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聖誕物價指數不跌反升 李華華


2008-12-03  AppleDaily


仲有廿零日就到聖誕節,男士開始大費周章為至愛選購禮物。花旗PNC財富管理每年都會以聖誕經典愛情金曲《聖誕節12日》(The Twelve Days of Christmas)歌詞所列出嘅禮物,編製「聖誕節物價指數」。雖然經濟不景,但今年照禮物清單每樣買一件,原來比舊年貴8.1%,要2.1萬蚊美金(約16.4萬港銀),拋離3.7%嘅通脹,睇怕今年男士都要大出血。呢首金曲歌詞係講聖誕節12日內向你所愛嘅人送12份禮物,第1日送1隻鷓鴣、第2 日送兩隻班鳩、第3日送3隻母雞,如此類推到第12日就送12個鼓手(見表),如果跟足數量買,更加要8.66萬美金,貴成11%o忝呀。大家聽到呢啲禮物可能覺得好騎呢,但千祈唔好奇怪,其實首歌有幾百年歷史,仲有聖經寓意,啲禮物梗係同現代人送嘅好唔同啦。雖然禮物騎呢,但某程度都反映到物價同工資,好似班鳩比舊年貴38%;請個鼓手助興,工資都升咗3%。不過,唔係樣樣貴咗,今年金價跌,金戒指咪平咗11%囉。想聽吓支歌搵買禮物靈感,華華推介 John Denver同布公仔合唱嘅版本(http://hk.youtube.com)。

《聖誕節12日》禮物清單

1) 隻鷓鴣2) 隻班鳩3) 隻法國母雞4) 隻唱歌雀仔5) 隻金戒指6) 隻生蛋母鵝7) 隻游水天鵝8) 個擠奶女傭9) 個跳舞女士10) 個跳躍男士11) 個風笛手12) 個鼓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29

打破房價不跌的神話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1-18/100329098.html

陳昌華

  最近幾週,媒體上開始討論房地產市場是否已現拐點。根據對各地房地產市場銷售數據的監測,從9月開始,在全國主要城市的房產市場中,住房銷售量 同比都有一定下跌,二線和三線城市的銷售情況略好於一線城市。房價方面,一線城市周邊地區的一些樓盤價格有明顯下調,但二線和三線城市和一線城市的中心 區,沒有太多下跌跡象。

  類似情況,在過去幾年中發生過幾次。如2008年三季度中央政府推出刺激經濟政策前夕。一般而言,這種「不安」的狀態是在政府一段時間的調控 後,市場開始作出的反應。這是一個十分關鍵的時刻,如果調控能再堅持一段時間,人們對「房價必升」的共識將開始動搖,房價會因此理性調整,調整後的市場將 趨於成熟合理。好比A股市場,經歷過去十年兩個大周期的調整後,現在很少聽到股民們「買股票一定賺錢」或「打新股一定賺錢」的評論,這是市場慢慢變得成熟 的徵兆。

  但多年來,每一次房地產市場的調控都功虧一簣。往往在市場剛進入調整時,政策便出現「急轉彎」,以致房價非但沒有調整,還出現了報復性反彈。久而久之,人們形成了一個「中國特色」的心理預期,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政府意志導致了房價不跌。

  房價不跌之「怪象」,對中國房地產市場長遠發展十分不利。一個運作完善的市場,從來都是看多與看淡的人並存,市場對基本面和資產價格變動十分敏感,不同參與者有很大空間去「發現」資產的真實價格,較少出現大起大落。 但在中國,基於「政府一定會救市」的心理預期,整個房地產市場的供求在本質上是扭曲的。

  從供應上看,絕大部分的開發商在市場不旺時也不願割價求售,往往通過合法或不合法的途徑以極高利率的貸款來支撐。因為它們自身的成長經驗表明,誰最有勇氣冒傾家蕩產之險堅持到最後,誰就會成功,畢竟政府最後一定會救市。

