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氣不及曾俊華「做嘢唔會要人鍾意我」

1 : GS(14)@2017-03-04 00:23:42

【本報訊】因為一句要延續梁振英政府的政策,林鄭月娥自參選以來便被民主派封為「梁振英2.0」,林鄭昨強調與梁振英「係好唔同的兩個人」,希望一旦當選,能在政府包容性、行政立法關係等方面注入新風。對於人氣不及對手曾俊華,她坦言:「有啲嘢咁短時間學都學唔嚟,追都追唔上㗎嘞,聽其自然啦」,表明推動政策前,不會考慮市民是否因此喜歡自己,否則會影響制訂政策時的客觀性。


否認是梁振英2.0

曾指「梁振英2.0」封號是個包袱的林鄭,昨強調與梁振英是截然不同的人,認為民主派有關批評只是出於選舉原因,涉政治因素,繼而指自己政綱聚焦處理教育問題,但教育界選委仍不給予任何支持,「咁係乜嘢原因?只有一個原因,就係政治同選舉原因」。30名教育界選委最終全數提名曾俊華。問到有否考慮調整處事方式令港人更喜歡自己時,林鄭即指:「作為一個公職人員,從來喺我對自己嘅要求,都冇呢個要求,話要人喜歡我或者鍾意我,或者係受歡迎,如果唔係好多嘢你就會好窒礙」,反駁指「你每次去推動政策、制訂政策,如果你腦海裏面去諗呢樣嘢:會唔會令我嘅民望加分?會唔會令到市民鍾意啲我?(這樣)會令我哋制訂政策嘅客觀性受影響」,表明受歡迎與否,從來不是考慮因素,「往時唔會,今日選舉唔會,日後都唔會」。對於會否叫停中聯辦干預特首選舉,林鄭堅稱社會不同人士都可就特首選舉表達意見,「並不存在我去教每一個人、每一個團體、每一個組織,喺選舉時嘅行為係點,因為已經有啲選舉條例規範,大家都要依法來辦事,我只係做我自己做嘅嘢」。事實卻是有選委表示收到中方人士來電施壓,林鄭指出,「咁咪嗰啲人自己出嚟講囉,即係老老實實,呢1194人(選委)個個都真係有獨立思考能力㗎嘛,點會話收個電話,就乜嘢物嘢呢?」問到中央是否除她外不會委任其餘兩名特首候選人時,林鄭昨日指「呢個我唔知道」,又稱未聽過前特首董建華發表有關說法。問到一旦當選會否跟進梁振英UGL事件,林鄭稱要由廉署決定,「廉政公署如果查緊,咁就繼續查啦,我唔覺得做行政長官嘅人要干預囉」;至於特首必然校監制是否需要檢討,林鄭指2015年大學資助委員會已發表報告,認為必定要在整個管治議題層面處理,不能只抽出特首必然校監制作檢討。■記者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03/199461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515

【吸金比拼】身價不及坤哥廷鏗

1 : GS(14)@2017-04-08 20:44:21

鄭俊弘被麥明詩封為「TVB首席男歌手」,但據悉《星夢傳奇》出身的他,現時出騷價仍不及《超級巨聲》出身的吳業坤和許廷鏗。以非節日出席商場活動計算,鄭俊弘約收7.5萬排第2位,吳業坤和許廷鏗則並列首位,騷價約8萬,由於二人每次出商場騷都獲大批fans到場支持,帶旺商場,因而深受客戶歡迎。至於今日跟鄭俊弘一同出席活動的麥明詩,則約收6.5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08/199832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690

曾淵滄﹕年金回報不及收息股

1 : GS(14)@2017-04-29 22:55:48

【明報專訊】恒指再創52周高位,一洗近日的低沉氣氛。過去一年,恒指經常是急急的升,兩三天就創新高,之後就是一兩個月的調整,調整期長使到人在調整期低位賣掉了股票,賣了之後,股價突然在3天之內急升再創新高,自己想追也來不及,手上的優質股又一次失去了。

不久前,特區政府推出一個終身年金計劃,如果向政府旗下的按揭證券公司投保100萬元,男性每月可得年金5000元至5700元至逝世為止。女性壽命較長,因此年金比男性少一點,因為領取年金在逝世後本金就失去了,除非是領取的年金少於105萬元,則家人可以在投保人逝世後一次過領回105萬元與已經領取的年金的差異,因此算起來每年的實際年回報率大約是3厘,3厘遠高於銀行息率,因此,特區政府推出這項計劃是有一定風險的。

特區政府的終身年金計劃宣布後,不少企業都推出另一些年金計劃——「自製年金」計劃。我認為,通過政府的年金計劃,最大的好處是不會半途後悔,將錢提出來,自製年金計劃則很容易半途而廢,所謂自製年金計劃就是自己買下一些股票,然後長期收股息維生,回報可能比政府的年金高也可能比政府的年金低,然而,重點不是回報率高與低,重點是你能不能持久、非常長期的持有這些股票數十年?

