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包浩斯主席夫婦早已離婚 李華華


2009-2-25  AppleDaily





 

包 浩斯(483)前晚突然宣佈免除董事唐書文嘅職務,令市場揣測佢同公司主席黃銳林嘅婚姻,係咪亮起紅燈。知情人士噚日同華華講,查實黃先生同唐小姐喺07 年經已離婚,所以07年打後嘅年報,董事介紹早已冇咗「黃先生為執行董事唐書文女士之配偶」嘅字句。知情人士仲話,免除唐小姐董事職務,係整個董事會嘅決 定,唔係一兩個人話事,董事會亦覺得呢個做法符合公司整體利益喎。由於罷免唐小姐要開股東特別大會通過,咁就要計吓雙方持股量。聯交所資料顯示,黃先生同 唐小姐共同持有嘅私人公司,揸住包浩斯約1.8億股(約50%股權),兩人分別直接再持有2990萬及3611.4萬股。由於唔知兩人喺私人公司持股分 佈,所以唔知唐小姐有冇機會翻案。知情人士話,股東會應該喺下個月底舉行,大家慢慢等啦。唔知雙方喺股東會前,會唔會再有一番角力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07

黄光裕夫妇重新发挥影响力 国美权力结构现逆转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090602/01246290194.shtml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小莹 王思璟

  “五月的一连串事件”

  外界对国美竞购的进展充满了误读——当然,这主要是由这场较量本身的复杂多变导致的——即便是身在庐山之中的人物,5月以来,也对一连串的变化应接不暇。

  让参与竞购的四大机构直接嗅出变局味道的,是国美所聘请的两家中介机构的主次地位近来发生了微妙变化。

  据本报掌握的权威信息,在长达半年的接触后,国美在4月6日向多家竞购单位公布过一份入围者名单,即市场广有传闻的三家大型海外知名基金,分别 是贝恩资本、华平基金和KKR。与传闻不同的是,他们并非组成银团集体竞购,而是各自为营。到了4月中旬,该份名单中又加入一家国内民营企业作为候选。

  牵头制订出这份名单的,是国美当时的掌权派陈晓。

  据悉,从去年底国美有意配售股权以来,国美体系就聘请了两家投资银行作为咨询和谈判顾问联络各方竞购人。一家是由国美公司出面聘请的顾问单位,嘉诚亚洲有限公司(Cazenove Asia Limited)。

  同时,国美决策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是黄光裕“事发”之后成立的决策机构,由董事会主席陈晓,董事王俊洲和魏秋立组成)也自行聘请了一家顾问单位 洛希尔父子有限公司(N M Rothschild & Sons Limited。)。其作用主要是对前者的谈判结果进行辅助性的衡量和补充。

  不过,5月以来,这个格局发生了颠覆性变化,竞购者们发现洛希尔父子有限公司开始走到前台,直接代表国美与竞购方接触。而嘉诚亚洲有限公司逐渐退居谈判的次要地位。

  他们所不知晓的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乃是国美内部权力结构的一场重大重构。

  据权威人士透露,黄光裕被有关部门监控后,国美为了应对银行和供货商的信任危机,极力营造去黄氏家族的形象。其主要的日常运作主要由总裁陈晓主持。在出售股权的核心问题上,也一直是由一个所谓的决策委员会牵头,主要的谈判代表也由陈晓担当。

  不过,有权威消息人事透露,从4月底开始,黄光裕突然开始以某种方式向董事会“发表意见”。5月初开始,其夫人杜鹃也使用类似的渠道施加对国美管理层的影响力。

  此后不久,主导国美的谈判的代表便从董事会主席陈晓转向了决策委员会的另两位董事王俊洲和魏秋立。王、魏二人皆为黄的多年心腹。

  正是在此时,国美决策委员会聘请的投行洛希尔父子有限公司一下子升到了主导地位。这种权力天平的倾斜在国美电器(1.12,0.00,0.00%)5月27日的股东大会上更加明朗。

  该次大会委任了一名新董事孙一平。相关人士称,孙同样是黄光裕的铁杆心腹,这个任命意味着新董事会格局中,代表黄氏家族利益的董事达到了三名,占压倒性优势。

  对于这些重大的谈判变化,包括陈晓在内的国美数高层均没有向本报作出正面回应,嘉诚亚洲也对此不予置评。

  “去黄光裕化”戛然而止?

  权力结构的逆转同时带来了谈判诉求的逆转。

  从5月开始,国美电器(0493HK)谈判目的发生了重大转向。前后的核心区别在于,对国美股权结构是否“去黄光裕化”的截然不同态度。

  此前很多媒体推测,国美将出售黄光裕家族所持股份。以去黄氏家族的方式恢复金融系统和供货商对国美的信任。

  事实上,这正是5月变奏之前的各方谈判主要基调。但现在局势再度微妙起来。

  权威人士透露,在黄氏家族传达出保留控股地位的想法后,此前入围的竞购者们大多保持了沉默。但不久,沉默被贝恩打破。

  据悉,目前竞购者贝恩资本已向新的谈判主体递交了一纸新方案,虽然具体内容外界不得而知,但主要是以“保证黄氏家族的控股地位”为前提的。

  这意味着,贝恩已领跑于这场较量。

  本来这一切仍处在秘密接洽期间,外界难窥奥秘。不过,5月27日的股东大会公告,让外界再度产生误解。

  很多媒体根据公告中提出的“增发20%股权”,以及“回购10%股权”,而纷纷揣测出重重意味。

  其实这只是一个每年保持董事会增发和回购股份权力的常规决议。在去年5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亦有两个同样的决议被通过。

  但目前,国美的竞购大战或许已真的在接近尾声。

  原因之一是,国美正面对即将到期的46亿港元可转债的财务压力。不管方案如何,融资已是当务之急。

  这笔债券发行于2007年5月,为零息可换股债券,转股价为4.96港元,于2014年到期,持有人可于2010年5月提前要求国美赎回。由于国美停牌前1.12港元的低股价,市场都倾向于明年5月提前赎回。

  另一个紧要的问题是,国美已停牌6个月之久。“我们已经行使过(督促上市公司尽快复牌)这个程序。”香港联交所相关部门人士回应说,按照规定,上市公司停牌满6个月,交易所将考虑其是否进入停牌的第二阶段。

  虽然一位接近国美人士对记者说,“6个月只是港交所法规限定,只要经过良好沟通和申请,并不是每家公司都按时复牌。”

  但根据香港联交所截至2009年4月30日的“有关长时间停牌公司之每月报告”显示,停牌已逾6个月的国美电器已到达“等待发出股价敏感信息”的阶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00

香港高等法院继续冻结黄光裕夫妇16亿港元资产(更新二)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inc/webcontent.jsp?id=110243164&time=2009-09-08&cl=100&page=all





【《财经网》香港特稿/记者 王端】香港高等法院9月8日上午决定,与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 (00493.HK)前主席黄光裕先生及其妻杜鹃女士有联系的两家公司Shinning Crown Holdings、Shine Group Limited,不得处置7.79亿股国美电器股份,直至法院另行颁令为止。

  高等法院此前已发出临时强制令冻结黄、杜及两家公司达16.55亿港元资产。

  根据香港证监会9月8日晚间发布的公告,上述两家公司现已依据有关强制令,将代表有关股份的股份证明书存放于法院。

  香港证监会指出,就香港证监会所展开的有关法律程序而言,这两家公司将有关股份证明书交付法院保管,加上法院8日颁令禁止处置上述国美电器股份,这批股份便得以保存。

  而针对上述两家公司的临时强制令因此解除,但对黄光裕及杜鹃的临时强制令则仍然有效。

  当天的聆讯从早上9时30分开始,为时三个小时,比计划聆讯时间超出两个半小时。作为第一、第二被告的黄光裕及杜鹃夫妇并未派出代表律师出席, 第三、第四被告,即Shinning Crown Holdings、Shine Group Limited,则由律师潘松辉代表出席。

  在庭上,身着黑色西装、打着花色领结的潘松辉,气势逼人。潘在之前的电讯盈科(00008.HK)私有化案件中,曾出任香港证监会的代表律师。而本次庭审的法官关淑馨,亦曾担任过电讯盈科私有案件中的法官。

  证监会则派出Simon Westbrook作为代表律师。

  证监会认为,被申请临时冻结的第三、第四被告资产,即其持有的国美电器股份,会随着大市上下波动,因此建议对被告持有的股份进行重新估价。

  证监会建议,若存放于法院的国美电器的股份价值跌至低于16.55亿港元,有关被告须提供额外的资产。

  但在经过辩论之后,证监会的建议,遭到法官拒绝。

  不过,证监会代表律师Simon Westbrook在聆讯后指出,若国美股价未来大幅下跌,证监会保有重回法院、要求被告提供额外资产的权利。

  8月4日,香港证监会向香港高等法院递交申请,以涉嫌“证券欺诈或欺骗活动”为由,要求冻结黄光裕、杜鹃夫妇及其所控制公司Shinning Crown Holdings、Shine Group Limited价值16.55亿港元的资产。

  证监会早前调查指出,黄光裕、杜鹃夫妇在2008年1月及2月进行国美电器股份回购计划,目的是以国美电器的公司资金购买本由黄持有的股份,从而协助黄光裕向一家财务机构偿还一笔24亿元的私人贷款。证监会指上述计划引致国美电器损失约16亿元港元。

  公开资料显示,在2008年1月22日至2008年2月5日期间,国美电器在市场购回共计1.298亿股国美电器股份,总值约22亿港元。

  香港高等法院于8月5日批准了香港证监会提出的临时资产冻结申请,冻结期限至2009年9月8日。

  证监会8日晚间指出,该会已向身处内地的黄光裕及其妻子杜鹃送达有关法律程序文件。为协助法院文件送达,证监会一直与内地机关保持联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5

缺席聆讯黄光裕夫妇 16亿资产续冻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9-9/HTML_BNQHVPE8Q8QT.html


黄光裕和他的妻子杜鹃果然没有来,连一名律师也没有派来。

这场香港司法系统对黄光裕等四名被告的第一次聆讯,在第一第二被告缺席之下,其余诸方都派出了资深律师应战。

9 月8日上午9时许,香港高等法院第21庭9楼,香港证监会的代理律师Simon Westbrook率先到场。随后,第三第四被告“shine group”和“shinning crown”的代理律师潘松辉也在开庭前1分钟匆匆赶到。这两家公司皆为黄光裕夫妇名下的全资子公司。

香港高等法院亦显示出对此案的高度重视,派出了经常审理SFO(证券和期货条例)和公司法案件的重量级法官关淑馨审理此案。

预定半小时的聆讯,整整进行了150分钟,方告结束。

在这个回合的较量中,香港法院正式批准香港证监会的申请,冻结黄氏价值16.55亿港元的资产,并禁止黄光裕旗下两公司出售或转移冻结的股份。但同时驳回香港证监会提出的修改资金冻结机制的申请。

“从目前进展看,这还未是一个刑事案件,”香港富尔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阮葆光律师评论说,“这仍是一个在SFO框架内的案子,接下去是否会成为刑事案件,取决于证监会的进一步调查。”

30分钟变成150分钟

此次聆讯场内有两大焦点:一是香港高院是否正式批准冻结黄氏家族的资产,以代替8月7日法院发出的临时冻结令。二是鉴于此前冻结的资产是股票,而这些资产会随着股市波动而升值或贬值,香港证监会提出一个新的资金冻结机制,但遭到被告律师的强烈反对。

