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欣泰電氣:已向法院提交行政訴訟書面文件

欣泰電氣1月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2016年12月8日,欣泰電氣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複議決定書》顯示,證監會維持《行政處罰決定書》[2016]84號對公司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

目前受雇於公司的專業律師團隊已在法律規定的時效內,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交行政訴訟的相關書面文件。截至本公告發布時,尚未收到行政訴訟的相關法律文書。待公司收到正式書面文件並知悉相關內容後,將及時對外發布相關公告。

欣泰電氣於2016年9月6日起暫停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511

蘋果正式對高通發起訴訟:專利費不合理 索賠10億美元

1月21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蘋果向高通發起訴訟,索賠10億美元。蘋果方面宣稱“高通征收的一些專利技術費根本不合理”。

高通是芯片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它的芯片能夠讓移動電話連接進入網絡,而因此高通向幾乎每一部手機收取相關授權費用。數據顯示,最近一個財年,高通的營收達到235億美元,而蘋果和三星這兩家公司就為高通貢獻了其中約40%的營收。

蘋果周五正式發起了對高通的訴訟,表示高通非法利用手機芯片領域的壟斷地位,要求高通退還 10 億美元曾經承諾退還的專利使用費。蘋果在指控中表示,高通之所以扣留這些應當退還的費用,主要是因為蘋果當初與韓國反壟斷機構——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KFTC)合作,配合了該機構對高通展開反壟斷調查。

2016年12月,韓國反壟斷監管機構宣布,美國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Goodcomm Inc)因壟斷行為,將被罰款1.03萬億韓元(8.54億美元),這也創造了該國企業罰款的歷史新高。不過,針對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的這一處罰措施,高通表示將向法院提起上訴。

最近幾年,高通在國際市場被指控反壟斷的案例屢見不鮮。2015年2月,高通在中國市場也被處以9.75億美元的罰款。另外,就在2015年12月,歐盟也指控高通濫用市場領先地位阻礙對手競爭。本周二,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起訴高通,指控該公司濫用自身作為特定手機芯片供應商的市場主導地位向蘋果之類的手機制造商施加“苛刻的”供應和專利授權條款,並打壓競爭對手。

在這起訴訟中,蘋果指控高通拒絕向其它芯片制造商授權這些技術,以防止它們生產芯片。蘋果還指責高通在出售芯片的同時,還要求蘋果根據所謂“無授權,無芯片”的政策,為相同的芯片另外支付許可費用。

蘋果表示,多年來,高通一直以在不公平的方式來收取與他們沒關系的技術專利費用。蘋果在 Touch ID、顯示屏幕、相機等方面的創新越多,高通所收購的專利費用就高,而且是毫無理由的。對於蘋果來說,創新之路也就變得越來越昂貴。雖然高通只是行業數據標準的眾多貢獻者之一,但他們向蘋果收取的費用,是其它授權者向蘋果收費總和的至少五倍。

蘋果聲明稱,“蘋果深信創新,一直希望支付公平合理的專利使用費。我們對高通目前針對蘋果實施的舉措感到極度失望。非常不幸,經過多年的磋商無果之後,我們除了訴諸法庭之外,別無選擇。”

針對蘋果的最新指控事宜,高通方面目前仍拒絕置評。

直到去年9月iPhone 7推出之前,高通一直是蘋果iPhone調制解調器芯片的唯一供應商。對此,美國投資銀行Stanford Bernstein分析師斯塔西·拉斯岡(Stacy Rasgon)表示,iPhone 7所采用的調制解調器芯片,大約一半由英特爾提供。

在蘋果采取這一舉動的同時,三星卻在其Galaxy S7重新使用高通的芯片。在此之前,三星Galaxy S6開始轉而使用自己生產的芯片。

拉斯岡稱,雖然損失了蘋果的部分合同,但高通很好地應對了這場危機,因為他們同時重新得到了三星的支持。

芯片分析及知識產權保護咨詢公司TechInsights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表示,一直以來,蘋果以尋找多家供應商來降低價格而著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405