  同理,中國的很多富人把大量資金押寶在房地產。他們買了很多套房,甚至都不租出去,空著等升值。就是因為有這些人,才會有傳聞「幾千萬套房沒人 住,所以半年不用交電費的房子」。且不說這些空置房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它們的存在本身也對中國房地產市場構成了極大風險。試想,若有一天中國樓市真的出 現巨大調整,這些手持多套空房的人因為升值獲益不少,當他們集體作出賣掉幾套的選擇時,對市場具有很大的殺傷力。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不但供應上被扭曲,在需求上也是扭曲的。很多的「剛性需求」也是房價預期下出現的扭曲產物。一旦中國的房價預期產生變化,很多 「剛性需求」都會轉為觀望,房價會跌得更凶。幾個月前,一位知名大地產商質疑剛畢業的大學生著急買房,潛台詞是「別因為買不起房就埋怨房價高」。但為什麼 現在的大學生剛畢業就想買房,十年前的畢業生在房子很便宜時卻不著急買?原因很簡單,房價上漲得太快,他們怕現在不買將來更買不起。

  中國樓市的現狀,讓我想起美國股市泡沫破滅前的「Greenspan Put」(格林斯潘認沽期權),大致是說格林斯潘主政美聯儲時,買美國股票不會賠錢,因為格老一定會在股市大跌時放鬆銀根來救市。這種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2000年-2007年美國股市和樓市的極大泡沫,而美國人到今天還在承受著泡沫破滅後的惡果。

  基於中國房價這十年間上升了很多,筆者不敢斷言政府堅持調控樓市,經濟不會受到太大衝擊。但如果因為害怕對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致使此輪調控再次功敗垂成,那將來我們必將為現在的軟弱付出沉痛的代價。

  作者為瑞信證券中國研究部主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67

租金不跌 樓市不死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2/12/blog-post_26.html
有關推動資產升跌的大週期說法有很多種,但筆者相信其中有兩大要素,包括涉及資產本身的基本因素,和投資市場中參予者的情緒。

筆者回顧自己2011年7月12日拙文《同一套理論,各自表述!》出街時,坊間不少筆者十分尊重的財經界專家均預言香港樓市將會大跌。可是筆者竟不知天高地厚如此評論「⋯樓價走勢的根本在乎地運,地運之根本在乎土地產權能否得到保障而租金是否受惠工資上升而拾級而上。⋯筆者也可以香港樓市短期供應短缺(特別是港島區)令供應供缺乏彈性(Inelastic)而在租金看漲下只有令樓價走勢更堅挺。⋯香港一方面受惠中國強勁經濟增長,同時因聯匯輸入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在美元熱錢氾濫令急升的名義(Nominal)工資與名義租金在有限土地供應下互相競逐。筆者估計在未來半年工資和租金看漲情況下,樓價尚應有一定承接力⋯。」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統計資料,2012年10月私人住宅 - 各類單位售價指數(全港)為223.20,較2011年7月共上升20.32%;租金指數為149.20,亦同比上升8.67%。事後看來筆者當日對樓市的看法實在「太保守」了。
香港住宅售價和租金走勢線性圖
以線性圖(Linear)所示,近年樓價升幅實在十分駭人。但若換成是對數圖(Logarithm),其實自2003年沙士谷底自今的升幅走勢是直線而沒有出現明顯抝上的亢奮性上升。相反在1997年那一次樓市泡沫爆破之前的兩年,樓市對數圖走勢明顯急速抝上。以2003年7月開始至2012年10月計,私人住宅售價和租金指數複合增長分別是15.60%和8.16%,期內售價複合升幅相對租金為1.91倍。若果以1993年1月開始至2012年10月計,私人住宅售價和租金指數複合增長分別是5.04%和2.46%,售價長期複合升幅相對租金為2.05倍,以香港作為背靠中國的國際性大城市計,其長期升幅其實非常「溫和」。
香港住宅售價和租金走勢對數圖 
在經濟上升週期,通脹和工資是互相追逐的遊戲。基於樓市供應短期缺乏彈性(Inelastic),工資上升必定同時推動租金上升,令無殼蝸牛的薪金升幅被租金上升和其衍生的通脹吃掉甚至實質工資還要下跌。在樓市下跌週期,私人住宅售價必定跌得比租金厲害。相反在樓市上升週期,市場對租金有升無跌的期望令私人住宅售價以兩倍租金升幅連年創出新高。

