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族”僅僅依靠考取建造師、會計師資質掛靠企業,以此獲取豐厚酬勞的如意算盤或將打翻。
第一財經從建築行業內了解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征求意見稿,稱將取消《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中關於企業經理、財務負責人、一級建造師的指標要求;取消《建築業資質標準》中關於註冊建造師、職稱人員、持有崗位證書的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工人的指標要求。
這份內部征求意見的主要內容有取消建築業企業資質標準中的一級建造師、註冊建造師、企業經理、財務負責人、職稱人員、持有崗位證書的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工人等指標;2017的1月1日起,申請建築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一級資質的企業,工程業績以全國建築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發布平臺為準,未進入發布平臺的業績不作為有效業績認定。
對此消息,第一財經記者第一時間向住建部市場監管司核實,對方表示,此文件目前正在內部征求意見階段,尚未公開。
天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祝波善及其團隊按照當前的市場價格初步估算,施工企業每年維護企業和個人資質的費用在100萬至200萬之間,如果意見實施,全年建築企業減負總和將超百億。
祝波善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資質要求一旦取消,將是建築企業得到改革紅利的機會,消除了企業資質掛證人員費用,可以說是一次‘減負’”。
征求意見函的核心思想與國家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改革綱領性要求相吻合,也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於2014年頒布的《關於推進建築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幹意見》中強調的“淡化企業資質管理,強化個人執業資格”文件精神的具體落實。
我國建築行業長期以來實行機構資質和個人資質掛鉤的“雙軌制”行業監管模式。以施工企業為例,現行的《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規定,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需要具備的條件有:企業經理具有10年以上從事工程管理工作經歷;財務負責人具有高級會計師職稱及註冊會計師資格;企業具有一級建造師(一級項目經理)50人以上等。
對於資質的嚴格要求造就了行業市場中的“考證一族”,即一些個人考下建造師或會計師等資格證掛靠在建築企業,每年可輕松獲得極高的收益,這一現象被稱為建築行業“潛在的灰色利益鏈”。
據業內人士透露,一級建造師、財務負責人的資質掛靠費用在去年達到歷史峰值,平均為3萬元/年/人,今年價格下降至每年2萬元左右。一些企業和個人甚至鋌而走險,“一證多靠”的現象也是業內公開的秘密。此外,施工企業還需以每人4000元左右的價格付款給提供信息的中介。
掛靠資質的危害極大。缺少資質的建築企業,其人員的配備和工程建設實力,一般都不能滿足工程建設的要求。所以,這類企業由於缺少專業人員、技術實力不達標,在工程建設中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和質量問題。一旦出事,掛靠資質的人員無法負擔相應責任。
祝波善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還表示,如果征求意見函的內容得到執行,資質門檻的降低,可以讓資質在市場中的作用大大減小,這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而有實力的項目經理或將自己申請資質,且把更多的精力真正放在項目工程的質量上。從前掛靠所需的費用將分流到企業利潤和真正幹活的人身上。
“那些通過出借資質生存的企業將面臨生存危機,這類企業有必要快速提高自營能力”,祝波善補充道。
“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2012年以來,這一表述出現在歷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十八屆三中全會、“十三五”規劃建議及綱要中。但在央行上周五發布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里,其中的“區域性”被刪除了,成了“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除此之外,央行的這份報告還釋放了大量信息,包括在報告的專欄中稱,“若頻繁降準會大量投放流動性,促使市場利率下行,加上其信號意義較強,容易強化對政策放松的預期,導致本幣貶值壓力加大,外匯儲備下降”。這被部分人士解讀為央行“隔空回應”了發改委政策研究室此前“降息降準”的建議。
“把‘區域性金融風險’刪去是一種科學的糾正”、“降息對資產價格,尤其是房地產泡沫具有明顯刺激作用,因此目前沒有降息的必要”……第一財經記者就上述令市場“腦洞大開”的報告熱點采訪了多位首席經濟學家,試圖給市場描繪一張“貨幣真相解析圖”。
“區域性金融風險”4年來首次被刪
不同於2012年以來的表述,央行報告里多處提及“金融風險”時未提“區域性金融風險”,均是“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區域性金融風險”被刪是因為目前不存在區域性金融風險嗎?