全球頭條丨美駁回恢複入境限制令請求 大眾遇本土企業訴訟後院起火

——CNBC——

【競選拉票開始,勒龐和馬克龍為法國大選沖刺】上周末法國總統大選兩大熱門人都在里昂開始了競選沖刺。以反移民和民粹主義為競選綱領的極右翼民族陣線領導人勒龐(Marine Le Pen)發表了反移民和全球化的講話,指責自由貿易將帶來全球兩極化,強調要保護法國人的利益,歐盟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使邊境變得模糊,法國成為了中轉站。馬克龍則在1.5萬名觀眾前發表了以“自由,平等,博愛”為主題的演講,呼籲團結並廣開言路,不要步英國脫歐及美國孤立化的後塵。承諾將國防預算增加至GDP 2%,並加強與歐盟、特別是德國的夥伴關系。

——金融時報——

【德國財長朔伊布勒:歐元匯率對德國而言“過低”】德國財長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上周末表示,歐央行的貨幣政策是基於整個歐元區考慮的,對德國而言太過於寬松,對德國經濟的競爭力而言“過低”。朔伊布勒強調德國無力控制歐元匯率,不應對歐元/美元持續走低負責。根據Ifo協會的數據,去年德國貿易盈余達3000億美元,領先中國500多億美元,成為世界貿易順差最大的國家。歐盟內部及美國一直要求德國調整財政政策刺激內需擴大進口。

【墨西哥:警惕北美自貿協議崩潰帶來的全球風險】墨西哥經濟部長瓜哈爾多(Ildefonso Guajardo)上周日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面臨的潛在崩塌風險表達了擔憂,認為這將造成巨大的全球影響,墨西哥將準備回歸世貿組織框架下的多邊談判。美國與墨西哥每年的貿易規模達5800億美元,同時雙方有深層次的安全協作。墨西哥已經未雨綢繆,與包括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加緊修訂雙邊貿易協議。現在墨西哥已與45個國家簽署了自貿協定,位居世界第一。

——BBC——

【首家德國本土企業起訴大眾排放門】據德國《圖片報》上周日報道,德國魚類生產批發商Deutsche See以在排放門事件上存在惡意欺騙為由一紙訴狀將德國大眾汽車告上了法庭,這是德國本土首家因排放門起訴大眾的企業。雖然此前與美國和加拿大達成了近216億美元的主要賠償協議,但大眾在北美地區依然身陷多起民事訴訟糾紛,如今這家世界銷量最大汽車公司後院也起火了。Deutsche See從大眾租賃了500余量汽車,並曾因此獲得環境友好獎項,排氣門醜聞讓其感到受到了欺騙,要求大眾賠償1190萬歐元。大眾公司周日回應稱未接到任何起訴書,並拒絕對此作出評價。

——華爾街日報——

【美國副總統彭斯:若莫斯科合作,美國會逐步取消制裁】美國副總統彭斯周日在接受ABC電視臺采訪時表示,若普京願意與特朗普政府在打擊極端組織等涉及雙方共同利益的領域開展合作,美國可以在未來幾個月內逐步取消對俄制裁。新聞評論指出,彭斯的言論再次表明特朗普政府十分傾向於與俄政府保持良好合作關系。

【特朗普:普京是殺手?難道美國清白】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主播奧萊利日前專訪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奧萊利先問特朗普是否尊敬俄羅斯總統普京,特朗普回應稱,他是尊敬普京,但他尊敬更多人,這並不意味著得跟他們打交道。與俄羅斯打交道比不打要好。如果俄羅斯幫助我們打擊‘伊斯蘭國’(IS)和全球伊斯蘭恐怖主義,那麽這會是一個好事。奧萊利追問,但普京是個殺手啊。特朗普說,有很多的殺手,我們已有很多殺手,你怎麽看?我們國家就真清白?CNN評論稱,特朗普總統似乎把美國的行動等同於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專制政權”。

