是在整個東亞的產業鏈上布局的整合性。臺灣對中國大陸出口占該地區出口總量的40%,但很多是電子元器件,出口到中國再經過組裝,變成最終消費品。

而新加坡和中國的貿易,則體現在轉口貿易的地位。比如,中國有兩千多家鋼企,也消費著全世界56%的鐵礦石,但大多都是在新加坡交割的。所以,相關的交割、物流服務是新加坡的長項,新加坡從中國大陸的進口有接近55%是機電產品,但新加坡自己消費不了這麽多,機電產品很多都流入了東南亞其他國家。

所以新加坡和臺灣體現的是不同的貿易形態,兩者的替代性是相當弱的。

《第一財經日報》:您認為習馬會將會海峽兩岸的經貿關系帶來哪些影響?

傅強:對於習馬會,我理解是政治上的象征性意義更強。因為中國大陸和臺灣在經貿方面已經有了非常深層次的一體化,兩岸經濟可以說已經是不可分割了。

那如果說的是新加坡和中國大陸的經貿關系的話,我們可以直接看到的現象,就是習近平來訪後,使得新加坡和中國大陸之間又有了一個G2G的項目,這是兩國之間第三個政府間項目,是中國重慶和新加坡之間的合作,會有新的項目落地。最後會以什麽形式實現這些利好 需要觀察,但可以說是邁出了重要一步。

其實新加坡和中國大陸的經貿往來應該說關聯度也是非常非常強。不久前,野村證券做過一個調查,中國經濟如果打噴嚏,誰會感冒?在指數排名里面,新加坡是排名第2的,所以經濟依存度也是相當強。

《第一財經日報》:關於新加坡和中國的金融合作,您有何期待?

傅強:新加坡很希望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分一杯羹。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新加坡走的相對步子比較大,也比較激進,希望能夠成為清算交割的中心。

比如,人民幣國際債券可能會在新加坡發行、清算,作為債券的大型集散地等。新加坡本來就有很強的金融能力。短期內,中國會很需要新加坡人民幣集散中心的地位。這可能也是具有相當強的優勢。

未來“一帶一路”中,東盟也是“一帶一路”戰略推進的重點,而中國很多企業未來走出去, 第一步會是去東南亞,新加坡就是一個投資的橋頭堡。

比如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很多很多校友企業就是這樣。例如,有一家來自中國大陸的建築承包商。經過幾年在新加坡的經營,成為了新加坡成功的地產商。現在又把觸角伸到了緬甸,柬埔寨,包括印尼在內很多國家。這家公司來自中國,但是形象上完全就是新加坡走出來的企業,變成以質量取勝,而非價格取勝的新加坡企業。所以,中國企業完全可以借助新加坡的資源完成國際化。

《第一財經日報》:新加坡有哪些行業對中國企業存在投資機會?

傅強:其實,新加坡本身我認為從實業角度的投資機會並不多。因為中國有大量的資本需要輸出,以前是通過外匯儲備來輸出,但是這不一定可持續,所以未來可能是企業來完成資本輸出的任務。

新加坡有什麽機會?對於中國的天量需求,可能實業方面是沒有什麽機會的。可能更多的是,可以將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的區域總部,借助新加坡金融服務、物流商的優勢,也可以借助很多人才來實現企業的國際化,作為東南亞的據點。在金融服務等等方面,實現企業整體素質的提升。

上面提到的建築商就是很好的例子。去東南亞擴展可以先到新加坡,再走到下一步,這是最現實的路,而不是本地的投資機會。

《第一財經日報》:中國企業如果直接進入東南亞的市場是否會有困難?

傅強:比如印尼,中國企業要想直接去投資是非常非常難的。昨天我和學生就業中心的人交流,問那些咨詢公司,比如麥肯錫在這里招聘的學生有什麽特點?才知道麥肯錫要求學生必須懂馬來語或者印尼語。

因為,麥肯錫在印尼、馬來這就是一個銷售總部,他們到印尼會拿來一些項目。然後直接發到上海,印度,有人會在後臺做完。

所以新加坡是一種網狀的優勢,可以把觸角伸得很遠。畢竟你要投資一個國家,要對當地投資,對法律、人文、經濟環境非常熟悉,要和當地人打交道,而中國人直接去馬來,去印尼,壁壘是很高的。肯定需要中介能進行深層次交流的中介。能夠用一種人家能接受的語言作為溝通的中介。而這就是新加坡的作用。

編輯:王麗娜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62

溫州市委書記陳一新調任中央深改辦專職副主任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19599.html

