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解讀】彩電股大漲的邏輯:“智能”擡升彩電企業身價?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6442.html

【解讀】彩電股大漲的邏輯:“智能”擡升彩電企業身價?

一財網 王珍 2015-02-15 22:54:00

2月5日,海信與騰訊遊戲進行戰略合作,引起大家重新關註,機構分析師紛紛去調研,發現海信、TCL和創維也在發生變化,所以資本市場開始用互聯網思維去看這些企業。

海信、騰訊聯手打造電視遊戲平臺攪動資本市場

被“看衰”了一年的彩電企業,最近被資本市場重新“寵幸”。春節前,海信、TCL、創維等國內彩電龍頭企業迎來了一波行情,股價大漲。

2015年,智能電視概念大熱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在用戶數量積累了兩年之後,龍頭彩電廠的日均活躍用戶數很有可能在今年沖破500萬的“臨界點”。

從賣硬件,轉向賣“硬件+服務”,智能電視的新商業模式或許在今年實現突破。

還是先來看市場基本面。去年,國內彩電市場出現20年來的首次負增長,皆因節能惠民政策之後市場需求已被透支。而今年年初,彩電市場已經有所複蘇。如,今年1月創維彩電銷售同比增長29%至158.3萬臺,其中中國大陸市場銷售量增長39%至128.4萬臺。

中怡康預計,今年國內彩電市場有所回暖,預計銷量同比增長2.9%,液晶電視的銷量將達到4710萬臺,等離子(PDP)加上OLED電視的銷量將達到30萬臺,合起來今年國內彩電銷量將達4730萬臺。

其次,彩電龍頭企業的價值一直被低估。一位私募基金的分析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之前電視機企業的市盈率都在11-12倍,給的是制造業的估值,很低。2月5日,海信與騰訊遊戲進行戰略合作,引起大家重新關註,機構分析師紛紛去調研,發現海信、TCL和創維也在發生變化,所以資本市場開始用互聯網思維去看這些企業。此前,海信、TCL、創維等彩電企業的市值合起來才約700億元左右,與一個樂視的市值大致相當,因此這位分析師認為未來龍頭彩電企業的估值仍有上升空間。

說到底,這輪彩電企業的回暖行情是基於商業模式轉變的樂觀預期。所以,我們接下來重點看看智能電視的新商業模式到底能否破繭而出、化蛹成蝶。

從用戶基數的層面看,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曾表示,日均活躍用戶達到500萬就開始有廣告等商業價值。而海信、TCL、創維等的用戶數量增長明顯。2014年海信智能電視累計激活量已達800萬臺,預計到2017年累計激活量會突破2800萬臺,其中遊戲用戶預計將突破1300萬。TCL的智能電視平臺可運營用戶超過1100萬戶,日均活躍用戶接近400萬戶,並在視頻、遊戲、生活等領域搭建了推動用戶增值的業務平臺。

從智能電視應用的層面看,去年是“視頻年”,今年將是“遊戲年”。海信最近與騰訊遊戲進行戰略合作,智能電視遊戲的運營平臺呼之欲出。而去年,TCL、創維、康佳也都在電視遊戲領域積極布局。上述私募基金的分析師認為,去年廣電總局嚴管智能電視上的互聯網視頻APP,碰到政策壁壘後,大家把眼光轉向電視遊戲。

中怡康黑電研究中心總經理彭顯東也認為,電視遊戲空間很大。中國遊戲主機原來被禁,現在政策解禁,XBox、PS4等銷量爆發,彩電廠想為什麽不直接把遊戲做到電視機里面?因此,智能電視遊戲前景被看好。不過,這一是需要培育周期,不是3-4個月就能見到效果;二是還缺少拿得出手、體驗很好的電視遊戲。

互聯網巨頭的介入,也使智能電視應用市場升溫。據彭顯東介紹,今年阿里電視計劃突破300萬臺,其中打阿里LOGO的電視200萬臺、不露出阿里LOGO的電視100萬臺。海爾、長虹等都在與阿里商談合作推出阿里操作系統智能電視的事宜。電視廠可以從阿里拿到每臺少則20-30元、多則60-70元的分成,因為阿里每增加一個用戶要110-120元的成本,通過與彩電廠合作來發展用戶更劃算。而騰訊遊戲也在智能電視領域跑馬圈地。去年,騰訊遊戲已經開始與康佳、TCL合作,今年又與海信合作。

從跨界競爭的層面看,樂視、小米2014年的電視銷量約200萬臺,預計2015年將達到400-500萬臺,它們的商業模式和行業影響將從量變到質變。比如,去年汪峰演唱會,現場門票600元,通過樂視超級電視看現場直播20元,單是這場直播就賺了幾千萬元。此外,還會有其它長尾的收費。300萬用戶,假設一個用戶一年願意付錢10元,那麽一年也有幾千萬元的收入。最近,長城寬帶的運營商也推出大麥電視,免費送電視機、收流量費的模式看來並不會太遙遠。

這些都刺激傳統彩電廠加快變革的步伐。以TCL愛奇藝電視為例,據說愛奇藝視頻打開前的“開機廣告”收入有15%會分給TCL。彩電廠在電視遊戲收入中的分成比例會更高,像TCL、海信與騰訊遊戲合作,會拿到20%-40%不等的收入分成。“現在賣一臺電視,它每年可以收錢。彩電業從增量收錢,變成存量也可以收錢”。上述私募基金的分析師說。

