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越多,賺的越多?
來源
賺得越多,人往往越快樂,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這樣。但新的研究表明,這句話反過來說可能也沒錯:人越快樂,往往賺的錢也越多。
項針對1萬多名美國人的研究發現,那些在成長期間每天經歷更多正面情緒且對生活更為滿意的人在29歲之前會賺更多的錢。這項研究是由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和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教授德內夫(Jan-Emmanuel De Neve)和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經濟學教授奧斯瓦德(Andrew Oswald)共同進行的。這篇論文上個月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上。上週五在美國經濟學會(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的年會上,這篇論文得到了介紹。
兩位研究人員利用了全國青少年健康縱向研究(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Health)在1994年至2008年期間得出的調查數據。受調查中學生被問到的問題包括「『你享受了生活』這樣的表述在過去一週中有多少次是真心話?」等到這些學生年齡漸長後,他們還回答了「從整體看,你對自己的生活有多滿意?」這樣的問題。
那些在16歲和18歲時認為自己更快樂、且在22歲時對生活更為滿意的學生到29歲時賺的錢也更多。調查將生活滿意度從一到五打分,學生在22歲時給自己的生活滿意度每多打一分,日後收入就會多出大約2,000美元。這些學生的平均收入約為3.5萬美元。
在那些多子女家庭中,某個孩子在22歲時對生活滿意度的打分與家庭成員的均值相比每高出一分,其在29歲時的收入和家庭成員的均值相比會高出近4,000美元。
分析表明,快樂不僅與高收入相關,而且有助於一個人賺得更高的收入。
德內夫上週五說,這項研究的結論是收入與快樂之間的關係是雙向的。
研究人員推斷,這也許是因為快樂的年輕人更有可能獲得大學文憑、找到工作並獲得提升。他們也更為樂觀,不那麼神經質。研究人員在分析中假設個人收入不受教育、身高和自尊等其它因素的影響。
非常快樂的心態確實對一部分人有幫助。那些回答自己「非常快樂」的青少年賺到的收入高出均值大約10%。而不快樂帶來的負面影響則大得多。這些研究發現,那些在青春期「十分不快樂」的人後來的收入較平均收入低30%左右。
不過論文作者認為,個人幸福和更高收入之間存在的這種聯繫對那些艱難促進經濟增長的國家來說,或許是個好消息。
論文指出,對決策者而言,這些機制的存在提出了這樣一種可能,即一個更加幸福的社會可能在本質上能給其公民帶來更高的收入。
(欲看更多相關內容,請瀏覽華爾街中文網 cn.wsj.com)
簡單持有低價優質公司足以致富
——分享我管理賬戶的一點心得
週年洋
今日翻看我管理的一個賬戶,3年半時間資產已經翻番,這已經超出了我們當年的預想。把這個過程寫出來,跟大家分享點滴經驗。
有一個影響我一生的老師,他有一個願望就是離開現有的公務員職位,以後可以安心閱讀小說和潛心創作。我希望用我的投資技能幫助他一把,雖然我不敢說,讓他現在就離職獲得身心自由,但至少可以讓他退休後有一點餘錢到世界各處旅遊和體驗生活。
我們20多年交往,已經是亦師亦友,如果說世界上有一個最懂我的人,非我這個老師莫屬。他在短信中說:「從你15歲認識你起,你的品質,人生觀,學習和交往能力,心態調節能力,人生智慧和洞察力一直在成長,你就是一個績優股。」當然,後面這句話未必屬實。
