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領先搖擺州 全國落後6百分點

1 : GS(14)@2016-09-24 23:30:42

距離美國大選不足兩個月,最新民調顯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圖)的民望雖在決勝關鍵的搖擺州分稍為領先,但他的民主黨對手希拉莉在全國支持率仍領先約6個百分點。《華爾街日報》與全國廣播公司(NBC)在本月16至19日間,於全國訪問共1,000名選民,結果希拉莉支持率為43%,特朗普則為37%,自由黨候選人約翰遜9%,綠黨候選人斯坦3%。特朗普失去共和黨過往在受教育白人選民的優勢,是他落後希拉莉的主因。在搖擺州分方面,霍士新聞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在北卡羅來納州、內華達州及俄亥俄州三個搖擺州分,分別取得3至5%優勢。至於希拉莉早前失言,批評部份特朗普支持者是「一籃子敗類」,似乎未有對她的選情造成很大影響。美聯社最新民調顯示,61%對特朗普感覺負面,比希拉莉的56%多。美國《華爾街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4/197800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837

【財經追擊】趕建航天城 香港追落後

1 : GS(14)@2016-10-09 23:37:06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E%8C-044132167.html
拖拉十多年,機場北商業項目正式批出,消失多時的「航天城」計畫重新浮面。面對訪港旅客及零售收入下滑,這個耗資百億元的計畫,被視為旅遊業的救命草。

事實上,香港在發展航空相關項目一直落後週邊國家,除了三跑被拖後腿,航天城的興建起步亦遲,今次正是時候追落後。

香港一年接待近六千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旅遊景點、酒店及零售消費地方嚴重不足,已不是新鮮事。近期旅遊業終於有好消息,拖拉超過十年的機場北商業區項目終於拍板,政府落實以象徵式地價,批准機管局把北商業區的用地從原有的機場地契分割出來,並以一份新的五十年地契處理,以增加機管局運用北商業區總樓面面積的彈性,並加強該發展項目的吸引力。

政府發言人指,北商業區發展項目對大嶼山以至整個香港的經濟及社會發展,具重大策略價值,將會是港珠澳大橋「橋頭經濟」的重要一環,亦表明政府希望發展「航天城」的決心。

機管局已有全盤大計,北商業區佔地逾十公頃,將發展出總樓面逾六十萬方米,打造成結合零售、餐飲及娛樂設施、辦公大樓及酒店等的新地標,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本地及海外旅客的需求,及支援機場及香港整體經濟發展。

當中,首階段先發展五公頃,該地皮現時用作高爾夫球場及停車場,將發展成包括一座總樓面約三萬四千方米的酒店,提供四百五十至七百五十間房間,並有一個糅合零售、餐飲和娛樂的設施,總樓面約二十萬平方米,佔整體發展區的三分之一,建造費一百億元,預計最快一八年落成。

消息指,項目內的娛樂設施,可能包括引入主題樂園,雖然不會如迪士尼樂園的規模,但或會包括較新的娛樂元素概念,如虛擬實境(VR)技術。機管局將於十一月為酒店項目招標,至於零售、餐飲、娛樂中心則會於明年初招標。

地價二千 補貼跑道

機管局會如何融資興建項目,暫時未知,但在地價上,已先省回一大筆,因為政府今次只是收取象徵式地價二千元。政府發言人解釋,根據現行政策,象徵式地價一般為一千元,而今次批出的地皮牽涉修訂機場原有契約,以及交還並重批土地,兩項的土地行政措施,各象徵式收取地價一千元,惟政府規定機管局發展零售及酒店項目時,要以十足市價與私人發展商簽訂協議。

與大部分新發展計畫一樣,是次機場北商業城的項目又再惹來爭議,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批評政府的做法,等同向機管局「送肥豬肉」,補貼機場三跑建設費,是為大白象工程遮醜。測量師陳超國則估計,這幅土地市值約二十四億元,項目落成後平均呎價可以達至六千元,即估值逾三百億元。

項目會否受到阻力,仍是未知之數,其實自提出至今,早已經過不少難關。機管局早於○一年的《二○二○規畫》中提出,在機場北部空地興建商場、寫字樓等巨型綜合商業項目,但拖拉多年來仍未有定案。自行政長官梁振英一二年上任後,在首份施政報告才重提機場北商業區的發展。不過,淨計是否保留地底車廠,已經引發機管局董事會內極大爭議。

