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樓繼偉:財政政策必須適度擴張 地方債可借新還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913

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3月6日在兩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頂住經濟下行壓力,中國必須采取適度擴張的財政政策。此外,地方債風險總體可控,要防止出現系統性風險。地方歷史債務可以通過發新債還老債來解決。

被問及中國財政政策時,樓繼偉稱,

全球通縮的趨勢在加重,複蘇的趨勢不明朗,包括美國。對中國的影響會很大。“三期疊加”造成的一些問題在今後一段時間內要解決,我國經濟的增長動力發生改變,這時候就是新常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穩步地去杠桿化,但是又不要造成經濟的“斷崖式”下落。頂住這些下行的壓力,所以必須采取適度擴張的財政政策。

華爾街見聞提及,國務院在2月25日由總理李克強主持的常務會議上認為,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積極的財政政策必須加力增效。

現場記者提問稱,2014年地方債甄別結果尚未公布。有觀點認為,這可能是最後一次把存量債務認定為地方債的機會。因此,融資平臺可能會傾向於多報賬。那麽,去年的地方債是否將出現同比激增?是否會出現局部地區的地方債危機?

樓繼偉回答稱,

地方報完以後,我們還要再審核,審核的過程還沒有結束。結束之後,我們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

地方債的問題是一個客觀現實。預算法在修訂之前,地方是不得舉債的,而事實就產生了這麽多。那麽,必須開前門、堵後門,同時還要防止出現系統性風險。開前門,大家已經知道了,今年的預算是6000億地方債。後門的問題,就是歷史形成的這些債務,我們必須正視它們,逐步消化解決。

按照地方債務的甄別工作要求,省級部門應該在1月5日之前就把地方債的甄別結果上報財政部,但目前結果仍未公布。

此外,對於地方的歷史債務,樓繼偉表態稱,

地方的歷史債務,從今年開始轉為余額管理。還本部分去年是993億,不必測算今年多少了,肯定超過1000億。可以通過發新債還老債來解決。

他還指出,按照不同口徑,今年的實際赤字率要比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2.3%赤字率大一些:

去年的赤字率是2.1%。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按照預算收支的口徑,全國赤字率是2.3%。但按當年實際收支差額的口徑看,赤字率要大一些。不是說有兩筆賬,賬擺得明明白白。

如果大家仔細看,財政部代表國務院提交的預算報告,調入了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有1124億元結轉資金用於今年的開支。去年地方債務的還本部分是993億元,今年肯定超過1000億元。所以,在口徑變化之後,就有2000多億可安排的支出,這些支出如果按當年的收支差額計算赤字率的話,實際上差不多是2.7%。但在預算中無法表達,因為結轉資金都已經列過支出,只是還沒有花出去,現在我們重新花了,但不能第二次列為支出,那就重複列支了。所以,報告中的赤字率仍是2.3%。當年收支差額是2.7%,這個力度是比較大的。對於支撐經濟的發展、抵禦下行壓力,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樓繼偉同時表示,目前對地方債務正在審核,審核結束後要向人大常委會報告。而對於局部地區債務比例過高的問題,有解決思路:

一方面,要把那些有一定收益或者可以改造成有比較穩定的現金流,比如可以收費。如果收費不足,可以給予適度的補貼,轉為所謂“PPP模式”,就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和經營基礎設施包括其他事業的方式,轉為企業債。

另外,對一部分完全公益性的平臺借的地方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我們已經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預工委,對一些歷史債務予以承認,通過發債替換原來的平臺債務,這樣可以使債息降下來。

另外,一些由銀行貸款形成的歷史債務,按照契約原則,貸款的合同不能廢除,借人家的錢還是應該還的。如果融資平臺的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需要進行一些債務重整,那是雙方談判,所以要采取一些過渡性的辦法逐步解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780

無債可買 日本年底或減息

1 : GS(14)@2016-09-10 13:31:37

【明報專訊】《華爾街日報》表示,日本央行可供購買的政府債券愈來愈少。為刺激通脹和經濟增長,日本央行目前每年購買價值超過7500億美元的國債,約為政府新發行債券規模的兩倍。分析人士估計,按這速度商業銀行可供出售的國債,可能在未來18個月內耗盡。國債短缺顯示各國央行採取的激進刺激措施所面臨的局限。匯控匯香港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范力民預計,日本央行的買債政策可能在今年底面臨實質的限性,可能迫使央行再次考慮減息。

