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lty3.html
误读三十四、低级错误
主要误读:巴菲特的精髓是“价值”投资,而不是“长期”投资,这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我方观点:这个简单的概念其实一点都不简单。在我们看来:巴菲特的精髓既是“价值投资”,同时也是“长期”投资。
许多年来,在我国这个新兴的股票市场,绝大多数投资者或许是由于早已在它的种种不规范运行中被折磨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因此对任何所谓“长期”的东西, 更多地会表现出一种疑惑、抵制甚至嘲讽的情绪与心态。“炒股”而不是投资股票、“股民”而不是股东、“高抛低吸”、“获利了结”而不是买入持有,一直代表 着我们这里的主流投资文化。
尽管事出有因,尽管无可厚非,但这并不意味着被我们情绪所影响或左右而提出乃至发泄出来的观点就一定都是准确的、符合我国股市实际的。
大约10年前,当我们在我国市场介绍与推广以巴菲特为代表人的企业内在价值投资理念时,当时的市场给我们的反馈是,谁在中国提巴菲特,谁就是低能、天真、 幼稚的代表与化身。那几年,令我们印象深刻且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在美国被誉为最伟大投资者的巴菲特,在我国股市却几乎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10年过去了,尽管人们的观点已发生了一些的变化(也因此而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但也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特别在市场又经历了 2005-2008年的两度“天翻地覆”以及多次的“一夜乾坤”后,人们对任何打上“长期”标签的东西还是有些心存恐惧,不敢轻言相信。如最近市场甚嚣尘上的关于巴菲特的精髓是价值投资,而价值投资不等于长期投资的观点,就是人们这种情绪与心态的充分反映。有趣的是,持有或者说最新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竟然认为将巴菲特视为一个长期投资人,是搞错了一个简单的问题。
把巴菲特视为一个长期投资人真的是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吗?或者说“价值投资”不等于“长期投资”真的只是一个“简单概念”吗?我们恐怕难以认同。不过,既然 这不是一个简单问题,我们也就不指望能够通过简短的讨论来完全说服别人。但我们还是愿意做出尝试,就只当是真理能越辩越明吧。
读过巴菲特历年致股东信的人都应当清楚,巴菲特曾不止一次的表明自己是一个长期投资人,伯克希尔也始终奉行着长期持股策略。例如巴菲特在多次谈到旗下保险 公司的“5种投资对象”时,对第1个对象的表述就是“长期股票投资”(巴菲特1988年等致股东信)。然而,尽管我们的耳朵和眼睛已经塞满了巴菲特有关 “长期投资”的表述,还是有不少朋友怀疑它的真实性,担心巴菲特是否会言行不一,是否会说一套而做一套。应当说,这种怀疑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毕竟,只是 几句“长期投资”甚至是“永久持有”的表白并不足以作为一项研究结论的证明。
事实上,在对巴菲特进行了持续深入的观察与研究后,我们发现在巴菲特反反复复表述自己是一个长期投资者的背后,其实有着一系列不同于市场主流投资的理念作为支撑。这 些理念让我们相信:在谈到长期投资时,巴菲特不可能只是说说而已,更不可能是说一套而做一套,因为这些“前场”的表白与“后场”的理念表现出高度的一致, 如果言行不一,不仅无此必要,也不合逻辑。下面,我们就一起从这些基本理念中去透视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是否真的不等于“长期投资”。
基本理念之一:选股如选妻。巴菲特在1986年伯克希尔年会上曾经提到:“确定公司收购的标准如同选择妻子。你必须确定她具有你要求的品质,然后突然有一 天你遇到中意的人,你就娶她为妻。”由于巴菲特不止一次表示投资可交易股票的标准与投资一家私人企业完全相同,我们因此认为可以将这句话的涵盖范围延展至 股票投资。那么,当我们像对待志在白头偕老的妻子一样去对待每一只买入的股票时,我们怎么可能不进行长期投资?
基本理念之二:把股票当作你所投资生意的一小部分。这个理念源于其导师与朋友格兰厄姆。要评估它在巴菲特投资体系中的重要性,我们的观点与《巴菲特原则》 一书的作者玛丽.巴菲特完全相同:“如果要找一个沃伦奉为圭臬的信条,同时让他获致今天成功地位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概念。整个沃伦的投资架构就是建立在 这个信念基础之上。”[i]那么,一个“企业”投资者,又如何不是一个“长期”投资者?
