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聯儲第二輪壓力測試:美銀條件性通過 德銀等兩銀行「掛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5123

週三,美聯儲在對31家銀行的壓力測試中,批准28家銀行資本提案,他們可給投資者增加股利和股份回購;美銀獲條件性通過,德銀和西班牙桑坦德銀行未通過。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上週修改了向投資者的資本回饋計劃,本次獲通過。

us-federal-reserve-board-building-oct-28-2014

美聯儲第一階段壓力測試是「定量測試」,在假設的極端情況下,銀行一級資本率應達到相關要求。第二階段壓力測試是「定性測試」,這一階段更為主觀,要求銀行有一套良好的環節,能夠認定風險和準備風險。

上週,美聯儲公佈了2015年第一階段壓力測試結果。模擬的情形是,房價下降25%和股市下跌近60%等極端情形。這項測試旨在確保大銀行能在市場動亂期承受大幅損失,而無需接受納稅人的救助。參與測試的31家銀行均通過了一級資本率至少達到5%的要求。這是美聯儲於2009年開始測試以來,接受測試的 銀行首次全部超過資本最低門檻值。

在美聯儲第二階段壓力測試中,德銀美國分部和西班牙桑坦德銀行美國子公司的資本提案未獲通過,美聯儲認為在「定性評估」中,這兩家銀行存在不足,包括評估損失和識別風險的能力。特別地,美聯儲稱德銀在資本計劃中,存在許多處重大缺陷。這兩家銀行必須重新遞交資本提案,不能給母公司或股東發放超過上年股利規模的股利,也即不可增發股利。上週,華爾街見聞網站曾報導,這兩家銀行可能無法通過壓力測試中第二階段「定性評估」。

除德銀和西班牙桑坦德銀行外,美國銀行的資本提案也只是獲得條件性通過。美銀可以向投資者增加股利發放和進行股份回購,但美聯儲要求美銀重新遞交提案,解決「某些弱項」,如美銀有能力衡量損失和收入。如果未來美聯儲認為美銀遞交的修改提案還不能滿足要求,美聯儲將限制美銀資本發放。2013年,摩根大通和高盛的資本提案也只是獲得「條件性通過」,這兩家銀行在重新遞交資本提案後,均獲得通過。

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初始遞交的股東回報方案沒有達到美聯儲的要求,在極端情況下,資本水平過低。這幾家銀行在上週修改了股東回報方案,本週獲得通過。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摩根士丹利降低了少許股利發放或是股份回購規模。也就是說,這幾家大型銀行僅勉強通過壓力測試,表明美聯儲對銀行監管頗為嚴格。

花旗銀行通過壓力測試。此前,花旗銀行CEO Michael Corbat表示,如果花旗在四年中第三次不能通過壓力測試,那麼他會選擇下台。去年,花旗銀行未能通過壓力測試,自那以後Corbat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確保花旗在本年度通過壓力測試。

美聯儲公佈資本提案結果後,數家銀行宣佈了向投資者的資本回饋計劃。摩根士丹利計劃回購最多31億美元股份,將季度股利提升至0.15美元/股。美國運通計劃回購最多66億美元股份,也將提升季度股利。高盛將季度股利提升至0.65美元/股。美國銀行宣佈擴大股份回購規模,但是稱不會增加股利分配,是美國六大銀行中唯一不增加股利的。

下圖為近幾個月來銀行股走勢。美聯儲公佈第二輪壓力測試結果後,花旗、摩根士丹利盤後股價大幅上揚,漲超3%。

finstock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裡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779

雅虎關閉北京研發中心背後,股東博弈與成本壓力?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87413.html

雅虎關閉北京研發中心背後,股東博弈與成本壓力?

一財網 劉佳 2015-03-18 15:29:00

激進投資者活動的機構組織Starboard Value的Jeff Smith購入了大量的雅虎股份,成為了雅虎的激進投資者,並持續敦促雅虎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他曾致信梅耶爾說,深度裁員有望為公司節約成本10億美元。

開張還不到一個月的雅虎北研新餐廳,或將面臨史上最短的一次開業——因為剛剛邁入20周歲的大型互聯網公司的雅虎,在3月18日做出關閉雅虎北京全球研發中心的決定。

當天,雅虎北京全球研發中心在一份聲明中稱,將整合其業務,與包括雅虎總部在內的其他團隊合並。雅虎方面稱,將“公平、公正地安排受到影響的員工,協助他們度過這個時期”。

而雅虎北研留下300多名在搜索、廣告和個性化服務等人才,成為了國內IT企業的爭搶對象。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小米、美圖、去哪兒、蘑菇街、京東等公司向人才拋出了橄欖枝。

曾聚焦平臺級產品開發

今年的3月2日是雅虎成立20周年的日子。這一天,雅虎CEO瑪麗莎·梅耶爾號召3400名雅虎員工聚集在加州森尼韋爾公司總部,齊聲用嶽得爾民歌的唱法呼喊“Yahoo”音節,創造出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就連納斯達克周一開盤時的鐘聲也換成“Yahoo”的調調。

同一天,位於北京清華同方科技廣場的雅虎北研中心,雅虎北京全球研發中心新餐廳正式運營,並舉辦了一場“唯美食與夢想不可辜負”的慶祝活動。

但半個月後的一則公告,或許來得太過突然。按照雅虎方面的說法,雅虎北研中心將與雅虎總部的其他團隊進行合並。此外,也有員工透露,雅虎對員工提出了“N+4”的賠償,但具體的賠償方案有待進一步確定。

事實上,盡管雅虎目前在中國市場並沒有具體的產品推出,但雅虎北京全球研發中心在雅虎全球的戰略地位卻十分重要。

在官方介紹中,雅虎北研將其研發戰略概括成“核心力量•全球影響”八個字——研發真正的核心技術與產品,成為公司創新的支柱性力量,產品為全世界8億雅虎用戶所使用。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09年6月的雅虎北京全球研發中心,是由美國雅虎公司全權負責運營的研發機構,它承擔了雅虎全球主推的個性化推薦、廣告平臺、智能推薦平臺、雲計算平臺等四個平臺級產品的開發。

此前,雅虎北京全球研發中心創始人兼總裁張晨曾介紹,早年一些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業務基本可以說是“邊邊角角”的地帶,很少有將核心產品或業務重點放在中國區的,這對於招來的很多中國的一流人才來說,絕對是人才的浪費。而雅虎北京全球研發中心已經成為雅虎全球創新引擎,都是聚焦在平臺級產品的開發。

而雅虎北研的團隊,被一位業內人士評價為“Really Smart Guys”,其研發團隊中85%的員工都擁有研究生及以上的學歷,42%的員工都來自中國排名前十的高等學府,20%的員工擁有海外背景。