由近年住宅售價愈來愈拋離租金看,香港樓市真的愈來愈高處不勝寒。但根據香港《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2012年第三季最新失業率3.50%和工資每月中位數則由一年前上升8.33%至今的13,000港元計,未來半年內租金仍會看漲。加上師奶樑上場後其政策所預示未來供應難有可觀增長,香港樓市「租金不跌,樓市不死」的神話未來一年應該還有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965

人民幣只升不跌的神話已經破滅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10.html
這個下午由崗廈開始沿深南路經會展徒步至車公廟。但見人流熙來攘往、設計極富現代化的商廈林立在這個福田CBD,誰可想到十多年前這一帶地區只是一片爛地和工廠矣。在上世紀90年代有次Call某深圳電視機製造商的CFO,約了他在當時還是工廠區的車公廟中一個圍村食野味。當年食野味的玩法係先在大地揀野味,然後返回極簡陋的所謂VIP房一邊唱K一邊吃。當年有兩種野味食,其一是圍村大地各種背脊向天的奇珍異獸,其二是由媽咪帶上VIP房的大江南北囡囡。所有VIP房皆有廂房,酒客酒酣耳熱之後大抵順便帶囡囡往廂房促滕談心。第二天一條開給當年深圳「高科技」公司的Credit Line便在這樣的環境下傾成。
這個世界只有一種貨幣是真的,它叫美元。而全世界級的金融體制亦圍繞美元及其支付系統運動作。共匪可謂近代少有遠早於1971年Nixon Shock便玩印銀紙絕技的的政權。在解放前共匪蘇區,掌管財金的毛澤民和陳雲諸匪首便已經在沒有硬貨幣Back-up下印匪幣。當今共匪印銀人民幣的能力其實是建基在東風ICBM、一個近三十年的中國經濟奇蹟和不斷流入的美元。筆者斷然,全世界的貨幣匯率皆是緊盯美元的政經博奕的關係,而非什麼宏觀經濟因素,否則日元乃至人民幣也不會是在雙方財金官員中傾的問題。雖然中國行外匯管制,但在匯率上並非完全自主的。首先自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美元便透過貿易(經常帳)和FDI(資本帳)不斷流入。由於中國人民銀行(實際上也是其他國家央行)一定程度上行類似香港聯匯制度(分別是匯率是明Pegged在7.80還是一個心照不宣的Range),人行必須不斷印人民幣兌美元以維持人民幣匯率在可接受的範圍。
由於近十多年中國經濟實質上有持續高速增長,加上天量美元流入和米帝的干預,人民幣才會出現愈印愈升的神話。這天在福田會展CBD附近看見數座新建成的什麼大型深圳大中華IFC商場航母因丟空多時而顯得破舊(試問Globally又可以容納得多少個IFC?),可見中國經濟放緩實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加上世界工廠這個神話已經破滅,美元流入中國金融體系下亦會放緩。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會面對一個兩難的局面,要不維持現有人民幣匯率甚至升值的神話,但這會令貨幣供應(如M2)放緩令國內銀根緊拙;要不為應付銀根緊拙而加印人民幣,但這誓必令人民幣匯價走軟。
事實上,美元兌人民幣匯價已經由2013年2月21日的6.2403下跌至2013年7月5日的6.1324。筆者拙文《克強經濟學》指出2013年6月錢荒Shibor高企皆是人民幣銀根緊拙有關,當中跟年結時中國銀行業在Shibor市場拆入短錢以作粉飾門面之用和新一代共匪領導人重拾昔日朱鎔基總理緊縮政策的「克強經濟學」,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亦是近月中國美元頭寸緊拙所致。加上在Abenomics下日元不斷貶值,人民幣只升不跌的神話已經破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881

就怕不跌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fcr.html

    今天,股市剛收盤,便接到好幾個朋友的來信或來電,他們都說:媽的!股市跌得厲害啊!