基本理念之三: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器。巴菲特早在1969年致合伙人信中就曾表述过一个后来被他多次提起的观点:“格兰厄姆说过:短期看,股票 市场是投票机;长期看,股票市场是称重器。我一直认为,由基本原理决定的重量容易测出,由心理因素决定的投票很难评估。”试想,在这样一种理念指导下的股 票投资,又怎能不会是长期投资?
基本理念之四:市场是一个分流器。在谈到伯克希尔为何坚守长期投资时,巴菲特在1991年致股东信中有过这样一番表述:“我们一路持有的行为说明我们认为 市场是一个变化位置的中心,钱在这里从活跃的投资者流向有耐心的投资者。”什么才叫做“有耐心的投资者”?我们宁愿解读为一个信奉长期持有策略的“企业投 资人“,而不是一个偏好在持续的“称重作业”中动辄就获利了结的“股票交易者”。
基本理念之五:荒岛挑战。在1969年格兰厄姆弟子们的第二次聚会上,巴菲特提出了荒岛挑战理论:“如果你被迫搁浅滞留在一个荒岛上10年,你会投资什么股票?”[ii]答案自然是不言自明的:有着强大特许经营权的企业。那么,荒岛挑战理论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难道只是让我们思考应当买什么股票吗?难道当我们买入这只符合荒岛挑战的股票而又不需要真的滞留荒岛时,我们就需要将精挑细选的股票择机沽出吗?
基本理念之六:股市关闭论。这是一个让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观点,它与“荒岛挑战”理论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试想,如果巴菲特说的是长期投资,做的却是另外一套的话,他会不止一次提到这个几乎是惊世骇俗的股市关闭理论吗?他有必要这样一次次地去骗人又骗己吗?
最后,我们还想提醒投资者不要被巴菲特曾经做过的看似颇有些规模的短期投资所迷惑。由于巴菲特历来都是将其投资部位分成主要部位投资(重仓持有)和非主要 部位投资,我们应当重点关注的显然是其主要投资部位。下表是截止到2008年底其大部分“主要投资部位”股票的持有时间(以所跨年度计):
表:巴菲特主要投资股票的持仓时间
穆迪公司 |
通用食品 |
联合出版 |
奥美国际 |
哈迪哈曼 |
联众集团 |
联邦住屋 |
6年 |
6年 |
7年 |
7年 |
8年 |
8年 |
11年 |
美国运通 |
首都/ABC |
吉列(宝洁) |
富国银行 |
可口可乐 |
盖可保险 |
华盛顿邮报 |
15年 |
18年 |
18年 |
19年 |
21年 |
32年 |
36年 |
还不够长么?
本节要点:
1、仅就对巴菲特投资体系“精髓”的解读而言,关于巴菲特是价值投资,而“价值投资”不等于“长期投资”的观点具有较大的误导性;
2、在我们看来,企业内在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能简单予以分割;
3、伯克希尔持有的股票一直分为“主要投资部位”和“非主要投资部位”,我们判别其行为特质时显然应当关注主要投资部位而不是非主要投资部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uww.html
穆迪公司
|
通用食品
|
聯合出版
|
奧美國際
|
哈迪哈曼
|
聯眾集團
|
聯邦住屋
|
6年
|
6年
|
7年
|
7年
|
8年
|
8年
|
11年
|
美國運通
|
首都/ABC
|
吉列(寶潔)
|
富國銀行
|
可口可樂
|
蓋可保險
|
華盛頓郵報
|
15年
|
18年
|
18年
|
19年
|
21年
|
32年
|
36年
|
