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細析大漲股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0811475

  雖然近期港股在內地突然把人民幣貶值而變得非常的波動,然而,只要肯下功夫,仍然不乏賺錢的機會,且來看看今天的升幅榜即可見一斑。

  第二位:臺和商事(1037),該股宣布賣殼之後於周一復牌,股價從最高的3.84元跌至昨天低見2元,跌幅47.9%,如與停牌前最高的4.92元計算,更是大跌59.4%,今天終於出現反彈,收報2.64元,較昨天的最低價升了32%,如以今天的最高價2.72元計算則升了36%;

  第五位:中國新電信(8167),該股停牌近兩個月終於宣布了供股計劃,昨天股價復牌之後曾經低見0.83元,較之停牌前的收市價1.69元大跌50.9%,今天已經回升至1.32元,較之昨天的最低價升了59%;

  第八位:順風清潔能源(1165),該股自7月10日的3.55元開始反覆下跌,近日則因為發出了盈警而於昨天低見2.06元,累積跌幅42%,今天終於出現反彈,收報2.43元,較昨天的最低價升了17.96%。

  由此可見只要細心地觀察每天的跌幅榜,分析那些大跌的股份是因何而跌,然後靜心地等待入貨的時機,總可找到短炒的機會。

  上述三股中我只對臺和商事及中國新電信有興趣,前者我前天短炒了一次之後今天眼見其有見底回升的跡象,可惜近期高追經常撞板而卻了步,眼睜睜地看著其股價由2.2元升至2.64元,徒嘆奈何;至於後者昨天曾經嘗試於0.75元撈底,卻因未能成功而不敢高追,畢竟是其供股價只為0.38元,不敢肯定其股價於0.83元是否已經見底,結果又錯失了一次短炒的機會。

  明天,我則會留意今天跌幅榜第一位的大淩(211),該股停了四天牌,宣布可能獲恆豐金融認購其股份及換股債券之後昨午復牌竟被搶上0.71元,豈料今天尾市已經跌至低見0.46元,較之昨天的最高價跌了35.2%,並且完全補回了昨天的上升裂口0.46-0.495元,如果明天進一步跌至0.38-0.4元之間的話,我會考慮博反彈的。

  其餘我在留意的股份有聯想集團(992)、康宏金融(1019)及世達科技(1282),只是不知道哪一隻股份會先跌抵我心目中的價位水平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846

上海樓市成交面積8月同比大漲90.5%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0394.html

上海樓市成交面積8月同比大漲90.5%

一財網 羅韜 2015-09-01 21:40:00

上海鏈家市場研究部監控數據顯示,2015年8月上海市商品住宅的供應量為77.6萬平方米,同比下滑22.9%;成交量為124.6萬平方米,同比上漲90.5%;成交均價為30071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4.4%。

“每一次我看中的房子過兩天就被賣掉了,我已經連續三次看房有意向卻沒搶到手了。”住在上海靜安的張華(化名)抱怨道。經過一個月的看房廝殺,張華總算以800萬元的總價買到了市區的一套房屋,而這個已然比之前的心理價格提高不少,而突破張華心理價位的原因就是擔心自己無法買到房子。

上海鏈家市場研究部監控數據顯示,2015年8月上海市商品住宅的供應量為77.6萬平方米,同比下滑22.9%;成交量為124.6萬平方米,同比上漲90.5%;成交均價為30071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4.4%。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註意到,上海的商品住宅成交量已經連續五個月超過120萬平方米,遠超過每個月的供應量。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供應量的下滑和需求的增加,未來上海的房價上漲壓力很大。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上海的商品住宅銷售均價已經超過3萬/平方米。

成交井噴

從供求比方面,8月供求比為0.6∶1,連續六個月呈現供小於求的態勢,這也直接使得上海的去化周期進一步縮短。一般而言,衡量一個城市房地產市場健康可以從去化周期指標看待,通常業內的指標是在一年左右,但是據同策咨詢數據,目前上海的去化周期小於九個月,可以看出這個市場非常火爆。

上海鏈家給本報記者的數據顯示,8月商品住宅的供應量為77.6萬平方米,同環比均出現下滑,為2015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新低,同時也是近四年來的同期新低。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多方采訪獲悉,上述供應減少主要還是開發企業有意放緩了入市步伐,特別是中高端項目入市節奏較此前有明顯放慢,因此8月的中高端項目幾乎沒有入市。“上海的買家相比於北京在中高端項目上更挑剔,因此中高端項目的操作都會顯得很謹慎。”某豪宅項目策劃經理告訴記者。

上海8月商品住宅的成交量為124.6萬平方米,雖然環比出現下滑,但依然穩居120萬平方米以上的高位水平,同比2014年的8月更是上漲了90.5%。

上海鏈家市場研究部總監陸騎麟認為,“3·30新政”過後的第二季度開始,整個政策環境寬松,而上海很多80後也到了剛性改善的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不難理解8月的銷售同比上漲。

“金九”可期

陸騎麟還發現,在8月下旬,一批新增項目入市但卻遲遲未開盤,而這些項目很明顯就是在“待價而沽”,可以看出這些樓盤都在準備漲價。

身為“80後”的王悅酈已經看到了房價的快速上升。2015年6月其看上的位於浦東匯南板塊的某樓盤當時報價1.9萬元/平方米,目前已經飆漲到2.2萬元/平方米。

旭輝集團總裁林峰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也透露,2015年下半年其在上海的樓盤準備漲價5%~10%。

而就在8月底,央行宣布“雙降”、商務部宣布樓市“限外令”取消,緊接著8月31日晚央行又聯合住建部、財政部出臺降低公積金貸款首付的政策。

陸騎麟認為,從這一系列利好政策可以看出,政策面對於房地產市場有不錯的支撐。8月市場正如預料般再度延續了第二季度以來的火熱行情,而伴隨這些有利政策,整個9月市場或將爆發。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住房公積金二套房貸政策進行新的調整,考慮到降準降息等政策疊加效應的釋放,9月份市場成交將有反彈,價格環比增幅也會有所擴大,進而促使“金九銀十”現象的出現。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20

放量大漲需順勢而為 下周有望沖擊年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8268.html

放量大漲需順勢而為 下周有望沖擊年線

一財網禪宗七祖 2015-10-16 16:59:00

對於更長遠的走勢,筆者不太奢望一口氣漲回4000點,在3500點左右,至少需要數周進行盤整和消化套牢盤和獲利盤。

今天截至收盤,滬指報3391.35點,漲53.28點,漲幅1.6%,深成指報11374.83點,漲145.45點,漲幅1.3%,創業板報2449.03點,漲44.5點,漲幅1.85%。成交量方面,滬市成交4594.5億元,深市成交5349.6億元,兩市共成交9944.1億元。七祖侃市的老讀者們應該很開心,因為迪士尼又開始了走牛的行情。雖然守候總是苦悶異常,但只要漲起來,大家都都會信心滿滿,宛如久旱逢甘霖。