從2013、2014年投入期,到2015年開始產生收益,外界對智能電視業“另眼相看”。

不過,奧維雲網(AVC)副總裁劉闖提醒說,彩電業轉型的方向沒錯,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轉型不僅在於彩電企業自己,還要聯合視頻、遊戲運營商一起,把消費者的關註度重新拉回到電視機面前;彩電市場的參與者越來越多,各種新的運營方式會出現,但總體市場不會有太大增長。

彭顯東也直言,“今天,智能電視已經看到曙光。而彩電廠與強勢的互聯網內容、遊戲企業合作,效果會更快體現。但是,與強勢互聯網企業合作,彩電企業的掌控力會變弱,如何平衡是一個考驗。”

編輯:吳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507

“柴靜概念”完勝“央媽降息” 環保股大漲6%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09

上周末先有央行宣布降息,後有柴靜的《穹頂之下》引發市場熱議。對市場來說,後者似乎來勢更猛。周一一開盤,環保股就集體爆發,整個板塊大漲逾6%,而對降息較為敏感的金融股、地產股漲幅有限。

截止早盤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319.92點,漲幅0.29%,深成指數收報11882.6點,漲幅1.06%。 創業板收報1973.56點,漲幅2.36%,繼續刷新歷史新高1973.78點。 

QQ圖片20150302113810

板塊上, 環保工程、儀器儀表、鋼鐵和燃氣水務領漲,其中環保工程漲6%。博世科、國電清新、三維絲漲停。

金融股漲幅有限,證券板塊漲3%,銀行下跌0.39%。房地產漲幅僅1%。

QQ圖片20150302114219

在商品期貨方面,與基建相關的黑色金屬以及玻璃下跌較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809

猜猜看 哪國能源股今年逆勢大漲22%?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14

putin-medvedev-laughing

能源價格大幅下跌幾乎令所有國家的原油和天然氣行業遭受了沈重打擊,但有一個國家似乎是個例外:俄羅斯。

美國CNBC報道,年初至今,俄羅斯能源行業回報率約為22%,這是全世界其他國家所不曾見到的景象。比如加拿大,這個同樣重度依賴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國家,其能源產業股今年僅僅漲了1.8%。

為什麽是俄羅斯?

該報道寫道,部分是因為俄羅斯股市在這能源價格下跌之前就已經跌去很多了。

去年早些時候,俄羅斯股市在媒體報道該國向烏克蘭派遣軍隊時開始下跌。在去年1月至3月14日期間,MSCI俄羅斯能源指數(MSCI Russia Energy Index)累計下挫21%。因此,當國際油價開始崩跌,俄羅斯能源股就已經很便宜了。

美林俄羅斯分部原油和天然氣分析師Karen Kostanian認為:“(俄羅斯股票)市場在國際原油市場環境尚佳的時候就開始下跌了。因此,當每個人都在調降他們的油價預期之時,這類(俄羅斯能源)企業的股票其實早就很便宜了。”

當前,俄羅斯天然氣寡頭Gazprom今年的市盈率約為4.1倍,而發達國家原油股則為11.5倍左右,美國共同基金Guinness Atkinson Funds的證券投資組合經理Will Riley如此表示。他所在的基金對俄羅斯能源股的敞口在其基金總規模中的占比約為3.3%。

俄羅斯能源股通常都比發達國家同類股票估值低,而目前,這類比率卻比通常的6-7倍還低。但有些投資者並不畏懼風險。盡管俄羅斯市場存在和面臨著各種問題,但總有人認為可以從中掘金。

除了上述原因,必須要提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國際油價是以美元計價的,因此其投資收益也是以美元計算的。

然而,過去12個月,俄羅斯盧布對美元大跌42%。這對俄羅斯國內很多行業都是個不利因素,但對能源行業來說,這意味著他們的生產成本降低了。按照Riley的話說,“盧布貶值對俄羅斯能源行業來說是個純利好。”

此外,俄羅斯股市與油價之間也存在很高的“杠桿”——能源行業在MSCI俄羅斯指數中的權重高達58%。因此,任何油價上漲都將造成該股指劇烈變動。

QQ截圖20150304114137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405

攜程現首季虧損,緣何股價還大漲近25%?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683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5-3-21 17:36 編輯

攜程現首季虧損,緣何股價還大漲近25%?


在利好財報的刺激之下,攜程 (CTRP)周五暴漲近25%至57.58美元,中概股在線旅遊板塊人氣大漲,途牛收高12.15%、去哪兒網拉升8.71%。


圖解攜程2014年四季度財報

  昨日,在線旅遊老大哥攜程發布2014年第四季度財報,其在連續盈利多年後,十年來首次出現單季度虧損。國內在線旅遊企業財報已全部出爐,藝龍、途牛、去哪兒等集體處於虧損狀態。


攜程Q4營收3.26億美元 同比增32%、環比下滑11%。



攜程Q4凈虧3600萬美元 10年來首次為負


攜程第四季度凈虧損為2.24億元(約3600萬美元),上年同期和上一季度歸屬於攜程網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61億元(約合4300萬美元)和2.17億元(約合3500萬美元)。


