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教育部:不鼓勵東部高校從中西部、東北地區高校引進人才

教育部提出,不鼓勵東部高校從中西部、東北地區高校引進人才。

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2016年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相關情況吹風會上,教育部副部長沈曉明說,盡管教育部也知道這種不鼓勵是權宜之計,但是我們認為當下對穩定教師隊伍是有幫助的。

2017年初,教育部下發《教育部教師工作司2017年工作要點》,文件提到,要推進高校教師管理改革,落實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指導意見,推動各校制定實施細則,引導教師潛心教書、靜心研究、追求創新。規範區域間高校教師流動,遵循契約精神,防止惡性競爭。

沈曉明介紹說,2016年教育部一共發布81項新的教育政策,這81項當中,絕大部分在政策形成過程中都得益於代表委員的建議提案。

據了解,2016年,教育部承辦建議提案1828件(人大建議1023件,政協提案805件)。其中牽頭辦理1021件(人大建議586件,政協提案435件)。

沈曉明說,在一些大的政策、框架性文件當中,比如說教育“十三五”規劃、教育現代化2030、教育脫貧攻堅行動計劃(2016-2020)、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等這些大的框架性文件當中,都吸收了歷年代表委員的建議提案。甚至有的教育政策是由於代表和委員的建議提案直接推動的。

以“孔雀東南飛”的現象為例,沈曉明說,近些年西部地區的一些代表委員多次提出,東部地區的一些高校憑借相對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頻頻將西部地區高校的一些學術尖子、教學骨幹挖到東部條件較好的高校。教育部認為這種現象不僅對西部高校來說是不公平的,而且還把人才價格不合理地越炒越高,把辦學成本不合理地越炒越高,使一部分高校教師隊伍軍心渙散,長期下去不利於高校教師隊伍建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807

環保部:華北東北明起將出現中至重度汙染過程

第一財經記者13日晚從環境保護部獲悉,14~15日,我國北方地區大氣擴散條件持續不利,預計華北、東北及西北部分地區空氣質量將出現中至重度汙染過程。16日空氣質量有望改善。

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與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報中心和相關省級空氣質量預報部門,基於現有汙染源監測、環境空氣質量實時監測、大氣汙染過程模擬分析和聯合會商,環保部通報,14~15日,華中、華東南部、華南大部和西南大部地區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其中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局部地區可能出現中度汙染。華東北部和東北大部空氣質量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東北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重度汙染。華北地區空氣質量以中至重度汙染為主,部分地區可能出現嚴重汙染。陜西關中地區空氣質量以重至嚴重汙染為主。

16日,受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大氣擴散條件有利。華北北部,華中、華東、華南、西南、東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區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華北中南部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局部地區可能出現短時重度汙染,陜西關中地區以中至重度汙染為主。

在重點區域空氣質量形勢方面,環保部介紹,在京津冀及周邊區域,14~15日,大氣擴散條件持續不利,汙染物逐步積累,預計區域中南部空氣質量將出現重度或以上汙染過程,其中15日範圍最大,影響城市包括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廊坊、邯鄲、邢臺、唐山、衡水、太原、臨汾、晉城、濟南、德州、聊城、菏澤、濟寧、淄博、鄭州、安陽、鶴壁、新鄉、濮陽、焦作等。16日,受冷空氣影響,區域汙染形勢有所緩解。

14~15日,大氣擴散條件較差,汙染物積累。區域北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京津冀中南部、山西南部、山東大部和河南北部以中至重度汙染為主,局部地區可能出現嚴重汙染。

16~17日,受冷空氣影響,大氣擴散條件好轉,汙染形勢自北向南逐步緩解。區域北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京津冀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山東大部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局部地區可能出現短時重度汙染。

18~19日,大氣擴散條件一般。區域北部和山東東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重度汙染。

20~23日,受降水過程影響,大氣擴散條件較有利,區域大部空氣質量較好。

在長三角區域,14日,長三角位於高壓底部,北部地區空氣質量為輕度到中度汙染,南部地區以良為主。15日,長三角位於高壓後部,北部內陸地區空氣質量為良到輕度汙染,其他地區以良為主。16日,長三角位於高壓後部,中北部內陸地區空氣質量以輕度汙染為主,其他地區以良為主。17日,長三角受冷空氣擴散影響,中北部內陸地區空氣質量為輕度汙染,其他地區以良為主。18日,長三角位於高壓底部,區域空氣質量整體以良為主。

在珠三角區域,14~16日,珠三角區域受高壓後部控制,大氣擴散條件一般,區域空氣質量為良至輕度汙染,中西部局地將出現短時中度汙染。17~18日,珠三角區域受均壓場控制,大氣水平擴散條件轉差,區域空氣質量為良至輕度汙染,中西部大部分市縣將出現短時中度汙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285

全球能源互聯展望:東北亞區域聯網效益高

2月22日,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在北京發布《跨國跨洲電網互聯技術與展望》,報告全面研究了跨國跨洲電網互聯發展現狀、技術創新,在此基礎上,提出電網互聯的發展趨勢和願景。

第一財經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目前,全球電網線路總長度約7500萬千米,其中跨國電網互聯線路長度接近1萬千米,全球聯網容量約2.5億千瓦,預計2020年將達到3.3億千瓦。中國電網互聯發展迅速,截至2016年中國特高壓電網累計輸送電量達6150億千瓦時。

經過研究,報告確定了目前幾個全球輸電線路之“最”:目前跨國最長輸電線路為挪威至荷蘭NorNed link工程,600千米;目前電壓等級最高、輸電距離最長、輸送容量最大輸電線路為中國哈密南—鄭州±800kV特高壓直流工程,2191千米/800萬千瓦。

