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特朗普餘震 日夜期指挫700點 美債息飈升 新興市場走資

1 : GS(14)@2016-11-12 05:25:15

【明報專訊】「特朗普風險」開始蔓延,以新經濟公司為主的納指捱沽,憂慮美國財政赤字上升,美債息創逾7年最大的一周升幅。加息預期升溫,美元上漲,拖累亞洲貨幣及股市下跌,恒指昨日挫308點。夜期收市時報22238點,連同日間的期指共跌694點。數據顯示,資金正從新興市場撤走,流向成熟市場。

明報記者 廖毅然、黃展翹

特朗普出乎市場意料當選美國總統,市場要因應可能出現的新政策改變資產配置。美銀美林數據顯示,環球債券市值於周四蒸發4500億美元,本周市值共蒸發超過1萬億美元,為20年來第二次出現此情况。本周截至周四,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上漲0.37厘,升至2.15厘。30年期國債孳息攀升0.39厘,升穿2.9厘,是2009年1月以來最大的一周升幅。周五是美國退伍軍人節,美國國債交易暫停。

環球債券一周蒸發逾萬億美元

特朗普揚言大灑金錢推動基建,同時減稅,市場預期出現「美版四萬億」,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認為,會加大財政赤字,加上或增加外國進口貨品關稅,推高通脹,令債息上升,加息步伐亦會比預期快。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利率期貨數據顯示,市場認為下月加息的概率達七成以上。Loomis Sayles&Co.副董事長Dan Fuss預計,聯儲局將在12月加息,並在明年11月前加息兩次,估計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可能在12個月內攀升至3厘。「美版四萬億」亦令到基本金屬現炒風,倫敦3個月期銅自特朗普宣布勝選以來,已飈升11%,金價及日圓卻顯著回落。

房託公用股成重災區

券商Jefferies引述EPFR數據顯示,截至本周三美國債券基金仍錄得24億美元淨流入,但預計之後的情况會逆轉。股票基金方面,新興市場錄得3.35億美元淨流出,中國及香港合共流走5.16億美元,成熟市場則錄得93.03億美元淨流入,主要流向美股基金。

資金從新興市場撤走,亞洲股市普遍下跌,印尼跌逾4%,菲律賓及台灣跌逾2%,恒生指數亦跌308點,高息的公用股及房託首當其衝,領展(0823)、煤氣(0003)及中電(0002)均跌逾3%(見表)。林俊泓警告,特朗普當選對金融市場的衝擊較漫長,不會像英國脫歐般被快速消化,投資者要準備迎接反覆的市况。

分析員:亞洲美元債泡沫爆破 禍及股市

JK Capital Management分析員徐青雲認為,美元強勢及債息飇升,對亞洲市場的影響不限於走資。他表示,過去幾年不少亞洲企業發美元債,不少風險較高的內房股能借平錢,但隨債息急升,亞洲美元債的泡沫將爆破,增加上市公司借貸成本,最終禍及股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12&issue=201611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112

美債息升 港銀或減按揭業務

1 : GS(14)@2016-11-12 05:25:16

【明報專訊】美長債息抽升,除令資金從新興市場流走外,本港銀行在業務部署上亦會有改變。有業界人士預期,美債息上升,銀行由息差收益,較借貸的回報更高,故料銀行有機會收縮借貸業務。

JK Capital Management分析員徐青雲表示,銀行的資金出路主要有投資及借貸兩大方面,之前由於孳息率曲線趨平,銀行在債券市場獲利微,資金唯有在貸款市場尋求出路。不過現時美國10年期債息已升穿2厘,本港按揭息率普遍約H加1.35至1.4厘,即1.7至1.8厘左右。由於債息變得吸引,賺息差比借貸的回報更高。

此外,政府於上周五公布推出新辣稅,有銀行界人士亦認為短期上對銀行按揭業務或有影響,加上在近年樓市成交已見放緩下,徐青雲認為,債息變得吸引,加上現時貸款需求不算高,銀行有機會收縮借貸業務。

林一鳴:對港樓市影響不大

對於物業投資方面,資深地產分析員林一鳴認為,由於特朗普主張基建、大興土木等推高經濟,預期刺激通脹升溫,債息上升;他預期未來一年本港應該只會加按息一次,即使加按息,升幅亦只加0.25厘,預料對香港樓市影響不大。他認為,香港物業投資者很少關心美債息率,相信本港住宅後市還要視乎辣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05&issue=201611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115

