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報道,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在周五恢複了一項裁定,認定三星侵犯蘋果專利需賠償1.2億美元。最新裁定標誌著這場激烈的專利戰再次發生反轉。
法院稱,有確鑿的證據表明三星侵犯了蘋果滑動解鎖、自動更正以及快速鏈接(quicklinks)專利。快速鏈接功能可以自動將地址和手機號碼等信息轉化為鏈接。在最新版iOS 10操作系統中,蘋果公司已不再使用“滑動解鎖”功能,而是改為讓用戶“按下Home鍵”以解鎖手機。
本次判決恢複了三星應向蘋果公司賠償1.196億美元的原始裁定,此前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庭(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在2月錯誤地作出了駁回這一裁定的判決。
蘋果公司在本案中指控三星侵犯了其“滑動解鎖”專利、自動糾錯功能以及一項用於探測手機號的專利。其中,大多數賠償金(9870萬美元)都是針對手機號探測專利的,此前三星被裁定並未侵犯該專利。另外,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庭還在2月裁定其他兩項專利是無效的,但本周的判決則基於此前從未在上訴中提出的問題或庭審記錄以外的信息而將其判定為錯誤裁決。
而蘋果與三星就移動技術展開的專利戰已經持續多年,蘋果取得了多數訴訟的勝利。 蘋果公司和三星之間另一樁備受矚目的訴訟案將於下周而繼續在美國最高法庭受審。據彭博社報道,此案的結果將判定三星因其侵犯iPhoen設計專利而向蘋果公司作出多少賠償。
美國里士滿大學法學院教授詹姆斯·吉普森(James Gibson)表示,周五的裁定是基於程序性問題,而不是在專利法上存在分歧。“但是這一看似平凡的裁定對於未來想要獲得專利保護的人來說是一個重要先例,這是蘋果的一個重大勝利,”他表示。
目前,三星和蘋果尚未對此置評。
10月9日消息,從中國國家專利局網站獲悉,蘋果公司近日在在中國地區為雙卡雙待申請專利技術,或許在以後的iPhone中也能實現雙卡雙待功能了。而此前安卓巨頭三星也為了迎合亞洲市場的推出了專屬雙卡雙待功能。
本次蘋果提交的關於雙卡設計的專利共有兩項,分別為雙SIM網絡選擇(專利號:2016101166075)和用於雙SIM設備的功耗降低技術(專利號:2016100813788),提交時間為2016年2月5日與3月2日,不過目前尚未通過審核。
據悉,蘋果通常從申請專利到真正應用期間會經歷1-3年的時間,因此目前也無法確認明年的iPhone8就一定會使用,事實上這或許也意味著在中國發售的iPhone將與國外部分地區發售的產品產生進一步的差異,如果雙卡版本僅在東亞地區發售,中國消費者選擇其他地區iPhone的意願也會大大降低。
同時,蘋果申請的“雙SIM網絡選擇”專利,第一個SIM卡配置為網絡或是多地漫遊,並且第二張SIM卡用於網絡之外的本地網絡通信,也就是說“雙卡”有可能是一張由當地運營商支持的SIM卡,另一張則是網絡虛擬SIM卡。
據科技博客VentureBeat報道 ,由於美國上訴法院昨天維持有利於蘋果公司的原判,三星在今天發表了一份聲明,聲稱“正積極探尋將此案提交美國最高法院審理的可能性”。
此前,據法新社報道,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在周五恢複了一項裁定,認定三星侵犯蘋果專利需賠償1.2億美元。最新裁定標誌著這場激烈的專利戰再次發生反轉。
法院稱,有確鑿的證據表明三星侵犯了蘋果滑動解鎖、自動更正以及快速鏈接(quicklinks)專利。快速鏈接功能可以自動將地址和手機號碼等信息轉化為鏈接。在最新版iOS 10操作系統中,蘋果公司已不再使用“滑動解鎖”功能,而是改為讓用戶“按下Home鍵”以解鎖手機。 本次判決恢複了三星應向蘋果公司賠償1.196億美元的原始裁定,此前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庭(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在2月錯誤地作出了駁回這一裁定的判決。
此外,美國最高法院定於10月11日就另一起涉及三星與蘋果設計專利糾紛的案件舉行聽證會。三星今天還就第二起案件發表了另一份聲明,聲明批評蘋果正尋求獲得一項裁決結果,“通過阻止新產品的開發與營銷努力來抑制創新,包括設計上的創新”。
