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了二、三十年資訊工程師,近四十歲才認真做退休理財規畫的許正文,是家中唯一經濟來源,曾買錯房子、不當理財,現在靠著持續買入高現金殖利率概念股,累積了上千萬元的退休金。 撰文‧林心怡 我也想現在退休輕鬆過生活,但總是想說再等八年,孩子們大學畢業再說??。﹂今年五十二歲、目前為資訊工程師的許正文︵化名︶打趣地說。 他,與許多為人父母的心態一樣,總覺得要拉拔孩子完成學業、投入職場後,才能真正鬆口氣,正式退休,但事實上,透過累積高現金殖利率股票的理財觀念,現在 每年股票股息至少就能坐領八十五萬元的他,的確已達到能享受沒有經濟壓力的退休生活。究竟,白手起家的許正文是如何做到的? 一心購屋收租 忽略財務計算其實,投資理財路上,許正文和大多數的人一樣,不論在買房、買保單、買股票,都曾因不得要領與方法吃過不少虧,直到人生在接近四十歲的時候,才開始認真規畫退休金的議題。 從一九八三年就擔任資訊工程師的許正文,投入職場第九年,就興起了買房子的念頭,當時對股票投資尚未開竅的他,選擇先買房子存錢,但他買的並不是保值性佳 的區塊,反而是﹁山高水遠﹂的深坑路段,﹁那時我想買新大樓,但市區的買不起,覺得深坑那裡環境不錯,沒有多想就買下。﹂二○○○年時,四十一歲的許正文 想再買一戶房子用來收租,作為退休收入的一部分。他回憶,當時適逢﹁林肯大郡﹂房屋倒塌事件的影響,有好一陣子山坡地的房市價格下跌,也確實讓他撿到房價 的便宜,但在購屋之前完全忽略了財務計算,簽約不久,就發現兩戶房屋的貸款壓力已嚴重影響生活。 ﹁當時兩間房子的貸款一度每月高達六萬多元,幾乎就花光我每個月的薪水,頭寸軋得我喘不過氣來!﹂歷經幾個月的掙扎,許正文深知投資的資金不能全部壓在房 地產上,當下決定短時間忍痛賠售深坑的房子。「沒想到,八年前辛苦買下的三十九坪、總價五四六萬元的房子,在二○○○年賣出時,只值四百多萬元!」他事後 檢討:﹁既然是急售,可以想見價錢一定賣不好!﹂所幸,當時許正文另購於文山區總價八、九百萬元的新大樓,至今房價已增值近一倍,約一千六至一千八百萬 元,算是「換對增值屋」了。但有了這次購屋經驗,許正文覺得自己還是利用變現性高的投資理財工具,做退休理財規畫比較適合。 但有趣的是,雖然許正文的股市投資資歷從二十幾歲就開始了,但認真鑽研股市,並在台股攢下還房貸與退休金的錢,卻是近十年的事。但在電子股輝煌的年代,許正文曾經靠著持有仁寶、廣達等個股大賺一波,也曾經歷過投資展茂、德寶(均已下市)等,最後股票變壁紙的慘痛經驗。 痛定思痛 悟出上班族致富關鍵○二年開始,許正文在勤還房貸之餘,年逾四十歲的他,也開始想盡辦法存出「東山再起的第一桶金」,在接下來四、五年內,他努力存款、勤耕投資知識,存款加上投資收益,及曾在服務二十年公司所辦理的優退金三百萬元,已累積逾六百萬元財富。 其間,他勤讀股市相關書籍不下二十本,其中對他幫助最大的,是由劉順仁所寫的︽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以及投資大師呂宗耀所著的︽投資者的修煉︾;許正文 笑著說,前者提升他閱讀財報的功力,後者強化了他選股的投資邏輯。另外,也正因如此,讓他開始以長線投資的心態,在低檔時大量布局高爾夫球頭製造商復盛, 以及窗簾大廠億豐等獲利穩健的傳產公司,檔檔獲利都在八成至一倍左右,戰果頗為豐厚。 ﹁拚了大半輩子,雖然年過四十後,我的年薪不過一百二十萬元左右,但依舊能在十餘年後的今天,累積到千萬元的退休金,還能每年固定領個八十到一百萬元的股 息收益,憑藉著就是我單純與有耐心的投資策略與執行力。﹂曾經換過三個工作的許正文笑著說,自己平日工作很忙,沒辦法天天看盤,多年投資的心得下來,覺得 股神巴菲特式的投資概念,最能幫助他在股市賺到錢。 因此,○五年當他在書店翻閱到由洪瑞泰所著的︽巴菲特選股魔法書︾後,就成了影響他長線投資的重要著作,甚至還打電話報名相關投資課程。﹁我的投資理財觀 念逐漸改變,除了落實『每月收入減掉儲蓄等於支出』的原則,也決定把錢『存』在現金殖利率八%以上的股票,開始把這幾年累積的近千萬元財富,大量轉進高殖 利率股票。﹂許正文回憶自己的關鍵轉變。 