“我認為是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報告忘了寫,是偶然現象,雖然概率極小,但是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第二種是,這一表述從2012年開始已經說了4年,央行對它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針對以上疑惑,麥格理集團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胡偉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出現區域性風險的概率不大,也許從政策制定者的角度也看到了這一點。他認為,目前中國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概率遠大於出現區域性風險。換句話說,當前更應該關註系統性金融風險。
“這是金融發展的結果,過去我們的互聯網金融不發達,所以區域性金融風險比較明顯。”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隨著金融的發展,現在金融的區域概念越來越淡,大部分的金融都是全國性的,金融的業務、交易都是在全國性地發生。”
華融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金融風險系統化的特征更為明顯,把“區域性金融風險”刪去是一種科學的糾正。
“一直以來,區域性金融風險的概念是有問題的,一般而言,國際上認為風險都是系統性的,因為金融風險一旦爆發,比如股災、匯率波動很難想象這些都是區域性的。這次的表述更為科學。”伍戈表示,“目前我國實體經濟壓力不小,債券違約等各種風險正處於高發期,金融風險系統化的特征更為明顯。”
“現在中國存在的風險主要是資產泡沫還有債務,所以現在債務風險點主要是信用債和銀行的壞賬。資產泡沫的風險主要是房地產和股市。”李迅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用過多擔心匯率風險,“在所有的風險當中,匯率的風險是比較低的,匯率所對應的風險是外債,中國的外債算比較低,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匯率風險。”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局部區域風險還是有一定釋放的空間,一部分傳統資源型企業、資源型區域可能會面臨信用風險上升和違約等,這有可能成為較大風險的源頭。
“一方面,央行對打破剛性兌付,以及風險釋放的容忍程度在增強;另一方面,如果不是國家重點發展區域、核心國家戰略的地方,可能出現風險的概率就會上升。”邵宇表示,如果央行允許一部分區域風險暴露,央行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系統性風險方面。系統性能夠影響全國市場——匯率、房價、股市、債市。當然,哪里有泡沫哪里的風險就會更大。
資產泡沫到底在哪里
談到系統性風險就不得不提資產泡沫。值得關註的是,報告首次提到“抑制資產泡沫,降低宏觀稅負”。這似乎呼應了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降成本”方面提到的“抑制資產泡沫”。
雖然報告未具體指出泡沫存在於哪些方面,但此前多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均認為,房地產確實存在泡沫。
“最重要的還是杠桿作用,因為房地產作用是雙重的,新房銷售會帶來經濟增長;如果存量房產炒作,泡沫會增加。”邵宇表示,“央行宏觀審慎操作對降低杠桿有一定作用,因為剛進行過首付的調整,顯得政策過於頻繁,但也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做總量的風險管控。”
伍戈認為資產泡沫不僅僅局限於房地產。“從上半年看,資產在包括房地產、螺紋鋼、債券等市場之間不斷流動,很難講一定是哪個市場有泡沫。”
伍戈表示,由於缺乏實體經濟的投資機會,資金轉向了資產市場,在特定時間有特定市場,不僅僅局限於房地產。