盧志威﹕美債跌過龍 短炒高息公用股

1 : GS(14)@2016-11-24 07:18:14

【明報專訊】月初至今的債券血洗式急跌,對於投資市場具有深遠的影響,由於Ray Dalio創立All Weather Portfolio取得大成功,成為全球管理最多資產的對冲基金,很多人紛紛仿效,於是各種target-volatility策略相繼出現,例如股票的波幅是30,債券是10,想組合波幅穩定在15,那麼只要多買債券就可以了。

target-volatility加深羊群效應

這些投資產品的出現,加深了市場的羊群效應,一旦資產的波幅由低轉至高,這些使用target-volatility策略的資金便要減倉,令債價形成死亡漩渦,所以今個月債券的跌幅和走資金額,是2002年成立相關ETF以來最大,就是因為太多人用主動式資產配置。

有人以為預測波幅,比預測回報容易,因為波幅通常會穩定在某些範圍,這個觀點長期來說是對的,但每次黑天鵝事件都不可預測,故會帶來巨大殺傷力,以今次為例,製造了一次短炒機會。

美明年加息步伐 仍「睇餸食飯」

因為利率期貨已顯示12月百分百肯定會加息,如果正式公布覺得太進取,債價可能會回升;對於明年加息步伐,聯儲局似乎仍是「睇餸食飯」,如果核心通脹升就加,如果不升就按兵不動,加完一次之後,相信第一季會先看清楚形勢,因此如果短期集中找撈底機會,可以考慮買高息股和公用股。

長線來說,要看各國刺激通脹措施,才可以估計加息步伐,可以肯定的是政府不會在通脹未升時,突然連環加息,加深財赤,削弱自己推動經濟的彈藥。

[盧志威 美股搏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030&issue=201611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734

美債超賣 再跌空間有限 嘉信:低撈債券鎖定高息

1 : GS(14)@2016-11-30 07:57:39

【明報專訊】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令美股做好,但債券市場卻幾乎全線捱沽。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屢創新高,從7月最低的1.36厘攀升至最高2.36厘,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固定收益首席策略師Kathy Jones表示,短期內通脹預期升溫令美債息率上揚,債價下跌對已入場的投資者造成打擊,「但長遠而言債息增加是一個好機會,有現金在手的投資者可趁機入市,鎖定未來三、四年的較高債息。」相對強弱指數亦反映美國國債已超賣,昨天10年期債孳息率一度低見2.31厘。

美國總統選舉結束至今已有3星期,Jones表示,「特朗普當選加上參眾兩院均被他所屬共和黨控制,立法方面遇到的阻礙大減,看來沒有什麼能夠阻止總統的野心。」她認為,債券價格主要反映了多種拉高通脹及實際利率的施政預期,包括大幅減稅、增加財政基建開支以及改革企業稅制等。但特朗普競選時同時鼓吹保護主義,加上美元近期的升幅將不利貿易,「問題是,經濟增長與通脹的好處,能否抵消保護主義的負面影響?」

近日債息急升 反映通脹預期

她表示,債券市場最近發生不少變化,當中美國國債債息大幅上升以及新興國家債券遭拋售是兩大主題。Jones指出,在選舉結果出爐之前,大部分人預期希拉里當選並由共和黨繼續領導參眾兩院,總統與議會黨派不同的情况下,市場應維持過去數年的形勢,經濟與通脹均緩慢增長。債券市場孳息率應已在暑假見底,要待下一次經濟衰退,孳息率才會再創新低。因此,嘉信理財於今年7、8月期間,曾建議投資者降低債券投資組合的平均年期。Jones表示,「我們建議縮短投資組合的平均年期,是因為當時的收益率實在太低。當時我們開始見到經濟增長及通脹已稍微恢復,如此低的孳息率,並不能為往後通脹增加的風險提供任何相稱的回報。」她指出,當時建議投資者將債券年期維持在5年以下,這一類的債券至今亦有被沽售,但價格的跌幅較10年或以上的債券輕微。

