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MSCI指數換馬 變大戶「賭局」

1 : GS(14)@2012-09-04 11:21:17

又是賺錢機會?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904/News/ec_eca1.htm


陽上周沽空率達32%
不過,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說,MSCI指數成分股變動「近年愈來愈多人玩,所以愈來愈難玩。」他續稱,單看這次小型股變動的股價走勢,預先沽空的基金似乎「好好賺」,實情被剔出的股份未必次次大跌,晉身成分股的公司股價亦不一定顯著造好,最終「開大開細」視乎好淡角力,曾有被剔出公司股價被夾高,賭錯邊的基金便會中伏。但他認同,小型股較少基金追蹤,股價亦相對易操控,基金「搵食」機會較大。
事實上,MSCI旗下各類指數被不少基金追蹤,每次指數成分股變動均會造成相關股份價格變動。這些指數選擇成分股的準則透明度甚低,雖然近年市場上愈來愈多聲音批評,從中獲利的春江鴨或仍然不少。
明報記者 毛婷婷
2 : GS(14)@2012-09-04 11:22:2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904/News/ec_eca2.htm


【明報專訊】MSCI(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是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所編製的一系列股價指數,涵蓋不同的行業、國家以及區域,獲不少大型基金追蹤。該公司去年底宣布,將此指數系列在大中華地區的中文名稱改為「MSCI明晟」。

MSCI主席兼執行長Henry Fernandez去年11月表示,由於中國業務迅速發展,決定建立本土品牌和標誌以增強公司辨識度。

不過,投資者對於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特意為中國市場創作的品牌似乎並不受落,該公司啟用新名稱近一年,基金、市場人士以至傳媒仍舊沿用MSCI名稱。MSCI編制的指數被國際投資者廣泛使用,涵蓋24個發達國家市場和21個新興市場,編製指數包括國家指數、價值指數、成長指數和小市值指數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386

鄭家華:大市鞏固 大戶橫掃

1 : GS(14)@2013-01-15 00:07:18

http://news.on.cc/cnt/finance/20 ... 0114_00842_001.html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 東方產經「搜財奴」專欄作者鄭家華:喪炒所謂「煙頭股」後,資金變得有點選擇性了!基本因素較差,又或者可能交不出盈利增長的股份,如太陽能板塊又或者航運股,要麼被大戶減持,要麼就怎炒也炒不起。周五收市後「酒薈」中,「前船務大班」透露,其私人銀行家已著他減持股票。廣府話有句說話叫:「財多身子弱!」,投資市場中亦有類似句子,就是「市升膽子弱!」。從去年12月初至今,大市一口氣升了近1,500點,說甚麼也好,作些回吐鞏固亦屬正常。說不定,讓投資者冷靜一下,更有利後市持續攀升。
況且,外資大戶似乎亦有心壓住本港股市。除了「前船務大班」的銀行家叫沽可茲佐證外,還有各大、小外資行的研究部,在上周五中國宣布最新出口數據後,所發表的相關研究報告,可作環境證據。2012年12月出口數字,較2011年同期意外地大升14.1%後,由高盛到瑞銀,再到澳新銀行,都表示懷疑其可靠性。瑞銀認為,這與中國主要貿易伙伴港口貨物運載數據不合,高盛和三井證券更認為,這與生產指數中的海外訂單數據有明顯差異。
最心直口快的,莫如澳新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劉立剛先生。他說:「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已愈來愈大了,不單只中國的決策者,商家和全世界都需要更好的數據。不可靠的數字,將對商業計劃和資源分配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其實,不太天真的投資者,都深知各式政府發表統計數據,是有一定誤差和水分的。自己關注的是,為何一個月前,當外資想買A股時,他們可以毫無懷疑的唱好中國,如今卻又振振有詞大叫被騙?我相信,答案可能只有一個,就是他們不想大市升。
假如你認為大戶不做升,大市便要大跌,那你肯定不是一個厲害的投資人。其實,大市還可以相對地鞏固橫行,而這對國際大投行為首的大戶們,這很可能是他們現階段最想見到的情況,因為這對他們最有利。大行2013年恆指目標共識,約在25,000點左右,現在1月未過,恆指已走了全年一半的預期升幅。假若照早前的步伐,不到3月,恆指可能已升穿25,000點了,被投資市場唬嚇了好幾年的散戶們,不立即離場就怪了!哪麼,剩下的9個月投行還可以做什麼生意?跟他們唇齒相依的機構大戶們,又找誰做對手和接貨對象?
所以,他們決定一起向橫炒,就是沽出板塊內高估值的股份,買入質素差不遠,估值卻較低的股份。又或者沽出偏高的板塊,唱好其他估值偏低的板塊。對投行來說,這亦有利他們搞配售的所謂資本市場(Equity Capital Market) 業務,因為他們在炒高某股份後,便可找願意批新股的公司作為客戶換入對象,這不是一舉數得嗎?況且,優質二三線股估值還算便宜,君不見大行配完太保(02601)後配港華燃氣(01083),之後再配神州數碼(00861)嗎?看來,這個向橫炒的遊戲,相信還可以持續一段時間。
申銀萬國聯席董事 鄭家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持有港華燃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129