如果你認為不容易,我建議你把自製年金的股票由證券行領出來註冊自己的名字,再飛到新加坡在銀行開個保險箱,把這些股票收在新加坡的保險箱,迫使自己不能賣。

推薦5股票 平均股息率逾4厘

如果你願意,我可以推薦5隻股票,每一隻平均投資你的資金的20%,非常長期的持有收股息當年金,這5集股票是港鐵(0066)、匯控(0005)、港燈(2638)、領展(0823)及中電(0002),以現價計,股息率分別是7.29厘、6厘、5.9厘、3.7厘及3.42厘,平均5.62厘,遠高於政府的年金回報率,這5隻股票都是派息穩定的股,當然,目前港鐵之所以有這麼高的股息,是因為派特別息,將來沒有特別息,股息率扣除特別息之後是2.38厘,以2.38厘計算,5隻股票的平均股息率也達到4.28厘,依然比政府的年金強。

選港燈中電 保證「自製年金」回報

市場上高息股不少,我所選的不是高息股,而是股息非常穩定的股,其中港燈與中電是公用股,近日剛剛獲得特區政府安排未來15年每年投資回報率為8厘,那是非常不錯的回報率,也保證了「自製年金」的回報。港鐵未來沒有特別股息,但是利潤有增無減,股息也一定有保障;匯控最壞的情况過去了,股息也同樣在未來有保障;領展更不用說,過去許多年股息年年上升。

大學教授

[曾淵滄 滄海明珠]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42&issue=201704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777

財政環境不及列根小布殊難刺激增長

1 : GS(14)@2017-04-29 23:24:32

特朗普公佈減稅大計,令人聯想起列根和喬治布殊(圖)兩位同樣是共和黨籍的美國總統,他們均是通過減稅去刺激經濟增長。特朗普想重施故技,但政府財政環境卻不及兩位前任,因減稅首先出現的並不是增長,而是財政收入減少。2001年,喬治布殊初上台就遇着經濟放緩,但他承繼了上任克林頓總統的財政盈餘,讓他有本錢同時給高收入和低收入人士減稅;1981年,列根推銷減稅大計時,宣稱減稅會吸引資金流入,促進經濟活動,自然可抵銷財赤影響云云,但時任參議院財政預算委員會的共和黨人貝爾承認「這個從未發生過」。美國稅務史學家桑代克憶述當年減稅後財政「見紅」,列根政府不得不開拓其他收入來源。


增長低於4.5% 財赤勢惡化

不過,列根上任時美國的國債只有1萬億美元左右,30多年後的今日卻累積到近19萬億美元,外界估計特朗普的減稅大計未來10年會令到美國聯邦政府減少7萬億美元收入,除非減稅後經濟能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長,否則財赤必然惡化。就連共和黨內部都有聲音質疑,這種債留後代的財稅政策是不負責任。美國《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8/200042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814

鄧桂思事故 指遲通報因犯錯醫生放假醫管局「開漏藥不及開錯藥嚴重」

1 : GS(14)@2017-05-13 01:58:13

■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梁栢賢昨三度致歉。李錦鏵攝



【本報訊】病人鄧桂思疑因聯合醫院開漏藥,導致肝衰竭要換肝。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梁栢賢昨指,聯合醫院腎科主管上月初知悉事件,院方或考慮鄧的女兒當時正考試,延遲15日才向家屬交代及通報醫管局。醫管局總部獲悉事件後18日才公開事件,因其中一名犯錯的醫生正放假。據悉,醫管局一度認為開漏藥非開錯藥,不屬最嚴重級別的醫療風險警示。病人組織及立法會議員斥「等埋醫生」的理由不可接受。記者︰陳沛冰


梁栢賢昨親自為事件解畫,指聯合醫院腎科部門主管於上月6日知悉,向鄧桂思開漏抗病毒藥,但沒即時向其家屬交代。鄧的女兒Michelle上月19日向聯合醫院查詢,該腎科主管正放假,內科部門主管接見Michelle,因該主管不掌握事件詳情,兩日後即21日才能詳細向Michelle解釋事件,同日聯合醫院行政總監徐德義致電梁交代事件。



