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樂視啟用新LOGO 樂視網改名樂視視頻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12/153740.shtml

導讀 : 除了更新logo,樂視旗下樂視網也宣布更名為樂視視頻,啟用價值千萬美金的頂級域名Le.com。

i黑馬訊 1月12日消息,今日下午,樂視發布了樂視生態及7大子生態的全新Logo。“TV”已經徹底從樂視的標識中褪去。

全新的樂視品牌LOGO“LE”由L 、E兩個字母組成。構成“LE”的四個筆劃,代表著樂視生態中的四層架構:平臺、內容、終端、應用。品牌LOGO中間交疊的圓點,象征著貫穿、撬動整個生態的關鍵:eui和廣大樂迷藍、紅、綠三個顏色,再加上包容一切的灰色,分別代表著科技、文化、互聯網在樂視生態中的融合。

除了更新logo,樂視旗下樂視網也宣布更名為樂視視頻,啟用價值千萬美金的頂級域名Le.com,並推出“內容聯結用戶、開放打造服務、全球化共享”三大戰略。據樂視方面透露,字母域名le.com的註冊日期是1995年的3月4號,距今已有20年時間。因為2字母域名的資源有限,兩個字母組成的域名價值不菲。

發布會上,樂視也推出一款65吋超級電視X65,定價4999元。超級電視X65采用65吋超高清4K屏幕,搭載4K智能電視芯片Mstar 6A928,4核1.4GHz以及4核Mali T760 頂級旗艦GPU,3GB超大運行內存+16GB高速閃存,支持60幀H.265/HEVC格式4K視頻硬解。

據樂視官方透露,2015年,樂視超級電視銷量超過300萬臺,樂視超級手機銷量超過400萬臺。預計在2016年,分別達到600萬臺和1500萬臺的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732

小米終於宣布進軍VR,繼暴風樂視騰訊後又一巨頭入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15/153813.shtml

導讀 : 2016年小米有三個關鍵詞:聚焦、補課和探索。其中,在探索這個部分提到,未來將籌建小米探索實驗室,初期重點投入虛擬現實(VR)和智能機器人等新方向

i黑馬 1月15日消息 小米CEO雷軍今日在內部年會上表示,2016年小米有三個關鍵詞:聚焦、補課和探索。其中,在探索這個部分提到,未來將籌建小米探索實驗室,初期重點投入虛擬現實(VR)和智能機器人等新方向,為小米的發展奠定下一個臺階。

小米終於第一次從官方角度發出聲音:進軍VR。

在此之前,關於小米涉足VR的聲音早已不絕於耳。

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傳言稱,小米生態鏈相關負責人在與國內數家VR相關創業公司接觸。不過,此後再無消息。

去年7月ChinaJoy期間,暴風掌門人馮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無意透露,暴風正與華為小米在VR上進行深度合作,其中,與小米的合作主要在APP上。

然而,消息放出後,小米相關部門反應極大,最後這項合作無疾而終。

2015年12月17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雷軍明確表示看好VR和機器人。

2015年底,一篇《雷軍系3000萬美元入股虛擬現實公司樂相》的文章爆出來,可此中所稱雷軍系公司指的是迅雷,而小米公司據稱並無參與。值得註意的是,迅雷的董事長正是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對於VR,小米仍然沒有任何表態,像是在刻意隱去些什麽。

直到2016年1月15日,小米官方終於發聲了:籌建小米探索實驗室,初期重點投入虛擬現實(VR)。

除小米外,如今國內已有暴風科技、樂視、騰訊明確表示入局VR,暴風、樂視已有VR硬件推出。而此次小米宣布入局,未來很有可能涉足VR頭顯。但具體是做PC端頭顯,還是一體機,還是手機盒子,仍不得而知。至於是小米公司主導研發和生產,還是通過投資生態鏈企業來完成VR布局,目前也還沒有更多消息放出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334

樂視冠名國安隊 紮切羅尼任新主教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19/153868.shtml

導讀 : 樂視今日正式宣布冠名北京國安,北京國安改名為北京國安樂視隊

i黑馬訊1月19日訊,繼冠名五棵松體育館之後,樂視今日正式宣布冠名北京國安,北京國安改名為北京國安樂視隊,此前傳言的樂視從中信集團手中購得國安俱樂部50%股權一事在今日並沒有宣布。

據悉,雙方將組建北京國安俱樂部戰略發展委員會,委員會中信集團及國安俱樂部單位代表為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名譽董事長羅寧、中信集團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唐臻怡、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董事長李建一;樂視方代表為樂視控股集團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兼COO 劉弘、樂視體育CEO雷振劍、樂視體育首席內容官劉建宏。其中,羅寧與雷振劍共同擔任戰略發展委員會聯席主席。

互聯網公司冠名足球隊早已有前例。此前,淘寶以12億元冠名廣州恒大隊,並獲得後者50%的股份。2015年11月6日,蘇寧從江蘇舜天俱樂部接手了舜天足球隊,轉讓價格達到5.23億元。而樂視在此次冠名之前,也曾冠名了樂視體育生態中心(原五棵松體育館)。

樂視最近除了頻繁開發布會,也陷入了買買買的狂熱之中,包括與TCL合作,並購易到用車,收購花兒影視。樂視體育也已經擁有280多項賽事、10000多場比賽的賽事直播權益,並且80%都是獨家權益。

89.pic

發布會上,北京國安樂視隊公布了新賽季的強大陣容,聘請意大利著名教練紮切羅尼為新任主教練,4名外援也已敲定,分別是巴甲MVP奧古斯托、科林蒂安後腰拉爾夫、克萊伯和二次歸隊的克里梅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853

樂視與萬達影業為何紛紛要進軍美國好萊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24/153945.shtml

導讀 : 好萊塢的電影工業體系、商業模式,核心的技術和人才,不是資本的輸出就能拿的走,好萊塢缺錢,需要資本,但他們顯然會對核心的東西有所保留。

日前萬達以35億美元收購美國傳奇影業引發業內震蕩,萬達曾以26億美元並購全球第二大院線集團AMC。目前萬達此次收購傳奇影業也使得中國企業進軍好萊塢的話題引發業內關註。但高調進軍美國的不止萬達一家,早在2015年10月8日,樂視影業就以2億美元的戰略基金在洛杉磯成立子公司,開辟好萊塢市場,表示建立了北洛矽線,並在美國電影交易會AFM期間公布了“6+13”的重磅全球化項目,確定研發+合拍的這種面向全球化市場的項目運營。而樂視萬達影業為何紛紛進軍實力遠勝於自己的美國市場?