李迅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銀行壞賬對應的是債務風險,還有信用債。“《人民日報》5月9日的權威人士訪談中提到了房地產泡沫。前不久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主要是講資產泡沫風險,這也是長期存在的,短期內不會立刻爆發,所以現在直接體現為金融市場過度活躍。”他說。
李迅雷解釋,所謂的金融市場過度活躍是指當前一些銀行的通道業,比如銀行委托理財等方面過度活躍,也就是說,現在大量資金集中在金融領域里,表現為M1(狹義貨幣)的規模過大、增速過高。本來以為錢到了企業這個層面,應該是跑到實體經濟中去的,沒想到企業存款大量增加後,也去投資理財,這樣的情況我們叫脫實向虛。第二方面的表現是,民間的理財機構越來越多,這些也是通過各種加杠桿的方式來吸納社會資金。第三個方面表現為,債務、債券的違約,信用債的違約,主要集中在國企、央企。
專門談及頻繁降準的弊端
央行報告還在“專欄4資產負債表與宏觀分析”部分提到,“若頻繁降準會大量投放流動性,促使市場利率下行,加上其信號意義較強,容易強化對政策放松的預期,導致本幣貶值壓力加大,外匯儲備下降”。
這令人想起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前不久發文建議“擇機進一步實施降息、降準政策”。但文章發布當天晚些時候,這一表述又被刪去。
“央行對降準備金的考慮,也是對前期發改委建議的呼應。從職能而言,發改委談論降息降準是超越其職能範疇的,每個部門應各司其職,發改革不應該過多談論央行的事。”伍戈將報告中這一專欄解讀為央行對於發改委“建議降準降息”的回應。
也有經濟學家認為央行所用的“頻繁降準”說法有另一種深意。
“強調頻繁運用的不合理,但是我認為在合適的時候應該還是可以的,這個屬於對時機的把握要有藝術。”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個實際上是央行做出的一個解釋,在目前由於我國的匯率、流動性、外匯儲備的增減,這幾個方面的聯系日益緊密,總量的貨幣政策,尤其是存款準備金政策運用是比較慎重的,“不會輕易用,至少不會頻繁使用。”
至於關於降息降準的必要性,伍戈認為,目前我國經濟處於適度區間,“上半年GDP增速處於6.7%的水平,目前沒有降息降準的必要。但如果下半年經濟進一步下行,如何進一步適應銀行間流動性的需要,適時降準,或者適時提供其他貨幣政策工具的操作,是一個逆周期調節的過程。”
據新華社報道,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7日淩晨公布一份涉嫌涉毒的公職人員名單,涉及150余人,其中包括政府官員、法官、軍人、警察和議員。
杜特爾特在菲南部城市達沃舉行的記者會上宣布這份名單,隨後命令名單上人員即刻停職,24小時內到所在部門報到並接受調查。他說,公職人員參與毒品犯罪讓他“感到憂心忡忡”。
對毒品犯罪分子“殺無赦”
杜特爾特在競選總統期間曾多次表示要嚴厲打擊毒品犯罪,並承諾要在上臺後的3到6個月內基本解決這個問題。
6月30月,杜特爾特在就職典禮上宣布將對犯罪分子“殺無赦”。正式上任後,杜特爾特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他不反對警察甚至是民眾直接將毒販殺死。他說:“請不要猶豫聯系我們或者警方,或者你有槍,你也可以直接動手……我支持你。”他上臺後不久即曝光一批毒梟和涉嫌毒品犯罪的高級警官和地方官員身份。
據媒體統計,自杜特爾特6月30日上任至8月1日,菲國內已有465名毒販被處決。此外,據菲總統府通訊部長馬丁·安達納爾表示,自6月1日至7月9日期間,共有約6萬名毒販向警方自首,原因是他們非常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7月21日,菲律賓上萬名吸毒者及毒販在自首後聚集在一個體育場內參加政府主導的反毒品運動。