報告提出,未來以電為中心的能源格局凸顯,加強電網互聯是促進清潔能源並網的重要靈活性工具。

報告對亞洲電網格局提出了設想。未來,亞洲可形成韓國—俄羅斯、中國—韓國—日本以及日本—俄羅斯(遠東)互聯電網格局。

與此同時,報告以歐洲北非互聯、中美洲互聯、東亞地區互聯作為典型案例,分析了跨國跨洲電網互聯帶來的綜合效益。

大規模電網互聯將產生經濟、社會、環境等綜合效益。由於各區域存在時差和氣候帶差,負荷的峰值谷期不同,以及能源資源決定的電源結構差異,洲際電網聯網運行將帶來巨大的聯網效益;將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低成本電力輸送到發電成本較高的受入地區,可降低受電地區的電力供應成本。

聯網的綜合效益受到聯網工程投資、輸電容量等因素的影響,由於國際電網互聯涉及不同洲、不同國家,因此各國納稅政策、經濟發展特點等因素也將影響聯網的綜合效益。

東北亞區域聯網效益頗具價值。東北亞區域能源資源與消費具有高度的互補性,實現這些國家電網互聯互通,可在更大範圍優化配置能源資源,提高清潔能源消納比重,還能實現各國電網負荷錯峰、共享裝機備用和應急資源,提高電源電網運行效益。

報告預測,未來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柔性直流輸電、多端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特高壓交直流電網運行控制等技術將成為電網互聯互通的技術前沿領域。

就如何推動電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報告對跨國跨洲互聯電網的市場框架、監管措施及商業投資模式進行了研究,提出需要建立國際組織、專業機構、區域經濟體與政府間合作機制。

跨國電網政策分規劃建設政策與運行政策兩部分。其中規劃建設政策主要包括法律政策和投資分攤政策,電力交易、貿易政策包括電力市場政策與金融政策。

跨國電力線路建設,可采取設立臨時性的規劃機構的方式。由該規劃機構(歐洲如ENTSO-E)統一規劃,並將方案呈報各國的基建主管機構及地方議會。

電網投資分攤是國際電力市場中最需要被關註的因素。投資分攤應不僅局限於跨國線路所涉及地區,一些邊遠地區也會因為互聯容量的擴大而受益,需要納入投資與成本分攤的利益相關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510

國辦:支持東部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參與東北國企改革

3月17日,據中國政府網站消息,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組織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建立對口合作機制,開展對口合作。

《方案》要求,到2020年,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對口合作取得重要實質性成果,建立起橫向聯動、縱向銜接、定期會商、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構建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和其他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層次、寬範圍、廣領域的合作體系,形成常態化幹部交流和人才培訓機制,在東北地區加快複制推廣一批東部地區行之有效的改革創新舉措,共建一批產業合作園區等重大合作平臺,實施一批標誌性跨區域合作項目,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對口合作政策體系和保障措施。

《方案》明確了推進對口合作4個方面共18項具體任務。體制機制創新方面,主要推動雙方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民營經濟發展、對內對外開放等領域開展合作。產業合作方面,主要推動雙方裝備制造業等優勢產業、新興產業、農業和綠色食品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等領域開展合作。提升創業創新水平方面,主要是推動雙方在科技研發與轉化、高校院所交流、創業創新、高端人才交流等領域開展合作。平臺搭建方面,主要推動雙方在功能區對接、合作園區共建、重點城市發展等領域開展合作。

以下為全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東北地區

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的通知

國辦發〔2017〕2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2017年3月7日

(此件公開發布)

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

對口合作工作方案

組織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建立對口合作機制,是《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幹重要舉措的意見》(國發〔2016〕62號)中的明確要求,是實施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推進東北振興與“三大戰略”對接融合的有效途徑,也是發揮我國制度優勢促進跨區域合作的創新舉措,對於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形成共同推進東北地區實現全面振興的合力具有重要意義。為穩步推進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對口合作,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組織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建立對口合作機制,通過市場化合作促進要素合理流動、資源共享、園區共建,開展幹部交流培訓,支持東北地區進一步轉變觀念,增強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激發內生活力和動力,促進東部地區與東北地區在合作中相互借鑒、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謀發展。

(二)基本原則。

——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積極發揮政府在對口合作中的引導帶動作用,加強統籌謀劃,強化組織協調,優化政策環境,搭建合作平臺,促進人員交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資本、人才、技術等要素合理流動,通過市場化運作促進產業轉移,吸引項目、投資在東北地區落地。

——地方主體、國家支持。明確地方政府在對口合作中的主體責任,相關省市政府要將對口合作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精心組織、主動作為,積極探索、力求實效。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強化協調指導,加大政策支持,為對口合作創造有利條件。

——互利共贏、突出特色。註重發揮對口合作省市的比較優勢,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實現南北聯動、協同發展。充分考慮資源稟賦、基礎條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分省(市)施策,結合各地實際,拓展合作領域、豐富合作形式、創新合作方式。

——重點突破、示範帶動。針對東北地區改革發展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重點推動學習借鑒東部地區市場觀念、管理理念、政策環境。鼓勵對口合作省市通過多種方式,打造一批合作樣板,力爭取得早期收獲,發揮示範帶動效應,推動對口合作工作不斷深入。

(三)主要目標。到2020年,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對口合作取得重要實質性成果,建立起橫向聯動、縱向銜接、定期會商、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構建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和其他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層次、寬範圍、廣領域的合作體系,形成常態化幹部交流和人才培訓機制,在東北地區加快複制推廣一批東部地區行之有效的改革創新舉措,共建一批產業合作園區等重大合作平臺,實施一批標誌性跨區域合作項目,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對口合作政策體系和保障措施。

