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試算篇》領第一份薪水就該懂的退休準備 簡單3 步驟 算出你的退休金缺口

2013-03-04  TWM
 
 

 

「退休,我到底該存多少錢才夠?」「我要怎樣算出我的退休金缺口?

又要怎樣配置?」「現在做,還來得及嗎?」這些疑問,是許多人在退休前最常提出的問題,而這些疑問都能在概算下獲得解答。

撰文‧許樶文

「我今年才三十歲,存買房基金、生活費都快不夠用了,怎麼可能還有辦法存退休金?」在製造業上班的王先生說出了許多三十世代人的心聲。

「但退休準備應該要越早開始越好,不管幾歲的人,只要出社會工作領到第一份薪水,就該為自己的退休做準備。」財團法人文向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林文英強調。

每花一分錢 就加上二成儲蓄金存起來林文英提到,許多年輕人認為應該要先成家、買房讓自己有安定感,眼前許多經濟準備都比退休重要,退休是最後一個順位,而做完前面這些當務之急的規畫,哪來的閒錢準備退休?「這些觀念沒錯,但還是能為退休金精打細算。」林文英說,年輕人能透過一些小技巧去儲蓄,例如每花一分錢,就加上二成的儲蓄金存起來。林文英進一步解釋,如果買一瓶牛奶要二十元,當下要多存四元,一個月下來,就能存到比開銷多兩成的資金,這筆錢就適合拿去投資,為退休而準備。

而不論哪個世代的族群,計算自己退休金的主要原則皆是相同的,「保險永遠是填補原則,不需要買多,只要買到社會保險不足的部分就夠了。」金管會副主委、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系特聘教授王儷玲強調。

王儷玲表示,計算自己退休金缺口,第一步可以先勾勒出自己想要的退休生活,到底需要多少資金,而這些資金就可以計算出每一年自己的財務該如何規畫。

接著,再去計算自己從社會保險中、也就是勞保、勞退能拿到多少補助,而需要的資金去扣除這些補助還有多少缺口。

配置年金險 可以所得替代率兩成估算王儷玲強調,並非要你把所有的退休金缺口都靠年金險補足,但至少年金險要是退休金計畫中重要的一個配置,「年金險的配置大概在所得替代率的兩成左右,會是比較妥當,當然配置比例必須依照個人當時狀況、風險屬性再去做調整。」例如,年輕族群因為有時間上的優勢,想要過比較富裕的退休生活,能用長時間累積,放大複利滾存效果,但時間上越接近退休的人,腳步就要加快。

中國人壽宏觀通訊處業務協理梁建芳便認為,超過四十五歲的族群,就該加快累積退休金的腳步,每個月必須要多提撥一些資金給退休帳戶,「趁現在自己還有收入、還有能力時多做一些,就能避免活越老、越沒錢花的不安感。」至於已經逼近退休時間的六十世代,現在則該多找能讓自己有固定收益的商品,且風險越小越好,「即期年金就完全符合即將退休族群的選擇。」台灣人壽炳為通訊處資深區經理林玟政說。

不論哪個世代,都有適合自己的退休年金商品,最重要的不是選哪個商品,你應該意識到退休金準備問題及早開始規畫。

要有多少年金險才足夠?

步驟一:退休費用預估

每月支出

食宿開銷 2萬元╱月 醫療儲備金 5000元╱月自我進修 5000元╱月 自由運用 5000元╱月日常娛樂 5000元╱月 其他支出 5000元╱月合計(月):45000元

X 12個月

合計(年):540000元

年度支出

長程旅遊 10萬元╱年 短程旅遊 5萬元╱年

其他費用

合計(年)15萬元

→退休後,我每一年的總支出是 69萬元步驟二:退休後的可用資金預估

每月收入

勞保 17000元

勞退 8000元

房屋租金

基金月配息 5000元

兒女供養

其他收入

合計(月):30000元

X 12個月

合計(年):360000元

每年收入

股票股息收入 24000元

存款總額 12萬元

其他收入

合計(年):14萬4000元→退休後,我每一年的總收入是 50萬4000 元步驟三:依預定退休時間,

選擇適當的年金險類型

30歲→距離退休25年以上,適合變額年金險

55歲退休 65歲退休

缺口10萬至15萬元 年繳7.5萬元(每年約領回12.4萬元) 年繳4.3萬元(每年約領回12.1萬元)缺口15萬至20萬元年繳11萬元(每年約領回18.3萬元)年繳6.5萬元(每年約領回18.5萬元)註:以變額年金險、繳費20年計算,平均投資報酬率為4%40歲→距離退休15?25年,適合變額年金險