以下為三星聲明全文:
通過科技豐富人們的生活,是我們一切努力的核心目的。我們打破傳統界限、開發新產品、甚至全新產品類別的傳統,已獲得全世界的行業、設計和商業專家的廣泛認可。這種精神還在我們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出的針對蘋果的當前訴訟中有所體現,美國最高法院已同意在2016年10月11日就此案舉行聽證會。
三星之所以將此案提交美國最高法院審理,是因為我們相信設計專利法規被解讀的方式與現代發展潮流不符,原因就在於它不利於競爭與創新,不利於消費者的選擇。
這將是美國最高法院在120多年里聽證的第一樁設計專利案件,因此意義重大。美國最高法院的裁決結果可以導致專利法規得到合理解讀,因此,究竟是有利於未來的創造和創新,還是抑制未來的創造和創新,都要看此次裁決的結果。
我們請求最高法院在如何正確推行一項早在21世紀現代技術問世前就已制訂好的法規上提供指導。在設計專利法規於17世紀制訂出來的時候,產品更為簡單。它們更有可能與勺柄或地毯形狀之類的東西有關,只是為了刺激人們的購買欲望。相比之下,目前光與智能手機有關的專利就超過20萬項。
由於我們的產品因為我們做出的巨大投資而得到承認,我們當然支持設計保護。例如,我們過去五年獲得的國際工業設計大獎的次數是最多的,而在過去十年間我們總共獲得了近800個設計大獎。
但問題在於,蘋果希望獲得一項裁決,通過阻止新產品的開發與營銷努力來抑制創新,包括設計上的創新。按照蘋果方面的說法,一項智能手機設計功能專利的持有者,有權從整個手機的銷售中獲利。鑒於與智能手機有關的專利超過20萬項,這種裁決就低估了剩余智能手機專利持有者所作出的貢獻。
在這種不公平的環境下,創新活動將會受到抑制,廠商會擔心某款產品因為侵犯某一項設計專利而遭遇訴訟和利潤損失——無論這項專利是多麽微不足道。例如,由於蘋果擁有一項與圓角前屏有關的設計專利,該公司獲得了與三星多款手機銷售的所有收益。這種裁決不利於創新者將新產品推向市場的努力。
三星認為這是不公平的,廠商會因此輕功能、重外形,讓身為機會主義者的“專利流氓”展開又一輪訴訟。在此案中對三星持支持態度的公司包括,谷歌、Facebook、戴爾、惠普和eBay這樣的全球知名科技公司,50位知識產權領域的專家,十多個代表消費者和小企業利益的公共利益團體和商業組織。包括美國政府在內的所有各方都主張,這項有利於蘋果的聯邦巡回法院判決應該被推翻。
我們的擔憂已經超越了對某一款產品、甚至我們自身利益的範疇。我們相信,最高法院在如何在21世紀正確推行設計專利法規上的明確指導,將有利於促進競爭,為未來幾年的創新者和消費者帶來廣泛的益處。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如此看重這場紛爭;正因為如此,這麽多科技行業領導者才站在我們的一邊,這完全是為了創造一個更具競爭性的環境,為創新者、為消費者、為你我創建更一個美好的未來鋪平道路。
據中國國家專利局網站的信息顯示,蘋果公司在中國地區為雙卡雙待申請了兩項專利技術,分別是雙SIM網絡選擇(專利號為:2016101166075)和用於雙SIM設備的功耗降低技術(專利號為:2016100813788),提交時間於今年初,目前這兩項專利還處於等待實審提案狀態。在擁有了關於雙卡雙待的專利之後,或許在以後的iPhone中也能實現雙卡雙待功能了。
但是從專利描述來看,蘋果的雙卡雙待並不相同,第一個SIM卡配置為網絡或是多地漫遊,第二張SIM卡用於網絡之外的本地網絡通信,而目前在國內上市的其他手機,雙卡雙待基本上都實現雙卡盲插了,即兩個SIM卡槽沒有網絡差別。
蘋果當地時間昨天盤後公布財報,錄得2001年以來的首次全年營收下滑。不過iPhone 7的收入並未計入上一季度財報。蘋果公司表示,受益於iPhone 7的強勁銷量,公司對當季財報的表現樂觀。
軟件創新多於硬件
但分析師認為,iPhone 7並沒有太多實質性的創新突破,因此對蘋果財報的提振作用有限。 Gartner首席分析師呂俊寬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iPhone 7目前看起來還是比較普通的換機周期,所以並不會給蘋果的盈利帶來很大的扭轉。下一代的iPhone產品才有可能帶來一輪更大的換機潮。”
一位密切關註蘋果的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我們查過它的專利,沒有看到超越性的突破。”該消息人士稱發明專利申請需要兩年,而且中間需要公告。“我們查過未來的蘋果專利中,軟件居多,硬件上沒有突破。”他認為蘋果的財報還會繼續下滑。