近年來雅虎北研的研發成果也得到了雅虎總部的認可。例如付費搜索Sponsoredsearch team團隊在2011年,targeting workbench團隊在2012年,Slingstone和Daily Yahoo團隊在2013年,都獲得了雅虎全球的“Super Star”大獎。

裁員背後:股東博弈與成本壓力

在外界看來,雅虎北研關閉的背後,與雅虎CEO梅麗莎·梅耶爾和股東之間的博弈密切相關。

此前,專門進行激進投資者活動的機構組織Starboard Value的Jeff Smith購入了大量的雅虎股份,成為了雅虎的激進投資者(activist-shareholder),並持續敦促雅虎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包括削減成本,剝離其在雅虎日本的股權,專註廣告業務等。他曾致信梅耶爾說,深度裁員有望為公司節約成本10億美元。

在今年1月底,雅虎將持有的15.4%阿里巴巴股份剝離,組建新公司SpinCo;雅虎將保留目前運營的業務外加35.5%的雅虎日本股份。而分拆方案就是由Starboard Value提出,並要求雅虎縮減2.5~5億美元的運營成本。

上述拆分計劃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度才能完成。交易完成後,股東們將以自己的方式把阿里巴巴的股份兌現出來。“如果能夠按照他們自己的方式把市值提現出來,無疑這個新公司會是成長最快的創業公司”,梅耶爾在財報會議上說道。

事實上,自從2012年主導雅虎以來,梅耶爾一直承受著削減成本的巨大壓力,伴隨於此的是過去幾年間不斷的全球裁員。與此同時,雅虎的財報也並不算靚麗。今年年初,雅虎公布的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財報顯示,雅虎第四季度營收為12.5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2.66億美元下滑1%;該季度凈利潤為1.6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3.48億美元下滑52%。

外界猜測,梅耶爾希望上述拆分交易完成時,把雅虎的核心業務打造成一個更加節約成本的構架。

此次雅虎北研的裁員,也被視作是其全球裁員計劃中的一部分。公開數據顯示,自2012年以來,雅虎已經持續在其遍布的66個國家和地區低調裁員。2008年至2012年的四年間,雅虎裁員人數達到了6000人。就在上個月,雅虎剛剛在加拿大進行一輪裁員。

而從雅虎北研關閉,到此前Adobe關閉中國研發分公司,微策略、紅點、Zynga、諾基亞、思科等先後對中國業務進行了調整。而留下的人才也成為了國內IT企業的爭搶對象。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小米、美圖、去哪兒、蘑菇街、京東等公司向他們拋出了繡球。

編輯:邊長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365

中信銀行(0998):年報業績符合預期,凈息差依然有下行壓力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700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23 17:12 編輯

中信銀行(0998):年報業績符合預期,凈息差依然有下行壓力
來源:申萬研究

投資要點

年報業績符合預期:中信銀行上周五公布中報業績。2014年貸款余額同比增速達到13%,存款余額同比增速達到7%。凈利息收入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1%和5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達到407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87元,符合我們的預期。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由8.78%和11.24%分別提升至8.93%和12.33%,未來350億優先股的發行將進一步提升資本充足率至13.5%。

凈息差依然有下行壓力:雖然同業利差顯著提升,但是公司凈息差仍然同比下滑了20個基點至2.40%,主要原因在於其存貸利差的收窄。依靠其集團背景,公司類貸款在總貸款中占比達到75%,高於行業70%的平均水準,其中小企業貸款僅占比8%,遠低於民生招行等其他股份制銀行,這使得公司貸款議價能力較弱。與此同時,由於缺乏廣泛的營業網點,低成本的活期存款占比僅39%,低於行業45%的平均水準。由於降息周期中存貸利差將進一步下滑,預計公司凈息差將繼續承壓。

較低的撥備水準將制約未來盈利增長:在經濟下滑背景下,公司不良余額較2013年末增加80億元至280億元,不良率上升0.27個百分點至1.40%。撥備覆蓋率下滑25個百分點至181%,位於行業最低水準。額外的撥備壓力也將制約其未來盈利增長。

維持減持評級:基於降息,我們下調公司2015和2016年EPS至0.87/0.90元,對應凈利潤同比增速0.3%/3%。目前公司股價對應0.75倍2015年PB。我們維持公司目標2015PB0.70倍,將目標價由5.71港幣下調至5.53港幣,意味著8%的股價下行空間,維持減持評級。


(註: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看法,僅供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765

逆市新高背後 小公司面臨怎樣估值壓力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72

本帖最後由 WENBEN 於 2015-5-11 10:26 編輯

逆市新高背後 小公司面臨怎樣估值壓力
作者:陳嘉禾

本周的市場,可以說給了新入市的投資者一次實實在在的風險教育。全周上證綜合指數下跌5.3%計236點,市場僅在周五有所反彈。

但是,盡管市場看起來非常慘烈,一些小公司股票卻叠創新高。

本周,創業板綜指上漲4.8%,中小板綜指微升0.9%。盡管中證500指數下跌3.2%,但其跌幅也小於中證100指數的4.6%、上證50指數的4.3%、以及滬深300指數的4%。

問題是,藍籌股和小公司股票之間的估值差,已經達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目前,根據Wind咨詢統計的數據,滬深300指數的PE(市盈率)估值為15.7倍,中證100指數為13.2倍。

但同時,創業板綜指為110.7倍,中小板綜指為67.7倍,中證100指數則為58.8倍。

有經驗的投資者可以發現,以上小公司股票指數的估值,均已達到、甚至超過了2007年A股大泡沫時代,整體市場指數的同口徑估值。

那麽,估值過高會帶來怎樣的問題呢?