攜程Q4酒店預定營收1.36億美元 環比下降11%


攜程第四季度酒店預訂營收為8.42億元(約合1.36億美元),環比下滑11%,同比增長31%,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於住宿預訂量同比增長53%,但被每間夜房營收同比下滑分抵消。


攜程Q4機票預定營收1.25億美元 環比降3%


攜程第四季度交通票務營收為7.74億元(約合1.25億美元),環比下滑3%,同比增長34%,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於交通票務預訂量同比增長102%。


攜程第四季度旅遊度假業務營收為2.33億元(約3800萬美元),環比下滑35%,同比增長20%,同比增長主要是由於團隊遊和自助遊預定量同比增54%,環比下滑主要是由於季節性因素影響。2014年全年旅遊度假業務營收為11億元(約1.7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13%。


攜程第四季度企業旅行業務營收為1.08億元(約合1700萬美元),環比增長4%,同比增長38%,增長主要是由於商業活動帶來企業旅行服務需求增長。


攜程首次現季度虧損,為何股價反而大漲?

事實上,這是攜程近幾年首次出現季度虧損的情況,為何股價反而大漲?

綜合各方面信息,有兩個原因:

虧損低於上季度預期。

  攜程在去年三季度財報發布後召開的電話會議中透露:四季度公司將出現上市11年來的首次虧損,而且虧損金額高達4億到5億元之間。財報披露後的交易中(11月26日),攜程跌幅一度接近12%,收盤跌8.48%。

  此次財報數據顯示,歸屬於股東的凈虧損為人民幣2.24億元,低於此前預期,加上過去數月里,資本市場擔憂情緒已經得到較充分釋放,因此股價反彈也在情理之中。


凈營業收入首登10億美元俱樂部,各業務快速增長

  攜程的全年盈利來自於遠高於市場預期。攜程全年凈營業收入為73億元,換算接近12億美元,成為中國在線旅遊業首個傭金收入超越1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相較之下,藝龍全年營收為11.6億元,去哪兒全年營收為17.6億元,即便整個藝龍加上整個去哪兒,與攜程的一個事業部相比(大住宿全年營收32億元、大交通全年營收30億元),仍有所不如。凈營業收入的強勁增長勢頭,主要受益於“拇指+水泥”移動戰略。截至2014年第四季度,攜程旅行無線應用下載量約6億,環比增長70%。此外,交通票務預訂量同比增長102%,超過公司55%-65%的同比增長預期;住宿預訂量同比增長53%,超過公司40%-50%的同比增長預期;旅遊度假業務全年交易額也達130億元人民幣;此外,攜程旅行無線應用總下載量達到6億,環比增長70%。

  此外,攜程網還預計公司2015年第一季度凈營收同比增長率將介於40%至50%之間。(來自財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606

大漲後的思考:令人憂鬱的人性 價值at風險

http://xueqiu.com/9769652619/40112240港股這段時間漲起來的暴力程度一點也不亞於A股,幾天就直接一步到位,前段時間還在想著中海油服11元下方要多加點倉,今天直接到了16,南北車40%、國美35%這種漲幅更是霸道,特別是有A股對照的H股,一週交易日後基本上都50%-100%的漲幅了,連國藥控股這種慢慢走的股票今天都10%直接新高,連復旦張江這種不是滬港通的股票都直接暴漲。

雖然我早早的佈局了港股,也吃到了大漲,但我一點也不開心。港股在滬港通政策的導火索下終於開始徹底A股化了,和A股令人憂鬱的牛市一樣,短期完成快速的大漲。我覺得在本金不夠大的情況下,快牛基本沒法完成資本的大累積(特別是港股幾天就翻倍),除非是在底部區域融資借錢數倍槓桿買入(向未來透支),我顯然不會這樣做。面對現在並不多的本金,面對未來持續的現金流,面對還沒發出來的產品,這種流動性推動的短期暴漲行情實在太讓人鬱悶,根本不給你持續上車的機會。真的希望中國像美國這樣的慢牛多好啊,在未來上漲的過程中我可以不斷的把現金投入。而且只有慢慢走才可以不斷地證偽自己的研究是否正確,是否要加倉或減倉,快牛隻會讓人失去研究基本面的動力。

再往下說,在A股做投資,特別是小盤成長股的投資,經常面臨的一個問題。你辛辛苦苦研究了半天,覺得這公司很不錯,未來10年股價有可能漲10倍、20倍成為百億、千億市值的大企業,但A股往往會在一年甚至幾個月之內就給你漲完了10年的漲幅(特別是變態的新股發行機制下,新股直接一步到位),就算我能在底部買入,又如何?且不說我一定會在股價透支幾年業績後就賣出了,後面的漲幅我享受不到,,就說股價在炒完後,必定熊途漫漫,除非基本面再超預期。所以,我看好的邏輯證實了,我賺了幾倍,我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辛辛苦苦研究的基本面卻換來這種瘋狂毫無邏輯的上漲,我毫無成就感,有的只是無盡的挫敗感,所以我多麼渴望個股的大熊市,我多麼渴望註冊之後成千上萬的新股……