聖誕、元旦、春節,電商大佬們的節日促銷戰打得硝煙四起,戰火之下,卻是集體失血帶來的利潤流失。「價格戰說白了就是打你的資金儲備能力。」一向衝在前線的噹噹網(DANG.NY)CEO李國慶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拿出老將派頭,「這是一次行業洗牌的開始。」
戰事慘烈,尤其在行業融資變難、倒閉和兼併潮洶湧而來的資本寒冬下,各大電商都在虧損壓力下哀嚎,竊笑的李國慶卻在蹺著二郎腿盤算:「他們手裡的資本金什麼時候燒完?」
坐擁14億元賬面資金的李國慶有資格得意,這筆錢,足夠噹噹「再虧一年半」。2012年年底,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時,躺在厚實的糧草上的李國慶囂張地說:「大家都缺錢,就我不缺錢,噹噹網窮得就只剩下錢了。」
「我就等著這一天呢,把他們都消耗光。」李國慶勝券在握。血戰之後,「前三里面,一定有噹噹。」
高調的理想主義者
在商業圈,比李國慶還高調的,實在不多。
不喜歡他的人說他是「企業家裡的農民」,喜歡譁眾取寵,喜歡挑事,他毫不客氣地回擊:「我就不愛裝孫子!」
剛剛過去的「雙12」,噹噹打出「終極大促銷」,李國慶在微博上曬出刮痧半裸照,說為訂單激增而上火,被網友戲稱為「豔照促銷術」。2012年國慶節,為配合噹噹在黃金週期間推出的「服裝節」,從西服到皮衣,再到貂皮大衣,李國慶當了一把代言人。
面對圍觀,李國慶嘿嘿一笑:「聚美優品的老總不就給自己的公司代言嘛,我出賣一點色相,也是可以接受的。」
代言雖是玩票,也不盡然。
從2007年起,自稱「美國中產階級價值觀」的李國慶就希望把噹噹向百貨化方向拓展,還為此確立了「走出去、請進來」戰略,與國美電器、QQ網購、優購等電商網站達成戰略合作。
可惜效果讓人失望。5年來,噹噹百貨類產品持續虧損,贏利點渺茫。李國慶決定「跟現實死磕」。「因為手裡有錢,在我們想要的品類,誰敢進犯,我就狠狠地打擊。」
比起噹噹賣書的知名度,噹噹賣百貨的旗號顯然不夠響亮,為此他不惜赤膊上陣,親自造噱頭。
為了賣百貨,硬漢李國慶甚至「從了」天貓。2012年10月,噹噹將80萬種圖書品類和30多萬種百貨品類入駐天貓,這一行為被業內評價為「當當自降身價換流量」。李國慶倒是很想得開:「我們這次入駐的主要是百貨,在這方面,我確實需要天貓的幫助。」
通過天貓,噹噹百貨擁有了更多銷路。同時,貨到付款、次日到達、當面退換貨等特殊服務也在天貓上得到了支持,彌補了噹噹物流不暢的短板。
也有人提醒他,別把天貓養肥了,它一旦開始自己做產品,就沒你什麼事兒了。李國慶趕緊喊停:「噓,不能讓他們明白這個道理。」
入駐前,李國慶就注意到天貓、淘寶堅決不做自營。李國慶覺得,天貓其實就是個商業地產,在最熱鬧的街上搞了個購物中心。「我們當然要入駐了,人家流量大,租金也不貴。」
做百貨是李國慶的終極理想,不可動搖。
口無遮攔的聖鬥士
說他愛挑釁,李國慶還越發來勁兒。
如果要出一本關於電商價格戰的書,扉頁上一定少不了李國慶的那句名言——「對一切價格戰的競爭者,我都會採取報復性還擊。」
京東商城創始人兼CEO劉強東肯定挺鬱悶,遇上這麼個「混不吝」的對手,動不動就公開招呼「劉強東那孫子」、「傻大黑粗」、「不懂事」。
面對競爭對手,李國慶甚至放言:「我很為京東擔心,他現在手裡還剩下3億美金,怎麼跟蘇寧、國美打這場仗?」
2012年11月13日,京東商城完成第五輪融資,4億美元,終於暫時緩解了之前「8·15」電商大戰後的影響,為新一輪大戰補足了元氣。可這一切抵不住「大嘴巴」李國慶唱衰:「這輪融資中存在對賭協議,這筆錢最多只能燒到2013年6月底。」
作為電商價格戰的開山鼻祖,李國慶樂此不疲。他喜歡宣戰,總是,磨刀霍霍,將對手殺個血流成河。
2012年8月,劉強東點燃了一場「電商史上最慘烈價格戰」的導火索,此後5天,參戰各方不斷被爆出戰前漲價、網頁間歇性「休克」、價格低卻缺貨等電商慣用的促銷手法。
針對價格「假摔」,李國慶毫不客氣。「京東和蘇寧易購顯然是『假打』,是個噱頭,目的是吸引投資人眼光。」他提倡「合理的價格戰」,並向政府「投訴」:「政府該出手了,應該去反不正當競爭了。」
