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恒生ETF總值破千億 全港最大發行商

1 : GS(14)@2015-04-23 15:23:3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23/news/ea_eaa5.htm
【明報專訊】近日內地資金追捧落後的H股,連帶恒生H股ETF(2828)亦吸引不少資金流入,其發行商恒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昨日表示,該公司所管理的5隻ETF,合共資產總值已超過1000億元,成為本港最大的ETF發行商。

  受惠H股ETF被熱捧

此前,本港ETF發行商的領先者一直是管理「安碩」品牌的貝萊德及管理盈富基金(2800)的道富環球,恒生這次得益H股ETF,首次登頂。自4月8日長假期後復市以來,恒生H股ETF累計上升15.75%,截至本周二,10個交易日間累計錄得134億元資金淨流入。恒生現時在香港還擁有恒生指數ETF(2833)、恒生富時中國50指數ETF(2838)、恒生A股行業龍頭指數ETF(3128)及恒生人民幣黃金ETF(83168)。

易亞新ETF 追蹤美上市中資科網

另外,易亞投資推出的易亞富時Chimerica ETF(3161)昨日在港上市,投資者可透過此ETF投資於阿里巴巴。Chimerica是追蹤在約交所及納斯達克上市的大型中國公司,而非內地A股及國指的企業。

易亞投資首席執行官Tobias Bland表示,Chimerica的推出是為了捕捉「互聯網+」的機遇。該ETF涵蓋85%的中國互聯網及科技公司,包括阿里巴巴、百度、京東商城、網易、唯品會、攜程及新浪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869

趁推深港通 買港股ETF儲首期

1 : GS(14)@2015-05-08 16:39:3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08/news/ec_ecv1.htm

【明報專訊】林先生現時25歲,與父母同住九龍區,生活起居飲食均有父母照顧,但自大學畢業後一直希望有自己的物業,能夠享有私人空間及獨立生活。林先生現於政府部門任文職,每月收入2萬元,現時有20萬元存款,5萬元股票,期望3年後成功置業,買入約250萬元的單位。

  現時樓價已創新高,250萬元的單位已經買少見少,如果林先生不介意遷往新界地區,勉強可以找到300萬元以下的樓盤。如以250萬元的樓價計算,因現時購買700萬元以下單位的按揭成數也被收緊,因此首期便需要100萬元(林生是屬於首次置業人士,因此如有固定收入及供款與入息比率不超過45%,仍可申請最高九成按揭貸款)。然而,林生現時收入不算高,如申請九成按揭,供款已超過人工的一半,未來又即將加息,未必能負擔得起供款。

年輕人可慢慢儲錢投資

因此,筆者建議林生為置業預留多些預算,計劃準備三成首期,即75萬元,再計入代理佣金及印花稅,相信至少需要80萬元。現時林先生總資產只有30萬元,距離80萬元的目標還相距甚遠,幸好林生現時年紀還輕,而且給予自己數年時間儲首期,相信置業夢不難達成。

不過,未來樓價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如樓價回調,當然能加快林生的置業步伐,但如樓價持續升值,所需要的首期要求又再增多。林生的優勝之處是年輕、節儉,20來歲已有25萬元資產,相比其他年輕人已優勝得多。林生透露他因與家人同住消費不多,個人物質要求不高,而且政府工工作穩定,扣除家用及個人開支,每月有1萬元盈餘,因此畢業後3年便能累積可觀的儲蓄。

資金南下 可選盈富基金

假如林生不再增加任何投資,5萬元的股票投資以每年10%的增長計算,3年後有望滾存至約6.7萬元;而每月1萬月的儲蓄,3年後可累積36萬元,因此林先生在28歲時總存款可達近63萬元。如林生主要以儲蓄的方法以達至資產增值,需要花多2、3年時間才可達標。林生現時還年輕,太保守的投資態度不太適合,而林生有少量股票,反映他對股票投資不是全沒興趣,可考慮增加股票投資,爭取較高的回報率,有望加快存首期的步伐。