青心直說:睇實大戶搞邊科 胡孟青

1 : GS(14)@2013-02-05 00:25: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204/18155796
環球股市1月大豐收,中港股市一個月內再升半成過外。毫無疑問,市場對今年前景樂觀。但由資金流入帶動的升市,到底是否可維持,頗值得研究。最新數字顯示,上周資金流入中港股市有所減少,其中流入中資股資金,已經連續兩星期放緩。更甚者,海外或歐美資金流入區內股市的金額,由前周的約12億美元,大減至上周只有大概1.6億美元。ETF流入規模,更大幅落後於非ETF基金,這些數據進一步確認,純粹估值概念觸發的撒網式掃貨期,已大致告終。
近期,港滙轉弱以致擔心資金外流,再次成為市場話題。導致港元滙價的升跌,有很多因素,港元升固然代表有資金流入港元,但過往情況亦顯示,部份資金可能是因避險或應付其他需要流入本港;同樣道理,港滙轉弱亦不排除是市場風險胃納提升,導致資金分散到港元以外的其他較高風險、更有投資機會的資產上。
按照去年12月金管局數據,本港資金流動性單月增加逾740億元,是去年最多的一個月份,但期內認可金融機構的新增外幣資產,卻錄得半年來首次下跌。通常資金流入,要先反映在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中的新增外幣資產賬目上,然後再由貨幣基礎去吸納,所以該數字一直較具前瞻性。
緊貼內地政策尋寶
由於美息抽高並較港息出現差距,觸發資金沽港元買美元套戥,此現象反映,未來一段短時間內,將制約資金再加碼流入的步伐。上周恒指不但沒有調整,反而再度破位而上。既然股市要不斷升,再重複甚麼超買、技術走勢,及升市成交減少等調整訊號已沒有太大意義。每日的工作,除了緊貼內地政策指引於板塊尋寶,想提升層次,就要關注私人銀行的真正大戶在搞邊科。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273

傳大戶拒認數 超購新股潛水 殃及8支尾班車招股乏人問

1 : GS(14)@2014-07-03 15:06:59

http://news.cnyes.com/%E5%9C%8B% ... A%BA%E5%95%8F.shtml
市傳有中東對沖基金認購新股數額過大「甩底唔認數」,連累熱爆新股首日表現,新股市場遊戲規則大變,超購百倍不再是穩賺的保證。近期新股連連無肉食,殃及上半年最後登場招股的8支新股乏人問津,大多未能獲得孖展認購。

