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WTI原油期貨跌破44美元關口 全數回吐OPEC減產後漲幅

繼周四大幅下跌後,WTI原油期貨5月5日午間突然繼續擴大跌幅,跌近4%,跌破44美元關口,截至發稿報44.23美元/桶;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最低跌至46.64美元/桶,跌3.6%,兩地價格雙雙刷新2016年11月14日以來新低。

油價周四驟降至五個月低位,布蘭特原油成交量創下紀錄,因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其他產油國看似排除了加大減產力度,以緩和全球供應持續過剩局面的可能性。原油結算價跌至每桶50美元之下,全數抹去了油市在OPEC於2016年底公布減產後錄得的漲幅。周五油價進一步大幅下跌。

OPEC本月25日將在維也納召開半年度會議,並討論是否延長減產協議,分析師表示,油價重挫可能迫使OPEC成員國在本月稍晚延長減產協議,但擴大減產幅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三名OPEC代表周四表示,OPEC與非OPEC產油國似乎有可能延長減產協議以幫助清除過剩供應;不過他們淡化了加大減產力度等進一步舉措出臺的可能性。

InterfaxEnergy的GlobalGasAnalytics的資深能源分析師AbhishekKumar表示,“盡管預計OPEC會將自設的減產計劃延長六個月,但要說服幾個非OPEC產油國也延長減產將是一個挑戰。美國原油產量持續增加,令OPEC不太可能將限產計劃延長至2017年以後。”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分析師EugenWeinberg稱:“某種程度上講,市場認識到OPEC已經不再是影響油價走勢的最關鍵因素。非OPEC產油國和美國頁巖油產量才是關鍵。”

巴克萊銀行(Barclays)周四將2017年布倫特原油價格預估從57美元下調至55美元,2018年布倫特原油價格預估下調逾13%至58美元。該行稱,布倫特原油的基本面前景較上次預估時更加不利。巴克萊表示,“基於今年上半年庫存狀況的改善,我們原本預期OPEC有充足的理由在6月底結束減產,其成員國能夠在下半年增產。這可能有益於2018年的前景,”該投認為第二季剩余時間以及第三季的油價更偏多,並預計OPEC將會把減產行動延長六個月,不過會調整配額。

另外,繼3月和4月小幅下降後,馬來西亞海域上油輪存儲原油數量近期再度上升,表明供應仍過剩;來自OPEC、北美以及歐洲的待售原油儲存在靠近亞洲主要消費中心的地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57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抹去跌幅 重新收複6.88關口

周三午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由跌轉漲,刷新日高至6.8788,重新收複6.88關口。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升至6.8880。

今日上午據穆迪官網消息,穆迪將中國評級從Aa3下調至A1,展望調至穩定,此前為負面。受此影響,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下跌超過70點。

對此,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中國主權信用評級有關問題接受了記者采訪。負責人表示此次穆迪下調我國主權信用評級,是基於“順周期”評級的不恰當方法,其關於中國實體經濟債務規模將快速增長、相關改革措施難見成效、政府將繼續通過刺激政策維持經濟增速等觀點,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低估了中國政府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適度擴大總需求的能力。

負責人還進一步強調,穆迪所謂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國有企業等債務水平持續增長會增加政府或有債務的說法,是根本不成立的。2016年我國政府債務的負債率與上年相比變化不大。2018-2020年我國政府債務風險指標與2016年相比不會發生大的變化。

財政部負責人指出,總體上看,新預算法實施後,我國逐步依法建立了地方政府規範的舉債融資機制,政府債務規模增長勢頭得到有效控制。2016年我國政府債務的負債率與上年相比變化不大。

對於評級機構穆迪下調中國評級,匯豐銀行亞太區顧問梁兆基周三表示,隨著債券通開通,非金融機構投資者將慢慢進入內地債市,因此有評級的需要,但認為機構下調中國的評級,不會影響內地債市發展,因內地經濟逐漸向好,相信內地整體債務風險不大,也看好內地債市前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479