2009年,我們倆簡單溝通,他很快認同我的理念,我們商量建立一個20萬元的賬戶,我們的心理目標是10年翻兩番達到80萬元,年複利率15%。不算很高的目標,但如果真能實現的話,我覺得也是不錯的成績。2009年6月開始,我這位老師分三次把資金打入賬戶,分別是9萬(6月18日)、7萬(7月3日)和4萬元(7月17日)。也許對很多人來說,20萬不算什麼,但對我這位做公務員的老師來說,湊齊20萬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第一筆資金我全部買成了4700股格力,買入價18.71元。後面兩筆錢也是全部買了格力。也就是說到2009年7月17日,我老師的賬戶裡全部是格力,持股9900股。那個階段格力一直漲勢不錯,我便在10月28日賣掉了5900股格力。當時的想法是稍微分散一點,做個小組合。
11月17日民生銀行香港招股獲得很好反響,股價上限達到9.5港元,當時覺得民生A股低估,加之民生在A股的PE以及PB都較低,認為短期值得買進,便為我老師賬戶買進19000股,成本8.54元。後面格力送股發放股息和配股,民生送股和發放股息,我把股息變成了股票,因為民生很長時間處於虧損狀態,股息多數就變成了民生銀行的股份。
當前資產總值406032.40元,格力6784股,成本6.926元,收益率309.18%,民生銀行23200股,成本6.584元,收益率39.73%。整個賬戶收益率已經翻倍。
3年半的時間裡,我操作這個賬戶的次數不到10次,如果除去配股和股息投資的話,整個操作次數也就5次,如果當時資金一次到位的話,那就只要3次就夠了。全部買入格力後,中間只做過一次大的交易,就是賣掉短期大幅盈利的多半格力股份,買入民生銀行。相對於很多朋友的買進賣出,在低買高賣中多次決策,弄得自己煩惱、緊張甚至睡眠都成問題,這種簡單買入持有就太簡單了,而最終成果也還不錯。我和我老師都能正常生活,該讀書照樣讀書,該睡覺按時睡覺。當然,每個人價值觀不一樣,也許對金錢有遠大夢想的人,我們這種小打小鬧不值一提,但我還是選擇過豐富而心靈自由的生活。
我現在還在規勸我以前的老朋友,我希望他們像我這個老師一樣,建立他們自己的股票賬戶,我幫他們投資,我是免費服務,我的初衷,只是想讓我的朋友能夠在我的幫助下,早日走上自由的生活道路。同時我也有所得,那就是給了我實現自己理念的機會,不過,這種做法的前提是,對方必須絕對信任才行。雖然錢在他自己賬戶,但是能接受我這套投資理念是很難的。
這個賬戶就格力電器和民生銀行。對於格力電器,我在很多地方寫過,我自己賬戶絕大部分持股就是格力電器,而且是從2007年4月開始,買入就持有,最早的籌碼已經7個年頭了。民生銀行在客戶心目中具有小微企業銀行的定位,也是基於價值低估買入的,但是買入的時機還是有點早,沒有估計到市場對銀行的低估竟然到如此悲觀的程度,但即使那樣,今天也收穫不錯。
這兩個公司都是不錯的好公司,但兩個公司實現價值的方式完全不同,格力電器每年發展超出預期,市場總是低估它,以致只要靠收益增長就能得到不錯的股價增長,只要堅持持股,每年總能得到不錯的收益。但民生銀行則經歷了很長時間的低估,如果沒有基於價值的信念的話,這個過程就會很痛苦,更有可能承受不了痛苦,中途或者在最艱難也是最後的黑暗中退出。
其實,即使是同樣不錯的公司,如果未來環境變化的話,我們要看公司能否繼續穩定增長,同時看待公司的市場情緒能否依舊穩定;更重要的是,公司的業績成長能否總是超出市場預期。如果同是不錯的公司,其中一個具備後一個特點,那就更多或者全部持有這個公司,格力算是一個這樣的公司。而民生隨著經濟週期和市場情緒的變化,股價遲遲才回歸。
即使你有一套成熟的投資理念,也要在實際操作中不斷思考,才會有一點點長進。另外,對於那些小額投資者,只要建立正確的投資哲學,真正從定性角度(定位)弄懂公司,學會一些簡單的財務指標比如用杜邦分析分解ROE指標,以不錯的價格買入,堅定信心,簡單持有,即使為數不多的資金,一旦20年30年按照15%的複利率持續下去,那也會給自己帶來一筆相當豐厚的財富。希望我這個小賬戶的管理經驗,能給小額投資者一點信心。當然,賬戶還在實驗期,但我有信心在10年期滿時實現再翻番的目標,也許達到100萬元也是有可能的。
——2013年1月23日於多倫多
無安全邊際保護,能力圈就是個面包圈
本文摘自kalamanyang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b4b68d920101fzc3.html