——Reuters——

【美上訴法院駁回司法部推翻暫停“限移令”裁決請求】美國聯邦第九巡回上訴法院5日駁回美國司法部的要求,維持聯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羅巴特作出的暫停“限移令”的裁決。司法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羅巴特的裁決阻礙美國總統的行政命令的執行,損害公眾利益。美國總統基於國家安全形勢而作出的決定符合憲法和法律的授權,這一裁決逾越司法權限。上訴法院要求羅巴特和司法部稍後分別對否決決定作出回應。

【與微軟不同,美法官裁定谷歌需上傳海外郵件數據】費城地方法官魯特(Thomas Rueter)周五作出裁決,要求谷歌從境外服務器中提供相關郵件數據以支持國內FBI等機構的欺詐案件調查。魯特認為在追查這些數據的過程中,對帳戶持有人的“占有權益”沒有構成“重大幹擾”。谷歌周六發表聲明稱,這一裁決背離了先例,計劃提出上訴。2014年美國司法部起訴微軟,要求其提供愛爾蘭服務器中關於販毒案件嫌疑人的信息資料並勝訴。去年7月,美國聯邦第二巡回上訴法院以美國科技產業數據安全為由駁回了相關判決,微軟無需交出儲存於都柏林服務器內的電子郵件。

——Bloomberg——

【阿聯酋制定新簽證細則吸引全球人才】阿聯酋副總統兼總理、迪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周日表示,政府已通過一項新的簽證細則,旨在吸引優秀的海外人才落戶,馬克圖姆強調阿聯酋是個充滿機會的國度,吸引人才將有助於本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和前景。在現行法律制度下,阿聯酋不為外國人提供永久居留證。

【以色列尋求英國合作,共同應對伊朗導彈實驗】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周日在內閣會議上表示,考慮到近期伊朗的挑釁行為愈演愈烈,周一他與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的會談將重點探討如何在應對伊朗導彈實驗上建立合作機制,另外雙邊貿易、國家安全問題和科技合作也將是雙方會議的重點。內塔尼亞胡將於本周一造訪英國,並與英國首相梅和外長鮑里斯會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538

江陰銀行:控股子公司涉及訴訟 銀行印章被偽造和私刻

江陰銀行28日晚間公告,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宣漢誠民村鎮銀行收到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寄達的傳票。宣漢誠民村鎮銀行(被告)與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常熟支行(原告)簽訂《票據代理回購協議》,委托原告代理被告進行銀行承兌匯票賣出回購業務、代理銀行承兌匯票轉貼現等票據買賣業務。由於被告未能在約定的回購日期履行回購義務,訴原告墊款。原告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墊款本金89,793,716.02元,並支付原告計算至2016年11月4日的利息21,031,969.07元,以及自2016年11月5日起,以墊款本金為基數,按每日萬分之五計算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利息。

對此,公司表示,上述案件經本行和宣漢誠民村鎮銀行會同律師分析:1、此案與公司《招股說明書》所披露的恒豐嘉興分行訴宣漢誠民村鎮銀行案系同一性質案件,嘉興案現經嘉興南湖區人民法院委托司法鑒定,原告提供的《票據代理回購合作協議》涉嫌宣漢誠民村鎮銀行印章被偽造、私刻,且公安機關尚未偵查終結,依法一審裁定駁回原告起訴;

2、嘉興案所涉票據代理回購業務,系恒豐銀行與票據中介涉嫌采取偽造、私刻公章等手段,冒用宣漢誠民村鎮銀行名義從事的票據買賣;目前宣漢縣公安局已將此類涉嫌偽造、私刻公章案件並案處理;