確實,如果股票的供應不會增加,那麽,場內的股票就可以像絕世藝術品一樣,賣出非凡的價格。

事實上,在收藏品市場,價格動輒數億的名家字畫,也並不罕見,即正是由於其供應不能繼續增加所導致。

但問題在於,公司的股票並不同於收藏的字畫,其供給從理論上來說是源源不斷的。如果假設社會的潛在風險回報率和名義GDP增速一樣、在9%的區間附近,那麽就意味著以100倍市盈率、即1%的回報率售出所持股份的股東,可以以9%的回報率、即11倍左右的PE估值,重新組建一家新的公司,之後再將其股份在二級市場出售。

當然,這種二級市場資本抽出、重新投入生產、最後再在二級市場出售的周期,也許會耗費比較長的時間。

但是,這種過程終將導致二級市場的估值不可能長期維持在畸高的水平上。而註冊制的推進,也無疑會加快這種進程。

一組申萬風格指數則從歷史的角度,說明了長期購買高估值和低估值股票所能帶來的差異。

從1999年底的基數1,000點開始計算,申萬低市凈率指數、中市凈率指數、高市凈率指數目前分別收於7,013點、5,471點、2,418點,而申萬低市盈率指數、中市盈率指數、高市盈率指數則分別收於6,930點、4,334點、2,185。

可以看到,在15年的歷史中,低市盈率、低市凈率的股票組合,持續跑贏了高市盈率、高市凈率的股票組合。

盡管過去幾年的A股市場,由於小公司估值的擡升,導致大部分投資者認為市場極易戰勝、估值高低並不重要,但客觀存在的歷史規律不可能被改變。

可以預見到,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小公司的股票價格會持續受到其更高的估值的壓力,而戰勝市場綜合收益率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來源:信達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433

35城庫存連降2月:深圳供不應求 天津去化壓力仍大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8534.html

35城庫存連降2月:深圳供不應求 天津去化壓力仍大

一財網 林小昭 2015-05-15 16:20:00

從35個城市的具體數值看,煙臺的存銷比數值最高,按目前的去化速度,要消化庫存要超過3年以上。天津作為二線城市,去化速度已從3月份的28.6個月下降到4月份的27.5個月,不過其去庫存壓力仍然較大。此外,西安、蘭州這些二線城市的去化壓力也比較大。

“3·30”新政之後,樓市開始呈現明顯回暖的趨勢,一線城市的影響最為明顯。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5月14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4月底,該院監測的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26437萬平方米,環比下降0.6%,同比增長11%。4月份整體市場成交相對比較活躍,這使得庫存繼3月份出現下滑後繼續減少。

這35個城市包括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長春、沈陽、天津、太原、濟南、青島、南京、蘇州、杭州、寧波、合肥、南昌、長沙、福州、廈門、貴陽、南寧、西安、蘭州、西寧共20個二線城市;淮南、馬鞍山、濟寧、煙臺、常州、南通、溫州、九江、荊門、茂名、北海共11個三線城市。

分類來看,一、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分別為3668、18507和4262萬平方米,環比上升分別為1.3%、-1.1%和0.3%,同比增幅分別為21%、9.6%和9.6%。

在反應去化壓力的存銷比方面,4月份,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為15.4,這也意味著市場需要用15.4個月的時間才能消化完這些庫存。2015年3月,該存銷比數值為15.5個月。這說明4月份去庫存的速度有所加快,這與市場成交行情相比3月份開始好轉有直接關系。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王曉燕分析目前的存銷比數值大致相當於2014年4月份的水平,說明本輪降溫周期大致經歷了12個月。回顧2014年的房地產市場走勢,4-5月份恰是房價由漲到跌的時間。“因此從經驗值判斷,目前存銷比的數字含義是明確的,即房價基本上已走出下跌區間,進而步入了止跌反彈的通道中。”

這其中,一、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分別為11.6、15.5和21.1個月。相比2015年3月份11.4、15.7和20.5個月的數值而言,一線城市和三線城市的庫存去化速度略有放緩。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4月份一線城市存銷比的增加與4月份很多房企推盤力度加大有關,這也說明房企對後市發展比較樂觀。在5月份央行降息之後,樓市的庫存也可能進一步增加。“但這並不是說市場不買賬,而是因為在市場回暖之後,房企推盤的力度會進一步加大。”

4月份,開發商推盤節奏明顯加快。以深圳為例,根據中原地產監測顯示,4月份深圳全市共有24個項目開盤或加推,供應3916套共40萬平方米住宅,尤其是4月最後一周,11個項目集中入市,使得新房市場氣氛迅速回暖。4月入市的項目開盤情況較2、3月有明顯好轉,半數項目開盤銷售率都在九成以上,開盤即“日光”的項目更是達到6個。

從35個城市的具體數值看,煙臺的存銷比數值最高,按目前的去化速度,要消化庫存要超過3年以上。天津作為二線城市,去化速度已從3月份的28.6個月下降到4月份的27.5個月,不過其去庫存壓力仍然較大。此外,西安、蘭州這些二線城市的去化壓力也比較大。

近年來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迅猛擴張的一家閩系上市房企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該公司近兩年曾到天津、西安等城市考察後發現,這些城市的區域經濟發展很不錯。但在房地產發展方面,供過於求太嚴重,土地供應量太大。“我們判斷這些地方未來有一定的風險,所以就沒進入這些市場。”

相比之下,深圳、合肥、南昌、南寧和南京的存銷比較小,而作為一線城市的深圳存銷比數值最低,為7.4個月,預計後期深圳房價仍有相對較大的漲幅空間。

報告分析,隨著5月11日央行2015年的第二次降息,供需雙方入市節奏將繼續加快。政策疊加效應將繼續釋放,包括二套房貸政策的放寬、公積金貸款額度的提高等。在去庫存周期收窄後,房價上漲的邏輯將更清晰,5月份市場基本面也將繼續改善。

編輯:楊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26

中国前28大银行压力测试:坚挺 邓小闲

http://xueqiu.com/1591336017/46151593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8家银行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即便在GDP增速降至4%、不良贷款率上升400%的重度压力情况,银行体系对宏观经济冲击的缓释能力依然较强,银行体系资本充足率也可保持在10.5%以上。

信 用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显示,在整体不良贷款率上升400%的重度冲击下,银行体系的资本充足率将从13.02%下降至11.31%。其中,大型商业银行下 降1.88个百分点,中型商业银行下降1.46个百分点,小型商业银行下降0.97个百分点。对于7个重点领域信用风险敞口,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冲击下, 银行体系的整体资本充足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即使在重度冲击下,资本充足率也不低于10.5%。

这一压力测试结果发表于5月29日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5》上,这也是央行主持的年度例行压力测试。

不过对比2014年,此次参与压力测试的银行从17家增加到28家,首次把城商行和农商行纳入。

上 述压力测试报告提到,此次测试对银行也有了重新分类。28家银行是截至2014年末中国总资产在4000亿元以上所有银行。其中总资产在6万亿元以上的被 称为大型商业银行,此次共有6家,中国邮储银行2014年末总资产达到6.3万亿元,顺利跻身大型银行之列。其它5家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 设银行和交通银行。

总资产在1万亿元至6万亿元之间的12家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

总资产在1万亿元以下的10家: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天津银行、重庆农商行、北京农商行、成都农商行和上海农商行。

此 外,压力测试的情景设定则与往年一致,选择GDP增长率、M2增长率、房价降幅和CPI涨幅4个压力指标来表征宏观经济下行的情景,冲击结果则全部显示为 资本充足率的变化,即GDP等各因素变化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比如:GDP增速降至6.5%为轻度冲击、降至5.5%是中度冲击、降至4%为重度冲击;银 行不良贷款率上升100%、250%、400%分别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冲击。