双方律师都有备而来。被告律师潘松辉胸前打着土黄色做底、嵌着黑点的鲜艳领结,自始至终情绪激昂。

由于临时冻结令在先,双方对于第一个焦点并无太大分歧。而香港证监会新提出的第二点要求,则引发双方律师的一再激辩。

证监会提出的新机制方案是:当股价连续3日涨跌到一定幅度后,触发机制,增加或减少冻结的股份以保证被冻结的资产为16亿港元,比如,连续下跌不足16亿港元,则增加冻结的股份数量,反之亦然,以保障小股东权益。

代 表香港证监会的律师Simon Westbrook在聆讯时指出,冻结黄光裕、杜鹃夫妇及其所控制的公司的资产,不会影响国美电器的业务,也可以保障国美股东的利益。如果国美电器的股价 波动,使目前冻结的股票资产的价值下降,则希望法庭可以颁令,让被告补回差额,使冻结资产的总额保持稳定。

但代表Shining Crown Holding Ltd 和 Shine Group Ltd的律师潘松辉则大力反对,他认为股票价格频繁波动,如果要根据市场价格来补差额,则操作起来很麻烦。

辩论至激动处,潘律师甚至在一次站起来企图反驳时一下忘记了要讲的话,“哑火”了20秒。

“这个(资金冻结机制)并没有先例。法庭没有权力颁布这样的法令。”最终,法官关淑馨驳回香港证监会提出的设立上述机制的申请。

关淑馨为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李国能的入室弟子之一,素有“快准狠”的美名。其2001年正式获委为高院法官,她在SFO和公司法领域的判案经验丰富。著名的电讯盈科(00008HK)的“种票”事件和新鸿基地产大股东郭氏兄弟的诉讼,都由她审理。

场内缺席 场外卖豪宅

事实上,更大的焦点在场外。

此前,关于作为第一第二被告的黄光裕和杜鹃两人是否能够到庭,是否在收到文件后14天呈交抗辩书,都充满猜测。

8月7日,香港高院正式向四名被告发出的传票,传唤其9月8日到庭。其中给黄光裕和杜鹃的传票需申请跨境送达。

“我们遵从法院的规则及程序,向身处内地的黄及其妻子送达有关的法律程序文件。为协助法院文件送达,证监会一直与内地机关保持联系。”香港证监会在当日回复本报记者时称。

早在2008年11月,黄光裕已被中国内地的相关部门拘留,杜鹃也被限制居住。两人是否到庭,既取决于中国内地相关调查部门,也取决于黄杜两人的意愿。

“其实这个聆讯是‘非正审强制令’,被聆讯方可以选择是否到庭,并非强制。”阮葆光律师解释说,“到庭者可以推翻或者否认相关指控,不到庭则说明放弃这项权利。”

两人是否到庭也并不影响本案的审判程序。香港某国际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律师告诉记者,此类案件,法官有权缺席裁决,命令或判决做出后,黄光裕与杜鹃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具有管辖权的法庭提起上诉。但除非法庭另有指示,上诉申请并不具有搁置执行判决的效力。

此外,地产市场的动向也与此案密切相关。9月初香港方面有消息传出,杜鹃持有的香港南区“浅水湾道56号”的双号复式住宅有意出售,随后有买家出价7818万港元承接。

这一住宅是杜鹃在2005年11月以5500万港元购入的,如果7818万港元卖出,则帐面获利2318万港元。

证监会更艰难的下半场

虽然第一回合已告结束,但此后的交战仍很漫长。

根据国美电器的公告,2008年1月22日至2月5日11个交易日内,国美电器连续实施了十次回购,回购股份达1.298亿股,回购价格最高每股17.86港元,最低每股14.04港元,共动用公司资金22.37亿港元,公司回购的平均成本约为每股17.23港元。

与 此同时,2008年1月28日,黄光裕及其全资拥有的Shine Group Limited向黄的“家庭成员”分别转让了90万股和1.86亿股国美电器股份,占当时公司总股本的5.66%。香港交易所的权益披露显示,此次转让, 每股作价12.79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16.84港元,有24.05%的折让,交易总额达23.90亿港元。

香港证监会指称,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资本动作之间,实际上由黄光裕与杜鹃二人策划,目的是以国美电器的公司资金购买本来由黄持有的国美电器股份,使黄光裕得以向一家财务机构偿还一笔24亿港元的私人贷款。

但要证明这笔资金确实是黄光裕等四名被告用欺诈手段,侵占了上市公司资产,则颇有难度。

目前,香港证监会所援引《证券和期货监管条例》(简称SFO)的213条,则是香港证监会在现有的证据下,使用的一个策略。

“213条这个条款的‘触角’很长,可以延伸得很深。”阮葆光律师说,213条款可以使得证监会拥有调查文件记录、电话记录等所有相关证据的权利。

根 据记者此前获得的香港法院文书,黄光裕等4名被告需要在8月12日前,以书面形式交代他们在香港存放的5万港元至16.5亿元的资产,包括资产的价值、存 放地点等。此外还要提供最近2年内出售国美电器股票的数据,包括交易时间、数目和收取资金的性质。为了确保被告没有控制资产,他们还要表明交易的对象。

这些资料或许就是在SFO的213条款下,香港证监会进一步调查的途径。

根据香港证监会的公开披露,其最终诉诸法律的目的,是希望香港法院发出命令,饬令黄、杜及由两人拥有及控制的两家公司撤销当时进行的股份回购,回复他们进行交易之前的状况,并向国美电器及小股东支付损害赔偿。

国美电器的沉默背后

无论如何,冻结16.55亿港元的资产,已经创下香港司法史上的纪录。

“这是涉及公司法的香港案件中,首次冻结这么大数额的资产。”香港何耀棣律师事务所企业融资部负责合伙人梁凤仪律师称。

但面对香港证监会要求回复交易之前的状况,作为股份回购行动受害方的上市公司国美电器却异常沉默。

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在8月底举行的国美电器半年报通报会上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用一句“该案件已经进入司法程序,上市公司不方便发表评论”便轻轻带过。

不仅如此,本报记者还致电史习平、陈玉生、Thomas Joseph Manning等三位曾在2008年期间担任国美电器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人士。但所有的独立非执行董事皆回避记者的采访,且没有回应当时是否发现上市公司回购股票涉嫌欺诈。

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虽然国美电器成功引入贝恩资本,但是由于公司的几位执行董事都是原大股东的人,而且黄光裕夫妇在引资后其控股比例甚至提高到34%。“起诉原大股东的做法,显然在国美电器的董事会很难通过。”

此 外,国美电器2008年初的回购是由股东大会授权和董事会审议通过。“当时香港股市大幅下跌,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主要是为了稳定股价,而且这一过程都是经过 了正常的程序审议的,并非黄光裕夫妇个人的想法,当时我们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当。”国美电器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在香港资本市场一泻千里的2008年上半年,由于大规模回购,国美电器的股价逆势保持了稳定甚至曾出现24港元的历史最高价位。

然而进入2008年9月,国美电器股价突然连续暴跌,至2008年11月24日国美电器停牌前,国美电器的股价已经跌到1.12港元(相当于拆细前的4.48港元)。

“正是在国美股价暴跌的情况下,才出现了部分跟进买入股票而蒙受损失的中小股东到香港证监会投诉黄光裕夫妇的情况。”上述人士称,当时要大规模回购,唯一的选择就是购买原大股东的股票,至于“大股东如何使用套现的资金是大股东个人的事情”。

这次回购从目前来看的确给国美电器带来账面上的投资损失,而且大量耗费上市公司的资金,使得国美电器在2009年初面临巨大财务压力。

但要回复撤销之前的交易,对于国美电器来说,似乎更不情愿。“回购显然是不可能撤销的,很多当时跟进买入的中小股东很多已经出售了买进的股票,这一过程已无法扭转。”国美电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国美电器是否愿意追究,与香港证监会的行动,是两个独立的行动。”梁凤仪律师说,“因为董事必须对上市公司负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63

「大富豪」夫婦七億爭產風波

2003-10-02  NM




若不是本月中,高院批准大富豪夜 總會大股東羅焯,可聘請著名英國御用大律師Nicholas Mostyn,作為他與妻子陳健心離婚案的代表大律師,應該很少人知道,這對創辦大富豪夜總會,經營香港北京同仁堂的羅氏夫婦,竟然擁有六億八千萬的身 家。一直以來,羅焯和陳健心夫婦,是生意上的最佳拍檔。他倆合作無間在「舞壇」打天下,八四年創辦全港最豪華的日式夜總會「大富豪」。開幕時,連當時的新 華社副社長李儲文、光大集團董事長王光英也齊來剪綵。七萬呎的「大富豪」,金碧輝煌,內 有勞斯萊斯老爺車代步,是個紙醉金迷的銷金窩;黃金時期曾以一百萬過檔費挖角,結果引來行家聯手反擊,鋒頭一時無兩。只可惜,風光過後,今天羅氏夫婦婚姻 破裂,甚至對簿公堂;而大富豪亦今非昔比。羅焯與陳健心的離婚官司才剛剛開始,已經引人注目,只因在法庭的判詞中披露,羅焯擁有二億三千萬的資產,其妻陳 健心的身家比他多近一倍,達四億五千萬。羅焯不惜工本,請來英國家事法專家,代表他應付為期四十天的婚姻訴訟,爭拗點就在雙方的資產分配上。上週初,記者 致電羅焯位於九龍塘畢架山道四號的家,傭人接聽說:「羅焯已經不再在這裡住,如只今剩下羅太,不過她現在不在家。」然而翻查公司註 冊處紀錄,卻未發現羅焯有更改報住地址,依然是那幢畢架山道獨立大宅。羅焯每天下午四、五時左右,就穿着西裝、頂着光頭返到尖東「大富豪」上班。上週二, 他一見記者就斬釘截鐵地說:「你們唔使等,我什麼都不會講。」然後急步闖入夜總會。上週五,記者再去等他,他左閃右避,甚至特別安排一位同事作掩護,匆匆 竄入大富豪的後門。反而陳健心,卻大方接受訪問,只是說到羅焯和大富豪,滿頭銀髮的她就含糊以對。「大富豪我已經好幾年無打理,我不想講人哋,有機會我都 要脫離這行業。現在我好開心,專心搞好同仁堂。」訪問翌日,陳健心主動致電記者,要求不要將同仁堂和大富豪混為一談。記者提起離婚一事,她卻突然嗚咽說: 「我們是經過好多辛酸先有今日,離婚的事,我不想講,不好再提好嘛!」

兩大律師陣營 Nicholas Mostyn(羅焯代表律師)46歲來頭:英國御用大律師代表作:在前年的「Lambert V. Lambert」案中,代表女方成功瓜分前夫約2.5億港元身家的一半。

梁冰濂(陳健心法律顧問)54歲來頭:高等法院特委法官、資深大律師代表作:在地產富商葉鉅案中,代表女方關菊蓮辯護,結果官司打了三年,最後庭外和解,擁有億萬身家的關氏,應承付500萬給葉鉅。

豪 爽「大口焯」記者很難想像電話裡這位聲線柔弱的中年婦人,就是夜場行內人稱「華姐」的陳健心。一位夜總會資深經理憶述:「以前個個都叫她做華姐,她返大富 豪,經常破口大罵,叫班女執正啲。她在大富豪很有權勢,管理嚴謹之餘,又直接實在。」至於人稱「大口焯」的羅焯,是性情中人,為人豪爽。認識羅焯多年的 《藍皮書》主筆沈西城說:「以前我去過一次大富豪,他不出聲就送我一枝XO。有次我輸了馬,去銅鑼灣的何洪記食粥,最初我不為意焯哥同他太太都在場,就同 朋友呻那場馬。後來焯哥臨走前,行過來話:『過年都無俾利是你』,就送了一封一千元利是給我。」