3、宣漢誠民村鎮銀行的業務範圍和經營區域均受到限制,其不具備票據交易主體資格,實際也未從事過任何票據回購業務,截至本公告發出日亦無任何票據回購業務收入或支出。

公告還稱,目前此案尚未開庭審理,宣漢誠民村鎮銀行尚未見到原告提供的相關證據, 江陰銀行及宣漢誠民村鎮銀行將積極應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431

衛計委:部分地區社會撫養費相關行政訴訟案件增加

昨日,國家衛計委通報了對新修訂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落實情況監督檢查的結果。檢查發現,全國29個省(區、市)已經完成地方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訂。部分地區與社會撫養費征收相關的行政訴訟案件有增多趨勢。

為了確保全國兩孩政策順利落地,2016年1月1日,完成修訂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正式實施。檢查發現,各地對《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主要內容基本進行了落實。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個突出現象是,全面兩孩政策相關配套制度協調性不夠,因而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各地反映新法實施前後社會撫養費征收政策的銜接還存在問題,部分地區與此相關的行政訴訟案件有增多趨勢。

今年兩會,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建議,社會撫養費征收制度跟全面兩孩政策背景下的鼓勵生育新規已經有所沖突,應該盡快取消。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明確提出,對於“搶生”群體,應該立刻停止征收社會撫養費。

此次衛計委的檢查還發現,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之後,計劃生育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有所弱化。一些基層計生幹部工作思路轉變不及時,感到無所適從,無事可做,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不強,存在畏難情緒。

其次,計劃生育服務管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生育登記服務中存在生育登記率不高、信息共享滯後等情況;流動人口跨省信息交換還存在網絡不暢的問題;隨著出生人口增加,部分地區婦幼健康服務資源不足,出生缺陷發生率有升高風險;隨著非法采血鑒定胎兒性別等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整治“兩非”工作難度加大。

檢查還發現,“失獨”家庭信訪問題突出。部分地區新增生育假獎勵和生育津貼落實困難。單位用人成本增加,影響了女性平等就業。

通報提出,下一步要完善全面兩孩政策相關配套制度。具體包括以下工作:繼續指導各地做好社會撫養費征收工作,依法依規妥善處理;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妥善解決部分地方城鎮居民獨生子女獎勵和退休職工獨生子女父母年老獎勵落實難的問題。完善扶助關懷政策,構建全方位的計生特殊家庭長效幫扶機制。協調相關部門,推動落實生育假獎勵和生育津貼,保障女性平等就業權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194

美的反擊格力 提3起訴訟索賠4000萬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6-29/1122200.html

每經記者 陳鵬麗 每經編輯 宋思艱

又是空調銷售旺季,也是巨頭“打架季”。

日前,格力電器(000651,SZ)在北京起訴美的“制冷王”系列空調侵犯其實用新型專利權,索賠5000萬元。6月27日美的方面開始“反擊”,記者獲悉,美的空調6月21~26日連續在蘇州、廣州兩地,就格力侵犯其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對格力空調發起3起訴訟,累計索賠4000萬元。

多位行業內人士6月28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家電巨頭的“專利戰”實際上是與空調市場競爭有關。

美的提3起專利訴訟“反擊”

上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在其官方公眾號上透露,格力電器起訴北京天昂偉業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昂公司)、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的制冷公司)侵害其實用新型專利權,該案涉案專利系名稱為“空調器室內機”的實用新型專利,被訴侵權產品為“制冷王”系列空調。

格力電器稱,格力系涉案專利的權利人,美的制冷公司制造、許諾銷售、銷售以及天昂公司許諾銷售、銷售的美的“制冷王”系列空調,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構成專利侵權。格力采用涉案專利制造的“U尊”產品受到市場青睞,而美的公司低價銷售被訴侵權產品,侵蝕了格力公司的市場。由此,格力請求法院判令美的方面停止侵權並賠償5000萬元經濟損失。