她認為,未來數年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難以攀升至以往4厘或以上的水平,「由於全球人口老化的問題,我們對儲蓄有一個很大的需求,相信很難維持比現在快很多的增長與通脹。到某些時候,這個長遠因素將會再次在債券價格上反映。但10年期債券息率會否回升到3厘?我們相信也是有可能的。」她表示,保守投資者較為依賴債息作為收益來源,短期內債息上升雖然令債價下跌,但長遠而言利率向上能增加保守投資者的風險回報。投資者亦能趁現時債息上升的機會,買入債券鎖定未來數年的部分利潤。

至於新興市場債券的拋售,Jones表示是基於保護主義的預期,加上美元近日一直攀升,對整個新興市場帶來雙重打擊,使不少資金從新興市場再次回流美國。她指出,特朗普一直出言針對的墨西哥市場債價固然大跌,但與美國貿易關係較強、但不多外資的亞洲國家也不能倖免。她表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一向較已發展國家更依賴出口,他們對貿易量及貨幣變動非常敏感。現時全球貿易需求已非常疲弱,任何新增的狀况也會為新興市場帶來困難。」

投資油企 勿單看特朗普政策

展望來年,雖然市場追捧金融服務業以及工業類別債券,她認為要判斷特朗普為哪些行業帶來正面影響仍是言之尚早。特朗普是化石燃料的支持者,今年深受打擊的石油及煤礦企業債券會否有翻身的機會?Jones認為,特朗普並不是市場唯一需要留意的變數,油價持續下跌以及天然氣與煤炭的競爭,亦是這些公司的盈利阻力。暫時石油煤礦企業的債券並未見特別受市場追捧。

明報記者

[蘇樂恩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87&issue=201611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558

懶人基金擬追蹤兩指數揸重美股美債恐摸頂

1 : GS(14)@2016-12-01 08:01:10

【本報訊】11月環球市況混亂,康宏強積金綜合指數按月跌1.04%,打工仔單月計人均再蝕1,657元。「預設投資策略」將於明年推出,投資方向擬以富時及花旗環球指數作基準,惟美國加息下環球股債受壓,「懶人」再不理會投資組合,「被投資」環球市場分分鐘要蝕。記者:陳洛嘉



康宏投資研究部指,由於美國總統大選由特朗普意外勝出,投資者預期美國明年將會因此而加快加息步伐。



MPF上月人均蝕$1,657

美滙指數急升令亞洲貨幣貶值,引發走資潮,繼而令亞股出現回吐,拖累11月打工仔強積金(MPF)人均蝕1,657港元。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指,若美國明年加息步伐快過預期,加息2至3次,債息上升會令債價下跌,環球債市繼續受壓。雖然加息有利資金流入美股,但目前美股亦已升至高位,追入有機會摸頂,環球股市亦相當動盪,故明年打工仔強積金投資「惟有越分散越好」,甚至可將一至兩成供款轉移至保證基金。「懶人」打工仔更加不能置身事外,由於「預設投資策略」(俗稱懶人基金)將於明年推出,業界指,基金股票投資部份會參考「富時強積金環球指數」作基準,債券則參考「花旗強積金全球政府債券指數」,意味懶人基金會以投資美股、歐洲及美國國債為主。受託人會於12月起陸續向所有打工仔發信通知懶人基金產品詳情及安排,當4月推出懶人基金後,本來已無投資指示、自動使用預設基金的打工仔,可於42日內表達意向。若仍無任何投資指示,就會自動將供款轉移至新懶人基金。


跑輸2.5百分點需解釋

強積金顧問公司駿隆集團行政總裁蕭美鳳指,業界雖可自由選擇懶人基金投資範圍,但由於不論跑贏或跑輸基準指數超過2.5個百分點,基金經理都要向當局解釋,加上管理費規定低至0.75%,故市場產品設計將非常單一,完全以追蹤該兩隻基準指數為主。她提醒打工仔若繼續「懶」,明年10月左右就會自動換馬至懶人基金,加大環球股票及債券投資佔比,與一貫投資方向有明顯分別。她坦言,明年美國加息預期下,債市表現難免受壓,而且環球股市亦料相當波動。積金局回應指,有關「預設投資策略」下兩個基金的參考組合,強積金基金業界仍未完成相關的工作,當局會於稍後再作介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1/198513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778

中國首10月減持美債1340億美元

1 : GS(14)@2016-12-17 23:43:25

【明報專訊】美國財政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中國所持美國國債減少413億美元,減至1.12萬億美元,日本在兩年來首次超越中國成為持有最多美國國債的國家。