大嶼山發展是關鍵

市場人士指,機場北的發展能否成功,要取決於個大嶼山發展,因為機場北商業區位處二號客運大樓與港珠澳大橋落腳點的中間,珠三角旅客將成為主要客戶群,但大橋的香港段工程嚴重滯後,「橋頭經濟」的如意算盤隨時打不響。

由粵港澳三地共同興建的國家級重點基建工程港珠澳大橋,原定於明年通車,內地工程一直進展理想,大橋橋面鋪裝工程亦已正式開始;澳門方面,亦可如期於今年第三季展開澳門口岸管理區上蓋工程。不過,大橋香港口岸的人工島早前兩度爆出「飄移」醜聞,人工島現時仍是一片黃土,島上唯一建築物只有旅檢大樓波浪形天幕的一小部分,令市場憂慮大橋香港段的工程能否趕及明年內完成,全橋的通車時間隨時被香港拖累。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指,港珠澳大橋香港部分工程近年多次出現延誤及超支,正好反映政府弱勢,不能做好監管工作,情況如同廣深港高鐵等大型基建工程一樣,令人失望。

市場人士認為,若港珠澳大橋未能如期通車,機場北商業區頓失重要交通配套,會造成明顯打擊。另一方面,機場北商業區亦要整個大嶼山發展計畫配合。發展局局長陳茂波透露,第一屆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建議,在北大嶼山走廊集中發展策略性經濟及房屋,包括規畫中的東涌新巿鎮擴展、小蠔灣發展、規畫中的機場三跑道系統、機場島北商業區,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上蓋發展等,但最快今年底才會公布大嶼山發展藍圖,並為各項研究及項目訂立概略的時間表。即是發展「十畫未有一撇」,以近期的橫洲發展計畫經驗來看,相信遇到的阻力亦不輕,能否配合到機場北商場的進度,亦是值得商榷。

成新景點 增吸引力

雖然阻礙重重,但建立「航天城」屬香港非造不可的計畫,因為香港旅遊業過去一年面對重大打擊,顯然現有的旅遊景點及娛樂零售設施的吸引力已經不再。

旅遊業為本港主要經濟支柱之一,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顯示,旅遊業去年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五點一,旅遊業的就業人數超過二十七萬人,佔全港總就業人數逾百分之七。隨着訪港旅客人次增幅放緩,酒店房間平均入住率由一四年同期的百分之八十九高位,回落至去年上半年的百分之八十五,而同期酒店實際平均房租亦下跌百分之八點七,至一千三百三十五元。此外,七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值按年下跌百分之七點七,已是連跌十七個月。

旅發局的數字顯示,去年訪港旅客人次為五千九百三十一萬,按年下跌百分之二點五,內地旅客跌更多,同比跌百分之三,至四千五百八十四萬人次。今年七月份整體訪港旅客按年上升百分之二點六,至五百零五萬人次,但之前連續跌足十三個月,首七個月的旅客人數,仍跌百分之六。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早前更預警,八月份訪港旅客人數會再錄得下跌,顯示香港旅遊業處於調整期,未來要增加旅遊的吸引力,會同業界磋商日後舉辦多項盛事,吸引旅客。

內地旅客佔整體訪港旅客的比重高達七成多,「個人遊」自○三年開放至今已達十三年,按每年多達數千萬名內地旅客到港計,累計已有數億人次內地旅客訪港,當中很多已非首次來港。新意欠奉,將大大減低旅客再到香港的意慾,因而轉投其他地區。立法會的文件顯示,去年上半年,多個內地遊客的海外旅遊熱點,內地遊客均錄得大幅上升,其中以日本升幅最勁,達一點一六倍,泰國亦升近一倍,而歐洲則升百分之二十七,同期香港的過夜內地客,卻錄百分之三點八的跌幅,證明內地經濟放緩,並無減低國旅遊的熱情,只是香港已非最愛。

郵輪碼頭 前車可鑑

香港嚴重缺乏新的旅遊設施吸客,已是不爭的事實。早於○五年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後,在新景點上香港已是無以為繼,其後的昂坪三六○、馬灣挪亞方舟、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及天際一百等,叫座力亦很弱。旅發局每年進行的調查顯示,香港最多旅客到訪的十大景點中,過去十年幾乎沒有變過,八個景點在○六至一四年均榜上有名,包括星光大道、山頂、迪士尼、海洋公園及女人街等。