二、對口合作關系

在鼓勵支持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開展全方位合作基礎上,綜合考慮相關省市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發展水平以及合作現狀等因素,明確以下對口合作關系:

——東北三省與東部三省:遼寧省與江蘇省,吉林省與浙江省,黑龍江省與廣東省。

——東北四市與東部四市:沈陽市與北京市,大連市與上海市,長春市與天津市,哈爾濱市與深圳市。

支持內蒙古自治區主動對接東部省市,探索建立相應合作機制。鼓勵中西部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主動學習東部地區先進經驗做法。

三、重點任務

(一)對標先進經驗做法,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1.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動東北地區借鑒東部地區先進經驗,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全面優化投資營商環境,加快推進東北地區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等試點。支持將東部地區成熟的改革試點經驗加快在東北地區複制推廣,鼓勵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合作承擔國家改革試點任務。

2.國有企業改革。推動東北地區學習東部地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成功經驗做法,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支持東部地區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參與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改造和重組,鼓勵共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和國有資產市場化運作平臺。引導東部地區有實力的企業參與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

3.民營經濟發展。支持東北地區積極借鑒東部地區民營經濟發展經驗,完善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金融環境、創新環境、人才環境和法治環境等,加快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在東北地區遴選一批收益可預期的優質項目,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模式吸引東部地區社會資本投資運營。允許具備條件的東部地區民間資本在東北地區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

4.對內對外開放。協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支持東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共同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推動共建港口、鐵路、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聯合開展面向東北亞的開放合作,共同開拓周邊市場,共建對外開放平臺。鼓勵吸引東部地區企業、機構參加中國—東北亞博覽會、中俄博覽會和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等展會,支持東北地區企業、機構參加東部地區展會。推動東北地區與京津冀地區融合發展,加強基礎設施聯通、產業轉移承接、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等重點領域合作。支持東北地區與長江經濟帶、珠三角地區加強經貿投資合作。

5.發展理念共享。東北地區要定期組織相關城市、園區、企業赴東部地區學習轉型發展成功經驗。繼續組織好系列“東北行”活動,邀請東部地區標桿企業、先進園區、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赴東北地區開展學習交流活動。

(二)開展產業務實合作,加快結構調整步伐。

1.裝備制造業等優勢產業。支持東北地區電力裝備、高檔數控機床、石化和冶金裝備、重型礦山和工程機械、農業機械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設備、海洋工程裝備、船舶制造等裝備制造能力與東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有效對接,推進產用結合、產需對接和產業鏈上下遊整合,推進東北地區優勢裝備制造業企業及其產品、技術與東部地區優勢資源有機結合,支持東北裝備“裝備中國”、走向世界。鼓勵引導東部地區大型裝備制造業企業在東北地區設立研發制造基地。推進雙方企業、研發機構在鋼鐵、有色、化工、建材、國防科技工業等領域開展合作。支持東部工業設計企業與東北地區制造企業合作,提升東北制造的設計水平和品牌形象。

2.新興產業。促進東北地區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與東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接,形成協同放大效應。支持東部地區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等行業企業對接東北地區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三年行動計劃,在東北地區培育形成一批新興產業集群。充分利用東部地區互聯網平臺優勢,加快東北地區“互聯網+”發展。

3.農業和綠色食品產業。鼓勵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建立農業和綠色食品長期產銷對接關系。支持東部地區農業龍頭企業在東北地區建設一批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共同推進水稻、玉米、大豆等重點農產品精深加工。東北地區要加大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建設和推介力度,開展特色農產品展銷活動;東部地區要發揮電子商務、營銷網絡和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優勢,支持東北地區特色農副產品進入東部地區市場。

4.生產性服務業。推動東部地區銀行、證券、保險、基金公司和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等金融機構在東北地區依法合規開展業務。鼓勵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通過市場化方式發展創業投資基金、天使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加強跨區域物流業合作,開辟更多物流通道,改善東北地區航空、港口物流設施,提高物流社會化、標準化、信息化、專業化水平,鼓勵引導東部地區大型物流企業參與東北地區港航物流業發展和區域性物流中心、地區分撥中心建設,有效降低東北地區物流成本。

5.文化、旅遊和健康產業。開拓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文化交流新渠道,研究互設城市主題日、舉辦文化推介會等活動。支持對口合作城市、對口合作省份重點城市間加密航線和高鐵班次。支持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充分挖掘東北地區冰雪、森林、草原等生態旅遊資源,共同發展旅遊、文體、休閑等產業,通過共同開發景區、共同宣傳推介等多種方式打造特色旅遊品牌和線路,鼓勵和倡導互為旅遊客源地和目的地。支持有實力的旅遊企業跨區域開發東北地區優勢旅遊資源,合作建設一批特色旅遊小鎮。依托東北地區良好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共同發展養老、醫療等健康產業,支持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醫療機構間開展合作。

(三)共促科技成果轉化,提升創業創新水平。

1.科技研發與轉化。鼓勵對口合作省市建立科技創新合作機制,加強產學研用合作,促進跨區域科研合作和成果轉化,定期組織開展科技對接交流等活動。鼓勵東北地區複制東部地區在科技成果處置權、收益權、股權激勵等方面的經驗做法,推動科技成果在本地產業化。

2.高校院所交流合作。積極引導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高校和科研院所間開展交流合作,鼓勵學科共建和學生聯合培養,定期組織師資交流和學生互訪,研究開展課程互選、學分互認、資源互通。鼓勵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高校合作辦學,共建大學科技園和創業創新平臺。支持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開展職業教育合作,培養專業技能人才。