央行称,总体测试情况看,银行体系对信用风险的抗冲击能力较 强,其中重度冲击对银行体系的影响较大,但冲击后的银行体系资本充足率水平仍较高,28家银行中,而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冲击下,资本充足率仍能保持在 10.5%以上的银行分别为22家、17家和15家。(金改实验室)

这是官方报告,悲观者依然会说不可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562

創業壓力好大?讓天體物理學蟲洞假說給你點靈感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627/150090.html

黑馬說:劉慈欣科幻作品《三體》近年持續大熱。作為劉力薦的天文學通識讀物,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星際穿越》一書,被認為是繼史蒂芬·霍金《時間簡史》之後,該領域全球最值得關註的里程碑式著作。雖然蟲洞及穿行蟲洞迄今仍屬科學猜想,但作者就此展開的論證過程或將令讀者腦洞大開。

文 | 基普·索恩
編輯 | 齊介侖

 
天體物理學中的蟲洞一詞是由我的導師約翰•惠勒提出的,靈感來自蘋果中的蟲洞(見圖 13-1)。

對於一只在蘋果上爬行的螞蟻來說,蘋果的表面是它的整個宇宙。如果蘋果中有一個蟲洞,那麽這只螞蟻從蘋果的頂部到達底部會有兩條途徑:沿著蘋果的表面(也就是螞蟻的宇宙),或者穿過蟲洞。蟲洞這條路顯然更近,它是螞蟻從自己宇宙中的一點到達另一點的捷徑。

蟲洞穿過了蘋果那鮮美的果肉,而這果肉的部分不屬於螞蟻的宇宙。對於生活在二維宇宙中的螞蟻來說,蘋果內部是三維的超體或高維超空間。蟲洞的壁可以被視為螞蟻二維宇宙的一部分,因為蟲洞的壁和螞蟻的宇宙擁有同樣的維度(二維),並且在蟲洞的入口處與這個宇宙(也就是蘋果的表皮)是相連的。在另一種觀點中,蟲洞的壁也不是螞蟻宇宙的一部分。
 
C:\Users\anastasia\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810479916\QQ\WinTemp\RichOle\VX][P@ZJ0MQCQ@{LDD5JJ$X.png
 圖 13-1
 
福拉姆、愛因斯坦、惠勒,蟲洞理論縱向叠代中

 
1916 年,也就是愛因斯坦剛剛把廣義相對論的物理定律公式化之後的那一年,維也納的路德維希•福拉姆(Ludwig Flamm)發現,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方程的一個解可以描述蟲洞(盡管路德維希那時還不把蟲洞稱為“蟲洞”)。

現在我們知道,愛因斯坦方程的很多種解都可以描述不同形狀和性質的蟲洞。但是,路德維希•福拉姆的蟲洞解描述的是其中唯一一個嚴格球對稱並且其中不含任何引力物質的蟲洞。

如果我們截取福拉姆蟲洞(Flamm’s Wormhole)的中央切片,那麽它和我們的宇宙(膜)都將是二維的而不是三維的。如果從三維超體中觀察我們的宇宙和蟲洞,那麽我們會看到類似圖13-2左側部分的景象。


C:\Users\anastasia\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810479916\QQ\WinTemp\RichOle\9E}Z%H2(OF@)~B@SPXCQTB3.png
圖13-2
 
由於圖片中的宇宙比我們的宇宙少一個維度,所以我們就得想象自己也是二維生物,並且只能在圖中所示的曲面上或者二維的蟲洞壁上行動。那麽這時,由 A 點到 B點將有兩條路徑,較短的路徑是沿著蟲洞的壁運動,並且穿越蟲洞由 A 點到達 B 點(圖中藍色虛線);而較長的路徑是沿著彎曲的二維曲面,也就是現在假想的宇宙,繞個大圈最終由 A 點到 B 點(紅色虛線)。

當然,我們的宇宙實際上是三維的,圖13-2左半部分中表現蟲洞入口曲率變化的同心圓,在現實宇宙中其實是一系列嵌套在一起的同心球殼(如圖13-2右半部分所示)。如果你沿著藍色虛線從A點進入蟲洞,那麽你會發現球殼將變得越來越小。盡管這些球殼是內層嵌套的,但它們的尺寸會停止變化。再之後,在你離開蟲洞走向B點時,球殼又會變得越來越大。

在福拉姆發表他的研究結論之後的 19 年里,物理學家們幾乎沒有註意到他關於蟲洞的研究,盡管這一關於愛因斯坦方程的解是如此令人震驚。而後在 1935 年,愛因斯坦本人和同領域的物理學家內森•羅森(Nathan Rosen)在不知道福拉姆研究結論的情況下重新得到了福拉姆 19 年前得到的解,研究了福拉姆蟲洞的性質,並且探討了此類蟲洞在真實宇宙中存在的意義。其他物理學家當時也沒有意識到福拉姆的研究結論,開始把福拉姆蟲洞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Einstein-Rosen bridge)。

通常,人們很難僅僅根據愛因斯坦方程的數學形式就理解它的所有理論預言,其中福拉姆蟲洞就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在 1916—1962 年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物理學家們一直認為,蟲洞應該是靜態的、永恒不變的,但後來約翰•惠勒和他的學生羅伯特•富勒(Robert Fuller)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他們在數學上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最後發現,蟲洞會誕生、膨脹、連通和死亡,如圖 13-3所顯示的那樣。


C:\Users\anastasia\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810479916\QQ\WinTemp\RichOle\3]AI)W{828HW0I{`P~4P)78.png
圖13-3

圖13-3的圖a表示的是,最初,我們的宇宙有兩個相互獨立的奇點。隨著時間的流逝,兩個奇點終於在宇宙的高維超空間里面相互連通,創造出了蟲洞(見圖 b)。然後,蟲洞的周長不斷膨脹生長(見圖 c 和圖 d),然後蟲洞又開始收縮斷開(見圖 e),最後留下兩個獨立的奇點(見圖 f)。誕生、膨脹、收縮和斷開的整個過程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的,任何東西都無法在這麽短的時間里從蟲洞的一端穿越到另一端,即便光也不行。任何嘗試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穿越蟲洞之旅的人或物,都將在蟲洞斷開時被毀滅。

這是無法逃脫的命運。如果宇宙曾經不知何故地產生了一個不包含任何引力物質的球形蟲洞,那麽它將遵循上面描述的步驟走完一生。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物理定律就是這麽預言的。

