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對銀行業發展趨勢的思考:未來銀行的四大可能方向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22

對銀行業發展趨勢的思考:未來銀行的四大可能方向
作者:黃誌淩


在信息經濟和互聯網金融沖擊下,在金融媒介多元化競爭中,商業銀行如果不改變將難以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和客戶需求。因此,有人預言商業銀行將成為“21 世紀行將滅絕的恐龍”。而我認為,行將滅絕的可能只是商業銀行的傳統經營模式,市場和客戶在進化,商業銀行在進化,未來商業銀行的形式和承載內容將迥異於當今。雖然我們現在還無法確定未來銀行到底是什麽樣,但一些方向性的趨勢值得我們重視。

方向之一:未來銀行可能是數據驅動的銀行

大數據時代已經悄然來臨。大數據用來描述規模巨大、類型複雜的數據集合,被譽為是繼雲計算、物聯網之後,IT 產業又一次顛覆性技術變革,引起各方高度關註。2011 年,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宣布“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近年來,IBM、甲骨文、SAP 等業界巨頭紛紛收購與大數據有關公司,加速布局大數據領域;2012 年,達沃斯論壇報告《大數據,大影響》稱大數據像貨幣和黃金一樣,成為新的經濟資產;2012 年,奧巴馬政府宣布投資2 億美元啟動“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旨在增強對海量數據的搜集和分析萃取能力。

隨著數據庫和數據挖掘技術發展完善以及數據來源迅速擴展,作為數據密集型行業,銀行業將在更廣領域和更深層次獲得並使用涉及客戶方方面面,更加全面、完整、系統的數據,並通過挖掘分析得到過去不可能獲得的信息和無法企及的商機。由此可見,金融數據密集但目前尚未充分開發的商業銀行大有文章可做,數據和數據應用能力將逐漸成為其戰略性資產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對客戶營銷、產品創新、績效考核和風險管理等必將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商業銀行經營方式也將從以產品、客戶為中心過渡到以數據為中心,數據驅動將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目前,第三方支付機構擁有的海量數據資產已經對商業銀行形成挑戰,未來比金融脫媒更令人擔心的可能是客戶數據脫媒和信息脫媒,最終導致客戶流失、服務能力降低。

通過大數據技術和數據挖掘分析,商業銀行將整合內外部數據資源,提供全新溝通渠道和營銷手段,提升客戶體驗;豐富客戶全景視圖,挖掘既有客戶需求,創造新的客戶需求,提升客戶價值創造能力;優化運營流程,提升管理精確度,研究預測市場營銷效果,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具體體現為:

一是大幅提升客戶體驗。大數據對銀行意味著巨大商機,運用大數據可以強化客戶體驗,提高客戶忠誠度,那些善於利用數據分析引導決策的銀行將獲得更多競爭優勢。通過大數據挖掘和分析,銀行將由“被動”提供產品向“主動”設計產品轉變,由“廣泛撒網”營銷向“精準制導”營銷轉變,由“經驗依賴”決策向“數據依據”決策轉變;銀行對客戶行為習慣和偏好進行分類匯總,提煉出客戶需求信息,將即時或潛在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有針對性地推送給客戶;優化各類營銷資源配置,以合適的營銷渠道和促銷策略對客戶實施精準營銷;為客戶量身打造金融解決方案,推行客戶自主定制服務,極大改善客戶體驗。

二是引導客戶及員工行為。大數據時代,對知識的占有意味著從對歷史的了解,轉變為對未來的預測能力。銀行不需要見面就可以全面了解客戶和員工,將打破客戶傳統的消費、理財等金融行為和員工固化的操作、思考及服務行為模式,以數據分析引導客戶更為理性的金融需求和行為,激發員工服務創造力,進而促進銀行發展。如通過網點、社交媒體和網絡,銀行有條件及時搜集來自各個渠道、各種類型的海量數據,並利用大數據技術加以整合,及時了解客戶對產品、服務、定價或政策調整的反應,並及時知曉員工的真實情緒。當客戶的反應對銀行有利,銀行可以積極介入,實現更好的營銷和服務;當客戶的反應對銀行不利,銀行也能及時發覺並妥善處理,對員工的動向也能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加以引導。

三是指導銀行打破固有經營模式。大數據時代,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科技發展,門戶網站、社區論壇、微博、微信等新型傳播方式興起,移動支付、搜索引擎和雲計算廣泛應用,在為銀行創造全新客戶接觸渠道的同時,構建起了全新的虛擬客戶信息體系,打破了銀行固有經營模式。銀行得以運用來自網點、P C、移動終端、傳感器網絡等渠道的結構化、非結構化海量數據,通過高效信息分析不斷調整自身改革戰略,在可承受範圍內適時調整自身風險偏好,隨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及時調整自身經營結構,從而創造先發競爭優勢。通過層層交織的數據網絡,編織出各種信息鏈條最終將客戶、員工與銀行串成一個完整有機體,在這張嚴密的信息網絡中,智慧創造價值,智慧促進發展,智慧推動變革。

在大數據支持下,未來銀行的形象可以描繪為這樣一張藍圖:有整合完整的客戶行為數據,充分了解客戶消費和投融資偏好,能夠據以實時為客戶提供針對性服務。當客戶走入銀行,輕輕點擊觸摸屏,銀行可以根據指紋等生物信息快速識別其身份,並通過客戶交易及消費行為記錄、收入情況、各種貸款及固定還款情況推測客戶可能要實現的交易需求。同時將客戶的基本特征與大數據分析結果比對,推測客戶可能的風險承受能力平均值及傾向性理財需求,為客戶提供一款適合其性格及消費習慣的個性理財產品,並配套產品服務推介。讓每一位客戶感覺到其享受服務的專屬性,不再為每天接收大量無針對性的理財產品發售信息而備感頭痛。

方向之二:未來銀行可能是移動為主、多渠道無縫銜接的銀行。

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的互聯網成就了“互聯”的扁平世界,手機、平板電腦、網絡電視、可移動設備、物聯網… ;社交網絡、移動APP 等各類創新,正促使我們加速從“互聯”世界邁向基於移動互聯的“超互聯”世界。隨著傳統金融機構、移動運營商以及第三方支付機構攜手合作,移動金融領域加速崛起,銀行業進入了嶄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正在從根本上重構社會生活方式,也終將改變銀行經營運作模式:智能銀行+ A P P 已經深入現代生活,90 後、00 後視之為生活常態,銀行客戶越來越把通過各類新科技使用銀行服務視為理所當然,銀行業務也像水、電、煤氣一樣通過科技手段提供。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科技創新帶來的心理沖擊和科技創新的擴散效應推動著銀行客戶行為發生改變。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自我實現需求是人類的最高層次需求。科技創新使銀行客戶評估時間、設定預期目標和看待自我等心理發生著巨大變化,人們更容易滿足自我實現需求。例如,新的溝通模式使客戶對時間的認識改變,由工作日的定時服務變為7x24小時無間斷實時服務,客戶主體地位彰顯;無需行員協助完成交易,客戶能從中得到傳統互動模式所沒有的主控感和成就感;社區式銀行使客戶歸屬感得到滿足,通過在銀行的行為可以找到“誌同道合”的夥伴,等等。而很多傳統業務需要客戶到銀行網點辦理,感覺主動權在銀行而不在自己,會讓人產生一定的無力感甚至無助感。根據麥肯錫對亞洲客戶的調查,客戶對主動性、可控性的重視甚至高於對價格的重視。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科技創新日漸普及是促成銀行客戶行為改變的另一重要因素。隨著科技進步,創新技術擴散速度越來越快,電話為50 年,電視為22-25 年,手機和P C 為12-14 年,互聯網為7 年,蘋果產品為3年,FACEBOOK 僅用2 年,現在流行產品往往只需要數月時間。如果銀行創新和改善客戶體驗的速度跟不上客戶采用新科技的速度,就會陷入劣勢,甚至可能因為中介和第三方機構的積極創新而流失客源。銀行供給與消費者需求間的巨大鴻溝正在被支付寶、P2P 借貸平臺、余額寶等更靈活的競爭對手快速填滿,將“我們是銀行”、“金融業管制很嚴”、“系統及作業流程老舊無法配合”作為阻礙創新的借口已經行不通。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銀行客戶行為受技術影響分四個階段:1. 網絡和通訊媒介影響。客戶可以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在方便的時間使用自己的錢,到銀行櫃臺的必要性銳減。近10 年,美國銀行臨櫃交易比例從50% -60% 驟減至5%,而用網絡、客服中心、ATM進行交易已達95%,這一趨勢在中國銀行業也越來越明顯。2. 熒屏和智能手機普及。客戶使用手機方式快速改變,手機可實現的應用日益複雜,移動互聯對各行業的顛覆性影響開始出現,銀行遠程服務向智能手機終端轉移。目前,中國智能手機普及率為54%,而美國為69%。3. 移動錢包(無卡、無現金)出現。移動錢包將智能手機與信用卡/ 儲蓄卡整合,使移動支付交易比例大幅提高,客戶現金需求大幅萎縮。目前,中國手機銀行客戶已達到一定規模,隨著移動錢包業務發展,手機可能成為很大一批客戶的賬戶,加之余額寶、京東白條、公交卡、預付卡等移動支付方式推陳出新,對基本銀行賬戶的競爭將開展,銀行與其賬戶脫鉤可能顛覆金融服務產業。4. 人人是銀行的概念得以實現。通過各種移動設備,銀行服務無時無處不在,銀行不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行為,客戶可以用最佳方式使用銀行業務。

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化銀行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地域的移動。無論你在世界哪個角落,銀行都在你身邊。隨著全球一體化發展,地域間的距離似乎在無形中不斷縮短,公司或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拓寬了活動範圍,國內城市間的移動已是常事,國家間的移動也越來越頻繁,或工作,或旅遊,或學習,我們總希望熟悉的金融環境伴隨著我們的生活一起移動。未來銀行必須跟上甚至引領這種變化,使城市間、國家間的服務實現快速反應,國內外一體化,本外幣一體化,才能全面滿足客戶需求。第二是時空的移動。利用客戶生命周期視圖實現對客戶的三維立體式管理。如果說建立客戶統一視圖是二維管理,那麽建立客戶生命周期視圖才真正實現了三維管理。從一個人出生到消亡,一個企業創始到蓬勃發展,會遇到怎樣的時間節點,每個時間節點需要與銀行發生什麽樣的關系,銀行可以通過現有客戶建立這樣一條脈絡(模型),據此為新客戶或者尚未到達某個時間節點的客戶提供幫助。如,為創業人士提供交流平臺,並用創業成功的案例幫助其成長;為剛參加工作的客戶提供住房貸款、信用卡等產品;在客戶離世時為其子女提供墓地貸款。甚至在客戶未到達或者剛到那個時間節點,客戶尚未清晰知道自己下一步需要什麽時,銀行是幫助他步入人生下一個階段的朋友。第三是渠道的移動。任何渠道都只是接觸客戶的媒介,未來銀行應該是觸手可及的。隨著智能手機普及,將生活所需的一切都裝在口袋里已經近在眼前。網點就像酒店大堂一樣,總有一天會從我們身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電話、視頻、指紋、人臉等電子化識別方式。移動支付、移動貸款、移動理財,不再需要到網點提供繁瑣的證明和抵押材料,因為這些都可以從銀行系統中獲取,未來銀行需要做的只是為不同客戶匹配不同產品和額度。

移動互聯網快速改變銀行,未來銀行將形成以網銀支付為基礎,移動支付為主力,網點、電話支付、自助終端、微信銀行等多種渠道為輔助,多渠道無縫銜接的銀行。與此同時,我們要註重傳統網點的轉型,網點在服務傳統客戶(那些不願意使用網絡和手機銀行服務的客戶)外,還要更多承擔宣傳、提升用戶線下體驗的職能。銀行通過各種渠道提供一致的服務,客戶也在不同渠道體驗到一樣的服務。

方向之三:未來銀行可能是專業、智能的銀行

專業化銀行是指在金融市場競爭中,將某一特殊金融服務從傳統銀行價值鏈分離,通過專業化服務和風險控制,降低運營成本和經營風險,並憑借在細分領域的優勢積累獲得生存、發展和超越空間,有效避免過度競爭下的價格戰與風險邊界拓展,最終實現更高資本回報和更快業務增長。

20 世紀70 年代以來,隨著電子化和全球化推進,金融創新速度加快,金融產業鏈被重新分解和再造。在此過程中多種專業化銀行營運而生:信用卡和應收賬款證券化創新,使個人消費貸款業務從傳統銀行鏈中分離出來,產生了專業化信用卡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國運通公司;而抵押貸款證券化誕生將房地產貸款從傳統銀行價值鏈中分離,出現了專業化抵押貸款擔保銀行、專業化抵押貸款零售銀行、專業化抵押貸款證券化銀行; 此外還有專業化教育貸款銀行、專業化服務於金融機構的清算行、專業化發放汽車貸款公司、專業化中長期項目貸款銀行、專業化船舶融資行和專業化金融產品分銷商等,現代金融體系功能已經被分化為多個專業化領域(見圖1)。