過去10年,受益於iPhone的增長,蘋果公司已經成長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但是這一成功模式近兩年來受到挑戰。伴隨著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飽和,蘋果iPhone 6S銷量出現劇烈下滑,尤其在中國的市場銷量放緩的速度加快。而中國是蘋果近幾年來增長最快的市場。
截至9月24日的財季也是蘋果連續第三個季度營收和盈利雙雙出現下滑。該季度中蘋果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11億美元下滑19%至90億美元,折合成每股受益由1.96美元下滑至1.67美元。營收也下滑9%至469億美元,但仍然是美國最賺錢的公司。
過去三個月,蘋果總共賣掉了4550萬臺iPhone,比去年同期少了250萬臺。在即將結束的財年中,盡管iPhone收入仍然占到蘋果總收入的63%,但是市場已經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環境更加激烈,消費者的購機習慣和需求也發生改變。而蘋果能否適應新的商業環境成為它未來能否成功的關鍵。
蘋果對於iPhone 7的展望樂觀,預計iPhone 7將為蘋果當季財報帶來760億至780億美元的營收。庫克(Tim Cook)表示:“盡管目前部分iPhone 7的產品缺貨,但是仍然不影響當季財報實現增長。”庫克上個月回應iPhone 7 Plus缺貨時曾說,iPhone 7是創記錄的,一些高端機型確實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對此,呂俊寬表示:“蘋果新出的iPhone缺貨問題並不罕見,這也不能認為是一種饑餓營銷。”但是iPhone 7的某些高端機型的等待時間甚至長達兩個月,這是過去比較少出現的情況。呂俊寬還表示:“過去幾年蘋果最大的變化就是指紋識別,但是在iPhone 6之後,它也只是在跟隨大屏潮流,好多年都沒有突破性的創新了,希望明年能有讓人們驚艷的產品出現。”
印度市場將取代中國
盡管硬件仍然是蘋果最主要的增長動能所在,但是在硬件方面難以突破的情況下,蘋果正在努力擴張服務業務的份額,包括蘋果音樂、iTunes和蘋果商店。這也是蘋果增長最快的領域。在第四季度財報中,服務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24%,蘋果音樂收入增長22%。成為財報中唯一的亮點。其余的包括Mac電腦、iPad和蘋果手表在內的產品銷量均出現下滑。其中Mac電腦銷量同比下滑17%,蘋果手表銷量同比下滑22%。
而蘋果面臨的更大挑戰來自於中國。過去十年iPhone的成功現在看來很難再複制。過去三個月,蘋果包括香港和臺灣在內的大中華地區的收入下滑達30%至88億美元,去年同期的收入是同比實現翻番。這樣的落差,讓人很難接受。瑞信證券分析稱:“中國潛在的高端智能手機用戶80%-90%已經擁有了手機。”
鑒於中國市場的放緩,蘋果逐漸把重心轉向印度。過去的一個財年中,印度市場銷量強勁增長50%,這讓印度成為蘋果繼中國之後的有一個重要市場。2015年印度擁有智能手機的人口僅占總人口的16%,這與世界平均水平的44%相差甚遠。意味著蘋果在那里會有巨大的市場。
蘋果已經宣布在印度開設首家零售店,並成立研發中心。此外,蘋果已經和印度電信服務商Reliance Jio達成合作,後者正在建設一個全IP 4G網絡,並為iPhone用戶提供一年的免費服務。該網絡建成後將覆蓋全球1.8萬個城市和20萬個村莊
盡管困難重重,但是近期蘋果公司還是迎來了一些好消息,比如三星的意外爆炸事件就對蘋果是一個巨大的利好。庫克已經公開表示:“很多Android用戶都已轉向蘋果,他們希望獲得更好的體驗。”過去三個月,受到iPhone 7和三星爆炸的提振,蘋果股價已經累計上漲20%。
馬雲:港交所若創新上市規則 螞蟻金服或赴港IPO
(這才是別人家的公司)
Morning,艾瑞巴蒂~
靜靜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周五了,明天就是周末了。但是對於創業者來說,性生活都沒有,要啥自行車,要啥周末啊。不過雞湯還是要有的,“在這個遠非鐵石人心的世界里,有些內心的東西,別人不懂得,也觸摸不到。它就屬於你,比如,希望。”
好啦,下面進入今天的早報時間!
