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否減持歐債美債? 雷鼎鳴
1 :
GS(14)@2012-10-10 23:07:39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2%B5%EF%BC%9F/38228
中國坐擁3.2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究竟應採用甚麼投資組合才符合國家利益?
我們知道,今年七月中國共持有1.15萬億美元美國國債,佔外匯儲備的35%。它持有的歐元區諸國國債,未見有公開數字,但有人估計,約佔外匯儲備的四分一。那麼,中國持有的歐美國債應總共佔了它外匯儲備的60%左右。這是否安全?
眾所周知,美國及歐洲都有債務危機。2011年美國政府總欠債高達其GDP的102%,赤字佔GDP的8.6%,但以其國力而論,尚未算病入膏肓。歐盟欠債雖只佔GDP的83%,但個別國家問題卻嚴重得多(例如希臘有162%),而且以它們失業率之高(例如西班牙有24%失業率),減赤還債能力存疑。
削赤難成功 逐步減持上算
在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出現之前,美國聯儲局及歐洲央行的既定政策都是控制通脹。若通脹不高,利率又穩定,買它們的國債也許有一定程度的保障。不過,如果大家都預期它們的財政赤字長時間地老是揮之不去,情況又會怎樣?
上月底我研究院時的一位老師薩金特(Tom Sargent)訪港,他是去年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是經濟學界中無人不識的宏觀經濟學家。他的來訪,使我想起一篇他1981年的名著。該篇文章論證了貨幣政策必需要有適當的財政政策配合才會可信。換言之,就算央行宣布要保持低通脹,但同時政府卻胡亂花錢,赤字連年,且無法扭轉局面,那麼大眾便會轉而相信,將來政府根本無力還債,惟有靠央行印鈔票供政府還債及繼續花霍。但如此一來,不但將來的通脹會增加,而且大眾還可能現時便覺得這貨幣不再可靠,大手減持,通脹提早出現,央行的低通脹目標於是失效。
假若美國與歐盟的削赤大計未能成功(其實我們又有何根據可以相信這會成功?),將來出現高通脹只是早晚之事。高通脹帶來貶值,持有美元或歐元債券豈不吃虧之極?由此觀之,逐步減持才是上算。
大手沽出易崩盤 得不償失
不過,美元與歐元顯然尚未崩盤,其通脹也尚未嚴重,這是為甚麼?其中一個原因恐怕是市場中仍有人甘願做冤大頭,對將來歐美會否陷入只能靠印鈔去還債的困局不加理會,繼續用人民的儲蓄去買貨支撑歐美的經濟。這些冤大頭幾乎都集中在東亞,中國與日本及亞洲四小龍持有的美債,便超過了其他國家持有的總和。不過,話說回來,若中國或日本等國把債大手沽出,很易造成債市匯市崩盤,得不償失,現在是騎虎難下,惟有靜靜地將問題化解。
2 :
鉛筆小生(8153)@2012-10-10 23:11:20中國國債靠美債BACKUP


3 :
GS(14)@2012-10-10 23:16:492樓提及
中國國債靠美債BACKUP

唔只中國
4 :
鉛筆小生(8153)@2012-10-10 23:18:423樓提及
2樓提及
中國國債靠美債BACKUP

唔只中國
仲有日本


5 :
GS(14)@2012-10-10 23:19:37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中國國債靠美債BACKUP

唔只中國
仲有日本

就是
6 :
鉛筆小生(8153)@2012-10-10 23:22:345樓提及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中國國債靠美債BACKUP

唔只中國
仲有日本

就是
因為中國向日本借鏡, 同時比日本做得咁徹底
7 :
GS(14)@2012-10-10 23:23:59睇住人地玩
麥嘉華筆記:孳息看跌 美債寧買勿沽 麥嘉華
1 :
