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19 TCW |
||
希臘,歐洲文明發源地,現在卻成 為點燃全球經濟危機的引信。 小小的希臘,GDP只占歐元區經濟體的一.八%,卻是第一個爆發國家倒債危機的歐元區國家,如果希臘倒債,第一 個受重傷的是借錢給希臘的歐洲各大銀行,接著,歐元動盪,連累主要貿易夥伴美國跟著再次受重傷,全球再次陷入金融危機……,就像推骨牌一樣,危機逐步擴 大。 決定事件發展的關鍵地點,就在希臘首都雅典的憲法廣場(Syntagma square)。日前,我飛到雅典見證希臘危機。 踏 進雅典這天,希臘計程車司機發動大罷工,街上一輛計程車也沒有。 在希臘,計程車牌是稀有資源,一張計程車牌過去價格約十到二十萬歐元(約合 新台幣四百萬到八百萬元),沒想到希臘政府為了刺激經濟,償還債務,決定開放大量出售計程車牌,一張牌照只要三千歐元(約合新台幣十二萬元),只有過去最 便宜價格的三%,打了不到一折,讓過去高價買牌的計程車司機非常不滿。最新消息是,計程車司機試圖癱瘓通往機場的交通,希臘觀光因此受到重創。 走 到地鐵站,售票口旁貼著一張大大的抗議海報,這是去年號召另一波罷工的海報。希臘政府為了解決虧損累累的鐵路公司,推動鐵路民營化,結果引來一波鐵路罷工 抗爭。去年十二月另一波大罷工,不只鐵路、航班全部取消,連報紙、電視台,甚至連網路媒體都罷工停擺。 為了解決債務危機,希臘人民和政府的 對峙,已讓這個國家緊繃到最高點。 制度還沒改湖沒了,竟還編百人管湖 走在路上,不時可以看到空置的店面,景氣不好,但希臘的 服務人員一點都不好惹。買地鐵票,排了十分鐘的隊,好不容易站在窗口前,售票小姐的手機剛好響起,她笑咪咪的講完電話,才慢條斯理的瞪著我,隨即丟出車 票。拿著美元在雅典換匯,問問價錢,窗口的小姐大吼,「別跟我談價錢。」我心裡想,沒碰到罷工,已經是幸運,還能多要求什麼呢。 在希臘,達 十分之一的人口是公務員。英國《衛報》指出,希臘有個管湖泊的單位,管理的湖早已消失,這單位卻還在,且編制多達二、三百人。此外,國家實施計畫經濟,一 般人根本沒有創業空間。 這一天,雅典唯一的一份英文報紙《雅典新聞》(Athens News)指出,希臘還得面對貪污的挑戰,《雅典新聞》估計,希臘貪污最嚴重的單位包括稅務機關和醫院,「賄賂文化已是希臘人生活的一部分,」為了好一點 的醫療,病人經常要塞給醫生紅包,平均要付出一百五十到七千五百歐元的紅包,「希臘因為貪污,一年損失一億五千萬歐元。」 走出地鐵,站在雅 典最熱鬧的憲法廣場,我錯以為自己到了共產國家,憲法廣場裡滿是抗議者的帳棚,英文海報寫著「全世界的無產階級大團結」、「資本主義的末日來了」,貼滿抗 議者被軍警打得頭破血流的照片,只隔一條街,就是希臘的權力中心——國會大廈。 「你們為什麼抗爭?」我問示威者,「因為政府偷了我們的 錢,」他回答。他們不滿希臘人原本六十一歲就能退休,現在政府要求他們延後兩年退休。 希臘走的是社會主義路線,在希臘,只要是公立學校,從 小學到大學,念書都免費,卻解決不了青年失業問題,為了領國家的補助,大學念七、八年的大有人在。 心態還沒變延兩年退休,公務員跳腳 但 就在憲法廣場附近,我看到孩童走進速食店,行乞不成就從顧客吃剩的餐點裡,找出幾根可吃的薯條;在憲法廣場最繁華的嬰童用品店前,媽媽推著幾個月大的嬰兒 乞討,任由小嬰兒在八月酷暑下曝曬,福利制度沒有照顧到這群人。 公務員是福利制度的最大受益者,在希臘,如果從事的工作被列為危險工作,甚 至可以提前到五十五歲退休,一輩子領終身俸。英國《衛報》報導,德國人看到希臘抗爭,氣得拒絕金援希臘,因為這群人連延後到六十三歲退休都不肯,「難道要 法定六十七歲退休的德國人多工作兩年,六十九歲退休替希臘還債嗎?」 途中經過二○○四年奧運的主場館,為了辦奧運,希臘不惜舉債七十億歐元 (約合新台幣二千八百億元),還賣掉希臘政府金雞母——郵政儲蓄銀行。現在,這座主場館旁空空蕩蕩,那一年,希臘早已預支自己的未來,國家和人民爭著預支 成果,卻沒想到誰來埋單。 離開希臘後,我途經土耳其伊斯坦堡,土耳其爭取加入歐元區十幾年,始終沒有成功,土耳其因此稱歐盟是「基督徒俱樂 部」。現在,土耳其卻「因禍得福」,伊斯坦堡最熱鬧的商業區,一瓶可樂的價錢,比希臘貴上四成,街上卻滿滿的人潮。歐元的危機,跟土耳其一點關係都沒有。 「你 們怎麼看希臘的狀況?」