目前,美的已經提交民事管轄權異議申請書,合議庭正在對該案進一步審理。

6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美的空調方面獲悉,美的空調已經對格力的專利訴訟進行反訴。6月21日,美的空調向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起訴格力空調侵犯其“軸流風輪”的發明專利,要求格力即刻停止生產、銷售、許諾銷售、使用等全部侵犯該項專利權的行為,支付侵權賠償金等費用3000萬元。

據美的空調知識產權相關負責人介紹,“軸流風輪”發明專利是美的於2007年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並於2009年獲得授權,該專利合法有效且專利權穩定,專利權人為“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目前法庭已經受理案件。

6月26日,美的空調再向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提起兩起訴訟,起訴格力空調侵犯其兩項實用新型專利,要求格力即刻停止生產、銷售、許諾銷售、使用等全部侵犯該兩項專利權的行為,並合計向格力索賠1000萬元。上述兩個案件也已獲法院受理。

業內:凸顯市場競爭白熱化

產業觀察人士洪仕斌6月28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個性問題產生共性的時候,背後肯定有邏輯,背後的邏輯一定是空調市場競爭白熱化,過去格力空調一枝獨秀,現在是美的格力相爭。市場好的時候肯定不會搬出專利這個點。”

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專註魚副總裁王劍鋒也告訴記者,“價格戰無疑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行為。不選價格戰,那就只能選擇技術戰,專利戰在所難免。隨著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空調領域的專利大戰只會愈演愈烈。”

奧維雲網(AVC)研究院院長張彥斌則認為,格力美的專利戰是正常現象,他也認為這與市場競爭有關。“企業過去不太在乎這個(專利權),因為你有我也有,都差不多,但現在空調產品差異性難有了,家電企業就開始拿這個相互指責。”

“再者,打專利戰也客觀上起到吸引眼球作用,起到了投放幾千萬廣告費都達不到的廣告效應。”張彥斌表示。他同時認為,兩大巨頭打響專利戰也說明企業競爭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以往競爭多是在營銷層面,現在上升到專利層面可以反映出從低端走向高端;二則企業的自主知識產權意識加強,競爭的手段也開始法律化。

“‘專利戰’實質就是‘市場搶灘戰’,企業用獲得專利權的產品或技術在市場競爭中進行防禦,使競爭對手無法進入這個技術領域和市場。”湖南聞勝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律師劉凱也表示。

不過,王劍鋒表示,按照專利法規定,立案必須先取證,而取證過程比較繁瑣。且一般原告發起訴訟時,被告往往會提出專利無效申請,若被告方反複提出無效申請,一場訴訟沒個幾年很難完結。劉凱也告訴記者,知識產權案件專業性強,單個律師已很難滿足繁雜的訴訟,需要律師團隊共同完成訴訟全程。因此,相應的律師費用也會比一般案件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529

高通再次起訴蘋果 提出三項新專利侵權訴訟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2-03/1167607.html

高通與蘋果之間的專利訴訟戰還在繼續,最新消息是,高通又對蘋果提出以新的三項專利訴訟,認為蘋果的iPhone侵犯了高通的16項專利。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智能手機快速發展時期,高通與蘋果一直是良好的合作夥伴,但是蘋果自身對於芯片業務的開拓以及高通在專利方面的優勢讓兩者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蘋果在供應鏈上一直處於強勢地位,而且在芯片領域一直希望擺脫供應商的限制,自己掌控芯片的基帶。目前包括世界第二第三手機占有率的三星、華為的芯片也一直這麽做。蘋果想保持在手機方面的優勢,在自主芯片上已經在GPU方面擺脫了Imagination提供的圖形芯片,因此也希望擺脫高通在基帶上的制約。