中國實行滬港通為中港股票迎來轉機,4月份,中國證監會更公布容許內地公募基金通過滬港通投資港股,意味未來龐大的南下資金將為港股增添動力,而年內推行深港通,有利港股未來走勢。筆者建議林生可選港股ETF如盈富基金(2800)、恒生H股ETF(2828),可捕捉未來整體大市升浪,而且風險較為分散。

連敬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228

深創板瘋炒 南方推ETF吸散戶

1 : GS(14)@2015-05-15 11:34:0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15/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等不及「深港通」,南方東英今日在港推出深圳創業板ETF(交易所買賣基金),讓本地投資者可直接買賣深圳創業板市值最大、流通量最多的100隻A股,港元櫃的入場費僅3000元。儘管創業板已被炒至100倍市盈率與10倍市帳率,南方東英仍然認為值得長線投資。惟多名分析員警告,連月瘋炒的深創板泡沫相當嚴重,隨時爆破。

明報記者 廖毅然

上述ETF今日在港掛牌,是一隻RQFII(人民幣合資格境外投資者)ETF,初期基金規模為500萬美元(約3900萬港元)。港元櫃編號為3147,上市價為15港元,人民幣櫃編號為83147,上市價為12元人民幣。兩者每手買賣單位均為200個,即一手入場費分別為3000港元及2400元人民幣。

今港掛牌 一手入場費3000元

ETF追蹤南方東英中國創業板指數,資訊科技行業佔比最多,達47%,其次是工業、醫療及消費行業,指數並沒有包含傳統的金融及地產企業。南方東英副首席營銷官王軼丁指出,滬港通推出後,港人更認識及關注A股,因此設計創業板ETF,給予投資者更多選擇。

王軼丁坦言,發布ETF的時機較敏感,因為市場都在懷疑創業板的估值是否過高,「買賣A股都可以做資產配置,如果追求穩健,我還是建議投資A50。」但他認為,創業板有不少成長型企業,放眼3至5年的未來,也可以有高回報。

今年至今深創板累積升幅達1.13倍,當中以樂視網的升幅最凌厲,累升4.03倍,該股亦是南方中國創業板指數ETF第二大權重股。東方財富則是ETF最大權重股,該股今年以來累升2.8倍。不過高回報隱藏高風險,上述兩股的預測市盈率均達260倍,意味兩股如非每年維持驚人增長,投資者將需要超過200年才能「回本」。昨日深圳創業板跌1.58%,樂視網及東方財富雙雙跌停。

英大證券:投資1元僅0.1元資產

內地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創業板的估值已經達到極限,一旦泡沫爆破,影響將比上次科網股股災更大。他表示,以10倍市帳率計算,投資1元只能換取0.1元的淨資產,世界上「再沒有任何投資比創業板更不划算」。

交銀國際首席中國策略師洪灝亦不建議投資深圳創業板,「創業板的高估值是基於其成長故事,吸引不少可接受高風險的投資者,但這些企業的持股相當集中,已形成非常嚴重的泡沫,何時觸發就看監管機構的取態」。

南方東英:深創板似納指

南方東英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張國彥則認為,上次科網泡沫爆破是因為企業沒盈利、資金鏈斷裂,深創板現不同,反而與早前的美國納斯達克指數相似,相信企業盈利會有高速增長。
2 : GS(14)@2015-05-15 11:34:2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15/news/ea_eaa3.htm
深創板醞釀10年始出籠
2015年5月15日

【明報專訊】深圳創業板最早源於1999年由深交所手籌建,但於2001年初,美國納斯達克神話破滅,香港創業板從1200點跌到最低只有100多點,加上國內股市醜聞頻傳,結果中央決定緩推創業板,直至2009年10月才正式啟動。

cb3780e class="tt-wrapper inread "> 广告

  

正如全球多個創業板市場一樣,深圳創業板也是與主板市場不同的第二股票交易市場,專門容納暫時無法在主板上市的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和高科技產業企業等,其上市要求多數較主板更為寬鬆,但創業板的操作與香港創業板則相類似。