未來銀行將致力於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和體驗,增加客戶黏性。從美國等成熟市場發展經歷看,只有少數銀行走向“大而全”,更多銀行走向了地區化或專業化。在金融創新和金融脫媒沖擊下,面對海量存量客戶和潛在客戶,面對同質化競爭,綜合性銀行的專業化發展應重點立足規模和資本優勢,致力於提供整套金融解決方案,包括財務戰略和管理、稅務規劃、內控合規計劃、員工福利薪酬計劃、供應鏈管理計劃等,增加客戶黏性。同時,尋找並購專業化銀行機會,最終成為建立在專業化分工和專業化並購基礎上的現代全能銀行。

專業化服務也是商業銀行提升效率和防止過度競爭的有效途徑,並將成為未來銀行價值增長點之一。隨著利率逐步市場化,國內商業銀行存貸款利潤空間將進一步被擠壓,中間業務收入逐漸成為新利潤增長點,專業化服務有望為中間業務收入做出較大貢獻。無論是依賴於專業化體驗的個人客戶,還是依賴於專業戰略和計劃的對公客戶,都是銀行咨詢服務潛在客戶,為銀行利潤結構轉型帶來動力。以16 家上市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變化為例,從2007 年的12.43% 快速上升到2014年9 月末的25.26%,增幅超過一倍,未來這一趨勢還將延續。

未來,專業化服務達到一定程度的銀行必將是更加智慧和智能的銀行。“智慧”指更透徹的感應度量、更全面的互聯互通、更深入的洞察,可以從三個層次考量:首先是卓越的客戶體驗,無論是在實體網點或是虛擬網絡操作,當客戶能夠快捷、成本低廉(時間成本、財務成本、機會成本都會納入考量的範圍內)的享受其當下所需服務即可謂“智慧”體驗成功。其次是銀行內部員工體驗,高效簡便的操作能夠帶來更多價值創造(經濟價值、精神層次的滿足感及幸福指數),即可謂員工“智慧”達成。三是銀行風險與收益平衡,銀行自身用更少成本(監管資本、經濟資本、費用消耗)經營適當的風險給投資者創造更大價值,即可謂銀行“智慧”晉升。



智能銀行除了智慧的特征外,更加強調按照獲得洞察進行行動,包括即時為客戶提供所需的服務、快速調整業務結構等。智能銀行的構建貫穿銀行前中後臺,通過前中後臺業務流程整合和自動化、渠道整合、客戶洞察等方式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的銀行業務,以及優化且高效的流程助力更智慧的業務決策。為此,前臺需要通過新興技術和工具來實現更方便、更全面的客戶信息獲取,以敏銳的洞察來了解客戶的需求;銀行中後臺也需要通過業務流程整合、優化與創新來保證服務的高效性以及客戶良好的服務體驗。此外,在前中後臺轉型過程中需要進行集成式的風險管理,並建設動態的業務支持基礎設施來快速靈活地響應和支持業務的變化,以確保轉型的成功。

方向之四:未來銀行可能是跨界的銀行

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競爭加劇,行業間相互滲透、交叉融合,已經很難對企業或者品牌清楚界定其屬性,跨界經營成為潮流和趨勢。跨界銀行就是銀行依據不同產業、產品、環境、偏好的消費者擁有的共性、聯系的消費特征,把一些原本沒有任何聯系的要素進行滲透、融合與延展,通過產品、渠道、支付等服務手段的合作和經營,以贏取目標消費者好感,從而實現市場和利潤的最大化。

基於移動媒介、數據經驗和專業服務支持,未來銀行必將突破傳統服務邊界,挖掘更多利潤增長點,銀行服務無處不在、無所不包。麥肯錫預估,到2025 年全球將有三十億人被網絡連結,移動網絡將造成高達10.8 兆美元直接經濟沖擊,金融、零售、醫療照護、教育等領域將全面掀起移動革命。移動革命的特點是依托互聯網,以破壞者姿態把手伸進人們想象不到的領域,改變獲利工具、改寫產業遊戲規則,促使現有產業洗牌。銀行業也不例外,無論主動還是被動,跨界經營時代已經開始。

首先,銀行將會廣泛開展跨界合作關系,以即時滿足客戶需求。銀行產品或交易將融入客戶日常生活,例如購房過程和房貸銷售結合;旅遊、汽車4S 店、零售商等。客戶是屬於別人的,不再只屬於銀行,銀行只是支撐起銀行功能服務體系的生產者、網絡和流程。銀行必須擁有產品、交易和支付的平臺,並積極引入新技術、形成廣泛的夥伴關系。如建設銀行的 “E商貿通”就是以大宗商品、零售批發市場、物流、電子商務等平臺型客戶為服務對象,為平臺及平臺上的商戶、會員提供資金結算、分賬戶管理、托管、信貸資金監管等服務,優勢明顯。中信銀行與百度公司共同宣布推出中信百度貼吧認同信用卡,並同步在百度貼吧推出“3D 金融服務大廳”;百度為中信銀行定制互聯網平臺管理工具、信息發布工具、開發運營功能等技術支持,並提供營銷推廣、後臺數據監控等服務;中信銀行和百度還將充分利用各自在金融、互聯網領域的優勢,開創基於O2O 模式下的個性化“社交消費”新模式,為用戶提供更多元的消費金融服務。

其次,銀行將會對跨行業競爭對手進行反滲透。近年來,隨著第三方支付的快速發展,銀行的支付結算業務面臨嚴峻挑戰:客戶交易具體信息被屏蔽,銀行逐漸淪為第三方支付的資金通道。據調查,去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的年度交易總額達到人民幣1.2 兆元,這個數字還會快速成長,到2017 年將逼近人民幣12 兆元。對照去年中國五大銀行的營收僅人民幣1.93 兆元,今年前三季僅人民幣1.6 兆元,跨界搶錢的網絡業者們,已經把傳統銀行逼到墻角。為改變這樣的被動狀態,國內不少銀行紛紛進軍電子商務和其他領域。目前銀行電商網站有幾十家,建行的B2C 購物商城已開業兩年,其他如工行、農行、中行、交行、招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等皆涉足電商。平安銀行成立了陸金所網絡投融資和房屋自主交易平臺等等。

跨界銀行的依據不是簡單功能互補,而是用戶體驗性互補。據目前銀行業競爭態勢,不難判斷商業銀行還將進一步延伸其金融服務鏈條,拓展至客戶生活方方面面,金融服務將無處不在:未來銀行將通過與第三方支付、旅遊網站、運營商等外部合作資源對接,借助於第三方快速接入各大平臺,形成銀行、客戶、第三方三位一體,以金融服務為核心、客戶需求為導向、開源服務為支撐的新型服務模型。客戶只要登錄銀行網銀或手機銀行,就能順利完成購物、買機票、看電影、訂酒店、看病、房屋買賣等一系列看似與銀行傳統業務無關的行為,在銀行網點的會議室里邊享受星巴克咖啡邊完成商務合同簽約可能也不再只是假想。

來源:中國金融家 作者:中國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黃誌淩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43

經緯張穎對話王禹媚:互聯網牛市 “荒誕”背後邏輯何在?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21

經緯張穎對話王禹媚:互聯網牛市 “荒誕”背後邏輯何在?
作者: 張穎、王禹媚


最近,A股互聯網牛市不斷超出想象:暴風科技逆勢出現第30個漲停板,市值直逼優酷土豆;樂視網市值站上1000億,東方財富1200億,這是瘋了嗎?

而另一方面: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股價跌破80美元,5個月蒸發了700億美元,阿里的冬天沒來,阿里股東的冬天先來了。

這些“荒誕”背後,邏輯何在?

華泰證券首席分析師王禹媚認為,短期趨勢沒有人能夠判斷,但對於中期和長期,方向已經非常明了——泡沫正在刺激越來越多的好公司回歸A股。

換言之,暴風科技之所以能連續30個漲停,正是因為A股互聯網公司的稀缺性,對於投資者來說,暴風、樂視、東方財富,這些股價高到天上去的公司,其實更多意味著“錯過的機會”,誰能發掘下一個暴風科技,誰才能真正從股市里賺到大錢。


那麽,下一個暴風科技會是誰?

目前,分眾傳媒、完美世界、盛大遊戲正在籌備回歸A股,天涯社區要上新三板,連羅永浩的錘子科技也要往新三板走。

經緯中國創始合夥人張穎透露,經緯成立至今投了230多家企業,其中110多家企業是美元架構,但是過去幾個月以來,其中40多家正在拆除結構,準備回歸國內資本市場。

在張穎看來,優秀互聯網公司回歸A股上市未來將成為一個巨大潮流,未來A股市場上的互聯網企業數量將比目前有10倍甚至30倍的增長。
簡而言之,在A股的泡沫之下,一場轟轟烈烈的屬於互聯網資本、甚至是娛樂資本的盛宴即將到來。

5月6日,華泰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王禹媚和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進行了一次對話,對話中的一些觀點很有啟發。

【對話】

王禹媚:非常歡迎張總做客我們華泰互聯網+大會!最近總理也在提創業,卷起一股創業風潮,以至於在咖啡館里面各種創業者拿著計劃書找風投。你最近是不是很忙,有沒有時間騎摩托車呢。聽說你是投資大佬里面摩托車騎得最帥的。

張穎:還是有時間的,我覺得工作最終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王禹媚:這麽多創業者,我們接觸什麽類型的創業公司比較多?可以不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他們的商業模式和方向。

張穎:我們08年成立時成員主要是我跟邵亦波以及當初幾個一起共事過的投資小夥伴,到今年已經7年多了。可以把我們簡單理解為天使和早期的移動互聯網和醫療的投資機構。除了這兩大行業,我們幾乎不做任何其他的投資。我們80%的專註點還是在移動互聯網,到現在在這個領域投了將近150家公司。

最近我覺得我們還在移動互聯網的一些比較細分的行業里面繼續發力,移動社交,O2O,我們也非常看好,包括遊戲我們還在繼續的做。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我一直覺得交易平臺也是我們做的不錯的領域,投了不錯的公司。確實現在市場上稍微有點火,去年像我們這樣的一線基金,包括紅杉的老總也在場,我們每一家幾乎都投了一百家公司。我不知道紅杉的數據是多少,我們投了將近90家新的公司,所以節奏還是比較可怕的。

我補充一句,我記得經緯在2010年底開始系統性地布局、發力移動互聯網早期公司的時候,有一些風險投資機構總在嘲笑我們,就像他們嘲笑一些人民幣的基金,說我們是不懂行業亂投。當初我們自己的想法就是,這是一個大的浪潮,中國的整個的經濟結構也在改變,然後互聯網在里面會越來越重要,移動互聯網又是互聯網大領域里面最重要一塊,我們也就沒有多說地埋頭苦幹。今年看我們過去三四五年的發展,我覺得當時笑我們的基金也不敢再笑了。

王禹媚:經緯一直是A股投資人非常仰慕的,我們了解美元基金的時候,我們在想A股某個投資故事的時候往往對標一家已經做出來的優秀的公司,最後發現都在你們手上。最近網上有一個段子說用“一帶一路”造句——我回家的路上那一帶,一路上都是炒股的,可見A股有多火。對這樣的狀況我們VC是什麽樣的感覺,對這個現象是怎樣來看的呢?