自上海迪士尼六月正式開幕後,作為吸客主將的香港迪士尼,影響將會更大。事實上,香港迪士尼去年的業績已開始「見紅」,淨虧損達一億四千八百萬元,未能延續之前三年的盈利狀況,去年度入場人次只有六百八十萬,較前年的七百五十萬,大跌百分之九,今年的情況令人更憂慮。

香港過去數年亦曾努力過,推出新的項目吸客,包括一三年六月開始營運的啟德郵輪碼頭,可供世界上最大型的郵輪停泊,冀用啟德郵輪碼頭加尖沙咀的海運碼頭,鞏固香港作為區內主要郵輪樞紐的地位。可惜從地理位置而言,新加坡及上海分別是東南亞及東北亞郵輪航線較優先選用的母港,香港欠缺新旅遊景點,在發展停靠港業務方面未有優勢,加上交通安排仍有不足,郵輪業務未見好成績。

以新旅遊景點吸納旅客,機場的「航天城」計畫因而刻不容緩。再者,今年行政會議終於通過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系統,預計工程需時八年,新跑道將於二○二二年啟用,屆時北跑道將重新配置並進行擴建,整項建造工程有望二○二四年完成。三跑道系統全面運作後,每年將可應付額外三千萬人次客運量,二○二三年處理年客運量約一億人次及年貨運量九百公噸。既然香港機場斥資高達一千四百一十五億元建三跑,作為配套發展的「航天城」,亦應盡快上馬,才不至於重蹈郵輪碼頭的覆轍。

新加坡又早着先機

其實,香港起步已較其他國家遲,所以現時唯有急起追落後。全球各大航空樞紐,都大力發展航天城的概念,例如香港最大勁敵的新加坡,早已將樟宜機場發展成航天城,而台灣桃園機場、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和杜拜國際機場的航天城計畫亦非常成功。

現時樟宜機場共有三座航廈,較香港多一座,三座航廈的商店及食肆總面積超過二十四萬平米,以最新的三號航廈的零售商店總面積最大,成功吸引到不少名牌在內開業,國際足球總會官方商店便設在該處。除了有戲院等娛樂設施之外,樟宜機場內共有五座主題花園,包括位於第三航廈之內,全球首座設於機場內的蝴蝶公園。

由於配套發展良好,樟宜機場的非航空收入佔比亦超越其他機場。目前有六成收入來自非航空業務,反觀香港機場的比重只有五成,而內地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等,非航空業務佔收入比例則介乎四至五成。

荷蘭航天城值參考

作為全球首個航天城,荷蘭史基浦機場亦有多個值得香港參考的地方。荷蘭史基浦機場已有一百年歷史,最初只作軍事用途,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後,荷蘭政府於一九五六年決定重建該機場,並持續擴建。史基浦機場集購物、博彩、商務、文化、休閒活動等於一身,內設「荷蘭大道」,有各式店舖以供購物,亦設有國家博物館,讓旅客能感受當地文化。機場旁邊的史基浦機場世貿中心,提供大量辦公室,有超過五百間跨國企業進駐,並有酒店、高爾夫球場、酒吧等設施,商務旅客即使不進入市區,亦能在該中心進行所有商務活動,省下大量時間及成本。

除了服務旅客,機場亦服務當地居民,荷蘭為單車的天堂,史基浦機場設有單車通道和出入口,讓附近居民可踏單車來往消費。

不少新興國家亦看到航天城的好處,較香港更為進取。馬來西亞今年便宣布,耗資七十億令吉(相等一百三十一億港元)興建航空城,圍繞現有的吉隆坡國際機場而建,佔地一百平方公里,命名為吉隆坡國際機場航空城,將集合航空運輸、貨運物流,以及宇航服務於一身,預期在未來十五年內,為國家帶來三百億令吉(約五百六十三億港元)的收入,將創造五萬六千個就業機會,並令大馬在二○年前躍升為發達國家的地位。



