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3-10-16 工作記錄 Romney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ny8i.html

 

今天找數據很順利,很開心。

  圖今天就不多貼了,隨手貼一點數據:

1、美國的勞動力分佈以及其實際工資

單位:百萬人

年份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1900

33.7

38.1

28.2

1910

30.7

38.2

31.1

1920

24.9

41.5

33.7

1940

17.4

39.0

43.5

1950

11.7

40.5

47.8

1960

6.3

38.8

54.9

1970

3.1

35.8

61.1

1980

2.2

31.1

66.7

1990

1.6

26.4

72.0

2000

2.5

24.6

72.9

2004

0.8

22.5

76.6

   從就業人口上,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美國產業結構的變遷,以及美國實際工資上漲和停止不前的原因。

 

2、美國的實際工資歷史

  二戰前的實際工資水平,是我用美國的綜合工資指數和物價指數計算而得的:

   2013-10-16 <wbr> <wbr> <wbr>工作记录 <wbr> <wbr> <wbr>Romney

  依據的數據來源是:

物價指數的數據源自於:http://research.stlouisfed.org/fred2/series/CWUR0000SA0/downloaddata?cid=9

工資的數據源自於:http://research.stlouisfed.org/fred2/series/A0861AUSA324NNBR?cid=33069

  二戰後的實際工資水平也是自己計算的,走勢圖見下:

   2013-10-16 <wbr> <wbr> <wbr>工作记录 <wbr> <wbr> <wbr>Romney

其中物價指數的數據源自於:http://research.stlouisfed.org/fred2/series/CWUR0000SA0/downloaddata?cid=9

工資的數據來源自:http://research.stlouisfed.org/fred2/series/A576RC1A027NBEA

  這張圖可以讓我們清楚的看到,藍領最幸福的時光是在1950-1965,這十幾年是美國藍領的黃金時期,也是製造業的巔峰,之後美國製造業衰落,實際工資停滯不前,這給三產興起創造了機會。製造業停滯不前,也是理解美國公司淨利潤率在1984年後上升的一個重要鑰匙。

 

3、韓國和德國的市盈率

德國的市盈率,好不容易找到的,哈哈

    2013-10-16 <wbr> <wbr> <wbr>工作记录 <wbr> <wbr> <wbr>Romney

(資料來源:http://www.boerse.de/dax-kgv/

    韓國的市盈率:

  2013-10-16 <wbr> <wbr> <wbr>工作记录 <wbr> <wbr> <wbr>Romney

轉引自:http://pg.jrj.com.cn/acc/Res/CN_RES/INVEST/2012/1/11/2e80aaa4-9246-4258-b665-8e7091c1a0c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188

1986年7月16日: 大家樂(0341)上市

1986年6月,大家樂招股,以1.18元發行1億股上市,其中6,000萬為舊股、4,000萬為新股,淨集資額4,350萬,上市減持集資多於發行新股,由渣打及東亞包銷,據稱上市發行新股,只是為了填補集資之資本開支,實際不要派發盈利即可應付需要,故估計上市相信都是分身家安排。

當時大家樂有32間分店,預期於1987年於各新市鎮開設8家,把店舖增至40間,且有考慮向海外發展,但中國內地暫已註冊品牌,但未有計劃。他們當時的佔有率是18%,預期增至23%至25%。以1986年的盈利3,720萬計算,每間鋪盈利達到116.25萬,即是每個月96,875元,1987年預計盈利更達4,700萬,每間盈利146.875萬,每個月122,396元,據當年招股稱,1982年這數字只是60萬,每個月5萬,增加幅度接近1倍,在當時物價來看,不可說這數字不驚人。賺這麼多,根據最近出版的《為您做足100分 ── 大家樂集團四十年的蛻變與發展》所述,搞得上市後很多人才都賣掉大家樂股票,轉為創立快餐店,和老東家打對台,對公司業務造成一定打擊。以上市的不利一面就反映出來了。

這間公司上市後股本約407,989,000股,以招股價計市值4.81億,淨值1.46355億,市淨率3.3倍,以往績盈利計12.9倍,預期盈利為10.2倍,預期上半年派息2.8仙,下半年5.5仙,全年派息8.3仙,股息率達7.03%,算是不錯投資對象。

招股反應方面,情況算是很熱烈,有3,692份申請,認購股數達6.5687億股,超額5.56倍,有認購者均獲分配最少1手股權,認購15手穩獲2手。

在7月16日上市時,股價開市報1.25元,升7仙或5.93%,並以最高1.35元收市,升17仙或14.40%,市值增至5.51億元。因這公司上市時機不錯,正處牛市初段,所以股價一路上升,至1987年10月股災前已升到2.7元,市值越過10億元,達11.01億元,其後股市幾經反覆,但公司業務仍能成功發展,由快餐店發展至西餐、機構食品、小食、茶餐廳等等,更向海外進軍,現時單位已逾580間

在上市歷程中,營業額增17倍,至63.9億,盈利增12倍,至5.45億,市值增25倍,至148億,可見市值是較盈利增長快1倍的。由這個東西看到,一間成功發展公司,除了盈利增長外,投資者也會為這增長信任給出溢價,所以做上市公司者,必需要付出心力來搞好公司,否則這公司就會消失了這份信任溢價,使公司未來股本融資受限,從而影響發展,各位主席不可不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508

給上市公司做健康檢查的16個問題 耐力投資

http://xueqiu.com/7096399426/25997386
本文是著名價值投資者Christopher.H.Browne的投資著作《The Little Book of Value Investing》第14章中提出的檢查公司的16個問題(摘要翻譯,並非全文翻譯)
---------------------------------------------------------------------------------------------

如果發現了一家公司低估值(如low P/E, P/B,...等)的公司,它有可能成為我們的投資候選目標,那麼,除了進行詳細的財務數據分析(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的詳細審查)外,我們還必須瞭解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以下這些問題的檢查,將有助於我們更深入的瞭解這家公司,提高投資成功的把握性。

1. 這家公司產品的價格看上去如何?它可以通過提高產品售價來獲得持續的利潤嗎?
 -- 如果公司的成本不變的話,那麼產品銷售價格每提高一美元,它的稅前利潤就會增加一美元。
 -- Philip Morris可以通過提高每包香煙的價格來獲得持續的利潤;
 -- Harley Davidson可以提高摩托車的價格來獲得比競爭對手更高的利潤;
 -- 但科技公司,零售行業通常無法通過提價來獲得持續的利潤,隨著競爭的增加,產品價格會持續下降。