《星島日報》報導,有接近承銷商人士透露,有認購新股的中東對沖基金,最後獲分配股數超過預期,無法按約定拿出頭寸,承銷商只有包攬,在新股上市當天拋售回籠資金,導致新股表面風光,結果卻沽壓沉重。

亦有基金經理認為,投資者反口案例只是少數,若不是散戶對近期上市公司質素無信心,急於沽出嘗即日鮮,也不會有那麼多新股表現不佳。業內人士表示,另一種可能是公司准予某些機構投資者實際以低於招股價的價錢入飛,沒有禁售期的話,他們很可能會選擇盡快離場獲利。
2 : GS(14)@2014-07-03 15:07:37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73848


由 hw » 週四 7月 3日, 2014年 2:38 pm

IPO既野, 從來都係市場氣氛多於一切, 個市氣氛好, 乜垃圾都有人搶. 如今市靜, 既然超額一百倍已經分左一半比散戶, 大戶何必派錢? 有良心就踢高佢好等大家有時間走人. 如果隻野真係咁有故仔既, 開波後亦無謂搶高, 仆街既就踩一腳深, 人棄我取慢慢收, 你急佢唔急.

經驗話我地知, 家喻戶曉既品牌上升最容易賣, 但係呢類生意往往又會在業務見頂既時候上市, 對大股東黎講業績/股價跌極都仲有個殼, 但係小股東就可能永不超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776

阿里熱升溫 港大戶分貨率低至2%

1 : GS(14)@2014-09-15 10:21:1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15/news/ea_eab1.htm

【明報專訊】將於今日在港路演的阿里巴巴,招股火熱程度再升級。有匯豐銀行的專業投資者(PI)向本報透露,接獲銀行通知,認購阿里新股的基準再有變化,由最近通知的每10股才有機會抽到1股,降為抽25至50股才有1股,香港大戶可獲分貨的機會似乎愈來愈渺茫。


匯豐最初公布分配基準是20%,即抽5股可得1股,現在該基準降至2%至4%,鑑於阿里的集資額大,這個基準被形容為「瘋癲」,投資者預期必定會較目前定的每股60至66美元招股價大幅加價。

美投行:目標價80美元

美國投行Wedbush將阿里目標價定為80美元,表示阿里的規模、盈利水平和增長,在中外電商巨頭中均名列前茅,如它預計明年的收入增幅可達33.5%,遠高於Google的19.5%和亞馬遜20%。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認為阿里招股價一定可以輕鬆增加兩成,但應該不會冒險再加大升幅,因為facebook當年因定價過高而「插水」,對阿里是一個警示。目前阿里預測市盈率約32至35倍,若從業務和盈利水平看,他預計阿里上市之後的市盈率會繼續提升,可以騰訊(0700)作為參考,並預計兩者的市盈率會同步上升,因為抽不中阿里的資金又會有部分回流到騰訊。但他表示,雖然阿里的盈利增長強勁,但在美國上市的中資股多會成為被攻擊的對象,認為阿里上市之後其「中資股」標籤會為其表現帶來不確定性。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亦表示,早已預計阿里會加價,並稱加兩成至每股79.2美元才是「合理價位」。他認為facebook當年上市後插水,主要因市場對於流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感不明朗,目前這已是大勢所趨,市場對於購買此類股票的信心大增,因此阿里可放心加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555

散戶買富通科技 慢慢等大戶炒起 周顯

1 : GS(14)@2014-11-28 10:07:4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富通科技(0465)是在2009年底上市的,當時的招股價是1.63元,當天也見了歷史高位,升至2.25元,其後股價便逐步回落,昨天早上執筆時報1.1元,相比起高位跌了一半以上,相比起上市價,也跌了三成以上。


公司穩陣 股價折讓三成

但是,論到基本因素,在它上市至今的這5年間,利潤大致保持平穩,沒有多大的升升跌跌,也有維持穩定的派息政策。它的客戶是IBM、甲骨文、華為這種巨無霸公司,左看右看都是十分穩陣的一間上市公司。