周期股強勢領漲,滬指站上2900點關口

周二(7月24日)滬深兩市股指強勢走高,中字頭概念、周期股集體走強帶動上證50指數快速上漲逾1%,滬指盤中站上2900點關口。深圳市場上,新能源、鋰電池以及部分醫藥股反彈,市場交投趨於活躍,深成指、中小板指盤中漲逾1%,深成指站上30日均線。截至上午收盤,滬深兩市股指全線飄紅,兩市半日成交額較昨日放量近700億元。

午市收盤數據(來源:Wind)

滬深兩市上午收盤,上證綜指收報2,904.93點,上漲45.39點,漲幅1.59%,成交額1,453億元;深證成指收報9,468.91點,上漲154.61點,漲幅1.66%,成交額1,633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633.49點,上漲12.52點,漲幅0.77%,成交額502億元。資金方面,央行今日未開展逆回購操作,因今日有7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凈回籠700億元。

盤面上,兩市行業板塊早盤全面翻紅,水泥、建築裝飾、鋼鐵、裝配式建築以及細胞免疫治療板塊漲幅居前。

熱點板塊:

由於水泥公司上半年業績普遍預增,水泥板塊周二早盤繼續領漲,截至上午收盤,西藏天路漲停,冀東水泥漲逾8%,青松建化、祁連山漲逾6%,海螺水泥、金隅集團漲逾5%。根據申萬宏源的統計數據,1-5月份水泥行業累計實現利潤515億元,同比增長117%,創歷史新高。其中,水泥上市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預計達到121%。

經歷周一集體下挫後,部分醫藥股周二早盤迎來強勢反彈。截至上午收盤,細胞免疫治療概念漲幅居前,銀河生物、華海藥業先後漲停,中源協和、冠昊生物漲逾6%,新開源漲逾4%。

消息面:

1、財政部消息,1-6月,國有企業經濟運行態勢良好。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比上年同期均有所提升,利潤增幅高於收入10.9個百分點,鋼鐵、有色、石油石化等行業利潤大幅增長。1-6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17176.3億元,同比增長21.1%。其中,中央企業11134.1億元,同比增長18.6%;地方國有企業6042.2億元,同比增長26.0%。

2、國家統計局披露7月中旬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變動情況,與7月上旬相比,28種產品價格上漲,17種下降,5種持平。其中石油天然氣類產品價格普遍上漲,液化天然氣(LNG)價格漲11.1%,液化石油氣價格漲3.7%。生豬價格上漲5%。有色金屬類產品價格普遍下跌。焦炭(二級冶金焦)價格下跌7.4%。

機構觀點:

山西證券認為,當前行情下,市場上最主要的制約因素在逐漸消散,投資者風險偏好觸底反彈,短線來看,市場迎來一波反彈可期。中期維度下,下半年我們預計貨幣政策端對於流動性的調節會持續改善。

華鑫證券指出,受利好刺激,近兩日指數強勁反彈,核心因數來源於超跌金融權重股以及基建藍籌股連續走強,短期由於利好刺激有望延續強勢,但想要連續走強,還需要成交量的配合,若量後繼乏力,代表了場內外投資者對未來預期依然擺脫不了弱勢震蕩的判斷。

責編:俞晟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466

人民幣貶值逼近整數關口,央行啟動預防措施!並稱將根據需要進行逆周期調節

8月3日,在岸人民幣跌破6.88關口,離岸人民幣逼近6.9關口。

8月3日晚間,人民銀行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

人民銀行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加強外匯市場監測,根據形勢發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逆周期調節,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一位大行銀行業資深交易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將增加客戶遠期購匯成本,可以看作是央行采取的預防措施。

單邊貶值預期未成型

人民幣會跌破“7”嗎?關鍵點位已經到來!8月3日,在岸人民幣一度跌破6.88關口,離岸人民幣逼近6.9關口。

不過,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多位外匯專家,大行、股份行資深外匯交易員後發現,目前結售匯數據正常,單邊的人民幣貶值預期並未成型。

