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誰會是中國的赫芬頓郵報

http://www.eeo.com.cn/2012/0818/232178.shtml

經濟觀察報 魏武揮/文 作為一個行業觀察者,我很注意一些IT類網站,比如36氪、tech2ipo、愛范 兒、極客公園之類的網站。最新冒出來的大概就是一個名為「虎嗅」的網站,是由幾個從傳統經管類媒體出來的人做的網絡媒體。和很多網站一樣,虎嗅會為它的註 冊用戶推送信息郵件,也和很多網站一樣,這些郵件裡包含著幾個標題、幾段摘要和幾條超鏈接——目的很明顯,希望拉著你回到它的網站。通常意義上,這類郵件 會被我本能地忽視掉,但有那麼一次我注意了一下虎嗅的郵件,發現它推送的幾個標題很對我胃口,隨後的幾次下來,虎嗅的郵件就不再被我標記為「垃圾郵件」 了。

其實,做一個ICP(內容發佈網站)並不是很難。從技術角度講,幾乎是入門級的技術門檻。《商業價值》這本雜誌索性拿著一套網上隨處可得的開源程序 架設了一個網站(其實就是個博客),我經常和人提到它:技術成本大概不過幾千的內容網站(考慮到域名費用和服務器託管費用),但由於內容的關係,這個網站 恐怕價值十數倍或者數十倍於它的技術成本。

虎嗅同樣如此。有人認為它不過是一個群博客:有多人參與寫作的博客站而已——唔,「而已」這兩個字未免太過輕鬆了。對於內容網站而言,技術選型之類 的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還是內容。雖然我一貫認為整個傳媒產業已經渠道為王,但對於單個媒體而言,依然是內容為王。這個道理就像賣飲料的總是飲料口味很 重要,但做超市的,想必會考慮市口之類的問題。內容網站去做什麼渠道是相當困難的事,做好自己的內容才是本分。虎嗅出道的時候,被稱為「1.0的逆襲」不 是沒有道理的,因為相對於web2.0而言,它的確更多的側重於傳統媒體式的把關人體系的內容生產。

那麼,什麼是內容?如何運營內容?

我一點也不懷疑赫芬頓郵報這個美國新聞博客給國內這些網站所起到的榜樣作用,這個網站可謂是名利雙收:2011年3月,AOL花了3個多億美元收購 了赫芬頓郵報;2012年4月,該網站則獲得了新聞界至高獎普利策獎的國內報導獎。赫芬頓郵報說白了也是一個群博客,但技術上的卑微一點都不妨礙它極高的 價值。

不過,赫芬頓郵報畢竟是美國的網站,全盤照收是肯定不行的。這家網站側重於news(新聞)和opin-ion(觀點)兩個部分,從它的網站陳述裡可以看出來:Big news and opinion。在我看來,news和opinion並不相同。

概括地講,新聞是要求「實證」的,而觀點則偏重於「推導」。我比較喜歡的一個比喻是歇洛克·福爾摩斯和他的哥哥邁克羅夫特·福爾摩斯的區別。在歇洛 克自己看來,他的哥哥的推理能力遠遠比他強,但由於邁克羅夫特只是喜歡坐在椅子上推理而懶得求證,故而並不能成為一個偉大的偵探——但這不妨礙歇洛克從他 那裡獲取靈感。我自己寫評論文章很多年,深知自己偏向於邁克羅夫特,而不是歇洛克。道理其實很簡單,倒不是我懶,而是實在沒有這個資源。

中國的具體國情是,網站要報新聞是要獲取新聞牌照的,而通常意義上,非巨型網站很難獲得這張牌照(傳統媒體的網站例外)。在中國,做一個news的 網站政策上不太現實,實際操作上也有問題:你哪裡來的那麼多人工去像記者那樣一一求證?更何況,被採訪對象如果聽說是某某報某某雜誌,可能還說兩句,聽說 是一個網站,被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於是,長久以來,中國IT垂直類的獨立內容網站,要麼就是喜歡弄點小道消息,如果是長篇大論,基本上都是複製或者翻譯過來的(這裡有沒有版權問題另 當別論,但總之就不會是獨家了)。垂直類內容網站的歷史不短了,但IT類裡很難冒出頭來和門戶的IT頻道相抗衡。Donews一度藉著web2.0風頭很 勁了一陣子,但近來也頗有老態龍鍾之感。

這裡的關鍵是人的因素(Donews的衰落某種意義上也是因為主事者的離去)。人的因素分為兩層。較淺的一層是對文章的鑑別能力。說得難聽點,即便 都是複製來的,也知道哪個是重點要力推,哪個隨便掛一下就行了。這是比較淺層次的編輯活,鑑賞問題。而較高的一層則是對產業的洞察力,懂得寫評論,或者邀 請對的人寫對的評論(其實就是選題)。評論這個東西是可以坐在家裡寫的,但它考驗的其實是論者對下筆的這個公司乃至行業多年的觀察思考。