每年買債規模 相當新發債兩倍

截至3月底,日本銀行業持有距到期日還有一年以上的日本國債94.7萬億日圓(約7.15萬億港元)。商業銀行從央行借款時用作抵押的國債,價值約為30萬億日圓(約2.26萬億港元),換言之剩餘的64.7萬億日圓的國債可供出售。德意志證券駐日本分公司的數據稱,約一年半內銀行業持有的日本國債將會耗盡。

屆時日本央行最顯而易見的選擇是下調負利率或購買其他資產。迹象顯示,日本央行或已在減少購買長期國債,日本10年期國債孳息率近期脫離負值。日本央行近期購入ETF作為向經濟系統注資的另一途徑。

(華爾街日報)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454&issue=201609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414

專家論勢:優質亞債可增持

1 : GS(14)@2016-10-05 11:27:51

由於投資者繼續追尋具吸引孳息的工具,亞洲信貸市場近日繼續獲資金吸納走強。截至7月底,摩根大通亞洲信貸指數年初至今錄得8.08%。另外,在發行方面亦見上升,而且出現超額認購,相關債券表現出色。我們相信受到環球主要央行保持超寬鬆的貨幣政策支持,宏觀環境對亞洲信貸表現是有利的。在今年餘下時間,投資者先要留意10月的意大利舉行的憲法公投及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會為市場帶來較大波動。不過,亞洲央行因為在必要時是有空間推出寬鬆措施支持經濟,而且亞洲區的基本因素長期依然正面,相信有能力克服不明朗時期。至於持續推動提高生產力改革對亞洲主要經濟體前景最為關鍵。在投資方面,我們近日上調了印度及南韓倉位,並沽出了印尼政府債券獲利。另外,我們保持看好中國及香港市場。其中,對個別內房及化工企業持重,但就對油汽行業持輕倉,因為受去年油價下跌所累,這些公司盈利應較低。在香港市場則偏好一些能夠成功克服下行經濟周期的企業。首域投資(香港)有限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04/197900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051

借稅貸冚貴債可慳息若父母代借幫補物業首期 小心風險高

1 : GS(14)@2016-10-11 08:09:22

【個人理財】稅務貸款息率今年平絕全城,大部份較按揭年利率低,有理財專家建議,債仔可以趁機借平錢冚貴債,例如信用卡貸款或私人貸款等;若果計得掂數,甚至可找父母代借稅貸供首期,上車客可獲變相十成按揭,加快上樓機會,不過這個做法風險甚高。記者:周家誠 陳洛嘉

現時華僑永亨信用財務1.25厘稅貸息率,屬銀行界最低。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表示,稅貸申請期僅得短短半年,故此是一年一度的好機會,若果部份夫婦希望上車,而每月收入足夠歸還按揭貸款,惟首期不足,而父母亦未必有足夠流動現金助兒女上車,父母可以代為借稅貸。張佩儀說:「如果夫婦自己借完稅貸,再借樓按就有機會借唔足成數,搵父母代借稅貸係聰明做法,不過等於十成樓按,樓價跌一跌已經係負資產,風險擘到最高。」


可投資短年期產品

她形容這做法需要計足數,因為以上車盤樓價400萬元計算,首期額高達40萬元,而現時借月薪12倍已是最盡可借的貸款額,意味父母月薪必須較高,而且還款期最長為12至24個月,「頭1、2年要還兩個貸款,壓力好大,變相係有雙重風險」。理財顧問陳偉明指,須注意稅貸針對收入較高的僱員,故此大部份時候稅貸只能幫補部份首期,未必能完全作首期之用。中大商學院助理院長李兆波表示,聽聞坊間有人利用上述方法供樓,認為市民若使用這個方法,其每月收入及現金流必須要較強,否則風險會較高。此外,大部份理財專家均認同稅貸可用作投資套利。李兆波認為,由於支取稅貸後,每月均要還款,故此不能投資長年期投資產品,只能博取短期獲利,「例如半新股,部份較優質的如郵儲行(1658)有升值空間,可以一博。」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資產風險較低,如債券基金較為適宜借稅貸套利。以安聯動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為例,今年至今回報為13.04%。張佩儀認為,若果本身有信用卡貸款債務在身,由於貸款息率普遍較高,可以選擇以稅貸平息冚高息債,不過前提是債仔本身有償還最低貸款額,整體財政狀況健康,銀行才會批出稅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1/197970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492