    於是乎,我瞄了一眼大盤周K圖:

    就怕不跌

    我的媽呀!這麽一丁點下跌算是跌得厲害了?有沒搞錯哦!再跌它個7、8倍呢,也許才算是像樣的調整下跌吧?你股市再牛也不可太任性!應該倒回來,好生對待早先下車的或沒有趕上車的人,把他們都統統地接上來,壯大投資隊伍,讓大家興高采烈地一起高歌猛進!

    做股票,就怕不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48

要是不跌,那還怎麽玩?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i2w.html

    小Z,我昔日工作上的徒弟,就是本人在《“割肉”買車》(2013-1-11)中說的那人,炒股十七、八年,波段操作水平超強,他只在2012年底急著要買車虧了2萬元,而近十來年每年都是賺的,我們稱他為“波段王”。他今天打電話來聊股。

    Z:“師傅哎,周五,正當千軍萬馬直奔跌停板之時,我把股票全部清空了,離場,告一段落。我出貨比較狠,直接打下去,一次搞定!哈哈!”

    我:“果斷!”

    Z:“魚頭魚尾我不想貪吃,就吃點魚腰算了。嘿嘿!”

    我:“那你總的盈利率大概有多少了呢?”

    Z:“4、5倍吧。”

    我:“我操!你吃的哪是魚腰啊,差不多把整條魚都給吞下去了啊!”

    Z:“今天我又把A股2500來只股票月線全部捊了一遍,它們都高高在上,最差最差的也翻倍了。複了一天盤,沒有發現大於80%把握的機會。唉!”

    我:“大都確實漲得夠高的了!”

    Z:“我說師傅哎,這股市這麽跌,還怎麽玩啊!”

    我:“可我說啊,要是不跌,那還怎麽玩啊?”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412

1個月期Shibor不跌了! 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全線上漲

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主要品種幾乎全線上漲。

隔夜shibor報2.0233%,較上周五上漲0.23個基點;7天shibor報2.3411%,上漲0.51個基點;14天shibor報2.6400%,上漲0.40個基點。

1個月Shibor微幅上漲至2.7056%,這也是該品種自6月29日之後首次出現了上漲。

六個月期shibor報2.9000%,上漲0.40個基點; 一年期Shibor報3.0278%,上漲0.18個基點。

中長期利率中,只有3個月Shibor繼續下跌17個基點,至2.8028%。 該品種已連跌30個交易日, 為去年6月1日以來最長連跌周期,並創3月29日以來低位。

公開市場上, 中國央行公開市場今日進行了13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另外,公開市場今日有125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404

當跌不跌的玄機:又到戰略布局春季行情時

隨著高層對經濟增速低於6.5%的目標持開放態度的消息在周末的發酵,滬深兩市股指周一早盤不出預料的出現了快速下跌的走勢,不過指數的快速下行也誘發了市場自身技術性反彈的出現,再加上以金融股為代表的藍籌板塊集體護盤,滬深兩市股指最後居然雙雙以紅盤報收!不過兩市成交量整體仍小幅萎縮,這也使得股指暫時仍未擺脫弱勢反彈的性質,走勢的持續性如何仍待觀察。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受到上述消息面以及新股持續發行等利空因素的影響,滬深兩市股指周一早盤低開低走,跌勢一度較為迅猛,盤中一度探低3068.42點,超賣嚴重,而這也引發了部分抄底盤開始入市。午後隨著以金融股為代表的藍籌股集體發力護盤,股指開始震蕩回升,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122.57點,上漲12.42點,漲幅0.40%,成交1706億元;深成指報收10233.42點,上漲33.56點,漲幅0.33%,成交2077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74.01點,上漲漲0.48%,成交551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3783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有所減少。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認為,市場自身調整需求的宣泄已基本告一段落,但近期,股市流動性、宏觀流動性、經濟增長預期和特朗普政策預期四個關鍵中期因素預期的擾動仍密集出現,成為了市場底部徘徊的驅動力量。