樂視生態進軍好萊塢或缺乏落地的土壤 但卻是一個很好的資本故事

先談樂視。目前樂視在洛杉磯與矽谷都建立了美國子公司,成立了影視基地,一個隸屬樂視影業,負責影視劇制作和版權購買,另一個偏向硬件的技術研發以及雲平臺搭建等,另外是樂視還投資了總額高達1.5億美金的中美合拍片《長城》以及9部與好萊塢共同開發的電影,這是是樂視在為獲取海外電影發行權乃至聯合出品方面下的一步棋。

樂視未來為進軍美國市場可能還會有後續動作,早在2014年8月,賈躍亭就高調宣布,其為海外戰略準備了7.3億美元的戰略資金,在未來實現出品和發行數量翻番是樂視影業的願景。樂視更大野心還在於,曾表示要將樂視模式複制到美國,我們知道,樂視在國內的生態模式是“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模式,在國內市場,樂視依賴這種模式實現了多個終端的打通,打通電影的線上、線下,通過制造、推廣、IP衍生將一部電影價值放大。而“一定三導”、“七屏聯動”等概念也是張昭及其團隊梳理出的一種基於國內市場的商業模式。

但若要複制到海外,尤其是美國市場,但這種模式面臨的困難可能是在美國缺乏落地的土壤。在中國,樂視影業註入樂視網,可以通過樂視電視、樂視手機、樂視網、樂視影業等多個終端與平臺實現電影價值的最大化,但在美國市場,樂視需要內容、UI、平臺、硬件的整體推進,需要解決諸多專利與授權的問題,也就是說,在較長的一段時間,樂視在美國市場缺乏各種落地的終端與內容平臺的支撐,加之樂視在美國也是一個全新的品牌,用戶認知有待形成,而美國用戶的觀影習慣也不一樣,另一方面,樂視的各種硬件終端在美國都有替代品。也就是說,樂視可能需要推動自身內容與美國主流終端與平臺的布局與合作並培育用戶習慣,由於缺乏類似於國內對自身內容平臺生態的掌控力,樂視模式複制到美國的難度可想而知。但樂視影業並入到樂視之後,需要有新的資本故事為樂視網的估值增加籌碼,樂視影業進軍好萊塢也是一個很好的資本故事。

萬達大手筆收購策略:或源於“去地產化”以及如何擡升股價的焦慮

當然,進軍美國的中國資本並非僅僅樂視影業一家。早前包括中影、萬達、華誼兄弟、湖南電廣、DMG等公司都或以合拍的形式、或以成立海外子公司的方法涉足好萊塢。而與樂視這種成立子公司與合拍的形式進入美國市場不同的是,萬達的策略就是收購。日前萬達以35億美元收購傳奇影業引發業內關註。傳奇影業曾推出過《侏羅紀世界》、《哥斯拉》和《蝙蝠俠:黑暗騎士》等大片,主要從事電影、電視劇、電視節目的投資、制作、發行,營銷宣傳,而此前萬達也曾以26億美元並購全球第二大院線集團AMC。可以看出,萬達同樣是有野心的,這種野心也源於萬達的焦慮,目前經濟下行,樓市整體呈現低迷,所以萬達要在地產外尋找一個新的增長點。王健林在2015年曾對外透露,希望三到五年之內把‘地產’二字去掉,變成商業發展公司或者商業服務公司”目前看來,萬達大力收購影視公司發展影視娛樂也是去地產化的轉型。另外也有說法是,萬達影業近期就要沖擊IPO,這個時候收購傳奇影業,或可以擡高股價,為推動萬達的市值空間增加了籌碼。

樂視萬達影業進軍好萊塢:打破配額限制引進內容或是核心需求

樂視萬達紛紛或收購或合拍等形式走出去,也意味著中國影業資本與好萊塢形成某種利益的合謀。於好萊塢而言,與中國電影資本合作有諸多好處,中國市場已經是除北美本土之外最大的市場,並且在日益增長,未來有可能會成為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這對於好萊塢而言是一塊巨大的肥肉,但這塊肥肉卻一直受限於進口片配額(每年僅限引入30多部外國片)的限制,導致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市場攫取票房有限,但若與中國民營企業達成資本、制片等多個層面上的深入合作,則相當於建立了一個通向中國市場的綠色通道。根據電影總局的規定,中美合拍片經官方認定後,可以享受國產影片待遇,按照發行方43%的比例與院線進行分賬,而不用按照進口片25%的分賬比例。

