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證監會新聞發佈會問答環節,透露了很多數據統計信息 億利達

來源: http://xueqiu.com/2164183023/33680827

2014-12-5

  1、問:近期股市上漲,請問證監會對此有何評價?
  答:作為新聞發言人,我不便對股市的漲跌發表評論。既然你問了,我借此機會向大家介紹一下近期市場情況。
  從行情看,11月24日至12月5日,上證綜指和深證綜指分別上漲18.13%和6.97%。大盤藍籌股漲幅大於中小市值股票,上證5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分別上漲28%和21%,而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上漲5.0%和5.1%。金融業、采礦業、房地產業累計分別上漲35.3%、24.6%和15.3%,在行業板塊中漲幅居前。據統計,截至12月5日,滬深兩市全部A股平均靜態市盈率20倍,其中主板市盈率16倍,中小企業板49倍,創業板78倍;上證5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平均市盈率分別為10倍和13倍。金融業、采礦業和房地產業市盈率分別為9倍、15倍和17倍。
  從成交看,11月24日至12月5日,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金額7156億元,12月5日成交金額超過1萬億元。大盤藍籌股成交活躍,12月3日滬深300指數成份股成交金額占全市場成交金額的比例達到52%。初步統計,11月24日至12月4日,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合計凈買入309億元,一般法人機構凈賣出1252億元,自然人投資者凈買入659億元,特別是持有A股市值在10萬元以下的個人投資者凈買入更多,滬股通投資者凈買入284億元。另外,滬股通開通以來至12月4日累計使用額度528億元。
  從投資者參與情況看,11月24日至12月5日,日均新開股票賬戶9.7萬戶,12月5日新增開戶數達17.97萬戶,今年前11個月日均新開賬戶2.9萬戶。11月24日至28日一周內,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2027萬戶,較上一周增長43%。
  從融資和股指期貨看,11月24日至12月3日日均融資買入額1112億元,約為同期日均股票成交金額的17%。截至12月3日,投資者融資余額約8500億元,較今年6月底4034億元融資余額增長一倍多。截至12月2日,股指期貨持倉較去年年末增加約75%。
  近期股市上漲,我們註意到市場和媒體有各種不同的觀點,有的認為這是市場對經濟社會各方面因素的綜合反映,是各項利好政策疊加的結果,有其必然性與合理性。也有的認為,在經濟基本面和上市公司業績無明顯改善、投資者加大杠桿操作情況下,股市過快上漲的風險值得警惕。
  股市穩定健康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具有重要作用。股市穩定健康運行需要市場各方共同建設,共同維護,共同珍惜。希望媒體朋友們嚴謹客觀報道,研究機構依法發布客觀公正的研究報告,合理引導投資者預期。希望廣大投資者特別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資者理性投資,尊重市場、敬畏市場,牢記股市有風險,量力而行,不要被市場上賣房炒股、借錢炒股言論所誤導,不要盲目跟風炒作。上市公司要嚴格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確保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和及時。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要依法合規經營,做好投資者教育和權益保護。證券交易所要加強市場信息披露監管和交易監管,確保市場安全運行。
  我們註意到近期股市坐莊、操縱股價等違法違規活動有所擡頭,對此,我會將加強市場監管,堅決予以打擊,切實維護市場正常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2、問:近期有媒體報道稱,針對首創證券借殼S前鋒的重組審批事項長達八年沒有結果,獨立第三方機構已經向證監會遞交了行政信息公開申請,要求披露S 前鋒吸收合並首創證券重組事項的審批進展等問題。請問是否屬實,有無最新進展?
  答:我會已收到相關機構的信息公開申請,正在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0]5 號)、《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監督管理信息公開辦法(試行)》(證監會公告[2008]18 號)等有關規定辦理。