眼光放長加強專業 才能達到獲利目標在選股與布局邏輯上,許正文一共有六個條件,首先具有競爭力,且產業市場需求持續性強;其次就是現金殖利率五至八%的公司;再來就是近年平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要大於一五%至二○%,且毛利率最好大於二五%。 第四,是公司過去四年「盈餘再投資比率(衡量資本支出占盈餘的比率,固定資產和長期投資部位較四年前的差額,除以過去四年的累積盈餘)」必須小於八○%, 「最好能小於四○%」;第五,則是選擇扣抵稅率高,最好在一五%以上;最後,就是不要買貴股票,可以靜待本益比在十至十二倍以下再介入。 綜觀許正文目前的核心持股,包括台化、台蠟、儒鴻、台積電、台灣大、佳能、信義房屋等,都具備類似的特質,其中多檔股票長達五年以上;至於幫小孩存教育基金的股票則有中華電、統一超、中鋼、佳格等,長線持有報酬率都至少逾八成。 但所有股票許正文也並非只進不出,當他發現該公司連續二年的ROE小於一五%時,他就會調節該檔股票,又或者當本益比超過二十至二十五倍後,就會在高檔調節波段操作的持股,長線持股則維持不變。 ﹁我的退休理財方法,看似簡單,但真要長線持有,確實執行,其實並不容易。﹂許正文笑著說,長期布局這些高現金殖利率概念股,須有長期面對多空循環,與低 檔加碼的執行力,若一味追求﹁立竿見影﹂的投資績效,對投資專業有待加強的投資人來說,想累積優渥的退休金並不容易,要把投資眼光放長,才有機會達到獲利 目標。 許正文 目前年齡:52 歲 預估退休年齡:60 歲 現職:資訊工程師 學歷:海洋大學電子系 家庭:妻為家管,育有二子 許正文退休方程式 勞保年金預估(月領)11,000元+勞退新制8,017元+股票現金股利收入75,000元=94,017元註1:勞保繳費曾中斷,勞保年金在此以30年計,預估期滿月領。 註2:目前每年現金股利收入約85至100萬元不等,在此以90萬元均分一年12個月計算。 註3:持有退休理財標的為台化、台蠟、儒鴻、台積電、台灣大、佳能、信義房屋,股票資金部位約千萬元;另有自住房子一間。 註4:曾在工作期間結清一次退休金,後改以勞退新制,此處以退休年限20年計算。 高股息標的投資心法 1.個股產業市場需求歷久不變,產業前景持續看好者2.現金殖利率8%以上(最低不低於5%),毛利率>25%的公司3.近5年平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15%~20%,並超過 競爭同業 4. 盈餘再投資比率<80% 5. 扣抵稅率最好有15~20%6.等到本益比在10~12倍以下,再做長期布局進場點 |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3-30 14:29 編輯 招商有色滬港通專題:優選H股具備估值優勢的有色標的 投資摘要: 3月27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參與滬港通交易指引》,並宣布其發布之日起施行,意味著公募基金將可以投資滬港通中的港股標的,無疑將帶來投資機會。 從有色行業來看,首選A股中缺乏的具備估值優勢的港股標的:中國忠旺、中國宏橋、五礦資源、洛陽鉬業。 ![]() ![]() ![]() ![]() ![]() ![]() ![]() ![]() ![]() ![]() |
昨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公開稱,今年年內會拿出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此舉將這個幾乎全民關註的熱點話題,再度推上輿論焦點。從利己角度考慮,延遲退休反對者眾,因此包括彈性退休制度等方案,均在業界討論之列。