GS(14)@2013-10-01 17:33:32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930/18443725
我在較早前提到,小投機者如今是美國國庫債券的大淡友,他們加起來持有的空倉張數是2009年以來最多。遺憾的是,小投機者過去幾次都成為「明燈」,每當他們大舉出擊沽空美國國庫券,債市便反過來大升。
由小投機者組成的債市「空軍」隨時全軍覆沒,加上美國經濟尚未完全復元,以及聯儲局承諾會維持超低息政策一段「長」日子,個人認為現階段寧可買入美國國庫券,而不是沽空。
還有一個利好債市的原因,就是銀行業正「前所未有地」拋出美國國庫券。銀行業上一次這樣大規模沽出債券是2011年春季,美國國庫券其後勁揚超過兩成。
我之所以討論利率和債券市場,原因是我極度質疑「沽債券、買股票」這一套策略。如果債券市場的淡友是對的話,而利率又真的持續上升,這樣將會對環球經濟、以及企業盈利十分不利。請大家不要忘記,美國10年期國庫債券孳息已升了差不多一倍,所以一旦利率進一步上升,我將會果斷地減持股票。
不過,假如我的推測是準確的話,經濟衰退以及通縮憂慮,將於未來數個月加劇,到時將會推低債券孳息,股市在這種環境下,也難望會有好表現,至於企業營業額和盈利數據亦將會令人大失所望。
防守力強 REIT值博
在長息上升的日子,包括新加坡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REIT)在內的REIT明顯轉弱,並且落後大市。我的長期讀者或許會記得,我持有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香港等地的不同REIT。我持有REIT的目的,並不是因為我相信REIT可以在短期內飆升,而是基於在目前的環境下,此板塊具備一定防守能力。
假如環球經濟轉強,引致利率攀升,REIT的融資成本難免會增加,但由於經濟改善會帶旺租務生意,正面和負面因素應可互相抵銷。相反,假如利率因為全球經濟轉弱而再度下跌,紅利不俗的REIT應可吸引到一批捧場客,從而惠及其股價。
我持有新加坡REIT,並正在逐少增持,我這樣做不是推算到REIT將會勁揚,而是考慮到其他個股下跌風險甚高。尤其是美國股市,標準普爾500指數由6月24日的1560點,攀升至1729點的高峯,卻未能得到多個技術指標的配合。
大市超買 升浪快完
股價攀上12個月高位的股份已買少見少,反之股價突然掉頭向下的股票卻有所增加。與此同時,企於50天和200天移動平均線之上的股票數目均減少(見圖),凸顯大市呈現超買。
我在先前曾解釋過,只要有50隻成份股保持強勁,主要股市指數便可以進一步上升,而其他大多數股票可能未能成為升浪中的一份子。如果大市升浪只是由一小撮股票帶動,這顯示升浪可能臨近尾聲。所以,我會堅守「原則」,減持股票。投資者更可考慮沽空標普500指數,止蝕位設在1720點。
抗加息影響 選短期高收益美債
1 :
GS(14)@2015-10-04 00:26:1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02/news/ec_ecv1.htm
【明報專訊】環球股市繼續波動,美國並未於9月啟動升息,但經濟數據繼續向好,支持美聯儲今年加息的預期。美國近期數據比預期好,第2季GDP終值年增3.9%,勝預期的3.7%;9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更意外升至103,反映美經濟並未受到環球經濟放緩太大影響。然而,面對全球經濟不穩,投資者李先生有意增加債券投資比重,但由於預期美國加息不利美債表現,有意轉投新興市場債券,因此來信詢問筆者意見。
投資美債 避匯率風險享升值收入
美國加息的確會對債價造成壓力,但現時在股票市場仍然波動下,投資者風險胃納下降刺激債券需求,加上歐日等地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令孳息率相對較高的美債吸引力增加。此外,美元有望維持強勢,我們投資美債能避免匯率風險,而且對於國外投資者來說,更有機會享有匯率升值帶來的額外收入,因此美債仍受環球投資者追捧。