55歲退休 65歲退休

缺口10萬至15萬元 年繳13萬元(每年約領回12萬元) 年繳7.6萬元

(每年約領回12萬元)

缺口15萬至20萬元 年繳19.5萬元(每年約領回18萬元) 年繳11.3萬元

(每年約領回18萬元)

註:以變額年金險、繳費15年計算,平均投資報酬率為4%50歲→距離退休5?15年,適合利變年金險

55歲退休 65歲退休

缺口10萬至15萬元 年繳21萬元(每年約領回12萬元) 年繳18萬元(每年約領回12.2萬元)缺口15萬至20萬元年繳32萬元(每年約領回18.3萬元)年繳27萬元(每年約領回18.3萬元)註:以利率變動年金險、繳費10年計算,平均宣告利率為2%→隔年就退休,適合即期年金險55歲退休(目前約54歲) 65歲退休(目前約64歲)缺口10萬至15萬元 一次繳清438萬元(每年約領回15萬元) 一次繳清373萬元

(每年約領回15萬元)

缺口15萬至20萬元 一次繳清584萬元(每年約領回20萬元) 一次繳清497萬元

(每年約領回20萬元)

註:以即期年金險試算

結論:我該補的退休金缺口(年)69萬 – 50萬4000 = 18萬6000(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519

Show出你的工作量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1/4061852.html

如何讓自己的努力以合理的方式展示出來是門職場學問。

麽讓我的工作量被看見?這大概是很多公司人都會覺得困擾的問題。最主要的困惑可能來自於對“度”的把握—既想讓自己的努力被看到,又不希望過度地展示讓同事或領導覺得不妥,反而減了分。

 

一些客觀不可逆的條件的確會影響公司人對工作量的展示,比如企業文化、公司的組織架構、內部透明度等,但通過采訪我們也發現,問題還出在許多公司人並不懂得記錄並展示自己平時的工作量,甚至當他們獲得了一些公開展示的機會時,也很難把握好。

西門子管理咨詢公司的項目經理洪曉丹認為這是不少國內公司人的通病—更願意默默付出,並傾向於直接給出結果。但其實,要讓領導知曉你日常的工作量和努力程度一樣重要,並且這件事從工作過程中就可以開始積累了。

一些積極可行的做法是,在平時做好日常的工作記錄、及時進行郵件或面對面的實時反饋、讓領導了解你的工作進度、主動參與到項目過程中刷存在感……這些都能幫助公司人及時地展現自己在工作過程中的付出。不過對於內向的人或是組織構架比較複雜無法隨時展示自己的人來說,做好積累並在關鍵的匯報中給出自己成熟的想法,也會給領導留下很深的印象。“內向也不見得不好,穩妥和風險是相對的。”前程無憂的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說。

但這些動作不是精心謀劃刻意而為的。風險在於不少公司人在展示自己工作量時可能觸碰到雷區:表現過頭可能會讓同事甚至自己的領導覺得不妥,但如果過於害羞不表現也可能影響自己的考核,甚至是未來的晉升。而對於Team Leader來說,營造一個透明開放的環境讓下屬及時地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幫助其了解下屬的能力,並根據反饋及時調整工作的分配—你看,如何更好地展現工作量幾乎與每個公司人都相關。

本期《第一財經周刊》采用了和以往不太一樣的方式,我們把視線放在了公司人身上,采訪了幾位公司中層—他們作為承接上下級關系的樞紐,既是被匯報的一方,同時也是需要向上級匯報的公司人;我們還采訪了一位公司的高層代表—他從管理者的角度告訴我們什麽樣的方式讓他覺得妥當。從這些公司人的經歷和感受,以及人力資源專家給出的意見里,我們試圖整理出一些對這門職場課題有所幫助的信息和建議。

A 不同崗位和性別展示工作量時的區別

工作量的展示涉及到每個公司人,但我們也發現不同崗位和性別在展示的需求和欲望上表現不太一樣。

從崗位上來說,一些工作量可被量化的職位更容易做好展示。比如銷售工作,往往以結果為導向,平時的付出基本都體現在業績上;在一些技術型企業,研發的工作量主要體現在產品和設計上;另一種較易展示的崗位是市場,項目的組織和推廣都可以按階段考核。