我個人傾向於中國這類網站做細分領域的行業評論。如果是公司評論,屬於微觀層面,靠得太近,需要極細節的證據去輔助,這已經和做新聞報導沒什麼兩樣 了。如果走到宏觀層面,就又有些宏大敘事,不是一兩千字能寫完的,而文章一長,在網上受到什麼樣的待遇,很多人心知肚明。以典型公司破題,進行中觀層面的 細分行業評論,是相當符合本文所提及網站的道路的。

這方面,國內的虎嗅和愛范兒(它主要聚焦於移動領域,特別是蘋果生態)已經有了些許萌芽,我也不得不說一句的是,假以時日,它們將是雜誌類的重要競爭對手。

(作者為知名博客It Talks博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486

奢侈品電商“寺庫”在美股大漲,A股的赫美集團將如何表現?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02/1189724.html

經歷數年“寒冬”的奢侈品電商行業似乎正在迎來第二春。自2017年10月以來,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國內奢侈品電商企業“寺庫”股價持續上漲,目前的股價已經創下公司上市以來的新高。“寺庫”股價的強勢上漲表明,國際資本已經在高度看好奢侈品電商行業的發展。

“寺庫”股價快速上漲的背後,是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市場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強勢複蘇。根據貝恩公司最新發布的《2017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在經歷了三年的減速期後,中國個人奢侈品消費在2016年第三季度迎來了反彈並在2017年強勢增長,其中,中國消費者在內地市場的奢侈品消費增速超過了海外市場,內地市場增幅達到了20%,增幅創下了近6年來的新高。貝恩報告同時表示,線上渠道的奢侈品銷售額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但整體銷售占比依然較低。

業內普遍認為,相比以往,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此輪複蘇是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進行的,並且受到國際品牌廠商調低內地市場售價、國家降低消費品進口關稅、提高行郵稅、引導高端消費回流等多重有利因素的支撐,因此判斷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此輪複蘇更具可持續性。與此同時,中國消費的主力人群正在向80後、90後及00後的年輕群體遷移,而新一代消費群體相比他們的父輩更熱衷線上購物,有助推動了奢侈品電商行業高速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就連過去一直堅信電商渠道有損奢侈品牌獨特性的奢侈品集團歷峰也改變了自己的信念,開始擁抱奢侈品電商。據法國《費加羅日報》最新消息,歷峰集團已經和意大利奢侈時尚電商集團Yoox Net-a-Porter達成協議,將以每股38歐元的價格收購Yoox Net-a-Porter剩余的全部股份,較當前股價溢價23.4%,總交易額約為28億歐元。資料顯示,歷峰集團成立於1988年,於1995年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旗下擁有卡地亞、梵克雅寶、伯爵、江詩丹頓、朗格表、Jaeger-LeCoultre、沛納海、IWC、萬寶龍、Dunhill、Lancel、Chloé等品牌,是繼LVMH和開雲集團之後的全球第三大奢侈品集團。

就A股而言,目前赫美集團(002356.SZ)是A股市場唯一家以奢侈品品牌運營為主業的上市公司。赫美集團在2017年陸續收購上海歐藍、崇高百貨、臻喬時裝、彩虹深圳、盈彩拓展、彩虹珠海幾家國際時尚品牌線下運營企業後,不僅形成了龐大的線下門店網絡,還囊括了超過40個(包括Armani、Hogan、Dolce&Gabbana、Escada、MCM、Versace等)國際奢侈品時尚品牌的授權,掌握了大量國際奢侈品品牌代理權資源。近期,赫美集團又公告擬以不超過2.5億元的股權轉讓款及不超過1.5億元增資款的總交易對價受讓國內知名奢侈品電商“尚品網”90%股權以及“和誠宇信”100%股權。對“尚品網”及“和誠宇信”收購完成後,赫美集團將形成奢侈品運營領域的完善的線上、線下一體化布局。

有業內人士認為,能拿到多少品牌授權是奢侈品電商平臺生死存亡的關鍵,赫美集團在收入大量品牌的授權後再去布局奢侈品電商無疑是一項更為穩妥的決策,有了足夠的品牌的授權資源的支撐,過去一直被品牌的授權困擾的“尚品網”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有望成為國內奢侈品電商領域最大的“黑馬”。

隨著“寺庫”在美股大漲,赫美集團作為A股市場唯一家以奢侈品品牌運營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其擁有的奢侈品運營及奢侈品電商行業的投資價值或許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註和認同。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報觀點,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8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