巴菲特對「能力圈」是這樣解釋的:「投資者真正需要的是對所選擇的企業進行正確評估的能力。你並不需要成為一個通曉每一家或許多家公司的專家。你只需要能夠評估在你能力圈範圍之內的幾家公司就足夠了,能力圈範圍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圈範圍。」有人把它總結為八個字:不熟不買,不懂不做。就是說我們不熟悉、不瞭解的股票不要去碰它。
金融這個行業,需要學習的不是表面上的東西,不是單純地去學如何賺錢;而是去修正自己內心的種種錯誤想法和習慣,培養自己的德行,在這個基礎上去承載金錢。
真正優秀的金融交易人才,是很平和、淡定的人。當他放棄了種種慾望的時候,這一切再也不能控制住他,也就獲得了身、心、財務的真正自由。
整天置身於市場、頻繁交易的人基本上都被淘汰了。這是因為「動則損」。只要一動,便損耗了交易者的一塊心力。在《心靈交易的秘密》一書中,稱之為「交易能量」。因為心已經邪了,不再與天地之正氣相合,被「六氣」所控制,丟失了平靜、簡單、自律的心態,故而有損。無用,方能無所不用。
在金融這個行業,真正的降龍十八掌,是用德行承載住金錢,並由平面思維逐漸進入五維空間的思維,達到人、賬戶、K線合而為一,相容不滯,輕柔自如,也就是心靈交易的境界。 改變自己,培養德行,下功夫研究技術,這是唯一的捷徑。
臨場操盤手的特質:寧靜、耐心、寬厚。 打算成為用手去按鍵盤賺錢的人,最重要的是,心時刻都在寧靜中。
做金融不是沒有付出,當大家通過修正自我、培養德行,平衡住了在日常生活以及交易過程中的各種誘惑,包括內心的貪婪、恐懼等情緒變化……,甚至盈利以後,想去做點兒什麼的興奮感時,實際上是付出了寧靜,因而也就得到了時空程序的相應獎勵。而那些狂躁的人,他們的錢就應該被拿走,好讓他們趨於寧靜,歸於另一種平衡。大家會發現,當這類人輸錢之後,會突然變得特別安靜。這就是時空程序中,所謂的稅金。
讓我將以中國五千年德行文化為基礎的金融交易模式心靈交易,在全世界推廣開來,讓我可以幫助、引導大眾回歸本有的至善、積極、承載的心靈境界……,從而正確認識財富與德行之間的關係。這就是一個根本的人生目的。一個人若只想為自己而獲得財富,會和「敏捷的熊」一樣,他即使可以成為世界首富,也會在幾年之內,迅速崩潰。
從而做到在情上不放縱,心地坦蕩,無虧人倫天地。同時誘惑也越來越大。這種誘惑考驗著他的道德底線,而這時就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信仰,否則遲早會被淘汰。人的一生總會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情的考驗,尤其在小有成就的時候。而能否通過考驗,堅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將是在交易過程中,能否戰勝貪婪、恐懼的最重要的心理力量。這同樣來自於日常生活中對自己內心的時時反省,於細微之處的點滴磨練。
比如現在的一夜情,它一定是不對的,但是如果沒有明確的信仰,就不會認為它不對。這就要求人們堅守內心的準則,不去做現在社會中那些所謂正常的事情,去建立一方純潔無染的淨土。這一方淨土不在別處,它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由此也就知道,把個人家庭生活處理好,對於做好金融是多麼重要。如果和自己父母的關係不和睦,跟自己愛人的感情生活不和諧,與自己的孩子溝通不好,或者同自己的知心朋友吵架了……,這些都會深深地影響自己,對金融交易產生很大的危害。因為這時自己的心是散亂的,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做好金融。這也就是「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的道理。
所謂財,可解釋為妻,也可解釋為才(才華)。這三者是一體的,其中一個亂了,另外兩個都會跟著出現混亂。當一個交易人員有了外遇,即他的妻亂了,則他的財與才必然會亂,會受損,從而做不好金融。如果頻繁交易,每天都做好幾筆,財亂了,才華也亂了,一定虧錢。
仁德的人對於德行的崇尚堅定如山,仁慈寬容而不易衝動,性情就像山一樣穩重不遷,巍然屹立。
何為仁者
真正的仁者,柔和而堅毅,沉靜而果敢,既有著頂天立地的宏大氣魄,又有著悲天憫人的慈悲胸懷。萬物皆在我心,淡然包容;寵辱去留無意,何損我身。因為稟承了上天賦予的使命,故而無懼、無悔!