但為減低息口上升的影響,建議投資美債時宜選取存續期較短或高收益的債券。短期債券一般為期1至3年,在加息的預期下,投資者可盡快將到期的債券再投資於較高收益率的新債,以減低收益率上升帶來的潛在損失。此外,對於高收益債券來說,美國加息意味覑經濟轉強,企業經營狀良好,因此高收益債券的違約風險應將維持低位。同時,高收益債券的票息收入將較可能抵消短期息口上升令債價下跌的損失,而對長線持有高收益債券至到期日的投資者來說,更可在低違約風險下盡享較高的票息收入。
高收益債違約風險料降
另外,新興市場方面,由於各國的經濟情不一,投資債券的風險亦有所不同。近年,美國加息的預期已引發新興市場資金不斷流走,造成新興貨幣大幅貶值,尤其是經濟基本面較差的商品出口國情最惡劣,如巴西雷爾亞年初至今已貶逾三成,巴西主權評級更遭標普降至垃圾級別,加劇市場憂慮新興市場危機正一觸即發。
雖然新興市場債券的收益率比成熟市場為高,但由於大部分以本地貨幣發行,因此貨幣大貶令投資者面對重大匯率風險,收益率無法抵消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加上受到未來美加息及經濟不穩的影響,加大了新興國的主權及企業債務違約風險,因此現時投資新興市場債券可能還未是時候。
然而,如李先生對新興市場債券有興趣,可選單一地區的中國債券。雖然人行改變了匯率報價機制,令人民幣走向市場化,但人民幣並未如其他新興國家出現大幅貶值,今年只小幅下調逾2%,為貶值最少的新興貨幣。中央公開表面人民幣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基礎,加上中央近期積極減持美債,可見其支持人民幣匯價的意圖明確,穩定了市場的信心,因此短期來看,投資人債面對的匯率風險不大。
市場避險增需求 利中國債券表現
另外,現時中國宏觀環境有利債券表現,雖然現時經濟放緩,但沒有出現系統性風險,同時中央積極放寬貨幣政策,降準及減息空間仍大,對債價有利,加上現內地股市走勢疲弱,市場避險情緒持續,因此在流動性充裕下,中國債券需求增加支持債券表現向好。
連敬涵
尚乘資產管理 證券及財富管理業務部總經理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 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
[email protected]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
[連敬涵 理財信箱]
土耳其軍事政變曾掀恐慌 美債油價回升 美股連升斷纜 港股黑期挫百點
1 :
GS(14)@2016-07-17 15:28:13【明報專訊】G20成員國土耳其發生軍事政變,雖瞬即平息,卻令英國脫歐後一度喘定的全球金融市場再食驚風散,金價拗腰爆升,美股指數期貨下跌。港股在美預託證券(ADR)跟隨外圍跌68點,黑期亦插90點,報21580點,預計港股周一將低開。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土耳其事件對港股影響不大,但連升多日後很有機會藉機回吐,後市主要受各國央行政策及美聯儲消息左右,相信在21000點有支持。
明報記者 武君
土耳其政變在周五美股收市前發生,美國第二季零售數據勝預期,令道瓊斯工業指數升0.05%,報18516.55點,連續第4日創歷史新高;不過標普500指數終止5連漲,倒跌0.09%,納斯達克指數亦跌0.09%。本周道指、標普和納指分別累升2%、1.5%和1.5%,均是連續第三周上漲。歐洲股市下跌,法國CAC和德國DAX指數分別跌0.3%和0.01%。
土耳其里拉急跌1400點子
避險情緒再次躁動,紐約原油期貨上漲0.6%至46美元,金價扭轉頹勢,由每盎司1326美元漲至1337.45美元,美國10年國債債息一度轉升為跌。土耳其里拉大震盪,兌美元急跌1400個點子(1萬點子相當於1元),跌幅為8年之最,資金再次湧入日圓和美元,日圓兌美元升穿105,歐元兌美元、英鎊兌美元則分別跌0.8%和1.1%,在岸人民幣亦跌0.15%至6.6935。法國農業銀行報告稱,風險相關的10國集團(G10)貨幣可能因土耳其政變受壓,同時避險及流動性強的日圓、瑞士法郎和美元等資產需求將大幅上升。不過要留意美國周五收市前,土耳其政變仍未被靈瓦解。