1.馬雲:螞蟻金服或赴港IPO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日前表示,港交所有關金融科技方面的上市監管條例已經過時。如果港交所能進行創新,螞蟻金服會選擇在香港IPO(首次公開招股)。馬雲稱,最終能否在港交所上市,還要取決於其監管框架是否有利於金融科技公司。因為港交所當前的上市監管規定都是幾十年前、互聯網時代之前制定的,主要針對房地產開發商、銀行和傳統零售商,而不是科技初創公司。
@PandaMio:港交所:你怎麽又來了?
@不平凡:港交所:等我想改了,改好了你再來唄,反正不差你一個
2.微信小程序開放公測
11月3日晚間,微信團隊對外宣布,微信小程序開放公測,開發者可登陸微信公眾平臺申請,開發完成後可以提交審核,公測期間暫不能發布。
@千羽:app終結~
@萬壹 WAN YI:坐等大招
3.關於聯想的三則消息
聯想移動業務再調整
11月3日,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在公司內部信中表示,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原移動業務集團(MBG)聯席總裁陳旭東將負責聯想全球服務業務。聯想MBG業務將由聯想集團公司高級副總裁喬健負責;而負責聯想全球服務的高級副總裁王曉巖退休,服務業務將由陳旭東接手。
楊元慶:Moto會是聯想未來智能手機唯一品牌
在11月3日晚上聯想集團業績溝通會上,楊元慶表示:“未來品牌整合會進一步加強,Moto將會是我們未來智能手機的唯一品牌。”楊元慶同時表示,產品上未來都會是同樣的Logo,類似Samsung Galaxy。
聯想第二財季營收112億美元
聯想集團發布財報,其截至2016年9月30日止的三個月內,在第二季度,聯想集團收入為112億美元,同比下跌8%;集團除稅前溢利為1.57億美元,去年同期為虧損7.14億美元。聯想集團在上半年把北京兩座辦公樓進行售後回租,此出售物業的利益分別為第一季及第二季度帶來1.29億美元和2.06億美元的貢獻。
@當神跡降臨時:就是說如果不賣樓就是虧損的了。
@uuuuumasou:再次論證了買房的重要性
4.羅永浩:錘子就是賣情懷
錘子科技CEO羅永浩昨日做客淘寶問答,在問答中,他表示將在明年春天發布會堅果手機二代,並且在未來有可能為堅果系列手機邀請代言人。有網友問到了販賣“情懷”的問題,羅永浩則回答稱:我們確實是賣情懷的。好的企業都賣情懷:星巴克賣工作場合和家之外的第三空間;蘋果賣非同凡想;特斯拉賣科幻般的未來和信念。鄉鎮企業才把全副心思都放在配置和斤兩上。
@deepinthroat:一流企業賣相聲
5.華為Mate 9發布:售價破萬
11月3日晚間消息,華為在德國當地舉辦了HUAWEI Mate 9的新品發布會,同時推出5.9寸和5.5寸曲面屏兩個版本。5.9寸版HUAWEI Mate 9擁有蒼穹灰、摩卡金、月光銀、陶瓷白、香檳金以及黑色這些配色。售價層面,HUAWEI Mate 9 4GB+64GB版售價699歐元,約合人民幣5300元上下。而HUAWEI Mate 9 保時捷設計全球限量版6GB+256GB版則售價1395歐元,約10431元人民幣。
@黑色光憲:動不動就定出iPhone的價格,售後跟得上嗎?技術跟得上嗎?
6.“神奇少女”王凱歆否認破產
近日“神奇少女”王凱歆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否認公司破產,她表示,“神奇百貨”的運營主體深圳大爆炸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大爆炸公司”)仍在正常運轉,而且即將被收購,“創業公司被收購,這個是很正常的”。
@shike到了:沒有好土壤,又還沒有經過大染缸的洗禮,哪有什麽天賦異稟?