信貸風險減低美高息債可吼

1 : GS(14)@2017-02-06 07:31:47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上周議息會議維持利率不變。Guarco分析,隨着過去半年市場對聯儲局的加息預期升溫,美國30年期國債孳息率攀升至逾3厘,該孳息率是美國人借定息按揭買樓的重要參考基準,若其進一步顯著上升,按揭供款負擔便會百上加斤,對當地樓市影響十分負面;Guarco估計,聯儲局不會希望有關情况出現,故他相信當局今年只會加息兩次。

Guarco又預測,隨着特朗普重振美國製造業及其他刺激經濟政策落實,美國今年GDP增長將加快至2.2%,加上油價回升有利石油企業,故他相信美國整體企業信貸風險將改善,故他建議可留意信貸評級較低、息率較高的高息債。另外,既然美國經濟向好、利率睇升,與美國浮息銀行貸款掛鈎的投資工具亦可考慮。

[封面故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61&issue=201702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699

基金觀點:亞債可選擇性投資

1 : GS(14)@2017-03-03 00:58:16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為原已形勢複雜的環球政經環境添加更多不確定性的同時,亦為投資者帶來更多挑戰。若想兼顧追求長期增長、分散投資風險、獲取穩定分派收益等多重目標,投資者依然可在亞洲債券市場內找到選擇性的投資機遇。亞洲經濟充滿活力,增長固然執全球牛耳,以規模而論,亞洲經濟在全球所佔地位也日益重要。根據《福布斯》(Forbes)截至去年12月16日的估算,按照當日滙率計,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前5位的國家中,亞洲已佔其中三席,除了中國和日本,印度於2016年亦以相等於2.3萬億美元的GDP,超越英國同期的2.29萬億美元,擠身GDP全球排名第5位。印度亦是我們在亞洲區內債市的首選。印度政府去年突然決定廢除大面額紙幣,雖然即時拖慢其經濟增長,但相信這項改革對經濟的影響僅屬短期。亞洲開發銀行便預期,印度截至2018年3月底止年度的經濟增長有望回升至7.8%。


印度央行有望維持寬鬆政策

印度政府在2月1日發表新一年的財政預算案,決定繼續擴大支持推動基建與經濟,並顧及農村地區的刺激政策和減稅,將財赤目標定在相等於GDP的3.2%,較市場預期的3.3%至3.5%為低。我們認為,印度央行面對這份非通脹傾向的預算案,應可望在中短期內放心維持寬鬆政策,有利當地債市,加上良好的宏觀經濟狀況和改革題材,可能為當地信貸資產提供支持,其中投資級別的企業債波動性較低,值得投資者多加留意。印尼基本因素同樣不俗,去年採取的稅務特赦應可能引得資金進一步流入,只是當地主權債估值已不算便宜;相比之下,半主權債則較為可取。中國債券市場方面,投資者亦可考慮作選擇性投資,而資訊科技等新經濟企業發行的投資級別企業債亦是值得考慮的選擇之一。貝萊德資產管理北亞有限公司在香港,資料由貝萊德資產管理北亞有限公司刊發。此資料並未被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所審閱。本文僅作參考資料和教育用途,並不構成對任何人士投資證券或貝萊德基金的提呈發售、邀請或勸誘,或向居住於當地證券法禁止有關提呈發售、邀請或勸誘活動的司法管轄區的人士進行提呈發售、邀請或勸誘。投資涉及風險。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投資價值及其收益可升可跌,並不能保證。投資者可能無法取回原本投資金額。貨幣匯率變動亦可能導致投資價值增加或減少。稅項水平及稅基可能不時變更。文內所載部份信息可能來自貝萊德認為可靠的外部來源。文內所述觀點並不構成投資或任何其他建議,並可予以修改。有關觀點不一定反映貝萊德集團旗下任何公司的意見或其意見的一部份,且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閣下亦不應依賴於此。©2017 BlackRock, Inc.版權所有。iShares安碩®及BlackRock®乃BlackRock, Inc.或其附屬公司在美國及其他地方的註冊商標。所有其他交易商標、服務標記或註冊商標乃為所屬者擁有。如欲查詢詳情:香港媒體-歡迎瀏覽公司網頁www.blackrock.com/hk或Twitter:@BlackRock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02/199446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411