3.創業創新合作。推進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開放共享“雙創”資源,支持東部地區向東北地區推廣培育“雙創”企業、“雙創”平臺和創客的經驗做法,推介優秀的創業投資企業和創業投資管理團隊參與東北地區創業投資發展。東北地區要加快推進雙創示範基地建設,與東部地區共建一批雙創平臺,營造良好創業創新氛圍。

4.高端人才交流。加強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人力資源服務合作,鼓勵對口合作省市搭建人才信息共享交流平臺,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引導東部地區人才積極參與東北地區創業創新。組織東部地區院士、專家等高層次人才對口支持東北地區科技創新和企業發展。

(四)搭建合作平臺載體,探索共贏發展新路。

1.功能區對接。加強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級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綜合保稅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等重點開發開放平臺間的交流對接,積極推廣東部地區各類功能區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

2.合作園區共建。支持在東北地區建設對口合作示範園區,引進東部地區的先進經驗、管理團隊,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吸引優勢產業集聚。支持東部地區重點園區在東北地區設立分園區,鼓勵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合作發展“飛地經濟”,探索跨地區利益分享機制。

3.重點城市合作。鼓勵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在對口合作框架下,加強重點城市間合作,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市群協調發展,解決“大城市病”,建設宜居、智慧、低碳城市,以及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學習互鑒,引導東北地區學習東部地區在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資源型城市轉型、棚戶區改造、產城融合發展和特色小鎮建設、城鎮行政區劃優化設置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做法。

4.多層次合作體系建設。研究建立對口合作產業聯盟及產教聯盟,引導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行業協會商會等對接合作,促進理念互融、信息互通、資源互享。支持東部地區通過聯合組織招商、聯建招商網站、委托招商等方式,協助東北地區開展招商引資。建立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專家智庫間常態化交流機制,鼓勵舉辦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對口合作論壇。支持建設跨區域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鼓勵和支持相關省市結合實際,在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扶貧開發、勞務協作和社會事業等方面,創造性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交流。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機制。在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領導下,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組織部要會同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及相關省市政府,共同推進對口合作相關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要加強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力量,切實承擔好對口合作綜合銜接和相關日常工作。相關省市政府要建立健全對口合作工作的領導、協調和推進機制,明確機構和人員負責工作推進落實,將對口合作任務落到實處。支持對口合作省市政府主要負責同誌定期開展互訪或座談交流,共同研究推動重點工作。地方開展對口合作所需經費納入同級預算管理。

(二)科學編制實施方案。對口合作省市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共同編制對口合作階段性實施方案,根據需要編制重點合作領域專項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對口合作工作目標、範圍領域、重點任務、重大項目、建設時序和保障措施。要根據階段性實施方案和專項實施方案,制定對口合作年度工作計劃,開展年度工作總結評估,並及時將年度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中央組織部。

(三)推進幹部人才交流培訓。對口合作省市要組織開展互派幹部掛職交流,促進觀念互通、思路互動、作風互鑒、辦法互學。依托東部地區相關省市各類幹部培訓機構,定期安排對東北三省地方政府負責人、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中央組織部要加強對相關工作的指導和協調。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對口合作工作的指導,在規劃編制、政策實施、項目安排、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並按照職能分工指導重點領域合作。中央預算內投資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對口合作重點園區和重大項目建設。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大對對口合作重點園區和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力度。鼓勵社會資本通過市場化方式設立對口合作產業投資基金,支持對口合作重大項目建設。在嚴格程序、規範運作的前提下,支持在對口合作省市先行試點開展跨地區耕地占補平衡。推進對口合作省市產業、金融、開放等方面政策經驗交流和複制推廣。

(五)創造良好合作環境。東北三省四市要積極主動做好對口合作各項工作對接,對相關重點項目和重點園區要開辟綠色通道,明確專人負責,積極協調推進。相關省市要在用地、用能、融資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六)加強督查評估。國家發展改革委要定期組織開展對口合作工作成效評估。對於積極主動開展工作並取得明顯成效的省市,給予通報表揚並加大支持力度,對於合作進展緩慢的省市,要提出整改要求並督促落實整改措施。對口合作省市也要相應建立督查評估機制,確保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對口合作的各項措施任務落實到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677

東北央企脫困進行時:劉明忠履新一年一重扭虧為盈

連續兩年虧損後,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下稱“一重集團”)終於在今年一季度盈利。

4月10日,一重集團董事長劉明忠在公司召開的2017年“首季滿堂紅”總結表彰大會介紹: “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96億元,利潤總額1487萬元,訂貨38.3億元,回款18.8億元,勝利實現了首季滿堂紅既定目標。”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一重集團實現盈利大部分的貢獻來自其旗下上市公司中國一重(601106.SH)。根據中國一重最新公布的財報,中國一重2017 年一季度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15.5 億元,利潤總額 1041 萬元,新簽訂貨合同 38.3 億元,銷售回款 18.8 億元。

劉明忠在會上稱,一重集團之所以能夠扭轉連續24個月虧損的不利局面並實現元月開門紅、首季滿堂紅,充分證明了一重的基礎可用、幹部可用、民心可用。

接近一重集團的一位知情者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過去一年,一重真的很努力”,這“也與新任董事長的到來有關”。

過去一年改革之路

官方資料顯示,有“董事會管理高手”之稱的劉明忠於2016年5月正式擔任一重集團董事長,至今已將近一年。他履新當天,一重集團正式成立董事會,他因此成為該公司首任董事長。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官方資料梳理發現,自劉明忠履新一重集團以來,公司內部開始圍繞脫困攻堅中心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斷優化結構調整,確立了專項裝備、核電裝備、石化裝備、新材料、高端裝備、現代服務業六大業務發展板塊,確立了以市場為核心、以營銷為龍頭的生產經營機制;公司大力開拓市場,調整了營銷機構設置,對營銷人員實行了高薪、重責、嚴懲的政策。

