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多數人在25歲失業,然後領了10年退休金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9/162241.shtml

多數人在25歲失業,然後領了10年退休金
少加點班 少加點班

多數人在25歲失業,然後領了10年退休金

一旦技能“自動化”之後就難以進步,無論你多麽“努力”重複鍛煉,你的水平也就停留在當初基本掌握後的狀態。

本文由少加點班(微信ID:lishaojia2015)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李少加

這絕非危言聳聽。

我們都寧願相信一個樸素的真理:熟能生巧。

我們都以為在一個好的職業崗位上勤勤懇懇十年一日就能成為一名專家牛人,進而成為市場的寵兒、高薪的主子,財富自由,指日可待。

遺憾的是,大量事實證明,對於絕大部分職場人,踏入職場10年後,專業能力並不會比現在高多少

換句話說:在25歲左右時掌握基本的職場技能後,即便盲目努力10年也不會再有質的提高,更不可能成為該領域的權威專家(高價值人才)。而眾所周知,一流人才的價值堪比二流人才的百倍(按發展趨勢來看兩者身價會持續拉大)

這才是“35歲失業危機”的直接原因:企業憑啥要高薪養一個經驗豐富的“庸才”

所以當多數人工作一兩年(25歲左右)之後止步不前,幾乎就宣告了若幹年後的“失業”。

這絕非“個別事件”,它具有如此之高的普遍性、隱蔽性,以致絕大部分人都無法幸免於難,而這背後的本質原因是:

我們是如此堅信不疑的認為:付出終有回報,單純的努力就一定能持續提升我們的專業技能(公正世界假設)。

而事實及大量科學研究結果都一並證明:並不能。

舉一些人人身上都有的例子就明白:

我們從小學到大學寫了10年的字,但字也沒好看到哪里去;

我們縱然堅持寫上20年日記,也不會成為村上春樹;

廣場舞大媽跳上30年舞也不會成為出色的弗拉明戈舞者;

……

另外,我們稍微觀察下周邊吐槽“領導無能瞎指揮”的人數之多,則可見一斑(這些領導大都是擁有多年資深管理經驗的人)

可見,在某個領域的大量經驗不會讓你成為牛人。

那麽,那些古往今來取得傑出成就的人,難道是天賦使然?

事實上,無論是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富蘭克林、喬布斯、馬雲等人都沒有特別高人一等的智力(甚至一些人還比普通人“笨”),哪怕被譽為音樂天才的莫紮特,也是因其在絕佳的“音樂環境優勢”下長大……

可見,無論是經驗還是天賦都不會讓你成為牛人

那麽,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我們怎樣才能從“你很努力,朝失業狂奔而去”的魔咒中自我解救?

下面,李少加將與各位探索問題的本原,進而給出一個全新、可落地的努力方法,讓我們的每1分努力都準確踩在成為“傑出者”路上。

魔咒本原:大腦的“經濟偏好”誘使我們放棄“精進”

微信圖片_20170329133730

如果細心留意下剛學走路的小Baby,你會發現,他們是如此的專註、吭奮、不厭其煩的跌倒、嘗試,直到終於踉踉蹌蹌的學會走路。

隨著走路這一“技能”的掌握,幾乎沒有成年人需要思考“如何走路”的問題,時下的我們幾乎都能夠一邊漫不經心的走路一邊思考諸如“如何成為專家”之類異常複雜的問題。

是的,這得益於大腦兩套系統(即意識系統、無意識系統)的相互配合、協作。簡單來說,前者負責認知、學習、訓練“全新的技能”,隨著“技能”的掌握、熟練,大腦就“移交”給無意識系統。

當需要使用這套“技能程序”的時候,後者會自動化調用這套技能,幾乎不需要大腦耗費多少“註意資源”參與(兩者關系如下圖所示)。

微信圖片_20170329133757

常年的進化使人腦演化成了追求效率的工廠,哪里用的多,就將哪里自動化,進而獲得經濟效益最大化。對,大腦本身就是一套聰明、精密的智能機器。

然,凡事都是相對的。

在我們歡樂的享受大腦“自動化”福利的同時,也意味著:那套被“自動化的技能程序”幾乎就停留在初始水平,很難提升了

就拿“跑步”來說,估計沒幾個人認為自己“不會跑步”。

但是,哪怕你是一個憑習慣跑了10年的老手,一個經過專業訓練幾個月的跑者,就能輕松超越你——原因就在於,專業的跑步動作(包括呼吸技巧)其實並非很“自然”。

這也是“10萬小時定律”最坑爹的地方:

它由於滿足人們“懶得思考”的胃口,迎合人們“付出多少回報多少”的偏好,始終以“被閹割的狀態”風靡國內幾十年。

它讓我們以為,只要足夠努力,就能臻於至善(下圖藍線的狀態)。

而實際上,一旦技能“自動化”之後就難以進步,無論你多麽“努力”重複鍛煉,你的水平也就停留在當初基本掌握後的狀態(下圖橙色的狀態)。

b

結果就是: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資深”的庸才。

好!找到了這個病根之後,我們就能針對性制定一個“三步走”策略來持續突破自我瓶頸,通過“刻意訓練”來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你想要的高收入、高成就的必經訓練)。

具體是哪“三步”訓練呢?

首先,第1步

我們需要“活化”思維模式,防止技能“自動化”,這就好比專業運動員的訓練設施,為“技能”突破瓶頸創造環境條件;

第2步

我們需要給意誌餵飽精神能量,對於“刻意訓練”這種高耗能活動而言,意誌力薄弱會比較累

第3步

我們會通過實施具體的拆解技能、對標專家、加速訓練、量化反饋、刻意訓練來最終實現“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聲明:本文核心思想與暢銷書《刻意練習》不同,該書適合成熟領域的“動手型技能”,比如體育、藝術等,而本文更適用於新興領域的“知識技能”,為避免混淆,故而李少加稱之為“刻意訓練”

刻意訓練第1步:給思維意識來一針“打破自動化”疫苗

生病要吃藥。我們的歸因思維總是讓人以為是“藥”將“病菌”消滅從而使身體痊愈。但真相往往有悖直覺——是我們自身產生的“抗體”戰勝了病菌

同理,如果我們想讓身體抵抗某種病毒,首先需要的就是將少量的無害病菌註入體內(接種)以此讓身體自發產生天然抗體。

這種方式同樣適用於“精神疫苗”。

比如,我們想防止單純的朋友讓邪教(或某些大V)洗腦,首先需要的就是預先告訴朋友邪教大概會怎麽洗腦(接種)。

因此,絕大部分人之所以在“刻意訓練”的過程半途而廢,很大原因是因為缺乏給自己的精神來一針抗體:

畢竟,將關鍵的“職業技能”從大腦的“無意識系統”中抽離出來,重新打磨,會使我們的精神承擔相當程度的“不適”及“壓力”。

當我們抵抗大腦“追求經濟偏好”的本能,打破“技能自動化”時,必然會有三類病菌入侵:

其中,最先發作的病菌就是:走出“舒適區”。

疫苗1.脫離舒適區

如果你對脫離舒適區無感,不妨即時體驗一番:

首先,先盡量憋住呼吸一段時間,同時計個時。

然後,在這個時間的基礎上,再增加額外10秒。

對,這額外10秒的感受就是脫離舒適區時候的感覺(很不好受吧)。

好,如果你覺得要成為人中龍鳳,這點痛苦不算什麽,那麽不妨再來第二針第精神疫苗:體驗挫敗感。

疫苗2.體驗挫敗感

就跟我們學走路時要摔倒幾次,學遊泳時要嗆上幾口帶著消毒水味道的臟水一樣,當我們一旦開始“刻意訓練”時,我們將要反複體驗失敗的滋味。

對,你沒看錯,是“反複”體驗……(如下圖波谷所示)

c

“刻意訓練”要求我們鍛煉具體的技能點時,持續采取不同的全新模式(會讓人很別扭),直到找到一個突破瓶頸的新模式為主,這個過程充滿著無數的“不盡人意”。

然而如果你想要打出一記全壘打,你必須先“後退一步”

疫苗3.挑戰“不確定性”的心理壓力

原始的叢林規則使我們的大腦演化了強烈的“厭惡損失”心理——意即我們在本能上是非常恐懼及排斥“不確定性”。

畢竟,對於我們的遠古祖先而言,一只萌萌噠的國寶大熊貓有可能成為人類的朋友,也有可能一掌拍死你……保險起見,還是保持距離更為明智。

而那些偏好“不確定性”的遠古智人們,想必在歡樂的品嘗各類彩色蘑菇的過程中……呵呵了。

這就是為何,當我們“刻意訓練”時尤其讓人難受。

畢竟絕大部分職場技能都缺乏成熟、現成、且適用於所有人的“有效提升方案”,需要我們自行探索。這個過程充滿著亂吃彩色蘑菇(中毒風險)的無數“不確定性”。

因此,付出100分,反而能力還“暫時退步”的“不確定性”是需要付出的必要代價,這個巨大的心理落差感將使我們愈發步履維艱。

d

刻意訓練第2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如上述的三大精神“病菌”所述,除非你像鳴人(“火影忍者”角色)般具有“自帶雞血”的主角光環,否則,“刻意訓練”不僅會讓你感覺痛苦,導致中途放棄。複歸平庸,這就與你的初衷相差甚遠矣。