張穎:從創業版的產生到現在,我覺得大多數的一線二線美元基金對互聯網公司在A股上市的態度,關起門來說就是傲慢不屑和看不懂。他們都覺得現在在A股上市的很多互聯網公司,對他們來說都是垃圾公司,都看不上,很多人在私下都在嘲諷,然後態度也是各種各樣的鄙視。

我覺得這本質上是錯的,本質上這些人未來也賺不到A股的大錢。簡單的來講,我們自己內部是這麽認為的,就是中國人的公司,中國人的品牌,就是應該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市,短期之內你如果看我們A股資本市場的波動,我是沒有太多判斷。我剛才跟江總(江南春)聊天,我們兩個都是比較謹慎的人,我自己在股市,在A股也沒有一分錢。中期我謹慎樂觀,但是長期來說是極其看好中國優質互聯網公司回歸A股或者是在A股上市,非常看好。而且我們經緯也在成體系的做這一方面的布局跟改變,所以未來我希望坐在這邊的很多基金經理會看到越來越多經緯系的公司在A股上市,大概就是這樣子。

王禹媚:聽到這段話在座很多二級市場投資人們心里就感到非常的鼓舞和興奮了,因為我們覺得好的籌碼,“好孩子們”接下來也要回來了,就像我們在報告里說的,A股這樣的泡沫在刺激著好公司在國內登陸。

張穎:你這句話說的非常非常的好了,我補充一句,在過去的三個月之內,像新三板或者是互聯網板塊在A股的火爆,你不管是說健康的反應了今天的現狀,還是有泡沫,但是它還是吸引了行業里面一線美元基金投的最優秀的互聯網公司的創始人們,他們開始深度的思考,然後其中一大部分人已經開始在行動上回歸A股:拆結構。這個東西是非常非常可怕的,我們內部做的工作,在一個半月以來是很多很多了,而且當我們去跟這些創始人背書時加上一些比較兇悍的而且優秀的券商的時候,其實他們意識的轉變是非常非常的快。所以說我不知道這個泡沫吸引優質公司能不能達到一個平衡點,導致我們資本市場可以平穩的過渡,但是如果我去猜中期和長遠必然會是一個良性的結果。

王禹媚:剛才有小夥伴發微信,昨天的時候大盤跌了4%,他說王禹媚你的神話要破了,我在A股二級市場要開大會,大會接近千人規模,科技板塊必暴漲。昨天夜里我也很忐忑,這個神話不能破,歷史上我開千人大會,從我入行以來專門開科技千人大會,前兩次最少也能漲3-5%,我們說今天也是不辱使命。但對於這種短期趨勢,像張總所說我們沒有人能夠判斷,短期反應的是人心。對於中期和長期,現在方向已經非常明了,大家可以理解為什麽我說,其實互聯網這一波大的牛市,結構性的牛市現在才剛剛開始,現在還在朦朧,“好孩子們”還沒有都回來,當“好孩子”都回來,這將是一場多少波瀾壯闊的互聯網行情。

張穎:我覺得我們到今天為止7年投了230家公司,其中120家是人民幣,11家是美金架構,其中有40多家在系統性的準備拆結構,120家加上40家,我覺得在未來三到五年之內會有一波波經緯系公司,包括紅杉系的最優秀的移動互聯網公司會在A股上市,這個東西是不用懷疑的,大家到時候等著看。

王禹媚:我們看經緯這一輪也是投了很多非常優秀的,包括講的第二代互聯網公司的典型代表,比如說滴滴,快的,比如說餓了嗎。這一類公司,因為這一輪互聯網公司成長路徑和估值模型和我們之前相對比較熟悉的,或者能夠從美國學習的也不完全一樣。我們在報告里面有一個觀點,叫做個VC投二級,這樣一些狀況,本質上我們這個觀點是想說我們可以越來越多的借鑒咱們早期的優秀投資人挖掘公司和標的的眼光。能不能給我們分享一下我們在篩選和投這些公司的時候比較關註什麽點,怎麽樣挖掘到這麽多優秀公司的呢?

張穎:三分努力七分靠天。其實我們做早期的很多人成功了之後,自己在房頂上把梯子踢掉了,在陳述自己有多牛B。我覺得今天的我,說你今天這樣子多少是勤奮,多少是運氣,我覺得七分是運氣三分是自己的努力和團隊的努力。這三分的努力有可能80%是團隊努力,剩下才是我。

但是反過來說,我們聚焦到三分努力,更多我覺得是對行業的專註,然後在打法有一點不一樣。比如說我們40多人的投資團隊,幾乎所有人都是從互聯網行業里面出來的產品經理、技術導向,從來不從任何一家VC公司挖人,那些牛人大多數情況不適合我們公司。你去我們公司網站,我們很多核心投資合夥人看他的學歷和背景會笑掉牙,沒有太多是名牌大學,真正都是實幹和苦幹出來的。我覺得行業的人專註的去做事,過去七年就是埋頭苦幹,在我們早期投資量很小的時候,三分田努力耕耘。慢慢隨著我們投的量多了,從一個概率的角度來說,這些優秀公司開始出來了,我把七成歸公於天。反過來說做好的天使和投資人,這個活非常非常難,現在天使成千上萬,有可能在這里面二八概率都太樂觀,可能是一九概率。

王禹媚:你認為A股會有多少家互聯網公司有機會成長為大家所期盼的、BAT之類的偉大公司,讓A股投資人也能分享這樣的收益?能否給大家分享下甄別這些偉大公司的標準?

張穎:今天樂視、東方財富、暴風這些風頭正勁的互聯網公司的數量,未來可能會乘以10,乘以30。目前國內A股市場很多基金經理或是分析師,過於看重面前的樹,卻沒有放眼未來的森林;過去關註眼前的數據,沒有真正看到未來基於用戶基礎上的商業化變現。

另外,大家可能並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在創始人身上,你看東方財富的其總、樂視的賈總、暴風的馮總、分眾的江總等等,他們在財富累積已不重要的情況下,還在拼命的做事,還在為了自己事業打拼,因而我們投資的A股互聯網公司的老總若也是這樣的人,長遠看一定取得不菲的回報。我跟江總(分眾江南春)是非常好的朋友,我在分眾擔任了七年董事,最近已有幾個月沒見過江總了,最多在微信、電話上聊聊。他對A股的一些思考、一些節奏把握,以及未來著手做的事情,會讓很多人跌破眼鏡,分眾完全不是一個簡單的廣告平臺。我不是在幫助他做廣告和宣傳,我現在也不是他的投資人,我在分眾里面也沒有一分錢,完全是基於自己的判斷。

他早就從兩三年前開始思考未來的方向、O2O的布局,我們投了30家O2O方面的公司,江總幾乎全部都知道或者見過他們的老總,所以江總在這方面的思考、未來O2O的布局會給分眾帶來第二春或者第三春,像他那麽勤奮的人,每天這樣的工作節奏,他如果都不成功那我就不知道誰還能成功。當初分眾在美國上市,經歷風風雨雨,沒有一個非常強的標的,今天回到A股,所有人都知道分眾是做什麽的,他的O2O布局一展開,大家都能看到效果,也都能理解。

你們投A股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其實數據、邏輯之類都很重要,但是需要真正看一看創始人是不是在努力做事,你去看樂視賈總,我跟他只見過一面,但方方面面會看到他在拼命的做事情,而沒有看到他為了套現去做各種各樣偷雞摸狗的事情,我不了解樂視未來會發展成什麽樣,我只知道賈總在做事,我知道東方財富的其總也在拼命做事,當你把眼界放長遠看,你會發現,他們會做的越來越好。

王禹媚:我理解張總跟我們分享的第一點是產業空間的卡位,第二點是管理層、領頭人非常強悍的執行力和堅持不懈的企業家精神,是我們重要的判斷指標。

張穎:我覺得投資公司也是如此,只要是大家還在努力做事,我們這些投資機構在自己的領域也會越來越好,讓我們的競爭對手更加絕望。

王禹媚:我們相信,你們10%的優秀投資機構會分享90%的利潤的。因為時間比較有限,我只剩最後一個問題,你們之前投了獵豹這樣到海外上市的公司,也會投已經登陸A股的公司,對於這一輪互聯網的國際化浪潮和本土化生根,你是如何看待這兩個方向?對於我們《重構的三次方》報告里面所講的觀點——這一輪中國有機會引領世界,你是否認同?

張穎:對於很多海外上市的中概股,老美不能理解,而對自己業務很有信心的企業就會回歸。每一個公司的創始人都有他自己的思考,比如說我們有100多家VIE結構公司,一開始有五六十家想要拆結構,真正開展動作的只有20多家,我覺得每一個公司老總在這個節點的自我思考確實是非常立體的,而且有時也是比較煎熬的,因為他自己本身也不是資本高手。反過來說獵豹,還有我們投的陌陌,還有我個人參投的、紅杉投的聚美,這些老總每個人想法都不太一樣。未來既然老美理解不了,老美低估了我的公司,我如果有機會私有化,回歸自己國家的資本市場展現我的魅力,那就應該回來。

附:張穎先生、王禹媚女士介紹



張穎先生現任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福布斯中國最佳風險投資人、2008年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曾擔任美國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中國區首席代表,荷蘭銀行創投業務部高級投資經理,所羅門美邦分析師。



王禹媚女士現任華泰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TMT行業負責人,互聯網和傳媒行業首席分析師。代表報告《重構的三次方,我們迎來最好的時代—“互聯網+”系列報告之一:總概篇》。2012-2013年新財富傳媒行業最佳分析師,曾擔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執行總經理,主要負責A股傳媒與互聯網行業研究。

(來自禹媚的傳媒互聯網研究)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44

銀泰商業電話會議紀要:營運持續改善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19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5-7 11:16 編輯

銀泰商業電話會議紀要:營運持續改善
來源:廣發證券香港經紀公司

陳總介紹公司近期經營情況:

1、4月份營運持續改善,4月份同店增長微正(0.4%),環比改善。五一長假同店增長6%,好於4月份。去年一季度12個新店虧損6000萬,今年一季度4900萬,後續會持續改善;去年新開門店和原有新開門店的虧損合計3.2億元,今年預計3.5億元(其中原有新開門店的虧損預計控制在2.7億元內);

2、新開門店虧損主要分為三類:迅速扭虧和當年盈利的;虧損但在改善的;長期虧損準備關店的。金華浮華店已準備關店,每年虧損1500萬元,今年解除租期,預計產生關店一次性虧損1000萬(香港同行關了兩家合肥門店);

3、全國真正意義上的實體店O2O模式3月16號上線,將武林總店線下產品同步到線上,幾乎零成本零手工幹預,目前已經上線了70個品牌(武林總店共760個品牌),未做宣傳。3月份半個月時間訂單23個,4月份183個訂單,趨勢幾乎都是按月翻倍;

4、跨境電商:去年5月份成為海關對接企業,11月正式啟動。4月30日單日銷售額超過一千萬。3-4月份環比增加200%,4月單月銷售額達到3300萬,其中80%來自百貨品類(60%是新品),售價約是市場價格的五折。5月份移動端的海淘館將上線,目前兩個主要業務未做推廣的原因主要是系統需要磨合。真正的O2O要和線下聯動,不是簡單的收到指令人工操作,而是經過訂單分配系統處理好訂單狀況後,通過自動流程發出,這個過程需要系統磨合,所以目前我們沒有大規模推廣。

5、MINI銀銷售逐月上升,目前幾塊新業務的嘗試如跨境電商、旗艦店O2O模式、MINI銀等,不出意外增速都會按月來看。

汪總介紹公司資產證券化進展,以及管理層激勵:

1、優化資產方面的進展。目前和銀行已達成基本共識,一起搭建資產管理計劃,專項將北京的物業,按公允價值將股權債權裝進資產管理計劃中,對應7.5%左右的融資成本主要由租金收入來支付;

2、實現了物業的出表,整個計劃在並表情況下對損益表的影響削弱。整個計劃初步安排20年。預計3年之內國家會有對REITS的政策出臺,到時將資產管理計劃註入REITS市場,首個項目在五月中下旬完成簽約;

3、現在做的是正在營業中的門店,是主營業務資產。在對其輕化之後,對主營業務的損益沒有影響,但可以收回資金,沒有增加更多的稅收成本。目前170萬平方米自有物業,合計有200億元的融資空間。第一批大約做60-80億元規模,後續視情況再定。

Q&A環節:

1、未來公司股權激勵的想法?股權最終結構會怎樣?是否有最大股東和控制者?

陳總目前有6000萬股賣身契。之前的管理層激勵政策是期權、業績對賭等,這個同甘不共苦。這次是管理層捆綁政策,和股東捆綁。

公司不會無人駕駛。首先,阿里在股權轉讓上給了明確的支持態度。其次,在這次股權轉讓之前,阿里26.2%的股份,沈總28%的股份。

2、如果自己沒限制,您願意持有多少股份?

這個和個人財力有關。

個人對公司有很大信心,不是普遍上的管理層的信心,而是我認為公司拉開了巨大變化的序幕。以前是資產推動性的增長,這樣業務難以長久。這次是需要團隊在沒有資產或少量資產的情況下,運營效率要高出同行,發揮狼性。我們在合肥,過去競標時,有同行搶去兩家店,現已關門。我們在既有業務地區,能顯著超過我們的同行。以前是物業的優勢,以後要拋棄物業優勢,用營運優勢超過同行。

我們的O2O今年開始顯效,現在是周對周、月對月的增長,勢不可擋。我們的同行沒有一家有實質性突破。和阿里合資公司的喵街五一和三八的試驗都起到了令人振奮的效果,這是一個商家運營的平臺。產品推廣後,我們會顯著改變消費者的觀念。

3、O2O的貢獻占比如何?2015年4季度預計會有怎樣的業績?

現在O2O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銀泰網、跨境電商、MINI銀,銷售商品來自銀泰體內;另一部分是合資公司做的喵街,銷售商品很少一部分來自銀泰,很大一部分來自同行。O2O銷售額占比20%以上,其中一半來自銀泰。合資公司增長迅速,這是一個商家自營的商圈管理平臺,我們沒有想要盈利,而是讓他走通。2015年4季度,銀泰銷售商品來自線上和O2O的占比預計6%。

4、有沒有考慮更多的中高層股權轉讓計劃?

我們是管理層捆綁計劃,不是CEO捆綁計劃,所以管理層18個人都有受讓,目前沒有大範圍透露。轉讓的是存量股份,一方面來自回購,主要是沈總轉讓。

5、開店計劃是否有所減緩?