  3、問:中國農業銀行400億元優先股日前在上交所正式掛牌,標誌著中國境內資本市場第一支優先股產品圓滿完成發行及掛牌工作。請問這對資本市場有哪些積極影響?證監會對此有何評價?
  答:農業銀行的優先股是落實《國務院關於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按照優先股試點相關規定在境內發行的第一只優先股,是優先股試點進入市場操作階段的重要標誌,具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對於中國農業銀行而言,優先股的成功發行能有效提高其資本充足率,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這對於其他上市公司,尤其是上市商業銀行具有積極示範作用,有助於推動其他上市公司積極利用優先股改善資本結構,建立健全資本管理長效機制,提高持續盈利能力,增強對投資者的回報。對投資者而言,優先股為投資者提供了多元化投資渠道,增加新型的固定收益產品。此次參與認購農業銀行優先股的投資者包括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及其他非金融企業。隨著優先股發行數量的增多及類型的豐富,將進一步以市場化方式促進上市公司合理實行現金分紅,為保險資金、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等提供多元化投資工具,不斷拓展居民的投資渠道。對資本市場而言,優先股屬於兼具股票和債券屬性的混合類證券,其推出有利於豐富我國資本市場的證券品種,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深化股份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資本市場發展。
  優先股試點是我國資本市場的一項重大改革創新,我們歡迎市場各方積極參與優先股試點工作,充分利用這一新生工具。中國證監會也將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和完善優先股制度,進一步滿足市場各方需求。

  4、問:有消息稱,證監會在與券商探討如何支持新三板發展時,考慮做市持有單只個股可突破5%限制,請問證監會對此有何評價?
  答:我會一貫支持證券公司參與全國股轉系統各項業務,支持證券公司更好地服務中小微企業。目前,我會正在研究證券公司參與全國股轉系統做市業務的有關政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244

證監會:散戶是買股主力 不要被賣房炒股誤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624

170887269

證券時報網報道,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11月24日-12月5日,日均成交金額7561億元,12月5日超過萬億元,大盤藍籌股成交活躍,初步統計,11月24日至12月4日,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凈買入309億元,自然人凈買入659億元,持有A股市值10萬元以下的個人投資者凈買入更多。

鄧舸同時表示,近期股市上漲,市場和媒體有各種不同觀點。股市穩定健康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有重要作用。希望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尊重市場,敬畏市場,不要被市場上賣房炒股等說法誤導。證監會將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正常秩序,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從行情看,11月24日-12月5日,滬深股市,分別上漲18.13 %和20.82%,大盤藍籌大於中小市值股票,金融業、采礦業、房地產在行業板塊中居前,據統計,截至12月5日,全部A股的靜態市盈率20倍,主板市盈率16倍,中小企業板49倍。

上證綜指收盤報2937.65點,漲幅1.32%。深成指數收盤報10067.3點,漲幅0.37%。創業板大跌2.46%,收報1581.91點。

周五數據顯示,今日滬指收盤成交超1000億美元,5倍於年內不到200億美元的平均交易量,並打破了2005年錄得的860億美元最高單日成交記錄。兩市成交突破萬億,達到10740億元,創歷史記錄。

根據華爾街見聞此前的報道,11月全月,銀證資金單月實現凈轉入2667億元。四周資金分別凈流入169億元、314億元、461億元和1723億元。隨著資金轉入提速,證券交易保證金余額也水漲船高,截至上周末,保證金期末余額已逼近萬億大關,報9912億元,創該數據有統計以來的新高。

伴隨著滬深股市的持續節節走高,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也猛地火了一把。此前,在一個投資策略研討會上,林采宜放言:“股市已經站在長周期的牛頭上,投資者應該拋掉房子買入股票。”對於林采宜的“賣房買股”論調,業界支持與反對的聲音並存,也有人戲稱“太任性”。而國泰君安最新觀點則更為激進,喊出了炒非銀就是炒中國夢的口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351

證監會:股指期貨提升股市內在穩定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660

證監會主席肖鋼5日在第十屆中國國際期貨大會上表示,經過20多年的探索,我國期貨市場在市場規模、產品創新、法規制度和國際影響力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發展金融期貨有利於促進金融市場化改革,切實增強市場穩定性。

肖鋼指出,滬深300股指期貨上市、融資融券的推出引入了做空機制,為市場穩定運行註入了雙向均衡的力量。股指期貨上市4年多來,對於提升我國股市的內在穩定性、優化市場結構起到了積極作用。