2. 這家公司可以擴大產品的銷售數量嗎?如果一家公司的毛利率不變,那麼多增加10%的銷售數量,就可以增加10%的毛利潤,同時,在其它費用和成本不變的前提下,也可以多增加10%的稅前利潤。(需要注意的是,銷售數量的增加不是靠降價促銷方式獲得的,降價促銷可能會擴大銷量,但同時會損害利潤)。
 -- Johnson & Johnson 可以賣更多的藥品獲得更多的利潤。
 -- 2005年汽車行業行業的銷售量在不斷增加,但是通過各種促銷方式完成的。

3.這家公司可以在現有銷售基礎上之上提升利潤率嗎?它的毛利率看上去如何?是否可以通過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售價,或者其它的業務手段增加利潤率?
 -- 可以通過降低產品成本
 -- 可以通過更換供應商(沃爾瑪)
 -- 可以通過調整產品線。

4.這家公司可以控制成本嗎?它的三項費用比率看上去如何?是在不斷增高還是不斷降低?
 -- 通過控制員工數量,日常開支
 -- 債務重組
 -- 通過新的技術手段降低成本

5.如果這家公司提高銷售額,那麼反映到淨利潤上會是什麼變化呢?
 -- 銷售額/收入的增加最終反映到利潤的增加是好事;
 -- 但是銷售額/收入的增加伴隨著各種費用成本的增加,而最終沒有帶來利潤的增加,並非好事。

6.這家公司會保持過去的利潤水平嗎?或者至少保持比它的競爭對手更高的利潤水平?
 -- 如果偶爾由於特定事件或者管理層的錯誤造成利潤下降,並可以通過改變而提升,不是大問題。
 -- 如果公司的利潤水品大幅低於同行業競爭對手的利潤水品,就要引起注意了。

7.該公司是否發生了一次性支出,而這種支出在未來是不會進一步產生的?
 -- 公司利潤下滑,是不是因為發生了一次性的支出所致?

8.該公司是否有不賺錢的部門,而這些部門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 有些公司有賺錢的部門,也有不賺錢的部門;
 -- 通過出售或者合並不賺錢的部門或者業務是不是可以改善公司業績?

9.公司股價的大跌是不是因為沒有滿足華爾街的預期?
-- 很多時候,股價的大跌僅僅是因為沒有滿足華爾街的預期。

10.該公司未來幾年大致會增長多少?這種增長率會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實現?
-- 公司管理層對未來幾年的增長如何看待?
-- 管理層對未來增長是充滿信心還是缺乏信心?
-- 管理層有什麼樣的具體措施和計划來維持未來的增長?

11.該公司將會如何使用業務所產生的超額現金?對於沒有分配給股東的留存收益,公司管理層打算用來做什麼?
 -- 對於未分配的利潤,管理層計劃用來做什麼?
 -- 會用於給股東分紅?或者是公司股票回購?或者是用於投資新的業務或者開設新的廠房?
 -- 如果用於新的投資,那麼新投資的回報率會如何?
 -- 好的投資可以增加公司價值,不好的投資可以損害公司價值。

12.該公司如何面對它的競爭對手?
 -- 任何公司都不可能在真空或者孤島上生存,周圍一定有競爭對手。
 -- 競爭對手的很多行為,會對公司的業務產生巨大的影響;
 -- 公司如何面對它的競爭對手?

13.該公司的財務狀況與同行業的其它公司相比,看上去如何?
-- 與競爭對手相比,公司的財務狀況如何?
-- 同樣的資本回報率?更多的負債?更高的成本?

14.如果將這家公司整體出售,它應該值多少錢?
-- 這個問題是公司估值的基礎
-- 看看同行業的公司併購,是以多少倍數成交的?

15.該公司有股票回購的計劃嗎?
 -- 很多公司在股價下跌後宣佈股票回購計劃,但事實上卻沒有很少的執行;
 -- 有時候,回購的股票數量正好抵消公司的對內部員工股票或者期權激勵,實際股份數量並未減少;
 -- 通過比較不同季度股份數量的變化檢查公司對股票回購計劃的執行情況。

16.該公司的內部人士在買入或者賣出自家的股票嗎?
 -- 公司內部人士(管理層)偶爾賣出自家的股票,未必代表看空自己公司,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資助子女,購買房產,。。。等等私人原因。
 -- 但是大批管理層賣出自家股票,卻值得注意。
 -- 公司高管自掏腰包從二級市場大量購買自家股票,很多情況下以為著對公司未來的信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874

美國政府資產負債表有個16萬億美元的大窟窿?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2435

Rafferty Capital Markets副總裁Dick Bove在CNBC上稱,稱如果一家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像美國聯邦政府那樣,那這家企業可能已經倒閉了

他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繪製了2012財年美國聯邦政府資產負債表,顯示聯邦政府資產負債表上的所有者權益(淨資產)為負16萬億美元

簡而言之,包括應收貸款和MBS,以及財產、廠房及設備在內的美國政府「總資產」總共還不到3萬億美元。

佔債務比例最大的是超過11萬億美元的公共債務和逾6萬億美元的公務員薪資福利費用。(而淨資產往往描述的是「家底」,也是最基本層次的償付能力。然而美國政府卻要用「負16萬億」的淨資產擔起「16萬億」的債務——編者注)

不過經濟學家Cullen Roche駁斥了該篇文章,稱Bove的資產負債表過於簡單,且極度具有誤導性

資產那一欄顯示聯邦政府僅有2.7萬億美元資產,如果剔除聯邦政府實際擁有的幾乎所有資產外,這個數據是對的。

我就簡單指出其中幾個嚴重具有誤導性的。首先,美國能源研究機構IER預計,美國政府持有的化石燃料資源總值超過150萬億美元,是Bove在文中列出數額的55倍。

這還只是皮毛,我還沒有對聯邦政府擁有的大量土地和房屋進行調查。此外,還有黃金儲備!