目前iPhone上使用的是高通以及英特爾的基帶,有消息指出,蘋果將在以後的iPhone上使用英特爾以及聯發科的基帶。不過這也只是過渡手段。

高通是目前基帶專利的霸主。即使是今年最新的iPhone X,其搭載的調制解調器就大多出自高通之手。而高通高管也公開表示:蘋果全系產品用的都是我們的基帶技術,在將來也會繼續使用。在2G和3G時代高通幾乎獨占了整個基帶芯片市場。雖然在4G時代面臨著著三星LSI、聯發科、英特爾、展訊、海思等芯片廠商的強勢崛起,但高通依然能保持著占有了全球基帶芯片產業50%以上的收益。拿蘋果來說,在蘋果還沒狀告高通壟斷之前,蘋果每生產一部iphone手機,就要按照整機的價格向高通交納5%的專利授權費

但是高通高昂的專利費也一直備受各個手機廠商埋怨。曾經不少國產廠商以及三星等都曾與高通對簿公堂。

2017年是高通與蘋果決裂的一年。就在1月份,蘋果公司在美國加州南區聯邦地方法院向高通公司發起專利訴訟,起訴高通“壟斷無線芯片市場”,並提出對高通近10億美元的索賠。

隨後不久的1月25日,蘋果又在中國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稱高通濫用在芯片行業的地位,並索賠10億元人民幣。

高通於今年4月向美國加州南區聯邦地方法院遞交了答辯狀,並發起對蘋果的反訴,且聲稱“沒有高通的技術,iPhone不可能成功”。

隨後,高通4月末稱,蘋果將不會為今年第一季度銷售的手機向高通支付專利使用費。在法律糾紛解決以前,蘋果將不會再支付後續款項。蘋果隨後宣布停止向高通支付訴訟涉及的專利費用。9月份,高通申請在中國禁售iPhone產品。

每隔幾個月就會有雙方互訴的新聞,而訴訟的焦點在於蘋果認為高通的收費過高,高通則拿專利堵蘋果的嘴。

不過,高通作為專利的受益者,一直以來把專利費用於通信技術的研發中,大大提高了目前人們使用手機的便利性。即使是蘋果贏得訴訟,後期自己研發出基帶芯片,依舊逃脫不了高通的大量的專利訴訟。

(來源:環球網 記者:陳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419

"芯片門"繼續發酵 英特爾遭多起集體訴訟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32375

全球最大芯片廠商英特爾公司深陷“芯片門”醜聞,芯片漏洞問題持續發酵,英特爾遭多起集體訴訟。(視覺中國/圖)

全球最大芯片廠商英特爾公司深陷“芯片門”醜聞,芯片漏洞問題持續發酵。據美國媒體報道,英特爾在美國面臨至少三起來自消費者的集體訴訟,公司首席執行官布賴恩·克爾紮尼奇被曝去年大幅減持公司股票,不過英特爾否認此事與芯片漏洞存在關聯。

美國石英財經網站等媒體日前披露,英特爾公司芯片存在嚴重技術缺陷,引發全球用戶對信息安全的擔憂。專業人士指出,英特爾芯片缺陷導致的漏洞可能影響幾乎所有電腦和移動設備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受波及設備數以億計,漏洞的修補過程可能導致全球個人電腦性能明顯下降。

據美國“小發明網站”報道,英特爾面臨的三起集體訴訟分別發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印第安納州。訴訟者均指控英特爾數月前就了解芯片存在漏洞,卻未及時對外公布消息。

美國政府也緊密關註此事。美國國土安全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已獲悉英特爾的芯片漏洞問題,但未發現“利用”這些漏洞的行為。聲明還指出,打安全補丁是解決漏洞最好的保護辦法,但打補丁後電腦性能可能下降多達30%,並且芯片漏洞是由中央處理器架構而非軟件引起,所以打補丁並不能徹底解決芯片漏洞。

不過英特爾否認了電腦性能會受影響的說法。該公司聲稱業界已展開了廣泛測試,並援引蘋果、亞馬遜、谷歌和微軟的報告說,打安全補丁對系統性能的影響“微乎其微”。

據報道,英特爾去年6月就已被告知芯片漏洞的存在,然而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克爾紮尼奇被曝於去年11月底出售了手中一半公司股票,套現超過3900萬美元,凈賺約2500萬美元。這不禁令人懷疑克爾紮尼奇減持公司股票的目的。