心知肚明者甚多,偏偏李國慶就要說出來,得罪同行無數。
有人說他攪渾了池水,李國慶承認,價格戰是低級的競爭。「促銷就是硬碰硬,玩不起就別摻和。」但他也強調,價格戰在電商發展的初級階段不可避免。「千萬別在價格戰上打馬虎眼。」
他天生就是鬥士,把競爭視為企業家最快樂的事。「在競爭中可以顯示自己的價值,特別是以一打十的時候。」
清醒的保守派
在2012年12月的央視年度經濟人物頒獎典禮上,「線上大佬」馬云和「線下大佬」王健林打了個賭——在2022年,如果電商市場份額佔到50%,王健林給馬云1億,否則馬云給王健林1億。
這次,李國慶又沒忍住:「未來3年,電商只會佔據零售市場10%的份額,並就此打住。」
與群情激昂的電商大佬們相比,李國慶保守得讓人掃興:「網購族的增速會大幅放緩,紅利時代已經過去了。」
他並不覺得自己是不合群,他覺得自己只是說了些不太中聽的實話而已。「電商是為了瞎忽悠,為了找投資。」李國慶很清楚自己的位置,「電商就是線下零售的補充,非要把自己辦成主流是不行的,我不認為電商會取代線下。」
2012年,電商行業風起云湧,數不清的價格戰,融不完的資,停不下來的兼併收購……蘇寧、國美、萬達,誰都想來插上一腳。
面對大財團的砸錢,不少電商同行或是因為誘惑,或是因為壓力,紛紛被併購,或被一步步控股。
李國慶很淡定,他崇尚小富即安,不收購別人,亦不被別人收購。「收購中有95%都是失敗的。」李國慶與卓越網創始人、凡客誠品CEO陳年喝酒時,懷念起被亞馬遜收購前的卓越:「本來還能打我兩下子,收購以後反而糟了。」
京東在一次次融資中,與美國財團越走越近。「京東剛拿到10億美金的時候,不可一世,可這些美國大企業到了中國,也沒什麼了不起。」李國慶說。
他覺得,跨國公司怎麼能懂中國呢?「中國銷售就佔它1%、2%,還要找七八個總管。這些人不但中英文倒騰不過來,對中國顧客的需要也不瞭解,還動輒就要向總部匯報……這樣的收購經常是不成功的。」於是,李國慶堅守在自己的陣地,穩紮穩打,自力更生。
春運將至,為了化解物流頑疾,電商大佬忙著建立倉儲中心,組建自己的快遞團隊,李國慶卻堅持不越雷池一步。「我們自己會倉儲、打包、發貨,但同城快遞我們堅決不碰。」
物流,噹噹最大的短板,李國慶並不著急。「過去三年電商發展太快,快遞公司都沒有準備好,但現在快遞公司,包括宅急送、中國郵政低價殺入這個市場,現在再建物流,就太可笑了。」
有所為,有所不為,書生李國慶固執地堅持著自己的邏輯。
董事長背後的小男人
從陳東昇到王石,企業家婚姻越來越戲劇化,而李國慶只是在看熱鬧而已,因為,他離不開俞渝。
「我們有共同的價值觀。我們經歷過風雨,一起奮鬥。」俞渝的名字是李國慶的口頭禪,隨時隨地掛在嘴邊,「我每天回家不跟老婆聊一個小時,她就睡不著。」有人忍不住笑出聲來,李國慶很嚴肅地說:「笑什麼呀,真的。」
1999年,夫妻二人攜手創辦噹噹網。那時,只有俞渝和噹噹網是畫等號的,後來二人平起平坐,都成為噹噹網的聯合總裁。但作為一個不安定分子,在董事會裡,李國慶的信任指數遠遠低於俞渝。「縱然有更大的使命感,我也還是一隻小小鳥。」李國慶嘆息。
奮戰11年,2010年,噹噹登陸美國股市。俞渝負責資本市場、政府關係,李國慶負責公司內部管理,辦公場所搬到北京三元橋,俞渝的辦公室在21層,李國慶的在9層,俞渝還是「壓著」他。
李國慶牙尖爪利,口無遮攔,喜歡指點江山;俞渝溫和低調,性格內斂,喜歡獨善其身。兩人經常因為李國慶的「亂說」起爭執,在俞渝眼裡,李國慶就是「欠修理」的人:「就應該讓你去美國刷幾年盤子,你就不這樣了。」
二人樂於過省吃儉用的生活,住在單元樓裡的小房子裡計算辦公場所的物業費,這一家人「過苦日子成慣性了」。
俞渝支持著李國慶的夢想,辦一家讓人舒服的網上百貨公司;俞渝應和著李國慶的瘋狂,把股份分給李國慶的若干個前女友;俞渝也照顧著李國慶的平凡瑣事,做家務,安排旅遊計劃。
李國慶說,我們離不了。
李國慶「狂人瘋語」
天貓篇