是的,推遲了1家門店,今年開2家門店。金華浮華店預計10月17號關門,另有一個門店正在賣。

6、REITS交易方面,是否有稅收影響?對損益表有何影響?

目前,註入資產管理計劃,我們按公允價值註入,沒有直接增值,所以沒有所得稅影響。長遠看,其他一些資產會有增值,會有所得稅。我們是將資產價值透明化,按沒有稅務負擔的方式進行計劃。在REITS市場流通後,會進一步釋放價值。

7、O2O運營上我們和同行有什麽區別?O2O運營從客戶層面看不出區別,但最主要的是後面的系統。手機前端生成的訂單,傳到後臺,通過門店的ERP直接生成訂單發貨,而不是訂單接收系統然後手工操作。這樣可以應付大批量訂單。我們的系統最終會通過對貨物儲存位置的判斷,實現物流最優。我們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O2O。我們的系統是整體整合的。我們會在前臺限制好,讓銀泰控制的門店所有價格統一。

8、喵街未來向其他商場拓展時,是否會有數據打通、會員打通的障礙?

實際情況良好。銀泰接觸不到其它商場的數據,這是在阿里的整個數據系統中。目前主要是阿里在運作。第一批商圈中銀泰有一家門店,同行有五家門店。因為目前是商家自運營,牽涉到商場的數據較少,沒有太大忌諱。阿里的數據不會反向流動到銀泰。

9、未來在消費金融領域是否會和阿里的螞蟻金服有合作?


銀泰是網商銀行的發起股東之一,我們和螞蟻金服有合作。螞蟻金服是O2O的重要入口,今後合作會更多。


10、喵街在第一批合作中,有多少第三方零售商表示加入?


基本都歡迎,第一批商家已主動自運營了。預計到2015年底,有200家入駐。

11、喵街的O2O運營情況怎麽樣?是否會用阿里的大數據,對客戶進行針對性推送?

針對性推送已經有了,更直觀,更有互動性。商家在產品中可以即時發優惠,如果運營火爆,就不發優惠券;如果運營不火爆,則發優惠券,且是周圍500米之內的人可以收到。會發給最有可能的消費者。

12、銀泰網,天貓銀泰,喵街,三個平臺是否打通?轉化率如何?

已經打通,但還是有叢林法則,目前喵街跑得最快。喵街目前餐飲為主,百貨占比較少。我們目前是初始階段。商圈管理用喵街。商品管理上用武林店商販。武林店商販轉化率很高。天貓銀泰和銀泰目前銷售差不多。銀泰主站轉換率更高。其他渠道引流品質低一些。下一步會把武林店接到渠道上。目前移動端上升很快,25%左右,目標是50%。

13、資產優化之後,資金量放大,未來資金用處有什麽打算?以後線下開店是怎樣的模式?

還債、分紅、回購股票。以後開店要輕資產,靠強運營戰勝同行。分紅比例不會變,分紅指特殊分紅。

14、喵街的模式和其他類似企業相比有什麽優勢?

阿里有大數據,可以做POI篩選,推送更精準。內部指標是月活、周活比例,這是APP存活的關鍵。

15、銀泰網股權情況進展如何?

上市公司未來會收回銀泰網100%股權,以前只有部分股份。預計將銀泰網註入到主體,保持20:80的水平。銀泰商業、1833網會在阿里引領下成為有實體零售場地的互聯網的股份。預計大方向會將其80%的股份放進來。

跨境電商是銀泰網在做,銀泰網的管理團隊也會持有銀泰網的股權。MINI銀,跨境電商等都會開放20%股權給當地管理層,實現管理層捆綁。

16、陳總在實體店運營,銀泰網、喵街的精力分配?

喵街和商圈商販是最重要的,實體店運營是最緊急的,未來要做到團隊的離職率和淘汰率相等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45

保險業 15 年一季報綜述:更優業績更低估值,看多保險板塊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18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5-7 10:21 編輯

保險行業 2015 年一季報綜述:更優業績更低估值,看多保險板塊
作者:劉俊

報告要點


 上市險企 15 年一季度凈利潤創歷史新高
一季度凈利潤創歷史新高。15 年1 季度4 家上市險企實現歸屬凈利潤407.6億元,同比增長78.7%,這個規模相當於14 年全年凈利的46%,相當於全行業凈利的47%;除國壽外,另外三家均實現創造了單季度凈利新高點。凈利高增長受益於保費和投資雙驅動,其中保費收入3948.22 億元,同比增長12.6%;投資收益1016.85 億元,同比增長85.1%;計提資產減值52.73 億元,同比負增長33.9%。投資收益和保費雙向向好推動季報凈利潤高增長。

 投資高增長雙向依賴:權益類資產+固收類資產
本輪投資收益同比增幅 60%-110%,歷史上兩輪高增長分別為:第一波09 年Q3-10 年Q1,第二波12 年Q3-13 年Q1,從時間點來看Q1 均為投資收益釋放的高點。第一波投資收益率同比增速在60%左右,第二波增速位於35%-90%區間。本次投資收益高增長特點如下:1、漲幅更高,基本實現了高基數之上的翻倍增長,權益資產+固收資產雙向依賴;2、股票倉位較為靈活,處於加倉區間,同時非股票基金類的權益投資產品明顯豐富;3、從外部環境里來看,股債牛市行情更加確定,且高度有望超過前期。從趨勢來看,受益於股債市場表現和險資靈活配置,投資高增長在15 年還將延續。

 保費穩增長路徑漸成:費改之下倚重渠道和產品
對比投資收益高增長區間保費增長情況,15 年Q1 保費增長在如下方面不同於歷史情況:1、增速絕對值略高於歷史水平,15 年Q1 保費增速在0%-18%區間;2、增長渠道更加倚重於個險渠道,從披露情況來看,公司個險新單基本上實現了快速增長;3、增長險種來看,會有所差異,從高增長險種來看,當前主要險種是“年金/兩全+分紅+萬能”。

 投資策略及建議
我們看好行業至少 50%上漲空間,核心邏輯:相較於歷史10Q1 和13Q1,行業投資和承保面臨更好成長性,估值理應優於前期高點。更好成長性體現:1、行業投資收益依托固收和股市,兼具彈性和穩定性;2、保費擺脫單純投資依賴走向產品和渠道依托,更具主動性和價值;3、政策確定性更強。估值來看,13Q1 估值高點1.8 倍EV,10Q1 高點3.3 倍EV,當前保費投資趨勢更加類似於行業09-10 年發展格局,但行業當前靜態P/EV 約2.5 倍,動態EV 增長30%的假設下,動態P/EV 不足2 倍,相較於10 年至少還有50%的提升空間。持續強烈看好保險板塊,推薦人壽、平安、太保和新華。


季報概覽

1 季報凈利潤創歷史新高。15 年1 季度4 家上市保險公司實現歸屬凈利潤407.6 億元,同比增速78.7%,這個凈利潤規模差不多相當於14 年凈利潤的46%,相當於全行業凈利潤的47%,並且4 家公司除國壽外,基本上實現了單季度凈利潤新高點。其中保費收入3948.22 億元,同比增長12.6%;投資收益1016.85 億元,同比增長85.1%;計提資產減值52.73 億元,同比負增長33.9%,若剔除掉平安銀行47.51 億元,實際減值規模同比負增長幅度更大。投資收益和保費雙向向好推動季報凈利潤高增長。

分公司來看,新華、太保和平安分別創造了單季度凈利潤新高,國壽創造次新高凈利潤僅低於2009 年4 季度。15 年1 季度人壽、平安、太保和新華分別實現凈利潤122.7億元、199.64 億元、49.03 億元和36.24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9.8%、84.7%、52.7%和132.3%。


受益於股債市場向好,險資浮盈持續增加,浮盈和凈利潤共同推動凈資產快速提升。從數據來看,15 年1 季度4 家上市險企凈資產7945 億元,較年初增長7.48%,為近年單季度增速較快的年份,此前平均增速在4%-6%區間。從浮盈變動來看,1 季度人壽、太保和新華可供出售均持續產生正向利得,平安受影子會計影響為負,從1 季度累積浮盈來看,人壽、平安、太保和新華分別為約為287.7 億元、222.56 億元、72.41 億元和40.89 億元,占當期凈資產的比重位於5.9%-9.5%區間,占凈利潤的比重位於1.1%-2.3%區間,從凈利潤占比排序來看,人壽>太保>新華>平安;從凈資產占比排序來看,人壽>新華>平安>太保。


對於1 季報的綜述,我們側重於討論兩個問題:

1、此次投資收益高增長與歷史高增長如何相似和不同;
2、高增長是否會有高估值。

投資收益高增長

11 年銀保渠道監管,開啟保險銷售渠道調整序幕,太保“聚焦期繳聚焦個險”戰略,14 年人壽正式確定“做大做強個險”戰略。14 年行業經歷了保費高增長,高增長實際在渠道上面分化明顯,銀保渠道增速有明顯放緩,個險渠道高增長動力明顯。

投資收益增長高度創新

我們以單季度投資凈收益為目標,分析同比增速來看,從 07 年-15 年保險行業投資凈收益經歷了兩輪高增長,第一波位於09 年Q3-10 年Q1,第二波位於12 年Q3-13 年Q1,從時間點來看,Q1 是這兩輪投資收益釋放的最高點。第一波投資收益率同比增速在60%左右,第二波投資收益同比增速位於35%-90%區間。

從對應的股債市場表現來看,第一波投資收益釋放我們認為對應的區間是08 年11 月到09 年8 月,滬深300 上漲幅度約為125%,保險行業股票倉位在10%-15%左右;第二波投資收益釋放我們認為對應的區間是12 年12 月到13 年2 月,滬深300 上升28%左右,股票倉位7%-10%左右。

從歷史對比來看,本次投資收益高增長特點如下:1、漲幅更高,基本實現了高基數之上的翻倍增長,同時相較於歷史投資領域明顯放開,投資凈收益率亦實現較高增長;2、股票倉位較為靈活,處於一個向上緩慢加倉的區間,同時非股票基金類的權益投資產品明顯豐富起來,包括權益理財產品等;3、從外部環境里來看,股債牛市行情更加確定,且高度有望超過前期,從14 年7 月以來,滬深300 上漲120%;而債券牛市基本上從14 年初延續到當前,從宏觀經濟導向來看,債券牛市還將延續。

從股債市場的表現來看,目前股票市場類似於08-09 年的上漲幅度,保險股票倉位也近似於當時情況,區別是當前債券市場相較於09 年更強債券牛市更持續。


首次伴隨個險新單高增長

投資收益高增長階段是否都伴隨著保費的高增長?09 年-10 年,是銀保為王,銀保渠道實現了高增長,但是個險渠道增長相對弱化;12 年-13 年初,銀保新規的監管余溫還在同時個險尚未實現複蘇,整體保費增長偏弱。本此期間算是首次實現投資和保費尤其是個險新單保費的同步高增長。

對比投資收益高增長區間保費增長情況,15 年Q1 保費增長在如下方面不同於歷史情況:1、總增速絕對值略高於歷史水平,15 年Q1 保費增速在0%-18%區間;2、個險新單超越近年歷史高點,以平安為例平安個新50%,其他公司預期增速也在50%左右;3、增長渠道更加倚重於個險渠道,1 季度代理人增速預期依然保持在5%-10%左右;4、增長險種來看,會有所差異,從高增長險種來看,當前主要險種是“年金/兩全+分紅+萬能”。


從目前總結來看,4 家上市公司開門紅主打產品形態均為“年金+萬能賬戶”,具體產品分別為平安“尊禦人生(年金分紅+萬能)”、新華“金彩一生(年金+萬能)”、國壽“鑫如意(年金+萬能)”、太保“東方紅(年金分紅+萬能)”;產品保障期限為終身或者到80 歲;繳費期限多為3、5、10 年繳費,平安首推3 年繳費、新華推薦5 年繳費、太保和國壽推薦10 年繳費。

費改弱化投資對退保的影響

投資高增長的同期,一般也會伴隨著退保的激增和責任準備金計提規模的下滑,這一特征在13 年Q1 表現得非常明顯。但是從14 年以來,這一特征並沒有繼續強化,從14年以來,行業持續在經歷高退保和責任準備金的大幅波動,從近兩年的變化來看,投資高增長年費退保高增長依然在但是略有弱化,目前行業退保高企與渠道以及產品的相關性在逐漸提升。同時費改在未來也會逐漸弱化因為投資而導致的行業退保問題。

對比歷史上投資高增長區間,行業退保和責任準備金變動,基本上都出現了退保激增和責任準備金下滑。在15 年1 季度,這一特征尤其明顯,人壽、平安、太保和新華的退保同比分別增長193.4%、222.5%、69.3%和190.1%,退保同比增速基本上達到了近年新高。