因此,我們如果想要提升成功率,首先就要承認:

吾等皆為凡人。

在我們尚未通過“刻意訓練”獲得階段性成功(比如升職加薪受人崇敬)的外在動力之前,我們需要先借助一些“內在動力”來餵飽我們的精神能力。

幸運的是,人人都可以通過簡單的技巧獲得三個“內在動力”,更有助於抵抗前述的三大“精神壓力”。

內在動力1:轉移概念框架

我們都需要記住一句真理:工作本身毫無樂趣可言的,“刻意訓練”更是如此。

當我們羨慕才華橫溢的鋼琴家怎能彈奏如此美妙的樂曲時,可知道他們在幼年時期就得接受無數近乎無情的訓練折磨。有個學藝術的朋友曾告訴我,很多人因而私下里脾氣狂躁,就是幼年缺乏玩樂的後遺癥。

因此,當我們進行“刻意訓練”時,為避免歇斯底里狂躁癥,可以采取一些科學的技巧,進而變“折磨”為“虐戀”,化“痛苦”為“力量”

比如,當我針對“寫作”的某個“技能點”進行訓練時,我一直把自己想象成一名“藝術加”而不是“李少加”,而我的文章也不再是文章,那可是即將擺在巴黎盧浮宮的偉大藝術品。

當我們擁有一個偉大的願景時,它能賦予人強悍的精神力。

所以我一直非常欽佩托馬斯·傑斐遜於《獨立宣言》中添加了“追求幸福的權利(pursuit of happiness)”

是的,無論你要進行多麽慘無人道的“刻意訓練”前,一定要善於利用我們與生俱來的驚人“想象力”對“訓練對象”進行“概念轉移”。

比如你要訓練“英語口語”,你要告訴自己,這不是學習,而是在雕刻語言的藝術……

又或者你在訓練“批判性思維”,你可以告訴自己,這不是訓練,而是捍衛靈魂追求真相的尊嚴……

PS:概念轉移的思想李少加是借鑒了NLP身心語言程序學的「換框」,有科學的神經學基礎,是一種可以善用的精神技巧。

內在動力2:提升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一個心理學術語,指一個人對自己究竟能多大程度改變命運的意念。自我效能越高的人,通常越自信,對事物也保持更加樂觀、積極的態度。

然而,現實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自我效能”略低,意即認為自己無力改變局面,一切“但憑天意”。這一方面是由於某些激素分泌導致,另一方面可能是成長經歷導致的“習得性無助”等。

無論如何,對於自我效能較低的人群,當面對“刻意訓練”所需要巨大的精神意誌力時往往寸步難行

所以李少加的建議是,在訓練前,不妨先慢慢培養“自我掌控感”提升自我效能。

怎麽培養呢?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體驗到“成長”的感覺,無論是多麽微小的進步。

比如,男生可以每天做定量的俯臥撐,覺得適應之後每天增加一兩個,慢慢找到進步的感覺。

而對於女生,則可以鍛煉慢跑,逐步慢慢增加跑步的距離。

e

內在動力3:適當自我獎勵

還記得「少加點班」專欄在前一篇推文“培養用戶習慣”中提到的“獎賞回路”麽?

雖然我們原始的“爬行動物腦”經常會壞事:比如偏好偷懶、短視、容易分心等,但我們也反過來利用它培養好的習慣

比如,在每次取得非常非常小的進步時,稍微滿足下自己的一些小小癖好,無論是看部小電影、還是吃點垃圾食品、買件漂亮衣服……whatever。

通過適當的自我獎勵可以有效激發我們對“擺脫自動化、走出舒適區”的“刻意訓練”形成獎賞回路。

慢慢的就能形成螺旋式成長的正向循環

好的,到目前為止,如果我們已經很好的“給思維意識接上抵抗自動化的精神疫苗”、“餵飽精神動力”,做好充分的熱身運動後,下面,就可以著手啟動成為專家的“刻意訓練”了。