在昨天的文章《十月行情漸入佳境 謹防兩路大軍來襲》中,筆者提到:“大盤在周四回踩5天線後獲得了強力支撐,站上3300點,那麽下一步就應該是沖擊3373,筆者認為這個壓力位不會構成實質意義上的沖擊。因為這個點位本身沒有多少套牢盤,它上方的3500點到3800點才是壓力,但是可能需要象征性地表達一下這種承壓。”

今天的走勢依然符合預期,上午兩次沖擊3373後一頭向下紮,這說明有獲利盤看到沖擊3373未果,就趕緊拋掉,這當然中了主力的洗盤計劃,如果盤整一個月,就從3200點上沖3373就掉頭向下,那這波行情真的就太弱了。盡管筆者對一些人提出的重返4000點不太相信,但是3500點應該還是一個目標位,至少應該上摸一下3458點的60天線,由於下周它將繼續下行,摸高甚至站上的問題都不大。

如果站上60天線,如果量能依然有所配合,正如今天兩市保持將近1萬億的成交額,那麽上攻年線也不是不可能。在8月24日,上證指數第一次跌破年線之際,筆者就曾說過,回顧上證25年的歷史,凡是跌破年線的,基本上會有一個月到三個月左右再次觸碰年線,如今將近兩個月來,觸碰一次年線,不管站上與否,都是比較有可能的。

昨天筆者頗為擔心今天出現大漲,尤其是早上由於外盤一片紅,隨後A股高開,在大震蕩以來,凡是高開的鮮有善終,所以寧願低開高走。今天高開之後,難免來一次下殺,所以在高開之際,筆者就略作一些減倉,雖然後買入一只相對較低的創業板股票,因為創業板相比昨天是弱勢的。

如果能夠在大小板塊之間形成某種輪動,那麽這個行情的可持續性就會強很多。感謝今天的V型反轉,讓整體漲幅沒有那麽誇張。周線上說,上證不僅站上了10周線,還站上了60周線,這是8周以來的首次。A股回暖的跡象越來越明顯,本周的量能也高於前六周,說明資金參與的意願不斷增加。晚上公布的兩融數據恐怕又會七連漲,保證金也應該繼續回流,這一次的回升可謂醞釀已久。

早盤迪士尼概念雖有所表現,但是不突出,互聯網概念、二胎概念表現都不錯。目前題材炒作的熱情不減,凡是在三季報上業績亮眼,同時也能結合一些題材概念的,比如“十三五規劃”、“全面開放二胎”、“中國制造2025”,還有領導人外訪或外國政要訪華等事件,都可能引發相關個股的異動。盯住這些可能的動向,及時做好潛伏,等待上漲。

筆者已經有相當長時間強調迪士尼的行情,但是人們總是囿於自己的視野,多次強調這個板塊還會回調,因為已經漲多了。但它盤整了也有一個月,在目前的環境下,很難找到一個看空迪士尼的理由,漲多了不是理由。盡管像錦江投資這樣的龍頭個股,7月以來居然翻了四倍,但是並不排斥其他個股跟上。筆者曾經認為它的龍頭會有切換,但目前看來,至少錦江投資是沒有切換。

 

 

大家還記得當年的中國南車嗎?它是國企改革的領頭羊,成為瘋狂操作的代表。為什麽主力喜歡狂拉這個股?因為它會帶動其他國企改革板塊的上漲,只要主力高度控盤中國南車,把錢都砸在這個股票上。散戶遊資買不到貨,就會去找與南車相類似的個股買入,這樣就正中主力的下懷,因為它們早已經埋伏其中。

只要把南車拉漲停,其他的個股都會跟風,它們慢慢逢高出貨,所以最後哪怕南車(中車)股價腰斬了、主力在南車上虧錢了(從低點到高點,翻了8倍,按理也虧不了,筆者只取到了其中的1倍),它們在其他被散戶拉升的個股中也賺得盆滿缽滿。南車是一個誘餌,錦江投資何嘗不是。即便如此,龍頭飛太高,你不敢追,其他漲不多的,總可以追吧。

今天迪士尼概念的上漲就是這個邏輯,當龍頭股份率先漲停,錦江國際、界龍實業紛紛漲停,那麽還有誰不會沖進去買那些尚未漲停的個股呢?主力誘導散戶的策略就那麽簡單。筆者今天操作也還可以,在手中一直迪士尼概念漲停後,果斷賣掉某只試倉股,騰出資金買入一只當時已持有切漲幅5%左右的迪士尼概念股,等它漲停後立刻出貨,差不多以原價接回原來拋掉的試倉股。

當然,這種辦法並不一定適合很多人,需要相對熟練的技巧,同時對行情有一定的把握。筆者也不是每次都成功,今天比較走運而已。整體上看,大盤MACD金叉接近零軸,這是6月大跌以來第一次出現的好征兆,KDJ金叉接近頂部但還沒有鈍化,周五外盤若繼續有所表現,周末也沒有重大利空明,下周可能還有慣性上沖。目前的走勢除了一些個股漲得略多外,其他利空的信息不明顯。

要問下周怎麽辦?當然是順勢而為。大盤指數還有上行空間,對於一些個股而言,它未必還會繼續上漲。凡是boll、ENE和薛斯通道觸碰上軌的,建議減倉鎖定利潤。這也是最近的基本思路,不要貪最後一個銅板。七祖侃市的讀者群,從節前重倉至今,收益應該不至於20%,這是一個禮拜多的結果,大家要知足。坦白說,如果下周發生了一些回調,只要及時撤出,這就是一波非常漂亮的操作。

對於更長遠的走勢,筆者不太奢望一口氣漲回4000點,在3500點左右,至少需要數周進行盤整和消化套牢盤和獲利盤。尤其是相當多的機構還在場外觀望,輕倉與空倉不少,他們不可能放任A股就此走牛,想讓它們踏空太難了,所以最近行情瘋一把,不排除他們在跟風買進,這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收集籌碼,到了節點,它們會把盤子砸下來,砸到比他們買入更便宜的價位,再行大舉建倉。在股市里操作,永遠不要忘了“防人之心不可無”,下周謹慎樂觀,先看3400點的戰況,目前筆者重倉持有,但隨時準備撤離,就像今天滬股通的老狐貍那樣,他們又跑了5個億。(一財網·禪宗七祖)