所以歸根結底,中國資本包括萬達與樂視影業向好萊塢進軍,更多的目標是引進內容,比如樂視影業可通過合拍片的形式,打破配額限制的電影引進制度,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出口轉內銷,達成中國影視公司與好萊塢共同分利的格局。某種程度上來說,好萊塢的獲得的好處要大於中國電影資本的好處,好萊塢可以更好的攫取整個中國市場的票房,也會進一步蠶食國產電影票房,當然這也是一種鯰魚效應,激發國內電影市場不斷推出更優秀的電影產品來與之競爭。但針對萬達的這起收購,據業內透露,傳奇的項目很多並不擁有版權,只是出品方。傳奇掌握的IP也不能和華納、派拉蒙等相提並論。所以某種程度看,萬達的收購很可能與其對內容的核心需求不匹配,可能並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萬達此次並購的風險也在於,並購並不一定意味著股價的飆升,並購失利告吹的電影公司也不在少數。比如,1989年,索尼斥資32億美元收購好萊塢八大之一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日本索尼並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曾因文化沖突、管理不善等問題虧損30多億美元。1990年,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的松下公司豪擲66億美元收購了環球影城(Universal Studios)的母公司MCA,然而,由於與揮霍無度的好萊塢經理人之間存在文化沖突,5年後,松下公司以57億美元的價格將MCA公司80%的股份賣給了Seagram公司,2006年又將剩余股份作價11.5億美元賣給了Seagram。所以說,針對好萊塢電影公司的收購失敗案例已有前車之鑒,有時候收購並不能優勢互補,甚至會成為拖累。

資本並不足以獲得平等的話語權  中國電影企業應謀求更深的產業鏈參與

另外,樂視萬達影視進軍好萊塢,雖說是要與好萊塢扳手腕,但事實上實力不對等,樂視影業CEO張昭曾經也感概,電影是一個工業化的產業,又從西方誕生並形成傳統,好萊塢又是全球人才的聚集地,因此整個的工業體系的建設水準都非常非常高。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此前曾表示:好萊塢有最完善的成片保險體系,有第三方的監制體系,有能達到數字標準的特效工藝,整個產業環境是我們所需要的。

因此,中國市場雖然是好萊塢所垂涎的,但中國公司由於在電影工業體系方面的實力遠弱於對方,因此是目前還不足以與之開展平等的對話權。

因為平等的話語權肯定是源於對合作方的品牌影響力的一種權衡以及實力的尊重。萬達、樂視影業均位於國內五大電影公司(萬達、樂視、博納、光線、華誼)之列,在國內的影響力是有了,但在國外,這種影響力還很弱。要與好萊塢抗衡,即便在中國市場,國產電影工業體系還很弱。我們看到,2015年速7在國內上映的時候,首日24小時票房破4億,在中國市場總票房達到24.3億,問鼎中國電影票房史冠軍,刷新7項影史紀錄。而《複仇者聯盟2》一上映,首日票房也達到2.5億。博納影業CEO於冬當時感嘆:“我們僅僅靠粉絲電影、販賣小鮮肉,跟進口大片對陣,完全處於劣勢。”他認為,好萊塢的片單,全部是航母級的特效大片,平均投資在3億美金以上。中國電影如何跟強大於自己數倍的好萊塢競爭,是一個讓人焦慮的問題。

而國內的IP電影,與速7同時期上映的《小時代》、《萬物生長》、《何以笙簫默》、《左耳》等國產青春題材霸屏,在好萊塢特效大片下顯得不堪一擊。中低成本制作的繁榮只是一種粉絲經濟的投機行為,不能反映電影工業化,也是核心競爭力缺失的體現。

當然這也是中國民營電影企業紛紛出海的戰略意義所在。樂視萬達資本運作能力不缺,但合作的契合度要看參與到項目開發、技術特效制片等電影本身制作的深度與貢獻度相關,是否有豐富的制片經驗、顯著的市場成績決定著產業鏈的參與程度。而另一面,好萊塢的電影工業體系、商業模式,核心的技術和人才,不是資本的輸出就能拿的走,好萊塢缺錢,需要資本,但他們顯然會對核心的東西有所保留。此前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系教授斯坦利·羅森對媒體談及中美電影合作時說:“中國人投資讓他們拍電影,好萊塢很開心,覺得這是天上掉餡餅,是傻錢;如果中國人提出要和美國人一起拍電影,他們就要想一想了。”

所以,產業鏈的參與程度,決定電影公司反哺國內的效果。中美合作在語言、商業規則上的不對稱也導致合作窗口的打開程度與收益分享的不對等,投資金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看是否能在合作中創造更大的價值。

合作猜想:萬達與樂視影業在美國會不會抱團取暖?

前面說到,在國內,樂視、萬達影業在整個行業有著一定的話語權,但在美國,情況不同。也就是說,收購或者參與好萊塢合拍片,或者將本土的互聯網模式複制到好萊塢,但好萊塢卻並沒有中國文化、用戶、品牌認知與市場的土壤,即好萊塢整個產業結構與市場結構、體系與本土公司需要的產業土壤不對應。所以,要向全球輸出中國故事,就得用好萊塢的標準與全球化的電影工業體系講故事。

那麽,由於樂視萬達影業作為市場新進入者,顯然很難跟好萊塢市場領導者正面競爭,所以國產電影公司要在好萊塢獲得一席之地,要麽錯位競爭,要麽抱團取暖,目前來看,可能後者是比較好的選擇,這就涉及到了樂視萬達合作的可能性猜想。作為“院線第一股”的萬達院線與樂視影業會有哪些合作與競爭可能呢?

我們知道,萬達在美國是有院線渠道的,此前砸錢26億美元買下了美國第二大院線AMC,交易完成將接管AMC旗下338家影院的4865塊銀幕。雖然萬達是覆蓋全產業鏈的並購,參與發行、制作、放映等所有渠道,但薄弱環節在內容,由於樂視影業進軍美國市場的打法是中美合拍片,此前已公布《萬王之王》、《牡丹亭》等多部合拍片,甚至與傳奇影業有諸多合作,比如樂視和傳奇影業斥資1.5億美元打造日前已殺青的中美合拍片《長城》,而傳奇影業又被萬達拿下,因此樂視影業與萬達影業在美國電影市場或有許多藕斷絲連的關系,加之樂視合拍片的電影內容可能也需要萬達的院線渠道支撐,這些利益考量為雙方合作猜想增加了想象空間。若樂視萬達影業在渠道和內容之間實現聯手,在好萊塢抱團合力出擊,顯然比在陌生的美國市場單打獨鬥甚至互相競爭要好的多。