7.格力:不會放棄並購銀隆
自格力電器於8月中旬公布定增並募資收購銀隆新能源的預案後,被並購標的銀隆新能源就成為關註的焦點。11月2日,深交所對格力電器再次下發關註函。對此,格力電器內部一位接近高層人士向媒體透露,格力電器不會放棄並購銀隆,“會對目前方案進行調整,繼續推進,至於具體如何修改,還在研究中。”
@繼續守候:花一百多億買一家不成熟的公司不知怎麽想的
@自己人:這很董小姐
8.中國首枚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成功發射
我國首枚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11月3日20時43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8臺全新研制的120噸推力液氧煤油發動機和2臺50噸推力氫氧發動機共1060噸推力的強勁推動下,這個高20層樓、總重近900噸的巨箭穿破厚厚的雲層飛向外太空。未來,它將托舉我國的載人空間站和火星探測器,完成人類探索宇宙新的創舉。
9.蘋果新專利含折疊iPhone概念
近日,蘋果公司獲得了一項新的專利,包含可折疊iPhone概念。本次專利在結構上有所改進,用了特殊的材料,讓包括電話、筆記本電腦、手表、平板電腦在內的許多種電子設備,在沿著鉸鏈完全彎曲時,都不會裂開。
@Onlig:翻蓋手機又出來了
@日漸:創新已經沒有蘋果的事了
10.報告:iPhone全球份額跌至12%
11月3日,調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今日發布報告稱,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繼續增長,但蘋果公司的市場份額卻從13.6%降至12.1%。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754億部,與去年同期的3.542億部相比增長6%。而蘋果iPhone出貨量從上年同期的4800萬部跌至4550萬部,Strategy Analytics在報告中稱,這主要是受iPhone在中國和非洲市場的低迷表現所拖累。
@舊年茶蘼:你自己沒有大的提升怪我咯?
今日思想
有人說,馬雲你創業的時候環境和機會比我們好,你運氣好,所以你成功了,但我們沒機會了。我說那不可能,這世界永遠是機會。當初微軟做起來的時候,人們都說沒人能超越微軟,後來出現了雅虎;人們說沒人能超越雅虎,後來又出現了eBay;人們覺得eBay已經很了不起了,又出現了谷歌;當人們覺得谷歌已經’像太陽一樣無法被超越了’,現在又出現了Facebook。
——馬雲
11月7日消息,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根據法庭文件,總部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Wilan Inc的一家子公司上周在中國南京市對索尼移動通信提起了訴訟,指控索尼專利侵權。這一爭端可能意味著中國成為發起知識產權案的新的重要地點。
如果勝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Wilan Inc可以獲得一項針對索尼的禁令,阻止索尼在中國銷售LTE標準的智能手機。索尼也可能被禁止從中國出口LTE標準的智能手機。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市場上,索尼的份額微不足道。但中國仍然是這家日本公司的一個重要制造基地。
“這是中國第一起外國非執業實體訴外國科技公司案,”為Wilan提供咨詢服務的羅思國際律所(Rouse)的埃里克•羅賓遜(Erick Robinson)律師說。他表示,在兩年談判無果之後,Wilan子公司、位於美國特拉華州的Wireless Futures Technologies對索尼提起了訴訟。
“索尼和Wilan已經談了兩年,可他們仍無法達成協議,”羅賓遜說。他指出,他的客戶最近也在德國對索尼提起了訴訟。索尼拒絕對該案發表評論。
“我預計(Wilan)會在德國獲得針對索尼的禁令,”羅賓遜補充說:“被禁止在德國銷售產品是痛苦的,但不像在中國被禁售那樣痛苦。禁止從中國出口產品,實際上也會切斷索尼在世界各地的LTE手機銷售。”
據悉,Wilan是一個“非執業實體”(NPE),又稱專利流氓,專利蟑螂、專利鯊魚,是指那些沒有實體業務、主要通過積極發動專利侵權訴訟而生存的公司,它們本身並不制造專利產品或者提供專利服務,而是從其他公司、研究機構或個體發明人手中購買專利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然後專門通過專利訴訟賺取巨額利潤的公司或團體。
值得註意的是專利流氓往往盯住實力雄厚,發展迅速的大企業,瞅準這些企業專利布局漏洞,手握有效專利,暗中出擊。