肖鋼認為發展好、利用好期貨及衍生品市場,對於促進企業穩健經營、保障我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推動實現制造業強國和貿易強國戰略具有重要意義。但期貨及衍生品是一把“雙刃劍”,既能管理風險,使用不當也會引發風險。因此,期貨市場不能“自娛自樂”,更不能“脫實向虛”。要始終堅持發展的速度與監管的能力相適應,創新的步伐與風險控制的水平相匹配。

周五華爾街見聞曾報道,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證監會就《股票期權交易試點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及其相關指引征求意見。

該辦法設定了證券公司和期貨公司參與股票期權的資格,明確證券公司可以從事股票期權經紀、自營及做市業務,同時允許期貨公司從事與股票期權備兌開倉和行權交割相關的有限範圍的證券現貨經紀業務。

目前中國證監會尚未宣布股票期權首批試點的具體細節。據路透,證監會副主席姜洋上月表示,要推動期貨交易工具創新,推動場內股票ETF期權試點,研究開發股指期權、商品期權、匯率期貨,穩步推進場外衍生品創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370

兩融再受限 證監會專項檢查來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831

隨著A股行情的暴漲暴跌,為投資者提供杠桿的兩融業務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據新浪財經,下周證監會派檢查組查券商兩融業務,變例行檢查為專項檢查。根據相關檢查結果,部分券商很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

證監會本次檢查的主要目標是融資融券的杠桿問題。據業內人士透露,融資融券業務目前的杠桿比例大多以1:2較為常見,少數激進的券商會將比列增至1:3。相關監管部門預期標準杠桿為1:1較為合適。

“標準是1:2,很少有做到1:3的。”新浪援引一家券商經紀業務總部內部人士表示,相關監管部門關註的主要是股票抵押折算方面。

本輪瘋牛行情,很大程度上是“兩融”的杠桿資金推波助瀾,一旦兩融資金受限,可能會對股市造成負面影響。

股市杠桿受到關註

事實上,早在上周,A股的異乎尋常的瘋牛行情就引起了監管層對股市杠桿的註意。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提到,早間有傳言稱監管層已對券商融資融券業務進行窗口指導。受此消息影響,12月5日滬深兩市天量巨震,上午一度下跌3%,開盤90分鐘振幅達5.7%。

多家證券公司表示,近期沒有接到任何通知,目前兩融業務正常開展。但事實上已經有兩家券商提升了融資保證金比例,並且多家券商或跟進。

國聯證券信用交易部12月5日的通知顯示,為控制風險,保障投資者利益,適當調整融資標的證券保證金比例,調整後融資保證金比例如下:各ETF類標的證券保證金比例為60%,大盤股類標的證券保證金比例為65%,中小創業板類標的證券保證金比例為70%。國金、華泰已經確定內部通知上調融資保證金比例從50%到65%。

下周證監會的檢查,則可以理解為對券商降杠桿落實情況的巡視。據新浪,另一家大型券商融資融券相關業務人士表示:“我們還沒有接到檢查通知,但是監管部門已經高度關註兩融業務了。”

杠桿上的“瘋牛”行情

華爾街見聞昨天曾詳細介紹過,本輪A股的瘋牛行情,與“兩融”業務的助推不無關系。

這里的兩融就是指“融資融券”,是指投資者向具有深圳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本所上市證券或借入本所上市證券並賣出的行為。

當前的市場環境與2006年至2007年那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相比,又發生了新的變化。場內的專業投資者手里有了更便捷和高效的杠桿工具,一旦行情到來,聰明的資金迅速加杠桿入市,從而加速了資金流入。

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發布11月兩融數據月報。數據顯示,11月融資融券交易金融達22120.02億元,相較前一個月的14316億元,環比增長54.51%。截至上月末,兩融余額升至8251.97億元,突破8000億元。

昨日融資融券的余額再次創出新高,已經突破9000億。

不過,融資融券余額急劇升高的同時,不少券商資本金壓力日趨緊迫。方正證券、廣發證券、華泰證券等券商紛紛以權益融資、調整保證金比例的形式應對流動性問題。

兩融背後——15萬億銀行理財資金

同時,“兩融”背後的銀行理財資金也進入了監管層的視線。上證報引述接近監管機構的人士稱,管理層正在考慮將兩融受益權產品定為非標的可能性,如果股市繼續快速上行,相關規定可能會較快出臺。