我問一位土耳其店主,他眉飛色舞的說,「以前,他們跟我們是世仇,現在,他們得低頭求我們幫忙了。」 站在雅典的衛 城,希臘人正試著重修神廟,希望重現三千年前的榮景。 現在,希臘最不需要的,就是死守傳統的精神,現實狀況是,如果無法擁抱自由市場,希臘 恐怕仍會成為火藥庫,點燃歐元的下一次危機。 【延伸閱讀】希臘債信風暴拖累歐元區2009/10/20政府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將達 12.7%,遠超過歐盟允許的3%,倒債疑慮由此開始2010/4/27標準普爾將主權債務評等降為垃圾等級2010/5/2緊縮300億歐元開支,公務 員涷薪3年,削減補貼,並提高稅率,交換歐盟、國際貨幣基金同意金援2010/5/5全國性罷工,10萬人上街示威2011/7/21歐元區17國領袖同 意再注資1,600億歐元2011/9/9十年期公債利率達21%,失業率達到16%,雙雙創下新高 |
並購各方參與者獲利離場,上市公司徒然只剩一個爛攤子。當初溢價數倍收購的資產,如今已經到了破產清算、“一折甩賣”的境地。
*ST宇順9月7日公告稱,將以1.88億元的價格,公開掛牌轉讓全資子公司雅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雅視科技)100%股權。雅視科技是*ST宇順2013年以14.5億元收購而來,上述轉讓價,僅相當於當初收購價的12%左右。在此之前,雅視科技股權已經公開轉讓過一次,但卻遭遇無人接手的尷尬。
*ST宇順的情形,在2013年以來的A股並購大潮中並非鮮見。在此之前,粵傳媒高價收購的資產,不到一年經營就出現巨額虧損,目前已申請破產。而參與並購的各方,卻通過種種途徑,帶著豐厚利潤離場,損失難以追償,給上市公司留下一地雞毛。
並購大敗局
9月5日,經*ST宇順董事會審議通過,從9月6日開始,該公司將在深圳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雅視科技100%股權,掛牌價為1.88億元,掛牌最終時間為9月12日。
這已經是雅視科技第二次公開轉讓。此前的8月30日到9月5日,雅視科技100%股權,已經在深圳產權交易所公開轉讓,轉讓價為2.35億元。但在掛牌的五個工作日期間,未能征集到受讓方。此次1.88億元的掛牌價,較此前已經下調了4700萬元。
雅視科技是高價收購而來的資產。2013年12月,*ST宇順溢價361.93%,以14.5億元的高價,收購了雅視科技100%股權。按照承諾,2013年—2015年,雅視科技的凈利潤不低於0.83億元、1.18億元和1.42億元。但收購後第二年,業績即未達預期,2014年僅實現凈利潤0.74億元, 2015年甚至虧損5346萬元,2016年上半年更是虧損1.17億元。
不僅如此,雅視科技業績下滑,導致*ST宇順大幅計提。根據披露,2015年,該公司計提應收、其他應收壞賬;固定資產、商譽減值及存貨跌價等合計10億元。在此情況下,*ST宇順在2014年虧損3.27億元的基礎上,2015年再度巨虧10.98億元。
與當初的高額收購價相比,雅視科技上述掛牌轉讓價格,僅相當於14.5億元收購對價的12.5%左右。換句話說,*ST宇順是在低至1.2折的價格,企圖甩掉這個燙手山芋。
無獨有偶,高價並購業績變臉成為沈重包袱,導致上市公司甩手不跌的案例,今年已經多次出現。9月5日,粵傳媒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上海香榭麗廣告傳媒有限公司(下稱香榭麗)擬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
和雅視科技一樣,香榭麗也是粵傳媒收購資產。2014年,粵傳媒及其子公司,以4.5億元的高價,收購香榭麗100%股權。當時,香榭麗承諾,2013年至2016年利潤不低於4600萬元、5683萬元、6870萬元和8156萬元。但好景不長,2015年,香榭麗經營出現嚴重問題。其董事長李名智、總經理葉玫等人管理層已身陷囹圄。根據公告披露,因涉嫌賄賂犯罪、合同詐騙等犯罪,先後被公安部門立案調查。
與此同時,香榭麗經營也巨額虧損。其中,2015年虧損3.86億元,2016年上半年虧損7557萬元。香榭麗的巨額虧損,給粵傳媒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2015年,粵傳媒2015年對香榭麗單獨計提壞賬準備,共計提應收款項壞賬、固定資產減值及商譽減值準備等2.99億元,導致其當年巨虧4.45億元。