病人組織轟不可接受

據悉,醫管局沒即時公佈事件原因之一,是考慮到事件屬於重要風險事件,而非最嚴重級別的醫療風險警示事件。醫管局當時認為聯合醫院醫生只是開漏藥,非開錯藥,技術上屬於次一級別的重要風險事件。不過,梁栢賢昨稱,事故的定義並非對外公佈與否的原因,而前線人員未必完全理解事故的定義。梁指,需向腎科部門主管了解為何沒即時向家屬交代,及違反指引沒於24小時內通報總部,但相信聯合有其他考慮因素,包括當時Michelle正考試。資料顯示,Michelle是今屆DSE考生。梁栢賢承認,因兩名開漏藥的醫生中,其中一人當時正放假,直至5月6日才返港。因整理事發經過及向Michelle發放的書面報告上資料不能有錯,故要等該醫生放假後印證事件。局方原定本周一開記招,但因其他事故,Michelle要求本周二才公佈。對於聯合當時有否嘗試聯絡放假的醫生盡快索取資料,梁栢賢指無相關資料,但認為同事應「着緊啲追蹤」該醫生及事件。梁續指,整件事件主力由聯合腎科部門處理,他承認公佈事件時間較長,但相信前線同事沒有蓄意隱瞞。若有人蓄意隱瞞不通報有可能被解僱。梁昨日三度致歉,對於他是否需為事件負責,他指作為管理層對任何事件都有責任,醫管局會負責鄧桂思的醫療費。梁指醫管局會成立兩個委員會,調查今次聯合醫院開漏藥事件,及檢討整個醫療事故通報機制,預料8周內完成。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今次事件非常嚴重,會提高調查獨立性和層次。議員麥美娟及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均表示,「等埋醫生」的理由不可接受,麥表示雖難有證據證明醫生蓄意隱瞞,「如果唔係有心隱瞞,又唔一早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1/200179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661

張兆聰:耶倫變鷹 巿場措手不及

1 : GS(14)@2017-06-17 12:35:58

【明報專訊】恒指昨跌310點,收報25565點,成交金額743億元。聯儲局一如預期加息四分之一厘,但主席耶倫表明當前政策依然寬鬆,意味當局仍有很大的加息空間,會繼續循序漸進地加息,同時縮表時間會相對較早,或於今年內、利率正常化尚未結束前開始。聯儲局立場鷹派殺了市場一個措手不及,港股反應特別劇烈,恒指及國指分別跌1.2%及1.6%,恒指初步支持在25000點至25200點水平。

美國近期經濟數據一般,在周三晚宣布加息前公布的零售及通脹數據均差強人意,刺激金價一下子衝上每盎司1280美元。當全球都等待一份鴿派的加息聲明,但耶倫卻非常明確說不。首先,點陣圖顯示2017年底、2018年底、2019年底的聯邦基金利率,分別為1.4厘、2.1厘、2.9厘,與此前的預期一致,意味今年尚會再加息1次。第二,耶倫認為通脹上升的條件依然存在,近期低於預期,主要是受到如流動通訊服務、處方藥品等價格下降,油價偏軟等影響。第三,縮表已如箭在弦,市場主流看法是9月宣布、10月開始。

留意港匯跌至7.8弱方區間

市場部署全不是基於如此鷹派的立場,金股匯市都較為波動,相信倉位調整亦需要時間,不會一天就完結,短線沽壓仍會持續。但要留意,這只是一個觀感上的問題,市場與當局的分歧主要是會否年內再加多1次息,只要這不是最後一根稻草,不會因這次加息令違約風險大增,市場震盪過後就會回穩,屆時再看看經濟增長、盈利前景。但港股開始要面對港匯問題,港美息差持續有差距引發套利,現貨港匯已跌至7.8的弱方,若息差未能收窄,匯價就會在套利盤推動下,逐漸靠近7.85的弱方兌換保證。一旦匯率無法再跌,港元流動性就會減少,時間上可能在第4季出現;暫時仍是心理上的影響為主。

就縮表來看,市場一直認為會以停止到期債券再投資的方式來進行,意味集中在3年期以下的債券。但現在美國孳息曲線已非常平坦,若當局還要停止投資短期債券,隨時會變成倒掛,既對金融機構不利,更說不定會令企業暫停投資。因此,拋售對象或會是長債為主,若果真如此就會刺激美元轉強。