我可以理解股價提前基本面1-2年反應,但我無法理解股價在短期直接透支10-20年後的預期,包括宏觀大勢也一樣,我可以理解其他國家幾年前的牛市是透支了現在經濟向好的預期,但我無法理解的是,A股為什麼在經濟剛開始失速、轉型、改革剛開始的時候就出現了透支未來10年預期的超級快速大牛市(說10年轉型成功也是保守的,甚至從新興產業的估值上看,透支了不止10年)?我沒見過哪個國家在GDP增速大幅下滑的轉型初期股市就有超級牛市的,無一例外都是先跌再漲的。有時候我也在想,A股的投資者(包括現在南下的散戶和基金)是不是就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性格呢?每個人都急不可耐,瘋狂的賭博和透支未來。甚至再往下面想,是不是中國人的人性都是如此呢(文革、踩踏、買爆X國、一窩蜂、彩票銷量第一、盲目、偏激、瘋狂傳銷、網絡噴子、邪教、騙子橫行……)?這是和中國人的民族劣根性有關呢,還是和共黨的洗腦教育有關呢?我並不知道。

說回正題。沒買港股想要買的人不要著急,從博弈的角度看,雖然近幾週一些H股瘋漲50-100%,但估值還遠低於A股,所以還有博弈的機會。當然我也要提醒大家,不可看見AH差價大就亂買。首先AH不可能完全消滅溢價,而且港股長期看非常理智,未來極有可能跟跌不跟漲,差價收窄最不可能就是以A股大跌港股上漲的方式完成,這概率甚至小於差價繼續擴大的概率。最大的可能是:A股大跌,港股小跌或橫盤。所以,那些認為A股有風險想要去港股買打折價H股避險的人,一定要小心。其次大部分A股溢價高的股票都是垃圾股。AH溢價那麼大就是因為香港市場不相信題材和故事只看業績(鬼佬們都是人精)。最後,這些折價的H股現在都是大陸傻錢買的,在港股缺少散戶接盤的基礎上,在港股做空機制便利的情況下,在港股定價權現在不在內地人手中的情況下,在短期如此的瘋狂的情況下,這些垃圾股風險是很大的(當然垃圾股大幅回調的同時也是優秀股上車的機會)。

至於沒法買港股的人,也不要著急,A股雖然整體泡沫嚴重但不代表什麼都不能買,比如萬科A股折價H股5%,銀行A股溢價水平也不高,其他一些高速機場、公共事業等仍便宜。雖然因為A股的小盤股泡沫嚴重我清倉了小盤股的倉位,但我仍持有不少藍籌股倉位。A股要還有泡沫下半場,也一定會是藍籌起舞。當然A股會不會有藍籌泡沫下半場,誰知道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832

港股市場大漲點評:抓緊,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937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4-9 10:38 編輯

港股市場大漲點評:抓緊,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作者:陳 果


我們認為這波港股行情,從空間上,港股尤其是中小盤依然存在較大機會,從估值差距看,目前港股市場仍然存在上行空間,尤其是港股中小盤指數,我們繼續認為其相比創業板與新三板,依然具備相當的吸引力。我們也繼續推薦我們的”A股映射港股”重點關註公司。

但時間上,行情在非常一致的市場預期下可能演繹得比較急促,因此投資時間窗口可能會比較狹窄。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投資者需要珍惜當前的時間窗口。

而從中期看,我們依然認為港股存在很大的研究與投資價值。港股市場還會存在相當未被充分研究與挖掘的機會,而兩地的趨同化尤其是港股中小盤股票的定價權向大陸資金轉移的趨勢不可阻擋。

我們的核心邏輯是本輪港股行情的資金性質依然是存量行情,即主要依賴原本就在港股市場的資金存量基於資金南下預期而驅動,滬港通使用額度雖然提升,但作為真實的南下增量資金,依然有限。

本輪港股行情展開的邏輯也主要是A股市場與港股市場的對比,因此,雖然這其中有一個動態過程,但總體來說,是一個存在較明確想象空間上限的主題,隨著時間推移和港股上漲,預期收益率與賺錢效應都將顯著降低。

如何把握狹窄的時間窗口?除了可比公司的估值外,建議投資者要密切關註代表資金流量的指標,類似港股通使用額度的實時數據等都是很好的觀測指標。雖然真正通過港股通流入香港股市的資金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它所代表的資金流動情況值得重視。

最後,展望未來,影響資金南下預期的變化因素是滬港通額度何時擴大,擴大至多少,深港通額度多大,深港通中港股範圍是否包含恒生小盤股指數等。這些因素如果能有超預期,將是非常積極的影響。

風險提示:資金南下進度推進嚴重低於預期。


抓緊,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港股市場大漲點評

4月1日,廣發證券在全市場中率先發布了聯合報告《港股盛宴,不可錯過》,並且及時召開了聯合電話會議。

在報告中,我們認為港股市場存在系統性機會,並且策略性看好恒生小盤股指數,同時構建了一個“A股映射港股”重點關註公司股票池。
截止到今日,三個交易日內,恒生小盤股指數漲幅15.32%,確實在港股市場各指數中居於遙遙領先的位置,而廣發推薦的“A股映射港股”重點關註公司股票池標的4月1日以來的平均漲幅已經達到20%,部分公司如洛陽玻璃、藍港互動、國美電器等漲幅超過40%。一些轉載我們報告的微信閱讀以數萬計,我們報告標題“港股盛宴”成了流行詞匯,我們的邏輯與判斷也得到了市場的充分驗證。