溫州市委書記陳一新調任中央深改辦專職副主任

一財網 林小昭 2015-12-01 19:13:00

在區域均衡發展方面,根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目前浙江所有地級市人均GDP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堪稱是全國各省份均衡發展的典範。因此,連續兩任浙江省委政研室“一把手”進京擔任要職,也許有助於浙江轉型升級和改革創新的經驗在更大範圍內推廣。

據浙江日報旗下浙江在線和浙江新聞客戶端報道,12月1日下午,中共溫州市委召開全市領導幹部會議。會上,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廖國勛宣布中央和省委的決定,陳一新調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免去陳一新中共溫州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1959年9月出生的陳一新是浙江泰順人,1976年參加工作,曾任麗水師範專科學校物理系團總支書記,麗水地委辦公室科長、副主任。隨後,陳一新進入浙江省委辦公廳,歷任調研寫作處副處長、正處級副處長,黨群政法處處長、綜合處處長,辦公廳副主任等職務。2006年6任浙江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值得註意的是,在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一職上,陳一新恰好是舒國增的前任。去年11月,時任浙江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舒國增進京擔任中財辦副主任。

省委政研室是為省委決策服務、從事綜合性研究的工作部門,為正廳級機構,其主任一般由省委副秘書長兼任。也就是說,省委政研室是省委的“智囊團”和“參謀部”,可謂各省的“一號智庫”。而作為該機構主官的政研室主任,堪稱省委領導的“核心智囊”。

作為沿海最發達的省份之一,近年來浙江以約占全國1%的土地和4%的人口,創造了約占全國7%的生產總值、6%的財政收入和11%的出口額。這幾年浙江主打智慧經濟、智慧產業,用新一代互聯網技術來推動“浙江智造”的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成績比較突出。

在區域均衡發展方面,根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目前浙江所有地級市人均GDP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堪稱是全國各省份均衡發展的典範。因此,連續兩任浙江省委政研室“一把手”進京擔任要職,也許有助於浙江轉型升級和改革創新的經驗在更大範圍內推廣。

2012年1月,陳一新由省委辦公廳轉赴地方“歷練”,擔任金華市委書記。主政金華期間,他提出打造“金義都市新區”,並成功引資阿里巴巴,讓馬雲的“菜鳥”物流(中國物流骨幹網)在此落地。按照計劃,阿里巴巴要在全國主導構建8個“新型網絡樞紐城市”,金華是首個,在這里要建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關鍵節點的首個全國樣本項目。

2013年6月,陳一新又轉任溫州市委書記,調任這座因改革而興並以“溫州模式”馳名的“中國民營之都”。彼時,自2011年始發的民間金融風波、企業金融風波重創溫州,已然深陷泥淖,主要經濟增長指標從浙江“第一方陣”跌落“第三方陣”。曾領風氣之先的“溫州模式”更是遭遇空前的質疑甚至否定。

甫一上任,陳一新便將振興實體經濟、堅持發展“溫州模式”推至施政的戰略位置,以此為切入口開始了推動溫州“趕超發展、再創輝煌”之旅。2013年12月,在溫州市委十一屆五次全體(擴大)會議上,陳一新作了堅持和發展“溫州模式”、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的報告。

去年7月1日,陳一新在《瞭望》雜誌發表了篇題為《堅定“溫州模式”自信》的文章。文章說,“溫州過去是中國改革的先行區,現在仍是中國改革的試驗田,將來還要做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模範生。”他寫道,我們要堅定對“溫州模式”的自信,堅定對溫州人創業創新精神的自信,堅定對溫州未來發展前景的自信,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勇於開辟改革新天地,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堅定不移地把“溫州模式”發揚光大,繼續把溫州這面改革的旗幟高高舉起。

在擔任溫州市委書記一年半後,去年底,陳一新升任浙江省委常委兼溫州市委書記,進入到省部級領導幹部行列。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658

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副主任王瑉涉嫌違紀被查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5743

 

資料圖:王瑉(CFP/圖)

十二屆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瑉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王瑉簡歷:

王瑉,男,漢族,1950年3月生,安徽省淮南人,1968年9月參加工作,南京航空學院機械工程系機械制造專業畢業,工學博士、教授。

1968.09—1972.04 安徽省舒城縣石崗公社插隊

1972.04—1975.09 安徽省淮南化工機械廠工人

1975.09—1978.09 安徽省淮南煤炭學院機電系礦機專業學習

1978.09—1979.09 安徽省淮南煤炭學院機制工藝教研室教師

1979.09—1981.12 北京航空學院機械系機械制造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1.12—1983.02 安徽省淮南煤炭學院教師