輝煌舞廳起家至於羅氏夫婦的出身,行內人都 不大了了。據講羅焯早期曾在小型舞廳打滾,及至七五年,夫婦兩人在旺角新興大廈四樓,經營中型舞廳輝煌夜總會後,才較為人熟悉。當時面積約一萬多呎的輝煌 是中式舞廳,即小姐與客人在舞池大跳交際舞那種,場內初期不提供酒精飲品,客人只是喝茶及吃瓜子等小食,收費則以每首歌曲計算,經濟實惠。為了替輝煌造 勢,羅焯每每以免費酒水和房租來招待報界高層,以換取輝煌在風月版的見報率,自此輝煌的知名度就日漸提升。七十年代後期,輝煌的生意愈搞愈好,連業主都對 這門生意有興趣。那時新興大廈四樓的業主,是香港紙業大王致生集團的馮新聰、聯交所前主席李福兆及律師胡百熙。現正在美國度假的馮新聰,曾於訪問時說過, 本來投資新興大廈,是打算收租,後來租予羅焯經營輝煌夜總會之後,其門如市,連自己都想參與。翻查公司註冊紀錄,馮新聰於七七年以公司名義,入股輝煌夜總會,當時羅焯與陳健心分別佔百分之七十和七,而馮氏則佔兩成三。八三年,香港地產市道插水,馮新聰卻覺得應該趁低吸納,於是出面向新地租下當時人跡罕至的尖東新文華商場地庫,並與羅焯和陳健心夫婦夾檔,搞大富豪夜總會。

White Vs White案先例可援本港離婚案一般而言會考慮雙方年齡、健康狀況、謀生技能及經濟負擔等因素,並引用「合理需求」及「維持離婚前生活標準」為原則,來釐 定其一方應得的贍養費及資產,多數是對方資產的三分一。不過,○○年英國一宗「White VS White」案,卻為離婚財產分配作了新指引。該案主角是一對英國夫婦,Martin和Pamela,他倆六一年結婚,誕下一雙子女,兩人一直合力經營畜 牧生意,九四年離婚時財富累積至五千一百多萬港元。當時法庭沿用「合理要求」為原則,判女方可取得約一千萬港元,但女方不服數額太少而上訴。由上訴庭打到 上議院,法庭終宣告妻子在賺取家庭財富上,與丈夫有同等貢獻,故女方要求平分財產亦算合理。羅焯之所以聘請當時代表男方的大狀Nicholas Mostyn來應戰,是認為「White案」內容與他情況相近,希望可引用該案例,平分陳健心四億多的身家。但到目前為止,「White案」在港的適用範 圍,仍有待釐清。

全港最豪夜總會八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全港最豪華的日式夜總會——大富豪正式開幕。金碧輝煌的門面閃閃生光,照亮整個尖東, 而來剪綵的嘉賓亦同樣星光熠熠,當中包括當時的新華社副社長李儲文及光大集團主席王光英。當天李儲文還說了一句「九七後馬照跑舞照跳」的名言,最為人記 得。大富豪之所以能請來中方猛人撐場,要多得股東之一陳香桃的關係。陳香桃當時是馮新聰的妻子(二人其後離婚),即飛虎將軍陳納德夫人陳香梅的妹妹。美國 人陳納德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將軍,曾去中國訓練軍隊,因而認識戰地記者陳香梅。後來二人結婚。陳納德去世後,陳香梅步入政界,成為穿梭於中美台政壇的人 物。其胞妹陳香桃亦因家境造就,成為國共「親善大使」,與國內關係良好。雖然馮新聰夫婦,只佔大富豪不足一成股權,但二人的人脈網絡,卻幫了羅焯夫婦不 少。例如,八七年大富豪的上市計劃,就是由聯交所委員之一的馮新聰拉攏,而當時的聯交所主席李福兆,亦早是大富豪的小股東。馮、李二人在金融界打通脈絡,為大富豪的上市鋪路。只是適逢八七年突然大跌市,市道不就,加上大富豪又被瑞士富豪汽車控告它侵用其「Volvo」的註冊商標,最後上市計 劃只好擱置。經營夜總會多年的行家指出,大富豪當年開業,最出名是「以本傷人」。七萬呎的場內,有六十多間貴賓房,到處都是雲石和雕塑。在一道恍似「星 河」的燈飾下,緄着金邊的勞斯萊斯老爺車在場內穿梭,晚晚拉斯維加斯式表演,有劉嘉玲、羅文和鍾鎮濤等到場演唱,甚至試過將地氈剷起,搞泥漿摔角和小型賽 車比賽,鋒頭一時無兩。

重金百萬挖媽媽生黃金時期,大富豪還試過以每位五十萬至一百萬的過檔費,拉攏金牌媽媽生加盟。「他們做壞個市,搞到中國城、富城等十幾間夜總會要聯手反擊,所有小姐在限期前與公司簽 約,有五千元津貼。若過檔大富豪,則永不錄用。」一前大富豪經理說。當時,大富豪有千多名小姐都不夠招呼客人,她們在場內穿穿插插,為了更有效率,大富豪 是率先採用「碌卡」形式入帳,即每張枱都有一部機接駁中央電腦,小姐們每人有一張咭,一坐枱就碌一下,方便計數。當年小姐買鐘出街起碼四千元,紅牌小姐可 月入幾十萬。大富豪生意火紅,羅氏夫婦也豬籠入水。八九年,羅焯以個人名義,斥資近千九萬,買了畢架山道的獨立豪宅,當中只做了五百萬按揭,並且於兩年後 贖回。

涉足藥業房地產同年,羅氏夫婦又鋪路搞正行生意。「在八九年,我們跟隨了陳香梅的一個工商考察團返大陸,成團廿多人,有的想搞地產, 有的搞石油。陳香梅問我想搞什麼,我話人最緊要健康,於是我搞藥業。很順利就拿到北京同仁堂在香港的發展權,九○年我就在香港開分店。」陳健心說。北京同 仁堂在香港一直穩步發展,至今有五間門市。九八年,羅焯和陳健心更雙雙出席賣地,最後以一千多萬投得大圍積富街,一幢樓面總面積約有四千呎的小型大廈,作 為北京同仁堂將來的總部,該物業現亦已接近竣工。而目前北京同仁堂的辦公室則位於上環信德中心。除了北京同仁堂,羅氏夫婦於九十年代中,亦有涉足大陸地 產。例如位於天河區的大都會廣場,就是廣州市最高級的甲級寫字樓。全幢金色的大都會廣場,樓高四十八層,四年前已落成。至九六年,愈戰愈心雄的羅氏夫婦, 更以公司名義,先以一億八千多萬,買下大富豪的新文華商場地庫鋪位,其後又以三千七百萬,買入地下的三個相連鋪,作為北京同仁堂的門市。

婚姻破裂對簿公堂然而,就在最風生水起的時候,羅焯和陳健心的婚姻就起了變化。陳健心一怒之下提出離婚,自此羅焯主要睇大富豪;而陳健心則主要負責同仁堂。前年七月,大富豪在新文華商場的寫字樓,召開特別股東大會,結果在公司註冊紀錄上,再看不到陳健心出任董事。而股權方面,羅焯依然以個人名義佔六成三的大股,而馮新聰則以公司名義持有一成,其餘的則由海外註冊公司持 有。其後,陳健心先下手為強,即時入稟家事法庭,向羅焯索取他名下的畢架山道獨立屋及又一村花園擁有權。被陳健心狀告的羅焯其實不及陳健心富貴。九七後香 港夜總會行業生意一落千丈,連有五十年歷史的灣仔杜老誌亦要執笠;大富豪要支撐偌大的場面,談何容易。羅焯也曾試過酒水買一送一、賬單八折,將全職小姐轉 聘兼職,去年七月,更再將摸頂價買入的大富豪鋪位,向東亞做二按。記者上週五晚到大富豪門外觀察,八時至十二時約百多人幫襯,不算旺場。羅焯不惜工本逆地 反擊,去英國請御用大狀打官司,向比他身家多兩億的陳健心,索償贍養費。但觀乎以往的巨額離婚爭終,動輒要拖一年半載,到時那筆律師費,亦應該相當可觀。

夜 場大陸化求存近年尖東大型夜場生意下跌,主要是大陸和日本客人流失,加上港人喜歡北上玩樂,令大場雪上加霜。相反一些中小型夜總會,採用大陸化收費後,反 而殺出一條新血路。如旺角的「荷里活夜總會」,佔地過萬呎,但晚晚均人山人海,如茶餐廳般坐滿客,知客、PR滿場穿梭,場面熱鬧。「呢度一條女收$270 一粒鐘,已經包埋跳舞、唱K同PR,啤酒通常媽咪都會簽,玩三個鐘都係八百幾,好抵。」玩家阿明說。而早兩年興起的「財神」、「金色系列」,亦採用同類方 法,$200入場費包任飲酒水,PR三小時$500,一小時只收$250,客人玩一個鐘,只需四百多便可落樓。由於這種實價場放棄傳統複雜的插票制,收費 與深圳夜場相若,又可省回車資時間,遂吸引不少港客回流。同是位於尖東的「大皇宮」,雖然收費接近一千元一小時,但媽咪都會主動打折及簽酒,實則只收幾百 元。加上這裡的PR較放較癲,遂吸引一批不是做生意的玩家,在市道低迷下仍有錢賺。反觀仍堅持走高檔,以生意客為主的大富豪,雖然「自由行」帶來了一班大 陸客,但他們以睇show為主,很少會坐女,幫助不大。在這兩頭不到岸的情況下,實在生存不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76

大同深陷掏空醜聞、董監改選風暴 林蔚山夫婦過不了的一關?

2011-2-21  TWM




面對檢調的調查、家族的挑戰、員工的不滿、小股東的吶喊,一道道難關接踵而來,大同這家百年老店的掌門人林蔚山,能在賢內助兼事業夥伴林郭文艷助陣下,挺過這次考驗嗎?