所謂銀行理財資金投資兩融受益權,也可以通俗理解為券商以向商業銀行出售兩融余額受益權的方式盤活兩融余額資產,由於銀行是通過其客戶理財賬戶提供融資,因此此類交易表現為銀行表外資產購買券商兩融債權受益權加券商到期回購的形式。

瑞銀證券首席分析師陳李指出銀行渠道新增的杠桿資金成為近期推升股市的重要力量。陳李指出,部分商業銀行近期明顯增加了對股票投資者的借貸,甚至向個人借錢炒股。銀行把原先向私募基金或者公募專戶提供的配資信托產品,做成傘狀結構。原先只借給一個機構的億元資金,拆散成上百個小產品,借給上百個自然人。簡言之,銀行向個人投資者提供類融資業務。這部分融資規模在迅速擴大,瑞銀初步估計余額已經達到5000億元。

正是在券商和銀行雙重杠桿的推動下,散戶們導演了這一波以券商為龍頭的“瘋牛行情”。但一旦黑天鵝事件引發杠桿資金停止,那麽市場的大幅波動就在所難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948

兩融再受限 證監會專項檢查來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831

隨著A股行情的暴漲暴跌,為投資者提供杠桿的兩融業務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據新浪財經,下周證監會派檢查組查券商兩融業務,變例行檢查為專項檢查。根據相關檢查結果,部分券商很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

證監會本次檢查的主要目標是融資融券的杠桿問題。據業內人士透露,融資融券業務目前的杠桿比例大多以1:2較為常見,少數激進的券商會將比列增至1:3。相關監管部門預期標準杠桿為1:1較為合適。

“標準是1:2,很少有做到1:3的。”新浪援引一家券商經紀業務總部內部人士表示,相關監管部門關註的主要是股票抵押折算方面。

本輪瘋牛行情,很大程度上是“兩融”的杠桿資金推波助瀾,一旦兩融資金受限,可能會對股市造成負面影響。

股市杠桿受到關註

事實上,早在上周,A股的異乎尋常的瘋牛行情就引起了監管層對股市杠桿的註意。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提到,早間有傳言稱監管層已對券商融資融券業務進行窗口指導。受此消息影響,12月5日滬深兩市天量巨震,上午一度下跌3%,開盤90分鐘振幅達5.7%。

多家證券公司表示,近期沒有接到任何通知,目前兩融業務正常開展。但事實上已經有兩家券商提升了融資保證金比例,並且多家券商或跟進。

國聯證券信用交易部12月5日的通知顯示,為控制風險,保障投資者利益,適當調整融資標的證券保證金比例,調整後融資保證金比例如下:各ETF類標的證券保證金比例為60%,大盤股類標的證券保證金比例為65%,中小創業板類標的證券保證金比例為70%。國金、華泰已經確定內部通知上調融資保證金比例從50%到65%。

下周證監會的檢查,則可以理解為對券商降杠桿落實情況的巡視。據新浪,另一家大型券商融資融券相關業務人士表示:“我們還沒有接到檢查通知,但是監管部門已經高度關註兩融業務了。”

杠桿上的“瘋牛”行情

華爾街見聞昨天曾詳細介紹過,本輪A股的瘋牛行情,與“兩融”業務的助推不無關系。

這里的兩融就是指“融資融券”,是指投資者向具有深圳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本所上市證券或借入本所上市證券並賣出的行為。

當前的市場環境與2006年至2007年那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相比,又發生了新的變化。場內的專業投資者手里有了更便捷和高效的杠桿工具,一旦行情到來,聰明的資金迅速加杠桿入市,從而加速了資金流入。

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發布11月兩融數據月報。數據顯示,11月融資融券交易金融達22120.02億元,相較前一個月的14316億元,環比增長54.51%。截至上月末,兩融余額升至8251.97億元,突破8000億元。