相比上述這些結果導向的崗位來說,支持型崗位更需要運用一些方法來進行工作量展示,比如人力資源、行政等崗位,這類崗位的工作內容比較細碎,也很難在短期內有明顯的變化,因此這類公司人更應該註意工作量的展示。

從性別上來說,男性可能比女性更急於展示工作量,因為男性更需要在結果中獲得成就感。

B 這些做法可能會讓人覺得不妥

在表現自己工作量的時候,如果沒有註意把握好方式和分寸,也經常會因為一些不自知的原因而讓合作同事或領導覺得不妥。“工作量展示如果做得不妥當,對公司人的職業發展也會帶來一定風險。”前程無憂的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這樣提醒。

在我們上傳下達表現自己的工作量時,郵件作為一種書面匯報的方式,往往是個很重要的途徑。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發展部部長田千里就觀察到下屬有時在這方面有欠缺。比較明顯的一個問題是,常常不註重匯報內容的結構和邏輯,沒有站在閱讀者或者上級的視角來看問題,給人一種邏輯混亂、抓不到重點的感覺,這使得管理人員無法直觀地感受到下屬的能力和努力。

在展示工作時,過多地自我表現不僅會讓同事產生反感,也會讓領導覺得麻煩。洪曉丹認為公司人應該分清展示的場合和尺度,而展示內容也應與上級所要求的能力相符合,比如上級安排的目標型任務其實更需要公司人去落實執行,如果此時出現過多無意義的Idea只會適得其反。

度的把握的確很重要,但也沒必要因此畏首畏尾,有些公司人過於Shy,認為只要付出領導總能夠看到,因此忽略了工作量的展示。馮麗娟認為,一些性格內向或是支持型崗位的公司人應該適時地表現自己的工作量,“該跳出來的時候就要跳出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959

不是冒險家、沒有領導特質怎麼辦? 善用這兩個方法 逼出你拿高薪的潛能

2015-04-27  TWM
 
 

 

每個人的人格特質不同,即使天生不具冒險、領導等特質,仍舊可以透過行為的練習,或找到適合自己個性的位置,成為高薪一族。

撰文‧孫蓉萍

根據一○四資訊科技集團的高薪人才揭祕報告,高薪族的人格特質中,尤其顯著的是領導性、冒險性和企圖心。但多數人的疑問是:我的個性就不是這樣,那一輩子就注定要過得苦哈哈嗎?

面對這樣的疑慮,一○四人資學院營運長花梓馨的建議是,先別下定論,或許你的企圖心只是還未被發掘出來,不代表你沒有,所以第一步要「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方式之一是找幾位真正的好友,請他們說出你的優缺點。每個人看的面向不同,如果大家說到的某種特質都一樣,譬如:很雞婆,喜歡管閒事,那應該八九不離十,你就是有這樣的特質。

或許很多人以為的領導力就是發號施令,喜歡享受權力帶來的尊榮,但事實上,好管閒事也是領導力。所以多詢問別人意見,才能客觀地看待自己。

另一種方法則是直接做性格測驗,了解自己哪些特質比較突出。總之,正確了解自己是第一步,接下來才能針對自己的特質改造。

但若各方顯示,自己確實比較沒有冒險、企圖的性格,那該怎麼辦?

花梓馨指出,研究結果發現,人格特質其實有五○%取決於基因,超過六歲後,一個人的個性就很難改變。「但是,坊間許多心靈成長課程就是開啟你的認知,能自我覺察,進而透過後天的努力,從價值觀、動機、環境等其他影響的元素來改變行為,讓自己展現出有企圖、敢冒險等特質。」雖不能改變個性,但能改變行為。

激勵法》加強企圖心

訣竅:找名人座右銘,如柯P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激勵自己例如,想讓自己有企圖心,可透過尋找動機與價值觀來加強。花梓馨就舉本身的例子說:「我本來不是一個有領導性格的人,但是一個部門交到我手中,下面有數十位員工,背後有數十個家庭,我想到要對這些家屬們負責,自然會想做好一個領導人,帶領團隊創造好的業績。」原來對花梓馨來說,他是一個很強調家庭價值的人,他從自己的價值觀找出與領導的連結,讓自己在從事領導工作時更有信念。