據《華爾街日報》7月14日報道,有菲議員表示,菲吸毒者很可能接近1000萬,相當於該國1/10的人口。菲律賓西與毒品產地“金三角”地區隔海相望,向南和向東經海路與澳大利亞和美國這兩個毒品消費大國相通。目前,約有13個跨國販毒組織及175個地方販毒集團在菲律賓運作。菲國家警察緝毒行動司令部公布的數字曾顯示,全球約七成大麻產自菲律賓,非法種植大麻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幾個山區省份,大麻種植者受到當地黑勢力的保護。
激進新總統
杜特爾特現年71歲,1972年在馬尼拉的聖貝達法學院取得律師資格後,跟隨其父踏上政壇。在隨後的幾十年,杜特爾特紮根棉蘭老島最大城市達沃市。
達沃市曾經幫派橫行、極端武裝勢力猖獗,但在杜特爾特鐵腕治理下治安明顯改善,成為以安全著稱的菲律賓城市。
杜特爾特此前多有驚人言論,包括重啟死刑,施以“雙倍絞刑”。“在第一次絞刑之後,還有‘第二次’儀式,直到頭和身體完全分離。”這些主張屢遭反對者批評。
雖然杜特爾特言論過激,但他誓言反腐和打擊暴力犯罪,在5月選舉中贏得壓倒性勝利。杜特爾特定於6月30日宣誓就職,開始為期6年的任期。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希拉里12日公布了她個人2015年納稅申報表,納稅申報表顯示希拉里和前總統克林頓在2015年調整後總收益1060萬美元,支付了34%的有效聯邦稅率,同時捐贈了他們總收入的近10%給慈善機構。這進一步迫使其共和黨對手特朗普公布相關信息。
據悉,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一直以來拒絕透露任何關於他個人的納稅申報信息,希拉里陣營也就此揪住不放。
希拉里周四表示:“他(特朗普)拒絕像過去幾十年里其他所有總統候選人那樣公布他的納稅情況。”
特朗普曾回應:這不關你們的事
在美國總統競選活動中,公開納稅申報表可謂慣例。納稅申報表顯示的是納稅人國內外收入情況,以及捐贈、投資和稅收減免等信息。
不過,特朗普卻一反常例,遲遲沒有公布納稅申報單,一直被希拉里陣營拿來“說事”。
特朗普幾個月前表示,國內稅收署正審核他的納稅申報表,他希望審核結束後再對外公開。特朗普在美國廣播公司“早安美國”節目中說:“(審核)應該能在選舉前結束,我希望會是這樣。”
被問及都繳了什麽稅,特朗普回答說,“這不關你們的事”,選民不會從這張申報表中發現“秘密”。
巴菲特向特朗普發起“納稅申報單挑戰”
據此前媒體報道,“股神”沃倫·巴菲特在8月1日出席希拉里的競選宣傳活動時向特朗普發起挑戰。巴菲特說,他希望特朗普能接受“邀約”,和他約定一個地點互相查看納稅申報單,但特朗普可能因心虛而拒絕。
特朗普曾表示,他目前不能公開納稅情況是因為正在接受稅務審計,對此,巴菲特暗示特朗普在說謊。“我想告訴他一個消息,我本人也在接受稅務審計,”巴菲特說,“沒有任何規定提出,不可以在接受審計時把納稅申報單給別人看,或是禁止他人問及相關問題。”
巴菲特同時表示,特朗普拒絕接受自己的“邀約”是因為心虛。他對現場觀眾說:“當你有害怕別人知道的事時,你才會心虛。特朗普害怕的並不是美國國稅局,他真正害怕的是你們。”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8月24日21時48分在印尼蘇門答臘島南部海域(南緯2.89度,東經100.10度)發生5.9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這已是今天的第三次地震。
當地時間24日淩晨,意大利中部地區發生6.1級地震。截至北京時間23:00,地震已造成至少73人死亡,
同樣是24日,18時34分在緬甸(北緯21.00度,東經94.67度)發生6.9級地震,震源深度90千米。據緬甸社會福利與救濟安置部消息,截至北京時間22時,此次地震已致3人死亡。
“小程序”其實是微信提高了自身對於HTML5的特性支持能力,開放了更多的系統調用。
推薦星級:☆☆☆☆
閱讀時間:5分鐘
推薦理由:昨夜,微信小程序內測的消息不知讓多少創業者無眠,反正黑馬哥是忙活到了淩晨2點,性生活基本無望+_+微信這個小程序將帶來什麽改變?APP會因此退出歷史舞臺?張小龍的葫蘆里這次到底賣的什麽藥?黑馬營學員、微車創始人徐磊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本文由徐磊的星空(ID:our-starry-sky)授權i黑馬發布。
跟同事一起正吃方便面吃的開心,發現朋友圈被刷屏了。“小程序”來了,大世界要變了?
