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她的外婆是台塑創辦人王永慶的大姊,她要叫王永慶一聲舅公,叫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一聲表舅。 然 而,她所做的生意和台塑卻沒什麼關係。全世界一年所消耗掉的二千六百萬支手術用電燒刀中,每四支就有一支是出自沒有上市、上櫃的大瓏企業。大瓏企業董事長 劉惠珍靠著讓客戶放一百個心的貼心服務,一點一滴建立自己的江山。醫療器材重視的是與人命相關的安全,誰能讓客戶的風險降到零,訂單就歸誰。 一般外科手術除了醫生下的第一刀是以手術刀劃開皮膚,接下來所有體內組織的切割和連結,都是靠外型像筆的電燒刀。劉惠珍解釋,電燒刀是以電流燒灼進行切割和連結,因此出血量少,已經廣泛運用到微創、骨科、整形美容等各種手術。電燒刀是拋棄式醫療器械,商機非常可觀。 車子一下土城交流道,大瓏企業就隱身在鴻海總部旁的大樓。去年底才剛從新店兩千坪的辦公室和廠房,遷移到目前五千六百坪的新址,以滿足業務擴張速度。 二十年前,劉惠珍在美國念行銷,對醫療器材一竅不通,民國七十六年創辦大瓏時,代工的也只是電燒刀的「電線」;大瓏究竟如何從電線做起,最後滲透到整支產品,成為全球電燒刀代工龍頭? 利用同業失誤 乘隙躋身大廠代工夥伴 二十七年前,在美國舊金山大學攻讀MBA,主修市場行銷學的劉惠珍,沒進家族事業工作,反倒因緣際會協助父親的朋友,在美國拓展電腦線業務。 擔任業務代表的劉惠珍每天忙著蒐集資料、拜訪廠商,無意間發現醫療電線的商機,「電腦線的樣子很多,一條電腦線裡頭有二、三十條芯線;電燒刀的電線就是一般銅線,裡頭才三條芯線,構造單純、量又很大。」 劉惠珍指出,適逢美國電燒刀廠商想要降低成本,尋找海外代工製造廠。因此她拜會美國前十名的電燒刀廠商,尤其鎖定第一大廠Valleylab(已改名Covidien)。民國七十二年,當時全球一年用掉一千五百萬支電燒刀,Valleylab就吃下美國七六%的市場。 「在醫療產業,五○%的市場是被二%的公司所主導。」劉惠珍只想挑龍頭廠商合作,因此她勤跑Valleylab,和比較聊得來、當時的第五大廠歐森醫療(Olsen Surgery)不斷表示:「我想成為你的供應商,雖然我不是大廠,我不是很專業,但我有熱情!」 「去第一次,你會覺得很難受;第二次,你可能感到很受傷;但拜訪第三次,你就麻痺了!」縱使還沒接到單子,不怕吃閉門羹的劉惠珍抱著請益的心態,三不五時拜會,只求和廠商多學習電燒刀的相關知識。 有 一天,劉惠珍終於等到機會,歐森的台灣代工廠無法如期交貨,劉惠珍立刻搶下這二十五萬支電燒刀電線的訂單。這場即時雨,讓劉惠珍成為歐森的代工夥伴;而第 一大廠Valleylab也小量釋出電燒刀的迴流護片線訂單給她。大瓏企業營運經理陳建全解釋,迴流護片線能導引釋出至電燒刀的電流,形成迴路,電流才不 會在人體裡亂竄,傷害手術中的病患。 電燒刀的電線結構簡單,一條成本新台幣十幾元,看似門檻不高;劉惠珍入門後才知道,只要三條芯線的電燒刀,學問不少。雖然只用一次就丟棄,但因為是侵入性的醫療器械,品質的要求非常高。看準這塊市場,她才在民國七十六年成立大瓏,自己接單生產。 主 動滿足廠商 從簡單電線滲透整支產品 二十多年來,已經掌握大型客戶的大瓏,逐步滲透領導廠商的產品線,從迴流護片線、電燒刀線,最後代工整支電燒刀,甚至協助廠商規畫第二個品牌出來。因為劉 惠珍明白,「電線的被取代性很高,我一開始便定好策略,要做一定要代工整支成品。」 電燒刀的周邊產品很多,待每一個階段的產品代工品質穩定了,劉惠珍總是主動問客戶,「還有什麼我可以為你們做的?」