另外,美聯儲的負債一欄中有大量以美聯儲和社保基金作為債權人的債務。我不知道這累加起來共有多少,但淨值至少接近200萬億美元,甚至更多。

上述這些都沒有在這張資產負債表中體現,美國並沒有16萬億美元的大窟窿,除非美國選擇破產,否則我們不會破產,所以沒什麼好怕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890

職場點滴(16) :卜凡教你說好《財經普通話》 脫苦海

http://notcomment.com/wp/?p=7053

最近有人在香港到處宣揚「退到台灣」,彷彿香港人是「旅港台灣人」,現在要回家了。

不過,學不好人家的語言,莫講在那裏生活,求職或做生意也「門都沒有」。

傳統學校教授普通話,每多是由ball, paul, more, fall學起,不過即使發音準確,缺乏情境的訓練的話也會說不上口。

卜小姐曾是某財經周刊的專欄作者,除了獲得普通話水平測試一級甲等證書外,更由於是業內人仕,所以內容設計上也包羅從應徵面試,以至與內地客人交流的不同情境。

每一課不同主題,有導讀說明內容,當中更有我們日常生活上「普通話」與「廣東話」詞意Tips:

1. 常見財經詞語
每課主題一開始都設有一些詞語,先聽聽專家的讀法,再自行朗讀

2. 課文
學會詞語的讀音後,便是課文內容,不妨多聽幾次,讓句子長久記在腦中,對日後運用普通話交談時會很有幫助

3. 聆聽練習
聆聽一段內容,這段內容的速度會比第二部分的快,內容也不一樣,但一些關鍵詞語會重複出現,要在括弧內填上你聽到的詞語及拼音。
這部分協助大家面對一些說普通話很快的人,初學者或許會聽不懂全部意思,但內容的重點聽得懂的話,大概的意思也就能推斷出來了。

此外,附錄更有一些適合各行各業的貼心內容:廣東話轉換、必背生字表、主要姓氏、各國貨幣、各省市自治區等的讀法,令到讀者們即學即用,也學會聽一些常用的名詞。

如果想移居世界各地的華人社會,只識廣告話或「爛」得要命的普通話已經不行,想「驪歌再唱」,或者「撤退到台灣」,請先學習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299

近期更新 (27 Oct - 16 Nov) PARTIPRAL - ROAD TO FINANCIAL FREEDOM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3/11/27-oct-16-nov.html
組合單位值: 98.44
組合週回報: +5.37% (YTD: +8.98%)

現金水平: 20% (前週: 0%)

組合內數隻重倉股於本月輪流公佈業績, 金山軟件(3888)作為頭炮, 如早前提及, 公司第三季財務表現算是理想, 應用軟件業務繼續保持強勁增長; 手機活躍用戶九月底已經達到1.5億, 比管理層預期足足早了三個月達標. 整份業績算是收貨有突, 奇怪在股價於業績後反應不大, 成交量沒有異動, 似乎市場對此份業績看法相當中性. 始終金山今年累積升幅甚勁, 臨近年結基金經理亦沒有誘因再過份進取; 估計要橫行一段才再重拾上升動力, 自己減持至舒服水平後仍會繼續持有.

信星(1170)十一月第一個星期便急跌超過一成, 自己對公司信念十足, 低位反而是吸納良機. 今周股價稍見好轉, 暫時看來低接動作是做對了. 公司下星期四 (21/11) 公佈中期業績, 毛利率環比能否保持, 會反映出公司將產能逐漸轉移至越南及柬埔寨後是否的確可以提升營運效率. 香港工業股長期處低估值運行, 某程度上已經PRICE IN人工, 原料齊升之宏觀不利條件. 勞工密集型公司投資成本高, 請工人亦難, 競爭相對會比以往少; 若然信星開始有方法抵抗成本上漲壓力, 未來有機會迎來一段盈利, 估值齊升的日子. 自己重倉持有, 會靜心等待業績出籠.

包浩斯(483)發盈喜, 股價績前繼續節節破頂. 自己粗略做過業績預估, 推算公司2014上半年每股盈利約$0.08; 而全年則是$0.37. 以10倍市盈率作估值, 目標價應是$3.7左右. 因此雖然近月公司股價已瘋狂急升, 但自己睇是有餘未盡. 期待中期業績會釋出更多證明, 自己會繼續持有, 但注碼就不會去得太盡.

天虹(2678)上週發盈喜, 預料全年溢利大升但翌日股價不升反跌, 價訊明顯背馳, 組合已經盡數沽出; 維他奶(345)自己是尚差一注仍未買齊, 結果業績前股價已經向上突破, 目前無追買必要, 等待公司於27/11公佈業績; 上週比較重要交易是買入復牌之雅士利(1230), 純粹搏追落後, 幸得大行連環唱好, 成功掩護自己全數撤退; 另外組合加入德昌(179). 公司剛公佈中期業績相當不錯, 市場反應亦正面. 自己仍未睇熟相關資料, 第一注便不敢落得太大; 不過若然要賭歐洲逐步復甦, 德昌似乎是一個不錯選擇.

組合上週表現理想, 目前手風是超級大順. 贏谷輸縮, 有錢贏當然應該繼續疊上去, 但問題是當股價已經逐步攀升, 值搏率亦會相應下降. 沒有特別新證據支持, 自己會寧願先縮一縮. 目前打法是集中火力進駐最有信念的四, 五家公司, 而其餘則將持倉量縮至最低, 心無雜念. 如此操作某程度上是等於放棄分散風險, 因此只能是短期應戰策略. 自己目標是等業績期過後才將組合比重重新調整, 十一月份開始變得相當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052

聯想柳傳志領軍神祕泰山會 10兆資產 中國16巨富台灣密會直擊

2013-11-21  TNM
 
 

 

中國超級富豪俱樂部「泰山會」16名會員,在會長、同時也是全球PC龍頭聯想集團創辦人柳傳志的帶領下祕密來台,慶祝泰山會成立20週年。泰山會成員個個名列大陸百大富豪,所擁有的事業總資產,比台灣政府中央總預算還多出好幾倍,掌握的財富超過新台幣10兆元。

但這些富可敵國的大富豪來台,卻低調地選擇包下一家鱸鰻餐廳,大啖道地台灣菜,並密會解讀中共三中全會精神及暢談明年經濟情勢。本刊全程直擊,揭開泰山會的神祕面紗。

十一月十六日下午二點三十分,五輛大型福斯高級商務車,緩緩出現在台北市北投區文林北路的小巷子。

搞神祕 保鑣守護

車子依序開進巷內唯一的店家「大尾鱸鰻清信花園餐廳」,等候已久的餐廳服務人員及看似保鑣的數名黑衣男子,立即高度警戒,如臨大敵般地一面管制門口人員進出,一面畢恭畢敬迎接陸續下車的客人。

五輛車一共走下十六名男子,年紀從四十多到七十歲不等,都操中國大陸口音,一行人有說有笑,在服務人員帶領下,進入餐廳二樓一間隱密包廂,可能是怕有人打擾,包廂二側門口還有保鑣守護,看來十分神祕。

本刊調查,這十六名男子並非一般大陸旅行團,而是中國超級富豪俱樂部「泰山會」會員,每人都名列中國百大富豪榜,個人身價加起來接近新台幣一兆元,事業體市值則逾新台幣十兆元,資產比台灣一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還多出好幾倍,事業版圖橫跨高科技、地產、金融、生技、娛樂各產業,對中國、甚至全世界經濟,有呼風喚雨的影響力。