450家上市公司 總市值5.16萬億

現時深圳創業板共有45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達5.16萬億元,流通市值為3.09萬億元。雖然創業板只是主板市場一個補充,但其重要性不可忽視,除為有潛力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機會外,創業板也可以做到與主板那麼受投資者歡迎,例如納斯達克的神話雖曾破滅,但至今仍然是全球較成功的創業板市場,現時更已奠定其科技股市場的地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374

內地限沽空 港A股ETF成目標

1 : GS(14)@2015-07-21 12:16:4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21/news/eb_ebb2.htm
【明報專訊】內地持續限制沽空下,本港上市的內地ETF也成為空襲對象。昨日南方A50(2822)沽空佔該股成交多達50.6%,為4月30日以來最多;若以全日沽空金額計算,南方A50亦為昨日港股沽空最大的股份,佔整體沽空金額16.14%。分析指,通過沽空香港上市的A股ETF,為A股已投資股份護盤,是合理的對策略,但此舉會壓制港股表現。

同樣追蹤A50的兩隻ETF南方A50和安碩A50(2823),昨日沽空表現大不相同。南方沽空超過五成,為4月30日以來最高;安碩昨日沽空為22%,相當平穩。另一隻高沽空比率的ETF是華夏滬深300(3188),大時代中其沽空高位也是30%左右,昨日一舉達到51.36%。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分析師葉尚志指,沽空陡然增加,相信與利用做空香港上市ETF為A股資產護盤有關。而為何南方和安碩的A50表現不同,他認為是由兩隻股的溢價率決定的。

葉尚志認為,沽空潮也在券商板塊中體現。不過,此種對風險也很大,因為失去沽空相對廉宜的港股,而去保住貴價的A股。他認為此舉會壓制香港中資股表現。他表示,目前A股尚未穩定,應等兩融穩定,市場信心恢復再入市。現時恒指成交太低,一旦突破25,500點便有危機,料成交回升至1300億到1500億元,指數才真正有力重升至26,000點水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496

中央暴力救市 歐美投資者不賣賬外資狠掟A股 ETF走資410億

1 : GS(14)@2015-07-22 23:01:25

【本報訊】中央托市外資不賣賬,A股ETF(指數買賣基金)極速走資。中港股三連升後回氣,惟內地「暴力」救市惹外媒批評,曾趁低買貨的外資在中央上周出重招後即掉頭走,綜合環球四隻A股ETF累計四日走資410億元,滬股通亦連續七日走資。專家指救市有後遺症並拖延國際化進度,走資潮勢持續。記者:林靜


滬綜指三日彈13%後昨跌1.2%,深成指漲0.9%,兩市合共成交額1.3萬億元人幣。雖然滬綜指僅小幅回吐,但多隻在港上市的A股ETF,已連續兩至三個交易日表現追不上滬綜指(見另文),近日更錄得巨額走資。




英國FXC走資325億最勁

南方A50(2822)四日走資58.5億元,華夏滬深300(3188)及美國上市的FXI亦走資逾10億元,英國掛牌的FXC更大額走資325億元;每日130億元人民幣額度的滬股通,已連續七日錄超出額度的餘額,昨有140.5億元人幣,意味單日走資逾10億元人幣。在A股納入MSCI的憧憬落空後,A股即緊隨大回落,一度走資的A股ETF曾掉頭吸資,南方A50及華夏滬深的基金單位曾由低位反彈逾四成,及至近日再極速變臉,轉捩點是上周中央極端手段托市,如近日曾吸資的安碩A50(2823),在A股連日上升後,本周一亦再掉頭錄5.6億元資金流走。