“這六大板塊是我們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核電和石化。”一重集團一位內部人士此前向第一財經記者說。而根據一重集團上述會議,此次獲得“榮獲首季滿堂紅紅旗單位稱號”的一重集團旗下公司就包括了核電石化公司。

與此同時,劉明忠還親自率隊先後拜訪20余家央企總部,與近50家中央企業進行了溝通聯系,有力地促進了營銷工作的開展。在對外合作方面,公司以強強聯合為目標,在優勢互補的前提下,先後與中國核建、中國節能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分別就高溫氣冷堆項目和垃圾焚燒項目進行合作。

過去兩年,受宏觀經濟等大環境的影響,和其他重工企業一樣,一重集團的業績不佳。這集中反映在中國一重的身上。中國一重在1月23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將在公司2016年度報告披露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4月6日,中國一重第三次發出了“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和公司債券可能被暫停上市交易”的提示公告。

根據中國一重1月23日上述公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6年度全年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7億元左右。而2015年同期業績則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9億元。

中國一重本期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與“受市場低迷的持續影響,前期公司訂單不足,造成2016年產品銷售收入大幅下滑”有關。

近幾年來,受宏觀環境、市場及企業歷史包袱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中國一重合同訂單不足、貨款回收困難、產品任務量不均衡,陷入了歷史罕有的困難和挑戰。

劉明忠還在上述會議表示,上半年,一重集團要堅決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7.5億元,利潤總額3000萬元,訂貨60億元、回款50億元的目標。“這是我們上半年工作的底線,誰也不能突破。”他說。

為實現上述目標,劉明忠表示,接下來,一重集團“要繼續深化內部改革……推動各項改革精準落地”,“把市場化的運作方式真正融入企業管理”,“把市場化血液融入到年度計劃預算、商業計劃書、脫困振興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攻堅行動方案中”。

東北央企脫困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 和中國一重一樣,1月20日,同樣位於東北的哈電集團旗下上市公司 *ST佳電(000922.SZ)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將在2016年年度報告披露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公告稱,公司2016年業績預計虧損4.2億元–4.9億元,上年同期虧損4.4697億元。

佳電股份出現虧損的原因是,公司主要客戶石油石化、煤化工、煤炭、鋼鐵、電力等行業的項目投入持續放緩,停建、緩建的情況較為嚴重,市場整體需求下降,導致訂貨下降。

中國一重和佳電股份的遭遇,既凸顯出東北作為老工業基地亟待轉型升級、突圍求生的時代命題,也反映出整個大型設備商及重工行業實際的窘境。

東北企業正在謀變。2016年12月,黑龍江省國資委發布《關於黑龍江省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實施意見》提出,要穩妥推進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企混改。

更早之前,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振興司組織召開了東北地區央企混改試點工作座談會。一汽集團、一重集團、哈電集團、鞍鋼集團、中石油集團及大慶石化、吉林石化和撫順石化等企業悉數到位。會議稱,中央企業應該在新一輪改革中起好帶頭作用,通過改革把企業做優做強、提升行業內影響力的同時,要註重加強企業與地方的深度融合。

此外,2016年4月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幹意見》提出,支持總部設在東北地區的中央企業先行開展改革試點。加快推進地方國有企業改革,支持探索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具體模式和途徑。

“佳電股份公司定會迎來新的春天。”哈電集團董事長斯澤夫3月初到佳電股份(即*ST佳電)進行調研時說。此後,*ST佳電在3月27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接到控股股東哈電集團下發的通知,哈電集團擬籌劃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項,公司股票自 2017 年 3 月 28 日開市起停牌。

當時有接近哈電集團的知情者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可能與哈電集團的混改有關。”

記者註意到,2017年3月14日,哈電集團與通用電氣(GE)就重型燃機合資項目簽署協議,共同推進重型燃氣輪機在中國本土化的研究制造,哈電集團官網就此發布的一則消息稱,這是公司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戰略舉措的重要途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052

打造東北亞燃料油加註中心 舟山正在落實保稅加油許可權下放

打造東北亞保稅燃料油加註中心,是浙江自貿試驗區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

4月18日,“易達5”號供油船裝載著5000噸保稅燃料油,從舟山的嶴山保稅燃料油庫碼頭出發,駛向上海洋山港,為停泊在那里的巴拿馬籍“PARABURDOO”輪供油。

“PARABURDOO”輪的訂單需求是1350噸,加油完畢之後,“易達5”號供油船並不會立即返回,而是停在原地,等待為下一艘國際航行船舶供油。

“按照之前相關規定,一艘供油船在一個作業航次內,只能給一艘國際航行船舶加油。”杭州海關隸屬舟山海關加貿管理科科長張曉莉表示,杭州海關出臺的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的15條舉措,其中一條是保稅燃料油“一船多供”,也就是單艘供油船舶在一個作業航次內可以對多艘受油船舶供應保稅燃料油。

“易達5”號供油船業務的供油方——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保稅油業務部總經理助理張霽說,與之前一對一的加油模式相比,“一船多供”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的運輸成本。

近期杭州海關首批推出了支持浙江自貿試驗區建設的15項舉措,其中有5項是直接與保稅燃料油貿易有關。除了“一船多供”,還包括“一庫多供”、“跨地區直供”、“港外錨地供油”、“先供後報”等,旨在促進舟山保稅燃油全產業鏈投資便利化和貿易自由化,推動浙江省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