倘A股入摩 成港股回勇催化劑

另一要留意的是,即使當局鷹派立場如此堅定,但12月最新巿場預期加息概率仍不足50%,市場與當局看法依然有差距。市場認為政策會偏鴿派,是基於持續疲弱的通脹數據,10年期債息的下跌亦反映投資者對經濟前景非常審慎。惟聯儲局卻我行我素,拒絕跟隨經濟數據趨勢,純以前瞻的方式堅持加息和縮表。假如看法正確走在趨勢前,確實能令經濟、政策和資產價格更為平穩發展,萬一經濟和通脹已見頂轉弱,政策卻錯誤地持續收緊,明年就會出現經濟衰退。

普拉達銷售回升 小注博反彈

說回市况,恒指終於失守20天線,短線料會回落至25000點至25200點水平,屆時調整幅度達到1000點級別,相信會有不俗的支持。要留意,下周將公布A股是否被納入MSCI指數,筆者估計機會超過一半,是港股回勇的一個重要催化劑。另外,本港零售市道復蘇,除金飾股及化妝品股外,奢侈品股亦值得留意。普拉達(1913)今年反覆上揚,由年初約26元水平起步,一度升至高達36元,近期反覆回落於28元找到支持,昨日逆市上揚升1.6%,走勢呈止跌回升,加上銷售穩步回升,現價可小注買入博反彈,跌穿低位止蝕。

[張兆聰 還看今朝]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53&issue=201706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663

新垣結衣天然不及愛菜

1 : GS(14)@2017-07-05 03:49:47

蘆田愛菜

日本女星新垣結衣憑大熱日劇《逃跑雖可恥但有用》帶來另一個事業高峯,更經常高踞不同女星排行榜,不過於近日一項天然女星調查,卻不敵天才童星蘆田愛菜只得第二名。這項選舉以逾4,000人為對象,選出大家心目中沒有整容的年輕女星,只得13歲的蘆田愛菜力壓一眾女星稱冠,投票者認為三歲已經入行的愛菜,樣貌多年來都沒有改變,一定沒有整容,而第三至五位分別是土屋太鳳、廣?鈴與橋本環奈。撰文:程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703/200767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050

【中國的會......】傳小米推全屏幕X1手機 不及成龍版小米6震撼

1 : GS(14)@2017-07-07 01:33:42

剛剛從微博傳來小米正開發一個新手機系列X1,賣點是採用全屏幕設計、雙喇叭設計、並同時設有USB Type-C及3.5mm耳機端子,不過手機相片就未有,反而手機保護套就首先流出,情況都幾特別。有傳聞指這部應屬中階規格的小米X1,真身有機會是早前的紅米Pro2,是真是假就要等進一步消息。不過另一則有關小米手機的消息就千真萬確,而且是在官方微博發表,就是新小米6會推出限量版,而且更同「國際巨星」成龍拉上關係。



小米以「成家班」成立40周年為理由,將會推出「成家班」限量版小米6手機,不過手機包裝盒只印上「成」字,而且亦會有成龍大哥簽名,當成「成龍」特別版小米6手機都無不可,不過官方只是貼上包裝盒相片,未知手機上還有沒有特別設計。當然大家都清楚知道成龍對品牌「影響力」有幾大,但內地網民留言絕大多數都係正面,因為只要轉發訊息都有機會贏得這部限量版手機,不過當中都有些「另類」留言,如「成家班都不太可能用小米」、「成龍大哥一直用的(是)華為手機」以及「小米是活夠了,找成龍來代言」等。



今年為成家班成立40周年,小米為成家班推出限量版手機贈慶。

小米X1還未公佈,但網上已流傳X1手機保護套相片。

資料來源:微博,小米手機微博記者:布偉倫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706/200800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224

馬雲﹕騰訊全球化不及阿里 「無微信的地方 就無能為力」

1 : GS(14)@2017-09-17 12:09:09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主席馬雲過去在媒體訪問中經常語出驚人,他日前接受外媒專訪時再爆出競爭對手騰訊(0700)在全球化的經驗落後於阿里的說法,指阿里在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方面已做到全球化,騰訊在這方面的經驗不及阿里。

明報記者 邱曉欣

馬雲日前接受彭博社專訪時表示,阿里全球化的意思是在於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全球化。阿里支付曾經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對手,獨自奮戰10年,直至騰訊支付進入市場。現在雙方在支付、雲計算及金融服務方面都是競爭對手,他說:「騰訊支付從我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我們從他們那裏學到的也不少。」

