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喜迎馬克龍 A股仍然不盡如人意
北京時間5月8日淩晨,親歐、重商、支持自由貿易的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以66.06%的得票率贏得法國總統選舉,支持“法國脫歐”的極右候選人勒龐落敗。面對這一利好,全球市場一片歡騰。
標普、納指、德股收盤創下新高,風險情緒急跌也導致金價創六個月最大周跌幅;法國/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差縮窄至33個基點,為11月初以來最低;日經225指數和恒生指數更是跳空高開。截至5月8日記者發稿前,二者漲幅分別高達2.41%,0.52%;不過,A股似乎獨樹一幟,在金融強監管下,市場風險情緒仍然維持低位,上證綜指收盤創下三個半月以來新低,報3078.61點,跌0.79%,成交額1982億,個股尾盤大幅下挫;深成指收報9833.17點,跌1.91%,成交額2211億。
“‘黑天鵝’事件被成功避開,消息公布後歐元對美元突破1.10觸及六個月新高,但是隨後市場再度出現經典的‘買預期賣事實’行情,歐元回補跳空缺口,後期歐元更取決於歐元區經濟基本面。”FXTM富拓中國市場分析師鐘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4月份上證綜指下跌2.42%,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從3.28%上行至3.45%。展望5月,我們認為資本市場可能會分化,走出不同的行情。5月股票市場可能缺乏趨勢性機會,股指水平運動。高估值的小盤股和各種題材股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有業績支撐的低估值藍籌股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全球風險情緒回升
在這個民粹主義擡頭的時代,這個支持自由貿易的領導人馬克龍的當選,似乎令人更加相信,全球一體化進程利大於弊。
全球一體化和自由貿易的好處顯而易見,其推動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發展,只是其催生了不平等和部分國家低技能人口失業,但這需要財政政策來加以解決,並非貿易本身的過錯,勒龐等民粹主義領導人的“刺激療法”盡管鼓舞了選民,但或許並不利於經濟長期發展。
IMF首席經濟學家奧伯斯費爾德(Maurice Obstfeld)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的獨家專訪時也表示了經濟學家的無奈,“如今反對全球一體化的浪潮強化,對於經濟學家而言,我們往往很難傳遞向群眾傳遞一個艱深的經濟學研究觀點,且不理解事實真相的人們也無法聚焦經濟的根本問題,同時部分政客的遊說之辭實際上多是毫無意義的,可能會產生一定誤導性。”
金融界則必定深諳這一道理,因此全球市場的歡騰在情理之中。5月9日下午,歐洲Stoxx 50指數期貨開盤漲0.7%,法國CAC 40指數期貨開盤漲0.8%,德國DAX指數期貨開盤漲0.8%,英國FTSE指數期貨開盤漲0.5%;標普500股指期貨周一亞太盤初上漲0.2%。
截至5月9日淩晨收盤,受到大選推動,富時泛歐績優300指數收漲0.69%,報1549.38點,本周累漲1.98%;德國DAX 30指數收漲0.55%,報12716.89點,創收盤紀錄新高,本周累漲2.19%。法國CAC 40指數收漲1.12%,報5432.40點,創九年半收盤新高,本周累漲3.05%。
對於股票市場來說,前景是清晰的,企業基本面會再次成為焦點。富達國際歐洲股票基金經理Victoire de Trogoff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逾三分之二的歐洲公司第一季度盈利取得了25%的增長,平均超出市場預期10%。這打破了過去六年的走勢,令人鼓舞。同時也提升了全球投資者對歐洲市場的興趣。近幾周以來,資金重新流入歐洲股市,為其提供支持。
富達國際歐洲基金基金經理 Vincent Durel告訴記者:“由於馬克龍是一個親歐的中間派改革者,旨在減少公共赤字和促進經濟增長,他成功當選或能緩解全球對歐洲政治風險的擔憂,加強法國的信貸評級,改善經濟前景。 法國的企業盈利可能會從馬克龍的經濟措施中獲得10%的增長,其中包括新的減稅措施,以及計劃將目前暫時性的社會稅收減免轉換為永久性的低利率措施。”
他表示,馬克龍還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增加500億歐元的投資,這將利好能源、建築和信息技術行業。“此外,若馬克龍落實在其新政運動中所宣布的減少(或全部出售)國家在Orange所持有股份的決定,可能會影響電信行業出現新的整合。”
值得一提的是,美股持續普漲態勢,標普500指數收漲0.41%,報2399.29點;道指漲幅0.26%,報21006.73點;納指收漲0.42%,報6100.76點。本周,標普500指數累漲0.63%,道指漲0.32%,納指漲0.88%。