金管局:買人債可平衡風險

1 : GS(14)@2017-07-04 08:03:55

【明報專訊】金管局副總裁余偉文在債券通投資者論壇上表示,自2011年開始,外匯基金投資內地債市,成為投資組合一部分,亦是第一批參與債券通的投資者,而與美元資產相比,人民幣債券與其他資產的關聯度較低,在量化寬鬆(QE)影響到股債上落的環境下,能夠起到平衡作用,而有關配置在過去幾年大幅增加。他又指出,無論從實際回報或是經風險調整後回報角度來看,中國債的收益都較其他地方高,符合外匯基金「保本先行,長期增值」的原則。

中銀或下月推「債券通」概念產品

余偉文亦提到,境外投資者透過債券通可以直接由內地交易商取得報價,不需透過內地代理行,而實益持有人在多級託管制度下的權益亦被內地監管機構所認可,相信未來能成為在岸債券市場的主要投資渠道。

中銀香港資產管理固定收益投資官阮卓斌表示,公司冀8月推出含有「債券通」概念的產品。他表示,由於現時債券通尚只允許機構投資者參與,料短期零售投資者只能通過基金等產品形式參與債券通市場。阮卓斌續稱,根據過往經驗,境外投資者約90%購買中國國債或政策性銀行債券,對於企業信用債參與度不高,中銀香港資管現時正研究債券通下值得投資的高收益企業債券,冀未來會將其納入相關基金產品中。

阮卓斌認為,債券通對於投資者是多了一個選擇,令投資渠道更具彈性,可以在點心債、境外美元債及在岸債券市場間根據即時匯率選擇成本與回報更好的方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558&issue=201707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791

龐寶林:高息企債可緩衝「收水」

1 : GS(14)@2017-10-01 19:18:44

【明報專訊】上周剛剛結束的聯儲局9月會議,符合市場預期,聯儲局將於10月開始縮減現時規模達4.5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首階段每月縮減規模將為100億美元,其中60億美元為國庫債券,其餘40億美元是半官方機構債券及住宅貸款證券,故預期相關影響頗微,但逐漸增加至每月縮減500億美元,總縮減規模相當於資產負債表超過一半,預料日後影響頗大。

至於利率方面,聯儲局如預期維持聯邦基金利率於1厘至1.25厘水平,但會上近七成官員贊成年內會再加息一次,市場多預期會和去年一樣,在12月加息。現時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期12月加息機會升至70%,較議息前預測上升17個百分點。美匯指數隨之回升至兩星期高位,重上92點水平,短期有機會走強,但上至94水平有較大阻力。

12月加息機會升 美元短期或走強

聯儲局是否會在年內加第三次息,必須視乎通脹及經濟增長等情况,受到颶風影響,美國通脹數據低於預期,估計未來加息源於通脹目標的機會較低,也就是即使通脹未達到聯儲局的長期目標亦有加息的可能。經濟展望正面,除美國已調高經濟增長率及總統特朗普早前提出1萬億美元基建刺激經濟計劃外,風災後重建亦有助提升經濟增長,給加息及縮表提供支持。

風險資產過熱 央行收水大勢所趨

距離聯儲局本輪加息周期已快接近兩年,同時加拿大、澳洲及英國央行均在近期發表較為堅定的鷹派立場,歐日央行則相對落後,仍堅持現時的買債規模。但正如筆者此前預計,全球央行收水已是大勢所趨,因經濟穩健復蘇,若資金繼續氾濫,風險資產價格有可能推至過高水平。