這即是說,和上市時比較,它的利潤不變,但股價已經折讓了三成,所以,現時的市盈率只是6倍而已。但這並非是重點,而重點在於2009年的殼價,是在1億至1.5億元之間;但現時的殼價,卻已經升至5億元以上,換言之,這幾年間的殼價上升因素,並沒有在其股價中反映出來,而它的市值,則只是3.4億元而已。

殼價升 並沒在股價反映

我認為,這間公司的真正價值,是在2至3元之間,現時是一隻超值的股票。只要一些有心人或基金,相中了它,又只要輕輕一撥火,其股價很容易便會被踢了上去。

但是,我們做散戶的,則只有在買了股票之後,慢慢的等待大戶進場。不過,這股票的downside不大,還有派息,等待的成本其實很低很低。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592

滬港通勢帶旺金融市場 AH價漸均衡 大戶資金整裝待發

1 : GS(14)@2014-12-31 09:45:1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31/news/ec_ech1.htm


【明報專訊】2007年,「港股直通車」雖胎死腹中,卻一度帶動恒指升破30,000點歷史高位;事隔7年,滬港通終於啟動,恒指卻似不動如山,徘徊在23,000點水平。一時間,謂滬港通效率低下者有之,旺滬不旺港者有之。不過,有業界人士指出,待明年各路關卡放行,保守估計,內地千億人民幣保險資金可南下港股,可謂源頭活水;聯通機制又決定了AH股估值的動態平衡,A股牛市,港股也受益。更何,滬股通暢旺必然增加本地人民幣成交,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將大幅跑贏新加坡、倫敦等地,而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正是本港安身立命之本。

12月初,滬港通試行兩周,立法會質詢該議案。議員轟政府準備不足,滬港通啟動後交投淡靜,南北投資額度均低,成效存疑。若以每日額度計,除去開通首日,滬股通用盡額度以外,以後每日額度使用大約在5%至15%之間,以全年額度計算,滬股通並不淡靜,而港股通則僅使用了兩至三個百分點。聖誕假期前,滬股通使用731億額度,佔全年額度24%;按開通37日計算,應當使用全年額度10%。這與摩根大通預測一致,即滬股通明年中便會額度用罄。港股通累計使用額度105億元,僅佔全年額度4.2%,南北失調的「罪名」是要擔下了。
2 : GS(14)@2014-12-31 09:45:27

【明報專訊】2007年,「港股直通車」雖胎死腹中,卻一度帶動恒指升破30,000點歷史高位;事隔7年,滬港通終於啟動,恒指卻似不動如山,徘徊在23,000點水平。一時間,謂滬港通效率低下者有之,旺滬不旺港者有之。不過,有業界人士指出,待明年各路關卡放行,保守估計,內地千億人民幣保險資金可南下港股,可謂源頭活水;聯通機制又決定了AH股估值的動態平衡,A股牛市,港股也受益。更何,滬股通暢旺必然增加本地人民幣成交,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將大幅跑贏新加坡、倫敦等地,而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正是本港安身立命之本。

12月初,滬港通試行兩周,立法會質詢該議案。議員轟政府準備不足,滬港通啟動後交投淡靜,南北投資額度均低,成效存疑。若以每日額度計,除去開通首日,滬股通用盡額度以外,以後每日額度使用大約在5%至15%之間,以全年額度計算,滬股通並不淡靜,而港股通則僅使用了兩至三個百分點。聖誕假期前,滬股通使用731億額度,佔全年額度24%;按開通37日計算,應當使用全年額度10%。這與摩根大通預測一致,即滬股通明年中便會額度用罄。港股通累計使用額度105億元,僅佔全年額度4.2%,南北失調的「罪名」是要擔下了。
3 : GS(14)@2014-12-31 09:45:58