很多人對自己的價值觀還不清楚,但可試圖找出值得跟隨的座右銘。花梓馨說,「例如聽到柯P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為深有同感,而受到激勵。儘管原本不是企圖心強烈的人,但因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於是成就動機就更高,旁人看來就是企圖心的展現。」做事的動機不一定都來自內心的信念與價值觀,有時候以物質犒賞為目標,也不失為有效的方法;像買房、出國旅遊,把這些目標具體形象化,督促自己衝業績,達到高績效也能鼓舞自己,展現出工作上的企圖心。

回顧法》發掘冒險性

訣竅:放大成功情緒,如回想人生最漂亮的一仗,讓自己更有信心先前南部黃花風鈴木「大爆花」,專家即指出原因是環境險峻。由於嚴重缺水,植物擔心乾枯而死,因此拚命開花、散播花粉來傳宗接代。人也潛力無窮,有時候把自己丟到壓力的環境,可以逼出自己的潛能。一○四人資學院業務經理陳秋鳳原本只是行政職,但為了突破瓶頸,轉當業務。

她回想剛當業務時,儘管還在受訓階段,三個月之後才開始背業績,但為了在受訓後立刻就有獎金收入,她在菜鳥階段時就展現企圖心,勤奮地打電話開發客戶,於是第二個月就進單,成功完成交易。

資誠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副董事長暨總經理劉鏡清則從「七○—二○—一○學習法則」的角度,來分析高薪關鍵。他說:「一個人要自我提升,一○%來自訓練和閱讀;二○%來自人的督促,多半是老闆;最重要的七○%,則來自棘手的工作。所謂棘手的工作,通常是沒做過,以及從沒成功過的工作,這時候如果有冒險性、企圖心等特質,就會勇於嘗試,這種人也就容易成功。」很多人不想做棘手的工作,是因為他們只想待在舒適圈。有帶領IBM業務團隊經驗的劉鏡清觀察,不想離開舒適圈的人多半自信不夠。

如果眼前有一個機會,而你卻裹足不前,劉鏡清建議先回憶過去成功的經驗。「你可以先回想人生中,自己最成功、最引以為傲的事,可以是工作上的,例如打過最成功的一仗;也可以是生活上的,例如追到老婆。回想過去的成功,可能就會又充滿信心。棒球選手反覆看過去在球場上打球的影像,一方面是反省哪裡可以做得更好,另一方面其實也要回顧自己的英姿。」放大成功的情緒,可以讓自己找回自信的感覺。

把自己的特質發揮到極致 一樣能賺大錢拿高薪不容易,在目前的職場生態下確實對企圖心強、有冒險性格的人較有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匯豐銀行資深副總裁暨人力資源處負責人陶尊芷的觀察是:「就像許多名人說他小時候的個性和現在不一樣,人格特質只是參考,我們重視的是他現在展現的行為。」而且企業要找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人才,而是「最適合」自己公司文化的人。每個行業、每家企業要求的特質不同,例如金融業特別看重操守,服務業要求熱情,找對自己的路也很重要。

儘管統計結果顯示,高薪者的共通點是有冒險性、企圖心等,但是順從性、謹慎性等特質發揮到極致,也可能有機會拿到高薪。

劉鏡清說:「有一位女會計師,她最大的優點就是順從、循規、謹慎,拜訪客戶的時候鉅細靡遺地記錄客戶的需求,下次碰面前做到客戶的要求,因此贏得客戶的信任,讓客戶指名要她配合,最後她還成為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花梓馨特別提醒:「一個天生不積極樂觀的人,卻選擇當業務時,他可能是在『演』好一個業務。這樣做會有風險,就是長久下來容易覺得疲乏。這時候的解決方式是,在公私之間取得平衡,回到家後拿下面具,做真正的自己,否則會過得不快樂。」找到適合自己特質的行業,努力培養工作需要的職能,拿高薪絕非遙不可及。

花梓馨(104人資學院營運長)透過後天的努力,從價值觀、動機、環境等元素來改變行為,讓自己展現出有企圖、敢冒險等特質。

劉鏡清(資誠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副董事長暨總經理)反省哪裡可以做得更好,回想成功經驗,可以讓自己找回自信的感覺。