王勝認為市場特征已處於高風險收益比階段,但中期展望的複雜性需正視,市場仍需時間在震蕩中“磨底”,但微調“生物鐘”還是必要的。量化體系告訴我們,市場特征的修整已初見成效,市場自身力量驅動的調整可能已經告一段落。但通過對中期四個關鍵預期未來演化的分析,也可看到中期展望的複雜性需要正視。CPI環比可能繼續超預期,以及特朗普政策落地仍可能使得中期展望進一步惡化,觸發市場回調。只不過在市場特征處於高風險收益比階段時,回調的幅度可能低於預期,而出現“當跌不跌”情況的概率正在增加,市場的風險偏好也有望在這樣的過程中緩慢修複,微調“生物鐘”,避免自己被困於“反身性”的悲觀中還是必要的。維持市場回調最快的時候已經過去,但市場仍需時間在震蕩中“磨底”的判斷。

周一的市場走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著王勝的判斷。在早盤股指快速下跌、商品期貨市場跌勢迅猛的背景下,股指午後居然震蕩收紅的走勢出乎了不少投資者的預料之外,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以金融股為代表的藍籌股上漲以及舉牌概念的反彈是指數探底回升的主要力量,但成交上量能依然不足,加之年末流動性的相對緊缺,股指反彈空間仍需觀望。不過在短期企穩的背景下,市場可操作性大幅提升,不管是短線交易高手還是長線戰略布局都可有所作為了。

長城證券策略分析師汪毅等認為,在金融機構監管加強,年底流動性承壓下,投資者情緒偏謹慎,短期市場整體還是震蕩整固為主。但明年春季行情不會缺席,同時風格也不會變化。今年上半年國企改革推進緩慢,下半年開始加速。12月政策尤為密集出臺,預計明年國企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國企改革將較快推進。同時預計供給側改革將繼續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值得重點關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510

A股怪現象又添一:高管集體出走 股價不跌反漲

高管離職潮又起。第一財經記者統計了解到,今年以來,A股市場上一共有472位高管離職,涉及到公司425家,占到了A股3183家公司的13.35%。其中有147位上市公司總經理,160位董事會秘書,此外,不少上市公司的財務總監等也選擇辭職。

而市場對於上市公司高管的辭職現象,基本上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成自然”的態度,大多數公司的股價並沒有因為高管的辭職出現大波動,只有一家公司股價隨之跌停,但這還和公司重組失敗有很大關系。另外還有些公司股價在高管離職公告發布後出現上漲,背後原因何在?

頻現高管集體辭職

在這472位高管中,有191位來自於主板上市公司,86位來自於中小板,195位來自於創業板。可見,在這波離職朝中,以主板和創業板的公司高管為主。

其中,董秘群體的離職現象尤其多,有160位為董事會秘書,具體原因一般都是語焉不詳,很多公司都是在公告中表示是由於“公司業務發展”或者是“個人原因”。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董秘在上市公司往往身兼數職,辭去董秘一職之後,可能還在公司兼任其他職位。

“畢竟董秘是上市公司與資本市場之間的一道橋梁,也是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之間聯系的一個渠道。如果上市公司董秘頻頻發生變動,這勢必影響到投資者與上市公司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甚至有可能影響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質量。所以,上市公司董秘應該以穩定為上策。董秘穩定也是上市公司高管團隊穩定的重要表現。”財經評論員皮海洲認為。

據了解,在這波離職潮中,出現了不少高管“打包”辭職的情況。2月28日,萬福生科(300268.SZ)的副總經理汪海峰、財務總監高先勇和副總經理兼證券事務代表熊猛均辭職。

事實上,因財務造假聞名的萬福生科,曾一度被認定會成為創業板首家退市公司。不過,它總能夠在關鍵時刻“化險為夷”,今年2月20日,萬福生科原大股東桃源縣湘暉農業宣布將所持公司26.57%股份全部轉讓給聯想控股旗下佳沃集團。

3月6日晚間萬福生科宣布停牌籌劃購買大農業領域資產,3月7日桃源湘暉向佳沃集團轉讓上市公司股權的過戶工作完成。在控制權變更的過程中,公司的管理層也跟著更換人馬,也就不足為奇了。