刻意訓練第3步: MECE技能拆解,對標專家,加速訓練,反饋叠代

人類的神經系統決定了大腦(意識系統部分)的最高運作效率是“單線程”模式,意即,每次僅能專註一樣工作任務。

而對於絕大部分職業技能,通常都是由一系列獨立的“技能點(工作任務)”連貫組合而成。

比如,遊泳的第一課,通常就是訓練“擺脫水的恐懼”。而不是一上來就“讓我們蕩起雙腳暢遊泳池100圈”

又或者,對於“寫作”這個“技能”而言,通常包括:

讀者分析

主題定位

知識儲備

文章結構

措辭風格

擬定題目

切換視角檢視

批判性檢視……

等等系列技能點,我們不可能同時訓練所有技能點,一口氣吃不成胖子。

由此,我們不難想象,“刻意訓練”首先應當是:

1.拆解技能點,直到不能細分為止

任何崗位的主要職業技能都能分拆為若幹獨立的“子技能”,我們進而得以準確“定位”制約你整體能力的“瓶頸”技能點。

我們以常見的“電話銷售”為例,“子技能”有:

發音訓練(好聲音能極大保證不被掛斷)

客戶心理洞察(站在客戶立場,避免被快速掛掉電話)

產品亮點提煉(有效產生商機)

話術準備(有效產生商機)

意向商機價格談判策略技巧

建立個人口碑

客戶關系管理

……

技能點拆解後,我們就能夠清晰的找到自己的“短板技能”,需要優先“刻意訓練”的地方了

比如,當我們很多時候都是通話到一半被客戶不耐煩的掛斷時,問題很大可能出現在“客戶心理洞察(同理心)”上,那麽可以針對此問題進行單點訓練;

又或者,如果客戶願意聊天,但最終又對產品興趣不大(有需求的前提下),那問題更可能出現在對“產品亮點提煉”方面;

但是,聰明如你應該註意到了,上述提到的“子技能”大都還包括若幹個更細化的“低層技能”:

比如上述提到的子技能:“產品亮點提煉”,包含的更低層子技能有:

“客戶視角思維”

“場景化思維”

“說服心理學(中心路徑及外周路徑)”

“金字塔邏輯表達”

……

是的,每一樣都是一門不簡單的學問(這不是恰好說明所有看似平凡的職業都能夠訓練出厲害的職業人士麽,大好事來著啊)。

我們要做的是進一步按照MECE原則(相互獨立不重複,完全窮盡無遺漏)將之拆解到不能再細化的底層技能為止,然後再“逐一刻意訓練,單點突破”。

對,需要“刻意訓練”的技能點越細,效果越好

由此可見,牛人們談笑間信手拈來一句文案即可震撼靈魂,表面看似簡易,其背後卻是經過無數次擺脫大腦自動化、走出舒適區、持續叠代嘗試,重複訓練之後才擁有的,遠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下圖所示)。

f

又比如,東漢末年,曹植之所以能以“七步詩”保全性命於亂世,全憑著將“詩、詞、歌、賦、用戶心理、專註力、創意素材收集……”等各項子技能訓練的淋漓盡致才能出口成章,若換成一般人就不是“煮豆燃豆萁”……

估計直接“君在釜中泣”了。

2.對標外部專家,單點高頻訓練

當我們訓練具體某一技能時,最佳的策略就是找到最優秀的參照對象

但是,除非在體育、競技領域,我們能夠輕易辨識出“世界第一”,對於“知識技能”而言,無論是哪一個職能崗位,我們都很難找到一個“最牛叉”的學習對象。

比如,我們不可能找到最厲害的程序員,最厲害的運營、最厲害的HR,最厲害的銷售……

但這恰恰是(經MECE原則)拆解細化“技能點”的優勢,我們可以輕易找到學習某專業技能點的最佳“老師”,而不僅僅局限於向本行業的專家學習。

而事實上,在絕大部分“技能點”上,本行業的專家都遠稱不上“優秀”

以銷售為例,就拿“同理心(共情)”這一技能來說,再牛叉的銷售,他對“同理心”的領悟絕對遠不及該領域的心理學專家到位。

所以你需要的不是請教你所在行業的高手,而是找到對應的心理學子科目進行學習、訓練,然後將成果應用到你的工作場景進行驗證。

又比如,對於“文字駕馭能力”,最好的老師絕不是來寫文案的高手,而是那些受過文學訓練的人。

誠如一個職業馬拉松運動員不會在比賽時嘗試新的跑步動作,“刻意訓練”最好也盡量安排在職場外

畢竟,“刻意訓練”針對的是一個個非常小的技能點,而職場工作要求的“連貫性”會影響“刻意訓練”需要的“高頻、大量、重複性”的要求

當你將這些獨立的底層技能都“刻意訓練”的差不多之後,你會驀然意識到:

以前覺得“很厲害”的職場老鳥(憑著直覺磨練過來而非“刻意訓練”過的人),其實大都水平非常“業余”。

很多朋友到這里可能會犯難了,這麽多細化的技能點需要“刻意訓練”,那得耗費多少時間精力啊。

當然,但也不是沒有“加速”的辦法。

3.訓練加速器:善用“專註敏感度”

一旦你開始學會駕馭大腦的“專註”能力,你一定會驚訝於自己這麽多年來,怎麽就忽視了大腦這個不離不棄的好夥伴好同誌呢。

不信,你嘗試下對大腦下達一個指令:

留意你視野內的“綠色”。

是不是突然覺得所有綠色的事物都“凸顯”了?

對,當我們針對一個技能點進行訓練時,可以強制喚醒該技能的“職業敏感度”,這將極大的加速訓練進展。

例如,如果你需要“刻意訓練”李少加常年強調的“用戶(客戶)視角思維”(這對於市場、銷售、產品、運營、客服、HR等面向人的工作崗位都非常核心的能力)那麽,喚醒你的職業敏感度(類似職業病狀態),你可以把一切都當做訓練對象:

比如,當你看到領導忙的焦頭爛額時,就可以適當移情到自己身上:

當你自己很忙碌,別人跟你溝通時,你希望他的溝通方式是怎樣的(一步到位,直接說事)?

當你下屬給你匯報時,你希望看到怎樣的匯報材料(言簡意賅,註重結果)?

又比如,當你媽媽覺得你冷,拿衣服給你穿,你極其不耐煩的推掉時,你就可以移情下:

當你覺得你狗狗冷,給它添衣還被它咬一口時的心情……

再舉個例子,如果你想要刻意訓練“文案的說服力”,你依然可以把周邊的一切都納入訓練對象:

比如,你屁股下的椅子,給它寫一句話文案要怎麽寫?

它的賣點是什麽、怎麽吸引註意、怎麽喚醒渴望……

又比如,你桌上擺放的《進化式運營》一書,如何一句話闡述它的亮點?

甚至,路上看到任何的廣告,都像雷達眼一般掃描下:思考吸引你的地方,不吸引你的地方……

諸如此類,借助“專註敏感度”吸收業余時間的大量高頻訓練,不用多久,你就能隨時切換到不同人的視角去思考問題。

這就是那些“年輕有為”之人的成長模式:刻意、專註、敏感、加速升級。

4.找到鏡子,尋求反饋,持續叠代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長得帥不帥,那麽你不應該用美顏相機,而是需要一面鏡子。

同樣,如果你想要知道“刻意訓練”是否有效,就必須事先找到一個可以量化的指標(鏡子),隨時給到自己反饋,即刻調整,而不至於反複訓練“錯誤的技能”,以致走火入魔。

事實上,絕大部分的技能都非常容易找到各類精確的反饋指標:

比如,新媒體運營,可以通過閱讀率、閱讀完整率、分享率、收藏率檢測你的訓練成效;

又或者,對於電話銷售,可以通過有效客戶的“掛掉電話所在環節”的統計數變化來反饋;

對於一些實在難以統計到數據的職能崗位,可以通過目標的主觀反饋來判斷。

比如前面提到的“用戶(客戶)視角思維”,你可以留意其他同事(客戶)是不是比以前更願意跟你聊天了,互動更多,對你評價更高了……等等。

全文總結

進化使得人腦本能的將“新學的技能”進行“自動化處理”,這導致大部分職場人的技能水平保持在“夠用”之後,就再沒能進一步突破了。

這也是大部分人必將面臨“中年淘汰”的最本質原因。

本文,李少加根據諸多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結合自身的思考,提出人人均可習得的“刻意訓練”方法(下圖):

g

我們直覺會認為,那些被社會淘汰的人大都是因為自身懶惰,不思進取。

然,事實卻總是出人意料: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異常勤奮、努力。

但單純的努力就好像“愚忠”一般並無多大價值,我們需要的是“有技巧的努力”。

刻意訓練”的方法雖看似繁瑣,但它卻是任何一個牛人,從資質平平的普通人磨煉而來的“必經之路”,某種意義上講,這才是真正的“捷徑”。

它也在一定程度上精彩的詮釋了李少加常說的那句話:

難路易行,向死而生

職場 線下技能分享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4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