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當持倉市值開始停滯甚至縮水時 路過十八次

來源: http://xueqiu.com/3004708315/33574406

 
當持倉開始縮水,停滯的時候,大部分人我想心里是極度焦躁和煎熬的,特別是遇到其它股還在漲,自己開始“滿倉踏空”時,這樣的心情會變得非常奇妙。

我說說我自己的經歷,或許對各位的持倉心態有幫助。

在這個市場廝混久了,經歷過各種類型的市場行情,大牛小牛,大熊小熊,來來去去,反反複複。牛市或者牛股沒有走出來之前,都不能被確認,當你開始捶胸頓足的時候,往往是行情已經表現過之後的反應。

所以我從不為沒有預判或者預期過的行情而懊惱,因為未曾預料,又何必徒增煩惱,那不是你的盤中菜,你又沒有月光寶盒,過去的回不去。倘然接受這一點,不正是一種生活常識麽?運用到市場投資亦是如此,總結原因,看好當下,做對未來,才是應對的最好辦法。

遠的不說了,我尤記得當年布局中科金財的時候,從12年開始拿籌碼,在後續整整一年多的時間里,同類型的移動互聯網個股諸如手遊,互聯網服務都漲得風生水起,包括行情蔓延到諸如號百控股、銀之傑這些個股的時候,金財依舊表現得異常瘟弱,而這個階段雖然我一直在博客包括群里強調自己的持倉觀點和未來展望,但依舊難以平息大眾的各種悲觀論調,直到今年,在互聯網金融以及移動支付、大數據,金融信息化這個浪潮中,其才以大牛股的面貌被市場資金高度追捧,我想除了我們強調的所謂市值體系的波動空間外,撇開資金運作的原因,大體還是因為我們在選股的過程中充分考究了移動互聯,包括信息化,智能化,移動化過程中可選標的的稀缺。而這個背景下的堅守,源於我們對於市值高度的執著,源於我們對股市情緒的理解。但如果你僅僅看某一個階段的上漲和下跌,你不會體會到翻倍,三倍,甚至四五倍的持股收獲。

如果從一個大的層面去理解,任何一只股票在遇到行情主升的時候可能只需要三五天或者三五周就實現了驚人的漲幅,而此前的徘徊和下挫,其實都會讓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恐懼和動搖。因為,你不知道一個行業,一個企業該到底該如何估值,因為你不知道,市場溢價的區間會在什麽時候發生,亦不知道高度可以達到多少。正是因為你不知道,你無從知道,你恐懼了。所以我常說,收獲多少,其實最後是能力圈的問題。

於此,理解市場估值,了解行業空間,或多或少都是你應該去嘗試的功課,而不是看著每天的上影線或者下影線來讓自己煎熬。

包括這兩個月所呈現的主板行情,既然你沒有預期藍籌如此暴漲,又沒有充分評估創小板估值的回撤需求,我想也沒有必要為踏空而焦躁,為市值縮水而苦惱,因為這都是市場的正常波動。而假設你有所預期,合理的配置了倉位,自然會順風順水。

這依舊是你能力圈的反饋,包括很多機構,依舊對多空有嚴重分歧,普通投資者又何必糾結於目前的漲跌呢?更何況,很多習慣了創小板的資金本身並不看好大藍籌的持續上漲,又何必耿耿於懷自己沒有參與到行情呢?

且換個角度思考的時候,當大藍籌都能被資金高高捧起,你有何必擔心自己沒有機會尋找到小而美的公司再去布局?這又回到了對於市場情緒,個股市值區間理解的層面。

股市還會開下去,好機會好公司還會湧現。在某個你熟悉的領域做精做專,不要想抓住每一波機會,機會反倒會自己找上你。

想想大藍籌多少年沒有漲過,你做創小板都兩三倍利潤了,大藍籌漲一倍又如何?這個市場,自開張以來就是漲多了跌,跌多了漲。關鍵還是,你是否尋找到一條適合你挖掘財富的路子並堅持下去,總有花開的一天。

不要為沒有預期過的判斷而煎熬,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沒有準備好,就大度的讓它去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911

你造你的工資為何漲幅很小甚至停滯了嗎?看這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6132.html

你造你的工資為何漲幅很小甚至停滯了嗎?看這里

第一財經周刊 2015-02-14 09:45:00

過去幾年,我們當中的大多數都經歷了一個持續的薪酬增長期,以至於很多人產生了一種錯覺,好像工資就會一直這麽漲。

2014年年初,聯合利華的品牌經理李婷對自己這一年的薪酬漲幅預期是8%至10%,她2012年加入這家快速消費品公司至今,聯合利華每年都會給她漲薪一次,但幅度始終保持在8%左右,“這個幅度比我入行前幾年,已經明顯變慢了。”而她對自己2014年的薪酬預期直到年底的一次升職才算勉強實現—李婷認為自己進入了一個薪酬瓶頸期。

李婷的感受,可能也代表了很多工作時間超過3年的公司人。他們入行一段時間,經歷過收入的平穩上升期,也經歷了薪酬爆發點,卻從某個時候開始突然意識到自己進入了薪酬瓶頸。這里所謂的薪酬瓶頸,是指在你的職業生涯的某個階段,薪酬漲幅不明顯甚至停滯不前。

這不止是快消行業,事實上,每個行業的公司人都會經歷自己的瓶頸期。

今年《第一財經周刊》薪酬福利大調查也印證了這樣的結果,來自16個行業的1352位公司人參與了調查。在此次調查中,半數以上的公司人2014年的年薪在5萬至12萬元之間,當然幾個熱門行業要略高於這個範圍,比如咨詢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的平均年薪為18.48萬元、金融行業為18.11萬元。但無論身處哪個行業,共計42%的公司人都認為自己的薪酬進入了一個瓶頸期,漲幅很小。此外還有27%的公司人表示目前的薪酬處於基本不漲的停滯狀態,對薪酬漲幅滿意的調查對象只有2.3%,而去年的這個統計數字為47.4%!

不同行業的薪酬瓶頸一般會出現在什麽時候?各種影響因素的占比如何?這個瓶頸期會持續多長時間?公司人是否能有效應對—這些都是我們想要在今年的薪酬福利大調查中解決的問題。

工資

工資

經濟大環境的整體走低當然是一個重要因素。就在兩三年前,大家抱怨的主題還是工資漲幅跑不過CPI,現在想必有很多人已經意識到如果明年工資還有得漲就已經很不錯了。這個明顯的變化也就出現在這一年左右。過去幾年,我們當中的大多數都經歷了一個持續的薪酬增長期,以至於很多人產生了一種錯覺,好像工資就會一直這麽漲。但隨著中國GDP增速放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GDP增速為7.4%,為1990年以來的最低—和產業結構調整開始升級,接下去,我們的工資收入就不那麽樂觀了。

“2015年很可能是近10年來收入增長最低的一年。”2014年年末,麥肯錫全球董事歐高敦(Gordon Orr)在官方播客上發表了他對2015年中國經濟的預測。“我看到的數據顯示,2014年前9個月城市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為個位數。但你知道,過去10年,幾乎每個行業的平均工資可都保持著兩位數增長。”

2014年12月間,中國社科院的一份名為《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14》的報告得出的也是相同結論。報告指出,綜合經濟增長、企業經營業績、最低工資標準和勞動力供給等因素,中國的工資水平在今後一段時間內不會像前幾年那樣大幅度增長。

人力咨詢公司對2015年的薪酬漲幅預計同樣不樂觀。科銳國際和韜睿惠悅對2015年薪酬漲幅的預期都只有8.4%。韜睿惠悅對2014年的這一預測數據曾為8.8%,科銳國際則直接指出8.4%這個數據已經是持續第5年下滑。