撰文︰伍逸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106

經濟具實力 物業被低估 一線質素三線售價 柏林樓市追落後

1 : GS(14)@2016-10-14 06:30:58

【明報專訊】德國在歐洲已發展國家當中,自置物業比例一直低企,主要因為租金漲幅溫和,以及戰後德國房屋供應充裕,德國人對購房興趣不大。但過去一年,德國成為歐盟內最大難民收容國家,當地對住屋需求急升,加上環球資金氾濫,海外資金流入令德國大城市的樓價大幅上升。投資顧問公司Fifth Element創辦人Jonathan Benarr表示,「 在眾多歐洲城市當中,柏林作為歐洲經濟核心都市之一,物業價值仍然明顯被低估。柏林物業在過去一兩年價值不斷提升,預計增長未來仍然會持續。」

根據世邦魏理仕及德國銀行Berlin Hyp《2016柏林住宅市場報告》,柏林在眾多德國主要城市當中,新建住宅比例最少。根據2014年的數據,每1000名居民,就只有1.5幢新建的住宅落成供應(每幢供應最少3個住宅單位)。該報告又指出,柏林的新住宅供應急起直追,2013年同樣比例僅為每1000名居民就有0.8幢新落成住宅。

歐洲主要城市中 發展相對年輕

Fifth Element創辦人Jonathan Benarr指出,柏林與其他主要城市不同,它位於德國東部,在20多年前東西德統一後才有大量人口湧入,並且重新成為德國首都。「與其他歷史悠久的歐洲城市相比,現在的柏林是一個相對年輕,有待發展的城市。」Benarr表示,目前柏林一個兩房單位售價大約為25萬歐元(約214萬港元),位處市中心的單位售價則可高逾一倍之多。

每呎3500元 不及英國六分一

德國住宅平均呎價在歐洲諸國中偏低,每平方米只是大約4000餘歐元(即每平方呎約3500港元),這個價格水平,不及英國住宅的六分之一,甚至比其他經濟情况較弱的歐洲國家,如意大利或西班牙等的房價還要低。

德國城市當中,柏林平均房價為每平方米約3000歐元(即每平方呎約2565港元),即使作為德國首都,但平均房價較整個國家再低四分之一。Benarr表示,「柏林樓市不久以前才開始獲海外買家注意,價值仍然被低估。德國作為歐盟當中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加上柏林作為首都,可以說是一線城市物業以三線城市的價格發售。」

[環球樓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49&issue=201610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906

陳德豪﹕輪流炒落後 料持續至美大選

1 : GS(14)@2016-10-19 06:07:30

【明報專訊】上星期五透過電話和香港電台的e線金融網節目做了一個訪問,主持人提了我,原來近期市場的消息特別多,那時候我在想有哪些比較重要的消息呢?好像沒有,主持人給我數算一下, 又的確有幾項重要的消息或因素要考慮,但也不外乎是美國大選、加息、深港通等。

我們制定投資策略的時候,也十分關注不同的消息,但往往這些消息不是決策最重要的因素,9月至今的走勢就是一個好的例子,從9月初到現在港股就在一個區間來行走, 這些消息只是被用作炒上炒落的藉口,所以我經常和不同的投資者分享,把握好趨勢才最重要。

趁下跌加倉 掃濠賭石油銀行股

港股前期升得多,暫時並沒有大方向。恒生指數上星期跌了600多點,昨日在沒有特別的消息下升300多點,這反映市場暫時沒有太多新的資金流入,資金也沒有離開,市場的資金較為充裕,在這種情况下,板塊輪動炒落後,資金有從大盤轉戰中小盤。在美國大選前,這種情况大機會持續。

技術層面上,星期一恒指回試了23000點,23000點除了是心理的關口,也是60天線及60周線的所處位置,星期一只是輕輕的穿了一下,昨日就大幅反彈。上星期的文章有提過22500點可能是10月的低位,實際操作上我們又不能確定有沒有機會回到22500點,筆者主要的判斷是上落市,所以前日下跌的時候,決定加倉買貨,買入的板塊就是之前和大家分享的——澳門博彩、石油及大型銀行股。

換馬中型股 靜候深港通收割

我們把部分資金轉向一些中型市值的股份,原因是預期深港通開通,也看到一些國內基金業的消息,最近有基金公司開始發行港股中小型ETF,這些資金會主要買入香港中小型指數的成分股,也就是市值較少如5億至20億美元市值的股份,投資者不妨可搜尋一下中小型指數的成分股,尋寶一番。