自從2014年實質性啟動保稅燃料油加註中心建設以來,舟山海上加油基地逐漸完善,各項政策逐一被突破,供油量快速增長。

2014年,保稅燃料油直供量66.5萬噸;2015年,保稅燃料油直供量94.2萬噸,同比增長42%;2016年,保稅燃料油直供量106.4萬噸,逆勢增長13%,在全國港區排名第二。

今年一季度,舟山海關統計顯示,保稅燃料油加註供應量達到33萬噸,同比增長58%。

這批5000噸的保稅燃料油,除了‘一船多供’,還同時享受了‘一庫多供’和‘跨地區直供’的優惠政策。

所謂“一庫多供”,是指這批燃料油是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通過租罐存儲在嶴山公用型保稅庫中的。張曉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按照以往規定,這批油從嶴山保稅庫出庫後,需要先進入到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自己的保稅庫,再出庫,然後進入上海的保稅庫,再出庫,最後供應給上海港的外輪。

現在,應用“一庫多供”省去了在供油企業自己保稅庫入庫出庫的流程,“跨地區直供”又省去了在上海的入庫出庫流程。

也就是說,這批保稅燃油從嶴山保稅庫出庫後直接就可以給外輪加註。

新舉措的實施,不僅免去了多次報關流程,還減少了多次入庫出庫造成的油料損耗,大大降低了企業的倉儲成本和物流成本。

張霽說,通過“一船多供”、“跨地區直供”和“一庫多供”等供油方式,平均每噸燃料油可節約倉儲、物流及損耗成本50元。目前,該公司一年供應上海、寧波、南京等地的保稅燃料油70—80萬噸左右,預計每年可為企業節省運營成本3500-4000萬元。

同樣受益的,還有嶴山公用型保稅庫的經營商——舟山油品倉儲企業中化興中石油轉運(舟山)有限公司,該公司在舟山嶴山擁有華東地區最大的商業油庫。中化興中石油轉運(舟山)有限公司業務部部長助理楊珍敏說,這些保稅燃料油監管創新舉措的實施,將增加企業的保稅燃料油中轉量,帶來倉儲收入。同時,有利於企業提高品牌效應,擴大知名度,打造華東地區保稅燃料油加油中心。

浙江自貿試驗區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探索油品全產業鏈投資貿易便利化。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根據浙江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圍繞油品全產業鏈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舟山市商務局已經成立油品貿易研究專題小組,專題研究自貿試驗區油品貿易戰略定位、發展方向、實現路徑。同時加大突破油品貿易政策爭取力度,保持向國家商務部匯報爭取強度。

此外,浙江自貿試驗區也正在落實保稅油許可權下放。

目前,符合條件的企業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資質的許可權,已經從海關總署等部委下放到了舟山市人民政府。後者按規定按程序許可符合條件的企業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資質,並定期對這些企業進行檢查。

舟山市商務局稱,研究制定《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油管理辦法(試行)》,爭取5月份上報國家商務部完成批準備案。及時做好資質審批銜接準備,梳理優化保稅油供油資質企業審批流程。

今年3月,舟山市政府下發《2017年度舟山市保稅燃料油供應工作任務》,提出擴大供油企業規模方面,參考新加坡等國家在保稅燃料油資質管理辦法方面的先進經驗與做法,結合國內實際情況,制定管理辦法,逐步引進實力強、規模大、信譽好的企業,共同做大我國保稅燃料油市場規模。

同時,舟山市商務局稱,還在研究不同稅號油品調和操作及監管方案,暢通做大保稅油供油規模途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902

因前員工涉嫌合同詐騙 東北證券被罰暫停代銷金融產品業務半年

據證監會網站消息,由於東北證券某營業部前員工涉嫌合同詐騙犯罪,部分員工和經紀人私自推介或銷售非東北證券自主發行或代銷的金融產品,東北證券存在對營業部負責人把關不嚴、監督機制失效等問題。吉林證監局決定責令其限期改正,6月30日前應完成整改;增加內部合規檢查的次數,應當對全部分支機構進行合規檢查;暫停開展代銷金融產品業務6個月。 

關於對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暫停開展代銷金融產品業務等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

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經查,你公司長沙芙蓉中路營業部前員工涉嫌合同詐騙犯罪,部分員工和經紀人私自推介或銷售非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發行或代銷的金融產品,持續時間較長、涉及金額大,後果嚴重,影響惡劣。雖未發現你公司參與有關詐騙活動,但你公司存在對營業部負責人把關不嚴、監督機制失效等問題。反映出你公司內部控制不完善、經營管理混亂。

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證券公司分支機構監管規定》第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按照《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六項的規定,我局決定對你公司采取如下行政監管措施:

一是責令限期改正,你公司應於2017年6月30日前完成整改,並向我局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二是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的次數,你公司應當對全部分支機構進行合規檢查並於2017年10月底前提交檢查報告和整改報告;

三是責令暫停開展代銷金融產品業務6個月,期限自2017年5月11日至2017年11月10日止。

如對本監督管理措施不服,可以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中國證監會提出行政複議申請,也可以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6個月內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複議和訴訟期間,上述監督管理措施不停止執行。

吉林證監局

                           2017年5月3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896

大連銀監局:東北特鋼授信敞口超440億

“截至目前,東北特鋼在銀行的授信敞口為440多億,其中在大連轄區銀行授信敞口為221億,目前東北特鋼破產重整工作正在有序推進。”5月4日,大連銀監局副局長張兆君在銀行業例行發布會上表示。

作為去年地方國企公募債券違約典型案例,東北特鋼債務從去年3月起 “15東特鋼CP001”未能按期兌付本息,構成實質性違約。此後連續9度違約,違約債務約58億元。此後東北特鋼進入破產重整程序,2016年10月10日,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東北特鋼及下屬子公司大連特鋼、棒線材公司進行重整。