歡迎關註微信公號思想雲(yicaisixiangyun),讀者可在後臺留言與作者互動,伺機入群。

本文不作為具體投資建議,請讀者註意風險。

編輯:田享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985

德拉吉暗示12月或擴大QE 歐股大漲、歐元暴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1204.html

德拉吉暗示12月或擴大QE 歐股大漲、歐元暴跌

一財網 周艾琳 2015-10-23 03:06:00

德拉吉在新聞發布會上稱,將在12月的議息會議上“重新審視”(re-examine)貨幣政策寬松的程度,因為歐元區經濟增長和通脹前景有下行風險。這無異於向市場拋出了一個大大的暗示——原先每月600億歐元購債規模的歐版QE可能進一步擴大。

誰能料到,有時“口頭刺激”比真槍實彈的政策刺激更顯神效。這一招對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而言可謂得心應手。

10月22日,歐洲央行宣布,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0.05%不變,維持隔夜存款利率-0.2%不變,維持隔夜貸款利率0.3%不變,均符合預期。重要的是,德拉吉在稍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將在12月的議息會議上“重新審視”(re-examine)貨幣政策寬松的程度,因為歐元區經濟增長和通脹前景有下行風險。這無異於向市場拋出了一個大大的暗示——原先每月600億歐元購債規模的歐版QE可能進一步擴大。“口頭刺激”的效果也立竿見影,在德拉吉講話期間,歐元暴跌1.896%至三周新低。

歐股則應聲大漲。富時泛歐績優300指數收漲2.1%,報1462.94點;德國DAX 30指數收漲2.48%,報10491.97點;法國CAC 40指數收漲2.28%,報4802.18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44%,報6376.28點。

此前,歐洲央行決定將其每月600億歐元的購債計劃持續至2016年9月或直至通脹回升到接近2%的水平為止。德拉吉最後的表態更是出乎意料,他指出,盡管歐洲央行實行存款負利率,但利率還能再進一步降低,這種可能性在早前似乎被歐洲央行排除。負利率將給予歐洲央行更大空間來進行購債。

巴克萊認為,歐洲央行12月份擴大QE規模的可能性要高於降息。

歐洲央行管委諾亞(ChristianNoyer)指出,歐元區基礎通脹率的複蘇表明,歐洲央行QE計劃正在發揮作用。

早在歐債危機使得歐元遭受史無前例的威脅時,德拉吉便頻頻在多種場合表示將“盡一切努力捍衛歐元”(whatever it takes),並且還實行了一個此後從未被運用的購債計劃OMT(直接貨幣交易計劃),而這也起到了穩定人心的關鍵作用。OMT計劃承諾將在二級市場不限量購買主權債以幫助其成員國降低借貸成本,當時西班牙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降至6.03%,創三個月新低。

東證期貨分析師元濤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歐元區面臨的形勢是非常複雜的,緩慢的經濟複蘇還在持續,但內部的結構性問題會明 顯妨礙歐元區複蘇的進程。”

他表示,值得註意的是,歐元區通脹和原油價格走勢開始出現背離的趨勢,這意味著或許原油價格對於歐元區通脹的影響在減弱;積極的一面在於,核心通脹的增速高於通脹增速,說明實際上歐元區的整體情況在改善,不太會出現真正滯脹的局面, 歐央行的 QE 在緩慢的推動整個歐元區的增長。

當前,全球央行釋放流動性的步伐仍不停歇。下周,日本央行和美聯儲又將召開議息會議。市場預計,日本央行很有可能將擴大QQE(量化和質化寬松規模),而市場對於美聯儲10月加息的預期則越來越弱。

麥格理(Macquarie)認為美聯儲已經準備逐步提升聯邦基金利率,預計12月加息(12月可能性65%,10月5%,2016年一季度30%)。麥格理預計2016年底聯邦基金利率降達1.25%。

牛津經濟研究所(Oxford Economics)預計10月加息的可能性為5%,12月則高達50%,同時下調了對未來聯邦基準利率軌跡的預期,其預計美聯儲將在2016年加息兩次,使得聯邦基金利率在年末達到0.9%的水平;預計2017年末利率將達1.6%,2018年末將達2.4%。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055

本田在華前10月銷量大漲33% 依然未擠進年銷量“百萬輛俱樂部”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7018.html

本田在華前10月銷量大漲33% 依然未擠進年銷量“百萬輛俱樂部”

一財網 李溯婉 發自廣州 2015-11-04 10:08:00

到2015年,本田計劃在中國市場實現130萬輛的年銷售目標。今年是本田三年中期計劃收官之年,按目前的進度,本田依然難以挺入年銷百萬輛俱樂部。

今年以來,本田憑著“新車效應”,成為日系三大巨頭中在華銷量增速最快的車企。本田(Honda)中國剛出爐的銷量數據顯示,旗下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下稱“廣本”)和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東本”)在10月終端共銷售國產汽車8.31萬輛,同比增長25.2%,創下歷年10月份最好成績。2015年1~10月,本田在華終端累計銷售國產汽車77.79萬輛,同比增長33.1%,逼近去年全年78.83萬輛的銷量。

Honda中國本部長倉石誠司在近日於深圳舉行的2015年Honda中國媒體大會上談到,今年上半年,市場增長速度並不是很快,下半年,由於政府方面出臺了1.6升以下汽車購置稅減半的優惠政策,估計市場會恢複活力。本田今年以來在華實現快速增長,主要的原因在於本田開發了中國消費者比較喜歡的新車型,特別是緊湊型SUV繽智和XR-V等在同級別車里面銷量是非常出色的,這些車型對於提高本田整體的銷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去年10月,本田的同平臺小型SUV繽智和XR-V同時在廣本和東本推出,起到的效果令倉石誠司很滿意。今年繽智的月銷量持續保持在1萬輛以上,XR-V也是如此。倉石誠司表示,在剩下的2個月里,本田會再接再厲,爭取完成今年的目標。2015年,本田在華銷量目標是95萬輛。

盡管本田今年以來在華成績亮眼,但是依然無法完成三年前中期規劃。按本田此前的計劃,2013年~2015年,為中國引入12款新車型,其中將有5款車型是專門針對中國研發的,有2款在中國本地完成研發;到2015年,本田計劃在中國市場實現130萬輛的年銷售目標。今年是本田三年中期計劃收官之年,按目前的進度,本田依然難以挺入年銷百萬輛俱樂部。在日系車企三巨頭中,豐田繼日產之後,2014年銷量已邁上百萬輛的臺階。而本田奮鬥三年,依然與年銷百萬輛無緣。