柳傳志 泰山會長

這十六位富豪在台灣最具知名度的,首推「聯想集團」創辦人、同時也是泰山會會長柳傳志。聯想集團二○○五年收購美國IBM之後,產量大增,今年個人電腦出貨量已高居世界第一,近年發展智慧型手機也有亮眼成績,今年更打敗韓國LG,躍升為全球市佔率第三的品牌,事業版圖已直追蘋果及三星。

至於身價曾高達新台幣二千五百億元的巨人集團創辦人史玉柱,以軟體起家,跨足保健食品及網路遊戲,旗下公司發行的線上遊戲《征途》,早就征服全世界,用戶達數千萬,台灣就有一百五十萬,連本土天王周杰倫都在玩,曾創下單月新台幣八億元的營收記錄,二○○七年巨人網路公司的股票還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讓史玉柱的身價一夕飆漲,差一點就成為中國首富,但事業上的成就,都沒有他與女星章子怡的緋聞轟動,一度讓他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

王中軍 也在其列

另外,中國最大電影娛樂集團「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也隨團來台。華誼兄弟成立近二十年,跨足電影、電視劇、唱片、藝人經紀,拍過的電影有《唐山大地震》《功夫》《西遊降魔篇》《非誠勿擾》等,日前在台上映的《狄仁傑之神都龍王》更是今年的年度大戲,旗下藝人名號響亮,如大陸第一小生黃曉明、李冰冰、台灣蘇有朋、阿雅、香港馮德倫、陳曉東等。以王中軍在影視界地位,任何想法或決定,都足以牽動整個華語娛樂事業版圖。

十六位富豪中,「泛海集團」總裁盧志強在台灣的知名度可能不及柳傳志、史玉柱和王中軍,但身價卻直逼新台幣二千億元,和史玉柱一樣都是泰山會名列前茅的大富豪,在中國富豪排行榜曾一度站上第十二名,更有中國金融房地產教父之稱,資產比台灣首富郭台銘還要多。

本刊調查,這個由中國超級富豪組成的泰山會,成立於一九九三年,由於成立大會在山東召開,山東最有名景點就是五嶽之首泰山,會員們認為泰山象徵一種高度,所以取名泰山會,代表他們的高度,也被視為少數可影響中國經濟走向的神祕組織,當初成立目地是為讓日理萬機的大老闆們,能相互交流,討論經濟趨勢及政治走向,以增進會員間感情,同時希望進而促成企業間合作。 議程中 不做記錄

泰山會成立之初,會員們就做出一致協議:聚會不錄音、不記錄、不邀請當地領導、不見媒體、暢所欲言,即便會員都是有頭有臉的大富豪,但泰山會究竟如何運作?每年開會討論什麼?在哪裡開會?卻從來沒曝光過。

泰山會此次在現任會長柳傳志帶領下來台聚會,確實想刻意保密,為避人耳目,他們沒在五星級飯店開會,反而選擇位於巷裡、外觀不起眼的花園餐廳開會,更包下整個餐廳舉行晚宴。

據瞭解,泰山會本來打算邀請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及立法院長王金平等台灣政商人士與會,因考量可能讓聚會曝光而作罷。

本刊直擊,十六日下午,泰山會抵達北投清信花園餐廳時,安排行程的大陸旅行社人員看到餐聽門口張貼斗大的歡迎大紅紙,立刻破口大罵:「你們要死啦!這個要撕掉,怎麼可以貼這個東西。」更要求撤下所有監視器,以確保密會畫面不外流。 話題廣 拒碰政治

本刊事後在餐廳垃圾堆裡找到大陸富豪祕密會議資料,發現一張A4一半大小的銅版紙,標題為〈二○一三年泰山會台灣台北年會〉,會議主題:三中全會精神解讀,明年經濟形勢分析;會議時間:二○一三年十一月十六日一四:三○至一七:三○;會議地點:台北「清信花園私人會所」貴賓室,全以簡體字呈現,極為簡單。

知情人士告訴本刊,當天會議準時在下午二點三十分召開,直到傍晚六點多才結束,富豪們談了許多,從中國的政治情況、世界經濟走向,到台灣國民黨的式微。會中富豪們也話家常、談家庭,但言談間可以清楚感受到他們不碰政治,只想賺錢、保護資產的共識。 訂規則 遲到罰錢

會議從輕鬆話題開始,會長柳傳志率先發言,半開玩笑地說要訂遲到罰則,未來會員遲到一分鐘要罰一千美元,當作泰山會基金。話題一開,會員們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後決定,遲到五分鐘內罰一千美元,遲到五分鐘以上加倍罰款。

輕鬆話題結束後,正式進入嚴肅主題,富豪們提到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上台後,透過打擊貪腐的手段建立威信,從歷史軌跡來看,大約要花三年時間。富豪們認為,雖然政治情勢有變化,但習近平應該還是會支持商業發展,只要企業老闆不干涉政治,還是能繼續賺錢、創造財富。

柳傳志說:「我常講在商言商,不要去談政治,台灣人有句話說『謹守分際』,我覺得說得很好,我們應該好好賺錢、快樂生活,不要干政,最重要的是把我們的資產保護好。」柳傳志的說法獲得其他富豪認同,但也有富豪認為,可以學習歐美、台灣,透過資助「智庫」的方式,去影響政策,但切忌商人幹政。 未提及 來台投資

除了談政治,富豪們也關心經濟趨勢,專研產業投資的「復星集團」總裁梁信軍,就被柳傳志指定,為會員分析中國及世界產業趨勢。梁信軍認為,中國中產階級佔全國人口二○到二五%,是未來市場主流。

至於產業別部分,梁信軍把投資重點放在能源及科技,全球佈局則以中國和美國為主。富豪們認為,石油開採具極高獲利空間,值得認真投資,另外,現在的產業,尤其是高科技業,已走向專業分工,以美國蘋果公司生產的電腦及手機為例,每個零件都是由一個公司代工,「一個個小公司,串起整個產業,對集團來說可以降低成本、分散風險。」

不過,讓人覺得可惜的是,富豪們完全沒提到來台灣投資或看好台灣的哪一項產業,但富豪們對台灣政治發展,似乎掌握得很透徹。

有富豪提到,政治集權其實好處不少,他們認為國民黨退到台灣後,二蔣一開始講「永久執政」,後來變成「長期執政」,最後淪落「政黨輪替」,國民黨力量式微,政治越來越開放,經濟成長卻跟不上;反觀中國大陸,在共產黨長期執政、集權集錢、經濟改革下,成長驚人,未來還有進步空間。