張兆君指出,在東北特鋼的債務危機處置過程中,東北特鋼雖然坐落於大連,但是它的管理權限在省里。因此,對東北特鋼情況的掌握不像大連轄區內管理權在大連的企業那麽充分和便利。不過,東北特鋼的風險處置正在有序的推進。目前在大連轄區內,除個別銀行機構之外,多數已將對東北特鋼授信納入到不良貸款進行管理。

“在處置東北特鋼這個風險方面,在東北特鋼處置過程中,銀行業債委會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應該說我們第一,反應及時;第二,行動統一;第三,向相關部門反映訴求得體;第四,目前對東北特鋼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維護有力。通過幾個方面,東北特鋼的風險處置正在有序的推進。” 張兆君說。

談到大連銀行業組建債委會的經驗,張兆君指出,為了將銀行、企業、協會、監管、政府等各方面力量更好地整合起來,大連地區債委會實施了四項工作機制:一是定期會商機制。二是信息共享和發布機制。三是聯合磋商機制。四是考核評估機制。對企業“大而不能管”、“大而不能倒”等問題,債委會形成行業聯盟,探索開展風險分類,實施企業“風險分類”落地差別化授信管理。

截至2017年4月末,全轄116個債委會中,96個企業為正常類,涉及表內外余額4574.79億元;9個企業為關註類,涉及表內外余額274.21億元;11個企業為風險類,涉及表內外余額434.26億元。

大連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王萍表示,具體分為正常類、關註類、風險類。對正常類的劃分主要是求大同,債委會有多家成員行,有的最多有20多家。把企業能夠正常還本付息,財務指標、經營指標都是健康的,內部管理是完善的、規範的,這樣的企業劃為正常類,債委會是可以繼續支持。

對於關註類的企業劃分,是指企業也能夠還本付息,但是各項指標不是很理想,企業在管理、內部控制、未來發展戰略上都出現了偏差,有了隱患,對這樣的企業我們就認定為關註類企業。

對於風險類的企業,一定是在還本付息的時候發生困難,甚至不能償還銀行的貸款本息,出現了違約,這個時候債委會就要研究內外施救的方案。甚至要采取重整、破產的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59

東北調研:大豆播種面積大幅增長 非轉基因加工或迎轉折

東北大豆玉米春耕接近尾聲,在大連商品交易所組織下第一財經記者來到東北三省進行了一輪春耕調研,旨在了解今年東北農作物播種情況。

東北三省是我國農業大省,中國大豆主產區也就在這里,這次調研我們先後走訪了北安、海倫、松原、大連等地的農場以及大豆玉米的深加工企業。

東北大豆播種面積大幅上揚

在調研中記者了解到,由於去年政府取消了玉米托市價格,玉米價格出現了大幅下挫,不少農戶在玉米上基本沒有賺到錢,有些甚至賠了錢。相比較而言去年大豆價格較為堅挺,種植大豆政策也有所傾斜,因此今年農戶普遍認為大豆種植還是存在一些利潤。減少玉米種植面積,增加大豆種植面積的現象較為普遍。

黑龍江龍江糧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勝斌表示:“因為今年國家政策的支持,國家對種大豆的農民進行‘直補’,對玉米改種大豆的農民,國家每畝地補貼150元,這樣促進了農民種大豆的積極性,現在有很多適合種大豆的區域,農民種大豆的積極性非常高。我們認為今年的大豆種植面積,應該是大幅增加的,預計黑龍江地區增加30%都打不住。”

黑龍江農墾總局北安管理局趙光農場場長王宏忠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趙光農場有耕地50萬畝,去年60%種植玉米,20%~30%種植大豆,由於國家出臺了鐮刀灣地區要減少玉米種植的相關政策,今年玉米種植面積調整至30%,大豆種植面積調整至50%,其余種植一些經濟作物以及雜糧。”

海倫市也是黑龍江大豆的主產區,這次在海倫市大豆種植面積的調研中,海倫市糧食局副局長朱中穎告訴記者:“今年海倫地區預計大豆產量增幅比較大,而玉米產量可能出現大幅縮水。去年我們大豆種植面積是220萬畝,玉米種植面積是156萬畝,今年海倫市經過結構調整之後,預計種植大豆260萬畝,預計種植玉米80萬畝。”

從記者調研的幾個地方來看,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而這可能對於未來大豆價格形成壓制。

非轉基因大豆加工困局或迎來轉折

高企的大豆價格刺激著農民的種植,而另一方面,對於加工企業而言則是另一番景象。由於收儲價格相對較高導致不少加工行業買不到便宜的大豆來生產豆油,這也導致近幾年東北非轉基因榨油廠開工率連續下滑。隨著播種面積的上揚,加工企業對於下半年的市場充滿希望。

轉基因大豆主要用途就是壓榨成豆油,因此轉基因大豆與非轉基因大豆的主戰場就在豆油市場打響了。一般而言非轉基因大豆價格高於轉基因大豆,在轉基因大豆沖擊下,非轉基因豆油壓榨利潤薄得有限。

理論上非轉基因大豆價格高於轉基因大豆,那麽非轉基因豆油價格也應該高於轉基因豆油。然而事實上這樣的博弈卻並不成立,在整體供大於求的市場下,價格博弈還是遵循著“木桶定律”來運行,即一只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高度。豆油市場定價如何取決於成本最低的豆油定價情況。當非轉基因豆油供大於求的時候,多余的那些非轉基因豆油價格自然會往轉基因豆油價格上面去靠,然後逐漸拉低非轉基因豆油與轉基因豆油的價差。上遊政策扶持挺價格,下遊市場定價,與轉基因豆油做競爭,這是東北壓榨企業面臨的尷尬。