不過,這並不影響本田的“士氣”,本田正加快在華的步伐。倉石誠司談到,在2016年-2018年三年內,Honda將連續投放15款新產品,其中8款專門為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此外,在環保技術方面,2016年,Honda新開發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將首先搭載在第十代Civic車型,Honda混合動力系統將首先搭載在雅閣中期改款車型,FUNTEC環保技術也將進一步升級。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009

雙十一“買買買”美妝成首選之一 超越平均增速總成交或將同比大漲3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0389.html

雙十一“買買買”美妝成首選之一 超越平均增速總成交或將同比大漲3倍

一財網 劉瓊 2015-11-11 20:04:00

無論是專註線上的電商企業,還是紮根實體的傳統零售企業,未來,能真正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調動一切技術手段做到線上與線下資源整合,才能最終從這輪無縫零售大戰中勝出。

2015年的雙十一再次成為美妝與日化品牌的盛宴。盡管多位業內人士預計今年雙十一的成交額預計同比增長20%-40%,達到800億左右,但是美妝這樣的人氣品類,或將以總成交同比大漲近300%增長成為最大贏家之一。

在11月11日瘋狂的前90分鐘,沙宣洗護已售出16萬瓶,可供全體北京市民洗一次頭;護舒寶超凈棉已售出42萬包,足夠10萬女生使用一整年;碧浪洗衣凝珠售出30萬顆,最多能搞定400萬件臟衣;舒膚佳沐浴乳售出超過2萬套,可以填滿1300個浴缸。

寶潔公司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其今年再次突破雙十一記錄,3分鐘銷售突破一千萬,12分鐘破五千萬,37分鐘破億,3小時50分超過去年全天銷售,不到12小時銷售額突破3億。

歐萊雅集團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截至上午8點,其包括巴黎歐萊雅、美寶蓮、美即在內的歐萊雅CPD(Consumer Product Division) 大眾化妝品事業部已經超過去年的銷量,按目前的情況看,應該可以達成甚至超越目標,也就是1.11億元。

而本土美妝品牌繼續是今年雙十一的贏家。今日淩晨,雙十一大戰正式打響,韓束一騎當先,十分鐘內成交額破1000萬,緊接著百雀羚在00:20分破2000萬,交易額上漲速度相差無幾。隨後在01:28和01:35,韓束、百雀羚先後闖過4000萬大關,前後僅差7分鐘。下午15時左右,韓束快速漲至7900萬,百雀羚7000多萬緊咬。

從天貓美妝類目來看,11月11日上午8點,雙十一銷售額突破17億元,超過去年雙十一天貓美妝全天銷售額,平均客單價比去年提升3成。當時,國貨品牌百雀羚銷售額6100萬,暫列美妝類目第一,超過去年雙11該類目第一商家的全天銷售額。而截至今天下午4點,韓束內部人士公開表示,其在天貓淘寶、聚美、唯品會、京東的銷售額均第一。

天貓美妝預售數據顯示,其在“雙十一”預售期間已超額完成今年“雙十一”整體目標近150%,並預計“雙十一”總成交將同比大漲近300%,其中國貨品牌成交大漲近130%。

明星助陣  “娛樂+”購物眼球效應爆炸

值得註意的是,禦泥坊、Olay等一些美妝品牌在前一天11月10日的晚會提前亮相歡慶。英敏特亞太趨勢分析師劉暢表示,“今年雙十一與往年不同,阿里和京東都以全國性晚會,通過邀請當紅明星和整合一些娛樂性電視比賽的形式提前歡慶。如此的一個的電視事件看來是為京東和阿里巴巴於11月10日順理成章地增加了一個新的敘事深度,因為這在之前,這一天被消費者更多地認為其僅僅是一個巨大的折扣購物活動。”

上述寶潔內部人士11日下午向記者透露,“旗下品牌Olay與天貓晚會深度合作,搖一搖期間1小時65萬進店,環比猛增5倍,目前銷售額穩居國際護膚品牌第一。”

劉暢認為,通過全國性的電視來進行直播“雙十一”晚會,也是希望通過這樣的平臺吸引低線城市和農村新的消費者,並建立品牌知名度。英敏特最新發布的《2016消費者趨勢-中國》報告顯示,由於缺乏實際條件,在線零售的飽和度在中國低線城市仍相對較低,其中45%的低線城市消費者還沒有使用過O2O服務,那麽,這樣的品牌推廣行為,也真正預示著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方向,及互聯網大頭們互相博弈的場地。

當然,除了以上這兩點,電視晚會同時也創造了另一個銷售機會,除了之前的預熱,在電視上與消費者互動,可以更好地將觀眾、消費者及銷售平臺鏈接在一起,比如掃描二維碼,或搖手機獲得代金券,購買晚會出現的同款商品等。英敏特報告發現,53%的中國城市消費者會使用多個數字產品(例如用手機時候看電視),以及44%在過去三個月中,參加過“搖手機”獲得代金券。

普華永道思略特咨詢公司全球合夥人徐晉表示,電商平臺正在成為一個大型的媒介平臺。“一方面,品牌商通過微利來推動巨量的產品銷售;另一方面,在“雙十一”通過“眼球”效應達到品宣效果比單純的產品銷售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這就是所謂的電商媒體化,今年除了成交額外,對於電商平臺和品牌商來說,“雙十一”能夠吸引多少的流量和“眼球”才是更值得關註的。”

高端品牌激戰 全球化效應延伸

今年美妝會場相對去年另一最大的變化在於,多個進口高端美妝品牌放下身架,也加入戰鬥,據統計,目前美妝會場內高端進口品牌共19個。

SK II成為寶潔第一個銷售額超過百萬的高端護膚品牌, 並與博朗歐樂B店都在第一小時銷售額超過去年雙十一全天。而在截至雙十一第12個小時,雅詩蘭黛天貓旗艦店成交額突破4100萬,半天銷量為2014年雙十一全天的164%,領跑高端護膚;蘭蔻在前20分鐘破300萬,截至11日12點已達4000萬銷售額;倩碧截至11日12點銷量突破3000萬,正向4000萬沖刺;韓國愛茉莉集團蘭芝過2100萬;藥妝eskin薇姿、理膚泉、修麗可突破1000萬。歐萊雅旗下高奢美妝品牌植美村也過千萬級。