滬市高漲 致南北水失調

至於南北失調的原因,只能歸咎於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所指的「偉大的市場力量」。偉大的市場只有一個方向,哪裏股市高漲,資金就流向哪裏。自從4月10日李克強總理宣布啟動滬港通,上證指數由當時的2134茘升五成,現已突破3100點。恒指4月10日為23186點,起起落落之間,雖一度衝破25000點,但隨後便重回到23000水位掙扎。摩根大通首席股票策略師莫愛德指出,「港股通」短期內不會有太大推動力,主要由於現時資金走勢仍然流向中國,環球機構投資者亦對內地股市更有興趣。

AH股不會長期背馳

不過,聯通機制之下,港股也可借力A股分一杯羹。國企指數4月以來錄得15%的升幅;本地最大的兩隻A股ETF南方東英(2822)和安碩(2823)4月以來分別勁升五成和四成。再看兩地同時上市公司A股與H股的差價,由通車前H股溢價12%到如今A股溢價兩成。花旗銀行首席策略師孫賢兵指出,聯通機制下,H股與A股股價不可能長期背道而馳,必然是動態平衡的過程,對於海外投資者而言,現時H股較A股更吸引。巴克萊董事總經理雷國怡更明確說明,估值平衡將由H股追落後實現。中金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同樣認為,在任何一個關鍵節點,總是A股領導港股。
4 : GS(14)@2014-12-31 09:46:04

投資者限制料漸放寬

事實上,業界推斷明年上半年內地個人投資者50萬元的港股通門檻會放寬。另一方面,內地機構投資者進入港股也正在逐步放行。政府官員透露,保監會正積極研究讓保險資金透過滬港通持有港股。截至11月底,內地險資運用於股票和基金數額上升至9555億元人民幣,佔險資運用比例為10.7%。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稱,保險資金穩健,以價值投資為重,港滬深三大股市最看重應當是港股。而業內保守估計,放行後至少有1%的險資進入港股,即將近1000億元。公募基金方面,內地首批三隻滬港通恒指ETF已於本月獲批發行,比傳統QDII港股基金的手續費用最高節省25%。

內地法規或需作調整

滬股通方面,盧森堡基金監管機構已開閘並實施特快審批。惟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指出,目前問題不僅在於監管機構,還在於託管行能否放行。最根本的是要解決實益擁有權。港交所和國內監管機構都在努力跟進,或需要在內地法規的某些字眼上作出調整。 滬股通不僅是「帶旺」A股這麼簡單,由於滬股通交易貨幣是人民幣,這將香港離岸人民幣的使用範圍從貿易拓展到證券市場,產生了質的飛躍。
5 : GS(14)@2014-12-31 09:46:12

本港離岸資金池擴大成優勢

花旗香港財資及貿易金融部主管楊長浩指出,隨著滬港通的發展,本港人民幣產品的豐富和人民幣使用頻率的提高,央行會進一步擴大本港離岸資金池,遠遠拋離其他離岸人民幣資金市場。如果跨國公司希望建立包含人民幣在內的財資管理中心,將首選香港。這一優勢是新加坡和倫敦等地無法比擬的。傳統上,新加坡由於靈活的稅收政策,一直受大型跨國公司青睞,不過,香港的地緣優勢,加之滬港通車,星洲將難以抗衡。

(2015年 - 前瞻系列.六)

明報記者 顧冷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923

精裝筍盤:新蒲崗譽.港灣四房大戶 遠望維港

1 : GS(14)@2015-06-15 01:22:49

■啟德發展區景觀被前方政府大樓一分為二,幸維港遠景力保不失。








新蒲崗譽.港灣提供區內罕有的四房大戶,實用面積最細亦超過1,000方呎,名副其實大戶之選,現時放盤僅10餘個,最平亦要1,550萬元,屬低層戶,外望視野受前方啟德新工貿大樓影響較大,介紹的中層單位,雖然亦有部份視野受阻,開揚感相對較佳,開價1,680萬元,屬同類放盤中價水平。記者:伍志輝攝影:馮就康