昨日融資融券的余額再次創出新高,已經突破9000億。

不過,融資融券余額急劇升高的同時,不少券商資本金壓力日趨緊迫。方正證券、廣發證券、華泰證券等券商紛紛以權益融資、調整保證金比例的形式應對流動性問題。

兩融背後——15萬億銀行理財資金

同時,“兩融”背後的銀行理財資金也進入了監管層的視線。上證報引述接近監管機構的人士稱,管理層正在考慮將兩融受益權產品定為非標的可能性,如果股市繼續快速上行,相關規定可能會較快出臺。

所謂銀行理財資金投資兩融受益權,也可以通俗理解為券商以向商業銀行出售兩融余額受益權的方式盤活兩融余額資產,由於銀行是通過其客戶理財賬戶提供融資,因此此類交易表現為銀行表外資產購買券商兩融債權受益權加券商到期回購的形式。

瑞銀證券首席分析師陳李指出銀行渠道新增的杠桿資金成為近期推升股市的重要力量。陳李指出,部分商業銀行近期明顯增加了對股票投資者的借貸,甚至向個人借錢炒股。銀行把原先向私募基金或者公募專戶提供的配資信托產品,做成傘狀結構。原先只借給一個機構的億元資金,拆散成上百個小產品,借給上百個自然人。簡言之,銀行向個人投資者提供類融資業務。這部分融資規模在迅速擴大,瑞銀初步估計余額已經達到5000億元。

正是在券商和銀行雙重杠桿的推動下,散戶們導演了這一波以券商為龍頭的“瘋牛行情”。但一旦黑天鵝事件引發杠桿資金停止,那麽市場的大幅波動就在所難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356

證監會:加快註冊制改革 適時適度增加新股供給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938

101147018-China stock traders.530x298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今日在發布會上表示,11日下午,證監會黨委召開了認真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活動。證監會系統各級領導班子認真學習領會新常態下,準確把握明年經濟工作的要求,統一到中央的決策上來。證監會會積極推進註冊制改革,在保持每月新股均衡發行,穩定市場預期的基礎上,適時適度增加新股供給,建立健全基礎性安排,引導長期資金入市,督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義務。

證監會主席肖鋼在昨日的會上強調,新常態下,新戰略、新布局實施,微觀放活和微觀放調,證監會要繼續加快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促進市場平穩發展:

一是促進股票市場的平穩發展,加強信息披露監管,加強證券交易所核查能力,積極推進股票註冊制改革,實施適度新股供給,繼續引導資金入市

二是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進一步改革創業板市場,規範發展服務小微企業的股權市場;

三是積極發展證券交易所機構間債券市場信貸資產和證券資產業務;

四是盡快推進原油期貨、股票ETF期權等,平穩有序發展金融衍生產品;

五是健全私募市場建設;

六是提高證券基金市場競爭能力,探索實施牌照管理;

七是擴大資本市場雙向開放;

八是聚焦監管轉型,探索建立事中事後監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36

證監會:批準上期所開展原油期貨交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939

oil_470_313

新聞發言人張曉軍12日在證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證監會批準上海期貨交易所開展原油期貨交易。上市原油期貨有利於完善我國原油市場體系,形成市場化原油價格機制,助推完善原油期貨價格體系。下一階段,證監會將會同相關部委發布原油期貨相關規定。

證監會還表示,將發布與上市原油期貨相關的各項配套政策和管理辦法。根據準備情況,將擇機批準掛牌上市原油期貨合約的日期。

公告來自證監會官方微博證監會發布:

e29fff14jw1en6z8rukh0j20fa1cc11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37

證監會:下周將派檢查組查券商兩融杠桿的問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940

1389339947833

證監會今日表示,其近期未對證券公司融資類業務進行窗口指導,但下周將派檢查組查券商兩融杠桿的問題。

針對有傳聞稱證監會下周派檢查組查券商兩融杠桿的問題,證監會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於下周開始啟動兩融業務調查,本次屬於抽查而非全面檢查,共計分批抽查約40家券商。監管部門將重點關註兩融業務中違規融資、配資等問題。