上述寶潔人士認為,中國電商用戶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觀念的升級讓“全球化”成為今年“雙十一”的主旋律。寶潔在中國的首家海外旗艦店於“雙十一”期間登陸天貓國際,引入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等6個國家的涵蓋母嬰、美發護發、身體護理、衣物護理等品類的超過20款人氣單品,預售開始的短短兩周,火爆程度遠超預期,多款熱門單品下單量過萬。

雙十一期間首次亮相的寶潔海外旗艦店Sarasa洗衣液開搶15分鐘內已售罄,而海外旗艦店截止到11日下午已有一半品牌售罄。寶潔大中華區電子商務總裁許敏女士表示:“在過去的幾年中,寶潔在中國的電商銷售額增長百倍,從去年開始,中國已經成為寶潔全球電商最大的市場。

值得註意的是,“雙十一”前夕,阿里就宣布,除了傳統的商品銷售外,今年“雙十一”阿里將利用旗下各類平臺,力推O2O業務,阿里將與銀泰、蘇寧等近10萬家線下實體店開展深入合作,活動前即展開聲勢浩大的“萬店同慶”,將營銷、用戶管理、售後、物流等全方位打通。

國際咨詢公司埃森哲大中華區零售業主管、董事總經理許佑宏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無論是專註線上的電商企業,還是紮根實體的傳統零售企業,未來,能真正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調動一切技術手段做到線上與線下資源整合,才能最終從這輪無縫零售大戰中勝出。

埃森哲發布的《2015全球無縫零售調研中國洞察》顯示,盡管移動購物是大勢所趨,但並不意味著零售商就可以放棄其他渠道,實體、PC端和平板等渠道的活躍程度同樣在增加,且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嘗試在網購之後去實體店取貨,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體驗也需要實體店來補充。

此前,上海家化宣布成為本屆天貓O2O萬店同慶核心戰略夥伴。上海家化的線上9家天貓旗艦店(包括一個聯合品牌旗艦店和8個子品牌旗艦店)和線下的萬家專櫃 及店鋪將首次全渠道深入聯動O2O,消費者可以線下通過手淘LBS定位找尋附近的上海家化O2O門店,並打通線上線下會員服務。

在提升購物體驗方面,許佑宏說,未來,電商需要在城市和社區部署配送和倉儲資源,或者與線下零售商合作才能滿足消費者的更高需求;而線下零售商則可通過前店後倉,開發增值服務等舉措激活門店的多元化功能,把線上和線下的最後一公里同時做得更好。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225

雙十一“買買買”美妝成首選之一 超越平均增速總成交或將同比大漲3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0389.html

雙十一“買買買”美妝成首選之一 超越平均增速總成交或將同比大漲3倍

一財網 劉瓊 2015-11-11 20:04:00

無論是專註線上的電商企業,還是紮根實體的傳統零售企業,未來,能真正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調動一切技術手段做到線上與線下資源整合,才能最終從這輪無縫零售大戰中勝出。

2015年的雙十一再次成為美妝與日化品牌的盛宴。盡管多位業內人士預計今年雙十一的成交額預計同比增長20%-40%,達到800億左右,但是美妝這樣的人氣品類,或將以總成交同比大漲近300%增長成為最大贏家之一。

在11月11日瘋狂的前90分鐘,沙宣洗護已售出16萬瓶,可供全體北京市民洗一次頭;護舒寶超凈棉已售出42萬包,足夠10萬女生使用一整年;碧浪洗衣凝珠售出30萬顆,最多能搞定400萬件臟衣;舒膚佳沐浴乳售出超過2萬套,可以填滿1300個浴缸。

寶潔公司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其今年再次突破雙十一記錄,3分鐘銷售突破一千萬,12分鐘破五千萬,37分鐘破億,3小時50分超過去年全天銷售,不到12小時銷售額突破3億。

歐萊雅集團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截至上午8點,其包括巴黎歐萊雅、美寶蓮、美即在內的歐萊雅CPD(Consumer Product Division) 大眾化妝品事業部已經超過去年的銷量,按目前的情況看,應該可以達成甚至超越目標,也就是1.11億元。

而本土美妝品牌繼續是今年雙十一的贏家。今日淩晨,雙十一大戰正式打響,韓束一騎當先,十分鐘內成交額破1000萬,緊接著百雀羚在00:20分破2000萬,交易額上漲速度相差無幾。隨後在01:28和01:35,韓束、百雀羚先後闖過4000萬大關,前後僅差7分鐘。下午15時左右,韓束快速漲至7900萬,百雀羚7000多萬緊咬。

從天貓美妝類目來看,11月11日上午8點,雙十一銷售額突破17億元,超過去年雙十一天貓美妝全天銷售額,平均客單價比去年提升3成。當時,國貨品牌百雀羚銷售額6100萬,暫列美妝類目第一,超過去年雙11該類目第一商家的全天銷售額。而截至今天下午4點,韓束內部人士公開表示,其在天貓淘寶、聚美、唯品會、京東的銷售額均第一。

天貓美妝預售數據顯示,其在“雙十一”預售期間已超額完成今年“雙十一”整體目標近150%,並預計“雙十一”總成交將同比大漲近300%,其中國貨品牌成交大漲近130%。

明星助陣  “娛樂+”購物眼球效應爆炸

值得註意的是,禦泥坊、Olay等一些美妝品牌在前一天11月10日的晚會提前亮相歡慶。英敏特亞太趨勢分析師劉暢表示,“今年雙十一與往年不同,阿里和京東都以全國性晚會,通過邀請當紅明星和整合一些娛樂性電視比賽的形式提前歡慶。如此的一個的電視事件看來是為京東和阿里巴巴於11月10日順理成章地增加了一個新的敘事深度,因為這在之前,這一天被消費者更多地認為其僅僅是一個巨大的折扣購物活動。”

上述寶潔內部人士11日下午向記者透露,“旗下品牌Olay與天貓晚會深度合作,搖一搖期間1小時65萬進店,環比猛增5倍,目前銷售額穩居國際護膚品牌第一。”

劉暢認為,通過全國性的電視來進行直播“雙十一”晚會,也是希望通過這樣的平臺吸引低線城市和農村新的消費者,並建立品牌知名度。英敏特最新發布的《2016消費者趨勢-中國》報告顯示,由於缺乏實際條件,在線零售的飽和度在中國低線城市仍相對較低,其中45%的低線城市消費者還沒有使用過O2O服務,那麽,這樣的品牌推廣行為,也真正預示著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方向,及互聯網大頭們互相博弈的場地。