截至10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減少至1.12萬億美元,為連續第5個月減少。雖然同期日本亦減少所持的美國國債,但減幅只有45億美元,因此手持總量為1.13萬億美元,較中國多。

分析認為,這是反映中國在耗費龐大的外匯儲備,以賣出美元來保衛人民幣匯率,自2014年初以來,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由將近4萬億美元,減至接近3萬億美元。

分析:反映賣美元保人幣匯率

人民幣自去年「811匯改」後大幅貶值,數據顯示中國在去年9月及12月都大手賣出美國國債。至今年初穩定下來後曾重現淨買入,但6月以來再度連月淨賣出,5個月以來已累計淨賣出1283億美元,總結今年首10個月淨賣出1340億美元(圖),而且最新數據還未涵蓋11月美國大選後人民幣新一輪的貶值潮,况且美國在本周加息後,人民幣遭受的壓力更大。

另一方面,市場一直有傳中國在過往一直託比利時買入美國國債,英國《金融時報》便表示,10月比利時所持美債規模也由1430億美元降至1170億美元,如果將這部分計算在內,則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實際幅度可能更大,達到670億美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979&issue=201612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260

美債息向上 港樓價多跌

1 : GS(14)@2016-12-18 10:26:10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上周四凌晨決定加息0.25厘,市場紛紛聚焦地產股及樓價走勢,事實上除了留意基準利率的走向,美國長期國債孳息率的走勢亦不容忽視。

美債息與樓價指數負關係高

美國長期國債息率一向被視作市場資金成本指標,在聯繫匯率的機制底下,本港息口亦會受到其走向而出現變化。截至上周五,美國10年期國債息率攀升至2.59厘,連升六周,累升46%,升至2014年9月水平;美國30年期國債息率亦升至3.17厘,連升三周,累升5.6%。

翻查紀錄,每當債息見底回升,進入上升周期時,便會影響市民入市買樓意欲,樓價均出現調整。2009年至今,美國30年債息和中原樓價指數的相關系數約-0.7(數值由1至-1,愈接近1,正比關聯度愈高),反映有關息率下跌,香港樓價便會上升;債息向上,則樓價便會下跌。目前儲局密謀加息,美國債息由低位回升,歷史又會否再次重演?

另一方面,地產分類指數與中原樓價指數近年的相關走勢明顯,如2010年11月政府首出招推額外印花稅(SSD),地產指數隨即受挫,及至2011年明顯見跌勢,樓價其後見整固;2015年2月,金管局第七次收緊樓按,地產分類指數則反覆向下,樓價指數未幾亦見回調。現地產分類指數由今年9月至今累跌17%,樓市新一輪跌浪或隨時展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02&issue=201612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399

中國單月減持5180億元美債 5年最多

1 : GS(14)@2017-01-21 03:31:02

【明報專訊】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在去年11月減持664億美元(約5179億港元)美國國債,是連續6個月減持,而減幅更是5年以來最大。分析指,反映中國動用大量的外匯儲備去支持人民幣匯價。

反映大量外儲托人幣

事實上,在上月公布的10月份數據已顯示,中國不再成為美國最大的「債主」,持有美債的金額被日本超越。而這次公布的11月份數據指出,日本持有美國國債金額總計為1.11萬億美元,而中國則進一步跌至1.05萬億美元,自2014年的高峰1.32萬億美元,累計減幅達2700億美元。

星展銀行經濟研究部經濟師周洪禮指出,這反映內地支持人民幣匯價的代價,透過沽出美元資產,以便動用大量的美元去買回人民幣。

12月銀行結售匯逆差增四成

去年11月美元走強,導致人民幣進入新一輪貶值浪潮,走資情况嚴重。外管局昨日公布,12月銀行結售匯逆差達到3203億元人民幣,較11月份大增四成,逆差金額是去年1月以來最多,亦是連續第18個月出現逆差。

總結2016全年,銀行結售匯逆差累計達22465億元人民幣。外管局國際收支司長王春英昨日重申,會加大對外匯違法違規活動的打擊力度,同時堅持貿易、投資便利化,她亦否認要求企業強制結匯的傳聞,並強調跨境資金流動將朝向均衡的方向。

