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3月18日複牌的日子,萬科(000002.SZ)與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地鐵”)達成戰略合作的消息一傳開,引發了其第一大股東再度變化的無數猜想。
3月12日,萬科與深圳地鐵舉行了戰略合作備忘錄簽字儀式,來自現場的合影顯示,萬科出席的代表有董事會主席王石、總裁郁亮、執行副總裁王文金、高級副總裁譚華傑、張紀文、朱保全,深圳公司總經理周彤等一眾高管,深圳地鐵出席的代表則有董事長林茂德、總經理肖民。
從雙方的出席人員名單來看,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合作。事實上,王石過去幾年甚少出現在類似的業務合作會議上,就連去年萬科與萬達的戰略合作簽約他都未出席。
此次萬科與深圳地鐵所簽的合作備忘錄內容尚不得知,業內猜測或與股權有關。甚至有媒體報道稱,深圳地鐵將通過大量資產註入的方式持有萬科股份,或一躍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就此向萬科方面求證,對方沒有作出明確否認,僅表示不予置評。
截至目前,萬科也未就上述消息發出任何公告。3月11日的重組進展公告顯示,萬科已與一名潛在交易對手簽署了一份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合作意向書,同時還在與其他潛在對手方進行談判和協商。事實上,早在2015年12月25日,萬科就已經與一名潛在交易對手簽署了合作意向書,目前公布的重組進展並無任何新信息。
雖然深圳地鐵將入股萬科的消息尚無法確認,但並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萬科的定位就是混合所有制,非常清楚,一定不是一股獨大。混合所有制可能是未來的方向,萬科算是探路者。恰好借這個契機進行資產重組,讓混合所有制解決不確定性的問題。更早些時候,王石在“天山峰會2016”論壇上演講時說,未來國有股仍然會是萬科的第一大股東。
一位評論人士預測,如果按王石最初的想法,新股東進來或許也不會超過15%或20%的股份(即至少有兩、三個大股東持股不相上下),這樣管理層還控制10%到20%的股權,且管理層及一致行動人則控制萬科60%左右的股權。另一方面,如果按停牌前90%、發行價大概在20元左右計算,發行後的20%約24億股,置入資產規模在500億左右,可以理解為王石希望的股權格局。但如果評估資產超過500億甚至一千億,那就算是真正的大股東來了。
而從企業性質來看,深圳地鐵確實符合王石的上述說法。深圳地鐵官網資料顯示,它的前身為深圳市地鐵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7月31日,2009年改為現名,是深圳市國資委直屬國有獨資大型企業。
在資產方面,深圳地鐵也擁有大量優質土地資源,一旦進入萬科,將能增強萬科獲取一線城市優質土地的能力。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地鐵確立了“軌道+物業”發展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上蓋空間再造土地資源,另一方面以地鐵上蓋及沿線物業的升值效益反哺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實現了軌道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目前,集團物業開發在建項目9個,建築面積約450萬平方米,已實現4個項目入市銷售,累計銷售超150億元。
按照《深圳市軌道交通規劃(2007-2030)》,深圳未來將健身包含16條線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線路規模約597公里。
事實上,此前萬科與深圳地鐵已經有過合作先例。2014年11月,萬科以45.3億元中標的深圳地鐵紅樹灣物業開發項目,與深圳地鐵合作開發,萬科占49%權益,深圳地鐵集團占51%。這個項目已經在去年年中開工。
不過,無論引入的新股東是誰,萬科都必須經過特別股東大會到場股東2/3的同意,其中就包括“萬寶之爭”的另一主角寶能系。截至目前,寶能系共計持有萬科股權24.26%,如果寶能系出席特別股東大會,最多僅需尋求9.07%股票投票權,就可否認引入新股東的議案。
而萬科的另一大股東華潤集團則聲明要支持萬科。3月8日,全國政協委員、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被記者詢問有關萬科股權之爭的問題時表示,萬科是個好企業,華潤集團會全力支持。
在3月17日關於萬科A股是否複牌的臨時股東大會上,寶能系、華潤、安邦等重要股東或均會出面,屆時各方態度及萬寶之爭走向或更將明朗化。
相關閱讀
深圳地鐵或以交易對價600億入股萬科 寶能會同意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