撰文‧劉俞青

二月十五日一早,一身灰色大衣的大同執行副總林郭文艷現身台北市敦化南路上的律師樓,針對這次的﹁通達案﹂,和五、六位律師研議大計,臉上的線條依然堅毅,看不出連日來的煎熬。

半 個多月前,就在台股封關後的春節長假前夕,一月二十八日晚間,大同公司董事長林蔚山、執行副總林郭文艷夫妻,因涉嫌掏空,突然遭到檢調約談,一時驚動財經 界。今年六十五歲的林蔚山,當天晚上九點鐘,左閃右躲地進了板橋地檢署,離開時已經是隔天早上八點鐘;在媒體閃爍不斷的鏡頭前,林蔚山的臉色和目前大同的 股價一樣,疲態盡現。

事實上,這是一樁投資多時的﹁舊案子﹂,但約談時間不早不晚,就在距離今年董監改選不到半年的時間(一般董監改選布局都約在半年前啟動);時間湊巧,難免引發外界聯想。

這 家讓林蔚山夫妻在董監改選前被迫走進板橋地檢署的通達國際,是大同旗下尚志投資公司轉投資的孫公司。根據檢調資料,通達國際不斷虧錢,大同近幾年卻還持續 提高對它的持股,並提供背書保證、借款高達十九億餘元給這家公司;眼看通達還錢無望,大同還因此打銷對它的借款呆帳,因而使林蔚山夫妻有掏空大同公司之 嫌。

捲入孫公司掏空大同案

不過,熟悉內情人士透露,林蔚山當晚經過漫長的約談後,隔天早上能夠以二千萬元交保,透露出的訊息即是:﹁檢調手上該有的資料其實都有了!﹂再來,就看檢察官的解釋了。

這家讓林蔚山夫妻如今頭痛不已的通達國際,是在一九九八年成立,根據大同內部透露,通達當初找了幾位已離開的老大同人經營,林蔚山因此才會以個人名義也投資了一千萬元。

根 據大同人轉述,一開始,大同認定這是一家典型﹁技術是對的,經營是爛的﹂的科技公司,帳上的應收帳款還有昇陽電腦(Sun Microsystem)等國際大廠,因此經評估之後,大同才會進場投資。據悉,一開始持股五成,但後來因為營運始終不見起色,帳上負債累累,通達不得已 只好進行一次大規模減資,減資幅度超過九成,等於大同先前的投資,幾乎全數付諸流水;之後,大同又陸續參與增資,才讓這個洞越填越大。根據大同二○○九年 年底的財務報表顯示,前後投資通達金額共六億元。

根據大同方面的說法是,大同持有通達超過三分之二的股權之後,才﹁突然﹂發現,通達不僅存在許多﹁假交易﹂,而且後來連最重要的昇陽單子也沒了,因此儘管大規模減資讓通達宛如重生,但仍撐不過營運上的難關,最後才在去年三月決定清算解散。

據 悉,林蔚山向檢察官坦承幾個事實,一是確實將個人投資的通達股權賣給了大同,實屬關係人交易無誤;第二,這確實是一筆﹁錯誤的投資﹂,讓大同因此虧了不少 錢。但林蔚山更應該向檢察官說清楚的恐怕是,﹁掏空﹂與﹁錯誤投資﹂之間的界線何在?大同公司從林蔚山手上買下通達股權時的評估、價格合理性,恐怕將會是 此案的關鍵。

尚化股票便宜賣給關係人

事實上,讓林蔚山頭大的並非只有通達國際一案,在檢調手上,還有另一樁重 案在查,比起通達案恐怕更讓林蔚山冷汗直流。大同名下另一家轉投資的尚志精密化學(簡稱尚化),登錄興櫃前的釋股案,疑似賤賣資產,將股票以便宜的價格釋 出給與大同無關的股市聞人賈文中等人,讓大同的小股東無緣嘗到後來尚化股價大漲的甜頭。

根據︽今周刊︾第七○三期的報導,○九年五月,尚化 要登錄興櫃之前,當時尚化的大股東大同公司拿出一萬二千張的尚化股票來釋股,但這一萬二千張股票當中,竟然有七千張統統都以每股僅僅十五.八九元的價格, 釋給了賈文中夫妻及其關係人。而在短短三個多月後,尚化登錄興櫃首日股價就來到每股一三二元的高點,讓大同小股東徒呼負負,平白損失八.一二億元的價差。

林蔚山為何決定僅以每股十五.八九元的低價賣股?為何別人不賣,獨獨選擇賣給賈文中等人?是否與鞏固經營權有關?這幾個問題,據悉讓大同的經營高層近來疲於奔走調查局解釋,但至今仍是成案調查中。

近 幾年來,類似的醜聞不斷被揭露,這家百年老店的光芒,似乎越形黯淡;而大同的股價也隨之破底、再破底,近期股價都在五、六元盤桓。二月十日是大同的減資基 準日,大同宣布減資五七.八八%,減資之後,大同將再發行二億美元的海外可轉債(ECB),小股東權益又將再度被稀釋,百年老店的殘餘價值還剩多少?所有 股東都想知道答案。

豐厚地產每每引發搶奪

不過,儘管表面風風雨雨,但看在有心人眼裡,大同的價值不僅完全不受醜聞影響,反而股價打越低,姿色就越誘人;究其原因,名下龐大的土地資產有如平靜火山下的熊熊火焰,是大同最撩人的魅力。

別 的不算,就以大同總公司位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上的土地計算,大同名下的尚志資產在此持有一萬二千餘坪土地,以目前工業用地每坪二五○萬元的保守估價,價 值就有三百億元;未來若變更為商業用地,每坪至少五百萬元,扣掉三五%捐地,市值將近四百億元。更遑論南港、板橋、林口、三峽等大台北地區,大同都各擁有 數萬坪不等的廠區土地,法人估計總市值至少一千億元,而且土地價格還在持續飆漲中。

對照如今大同股價市值,減資前僅剩三三○億元,如果有心人真要奪其經營權,恐怕只要買下三成股權即可成為最大股東;即使拿出真金真銀不融資,耗資也不過一百億元,卻能拿下開發價值近千億元的資產,只要算盤一撥,難怪大同要成為眾人覬覦垂涎的對象。

也因此,每三年一次,每每到了董監改選前夕,這家看似年久失修的百年老店,卻總是能夠成為市場焦點,甚至連醜聞爆發、檢調搜索等大動作,都傳言背後其實有隻﹁看不見的手﹂在主導爆料;而其目的當然就在打壓股價,圖謀經營大權。

二房胞弟捲土重來?

三 年前,大同董監改選前夕,當時林蔚山同父異母的二房弟弟林鎮弘,結合好友前中華開發總經理胡定吾、前晶磊半導體董事長關恆君等人,連手意圖從林蔚山手上搶 下經營權未果。這一次,市場又傳言林鎮弘可能捲土重來,甚至連通達案都有人言之鑿鑿指涉,投資通達已經是至少三、五年以前的舊案子,「了解內情而且還能夠 詳細提供檢調資料者,一隻手的指頭數得完」;意指當時尚未離開大同的人,包括林鎮弘在內,都是可能的爆料者。

但根據林鎮弘身邊友人透露,林 鎮弘○九年因為華映涉及操控面板價格,赴美坐了九個月的牢,是國內第一批赴美坐監的面板業者。儘管美國法律對於經濟犯多半給予尊重,牢獄生活並不如外界想 像的拘限,平日的行動、家人的探視都不成問題,﹁但九個月的監牢,仍然改變了他對人生的許多想法﹂,回來之後,林鎮弘對許多市場上的風風雨雨,不再那麼關 心,個人財力上也力有未逮。另有人曾在喜宴上遇過他,覺得他不再似當年的銳氣沖天,對這次大同身陷的暴風圈,林鎮弘似未涉入。

大同是一家百年老店,大同的經營權也像子孫滿堂一樣盤根錯節,讓人看不清楚。這幾年,外界看似由林蔚山、林郭文艷夫妻一統天下,主導大局,其實之中細節處仍有地雷,隨時有引爆的風險。

除 了林鎮弘的變數之外,大同最大的單一股東是財團法人大同大學,持股六.一九%,但直至今日,大同大學的董事長大位仍不在林蔚山的手上,而是由林蔚山的妹 婿、也是創辦人林挺生的女婿詹克己擔任。詹克己與林蔚山之間關係不睦,早已是大同集團裡半公開的祕密;儘管詹克己的市場人脈、財力等,一時半刻難以撼動林 蔚山夫妻﹁共主﹂的地位,但這個最大股東的角色,始終讓林蔚山如芒刺在背,更何況,大同大學才是中山北路這塊土地的最大地主,持分比大同公司還要高,更讓 林蔚山夫妻坐立難安。

經營績效考驗股東信任

除了林鎮弘、詹克己外,也有指向這次告發案是衝著大同高達五七.八 八%的減資而來,其中許多大同長期的小股東,都對這次大規模的減資案感到氣憤難消。一位大同小股東、同時也是大同已離職的高階主管向《今周刊》透露:﹁大 同需要大規模減資,原因當然是因為華映長期的虧損所致;事實上,有好幾次,大同都有機會賣掉華映這個大包袱,但就因為林蔚山一句:﹃華映是大同的祖產,不 可以賣!﹄而錯失良機,才造成今日難以挽救的局面﹂。

另一位大同離職主管則表示:﹁真不懂為何林郭文艷執意要自己經營,做不好,就請經理人來做嘛,自己做大股東就好,讓公司經營績效好,才是所有股東之福。﹂員工、小股東長期對大同公司積壓的不滿,有如排山倒海而來,對林蔚山夫妻的壓力,恐怕不比法律問題小。

還有工會幹部表示,因為公司營運績效不佳,十年來,大同只調了一次薪水,時間是在○八年董監改選前,當時為了爭取員工認同,公司勉為其難調了絕無僅有的一次薪水;但即使如此,當時最基層員工的調薪幅度僅僅﹁四十九元﹂,許多員工至今氣忿難消。

儘 管公司績效不彰,但近年來,真正掌門人林郭文艷的努力,其實許多幹部都看在眼裡;包括周末在內,天天都是行程滿檔,從早到晚馬不停蹄地開會,早已不是新 聞;遇到集團內部的經營會議,所有廠長都會回到總公司開會,會議開到半夜二、三點更是常有的事,所有與會人士都疲態盡露,只有林郭自己精神奕奕,三更半夜 提出的問題,仍是一針見血。

就連六年前,面對愛子林建文過世,身為母親的林郭文艷承受的打擊,外界難以想像,但縱然面對人生如此重創,她也只是休息了一小段時間,隨即完全恢復正常的工作作息,有著如同﹁鋼鐵人﹂一般堅毅的性格,即使身邊極為親近的人士,都很難察覺她的改變。

但如今,法律的考驗、家族的壓力、小股東的責難及公司的經營難關,一波波衝擊接踵而來,這家一九一八年就成立的台灣最老牌家電大廠,能否平安走過風雨,外界都在看。

皇 冠上的鑽石——大同擁地40萬坪,其中又以中山北路三段的土地最值錢資產所在地面積(坪)帳上價值(億元)總公司中山北路土地12,383 40.88 北投廠土地4,3798.75 板橋廠土地25,64924.06 中和廠土地5,3286.17 林口工業區土地500 —三峽廠土地48,0685.14

大龍廠土地857—

桃園重電一廠土地44,9567.87 桃園重電二廠土地 82,01414.36 桃園家電一廠土地25,2111.50 桃園家電二廠土地59,1626.84 楊梅廠土地23,155 3.06 新竹營業所土地2,600—基隆廠土地63,80716.35 高雄廠土地437 —屏東營業所土地645 —馬公營業所土地 500 —總計399,651134.98 註:帳上價值以財報數字估算,若以實際市價估算,至少近千億元。

資料來源:地政機構 資料整理:徐介凡、陳兆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11

楊瀾、吳征夫婦的出千斂財史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s6w.html

這兩天想寫寫00182中國風電和高振順系列,高振順目前除控制00182中國風電外,同時還是00500天地數碼、00710精電的大股東,這個月他剛收購了00376亞洲電信媒體。

 
    在此之前,高還先後控制過00307和00419。00419現在叫華億新媒體,之前叫友利電訊工業。00307現在叫優派能源發展,3月份之前叫泰德陽光,05年叫陽光體育傳媒,04年叫陽光文化,00年叫良記集團。
 
    高這個人在大陸沒什麼知名度,但楊瀾在大陸名頭很響,是誰提攜了楊瀾,讓她從一個拿工資的主持人迅速變成當時中國第一富婆的呢?這個人就是高振順,下邊我先轉載一個故事,讓我們看看如今高舉慈善大旗的楊瀾,有著怎樣骯髒的發跡史。
 