啟德新工貿大樓內設有工業貿易署、路政署、勞工處、教育局、地政總署等政府部門的辦公室,樓高逾20層,對位於正後方的譽.港灣6至8座前排單位景觀產生一定影響,普遍要30樓以上才可保持開揚遠景不變,然而,這類高層單位放盤不多,四房大戶之選更加只有放租盤而無放售盤,故是次介紹的中層單位已算現時同類樓層最高的選擇。



五年樓齡 保養不俗

單位廳房向南外望的啟德發展區地盤視野被前方大廈一分為二,幸維港遠景仍然保留不變,節日仍可觀賞煙花。單位內櫳保留原裝交樓標準,以曾經入住多年的單位而言,保養已算不俗,廚廁亦無明顯折舊,新買家可節省大筆翻新費用。間隔亦無改動,以樓齡5年的物業標準而言,廳房已算見使好用。應有的戶外空間如露台及工作平台齊備,還有細小無窗的工人套房,間隔可算完備。世紀21富山林偉雄表示,物業四房大戶成交要追溯至今年1月份,6座中層A室,建築面積1,337方呎,實用面積1,037方呎,作價1,618萬元,是次介紹單位開價可謂市價。同月7座高層A室,面積與是次介紹單位相同,成交價1,780萬元,可見高層景觀無阻的樓價叫座力。至於僅限1A及2A座供應的四房雙套房巨宅,近年無成交,二手放盤亦極罕有。



■巨廳外連露台,空間感強。

■套房景觀與大廳一致。





■細房向南,活用窗台位可以騰出更多空間擺放家具。

■向東睡房外望啟德發展區景致。





■露台有充足空間可以靈活運用。

■廚房內櫳夠大,設備保養佳。

■浴室無窗,靠抽氣系統通風。


■物業商場設有行人天橋,接駁對面啟德新工貿大樓。

自設商場 附近多食肆

【物業配套】譽.港灣前臨港鐵沙中綫地盤及啟德發展區,享有未來式的地利配套。現時則要靠巴士及小巴接駁外區,附近彩虹道及太子道東提供大量路線選擇,來往將軍澳、紅磡、九龍灣、藍田、秀茂坪等。屋苑商場名為Mikiki,佔地約21萬方呎,提供多類型商舖食肆,包括大型日式超市。物業會所有室內外泳池、健身室、保齡球場等。附近舊區充斥各類型街坊食肆商店,消費大眾化。


■平面圖

譽.港灣7座中層A室叫價:1,680萬元叫租:3.5萬元

建築面積:1,332方呎實用面積:1,034方呎實用率:78%間隔:4房(1套)2廳;另工人套房、露台及工作平台建築面積呎價:售12,613元;租26.3元實用面積呎價:售16,248元;租33.8元資料來源:世紀21富山新蒲崗分行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譽.港灣The Latitude【屋苑資料】

地址:新蒲崗太子道東638號落成:2010年發展商:新地



■譽.港灣前排中高層單位可遠賞維港,惟前臨馬路有車聲。

■單位優點與缺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613/191820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950

由政府來做莊 吃虧的是大戶 周顯

1 : GS(14)@2015-07-28 14:45:4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很多人說,中國政府控制股市,對於市場,有很不好的影響。我當然同意,政府介入股市,影響了市場,也對於自由市場的運作,有一定的影響,但這影響對於股市,究竟是好,還是不好,那就很難說了。

當然,以上說法的人,大都是學過一點點經濟學,而學過經濟學的人,也大多是「自由經濟原教旨主義者」,但我也很懷疑他們,究竟懂不懂股市的運作。

在一個自由市場的股市,如美國、香港、日本等,大莊家就是那些大老闆、大型證券行、大型基金等等,如高盛、大摩、日本的四大財閥,韓國的五大財閥,香港的四大家族等,由他們來左右股市,來賺股民的錢。至於細價股,也有細價股的莊家,這就叫做自由市場了。

取代大孖沙 對散戶留一線

換言之,中國的干預股市,其實只是由政府去取代以上的這些大孖沙的角色,去當莊家,實質的內容,是不變的。如果由政府去當莊家,至少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殺散戶時,還留有一線,不殺得那麼狠,散戶沒輸得那麼慘。

大家可以看看,自由市場的股市,散戶是不是死得更慘?莫非在自由市場,便沒有了股災嗎?