如今的香榭麗,已經資不抵債。經審計,截至2016年7月31日,香榭麗總資產1.2億元,總負債3.39億元,凈資產為—2.19億元,已經處於嚴重資不抵債。而主要負債中,包括已經逾期的銀行短期借款1960萬元、應付賬款1.28億元、應交稅費9469萬元、其他應付款7516萬元等。而其資產中,僅有貨幣資金1221萬元,應收款則超過5900萬元,根本無法應對上述巨額債,成為粵傳媒的沈重包袱。根據披露,截至8月31日,香榭麗還涉及81起訴訟案件,標的總金額高達1.9億元。
誰來買單
短短的一兩年時間,業績巨虧甚至難以為繼的收購對象,已經成為上市公司的沈重包袱,其價值也已所剩無幾。
如果按1.88億元的成交價計算,相較於14.5億元的收購價,雅視科技的掛牌價,將導致*ST宇順至少虧損12.6億元。而已經申請破產的香榭麗,按照其賬面負債、收購成本計算,給粵傳媒帶來的損失,亦在7億元以上。
盡管收購出現大敗局,曲終人散之際,卻似乎無人買單。通過變更業績承諾補償、股票質押都方式,當年收購的參與各方,已經悉數獲利離場。或者因為涉案,利益補償無法執行,追償損失則更是無從談起。
在此之前,粵傳媒就已在公開披露中稱,由於處於三年限售期內的粵傳媒股票,已被香榭麗部分原股東質押,之後發生債務擔保糾紛等原因,導致股票被司法凍結,因此業績補償存在風險。
而在*ST宇順,借助變更業績承諾補償、委托表決權等方式,原股東、收購對象原實際控制人,帶著豐厚利潤,完成了並購失敗後的大撤退。
公開信息顯示,2014年,由於業績承諾沒有實現,雅視科技原實際控制人林萌等人應向*ST宇順補償906萬股。但就在上市公即將向股東大會提出補償方案的2015年5月,林萌等提出變更方案,並最終達成了三年到期之後累計結算、增加現金補償選擇權的新方案。
2015年,雅視科技的業績更為糟糕,出現5346萬元虧損。林萌等人有兩種補償方式可供選擇,一是以現金補償3.78億元;二是由上司公司回購1840.5萬股公司股份。此時,林萌再次試圖更改補償方案。2016年4月底,其向上市公司提交申請,稱雅視科技累計業績承諾實現率約為46%,提請減少回購股份數量至99.3萬股,由於該方案未能獲得通過,林萌又申請將補償金額調整為2.33億元,並在100%股權作價不高於2億元的情況下,承諾以2億元受讓雅視科技不低於51%股權。此後,迫於監管政策壓力,*ST宇順取消了補償方案變更。
問題在於,即便按2015年的方案執行,3.78億元的現金補償金額,*ST宇順仍見面臨巨大損失。收購前,林蔭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雅視科技47.59%的股份。有14.5億元的對價中,有4.64億元現金,林萌及其一致行動人獲得約3.11億元.半年報信息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林萌等人共持有1840億股*ST宇順股份,按目前的價格,市值達到4.8億元左右。靜態計算,補償之後,其仍可獲得4億元以上收益。
*ST宇順原來的第一大股東魏連速,在並購出現問題之後,則已果斷撤離。 2015年12月3日,*ST宇順發布公告稱,魏連速將以1.63億元價格向中植系轉讓3.49%的股權,同時將剩余10.48%的股份所表決權,不可撤銷地委托給中植融雲。此後,魏連速宣布辭去董事長等職位,徹底退出管理層。
而林萌也以同樣的方式,試圖金蟬脫殼。2016年3月,林萌與中植系簽訂協議,將其持有的1380萬股股份的表決權,同樣不可撤銷地委托給中植系名下公司。一旦業績補償完成,其即可帶著豐厚利潤,從*ST宇順全身而退。
“應該說,參與收購各方都賺得盆滿缽滿,最後爛攤子卻扔給了上市公司,沒有人為此買單。”華南某投行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說,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上述行為,其實是在利用估值套利,最終無人為這些行為負責。這些激進並購的失敗案例,也為並購中“唯成長性”的估值方式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