盧楚仁﹕下半年看好日圓美元
天王國際金融行政總裁盧楚仁表示,地緣政治局勢對歐元及英鎊不利,他更長期看淡英鎊,下半年看好日圓及美元,至於人民幣料跟隨一籃子貨幣繼續貶值。
黎永良﹕港股22000阻力大
時富金融優越投資服務部顧問黎永良表示,土耳其政變加上英國脫歐,令本來就脆弱的歐盟體系百上加斤,對港股來說變數增大。儘管上周港股連升,但他並不認為牛市來臨,因成交量並未配合,料本周就有回調,22000點阻力仍大,若突破22000點即要沽貨離場。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此前法國恐怖襲擊和英國不減息均未對市場帶來大的震盪,估計對事件反應冷靜,本周主要關注人行對剛剛出爐的經濟數據有何政策跟進,在美聯儲議息會議前,料港股走勢反覆,惟在21000點有支持。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97&issue=20160717
央行上半年減持美債 38年最多
1 :
GS(14)@2016-09-27 07:29:44【明報專訊】面對美國將進一步上調利率,環球央行正拋售美國國債。彭博社稱,根據聯儲局的數據,中國和日本連續三季減持美國國債,是有紀錄以來最長減持。過去3月減持速度加快,其間美國國債孳息率有所回升。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近期在1.6厘左右。有分析警告,中國大手減持可能引發美國國債拋售潮。
中日連續3季減持 歷來最長
M&G投資管理指出,環球央行持續減持美國國債將導致債市的痛苦損失,甚至為美國財政帶來嚴重後果,預期美國未來10年公共債務負擔將增長10萬億美元,外國政府對美國國債的需求對遏抑借貸成本極為重要,尤其是聯儲局準備持續提高利率,「當前低利率環境已接近尾聲」。
聯儲局持有的美國國債今季減少了780億美元。今年上半年減持接近1000億美元,至少是2002年以來最大按年跌幅。美國財政部的獨立數據亦顯示,美國國債最大海外持有者中國,其持有的美國國債在7月減至12.2萬億美元,是逾3年來最低水平。日本和沙特阿拉伯今年也在減持。很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減慢,只好拋售美債套現。環球央行上半年,合計凈賣出的美國國債達1920億美元,拋售速度至少創1978年以來最多。中國人民銀行減持美國國債,旨在捍衛人民幣匯率,阻止資本外流。美國國債第二大海外持有者日本則要把美國國債換成現金,因持續負利率推高了日本銀行業對美元的需求。不過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昨重申,將繼續採取一切措施,包括進一步下調負利率,並維持長期利率目標,直至通脹率穩定保持在2%以上。不過日圓持續偏強,兌每美元升至100水平。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35&issue=20160927
龐寶林:美債息抽升 投資者賭快加息
1 :
GS(14)@2016-10-17 08:00:34【明報專訊】剛踏入10月份金融市場已多番暗湧,其中英國「硬脫歐」憂慮,令英鎊大跌,10月7日亞洲交易時段英鎊兌美元在幾分鐘內突然暴跌6%至1.1841的31年新低。「硬脫歐」與市場過去一直預期的「軟脫歐」有很大出入,令不少投資者擔心將會對英國經濟造成衝擊。儘管英鎊貶值對環球市場的即日影響不大,但是風雨飄搖已令外圍投資者相當不安。
其後美國9月份非農就業數據出爐,雖然新增職位只有15.6萬份,但聯儲局副主席費希爾及擁有投票權的克利夫蘭儲銀行長梅斯特,先後表示就業數據非常接近理想經濟狀態,顯示經濟在穩步增長,並主張應該加息。同時,美國總統候選人經過兩場辯論後,雖然希拉裡表現仍優於特朗普,被看高一線,令市場憧憬她當選能令經濟及金融市場較為穩定,但是餘下一場辯論始終有可能出現變數。值得留意的是,即使第二場辯論希拉裡佔優,但美股不升反跌,是否反映投資者利用好消息出貨?