泰山會這次來台行程,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在「大尾鱸鰻清信花園餐廳」的會議及晚宴。本刊調查,這家餐廳在北投地區歷史悠久,最近才改名「大尾鱸鰻」,外觀雖不起眼,但包廂裝潢卻金碧輝煌,最有名的菜色就是鱸鰻。 吃台菜 一桌三萬

對於包場客戶是什麼團體,餐廳業者三緘其口,只證實是大陸客。業者告訴本刊,對方特別說不要鮑魚、魚翅,反而希望品嚐道地台灣口味菜色,其中鱸鰻就是他們指定的菜單。大陸客人吃完後頻頻稱讚,意猶未盡,對於料理的精緻美味,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刊事後偽裝成顧客上門消費,指定同樣菜色,一桌新台幣三萬元,平均一人三千元,連水果、甜點在內,共十五道菜,用套餐的方式呈現,其中最特別的是藥膳龜鹿二仙膠燉大尾鱸鰻、溫泉美人腿、XO醬淋溫泉空心菜,口感清爽、不油膩,對記者來說,價格是貴了些,但對富豪而言,簡直是平價餐點。

本刊直擊,泰山會富豪晚間離開餐廳後,驅車前往台北市晶華酒店休息,第二天則到松山菸廠文創園區參觀,信遠集團總裁林榮強興致一來,還在現場打太極拳。

中午,一行人選擇在台北市知名的驥園餐廳吃飯,之後部分成員先行搭機離台,其餘成員則繼續遊台行程。 大尾鱸鰻清信花園餐廳 小檔案

原名清信花園餐廳,開業2、30年,今年才改名大尾鱸鰻,位於台北市北投區文林北路巷內,地點隱密。特色菜有藥膳龜鹿二仙膠燉大尾鱸鰻、花式刺身(蓮霧海膽、百香果透抽、奇異果旗魚、紫蘇鮪魚)、黑豬松阪肉捲三星大蔥蒜、鵝肝醬配河豚魚肝醬佐酥烤胚芽米飯糰、溫泉美人腿鮮燴碗豆仁、XO醬淋有機溫泉空心菜等。 低調神祕 泰山會

「泰山產業研究院」1993年成立,簡稱泰山會。成立大會在山東,因著名景點為泰山,所以取名「泰山」,也寓意成員都是頂尖企業家,有如五嶽至尊地位。會員單位包括聯想控股、四通集團、萬通集團、泛海集團、遠大集團、復星集團等16家,會長是聯想創辦人柳傳志,理事長是四通集團董事長段永基。

泰山會成員基本上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批電子新貴,柳傳志、段永基等人都出身有中國矽谷之稱的北京中關村,後來也擴大納入地產、能源、影視、生技等領域的大亨。泰山會成立至今20年,可說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自發形成的民營企業家組織,主要是球敘、聚餐的會員聯誼性質,但年度例會也討論政經局勢等嚴肅議題,只是會議不做記錄、不請官員也不見媒體,相當低調神祕。 中國的富豪聯誼會

除了泰山會之外,中國還有不少富豪組織,其中以「華夏同學會」及「中國企業傢俱樂部」最知名。

華夏同學會是長江商學院和中歐商學院CEO班的聯誼會,成員包括阿里巴巴的馬雲、騰訊的馬化騰、百度的李彥宏等人,組織運作富有商學院色彩,有人稱之為「商學院中的商學院」。每年聚會2次,由一位同學作東,不能出席的人還會被罰款。

中國企業傢俱樂部成立於2006年,成員包括經濟學家與企業家50人,知名者如馬雲、柳傳志、蒙牛集團牛根生、復星集團郭廣昌等,連台灣宏達電王雪紅也名列其中。相較於泰山會、華夏同學會以聯誼性質為主,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的願景是「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非營利機構之一」,設有網頁並投入國際訪問、遊學、公益等活動,十分活躍。 壹動新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436

外匯縱橫(16):外匯市場101(7):外匯交易潛在的風險 寗零

http://notcomment.com/wp/?p=9334

買賣外匯紙幣cash 就好簡單,一手交美元,一手收人仔。但當中都會有機會是假鈔。所以最好去銀行做。但如果是銀行匯款或interbank dealing的話 ,就會產生以下兩種風險:

1. 交易前的風險pre settlement  risk- 大部分的外匯交易都不是立刻當天交收的,spot 是T+2,試想想如果銀行與一間公司做了一筆交易是銀行買美元一百萬賣日元在100.00於T+2交收,但那間公司於交易後一天就倒閉,雖然銀行還沒有交收金額,但在銀行的盤position 就短了美元,因為那公司不會再賣美元給銀行。如果USDJPY從100.00升到102.00的話,銀行就有一個unrealized loss JPY2mio =1000000x(102-100)。

所以每間銀行都會給交易對手設立一個外匯額度叫交易前風險額度pre settlement limit 來管理總體的 FX Value At Risk (VAR)。

2.結算風險settlement risk (Herstatt risk)- 大部分貨幣都不一定locate 在同一time zone。如果銀行買美元一百萬賣日元在100.00,交收當天它會在日本的工作時段匯JPY100,000,000.00給客戶。但因為時差關係銀行會於美國開市後才知道客戶有沒有匯款給它。如果客戶於日本收市後美國開市前倒閉,那銀行就會虧損美元一百萬!

為什麼結算風險又叫Herstatt Risk 呢?當然有段古!話說1974年6月26日德國科隆市的一間私人擁有陷入困境的銀行- 赫斯特銀行Herstatt Bank被德國監管機清盤。這天多家銀行已經匯出德國馬克給赫斯特銀行,但赫斯特就在匯出美元前停止營業,那些銀行就沒有收到美元。

自此之後,G10國家們加上盧森堡和西班牙在BIS的主持下成立了一個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該委員成員包括中央銀行和監管機構的代表,也就於差不多三十年後的2002年推出了持續聨系結算Continuous Linked Settlement (CLS)。

但這結算系統只是cover CLS member banks,所以還有很多商業機構及個人㚈匯交易,銀行都要根據不同客戶的credit 設定一個結算風險額度來管理銀行的總體settlement risk。

剛從北海道回來,去了世界自然遺產之一的知床,很美!送一張相片給大家看看,但因時間早了些,沒有機會坐破冰船,希望下次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871