事實上,內地近日的托市手段已嚇怕不少外資。《路透》昨有專題報道認為,中央多管齊下救市凸顯政府遠沒有準備好讓市場自由運行,對有意參與中國市場的投資者而言,香港是更可靠、透明和安全的市場,並指滬深要擔當重要國際金融中心或要推後數年,甚至影響A股被納入MSCI的進程。英國《金融時報》亦發表文章,盛讚香港金融市場開放及監管體系優良,更指在中國股市動盪期間,對香港會更為利好。耀才市場研究部經理植耀輝認為,雖然內地暴力托市終初步見到成效,但干預手法過於強硬明顯嚇怕一眾外資,且目前內地的升市是在大量停牌及限制沽空的前設下發生,救市留有後遺症,不排除短線走資潮會持續。不過,他認為內地股市作為全球第二大市場,經濟體系對環球影響力亦巨大,外資難以長時期忽略,估計資金在不明朗因素淡化後會重返市場。


■A股經過三日反彈後,昨日即見回吐。

港股挫百點 險守二萬五

恒指昨收市跌幅收窄至103點或0.4%,報25120點;H指報11836點,跌167點或1.4%,全日主板成交額1,261億元。內地今日將公佈第二季經濟增長,料惹關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715/192199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568

A股ETF續跑輸內地股市

1 : GS(14)@2015-07-22 23:01:28

【表現遜色】內地股市周一彈升2.4%,昨則回吐1.2%,惟早前曾報復性反彈的三大港上市的A股ETF(指數買賣基金),周一升幅普遍介乎0.3%至1.3%,及至昨日跌幅則在2.6%至2.9%之間,已連續兩日跑輸A股。
ETF表現大落後,主因是要基於追蹤的指數均主要持有內銀及內險等重磅股份,而中央近日托市焦點已轉至細價股,重磅股全線冇運行。



三大ETF均錄折讓

目前三大ETF股價相較每股資產淨值(NAV)亦齊齊錄得折讓,南方A50(2822)及華夏滬深300(3188)分別折讓0.7%及1.5%,而安碩A50(2823)更折讓10.2%。滬綜指近兩日的升勢幾乎全靠二、三線股支撐,至於三隻ETF目前的重大持倉均為平保(2318)A股,其餘為招行(3968)及交行(3328)A股等,昨日相關A及H股均報跌2%至3%,其餘重倉股如中鐵建(1186)A股更暴瀉近一成,因此拖累ETF表現遠遜滬綜指。時富資產董事總經理姚浩然認為,ETF是反彈市但欠缺焦點的選擇,投資者要再博A股未彈夠,可考慮受惠A股投資收益上升、兼上半年保費收入理想的平保,同樣是追蹤A股的替代選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715/192199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569

實物與合成ETF有別

1 : GS(14)@2015-07-23 01:54:17

【話你知】目前在港上市ETF(指數買賣基金)可分為實物及合成兩類,後者可由證券簡稱前加註的「X」而識別出來。實物ETF意味相關基金是直接購入追蹤指數的全部或具代表性資產;相反,合成ETF是透過買入相關產品的金融衍生工具或掉期合約,以達複製指數的效果。實物ETF透明度相對較高,或可更準確追蹤表現,但若追蹤項目涉及大量股份或資產,部份實物ETF只會買入具代表性資產,有機會產生追蹤誤差。至於合成ETF,普遍是因追蹤資產或市場有流動性限制、或難以直接複製而出現,由於衍生產品牽涉交易對手風險,因此需涉及抵押品交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722/192279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780

退休金穩健投資 買H股ETF

1 : GS(14)@2015-10-10 00:54:2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09/news/ec_ecv1.htm



【明報專訊】李女士下月將一筆過收到約600萬元退休金,希望作穩健的分散投資(投資分配詳見表),以李女士的投資分配算是均衡。至於李女士手頭上100萬元的股票,建議投資在H股的股票型跟蹤指數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例如恒生H股ETF(2828),或投資於工行(1398)、建行(0939)及中行(3988)之類的內銀股,因為這些股息收益率達6%至7%,市盈率(PE)僅約5至6倍,而且會定期派發股息,是比較安全的選擇。