2月11日,科林環保(002499.SZ)發布公告稱收到公司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宋大凱先生及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王永忠先生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

尤夫股份(002427.SZ)近期高管流失嚴重,去年9月,總經理、財務總監等高管辭職,而到了今年1月,公司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陳彥也辭職。不過,公司股價並未受此影響,近期處於上升通道中。

股價不跌反漲

那麽,上市公司高管的離職,總體上會對公司股價產生什麽樣的影響?記者統計了解到,和很多人想象中的高管離職利空股價的情況不同的是,高管離職總體上並不會對公司股價帶來太大影響,甚至有公司股價還會在高管離職之後出現漲停。

數據顯示,在這472家公司發布高管離職公告之後,有192家公司的股價是出現上漲的,還有191家公司的股價是出現了下跌的,可見高管離職總體上並未對公司股價造成很大的沖擊。

在眾多公司中,公司高管離職之後,股價出現跌停的則只有匯源通信(000586.SZ),3月20日,公司的董事會秘書翁家琳辭職,公司股價也在當天處於跌停狀態。

不過,當天,引發公司股價跌停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公司之前計劃的擬重組一家通信行業的計劃落空。不只如此,在3月20日,深交所追問公司重組原因,同時質疑公司披露重組進展是否存在前後矛盾的情況。

匯源通信稱,截至目前,備選標的資產的盡職調查和交易方案商談工作較預期進展緩慢,且始終未能與交易對方就資產報價和初步交易方案達成一致意見。

公司的重組落空公告與公司董秘辭職公告在同一天發布,而對於公司董秘的離職原因,公告中僅僅只是語焉不詳地表示“個人原因”辭去董秘一職。

此外,有的公司高管在辭職之後股價反而會出現上漲態勢,如新易盛(300502.SZ)、先導智能(300450.SZ)、銀座股份(600858.SH)在高管離職公告發布之後的股價漲幅在5%以上。當然,公司高管辭職往往並不是股價上漲的直接因素,股價波動還受市場熱點等多方面的影響。

“上市公司高管辭職,主要有幾個原因,除了公告中常常可以看到的個人原因和工作變動之外,有些還和重組後新的管理團隊入駐、業績不達標有關,有些高管還會因為方便減持而選擇離職。”上海市某資深市場人士表示,高管辭職對於上市公司來說是利空還是利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有些公司本身經營不善,更換管理層反而會被認為是利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352

新世界鄭家純:地價不跌恐沒人買地

1 : GS(14)@2016-02-18 22:29:57

【明報專訊】樓市經過一輪向下調整後,新世界發展(0017)主席鄭家純對當前市?政府應否在樓市撤辣招時,只稱今年樓價仍有向下調整10%的空間,並且相信市場仍有一定需求,只是建築成本難以下跌,若地價不跌恐沒有人買地。即使有內地同業加入競爭,他亦認為,業界在競爭土地時,出價亦未必進取。



「發展商怎可動輒蝕本售樓」

鄭家純說,現時難言在港發展樓盤是否已到賺蝕臨界點,始終視乎每間發展商發展成本。他反問記者,發展商怎可以動輒蝕本售樓。他又稱,美國若然加息,會增加市民負擔,對樓市有一定影響。

在香港銷售樓盤方面,鄭家純稱會視乎發展進度快些開盤銷售。他認為,要加快售樓步伐,並非看淡後市,原因是存貨需要面對管理及利息成本,若然利息上升同時又持有存貨不售,將會遇到問題。新世界系則以售樓、經常性收入、簡化成本及節省開支,令負債情?保持健康水平。

新世界中心重建項目 2017年陸續入伙

此外,新世界發展及旗下新世界中國(0917)昨早舉行股東特別大會,就出售內地項目予恒大地產(3333)的交易,進行表決。據與會的股東代表稱,在會內集團主席鄭家純指在建中的尖沙嘴新世界中心重建項目,將於2017及2018年陸續入伙。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18/news/ea_eaa3.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1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