當然,除了以上這兩點,電視晚會同時也創造了另一個銷售機會,除了之前的預熱,在電視上與消費者互動,可以更好地將觀眾、消費者及銷售平臺鏈接在一起,比如掃描二維碼,或搖手機獲得代金券,購買晚會出現的同款商品等。英敏特報告發現,53%的中國城市消費者會使用多個數字產品(例如用手機時候看電視),以及44%在過去三個月中,參加過“搖手機”獲得代金券。

普華永道思略特咨詢公司全球合夥人徐晉表示,電商平臺正在成為一個大型的媒介平臺。“一方面,品牌商通過微利來推動巨量的產品銷售;另一方面,在“雙十一”通過“眼球”效應達到品宣效果比單純的產品銷售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這就是所謂的電商媒體化,今年除了成交額外,對於電商平臺和品牌商來說,“雙十一”能夠吸引多少的流量和“眼球”才是更值得關註的。”

高端品牌激戰 全球化效應延伸

今年美妝會場相對去年另一最大的變化在於,多個進口高端美妝品牌放下身架,也加入戰鬥,據統計,目前美妝會場內高端進口品牌共19個。

SK II成為寶潔第一個銷售額超過百萬的高端護膚品牌, 並與博朗歐樂B店都在第一小時銷售額超過去年雙十一全天。而在截至雙十一第12個小時,雅詩蘭黛天貓旗艦店成交額突破4100萬,半天銷量為2014年雙十一全天的164%,領跑高端護膚;蘭蔻在前20分鐘破300萬,截至11日12點已達4000萬銷售額;倩碧截至11日12點銷量突破3000萬,正向4000萬沖刺;韓國愛茉莉集團蘭芝過2100萬;藥妝eskin薇姿、理膚泉、修麗可突破1000萬。歐萊雅旗下高奢美妝品牌植美村也過千萬級。

上述寶潔人士認為,中國電商用戶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觀念的升級讓“全球化”成為今年“雙十一”的主旋律。寶潔在中國的首家海外旗艦店於“雙十一”期間登陸天貓國際,引入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等6個國家的涵蓋母嬰、美發護發、身體護理、衣物護理等品類的超過20款人氣單品,預售開始的短短兩周,火爆程度遠超預期,多款熱門單品下單量過萬。

雙十一期間首次亮相的寶潔海外旗艦店Sarasa洗衣液開搶15分鐘內已售罄,而海外旗艦店截止到11日下午已有一半品牌售罄。寶潔大中華區電子商務總裁許敏女士表示:“在過去的幾年中,寶潔在中國的電商銷售額增長百倍,從去年開始,中國已經成為寶潔全球電商最大的市場。

值得註意的是,“雙十一”前夕,阿里就宣布,除了傳統的商品銷售外,今年“雙十一”阿里將利用旗下各類平臺,力推O2O業務,阿里將與銀泰、蘇寧等近10萬家線下實體店開展深入合作,活動前即展開聲勢浩大的“萬店同慶”,將營銷、用戶管理、售後、物流等全方位打通。

國際咨詢公司埃森哲大中華區零售業主管、董事總經理許佑宏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無論是專註線上的電商企業,還是紮根實體的傳統零售企業,未來,能真正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調動一切技術手段做到線上與線下資源整合,才能最終從這輪無縫零售大戰中勝出。

埃森哲發布的《2015全球無縫零售調研中國洞察》顯示,盡管移動購物是大勢所趨,但並不意味著零售商就可以放棄其他渠道,實體、PC端和平板等渠道的活躍程度同樣在增加,且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嘗試在網購之後去實體店取貨,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體驗也需要實體店來補充。

此前,上海家化宣布成為本屆天貓O2O萬店同慶核心戰略夥伴。上海家化的線上9家天貓旗艦店(包括一個聯合品牌旗艦店和8個子品牌旗艦店)和線下的萬家專櫃 及店鋪將首次全渠道深入聯動O2O,消費者可以線下通過手淘LBS定位找尋附近的上海家化O2O門店,並打通線上線下會員服務。

在提升購物體驗方面,許佑宏說,未來,電商需要在城市和社區部署配送和倉儲資源,或者與線下零售商合作才能滿足消費者的更高需求;而線下零售商則可通過前店後倉,開發增值服務等舉措激活門店的多元化功能,把線上和線下的最後一公里同時做得更好。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817

新三板分層年底落地 做市指數兩周大漲10%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3707.html

新三板分層年底落地 做市指數兩周大漲10%

一財網 周宏達 2015-11-18 18:47:00

本周市場整體大幅上漲、成交快速放量,連創五月新高,三板做市指數連續兩天漲幅超過2%。在接近年尾時市場表現出強勁的回暖態勢

周三,新三板做市指數終於結束十連陽行情,回落15點。始於11月4日的上漲行情令新三板在沈寂了近半年後恢複了生氣。本周市場整體大幅上漲、成交快速放量,連創五月新高,三板做市指數連續兩天漲幅超過2%。在接近年尾時市場表現出強勁的回暖態勢。

令新三板從流動性陷阱中一躍而出的是市場對年底分層等制度推出的預期。近來,股轉公司領導多次重申這一時間窗口以安撫投資者。然而,並不是每一家掛牌公司都能享受到這波年終福利,大部分企業依然鮮有成交,新三板市場實現定價功能還是明顯依賴於切實的制度落地。

分層預期是主引擎

本周二,三板做市指數報收1460點,實現了連續十個交易日上漲,累計上漲約140點,扭轉了過去三個月以來持續下行的頹勢,創下十周新高。三板成分指數在這段時間也有一百多點暴漲。

交易也開始放量,上周,三板做市股票成交金額大漲55%,到本周,新三板做市、協議轉讓成交總額分別為14億元、16億元和9億元,已經達到今年5月市場較熱時期的交投活躍水平。

新三板最火爆的時候在今年4月。4月7日,新三板創下單日成交52億元記錄,做市指數最高曾觸及2673點。但自此,市場流動性開始逐步萎縮,成交均價也逐月下滑,市場平均市盈率過去5個月中一直在40倍徘徊。

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諸海濱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新三板市場回暖有兩大原因,一是市場回升大背景下,投資者對成長型股票有所偏好。二是臨近年底,關於新三板分層的預期開始升高,可能導致市值、利潤規模、做市商數量上有望被分到更高層次的股票出現價格異動。

在三板指數回升的同期,創業板指數也有一波喜人的漲勢,過去十個交易日中累計上漲約130點。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在同一時段都有類似表現。這說明,在資金寬松成為長期趨勢、A股企穩回升了一個多月後,新三板終於跟上了A股步伐。