但是退保激增的影響原因卻發生了細微的變化,此前退保的核心原因在於銀保偏理財類在高收益背景下會面臨客戶用腳投票的選擇,但是自11 年以來銀保渠道逐步壓縮,退保增長的原因也有所變化,1、原有的投資向好市場偏好於其他類理財產品影響依然健在;2、保險公司自身產品結構發生較大變化,14 年Q1 大規模銷售高現價產品也成為15 年1 季度退保的核心驅動因素。


險資配置兼顧固收和權益

從險資配置來看,在股債雙向向好的背景下,險資一方面要靈活的增加權益配置,另一方面要搶籌優質固定收益類資產。對比歷史上兩輪投資收益高增長時段,權益高增長基本上是標配,但是固定收益類資產可配置品種顯然弱於當前。

對比歷史上兩輪投資收益高增長,股票倉位基本上位於 8%-15%區間,倉位並不算高,從後來的趨勢來看,加倉的行為也並不持續。15 年一季度投資收益更權益倉位依然位於歷史低點,從趨勢來看,後期持續增加倉位依然可行。

從固收資產配置來看,我們認為當前債券市場非常利好保險行業,從跟蹤的數據來看,當前債券利率曲線明顯呈現陡峭化,債券的期限溢價在快速提升。


資產減值完全消化和浮盈持續積累

對比 10 年Q1 月和13 年Q1 月兩輪投資收益高點時期資產減值和浮動盈虧變動來看,15 年呈現出明顯的強勢格局:1、浮盈累積規模最大,持續性較好,10 年Q1 雖然投資收益大幅釋放但是浮虧已經開始形成,13 年Q1 釋放投資收益雖然當季度形成浮盈但是後期浮虧快速形成,15 年1 季度浮盈依然在快速形成,後期從趨勢來看,浮盈依然有望快速增加;2、資產減值規模略有分化,整體而言減值釋放較為充分。



更優業績更低估值

對比分析當前高投資收益增長與歷史的不同,核心是要判斷保險股當前的投資價值。從上面的分析我們的結論如下:1、行業投資收益還將有持續高增長,不同於歷史單純依賴股票市場,當前固收對於投資收益的增長也是功不可沒;2、費改凸顯產品和渠道對於保費增長的作用,投資雖然能夠驅動保費,但是效果在逐漸弱化,渠道方面倚重個險渠道基本上是大勢所趨;3、彈性因子資產減值和浮盈/虧方面,15 年Q1 所展現的特性相較於歷史情況更加穩定,資產減值釋放較為平緩和充分,同時浮盈累積趨勢更加明確。2013 年Q1 估值的高點約為1.8 倍EV,10 年Q1 估值高點約為3.3 倍EV,對比當前保費、投資發展趨勢,更加類似於09-10 年行業發展格局,而我們當前靜態EV 接近2.5倍,動態EV 增長30%的假設下,動態P/EV 不足2 倍,相較於10 年的估值至少還有50%的提升空間。

投資策略及建議

我們認為保險行業當前在經歷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最好時期,不僅投資方面的高增長和穩增長具有內外部環境的支持,保費高增長也會在費改、渠道優化和降息背景下顯示出強大的可持續性。再綜合考慮2 季度健康險政策落定的可能性在提升,我們持續強烈推薦保險股,持續推薦國壽、平安、太保。

對於15 年,我們認為保費和投資結構優化將會兌現為報表的穩健增長:1、保費渠道結構持續優化,個險渠道屬性決定保費增速會平穩有序增長;2、個險渠道發展將推動高利潤率保障類業務增長,從而推動NBV 有效增長;3、資產持續微調保證15 年凈投資收益率維持在較高水平;4、資產減值壓力減小和浮盈增加有助於推動公司凈利潤增長;5、股市向好推動行業投資收益高增長;6、凈利潤增長和預期市場持續走強有助於推動凈資產和EV 較好增長。


(來自長江證券)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46

4月經濟數據前瞻:一線地產回暖,穩增長加碼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17

4月經濟數據前瞻:一線地產回暖,穩增長加碼
作者:任澤平





導讀:


預計4月經濟數據較弱,政府穩增長加碼和地產回升有望使2季度經濟低位暫穩,2015年經濟將經歷最後一跌,未來關鍵觀察房地產投資和出口。

表1 4月數據前瞻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WIND、CEIC


點評:

經濟可能在2季度低位暫穩。4月中采和匯豐PMI均弱,高頻數據也不樂觀,4月經濟數據較弱的可能性較大。430政治局會議明確支持穩增長,預計政府托底力度將顯著加強,2季度有望經濟暫穩。4月經濟數據關鍵看點:房地產投資在房地產銷售好轉下能否軟著陸、政策托底能否推升財政支出和貸款。

工業增速低位。預計4月工業增速6.1%,比3月、1季度變化0.5、-0.3個百分點。原因:3月工業增速僅為5.6%,其中部分原因是春節因素;4月匯豐PMI和季調後中采PMI略有下降;4月高頻數據如耗煤量、粗鋼產量、水泥量價等均比一季度整體略有下降。

一線地產回暖,投資下滑,基建高增。預計1-4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13.4%,比1-3月放緩0.1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和房地產投資下滑,基建維持25%左右高增速。4月份一線房地產銷售和土地購置在330新政帶動下明顯回暖,但三四線仍低迷。房地產和出口兩大終端需求低迷拖累制造業投資。基建投資依舊扮演穩增長主力。

消費穩定。預計4月消費同比增速10.2%,與上月持平。地產銷售回暖有望帶動相關消費。

表外收縮,信貸和股權融資高增。4月人民幣信貸會出現季節性回落,但考慮到330地產政策後地產銷售回升帶動居民長期信貸回升,二季度穩增長加碼也帶動企業長期信貸回升,預計4月新增信貸維持10000億的高位。信貸的增長促進M2同比增速回升,預計M2為12.1%,回到目標值以上。表外融資持續收縮,但表內信貸和直接融資的增長預計帶動4月融資總量回升至1.3萬億,同比增速12.4%,略有回升。

豬價上漲緩解通縮,大宗反彈PPI改善。至4月30日,生豬價格較2015年同期已上漲25.8%,但生豬價格的上漲並未在零銷端完全體現,豬肉零售價格上行有限。加上4月蔬菜、鮮果價格回落,4月商務部食品價格環比下跌0.8%,統計局食品價格環比下跌0.2%,農業部食品價格環比下跌1.0%,預計4月統計局食品價格環比為-1.1%,同比為2.6%。非食品環比為0.2%,同比為0.9%。預計4月CPI環比為-0.2%,同比為1.4%,與上月持平。原油、有色等大宗商品價格近期回升,預計4月統計局PPI環比為0.1%,同比為-4.2%,降幅收窄。

人民幣過強,出口受損。全球經濟複蘇較弱,外需維持弱勢。人民幣成為世界第二強勢貨幣使得出口部門明顯受損,預計出口同比1%。內需保持弱勢繼續拖累進口,但大宗商品反彈使大宗進口價格上升,進口降幅收窄至-10%。


圖1 宏觀和微觀數據明顯背離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WIND

圖2 官方公布的工業增加值和GDP增速存在明顯高估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WIND

圖3  購置土地面積大幅滑落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WIND

圖4 煤、油、鋼價日度走勢(美元/桶、元/噸)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WIND

(來自國泰君安宏觀研究)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47

進擊的周鴻祎:奇酷手機發布會精彩要點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16

進擊的周鴻祎:奇酷手機發布會精彩要點
對於中國手機界來說,今天是個很有意思的日子,據萬年歷顯示,5月6日,立夏,宜開市、掛匾。於是,國內三大手機廠商今天同時舉辦發布會,360宣布了新的手機品牌,努比亞發布了Z9新品,而小米則展示了小米Note頂配版。

素有“紅衣大炮”之稱的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在北京舉辦老友會暨手機新品牌發布會,正式發布手機品牌“奇酷”,宣稱要用“好奇心改變世界”。本次發布會周鴻祎並沒有發布新手機,只是透露了一共有三部360手機正在開發中。同時,周鴻祎宣布推出股權眾籌計劃,拿出一部分股份,讓用戶“投資老周做手機。”

這是格隆匯整理的發布會一些有意思的細節,分享給大家參考。

發布會過程:
周鴻祎360手機發布會,上來第一句話:Are you OK ? 第二句話:不會講湖北英語,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機”(雞) 的。

周鴻祎說:今天發布會開始前,電纜被剪斷了,今天手機的發布會三四場。所以一會兒突然停電,你們不要介意,黑暗了可以玩的更high。

對不起,我給手機圈添堵了!

【網友問答】
【網友問:為什麽這麽晚才做手機?世界那麽大何必任性呢】老周說:只要做得好,永遠都不晚!我想think diffent,做一臺讓自己覺得滿意的手機!做事情只有好壞之分,沒有早晚之別。



【網友問:每隔幾天就有人說要秒殺蘋果,你的手機呢?】老周說:秒殺蘋果的人,我看都是蘋果的托兒~無知者無畏,真正不懂手機的人,才會妄言。向蘋果致敬!

【網友問:在手機行業,誰是你做手機的最大對手? 】老周說:我現在琢磨最多的是你們的想法,而不是對手的想法,你們對手機的苛求,是我做手機的最大動力,也是最大的挑戰。

【網友問:你的手機到底賣多少錢?】老周說:之前有媒體說我的手機會賣5000元,這絕不可能。我們的品質絕對是5000元級別。但我不會因為成本降低品質。你不但會買,還可能想買兩部!PS:我還沒想好,手機要不要免費!

【經典語錄】
1,現在手機發布會,所有做機人士部都學習喬布斯,穿個喬布斯的工裝。我沒穿,我為什麽穿成這樣呢?因為大家老把周鴻祎的鴻祎叫錯,叫成鴻偉,所以為了讓大家不叫錯,我幹脆就穿個紅衣服了。

2,蘋果給大家在這個行業樹立了一個高峰,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大家都以砸蘋果為樂,好像你出來不挑戰蘋果,不羞辱一下蘋果你就不是這個行業的大拿。但是我發現在發布會上憤怒地拿出蘋果手機摔在地上的人,等發布會完了以後他們還是在堅持用蘋果,你看新浪微博的小尾巴,堅持不用蘋果手機的是不多的。

3,現在的手機市場不是紅海,是血海的情況,你做一部性價比好的手機是沒戲了。更何況手機市場出現雞黃(音),雞太上皇(音),我不知道雞皇的爸爸叫什麽,把他們都超越我還需要一點時間,請大家稍微降低點期望。

4,我抱歉給手機圈添堵了,今天聽說我要發布手機,友商們特別著急,今天大概有三四個一樣的發布會。就在半個小時前,我們的音響電纜被人剪斷了,所以一會發生靈異事件大家不要驚慌,黑暗中我們也會交流得更好。

5,我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因為喬布斯去世前也非常擔心,到底庫克能不能把他的意誌發揚光大。因此,他做了一個秘密的計劃,拿了好幾筆錢在中國投資了很多小公司,安排這些公司每年到兩個時間點就跳出來說要求攻擊蘋果,秒殺蘋果,這樣避免了蘋果被遺忘的命運。所以那些號稱要秒殺蘋果的人,我懷疑他們都是蘋果的托兒。如果他們不是蘋果的托兒,我只能說一句無知者無畏,真正不懂手機的人才這樣妄言。

6,我跟大家保證一點,我做了手機,不光我的手機能便宜,我保證友商的手機都能便宜。因為我的產能充足,我保證友商再不敢搞饑餓營銷。

7,我認為雷總是中國營銷第一人,他是我國最牛的營銷大師。

8,酷派的人很低調,很老實,他們一直在陌陌耕耘,但是很多是不容低估的,尤其是實力。他們的基地在東莞,原來我去東莞怕被拍照多尷尬,現在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去見老郭了。他沒有用桑拿招待我,因為最近抓得嚴,他說我們就去湖邊吧,我們比不上任誌強和潘石屹,他們可以在一張床上睡覺,我們只想在一個屋子辦公,最後我們達成了一致。

【精彩時刻】
嘉賓潘石屹、任誌強、王功權閃亮登臺,周鴻祎笑言,在任大炮面前自己就是小鋼炮, 潘石屹和任誌強是好炮友。潘總決定不做房地產了,跟老周做手機 ~三位好友表示支持老朋友周鴻祎的手機事業,任總、潘總妙語連珠,要把手機做成WiFi,做成車鑰匙,做成充電寶,引得現場陣陣歡笑。


【老周與老郭的愛情故事】
酷派董事長兼CEO郭德英登臺與周鴻祎暢談雙方合作背後的故事。郭總講到:對周總用戶至上的理念很贊同,對老周追求極致的風格很欣賞;老周講到:贊賞酷派在國內第一個做出雙卡雙待和4G手機。並透露,倆人的故事發生在東莞,兩人在清澈的湖邊聊天。。。(我和老郭的故事發生在東莞,是潘石屹介紹我們去東莞的,說東莞可好了!)