之所以要在中國推出延遲退休,最根本也眾所周知的原因是人口老齡化。截至2015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2億,占比超過16%,超過聯合國定義國家進入老齡化的10%標準。而從目前中國人口結構推測,到2050年,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占總人口30%以上。與此同時,我國15至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自2012年已開始下降。因此,為緩解人口老齡化導致的民生保障問題,以及勞動人口下降帶來的劉易斯拐點影響,延遲退休可以說是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我國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為男性60周歲、女性50周歲,乃1978年的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當時中國人均壽命為68歲,到2015年底,據世衛組織發布的《2016世界衛生統計》,中國人均壽命已達76.1歲,接近發達國家人均壽命78歲左右的水平,而上海、北京人均壽命甚至超過80歲。人均壽命不斷延長的發展趨勢,也為延遲退休提供了客觀條件。
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答記者問時表示,因養老保險繳費比例過高,導致企業負擔過重以及職工到手收入偏低,可以階段性降低繳費比例。截至目前,多數省份決定將企業繳費比例從20%下調到19%,個人8%不變,無論是28%還是27%,均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15%。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之所以下調空間有限,除了財政支出用於社會保障的部分外,中國養老負擔較重、歷史欠賬等皆為重要因素。也就是說,實施延遲退休,也為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下調打開了空間。
然而,延遲退休甫一提出即反對者如潮,這不難理解,畢竟對於個體而言,大多數人都不願延遲退休。其中亦有專家提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應該參照發展中國家普遍實行的55~60歲退休標準,而不是執行發達國家65歲左右退休的標準。實則不然,如前所述,中國的老齡化和人均壽命已逐步接近發達國家水平,而退休年齡設定,此二者乃主要參照。
不過,延遲退休雖勢在必行,但針對中國的特殊情況及可能遇到的問題,在方案制定時需通盤考慮。尹蔚民即提到,目前考慮的漸進式延遲退休制度要基於三方面原則:一是小步慢走,逐步到位,即每年推遲幾個月,經過若幹年後達到最終法定退休的年齡界限;二是區分對待,分步實施,即針對不同退休年齡群體有區別地對待;三是事先預告,做好公示,即政策制定出來以後,要向社會公示,廣泛聽取各界意見,並在此基礎上修改完善。
與此同時,在“一刀切”式的退休制度難以平複眾議時,可以探索彈性退休制度。即政府規定一個退休年齡段區間(如55歲到65歲),職工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這個年齡段選擇合適的時間點辦理退休手續,領取養老金,而領取養老金的多寡由繳納的時間和資金決定。當前,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即實行彈性退休制度,當然細節根據國情有所差異。
此外,對於延遲退休對青年就業問題產生的影響,在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要努力增加就業崗位,如大力促進服務業發展,在服務業增長過程中容納就業困難人員;鼓勵引導自主創業,並通過創業帶動更多人就業。
總之,延遲退休作為一項複雜的社會經濟政策,其方案制定與實施需綜合考慮人口結構、勞動力供求、人均預期壽命、養老保險甚至社會就業等多方面因素。換言之,延遲退休雖然勢在必行,但需通盤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