新三板回暖啟動也恰逢證監會宣布重啟IPO。民生證券新三板研究員伍艷艷認為,新三板市場回暖更主要的原因在於對分層交易制度落地的預期。她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市場受到跟新三板相關的資本市場政策紅利拉動,包括戰新板和創業板改革預期、IPO重啟帶來的註冊制政策預期。部分投資者會在目前價格較低時進入二級市場,等未來註冊制推出後追求轉板收益。”

據不完全統計,掛牌企業中能達到創業板上市條件的大約有500家。但由於缺乏流動性溢價,目前新三板市場平均市盈率只有創業板的一半,仍屬於價值窪地。

10月以來,全國股轉公司領導在多個場合表態,重申年內將推出分層制度。在10月底北京舉辦的第四屆金融街論壇上,股轉公司副總經理隋強表示,新三板內部已具備分層的條件,分層工作今年年底一定推出。

10月20日,股轉公司總經理謝庚在一場路演活動表示,新三板目前正在研究市場分層的方案,當市場分層方案推出以後,不僅可以實現風險的分層管理和差異化監管,同時也可以推進差異化的服務,降低投資人的信息收集成本。

回暖可持續性待考驗

並不是每一個新三板股票都能受到市場情緒回暖福蔭。

即使在成交創新高的周二,也只有806只股票有買賣,占掛牌企業總數不到20%,有三千多家公司沒有發生交易。在有交易的股票中,絕大部分日交易額處於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之間。值得關註的是,在做市成交額大幅增長的同時,協議轉讓呈現出波瀾不驚的景象。上周,協議交易甚至萎縮了三分之一。

一位券商做市部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新三板市場上資金總量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資金增量依然有限,只是被重新分配,集中在少數被市場看好、流動性較好的股票上。”

上周,新三板成交金額前十名包括聯訊證券、齊魯銀行、矽谷天堂等共成交17億元,占當周市場整體成交總金額的43%。在發生交易的為數不多的股票中,絕大部分的日交易額在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之間。伍艷艷認為,有政策紅利效應的股票更受大家青睞,做市股票的質地概率上也會好於協議股票。

根據今年8月以來一份媒體上反複炒作的新三板分層方案,頂層企業需要在凈利潤、營收增長率、市值或做市商數量上達到一定門檻,最高層的掛牌企業將享受到競價交易的紅利。也有觀點認為,市場先分為兩層更加穩妥。

記者多方了解到,在本輪回暖中資管計劃、私募基金等表現積極,說明機構投資者對後市行情十分看好。不過,回暖的可持續性仍待觀察。由於大量年初進入新三板的基金產品投資期限只有一到兩年,這些基金面臨盡快投出手中籌碼的巨大壓力。事實上,基金發行並沒有明顯恢複,而年底擡升股票價格也有粉飾基金業績之嫌。

雖然市場樂觀情緒正在重振,但是新三板市場運作本身並沒有較大改善。投資者數量不足、結構單一、風險偏好趨同仍然制約著交投活躍程度。市場寄予厚望的做市交易在本輪回暖中並沒有突出表現,市場面貌長期改善還需要未來包括分層、轉板試點、混合交易等多項制度切實落地。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411

海外收入大漲891% 獵豹移動是怎麽做到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3188.html

海外收入大漲891% 獵豹移動是怎麽做到的?

一財網 劉佳 2015-11-17 22:22:00

海外收入占比過半,意味著獵豹構建商業全球化取得了成功。

11月17日,移動工具開發商獵豹移動(NYSE:CMCM)公布了截止201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報。該公司在第三季度總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移動收入占比近七成,海外收入增891.6%,移動月活用戶數新增7300萬至5.67億。 

獵豹移動方面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透露,海外收入的暴漲,一方面是獵豹自有移動廣告平臺在全球範圍內開拓直銷客戶,另一方面是獵豹和Facebook、雅虎、騰訊等合作,雙方互相提供價值。

獵豹移動財報顯示,三季度獵豹移動的總收入為10.09億元,同比增長110.7%;移動收入為7.03億元,同比增長522.0%,環比增長25.6%,占總收入的比重達69.7%。獵豹總收入主要依賴於公司的內生增長,由公司不斷增長的全球移動用戶數,以及公司在移動商業化,特別是海外移動商業化方面的顯著成效而驅動;移動收入增長則主要是由公司海外和國內移動廣告收入增長而驅動。

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度獵豹移動的海外收入為5.38億元,同比增長891.6%,環比增長24.7%,占總收入比重為53.3%,占移動收入比重為76.5%。

海外收入增長主要是由公司海外移動廣告收入不斷攀升所致。海外收入占比過半,意味著獵豹構建商業全球化取得了成功。自2014年Q2開啟海外商業化以來,僅僅使用1年時間,獵豹就證明了獵豹有能力在海外實現大規模營收。

財報顯示,截止2015年9月30日,獵豹移動在移動端的月度活躍用戶數為5.67億,本季度新增7300萬月度活躍用戶。9月,74%的移動端月度活躍用戶來自歐美為主的海外市場。此外,獵豹移動產品在全球範圍內已下載安裝到19.42億臺移動設備上,本季度新增3.46億臺移動設備。

在搭建了工具、安全類移動產品矩陣,獲取了海量用戶後,獵豹旗下遊戲《別踩白塊兒2》進入免費遊戲全球榜單下載量前五。另外一個例子是,獵豹於年初投資的以音樂為基礎的社交類軟件Musical.ly。在9月份Google Play美國媒體與視頻類應用中,Musical.ly下載量排名第一。

“內容是拉動用戶活躍度的核心。未來,我們將不斷加強優質內容的建設,提高用戶活躍度,並深化戰略聯盟策略,為成為全球領先的移動互聯網平臺公司而不懈努力。”獵豹移動CEO傅盛表示。

基於海量全球用戶和優質自有流量的堅實基礎,獵豹正在快速完善大數據和移動廣告戰略布局。

大數據方面,獵豹已經可以通過100多余種用戶屬性,10萬余個關鍵詞來給用戶畫像。同時,獵豹也提升了數據分析能力,幫助廣告客戶更加精準地在其的平臺上定向、重定向目標受眾。此外,獵豹還開發了一些工具來幫助廣告客戶測試、測量、改善廣告投放。