    下邊的附文內容比較翔實,只是論述顯得不夠簡潔,條理不是非常的清晰,但基本可以看清楚楊瀾和吳征的出千手段。需要區分的是,引她入門的高振順並沒有參與借殼成功後的出千過程。有關高振順系列及00182中國風電的分析,我另外撰文。
 
==================================以下內容為轉貼====================================
 
    1994 年楊瀾在主持人事業最輝煌的時候,離開了央視,離開了前夫,選擇去了美國,選擇了美國籍上海男人吳征,然後與吳徵選擇香港作為生命的另一個起點。回到電視 節目中的楊瀾,從節目主持人角色蛻變成電視產業的擁有者。一個口碑極佳的女人,一躍成中國第一富婆,在眾口鑠金的年代裡,卻背負著陽光產業一路潰敗下去。 2000年挾3000多萬資金馳騁資本市場的楊瀾吳征,一次次扮演勝利大逃亡的角色,到了2005年,其個人資產儼然滾到了20億港元。在她貌似誠懇的一 次次檢討中,眾多追隨她的小股民血本無歸。
 
現在出現在公眾視野裡的楊瀾是《天下女人》主持人,這讓我們想起10年前那個智慧美麗的女人,人們把她離開中國到美國繼續學業當作是一次脫胎換骨的轉型, 而楊瀾從美國攜老公吳征回來,即挾著一股憑海御風、建設自己媒體帝國的雄心。幾年以後,當楊瀾依然雙腳斜叉,雙手輕合地或為嘉賓或為主持人出現在人們面前 的時候,她已經無法讓人們忘記,在這個血雨腥風的股市上一路泰然走來的女人,無數中小股民的血汗滋潤了她健康美麗的容顏。
 
楊瀾與吳征的婚姻被傳為美談,這的確是一種資本與名人效應間的夢幻組合,注定要在傳媒市場掀起巨浪。「資本運作高手」吳征在楊瀾身上發掘了太多價值,比如 楊瀾在中國台灣、香港及內地的品牌效應,比如楊瀾的中國身份可以讓美國籍的吳征少交許多稅。這一切,讓陽光文化中的吳征,扮演了一位給妻子楊瀾的打工者。 也讓所有的風光照耀在楊瀾身上,並使之商業價值的泡沫達到了最大化。
 
 陽光燦爛的日子
 
1999年10月,楊瀾離開鳳凰衛視前,她覺得自己過得並不快樂。在香港兩年零三個月的電視生涯裡,她所主持的「百年叱咤風雲錄」和「楊瀾工作室」兩檔欄目收視率並不理想,她給香港作家蔡瀾說下一步只想相夫教子。蔡瀾事後說:「從聊天中,從她言談間的反應、她對事務的感受看,我覺得她是個很有野心的女人。」
 
楊瀾的野心很快得到了證實。2000年1月,楊瀾動用3784萬港幣和高振順合夥購買了良記建築公司75%的控股權,3月將借來的殼更名為「陽光文化網絡有限公司」。
 
高振順是吳征在亞視工作期間結識的殼買賣高手,此時為香港友利電訊董事局主席。
 
吳征似乎清楚自己不是一個可以穩穩當當坐下來營運一個企業的人,他經商一路都是心不在焉地應付已經到手的生意,而策劃下一個更偉大目標才是他的動力和精力所在。和高振順的相識用吳征的話說是「我們一拍即合」,自此開始了他在香港操(炒)作資本的「黃金歲月」。
 
楊瀾和高振順以55%與45%的比例建立了一家名為GLOBAL Frequent(簡稱GF)的私人公司,於2000年1月與良記達成每股 0.02港元、總計8600萬港元的價格配購30億良記普通股新股以及13億股優先股的協議,GF一躍成為擁有良記75%股份的控股公司。2000年3 月,楊瀾出任董事局主席;5月更名為陽光文化網絡電視控股有限公司,並與美國電視媒體AE公司簽約,以3年為期以付費與收入分成的辦法,每年從AE公司的 歷史與傳記頻道獲取300小時的文化及歷史節目;6月,聘請前亞視高級副總裁、資深製作人徐小明為執行總裁;7月,聘請楊瀾的丈夫吳征為執行董事;8月8 日,陽光衛視頻道正式開通。其時吳征正以執行副主席的身份為高振順打理天地數碼(控股)有限公司,這是高振順投資收購的另一家經營有線電視數碼傳送系統與 服務的香港上市公司。9月,GF公司重組,高振順功成身退離開GF,楊瀾在GF的直接權益由55%一下子增加到87%。
 
對於借殼上市的公司來說,高振順壓對了頗具品牌價值的楊瀾這塊「寶」。當有人說起高振順對陽光出的力時,吳征顯得不以為然,「還說不上誰幫誰呢」,的確, 沒有楊瀾的名聲,高振順去收購良記,他不可能使股本價格沖上雲霄。高、楊收購良記完成以後,在3個月內,以0.02港元收購來的良記股票,價格達到了歷史 最高峰,將近0.80港元,翻了近40倍。當良記改名為「陽光文化」的時候,楊瀾已完成了從一個光芒萬丈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到傳媒女大亨的蛻變。僅僅3個月,她搖身成為一個真正擁有8億多港元資產的公司主席。
 
陽光文化股價飛漲之後,吳出場了。2000年平7月,吳征從天地數碼淡出。2001年5月,吳征接任陽光衛視的執行總裁併任董事局執行副主席,另聘請原中 央電視節目台常務副台長陳漢元擔任董事、行政副總裁兼創意及製作總監;9月,GF公司將持有的陽光衛視股份在楊瀾與高振順之間按持股比例分配,楊瀾將分得 的陽光衛視近30%的股份(已因多次發行新股或配股而稀釋)悉數出售給新浪,從此搭上中國最大的網絡平台。
 
陽光黯淡何其迅速
 
2001年,楊瀾將其所擁有的所有陽光文化股份賣給了新浪網,全盤清空自己親手創造的陽光文化的股份,這種情況在創業者群體中是十分罕見的,讓人目瞪口 呆。人們驚訝地意識到,楊瀾曾經建設媒體帝國的雄心終於讓位於圈錢運動。雖然此時的楊瀾作為新浪第一大股東依然操縱著陽光,但人們已經冰冷地感覺到以楊瀾 為董事局主席的陽光文化將經歷不可扭轉的頹敗史。
 
在很多人的眼裡,陽光文化與陽光衛視劃等號,雖然它只佔陽光文化整個集團資產額的5%,陽光文化畢竟是楊瀾與吳征的「精神之子」,其上附著公眾對楊瀾的信 心。定位於歷史文化主題頻道的陽光衛視自2000年8月開播,即受到媒體與受眾的關注與追捧,在市場的經營與實踐中,其發展並不如預期的那樣順利。從開播 到2001年4月底14個月中媒體運營收入近1.7億港元,但是由於4100萬港元的壞帳拔備,陽光衛視2001年4-9月業績報告上的淨虧損是3700 餘萬港元,壞帳比例佔全部媒體收入的三分之一強。陽光衛視作為一個短期內無法贏利的頻道,一天二十四小時滾動播出的投入十分驚人。2003年6月11日陽 光文化發佈了截止2003年3月31日2002年財務報告,收入僅為1.4億港元,比2001年減少了25%,而全年的虧損將擴大4倍到3.65億元,營 業額亦急跌26%。陽光衛視的資產額只佔總資產額的5%,其營業額只佔20%但虧損額卻佔了80%以上。到了2003年,陽光衛視已經累計虧損超過了2億 元港幣。
 
楊瀾很清楚,一個衛星電視是需要用七到八年的時間來培育的,但她和吳征已經沒有這個耐心了。僅僅過了3年時間,2003年6月20日,陽光文化發出公告, 楊瀾將陽光衛視和陽光文化網絡70%的股權,以8000萬人民幣的代價賣給了覃輝的星美傳媒。自此,楊瀾退出衛星電視的經營,陽光衛視的主導者成了覃輝。
 
楊瀾與覃輝的結盟彷彿「迫不得已「和「被收編」,楊瀾在放下再也挑不起來的重擔而感到輕鬆的同時,或許還會有一份惋惜。但這對陽光文化的圈錢活動,則無疑是件順水推舟的好事。
 
看來更糟糕的事還有很多,2002年4月,吳征與貝塔斯曼秘密談判了8個月後,達成詳細的書面意向,同意以超過陽光文化資產價值10倍計的溢價,共建「地 跨大中華、橫跨多媒體」的現代傳媒企業。由於貝塔斯曼CEO米德霍夫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辭職,3億多美金合作項目宣佈告吹。
 
同時陽光文化的另一個王牌 -「跨媒體平台」概念的打造同樣也失去魅力。兩年之後,陽光文化的併購與合作範圍包括衛星平台(澳門旅遊衛視、台灣 衛星娛樂)、節目(購買AE和TECHTVINTERNATIONL節目,收購具有4萬小時片庫的capital channel)、渠道(京文娛樂)、 網絡(新浪網)。看起來合縱連橫,但業內分析人士認為,被陽光文化稱為台灣入戶率99%,已經盈利的台灣衛星娛樂在台灣同樣名不見經傳。有人玩笑般評價 說:「這是一個弱勢媒體聯盟」。
 
從2000年4月1日至2004年3月31日,陽光文化已經累計虧損額達到8億多港元,股價由0.40港元跌至0.01港元。眾多被套的中小股東血本無歸,欲哭無淚。
 
看不懂的「光水姻緣」
 
楊瀾與新浪的股權交易十分耐人尋味。2001年9月20日,楊瀾將其所持的陽光文化27.6%的股份20億股悉數賣給了新浪網,新浪付給楊瀾790萬美金 現金及460萬新浪股票(運氣好,正好科網股泡沫破裂,被她抄了大底,不過我聽說她在新浪漲到7塊就開拋了),按協議簽訂前一個交易日新浪在納斯達克市場 的股價每股1.32美元計算,楊瀾持有的陽光衛視股份出售價格接近1400萬美金,約1億多港元。在僅僅一年多的時間裡,這一進一出,楊瀾獲得了兩倍於出 資額的利潤,這還不包括根據楊瀾在接下來的18個月中,如果實現協議規定的指標而最多可以獲得328萬股新浪股票,也按每股1.32美元計算,則又可以為 楊瀾增加430餘萬美元即3300餘萬港元的身價。楊瀾拿到的新浪股票,沒有禁售期或者其它任何約束。
 
從新浪網的角度看,這筆交易相當失敗。新浪網要求陽光文化實現淨收入的目標很低,且沒有盈利要求,但付出股份代價大太,交易完成後,楊瀾將擁有新浪網 16%的股權,成為新浪的第一大股東,仍間接控制陽光文化。從財務狀況分析,新浪先期相當於以1.54倍的溢價收購陽光文化的股份,價格明顯偏高。
 
從楊瀾的角度看,這筆交易很成功,她成為了新浪網的第一大股東,又通過新浪網保持對陽光文化的控股權,仍然擔任陽光文化董事局主席。陽光文化到了2001 年9月30日,現金及等價物僅有5000萬港元,2001年上半年現金流出就有5000萬港元,且有一筆貸款需要償還。因為與新浪交易,楊瀾不僅解決了陽 光文化的融資問題,還以連還環貸款的方式將陽光文化的還貸風險轉嫁給了新浪。同時,楊瀾因為有3042萬港元現金入賬,回籠了投資貸款。
 