彼時“8.11”匯改後人民幣急劇貶值,人民幣也曾一度接近“7”的整數位關口。那時候街頭巷尾都開始討論個人每年5萬美金的購匯額度和換匯問題,恐慌情緒一度發酵。2017年新年一過,外匯局立即采取行動,個人在銀行購匯也需詳填申請書。

一位大行資深外匯交易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盡管匯率波幅較大,未見居民或企業有恐慌性購匯行為。

數據顯示,上半年銀行結售匯順差137億美元,二季度遠期結售匯逆差較一季度顯著收窄60%。民生銀行首席分析師溫彬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目前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

近期,人民幣貶值接連突破關鍵點位,而監管部門尚未公布7月市場結售匯最新數據,市場擔憂目前人們對人民幣的貶值預期是否已經發生惡化?

第一財經記者從接近大行、股份行交易員獲悉的數據顯示,單家銀行交易室並未發現結售匯有恐慌性購匯等跡象,此外,國際收支和貿易金融部門也沒有看到大幅波動情況。由此上述大行外匯資深交易員對第一財經記者預判,7月市場結售匯數應該與2季度整體趨勢保持一致,不會出現過大資本外流的壓力。

三大因素導致人民幣貶值

第一財經采訪發現,這一輪人民幣貶值主要包含一個主要因素與兩點不確定風險,共同造成了本輪人民幣的下跌行情。

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總經理甄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本輪人民幣下跌是受美元整體反彈觸發的。從2月下半月開始,美國經濟數據表現亮眼,失業率不斷下行,增長提速,油價和商品價格上漲帶動通脹回升至目標區間,市場對年內美元的升息預期更加堅定,美元匯率和收益率實現同步上行。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測算,從今年2月底到開始,美元指數開始反彈。從今年2月至8月,美元指數升幅達6.7%。今年以來,美元基本面的的表現顯著優於歐元、英鎊和日元等主要貨幣,為美元的整體走強提供了基礎。

溫彬指出,從美國經濟基本面看,對下半年經濟增長以及對通脹的預期,美聯儲還將按照既定的加息進程走,還有1至2次加息,這在市場預期之中。

但他認為,美聯儲加息因素已經不會成為美元指數進一步上升強進動力。此外,隨著8月2日,英國央行十年來第二次加息。溫彬表示,歐元區、歐洲央行、日本央行貨幣政策的調整後,美元相比上半年的上漲勢頭將有所減緩。非美貨幣則會趨於穩定。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也表示,從中長期利率走勢看,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差越來越小,預示著市場並不認為美國未來通脹預期較強,所以美聯儲未來加息空間有限。此外美國經濟增速較快,市場認為是稅改的影響,但實際效益已經在逐步衰減,在此情況下,市場會提前做出反應。

貿易摩擦“達摩克利斯之劍”與中國經濟“預調微調”

其次,6月份以來市場對貿易摩擦升級的擔憂是人民幣加速回落的重要驅動因素。從年初開始發酵的貿易摩擦經過一系列反複後呈現複雜化和實質化態勢,引發市場焦慮,對人民幣匯率也構成了心理壓力。

不過多位銀行資深外匯交易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貿易摩擦確實是巨大不確定因素,下一步如何發展不好預判。這是懸在人民幣匯率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溫彬表示,目前人民幣走勢基本對中美貿易摩擦與中國經濟形勢等因素進行了充分反映。但他指出,市場預期是動態的,未來還會根據最新變化情況重新調整。

最後,中國經濟基本面指標呈現走軟跡象是人民幣加速回落的重要驅動因素。二季度以來,特別是5月後,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出口等核心指標都呈走弱跡象,加大了市場對中國在持續推進去杠桿背景下保持經濟穩速增長能力的擔憂。該情緒的轉變對6月下旬以來人民幣的快速下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不過,目前政府對下半年經濟與金融政策的“預調微調”亦被市場敏銳捕捉。7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首次提出“六穩”,即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上述大行資深外匯交易員指出,多個監管部門同時發聲,讓銀行擴大貸款,擴大信用債投資等,這些措施會取得效果。但他表示,能否在下半年成功扭轉經濟稍微走軟的趨勢,目前不好判斷,下半年中國經濟可能將經歷一輪磨合調整過程。