惠勒並沒有因為這個結論而灰心。相反,他很高興。他認為,奇點(空間和時間無限彎曲的地方)是現有物理定律的“危機”,而危機正是極好的導師。如果我們明智地去尋根究底,那麽便可以在極大程度上領悟物理定理。
 

修訂朋友科幻小說給我的啟發
 

時間快進大約1/4世紀,也就是1985 年5月。

卡爾•薩根給我打電話,讓我評論一下他新寫成的小說《超時空接觸》中關於相對論的描述是否科學準確。我很高興地答應了,因為我們是很好的朋友,並且我想這本書一定很有意思。另外,我還欠他個人情,因為是他介紹我認識了琳達•奧布斯特。

卡爾把他新書的初稿發給了我,我讀了之後非常喜歡。但在我看來,書中有一個問題:在這部小說里,卡爾把女主角埃莉諾•阿羅維(Eleanor Arroway博士從太陽系送到了織女星——是通過一個黑洞傳送過去的。但據我所知,人類是不可能通過黑洞從太陽系到達織女星或者宇宙其他任何地方的,因為在進入黑洞的視界後,埃莉諾•阿羅維博士將被奇點殺死。如果想快速到達織女星,那麽我們的女主角需要的是一個蟲洞,而不是黑洞。而且,這個蟲洞不會斷裂,是一個可以穿行的蟲洞。

所以我問自己,到底怎麽做才能讓福拉姆蟲洞不斷開呢?怎樣才能保證福拉姆蟲洞保持打開且連通的狀態,以讓我們穿行過去呢?通過一個假想的實驗,我找到了答案。

假設你有一個像福拉姆蟲洞那樣的球形蟲洞,但與前者不同的是,它不會斷開。然後,你可以沿著蟲洞的徑向發射一束光。因為這束光的所有光線都是沿著蟲洞的徑向前進的,所以這束光線在蟲洞中的形狀應該如圖 13-4所演示的那樣。在進入蟲洞的時候,光束會匯聚起來(光束的橫截面變小),而當光束從另一端離開蟲洞的時候,光束又會發散開來(光束的橫截面變大)。蟲洞對光線的作用是發散的,類似於一個凹透鏡。
 
C:\Users\anastasia\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810479916\QQ\WinTemp\RichOle\R0HSZ}UJ``QK%6P]UEX~7V7.png
圖 13-4

我們知道,引力體(例如太陽或黑洞)會將光線向內彎曲(見下圖),而不能將光線向外彎曲。若想將光線向外彎曲,那麽作為透鏡的引力體需要具有負質量才行(當然負能量也是可行的,因為愛因斯坦的質能守恒方程告訴我們,質量和能量是等效的)。

C:\Users\anastasia\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810479916\QQ\WinTemp\RichOle\6)%@OAZNO]T310QM3$)H%8P.png
圖13-5
 
基於上面這些基本事實,我得到了以下結論:

任何可穿行的球對稱蟲洞一定是由某種具備負能量的物質支撐著的。這些物質的能量至少要和光束(或者其他以近光速運動的物體)穿行蟲洞時所承受的負能量相當。(在相對論物理定律里,能量的概念比較奇怪——一個人所測量到的能量取決於他的運動速度和方向。)我把這種具有負能量的物質稱為“奇異物質”(exotic matter)。(後來我才知道,其實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任何蟲洞,無論球對稱與否,如果想要保持可穿行的性質,其內部必須填充奇異物質。這個結論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丹尼斯·甘農(Dennis Gannon)教授在1975 年證明的一個理論的推論。由於我的一些疏忽,當時我並不知道甘農教授的這一理論。)

令人驚異的是,現有的理論表明,奇異物質是可以存在的,當然這要歸功於量子物理里面那些奇怪的法則。物理學家們甚至在實驗室里制造出了極少量的奇異物質——實驗是在距離極近的兩個導體板之間實現的。這個效應被稱作卡西米爾效應(Casimir effect)。但是那時(1985 年)的我還不是非常清楚蟲洞是否可以抓住足夠多的奇異物質以保持自身的連通,所以我還做了其他兩件事。

第一,我寫信給卡爾,建議他把書中“通過黑洞把埃莉諾·阿羅維博士送到織女星”中“通過黑洞”的部分改成“通過蟲洞”。信中我還附上了一份描述蟲洞的相關計算。這份計算顯示,可穿行蟲洞內必須填入“奇異物質”。卡爾接納了我的建議(並且把我有關蟲洞的方程加在了他小說的致謝里面)。從此,蟲洞正式出現在現代科幻領域,比如小說、電影和電視劇等。

第二,我與我的兩名學生馬克·莫里斯(Mark Morris)和烏爾維·尤爾特塞韋爾(UlviYurtsever)一起發表了兩篇關於“可穿行蟲洞”的科技文章。在這兩篇文章中,我們向物理界同行們提出了一個問題:通過結合量子定律和廣義相對論物理定律,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是否可以在蟲洞中放入足夠多的奇異物質來使之保持連通?

這促使物理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直到今天為止——大約30 年過去了——這個問題依然沒有答案。絕大部分研究結果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可穿行蟲洞”也許不可能存在。我們離最終的答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關細節請閱讀我的物理學同事艾倫·埃弗里特(Allen Everett)和托馬斯·羅曼(Thomas Roman)合著的《Time Travel and Warp Drives》一書。
 
電影《星際穿越》,基於理論猜想的演繹
 
在電影《星際穿越》中,庫珀說,蟲洞不是一個可以自然發生的物理現象。

我完全同意他的觀點。即便物理定律允許可穿行蟲洞的存在,在真實的宇宙中也是非常不可能的。我必須承認,這里所描述的可穿行蟲洞的存在性與相關性更多的是猜想,連基於現有科學理論的推測都算不上。

為什麽我對蟲洞的自然產生如此悲觀?因為我們沒有看到宇宙中的任何天體在它們“變老”的時候變成蟲洞。相反地,天文學家們看到了許多大質量恒星在耗盡核燃料時塌縮成了黑洞。

另一方面,人們有理由期望蟲洞以“量子泡沫”的形式自然地存在於亞微觀尺度上(如圖13-7所示),這個量子泡沫是一個假想的蟲洞網絡,泡沫會持續不斷地在出現和消失之間波動,而這種波動的方式被我們目前還不是非常清楚的量子引力理論所控制。

在任何一個給定的時間內,泡沫是隨機的。這就意味著,這個泡沫會在一定的概率下呈現出一種形式,同時也會在一定的概率下呈現出另一種形式,而且這些概率是連續變化的。另外,這個量子泡沫非常非常小,泡沫中蟲洞的典型長度是所謂的普朗克長度,即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1 厘米,也就是原子核直徑的萬億億分之一。實在是太小了。