【好奇者聯盟】:這個時代的悲劇是我們不再好奇,好奇心改變世界
周鴻祎正式公布全新手機品牌——奇酷!我們帶著誠意,和所有好奇者一起做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機,我們堅信:好奇心改變世界!從現在開始,好奇者聯盟誠邀您的加入!



周鴻祎:互聯網圈最有好奇心的四種人“設計貓、產品狗、程序猿、工程獅”這四種人我都是,我要做手機優先考慮的也是讓你們滿意,我不是要給這四種人做手機,我是要和這四種人一起做手機!致敬好奇心!



結尾:one more thing 放大招!
“雷軍送手機,我要給大家眾籌股權!小米做手機漲了187倍,你投資我們的話,漲多少不好說,但跌了我給你們兜底!”怎麽樣,你要投資老周做手機嗎?


【紅衣教主“自黑”與“黑人”】
紅衣教主不僅自黑“圈里都是耍猴的,如果叫悟空會被當猴耍”,更是火力全開,黑遍了互聯網手機圈。當然,中槍最多的還是雷布斯領導的小米。
黑小米:“小米手機是賣期貨嗎?不是,它們是產能不足。”“我的手機產能充足,保證其他手機不敢饑餓營銷。”
黑今天上午的小米Note頂配版發布會:“一聽說360要發布手機,今天好幾家都搶著發。”“聽說今天機皇降價了,我們再等等機皇還會降價的。”
黑錘子:“我們要做全金屬機身,不用買碎屏險。”“如果我和羅永浩辯論,一定不給他拿話筒的機會。”

黑一加:“我們不用砸蘋果。”
紅衣教主唯一誇的公司是華為,贊賞了這家“前合作夥伴公司”的產品和技術,當然目的除了黑小米“華為做出好產品時,小米還在賣插線盤”,也捧其現在的合作夥伴酷派,稱酷派是一家媲美華為的技術公司。
當然,除了黑小米,紅衣教主也承認小米很會做營銷。其實今天的老友會,何嘗不是一場高明的營銷呢。盡管360手機還沒有正式發布,周鴻祎已經成功的吊起了業界、吊起了用戶的胃口。


來源:港股那點事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48

政府戇居apps 亂使二千萬公帑

2015-05-07  NM
 
 

 

政府新聞網的Facebook,近日因為負責官員寫了一句:「小編個同事Shirley辭職同老公環遊世界,小編真係好羨慕呀呀呀!!!」被全城網民鬧爆公眾利益何在。事件令人質疑,成日話好重視創新及科技的公務員,講就天下無敵,做,就似乎無能為力。本刊翻查過去兩年政府開發的七十多個手機apps(流動應用程式),發現合共花費納稅人二千二百六十萬元,但部分造價竟然要過百萬元「天價」,當中「四大戇居app王」,內容非常騎呢而且極唔實用,加上無宣傳令每個app只有數千人下載。有資訊科技界人士更踢爆,這些百萬apps其實數十萬元就搞得掂,最終要過百萬公帑埋單做「大嘥鬼」,因官僚僵化的招標要求,逼住要「判上判」令成本大增,而食得到肥豬肉者,當然唔少得一班IT界左仔。

戇居app之最,首先要數水務署花費超過一百五十萬元開發的《WSD Mobile App》,聲言可讓用戶查看水費單。以「辣媽」之名撰寫親子專欄的資深獵頭人張慧敏,試用後發現問題多多,例如她有兩個賬戶,但app卻列出了八張單,另外六個原來她早在十多年前已經終止,如今卻像鬼魂纏身一樣彈出。更麻煩的是,app不會自動把活躍賬戶放在最前,用戶又不能刪除或隱藏舊賬戶。結果,未找到新一期水費單,已經睇到眼花。幾經辛苦搵到張單,想透過app即時繳費,卻無呢項功能,辣媽試完就火滾:「咁我睇嚟做咩?」

GPS搵回收桶

另一個百萬app、建築署的《築印》,介紹多幢政府建築,例如:鑽石山火葬場、孫中山紀念館,成個app灰色底死氣沉沉,click入個別建築物,有一行泥色的圖案選項,隱沒於灰底色之中,即使將熒幕光度調到最高都幾乎睇唔到。內容全是圖片短片、歷史背景、工程資料等生硬資料,想親自見識吓呢,實用訊息又係全部無。記者請兩名來自深圳的遊客試用,她們批評連基本交通資料都無,極不方便。香港人亦都被悶親,無興趣去欣賞咁話,百萬開發費如倒入鹹水海。至於另一個由當紅大嘥鬼坐鎮的《咪嘥嘢》app,以為是配合惜食運動主題,但入到去就發現,內有GPS定位話你知一個非常「有用」資訊,就係……邊度有回收桶啦。這些四色回收桶,其實用肉眼周街都見得到,根本毋須搜尋。最大問題,是這個app叫人回收,偏偏沒有廚餘相關資訊,完全忽略惜食重點。最後一個《精靈基本法》又是定位不清,內有一個類似《Candy Crush》的轉珠遊戲,轉完一輪後,會彈出一條《基本法》問題,答完又再轉,但它不會如大部分人睇《基本法》的期望,不會助你考公務員試。曾經參加政府《基本法》測試的廣告人Jon Ho批評遊戲浪費時間:「CRE(綜合招聘考試及《基本法》測試)出嘅問題好偏門,個遊戲問嗰啲比較大路,例如:問行政會議由邊個主持,其實個個都識答。」

親中企業中標

最離譜的,是這些政府戇居apps,可能根本不值百萬「天價」,以水務署的《WSD Mobile App》為例,有IT行內人分析內容後指出,類似的app在iOS及Android每個平台開發上架,各只需約十五萬元,「由於個app太簡單,Android版更可打八折」,他估計,類似app的總開發費只需約廿七萬元,連同百分之十五的年度保養開支,埋單其實只需三十一萬元,比目前造價一百五十六萬元,估價低八成。至於《築印》及《咪嘥嘢》,行內人亦說:「都是幾十萬元可以搞掂,唔使過百萬。」三個百萬apps所屬的政府部門回應指,有透過招標程序,外判找開發商,但未有透露中標公司名稱。至於有個像《Candy Crush》遊戲的《精靈基本法》app,九十多萬元的費用,包宣傳開支。記者以顧客身份聯絡到開發商Firebean Limited,表示有意推出一個類似的app,職員即時報價只要二、三十萬元,又指《精靈基本法》的遊戲較複雜,所以收費會較貴,「《基本法》嗰個本身貴,包咗少少宣傳,同埋個app嘅發布會。」這間Firebean Limited,也有開發其他政府apps,例如:唔知點解已落架的《基本法保衞戰》(花費九十一萬元公帑)、衞生署為醫護人員提供診斷貼士的《Framework@PC》(花廿五萬元公帑)。這間獲政府睇中的IT公司,原來有親中背景,董事黃德誠是香港內地經貿協會有限公司的董事及副會長。

圖書館app三百萬

目前,七十六個政府apps之中,以康文署推出的《我的圖書館》使費最高,開發成本連日常保養開支高達三百五十萬元。這個app因可供查閱各個公共圖書館的書籍,又可續借及預訂圖書,被一些網民評為最有用的政府app,但是否真的要花三百多萬元公帑才搞得成?因開發教人搵公共廁所app《衝廁》而為人熟悉的Nuthon IT Solutions創辦人杜振康,直指造價太高,估計可能包含圖書館網站管理費,他估算,單是搵書的手機app,大約五十萬元就搞得掂。杜振康又分析,政府apps因要兼顧的範疇繁多,因此開發費用往往高於市價,「例如開發商花喺同政府工作人員開會、商討設計嘅時間,會比私人項目多,講緊可能係一個double,又計開會人數,呢啲都係開支。另外有額外標準,譬如俾殘障人士都用到,呢啲要求坊間比較少需要做。」講到尾,都因為政府無靈活變通。

程式斬件「判上判」

有IT行內人士亦指出,同地盤一樣,政府的app項目也有判上判情況,大判中標後,會再將設計、程式、定位、遊戲等各個組件,分拆再外判,故大判入標時,都會將價格成本提高以便有肉食。知情者透露:「政府標書要求你要做過政府project,可能負責人要有十年IT相關經驗。做apps嘅公司老闆,好多都係啱啱畢業就出嚟開,邊有十年經驗,有啲情況係合資格嘅公司唔係專做apps,或者佢好少人做apps,佢哋接到單project,會外判俾另外一啲冇咁多經驗嘅公司去做。」除了上述提及的百萬項目,本刊翻查其餘七十多個政府apps,部分同樣定位不清,其中一個花了六十五萬元的《政府書店》,讓人搜尋政府出版、悶到爆的工具書(例如:《稅務案例解說》),但其實網頁已經有此功能,根本不用額外開發app。另一個《見‧識香港》,是供遊客或新移民參考的「香港入門ABC」,但可惜資訊嚴重不足,例如當中的「人物風貌」,就只介紹梁振英一個,唔怪得只有六百多人下載。此外,雖然開發了1823 app版《Tell me@1823》接受市民投訴,但卻是單向式要人寫下內容,官員不會在線互動,更無承諾幾時回覆,遇上緊急求助唔知點算。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批評,政府apps的最大問題是定位不清,浪費資源,「如果係好資訊性嘅嘢,其實冇必要做個手機程式,一個網頁版已經足夠,更平好多,可能三分一價錢已經做到。」

俾錢Facebook「谷like」

整apps嘥錢,政府也管理超個二十個Facebook專頁,每個平均只有幾千個likes,同樣效益成疑,但部分專頁原來有付錢予Facebook谷人次,以一個有一千六百個likes的專頁為案例,客戶付錢之後,專頁會以廣告(sponsored)形式,向有相關興趣的用戶推廣,每日付三十九元,預計單日可獲七至廿九個likes;若每日付一百五十七元,則可獲廿九至一百一十八個likes。《大嘥鬼》專頁,就是以sponsored 形式出現,究竟納稅人的錢有幾多進貢Facebook,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竟然話「開設及管理Facebook的開支一般包括在部門的恒常開支內」,未能提供相關資料,即是說,「谷like」是官員的恒常工作。《大嘥鬼》專頁早前只得五千七百個likes,上月發生TVB藝員掟蛋糕,《大嘥鬼》即時發帖諷刺抽水後,如今有一萬二千多個likes,該專頁除環保署官員外,也有外判予朗思廣告有限公司負責(該公司曾替政府拍過《心繫家國》宣傳片),當中涉及幾多錢,同樣無公布。至於政府新聞網在Facebook鬧出的「小編羨慕同事辭職」公關災難,專頁現有五千七百個likes,相對其他政府專頁已算較受歡迎。《100毛》創辦人林日曦認為,今次政府衰在自說自話,「市民同你哋啲同事冇產生感情,如果佢係形象大使、代表政府,咁係另一回事,但政府一味官腔,又點搞好Facebook。」另一些無乜人知的政府Facebook專頁,例如創意香港專責辦公室成立的《香港——亞洲創意之都》,由一名二級貿易主任兼任管理,三年來累積的likes僅僅過千,出帖猶如發新聞稿,無人like亦無留言,不知何來推動創意。同樣由《精靈基本法》app開發商Firebean管理的同名Facebook專頁,差不多每天都有更新,但內容與《基本法》風馬牛不相及,一時講吓攝影構圖,一時提吓世界舞蹈日,最後總會搭一句「即刻下載《精靈基本法》玩遊戲攞禮物喇」,同樣無人回應。政府正力推成立創新及科技局,但僵化官僚系統搞出來的一連串戇居IT大嘥傑作,再次證明,唔使等到二○一七,搞乜都唔得。

外國apps連結大數據

香港政府的百萬戇居apps無人用,在美國,網民大讚多個政府apps實用又方便,而且都有當前流行的「大數據」(Big Data)特質,例子包括:

Street Bump

開發者:波士頓政府內容:居民駕駛時開着app,按下「Record a Trip」按鈕,程式會自動探測路面的凹凸位,並以每秒三至五次的速度記錄數據,政府結合各駕駛者的大數據分析,鎖定坑窪位置,自動派員出動修補。政府帶動民眾出力,體現公民社會。目前波士頓有三成四人用過此app,開發費為$45,000美元(約$349,000港元)

Ask Karen

開發者:農業部內容:虛擬食品安全專家Karen小姐,廿四小時候命解答問題。用家輸入關鍵詞,例如ham,便會彈出火腿存放期、冷藏溫度、加熱溫度等食品安全資訊。在辦公時間內,用戶亦可透過app與農業部的專家直接對談。

Alternative Fueling Station Locator

開發者: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內容:記錄美國境內超過一萬六千個油站資料(包括:電油、天然氣,還有丙烷、氫等另類燃料),會按用戶所在位置,以GPS定位功能搜尋出附近的油站,方便入油。

