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傳用戶資料上京 小米致歉
1 :
GS(14)@2014-08-11 13:24:1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11/news/ec_gca1h.htm

【明報專訊】以廉價策略搶佔市場的內地品牌小米智能手機,日前被揭發在未經用戶同意下,自動將用戶私隱資料,包括手機號碼、手機序號,甚至短訊內容等傳送到北京伺服器。小米昨發聲明,承認手機啟動後會自動啟動「網路簡訊」功能,會傳送手機資料到北京總部,但強調一直重視保護用戶私隱,昨日已推出「OTA升級包」,用戶可關閉「網路簡訊」功能,並就事件向用戶表示誠摯歉意。不過,有用戶在網上表示升級後,反令手機部分應用程式無法使用,甚至有用戶手機因此「死機」。
私隱專員公署表示,現未全面掌握事件資訊,但公署一直關注最新科技的保障私隱情,會密切關注事件發展。
插SIM卡連網絡 「網路簡訊」無聲啟動
台灣科技網站iThome日前委託科技顧問公司F-Secure,測試小米3及紅米1S兩款型號(分別售1859及999港元),發現即使未有啟用小米雲端程式,只要插入SIM卡連接網絡後,在未有通知用戶下,手機會自動啟動「網路簡訊」功能,將用戶手機號碼、手機序號(IMEI)、國際行動用戶辨識碼(IMSI)等傳送至北京伺服器。
若用戶向聯絡人傳送短訊或以手機通話,手機同樣會將對方手機號碼、IMEI、甚至短訊內容等資料傳送到該伺服器;但用戶不能透過手動關閉有關功能。「網路簡訊」功能是供小米用戶之間作免費短訊之用。
小米:不會主動上傳個人資訊
小米昨經本港facebook專頁發出聲明,稱非常重視事件,昨日發布「OTA升級包」,用戶下載後可關閉「網路簡訊」自動啟動功能。小米稱,非常重視保護用戶私隱,未經用戶允許,不會主動上傳涉及用戶私隱的個人資訊,對造成困擾表示誠摯歉意。
專家批無法手動關傳送功能
F-Secure大中華及韓國區總監李力恆認為,小米用戶不能關閉自動傳送功能,令用戶不能防範,反映手機設計有問題,手機升級後仍有資料外泄可能,呼籲用戶安裝手機保安程式。他又表示,其他智能手機亦同樣會上載用戶資料至伺服器,但最重要仍是要詢問用戶是否同意。資訊科技商會會長方保僑批評小米做法不負責任,要求小米交代已收集多少部手機的資料,並呼籲買家購買手機後,要留意手機的原廠設定。方表示,其實用戶在風險程式內(如WhatsApp、Google Map)的個人資料,有可能循此上傳北京伺服器。
WhatsApp對話內容可被上傳
不過,不少用戶昨在網絡留言稱,手機升級後令部分程式,如瀏覽器、音樂程式等不能應用。旺角先達廣場G-World Mobile負責人劉志剛說,有小米用家昨升級後更令手機立即死機,認為目前升級程式未完善,呼籲用戶在小米完善程式後才升級。
郭氏基金肥肉在前 分身家或有下集
1 :
GS(14)@2014-08-11 13:32:3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11/news/ec_gaa2.htm

【明報專訊】郭氏三兄弟去年底獲解除「分家防線」,各人分得約200億元身家,而並非之前綑綁在家族基金的紙上富貴,郭炳湘得到財政上真正獨立自由,自然可以有更多動作。不過,根據郭氏家族基金的架構,郭家財產尚有一大塊「肥肉」,可能會平分3份,郭炳湘並非無後顧之憂,如要分多一份,估計不能「行差踏錯」。
受益人郭老太 去年底轉股予江聯
郭氏家族信託基金受益人鄺肖卿(即郭老太),於去年11月底向郭炳江及郭炳聯各轉讓6.36%新地股份,當時兩批股份分別值約164億元,家族基金於新地持股量則由原來的43.4%降至約30.8%。
年初聲明:三兄弟平分股份
至今年初鄺肖卿發聲明表示,郭炳湘及其家人,會與兩個弟弟分得同等股份,郭炳湘同時辭任新地非執行董事一職,尋求公司以外的發展機會,反映郭炳湘已與家人「傾妥」,順利分得家產。郭氏三兄弟自此可以個人名義,而非透過家族基金持有新地股份,意味在處置股份及收取股息方面有自主權,獲得財務自由的郭炳湘,部署獨自發展亦有更多彈藥。
3家離岸公司各持股300億元
不過,根據家族信託基金架構,其手頭上有仍持有9.29億新地股份,大部分郭老太仍有權益,當中主要透過3間離岸公司各持近2.8億股(包括早前發行的紅利認股權證),即使扣除紅利認股權證,該3間離岸公司持股,按新地上周五收市價計,也各值300億元。換言之,現時仍為家族信託基金名下的3間離岸公司,或會成為郭家分身家下集的關鍵,倘若郭炳湘要進一步分得300億元家產,估計要與家族成員保持「和諧」關係。
2 :