陶尊芷(滙豐銀行資深副總裁暨人力資源處負責人)人格特質只是參考,更重要的是現在展現的行為。

企業要找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人才,而是「最適合」自己公司文化的人。

人格特質簡易檢測表

題目 符合程度

(1~6分)

1. 愈重要的工作,我愈容易因緊張而影響表現。

2. 在團體中我喜歡主導事情的發展。

3. 我不喜歡和人比較或競爭。

4. 我能配合不同環境,改變我的做事方式。

5. 如果第二天有重要的事,我容易睡不好。

6. 在一群人當中,我習慣擔任意見領袖。

7. 我會先考慮過各種風險再做決定。

8. 能嘗試做別人做不到的事,就會讓我覺得興奮。

9. 到陌生環境,我需要比別人長的時間去習慣。

10. 我會做一些別人不敢做的決定。

填答

符合程度分為1~6分,1分是完全不符合、2分不符合、3分偏向不符合、4分偏向符合、5分符合、6分完全符合。

計分

(雙數題得分)-(單數題得分)+35=你的分數高薪者的得分平均在43分以上。

註:完整題目請上「104職業適性測驗」(網址:http://www.104.com.tw/area/freshman/mydirection)資料來源:104人資學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87

答應我,為史上最難II投出你莊重的一票

活著過完情人節,無縫隙地迎來了累成狗的業績期(論最近為啥沒更新,QAQ),更悲催的是,今年的II投票竟然跟業績撞檔期了,真的是不給二級狗們一丁點活路啊。

 

所以今天,蝸牛妹要親身上陣,除了要拆解今年II投票的形式,更要給過去一年薅了羊毛的分析猿們奮力呼喊:請有票的各位粉絲們,為他們投上莊重的一票!(答應我一定要堅持看到最後嗷)

 

以前每一年吧,分析猿一說這是艱難的一年時,我們都會蜜汁一笑,知道自己又被套路了。但是今年,當有分析猿跟你說,這是艱難的一年時,請你相信,因為這真的是艱難的一年。

 

不僅是撞期業績期,更因為投票規則變了!變了!變了!

 

以前一個板塊的四個分析師,必須投四間不同的券商;但就在今年,一個板塊,如果你真的深愛某間行的分析師,你是可以投給他,投給他的小弟,投給他的小妹,用一個人的團隊,占據最多的坑。

 

從多項選擇題,變成了可能的單項選擇題,你說分析猿拉票的壓力多大啊。

 

而這個規則的變化,對各行的首席來說,那就更是一道神之難題:你說你是幫你手下的小弟小妹拉票呢,還是不幫他們拉票呢?

 

拉吧,肯定能增加自己獲勝的幾率,但哪個賣方分析猿不想培養點活好不出名的小弟小妹呢,幫下屬拉票占坑,不利於他們保持低調啊。不拉吧,萬一競爭對手幫小弟小妹拉票,人家在團隊總票數上超過你了,那咋辦呢?

 

所以說吧,今年的II投票是不是很艱難的一年!當然,分析猿們依然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法拉票(總結完之後,趕腳和追妹子一樣,男分析猿應該可以比較好的融會貫通)。


發郵件+打電話


這是在見到客戶本人前,最基本的拉票組合拳。你得首先跟客戶表明自己的求票需求,關系已經不錯的鞏固關系,還沒那麽熟的,趁機混個個臉熟,留下個印象。

 

特別在拉票季節,客戶的request回的快一點,結尾時候記得一定要給投票導流:如果您覺得我們的研究對您有用,請麻煩您在II投票中投我們一票哦!

 

不過,就像有些人天生就能把天聊死了、再也約不出來妹子一樣,有些疏忽也會讓分析猿把票拉死了。

 

比如,大家都知道不能群發郵件,一定要正文、標題里寫上客戶的名字,定點拉票。雖然我們都知道你的拉票list上可能有幾百號客戶,發一次郵件可能就要小弟小妹花上兩天時間,但是答應我,一定要寫對了客戶名字,再發出去好不好,不然那就真尷尬了。

 

這里給有誌於想去大行做分析猿的小朋友們提個建議,如果以後是投票季前去面試,記得一定在閑聊時候,跟你的老板提一句,我幫老板管理客戶list、拉票非常細心。

 

如果你想找個sellside的朋友,那追求時候,如果有能力,還可以跟人家說一句:只要你跟了我,只要你在sellside一年,我就包你那一年的II第一名(或者有名次)!祝你們都能成功哦!