\ 
 
回到 20 世紀 50 年代,約翰•惠勒就已經給出了關於量子泡沫的有力論證,但現有證據表明,在量子引力的理論框架下,很多機制會降低量子泡沫的波動幅度,甚至抑制量子泡沫的產生。

如果量子泡沫確實存在,那麽我希望有一個自然過程能夠讓蟲洞從普朗克長度長到人體的尺度,或者更大。這或者就發生在宇宙的極早期,在宇宙極快速“暴漲”膨脹的時候。但是物理學家們並沒有看到任何證據可以表明這種自然增大能夠或已經發生。

另一種產生自然蟲洞的機制就是宇宙的大爆炸創世,但這個可能性極小。我們可以設想可穿行蟲洞在宇宙大爆炸時期本來已經產生,但是這個設想是非常不可能的。之所以說設想,是因為我們對宇宙大爆炸並不了解;之所以說不大可能,是因為在我們所知道的大爆炸中沒有一樣能夠提供形成可穿行蟲洞的線索。

一個超級發達的文明是創造出穩定的可穿行蟲洞的唯一希望,但這要面對太多的困難,所以我依然持悲觀態度。

在一個沒有可穿行蟲洞的空間中制造可穿行蟲洞的可行途徑是:把它從量子泡沫(如果量子泡沫存在的話)中提取出來,放大到人類尺寸,甚至更大,然後向蟲洞中添加奇異物質以保持這個蟲洞的連通。這些步驟,甚至對於超級發達的文明來說,都是一項艱難的任務。當然,這也許僅僅是因為我們不理解如何運用量子引力理論來控制量子泡沫,並提取當中的蟲洞,也不知道早期的放大過程。當然,我們目前對奇異物質的性質也不很了解。
乍看上去,制造一個蟲洞好像很簡單(見圖 13-8)。只要把我們的宇宙膜(我們的宇宙)向著超體的方向推出去,創造出一個小錐體(見圖 a),然後把我們的宇宙繞著超體折疊起來(見圖 b),接著在錐體正下方折疊起來的平直空間上開一個小洞,再在錐體的尖端開一個小洞,最後只要再把這兩個小洞縫起來(見圖 c),一個蟲洞就誕生了。哈,就是這樣!


C:\Users\anastasia\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810479916\QQ\WinTemp\RichOle\ICLY(24NS0GE$[IT[U[G}%I.png
圖 13-8
 
在電影《星際穿越》中,羅米利(Romilly)用一張紙和一支筆演示了我剛才陳述的創造蟲洞的方法(見圖13-9)。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個過程非常簡單,就是玩玩紙和筆,但是如果這張紙就是我們的宇宙膜,創造者是生活在我們宇宙膜上的文明,所有操作只能在我們的宇宙膜內完成,那麽這個過程將無比艱難。


C:\Users\anastasia\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810479916\QQ\WinTemp\RichOle\HGZ_8`KNJ}8FK(IIFKKN_EE.png
圖 13-9
 
實際上,除了第一步——在空間中向高維度的方向推出一個錐體(我們只需要一個非常致密的天體,例如中子星)——我根本不知道其他步驟如何實現。如果想接著在我們的宇宙中打孔的話,唯一的途徑就是借助量子引力理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禁止我們在宇宙中打孔的,所以如果想在宇宙中打孔,唯一的方法就是尋找廣義相對論失效但量子引力統治的區域。對於我們來說,這一認知幾乎為零。
\ 
版權聲明:本文摘編自《星際穿越》一書,作者基普•索恩亦為同名電影《星際穿越》唯一科學顧問,編輯齊介侖,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中國股災引出另一個蝴蝶效應,全球原物料市場跟著大跌,原物料生產國經濟也大受衝擊,影響匯價走勢,新興國家風暴隱然成形,下次世界衰退,將是「中國製造」?

今年六月十二日,一位中國湖南長沙的股民,以四倍槓桿的場外配資,將全部家當買入中國中車的股票;不料連續兩根跌停,輸光了一七○萬人民幣的本金,選擇以跳樓結束生命。

這一跳驚醒了中國證監會,於是採取一連串整頓槓桿融資活動的措施,意外戳破中國股市泡沫,六月十六日起,深滬股市連續暴跌,短短三周之內,上證下挫三五%,深證下跌逾四成,中國股市市值一口氣跌掉三兆美元,這是史上股市市值最大的一次蒸發。

但中國股市暴跌,意外引出另一個蝴蝶效應,全球原物料市場也跟著大跌,衝擊原物料生產國經濟,又進一步影響匯價走勢,影響了新興國家的出口及外匯存底,新的新興市場風暴正隱然成形。

未爆彈:拉丁美洲 威力不輸希臘、陸股根據統計,從六月十六日到七月九日中國國務院合組救市國家隊採取「暴力救市」手段,連公安都出面抓股市禿鷹,這段期間,全球鐵礦石價格 暴跌二一.二%,一口氣跌破五十美元關卡;倫敦銅期貨也大跌八.一%;油價直直落,北海布侖特原油重挫一一.六%;澳幣下跌四.二%,最低見到○.七三 二;紐幣更是大跌五.二%,最慘跌到○.六四九,是這些年罕見的新低匯價。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股災撼動全世界經濟,中國已是經濟規模逾十兆美元的經濟大國,十年前中國的經濟規模只占全球五%,如今快速上升到一四%,近一年中國對全球經濟成長貢獻更超過三分之一,這個比重遠遠大過二○○八年的金融海嘯之前。

舉例來說,像拉丁美洲正面臨「三C」撞擊——分別是中國(China)、商品(Commodity)及貨幣 Currency)。拉丁美洲過去十年的蓬勃發展,完全是中國帶動鐵礦石、銅及糧食等需求的衝高,但隨著中國建築業降溫,各項公共建設已從高峰期回落,意味了中國流向拉丁美洲的資金正在減少,CNN Money網站最近預告拉丁美洲可能成為下一張骨牌,波多黎各債務危機就是一個訊號彈。

這個訊號彈,指的是波多黎各政府累積持續上升的債務未還,而導致的金融危機,其公共債務規模超過七二○億美元,政府債務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已超 過七○%,過去波多黎各債券殖利率高,是美國基金經理人的最愛,這次危機浮出枱面,波多黎各債已被信評公司調降與希臘債同樣等級。波多黎各也是美國的境外 領土,怪不得被拿來與希臘危機及中國股災並列。

中國貿易夥伴剉咧等 原物料難逃熊市中國經濟成長影響貿易夥伴國,尤其是商品原物料的暴跌傳導力量大,例如,鐵礦石價格直直落,澳洲經濟首當其衝。一○年中國一年使用九.四億 噸鐵礦石,其中有六億噸來自進口,過去中國是世界工廠,鐵礦石價格一日三市,如今變成跌跌不休,直接影響了澳洲經濟,過去澳幣最強勢的時候可以兌換一.一 ○七美元,如今跌到○.七三二。