1983.02—1986.04 南京航空學院機械工程系機械制造專業博士研究生

1986.04—1987.09 南京航空學院機械工程系講師、實驗室主任

1987.09—1989.02 香港理工學院訪問學者

1989.02—1990.05 南京航空學院機械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

1990.05—1991.12 南京航空學院機械工程系副主任、教授

1991.12—1992.03 南京航空學院秘書長

1992.03—1993.05 南京航空學院副院長

1993.05—1994.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

1994.07—1996.12 江蘇省省長助理

1996.12—2002.05 江蘇省副省長

2002.05—2002.08 江蘇省副省長,蘇州市委書記

2002.08—2003.02 江蘇省委常委、副省長,蘇州市委書記

2003.02—2004.10 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

2004.10—2005.01 吉林省委副書記、副省長、代省長

2005.01—2006.11 吉林省委副書記、省長

2006.11—2008.01 吉林省委書記

2008.01—2009.11 吉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9.11—2010.01 遼寧省委書記

2010.01—2015.05 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2015.05— 遼寧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第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委員。(簡歷摘自中國政府網)

(中紀委監察部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901

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油價新政,是為兼顧生產者和消費者利益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165

2016年3月25日,海南博鰲,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南方周末記者 李微敖/圖)

2013年3月26日,國家發改委出臺政策,規定“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

此後,國際油價一度從90美元/桶左右,摸高至2013年9月間的110美元左右;隨後國家油價震蕩下跌,至2016年1月12日,已不足30美元。

次日,即2016年1月13日,國家發改委宣布修改上述“遊戲規則”:規定當國際油價每桶低於4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降低;當國際市場油價高於每桶13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提或少提;在40美元-130美元之間運行時,成品油價格則按原有規則運行。

這兩個多月來,國際油價上下震蕩,一度最低跌至26美元左右,而國內成品油價格則沒有隨之下調。

與此同時,煤炭價格這幾年亦連續暴跌,當前價格已不及2012年時的四成。但中國以火力發電為主的電價,下降幅度非常有限。

這些問題引起了公眾的諸多非議。

國家發改委為什麽臨時調整成品油價的“遊戲規則”?為什麽電價下調有限?這是否是受到了國內石油石化,以及發電企業等行業的幹擾和影響?

就此,2016年3月25日,在海南博鰲參加“博鰲論壇2016年年會”的,國家發改委分管價格、發展規劃等工作的副主任胡祖才,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成品油價格機制在2013年修改完善出臺後,“已經完全形成了一個符合中國市場特點的機制”,此後,成品油價格“已經沒有任何人為的因素,就是公式算出來的”。

之所以在2016年1月,增設40美元的“地板價”和130美元的“天花板價”,“完全是為了保障中國國內成品油健康穩定運行,也是為了兼顧生產者和消費者利益確定的。”

為什麽要出臺“地板價”?

胡祖才表示,低於40美元的石油價格,“是一種超跌的下跌”。從國際上來看,40美元的價格,很多低於開采成本,當然也低於中國的開采成本。中國因為資源稟賦不是很好,石油開采業的成本,要比國際上更高。

目前,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60%。如果成品油價格再繼續下浮,顯然會對中國國內的石油開采率會造成巨大影響,會進一步擴大進口依存度,隨之而來,就是石油安全的風險繼續上升。因此,設定40美元的“地板價”,“不僅僅是一個保障國內石油價格、成品油價格保持相對平穩,同時也是保證國家石油安全的需要。”

至於煤炭價格的問題,2015年,中國進行了兩次煤電價格的聯動下調。第一次下調了2分錢電價;第二次對一般工商業用電下調了3分錢。

胡祖才回答南方周末記者說,外界較多存在的一個誤區是,“市場上往往是按當時最低的煤炭價格來比較,我們這個機制是一個周期內的平均降幅。如果是一年為調整周期的話,這一年煤炭價格和上一年煤炭價格進行比較,它是一個區間的平均價格,跟最低時點價格會有很大差別”,因此,中國“不存在,煤炭跌多,電價降少的問題。”

對於新能源的發展,胡祖才介紹說,目前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成本較高,如果油價很低的話,實際上制約了新能源發展,“比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就受到了挑戰,因為油很便宜。這兩個要平衡。實際上中國新能源發展非常快,風電裝機超過1億,世界第一。光伏裝機也是世界第一,發展非常快。”

胡祖才還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其他領域的價格改革,國家發改委都在推進當中。2015年,中國價格改革力度非常大,中央的定價目錄減少80%,“現在(中央定價)基本上只保留在自然壟斷行業和公共服務領域,其他的領域都放開給了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4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