大家都知道,在商業化的社會里,公司人的薪酬就如同一件商品的價格,這種價格既體現著自身價值,也同樣受到諸多市場因素的影響。經濟大環境的變化盡管會對薪水及職業發展產生一定的作用力,但更重要的是,不同行業都會進入一個行業發展周期,這個周期將直接影響行業內及行業周邊市場的人才需求。如果能夠準確地了解所在行業的發展狀況,就能更客觀地看待自己的薪酬瓶頸及職業發展。

李婷或許對此有自己的感觸。“整個快消行業不景氣,包括市場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而且在公司內部例行甚至升職的漲薪也沒有跳槽的薪資漲幅來得大。”她所在的聯合利華整個2014年都沒有等來好消息。2014年第三和第四季度中,這家公司的中國區銷售額均下滑20%。這也就意味著,她的薪酬在2015年也不會出現什麽明顯增長。

郁悶的不止李婷和聯合利華。尼爾森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快消領域如今的年采購增長率只有3%。如果再早10年左右,這些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消費品公司都還充滿著找到新興市場的驚喜—即便2011年和2012年,快消品市場在中國還有13%和10%的增速。

這正是行業周期對從業者薪酬增速的影響體現。“那個時候城市化進程呈現給行業大量的新興市場,大多數快消類公司進入快速擴張,同時也伴隨著人才的大規模招聘,”科銳國際零售和快消品業務總監於麗娜對記者說,“這就意味著現在這些公司面臨著巨大的人力成本。如果對未來市場預期不樂觀的話,它們自然會調低加薪幅度。”

在2011年前後進入這個行業的公司人,或許眼下同樣和李婷一樣面臨著薪酬瓶頸。消費品行業2015年的預期薪酬增長在7.5%左右,比去年減少了1.3%,其中銷售崗位的瓶頸期可能會更早出現—進入行業的第3年,如果沒有職位晉升,一位普通快消業銷售人員會面臨平均年薪停留在10萬元左右的尷尬。

李婷所從事的品牌經理職位相對於銷售而言比較複雜,需要對市場和消費者具有更多的觀察,前期的積累時間必然更長一些,所以這個崗位的薪酬瓶頸來得也稍晚—通常會出現在第4年。2012年進入聯合利華之後,2015年正是李婷在這個職位的第4年。“什麽時候感受到薪資進入到瓶頸期?就是現在。”她這樣對記者說。

汽車行業的公司人收入也在經歷著相似的行業周期窘境。這個行業的薪酬同樣是在2011年和2012年爆發,然後趨於平緩。一汽大眾在2011年銷售量突破了100萬輛之後,年終分紅為27個月的基本工資。可這樣的事情好像很難再發生了。到了2013年,根據科銳國際的數據,汽車行業的薪資漲幅下滑到了8.1%,2014年也沒有任何變化。

26歲的陳冉正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進入汽車行業。這位在武漢工作的本土品牌汽車的銷售在2012年獲得過一次加薪,那是他工作的第2年,年薪從3萬元增長到了4萬元。不過到了工作的第3年,他始終沒有等來加薪。而2014年的銷售目標在他看起來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也就是說他的薪酬在第3年便進入了瓶頸期。

汽車行業的薪酬變化和陳冉的尷尬,在楊娟看來實屬正常。“整個汽車行業的銷售情況,非常直接地影響到漲薪和年終獎,”她對記者說,“消費環境和政策限購,導致整個行業對明年銷售的增長預期只有7%到8%左右,所以整個行業的薪酬漲幅不會出現什麽變化。”不僅僅是銷售崗位,研發、供應鏈管理等整車行業的關鍵崗位,在沒有明顯升級的情況下,也會遇到不同的薪酬瓶頸。這個瓶頸期通常會在第4年出現—與入行門檻更低的銷售崗位相比,他們還有1年左右的大幅漲薪機會。

在上海大眾這樣效益還算不錯的汽車公司里,初出茅廬的畢業生在研發崗位可以得到6萬至10萬元左右的年薪。到了第3年這個數字會增加一倍達到20萬元。這3年時間也足以讓一個一級工程師成長為三級工程師,之後薪酬漲幅就會明顯慢下來。汽車行業的瓶頸期同樣也受到技能的影響。從研發到供應量管理,3年時間是經驗快速積累的過程,從第4年開始,這些職位大部分都是在做重複的事情—於是,給公司帶來的價值也就固定下來。

“如果你停留在同一個職位級別上,從第4年開始你的薪酬增長可能會變緩。”楊娟說,“雖然還是會有增加,部分可以增長到25萬元左右,但是哪怕在這個崗位上再工作10年,也很難達到30萬元年薪。”

相比之下,互聯網的壞消息或許來得沒那麽快。這也許是這兩年唯一凱歌高唱的行業了。

李同金娜是羅邁國際商務咨詢(RMG Selection)電商行業的獵頭顧問,她會在一些傳統的IT企業為電商公司尋找合適的數據挖掘或雲計算人才。在2014年里,她所服務的候選人都獲得了約20%到30%的薪酬增長。

所以同樣是入職3年,在BAT其中一家互聯網公司從事設計相關工作的吳超,就沒有感受到快消或汽車行業那樣的薪酬瓶頸。2014年他拿到了16萬元左右的年薪,與2013年相比這個數字增長了30%。雖然還沒有最終拿到2014年的年終獎,但是他對此的判斷是“肯定增加”。

吳超的信心或許還可以持續幾年。因為互聯網行業的公司人,通常在入行8年左右才會遇到自己的第一個薪酬瓶頸。與這個行業快速發展同時出現的,是活躍的互聯網人才市場。韜睿惠悅數據與調研咨詢服務中國區總經理許文宗留意到,互聯網行業2014年的離職率是24.2%,高於整個市場的18.7%。

“行業市場平均離職率高的話,意味著人才流通活躍,”許文宗對記者說,“這和互聯網行業的調薪率的高低是一個正相關的關系。”韜睿惠悅對互聯網行業2015年平均薪酬增長的預測是9.9%,也比其他行業都更樂觀一點。眼下,移動互聯網仍然在以驚人的速度開拓著這個市場的邊界,IT技術有變成全行業新的解決方案的勢頭,投資熱錢的湧入又催生了許多新的創業公司,這些都使互聯網技術周邊的工作成為最近兩年的職場熱門。

所以許文宗並不認為在這個行業面臨薪酬瓶頸的公司人可以歸咎於行業環境。互聯網行業在中國的人才結構體現出的最大特點是年輕化,專業職能部門入行未滿5年的公司人占到76%,他們和吳超一樣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積累了足夠經驗,在行業領域內稱得上資歷豐富的公司人,第8年到第10年通過晉升可能得到剛入行時4倍的工資。因為在這個行業內,缺少富有經驗的資深管理者,初級管理人員占到了80%。在許文宗看來,這是一個爆發點。但畢竟晉升的名額有限,沒有獲得升遷的公司人會開始進入一個與行業平均水平趨同的瓶頸期。

在記者的調查中,我們同樣也看到了這樣的情況。27萬元是互聯網行業工作了8至10年公司人的平均年薪,而超過10年的互聯網人,他們的薪酬也都停留在了27.5萬元左右。

工資

身處家電行業的周凱也感受到了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兇猛沖擊。作為美的公司的一名品牌推廣,入行6年的周凱在2014年拿到了約10萬元的年薪,此前他每年的薪酬漲幅只維持在5%左右。雖然他判斷未來隨著智能家居逐漸興起,互聯網技術能夠給家電行業帶來一些新的機會,但也許受夠了此前這個漫長的瓶頸期,周凱在2015年1月離開美的進入了一家房地產公司,現在他預計自己的年薪會接近24萬元。

選擇發展周期正處於擴張和上升勢頭的行業跳槽,也許是解決薪酬出現瓶頸的一個立竿見影的做法,但我們很難說周凱這次做出了一個多麽對的決定。因為從家電到房地產的橫向比較,後者也許收入占優,但從房地產行業內的縱向數據比較,根據怡安翰威特2015年年初的調研結果,地產公司對2015年調薪的實際預算比去年的預期有所降低,不含晉升的整體調薪預算只有7.5%。也就是說,周凱也許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將面臨第二次薪酬瓶頸。