別擠對俺噹噹網啊,天貓的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淘寶還是TMALL(即天貓),解決了假冒就是好MALL。
馬云、李彥宏篇
網上打假和打侵權,比實體容易。馬云和彥宏有決心或者政府有決心是可以一網打盡的。法律是存在的,別利用互聯網鑽法律空子,別當婊子又立牌坊,別以為院外活動到大領導人去調研了就有恃無恐。媒體不是你們家開的。草民意志不可欺。當年北京的秀水街和上海的襄陽市場及廊坊的假貨市場都可以打掉。
劉強東篇
我跟劉強東做事風格不一樣。劉強東不懂事,招國美、蘇寧幹嗎?自己不偷著樂,到外面喊,不然國美、蘇寧的電商進程會推遲兩三年。
價格戰篇
對一切價格戰的競爭者,都會採取報復性還擊。價格戰我們是逢戰必上,因為手裡有錢。在我們想要的品類,誰敢進犯,我就狠狠地打擊。
演講篇
總收到邀請我去作創業演講,這是我拿手的。但今年忙於顧客體驗改進,很少接受了,請諒解。另外為節約我的時間,我去大學演講從來要求低於2000人不講,禮堂不夠可以操場。前年作了10場面向企業的,都是低於1000人不去;拒絕和當地官員及學員聚餐,拒絕被接送,拒絕公務艙和五星酒店,都省點不好嗎?
|
||||||
一個同事在開業績檢討會時,檢討的報表把前月的業績萬元誤植為千元。 一個團隊在對外的一次投標時,把標書中的公司資格資料中,漏蓋了公司章,以至於在資格審查時,被視為不合格而剔除。 一個編輯在提報新書提案時,新書書名空白,理由是還沒想出一個最合適的書名。 每天在工作中,我都會發現我的團隊會發生一些不可思議的錯誤,雖然都是些小錯誤,也許也無關緊要,不傷大雅,可是這都會引起我極大的不滿,因為這是工作中很「低級」的錯誤,理論上這些錯誤只要夠細心,都應該可以避免,可是類似的錯誤都層出不窮。 表面上這種錯誤只是小事,可是如果在關鍵時刻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可是會引發可怕的災難。 像投標書漏蓋公司章,如果這是極重要的一次投標,事關公司全年業績的達成,那麽這樣的錯誤就絕對不可原諒。 我曾有因為一次低級錯誤,而致滿盤皆輸的慘痛經驗。有一次我正在與兩家國外客戶商議合作,這兩個客戶互為競爭對手,談判的過程中,我不敢讓他們知道我在玩兩手策略,而擺出誠意十足極想與他們合作的樣子,過程也尚稱順利,兩家都有可能談成。 可是到最後我只能選擇一家,於是我寫了兩封信,一封是告知合作達成,一封則是謝絕合作,分別寄信給兩家公司,可是工作人員不小心,把信放錯了,這兩家公司收信一頭霧水,最後終於知道我在玩兩手談判的把戲,兩家公司都大怒,不論我再如何解釋,合作案就告吹了! 這就是低級錯誤引發的大災難,從此我完全不能忍受低級錯誤,要設法禁絕公司內的低級錯誤。 我要求每一個主管要重視且全力防範低級錯誤,對提出來的報表,要再三檢討、檢視,一定要完全準確。也要求每一個主管對每一項工作要訂定SOP,按照標準作業流程執行。對犯了低級錯誤的同事更要嚴厲譴責,不得再犯。 我知道只要求主管還不夠,「低級錯誤」通常來自基層工作者,所以我只要有機會對所有員工,一定會要求每一個人都應該禁絕低級錯誤,因為這代表一個人的工作品質,也代表你是不是公司值得培養的人,一個會犯低級錯誤的人,能力再強也無用武之地。 雖然這樣嚴格要求,可是公司中的低級錯誤卻仍不斷發生,低級錯誤是工作者永遠的敵人。 何飛鵬部落格:feipengho.pixnetnet/blog 何飛鵬粉絲團:www.facebook.com/hofeipeng |
||||||
據美國《Newsfusion》網站報道,近日,375位科學家聯名致信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因其曾揚言要取消2015年簽署的《巴黎氣候協定》。在這封公開信中,科學家們對特朗普有關氣候變化的言論表示反對,並且呼籲美國政府繼續為巴黎氣候協定的落實做出貢獻。這些聯名致信者包括英國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億萬富翁慈善家詹姆斯·西蒙斯、三十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九位華盛頓大學的教授。