過去數年的央行量化寬鬆令債市連年不景,債券投資者轉向收益更高的公司債券,導致企業債券的交易十分擁擠,推高了相關債券的價格,而與無風險債券之間的利差空間收窄。美國銀行調查顯示,全球81%的基金經理表示,企業債券市場正被高估,這是11個月來的最高水平。非投資級別債券跟政府債務的收益率溢價僅為3.7個百分點,投資級債券的風險溢價為1.2個百分點。

經濟穩健違約率低 寧投資高收益債

但企業債相對昂貴的價格亦有多個因素支撐,根據穆迪數據,全球違約率下降至2.9%,首次下滑至2015年10月以來的3%以下。經濟的穩健及違約概率的低位,令投資更願意承擔風險而投資於高收益的債券。

另外,美國上一輪加息周期中,從2004年到2006年,美高收益債券在此期間強勁增長,彭博巴克萊泛歐高收益指數在過去5年中亦上漲了44%。在全球經濟復蘇的前提下,若歐美成熟市場連年收水,相對高收益的企業債券往往具有緩衝的能力,投資者不妨部署相關組合,抵禦加息風暴。

(讀者請注意基金價格可升亦可跌,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538&issue=201709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525

龐寶林:新興債可選印尼

1 : GS(14)@2018-03-19 04:52:27

【明報專訊】美國2月CPI溫和增長,按年上升2.2%;2月份零售銷售按月減少0.1%,差過市場預期的增加0.3%,連續3個月減少,為2012年以來首次;同期上月新增非農業數據亦顯示失業率及時薪增長溫和,市場對聯儲局加息超過預期的擔憂顯著下降,截至15日美國10年期債息回落至2.823厘的水平,距離紅線3%尚有距離,環球債市稍稍回暖。

但回顧年初至今的債券基金表現,不少高收益債券基金仍然錄得跌幅,表現較佳的除了筆者此前提及的人民幣債券基金以外(以美元計回報),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仍然相對較好。其中南非、巴西、印度、印尼及波蘭債市,可數新興市場最閃耀的新星,在不少新興債券基金中佔有較大持倉比例。關於巴西及印度債券筆者均在此前專欄中作過詳細介紹,今期將着重筆墨印尼債市。

首個發行綠色債亞洲國家

隨着政府的支出增加及結構改革的推進,配合商品市場的溫和復蘇,印尼經濟近年來有望保持強勁增長態勢。2017年印尼GDP增長維持5.07%的較高水平,GDP總值規模估計達1.004兆美元,突破1兆美元的關口,IMF預計2018年印尼GDP增長有望提速至5.3%,因而支持了高於5%的主權債券派息率。其中中國等較大經濟體的經濟增長拉動了印尼的出口增長,但印尼國內內需增長動力相對不足,令過去幾年印尼維持相對溫和的增長速度。另外,印尼的外匯儲備也在逐年上升,維持充裕水平,不少評級機構將印尼主權評級上調,惠譽去年12月將印尼的主權信用評級從「BBB-」上調至「BBB」,受多方利好2017年外國投資者淨買入印尼債券高達120億美元。

此外,印尼還成為首個發行綠色債券的亞洲國家,顯示出高度依賴煤礦業的印尼願意做出改變吸引海外資金的意願。綠色債券顧名思義,其收益必須用於對抗氣候變遷或環保基礎建設,近年來發展迅速,穆迪統計綠色債券去年全球發債規模達到1550億美元歷史新高。

美元強勢難續 印尼盾吸引

印尼債市亦需留意相應風險,與拉美市場一樣,印尼經濟高度依賴商品價格,近期貿易戰危機以來,印尼盾迅速跳水1.5%,因政府赤字問題去年印尼盾也是亞洲貨幣中少數相對弱勢貨幣。印尼監管機構曾於2003年逐步減少匯市干預,令其貨幣曾在幾年前商品市場熊市期間表現欠佳,但環球經濟周期現時仍處上升階段,中長線印尼盾等新興市場貨幣仍具吸引力。由於政府赤字、國家及居民債務高企等問題,儘管處於加息周期,但今年美元強勢仍難以維持,去年以來累跌10%,現時美匯指數仍在90水平上下浮動,美元的走弱給予個別新興市場的貨幣升值提供機遇。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38&issue=201803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9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