韋澄是怡安翰威特房地產行業高級顧問,在2014年他和團隊通過調研接觸了全國大部分知名房地產公司。它們當中的大多數都只完成了60%至70%的半年銷售指標,到年末多數企業沒有完成全年指標。2014年銷售額超過千億元的地產公司和去年一樣,達到7家。其中萬科和綠地第一次突破了2000億元的關卡。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地產公司會在人才成本上投入更多。

“增收不增利是如今房地產行業的一個明顯特點,”韋澄對記者說,“根據怡安翰威特調研,4年以來毛利率都在下降,2014年在29%左右。尤其,利潤成為各個區域考核的重點。雖然地產行業的主要成本不是人力,但並不代表著每一家都會把調薪預算用滿。”

我們的調查顯示,第5年是從事房地產行業的公司人普遍認同的薪酬瓶頸出現時間,此時他們的年薪大多在20萬元左右。它出現在第5年的原因多少和互聯網行業相似,雖然地產行業的利潤在下滑,但卻是一個從高利潤到趨於合理的過程。一些快速向新一線城市擴張的地產公司同樣會搶奪人才,這讓這個行業的資深人才能夠更早地獲得晉升。而沒有太多積累的地產公司人,在這個時間點上則可能錯過了機會。

郝鑫就是一個讓人羨慕的例子。這位綠地集團某事業部的總經理,2014年的年薪為150萬元。此外他在年底還能拿到一筆30萬元左右的年終獎,這相當於他近兩個月的工資—和2013年相比,這些數字都增長了一倍。這得歸功於他在加入綠地的第4年把握住了升職機會成為總經理,這讓他得以避開了第一個薪酬瓶頸期。不過眼下他也不再樂觀,“拿到這個數字已經是行業頂峰了,資深人才的競爭也相當激烈,加上目前的行業形勢,以後很可能走下坡路。”

這樣的例子在醫藥及健康行業則不太容易見到。羅邁國際醫療行業首席顧問孫慧娟認為,該行業的薪酬瓶頸通常出現在入職之後的第3至第4年。這與我們的調查結果一致:工作3至5年的公司人平均年薪在15萬元左右,之後甚至有下降的趨勢。同時受葛蘭素史克行賄事件影響,整個醫藥行業的薪酬都因合規問題而調整,漲薪幅度自然也會慢下來。

金融和咨詢及第三方服務的薪酬瓶頸則都在入職第8至第10年。雖然這兩個行業與互聯網相比,算不上什麽新興行業,但作為服務業,行業周期的影響因素相對較小,同時相對較高的入行門檻以及從業經驗在這類行業里所具有的特殊意義,都是薪酬瓶頸出現得比較晚的原因。

此外,隨著電商行業的繁榮,國內的物流業也處在行業上升期,但在羅邁國際物流行業獵頭顧問Ruben Boer看來,這也意味著處於大規模前期投入的許多公司不會將太多的成本用於人力薪酬。以一個運營管理人員為例,如果沒有獲得升遷,那麽工作第5年,他便會遇到第一個薪酬瓶頸。

所以你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會遇到自己的薪酬瓶頸。郝鑫的故事也許可以作為一個特別案例來解讀:既然薪酬瓶頸遲早都會遇到,那就在它到來之前讓瓶頸入口高一點。

但安於現狀從來都不太值得鼓勵。而像周凱那樣跳槽轉行,雖然行之有效,但換行業其實也意味著新的職業風險和試錯成本。“遇到瓶頸的時候,公司人需要先審視自己所處的行業和公司是不是有足夠的發展前景。”李同金娜說。在這位電商行業獵頭看來,公司業務如果發展空間還比較大,則更有可能會拓展一些新的業務和方向,在新辟業務會有更多的機會成為領導者,從而讓薪酬重新回到增長的軌跡。

跳槽確實不是所有人的選擇。李婷就打算繼續在聯合利華工作下去,因為市場營銷是她喜歡的方向。但眼下為了擺脫自己的薪酬瓶頸,她同樣需要進行自我突破,包括掌握更豐富的技能和知識。“對於未來具有潛力業務的知識學習也是突破的一種方式。”科銳國際零售和快消品業務總監於麗娜說,“例如一名品牌經理就應該補充與數字營銷相關的知識。因為這個領域是未來的趨勢,同時也與自己的主要業務相關。”

看起來最繁榮的互聯網行業或許更應該具有危機感。雖然這個行業的薪酬瓶頸期來得最晚,但從業者也需要時常更新自己對於技術和行業動態的知識儲備。同時你也要知道,資本並不會始終傾向於某一個行業,互聯網行業的熱度遲早也會降溫。

和這些專業知識同樣重要的是軟性技能,例如敢於嘗試新鮮事物的勇氣。比如經過在一定崗位的積累之後,轉移到有相關性的崗位上去工作,也會對改善薪酬瓶頸起到一些正面效果。

一個例子是汽車行業的研發職位。在第3年遇到薪酬瓶頸時,通常許多人都已經是三級工程師,對相關技術的供應商質量、零部件價格等信息都已相當熟悉,嘗試著轉為采購或供應鏈管理崗位或許可以獲得更大的空間。

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你也需要對改變更勇敢一些,適時更新對所處職能崗位的認識。於麗娜認為,很多經驗和工具都是在之前的行業周期當中總結得出的,而眼下這些因行業變動而遇到瓶頸的公司人,則需要再同步一下自己對所處行業的理解。

是的,公司人的價值始終是決定自己職場價格的最關鍵因素。對行業變化無能為力的時候,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價值也許是一個有效的嘗試。也就是說,假如你不能像郝鑫那樣在瓶頸期到來之前提高自己的瓶口,那麽至少應該在它到來之後設法縮短這個瓶頸期,別讓它變成試管狀。

歐高敦的預測或許最終沒能成為現實,或者你也還沒有遇到令人煩惱的薪酬瓶頸,但調整好心態,努力讓自己價值最大化總是積極的職業態度,哪怕這個價值最終是以薪酬去衡量。(根據采訪對象要求,文中李婷、吳超、郝鑫為化名。)

16個公司人薪酬問答

醫藥及健康

公司/和記黃埔醫藥(上海)

職能/研發

工作年齡/6年

年收入(稅前,不含年終獎,以下同)/140000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10%,漲幅不是統一的,而是根據個人具體表現來看的。

Q:2013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3個月薪酬。

Q:和2013年相比,你預計2014年的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對2014年的年終獎覺得不樂觀,估計能維持去年水平。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2008年剛來是4500元,平均漲幅約10%,還算比較快。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今年不太景氣,因為公司臨床上的藥失敗了,會有一定影響。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公司資金問題,以及個人工作表現。

零售

公司/某服裝公司武漢分公司

職能/會計/財務

工作年齡/5年

年收入/60000

Q:你對2014年的薪酬滿意嗎?和同行比較呢?

還行吧,差不多的水平。

Q:相比2013年,2014年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5%,也要根據具體表現。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2個月薪酬。

Q:和2013年相比,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沒太大變化,持平吧。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在漲,但是比較緩慢。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服裝行業受互聯網影響蠻大,零售業需要尋找新的思路。

咨詢及第三方服務

公司/要求匿名

職能/互聯網分析師

工作年齡/2年

年收入/100000至150000

Q:你對過去一年的薪酬滿意嗎?

不滿意,主要對基礎工資不滿意。

Q:相比2013年,2014年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我們是固定金額調薪的,半年一次。如果算漲幅的話,那還是比較多的,因為2013年剛來的時候很低,漲幅有100%吧。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如果把多出來的一個月工資定義成年終獎也行,但至少我不認為這是年終獎。

Q:你怎麽評價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互聯網行業整體飛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指增速50%以上的高速增長),所以既然客戶的增速不行了,那麽針對這個行業的咨詢業也就不那麽樂觀了。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主要原因是什麽?