8月3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二次召開會議則指出,要進一步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強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內生動力。管濤指出,在“6個穩”的指導下,未來中國經濟下半年有望企穩發展。上述大行資深交易員指出,如果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降杠桿取得一定成效,很可能開啟一輪新動能質量更優增長。但他預計中國政策微調轉向

雙向波動是大趨勢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貨幣貶值對本國出口有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貿易爭端帶來的壓力。資本流動和金融市場價格的變動目前還比較平穩,人民幣貶值的負面效應總體可控。貨幣政策近期已經向穩健偏松方向調整,將繼續以國內目標為主,保持獨立性。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如果短期人民幣匯率極具波動,例如2015年、2016年人民幣貶值給市場情緒造成較大沖擊,同時中國經濟指標下滑或債務違約增加,導致資本凈流出的話,人民幣“貶值”的超調會自我加強放大。

在這種時候,任何國家在管理資本流動時都需要有一些政策措施配合緩解風險。上述大行資深交易員認為,目前情況下,央行政策儲備十分充足。此外市場接受能力比以前強。

8月3日,央行指出,今年以來,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貶有升,彈性明顯增強,市場預期基本穩定,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供求也大體平衡。近期受貿易摩擦和國際匯市變化等因素影響,外匯市場出現了一些順周期波動的跡象。

央行指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加強外匯市場監測,根據形勢發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逆周期調節,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不過第一財經記者從接近大行、股份行交易員獲悉的數據顯示,單家銀行交易室並未發現結售匯有恐慌性購匯等跡象,此外,國際收支和貿易金融部門也沒有看到大幅波動情況。

上述資深銀行交易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去年中期開始,據他們觀察,央行已經退出了常態化的市場幹預,且取得了較好效果。例如,目前外匯占款較為平穩。此前央行抓住了市場穩定的機會,培育了外匯市場彈性,也是讓企業經營主體更加理性看待匯率漲跌。

上述銀行外匯資深交易員表示,你可能暫時覺得“6.9”,甚至整數關口“7”是一個關鍵點,只有在人民幣匯率沒過整數關口前,對市場的預期有一定心理暗示作用,但一旦真的突破“7”關口,這個意義也就消失了。

他認為,所以關鍵點位,無論央行有無幹預、都無法改變長期人民幣雙向波動的大趨勢,只是波動路徑被修改了。

溫彬指出,從去年5月份,央行推出“逆周期因子”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行調節,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中,如果人民幣出現過快,較大貶值,央行也會在形成機制上重啟逆周期因子,穩定市場預期。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杜卿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895

港股三連跌逼近27500點關口,後市機會在哪兒?

經歷了三天連續下跌後,港股已經來到了27500點關口。

8月14日,恒生指數收盤27752.93點,單日下跌183.64點,跌幅0.66%。最低點僅27522.82點,較8月10日開盤的28615點,三個交易日之內下跌逾1000點。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近期港股的下跌因素主要來自外圍的波動。博大金融控股非執行主席溫天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香港是開放的市場,遇到外圍波動,資金會從所謂“高危”的新興市場回流美國來進行穩定資產的投資。

在美國土耳其貿易摩擦、里拉大幅下挫的外部負面因素影響下,市場人士對於港股能否守住27500點顯得有些顧慮。南華金融集團高級策略師岑智勇認為,希望港股能守住27500,如果騰訊業績表現不錯,有望在周四帶動指數反彈。

教育和科技板塊領跌

縱觀近三天港股走勢,大跌情況均有領頭羊,教育、科技板塊輪番主導下跌趨勢。有分析人士認為,港股走低主要來自板塊和個股的層面。

8月13日,港股重挫613.69點,收盤27753點,當天跌幅高達2.163%。其中,教育板塊領跌恒生指數,單日跌幅高達約25%。睿見教育、宇華教育、天立教育、新高教集團、楓葉教育、民生教育等多家教育股大跌,跌幅均超過30%。