除了歐洲事件的推動,強勁的經濟基本面持續推動美股。上周五美國公布4月份新增非農業就業職位達到21.1萬份,失業率跌至4.4%,幾乎令人乍舌,創下金融危機以來新低,顯示美國就業情況理想,料將使消費和薪資增速不斷增長。
歐元多頭獲利了結
與股市狂歡相比,歐元的反應似乎非常淡定,在預料之中的結果落地後,歐元多頭獲利了結。
鐘越告訴記者,勒龐的敗選也意味著歐洲民粹主義的進一步失利,緩解脫歐擔憂,利好歐元。在4月24日首輪投票中,馬克龍和勒龐擊敗其他對手晉級決賽,受此影響,歐元當日暴漲2%場下五個半月新高。最終輪投票結束後歐元僅短暫上揚突破1.10,隨後很快回吐全部漲幅,這表明在所有利好兌現後,歐元多頭開始獲利回吐,這也符合市場的預測。
“雖然看似利好歐元的消息,但隨後法國大選結束後6月11日將迎來議會選舉,由於馬克龍在議會中的支持‘勢單力薄’,他很可能需要和社會黨或中間偏右的共和黨結盟以順利組建政府,但其政策很可能會面臨諸多阻力,國內分裂可能才是馬克龍上臺後面臨的最大挑戰。”他稱。
此外,市場預計,如果歐洲央行在6月後開始轉為鷹派,並宣布有可能收縮QE規模,那麽歐元將成為2017年的王者。在5月的政策會議上,歐央行行長德拉吉雖然對經濟樂觀,但仍稱並未討論收縮QE,似乎在暗示“晚收緊總比早收緊好”的意思。
“當前的這一政治結果,難以促使歐洲央行開始削減刺激規模,更別說推動歐元持續走高了。市場焦點將開始轉向基本面,由於最近數月歐元區經濟和通脹穩步增長,收緊預期使得歐元中期前景得到很大的改善,因此即使短線出現回落,預計空間也相當有限。”鐘越稱。
從美元方面來看,一季度美國經濟數據走軟抑制美元反彈,即使美聯儲在上周公布利率決議後6月加息概率飆升至90%以上,且美國4月非農強於預期,也未能刺激美元多頭湧入。
此外,非美貨幣上漲空間也十分有限,尤其是最近商品貨幣大幅走軟,歐元和英鎊也缺乏進一步上漲的動力,匯價仍將陷入“拉鋸”,背離走勢繼續凸顯交叉盤交易機會。從基本面來看,非農後第一周數據往往清淡,利好的風險情緒將繼續主導市場。5月通常美元表現較好,市場仍將拭目以待。
A股風險情緒維持低位
與第一輪法國大選時一樣,A股的表現仍然差強人意,重拳監管的壓力仍然無法釋放。
市場對經濟基本面的預期並不樂觀,疊加銀監會、證監會、央行的金融監管趨嚴,整體市場處於防守姿態。
就經濟基本面而言,吳照銀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經濟的反彈正在接近尾聲。投資上行的勢頭恐難維持。房地產調控加劇,調控措施層出不窮;基建投資增速過早下滑,財政捉襟見肘,中央財政出現赤字,地方債發行低於預期;制造業投資增速略有反彈,但力度並不大,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制造業的增速仍然較低;城鎮消費波動較為明顯,鄉村消費增速有所上行;出口改善主要依賴世界經濟的好轉,具有一定的外部風險。進口改善與去年鋼鐵行業去產能、原油價格反彈相關,主要變現為部分原材料進口的上漲。
對於監管的影響,他也認為,股市5月以震蕩為主,因為金融監管日益嚴格,上市公司估值(市盈率)變化將是決定股票價格的關鍵因素,高估值的小盤股和各種題材股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有業績支撐的低估值藍籌股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首先,貨幣政策轉向穩健中性,無風險利率上行,股票估值難提升。去年以來,央行多次上調貨幣逆回購利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國債收益率持續上行。
與此同時,商業銀行不斷調整自身資產負債表。3月份銀行存款、貸款余額增速只有10.3%和12.4%,10.6%的貨幣量(M2)同比增速更是遠低於12%的目標值。在這種貨幣政策和監管環境下,除非存在其他強有力因素,否則股票估值很難提升。
吳照銀認為,“漂亮50”或者白馬成長股有望成為投資者關註的熱點。一般而言,這些股票市盈率在20倍左右、盈利增速不低於20%、市場在200億到500億之間;從業績的角度看,以港口、航運相關公司有望收益於全球貿易的好轉,可能會給投資者帶來超額受益。同時,這些上市公司也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受益者。
此外,估值相對合理的保險股有一定的配置價值。嚴格監管對銀行、證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的沖擊較明顯,對但保險公司的影響相對較小。尤其是大保險公司,發展相對穩健,經營相對規範,反而可能從行業的嚴格監管中獲益,值得關註。
值得註意的是,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家隊”持倉以金融股為主,銀行和非銀金融分別占其持倉市值的25.8%和14.2%。“‘國家隊’持股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最高的前十只個股中,有四只為銀行股。我們認為,政府資金的持股正在逐步向銀行股集中,而非金融板塊或被繼續減持。”