行業變化,以及公司為了應對行業變化所作出的結構調整。

汽車

公司/米其林

職能/區域銷售經理

工作年齡/5年

年收入/130000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5%。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2到3個月薪酬。

Q:和2013年相比,2014年的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差不多,沒什麽變化。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平穩。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輪胎是剛需,屬於汽車里的配件。不過還好公司品牌不錯,能在競爭中保持領先。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經驗。

IT/互聯網

公司/新浪

職能/市場

工作年齡/4年

年收入/130000

Q:你對過去一年的薪酬滿意嗎?

還行。

Q:相比2013年,2014年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10%。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1個月薪酬。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還能接受,當然沒有CPI漲得快,不過也跟自己的經驗有關。

Q:你怎麽評價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行業處於調整期,整體行業比較一般。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工作年限、經驗。

公司/BAT之一

職能/設計

工作年齡/3年

年收入/160000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比去年增加了30%。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2.5個月薪酬。

Q:和2013年相比,2014年的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增加了,因為工資增加了。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還行,達到我的預期。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原來屬於新興行業,現在趨於穩定。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能力和機遇。

酒店

公司/維也納酒店

職能/銷售

工作年齡/5年

年收入/75000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25%。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0.5個月薪酬。

Q:和2013年相比,2014年的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增長了大概28%。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較為緩慢。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酒店行業總體競爭激烈,但經濟型連鎖酒店在市場比較受歡迎。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行業發展現狀。酒店行業的管理很多方面不是很規範,需要強化酒店管理機制。

能源與化工

公司/殼牌

職能/工程師

工作年齡/14年

年收入/650000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基本沒變。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6個月薪酬。

Q:和2013年相比,2014年的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大概減少了1/3。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平穩。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低谷,但未來還是充滿期待。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變慢的最大原因是?

行業低迷,獎金會受影響,但對工資影響不大,主要是很多人有被裁危?險。

航空

公司/國內四大航空公司之一

職能/市場

工作年齡/5年

年收入/110000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11%。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2.5個月薪酬。

Q:你對年終獎的數字滿意嗎?

不滿意,但是航空業經濟效益較差,公司銷售目標定得也太高,這些都影響年終獎金額。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每年漲,但是蝸牛速度。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航空業外表光鮮,實際受燃油成本居高牽制,又面臨高鐵發展,各家航空公司競爭激烈,國內資源有限且分配不公,航空公司舉步維艱。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市場大環境不好,公司效益低,是最根本問題。

影視

公司/三多堂傳媒有限公司

職能/制片人

工作年齡/6年

年收入/80000

Q:你對過去一年的薪酬滿意嗎?

不滿意。

Q:2014年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沒有任何變化。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2個月薪酬。

Q:和2013年相比,你預計2014年的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個人判斷是減少了(工資沒漲,年終獎能持平就謝天謝地了)。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和行業水平持平。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紀錄片行業目前有些低迷,但也有機遇和挑戰。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主要可能還是公司問題。

房地產

公司/某大型房地產集團

職能/西南事業部經理

工作年齡/7年

年收入/1500000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100%。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大約2個月薪酬。

Q:和2013年相比,你的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增長50%。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按照目前形勢,拿到這個數字已經不錯了。以後可能走下坡路。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處於瓶頸狀態。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行業內的人才競爭會越來越厲害,所以這個薪資的增幅會變緩。

金融

公司/某國有銀行

職能/信貸客戶經理

工作年齡/15年

年收入/100000

Q:你對過去一年的薪酬滿意嗎?

不滿意。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沒有增長,相反還下滑了。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無年終獎。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行業不景氣,所以沒什麽增長,相反可能還要下降。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行業內的不良資產太多了。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一是不良資產太多,二是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影響。

通信

公司/上海貝爾

職能/軟件工程師

工作年齡/9年

年收入/230000

Q:你對過去一年的薪酬滿意嗎?

不滿意。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3%。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沒有年終獎。

Q:和2013年相比,你的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一樣沒有年終獎。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瓶頸。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不太好。一是中國的樓市吸引了太多資金,所以很多人在房產上面投入了太多的收入,以至於在通信方面的投入就少了。二是通信行業本身投資就不太好。

快消

公司/某快消品牌公司

職能/品牌經理

工作年齡/5.5年

年收入/250000

Q:你對過去一年的薪酬滿意嗎?

滿意。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8%至10%。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還沒發,但是今年的情況不太好。

Q:和2013年相比,你預計2014年的年終獎有什麽變化?

減少。

Q:你怎麽評價自己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行業競爭激烈,整體市場增長形勢放緩。

Q:你覺得影響你薪酬的最大原因是?

一是經濟的整體形勢放緩,所以整個快消的市場增長變緩。二是國內品牌在不斷崛起,它們也開始懂快消、懂品牌,所以市場競爭比較激烈。

家電/制造業

公司/美的

職能/品牌推廣

工作年齡/6年

年收入/100000

Q:你對過去一年的薪酬滿意嗎?

不滿意。因為薪資低且公司體系變動太大,所以選擇了跳槽。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美的薪資大概每半年調整一次,每個事業部收入不一樣。我所在的部門是熱水器事業部,浮動一般在5%左右,相比於其他事業部較低。整個集團的平均薪酬漲幅應該在10%左右。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2個月薪酬。

Q:你對年終獎的數字滿意嗎?

一般吧,我的期望值是4到6個月的薪酬。

Q:你怎麽評價現在的家電行業?

隨著智能家居的興起,未來一段時間應該還是被看好的,互聯網的沖擊也變相地推動了家電制造業的變革,薪酬也會隨之上漲。

物流運輸

公司/要求匿名

職能/人事專員

工作年齡/2.5年

年收入/90000

Q:你對過去一年的薪酬滿意嗎?

還好,現在對我來說,經驗提升更重要。

Q:相比2013年,2014年你的年薪(稅前,不含年終獎)增長幅度是多少?

2014年有一次升職,所以漲幅比較明顯,接近50%。如果沒有這次晉升的話,平均漲幅在5%至8%左右。

Q:2014年,你的年終獎相當於幾個月薪酬?

沒有年終獎。

Q:你認為目前的漲薪幅度處於什麽狀態?

因為去年夾雜著晉升因素,漲幅肯定高於平均水平。

Q:你怎麽評價目前所在的行業現狀?

對整個物流行業還是覺得比較樂觀,因為現在還在初級階段,還沒完全發展,所以行業潛力很大。但相對來說,物流因為操作水平、設施建設的影響,未來幾年還是比較辛苦的行業。

編輯:王麗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515

德拉吉的老問題 QE洶湧來襲 改革停滯不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90

000036086_piclink_566_319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正用貨幣刺激帶領歐元區進入新時代。不過,從政治上來看,歐元區面臨的問題依然沒有改變。歐洲央行1.1萬億歐元的QE可能足以推升通脹,但它不能讓各國政府進行結構性改革。

本周歐洲央行將決定資產購買計劃的細節。而近期,歐元區經濟挑戰重重。希臘試圖終結其援助項目,而法國削減債務表現疲軟,歐元區領導人表明,他們不願采取結構性改革。而在歐洲央行看來,結構性改革對歐元區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蘇格蘭皇家銀行經濟學家Richard Barwell向彭博新聞社表示:“歐洲央行正采取必要的貨幣措施,但政治上,改革的時間已經非常緊張。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經濟將會在某個時點改善,利率將會有所升高。到那時,那些改革滯後的國家將會付出代價,它們可能會拖累整個歐元區。”

彭博新聞社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歐洲央行將在周四的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歐元周四對美元跌至11年新低,今日,歐洲央行將公布債券購買計劃的細節。