周一教育板塊的大跌主要來自上周五的政策因素,司法部8月10日收盤後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與此前的文件相比,新增內容突出強調對非營利性學校的嚴格監管。

華創證券認為,該文件對教育上市公司的影響主要一方面在於VIE(可變利益實體)架構的合法性,VIE架構合法性的依據是“民辦學校與利益關聯方發生交易的,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允的原則”,送審稿新增條例說明對涉及非營利性學校的上市公司VIE架構的監管將趨嚴。

另一方面的影響是上市公司並購學校資產的合法性,送審稿新增“實施集團化辦學的,不得通過兼並收購、加盟連鎖、協議控制等方式控制非營利性民辦學校”,預計將對上市公司並購學校資產的進度造成影響。

8月14日,教育股回彈的同時科技股又接棒走低,截至收盤,舜宇光學科技大跌24.11%跌幅居首,跌幅超過10%的股票中包含多只科技股,比如金山軟件下跌18.84%,閱文集團下跌17.01%,映客下跌13.39%,辰罡科技下跌11.11%等。

科技股的下跌主要來自多只個股的業績不佳。昨晚公布半年報的舜宇光學科技利潤增長近2.5%,遠遠低於市場預期。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實現綜合收入119.7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4%;期內凈利11.9億元,同比增加2.5%;公司股東應占期內凈利11.8億元,同比增加1.8%;毛利23.2億元,同比增加12.1%;毛利率19.4%,同比下降約1.2個百分點。

外圍波動是主因

個股的業績不理想以及部分行業政策性因素導致股票下跌,不過市場人士傾向於認為,港股整體走低主要還是來自外圍波動的影響。

岑智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最近港股走弱的主要原因來自外圍,包括中美貿易摩擦等,具體到板塊則主要是受業績影響,資金收回、股份沽出影響港股。

平安證券認為,土耳其里拉大幅貶值的影響在新興市場迅速擴散,包括俄羅斯盧布、南非蘭特、印尼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等一眾新興市場貨幣走低,市場憂慮土耳其貨幣危機或引發其他市場風險,資金逃離較高風險資產,市場避險因素升溫。

溫天納也表示,香港作為開放的市場當前遇到外圍的波動,包括中美貿易摩擦、市場流動性因素、科技類股份動蕩等,加上美國和土耳其的貿易爭端導致土耳其里拉大幅下挫,對新興市場信心、持倉配置是有負面的影響,導致資金從所謂“高危地方”——新興市場回流美國進行穩定資產的投資,這對市場是負面的影響。

對於後市,市場普遍在觀望恒指本周是否能守住27500點關口。溫天納對記者表示:“我個人認為,港股在8月缺乏正面消息的情況下,很難走出一波行情,27500點是很可能發生的情況。”

岑智勇則表示,希望恒指能守住27500,並對明天公布業績的騰訊寄予厚望,“如果騰訊業績不太差,有望在周四帶動指數反彈。”

對於8月整體走勢,溫天納認為兩個原因可能帶動港股重回高點,第一是中美貿易方面能否有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第二是8月是業績公布期,企業健康的盈利水平可以提升大家對經濟的預期,這對未來市場走勢有比較重要的影響。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向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284

離岸人民幣盤中漲破6.84關口,日內漲超500點

8月24日晚間,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盤中漲破6.84關口,日內漲超500點,截至發稿報6.8377元。在岸人民幣兌美元也一度收複6.85關口,最高至6.8467元,較上日夜盤收盤漲逾330點。

今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官方收盤價報6.8789,較上日官方收盤價跌99點,較上日夜盤收盤漲11點。

美元指數今日明顯走低,當前下跌0.30%,報95.38。

今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710,較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8367大幅下調343點,降幅創8月3日來最大。

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網站消息,近期受美元指數走強和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外匯市場出現了一些順周期行為。基於自身對市場情況的判斷,8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行陸續主動調整了“逆周期系數”,以適度對沖貶值方向的順周期情緒。截至發稿時,絕大多數中間價報價行已經對“逆周期系數”進行了調整,預計未來“逆周期因子”會對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責編:羅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672