美元急速轉強 新興市場貨幣走弱
聯儲局官員的言論加上數據表現,令投資者認為加息時間已相當接近。根據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的數據顯示,10月13日反映聯儲局於12月份會議上加息的機會率已上升至65.9%,比起8月底時的約55%水平大幅上
升。美元於10月份急速轉強,自10月以來,美匯指數於過去10個交易日有7日錄得升幅,並觸及今年3月初時的高位。執筆時美匯指數已上升至97.548,今個月來已上升2.18%,令到其他貨幣相對走弱,包括人民幣已下跌0.85%,其他新興市場貨幣如巴西、俄羅斯、墨西哥等兌美元均出現明顯跌幅。
伴隨美元上升的同時,不同年期的美國國債收益率已快速上升,反映投資者已對聯儲局於12月加息的預期相當大。執筆時10月14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上升至1.7622厘,已是6月初以來最高水平,過去10個交易日有8日錄得升幅。
美元及國債收益率至今已持續上升,作為較高風險資產的股市開始受到影響。10月以來標普500指數、道指及納指已經反覆回落,至10月13日分別累跌1.65%、1.14%及1.86%。短期內加息並非一面倒屬於負面,美國加息會令美元上升並有利美國經濟及增強消費者和企業的購買力,同時令到將來一旦經濟及金融市場出現困境時再有減息空間。當然投資者往往都是對
於負面方向看得比較重,其一是美元上升會打擊美國企業的盈利表現,因為海外收入會由於美元匯率偏高而下跌,其股票估值當然有下調壓力。另外,當然對於其他國家而言,美元和美債收益率持續上升有可能令到新興市場再度出現資金流出,導致經濟及金融市場開始有改善的新興市場再度面臨困境。
其他國債債息料跟升 債價跌無可避免
但無論如何,似乎加息日近,作為債券市場指標的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率先反映預期,相信其他國家債券及地區債券亦會隨後跟上,債價下跌是無可避免。至於今年來升幅顯著的新興市場債券,雖然仍有大量利潤作為緩衝,但較為保守的投資者則應先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決定減磅與否,而進取的投資者則可持有,因為始終新興市場的基本因素有所改善,中長線仍有上升潛力。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201&issue=20161017
中國外儲大減3,600億逾5年新低 受走資美債價跌拖累
1 :
GS(14)@2016-11-08 05:39:31■市場估計,人幣面臨持續貶值壓力,內地外儲將持續下跌。 資料圖片
【本報訊】人民幣資金持續流走,加上美國加息預期下,美債價下跌,令手持不少美債的中國官方外滙儲備,上月錄得自今年1月以來最大跌幅,跌近457億美元(約3,565億港元)至3.12萬億美元,續創逾5年新低,分析認為,未來外滙儲備將會持續下跌。記者:周家誠
中國外滙儲備已連跌4個月,人民銀行公佈,10月外滙儲備3.12萬億美元,較上月減少457億美元,屬2011年3月以來最低,跌幅亦差過預期。而中國去年外滙儲備下降逾13%,其中12月單月曾錄下降金額逾千億美元的歷史紀錄。上海商業銀行財資市場處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外滙儲備下跌除了是因為資金流走,美國債息因應加息預期升溫而上升,令債價下跌,亦促使中國外滙儲備賬面值減少。
人幣貶值 外儲料續跌
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廖群表示,10月外滙儲備下跌與人幣貶值同步,主要原因是市場預期美國將在12月加息,美元在10月突然轉強,導致中國資金大幅外流。廖群指,美國進入加息周期,在未來2至3年內,人幣都面臨持續貶值壓力,外滙儲備預料仍將持續下跌,不過人行會控制人幣貶值幅度,美國亦會控制加息步伐,因此人幣不會出現急速下跌。他又稱,雖然中國外儲已跌至3.12萬億美元,但仍非常足夠,不會影響人行維持人幣滙率能力。人幣近日面臨持續貶值壓力,截至昨晚9時,離岸人幣價格(CNH)稍貶0.2%(或124點子),至每美元兌6.7852人幣,中銀香港(2388)電滙價報每百港元兌87.1人幣。在岸人幣價格(CNY)則貶0.26%(或176點子)至6.7741。