隨後,德拉吉將召開記者會,公布歐元區通脹和增長的預期。2月,歐元區通脹為-0.3%。德拉吉此前承諾將每月購債600億歐元,直至2016年9月或通脹路徑發生持續性的調整。

法巴經濟學家Ken Wattret向彭博新聞社表示:“市場的焦點將是歐洲央行對持續性調整的定義。這將讓市場了解歐洲央行是否會將購債計劃持續至2016年9月之後。”

而希臘也將是今晚的焦點之一。

市場將關註歐洲央行是否在其直接融資操作中接受希臘國債作為抵押品。希臘的救助計劃上周已經得以延長,但該國仍然依賴緊急融資。2月初,歐央行宣布拒絕承認希臘國債為抵押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471

地產股沒能跑贏大盤 IPO停滯影響萬達富力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6283.html

地產股沒能跑贏大盤 IPO停滯影響萬達富力

《中國房地產金融》 牛究 2015-08-06 19:59:00

近一個月的股市下跌中,滬指跌幅超過30%,多數地產股都跑輸大盤,其中不乏跌幅近70%的股票,更有數十只地產股緊急停牌避險,但以萬科為首的龍頭房企跌幅在30%以內,老牌“招保萬金”(除招商停牌外),成最抗跌地產股。

只有退潮,才知道誰在裸泳。只是當經歷過股災後,如今A股中似乎遍地是裸泳者。

自6月12日滬指創下七年半新高,達到5166點後,不到四周時間內,滬指下跌超過30%,7月8日收於3507.19點。盡管隨後迎來一波漂亮的反彈,不過投資者一口大氣還未喘完,7月27日,A股創8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滬指狂跌8.48%,兩市將近2000股跌停。

股市急劇下跌,A股哀鴻遍野,房地產板塊也隨大盤一跌再跌。雖然由於政策限制,龍頭房企如中海地產、華潤置地、萬達商業、碧桂園、恒大等大多在香港上市,但A股仍然有近150家房地產公司,更有萬科、保利兩大“千億龍頭”領航,股市下跌,投資人和房企股東損失慘重。

統計發現,以6月12日收盤價計算,截至7月27日,一些房企跌幅已近70%,7月8日、9日,大批房企紛紛選擇停牌躲避,另一些龍頭房企如萬科、保利則選擇積極護盤。

龍頭房企成最抗跌地產股

近一個月的股市下跌中,滬指跌幅超過30%,多數地產股都跑輸大盤,其中不乏跌幅近70%的股票,更有數十只地產股緊急停牌避險,但以萬科為首的龍頭房企跌幅在30%以內,老牌“招保萬金”(除招商停牌外),成最抗跌地產股。

在本次A股下跌中,龍頭萬科下跌14%,成為最抗跌的地產股,也是目前成交量、流動性最好的地產股之一,但公司的護盤戰役仍未結束。7月6日,萬科震驚業界,宣布將在人民幣100億元額度內回購公司A股股份,此次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13.70元/股,萬科同時要發90億債券用於公司流動資金。

近一個月來跌幅在50%以內、還未停牌、仍在交易的地產股中,國企、央企代表較多,如中糧地產、金融街、華遠地產、北京城建等。

目前仍未停牌的地產股中,中小型地產股跌幅最大,尤其是前期有概念熱潮的“概念股”,由於年初以來的快速拉升,本次下跌中也跌得最兇,如綠地借殼獲批的金豐投資近一個月以來大跌65.7%,很多股票在價格大跌之外,流動性也幾乎枯竭。

除了上述大跌的地產股外,7月股市也掀起一股停牌潮流,停牌的大多數房企股價都經歷了50%以上的暴跌,不得不緊急停牌避險。

有人統計,7月9日停牌的房企中,泰禾集團跌幅最小,近一個月來下跌了42.3%。此外,一起停牌的地產股還有華僑城、首開股份、中國武夷、冠城大通、世聯行、榮安地產、陽光城、華業資本等。

另外,地產股中還有一些悲催的“沒趕上大漲,沒落下大跌”的股票,令股民十分痛苦。停牌半年、剛複牌三個交易日的萬通地產就是其中典型代表。萬通地產自今年1月6日起宣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司在商討互聯網公司的收購事宜,此後一路停牌直到年中披露重組失敗,7月6日剛複牌就遇上了大跌,一路跌到了7月8日的4.74元,跌幅10.9%。

與之相比,招商地產的停牌就顯得“幸運”得多,4月市場連續傳來招商地產將獲集團資產註入消息,公司股票大漲至31.64元,4月27日起,招商地產宣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目前仍未複牌,躲過本輪大跌。

IPO停滯影響萬達富力

面對股災,“國家隊”進場,在“股市維穩組合拳”的刺激下,中國股市7月6日以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高開,超過1000家上市公司漲停,中國股民沈浸在喜悅當中,但除了下面這兩家房地產公司。

7月4日,證監會放出了“股市維穩”的最大招——暫停A股IPO。面對這個消息,7月6日上千家上市公司開盤漲停之際,萬達商業和富力地產這兩家地產公司卻蒙了。

剛剛在港交所發出公告要回歸A股的萬達商業滿頭大汗,本來其有望在半年內完成回歸A股的申請手續。如今,IPO停滯局面也意味著萬達商業面臨著等待時間延長,申請排隊過程中存在未知的風險。

同時,萬達商業在香港上市恰好已超過半年,其基石投資人的不得拋售承諾期限已過。回歸A股的消息,本來對萬達商業來說是一個穩住基石投資人、穩定並提振股價的利好。未曾料想,A股IPO的停滯打壞了萬達商業的如意算盤,可謂是“當頭一棒”。

同樣是H股,富力地產自2007年開始,已經第五次宣布要向A股發起沖擊。這一次,富力地產在A股暴跌的6月26日,公布了要回歸A股的最新方案,宣布向中國證監會及其他相關監管機構申請在上交所或深交所,發行不超過10.8億股每股面值人民幣0.25元的A股。

業內人士稱,雖然短期內沒有萬達商業需要安撫基石投資人的問題,但富力回歸A股的壓力一直都很大,且必須解決負債過高問題。

截至2014年末,富力地產的負債比率已高達177%,位居所有國內房企的高位。同時,富力地產還需要保證永續債這類債務問題能通過審查。為緩解去年上半年融資條件受限背景下維持運轉所需資金,富力地產曾發行了高達150億元的永續債。

超百家涉房股退出房地產

受益於過去數年房地產行業的高速發展,房地產業利潤率相對較高,不少上市企業涉足房地產業務。根據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歷年的監測,2009年底在滬深港三地上市公司中,有345家涉及房地產業務,其中滬深涉及房地產業務的上市公司有303家,約占滬深上市公司總數的18%。

而2012年後,房地產市場分化程度不斷上升,行業內洗牌加速,2014年,滬深涉及房地產業務的上市公司不足200家,5年間超過100家A股涉房企業退出房地產業務。

不過,在行業洗牌進程加速之時,地產藍籌則在這一輪競爭中持續保持領先。

據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聯合推出的《2015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測評研究報告》顯示,龍頭房企萬科、保利、龍湖、華潤、恒大等均在2014年實現了盈利與周轉的雙平衡,平均盈利和周轉水平均遠領先於行業平均水平。

同時,萬科8年來繼續蟬聯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榜榜首,保利地產和萬達商業位居三強。恒大地產、中國海外發展和華潤置地分別居於第四到第六位,碧桂園和富力地產排名與上年相同,分別占據第七、第八位,世茂房地產和遠洋地產分列第九至十位。

《報告》還指出,過去一年,房地產市場行政幹預性政策趨於減少,宏觀調控政策更為市場化。與前些年相比,2014年房地產市場總體成交持續走冷,直至第四季度才逐步出現企穩跡象。