不過,中證報援引的多位市場人士認為,不能將此次檢查簡單的理解為“發展兩融業務的思路轉向”。

證監會還表示,已啟動了融資融券業務辦法的修訂工作,目前修訂還在進行中,條件成熟後將公開征求公眾意見。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監管部門即將開始針對券商的融資融券業務進行例行檢查,此次檢查約涉及40家券商,監管部門將關註兩融業務中的違規融資、配資等問題。

此前新浪財經提到,證監會將派檢查組查券商兩融業務,變例行檢查為專項檢查。但中國證券報的報道否認了這種說法。其引述消息人士稱,此次針對兩融業務的檢查仍是例行檢查,而約40家券商被查,意味著目前已開展兩融業務的券商中近半數都將被覆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38

媒體稱證監會風控新規釋放近千億凈資本 券商全線漲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064

QQ圖片20141216162132

媒體報道稱,證監會將發布新規,放寬對券商凈資本的限制,有利於行業杠桿率提升。在當前券商因創新業務而資本金普遍偏緊的情況下,這將極大刺激券商業務增量開展。

中國證券網援引媒體報道稱,

根據證監會8月份初發布的征求意見稿,證券公司的“凈資本/凈資產”監管指標擬由現行的“≥40%”調整為“≥20%”,“凈資本/負債”擬由現行的“≥8%”調整為“≥4%”,“凈資產/負債”擬由現行的“≥20%”調整為“≥10%”。新引入“流動性覆蓋率”和“凈穩定資金率”兩項監管指標,均為“≥100%”,旨在提升證券公司對凈資產和凈資本的有效利用。專業人士據此測算,證券行業凈資本將釋放500億-700億元,相當於行業凈資產的8-10%;行業杠桿率上限將提升約2倍,按照目前行業平均杠桿率3.5-4倍計算,有望提升至5.5-6倍;行業凈資產收益率上限將從10-11%提升至13-15%。在當前券商因創新業務而資本金普遍偏緊的情況下,這將極大刺激券商業務增量開展。

分析人士指出,今天下午券商股再度走強與此消息相關度較大。

此前,理財周報記者調查報道,招商證券在三周前已經用光了融資額度,現在券商基本上沒有錢可以借出去了,沒有錢只能等客戶還回來,然後再借給其他客戶。華泰證券在兩融業務中最為激進,不僅實現零門檻,客戶通過網絡即可辦理信用賬戶,而且融資杠桿比例可以放至1:3。
 
今天,券商股集體大漲,多只券商股漲停。
QQ圖片20141216163604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866

證監會出臺互聯網金融監管條例 券商可以直接幹眾籌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51

為拓展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渠道,促進創新創業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在證監會創新業務監管部支持下,中國證券業協會起草了《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下面是辦法全文:


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


(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宗旨】為規範私募股權眾籌融資業務,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私募股權眾籌行業健康發展,防範金融風險,根據《證券法》、《公司法》、《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國發[2014]17號)等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適用範圍】本辦法所稱私募股權眾籌融資是指融資者通過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平臺(以下簡稱股權眾籌平臺)以非公開發行方式進行的股權融資活動。


第三條 【基本原則】私募股權眾籌融資應當遵循誠實、守信、自願、公平的原則,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尊重融資者知識產權,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第四條 【管理機制安排】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證券業協會)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及本辦法對股權眾籌融資行業進行自律管理。證券業協會委托中證資本市場監測中心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市場監測中心)對股權眾籌融資業務備案和後續監測進行日常管理。


第二章 股權眾籌平臺


第五條 【平臺定義】股權眾籌平臺是指通過互聯網平臺(互聯網網站或其他類似電子媒介)為股權眾籌投融資雙方提供信息發布、需求對接、協助資金劃轉等相關服務的中介機構。


第六條 【備案登記】股權眾籌平臺應當在證券業協會備案登記,並申請成為證券業協會會員。


證券業協會為股權眾籌平臺辦理備案登記不構成對股權眾籌平臺內控水平、持續合規情況的認可,不作為對客戶資金安全的保證。


第七條 【平臺準入】股權眾籌平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公司或合夥企業;