雖然應用號我們期待很久了,但如果想趕上這波行情,那就務必要對產品的定位和可能的演變做一些判斷。
目前為止,關於“小程序”的信息還不是很多,但結合官方的表述已經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了。當然,只要沒有最後塵埃落定。一切都還只是猜測。
▍“應用號”怎麽變成“小程序”了
官方的表述里,小程序和原有的三種公眾號是並行的體系。
但很奇怪的是,微信可以避免使用“號”這個表述,而是換成“小程序”。
“小程序”在HTML和JAVA時代就曾經被使用過。
今天“小程序”再次被使用,合理的推測是“小程序”將不沿用公眾號的產品和展示形態,成為微信系統的一種第三方插件。可以在微信的聊天窗口、朋友圈等位置直接運行展示。
▍“小程序”是什麽?
根據官方表述和流傳出來的關於“小程序”的技術接口來看,通俗一點的說,“小程序”其實是微信提高了自身對於HTML5的特性支持能力,開放了更多的系統調用。例如GPS、傳感器等的調用等等。
可以預見的是,微信里H5產品將有更好的用戶體驗,更快的加載速度,和更多的功能。
▍“小程序”改變了什麽?
關於H5和APP之爭,有很多因素決定了這幾年H5失去了絕大部分的核心產品市場份額。其中有一點是H5並不能一次開發多處使用,而是要面臨不同瀏覽器和APP平臺更多兼容性挑戰。比如過去微信就不能支持很多的特性,所以才有了“小程序”。
幾年前,當微信的市場份額不斷提升時,我就認為微信的平臺可能會給H5一個獨特的發展機會:所有H5以微信的接口為標準開發,瀏覽器逐步向微信標準靠攏,最終實現一次開發,多處使用的目標。
今天來看,“小程序”雖然來得晚了,但是畢竟還是來了。H5產品的標準化運行環境有望出現,微信里H5產品質量也會大大的提高,這是可以預見的。
▍“小程序”會挑戰APP嗎?
這個話題估計是大家現在最關心的。但,我現在的答案可能會讓大家失望了。
H5和APP的產品定位本身已經很清晰了,目前來看並不會因為小程序而有巨大的改變。
H5和APP的區分界限早就不是簡單的用戶體驗問題。NATIVE+H5的模式早就被很多APP在采用。APP和純H5產品的核心區別是對於入口的需求。
以iPhone為例,現有的格局下,APP產品通過AppStore的榜單、搜索以及社交產品、廣告平臺等方式被用戶發現、下載、安裝。而H5產品主要靠域名+社交平臺被用戶消費。
這里可以看到,APP獲取一個用戶的門檻是高的,但高門檻帶來的好處是,用戶的二次消費門檻低了。而H5雖然首次消費門檻低,但卻遇到了後續消費門檻無法降低的問題。而這方面正好是APP的優勢。
事實上,目前為止,APP的用戶規模和活躍度規模總體還是高於公眾號很多的。不要因為微信活躍度高,而認為公眾號或者“小程序”的活躍度就會高了。如果這麽類比,“小程序”和微信活躍度的關系,應該對應APP和手機活躍度的關系上了。顯然這不是合理的數據分析方式。
▍微信和手機操作系統
既然聊到了這個層面,也有很多人覺得微信的未來就是手機操作系統。但我相信連微信自己也不是這麽定位的。
因為,手機操作系統的核心展示是APP收藏夾,而微信是聊天窗口。這個本質不改變,就很難改變“應用APP”和“小程序”在各自體系里的地位。
手機操作系統未來依然是APP的天下,側重重體驗、重交互、高粘性需求的產品。比如微信就是這樣的產品,設想微信就是一款基於瀏覽器的H5產品,估計你用起來就很崩潰了。
微信平臺上訂閱號、服務號、企業號和“小程序”將依賴推送、掃描和社交傳播來搭建。預計“小程序”將只有掃描和社交傳播兩種方式,推送將保留給前三種公眾號,“小程序”可以嵌入在公眾號中。
而過去成功的公眾號(不考慮早期野蠻漲粉起來那些)基本上也就是靠這兩條:要麽內容運營來實現社交傳播,要麽通過線下場景實現掃描頻度。如果有這兩方面的資源,無論是不是有“小程序”出現,都早就不需要做APP了。
▍未來微信可以支持更多“小程序”發現模式嗎?