近年來,持續快速發展的房地產市場供給逐漸充足、需求增長趨緩的態勢顯現,房地產市場正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與此相伴的是行業整體溢利的收窄和行業內部的分化。

編輯:張瑜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035

V形復甦後停滯 日立的大危機浮現!「等待上級指示」風氣盛行

2016-05-02  TWM

日立製作所曾創日本製造業虧損最慘紀錄,之後雖翻轉向上,但近兩年來總市值幾乎減半,內部員工彌漫一股「等待上級指示」的風氣,也許是原因之一。

四月,是日本

新年度的開

始,日本機電業

龍頭日立製作所

(Hitachi)也有了新貌。二0一四

年起擔任社長的

東原敏昭,今年

四月起更進一步

兼任執行長,負起經營責任。由於近年來,前社

長、現任董事長

的中西宏明推動

許多改革,被視為日立業績復甦的關鍵人物,中西不再擔任執行長後,外界難免憂心。

執行長換人當

新人事布局外界不看好

回顧日立的業績,近年來有如坐雲霄飛車般。0九年三月底止的0八年會計年度中,日立創下日本製造業有史以來的最大虧損額:七八七三億日圓(約新台幣二三一二億元)。但在一一年度谷底翻身,創下最高淨利三四七一億日圓,短短三年就上演戲劇化的「V形復甦」。

轉虧為盈的功臣,是以現任顧問川村隆為首的「川村小組」。當時,川村原本是集團董事長,緊急就任為總公司的董事長暨社長,並從集團旗下其他公司召回五人,組成與董事會同時存在的川村小組,將公司權限集中於這六人;後來透過將五家績優上市子公司收為完全子公司等策略,並去除集團內部自相競爭等不利因素後,在一年內就由虧轉盈。

一年後,川村只擔任董事長,原本擔任副社長的中西宏明一0年起晉升為社長。中西接手後,斷然執行多項改革,像是退出電視事業、出售自己打造起來的硬碟事業,及合併日立金屬與日立電線事業等。

一四年起,他交

出社長一職;今

年四月,更卸下執行長身分。

對於日立的

新人事布局,外

界擔心中西過去

的成功經驗,讓

公司習慣聽命行

事,內部有一

股「等待上面指

示」的風氣。

其實中西

兩年前就有意

交出執行長的

職位,因為他

那時就慼覺到

「大家都在等侯

指示」,「不自己先思考,覺

得『乾脆問中

西比較快』,這樣的想法很要不得」。

事實上,日立的狀況,也不如從前。日立和目前依然為經營危機所苦的同業相比,有些評論家認為日立是勝組,但日立在V形復甦後,出現「停滯」的狀態,到現在都還沒有擺脫。

股價低迷

總市值兩年少一半

對此,股市的反應也很敏感。日立的總市值雖從0九年的跌破一兆日圓,回漲至一四年的四兆日圓大關,但近兩年來幾乎一路跌,四月二十五日總市值為二·六四兆日圓,長此以往,可能跌破兩兆日圓。

雖然東芝與夏普等同業的

狀況都不好,但和東京證交所第一類股的所有個股相比,日立的跌幅很大。同為電子股的三菱電機,營收只有日立的一半左右,總市值卻是大型電機企業的領頭羊。由此可見,停滯很難看成是外部因素導致。

有人認為股價的低迷原因

之一,在於旗下事業太複雜。

日立的事業從冰箱到核電都有,財報合併的子公司共九四七家,上市子公司共九家(一五年三月底時),有些事業狀況好,有些狀況不好,容易出現抑制股價上漲的情形。分析師指出,總部很難確切掌握每一個部門發生了什麼事。但這也並非停滯的唯一因素。

日立一三和一四年度營業

利益連續創歷史新高,可惜一五年度預料會下滑。中西一向強調「全球性企業必須有一0%的營業利益率」,但近兩年都在六%上下踏步。漸漸有人認為,以中西的風格,很難把營業利益率拉抬到二位數。

虧損事業已砍光

改革沒新招投資人擔憂

能砍的虧損事業或子公司

幾乎都已砍光,也不太有裁員重整的餘地。一再下滑的總市值,正反映出投資人對於日立遲無新招的擔憂。雖然中西否認日立存在著停滯慼,只表示「能迅速實現的成果都已實現,剩下不易實現的成果,難度本來就會愈來愈高。」但這是虛張聲勢,還是真有確切自信才說的?有待觀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38

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揚:全球經濟進入長期停滯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583.html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李揚18日在京表示,全球經濟進入長期停滯時期,未來十年可能都處於這種狀態。

在出席當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經濟學院、中國誠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十周年慶典活動”時,李揚作了題為《全球經濟進入長期停滯》的演講。

“衰退還在繼續。從2007年算起衰退已經有了8年時間。”李揚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嘉德的說法,認為目前的全球經濟是“弱複蘇”。複蘇非常疲弱,起起落落還是起不來,既然是弱複蘇當然就是低增長。

李揚說,其次是“通貨緊縮”和“高失業”。他說,“高失業”並不是說傳統意義的失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提高,更重要的是表現在結構上,“失業人口的結構是很令人擔憂的,特別是其中的青年人的失業非常嚴重。”

李揚說,另一個是“高負債”,這次危機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債務危機,如何處置債務是目前非常頭疼的,基本上沒有任何頭緒。

導致全球經濟複蘇如此之艱難,而且還看不到前景的原因到底有哪些?李揚分析認為,有四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技術進步緩慢。全球經濟特別是其長周期是靠技術進步來驅使的,而技術進步目前還沒有達到能夠把全球經濟從深度危機中拉出來的程度。全世界都在等著一次科技革命,各國都把最優先的政策放在創新上。

第二個因素是人口結構惡化。人口結構惡化其實是在發達經濟體中早已存在了,如今開始向中國這樣的國家蔓延。當前歐洲移民問題背後更深的原因實際上是人口結構惡化的問題,中國也加入了人口結構惡化的隊伍,其他很多國家像東南亞國家基本上都是這個狀態。

第三個因素是真實利率水平。背後反應的是投資率下降,沒有有利可投的投資。“沒人願意投資,因為現在沒有有利可圖的項目讓大家去投資,沒有投資哪有增長?沒有投資哪有結構變化?所有這些問題都在這里反應出來。”

第四個因素是宏觀經濟。經濟這種狀態應當說很長很長時間沒有遇到過,於是政策就難以出臺,貨幣政策是被大家反反複複使用,而且是被過度使用了,到今天政策不是邊際效應遞減而是基本失靈了。

李揚說,目前已經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利率困局”。“有好事者說是5000年,因為自有銀行以來沒有負利率,長期負利率怎麽運行?”他說,當然目前的這種負利率還是在中央銀行和它的客戶,不影響普通百姓,但已經開始向普通百姓蔓延。

“另一個問題是實體經濟,而且是很重要的問題,全球勞動生產率增長下降。生產率下降,利率水平就沒法上升。”李揚在演講中呼籲各國特別是主要國家要持續合作,合作的第一點就是要認識到面臨著百年不遇的經濟周期,“雖然程序化有所倒退但是金融程序化依然在升華,金融政策的外效應非常強,所以不能采取任何以鄰為壑的政策,維護全球匯率的穩定。

李揚說,目前經濟的情況看起來是比較灰暗的,但其實是人類發展到今天進入了一個非常大的調整時期,這個調整不止是經濟調整、金融調整,甚至是社會制度、意識形態都在調整,“在這樣一個大調整的過程中,中國獲得了歷史性的機遇。”李揚認為,中國應保持戰略定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同時冷靜應對變局,因為變局還會接連不斷地發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66

百勝和新買家又談崩了 在華業務出售進程陷入停滯

百勝餐飲集團和新買家又談崩了。據外媒7月26日報道,百勝出售其中國業務,包括中國大陸7200多家必勝客和肯德基餐廳的計劃已陷入停滯,原因是無法與兩個主要的競購者——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春華資本集團和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集團——就交易價格達成一致。