換言之,如果由政府來當莊家,結果是把大戶應賺的錢都刮走了,但從散戶的角度看,只要你肯殺肯賠,由大戶來做莊還是政府來做莊,有什麼分別呢?反而是大戶才是吃虧,因為他們的錢給政府賺了。

這好比我的哥哥說做馬:「馬迷反正都不懂得馬,做不做馬,對他們有什麼分別呢?」同樣道理,如果是炒股票好叻的專業投資者,由於測不準政府入市,因而大輸,這自然是對他們不利,但如果是盲毛,則由誰來做莊,兩者並無分別。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850

H指兩分鐘閃跌200點 速收復失地 傳大戶掟內銀觸發下挫

1 : GS(14)@2016-05-19 02:30:00

■市傳有大戶瘋狂拋售內銀,觸發H指在兩分鐘內閃跌200點。 資料圖片



【本報訊】港股闖二萬鎩羽而歸,大戶即狂掟內銀觸發H指閃跌!恒指昨連跌三個交易日後反彈,惟兩次試闖兩萬關遇阻後,H指午後突直插並倒跌,兩分鐘內急瀉約200點後,又迅即收復,期間H指期貨錄巨額成交,三分鐘內成交張數已佔全日11%。記者:余倩敏



恒指昨稍低開後逆向攀升279點,惟升抵19998點的兩萬關前即掉頭,午後再試闖亦失敗,H指跟勢走上之際,於下午2時14分突異動,兩分鐘內由升約1%轉為跌約1.5%,急跌約200點,惟及後數分鐘跌幅又迅即收復並倒升,觸發兩隻H指牛證無辜打靶;恒指亦幾乎於同一時間出現閃跌,兩分鐘內急瀉178點,但數分鐘後跌幅已大部份收復。恒指最終收報19883點,升164點或0.8%;H指收市升11點或0.1%,收報8312點。



港交所:無錯盤報告

H期在2時14分至16分的三分鐘內亦錄1.5萬張成交,恒指三分鐘內亦共錄近8,000張成交,相較早段每分鐘成交只以百張計。閃跌原因眾說紛紜,有揣測認為是由俗稱「肥手指」的錯誤交易所致,但港交所昨指並無接獲任何與H指期貨有關的錯盤報告。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出,閃跌或與市傳人行摸底內銀不良貸款真實性有關,他不排除有淡友借傳聞進行沽H股、買入藍籌股的交叉盤操作,所沽H股包括內銀,而且當中涉及程式盤,因而拖累H指急跌,由於港股近期成交疏落,他認為類似異動有機會再現。另外,有基金經理透露,有外資基金因傳聞而狂拋內銀股,導致H指離奇閃跌。




大市沽空比率仍高企

翻查紀錄,單是建行(939)昨2時14分至2時15分短短兩分鐘期間,已錄34宗過百萬元大手沽出,成交金額合共9,715萬元,佔該股全日成交金額近8%。事實上,內銀昨亦成為空軍目標,大市昨日成交偏低僅564億元,沽空比率由18%跌至16%,錄歷年第四高紀錄,多隻內銀逆市報跌之餘,招行(3968)及民行(1988)的沽空率接近六成。另外,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訪港前夕,中資券商股因市場炒作宣佈深港通而受捧,中信證券(6030)升逾3%,港交所(388)早段曾升近3%,但收市升幅收窄至只有0.1%。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17/196151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3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