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21cbh.com/HTML/2011-8-17/zMMDcwXzM1NzgzMQ.html
理學家朱熹未能滅其故里南平的「人欲」。
8月5日,隨著主要嫌犯劉斌(音)、向庭興(音)分別在南平和建陽公安局投案,5億元高息詐騙借貸案浮出水面。南平的縣級市建陽、武夷山、邵武等地擔保公司和私人高息借貸市場風聲鶴唳。
「據擔保公司一些老闆們私下統計,單建陽當地擔保公司的損失其實累積已超過10個億,當然這個數字可能包括部分重複計算和利息。」建陽一位房產開發商翁老闆向記者透露。
「但目前,報案的並不多,一方面是一些擔保公司損失了但還沒破產;另外高息借貸本身也違法,(擔保公司)只能打破牙齒自己吞了。」他說。
建陽,這個鄉鎮總人口僅35萬的小山城,去年GDP不過60個億。
建陽市公安局一位葉姓副局長稱,「目前我們只是在偵查劉斌(音)這個案件,涉案金額多少有不統一的各種算法,我們掌握的情況大約是5個億。至於沒發案的民間借貸,我們無法調查,現在為止還沒有擔保公司來報案。」
傳銷式高利貸鏈條
劉斌(音)是此次案件的始作俑者,也是警方稱的最上線,A級。
2008年開始,劉斌開始以向森嵐木業(當地一位明星企業)等木製企業提供木板為由,隱秘地向身邊人以口口相傳的方式集資。由此形成了上下線的鏈條,與傳銷的層級推進相似。
「這 個鏈條每層所獲得的收益是不一樣的,最下線的普通拆借資金者,一般能拿到1.5-2分的月息(去年以前基本為1.2-1.5分,月息1分即月利率1%,年 利率12%),每往上一線,轉手再拆借都要加一兩分,最上線一般有8-9分,高的可達1毛2。」當地一位做鋼材生意的人士稱。
劉斌(音)最後將這五個億用到了哪裡至今仍是個謎。坊間多傳聞,主要資金進入了賭場。建陽市公安局方面稱,5個億資金的流向,將是偵查重點。
在劉斌(音)的拆借中,建陽市人大的一副科級人員向庭興(音)貢獻了1個多億,成為鏈條的B級。
向與劉為親戚關係,8月5日,二人幾乎同一時間自首,一個為下午,一個為晚上。2008年開始,向開始協同劉斌進行高息募資。
「向 庭興(音)之所以能融到這麼多的資金,應該是他和公務人員接觸的機會比較多。現在從建陽高息放貸人群來看,除了企業主和做生意的,不少是公務人員,他們比 較容易獲得公積金貸款。公積金貸款是目前高息借貸的重要來源,一轉手就能賺不少利差。農民和一般市民其實並沒有什麼錢來放款。」上述翁老闆說。
他同時表示,「向庭興與當地銀行的關係也不差。」同樣涉入劉斌案件,目前無法取得聯繫的農行一前員工,就與向庭興有往來。
前述建陽市公安局葉副局長稱,該農行前員工為向庭興(音)的下線,即鏈條的C級。
記者多方求證後瞭解,此次涉案的農行員工剛在7月從農行離職了。上述葉副局長稱,此人與劉斌案件有一定關係,屬於第三線人物。目前警方還沒找到此人。
坊間傳聞,此農行前員工的涉案金額為2400萬元,但這一數額並未得到公安部門的證實。
近兩年來,建陽雨後春筍般出現近百家擔保公司(流量,有的已倒閉),也有涉入此案,不過公安部門稱,因為都是私下的借貸關係,目前還無法確定有多少家。
擔保公司在此案借貸鏈條中,充當的是B、C級的角色。
不少建陽本地人稱,此次案件本身涉及擔保公司的資金可能只是公司目前無法追回賬款的冰山一角。建陽小湖鎮一位做建材生意的吳先生告訴記者,他目前能夠掌握的數據,小湖一個鎮上的損失已超過了3億。
在此次「劉斌(音)案」最下線的借貸者(統稱D級),不少已經血本無歸。建陽公安局稱,東窗事發後,每天都有人到公安局「反映情況」,大部分為已無法追回本金的最下線。據瞭解,這些人的損失從5萬元到百萬不等。
一位建陽擔保公司內勤人員稱,還不上下線的錢,有些人或者逃跑、或者就去自首了。
「現在D級別有的人損失得挺慘的,不少做小生意的人,幾年賺的錢都打進去了。」上述地產開發商翁老闆稱,她一位朋友191萬放出去了,其中一些錢還是用地基、股份抵押的貸款,現在追回的只有30多萬。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831/2413790.shtml
每經記者 伍雨石 劉旭 發自北京
上半年利潤下滑九成的比亞迪,傳來了公司「大規模裁員」的消息。
8月29日晚,一位網名為「雅魯藏」的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營銷部工作人員通過微博發佈消息稱:「2011年8月29日,比亞迪汽車銷售所有營銷部立即解散,限定9月30前全部尋找生路,就這麼突然被辭職了。」
另一位接近比亞迪的消息人士曝出比亞迪裁員的細節:「此次裁員的是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目標是把現在的2600人裁到800人,分兩步完成。」
昨日,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云飛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稱,「這只是正常的公司內部人員調動,沒有任何異常情況」。對於網絡上的微博言論,他表示「並不屬實」。
李云飛重申了其微博上的言論,並稱其為公司內部人員調動,「並不僅侷限在營銷部」。
但是,上述在網上報料的比亞迪員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被精簡員工有四條出路:一個月時間自己找工作;去十一事業部車間;走內部招聘;一個月找 不到工作又不願意去車間的自生自滅。」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比亞迪第十一事業部主要從事汽車總裝業務,而營銷部員工原本從事的是管理工作。
對於此次比亞迪裁員計劃及規模,一位消息人士還向《每日經濟新聞》透露,「營銷部年前還有3000人,但這次營銷部要裁掉70%左右,其中包括不少區域經理。」
同時他稱,比亞迪此次的裁員率為1:2.6。「在營銷部剩下的1500多人中,會繼續裁員至800人左右。」該消息人士稱。
據接近比亞迪內部的另一位消息人士透露,「比亞迪的裁員計劃是從去年9月汽車銷量下滑開始實施的,在去年年末的經銷商退網事件發生時達到高峰。」
2011年春節過後,比亞迪啟動了一輪裁員計劃,汽車銷售部門首當其衝成了犧牲品,裁撤了將近1/4的員工。
「現在進行的裁員是從夏治冰走後正式開始的,沒有任何補貼措施,年前我接待的60個區域經理都是被勸退或從車間裡逼走的。」這名比亞迪員工稱。
相關文章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0qerk.html
|
||||||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