到4月8日,港股市場爆發性的上漲,全市場對於港股的預期已經高度一致。

在此,我們想強調一些最新的看法:
我們認為這波港股行情,從空間上,港股尤其是中小盤依然存在較大機會,從估值差距看,目前港股市場仍然存在上行空間,尤其是港股中小盤指數,我們繼續認為其相比創業板與新三板,依然具備相當的吸引力。我們也繼續推薦我們的”A股映射港股”重點關註公司。

但時間上,行情在非常一致的市場預期下可能演繹得比較急促,因此投資時間窗口可能會比較狹窄。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投資者需要珍惜當前的時間窗口。

而從中期看,我們依然認為港股存在很大的研究與投資價值。港股市場還會存在相當未被充分研究與挖掘的機會,而兩地的趨同化尤其是港股中小盤股票的定價權向大陸資金轉移的趨勢不可阻擋。我們相信最終兩地的估值差距也就會趨於一個相對穩態的結構。

我們的核心邏輯是本輪港股行情的資金性質依然是存量行情,即主要依賴原本就在港股市場的資金存量基於資金南下預期而驅動,滬港通使用額度雖然提升,但作為真實的南下增量資金,依然有限。如果實際南下增量資金不足,那麽港股中小盤定價權的轉移並不充分與穩定,也就無法預期估值充分接軌。

本輪港股行情展開的邏輯也主要是A股市場與港股市場的對比,因此,雖然這其中有一個動態過程,但總體來說,是一個存在較明確想象空間上限的主題,隨著時間推移和港股上漲,預期收益率與賺錢效應都將顯著降低。

如何把握狹窄的時間窗口?除了可比公司的估值外,建議投資者要密切關註代表資金流量的指標,除了成交量之外,還可以觀察港股通使用額度以及EPFR基金流入數據等。

最後,展望未來,影響資金南下預期的變化因素是滬港通額度何時擴大,擴大至多少,深港通額度多大,深港通中港股範圍是否包含恒生小盤股指數等。這些因素如果能有超預期,將是非常積極的影響。

在目前時點,我們仍繼續推薦“A股映射港股”重點關註公司股票池。我們繼續策略性看好“恒生小盤股指數”及其包含的公司。
我們構建的港股組合,依然重點關註三類股票:

1、與A股有相同或類似公司,對標估值差距大的公司;
2、偏新興行業的公司或傳統轉型新興的公司
3、關註不是外資機構重倉的股票。


風險提示:資金南下進度推進嚴重低於預期。






(來自廣發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012

蘋果一季報:中國銷量首超美國 上季度利潤大漲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76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4-28 23:17 編輯

蘋果一季報:中國銷量首超美國 上季度利潤大漲



美東時間周一下午,科技巨頭蘋果公司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財報。蘋果一季度收入580.1億美元,每股收益2.33美元,均高於預期。一季度凈利潤136億美元,同比躍升33%。iPhone銷量高達6120萬部。財報公布後,蘋果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1.6%。

蘋果一季度財報關鍵數字盤點

根據一季度財報,蘋果收入、每股收益、iPhone銷量均高於預期。不過,iPad銷量不及預期,較去年同期下降23%。Mac銷量亦略低於預期。財報公布後,蘋果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1.6%。

蘋果一季度財報中的關鍵數字包括:

收入580.1億美元,高於預期560.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7%
每股收益(EPS)2.33美元,高於預期2.16美元
iPhone銷售量6120萬部,高於預期5810萬部,較去年同期增加40%
iPhone平均銷售價658.53美元
iPad銷售量1262萬部,低於預期1360萬部
iPad平均銷售價430美元
Mac銷售量456萬臺,低於預期470萬臺
毛利率40.8%,高於預期39.5%

同時,蘋果公司公布了新的現金回報計劃。未來兩年之內,該公司將通過股票回購和分紅派息的方式,向股東返回收益2000億美元。
華爾街見聞早些時候報道,分析師預期,2015年第一季度蘋果公司的iPhone銷售量可能達到5810萬部。如今,根據一季度財報,iPhone銷量已經遠超預期,達到6120萬部。這意味著,2015年第一季度已經成為蘋果歷史上第二大iPhone銷售季度。第一大季度為2014年第四季度,當季iPhone銷售量高達7450萬部。

大中國區iPhone銷量首超美國 功不可沒

值得註意的是,蘋果收入、利潤及iPhone銷量的大漲,都受益於大中國區強勁的銷售數據。該公司的中國區收入較去年同期上漲71%。

第一季度,由於在中國農歷新年期間的旺盛需求,iPhone的中國區銷量首次擊敗美國。另外,由於iPhone 6和6 Plus均采用了更大的屏幕設計,這在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深受消費者歡迎。新iPhone采用的大屏幕設計,以及上周Apple Watch的亮相,都顯示了對於蘋果公司CEO Tim Cook而言,中國客戶對於保持蘋果銷售勢頭的重要性。

(來自美股IPO)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242

500彩票凈虧5200萬更換CEO 股價大漲30%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623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5-20 16:57 編輯