Smart Traveler

開發者:國務院內容:讓用戶計劃行程,提供旅遊警報、美國大使館的位置等資料。參與特定計劃的用戶,如在國外遇到動亂或遺失護照等緊急情況,國務院亦可透過app迅速提供支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49

港男港女面交炒威士忌

2015-05-07  NM
 
 

 

愈來愈多人轉玩威士忌,早前幾個威士忌拍賣會銷情大好,搞到酒價又急升幾倍,形成全城熱炒威士忌之象。一支日本羽生伊知郎撲克牌系列的彩色Joker都炒上一萬二千元成交,絕版輕井澤更炒到廿幾萬,就知個熱潮好勁。

大型拍賣會炒,網上私人拍賣網一樣瘋狂,同一支Joker威士忌,直接購買價更達一萬四千二百元,比拍賣會的成交價仲要高。爆哥於是相約其中一個私人炒家出來,仲解開咗熱炒之謎。呢個炒家阿文承認,係拍賣會不斷谷高個價。「我哋一直都會去日本捐窿捐罅搵(日本威士忌)返嚟,未炒到咁熱嘅時候,只係(港幣)幾千蚊一支。只不過全世界都用咗拍賣行個價做標準,拍賣會完咗,就跟隨加價,連帶日本嗰邊本土貨都貴埋。」佢仲聲稱手上支Joker威士忌,在尖沙咀其他酒鋪,開價仲誇,二萬八千蚊一樣有人買。爆哥初時懷疑拍賣會支酒同私人炒家放出市場嘅係同一支酒,塘水滾塘魚咁不斷來回造市炒高,但對過阿文手頭支酒身編號,又唔一樣喎。同佢吹完水之後,爆哥玩跟蹤,發現阿文急急腳走去港鐵站,原來趕去港鐵站見另一名港女,仲幾靚吓。兩個人一手交貨,一手交二千蚊,呢類網上約出來交收形式叫「面交」,即當面交易,話咁快就交收咗一支日本余市20年,真係好鬼熱鬧咁。

十三太保普通話唔掂

爆哥之前上網聽過曹仁超普通話訪問,如果唔睇字幕,爆哥真係唔知佢講乜。但估唔到一山還有一山高,昔日14K「慈雲山十三太保」嘅成員高飛,即係李兆基,早前同佢昔日江湖大佬陳慎芝接受鳳凰衞視專訪,節目仲登咗《壹》仔去年訪問陳慎芝同佢江湖兄弟嘅報導。講番個電視訪問,基哥用盡力以普通話回答,不過聽真啲,爆哥都唔知基哥講緊廣東話定普通話定日文,例如佢話去靈堂道別昔日兄弟貓仔,佢就用普通話答:「好多警橙到奔儀館外面,每一個到來都要『趴埋牆』登記。」又將「慈雲山十三太保」讀成「痴one山十三太保」再高兩個key,真係聽到你兩眼反白。五十九歲嘅基哥夠晒可愛,佢同爆哥傾電話,佢話呢幾年經常返大陸登台,所以「訓練」到普通話喎,不過佢最近輕微中風,要喺屋企抖吓,過幾個月先返大陸表演喎。

搭直升機幫洗米華剪髮

人有起錢上嚟就乜都得,但又偏偏回味未發達時生活。講緊澳門賭業猛人洗米華,條友對女人多情就係人都知,但原來佢對髮型師就好專一,由年輕到而家,都係幫襯開同一個髮型師,未變過。有髮型師爆料,話早在十幾廿年前,洗米華仲來回澳門同香港搵食嗰陣,已經指定搵一個髮型師幫佢剪頭髮,話剪得佢靚仔又好意頭咁喎。就算後來洗米華專心去澳門做疊碼仔,都會定期返香港搵佢剪髮。而家洗米華做咗大亨又鬼咁多女,身家億億聲巴閉啦,忙到七彩,打理幾十樣生意之外,又要陪老婆同紅顏知己,邊有時間返香港剪頭髮。為咗keep住個靚靚蛋撻頭,每隔兩個星期,洗米華就會叫嗰位香港髮型師,坐直升機去澳門幫佢剪頭髮,來回機票當然由洗米華出,剪完仲會再醒三千蚊俾個髮型師。剪頭髮都剪到咁巴閉,洗米華真係江湖傳奇,古惑仔偶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50

財務中介扮房署 威嚇居屋業主借錢

2015-05-07  NM
 
 

 

樓市愈升愈有,連帶居屋樓價亦狂飆,有財務中介看準商機,向居屋業主發信,其格式以至公司標誌均抄足房屋委員會和房屋署公函,內文涉嫌威嚇業主已違例借貸,須即時與中心聯絡另辦按揭,又向業主索逾二十萬手續費。本刊調查後發現,該中介收取高昂服務費,替業主代辦轉按居屋圖利,但中介否認發信威嚇。房屋署發言人強調,署方與該中介公司無任何關係,並會轉介執法部門跟進,又稱居屋業主如有特別需要重造按揭,可自行向署方申請。

潘先生的親戚為將軍澳寶林邨居屋單位業主,曾獲房署批准向財務公司按揭單位借貸,但已還清借款,單位一年前亦已供滿。去年十一月,業主收到一封由「香港居屋按揭服務中心」發出、儼如警告信的信件,標題為根據「房屋條例……貴處可能有使用不合法按揭」,若業主想「避免負上不必要的法律責任」,可使用中心提供的「居屋免補地價再按揭計劃」。潘的親戚見信件抬頭與房委會及房署共用的「井」形標誌幾乎一模一樣,信件內容亦跟署方公函類同,遂不敢怠慢,立即根據信上的資料致電查詢,當時對方自稱房署職員,又於通話中確認業主姓名、地址和過往借貸記錄等,催促事主盡快上門了解。潘先生遂與親戚到信件列出的尖沙咀「房屋署」辦事處了解,潘憶述職員一開始便力推貸款計劃,「佢哋話俾到銀行再低啲嘅利息,五萬蚊係要俾佢哋嘅,再幫你轉去銀行就要二十幾萬嘅手續費。」潘聽後心感不妙要求離去,但遭職員阻止,好不容易才成功帶親戚離開,「點解佢哋會有我哋咁多私人資料,好擔心。」

跟進已搬遷兼改公司標誌

記者根據信件的地址,兩週前以顧客身份到該中心了解,發現該處招牌已換上「第一信貸」,卻未見按揭中心字樣。第一信貸職員指有另一組同事專責居屋加按,並着記者到尖東麼地道冠華中心辦事處查詢。記者登門後終找到香港居屋按揭服務中心,雖然公司名稱依舊,但辦公室門外的標誌已更改,僅餘一個紅色房屋圖案。自稱「中心主任」的李世章與記者見面,得悉記者欲加按居屋後即大表興奮:「有得做,你依家係幫個仔升學係教育嚟呀嘛,呢個就係reason。」但李世章又一改口風,否認中心是政府機構,表明以中介身份協助未補地價的居屋業主,向房署申請加按,獲批後會找銀行承造按揭,成功後收取最少八萬元或貸款額百分之五作手續費,又吹噓成功率達九成,記者反問可否自行申請加按,他即擺出專家口吻:「極難,因為房署鍾意有第三者證明……有好多文件你未必識搞。」

與財務公司千絲萬縷

根據公司註冊記錄,香港居屋按揭服務中心有限公司去年九月才成立,至今不足一年,股東是一間英屬處女群島註冊的公司,董事名為李世章。第一信貸亦僅於去年七月成立,股東為韓嘉軒和黃榮華,兩公司的登記地址原本相同,但按揭中心今年三月更改申報地址至麼地道冠華中心。雖然該中心搬遷兼更改公司標誌,但記者發現其宣傳單張以至職員卡片,仍沿用與房署極相似的標誌,就連聯絡人電話號碼亦相同。翻查資料,市面上有很多財務公司都宣傳類似服務,以低收費及高獲批率作招徠。現時全港約有三十二萬個居屋單位,當中約廿五萬個未補地價,根據《房屋條例》,未補地價的居屋單位不能轉讓、按揭或抵押業權,除非業主有特別理由如急需籌措醫藥費、教育費或殮葬費等合理原因,房署會因應個別情況批准業主免補地價加按,需時約八個月。

專家話或觸犯詐騙罪

大律師陸偉雄了解後稱,若證實香港居屋按揭服務中心曾寄出模仿政府文件,並自稱為房署職員,已觸犯假冒公職人員罪及《盜竊罪條例》,「好明顯佢依家唔係冒認公職人員咁簡單,而係想呃個當事人做多啲生意,背後目的係想獲利,呢個係詐騙行為。」向晴軒債務及理財輔導服務項目主任翁麗萍解釋,近幾年樓市急升,不少未補地價的居屋業主都希望加按套現,她批評部分財務中介見有機可乘,竟威迫利誘業主加按借貸,並濫收巨額手續費,中心收到的求助個案亦因此上升。「但佢哋收費都十分之貴,律師樓加埋上會費都六、七萬,如果你自己搞其實只係三千幾蚊。」翁麗萍建議居屋業主如有債務問題,應直接向房委會申請加按,又或向非牟利機構求助,嘗試以債務重組方式解決問題。公屋聯會主席王坤則踢爆,經財務中介申請未必更有效率,「唔係委託代表申請就會容易、快啲同一定得,因為房署都係睇個人實際需要。」他稱不少財務機構利用申請者急於借錢的心態,收取天價手續費,部分更可能沒詳細註明手續費,結果變成以債養債,「可能先收你三萬,但仲有廿萬要還o架,仲可能寫埋落樓契……到頭來不但申請唔到,仲倒蝕一筆。」

回應聲稱被偽冒發信

記者其後到香港居屋按揭服務中心與董事李世章對質,他矢口否認扮房署出信,又形容自己才是受害者:「我哋好多客人都收到呢封偽冒信,有好多款,有黑白有彩色,但依家冇喺手證明。」但李世章承認曾採用類似房署的公司標誌,並解釋只為宣傳噱頭,由於之後收到不少投訴,故二月已更換新標誌,並計劃為公司改名,「改做正大囉,正大光明呀嘛」。第一信貸總經理林志華表示,公司與香港居屋按揭服務中心獨立運作,他解釋兩公司曾申報同一地址,只因早前曾借出辦公室予對方營運,兩公司只是「有生意往來」。房屋署回覆,近年未補地價居屋獲批重新按揭的個案大幅上升,去年便有七百零七宗,比前年增加七成。署方強調與香港居屋按揭服務中心沒有合作關係,近期已收到約八十多宗有關財務中介公司的查詢及投訴個案,會把個案轉介執法部門跟進,呼籲居屋業主依法向署方提出申請。(李詠珊、陳君沛)

壹判官

扮房署職員呃人,又威嚇小業主幫襯,認真可恥!居屋業主若有需要借錢,記住自己向房署申請。劣劣劣劣劣(五個劣為最嚴重)

未補地價居屋申請加按流程

1. 填妥重新按揭(加按)申請表及通知書,須填寫申請理由2. 準備相關證明文件,例如升學需要備有學校取錄文件3. 到屋苑所屬租約事務管理處呈交文件及繳付$3,860手續費4. 等待批准信(最少八個月)5. 成功後找銀行或財務公司加按6. 簽署律師擬備附有房署條文的按揭契資料來源:房屋署網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51

$2,800萬綁架案中案

2015-05-07  NM
 
 

 

飛鵝山二千八百萬元綁架案發生超過一星期,終在週一有突破性發展。新任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在履新記者會上稱,在羅湖關口拘捕一名涉案人士,並加緊與內地部門合作,繼續追緝在逃疑犯。綁架案歷時四日,由爆竊案戲劇性轉變成綁架,匪夷所思的是,共有六名疑犯結伴去爆竊,而又能在取贖金後安然逃脫,當中疑點重重,是否還有其他人在幕後策劃,同樣也是警方調查重點。警方一路在山林追捕疑犯,一路循羅氏家族親友關係及生意上糾紛兩大主線調查,同時,羅氏家族近幾年也風波不斷,先有爭產案,又有神秘私生子失蹤,也有家庭成員捲入街頭糾紛鬧上差館。被捕疑犯一口咬定是爆竊臨時轉為綁架,週二下午,最新消息指其餘五名綁匪已在內地落網,但二千八百萬元贖金則未尋回。

由於兩名內地綁匪有爆竊案底,肉參從警方提供相片中認出此二人,據報週一在羅湖離境關口落網疑犯,是面部較肥的廿九歲、貴州人鄭興旺(右下圖)。

本週二,警察押送疑犯往彩虹及西貢一帶,重組二千八百萬綁架案情。案發在上月廿五日凌晨,西貢甘澍路一間獨立屋豪宅,遭六名操普通話的男子闖入,先將屋內羅家駒夫婦和工人綁起之後,再掠走屋內約二百萬元財物,疑犯剛剛想離開時,碰巧遇上現年廿九歲的羅君兒回家,她是已故富商羅定邦孫女,疑犯認為她家中有錢,也見其父非常緊張,認為可付出更高贖金,於是把她綁走並挾持在附近山洞內。疑犯先向她家人勒索五千萬元贖金,由於時值週末,銀行關門休息,籌集現金上難以一時做到,肉參的父親羅家駒在權衡利害後,斷然報警求助,他曾向警方表示,五千萬元在他來說是「呢啲錢濕濕碎」,最重要是保障其女兒人身安全。