吳征此刻被新浪委以聯合董事局主席職位,跨入新浪網最高權力層。另外新浪以10萬美金的年薪聘任他為顧問,要求他有一半左右的工作時間為新浪的董事會及管理層提供諮詢。吳征隨後與段永基聯盟,以其在英屬維京群島註冊的公司Best Universe Group Limited和四通電子共同組建陽光四通,吳楊持49%,段持51%。陽光四通總共擁有新浪20.6%的股份。
 
董事局主席吳征希望利用新浪的雄厚實力,支持陽光文化以足夠的時間來完成陽光衛視營運模式,同時也力主新浪向網絡遊戲轉型,以期實施媒體發展戰略。但吳的想法並未獲得多數新浪董事的認同。
 
隨即關於「陽光四通掏空新浪」的流言在網上流傳,加上吳征假文憑風波,新浪轉而對陽光採取被動投資的做法。2002年4月22日,吳征宣佈辭去新浪董事會 聯席主席的職務。5月,吳征將其新浪股權的分紅權和投票權,悉數轉讓給了段永基。其價格之低,在新浪網股票隨後不斷飆升的日子裡令吳征後悔不已。吳征重回 陽光文化,通過溢價增持,獲得了10億股份,楊瀾仍為董事局主席,吳征出任行政總裁。
 
吳征的財技和小股民的哭泣
 
楊瀾與新浪完成了交易後,將其所持有的全部新浪網股份注入她和吳征的私人公司陽光媒體投資控股(Sun l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吳征楊瀾各佔50%),這家公司成為二人資本運作的核心。
 
搭建好金字塔式的持股結構,陽光文化開始頻繁收購,以2002年最為集中,當年重大收購共有6次:2002年2月8日,收購SEC股本60%。4月15日收購MPL之100%已發行股本北京京文唱片公司。10月25日,收購Asia Premium之30000萬股新股。11月20日收購天津海津100%股本權益,同日,收購TOP Action之全部已發行股本台灣汗音。12月10日收購成報傳媒已發行的股份55.09%。加上此前收購上海文化與capital Channel之全部發行股本,和2004年收購中國體育傳媒、方程式賽車和泰德全部已發行股本,陽光文化先後進行了11次收購活動。值得注意的是,陽光文化收購幾乎完全以換股或配售新股的方式進行,營業支出也主要來自配售新股所得。
 
在諸多的收購中,影響最大的是「成報傳媒」,吳征上演了私人控股公司如何「空手」套得底層上市公司的清晰一幕。2002年12月,陽光文化宣佈從中策集 團、錦興國際、東方魅力手中收購成報傳媒55.09%的股份。支付方式按1:6的比例發行154840萬股陽光股份給三位賣方。隨後,全面收購成報傳媒, 持有46758萬股,佔99.82%,再通過配售使上市公司的最低公眾持股量達到25%,此後成報傳媒更名為現代旌旗。
 
陽光文化收購行為雖然令淨資產增加2.56億港元即提高83.07%,卻使總負債上升1.9億港元即提高280.29%。其現金流量僅夠維持半年營運。
 
楊瀾和吳征通過上市公司獲取的部分收益< o>
 
 時間 事件 代價  所得
 2000年1月 陽光文化(借殼上市) 3784萬港元  30億股陽光文化普通股和4.4億優先股
 2000年10月 楊瀾增持GF股份   3.78億股陽光文化普通股
 2001年9月 楊瀾控制新浪網  所持全部「陽光文化股份 「新浪網「16%股權6162萬港元現金及陽廣光文化實際控制權
 2002年9月  ExceAsia增持陽光文化 3000萬港元 陽光文化3億股
 2002年12月 陽光文化收購及分派成報傳媒  成報傳媒3.4%及通過新浪網持有9.32%
 2004年12月  陽光媒體投資控股購買「中國體育傳媒「 價值4620萬港元證券  年稅後利潤不少於1000萬人民幣
  
 
陽光文化完成收購不久,2003年9月26日,陽光文化將所持的現代旌旗股份,以每1萬股陽光文化派發255股的方式派發特別股息。該批被派發的股份佔現 代旌旗已發行股本約63.7%,完成重組後,陽光文化在現代旌旗的持股量將降至零,公眾持股量則由36.3%大幅增至60.6%。此時,成報的股權結構變 得和陽光文化文化非常類似。
 
吳征楊瀾雖然控股陽光文化,但主要通過陽光投資控股 -四通陽光 -新浪網 -陽光文化的間接持股方式控制。如果想直接收 購成報傳媒,必須向中策集團等三方支付約佔9290萬港元現金,這還不包括全面收購後所需支付的代價逾7500萬港元,所需的資金和操作風險很大。相反, 通過陽光文化收購成報傳媒,再向股東分派成報傳媒的股權方式,將陽光文化的股權結構複製到成報傳媒,幾乎是毫無代價地實現了控股。
 
從2000年起控制陽光文化以來,楊瀾吳征利用上市公司不斷配售新股,進行收購,通過種種財技展示,使表面資產風光一時。到了2004年5年間,陽光文化 募集資金超過7億港元,而公司連年虧損,股份下跌97%,累計超額收益率-150%,中小投資者權益不斷攤薄,損失慘重。而楊瀾與吳征私人所持的(各佔 50%)陽光文化母公司-陽光媒體投資公司,卻始終保持了資產的安全性和盈利性,並保留了底層上市公司有盈利能力的投資和項目。
 
一位分析家說,楊瀾吳征在經營的事業全面頹敗的路上,利用對底層上市公司的控股權,利用各種手段,如同挖隧道一樣,把底層上市公司獲得的優質資產轉移到上層私人公司。「陽光媒體投資控股」由2000年初投入的3000多萬港元,5年間總淨資產擴大到20億港元。
 
勝利逃亡新加坡
 
楊瀾吳征的收購鮮有成功,公司的經營業績連年虧損。為了完成融資和吸收投資,陽光文化便通過虛增收購資本、出售資產、子公司資產和銷售收入等方式高估約 5.9億港元資產。那些追隨陽光文化的中小股東,便成了最終的受害者。而對於優質盈利資產,則移花接木,全盤置入上層私人公司--陽光媒體投資控股中。 2004年5月21日,陽光文化以4200萬港元代價收購中國體育傳媒全部已發行股本,賣家李漢生保證,2004年、2005年每年稅後溢利不少於人民幣 1000萬元,如果達不到這個目標,李漢生保證用現金補足差額,按此計算,市盈率為4.2倍,可謂相當合理。隨後陽光文化又以5000萬港元購得方程式賽 車發展控股有限公司60%股權,賣方保證年利潤900萬港元,市盈率為5.6倍,同樣保證以現金補足差額。陽光衛視宣佈主業轉換為體育傳媒。
 
2004年12月22日,陽光媒體投資控股以4620萬港元代價從陽光文化購買了中國體育傳媒已全部發行的股本。此時,陽光媒體投資控股已經不需要支付現金,而用其它所持有的所有股份支付,由此獲得了上市公司資產中盈利最強部分。不久,方程式賽車與北京京文教育亦被陽光媒體投資控股控制。此時,陽光文化已與體育再無關聯了。
 
從2000年1月25日楊瀾控股後,到2004年9月30日,陽光文化已發行總股本從53億擴張到200億股,股價由最初的0.28港元購入跌至0.01 港元,股東的權益被大大地攤薄。當陽光文化喪失融資功能的時候,吳征與楊瀾開始到香港以外尋找新的殼公司。2004年4月楊瀾吳征的陽光媒體投資控股成為 新加坡萬國傳媒的主要股東,2005年1月,再次增持,更名為陽光商務網絡,吳征辭去了陽光文化職務,出任陽光商務網絡執行主席。陽光文化模式在另一個資 本市場再次被克隆。
 
儘管陽光文化不斷地遭遇滑鐵盧,楊瀾吳征經營的實業從未贏利,但通過資本運作,他們的資產由2000年不到3000多萬港元急劇的膨脹。據公開資料,他們 的私人公司--陽光媒體投資控股已成為「容納多種傳媒結構,總淨資產25億港元,且負債為0的傳媒投資組合」。其業務涉及電視、新媒體、出版、教育、廣 告、運動等6個領域,直接擁有11家間接擁有30多家媒體資訊公司的股權,控制9個國家60多個媒體品牌。(本文主要摘自《新財富》月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27

兩夫婦同時擔任兩家不同上市公司主席?

(註: 謝219.77.99.168讀者補充資料。)

今個禮拜見到實力建業(519,前實力國際)洪建生先生和她的前妻王家琪小姐不停地互相還擊,覺得有感而發,所以想起這個題目。

(1) 洪建生、王家琪

其實,根據Webb的資料,在1995年,王家琪小姐曾擔任鴻運電子(472,曾易名盈聯網絡、實力中國、新華聯國際,現金六福集團)的主席,同時洪建生先生亦擔任實力建業的主席,直至2003年底新華聯集團的傅軍先生,即剛剛購入陷入破產之太子奶的財團,購入該公司的控股權,王小姐才正式辭任,至2005年王小姐又擔任實力建業的主席,至洪小姐在2010年因故被罷免後才改任非執行董事,在2011年又被股東反對其為董事,最終被迫辭任

另外,王家琪和洪建生共有3名兒女,其女兒若甄,自上市起即為惠理基金(806)的執行董事兼副投資總監

王家琪


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

洪建生


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

洪若甄相片 (資料來源:Flickr)

(2) 樂家宜及廖家俊

其實現在也有一對,只不過大家沒有時間去發現,或扮作不知道,故沒有報導。

大家是不是不常見到永保林業(723,前安歷士、華晉國際、中國鎂業、晉盈控股)及幻音數碼(1822,轉主版前8248)經常在傳媒報導出現呢?

其實,根據股權披露Webb先生的資料,其實永保林業的主席樂家宜小姐和幻音數碼的主席廖家俊其實是夫婦。

關於廖家俊先生,不說大家不知道,根據Webb先生的資料,廖家俊在上市時,其實在1997年上市時曾擔任裕豐國際(965)的非執行董事,後於1999年辭任,這公司最終因串謀造假,最終被除牌。另外他亦在1999年擔任一家已經除牌及破產的上市公司東強電子(615)的獨立非執董,次年辭任,可見他的腳頭有點不太好。


左為廖家俊。

資料來源: 幻音數碼網站

至於樂家宜小姐,則更知名,簡直是一位財技高手。


資料來源: 星島日報

她當年曾經任職由梁伯韜、杜輝廉及一堆華資富豪出資成立的百富勤。其後該公司破產,她一度為太平洋興業(166,後易名新時代集團、新時代能源)的附屬太平洋興業融資的董事(後易名華夏融資現名為Libra Investment Advisory Services Limited)的董事。該公司在2003年8月出售予時富金融服務(510,前時富數碼金融,當時創業版編號8122),作價700萬。另外她在1999年上市時擔任新威國際非執董,在2001年8月辭任

其後,她透過Sparkle Power 聯同現時股東黃如龍先生等人,在2003年1月向明日系陳遠明購入當時仍叫做長發建業的金榜集團(172)3.97%,次日並擔任執行董事。

其後進行兩次供股,在第二次供股中,紀華士先生、樂小姐及黃如龍先生成立Ace Solomon,分別持有46%、43%及11%股權,以包銷該次供股成為該公司的大股東,其後紀華士先生在2005年1月購入樂小姐在Ace Solomon的股份,她隨後在6月辭任執行董事