在華爾街工作的16項隱性成本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8110

沒錯,如果你在華爾街工作,你會賺很多錢,會外表光鮮。但為了裝“土豪”,你必須要在曼哈頓租間高檔公寓,要置幾身名貴的行頭,要去拉斯維加斯度周末,要年度旅行……這些,就是你在華爾街工作的隱形成本。讓我們來一起盤點一下(資料來源:BI): 1、在曼哈頓租套高檔公寓 開銷:每月3000美元起 雖然曼哈頓的房租在2012年略有下調,但每套兩局公寓的均價在3300美元,幾乎沒有低於3000美元的。   2、你得有幾雙像樣的名貴皮鞋 開銷:每雙200美元起,女士請翻倍 你必須有一雙黑色或棕色的鞋子,而且至少要滿足以下三個標準:不會輕易被擦破,能經得起日常在辦公室來回跑動,適合各種場合(從工作穿去雞尾酒會無需更換)。 說真的,如果你想體面一些,最好多買幾雙。   3、定期對皮鞋進行護理 開銷:每月20美元起 如果你希望皮鞋經常光澤亮麗,就得定期送去Minas這樣的高端皮鞋護理店。正如一個員工所說:“Minas是我進行皮鞋護理的唯一地方,雖然有點貴,但用不到100美元的費用省去了700美元的新鞋費,這是很值得的。”   4、至少有一套高檔西裝 開銷:1500至3000美元 一套好的量身定做的西裝最多需要3000美元。雖然不是所有人都得買這麽貴的,但如果你不想在老板面前顯得很土鱉,那麽你最好準備這筆不菲的預算。   5、咖啡和外賣費 開銷:每月600美元起 華爾街的瘋狂加班和少的可憐的休息讓你不得不依靠咖啡來保持清醒,吃飯也從來用不著浪費太多時間,通常來講,漢堡、熱狗等外賣是補充營養的主要選擇。   6、衣物幹洗費 開銷:每月80至125美元 美國普通家庭每年的幹洗費用大概是500美元。而幹洗行業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商務人士的幹洗費用每年高達1500美元。就算你不太修邊幅,但在華爾街工作,每月幹洗兩次衣服是最基本的。 所以,曼哈頓地區最受歡迎的幹洗店是一個前銀行家創建的,這沒啥奇怪的。   7、高營養的早餐和午餐 開銷:每餐30至50美元 一頓雙人營養早餐價格至少為65美元,午餐點一份沙拉至少要25美元。   8、加入精英俱樂部 開銷:入會費8.5萬美元 如果沒有家庭或業務關系,你連進精英俱樂部的門都進不去。除非有人推薦,你才有機會花大價錢進入這些俱樂部。比如私人俱樂部Glenwood入會費為8.5萬美元,著名的Seboback高爾夫俱樂部幾年前的打包會員價為65萬美元。   9、加入社交俱樂部Soho House 開銷:每年1800美元起 你既是商務精英,也是社交達人。匯聚了娛樂和商務精英的Soho House是你的必選項。以下是Soho House每年的會費標準: 本地會員1800美元 全球會員2400美元 27歲以下本地會員900美元 27歲以下全球會員1200美元 兒童250美元   10、雇清潔工 開銷:每月100美元起 考慮到你忙得滿世界跑,無暇估計公寓整潔,雇個傭人來做清潔是必不可少的。曼哈頓地區的公寓清潔收費根據面積大小、房間多少和打掃頻率而有所差異,但每月至少100美元的清潔費是少不了的。   11、安普頓海灘休閑 開銷:2500至30000美元 如果你年紀還小,你和朋友出去聚個會可能花不了多少錢。但如果你想顯得有點派頭,比如說去紐約州南安普頓海灘度個假,那開銷就不小了。南安普頓最低端的四居公寓月租是2500美元,但高端的月租高達3萬美元。   12、與客戶會談 開銷:200至500美元 如今這部分費用由銀行來支付。然而,在年景不好的時候你不得不自己承擔一部分。這還取決於你的工作,如果你是量化分析師,那麽你無需與客戶會面。如果你是銷售,你可能要去更高端的地方。   13、拉斯維加斯周末遊 開銷:約3250美元 銀行家們已經習慣周末去拉斯維加斯賭上一把,以下是一個典型拉斯維加斯之旅的開銷: 機票:650至700美元 住宿:430美元 餐費:350美元 酒吧:800美元 賭資:1000美元   14、去邁阿密度假 開銷:約2100美元 邁阿密也是銀行家喜歡的度假勝地。去邁阿密的正常開銷在2100美元左右。 往返機票:800美元。 楓丹白露酒店:559美元。 其他開銷:800美元。   15、健身 開銷:每月約200美元 如果你在Equinox健身,那麽你最開始要交費456.19美元,然後每月交188美元。如果你去Soul Cycling,那麽30節課的費用是850美元。   16、時常的“道歉禮物” 開銷:每次150至300美元 由於華爾街的工作實在很忙,你經常會爽約一些約會、晚宴、孩子的演出、體育比賽等等。你爽約的事情越重要,你的“道歉禮物”就越貴重。唯有這樣,你才能夠通過道歉來“維持和平”。   17、除去以上所有開銷,你還得存錢 我們剛才提到的總開銷已經超過了每年10萬美元(不含精英俱樂部會費),這還沒有計入孩子的撫養費和他們的教育投入,以及各種稅費…… 這只是粗略計算,但華爾街的收入是能夠承擔這些的。即便在衰退中的幾年,華爾街的平均實得年薪為36.3萬美元。 當然,以上開銷是一個典型華爾街人的開銷,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這麽生活。所以,如果你不向往南安普頓的海灘,不覬覦精英俱樂部的關系網,對賭城遊也沒有興趣,你可能會存下更多的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041

對話股神:巴菲特答全美8所大學MBA學生16問全文(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9569