分析:2017年資本外流難扭轉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員劉健預計,結匯進一步萎縮的空間有限,1月份銀行結售匯逆差有望縮窄。他指出,投機的購匯受到限制,加上1月份以來,美元在高位回落,令人民幣貶值壓力稍為紓緩,都有助外匯供求趨向平衡,但2017年整體資本外流的格局,仍然難以扭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966&issue=201701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293

道指早段挫180點 歐元升 美債息跌

1 : GS(14)@2017-03-23 06:08:56

【明報專訊】民調機構Elabe最新的民調顯示,法國中間派總統候選人馬克龍在下月23日首輪首票的支持度為25.5%,是1月以來首次領先,較極右候選人馬林勒龐高出0.5個百分點。在關於次輪選舉的民調,馬克龍亦以63%的支持率,力壓支持率只有37%的馬林勒龐。在總統候選人的電視辯論,馬克龍亦被認為是「最具說服力的候選人」,提振了市場信心,推動歐元兌美元升0.7%至1.08以上。美元兌日圓跌穿112。美匯指數低見99.7,見2月初低位。

恒指夜期大跌195點

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跌至2.44厘見本月初以來新低。債息下滑,金融股受壓,高盛領跌,道指昨早段大跌180點至1個月新低。恒指夜期亦跟隨下跌,收市報24,415點,較日間期指大跌195點。

高盛昨證實,其應對英國「脫歐」的首階段應急計劃,將有數百個職位從倫敦遷至歐洲,倫敦將削減部分職位,並在歐洲大陸增聘人手。高盛批評目前的「脫歐」方案沒有為金融機構提供過渡期,不得不採取緊急安排。高盛稱,將在18個月內提升歐洲部門設施,增加員工數目。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712&issue=201703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280

聯儲局﹕減債只會短暫停加息 美債息拗腰倒升 美股一周走資逾千億

1 : GS(14)@2017-04-09 10:00:21

【明報專訊】美聯儲第三把交椅、紐約聯儲銀行長杜德利(William Dudley)為聯儲局縮減資產負債表解畫,表示雖然減債時或會暫停加息,但只會是「短暫停頓」(little pause),調整息口仍然為聯儲局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原本市場預期減債時當局會減慢加息步伐,故近日10年期債息一直下跌,直至周五杜德利講話後從低位反彈,收市倒升。

明報記者 余慕恩

杜德利周五在美國提到,為免減少資產負債表對市場產生過大影響,有可能需要暫時放棄提高短期利率。目前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規模高達4.5萬億美元,他指完成後應大幅縮小,但指「不會恢復至在金融危機前的規模」,亦即大概9,000億美元水平。

負債不會回至金融危機前規模

他亦提到,聯儲局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為利率正常化,而非緩慢減少資產負債表。由於上月底杜德利曾表示,美聯儲一旦減債會停止加息,導致市場的加息預期降低,債息一度下跌。但這次他強調加息只會「短暫停頓」,在他發表言論前,周五晚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一度跌至2.269厘,收市卻「拗腰」回升至2.38厘(見圖)。

王弼:減債加息可同步進行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始人王弼認為,縮減資產負債表與加息可以同步進行,金價在杜德利發言後下跌,意味市場亦認為加息的步伐不會減慢。他估計,現時環球股市做好,聯儲局不能如上年再以中國股市震盪為由不加息,減債計劃亦會在短期內展開。

不過,由於周五公布的非農新增職位比市場預期差,故短期內未必會加息。

非農數據較預期差,加上美國向敘利亞發射導彈,但美股周五收市僅微跌,道指跌0.03%至20,656點,標普500指數及納指的跌幅亦不多過0.1%。券商Jeffeires引述EPFR數據顯示,美股基金截至上周三的一周,錄138.33億美元(約1079億港元)淨流出,為1年半以來最大的贖回潮。

澳新:聯儲局減債 新興市場最震盪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認為,美聯儲減債的舉措對市場影響遠比加息大,參考2013年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退市的經驗,新興市場的震盪將尤為強烈,故預料聯儲局會更謹慎處理。

楊宇霆亦稱,美國國債孳息率長遠而言將會因應市場流動性減少而上升。

路透社的調查顯示,與美央行有直接交易的一級市場交易員預期美國將於年底前開始減債,並認為最終資產負債表的規模會減低至2.75萬億美元。交易員亦預計聯儲局會於本年再度加息兩次,並於2018年加息3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67&issue=201704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7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