2009年,在任先生注礦失敗後,樂小姐及一眾人等把持有中國滿洲裡、巴西及俄羅斯的林場Amplewell Holdings Limited注入當時仍稱晉盈控股(723,前稱安歷士、華晉國際、中國鎂業)的永保林業,以現金、新股及優先股支付,成本大約僅數千萬,但只現金代價及承兌票據的代價已接近3億元。

其後交易完成,在2009年10月12日分派股權,從表中可見其身份如下:


樂小姐因而成為該公司大股東,並在2010年12月成為主席至今。

最新的資料,在2011年6月,梁美嫻(下圖債券持有人1)、任德章(下圖債券持有人2)、樂家宜(下圖債券持有人3)、勞明智(下圖債券持有人4)、歐天雄(下圖債券持有人5)、傅慧玲(下圖債券持有人6)等人購入了前文所提及的Martin Currie的債券,如換股,他們將成為該系大股東。

以上的股票均是有一些傳媒的新聞證明是有投資價值的,但是實際上卻是把垃圾打入後,然後引入一些資金接手,使他們大獲其利。

由此可想見,財技人可能已經有意無意控制了傳媒,由此散佈關於他們的消息,然後使我們購買他們的股票,因而做成財富轉移到他們手上,使小股民受罪,所以請理性對待傳媒的專訪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38

為什麼中國少有蓋茨式夫婦——新書《荷爾蒙經濟學》前言 東方愚

http://www.dongfangyu.org/?p=4707

 

《荷爾蒙經濟學:中國企業家擇偶與婚姻的秘密》,東方愚 著,2012年2月出版,磨鐵圖書出品

 

本書通過對100對企業家夫婦的調查和研究,用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將其分為七大類型,又分別從每一類當中挑選了四個不同風格的樣本,儘可能還原不同類型的中國企業家們擇偶與婚姻之「大片」,從更立體的層面瞭解企業家,探尋婚姻對於企業家個人成長、性格塑造的影響。

 


 65折搶購:

          

(一)

比爾·蓋茨和喬布斯有什麼共同點?

你可能會脫口而出:第一,他們是同齡人,均於1955年出生; 第二,他們都創建了一個龐大的IT產業帝國,比爾·蓋茨憑藉微軟曾長期「霸佔」著「世界首富」之寶座,而喬布斯的蘋果公司現在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第三,他們都在不到60歲的時候退休了。

你瞧,還有一個對兩人來說都至關重要的共同點給忽略了,那就是——他們都找了一個好老婆。

2011年蓋茨來中國訪問時,楊瀾問了他一個問題,你一生中最聰明的決定是創建了微軟,還是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慈善家?

比爾·蓋茨的回答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覺得有些意外:「兩者都不是,找到了合適的人結婚才是!」

蓋茨不是在哄妻子梅琳達開心,這是真情流露,內心的聲音。

對於喬布斯來說,和勞倫娜的結婚是他完成性格嬗變過程中的潤滑劑。他創業的前十年,性格狂躁甚至有些暴戾,對創業夥伴的不仁不義,在對自己的親人上 亦如是——不接受自己的私生女,甚至以自己沒有生育能力為幌子,和前女友劃清界限。這種作法令人髮指;而喬布斯也遭到了「報應」,被驅逐出了蘋果公司。 1991年,即喬布斯二次創業六年後,也是他重回蘋果公司的六年前,他和勞倫娜結為連理。他終於明白,親人是是永遠不能割捨的牽掛,家庭才是最樸實無華的 心靈棲息地。

「軍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把蓋茨和喬布斯的成功歸功於女人的力量顯然不妥,但是可以說,從女性荷爾蒙中的獲益良多,促使他們告別性格或人格缺陷,從而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蓋茨夫婦很早就常常出雙入對,而一向「金屋藏嬌」的喬布斯在幾年前的蘋果公司新品發佈會上,破天荒地把太太給帶來了。

事實上,並不是因為蓋茨和喬布斯成為巨富、全球知名的企業家了,我們推開他的家門,「驚訝」地發現擁有一位「賢內助」是多麼重要的成功元素;恰恰相 反,他們和普羅大眾一樣,沒有三頭六臂,或者退一步來說,他們是生物族群中普通的一分子,雌雄之間的感應與吸引、幫助與促進是應有之義。

對中國企業家們更是如此。

(二)

中國的商業文明是斷裂的,1956年的時候,私營經濟在整個中國一夜之間消失了,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才重新破土。對於第一批掘金的商人們來說, 他們沒有什麼可以傳承,甚至身邊沒有任何榜樣可以借鑑,所謂摸著石頭過河,一對小夫妻,一個小作坊,生意跌跌撞撞就開始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家文 化」原本就舉足輕重。國學大師錢穆說,「中國文化,全部都是在家庭文化上築起的。」

當這些商人經過30年或20年,在中國商業舞台皆具有一席之地,成為明星企業家或經理人時,如果我們僅僅從商業本身去追溯其成功基因,而沒有關注或很少關注「家文化」,我認為這同樣是一種「斷裂」。

劉永好兄弟當年從賣鵪鶉蛋開始創業時,妻子李巍的能力在他之上,如果把其家族企業成立時,夫人們被「勸退回家」理解為中國文化中男耕女織之傳統觀念 使然的話,當李巍後來按捺不住自己創業的衝動,並創辦了一系列企業時,她這種脾性會讓劉永好內心產生什麼樣的潛移默化的變化,這種變化又會如何影響劉永好 的脾性,從而使得他在新希望的永續經營和金融投資上有條不紊,且不時以退為進?

再如,「學歷門」事件的發生,使得唐駿被人們重新認識——儘管他的能力甚佳,但其實從日本留學到美國創業,再到進入微軟,不久後回到中國,直至加盟 盛大,最後又轉戰新華都,他的每一次轉身都是因為遭遇了不快,然而他習慣性把這些轉身渲染的很是華麗。那麼,他的這一自戀般的性格之源泉來自哪裡呢?或與 自小出身貧寒、時有自卑有關,但想一想,他的妻子孫春藍也是很出眾,且每一次都會給唐駿一些忠告,為什麼唐駿無一聽得進去呢?與他們結婚20年,但因「錯 位」分居兩地就超過10年的情形有無關聯呢?

聽起來有些八卦?其實,剛開始醞釀《荷爾蒙經濟學》這一選題時,我是這樣定位的:雖然我在本書中會寫到許多富豪夫妻之間的故事,甚至有一些是獨家披 露,但我的初衷絕非僅僅去滿足讀者的好奇心和偷窺欲。我想做的,是從女性荷爾蒙的角度,來觀察一個群體誕生、生長和興衰的生態當中的那些個規律——特別是 足以顛覆我們先前觀念與邏輯的規律。
(三)

我曾對 「婚姻經濟學」這一概念有點厭惡,因為經濟學上有一個「理性經濟人」的基本前提,即假設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每個人都是理性的,一切行為的目標,都是希望實現自己的效用最大化。我們怎能以如此功利的眼光來看待婚姻呢?

那個時候我還很年輕,覺得「愛情至上」。直到後來我讀到美國經濟學家加里·貝克爾(Cary Becker)《家庭論》(A Treatise on The Family)一書,開始改變看法。

貝克爾的這本書其實應該叫做《家庭經濟學》或者《婚姻經濟學》,他把婚姻關係視為一種市場關係,運用經濟學工具,對戀愛、結婚生子、離婚等行為一一做出分析和解釋。

他說,從戀愛到婚姻的過程,就是一個尋找目標市場、考察對方需求、溝通商品交換條件和簽訂契約的過程,而婚姻的本義,也可以理解為人們為了降低交易費用、實現規模經濟的一種組合形式;他同時還用經濟學模型分析了家庭中男女分工、對孩子的不同需求甚至一夫多妻等話題。

我在2006年讀完貝克爾這本書後就成了「貝粉」。老貝是個「大嘴巴」,在美國惹的爭議不少。他放言「對石油企業征暴利稅是愚蠢之舉」,還曾說「微軟的低價競爭策略是其提高消費者剩餘的良心體現」,後又稱「夫妻都有工作影響婚姻價值」,言外之意是娶職業女性要當心!

但我喜歡貝克爾的特立獨行,因為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和分析方法,你聽了之後會覺得無從反駁,甚至被他說服。當然,加速我認同貝克爾「婚姻經濟家」理 論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國大中城市的房價,開始像脫韁的野馬一樣瘋狂起來。我周圍許多要結婚的人的行為和表情、模式與路線,幾乎完全像 貝克爾在《家庭論》描述的那樣。我不知道應該佩服老貝的「先見之明」,還是感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背後整個社會正在失去和變異的一些情愫。

現在我發現,5年來我那些結婚的朋友們,個個都成為了理財專家,而離婚的朋友們當中,有幾個轉行做了企業兼併和重組顧問的工作。
(四)

這幾年我在《南方週末》任職,專注於財富現象研究和企業家報導。2009年打算寫《荷爾蒙經濟學》一書後,在接下來的每一次採訪中,面對眼前的企業 家,我總會不失時機、不失禮貌地問一些關於其婚姻的問題:妻子的角色、性格,兩個的相處之道,子女的教育方法等。一個人在政商關係方面可以陽奉陰違,但在 夫妻關係上不至於常戴面具;一位商人,如果他的家庭破碎了,或遭遇過婚姻變故,同樣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在商業上的風格。

採訪張茵時,她以強調與現任丈夫劉名中在生活和事業上的「黃金搭檔」,來回答我對她第一次婚姻的好奇;採訪曹德旺時,他直言因為感情出軌而覺得對妻子陳風英有所歉疚,於是一度將福耀玻璃的法人代表改為妻子;採訪李東生時,他與現任妻子魏雪的恩愛就在眼前。。。。。。

當然,並不是每位企業家都願意「打開窗戶說亮話」,同樣,並非我感興趣的每個樣本我都能採訪到。所以更多的工作,其實是外圍的採訪,企業家的朋友、 同學、下屬,或是其妻子或丈夫的朋友等,這個過程——或許可以稱之為「旅程」——是非常有趣的,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些外圍的朋友們,等於與我 一道,在做企業家與其內人的樣本研究:史玉柱為什麼會與董春蘭離婚?尹明善夫人外交有著怎樣的故事?吳亞軍為什麼讓蔡奎辭去龍湖地產副董事長一職?潘石屹 與張欣的婚姻兩度幾近破裂分別事出何因?李兆會到底是如何認識車曉的?

當樣本積累的越來越多時(本書的樣本共100對夫婦,見本書末的附表),我發現或許可以東施效顰一把,也用經濟學的方法,來做些分析了。

舉兩個不盡恰當的例子。如果一位商人在事業小有所成後才考慮婚嫁,那麼他在選擇對象的時候,就可能形成一個「不完全競爭市場」,因為大方的買家會影響「市場價格」,當然即使如此他也未必能找到最好的「產品」。

一位商人在多元化過程中投資興建了一所民辦高校,從此學校裡有姿色的女學生就成為了這位商人和朋友們緊盯的獵物,那麼,如果女學生們樂意,他的朋友們便是經濟學上的「搭便車」者,因為產生了正向的「外部性」……

顯然,與貝克爾不同的是,我採集這些的婚姻樣本全是富人樣本,而且是中國富人,所以它從一開始有著濃厚的東方文化的味道,同時在讀者看來更具「功利」色彩。

(五)

根據企業家的不同類型,我把這些樣本分為了七大類、明星企業家及妻子、特立獨行的夫婦、青年才俊與佳麗、職業經理人與夫人、「女主外、男主內」型、 危局時的夫妻檔,以及離婚與再婚者們,然後我又分別從每一類當中挑選了四個不同風格的樣本,儘可能還原不同類型的中國企業家們擇偶與婚姻之「大片」。

這七類樣本,分別對應了七條經濟學原理,它們構成了「荷爾蒙經濟學」的分析體系:

 

1、帕累托最優原則

「帕累托最優」是博弈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以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的名字命名,指資源分配的一種狀態:在不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情況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處境變得更好。說白了就是「心滿意足」了——你還能怎麼樣?!