微信缺少的是展示位,所以很難讓用戶把常用的“小程序”展示出來。價值連城的九宮格也已經藏的很深了。“小程序”要獲得更好的位置資源確實不易。
微信對比瀏覽器缺少了域名模式。域名其實就是快捷鍵,少了這個,在微信里發現“小程序”又難了很多。
剩下的,就是搜索了。如果讓“小程序”具備更好的搜索標簽屬性,這會涉及到很多的規範性要求,要做好確實也是極其不易的。目前來看,微信的著重點似乎也還沒有在這上面。
目前為止公眾號的重複消費還是所有公眾號開發者的痛。獲客成本高。推送的打開率,無論是訂閱號還是服務號大多還是非常低的,爆款需要依賴社交傳播。這樣的前提下,媒體和內容電商相對更容易發展。而工具、娛樂、shoppingmall等等需要用戶主動二次消費的產品就不易用公眾號作為依托了。
“小程序”的推出,包括之前朋友圈廣告新模版的推出,對於微信來說,解決了平臺第三方產品的標準化體驗提升的問題。
但對於一款重度產品的開發者來說,如何讓用戶可以快速找到你,依然是你最需要關心的事。所有的傳播更多的是為了被用戶發現,而用戶維護必須解決用戶可以快速找回產品的問題,這方面APP依然還是必要的。
試想這樣一個場景,一款銀行APP和銀行公眾號你都在用。當你要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你會用APP還是公眾號?這不是體驗問題,而是點擊次數決定了用戶的選擇。
▍寫在最後
APP和H5本質上不是對立面的兩方。NATIVE和H5都是APP的構成部分。
APP和公眾號也不是互斥的。一款重度產品大多兩種產品形態(也許還有更多形態)都需要。
我個人更希望微信作為一個社交平臺,可以幫助用戶通過社交化渠道更快的調用起其他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最佳體驗的產品形態,不管是公眾號、“小程序”還是APP。把選擇交給用戶和開發者。例如現在很多導航系統的調用方式,或者就像操作系統實現多個APP之間的互相調用。
可惜對於微信和任何APP來說來說,調用其他APP就意味離開自己的APP,多少還是有些不舍的。畢竟導航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調用。
至於到底未來應該首選開發APP還是開發“小程序”,現在我真給不出答案。作為開發者,你需要關心的是你的用戶和你的產品需要什麽樣的場景來完成從0到第1次,以及到100次的纏綿。如果這個過程你想明白,想透了,你也就不會有猶豫了。
而要不要稱為“小程序”紅利里的賣水人,那就要看這波紅利會持續多久了。
9月24日,據《印度時報》報道,周五在一架飛往印度南部城市金奈的印度航班上,一部存放在行李箱中的三星Galaxy Note 2冒出煙霧。所幸事發時,飛機正在著陸,最後航班安全降落清奈機場,乘客按照正常程序下機。
靛藍航空公司發言人還原了事發過程,當時,一些乘客首先聞到異常的煙味,立刻通報機組人員,隨後檢查發現,這部Galaxy Note 2位於隨身行李架內。機組人員使用滅火器將火撲滅,隨後將手機放入盛水的容器里,轉移到廁所隔離。這是印度航班首次發生三星設備著火事件。
事發後,印度民航總局再次發布了針對在航班中禁止使用、打開或充電三星Note系列電話的通報,並決定於9月26日(當地時間下周一)召集三星的相關負責人開會,針對三星手機起火問題進行調查。
據報道,此次事故機型三星Note2手機於2012年發行,發生起火的這部手機電池是否為原廠尚不能確定。
一名三星的發言人表示公司註意到了這次事故牽涉到了他們的一款產品,三星公司一直信奉用戶安全至上的準則,正積極與相關主體取得聯系,以或得更多信息來排查起火原因。
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Verge報道,美國明尼蘇達州再次發生一起新更換的Galaxy Note 7手機起火的事件,這一次的受害者是一名13歲的小女孩。目前,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也在對這起事件展開調查。
這次起火事件的受害者是一名13歲的女孩,名叫艾比·祖伊斯(Abby Zuis)。另據明尼蘇達州當地媒體KSTP報道,祖伊斯說,她周五在拿著Note 7的時候,有一種“奇怪的灼傷感”。事後發現,這部手機有燃燒的痕跡,而且與其他發生起火的Note 7手機上的痕跡一樣,此外手機上的保護套還融化了。