少談顛覆 學習好萊塢的工業標準體系反哺國內市場才是提升的根本之途

對於中國電影產業而言,學習好萊塢可能是最迫切的需求,電影工業化程度方能代表電影產業的高度,國內許多以中低成本制作、依賴粉絲經濟打造的IP電影即使能推動短時期的票房,但卻不是可持續的打法,也不能反映電影工業化程度。目前許多企業出海,做的僅僅是將改造電影業的目標定在占據電影票務分發的網絡渠道與用戶入口或者將平庸的電影的銷量票房推高制造虛假繁榮,而不是通過優化整個電影產業的內容制作鏈條並推動電影內容出產的質量與品質,拿不下核心鏈條的話語權,就永遠難言顛覆。

所以,中國影業資本與其一開始就想著要去通過商業模式與好萊塢扳手腕或者顛覆好萊塢的模式,不如先沈下心來,爭取更深度的產業鏈參與。創意的內容,工業化的電影生產體系與精良特效制作出品的優質產品,國際化的人才儲備,這些是本質的核心能力,也是提升電影產業無法避開的,這應該是樂視與萬達影業國際化需要的戰略著眼點。將頂級的好萊塢工業標準、體系帶到中國消化並提升中國電影的特效水平與工業化程度,師夷長技以制夷,才應該是中國電影資本湧入好萊塢提升自身影響力的根本之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250

《太子妃》重新上線 已為樂視帶來4100萬會員收入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27/154000.shtml

導讀 : 據樂視方面透露,《太子妃》的會員播放量達到了3.99億次,為樂視吸引新增樂次元會員220萬人,帶來了4100萬收入。

i黑馬訊 1月27日消息,樂視今日在北京舉辦《太子妃升職記》(簡稱《太子妃》)慶功會。樂視方面表示,《太子妃》經過處理之後,已經重新上線。上周,《太子妃升職記》疑因尺度太大被有關部門要求下線。而另一方面,《太子妃升職記2》和大電影也即將開拍。

借著這部火熱的IP,樂視將推出樂1S手機太子妃版,定價1099元,獨享第三版結局。更為奇葩的是,為了突出定制的特點,只有樂1s太子妃版用戶才能觀看正版新結局,其他渠道都無法觀看。此前,樂視還曾發布過《羋月傳》定制版超級電視。

據樂視方面透露,《太子妃》的會員播放量達到了3.99億次,為樂視吸引新增樂次元會員220萬人,帶來了4100萬收入。而這部劇本身的投入只有90萬元。而樂視的另一個熱門IP——《羋月傳》的全網播放量則突破了200億,為樂視帶來了超過30億的收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772

樂視體育3億元收購章魚TV 張旋任首位CTO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27/153997.shtml

導讀 : 完成收購後,章魚TV將成為樂視體育旗下UGC直播平臺。樂視體育未來計劃拓展章魚TV在彈幕、禮物等互動產品的探索。

i 黑馬訊 1月27日消息  樂視體育今日宣布以3億元對價,收購體育直播平臺章魚TV全部股權,章魚TV創始人張旋出任樂視體育CTO職位,向樂視體育CEO雷振劍直接匯報。這是樂視體育首次任命CTO。

張旋將負責制定覆蓋樂視體育內容平臺、賽事運營、智能化和互聯網服務等多核心業務的研發戰略,推進技術孵化、產品開發和戰略合作的完整創新鏈條,並負責UGC視頻內容生態的建設。

完成收購後,章魚TV將成為樂視體育旗下UGC直播平臺。樂視體育未來計劃拓展章魚TV在彈幕、禮物等互動產品的探索。

資料顯示,張旋200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軟件科學實驗班。攻讀耶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期間,其發明“網頁P2P視頻加速系統”獲得專利。2011年張旋休學回國,先後創辦雲成互動和風雲互動兩家公司,後者相繼推出包括風雲直播和章魚TV等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777

樂視派高管進駐易到用車 把控具體事務及融資事宜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225/154414.shtml

導讀 : 這是樂視控股易到用車後首次派出高管進駐。

i黑馬訊 2月25日消息,樂視於今日發布內部郵件,宣布對易到用車進行人事調整,原樂視控股CMO彭鋼赴任易到用車總裁。這是樂視控股易到用車後首次派出高管進駐。

樂視在內部郵件中稱,彭鋼任易到用車總裁,負責易到用車的大市場、銷售、流量運營、用戶及用戶端運營、樂視生態協同、生態創新業務的戰略規劃落實與執行、業務指標達成、人員和組織的建設及管理等工作。

同時宣布的,還有原樂視控股投資副總監孫可任易到用車投資副總裁,負責易到用車的投融資的業務,向樂視全球資本高級副總裁鄭孝明和易到用車CEO周航匯報。由於此次任命排列在樂視一級組織人事任命通知中,因此可以看出易到在樂視所有事業部排位中處於重要位置。

目前看來,易到用車創始人兼CEO周航職位不變,但未來周航的地位是否有變化還不得而知。

以下為樂視內部信:

批準:賈躍亭 樂視人力字 第2016[010]號

樂視一級組織人事任命通知

各位同事:

為了進一步夯實七大生態閉環,並推進全球化戰略,經公司審批決定,進行如下高管任命:

張 昭 任影視互聯事業群總裁,負責影視互聯事業群總體戰略規劃/落實、業務指標達成、人員和組織的管理等工作,向樂視生態全球CEO賈躍亭匯報。影視互聯事業群將致力於樂視生態O2O內容付費發行業務發展(包括在線付費影視會員業務)及影視類內容自制及發行業務,發展線上線下付費影視會員並獲得相應付費及內容發行收入。原樂視影業CEO職務不變。