太平基業證券投資總監 facebook.com/ethanchanth

[陳德豪 對冲博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000&issue=201610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769

過渡團隊地震 兩國安成員離職接任工作大落後

1 : GS(14)@2016-11-17 11:30:20

■克里斯蒂(左)失勢,特朗普肅清其嫡系人馬。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籌組新政府工作,越來越像宮闈劇。特朗普用人唯忠、親信之間的內訌和私人恩怨,令他的過渡團隊在短短一周內兩次大地震。繼撤換團隊主席後,前日再有兩名負責國安的成員離職。頻繁人事變動令接任準備工作大落後。



特朗普組閣消息滿天飛,但前天沒宣佈任何任命,只有過渡團隊負責國家安全的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前主席羅杰斯(Mike Rogers),宣佈辭職。他原本被視為中央情報局(CIA)新局長人選。



■CIA局長熱門羅杰斯,突辭去過渡團隊職務。

【特朗普髮型】■中國杭州一隻紅腹錦雞因頭上金毛酷似特朗普,成為網絡紅雞。路透社


貶克里斯蒂 彭斯任主席

美媒引述消息指,羅杰斯辭職是因為他是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蒂心腹,克里斯蒂在過渡團隊失勢,導致他亦受到清洗。另外,特朗普的顧問亦認為羅杰斯領導眾院調查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受襲時,放生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莉。克里斯蒂原為過渡團隊主席,上周五首先被副總統當選人彭斯取代。消息指克里斯蒂被貶為副主席,是因為他被認為不夠忠心,在特朗普競選關鍵時刻沒積極發聲護主;另外他2004年當聯邦檢察官時,曾起訴特朗普女婿庫什納父親逃稅等罪名,跟庫什納結下私人恩怨。除了羅杰斯,過渡團隊負責國家安全委員會交接工作的費里德曼(Matthew Freedman),亦被撤換。民主黨參議員沃倫早前批評,特朗普競選時攻擊對手是巨企傀儡,自己的過渡團隊卻有多名說客。費里德曼正是說客出身,現為一顧問公司的行政總裁,被指用公司電郵處理過渡工作,違反過渡政策。助理指彭斯將進一步清洗過渡團隊的說客,但特朗普選前承諾會規定官員離任五年內不得當說客,勢將打擊招募新政府官員工作。過渡團隊頻換馬,已影響交接準備工作。由於克里斯蒂被貶,他跟白宮簽署的交接諒解備忘錄要由彭斯重簽,前晚才交回白宮,各部門的交接簡報因此受拖延。有國安官員指過渡團隊進度緩慢,至今仍未跟對口國安和情報部門官員深入接觸。


派系權鬥正濃「運作不了」

新內閣也傳變陣,之前傳當司法部長的紐約前市長朱利亞尼,現在變成國務卿熱門,司法部長一職則考慮由特朗普初選死敵克魯茲出任。特朗普投資大亨好友伊坎披露,他除屬意由競選財務主任姆欽(Steve Mnuchin)任財長,另一投資大亨好友羅斯(Wilbur Ross)是商務部長熱門。之前傳可能出任教育或衞生部長的黑人名醫卡森,則表明無意入閣。特朗普周日宣佈普里伯斯任白宮幕僚長,班農任首席智囊和高級顧問,在其陣營製造了建制和右翼民粹雙核,加上庫什納深受岳父信任,對交接團隊影響力大。有知情人士向美聯社指,特朗普陣營內不同派系權鬥正濃,過渡團隊的架構「運作不了」。但特朗普前晚發推文反駁,稱組織內閣工作「非常有組織」,「只有我才知誰是最後人選」。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7/198365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892

歐洲多國大選 凸顯英政治穩定 倫敦樓價調整 英其他地區追落後

1 : GS(14)@2016-12-16 08:11:32

【明報專訊】倫敦物業向來求過於供,加上長遠升值能力高,成為不少海外投資者分散投資的選擇。過去一年,倫敦政府於4月提高海外投資者的印花稅至與本地投資者相同,加上脫歐公投令外資暫時保持觀望態度;當地傳媒報道,核心倫敦的物業價格已出現10%至30%調整。佳士得國際地產屬下Strutt & Parker國際策略主管Lulu Egerton表示,預料首相文翠珊能夠妥善處理英國脫歐事宜,來年歐洲多個大選的情况下,英國的政治穩定將成優勢;投資者不妨開始留意英國倫敦以外的房地產市場。