高息內銀股可吸

有關一些穩健的公司債券及基金方面,可以考慮世茂房地產、碧桂園、富達基金─美元債券基金、信安環球─優先證券基金和PIMCO環球債券基金。投資債券基金的好處是更有效地分散投資於各個地區、行業和企業近百隻的債券組合。此外,鑑於債券投資的金額頗高,出售時會有困難,但債券基金可隨時贖回基金單位。而債券基金是由專業人士配置債券組合及管理存續期,適合一般投資者所需。

美將加息 股債勢波動

至於基金是否以投資歐美股債,較投資新興市場可取,不能一概而論,新興市場股債已經充分反映強美元、商品價格低迷之負面因素。從今年6月至今,內地股市暴跌,觸發點主要在於市場估值過高,其間內地經濟並未有顯著惡化。然而,股市價格似乎已將眾多負面因素反映。代表H股的恒生內地100指數之預測市盈率只有9.1倍;過去每當中國H股市盈率跌穿9倍的市盈率水平時,大市再跌的空間不大。

反而美國將步入加息周期,歐美股債大幅波動在所難免,以現時的股值計算,比較適合退休人士對股息的需求。

人民幣不宜長線投資

另外,投資人民幣方面,由於市場普遍預期人行將持續減息,及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對人民幣貶值造成壓力,建議不要使用人民幣作為長期投資工具。

張佩儀

美國萬利理財 控股有限公司 亞太區總裁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 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email protected]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

[張佩儀 理財信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951

陳家強:不贊成推槓桿ETF

1 : GS(14)@2015-11-01 22:25:4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31/news/eb_ebb2.htm
【明報專訊】金發局於26日發表有關ETF(交易所買賣基金)的報告時表示,於東京、上海的ETF交投總額已超越多年來位列榜首的香港。對此,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昨日出席投資基金公會活動後表示,不認為香港在ETF產品上已失去區內領導地位,並指現時本港ETF的增長仍然可觀。

陳家強稱,ETF經過政府及業界的政策推廣,已「從無到有」。雖然韓國、日本及台灣均推出如槓桿型及反向型等ETF產品,但他強調,不贊成將充滿槓桿、投機性,及不穩定的ETF引入本港。至於會否將ETF列入滬港通,他指暫未有實質方案。

長期低息不利發展

對於聯儲局12月加息機會增加,陳家強稱,不會為加息時間表作揣測。惟持續QE(量化寬鬆)及低息環境,會不利市場發展,故認為美國「遲早都會加息」。被問到若加息會否影響本港樓市,他則認為,樓市供應、成交額及整體經濟環境對樓價影響較加息大,市民應衡量自己負擔能力才入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605

反槓桿ETF 傳證監快放行

1 : GS(14)@2016-02-08 02:55:49

【本報訊】反槓桿ETF傳快將獲批!路透引述消息,指證監會「已預備好」,將訂新規,分階段審批反槓桿ETF(Inverse Leveraged ETF)。證監會發言人對本報表示不評論傳聞。有基金形容,監管當局就在港發行反槓桿ETF「態度偏向積極」。消息透露新指引最快農曆新年前公佈。



指數若跌 回報大增

本港現時上市的ETF均為長倉策略,即只買升不買跌。槓桿式ETF(Leveraged ETF)同樣看升,不過可因槓桿而取得倍數回報。反槓桿ETF則是短倉,即看跌指數,舉例指數若下跌1%,反槓桿ETF即可取得2倍(2%)回報。美、韓、日、台市場均有此類產品。金管局曾提醒,兩者都是高度複雜的金融工具,一般需要按日達到其所訂明的追蹤指數的目標。有ETF基金發行人透露,08年前證監會審批槓桿、反槓桿ETF已屆尾聲,將近推出時適逢雷曼爆煲,被迫擱下。雷曼後全球推動去槓桿化,證監會對槓桿、反槓桿ETF態度比英、美監管者更嚴格,致如今香港市場上未有同類產品。近來證監會、港交所均研究放行槓桿、反槓桿ETF,「態度偏向積極」。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5/194803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3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