在這裡,真誠地告訴大家,冷漠、自私、嗔恨、仇視、嫉妒、控制慾、不正當或過度的性生活……都會增加人生的瓶頸。 什麼是人生的瓶頸?簡單地講,就是一顆因負面情緒產生的有罣礙的心。 當面臨人生中的種種困難與誘惑的時候,能夠不為所動,學會放下對其的執著與罣礙,學會包容,也就是突破了自己一個個命運的瓶頸。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心靈交易是一種至善、積極、承載的文化。當我們放下浮躁、自滿,靜靜地層層深入,逐漸體悟到它的內涵時,不知不覺中,一切已在悄然發生著改變K線不再像個頑皮的孩子那樣讓人捉摸不透,用寧靜、柔和的心包容著它的上下起伏,自然就能感知它今後的走勢。
心靈交易在傳播一種無私的愛讓人們學會無藉口地承載一切,用自己的改變去影響更多的人,從而引領更多的人共同走向正確的方向,給金融界帶來一份真正的快樂,給世界增加平衡與和諧的力量。
原來交易時內心之所以產生多餘的貪婪與恐懼,是因為曾經做了一件違背道德的事情,比如拿了別人一些東西,因此今天做交易賠進相應的資金與利息;
長期從事這個行業需要始終保持內心的嚴謹。
從表面看,確實是手指一動就可以賺錢,但只要踏入金融這行,這一生都要小心謹慎。違背道德的事情決不能做,任何不好的念頭都不能有,「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否則,會立刻體現在賬戶上虧損。用一位朋友的話說:「看在錢的份上,讓我們嚴謹吧!」
德行不足,術無法補
但當德行不具足時,術學得再好也依然虧錢。
德行決定了對術的應用,因為術僅是一種外在的技巧,如無德行作為依託則難以持久保持穩定盈利。
在金融領域裡,還沒有人真正思考過德行與金融之間的關係, 做金融,重要的是擁有寧靜柔和的心態,能夠坦然面對市場的一切變化
以東方「厚德載物」,以德為本承載物質財富為基礎,以種種心靈錯誤的自我修正為路標,以利益全人類為歸屬,以平衡世界、平衡人們的精神為最終目的,而億萬富翁的成果,只是這一過程的附屬產品,下腳料。
談賣出
老巴為什麼能連續幾十年年度不虧?-思考1
1、在最近重新對巴菲特的一些資料進行梳理,外加對沃特施洛斯和卡拉曼的價值投資經典敘述研究之後,得出兩條重要的保本投資(即深度價值投資)的基礎性要點,說來話長,化簡為:1、尋找幾乎是絕對性的價值底部。2、尋找與風險部分對稱的充分補償。(第一條必須談底部,望價值投資人莫反感)
2、這裡不能省略的是:幾乎、絕對性、價值、底部、對稱、充分。如果省略一個詞意思就變了。深度價值Q群裡朋友「保守主義」解釋第一條比較貼切:比如說,你買了套房子,價值100萬,你是基於馬上有人以每年10萬租金長期租你的房子,而不是預測未來房子會漲價或憧憬其他理由。老巴的收購企業基礎就是確定性的現金流,這在以後研究分析寫出。
3、大部分認為這兩條是老生常談,實屬正常。但沒有辦法我的確覺得這兩條很有深度,第一條是你要覺得一筆買賣是絕對合適的買賣才去交易,第二條即便是自己很有把握,也要評估下概率錯誤下的最大損失,做好用其他固定收益來彌補損失的準備。
4、總結這兩條,是為了試圖解開老巴連續幾十年不虧損的秘密,我們可以試著去分析他一舉一動,無非就是有效地補償了尋找絕對價值底的風險。還有一個問題,大家可以再思考下,若某年市值大增,第二年開始有幾種策略如何維持市值繼續向上?