500彩票凈虧5200萬更換CEO 股價大漲30%
作者:雷建平


500彩票網(紐交所代碼:WBAI)今日發布財報,財報顯示,500彩票網第一季度凈收入為9880萬元(約合1,590萬美元),環比下滑32.4%,同比增長10.0%。

500彩票網第一季度凈虧損為5200萬元(約840萬美元),上個季度凈利潤為1,450萬元,去年同期營業利潤為2750萬元。500彩票網活躍用戶數量約85.7萬,環比下滑12.9%。

500彩票網業績受到重大影響的根源是——暫停互聯網彩票銷售。

2015年1月15日,財政部、民政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下發《關於開展擅自利用互聯網銷售彩票行為自查自糾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因此自2015年3月以來,500彩票網彩票業務所涉及的省級體彩管理中心都已暫停接受彩票產品在線下單。

2015年2月24日500彩票網接到通知,作為自查工作的一部分,部分省級體彩管理中心計劃從2015年2月25日起暫停接受彩票產品在線下單。

2015年3月2日,公司接到進一步通知,為響應自查通知,公司彩票業務所涉及的其余省級體彩管理中心也計劃暫停接受彩票產品在線下單。

作為暫停銷售彩票的結果,500彩票網交易量大幅下滑,公司2015年第一季度確認營業損失並且目前無法產生任何收入。

在500彩票網業務遭遇重大影響之際,500彩票網高層還發生變動,500彩票網CEO羅昭行辭職,由公司總裁潘正明接任。

此外,500彩票網董事李琦由於個人原因辭任董事,同時任命潘正明為公司董事以填補空缺。任命羅昭行為董事會薪酬委員會主席,任命潘正明為董事會戰略委員會成員。

為避免暫停互聯網彩票銷售進一步影響500彩票網。羅昭行重申500彩票網是2012年獲得財政部批準,代表中國體彩管理中心在線銷售彩票的兩家實體之一。

“據我所知,財政部關於我公司代表中國體彩管理中心提供在線彩票銷售服務的批準仍是有效的,到這一公告發布時沒有被撤銷或修改。”

羅昭行強調,作為在中國進行在線彩票銷售的試點項目,公司正在並將繼續與中國體彩管理中心合作開發這樣的管理系統。一旦這樣的管理系統開發完成,經由中國體彩管理中心申請,財政部批準,即可正式開展在線彩票銷售服務。

500彩票網預計下個季度營收為0,有趣的是,500彩票網當日股價大漲30%。

500彩票Q1營收9880萬元 環比下降32.4%

500彩票第一季度總銷量為13.055億元(合2.106億美元),環比下滑25.7%,同比增長23.8%。

500彩票第一季度凈收入為9880萬元(約159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980萬元增10.0%,比上季度的1.462億元下降32.4%。環比下降主要是由於暫停售彩帶來的負面影響。

500彩票Q1成本與費用1.528億元 同比增152.6%

500彩票第一季度營業費用為1.528億元(約合2,46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050萬元增長了152.6%;比上季度的1.373億元增長了11.3%。

500彩票第一季度營業費用的增長一部分是由於公司在估算應收賬款的可回收性後,在2015年第一季度計提3030萬元的壞賬準備。500彩票第一季度同比及環比增長也是由於2014年第二季度公司授予員工股票期權所產生的股權激勵費用的增長。

500彩票第一季度服務成本為1240萬元(約20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50萬元增長45.9%,比上季度的1,470萬元下降15.6%。服務成本占凈收入的12.6%,去年同期占到9.5%。

500彩票第一季度服務成本同比上升主要是由於公司移動分發渠道賬戶處理費用的增長,而環比下降主要是由於2014年第四季度期內計提的獎金。

500彩票第一季度市場營銷費用為4560萬元(約合740萬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090萬元增長118.2%,比上季度的4370萬元增長了4.3%。

500彩票第一季度市場營銷費用在凈收入中占比46.2%,去年同期為23.3%,上季度為29.9%。市場營銷費用在凈收入中占比的同比增長主要是由於公司銷售及市場營銷部門人數增長,而環比增長主要是由於公司投放在電視和其他媒體的營銷活動所產生的廣告費用增長。

管理費用為8,020萬元(約合1,29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390萬元增長了235.6%,比上季度的5,390萬元增長了48.8%。同比的增長主要是由於2014年第二季度公司授予員工股票期權所產生的股權激勵費用的增長。

環比增長主要是由於計提了3,030萬元的壞賬準備。因此,管理費用占凈收入的比例為81.1%,去年同期為26.6%,上季度為36.9%。

500彩票第一季度服務開發費用為1460萬元(約合24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10萬元增長了105.6%,比上一季度的2500萬元下降了41.6%。

500彩票第一季度服務開發費用的同比增長主要是由於公司授予研發人員股票期權所產生的股權激勵費用的增長所致。而環比的下降主要是由於在2014年第四季度期內計提了獎金,以及本季度我們支付相關研發項目咨詢費的減少。

500彩票第一季度服務開發費用在凈收入中占比14.8%,去年同期為7.9%,上季度為17.1%。

500彩票Q1運營虧損5350萬元 運營利潤率-54%

500彩票第一季度營業虧損為5350萬元(約合860萬美元),去年同期營業利潤為3170萬元,上季度營業利潤為1900萬元。同比下降主要是由於營業費用的增長,而環比下降則與凈收入的下降以及營業費用的增長一致。