市場一度預計百勝餐飲集團(Yum Brands)出售旗下中國業務的交易將可為該集團帶來100億美元以上的收入,但據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現在這項交易則已經陷入停滯狀態,據彭博社報道,該財團5月份已退出競購。

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春華資本(Primavera Capital)和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Temasek)據信是競標這項特許權——包括逾7200家肯德基(KFC)和必勝客(Pizza Hut)餐廳——的兩大競標者,兩家均提交了收購至少一部分快餐資產的要約。

聽取了談判簡報的人士表示,春華資本提出以20億美元收購一部分特許權。這一投標符合百勝的初始出售條件,但據知情人士介紹,這家收購集團和百勝無法就價格達成一致。淡馬錫也對百勝餐飲的中國特許權發出要約,但也未能就交易價值與後者達成一致。淡馬錫和春華資本拒絕對相關商談置評,稱它們是保密的。

據消息人士透露,這項特許權在美國上市是另一個問題。交易的具體條款不允許在亞洲股票交易所上市,這一條件使一些希望保留這個選項的潛在競標者卻步。

百勝在去年宣布出售其中國特許權,此前該集團受到股東壓力,要求它剝離這塊業務,使其成為一家單獨的上市實體。中國仍是該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

對亞洲最大快餐特許權之一的競標失敗,使百勝的資產出售計劃岌岌可危。多家地區投資集團研究了這一拍賣,但尚不清楚是否有任何集團計劃投標。

肯德基的雞肉銷售在第一季度意外提振百勝中國(Yum China)的營收。不過,必勝客出現大於預期的滑坡。

百勝的股價昨日以89.36美元開盤,為今年以來的高點,相比其2016年低點上漲約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339

全球貿易增長陷停滯 美國貿易保護最頻繁

全球出口總量在達到峰值之後,從2015年1月以來連續18個月出現增長停滯。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因素之外,貿易保護主義的零和博弈是貿易增長高位停滯的深層原因。

同時,貿易增長停滯的情況不只出現在發達國家,對一直被認為增長動力十足的新興市場也同樣適用。

長期監測世界各地貿易保護主義活動的全球貿易預警(Global Trade Alert)組織,近日發布一份報告給出上述結論。

2015年全球出臺的貿易限制措施的數量比2014年增加50%。2015年的貿易限制措施數量是自由貿易措施的3倍。此外,從2010年開始,每年前四個月全球只有50~100個貿易限制措施出現,而2016年開始的頭四個月已有150個。

由於政治家們無意控制貿易保護主義,一些跨國公司只能更多地轉向本地化生產戰略,用外國直接投資代替貿易。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貿易問題經濟學家道格拉斯·厄文(Douglas Irwin)稱,在排除戰爭和大蕭條後的正常情況下,貿易增長應該超過生產增長。對於多數經濟體來講,貿易總額與GDP二者之間的比例升高意味著市場的進一步融合。然而,實際情況是,過去四年里,全球貿易增速低於經濟增速。

一些主導性的關於全球貿易下滑的分析並沒有揭示根本原因,而是把註意力過多放在諸如投資支出下降、全球供應鏈縮短等。報告認為,當全球貿易體量不再增長的時候,各國更傾向於訴諸零和思維,也導致了從2015年初開始的各種“損人不利己”的貿易策略。

由瑞士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貿易協定設計數據庫數據(Design of Trade Agreements Database)顯示,從1948年開始到2014年,全球共出現了789個貿易協定,尤其是在1991年至2008年間,全球貿易協定數量增長驚人,直到2008年之後開始增長趨緩。

從全球前十個最經常采取貿易保護主義的國家看,美國位居榜首——2015年采取的對貿易造成損害的措施達到90個,而該國所占全球進口份額超過13%,遠超其他國家。在美國之後分別是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印尼等幾個新興市場,阿根廷、日本和英國過去一年采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均為36個,意大利和加拿大也分別有34和27個。

世界貿易組織數據顯示, 2011年到2012年間,全球進出口增長速度大幅下降,2012年至2015年均徘徊在2%~3%的增速範圍,近兩年的進口量甚至有所回落,主要是受制於亞洲國家的低增長和中南美地區的負增長。但也可以看到,歐洲地區在過去4年里對全球出口增長的貢獻持續增加,比較令人意外的是,表現一直平穩的北美地區2015年對全球出口增長的貢獻幾乎為零(即持平),而進口增長貢獻率則占近半壁江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614

停滯5年 中國與菲律賓近期或重啟經貿聯委會機制

9月2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答記者問時表示,新一屆菲律賓政府多次表示,願意通過雙邊渠道進行對話,改善中菲關系,為中菲各領域合作創造良好條件,在此基礎上,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與菲律賓貿工部部長洛佩茲於8月初在老撾會見期間就年內召開聯委會第28次會議達成重要共識,表達了雙方希推動雙邊經貿關系重回正常發展軌道的共同意願。

記者提問:中國與菲律賓近期或將重啟經貿聯委會機制,請問中菲聯委會機制是哪一年建立、何時中斷?該機制主要功能和內容是什麽?該機制歷史上對促進中菲經貿合作有哪些貢獻?

沈丹陽:中菲經貿聯委會為副部級,原名中菲貿易聯合委員會。1976年4月,兩國政府在馬尼拉簽訂關於成立中菲貿易聯合委員會協議。1977年5月,雙方舉行中菲 貿聯會第一次會議。2009年,中菲貿聯會正式更名為中菲經貿聯委會,當年11月召開第26次會議。2011年8月,召開聯委會第27次會議。此後聯委會 已有5年未召開,處於停滯狀態。

中菲經貿聯委會是兩國政府間重要的經貿合作渠道和平 臺。長期以來,兩國經貿主管部門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通過這一機制保持密切溝通與協調,為雙邊經貿合作做出總體統籌和規劃,挖掘新的合作機遇和 增長點,妥善解決合作中遇到的問題,務實推動兩國經貿合作不斷取得新發展。

中菲經貿聯委會在促進中菲互利經貿合作、發展兩國友好關系方面曾經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歷次聯委會上,中菲雙方就兩國貿易、投資、基礎設施、農業、地區及多 邊框架下合作多項重要事宜達成共識。比如,提出優化貿易結構、挖掘貿易增長潛力的政策建議,探討為菲優勢農產品合作擴大對華出口創造便利條件;鼓勵雙向投 資;實施了一批公路、鐵路、電站等基礎設施合作項目;在菲建設農業技術合作中心,幫助菲改善民生;加強兩國在中國—東盟、APEC、亞歐會議和世貿組織等 區域及多邊框架下的協調和配合。此外,在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方面,雙方多次在聯委會會議上開展深入磋商,有力推動了自貿區的談判和實施進程。

新一屆菲律賓政府多次表示,願意通過雙邊渠道進行對話,改善中菲關系,為中菲各領域合作創造良好條件。正是在此基礎上,商務部高虎城部長與菲律賓貿工部部長洛佩茲於8月初在老撾會見期間就年內召開聯委會第28次會議達成重要共識,表達了雙方希推動雙邊經貿關系重回正常發展軌道的共同意願,向外界釋放出加強經貿合作、造福兩國企業和人民的強烈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111

經濟下行拖累福利,企業年金擴容停滯

作為養老保險體系的“第二支柱”,企業年金正面臨重要的發展拐點。

人社部上月公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全國企業年金基金業務數據摘要》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企業年金覆蓋人數只比2015年底增加了7.92萬人,收益率也跌到了2.63%的低位。

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經濟下行壓力不小的大環境下,向來對員工“慷慨”的大型國企迫於“手頭緊”,開始縮減年金的支出,一些產能過剩的企業甚至已經停止繳費。

在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看來,在這一輪年金制度改革中應加入“自動加入”、“放開投資個人選擇權”和“生命周期基金”等舉措來擴大企業年金的覆蓋面。否則,企業年金有可能走向漫長的疲軟和增長乏力。