面對這一情況,英特爾公司發言人發表聲明,強調克爾紮尼奇是按照事先制定的股票出售計劃行事,並非臨時決定,與芯片漏洞問題無關。

英特爾芯片被發現共有兩個漏洞,分別稱為“崩潰”和“幽靈”。黑客可利用這兩個漏洞讀取設備內存,獲得密碼、密鑰等敏感信息。英特爾表示,到下周末將為過去5年推出的90%以上的處理器發布補丁。

目前,谷歌、亞馬遜、微軟等科技巨頭紛紛采取應對行動。谷歌表示,該公司許多產品受漏洞威脅的可能性已降低。比如,安裝了最新補丁的安卓系統用戶不需要采取任何其他措施,不過谷歌Chrome瀏覽器的某些用戶可能要采取額外操作來保護他們的系統。亞馬遜也要求其客戶給系統打安全補丁。

微軟在一篇博客文章中提醒說,微軟推出的補丁與一些殺毒軟件不兼容,可能導致藍屏錯誤等電腦死機問題發生,因此目前只對運行合作夥伴廠商的殺毒軟件用戶提供安全更新。

(來源:新華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944

“芯片門”繼續發酵 英特爾遭多起集體訴訟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07/1180039.html

全球最大芯片廠商英特爾公司深陷“芯片門”醜聞,芯片漏洞問題持續發酵。據美國媒體報道,英特爾在美國面臨至少三起來自消費者的集體訴訟,公司首席執行官布賴恩·克爾紮尼奇被曝去年大幅減持公司股票,不過英特爾否認此事與芯片漏洞存在關聯。

美國石英財經網站等媒體日前披露,英特爾公司芯片存在嚴重技術缺陷,引發全球用戶對信息安全的擔憂。專業人士指出,英特爾芯片缺陷導致的漏洞可能影響幾乎所有電腦和移動設備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受波及設備數以億計,漏洞的修補過程可能導致全球個人電腦性能明顯下降。

據美國“小發明網站”報道,英特爾面臨的三起集體訴訟分別發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印第安納州。訴訟者均指控英特爾數月前就了解芯片存在漏洞,卻未及時對外公布消息。美國政府也緊密關註此事。美國國土安全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已獲悉英特爾的芯片漏洞問題,但未發現“利用”這些漏洞的行為。聲明還指出,打安全補丁是解決漏洞最好的保護辦法,但打補丁後電腦性能可能下降多達30%,並且芯片漏洞是由中央處理器架構而非軟件引起,所以打補丁並不能徹底解決芯片漏洞。

不過英特爾否認了電腦性能會受影響的說法。該公司聲稱業界已展開了廣泛測試,並援引蘋果、亞馬遜、谷歌和微軟的報告說,打安全補丁對系統性能的影響“微乎其微”。

據報道,英特爾去年6月就已被告知芯片漏洞的存在,然而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克爾紮尼奇被曝於去年11月底出售了手中一半公司股票,套現超過3900萬美元,凈賺約2500萬美元。這不禁令人懷疑克爾紮尼奇減持公司股票的目的。面對這一情況,英特爾公司發言人發表聲明,強調克爾紮尼奇是按照事先制定的股票出售計劃行事,並非臨時決定,與芯片漏洞問題無關。

英特爾芯片被發現共有兩個漏洞,分別稱為“崩潰”和“幽靈”。黑客可利用這兩個漏洞讀取設備內存,獲得密碼、密鑰等敏感信息。英特爾表示,到下周末將為過去5年推出的90%以上的處理器發布補丁。

目前,谷歌、亞馬遜、微軟等科技巨頭紛紛采取應對行動。谷歌表示,該公司許多產品受漏洞威脅的可能性已降低。比如,安裝了最新補丁的安卓系統用戶不需要采取任何其他措施,不過谷歌Chrome瀏覽器的某些用戶可能要采取額外操作來保護他們的系統。亞馬遜也要求其客戶給系統打安全補丁。