 

當然一般郵件加電話一輪結束,拉到的票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要多把客戶約出來增加成功幾率啊。


不如開會 不如吃飯


單靠分析猿及小弟小妹拉票,這個力量是單薄的;有些人好的sales倒是會經常幫分析猿們隔三差五的拉拉票;但是還有什麽比券商自掏腰包幫分析猿們拉票更有效的呢?

 

這就是為什麽每年年初,各大行要冒著霧霾對身體的巨大傷害,奔赴北京、上海開投資年會。你以為真的只是這麽單純為客戶提供服務麽?人家那是為了II拉票才開的好伐。誰想到今年投票期推後了這麽多,讓我心疼UBS和DB三秒鐘,這會真是白開了。

 

既然投資年會沒幫上忙,那就只能等回來請客戶吃午飯,請客戶收市後drink,就跟妹子一樣,要是連個見面的機會都不給你,你肯定不會有啥戲;要是客戶願意出來跟你吃個飯,說明人家還是會考慮給你投一票的。

 

而且你還能多組織客戶去深圳day trip調研開會啊。一來,去深圳便宜又好組織;二來這樣一下子就block了客戶白天的時間,來回的車上大家哪兒也去不了,方便你好好拉票啊!

 

到這里,蝸牛妹都在說分析猿是多麽滴辛苦,但是港真,做客戶也很辛苦啊。服務你的不止一家券商,你認識的那些分析猿也不止那幾個,你們可以想象到高峰時段需要吃多少飯,喝多少drink麽,還有好多業績要給老板出報告啊。

 

只能這麽總結客戶們的心聲吧:平時服務的好,拉票季節經常撞見分析猿,確實是可以提高我給你投票的幾率;但是平時一年都沒服務過我,到了要票的時候突然就找我吃飯的,我就要覺得很奇怪了,要不就不要浪費大家的時間了吧。

 

怎樣才能辦一場與眾不同的客戶活動呢?A股曾經有位分析猿,拉票季節在北京請客戶吃飯,然後人家還請來了一位央視的主播,客戶們見到主播都很開心,然後分析猿收票收的妥妥的。分析猿們懂了麽。


微信拉票


現在微信徹底拉近了大家距離,更拉近了大家在拉票季錢包的距離。

 

比如說在A股新財富的選舉時候,有A股的分析猿會讓客戶把投票的截屏發給你,再直接給客戶發紅包來拜票,小夥伴們粗略估算過,一年新財富下來,這紅包可能要花上六七十萬

 

但是wuli講人情的內地券商,有些會給分析師補貼個五十萬,剩下那一二十萬,分析猿自己補上就好。反正萬一你評上了新財富,年薪就百萬起步了,這二十萬的投資的回報率,比你炒A股高多了吧。

 

香港的情況呢有點特殊,在一個講法制的社會,除了有ICAC廉政公署,還有SFC。如果分析猿非要走紅包路線,但就建議你別發那麽大的了,控制在100塊以下,比較好跟SEC交代。況且外資行又不會給你這塊補助,就算你選上了II的第一,年薪又不能給你從百萬漲到千萬,那就首先控制好合規風險嘍。


II的排名到底是做給誰看


新財富比較簡單直接,拿了第一,就是金榜題名,在公司的錢和地位都有了。

 

但II排名對分析猿有啥意義呢?除了從二線外資行跳去一線外資行外,對分析猿的upside,我還真想不到太多。你看外資行這幾年這裁員、bonus的摳門勁兒,就知道拿了第一或者進了排名,保住飯碗的作用,遠遠大於升職加薪的作用。

 

對客戶而言,人家又不一定會根據你的排名給你分倉,所以II排名又不能絕對保證未來一年的經紀傭金。那麽,算下整個研究部和公司花費的時間跟金錢成本,怎麽算都是不劃算啊。這種投資回報不成比例的事,怎麽會在外資行身上發生?