今年11月15日,傳奇投資者巴菲特與來自馬里蘭大學等8所美國大學的20名學生交流。交流期間,這些在學習MBA課程的學生向巴菲特提了16個問題。 馬里蘭大學商學院金融系教授David Kass整理了巴菲特對這些問題的回答,華爾街見聞此前歸納了其中部分內容,以下我們與大家分享巴菲特這次問答的全文。 註:為便於閱讀理解,個別巴菲特提及內容增加公司全名及人名全稱。 問1、您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伯克希爾)在發展壯大時是否降低了最低預期回報率? 巴菲特:伯克希爾根本沒有什麽最低預期回報率。資本增加了,要得到出色的回報業績就更難了。 伯克希爾的資產凈值是2100億美元。如果我管理100萬美元,回報肯定比管伯克希爾這2100億美元高。 規模是業績的敵人。可我還是寧可管2100億美元,也不願管100萬美元。 問2、您過去說自己的投資表現有85%要歸功於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另外15%要感謝費雪(Philip Fisher),這個比例現在變了沒有? 巴菲特:我根據格雷厄姆的指導開發自己的投資策略,我去了他的母校哥倫比亞大學向他學習。堅持格雷厄姆的方法,用上一段時間,你不可能虧損。從性質上看,這種方法很適合量化,你完全有理由表現得好。另一方面說,如果你的公司越來越大,公司資金越來越多,它就越來越沒有用武之地。低價買那些平庸的公司不如以公道的價格買到那些優秀的企業。 所謂“煙蒂方法”類似於在地上找到一根剩下煙蒂的小煙頭,看上去不體面,但你還可以撿起來,點上它,免費吸上幾口。一直這麽做就能分文不花吸很多煙頭。我就是這麽做的。過去我大批尋找很便宜的股票。經過費雪和格雷厄姆的熏陶,我開始尋找更好的公司,以前我是既找便宜的也找比較好的,現在我們不再只圖便宜,要找更好的公司。 鐵路是門大生意,今後十年、百年都會不錯。目前,伯靈頓北聖太菲鐵路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稅前盈利達到60億美元。幾年前我們收購時,該公司的稅前盈利才30億美元。現在我們向費雪走得更近,有些偏離格雷厄姆,這是因為我們操作的資金規模更大了。資金較少的時候,我們會尋求獲利更高、價格更平的股票。 從學校畢業後,我逐頁通讀了信用評級公司穆迪(Moody)的年報,讀到第1433頁,發現報告寫到後面還有些好東西。據報告所述,1951年,國家西方人壽保險公司(NWLI)每股收益29.09美元,一年前是每股21.66美元。此前12個月,這只個股的交易價在3到13美元。我看那份報告的時候,NWLI的交易價是每股16美元,市盈率不足1倍。 幾年前,也就在2004年,有人告訴我應該留意韓國。我得到一本花旗的冊子,上面每頁介紹了一只韓國個股,韓國所有的公開上市公司都列入其中。把這本冊子從頭讀到尾,從它提供的面值、每股收益和證券。我可以找出大韓面粉加工有限公司(Daehan Flour Mills)等大概20家公司。除非你留心價格,股票不會告訴你任何事。一個下午就找到大約20家公司,可以買其中一些公司的股票,因為對這些企業了解得不夠,所以不能投入太多。按售價計算,如果在市盈率2倍的時候買入這20只個股,你就會有斬獲。這就是格雷厄姆的方式,你可以這樣獲利。 如果資本更多,就必須采取費雪和格雷厄姆組合的方式,收購大企業。伯克希爾現在要尋找實力很強的大企業,比如1983年收購的內布拉斯加家具賣場(Nebraska Furniture Mart),到今天收益可能達到20倍。查理(·芒格)對我說:“你永遠不會對我不滿,因為你夠聰明,而我一直都沒看錯。” 問3、關於一年一度致信股東,您會按什麽過程來寫這封信?您會怎麽確定信中寫些什麽? 巴菲特:2013年的股東信我已經寫完了,但我會等到明年2月28日發出來。我已經知道自己要說什麽,只是必須填上一些數字再發信而已。 我盡量把股東想象成自己的合夥人,假定他們擔任我這個職位,而我是股東,我會希望得到哪些信息,我就會盡量把這類信息傳達給他們。股東信的第一稿我會發給自家姐妹,她們不大了解金融。“親愛的姐妹們”,我就這樣開頭,設身處地地站在她們的角度,跟她們解說一些她們會想知道的事。我也喜歡寫上一節大眾化的經驗之談,這種教導內容不能直接適用於伯克希爾。 今年1.15萬字的股東信里,有2600字都是有關投資的觀點。我這是在和所有對投資有想法的人聊天,他們還在考慮應該怎樣投資。每年我都會選一個主題,然後用一章的篇幅圍繞這個主題來寫。有人會感興趣,有人不會。如果他們要把自己大部分的資金交給我打理,我會和他們暢談伯克希爾遵循的經濟原理,就像和我共處一室那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所以他們會完全了解我們的事業。 1956年,我花0.49美元買了本記總帳的賬簿,其中有兩張紙的位置留出來填寫合夥人文件內容,可我並不擔心合夥協議。我只用了約莫半頁紙解釋基本的規矩:我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我打算怎麽做、怎麽衡量個人成功。如果看起來對你有好處,你就出資,如果不想投資,那就別勉強,我們還是朋友。這些基本規則現在就附在伯克希爾為投資者量身定做的報告後面。按我們的基本規則,雖然是企業化管理,但我們還是合夥人的態度。我們將你視為合作夥伴。如同婚姻一樣,你也要有共同的感情基礎。如果對重要的問題有分歧還結婚,那是瘋子幹的事。寫給股東的報告現在準備好了。伯克希爾的股東可不是尋常人,他們大部分都將自己80%的凈資產投進來。我幾乎全部身家都在伯克希爾。但如果市場下跌50%,我們的資產可能都得重新算了。 問4:您把持有的高盛認股權證置換成相對較少量的高盛股份,為什麽要這麽做? 巴菲特:2008年,我們幫助高盛和通用電氣籌措資金,這是我從來沒想過會發生的事,想象下你接到電話,說需要你提供融資方面的幫助,通用電氣打來的哦。伯克希爾因此得到了優先股的認股權證,有效期是5年,今年9月到期。這些權證可以購買50億美元的高盛普通股和30億美元的通用電氣普通股。如果我們行權,就必須再投資80億美元。這兩家公司並不希望發行這些價值的新股。 今年初,我們斷定兩家公司不想這樣發新股,而且我們也不想花80億美元。我們就做了個了斷,希望皆大歡喜。這樣一來,我們不必出資,他們也無需發行那麽多股票。伯克希爾最終獲得價值接近20億美元的高盛股票,並沒有耗費分毫現金。至於通用電氣,我們只持有了2億美元股票。 伯克希爾只留下美國銀行這一家大公司的認股權證。因此,截至2021年8月,我們都有權以每股7.14美元購買美國銀行的7億股,價值合計50億美元。我們會持有這些權證,直到股息增多再行權,或者持有它們直至到期。 我們與高盛和通用電氣的兩筆交易耐人尋味,5年前誰又能想到。當時貨幣市場因為雷曼兄弟破產潰不成軍。貨幣市場的基金持有許多雷曼的票據。一夜之間,3000萬美國人認為安全的貨幣市場崩潰了,雷曼關門大吉,由此導致貨幣市場的一只大基金跌破面值賠本。