500彩票第一季度非美國通用準則下營業虧損為1,460萬元(約合240萬美元),去年同期非美國通用準則下營業利潤為3660萬元,上季度非美國通用準則下營業利潤為5630萬元。

500彩票Q1凈虧5200萬元 上年同期為正

500彩票第一季度凈虧損為5200萬元(約合840萬美元),去年同期凈利潤為2,750萬元,上季度凈利潤為1450萬元。

500彩票由盈轉虧主要是由於暫停出售彩票帶來的重大負面影響以及營業費用增長所致。

截止至2015年3月31日,500彩票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4.955億元(約合7990萬美元),受限制貨幣資金1230萬元(約合200萬美元);

500彩票定期存款2.542億元(約合4100萬美元)。截止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4.856億元,受限制貨幣資金1,270萬元,定期存款4.159億元。

截止至2015年3月31日,500彩票擁有應收賬款為3030萬元(約合490萬美元),截止至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500彩票應收賬款為7440萬元。公司在估算應收賬款的可回收性後,在2015年第一季度計提3,030萬元的壞賬準備。

截止2015年3月31日,公司預付款及其他流動資產余額為2.448億元(約合3950萬美元),相比於上一季度的余額為1.579億元。

本季度余額主要包括:1)1.927億元(約合3,110萬美元)的彩票預付款。截止此報告公布日期,公司已從彩票管理中心回收約1.608億元預付款;

2)200萬元(約合30萬美元)的應收合作第三方款項;3)3910萬元(約合630萬美元)待攤費用的流動部分;以及6)1100萬元(約合180萬美元)其他款項。

(來自新浪科技)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086

業績大漲股價大跌 券商融資潮陷入怪圈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3680.html

業績大漲股價大跌 券商融資潮陷入怪圈

一財網 李雋 2015-06-17 21:11:00

業績最好,漲的最慢,券商股為什麽陷入了這樣的怪圈?聯系起近日券商瘋狂的融資熱潮,對比2010年的銀行股,兩者的類似之處則有很多

“中信證券真是傷透我的心了!”一位誤信了“牛市買券商”的投資者如此感嘆,2015年買券商註定是券商投資者的傷心事。

如果要找一個2015年業績增速最快的板塊,估計投資者都會脫口而出的說是券商;如果問2015年什麽板塊漲的最少?同樣也是券商。業績最好,漲的最慢,券商股為什麽陷入了這樣的怪圈?聯系起近日券商瘋狂的融資熱潮,對比2010年的銀行股,兩者的類似之處則有很多。

業績漲股價跌

在2014年11月底開始的兩個月暴漲的藍籌行情里,中信證券(600030.SH)無疑是其中的明星龍頭,不過在2015年大盤繼續暴漲的行情當中,中信證券竟然逆勢下滑,其余大部分券商股的表現,也讓人大跌眼鏡。

方正證券研究報告稱,上市券商5月業績快報顯示,行業5月累計利潤同比增長318%,券商業績顯著受益此輪流動性驅的牛市;而在第一季度,絕大多數券商的凈利潤都出現了超過200%的增長,而到底什麽造成了券商股的業績暴漲,股價不漲?

“股價總是要走在業績前面。”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券商股的業績利好,其實在12月的那一波暴漲當中已經充分反映出來了,2015年已經後繼乏力,今年以來除了廣發證券和華泰證券發行H股之前的兩周左右,券商股明顯有強於大盤的表現以外,券商股2015年的表現乏善可陳,幾乎都跑輸大盤。

盡管如此,多家賣方分析師依然表達了對券商板塊的看好,包括中銀國際、方正證券、華泰證券、長江證券、平安證券的非銀行業分析師,都反複多次為券商股“搖旗吶喊”。

中銀國際分析師魏濤認為,券商今年的業績高增長基本定局,且今年上半年大幅落後於市場。

未來隨著牌照放開和互聯網券商政策的出臺,壓制券商股的“利空出盡”。隨著下半年深港通、註冊制、資產證券化等行業利好因素陸續落地或推進,投資者期待券商股將會迎來一波大幅報複式反彈。

不過“報複式反彈”或許只是幾次脈沖式的行情,未來券商股真的可以看好麽?

券商股今年以來跑輸大盤,更深層次的原因,或許是反複再融資使得整個板塊的股票供需出現了失衡,供大於求的股票又怎麽漲起來?

券商再融資的原因,則是飛速增長的融資融券業務對券商業績貢獻越來越大,而這一切都需要券商融資擴大凈資本,這也讓人想起了2010年的銀行股,幾年來業績一直高速增長,近一兩年才開始放緩,不過幾年來股價走勢卻近乎是全市場最差,券商股會不會也陷入這個怪圈?