 

因為,比分析猿更看重II排名的,是美國的IBD Banker。

 

自己家研究部門,在全球各個地區拿下的II排名越多越靠前,那banker去pitch客戶時候,就更有機會成功,這樣才有deal,才有傭金,才能養得起更多更好的研究猿。真是好長一條生態鏈~~


請有票的粉絲們投出莊重的一票


上面已經解釋了,今年形勢比較艱難。更重要的原因,去年一年的公號,得到了很多分析猿的支持,薅了一年的羊毛,怎麽能不表示感謝。當然還有很多在業內兢兢業業多年,為大家業績做出積極貢獻的分析猿,這也是II投票的一種精神嘛,讓市場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分析師。

 

首先寫幾個能讓我蹭到流量、每年II冠軍都沒啥太大懸念的冠軍人選。


房地產(Property)—— Citi Oscar Choi


香港II歷史上最轟動的一次撕逼,就發生在房地產行業,但那影響了Oscar年年拿第一了麽?並沒有!專業投資者已經每年都給出了肯定票,我就補充下大佬更是一個以德服人的好老板,對下面的小朋友都非常照看和俠義,這樣的大老板這年頭要去哪里找哇!


公共事業(Power)——Citi Pierre Lau


花旗兩大天王的另一位大佬Pierre Lau,也不用我多介紹了,在港股市場上這麽多年了,一如既往這麽勤奮,對客戶和媒體都是有求必應。在蝸牛妹沒轉行前,有次約了Pierre早上9點做訪問,結果那天9點我到了,大佬已經在等我了,真的是服氣!


博彩(Gaming & Lodging)——DB Karen Tang


金沙春節前說因為一個女賭客太厲害,影響了自己整整一個月的P&L;,氣的買方大佬點評之:零售公司談天氣,賭場談運氣,都是借口借口借口!

 

吃瓜群眾在一邊舉手:這麽多年,能在澳門賭場掀起風雲的女人,難道不是只有女皇Karen Tang麽?

 

2005年市場對這板塊還沒啥關註的時候,Karen就已經開始跟蹤澳門了,我就想想她當年channel check那些小弟,現在都是怎樣的大佬,這麽多年的行業深度,市場尊稱她是Macau Queen是有原因的。


原材料(Basic Materials)—— CS Trina Chen


當然,老板一直教育我研究公司要從產業鏈角度來看。下面告訴PM,如果想真正成為momentum master,應該將上遊的原材料分析猿Trina的報告理解深刻,跟著她的call,煤老板什麽時候開始賺錢了,就找Karen去配澳門,保證你alpha,beta全部抓住,戰勝市場有啥難呢!

 

好,蹭完大佬的流量,下面再分sector來拉一拉票。

 

宏觀經濟(Economics) ——CS Vincent Chan


這些年,連記者都會吐槽一句:經濟學家的預測都不準。

 

CS去年的call呢,9-10月時候逆市場預期,調高了17年的GDP預期至6.8%,理由是出口會帶動增長,私營經濟的投資可以穩定下來。現在市場上大部分人都接受了GDP的預期,當然理由再拿來考驗的話:出口不如預期,但私人投資勝預期。恩,經濟學家的話真的不可盡信麽,lol。

 

中國股票策略(Equity Strategy)—— DB Chang, Yuliang


長得帥這種話拉起票來太膚淺,有圖有真相,用常宇亮去年的策略call自己帶鹽吧。

 

是誰率先在市場上跟歪果仁大喊周期性複蘇,推升工業再通脹概念;再看看港股今年牛冠全球,恩,就醬!

 

汽車(Auto)


這是去年一個讓大家賺了大錢的板塊,比如吉利那一大波,分析猿們call得都非常準。估計今年各位大佬拉起票來都不難,板塊專業人士先給我評比了個top analyst:CS的Wang Bin,MS的Jack Yeung(又蹭了一把不愁票的大佬們熱點)。

 

要把四個選項都填上不同行的分析師,可以再補充倆,一個是中金的Feng Wei,工作勤奮、反應快啥的就不多說了,去年到今年兩個call比較準:一個是去年下半年沒有轉空或者中性;二是今年年初call對了經銷商和車廠,股價說話啦!

 

另一個是JMP的Nick Lai,小夥伴評價是一個特別紮實的臺灣分析師,靠自己的framework和市場調研,非常佩服。

 

作為一個並不cover汽車板塊的分析猿,這個板塊我竟然把拉票名額用滿了,已經可以從側面看出來行業現在是多麽滴景氣!