鐵礦石價格跌破五十美元大關,乳製品需求同樣不振。紐西蘭的恆天然是全球最大乳製品出口商,旗下有一.三萬名紐西蘭乳農,但最近一次的乳製品拍賣價格重挫 一○.七%,是近來連續拍賣的第九次下跌,乳業加工是紐西蘭最重要的經濟主力,乳品價格直直落,重挫了紐西蘭經濟。最近橡膠業價格急跌,也衝擊到泰國與馬 來西亞經濟。

著名的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新興市場主管夏瑪(Ruchir Sharma),在紐約接受彭博資訊訪問時表示:「忘掉那些鞋子、玩具和其他商品吧!中國下一個銷往世界的最大出口產品是:衰退!」「下次世界衰退,將是 中國製造!」「未來幾年,中國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病源。」話說得簡潔有力,但也讓大家膽戰心驚。

夏瑪預測,中國GDP成長率接下來五年恐僅剩四%至五%,是近年來的一半,中國在金融海嘯後,為了追求成長,造成史上最大的信貸潮,這個瘋狂舉債衍生了更大的問題,未來五年爆發金融危機的機率高達七○%,而經濟成長百分之百會減緩。

他指出,中國未來幾年經濟成長減緩,會把全球經濟拖低到二%以下的水準,這將是五十年來,第一個不是美國帶頭的經濟衰退。

夏瑪認為,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全球經濟成長曾在五個不同時期掉到二%以下,最近的一次發生在○八年的金融海嘯,而且每次的衰退都和美國經濟的萎縮同時發 生,今年中國經濟保七困難,這會是中國一九九○年以來最低的水準,表示中國轉型到新成長模式的過程,將遭遇「重大困難」,是未來全球經濟的最大風險。

夏瑪提醒,要避開中國股市及依賴中國經濟推動成長的國家,如巴西、俄羅斯、南非、紐澳及眾多中南美洲國家,他指的是依賴中國經濟推動成長的國家,其實意味了原物料市場的熊市,可能會持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全球原物料市場遭逢罕見的跌勢,過去一周(到七月二十日為止,下同),油價單周下挫三.五%,西德州原油再度面臨五十美元關卡考驗。

貴金屬市場也有很大變化,金價單周下跌二.三%,寫下一一○六美元新低,如果從一一年最高點一九二三.七美元起算,在過去三年已重挫四成,而且,美國升息 在即,金價跌破一○○○美元大關應指日可待。白銀則跌破十五美元支撐,單周下跌一.六%,過去一個月之間,從十七.一六美元跌到十四.七美元,已急挫一 四.三%。最慘的是白金的價格,如果從二一一五美元的最高價來算,已重挫逾五成以上,跌破一○○○美元,這已是多年沒有發生的事了。

軟硬商品跌跌不休 金價恐直探八百美元《華爾街日報》報導,投資人預期金價不太可能回升,持續賣出黃金,日前一名紐約投機客在COMEX(紐約金屬交易所)向市場拋售十四億 美元黃金期貨,這個消息的震撼程度,遠遠大過中國公布黃金儲備從○九年的一○五四公噸至今年六月增加到一六五八公噸,六年之間增加六○四公噸,數字遠低於 市場預期,加重了黃金的賣壓。

另一個黃金大戶印度,則受制於外貿逆差持續擴大,六月貿易赤字一○八.三億美元,比五月又上升了四%,影響印度的購金實力。六月印度黃金進口十九.七億美元,衰退一九%,這是連續三個月的下滑。

中國與印度是黃金最大購買國,現在都顯得無力,但最主要的是預期黃金下跌壓力及美國可能升息,將帶動美元及債券殖利率上升,黃金的吸引力將下降,國際商品分析師甚至預測黃金可能直探八○○美元。

除了貴金屬踩不到底外,其他金屬也是跌跌不休,鐵礦石價格大跌,影響了整個鋼鐵產業,作為不銹鋼原料之一的鎳價,上周出現一一四七五美元的低價,如果從最高價五一八○○美元起算,跌幅高達七七.八%,其他如銅價也徘徊在五三○○美元左右的低檔,鋁價也是急探新低。

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鋁業股價,今年從十七.○三美元急跌到十.五美元,波段股價下挫三三.五%,公司預估今年鋁金屬供應將比全球需求多出七十八萬噸,較之 前預測的四十萬噸幾乎多增加一倍。美國鋁業從一九九三年起進軍中國市場,是中國主要鋁產品進口廠商,如今中國需求趨緩,很多鋁製品廠商紛紛關門,倫敦金屬 交易所第二季的鋁期貨價每噸一七八八美元,持續創新低走勢。

除了硬商品下跌外,軟商品也無法倖免,上周小麥急跌四.七%,出現每英斗五三二.七五美分的新低價;小麥從最高價一○七三美分跌下來,跌幅已達五成;玉米 從八○六美分跌到四○五美分,也跌了近五成;價格比較硬朗的黃豆,上周下跌三.八%,假如從最高價一七九四.七五美分跌到一○○六.二五美分來算,跌幅也 有四三.九%;其他軟商品如糖價從三十六.○八美分跌到十一.八五美分,已跌掉三分之二;棉花一度大漲到二二二美分,目前在六十五美分左右,距歷史高價已 經很遙遠了。

最近影響市場的伊朗與「六強」達成廢核協議,伊朗恢復石油出口。伊朗是原油生產大國,在石油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再度加入市場,又對市場帶來雪上加霜的效 果,目前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拉克石油產量都創歷史新高,美國業者也增加頁岩油的油井口數,動見觀瞻的石油期貨率先反映,西德州輕原油二○一六年十二月的期貨 已跌破每桶六十美元,創了石油期貨合約價的最低紀錄,過去石油期貨合約一直在八十至一○○美元之間,由此可看出油價跌勢可能會很久。

新興國家外匯存底急降 衝擊經濟體系這是個原物料全面下跌的走勢,首當其衝的是原物料生產國的經濟,最明顯的是匯價走跌。

除了澳幣、紐幣創新低外,巴西里拉最低到三.三一兌一美元,加幣與美元貶破一比一之後,最近從一.二一二急貶到一.三,這是金融海嘯以來最低的匯價。而油 價再跌,俄羅斯盧布的貶值壓力也加大了,南非幣兌美元一直保持在一比十二的低檔,亞洲的原物料生產國最近幣值也急貶,印尼盾出現一三五三二兌一美元新低, 泰銖最低到三十四.五,馬幣到三.八三二,這些原物料生產國在匯價上競貶,仍無力扭轉出口頹勢。