指阿里從騰訊學到不少

不過,馬雲卻直言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全球化中,騰訊的全球化經驗不及阿里。「我們感興趣的是跨境交易和電子商務,我並不認為騰訊可以做到這一點。因為我們已經做了15年。」他表示,騰訊很可能在支付方面做得好,特別是微信,基本上中國人都在用,但對於中國以外的市場,例如印度,當地人不用微信,騰訊就無能為力。

翻查阿里巴巴年報,其中國地區電商零售業務收入已在短短3年間,由2015年的597.32億元人民幣急升至2017年的1141.09億元人民幣,計及電商批發業務收入,中國整體電商業務收入佔整體收入76%,雖然仍是集團主要收入來源,但佔比已較2015年的82%少;整體國際電商業務目前收入為133.37億元人民幣,佔整體收入9%(圖1)。

改造傳統超市 「阿里比亞馬遜走更遠」

阿里巴巴目前正努力建立線上支付的基礎設施、物流基礎設施,以及雲計算基礎設施,馬雲表示,這三方面的系統發展可以幫助商家向全球銷售。另一個發展重點是改造傳統超市,阿里巴巴副主席蔡崇信稱,旗下「盒馬超市」配合「最後一公里」速遞,讓阿里巴巴在改進食品購物體驗方面,甚至走得比亞馬遜和其他對手更遠。

9年前,阿里巴巴已決定從一家電子商務公司,轉型為數據公司。馬雲表示,阿里已不再自稱為一家電子商務公司。雖然至今仍未知道怎樣才能從數據中賺錢,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數據對於社會發展是非常重要,重要程度猶如上個世紀的石油一樣珍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70&issue=201709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814

新三板陷寒冬 企業研港上市 民企碧沃豐:流動性融資能力不及主板

1 : GS(14)@2017-11-04 13:48:55

【明報專訊】因應過去一段時間新三板市場陷入寒冬,無論從集資及估值,均未見重大突破。即使板內具質素的創新層公司,或備受投資者追捧的新三板環保及生物技術概念股,亦開始探索出路,當中香港股市成為他們打開門路的渠道之一。在新三板上市的民營企業碧沃豐,除着手了解到A股上市的門路,最近亦來港探路尋求上市。

明報記者 陳偉燊

事實上,近年已有個別華資企業融資公司,開始涉足內地新三板市場,尋求轉到來港上市的商機。但過去兩年,尚未見到有個案落實。不過,隨着新三板市場待變,再碰上寒冬時期,致尋求融資及提高估值存在難度,開始多了具質素的新三板公司,留意在港上市的機會。

環保及生物技術公司 曾處理津河藻爆發

碧沃豐隨同廣東省環保廳官員來港,近日來港展示產品技術。碧沃豐董事長張斌接受本報訪問時稱,公司由2005年至2008年開始研發,並於2009年正式成立公司,從事生物技術應用,治理水污染,並培植出50多個菌種用作不同配方,處理造紙、食品加工、皮革廢水、石油加工等因素帶來的河道及水污染問題。他們最近亦協助全運會,在短時間治理天津海河藻類爆發問題。在可見未來,公司會繼續按年投入10%銷售額,進一步研發產品。

擬藉港平台開發東南亞市場

碧沃豐有意部署借助香港的平台,開發東南亞市場,甚至打開澳門市場。張斌期望借助與外國同業平均有20%至30%的價格優勢,打入外國市場。

曾多輪融資 每次均超額認購

現時碧沃豐在內地新三板創新層上市。張斌稱,集團本身已盈利,能夠在門檻較高的創新層上市,反映本身質素。其更在過去3年實現盈利,銷售額由2013年度的200萬元,增長到2014年度的800萬元,到2015及2016年度再達到2000萬元及6000萬元水平。碧沃豐能夠在先掛牌、後股融資的情况下,前後進行多輪融資共6000萬元,每次均獲超額認購。

不過,新三板始終在流動性及融資能力不及主板,以致估值較低。他期望,能夠通過上市平台支持,實現併購,並且將上下游產業鏈延伸,落實擴張計劃,令產品保持領先同業2至3年時間,確保盈利保持增長。

他又稱,碧沃豐除探索轉到A股上市之外,亦有意來港展示其產品及服務,甚至了解及關注來港上市的門路;他不排除集團會將部分業務或將整體業務安排來港上市的可能。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179&issue=201710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5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