《巴黎協定》於去年12月被美國以及其他的190多個國家接受采納,並且於本月被中美雙方正式批準。這份協定為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以及避免全球平均氣溫繼續上升3.6華氏度(即2攝氏度)規劃了方向。
據《紐約時報》報道,聯合國秘書長特別顧問納巴羅(David Nabarro)表示:“我們非常確信《巴黎協定》將能在2016年年底前正式生效。”
特朗普:氣候變化是“一場徹底的、昂貴的騙局”
因為《巴黎協定》被視為是1992年里約氣候條約以及其他協定的一個補充,因此白宮聲明在嚴格意義上參議院的行動不受這項協定的約束。當有足夠多的國家提交了他們的批準後,這項協定會自動生效,預計日期為今年年底。
然而國會中反對這項協定的人宣稱他們將設法截斷與這一協定相關的項目的資金來源。今年5月,特朗普在一次競選集會中宣稱他要廢除巴黎氣候協定並且停止為聯合國有關氣候變化的項目提供資金。
特朗普公開發言稱,氣候變化是一場騙局,《巴黎協定》對美國企業不利。他表示,如果他當選,將會“廢除”《巴黎協定》,並停止用美國納稅人的錢支持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項目。
正是特朗普的這番言論激起了科學家們聯名寫公開信,他們在信中寫到:“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不是騙局或是陰謀,而是明明白白的事實。”
科學家們認為特朗普宣稱要廢除《巴黎協定》是別有用心。
科學家們稱,如果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這等同於向全世界表明:“美國根本不在乎氣候變化這個人類引起的全球性問題。管好自己就行了。”這樣的做法會為緩解並適應氣候變化采取有效的國際戰略造成很大的障礙。就這樣退出國際社會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不僅對全球氣候,還將對美國的國際可信度造成長期嚴重的破壞。
霍金:特朗普是一個迎合低級趣味的煽動民眾的政客
據報道,簽署這封公開信的科學家包括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成員以及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等人。美國國家科學院是由學者組成的非官方組織,在科學和科技方面對美國提供建議。在信上署名的科學家說,這是他們的個人行為,不代表美國國家科學院。
斯蒂芬·威廉·霍金
值得一提的是,霍金之前就曾指出地球現在所面臨氣候變化威脅。在5月的一次采訪中,霍金表示失控的氣候變化比行星撞地球所帶來的危害更加的緊迫,也是在這次采訪中,霍金將特朗普稱作“迎合低級趣味的煽動民眾的政客”。
據英國獨立電視臺(itv)5月31日報道,霍金表示,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唐納德·特朗普的受歡迎程度超越了他的理解範圍。
此前,在談論起特朗普時,霍金絲毫不掩飾自己的輕蔑,但這次在被問到“能否用您掌握的宇宙學和物理學知識對其作出科學解釋”時,霍金也不得不說:“我做不到。”
“他是一個煽動者(demagogue),對社會最底層(lowest common denominator)的人來說,他是有吸引力的。”霍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