據哈高科大豆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全國告訴記者:“2016年大豆的總消耗量約為9500萬噸,其中8000多萬噸是轉基因大豆,而非轉基因大豆僅消耗了1000多萬噸。哈爾濱地區的油廠生產的主要是非轉基因豆油,因此生產沒有積極性,一時半會還很難開工,如果將來,老百姓對非轉基因認可度越來越高,也許能好起來。”

宋勝斌告訴記者,這幾年東北大豆每年的種植數量都在下降,加上中儲糧高價收購,這樣導致下遊企業所需的大豆嚴重不足,現在農民手里的大豆很少。 “中儲糧手里有一部分大豆,但是到現在還沒有拍賣出來,我們希望中儲糧抓緊拍賣,我們也能早日開工。”他說。

目前,黑龍江不少非轉基因榨油廠像宋勝斌那樣因為沒有利潤,或買不到合適價格的大豆而處於關停狀態。而另一些則選擇轉型,往深加工方向謀求出路,張全國就選擇了轉型深加工。

張全國認為,只要有轉基因大豆存在,非轉基因豆油廠很難開機。於是他將目光放到了大豆蛋白粉等深加工產業上去,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張全國的企業實現了減虧,他告訴記者,今年有望扭虧為盈。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805

新界東北衝立法會衝了入獄

我看到這標題:《反新界東北衝立會改判囚 12名被告考慮上訴》。我看到不同媒體報導此案都講到今天被上訴庭改判即時入獄的被告會上訴。我不禁要問, 去那裏上訴?

本案今天判決, 不是一般的裁判法院的上訴案。一般裁判法院的上訴案會由高等法庭單一法官處理, 如果是控方申請判刑覆核, 就會由上訴庭三位法官一起聽審。今天這件案由上訴庭副庭長楊振權, 上訴庭法官潘兆初及彭偉昌三位聽審。他們對覆核刑期的裁決, 根本不能上訴。上訴庭對上就是終審法院, 終審法院並不是聽審刑期上訴的法院, 刑期的上訴在上訴庭止步, 故此, 東北衝擊立法會一案今天由上訴庭處理了, 就完全結束。

終審法院受理刑事上訴而會批出許可的準則在《終審法院條例》第32(2)條訂立了, 

32. 上訴許可
(1) 除非終審法院已給予上訴許可,否則不得受理有關上訴。
(2) 除非上訴法庭或原訟法庭(視屬何情況而定)證明有關案件的決定是涉及具有重大而廣泛的重要性的法律論點,或顯示曾有實質及嚴重的不公平情況,否則終審法院不得給予上訴許可。
(由1997年第120號第4及12條修訂)
.......

本案的被名被改判監禁, 並不涉及「具有重大而廣泛的重要性的法律論點」, 那麼可以用「顯示曾有實質及嚴重的不公平情況」(substantial and grave injustice) 作為上訴理由嗎? 我恐怕不能。終審法院在蘇耀峰(音譯)一案, 解釋了何謂substantial and grave injustice,

THE "SUBSTANTIAL AND GRAVE INJUSTICE" TEST

6. Access to this Court in criminal cases is governed by s.32(2) of the Hong Kong Court of Final Appeal Ordinance, Cap. 484, which provides that:

"Leave to appeal shall not be granted unless it is certified by the Court of Appeal or the High Court, as the case may be, that a point of law of great and general importance is involved in the decision or it is shown that substantial and grave injustice has been done."

7. This Court's primary role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is to resolve real controversy on points of law of great and general importance. For this Court does not function as a court of criminal appeal in the ordinary way. However the "substantial and grave injustice" limb of s.32(2) exists as a residual safeguard to cater for those rare and exceptional cases in which there is a real danger of something so seriously wrong that justice demands an enquiry by way of a final criminal appeal despite the absence of any real controversy on any point of law of great and general importance. To obtain leave to appeal under this limb, an appellant has to show - as this appellant had shown - that it is reasonably arguable that substantial and grave injustice has been done.

(So Yiu Fung and HKSAR  FACC 5/1999)

終審法院並非一般的上訴庭, 審理的案件基本上是涉及重大法律議題, 其次才是實質和嚴重不公, 考慮的焦點是定罪是否穩妥, 而不是審理刑期或申請保釋那類上訴。故此, 這件案的被告根本再沒有途徑就判刑上訴。

除此之外, 終審法院今天頒布了另一篇判辭, 涉及新界東北衝立會案第一及第二被告(梁曉暘及黃浩銘)的上訴, 已講明不批出他們非法集結罪的上訴許可,

1. At the hearing, we dismissed the applications of both applicants for leave to appeal against their conviction for unlawful assembly, but granted the first applicant’s leave application in respect of his conviction under section 19(b) referred to below. These are our reasons for so doing.
......

4. In the course of a demonstration held on 13 June 2014, protesters rushed at the entrances to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Legco”) complex and, using implements like bamboo poles and metal Mills barriers which had been placed to bar entry, attempted to force their way inside by prising open or battering in the glass doors. Considerable violence was used and a Legco security officer was injured, sustaining fractured toes caused by a falling Mills barrier. Damage costing $200,000 was occasioned to property at the entrances attacked.

5. The unlawful assembly convictions were based on both applicants’ participation in this violent behaviour. Their conduct plainly gave rise to a reasonable apprehension by the persons inside the complex of a breach of the peace and undoubtedly constituted an unlawful assembly under POO section 18.[4]

(FAMC No. 18 of 2017)

再從這觀點看, 終審法院都覺得非法集結無釘錯, 好明顯就毫無上訴空間了。這13個被告的監坐硬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5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