類銀行融資怪圈

6月18日,就是國泰君安300億IPO申購的日子。

2014年12月13日,正是券商行情最火爆的時候,社科院教授劉煜輝在其撰寫的《中國券商的“高盛”之路還很長》中稱,“中國券商股今年業務主要貢獻來自融資業務的暴漲,以及融資帶動的交投活躍,加杠桿引致息差收入是其主要增長點。跟前兩年傳統銀行業務沒什麽本質區別。同時還有一個約束,它的加杠桿的資金還是來自銀行。憑什麽同一個業務,券商賣得要比銀行貴3-4倍。”

今年幾乎所有上市的券商都公布了再融資計劃。國信證券和申萬宏源在登陸A股市場後沒幾個月,就馬上分別公布了配股和增發融資方案;中信證券更是在H股連續兩次增發,合共融資近400億港元,而向社保基金增發的這一次甚至只有A股價格的五折左右;此前海通證券的H股再融資價格只有當時A股股價的5.5折,在中信和海通宣布H股即將再融資後,券商股也走出了長期跑輸大盤的行情。

現在券商股的市凈率在3~5倍之間,只要完成再融資,券商就可以立即增厚每股凈資產,哪怕是以A股股價五折多在H股增發的中信和海通,都可以通過增發獲得的資金增厚每股凈資產,未來隨著融資融券業務額度提升和其他業務擴張,也可以大大增厚每股收益。

既然如此,只要券商的股價遠高於每股凈資產,券商就有動力繼續再融資,這跟2010年以來的銀行如出一轍;2010年,一位股份制銀行行長私下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3年內不要買銀行股,資本太需要補充了。”

5月券商股的業績排行當中,冠軍恰恰就是4月初完成H股發行的廣發證券,這反映了現階段,在融資融券業務飛速發展的情況下,券商的資本水平對業績增長有多麽重要。

過去5年,銀行一直面臨著利率市場化的預期,而到近兩年,隨著存款利率上限不斷放開,利率市場化的預期也終於逐步兌現。類似的,券商近年來傭金率不斷下滑,甚至某些券商一度喊出了萬分之二的“地板價”,現在萬分之二點五似乎已經成為行規,這與2007年的千分之三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就兩融業務而言,現在依然處於“供不應求”階段,過去的三次降息當中,只有今年3月初的那一次,多數券商跟隨基準利率把融資利率從8.6%降到8.35%,而2014年11月和今年5月的降息,券商並未跟隨下調。

不過券商凈資本增長後,融資融券業務也會擴容,未來融資利率或許會像傭金戰那樣出現又一輪價格戰,隨著銀行等逐步收購券商牌照,“傭金戰”和“利率戰”或將一觸即發。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020

豬肉大漲30%創三年內新高 帶動概念股強勢拉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7475.html

豬肉大漲30%創三年內新高 帶動概念股強勢拉升

一財網 霜月 2015-07-20 20:20:00

今年以來,國內豬肉價格一反過去三年的跌勢,大幅反彈。短短數月,豬肉漲幅已超30%,創下三年內新高,個別地區更是一日一價。

今年以來,國內豬肉價格一反過去三年的跌勢,大幅反彈。短短數月,豬肉漲幅已超30%,創下三年內新高,個別地區更是一日一價。在中國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統計體系中,食品所占權重為33.2%。而在食品大類中,豬肉的權重約為10%左右,豬肉價格的變動引人關註。

多地肉價大幅上漲

據記者走訪多地了解到,各地的豬肉價格在近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如秦皇島某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豬肉價格在兩個月內從10元/斤左右上漲到了13元/斤,漲幅大約在30%。據國家統計局秦皇島調查隊消費價格科7月5號市場調查,近期秦皇島市市區豬肉價格快速上漲。豬後丘肉、五花肉價格每千克分別為28.69元、28.39元,與6月均價相比分別上漲16%、13%,與去年同期價格相比分別上漲35%、28%。

而在江蘇無錫自六月份開始,肉價一路狂漲,今天,無錫豬肉批發交易市場白條肉平均批發價達到每公斤22.35元,比去年同期上漲約26%,創下近十年來同期歷史新高。市場內無錫市民蔣先生表示:“現在他8塊5也肯買了,以前只要7塊5左右,最近確實漲了1塊錢。”

事實上,自今年年初以來,被壓抑了多年的豬價就開始飛快上漲。銀河證券指出,自3月18日全國生豬市場的拐點出現,我國已進入新一輪豬周期的周期性上漲期後,豬價已連續上漲了近4個月,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已經從拐點位置的11.6元/公斤左右漲至當前的17.3元/公斤左右,已累計上漲了5.7元/公斤,漲幅為49.1%,已近50%。

市場供給的持續收縮導致肉價飛漲

據悉,近期肉價飛漲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此前市場供給的持續收縮。據統計,本輪生豬供應較2011年下滑3%。從2013年至今的產能去化已非常徹底,最新母豬存欄較2010年低點仍減少13.3%,剔除年均2%左右的效率提升也有3%的降幅,本輪供給層面的收縮力度超過上一輪大周期。

而有養豬戶也稱,前兩年豬肉價格不景氣,導致身邊養豬的人紛紛都放棄了。

齊魯證券判斷,2015年國內畜禽養殖產業趨向小幅供不足需、程度較2011年的典型供不足需還是差異明顯,而到了2016年供不應求的嚴峻程度將直逼2011年。

肉價大漲拉動豬肉概念股爬升

興業證券認為,豬價長牛周期已經顯現。短期內養殖股價將受到豬價上行的拉動,中長期行業盈利能力增強,養殖企業業績持續釋放。

據悉,像大華農,牧原股份,聖農發展等豬肉概念股在近期快速拉升,呈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姿態。

大華農

牧原股份

聖農發展

編輯:顏靜潔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8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