假牌車上山

警方接報後,由東九龍總區重案組接手,並派出俗稱「狗仔隊」的刑事情報科人員,連日來在西貢一帶追查,可惜並無結果。其後羅父同綁匪談判,贖金最終減至二千八百萬元,並在廿八日,羅家駒收到綁匪電話,要求當晚八時在飛鵝山交收贖金,警方於是在上址部署圍捕行動。至傍晚時,羅駕駛一輛私家車載着廿八個袋,每袋有一百萬元,而總值二千八百萬元現鈔分由兩個旅行喼裝載,而旅行喼夾層早已放置了微細的GPS全球定位追蹤儀器,加上整個飛鵝山上落的大小通道已有警員把守及看管,警方原以為今次甕中捉鼈,定能將綁匪一網成擒。但一輛神秘及掛了假車牌的私家車卻擾亂警方視線,在交贖金前駛上山,警方更認定綁匪會乘此車逃脫,故將注意力全集中在此車上,殊不知該車卻失去蹤影。

電話聽出逃跑聲

正當警方嚴陣以待時,羅君兒卻突然致電警方報平安,並說自己身在飛鵝山一處偏僻地方,綁匪臨走前把手提電話交給她,要她自己聯絡警方求救。透過羅君兒的電話,警方才得悉綁匪已成功收取贖金及放了肉參,警方唯有即時展開圍捕行動,但奇怪是一直未見之前上山的可疑私家車再次出現,亦即綁匪懂利用調虎離山計,成功分散了警方視線,而載着款項的旅行喼卻被棄置在山頭,顯然綁匪意識到警方有裝追蹤器。警方隨後再致電綁匪留下來商談贖金的電話號碼,說也奇怪,綁匪走動時無意觸碰竟接通電話,但沒有答話,只是從電話傳來環境聲音,聽見綁匪正急步循着山路離開飛鵝山,更傳來氣來氣喘的聲音。

羅君兒認出綁匪

知道綁匪從山路逃亡,警方隨即展開「捷進行動」,在全港海、陸、空搜捕綁匪,在多條主要隧道及幹線設置路障。在場警員穿上避彈衣,荷槍實彈截查可疑車輛,氣氛緊張,可惜未有所獲。原來,幾名綁匪徒步從西貢經馬鞍山公園,再穿越山林到達沙田和馬料水一帶,其後再步入大埔,並向沙頭角方向逃亡,意圖穿過中港邊境逃回大陸。調查案件時,警方將有爆竊案底匪徒照片給羅君兒辨認,她一眼就認出其中兩名綁匪,由於警方已有來港犯過案的大陸人資料庫,所以即時已知道兩犯身份,並將二人照片發放給所有巡警。 至週一,其中一名被通緝的疑犯,難抵山林悶熱天氣煎熬,遂選擇由羅湖過關回內地,以自投羅網方式歸案,另有消息指,其餘五名綁匪從山路潛逃回內地時,已在內地落網,不過有關消息暫未正式公布,因警方正努力從疑犯身上,套取犯案原因及有無其他幕後人物,以圖解開此宗綁架案的種種謎團,不過至週二下午,其餘五名綁匪在內地落網消息已公布,但贖金則未尋回。

利用爆竊案掩飾

據警方消息人士指,若以單純爆竊案來看,六人聯合的爆竊行動集團是很少見,通常爆竊匪多是單獨或兩至三人行事,因太多人行動就易行藏敗露,而每人分得贓款也甚少。加上綁匪事前踩線工作又做得十分專業,事發的大屋是由羅家駒的公司持有,毗鄰大屋則屬於其長兄,年前已售予一名姓黃的內地商人,該名男子很少住在上址,但綁匪卻可直接找上羅君兒家中。此外,羅家駒的大宅背靠大山,逾十呎高大門重門深鎖,大門旁有閉路電視,四周圍牆也有十多呎高,內裡設有保安更亭,匪徒要潛入,如無熟人帶路和熟悉屋苑的圖則指引是不容易的。即使竊匪成功入屋爆竊,又剛巧碰到回家的羅君兒,再由爆竊犯順手牽羊,即場啟動撤退模式,變成花費數日的綁架案,而事後還有套上假牌車輛配合擾亂警方視線,這些都不像大陸落來的爆竊犯所為。有探員透露,綁架案根本難以在即興方式下完成,因當中涉及很多部署,最起碼是清楚知道對方可以負擔得起贖款,另外還有很多問題,如藏參地點,如何成功收取贖款及脫身等,「以往處理過老爆案,竊匪見有人返家,九成九第一時間走人,最衰嗰種,見係女人最多非禮吓,因逗留得耐,風險會好高,除非一早已摸熟落手目標係單身女人,但今次單案發生地點係大屋,好大可能有傭人在家,另外要制服女事主,又要帶佢走,又唔俾左鄰右里發覺而報警,當中有無咁多臨時即興及巧合呀?」他指出,過去的綁架案,絕大多數是由親戚或員工所為。加上綁架是嚴重罪行,分分鐘判廿年以上,但二千八百萬六個人分,每人才四百多萬,所以不排除是另有老闆「掟錢做嘢」,到底目的是什麼就不知道,但肯定不是為了區區二千多萬贖金,或者有其他恐嚇教訓意味。另一方面,綁匪對飛鵝山一帶地形熟悉,對女事主未有傷害及侵犯,臨走還給予手提電話,明顯不想她有任何傷害,對於爆竊犯而言,不可能如此細心。

家族有成員怕被綁架

不過探員也指出,若六名疑犯口密,最後都一口咬定是即興綁架,不肯供出幕後主腦,警方也很難追蹤下去。探員也爆料,指七年前左右,該家族中一名女成員羅穎怡(羅家寶女兒)捲入一宗街頭糾紛,原因也可能是怕被人綁架。事發在她取車時,見到一名少年舉機拍照,她即時衝上前質問對方是否拍攝她及跟蹤她,之後她的同行男性友人幫手,並強行拆走少年相機內的記憶卡,至對方報警,警員將一干人等帶返警署調查。其後羅穎怡找來資深大律師到警署協助,當發現少年只是拍攝停車場內的名車後,她才對自己引致一場誤會道歉並要求和解,最終該少年沒被追究。本刊就此事求證羅穎怡,她表示不想在現階段回答。而這宗驚天綁票案,是繼○七年羅氏家族爭產案後,發生在家族之間的大新聞;事實上,做製衣起家的羅氏,不單只擁百億資產,也有一套另類家訓,令各成員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力爭上游。

愛登士家族擁過百億資產

二千八百萬綁架案的女事主羅君兒,含着金鎖匙出世,父親羅家駒是bossini(堡獅龍,592)創辦人羅定邦的第六子。祖籍廣東順德的羅定邦,白手興家,初期與友人合辦紡織廠,以「山寨廠」形式接訂單。乘着製衣業興旺之勢,靠外判訂單起家。七五年成立羅氏針織,以炒賣成衣配額而發達,與麗新的林百欣、肇豐的方肇周及萬泰的田元灝,被稱為「配額四大家族」,至今仍是香港製衣業龍頭。第二代同時活躍於地產市場,令家族資產暴升。

父高調攻地產

是次為女兒繳付贖金的羅家駒,早年作風低調,主力拍住四哥羅家寶搵食,成立百樂集團,不時孖公仔現身投地。二人初期以發展小型地產項目為主,例如大埔單幢樓皇御山,○二年以一億多元投得沙田崗背街地皮。同年,以五億多元低價買入尖沙咀百樂酒店,三年前以二十二億將百樂酒店的商場部分售出,勁賺一筆。後來,羅家寶主力炒樓,家駒則自立門戶,於一三年,成立K&K Property,積極競投政府土地。去年,公司撼低多家主要發展商,以近三十億元,投得啟德住宅區一幅地皮。另外,亦就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第二及三期提交意向書,投資額超過一百六十億元,可見獨立發展的家駒,已有實力與大發展商一較高下。不過近年羅家駒已逐步退休。本週一,記者到公司位於中環萬宜大廈的辦公室找羅家駒,員工指他已甚少回公司,業務交由兒子羅建一負責。至於兩名女兒則醉心藝術。貝兒畢業於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君兒於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主修時裝、攝影及平面設計。○九年返港後,曾在Moiselle擔任設計師,後轉到貿發局任職,負責搞時裝及藝術展覽,目前在中環經營創作室Production Q。

爭產爆兩名私生子

羅氏家族子孫眾多,管教嚴厲,君兒和父輩,同樣在競爭中長大。祖父羅定邦晚年為挑選接班人,讓兒子輪流做「庄」,因此羅氏第二代均把握機會在父親面前表現自己,卻為家族爭拗埋下伏線。如九十年代初地產業興旺,羅氏的地產業務由次子羅家聖主持,他深信日本銀座式商場有前景,便收購土地發展荃灣娛樂廣場及元朗開心廣場,但兩年後公司大執位,由四子羅家寶接手地產業務,家聖被調往bossini。家寶上場後即唱反調,將兩個商場出售,轉戰工廈市場,據聞因此引起家聖不滿。轉「庄」做法令兄弟不和,羅定邦九六年過身後,關係進一步惡化。羅定邦生前沒立遺囑,只寫下一份中文意向書,決定在他死後由接班人、次子羅蜀凱掌管三分之一財產,另外三分之一的財產則捐出作慈善用途,餘下三分之一留給一名流亡海外的兒子,有律師曾估計羅定邦去世時名下財產約有十億元。○七年,羅家寶的女兒羅穎怡入稟高院,指伯父羅蜀凱僅為財產受託人,並要求交代賬目,才令這份中文意願書曝光。這名「失蹤子」十分神秘,庭上沒有進一步披露其資料或失蹤原因,甚至名字亦保密。一○年,羅蜀凱敗訴,法官判定他只是遺產執行人。後來,羅蜀凱上訴得直,上訴庭法官指羅蜀凱非以信託形式持有財產,而是擁有財產,並對是否發放遺產給羅氏族人有最終的決定權。訴訟期間,羅蜀凱曾「明寸」姪女羅穎怡的成就未達致可獲分遺產的門檻,質疑她無資格提出訴訟:「穎怡持有MBA學位,亦開設鞋店Mocca,但成就並非顯著,穎怡中文會考拿A,卻連『鰲頭獨佔』的解釋也不懂,因此不符受益人的身份。」除了互揭瘡疤外,上訴文件再揭出,羅定邦還有另一私生子,名為羅家添(Frank)。他與失蹤兒子,均非羅定邦元配陳楚思所出。九六年羅定邦去世時,訃文上亦沒有二人名字。

紡織世家各自精彩

事實上,官司涉及的約三億遺產,對羅家各房來說,都只是「濕濕碎」。羅氏第二代的生意王國都搞得有聲有色,各自的身家已遠較父親留下的遺產更為豐厚,疑因有人為「啖氣」而提出訴訟。曾表示置身事外的大仔羅樂風,便於訪問中指當年大家只想搞清楚父親想法,「佢哋個個有錢有地位,衣食無憂,根本不用爭!」羅氏第二代各自各精彩。羅樂風創辦的晶苑集團,現為UNIQLO和H&M等「御用」製衣商,營業額高達一百億元。九三年開設晶苑地產,投資十億在東莞常平興建紫荊花園,找來薛家燕賣廣告,累積銷售額達二十億元,是其代表作。最得寵的次子羅蜀凱主力打理家族的製衣業務,八九年曾移民加拿大,到九七年才回流。他一向低調,連公司股東大會也不出席。女兒羅可旋曾在訪問時指,父親嚴禁子女買名牌衫,又喜歡坐巴士到九龍城及旺角的茶記食飯。他兩位女兒羅可欣及羅可旋創立服裝店bread n butter及Ztampz。三年前,可欣另創辦非牟利機構Fashion Farm Foundation(簡稱FFF),培植本地新進設計師。最出位要數四仔羅家寶,擅長炒樓,在地產界無人不識。撈底代表作包括在○五年以十億掃入貝沙灣第九座全幢,二億買入小欖愛琴灣銀主盤,以及以三億八千萬購入雍雅山房地皮,改建為豪宅雍雅山。他持有的物業、鋪位及酒店超過一百個,身家保守估計超過四十億元。另外,羅家寶私生活同樣「出位」,曾被傳媒拍得背着妻女與年輕女伴行街拍拖,其間更「踎街」食煙,且會為保持青春,到瑞士打羊胎素。綁票案曝光後,記者到飛鵝山豪宅找到羅家寶,但他對姪女被綁架一事不知情,並說:「家族冇人通知過我喎。」可見羅氏家族成員之間,感情頗為疏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