目前三星電子已經在美國大面積給Note 7手機用戶更換新手機。此前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時間10月5日早上,一部更換後的三星Note 7智能手機在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機上出現冒煙的情況。該乘客表示手機冒煙前,他已經按照機組人員的要求將手機關機,放在自己的口袋中。他將手機扔到飛機的地板上,手機“冒出了濃煙”。後來他的同事返回機艙尋找自己私人物品,他稱那臺手機已經燒穿了飛機上的地毯,還燒焦了地板表層。 對此,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正在啟動新的調查。
而三星發言人對此作出回應,在發給媒體的一份聲明中稱:“我們想要讓用戶明白,我們會認真對待每一起報告,我們已經與祖伊斯的父母取得了聯系,我們會為他們及其女兒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消費者安全始終是我們最重視的事情,我們正在對此事展開調查。”
17年後銀行債權轉股權(下稱“債轉股”)重來,不過這次有所不同。上世紀90年代末債轉股采用政府主導、財政兜底,而這次則是市場、法治主導,財政不兜底但適度支持。
10月10日,市場關註焦點《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以《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附件的形式正式出臺。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在降低企業杠桿率眾多舉措中,債轉股只是其中一個手段,而單獨以附件形式公布,也體現了它的重要性。
財政不再兜底
徐洪才告訴本報記者,本世紀以來,中國企業杠桿率逐步提高,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四萬億刺激政策後,企業杠桿率快速提高,國企杠桿率接近80%。高杠桿率潛藏著風險。
為了降低企業杠桿率,此次《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給出了七招,包括企業兼並重組、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強化自我約束、盤活企業存量資產、優化企業債務結構、有序開展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依法依規實施企業破產、積極發展股權融資。
不過債轉股最受關註,此次《意見》更是給出了完整方案。
上一輪大規模債轉股是1999年進行的,主要是通過成立四大資產管理企業(AMC),剝離國有商業銀行13939億元的不良資產。
在10月10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這次債轉股與1999年債轉股有兩大不同點。
首先是方式不同,上世紀90年代末的債轉股主要是政策性的債轉股,也就是轉股企業、轉股的債權以及實施機構,主要是以政府為主確定的,包括債轉股涉及的資金籌集也是由政府多渠道籌集。
而這次債轉股是市場化、法治化的債轉股,很重要一點就是債轉股企業轉股的債權、轉股的價格、實施機構不是由政府確定的,而是由市場主體自主協商確定的,包括債轉股的資金籌措也是由市場化方式籌措為主,各相關市場主體自主決策、自擔風險、自享收益。
“政府不承擔損失的兜底責任”,連維良強調,“當然政府也不是無所作為,政府的責任主要是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導,規範和監管,包括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的職責。”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上一輪債轉股的成本更多的是由政府承擔,當時財政部各出資本金100億元成立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華融、長城、東方、信達,分別對應工、農、中、建四大行的不良資產,最終收購了銀行不良資產13939億元。
而這一次債轉股的《意見》則強調,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防範道德風險,嚴厲打擊逃廢債行為,防止應由市場主體承擔的責任不合理地轉嫁給政府或其他相關主體。明確政府責任範圍,政府不承擔損失的兜底責任。
連維良解釋,債轉股由各相關市場主體自主決策,風險自擔,收益自享,如果形成損失,該誰負責誰負責,政府不承擔損失的兜底責任,這一點非常重要,就是說,政府不提供“免費的午餐”。
財政會支持
債轉股過程中財政不兜底,並非意味著財政不支持。
《意見》給出了兩條支持舉措。