貨幣市場一下子發生了悄無聲息的電子大擠兌。雷曼宣布破產3天後,貨幣市場基金的客戶共贖回3.5萬億美元,其他基金面臨資金流出1750億美元。所有的貨幣市場基金都持有商業票據。像通用電氣這樣的公司還持有很多這類證券。 雷曼破產發生後,美國的業界實質上集體陷入停滯。當時的總統小布什說:“如果不能放開貨幣政策,這些受害者就不可救藥了。”我相信,這是史上最偉大的經濟評論。這就是布什支持時任美國財長保爾森(Henry Paulson)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的原因。企業就指望著商業票據市場。2008年9月,我們就面臨絕境。如果保爾森和伯南克當時還不幹預,再過2天,什麽都沒得救了。 伯克希爾一直備有至少200億美元現金。這聽起來有些瘋狂,其實我們從來也沒有這麽大的需求,但今後100年里,如果全球市場再次停擺,到那天我們能用得上這筆資金。會發生某種事件,可能就在明天。到那時你就需要現金了。在那種情況下,現金如同人們必需的氧氣。不需要的時候,你是不會註意它的。需要的時候,它就是你唯一需要的東西。我們經營伯克希爾的流動性水平很高,沒有哪家比我們更高。我們不想依靠銀行貸款經營。 美國財政部無權為貨幣市場基金擔保。財政部要得到國會授權。保爾森那年9月成立了一只外匯穩定基金,為貨幣市場的基金作保。這制止了貨幣市場資金外流,危機結束了。 你一生之中可能會發生幾次這樣的事。一旦發生,你得做兩件事,一是別讓危機毀了你,二是如果你有資金,也有勇氣,就有機會以令人匪夷所思的價格購買。恐慌的情緒蔓延得快,好像傳染病那樣。它和智商沒有任何關系。在某個時候,只有少數人才會恢複信心,大眾還不會。恐慌會有時讓投資界完全癱瘓。在那種時候,你不想負債,如果有資金,就會希望那時逢低吸納。所謂“人恐慌時我貪婪,人貪婪時我恐懼”。 問5:對市場的了解怎樣有助於您形成個人政治觀點? 巴菲特:我不會說了解市場在這方面有什麽功勞。我的政治觀點是經歷這樣一個過程產生的:想象下,在你出生前24小時,有個精靈降臨,對還在子宮里的你說:“你看起來像個非常有責任心、有智慧又有潛力的人。24小時內出世吧,我會給你指派一項重大任務——你得決定自己降生在哪個政治、經濟和社會體系。你來制定規則,任何一種政治系統、民主程度、議會制度,如你所願。你可以設定經濟結構,共產主義或者資本主義都行,設置一切運轉,當你出生時,這個世界都為你和你的子孫後代而存在。條件是什麽?條件就一個——在出世以前必須在一個盛著70億只簽的簽筒里抽簽,一個人僅限一只,你把手伸進去抽到屬於自己的那一只,結果可能你生來就是個聰明人,也可能不聰明;可能健康出世,也可能先天殘障;可能是黑人,也可能是白人;可能在美國出生,也可能生在孟加拉,不一而足。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會抽到哪只簽。既然不知道哪只簽屬於自己,你又怎麽設計這個世界?你想讓世上的男性指揮女性?可你也有50%的幾率是女兒身。要是能設置政治環境,你會想有一個人人得償所願的系統,而且希望產出越多越好,這樣系統與大家分享的財富就會更多。美國就有這樣一個了不起的系統,它帶來的人均GDP達到5萬美元,是我出生那年的6倍,也就是一代人的時間就增加了5倍。但由於不知道會抽得什麽簽,你會希望這個系統一旦有任何產出都要人人受惠,不要落下任何一個社會成員。你希望激勵那些表現最好的成員,不要變成大鍋飯,又想要那些運氣不佳沒抽到好簽的人還能過得像樣。你也希望大家別擔驚受怕,不要怕老來手頭緊,不要擔心醫療保健的費用負擔不起。” 我把這稱為“娘胎中獎”。我的姐妹們抽到的簽不一樣。她們就指望嫁得好,要是得工作的話就當個護士或者老師什麽的。如果你要設計的這個世界里投胎為男性和女性的幾率是五五開,你就不會希望那是個針對女性的世界,因為你也可能做女士。不如按這種方式設計你的世界,應該讓它符合你的理念。 我觀察福布斯400富豪榜,查看其中的數據,看過去30年里這些數字怎樣增加。生活在底層的美國人也在過得好起來,這消息真棒,可我們不希望貧富差距那麽大。只有政府能糾正這種現象。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會成為怎樣的人,正視貧富差距的方法就取決於你站在什麽角度看待這個世界。如果你不願讓自己那只簽成為隨機抽100只簽的博彩結果,那你就是幸運兒,屬於70億人里最上層的那1%。 人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存之道。你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總有人會在我們前方,引導我們去往自己該去的地方。我們不可能讓他人落後太遠。你們在座的這些孩子絕對都抽到了好簽。 (一名女生)問6:您是少數支持女性職場拼搏的男性首席執行官之一,您能不能談談自己這麽想的理由,還有我們女性可以怎樣在職場發揮個人聰明才智? 巴菲特:1776年,我們美國的《獨立宣言》里寫道“人人生而平等”。1789年,美國出了一部憲法, 再考慮下……黑人不是一個獨立個體,只相當於五分之三個獨立人。編寫憲法的時候耍了滑頭,因為也沒有非要使用指代性別的代詞不可。不過,在提及總統制的時候還是露了馬腳,用的是代表男性的“他”。很快,“人人生而平等”的說法就變成了“男人生而平等”。 後來到了林肯任總統時期,他發表葛底斯堡演講(Gettysburg address)時重申了“男人生而平等”,遺漏了當時美國一些州的現實,那些州的女性還無權投票,甚至不能繼承遺產。最後,到了1920年,這種冒險的新治國方式存在了131年之後,大家恍然發覺“哦對了,女性應該有公平的投票權嘛”,才有所改觀。 此後,在奧康納(Sandra Day O'Connor)成為美國首位女性最高法院法官以前,已經有多位女性被任命為法官。孩提時代,大家對我這個男孩子都有不少期待,而和我一樣聰明的姐妹就被委以不同的任務。這個國家就是這樣,想想我們只動用自己一半的才智會有多大差距。 現在,我們開始釋放另一半潛能。如果我們只允許身高超過5英尺10英寸的人做首席執行官、會計師和律師,身高不夠的人只能幹護士等工種,這麽規定肯定是瘋了,我們的潛力不可能完全發揮。對女性來說同樣如此。沒有誰認識到這點,過去我父親沒有,我的師長也沒有。女性顯然和男性一樣有智慧,一樣工作賣力。要論舉辦伯克希爾的年會,誰也沒有我的助理卡瑞(Carrie Kizer)幹得好。 我覺得,要是根據性別決定首席執行官的職位,錯過最有才華的人選,那真是瘋子所為。可我們正在往這個方向發展。我們在向自己設定的理想進軍,可這些國父傑弗遜描繪的理想藍圖只有過了很久之後才會付諸現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0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