林俊泓解釋,昨人幣貶值主要是反映環球避險需求下跌,因為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莉當選機會增加,未來局勢有望較為穩定,故此作為避險貨幣之一的日圓現沽壓,由於日圓亦是人幣CFETS指數下的重要組成貨幣,故此人幣亦跟跌。美滙指數暫時止跌企穩,昨早人幣中間價再跌穿6.77,短期人幣滙率仍受壓。若以特別提款權(SDR)計值,10月外滙儲備為2.27萬億SDR,較上月微增29.84億SDR,上月則減158.65億SDR。10月底儲備資產中,黃金儲備稍升13萬盎斯至5,924萬盎斯,惟折合價值753億元,較9月底781億元為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08/19826288
美債被拋售 10年息升穿2厘
1 :
GS(14)@2016-11-11 08:02:41【明報專訊】美國共和黨特朗普勝出總統大選,市場預期他可能增加政府開支及減稅,刺激經濟增長和通脹上升,美股美股昨早段延續升勢,道指升逾100點再創盤中新高。通脹向上或帶動長期利率升,觸發美國國債被拋售。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周三升至2.083厘,是1月以來首破兩厘,也是2013年7月以來最大單日升幅。美國財政部以2.02厘拍賣價值230億美元的美國10年期國債後,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昨續升至2.1厘,30年期國債孳息率亦升至2.9厘。
特朗普增加政府開支 或需舉債
特朗普當選後重申要重建美國基建,加上他表明上任後將下調企業及個人稅率,市場恐政府入不敷支而要增發債。BMO Capital Markets形容,債價正如掉下的刀,無人敢接。Raymond James固定收入資產市場主管Kevin Giddis稱,這是恐慌交易,市場認為特朗普的政策會令政府債務增加,推高通脹,影響國債在內的所有債券價格。德銀策略師Alan Ruskin稱,新政府能否推規模恰當的刺激措施,而不破壞財政可持續性。
不過在明年1月總統就職禮前,預計不會有更多政治風險出現,投資者注意力集中在下月的聯儲局議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利率期貨數據顯示,聯儲局12月加息的概率升至81%,較大選前還要高。兩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也上漲至0.9厘。美匯指數昨升穿99。美元兌日圓升至逼近107水平,創4個月高位。不過有「日圓先生」之稱的日本前財金官員榊原英資認為,特朗普的刺激措施不足以令美元顯著增強,預期其上台後將採取弱美元政策,預期6個月內日圓兌每美元將升至90水平,美國國債孳息不會持續上升。
12月加息機會增至逾八成
蘇格蘭皇家銀行則預期,基於特朗普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投資者將採取審慎觀望態度,預期年底前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將升至2.25厘。Jefferies數據顯示,昨天債券的競投與發行額比例為2.22,是2009年以來最低,反映買盤疲弱。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稱,美國長期存在的體制優勢,有力相互制衡機制,對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執行形成支持。惠譽稱,特朗普當選短期內不會對美國的AAA評級造成影響,中期或不利美國評級。
德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至0.32厘,刷新3月以來高位。意大利3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破3厘關口,創逾1年來新高。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50&issue=2016111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