她點出,緊抓雙贏的思維模式,引導客戶思考「大瓏做得好,我也省麻煩」的邏輯,讓客戶都願意傾囊相授,把代工產線一步步移轉給大瓏。 這 條路並不簡單,有一次大瓏做了二萬四千個電燒刀的插頭,測試時發現電流的阻抗值不穩定,只能全部報銷丟棄。「如果電燒刀的電流不穩定,就像刀子不利一樣, 醫生要來回重複切割,病患或許不會知道,但這卻可能灼傷器官。品質不佳的電燒刀,還可能突然沒辦法通電,手術進行中要更換器械,醫生很麻煩,也給病患帶來 風險。」陳建全解釋。 而一支電燒刀從電線到筆端所採用的塑膠和金屬原料,都需要由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進行各種抗敏感、微生物相容性、滅菌的測試,以免讓人體過敏,所以大瓏不能夠隨便更換原物料。 大瓏總經理齊忠明也表示,電燒刀光從生產,到送檢FDA取得認證,約需兩年時間,這就是差距所在。儘管有很多中國廠商製造電燒刀,但品質不佳,因此大瓏還是具備時間差、品質和夥伴關係優勢。 近十年,大瓏也開始客製生產各式各樣專科用的電燒刀。例如大腸長息肉,以內視鏡搭配較長的電燒刀做微創手術,病人不必被開腸剖肚,就能用電燒刀將息肉切割取出。 台 灣區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公會理事長陳濱提到,大瓏掌握了前幾大的大客戶,等於先掌握了通路、訂單,再跟著客戶一起成長。國內生產電燒刀供電端儀器的越聖科 技還指出,醫療器材產業不像資訊業,非常保守,不會輕易更換代工廠商。大瓏已經「先做先贏」,其他廠商想跨進去搶生意?未來恐怕也很難! |
2015-07-02 NM
田氏兄弟不和,商界早知;兩兄弟自幼為得到父親田源灝認同而互相競爭,不時爭崩頭,兩兄弟曾齊齊在 家族公司萬泰製衣做嘢,大佬管廠,細佬睇零售,但兩兄弟合作不成,阿哥嫌有哈佛MBA嘅細佬理論多,諗嘢太耐,田父遂把萬泰分家;田北俊強攻地產,田北辰 搞零售,來個成績總結,睇嚟都係阿哥贏,淨係揸住物業近百億已經贏開巷,唔使同你喺G2000逐件衫賣,利潤仲要被鋪租蠶食!正如田北辰話齋:「哥哥永遠 係哥哥!」
金融逍遙客金融「燈頭」無料扮四條
游走於中港台併購、私募投資的金融多棲動物,現為多間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及董事
隔行如隔山,大部分圈外人,都不了解金融行業;其分工之大、之廣、之細,令行內人都不敢認金融專家。單是後生仔最想入的投資銀行,已分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俗稱IBD),equity
sales(證券銷售)等,林林總總。有時拎起張投行卡片:MD、Director、VP、AVP……銜頭大到無倫,唔熟行情嘅人真係嚇死!查實出來見客
嘅賓卡,無論咩銜頭,大家當佢係sales或高級sales就得。逍遙客每見呢班精英,都稱佢哋做「燈頭」,即係幫老蘭夜場拉客嘅經紀,只係多咗張名牌大
學沙紙兼著套Zegna西裝而已。聽到「燈頭」稱號,呢啲精英只能尷尬而笑。最近新股當旺,被呢班燈頭點到陀陀擰嘅上市公司大把。沒拿到生意前,燈頭最叻
講吓點將公司市值谷到天咁高,與各個基金關係又如何如何,講到令啲老闆們當真。查實市場好,阿貓阿狗公司都輕易籌到錢。到市況不濟喇,燈頭們就一大堆說
詞,賴呢樣賴嗰樣。不幸遇到燈頭老點,新股老闆為face,唯有上市前幾日,動用所有私人資源撲飛湊夠公眾認購額,就算孭條貴利數都只好頂硬上,這也造就
坊間另一產物:包底富豪認購團。老闆左一巴被投行誤導俾佣上市,右一巴付高息搵人包底圍飛,但計嚟計去,都好過錯過上市呢班車。大部分企業家生意做得叻,
但上市多數係處女經驗,遇上專業燈頭,加上門高狗兇嘅投行,實力稍遜嘅老闆們好難有愉快經驗咯!
