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僕加薪 高層3.42% 中低層4.12%工會不滿無參考私企升職加幅
1 :
GS(14)@2015-05-20 08:17:55■中低層公務員今年加薪幅度或略高於預測通脹3.2%。朱永倫攝
【本報訊】攸關17萬公務員加薪幅度的薪酬趨勢調查昨日出爐,扣除遞增薪點後,高層公務員薪酬趨勢淨指標為3.42%;中層和低層公務員分別是4.12%及3.02%,按慣例政府會將低層加幅與中層看齊,即統加薪4.12%,最終加幅略高於今年預測通脹3.2%。今年加薪幅度在過去6年排第4,有公務員代表批評薪酬趨勢調查有盲點,低估加薪幅度。記者:潘柏林
今年薪酬趨勢調查依據105間公司合共16.7萬名僱員過去一年的薪酬變動,得出各層公務員薪酬趨勢指標。今年低層公務員薪酬趨勢總指標為4.73%,略低於去年的5.32%,在扣除公務員遞增薪點後,薪酬趨勢淨指標為3.02%。而中層公務員薪酬趨勢總指標為5.06%,扣除公務員遞增薪點後,薪酬趨勢淨指標為4.12%,屬加薪幅度最高的群組。
高層淨指標去年5.96%
高層公務員過去一年兩度加薪,分別達5.96%和3%,今年度則大倒退,高層公務員薪酬趨勢淨指標為3.42%,加幅較去年5.96%大跌。高級公務員協會主席陳世炯指,私人人力資源公司的調查加薪幅度約在4.5%至5.5%,質疑公務員加幅偏低,「呢個加幅同舊年比少,近50%,係咪相差得咁大呢?大家心中有數」。據悉,出現落差與薪酬趨勢調查計算方法有關。今年部份公司有多達五成僱員升職,這批升職僱員加薪幅較一般僱員高。但按慣例,因升職而加薪的數據,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剔除,不納入計算。有公務員代表認為,有公司過去一年因應搶人潮,透過升職加薪鼓勵員工,並非一般按年資晉升。若數據不被採納根本未能反映市場狀況,「如果呢啲數據都計埋,今年公務員加薪幅度應該會更高」。
前紀評代表促考慮士氣
陳世炯促請政府檢討公務員薪酬調整機制,考慮引入與通脹掛鈎元素,將私人企業升職後加薪的數據納入計算。第一標準薪級公務員評議會職方主席李惠儀表示,對調查結果感無奈、失望,擔心影響低層公務員士氣。她希望實際約加6.29%,追上過去一年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升幅6.1%,她否認是獅子開大口。華員會副會長利葵燕不評論是否滿意指標,稍後會仔細審閱報告,再向政府提反建議。而警察評議會及紀律部隊評議會連續第二年杯葛薪酬調查機制,本身是入境事務主任協會主席的前紀評代表倪錫水表示,對公務員可能只加薪約3%至4%失望,「連通脹都過唔到」。他促請政府交代調整公務員人工時,考慮公務員士氣、通脹及經濟數據的比重,否則紀評無意重返調查機制。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主席黃錦沛強調,調查專業公正和公平。委員會下周二再開會確認指標,再交由行會決定公務員今年的加薪幅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20/19154007
遞增薪點扣減比率創新高
1 :
GS(14)@2015-05-20 08:18:11【本報訊】今年低層公務員薪酬趨勢總指標達4.73%,原本跑贏高層4.42%。但政府在計算加薪指標時,要扣減的遞增薪點(俗稱跳point)影響,避免雙重加薪。今年低層公務員要扣減比率創歷史新高,達1.71%,令薪酬趨勢淨指標僅3.02%,最終跑輸高、中層。有工會代表指出,隨着公務員退休潮,政府增聘公務員數目持續上升,令到要扣減的遞增薪點越來越高。
對頂薪員工不公平
翻查資料,過去6年低層公務員扣除的遞增薪點節節上升,由2010年0.74%,增至今年1.71%,令加薪幅度縮水。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表示,扣減1.71%創歷史新高,對已達頂薪點、未能「跳point」的員工非常不公平,工會下周會向當局遞交建議書,要求取消先扣減遞增薪點的機制。高級公務員協會主席陳世炯預計,未來扣減遞增薪點的比率有升無跌,對基層、尤其已經達到頂薪點的公務員最為不利,「佢哋冇得跳point之餘,仲要扣減遞增薪點」,促請政府檢討有關安排。■記者潘柏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20/19154013
魏綺珊獻計宣傳少糖飲品走甜減5毫
1 :
GS(14)@2015-05-20 08:23:26■魏綺珊稱若飲品走甜減5毫,可增加市民減糖誘因。馮就康攝
【今日少甜】【本報訊】走甜減5毫?有「美女主播」之稱的魏綺珊獲政府邀請加入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憑着豐富的傳媒、公關與戲劇工作經驗,相信可為委員會注入新的宣傳思維,「膠袋一個要5毫,飲熱檸茶唔落糖可以減5毫,要一包糖就收番5毫」,她相信可成為推動市民減糖的誘因。記者:陳沛冰魏綺珊認為要市民減少攝取糖份,應從食物製造商及食肆做起,因經常發現不少食物或飲品真是甜得過份,「唔明點解汽水要咁甜?點解整蛋糕一定要落咁多糖?」她指,曾到酒店用午膳,最後一道甜品全個是忌廉,「唔知用咩打(忌廉),食一啖好似食10匙砂糖落口」。
自製甜品盡量少糖
學做甜品之後,她才發現原來一小件蛋糕要用大量糖及牛油做成,自此減少吃坊間的蛋糕。她認為甜品不一定要落很多糖,「甜品嘅精髓係材料獨有嘅味道,唔係完全靠糖。好似生果、朱古力本身已經有味道,加咗好多糖,係糖水蓋過其他材料嘅味道」。若食肆甜品太甜,她會懷疑可能是其他材料不夠新鮮或烹調技術問題。她自製甜品會盡量少糖,「心太軟想重朱古力味,可用黑朱古力,糖份少,唔使好甜但好香朱古力味」。不少人曾建議大型連鎖食肆可減少糖包的份量,或不在餐桌上放糖包,減少市民攝取糖份。記者問魏綺珊對食肆減糖有甚麼建議時,她想了想,說曾有食肆為環保或減少浪費,推出少飯減1元,「如果唔落糖可唔可以減5毫子?散裝糖難做啲,如果(食肆)係用一包包糖,要一包糖收5毫子,包裝糖係計到數」。對於食肆實際執行會否有困難,她說:「唔需要做好多嘢,寫單時寫價錢喺旁邊,等如飲凍飲加2蚊,要糖加5毫子」。她相信對消費者有減糖誘因,「落一包試過都得,就唔會再落兩包糖,甚至慢慢唔需要糖,健康又慳到錢」。但她擔心對食肆誘因不大,「食肆未必覺得着數,因為糖唔貴」。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暫未提出減糖目標,魏建議飲熱咖啡、奶茶由落2包糖,慢慢減至1包,「一個月落少30包,一年落少365包已經好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20/1915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