高 飛 任樂視視頻總裁,負責樂視視頻業務總體戰略規劃/落實、業務指標達成、人員和組織的管理等工作,向樂視生態全球CEO賈躍亭匯報。樂視視頻業務(原互聯網應用事業群中的樂視視頻應用業務)將通過采購及運營正版影視綜藝娛樂版權、網絡綜藝自制發行及運營、體育音樂等垂直業務內容承載等,依托樂視視頻全終端產品研發及運營,推動樂視視頻在全終端的用戶規模增長、運營並實現廣告等多元收入。

梁 軍 任智能終端全球產研供總裁,負責全球智能終端的產品研發及供應鏈的總體戰略規劃/落實,負責2016年智能終端整體業務指標的達成,以及人員和組織的管理等工作,向樂視生態全球CEO賈躍亭匯報。智能終端全球產研供將致力於包括全球電視、手機、汽車互聯網智能終端、VR及其他配件在內的各類智能終端產品研發,並構建和運作全球供應鏈體系保障高效供應。原樂視致新總裁職務不變。

馮 幸 任運營商事業部總裁,負責運營商事業部總體戰略規劃/落實、業務指標達成、人員和組織的管理等工作,向樂視生態全球CEO賈躍亭匯報。運營商事業部將作為樂視生態一級組織,承擔樂視生態與運營商生態之間的全面對接與全方位合作。原樂視移動總裁職務不變。

張旻翚 任生態營銷及客戶運營中心總裁,負責控股全球生態營銷及客戶運營總體戰略規劃/落實、業務指標達成、人員和組織的管理等工作,向樂視生態全球CEO賈躍亭匯報。生態營銷及客戶運營中心承擔樂視全生態資源的對外廣告營銷銷售及客戶運營職能,並支持樂視生態內部各業務線在全生態平臺上的廣告營銷及運營。

譚 殊 任生態營銷及客戶運營中心高級副總裁,負責生態營銷中心的銷售業績達成,向生態營銷及客戶運營中心總裁張旻翚匯報。

張誌偉 任生態O2O銷售平臺總裁,負責O2O業務總體戰略規劃/落實、業務指標達成、人員和組織的管理等工作,向樂視生態全球CEO賈躍亭匯報。生態O2O銷售平臺將作為樂視生態一級平臺型業務組織,承擔O2O銷售平臺戰略的全面規劃與管理職能,下設包括樂視商城、LePar、第三方線上旗艦店、線下樂視旗艦店等自有銷售體系,以及全生態客服及售後服務體系。

趙一成 任生態O2O銷售平臺高級副總裁,負責中國樂視商城各項業務指標的達成,向生態O2O總裁張誌偉匯報。

周 航 任易到用車CEO,全面負責易到用車總體戰略規劃/落實、業務指標達成、人員和組織的管理等工作。易到作為樂視汽車生態的核心組成部分,將引領汽車生態的社會化、共享化發展,全力為樂視生態、樂視汽車生態打造基於共享服務的全新用戶平臺。

彭 鋼 任易到用車總裁,負責易到用車的大市場、銷售、流量運營、用戶及用戶端運營、樂視生態協同、生態創新業務的戰略規劃/落實與執行、業務指標達成、人員和組織的建設及管理等工作。

孫 可 任易到用車投融資副總裁,負責易到用車的投融資的業務,向樂視全球資本高級副總裁鄭孝明和易到用車CEO周航匯報。

以上任命自即日起生效,請相關部門積極配合,高效協同。

樂視控股人力資源部

2016年2月25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964

樂視生態之夜,賈躍亭給樂視定了幾大目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5208.html

樂視生態之夜,賈躍亭給樂視定了幾大目標?

一財網 劉佳 2016-02-29 10:54:00

賈躍亭為樂視定下了2016年的幾個目標:第一,總付費會員突破5000萬;第二,總銷售收入突破500億~600億元,真正達到100億美元銷售額的互聯網公司。

2月28日晚,樂視董事長賈躍亭和全球各地的萬名員工在更名為“樂視體育生態中心”的五棵松體育館里度過了樂視的年會。

賈躍亭在樂視年會上發表演講時稱,超越BAT、超越IAT(蘋果、亞馬遜、特斯拉)不是樂視的目標,樂視要逐夢全球。

“2016年,我們要組建一支獅狼團隊。要逐夢全球,需要我們每一個leader都要像百獸之王獅子一樣的領袖能力,還需要擁有狼群一樣的精神。”賈躍亭說。

同時他還透露了樂視多個業務的進展情況,其中樂視超級汽車概念車將在2016年的北京國際車展亮相;樂視雲完成A輪融資,估值70億元人民幣。

賈躍亭同時為樂視定下了2016年的幾個目標:第一,總付費會員突破5000萬;第二,總銷售收入突破500億~600億元,真正達到100億美元銷售額的互聯網公司。

而根據樂視網(300104.SZ)2月28日晚間披露業績快報顯示,該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30.17億元,同比增長90.8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9億元,同比增長59.04%;基本每股收益0.31元。

樂視年會

此外,超級汽車繼續完善開放閉環的生態系統,組織支持全球化並持續創新。打造四維組織,調動全球頂尖人才,持續提升人才能力,真正讓專業人才變成跨界人才,讓跨界人才變成生態人才,密切協同最大化激發活力。

對於全球化業務,賈躍亭稱這關乎樂視能否成為偉大的生態企業。

全球化方面,樂視希望智能終端首先能取得非常大的突破。超級手機、超級電視希望能作為尖刀殺向美國、印度、歐洲等核心市場的心臟,互聯網及雲生態全面跟進,超前全球布局。

超級電視主攻美國與印度市場,以華人市場為第一批主要覆蓋人群,中國市場銷量600萬臺;超級手機進入海外主流市場,中國市場目標銷量達到1500萬臺。樂視體育全球戰略加速,繼續夯實行業絕對第一地位;內容方面爭取付費用戶實現行業第一,票房收入保二爭一;樂視雲完成A輪融資,成為樂視生態第四個獨角獸;互聯網金融不鳴則已,希望通過互聯網生態模式引領金融產業進入互聯網生態時代。

生態專車模式初步形成,易到實現訂單目標每日100萬單,增加運營車輛100萬輛,突破100萬司機,力爭年內超過Uber,成為行業前二。

以下為賈躍亭演講全文:

同學們:

前段時間,大家應該在網上都看到胡潤自己拍的一段視頻,說“在下一個時代,樂視有可能會超越BAT……”這也成為這段時間里很多人討論的話題,到底誰能超越BAT,成為偉大的企業呢?