GS(14)@2014-08-11 13:33:0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11/news/ec_gaa3.htm

2010年8月,長實以41億元投得亞皆老街204號原民安隊訓練中心地皮(建築中地盤,箭嘴示)後,宣布引入郭炳湘為策略性股東。該項目已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圖左為九龍城浸信會,右為九龍城警署。(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郭炳湘於2008年初爆出跟兄弟不和之後,被免去新鴻基地產主席兼行政總裁一職,並一度轉任沒有實權的非執行董事。兩年後,郭炳湘於2010年在地產市場大展拳腳,當年8月長實以41億元(樓面呎價1.04萬元),投得亞皆老街204號原民安隊訓練中心地皮後,宣布引入策略性股東,而此人正是郭炳湘,是郭炳湘離開新地管理層後,首次以個人身分在本港與其他地產商合作;項目已於今年4月申請預售樓花,預計最快年底至明年初有機會推售。
涉228伙 料後年落成
郭炳湘與長實一直未有透露亞皆老街項目的具體設計、戶型分類等資料,但由於項目位處傳統豪宅區,料將以大單位為主打。項目總樓面逾39.4萬方呎,提供228伙,預計2016年3月落成,樓花期約19個月。
前年投將軍澳地 呎價冠絕官地
此後,郭炳湘再伙拍林建岳旗下的麗新發展(0488),於2012年12月以28.26億元作價,投得將軍澳68A2區臨海地皮。可留意的是,68A2區可建樓面逾57.3萬方呎,每方呎樓面地價約4930元,是將軍澳至今多幅推售官地中樓面呎價最貴的一幅。地政總署資料顯示,截至7月底,該地仍未申請預售。
3 :
GS(14)@2014-08-11 13:34:5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11/news/ec_gaa1.htm
【明報專訊】歷經多年爭拗,今年初獲分200億元身家的新鴻基地產(0016)郭氏家族長子郭炳湘,在與公司和平分手後,近期正蠢蠢欲動謀求復出。郭炳湘近月先後註冊新公司及將現有公司改名,籌組「帝國集團」。消息人士向本報指出,近期市場盛傳郭炳湘正在揀選適合「殼股」,擬借殼上市另起爐灶。
發言人:暫未有上市計劃
郭炳湘發言人昨晚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確認近期已改組兩間私人公司,計劃發展顧問及建築業務,惟目前未有上市計劃。
4月偕舊臣組公司 早前兩公司改名
本報翻查資料,郭炳湘旗下多間香港公司在近數個月頻有動作,其中首先在4月註冊成立「郭氏學者協會有限公司」,創辦成員除了郭炳湘本人外,更有「新地舊臣」、曾任郭氏基金總幹事及政府新聞處長的丘李賜恩,由於該公司屬擔保公司,估計成立目的將傾向慈善用途。
不過,郭炳湘其後在6月及7月,先後將旗下兩間私人公司Legacy Group及立匡,改名為「建國建築工程」及「帝國集團顧問」,兩間公司均由郭炳湘私人直接持有,其中帝國集團顧問,與郭炳湘2012年底偕麗新發展(0488)聯手投得將軍澳住宅地皮的帝國集團控股名稱相近,估計將是郭炳湘「帝國」的核心子公司之一。
盛傳揀選殼股 麗新系曾炒起
據消息人士透露,近月市場上一直盛傳郭炳湘正在揀選適合的上市公司借殼上市,並一度因此令與郭炳湘頻頻合作的麗新系股價炒起,而瑞安房地產(0272)主席羅康瑞旗下、今年3月公布獲獨立第三方接洽的瑞安建業(0983),據傳其中一個斟洽買家正是郭炳湘,惟因價格問題而未能達成協議。
「帝國集團」辦公室設於灣仔
根據資料,建國建築工程及帝國集團顧問兩間公司註冊地址均為灣仔夏愨大廈一個寫字樓單位,本報記者早前到現場查訪,見到門口公司名稱印有「帝國集團」,該地址與「帝國集團控股」一樣,相信是郭炳湘「帝國」的基地。
郭炳湘在2008年因兄弟失和被解除新地主席職務後,近年一直有做私人投資,首先在2010年入股長實(0001)旗下何文田住宅項目,翌年聯合海峽兩岸富豪,包括世茂房地產(0813)主席許榮茂、恒基地產(0012)副主席李家傑及台灣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等,組成合營公司海峽建設,現時在南京、福建等均有地產項目投資。
暫僅將軍澳住宅項目列上市資產
不過,據了解郭炳湘的初步計劃,暫時只將與麗展合作投得的將軍澳住宅項目列入借殼上市的資產範圍。事實上,郭炳湘已先後兩次伙拍林建岳旗下麗展投地,除將軍澳地皮外,去年11月再度合作競投中區美利大廈文物酒店,惟項目最後由會德豐(0020)以44億元奪得。