而原物料急跌,造成亞洲各國進口下滑,新興國家外匯存底急劇減少,像《金融時報》引述ING投資管理的資料顯示,新興市場的前十五大經濟體,到今年三月為 止的三季資金淨流出達六○○一億美元,遠超過○九年三月為止的金融海嘯後,資金淨流出五四五二億美元,新興市場十五大國到三月底為止,外匯存底減少三七四 四億美元,這是新興國家本世紀開始聚積強勢貨幣以來最大降幅,新興市場的資金淨流出如果持續惡化,將衝擊經濟體系。

拉丁美洲被視為是下一張最可能的骨牌,除了匯價下跌,今年以來哥倫比亞股市下跌一三%,祕魯下跌一二.五%,巴西的惡化持續加重,油價下跌又重擊委內瑞拉經濟。

上一波中國是世界工廠,中國需求帶動全世界經濟,新興市場因為原物料價格大漲,經濟欣欣向榮。現在的情況則是原物料持續探底而下,引來全球經濟新的調整壓力。

目前CRB(商品期貨價格指數)大約在二一五點上下,已經重回二○○○年的起漲位置,中國新公布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走勢一直在一.四%至一.五%的低檔徘徊,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則在近期有兩個月出現四.八%的負成長。

中國CPI保持在低檔運行,PPI下跌壓力加大,中國已籠罩在通縮壓力中,這是中國持續降息拉抬股市最重要的背景之所在。

而原物料價格走跌,除了中國經濟降溫,也意味了美國升息在即,美元強勢時代來臨,這是下半年全球經濟兩大主軸,必須好好把握住這個變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635

新興市場壓力重重 投資者轉向印度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2011.html

新興市場壓力重重 投資者轉向印度

一財網 潘寅茹 2015-07-29 14:55:00

新興市場股市劇烈震蕩,印度人卻在暗中竊喜,暗自慶幸自己成為發展中國家資金為求安全的投資目的地。

當全球新興市場壓力重重時,印度似乎成了一個避風港。

不可否認,總理莫迪誓言的經濟改革前景誘人,盡管通過投資引領的快速經濟恢複成效會有多大依舊需要觀望。

但隨著中國股市的劇烈震蕩,印度人暗中竊喜,暗自慶幸自己成為發展中國家資金為求安全的投資目的地。孟買Sensex指數過去2天也下跌2%,主要受到中國股市波動的影響。但這一小幅下挫無法掩蓋的事實是,過去3個月內,印度股市上漲了0.6%,在亞洲國家同期股市表現中搶眼。

7月15日中國股市開始大範圍波動,而印度股市卻上漲了近5%。

印度盧比也較為穩定,今年至今兌美元匯率只下跌1.6%,在新興市場貨幣中表現與人民幣差不多。

3月,外資湧入印度創歷史新高。此後,印度還意外宣布降息。

但此後至6月的三個月內,印度股市出現回落,因為中國股市在當時創下近年來令人驚訝的漲幅,投資者們都想分一杯羹。但是隨著中國股市的急劇跳水,“向錢看”的投資者還是決定回到印度這個較為穩定的市場。

印度股市過去3個月主要的受益行業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院學者普拉薩德(EswarPrasad)認為,對於那些希望待在新興市場的資金而言,中國是個太過熱門的目的地,相比之下,印度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本月,投資者已對印度資本市場註入11億美元,主要是被中國股市的波動給嚇怕了。國際油價的下跌也有助於資金回到印度市場。

“今夏,國際資金在中印市場間來來回回,”孟買一家金融機構的交易員說道。

券商里昂證券(CLSA)的印度戰略分析師馬哈什(MaheshNandurkar)也預計到了外資會回到印度市場。

盡管外資相對而言在當下更青睞印度市場,但並不是所有分析師都認為印度市場會立馬回到高增長時代,畢竟莫迪要在國內落實他許諾下的改革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如今,莫迪力推的改革措施,諸如土地和稅務領域的改革,都尚在印度議會激辯中。同樣,企業盈利方面的改革也遲遲不見動靜。

印度股市表現好於其他新興市場

在經歷了起初的興奮以及稍後的失望後,未來資產證券(MiraeAssetSecurities)的一位投資人士表示,他相信投資者會最終消化莫迪勝選帶來的影響,也會在不遠的將來看到莫迪改革的成果。這位投資人士已把1/4的資金投在了印度股市。“我們會看到莫迪接下去采取的措施,未來6~9個月內,我們會聽到好消息的。”他說道。

編輯:仇芳芳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122

沒有壓力下犯的錯⋯⋯談資源股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8/blog-post_6.html

巴黎:

在看下文前想朋友先清楚,筆者是說過去的幾個月,因為我的錯是發生在幾個月前,我也但願自己買這支股票之前能夠番看我的舊作"大學沒有教的股票價值投資"修訂版第210頁,或者是自己Blog內2009年3月4日所出的文"匯豐的錯與巴菲特的錯"。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09/03/blog-post_375.html

那篇文我曾以旁觀者角度說巴老買入油公司ConocoPhillips 是一個不應犯的錯誤,因為Benjamin Graham在"證券分析"一書中已經使用過石油公司業績和雜貨店公司業績的比較,去解釋以石油公司週期性的盈利P/E計算投資價值,並不能像雜貨公司的代表性高。

任何一間企業唔多唔小一定會受外來情況影響,但價值投資人就係最唔想買太受外來影響的公司,道理是很簡單,當你看完一份年報後,仍然覺得"還有一件事"應該要知但未知,咁你為何不放棄它呢。

現在筆者組合中就有兩支資源股是要由"別人決定"它們的損益表數字,而呢個別人居然唔係神華和中海油的管理層,如果你做生意,會唔會夾錢下註一間管理層答唔到你咁重要問題的公司呢?

如果自己唔懂,在贏輸面對自己無利情況之下落註,贏了只是幸運,輸了是應該,咁呢個就是賭而唔係投資,賭的東西我係唔識答的,我亦不想自尋煩惱,所以我係唔會再評論資源股的。

最近有朋友好像很有興趣,但我不知點解有咁多distressed 股唔買,係都要想買D自己唔識的石油股。

其實你都見到過去的股神認錯,今年己出清Exxon,亦睇住有高空擲物我走埋去衰左並走左一半隻海油,照計都應該知驚,但如果你咁都睇唔識驚,我點教你呢:)

買股票目的是想賺錢,而唔係要去挑戰難度,証明自己樣樣皆能,買資源股要走去理埋人地中東、南美、俄羅斯⋯⋯的事,呢D難度咁高既野唔啱我。

你估我真係好得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0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