(二)凈資產不低於500萬元人民幣(6.2145, 0.0175, 0.28%);


(三)有與開展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相適應的專業人員,具有3年以上金融或者信息技術行業從業經歷的高級管理人員不少於2人;


(四)有合法的互聯網平臺及其他技術設施;


(五)有完善的業務管理制度;


(六)證券業協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八條 【平臺職責】股權眾籌平臺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勤勉盡責,督促投融資雙方依法合規開展眾籌融資活動、履行約定義務;


(二)對投融資雙方進行實名認證,對用戶信息的真實性進行必要審核;


(三)對融資項目的合法性進行必要審核;


(四)采取措施防範欺詐行為,發現欺詐行為或其他損害投資者利益的情形,及時公告並終止相關眾籌活動;


(五)對募集期資金設立專戶管理,證券業協會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六)對投融資雙方的信息、融資記錄及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信息及其他相關資料進行妥善保管,保管期限不得少於10年;


(七)持續開展眾籌融資知識普及和風險教育活動,並與投資者簽訂投資風險揭示書,確保投資者充分知悉投資風險;


(八)按照證券業協會的要求報送股權眾籌融資業務信息;


(九)保守商業秘密和客戶隱私,非因法定原因不得泄露融資者和投資者相關信息;


(十)配合相關部門開展反洗錢工作;


(十一)證券業協會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九條 【禁止行為】股權眾籌平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通過本機構互聯網平臺為自身或關聯方融資;


(二)對眾籌項目提供對外擔保或進行股權代持;


(三)提供股權或其他形式的有價證券的轉讓服務;


(四)利用平臺自身優勢獲取投資機會或誤導投資者;


(五)向非實名註冊用戶宣傳或推介融資項目;


(六)從事證券承銷、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證券經營機構業務,具有相關業務資格的證券經營機構除外;


(七)兼營個體網絡借貸(即P2P網絡借貸)或網絡小額貸款業務;


(八)采用惡意詆毀、貶損同行等不正當競爭手段;


(九)法律法規和證券業協會規定禁止的其他行為。


(證券時報網快訊中心)


證券時報網(www.stcn.com)12月18日訊


第三章 融資者與投資者


第十條 【實名註冊】融資者和投資者應當為股權眾籌平臺核實的實名註冊用戶。


第十一條 【融資者範圍及職責】融資者應當為中小微企業或其發起人,並履行下列職責:


(一)向股權眾籌平臺提供真實、準確和完整的用戶信息;


(二)保證融資項目真實、合法;


(三)發布真實、準確的融資信息;


(四)按約定向投資者如實報告影響或可能影響投資者權益的重大信息;


(五)證券業協會規定和融資協議約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二條 【發行方式及範圍】融資者不得公開或采用變相公開方式發行證券,不得向不特定對象發行證券。融資完成後,融資者或融資者發起設立的融資企業的股東人數累計不得超過200人。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三條 【禁止行為】融資者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欺詐發行;


(二)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


(三)同一時間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股權眾籌平臺就同一融資項目進行融資,在股權眾籌平臺以外的公開場所發布融資信息;


(四)法律法規和證券業協會規定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十四條 【投資者範圍】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的投資者是指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單位或個人:


(一)《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合格投資者;


(二)投資單個融資項目的最低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人民幣的單位或個人;


(三)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等養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會公益基金,以及依法設立並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的投資計劃;


(四)凈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人民幣的單位;


(五)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人民幣或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人民幣的個人。上述個人除能提供相關財產、收入證明外,還應當能辨識、判斷和承擔相應投資風險;


本項所稱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份額、資產管理計劃、銀行理財產品、信托計劃、保險產品、期貨權益等。


(六)證券業協會規定的其他投資者。


第十五條 【投資者職責】投資者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向股權眾籌平臺提供真實、準確和完整的身份信息、財產、收入證明等信息;


(二)保證投資資金來源合法;


(三)主動了解眾籌項目投資風險,並確認其具有相應的風險認知和承受能力;


(四)自行承瞪能產生的投資損失;


(五)證券業協會規定和融資協議約定的其他職責。


(證券時報網快訊中心)