明報記者 蘇樂恩

過去數年,各大央行均持續進行量寬措施,在資金充裕的環境下,資產均水漲船高,不少海外投資者選擇購買海外一線資產保值,倫敦核心地區房產就是一例。但《Money Week》主編韋布早前在月初一篇評論中表示,過去一年她一直在說服身邊一個擁有倫敦物業的朋友將物業放售然後遷往近郊,並指倫敦與非倫敦物業價格的差距已於2015年達歷史新高。

鎊匯跌 海外投資者增加

今年倫敦房地產價格亦出現逐步下調,英國最大房地產資訊平台Rightmove最新的數據顯示,與11月比較,英國所有地區的樓價均錄得下跌,其中倫敦的跌幅最大,達4.3%。與去年同期比較,除了倫敦地區,英國各區的樓價均按年錄得增長,只有倫敦按年下跌0.1%。

近期中國收緊資本管制,內地投資者一向是海外房地產的重要客戶來源之一,倫敦房產市場會否因而受影響呢?英國房地產公司Lodha UK銷售董事Charlie Walsh表示,中港客戶的確是該公司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客戶來源。隨着資本管制收緊,客戶對海外房地產的投資更為審慎,傾向投資具有長線增值潛力的倫敦核心地區房產。與此同時,有關英國房產的銷售查詢並沒有減少。他表示,脫歐公投後英鎊下跌為海外投資者帶來重大折讓,亦增加倫敦房地產對海外買家的吸引力。

Lulu Egerton表示,亞洲買家仍然對英國物業有濃厚興趣,但中國人對物業的偏好有所改變,從以往對最新興建、位於核心區域、總價低於100萬英鎊(約972萬港元)的物業,轉移至地點較為偏遠,但總價與面積均較大的房產。她透露,最近Strutt & Parker剛向一個中國家庭售出一棟位於車路士核心區域的古典聯排別墅;最近亦有另一個家庭正在留意一棟位於英國東南方薩里,總價650萬英鎊(約為6318萬港元)的近郊獨立屋。

內地買家物業偏好改變

Lulu Egerton認為,從購買偏好可見,內地買家似乎從投資向度轉移為自用需求。Charlie Walsh亦稱,最近公司於著名大學附近的物業亦錄得數宗成交,當中買家可能為子女升學的住屋需要而置業。

Lulu Egerton表示,長線而言,倫敦房地產價格一直穩步上揚的主要原因是供過於求。她表示:「我認為明年倫敦的物業市場將會平穩過渡。今年在倫敦只有2萬個新單位落成,遠低於政府需20萬個單位的目標;對英國而言,過去兩年已經歷了最動盪的政治時機,來年與周邊的歐洲國家比較,英國反而是一個較穩定的地區;預料購買房產需求可能因此轉移至英國。」

倫敦新落成單位遠遜政府目標

美元強勢預料持續一段時間,來年預期英鎊及歐元將繼續成弱勢,對海外買家而言即使印花稅上調,但英鎊弱勢仍然足以彌補稅項差價。

隨着美國宣布加息,預料來年美國加息步伐加快,環球資金或未如過往數年充裕。

脫歐減職位 倫敦租金未見底

除了借貸成本增加令投資置業的吸引力下降,英國媒體亦報道,倫敦租金已見7年低位,在倫敦投資置業的利潤進一步遞減;預計隨着英國開展脫歐程序,部分金融服務業職位需遷移至歐盟地區。展望來年英國房地產市場仍然平穩向上,但倫敦核心區域及投資置業部分或見調整。

[蘇樂恩 海外置業錦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930&issue=201612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246

基本面更佳 中行落後值博

1 : GS(14)@2016-12-29 08:09:57

【明報專訊】北水重臨,獨愛建行(0939)。昨日上海港股通十大成交,建行居於榜首,淨買入金額31億元,遠遠拋離位居第二的工行(1398)1.5億元的買入金額。其股價扶搖直上,昨日升5%,連續兩個交易日累計升8%,市帳率、股息率、A股和H股的溢價都與其他大行拉開差距(見表)。分析指,北水歷來愛建行,不過,從現實基本面上考慮,落後的中行(3988)反而更加值得追入。