 

2、風險偏好理論

風險偏好是指為了實現目標,投資者在承擔不確定的風險時所持的態度。風險愛好者喜歡刺激,主動追求風險,「收益率」雖然時高時低,但認為給自己帶來 的效用是最大的;風險迴避者在預期「收益率」相同時,喜歡低風險的資產,而對於具有同樣風險的資產,則偏愛具有高預期收益率的資產;風險中立者既不迴避風 險,也不主動追求,他們只管走自己的路,不管風險大小如何。

 

 3、凡勃倫效應

一種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走俏。美國制度經濟學家凡勃倫最先注意到這一現象,它反映了人們進行炫耀性消費的心理願望。

 

4、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一個以資源作為投入的企業,單位資源投入對產品產出的效用是不斷遞減的;簡單來說,投資做一項事情,開始的時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後來,收益值就越小。

 

5、 比較優勢論

如果一個國家在本國生產一種產品的機會成本低於在其他國家生產該產品的機會成本的話,則這個國家在生產該種產品上就擁有比較優勢。

 

6、蝴蝶效應

蝴蝶在熱帶搧動一下翅膀,就可能引起異邦的一場颶風。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和「風暴」;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只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

 

7、囚徒困境

兩個囚徒之間的一種特殊博弈,雖然彼此合作雙雙說謊可為全體帶來最佳利益(無罪開釋),但在被分開和信息不明的情形下,他們往往彼此出賣,只選擇自認為對自己最有利的作法。

(六)

  在日本企業裡面,如果一個男人處理不好家庭問題的話,基本上難有陞遷的機會。松下幸之助在企業管理對這一點就看重,他認為,「小家」搞不好的人,很難搞好「大家」。

  在美國,十多年前,一位名叫托馬斯的社會學家在調研了1300多位富豪後,寫成了名為《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他的研究表明,婚姻和事業是正相關的,80%的事業成功的人從沒有離過婚,而那些離婚後開創個人事業的,第二次婚姻也平均維持了十年以上。

  對於本書研究過程中的100對中國樣本,婚姻和事業正相關自然也是成立的。但是離過婚,或有私生子,或婚姻名存實亡的,佔到了40%的比例。結過兩次到三次婚的人亦大有人在。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一來,如我在第一章寫到的近「企業家婚姻三段論」一樣,中國始終處在一個社會劇變期,每一次的社會運動,都會引起人們婚戀觀的變 化。二來,中國人雖然注重「家文化」,但是財富的驟增,使得整個社會在衝破傳統倫理上越來越大膽,階層的分化與固化更是加速了這一趨勢。

但不要就此認為《荷爾蒙經濟學》是中國企業家婚姻的「大敗局」,畢竟我的樣本數量有限,更多能夠同時將婚姻和企業經營得有聲有色,但規模並不夠大 ——「小即是美」的中小企業被我們忽略了;另一方面,中國政經形勢混沌和民間仇富現象的愈演愈烈,使得那些能夠原本有著陽光化意願的知名企業家們打消了主 意,又將另一半給「藏」了起來。

更多的原因和花絮不能一一列舉。一言以蔽之,這是一本探討中國商人群體如何令事業和婚姻相得益彰的作品,一部回答為什麼中國少有比爾·蓋茨式夫婦的案例集,沏上一杯茶,且慢慢讀,慢慢批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92

MK夫婦賣男裝密食當三番

2012-12-27  NM
 
 

 

三十多歲的藍穎詩(阿詩)○二年成立男裝品牌Cubic,獲丈夫蔡銘賦(Patrick)「瞓身」支持,婦唱夫隨,合力經營,現有七間分店。這盤生意,不但幫他們還了四百多萬負資產,還能住名城、揸靚車。成功的因素,有從小耳濡目染的街頭智慧,包括在生意最旺的地區,多開幾間分店,「霸得就霸」;另外,就是摸通做自家品牌的竅門,透過包廠掌控生產流程,再開鋪散貨。除新開未賺錢的荃灣店外,其餘每間鋪每月只賺約兩萬元,但六間加起來已有約十二萬落袋,跑贏不少行家。

在旺角人流最旺的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附近,Cubic便有四間鋪,包括瓊華中心和對面街的Chic之堡,街尾的潮流中心,以及朗豪坊,全都是在○二至○五年間開的。「香港後生男仔買衫都首選旺角,呢四個商場賣嘅嘢可以話係佢哋嘅潮流指標。」一身中性打扮的阿詩表示,公司的貨倉亦租在旺角女人街的商業大廈內,方便出入貨。「旺角塊餅咁大,就算四間鋪隔得咁近,都唔會自己打自己。」阿詩自信道。

街頭智慧

這是她從媽媽身上學來的做生意竅門。「媽咪九十年代初已經喺女人街擺檔賣衫,當時女人街除咗做遊客生意,仲有好多香港人會去執平嘢。佢開第一檔時,一個月賺到三﹑四萬,但競爭大,貨品相似,生意難再有增長,所以佢就諗到開多幾檔。」阿詩指,女人街有三個街口,媽媽就在不同街口內租下三個檔口賣衫,每月收入增加至十萬元,更可供阿詩去澳洲的大學讀工商管理。「道理一樣,以前喺三個街口做三檔就會有三檔收入。講到爭生意,都只係同隔籬檔爭﹗」阿詩解釋。因此,她集中火力攻旺角區。「男仔來旺角,通常都會行勻呢四個商場,比較一輪,先做決定。每間鋪門面擺設嘅衣服都唔同,令客人既熟悉又有新意。而且,男仔行街懶得返轉頭,分店多亦方便佢哋。」阿詩指。

包 廠

Cubic的出品八成是自家設計,再於虎門承包的工廠生產。這是阿詩花了十年時間才定下來的模式。○二年,阿詩獲媽媽打本,在瓊華中心開設第一間Cubic。「個名係個行家唔做俾我嘅,我見簡單易記就拿來用。」當時她學媽媽向批發商攞貨,但發現難以突圍。「喺女人街做生意,成條街賣嘅嘢差唔多,主要係鬥平。但商場唔同,行得商場就係想搵較個人或特別嘅款式。」阿詩表示,向批發商攞貨,不但會同其他店鋪「撞衫」,還要硬食一些不喜歡的款式,「變相將責貨風險俾咗我﹗」所以,她開始在服裝上加入自己創作,如要求轉吓顏色或配件。」阿詩指,批發商會多收取約一成五的服務費。至○五年,Cubic大部分款式衣物都由阿詩設計。「我無讀過設計,只要周圍睇吓興啲乜,睇多啲雜誌,再搵師傅畫紙樣就得。唔使直接抄款,通常換咗布料、顏色,或將圓領變尖領,就變成一個新款。」為節省批發商的服務費,阿詩開始四出找廠做衫。「透過批發商將設計交俾廠做,隔咗一層,自己搵廠,成本可以慳一至兩成。例如從批發商攞件二百蚊嘅衫,我哋會賣四百蚊,直接搵廠做,成本只係一百八十,咁咪賺埋嗰二十蚊。」阿詩分析。

統一生產線

○九年之前,Cubic有九間鋪,兼賣男女裝等。為方便生產,她決定不賣女裝,「男裝款式較簡單,重視用料,生產上較易控制;而且近年男仔愈來愈貪靚,街上嘅男裝仍以T恤牛仔褲為主,我希望走斯文休閒路線。」其間,她先後關了四間生意較差的分店,節省資源找工廠,試過同時用幾間廠,分布廣州﹑中山及江門。「在內地生產一定要自己去檢驗,但生產線分散,無咁多時間兼顧,試過遲交貨、做錯貨。有次訂咗批鮮紅色布,但布廠送咗棗紅色,加工廠就用批布做咗成批貨出來,咁就蝕咗﹗」阿詩嘆氣。最後,她透過朋友介紹,在虎門包了一間十數人的細廠,派遣一名跟單員工長駐廠房。「包廠可將錯誤減到最少,做錯貨都可以免費改,最麻煩係內地成日停電,搞到遲出貨。」阿詩說。包廠雖方便管理,但每個月都要「硬食」二十萬貨,所以分店要夠多才可散貨。

商場散貨

為節省開店成本,阿詩瞄準商場鋪。「地鋪租貴,仲要花錢花時間裝修,開一間鋪起碼要幾十萬,商場鋪唔使點裝修,最大支出係租金,俾完三按一上,擺少少貨,只要十幾萬,好快便開到鋪。」今年九月及十一月,阿詩分別於銅鑼灣地帶及荃灣悅來坊加開兩間分店。「近年地區商場開始旺,改變咗港人消費模式,好像沙田新城市廣場,吸走咗一班地區客。」阿詩說。商場鋪面積小,Cubic的分店沒有用人形公仔,只是用衣架展示產品。「除了慳地方,還容易轉款,鋪頭有咁多衫褲,就算一日轉三次display都無問題。公仔一般較高大,咁身形較細粒嘅男仔見到就未必會入來。」現在,鋪頭每日都會轉一次擺出來的衣服。每間店只安排一名員工,阿詩傾向請新人,她解釋﹕「試過請喺大公司出來嘅,有啲大公司會叫sales唔好主動sell客,但我哋呢啲細鋪頭,一定要主動銷客。」

夫婦孖咇做生意

訪問時,總是阿詩在回答,丈夫Patrick一直只是陪伴在側。二人如影隨形,無論巡鋪﹑看布料等,都在一起。第一次見阿詩,丈夫還沒到,她講起話沒什麼自信,老重複﹕「我講得唔好,都係等我老公來啦。」有Patrick在旁,她即侃侃而談。二人自中學相戀,拍拖十八年,兩年前才結婚。Patrick開過酒吧,做過保險,○九年阿詩媽媽患病,他便辭工幫阿詩打理生意,成為公司的模特兒兼設計師。大學主修會計的Patrick話不多,他表示﹕「唔一定要係設計師先可以做自家品牌。Cubic走大眾化路線,款式或顏色太特別,一般客人反而接受唔到,不如用自己一個普通用家嘅眼光去改款同配搭,仲貼近市場。」為取得設計靈感,二人經常一起逛街,看時裝雜誌,或到日本、韓國旅行兼取經。「見到件衫靚就會買返來,睇吓可以點加入自己創作。喺雜誌見到靚衫,會撕下來俾廠家睇吓點做。」Patrick補充。他們亦會去深水埗布行發掘新布料,「男裝款式改變不大,唯有喺不同布料嘅配搭及撞色方面下功夫。」現在,夫婦倆做任何決定都會問對方意見,阿詩媽媽去年因病去世後,Patrick便成為她的倚靠,她挨着丈夫甜笑道﹕「全靠媽媽我先有今日,未來我希望在全港各區都有Cubic分店,唔會辜負佢教我嘅所有嘢。」

開業資料10/2002

工具:$20,000裝修:$30,000租金:$96,000*雜項:$15,000總投資:$161,000*三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

營業資料

11/2012

營業額:$120,000

人工:$18,000 △

入貨:$42,000

租金:$40,000

水電:$800

雜項:$1,000

盈利:$18,200

△一全職,一兼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9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