 

保險(Insurance)


CS Charles Zhou:去年一整年,人民幣貶值夠票圈里各位保險經紀忙活了一年。但是二級狗們,被銀聯的各種政策,折騰了喵了個咪的。只能說,請珍惜每個16年初讓你堅定買友邦股票的分析師(蝸牛妹這篇AIA的推送,摳了不少周總的圖)。珍惜今年春節前,讓你埋伏進中國人壽的分析師。哦,對,我還在為周總拉票!

 

Daiwa Leon Qi:雖然被歸在保險行業里,但齊曉亮應該算是為大金融分析猿。看過八年的銀行,是保險分析猿里最懂銀行,銀行分析猿里最懂保險的。在猴年這個上躥下跳的市場,去年11月第一個call加息,推國壽、新華的分析猿,和市場辯論了三個月。還好沒放棄,終於等到春節央媽加息,看到市場終於開始反應,這種內牛滿面的感覺,分析猿怎麽能不懂。

 

非銀(Insurance)—— Citi Michelle Ma


論最佩服的分析猿吧,馬羽平肯定是其中一個。跟蝸牛妹一樣都是新聞背景出身,但是別人家的分析猿就默默啃下了CPA、CFA,入行在花旗看保險、AMC等,做了四年的associate後,16年終於有了自己覆蓋的金融租賃行業(仍歸類在Insurance中),首推環球醫療和遠東宏信表現搶眼。今年第一次以分析猿身份參賽,希望大家對新出道的小分析猿多多鼓勵~~

 

Consumer / Discretionary——CS Raymond Ching


盡管CS的消費團隊去年有不少變化,不過去年在蝸牛妹的推送中,比如姨媽巾啊、百麗啊,是真的獲得了廣大好評,也是真的摳了不少他們的圖,必須代表讀者以示感謝!預祝今年票數火過博主的推送!

 

Oil & Gas


這是個前年慘到分析猿都要擔心會不會還能保住工作的板塊了。事實也證明,每當行業到達低估時,都會是研究猿研究水平向上的時刻。

 

比如Citi Chen Lin。II之前,路透把他選為大中華區能源化工選股能力第一的分析猿,港股中為客戶做出的微小貢獻是第一個call了海隆,股價四個月里從0.86漲到2.25,預祝票數和股價都可以跑的比香港記者都快。

 

還有MS的石油化工團隊(Andy Meng及Jack Lu)則證明了,只要踩對點,大盤股都能翻倍。哦,說的是他們年初首推的中海油。對鋰電池板塊的研究,也比較領先市場,Jack在6月出了份看空報告,A股的鋰電池板塊也是應聲調整,比如多氟多,國軒高科。誰說分析猿只會唱多。

 

Industrials —— MS團隊


這是另一個出現逆襲的夕陽行業,誰能想到,在中國房地產一浪又一浪的唱空潮中,挖掘機行業,竟然迎來了人生巔峰。

 

能在港股打敗藍翔的,要數MS的工業組,中國龍工成為LO去年的重倉股,三一重工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值得你的一票。

 

Internet —— MS團隊


說一件讓網紅wannabe有點桑心的事,萬萬沒有想到,年初還是最有冠軍相的互聯網板塊,股價跑輸挖掘機,行業而言倒是跑贏挖掘機成了最新的夕陽行業。

 

這讓網紅經濟的分析師們都很惆悵啊,還好MS團隊以高顏值亮相,以實際行動給投資者安慰:美女去哪個行業,哪個行業就是最有前途的。也代表廣大男二級狗拜托MS的老板,一定要好好留住美女,明年我們還想繼續看到她們啊!

 

Institutional Sales—— DB Mike Zheng


II今年另一個變化是,機構銷售也可以參與投票了。蝸牛妹想說,見過各式的sales,有比我美的,有段子講的比我好的,有比我聰明的,但是一直我就自信不會有誰比我更犀利耿直了,直到碰到Mike!

 

業務過硬,市場觸覺敏感,很有能力,人又非常好。不投給他投誰嘛,我要大力給Mike推票!

 

寫到這里,我已經寫不動了,但是市場上還有很多我不認識,但也非常優秀的分析猿,沒有關系,下面還有評論留言區,歡迎有拉票需求的分析猿為自己帶鹽!

 

預祝各位分析猿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9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