我們對偉大和超越有不同的看法。在過去,企業只要做大就被認為是偉大的,而且中國足夠大的市場紅利和人口紅利也能養得起很多世界級企業。但是,我們認為企業如果沒有能力全球化,也不做全球化,不能為全球用戶提供價值時,做得再大也不能稱為一個偉大的企業。這也是今天我們需要討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

所以,我們認為是否超越BAT不是我們的目標,是否超越IAT(蘋果、亞馬遜、特斯拉)也不是我們的目標。我經常和大家講,樂視永遠都在創業的路上,今天是,明天也是,後天還是……因為,只有擁有創新精神的企業才能永遠年輕。

經過我們這些年的努力,樂視的生態模式已經開創了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我們希望能夠真正把樂視生態這種獨一無二的模式帶向全球,為全球用戶及人類社會持續創造全新價值。這需要我們有勇氣不斷挑戰自己,甚至要殺向世界上最強大的競爭對手的主場,跟他們同臺競技。

今年是樂視生態全球化元年,我們的主題是逐夢全球,希望每個人都有這種精神。我感到欣慰的是,樂視全球化戰略已初戰告捷,7大子生態協同化反正向人們展現出一個前所未見的世界:樂視體育獲得中超全球獨播版權;超級電視在美國宣戰3SL;超級手機全球首發高通820芯片樂MaxPro,在全球刮起生態手機風暴,引領智能手機進入生態時代……

我還要告訴大家幾個令人振奮的消息,超級手機2016年將繼續給予蘋果第二擊;樂視超級汽車概念車將在2016年北京國際車展亮相……

今天,我們上萬名員工在樂視生態的主場——樂視體育生態中心歡聚,讓我們帶上勇氣,踏上逐夢全球之旅吧!

在通往生態世界的征途上,我希望每一個樂視人都是銳意進取的勇者,因為生態世界的壯美只有勇者才能領略。

2015年,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樂視波瀾壯闊的一年。過去的一年里,我們用未來定義未來、再用未來定義現在,依托全新的互聯網生態模式,打破邊界、生態化反、蒙眼狂奔,兌現了當初許下的一個個諾言,更創立了互聯網生態經濟這一全新的經濟形態。生態經濟的三大特征是:價值重構、共享和全球化,最終由此形成由垂直閉環的生態鏈和橫向開放的生態圈組成的完整生態系統。

回顧2015年,樂視生態經濟成效初現,總付費會員數達到2000多萬,是單會員價值最高的互聯網企業。總收入超過200億元,生態總估值突破3000億。其中,互聯網及雲生態上演移動逆襲,樂視雲成為全球視頻雲、生態雲第一品牌。樂視商城進入行業第一梯隊。

內容方面,自制發力開啟霸屏模式;超級電視與TCL強化反,銷量突破300萬臺完勝所有洋品牌,是當之無愧的智能電視第一品牌!超級手機在2015年成為行業最大黑馬,僅用245天出貨量破500萬臺,入股酷派集團全面推動生態開放戰略落地。

互聯網金融完成戰略布局、組織團隊的建立;樂視體育成為行業第一,B輪融資接近完成。超級汽車(SEE計劃)完成戰略布局,頂尖人才不斷加入;超級汽車已完成了激動人心的第一代超級汽車的產品定義和基礎研發,開始進入艱難而漫長的生產準備期……

在全體樂視人的共同努力下,全球化已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全員持股和全球合夥人計劃的落地,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全球業界大牛加入樂視生態。

過去的一年,我們雖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生態經濟的變革創新之路註定是艱難的,必然會受到既得利益者的抵制與施壓,註定了通往生態的世界里沒有“容易”二字。

要想征服全球,就要不斷創造全新價值!就要打破常識,打破常規,打破傳統,全方位、全流程創新,各緯度創造全新價值,難度和阻力可想而知。但我認為,能擊敗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供血不足的內因是我們希望將股權都留給陪伴樂視生態一起成長的員工,讓他們分享生態價值。外因是樂視生態的複雜性與先進性只有少數人能夠理解,多數人對樂視生態仍看不懂。

這是因為中國20年的互聯網發展史都是一部複制史!僅是把美國的成功模式照搬過來,沒有創新意識。所以全球獨創的樂視生態模式別人不理解,我們會用我們的努力和結果證明它的正確性。

戰略決定組織、組織決定成敗。這是我們通往生態世界道路上遇到的第二個困難。如果組織不能持續創新,組織不能夠真正生態化,那麽我們的生態融合將面臨很大的挑戰。此外,我們還在全球化和化反方面,各個生態間要加強化學反應,緊密協同。

通往生態世界的征途中雖險阻重重,但我相信,沒人能阻止我們前進的步伐。只要全體樂視人存乎一心,協同化反,時刻將用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就一定能克服萬難,為全球用戶提供極致的生態服務,享受他們送上的贊譽。

選擇明天,就要放棄昨天!我們的思維應該放在遠方,而不是停留在昨天。

講戰略規劃前,我要先強調下我們的企業價值觀。我們和傳統企業、傳統互聯網企業的價值觀有很大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我們的理念是以用戶價值為核心和第一優先,產業和社會價值第二,企業價值第三。只有滿足了用戶價值和產業和社會價值,企業價值就會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