第一,支持債轉股企業所處行業加快重組與整合,加大對債轉股企業剝離社會負擔和輔業資產的支持力度,穩妥做好分流安置富余人員工作,為債轉股企業發展創造更為有利的產業與市場環境。
第二,符合條件的債轉股企業可按規定享受企業重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根據需要,采取適當財政支持方式激勵引導開展市場化債轉股。
楊誌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比如債轉股過程中,可能會涉及資產重組升值,這就需要企業納稅,而這時候財政如果給出重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企業不需要支付這筆稅費或者晚些支付稅費,這就是財政支持政策。涉及到富余人員安置等工作也需要財政拿出真金白銀來支持。
早在2015年初,財政部和國稅總局出臺了《關於促進企業重組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和《關於非貨幣性資產投資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擴大了重組特殊性稅務處理適用範圍,並對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給予了遞延納稅政策。
比如,在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的股權收購和資產收購中,被收購股權或資產比例由不低於75%調整為不低於50%。這大大擴展了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的企業重組範圍。
第二場美國大選電視辯論采用市政廳辯論模式(town-hall format),主辦方邀請了40位未表明態度的選民,其中約8位將有機會現場提問,其余問題則來自社交網絡,由主持人匯總發問。
本場辯論由CNN主持人Anderson Cooper和ABC女主播Martha Raddatz共同主持。兩男兩女的主持人加候選人形式也是史無前例的嘗試。那麽,這次電視辯論有哪些值得關註的重點?
特朗普會否就侮辱女性事件再度到道歉?
40位選民於美東時間上周日早上將問題提交給主持人,也就是說選民有時間把特朗普錄像帶事件囊括到此次辯論的問題中。根據CNNMoney的報道,兩位主持人極有可能在辯論臺上將此問題拋給兩位候選人。
目前為止,包括特朗普初選時的對手,佛羅里達州前州長Jeb Bush、得克薩斯州參議員Ted Cruz、眾議員多數黨領袖Paul Ryan都對此事表示譴責。2008年共和黨候選人John McCain明確表態不會投票給特朗普……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紐約前市長朱利安尼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特朗普“很有可能”將在辯論中再次為錄像帶事件道歉。
特朗普和希拉里在首場辯論後的支持率如何?
根據RealClearPolitics的民調顯示,截至上周五下午,希拉里全國範圍內民調領先特朗普4.5個百分點。Politico的數據顯示,希拉里在包括科羅拉多、佛羅里達、密歇根、內華達、新罕布什爾、北卡羅來納、賓夕法尼亞和弗吉尼亞等8個搖擺州保持領先。特朗普僅在俄亥俄和艾奧瓦州維持領先優勢。
當然,在錄像帶事件爆發後,選情對特朗普極其不利。Facebook的統計數據顯示,從事件爆發的上周五開始,關註錄像帶事件的網民達8,994,000人,在Facebook上被提及3000萬次。
“決戰地”聖路易斯更支持誰?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位於美國中部的密蘇里州。根據U.S.News最新的美國大學排名,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位列19。據統計,該校2015年獲得的贊助捐贈總金額達68.19億美元;而舉辦一場總統大選辯論預計花費在400萬~500萬美元。
根據該校內部舉行的民調,學生中支持希拉里的比例高達90%。一位來自密蘇里州立大學的學生Ross Ruhmann在初選階段投票給了Bernie Sanders,而在大選中他選擇支持特朗普:“他倆都不好。我也不怎麽喜歡特朗普,但我希望有所改變。”
Ruhmann早晨4點半起床,開車從鄰校趕來這里,高舉特朗普的支持標語從清晨到日落。雖然現場特朗普的支持者寥寥無幾,但他表示:“就算寡不敵眾,也不能阻止我們前進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