中環寸嘴
工廈大王楊耀松長子,是各大有名食肆之VIP,喜歡研究城中有錢佬對食之要求,透過美酒佳餚,細味人生百態,讓讀者「嗒」落有味。
天際波士吔粗嘢中環間波士廳,聽講係班馬主同埋唐唐一齊夾份開,見佢喺九龍站101樓開多間The Sky Boss,咪去踢吓竇囉,新開張有八折呀,不過,要撲去中環波士廳攞張八折咭,我梗冇執輸,擸咗先去食!呢間Sky Boss位置夠高啦,不過入口迂迴又陰沉,麻麻哋。諗住新開張,個大粒嘅Ben楊(註:餐廳CEO)都會坐鎮幫客寫菜,點知個僆妹(女侍應)話佢未返工 喎,望吓個鐘十二點幾喎;唉!咁就求其啦,好嘅一餐,唔好嘅一餐!叫個僆妹每款招牌點心整啲嚟,試吓粉絲蟹煲、海王炒飯咁啦。坐喺呢間海景房,最低消費 六千銀,搵四碗松茸燉鮑翅打吓底先。嘩!入口水鬼尿咁,唔夠味,我即刻問有冇金華火腿汁,俾我加兩匙吊吓味。嗱!呢招就抄新同樂嘅,鬼咩!Ben楊喺新同 樂做過嘛!老友問我覺得啲菜式點喎,一句講晒:「粗嘢!」睇點心、菜式格局,就知個廚未夠班,淨係將啲「貴嘢」隊晒出嚟,小籠包加金箔,鮑魚酥,炒飯又鮑 魚粒、帶子,食材都唔得時令嘅!時令嘢有嘅,咪粉絲蒸勝瓜,呢味我菲傭都識啦,使鬼喺度食咩!所以話,搵食要親力親為,早排歎咗時令肥美黃油蟹,係叫疍家 佬留俾我,呢排股市冧,應景呀!
補白
有位讀者Ben Hui來電郵醒我,「佳哥,是鄧肇堅創爵士湯,唔係馮秉芬。」我識英雄重英雄,多謝Ben哥修正。
壹週圖片
喺荷李活道文武廟斜對面,有間「私竇」日間重門深鎖,到傍晚就會有個高大黑人站在門前,頗有神秘感,有啲中環友諗歪咗,叫小宗睇吓乜料,原來係間充滿藝術 感嘅餐廳,叫Bibo。此高檔法國餐廳之招聘廣告稱Dishwasher「洗碗」為潔淨員;與「肉類分割技術員」同出一轍,乃是提升形象!
金牙大狀講嘢
催賬創意無窮繼上門放蛇、塞鎖匙窿、貼大字報、淋紅油、走去債仔間公司死坐後,收數佬再出新招;上門擺紙紮公仔、撒陰司紙;再唔係就用貨車載住貼上債仔大 名同相片嘅橫額遊街。總之嚇你唔到就落你面、唱衰你。呢啲新招能否逼到啲債仔蒲頭,言之尚早;但一般人認為新招比淋紅油文明得多。好似紙紮公仔咁,頂籠咪 燒咗佢,唔使洗餐死;係朝住文明踏前一步。自古以來,有放債就有催賬「服務」。催賬嘅手法層出不窮,足見呢一行同所有行業一樣,低啲轉數都唔掂。啲人成日 話香港經濟嚟嚟去去,除咗地產都仲係地產,鬧啲人冇創意。呢啲人梗係未試過俾人催賬矣。
|
||||||
日前,美國精品健身房精力圈(SoulCycle)遞件申請公開上市。財經網站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 形容這家自誇「性感、自 信、堅強的顧客才上門」的健身房具有特殊魅力:幾分像健身房、幾分像夜店,還有幾分像邪教。 公開文件顯示,精力圈預 計募資一億美元(約合新 台幣三十二億元),擬用來償還債務和超過千萬美元的交易稅金。不過,彭博(Bloomberg)指出,它其實生財有道,時尚、限量,還有名流加持,去年創造營收就不只一億一千萬美元。 就時尚而一言,彭博說,走進精力圈那一刻,還以為誤入夜店,不僅是燈光幽暗魅惑,音樂聲浪更是震耳欲聾。精油蠟燭的香味滿溢室內,教練大聲吆喝著正能量冥想字眼,「說這裡是運動場所,更像是社交場合。」 貝克漢、妮可.基嫚光顧 再看限量,彭博觀察,精力圈主打飛輪課程,每堂要價三十四美元,比業界平均 貴三成;而且它不打折、 不退費,甚至限量開課,搶不到是家常便飯,遲到甚至就沒收學費,死忠會員卻不減反增,因為它的產品定位類似限量名牌包「大家搶買的,就是最好的。」至於黃 金客群,屬於高富帥就有前足球明星貝克漢,白富美更多,小天后泰勒絲、女星妮可.基熳,以及一票維多利亞的秘密旗下超模。健身教練葛林菲(Stacey Griffith)甚至對外放話:「不 性感、沒自信、不堅強的 人,不會踏進門來。」《富比世》分析,精品健 身房比一般健身房更獲投
資人青睞:前者年營收成 長率為八.五%,遠勝後者的二%,精力圈尤為翹楚,不僅本業賺錢,自創 的運動服飾品牌五年間營
收翻漲一二六%;去年獲 利二千五百萬美元,換算後相當於毛利率二二%, 而且三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七六%。 不過,即使精力圈獲利可觀,大咖粉絲雲集,美國雜誌《財星》仍對投資人提出警告:明星光環有如浮雲,一旦熱潮消退,營收的成長動能很可能轉眼成空。
(文●柳定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