油價失守28美元關口

1 : GS(14)@2016-01-22 01:44:46

【本報綜合報道】市場重燃對原油市場供過於求的憂慮,油價重拾跌勢並跌破28美元關口,加上環球主要股市全線見紅,令投資者信心跌至低谷,另外通脹數據表現參差,拖累美股早段低開,道指一度跌230點。開市後5分鐘(本港昨晚10時35分),道指跌222點,報15793點;納指跌59點,報4417點;標普500指數跌25點,報1856點。歐洲股市方面,英股尾段跌2.51%;法股跌2.65%;德股則跌2.11%。追蹤歐洲股市整體表現的Stoxx600指數亦跌2.38%。油價方面,國際油價再度創下近13年新低,當中紐約2月期油一度下跌1.14美元或4.01%,報每桶27.32美元;布蘭特期油則曾下跌99美仙或3.44%,報每桶27.77美元。
CMC Markets首席市場策略師Michael McCarthy指,國際能源組織的報告令市場重回供應過剩的憂慮。



美上月CPI少過預期

通脹方面,美國公佈當地12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月下跌0.1%,差過預期的無升跌,按年則升0.7%,同樣遜預期;撇除食品及能源的核心CPI按月升0.1%,同樣稍遜預期上升0.2%,按年則升2.1%,符預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21/194603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708

人幣離岸價曾跌穿6.83關口

1 : GS(14)@2016-11-11 08:08:17

【本報訊】特朗普當選引發外滙市場大混亂,離岸人民幣隨美元走勢而波動,昨先跌後回穩再插水,早段曾跌至每美元兌6.8352人幣,是2010年7月底有離岸價以來的歷史低位,中午則回穩至6.81水平,惟傍晚再度跌穿6.82關口。市場傳聞,中資行在內地公開市場操作較活躍,形成在岸價較離岸價偏強,雙方差價再度拉闊至200多點子。人幣中間價昨連跌五日,報6.7885,較前日跌53點子,亦是逾六年新低水平。4時半在岸價收報6.7925,跌194點子,傍晚8時報6.7977,離岸價則報6.8259,離岸價較在岸價貶值多0.4%,雙方差距再拉闊至282點子。每百港元兌0.88人幣。


人幣在岸價較強

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表示,人幣中間價較市場計算的水平略為偏強,故扭轉了開市前離岸價跌穿6.83關口的弱勢,回穩至6.81位置,在岸價人幣較強,交易員估計與中資行參與公開市場操作有關,令兩地差價超過200點子。儘管特朗普上台帶來市場不明朗,但共和黨控制國會及白宮,始終會關注商界利益,外界解讀短期內仍有利美元偏強,惟政策落實存在不穩定性,故滙市仍會持續上落波動。另有交易員指,特朗普承諾實行稅制改革,此舉可增加企業獲利及推高通脹利率,10年期國庫券孳息率昨已回升至2厘以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1/198299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022

傳中資行托價 人幣止跌 堅守6.87關口 學者:明年最多貶3%

1 : GS(14)@2016-11-18 15:52:59

【明報專訊】美元有所回落,昨日人民幣在岸價(CNY)趁勢止跌,離岸價(CNH)更有所回升。市場人士指特朗普效應第一波似乎完結,有外資行反手沽出美元、買入人民幣,但亦有傳中資行出手托市。分析指,人民幣跌勢有望暫時喘定。有學者護航稱,明年人幣貶值幅度最多3%,且中國已經有匯率儲備方案。

明報記者 顧冷冰

昨日人民幣中間價開價再跌100點,連跌10日,開價6.8692,再創8年新低。不過盤中,美匯指數回落,晚間9時曾報99.99,較前一日收盤價跌0.41%,之後又再回升。在岸人民幣官方收市價報6.8700,按日持平。離岸價方面,截至夜晚9時,報6.8881,比前一日夜間收市價6.8896回升了15點。