5、大多數人都想要非凡的成功,但大多都有一顆習慣於"好吃懶做「的心,一顆習慣於尾隨大眾思維前行的「膽小怕事」的脆弱心,但不同在於,有極少數人勇於和人本身的"惡習」做堅持不懈鬥爭。好的策略的產生,必定需要勤於思考,在別人看似簡單枯燥的字裡行間透視出事物的本來面目,並深刻解析到優秀投資大師的內心,去揭開他們的心路歷程,認識到他們操作動機的本質,我覺的這非常有利於投資進步。
老巴為什麼能連續幾十年年度不虧?--思考二
1、關注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的人甚多,朝聖巴菲特的人趨之若鶩。但我敢說除了深度價值之外巴菲特的大會並無新意,只是崇敬他的人不甘心於僅僅就守護這麼枯燥簡單的東西。總想挖出點新意,以至於忽略了那種骨子裡才有的保守、深刻的價值理念的傳承。
2、對於深度價值買入最好的詮釋就是巴菲特買中石油了,市淨率1倍,市盈率8倍,股息率6%。能源行業,能持續分紅。--其實就這麼簡單,而市場幾年內給巴菲特巨額回報,那是市場先生做的事情,按照老佐來講,對市場差價我們報的心態就是隨緣。
3、經過對近十年的A股深度價值分析研究,除07和10年幾乎沒有深度價值企業出現,其他年份都有深度價值機會,而這兩年其中07年是牛市高峰積聚泡沫,因此是持有末期並開始逐步減持的時候;而2010年也是經過09年的一倍反彈市場價值回落的震盪期。-可見A股市場波動比較大,價值週期較短。
4、巴菲特說要學會承受你的持股哪怕是50%下跌。過去我給理解錯了,我認為即便是你的市值下跌50%也很正常。老巴是那樣說的,但事實是他幾十年無一年虧損。從這裡我認識到,巴菲特所言沒錯,只是我們需要更深刻、更全面領會。我們一定要苛刻保守於深度價值之底部區域和注重投資賬戶的市值管理。
5、十五年之前,我將很多技術指標細細研究發現,其實所有的技術指標的存在意義就是:等待市場的破壞和利用。當然價值也會被市場價格暫時擊穿,但拋開你的誤判價值陷阱不算,企業客觀價值是不會被市場利用的。因為普通價值會被市場暫時擊穿,所以我們的價值研究重點為深度價值。
6、巴菲特連年不虧的訣竅:1、只買深度價值。2、市場連續上行,靈活控制股票倉位。3、經常性保持較保守的倉位。4、固定收益和套利可以大幅彌補股票市場下行時候的市值回落。5、入股、收購併控制企業有利持股市值高確定上行。6、險企的大筆現金流入可以增大現金儲備。總結:(控制和補償)
北京時間8月29日,據新華社消息,洛杉磯國際機場28日晚發生一起誤報槍擊事件。雖然警方很快澄清那只是噪音造成的一場虛驚,但此事造成大量航班延誤,機場附近交通嚴重堵塞。
當地時間28日晚9時左右,洛杉磯警察局接到電話報警稱洛杉磯國際機場8號航站樓內發生槍擊事件。警方隨即封鎖了整個機場,一邊疏散旅客,一邊搜捕槍手。
當時,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同時對機場下達停飛令,數百名已經登機的旅客被疏散到跑道上。現場旅客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視頻畫面顯示,人們一邊喊“有槍手”,一邊從候機樓內向外跑。
被疏散的旅客
大約一個小時後,洛杉磯警方目前確認,所謂機場傳出的槍聲,僅僅是“大聲響的噪音(loud noise)”。機場沒有發生槍擊,無人員受傷。警方正在調查聲響的來源。盡管如此,機場安全部門要求所有機場內旅客重新接受安檢。同時,所有旅客需自行聯絡所乘航班所屬航空公司,以確認飛機延誤情況。
有消息稱,機場警方“拘捕了一名穿著佐羅服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