根據索尼官方公布的數據,2016 財年第二季度,索尼公司銷售收入與上年同比下降 10.8%,為 16889 億日元(167.22 億美元)。若按不變匯率計算,銷售收入基本同比持平。營業利潤方面,與上年同比降低 423 億日元,為 457 億日元(4.53 億美元)。其中,移動通訊業務銷售收入為 1688 億日元(16.71 億美元),本財季營業利潤為 37 億日元(0.37 億美元)。
11月10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道,如今VR、AR大熱,谷歌、HTC在內的一眾軟硬件巨頭都紛紛涉足了這一行業,不過蘋果在喬布斯時代就已在研究AR,並在2010年開始申請相關應用專利。
近日,美國專利商標局在官網上公布了蘋果公司的一項新專利,專利名稱為增強現實地圖(augmented reality maps),專利代號為9488488。 這一專利的摘要表明,通過這一專利技術,用戶手持通信設備檢測地理位置、攝像頭方向,然後就會看到周圍環境的實時增強視圖。
專利批準文件顯示,蘋果在2010年2月12日就提交了這一申請,但在本周二才正式獲批。
2010年蘋果還在喬布斯的領導之下,當時的iPhone也還不足以提供高質量的AR體驗,但蘋果的這一專利申請足以表明其在AR領域已研究多年,不然也不會提出增強現實地圖這一應用性專利。
在7月底的時候,庫克在蘋果財報電話會議上發言說:“《Pokemon Go》表明增強現實很棒。我們已經向這個領域投入了很多,我們也會繼續投入。從長遠來看,我們很看好增強現實。”
隨後,庫克又表示,關於未來的產品,蘋果正在加大對人工智能和現實增強技術的投資。當被問及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的問題時,庫克稱,我認為增強現實極其有趣,並且是一種核心技術。我們在一直在幕後做了很多不同的事情。
而新發布的iPhone7 plus的廣色域屏幕和雙鏡頭能夠收集立體數據並生成景深圖像,表明蘋果未來推出的手機產品將支持AR。
11月15日消息,杜比實驗室(Dolby)近日在印度起訴了OPPO、vivo兩家中國智能手機廠商,稱這兩家公司在印度賣的手機沒有未支付其專利費。
據人民網援引印度媒體報道,法院裁定,vivo和OPPO兩家公司需要在每月結束後下一個月的第五天,向原告提供使用了侵權技術設備的詳細制造、銷售和進口數據。vivo和OPPO每個月還要向杜比實驗室提供其使用侵權技術設備的詳細情況,包括制造、銷售和進口數據。此外,vivo和OPPO要按照每部手機34盧比(約合人民幣3.43元)的價格將授權費存入托管賬戶。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OPPO和vivo在印度市場保持了高速增長勢頭,第三季度市場份額再度獲得超速增長,兩家的市場份額迅速被推升到前十以內,分別位居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八、第七名。
此前,愛立信曾把小米手機告上印度法庭,指控小米侵犯該公司專利,要求禁止小米手機在印度銷售,並要求小米繳納GSM、EDGE和UMTS/WCDMA等技術標準相關的專利費。德里高等法院此前已作出判決,下令禁止小米禁止在印度市場銷售搭載了非高通芯片組的智能手機,直至訴訟徹底得到解決。
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周三發布《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年度報告,2015年中國再次成為全球專利申請最多的國家。
報告指出,中國去年專利申請數量達到歷史性的101萬件,超過去年全球全部290萬專利申請量的1/3,美國去年的專利申請量為52.6萬件,僅次於中國,位居全球第二。日本與韓國分列第三和第四位,專利申請量分別為45.4萬件和23.8萬件。
專利申請最多的領域為計算機技術、電氣工程和數字通信。
WIPO總幹事Francis Gurry表示,知識產權申請數字上升展示了在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減緩的背景下,大家對於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有所提高。中國是我們的主要推動力,申請量“獨一無二”。
去年全球專利申請中,絕大部分面向國內,國際專利申請僅占1/3。中國國際專利申請量只有申請總數的4%,不過中國的國際專利申請量正在“緩慢而漸進地”增長,正處在讓創新成為經濟戰略核心的進程中。美國國際專利申請量23.8萬件,占申請總數的45%,領跑全球。
總體而言,去年全球所有專利申請最終獲通過的數量為120萬件,占總數的四成,同比增長5.2%。另外商標知識產權申請量同比增長15.3%至近600萬件,工業設計知識產權申請量同比增長2.3%至87.2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