證券時報網(www.stcn.com)12月18日訊


第四章 備案登記


第十六條 【備案文件】股權眾籌平臺應當在設立後5個工作日內向證券業協會申請備案,並報送下列文件:


(一)股權眾籌平臺備案申請表;


(二)營業執照複印件;


(三)最近一期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或驗資報告;


(四)互聯網平臺的ICP備案證明複印件;


(五)股權眾籌平臺的組織架構、人員配置及專業人員資質證明;


(六)股權眾籌平臺的業務管理制度;


(七)股權眾籌平臺關於投資者保護、資金監督、信息安全、防範欺詐和利益沖突、風險管理及投資者糾紛處理等內部控制制度;


(八)證券業協會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十七條 【相關文件要求】股權眾籌平臺應當保證申請備案所提供文件和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第十八條 【核查方式】證券業協會可以通過約談股權眾籌平臺高級管理人員、專家評審、現場檢查等方式對備案材料進行核查。


第十九條 【備案受理】股權眾籌平臺提供的備案申請材料完備的,證券業協會收齊材料後受理。備案申請材料不完備或不符合規定的,股權眾籌平臺應當根據證券業協會的要求及時補正。


申請備案期間,備案事項發生重大變化的,股權眾籌平臺應當及時告知證券業協會並申請變更備案內容。


第二十條 【備案確認】對於開展私募股權眾籌業務的備案申請,經審查符合規定的,證券業協會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備案確認。


第二十一條 【備案註銷】經備案後的股權眾籌平臺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或者被依法宣告破產的,證券業協會註銷股權眾籌平臺備案。


第五章 信息報送


第二十二條 【報送融資計劃書】股權眾籌平臺應當在眾籌項目自發布融資計劃書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將融資計劃書報市場監測中心備案。


第二十三條 【年報備查】股權眾籌平臺應當於每年4月30日之前完成上一年度的年度報告及年報鑒證報告,原件留檔備查。


第二十四條 【信息報送範圍】股權眾籌平臺發生下列情形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向證券業協會報告:


(一)備案事項發生變更;


(二)股權眾籌平臺不再提供私募股權眾籌融資服務;


(三)股權眾籌平臺因經營不善等原因出現重大經營風險;


(四)股權眾籌平臺或高級管理人員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五)股權眾籌平臺因違規經營行為被起訴,包括:涉嫌違反境內外證券、保險、期貨、商品、財務或投資相關法律法規等行為;


(六)股權眾籌平臺因商業欺詐行為被起訴,包括:錯誤保證、有誤的報告、偽造、欺詐、錯誤處置資金和證券等行為;


(七)股權眾籌平臺內部人員違反境內外證券、保險、期貨、商品、財務或投資相關法律法規行為。


(八)證券業協會規定的其他情形。


(證券時報網快訊中心)


證券時報網(www.stcn.com)12月18日訊


第六章 自律管理


第二十五條 【備案管理信息系統】市場監測中心應當建立備案管理信息系統,記錄包括但不限於融資者及其主要管理人員、股權眾籌平臺及其從業人員從事股權眾籌融資活動的信息。備案管理信息系統應當加入中國證監會中央監管信息平臺,股權眾籌相關數據與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證券業協會共享。






第二十六條 【自律檢查與懲戒】證券業協會對股權眾籌平臺開展自律檢查,對違反自律規則的單位和個人實施懲戒措施,相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第二十七條 【自律管理措施與紀律處分】股權眾籌平臺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本辦法和相關自律規則的,證券業協會視情節輕重對其采取談話提醒、警示、責令所在機構給予處理、責令整改等自律管理措施,以及行業內通報批評、公開譴責、暫停執業、取消會員資格等紀律處分,同時將采取自律管理措施或紀律處分的相關信息抄報中國證監會。涉嫌違法違規的,由證券業協會移交中國證監會及其他有權機構依法查處。


第七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證券經營機構開展眾籌業務】證券經營機構開展私募股權眾籌融資業務的,應當在業務開展後5個工作日內向證券業協會報備。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 年 月 日起實施,由證券業協會負責解釋和修訂。






特此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3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