建行AH股溢價收窄

經歷連續兩日大升之後,建行今年預測股息率跌至5.5%,而其他三間大行的股息率均超過6%。今年預測市帳率方面,建行0.84倍,農行(1288)和工行分別為0.72倍及0.76倍,中行(3988)最為廉宜,僅0.67倍。A股和H股的差價方面,建行幾乎拉平,昨日H股僅比A股落後1.8%,農行和工行分別落後8.7%和6.9%,中行的H股落後最多,差價達11.2%。

星展唯高達中國及香港市場策略師李灝澐表示,比較四大行近月成交便可發現,北水成交最多的就是建行,他相信建行的資產質量較佳是因素之一。第三季建行不良貸款率1.56%,按季度改善0.07百分點,勝工行和農行。另一方面,建行是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國有四大行,也是唯一一家主體部分股份在香港上市的大行。李灝澐認為,這也是建行更為受到北水青睞的原因。

李灝澐表示,現階段他更看好股價相對落後的中行。隨着美國進入加息周期,中行的海外業務將會受惠,另一方面,中行的海外業務較多,人民幣下跌對其業務影響較小。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40&issue=201612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377

張兆聰﹕升浪太急 只宜短線炒落後

1 : GS(14)@2017-01-11 04:40:59

【明報專訊】港股升勢凌厲,9天RSI由去年底的20,一口氣升至最新的72,期間可說全無像樣的整固,升勢最多就是暫停一天,就算14天RSI亦回升至62水平。雖然恒指逢關破關,但23000點是特朗普當選後的反彈高位,若要攻破,前提是市場確認特朗普帶來的強美元和通脹預期升溫逆轉。即使他快將就任,或被視作利淡兌現,但港股由去年底的升浪亦已持續了兩星期以上,加上有農曆年假「後顧之憂」,23000點絕非輕易能破,暫時宜短不宜長,還是炒作落後板塊,內銀股是其中之一。

港股由去年底展升浪,由初時大家都不信,到近日已不得不信。重磅股一直支撐大市,騰訊(0700)重新領軍,友邦(1299)近期亦發力,反而匯控(0005)動力略顯不足。國指方面,中資金融股在年初表現最強,但很快就無以為繼,但重磅的中石油(0857)及中石化(0386)借混改炒上托住國指,累積升幅不少後昨日終見回吐,成為表現最弱板塊,但以龍頭中石油一度低見6.04元後,即日就已收回失地無升跌收6.18元,已測試出買盤有多確信、有多強。

反彈股 多因早前跌得深

現在要尋找弱勢板塊不易,當去年表現最弱的內房股、本地地產股也低位大幅反彈,甚至公用股亦見起動,似乎整個市况要麼是接近反彈浪尾聲,要麼是真的轉勢。筆者認為,很多弱勢板塊大幅反彈,很主要是去年尾的一波跌浪,跌幅過大過深,現在是回到較合理水平。例如華潤置地(1109)跌至17元附近,已是2016年初中國大崩潰時的水平,但中央大力調控樓市,至今也是量跌價未未跌,同時近期的銷量亦已穩定下來,顯然是過度恐慌,故反彈幅度也特別強,已達10%。

內銀跑輸大市 建行工行可追

被中央全力針對的亦持續上揚,要數近期落後的反而是中資金融股,尤其是內銀股。內銀股僅年初首兩天強勢,但很快就無以為繼,如本欄此前所言,資金都脫虛向實,不太理會金融股。然而年初至今不少內銀股都跑輸大市,當板塊逐個炒上,很容易被發現。

從好友的角度看,弱勢股都被炒高,要拉指數破關,仍未起動的內銀股可說是理想選擇,當中建行(0939)至今仍跌1.17%,工行(1398)亦僅升1.29%,若說中港股市回勇而兩大內銀股大幅跑輸,筆者會覺得難以置信,追落後只屬時間問題。

[張兆聰 數據尋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822&issue=20170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083

美盛:生物科技勝醫療股 小微企業追落後 避「奧巴馬醫改」概念

1 : GS(14)@2017-01-11 04:41:00

【明報專訊】過去數天美股出現調整,標指及道指下跌,但生物科技板塊卻與半導體行業共同領漲,帶動納斯達克指數再創收市新高。生物科技板塊一直充滿增長潛力,但行業比較專門且研究成果不一定短時間內能夠轉化為利潤,予人難以深入了解的感覺。新年伊始,百達及美盛亦有就生物科技行業的前景作出展望評估。