有本地家族基金經理表示,郭炳湘近年私人發展以合營項目為主,普遍未達成熟階段,倘若需要集資平台,估計借殼上市可能會較大,「由他改組公司動作來看,他想要一個新地盤(上市公司)的機會很大」。
明報記者 鄧偉忠 毛婷婷
BreadTalk老闆賣龍鬚糖起家
1 :
GS(14)@2014-08-11 13:39:2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11/news/ec_ecb1.htm
【明報專訊】租金、食材、人工「三高」是飲食業的緊箍咒,但只要有「好橋」,生意一樣可以愈做愈大。有如「星洲版美心」的飲食巨企BreadTalk集團,其創辦人郭明忠30多年前正是靠港人再熟悉不過的龍鬚糖,「變」出今天營收逾30億元的美食王國。不過郭心目中的美食版圖更為遼闊,他接受明報專訪時透露,未來4年準備在中國內地開最少1000間分店。
港人對BreadTalk不陌生,除了同名的BreadTalk面包連鎖店,主打吐司的「Toast Box」和「大食代」美食街都是由其創辦。集團2005年才以大食代打入香港市場,但郭明忠與龍鬚糖,卻是「識於微時」。
到台讀書賣小食賺生活費
郭明忠是地地道道的新加坡人,年少因在當地一家港人開辦的手工藝中心工作,學會了製作龍鬚糖的手藝。中四畢業後,喜愛美術和中文的郭明忠隻身跑到台灣修讀美專,身上只帶父親所給的2000坡元積蓄。「買了去台灣的機票後,那些錢已不夠交學費,只能寄宿朋友家」。
在朋友建議下,郭明忠決定到超市擺檔製作龍鬚糖,賺取生活費。當時龍鬚糖在台灣是罕見食品,郭明忠的生意於是愈做愈火紅。後來他又有妙計,在台灣引入東南亞小食,慢慢做到連鎖規模。
留台11年之後,郭明忠1993年返回新加坡,並再度出新「橋」,用美食街的概念將台式小食引入當地。
三年後,他決定將美食街延展到中國,開設首間「大食代」。但由於對中國市場認識不足,郭明忠說打入中國頭7年,交了近2000萬坡元(1.2億港元)的「學費」,「所有以前賺的錢都繳光了」。
中國生意舉步維艱,但郭明忠在老家新加坡創辦的BreadTalk麵包店,卻廣受當地人歡迎,2000年開業後,僅兩年已有20間店。當時他完全可以放棄中國的生意,專注發展新加坡業務,但他選擇堅持下去。
堅持中國業務 交了7年學費
在此,郭明忠說了名畫家畢加索的故事︰「畢加索生前常被問起最喜歡自己的哪幅作品,而他總是回答『我最喜歡的畫還未出現』」。他最佩服的,是畢加索不斷嘗試自己不懂做的事、希望創造出更好成績的精神。
七年的學費並沒有白交。郭明忠從每個失敗的定價策略、食物口味和推廣方式,反覆調整、學習,對中國市場的掌握於是愈發透徹,「學費」也開始回本。及至去年底,BreadTalk集團在中國的分店已達405間,去年中國收入1.73億坡元。他交的學費,已翻了近8倍。
隨「主場」新加坡臨近飽和,郭明忠決定加快大中華市場的發展。目前中國對集團收入佔比約三成,郭的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將佔比提高至五成,「到2018年,中國的總店數最少要到1000家」,即今年起每年要開近150家店。許多國際名牌近年才來華發展,郭明忠卻是準備收成。
明報記者 陳悅
2 :
GS(14)@2014-08-11 13:39:5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11/news/ec_ecb2.htm
港租貴 謹慎控成本
2014年8月11日
【明報專訊】BreadTalk集團現有五成生意來自新加坡,為尋求更大的增長空間,郭明忠力發展內地市場之外,對香港也十分看重。不過他坦言香港租金太貴,擴張會傾向謹慎。
去年香港佔BreadTalk集團收入近一成,達5314萬坡元(約3.3億港元)。目前為止,香港的BreadTalk和Toast Box各有15間,另有7個大食代美食街(見表)。郭明忠表示,2005年才首度來港開業,由加盟商管理首間大食代,但由於經營不善,集團兩年後決定收回營運權,目前香港的店舖全部屬於直營。
儘管近年外國品牌爭相來港開店,郭明忠認為物色店舖不算難,「香港的店舖多,轉手也快,但租金卻很貴」。他說仍有意在港開店,但要量力而為,謹慎控制租金成本。
物色7000呎店舖
大食代美食廣場佔地一般要逾萬平方呎,郭明忠坦言這類大面積的店舖難找,未來物色店舖時,也會考慮6500至7500平方呎的店舖。而BreadTalk麵包店也可以改用面積較小的店,通過提高營運效益,「用600呎的店做出1000呎店的生意額」。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