自6月推出獵豹廣告平臺後,獵豹目前已經與全球500多家品牌建立了合作。在移動廣告網絡建設方面,本季度,獵豹擴建了全球直銷團隊,同時也在持續加強與Facebook、谷歌、雅虎、Twitter等全球知名互聯網公司的合作,一起探索移動廣告服務。“我們很榮幸和雅虎建立戰略合作,並將我們的產品與Yahoo Gemini原生廣告平臺整合。在國內,騰訊就將2015年在獵豹移動平臺上的推廣服務費用上限從2.5億元提高至3.4億元。”傅盛表示,通過與巨頭公司的合作,獵豹目前已進入全球商業體系。

另外,獵豹在海外已有10余家在建或已成立的辦事機構,這也使其有能力提供本地產品和服務,招聘海外人才。

收入組成方面,在線廣告及相關業務收入為9.01億元,同比去年同期3.61億元增長149.5%。本季度,移動廣告收入占在線廣告及相關業務收入72%,對比去年同期為21%。該項增長主要是由於獵豹不斷增長的全球用戶數,以及廣告客戶對獵豹移動海外、國內移動廣告服務需求的不斷增長。

互聯網增值服務業務收入為9950萬元;網絡安全與其他業務收入為870萬元。

財報數據還顯示,三季度,獵豹移動Non-GAAP營業利潤為人民幣1.31億元,同比增長153.5%,環比增長40.4%。Non-GAAP季度凈收入為人民幣1.4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8.1%,環比增長23.7%。

“獵豹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完成了向全球移動互聯網市場的轉型。但是,這還僅僅是個開始。下一階段:我們要從國際化邁向本地化,深入重點市場。我們將從大規模用戶獲取,開始轉向提升用戶活躍度,用戶使用時長。為此,我們將不斷完善產品體系,為全球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內容。我也將努力加強與合作夥伴的合作,為全球廣告客戶打造最優質的移動廣告平臺之一。”傅盛表示。

財報中,獵豹移動預計2015年四季度總收入在人民幣11.1億元至11.6億元之間,同比增長88%至97%。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442

回A首日大漲兩倍 新城稱5年內做80個商業綜合體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1301.html

回A首日大漲兩倍 新城稱5年內做80個商業綜合體

一財網 羅韜 2015-12-04 17:29:00

多位業內人士也向記者分析,認為按照新城控股目前的拿地策略,其還將有進一步的融資需求,未來增發股票可能性很大,而這些資金顯然對於目前新城控股的商業轉型非常有利。 跑馬圈地

“新城登陸A股市場有利於我們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並進一步擴大我們的融資渠道,未來我們還將繼續發力商業地產,我們計劃在2017年運營40個新城的商業綜合體,2020年將這個數字擴大到80個。”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振華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12月4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王振華笑著和所有來賓打著招呼,作為第一家民營房企實現B轉A,王振華為此擁有了A股和H股兩個上市平臺。而登陸A股過後給新城所帶來的福利,可能才慢慢開始彰顯。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新城控股本次發行股票5.42億股,占發行後總股本的31.74%,發行價格為9.82元/股,本次發行股份將全部用以換股吸收合並新城B股,發行完成後總股本為17.08億股。開盤當日收盤價格為29.35元,漲幅為198.88%。

在本周地產股大漲的氣氛下新城控股的股價也顯然因此受益,而對於王振華而言可能更可以利用雙上市平臺打造他的新城帝國。

助力轉型

“未來我們的A股平臺將著力住宅開發、商業開發、商業運營的版塊,而我們的H股上市平臺將著力我們的物業、兒童樂園業態等創新業務版塊,兩者可以互相支持。而擁有兩個平臺還有一個好處,可以規避因為政策等原因引起的風險,對於上市公司的持續經營帶來利好。”王振華告訴記者。

而有了A股的上市平臺,將更好的推動新城控股在商業地產領域的發力。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新城控股2014年的銷售額一共250億元,其中住宅190億元,商業60億元;而其2015年的銷售計劃為280億元,其中住宅180億元,商業100億元。這個數據可以看出新城控股正在逐步向商業地產領域發力。

對於商業綜合體而言,由於需要自持一部分物業,因此需要更強大的現金流,收縮住宅並不能完全滿足。為此,新城控股和萬達一樣采取以售養租的模式,通過銷售綜合體的商鋪還有寫字樓等物業來滿足自己購物中心自持的現金流。但是要實現王振華提到的擴張速度,顯然還是需要資本的運作能力,登陸A股無疑給了新城控股更多的機會。“近期我們還將發型一個資產證券化的產品,以滿足我們未來輕資產運營商業地產快速擴張的目的。”王振華透露。

今年10月,新城控股在上海、南京市及蘇州共獲得四幅地塊,總地價款共計38.23億元。而1~10月,公司累計獲取地塊已近30幅,其中包括9幅商業綜合體用地,累計投入超百億。迅猛的擴張對於資金的要求很高,近期新城控股分別發行了30億元的公司債和20億元的私募債,以滿足其快速的擴張。

多位業內人士也向記者分析,認為按照新城控股目前的拿地策略,其還將有進一步的融資需求,未來增發股票可能性很大,而這些資金顯然對於目前新城控股的商業轉型非常有利。

跑馬圈地

自2002年開始,起源於江蘇常州的新城控股公司住宅業務跨區域開始發展,進入南京和上海的房地產市場。2002年銷售規模4億元,而到了2014年其銷售規模達到250億元。

此前新城控股高層這樣描述這個市場,認為市場還在跑馬圈地的時代,大家還有布局的機會。

“目前全國的城鎮化率是55%,而城市戶籍只有37%,這里面差距有18%,這18%的人口在城市並未買房,因此房地產開發還有很多機會。”王振華正在堅持在房地產的路上一直深耕,而並未向其他房企一樣能選擇轉型。

王振華發現,很多小微房企的退出其實給了新城控股一個跨越的機會,這些小公司的份額正好可以被其他房企所獲取。而新城控股也在通過不斷擴張土地來實現規模擴大。截至今年10月末,新城控股已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額達238.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86.3億元增長近30%;同期,累計合約銷售面積約258.74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的216.03萬平方米增長近20%。

王振華希望未來公司將實施以上海為中樞,長三角加環渤海、珠三角、中西部重點城市的“1+3”全國化戰略布局,而新城吾悅廣場作為集團全力打造的商業綜合體項目,未來將進一步加速發展。

興業證券此前研報認為,由於A股市場估值水平相對較高,地產企業股權融資功能恢複,認為B股子公司回歸A股將提升公司的股權融資能力,進而提高公司的發展速度,並提升港股上市公司股東的投資回報。同時,相對單純A股或者H股上市的公司,公司的融資渠道更加通暢。

顯然,對於新城控股而言這個只是他們跑馬圈地的開始。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4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