上商料外資行反手沽美元

對於人幣終於止跌,市場意見紛紜,有指美元結束升勢,觸發了獲利盤離場;亦有市場人士指,有中資行出手托市。上商財資市場部研究主管林俊泓表示,昨日最特別的現象是,外資行不再是單邊買入美元,拋出人民幣;有外資行反向操作,買入人民幣,拋售美元,主要是市場相信美元階段性的升勢完結。

另外,昨日1個月人民幣期權的成交也顯著增加,反映市場相信在美國加息前後市場會有大波動。他相信短期內人民幣可能重返6.83或者6.85水平。他留意到,昨日中資行在CNY和CNH兩邊都有出手干預,承托市價。另有中資行交易員稱,有中資大行掛出買盤,穩守6.87關口。

王良享:6.88是中央心理關口

星展銀行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相信,6.88是內地監管層的心理防守價位,出手十分正常。不過,恒生銀行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主管馮孝忠表示,人民幣企穩,主要是市場整體已消化第一波特朗普效應,所以美元略轉薄弱;另外,聯儲局主席耶倫昨晚講話,投資者部署出售美元,買入其他貨幣,人民幣企穩只是跟隨了大趨勢。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預測,明年將成為世界經濟的轉折年,即從過去連續4年增速全面下降的局面,基本上形成穩定並略有回升的增速。明年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最多3%。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39&issue=201611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007

中國外儲大減691億美元走資恐持續 下季料跌穿3萬億美元關口

1 : GS(14)@2016-12-08 08:14:06

【本報訊】美元強勢引發人幣急貶,資金外逃下,人行公佈11月份外滙儲備餘額較10月減691億元(美元.下同)至3.05萬億元,是今年第2大單月跌幅,亦是連續5個月下降。外界分析,美元升勢稍減及收緊外滙措施下,本月外儲跌勢應放緩,惟人幣未擺脫貶值,明年首季外儲或跌穿3萬億元心理關口。記者:劉美儀

中國外儲仍名列全球第一,但外儲餘額從2014年6月,達3.99萬億元的高位,趨勢性滑落至今,究竟外儲降至甚麼水平才構成警號?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表示,11月底中國外儲跌幅較預期略多,與期內美元強人幣弱情況相配對,本月人幣及美滙指數稍趨平穩,故12月內地外儲水平應不會跌破3萬億元,惟「明年首季很有可能(跌破)」。但即使跌穿此關口亦主要是心理影響,不覺得水平危險。以國際標準計算,廖群說,一個國家的外儲規模,最少能應付3個月進口量便屬穩妥,中國資本賬未完全開放,外儲水平多一些較合理,「約2萬億元已很足夠」,仍遙遙領先排第2位的日本(逾1.2萬億元)。


美議息結果影響走勢

東亞銀行(023)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亦指,本月初當局有連串防範資金外流措施出台,相信12月份外儲跌幅會減慢,不過明年首季3萬億元關口能否保住則成疑。恒生銀行(011)署理首席經濟師薛俊昇覺得,近期人幣滙率略見喘定,故12月份外儲跌幅會較緩和,料徘徊3萬億元左右;後市變化,則要靜觀下周聯儲局議息後,主席耶倫就息口前瞻性講話及對美元走勢影響。被問及內地外儲安全水平,他認為若當局持續進行滙改及容許雙邊波動,龐大外儲的作用將減少,正如美元在市場自由浮動,美國毋須維持巨額外儲一樣。人幣走貶緩急,與外儲跌勢多寡構成互為因果關係。廖群預測,倘聯儲局下周如期加息,之後美滙指數可望回落到100至101,年底前人幣滙率介乎每美元兌6.85至6.9人幣,暫時估計明年美國加息兩次。


年底人幣或跌穿7算

陳德祥表示,11月底中國外儲跌幅略超預期,心理上可能會觸發更多人幣沽盤及走資,他指除非離岸拆息能回升,如隔夜息處於約10厘水平,才有助阻截人幣急貶及流失,否則年底前美元兌人幣滙率,不排除跌穿7算。昨晚8時離岸人幣報6.9026,翌日隔夜息為2.9厘。金管局昨亦公佈,11月底本港外儲為3,850億元,較10月底增19億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8/198585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6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