很多傳統企業為了獲取企業價值、員工價值、股東價值做了很多傷害產業進步的事,所以我們的價值觀是否能夠推動產業進步、推動社會進步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考慮的問題。

在這種價值觀下,2016年我們定了幾大目標:

第一,總付費會員突破5000萬。Netflix的一個用戶價值大概是1000美金,因為Netflix會員僅僅是內容會員,而我們的用戶價值比Netflix高很多。當我們高價值的付費用戶突破5000萬時,企業價值可想而知,自然會推動產業進步、社會進步。

第二,總銷售收入突破500億~600億,真正達到100億美金銷售額的互聯網公司。此外,超級汽車繼續完善開放閉環的生態系統,組織支持全球化並持續創新。打造四維組織,調動全球頂尖人才,持續提升人才能力,真正讓專業人才變成跨界人才,讓跨界人才變成生態人才,密切協同最大化激發活力。

全球化關乎樂視能否成為偉大的生態企業。我們希望在這一年里,樂視生態經濟進入全球,成為全球價值領先的互聯網生態企業。

全球化是生態體系的全面全球化,絕非某一生態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

全球化方面,我們希望智能終端首先能取得非常大的突破。超級手機、超級電視希望能作為尖刀殺向美國、印度、歐洲等核心市場的心臟,互聯網及雲生態全面跟進,超前全球布局。

超級電視主攻美國與印度市場,以華人市場為第一批主要覆蓋人群,中國市場銷量600萬臺;超級手機進入海外主流市場,中國市場目標銷量達到1500萬臺。樂視體育全球戰略加速,繼續夯實行業絕對第一地位;內容方面爭取付費用戶實現行業第一,票房收入保二爭一;樂視雲完成A輪融資,成為樂視生態第4個獨角獸;互聯網金融不鳴則已,希望通過互聯網生態模式引領金融產業進入互聯網生態時代。

生態專車模式初步形成,易到實現訂單目標每日100萬單,增加運營車輛100萬輛,突破100萬司機,力爭年內超過Uber,成為行業前二。

可能在外人看來,樂視想成為一個偉大的生態型企業或許又是一個堂吉訶德的夢想?但2013年發布的超級電視、2015年發布的超級手機,當年被嘲笑過的夢想現在都已經一一兌現。超級汽車“SEE計劃”出來時,行業嘲笑我們吹牛。今年北京國際汽車展上,超級汽車概念車將正式亮相,“我們吹的牛又一實現了!”

壟斷中國互聯網的巨頭可以擊敗、收購、參股任何互聯網公司,但我認為它們無法擊敗樂視生態模式。樂視在生態時代有可能不會成功,但樂視生態模式一定會獲得成功。

只有被99%的人嘲笑過的夢想,才有資格談那1%的成功。

2016年,我們要組建一支獅狼團隊。要逐夢全球,需要我們每一個leader都要像百獸之王獅子一樣的領袖能力,還需要擁有狼群一樣的精神。

自然界中,獅子和狼是很難共存,融為一個團隊的。但樂視生態恰恰要挑戰自己,而不是像傳統企業那樣去選擇簡單的道路。

在很多傳統企業和互聯網企業中,很難容忍在一個領域中存在兩個大牛,尤其是兩個能力相近的大牛,成為所謂的“一山不容二虎”。

我們希望在樂視生態這種全球獨有的四維組織中,能打破這種現狀,每一個生態、子業務線都能同時擁有好幾頭獅子帶領群狼突破傳統。這需要每一個leader用寬廣的胸懷包容更多的人,同時能容納其他的獅子一起前進,能夠真正成為一個全球化組織,真正讓全球頂尖人才無縫地融入到我們的團隊中。

打破邊界、生態化反,共創共享生態世界。這是樂視的理想,也是樂視的精神。

全球化是每一個樂視人的使命。逐夢全球、征服全球,需要我們用自我顛覆、蒙眼狂奔的樂視精神,每個人都帶著的勇氣和必勝的信心。強烈的自信能讓一個人爆發出無限的潛能,能讓一個人真正走向成功。

今天,我們正在創造一個全新的生態模式,希望能引領全球科技產業進入生態時代。這是全新的起點,這也是追夢的原點,這更是崛起的支點!在我們創造的生態世界中,全新的生態模式將讓個人能力得到極大釋放、意誌與精神獲得極大自由,每個人都有勇氣和信心,去影響世界,創造一個自己理想的未來。

帶上勇氣,踏著力氣,戰勝自己,你會成為巨人!

希望我們每一個樂視人一起攜手,全球逐夢。因為,當全球互聯網產業創新乏力、當一切被禁錮時,只有夢想可以自由流動。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170

27億中超網絡版權被盜播 樂視體育起訴3家視頻網站索賠1500萬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3-11/990564.html

在中超第二輪比賽即將開打之際,互聯網巨頭樂視體育宣布,發現中超首輪比賽中多家新媒體平臺存在盜播行為,並已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首批起訴雲圖TV、VST、全民TV三家,索賠金額合計1500萬元。

每經記者 周恒

在中超第二輪比賽即將開打之際,互聯網巨頭樂視體育宣布,發現中超首輪比賽中多家新媒體平臺存在盜播行為,並已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首批起訴雲圖TV、VST、全民TV三家,索賠金額合計1500萬元。

2015年2月份,樂視體育和中超版權的擁有者體奧動力聯合宣布,樂視體育成為中超聯賽獨家新媒體合作夥伴。拿下兩個賽季中超的網絡獨播權,樂視體育付出的代價是2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樂視體育還表示,他們已特別設立中超反盜版基金並投入首筆100萬元獎金,用於獎勵對新媒體侵權行為的舉報。在北京大學中國體育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何文義看來,體育產業和文化產業都是版權產業,現在體育版權價格如此高,如果不嚴格保護版權,體育產業的附加價值就無從談起。