微軟在一篇博客文章中提醒說,微軟推出的補丁與一些殺毒軟件不兼容,可能導致藍屏錯誤等電腦死機問題發生,因此目前只對運行合作夥伴廠商的殺毒軟件用戶提供安全更新。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記者 林小春 周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958

墊付費用並承擔敗訴風險 , 資本、律所挺進證券"訴訟金融"

無須自己承擔訴訟費用、敗訴風險,投資者就能進行虛假陳述維權。不斷加強的監管力度,和投資者權利意識覺醒,已有社會資金、法律服務機構,開始挖掘證券虛假陳述維權的訴訟金融商機。

4月9日,深圳前海鼎頌投資有限公司,正式設立虛假陳述維權專項資金,通過墊付維權涉及的訴訟、律師費、其他前期費用的方式,向證券虛假陳述案件的投資者提供資金支持,一旦決定介入,該公司還將承擔敗訴風險。

隨著虛假陳述侵權案件近年來的高發態勢,如何更好地保護證券投資者利益,已成為多方重視的焦點問題。來自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常常只是數十萬元的罰款,對上市公司只是“蜻蜓點水”。因此,諸多因證券虛假陳述行為而直接導致了投資損失的證券投資者,越來越多地借助司法力量來保護自己的權利、追索損失賠償。

該公司投資經理張弛稱,不同於傳統模式,其維權專項資金將與律所的律師團隊合作,由其專業證券事務律師團隊為基金支持的維權訴訟提供專業代理服務。介入案件之前,會與律師一起判斷風險。通過這種方式的好處,將是將索賠的訴訟費用損失、敗訴、聘請律師專業度等風險,轉移至維權資金來承擔。

萬商天勤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東稱,案件如果勝訴,除了律師費用、墊付的資金成本等之外,投資者無須支付其他費用。每個案件獲得的收益,都會提取一部分,作為後續案件的資金。與傳統的證券虛假訴訟不同,投資者可以進行共同訴訟,一名律師同時接受同一案件的多人委托,既解除了投資者的後顧之憂,減輕索賠人的訟累,同時又能提高律師的效率。

這種提供訴訟資金、法律的服務,在國外已形成成熟的訴訟金融。所謂訴訟金融,是指針對存在訴訟需求,但無力承擔訴訟費用的權利人,由金融機構、社會等參與方,向權利人提供資金進行訴訟,並在案件勝訴後獲取資金回報的方式。在此過程中,金融機構等參與方,實際上充當著投資者的角色,且一般都采用風險共擔模式,金融機構機構接到項目後,會讓自己的律師團隊進行風險評估,決定是否參與。

在國內,經濟案件的訴訟中,也出現了訴訟金融。2015年,深圳某法律服務平臺就已開展此類業務,與銀行進行合作,向知識產權類訴訟提供資金業務。此外,也已出現了法院受理以保險公司保單保函為擔保方式的財產保全申請。

不過,在證券虛假陳述維權類訴訟中,國內基本還沒有訴訟金融的身影。2017年以來,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強,多家涉及虛假陳述的上市公司,受到嚴厲處罰。同時,投資者權利意識也在不斷提升,證券虛假陳述索賠也越來越多。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以來,*ST保千里、超華科技、皇臺酒業等多家上述公司,因涉及虛假陳述,而被投資者索賠。

盡管如此,此類案件數量相對有限。受制於法律程序、訴訟風險、投資者維權意識等多重因素,證券虛假陳述索賠比例總體不多。張東稱,總體來看,隨著監管力度加投資者意識覺醒,此類維權日漸增多,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喚醒更多的“權利睡眠人”,積極地、合理合法地來維護權利。目前雖然案件不多,但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同時也能起到增加虛假陳述實施者侵權成本、凈化資本市場的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0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