人社部原副部長、現任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胡曉義表示,應考慮降低幾個點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率,將之轉化為年金的企業繳費,以便快速擴大年金的覆蓋面,提高個人的養老預期。

企業年金市場“僧多粥少”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6》顯示,2015年新建年金的職工人數只比上年增加了1%,而2007~2014年間的年增長率均超過11%,其中2011年增幅高達18.1%。

人社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企業年金的參與職工只比2015年底增加7.92萬人;同時下滑的還有投資收益率,僅為2.63%。

這些年來企業年金的投資收益並不穩定,除了2007年資本市場比較火爆,投資收益率達到41%之外,一般維持在3%~9%之間。2015年度加權平均收益率達到9.88%,創下了2007年來的新高。從2016年前三季度的數據來看,全年的收益率將創出近年來的新低。

事實上,2016年已是企業年金陷入停滯的第二年,2015年企業年金的覆蓋人數也只增加了23萬,而在2014年,同比增加人數高達237萬。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書長齊傳鈞表示,企業年金在過去十年中的成果是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條件下取得的,經濟增速一旦下滑,年金的新增覆蓋面立馬就回落了,如何在經濟新常態下擴大企業年金的覆蓋面,是未來必須面對的難題。

中國人壽養老發展規劃部副總經理李蔚在上月24日舉行的“年金制度深化改革與道路抉擇”研討會上表示,年金管理機構在市場拓展時明顯感覺到大客戶少了,而且大客戶因為經濟方面的原因,繳費能力也在下降。

一位銀行系企業年金管理部門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長期以來年金市場處於“僧多粥少”的局面,50多個牌照爭奪一個萬億的市場,競爭原本就非常激烈,經濟下行更加劇這種“吃不飽”的狀況,有些產能過剩的企業已經開始停止繳費。與此同時,市場也開始出現兩極分化,大客戶更多地向保險系的年金管理機構集中。

從2004年成立至今,企業年金用了12年時間才使基金規模突破萬億,與制度建立之初業內人士的設想相去甚遠。

鄭秉文表示,與基本養老金保險相比,企業年金的整體水平還很低。到2015年底,建立年金的企業數量只占全國企業法人單位的10%,遠低於發達國家40%的水平;參與人數只相當於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的6.55%,占城鎮就業人口比例只有2.99%,與發達國家60%的水平相去甚遠。

從基金規模上來看,2015年企業年金積累基金規模只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26.95%,占當年GDP的比例不到1.5%。

“如果第二支柱企業年金的參與率不能得到有效提高,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依然承受巨大壓力,構建‘多層次混合型’福利體系的目標就只能停留在紙面上。”鄭秉文說。

“自動加入”激勵中小企業

覆蓋面狹小是當前企業年金廣受詬病的主因之一。建立年金的企業多數為能源、電力、鐵路、交通、煙草等壟斷型和資源型企業,還有銀行、證券、保險等盈利不錯的金融企業。從繳費額占年金積累總額比例來看,約75%為國有企業,企業年金也因此被稱為“富人俱樂部”。

在經濟下行及“去產能”的大背景下,“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國企繳費能力的下降直接導致企業年金停步不前。

鄭秉文說,擴充企業年金覆蓋範圍,已成當前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務,下一階段擴大年金參與率的主要對象應該是廣大中小企業。

根據《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6》,建立企業年金的中小企業僅占總數的1%,換句話說,全國只有700多戶中小企業為職工建立了企業年金。

民企占比很小且民企的絕大部分為中小企業,它們提供了數量龐大的就業機會,但在企業年金領域卻基本是一個空白,這成為企業年金制度的一大“痛點”。

鄭秉文建議,修訂中的《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去年6月公布的征求意見稿已更名為《企業年金規定》)應大幅降低年金建立的門檻,取消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建立集體協商機制和具有經濟負擔能力這三個條件,代之以建立“自動加入”(Auto Enrollment)機制。

所謂“自動加入”,是指雇員入職時就被默認為自動加入年金制度。如果打算“退出”,就需要專門提出申請並得到雇主允許。

由於“自動加入”機制實際上是“委婉的強制性制度”,對於擴大年金制度來說效果十分明顯。美國的統計表明,“自動加入”制度對低收入者、年輕職工、中小企業職工等年金參與率比較低的群體產生的效果非常明顯。

美國富達投資集團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20~29歲的雇員對沒有自動加入機制的401(K)計劃(一種由雇員、雇主共同繳費建立起來的完全基金式的養老保險制度)的參與率僅為30%,而對於引入自動加入制度的401(K)計劃的參與率達到77%,兩者相差47個百分點。

鄭秉文表示,自動加入機制是擴大年金參與率和覆蓋面的關鍵,相關部門在修訂政策的過程中,應該拋開“自願建立”和“自主建立”的概念糾結和文字遊戲,將自動加入作為重要舉措納入年金新政。

事實上,機關事業單位目前實行的正是自動加入機制。根據職業年金的制度設計,機關事業單位全員建立職業年金並已經開始繳費,職業年金的累計收入有37.8億元,且已有微量支出。

鄭秉文表示,如果企業年金在這一次《企業年金試行辦法》的修訂中沒有建立起相應的自動加入制度,勢必再次造成“制度不公平”的後遺癥,未來將埋下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對立和矛盾,也有可能觸發“二次改革”。

在具體制度設計層面,鄭秉文還建議將“自動加入”、“放開投資個人選擇權”和“生命周期基金”這三個舉措引入企業年金新政的一攬子方案之中。

劃撥養老費率建立企業年金

雖然中小企業是企業年金擴大覆蓋面的主要對象,但在現實中它們並不願意為員工建立企業年金。

胡曉義表示,將企業年金設置成一部分企業的強制性制度也有難度,因為現有一些單位連基本養老保險費都欠繳漏繳,改為企業年金後,若繳費不到位,將直接損害職工的切身利益。

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時發現,廣大中小企業不願意建立企業年金的原因主要是三條:無力建立、無心建立、制度激勵不足。

人社部養老保險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表示,企業承擔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率過高、負擔過重,是我國企業年金發展不起來的根本原因,高費率嚴重擠壓了企業年金的發展空間,導致許多企業無力建立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存在嚴重的地區發展失衡,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企業年金參保比例、基金規模相差懸殊,北京和上海是全國僅有的職工賬戶超過百萬的省份。上海寶山區委書記汪泓表示,即使是在上海,企業年金的發展也面臨沒有空間的巨大挑戰。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曾就“中國企業年金發展”做過調研。一位參與課題組訪談的相關政府部門人士直言不諱地指出,國企願意參與年金,私企不願意參與年金,因為國企是花國家的錢為職工謀福利,私企是花自己的錢為職工謀福利。

按照現行制度,國企只要滿足盈利條件,出資部門同意後就可以建立企業年金,這筆錢是從國企利潤中拿出來,等於是全體國民分攤了成本,而民企建立年金的成本則完全由自己承擔。

即使是經營效益好的企業,建立年金的意願也不強。有些民營企業建立企業年金,更多的是將它作為一項對員工的激勵措施。但近幾年來,民營企業開始采取合夥人股份制、員工持股計劃等更加富有吸引力的激勵手段。

胡曉義表示,當前的政策環境正在發生兩個變化,首先是降低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費率的趨勢顯現,其次是新出臺的職業年金強制性政策,對企業年金產生牽動性影響。

胡曉義建議,可以考慮將一部分企業年金作為強制性制度推出,比如降低企業基本繳費幾個百分點,將此轉化為企業年金的額度,從而將企業年金改造成強制與自願相結合的制度,這樣做有利於迅速普及企業年金,打破長期只有少數企業實施的局面,提高個人養老所得的預期。同時,對於改革後可能出現的繳費不到位,需加強職工和公眾監督的力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3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