3月11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聯系雲圖TV、VST、全民TV,並分別向其官網提供的郵箱發出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時,尚未獲得VST和全民TV的回複。雲圖TV回複稱,雲圖TV產品只是一款聚合平臺軟件,沒有進行任何宣傳或內容傳播,他們在收到樂視體育關於中超版權的警告後,也積極配合樂視體育,及時對相關內容做了下線處理,目前沒有收到樂視體育的起訴書。

巨額索賠應對盜播

對於首批起訴對象,樂視體育方面的"要價"並不低--單場比賽500萬元。

不過,為了拿下中超網絡獨播權,樂視也付出了2年27億元的"天價"。樂視體育方面表示,他們擁有獨占專有的中超聯賽所有相關音視頻節目和中超聯賽所有音視頻直播節目的網絡視頻權等新媒體權利,包括但不限於網絡直播、錄播、點播、延播等。

中超首輪開賽的同時,樂視體育和體奧動力啟動了中超史上最嚴密的版權防護措施,面向全球啟動全網監控。樂視體育相關人士表示,中超首輪比賽他們發現12個新媒體平臺存在盜播行為,其中中國境內8個,境外4個。

據樂視體育介紹,上述平臺涉及兩種侵權行為,一是違法將正在直播的中超直播節目通過信息網絡同步向公眾進行傳播,這種行為侵犯了樂視體育的獨家新媒體權利;二是非法使用樂視體育的中超賽事直播流,這種行為不僅侵犯了樂視體育的獨家新媒體權利,並構成不正當競爭。

樂視體育表示,因在全網監控中發現多家新媒體平臺盜播中超首輪賽事,3月10日樂視體育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首批起訴雲圖TV、VST、全民TV三家,每場比賽索賠500萬元,首批合計1500萬元。樂視體育相關人士表示,上述平臺都是在比賽正在進行時盜播,他們已經保存了證據。記者在樂視體育提供的截圖上看到,雲圖TV和VST頁面上有中超比賽畫面。

宣布巨額索賠前幾天,樂視體育首席營銷官強煒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樂視體育已擁有300多個體育項目3萬多場比賽的版權,版權布局基本完成,接下來要重點打擊盜播。

死守中超網絡流量入口

樂視體育表示,他們已特別設立中超反盜版基金並投入首筆100萬元獎金,用於獎勵對新媒體侵權行為的舉報。新媒體是指基於數字和網絡等新技術支撐下的媒體形態,包括但不限於網絡媒體(網站、互聯網電視、網絡廣播、搜索引擎等)、移動終端(手機、平板電腦等)、新型電視媒體(IPTV、互聯網電視、OTT、數字電視)等,均屬於舉報範圍。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以來,樂視體育在中國足球領域大踏步"跑馬圈地"。最近一段時間,樂視體育動作頻頻:冠名北京國安樂視隊、控股體育數據公司搜達足球、3億元並購體育直播平臺章魚TV、27億元包攬中超未來兩個賽季新媒體獨播版權,1000萬美元領投章魚彩票B輪融資。此前,樂視體育還簽約了國內100多塊足球場地運營權。

樂視體育稱,他們圍繞中超形成完整的足球產業鏈條,涵蓋了線上線下足球的所有場景。樂視體育高管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樂視體育未來還將推出付費看中超的模式,這也將成為他們收回27億成本和內容變現的重要渠道。

業內人士分析,圍繞中超這個強IP,樂視體育正在下一盤大棋,這盤棋的切入口,就是中超賽事內容。圍繞中超,樂視體育未來將布局賽事內容付費和足球彩票,這也是樂視體育以外界難以理解的"27億天價"拿下中超網絡獨播權的邏輯。樂視體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擊盜播,也是為了保證能夠通過中超賽事導入更多用戶,從而實現他們追求的生態價值。如果其他網站隨意盜播中超賽事,那麽樂視體育以巨額資金買來的賽事版權也就失去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全國政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樂視網副董事長韓方明提交了"加強體育賽事知識產權保護 促進我國體育產業健康發展"的提案,呼籲維護體育賽事類節目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夯實體育賽事類節目保護的法律基礎,加強體育賽事知識產權的保護。

  • 每日經濟新聞
  • 柴剛
  • 每經記者 周恒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801

樂視體育計劃B輪融資70億元 估值已達205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finance/2016/0316/154726.shtml

導讀 : 樂視本輪融資的參投機構非常多,據業內人士透露超過30家,份額非常搶手。

i黑馬訊 3月16日消息,凱撒旅遊3月15日的一則公告揭開了樂視體育B輪融資的面紗:計劃融資規模為70億元,B輪後估值205億元,其中嘉興基金以12億元參投,另有消息透露,另有一家國字頭投資人參與樂視體育的本輪融資。

公告中稱,嘉興基金將由海航資本投資(北京)有限公司與海航資本集團發起設立,凱撒旅遊以新的有限合夥人身份加入。該基金成立後計劃以12億元參與樂視體育B輪融資,而本次投資完成後,預計嘉興基金持有樂視體育5.85%股權。

樂視本輪融資的參投機構非常多,據業內人士透露超過30家,份額非常搶手。體奧動力也參與了樂視體育B輪融資,但參投金額較小,此前體奧動力與樂視體育達成了27億的中超聯賽媒體版權交易

和目前很多大型融資項目一樣,樂視本輪融資受追捧同時,部分投資份額通過券商等融資中介分散進入市場。據財新方面報道,其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名為“樂視體育股權投資基金”設立了300萬起點,10萬元遞增的門檻,1%的認購費用,每年2%的管理費。但其宣傳的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60%以上(令人咋舌),基金托管人在年化收益超過10%時收取20%作為業績分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3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