至於A股市場情緒何時有望恢複,招商證券認為,銀監會將於6月底左右完成對銀行“三套利”的現場檢查,外加二季度MPA考核完畢,6月底市場情緒可能有所改善。
外國央行、政府喜歡買中國的什麽資產?賺了多少?答案讓人意外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05/1152209.html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編輯 王嘉琦
此時此刻正是國慶、中秋大假期間,仍在值班的小編掐指默念:2017年已經過了四分之三,我今年的小目標完成了嗎?
今年,A股股民很難熬。眼睜睜看著港股走出牛市,而上證指數年初至今才漲不到8%。不過,俗話說得好: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
在投資界就有那麽些“股神”創造著一個個造富的神話,而一些外國的主權投資基金或者中央銀行,它們同樣熱衷於投資A股,並在今年押中了大牛股。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從最新的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數據給您挖掘那些外國政府、央行的投資A股秘籍。
新加坡政府押中茅臺、海爾
雖然今年A股的大盤表現並不突出,但是一些消費、金融等價值龍頭股卻表現異常突出。貴州茅臺(600519,SH)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
目前(截至9月29日),貴州茅臺以525.88元的最高價創出了歷史新高,並長期霸占A股第一高價股的寶座。今年以來,貴州茅臺便大漲了58.13%。而這樣令人矚目的明星股,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便搭上了貴州茅臺上漲的順風車。

根據貴州茅臺中報數據,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持有貴州茅臺456萬股的股份,占流通股比例為0.36%,並且是貴州茅臺第九大流通股股東。
此外,在今年漲勢優異的青島海爾、宇通客車、上汽集團、雙匯發展等個股中,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均是重倉持有,其持有A股股票的總市值達到了62.1億元。
挪威央行重倉20只A股
說到“土豪”國家,大家很容易想到那些中東石油國,常常忽略北歐的一個產油國挪威。
目前重倉A股數量最多的央行正是挪威中央銀行(數據來自choice金融終端),截至6月30日,挪威中央銀行重倉了20只A股,而持倉市值也達到了58.7億元。持股數最多的前三名分別是歌爾股份、海大集團、碧水源。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今年下半年以來滬指一路振蕩上行,下半年至今,挪威央行在A股的投資收益率達到了8.8%。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有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挪威中央銀行以及馬來西亞銀行等三國央行出現在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若不考慮持倉變動,今年下半年以來,這三個國家的央行持有的A股已經浮盈8.15億元。
中東雙子星偏愛基礎行業
從單個國家來看,雖然挪威央行重倉A股的數量最多,但是中東國家對A股的熱情也不容小覷。
截至6月30日,阿聯酋阿布達比投資局和科威特政府投資局分別重倉了17只A股,持股市值共達43億元。而他們投資的A股更加偏重於基礎行業,如制造業、采礦業等。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如阿布達比投資局就重倉了洛陽鉬業、中國石油、中金黃金、兗州煤業、贛鋒鋰業等。
美國診所也投A股
說到投資A股的海外機構,一般人想到的都是外國主權基金、外國央行、華爾街大投行等。但是一些機構卻意想不到的出現在了投資A股的名單上。
作為美國最為知名的醫療機構,梅奧診所在醫療界可謂大名鼎鼎。誰想到梅奧診所卻也在投資A股,作為QFII,梅奧診所也有7500萬美元的投資A股額度。
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就重倉了9只A股,持股市值達到了16.4億元。
另外,一些知名大學如:賓夕法尼亞大學校董會、杜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華盛頓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美國知名大學均有投資A股的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