生物科技行業牽涉尖端而複雜的技術,而新技術最後能否投入市場亦帶着一定未知性,往往予人較為投機的感覺,投資者要了解生物科技公司的近况,唯有參與行內大型展示會議。摩根大通第35屆醫療保健年度會議(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本周一於三藩市開幕。這個被外國媒體譽為「生物科技界的超級碗」 的會議,有超過350家不同規模的醫療保健公司參與,他們會在4日內向大約1萬名與會者進行展示及演講。這個會議前後的股價走勢,一般被視為今年全年的預測。經過去年的重挫後,近日生物科技行業股價的升幅,似乎預示此行業2017年將迎來曙光。

美小微企股價相對便宜

美盛環球資產管理旗下的兩隻美股大型及小型基金,今年均看好生物科技板塊。其中凱利美國進取型增長基金看好生物醫藥相關公司,但對「奧巴馬醫改」相關的集團式醫療企業則看淡。 美盛中國及香港零售業務主管曾劭科(圖)表示,公司來年看好美股,以企業規模而言,則看好2014、2015年跑輸的小型甚至微型企業。他表示,「與大型股相比,羅素2000(美國股市當中最小型的2000家公司,總市佔率僅為全個股市的8%)的計價仍然較為便宜。而過去一年不少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均傳出併購消息,預計2017年亦可以期望有更多併購出現,刺激股價向上。」

生物科技醫療製藥 投資分類明細

在美盛的行業分佈上,生物科技屬於健康護理的一部分,但投資操作上會將生物科技與醫療保健、製藥等作更仔細的劃分。按此基金為例,十大持股中Biogen Inc及Amgen Inc屬於生物科技、UnitedHealth Group Inc屬於醫療保健及服務供應商、Allergan Inc則屬於製藥領域。以上述的展望而言,生物科技的企業前景看好、大型醫療企業看淡,所以即使同樣在健康護理的行業內,基金經理亦會對不同領域的企業持股作出不同的部署。

曾劭科表示,由於生物科技企業投放在研究及發展的資源較其他行業多,衡量計價是否划算時,使用市盈增長率(PEG)為指標較使用傳統的市盈率及市帳率準確。顧名思義,PEG的計算方法是市盈率相對增長的比率數值,即如果PEG數值愈小,代表盈利增長相對其市盈率愈大。

曾劭科指出,基金經理只會考慮PEG低於2的企業。美盛旗下的銳思小型資本機會基金亦有投資生物科技公司,它採取分散投資策略,將基金內每隻股份的佔比保持低於1.5%。

市盈增長率低於2較值博

生物科技的定義會隨不同的基金公司而有一些差別,百達資產管理高級副總裁謝志豪表示,該公司的生物科技策略包括腫瘤學、稀有疾病藥物研發、抗感染藥、新興技術、中央神經系統研究以及代謝相關疾病的研究。在百達的定義當中,藥廠並不在生物科技之列。由於生物科技板塊牽涉專門知識,百達的生物科技投資團隊由擁有生物化學及相關專門知識的人士管理,並定期與整個保健行業的各個持份者進行會面。

長遠而言,面對全球人口老化、人均收入隨經濟增長而增加、科技進步令醫療技術快速普及化,生物科技行業的發展可謂方興未艾。謝志豪表示,過去一年有不少技術上的突破令行業前景明朗,大型企業亦對有潛力的小型企業呈明顯併購意欲。曾劭科則指,過去數十年每位新總統就職的第一年,美國小型股均呈上升勢頭。

今年小型股當中的生物科技行業亦不會例外,惟需注意小型公司的風險較高,分散投資非常重要。

明報記者

[蘇樂恩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391&issue=20170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089

WiFi慢手機接收差旅客:LAX設計落後

1 : GS(14)@2017-01-26 18:08:23

現代人手機、電腦不離身,隨時保持通訊或上網殺時間,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環。尤其在機場候機,常常一等就是兩、三小時,要是網速慢、訊號差,就要無聊地苦苦渡過。根據一項最近的調查,洛杉磯機場(LAX)就被評選為全國網速第二差的國際機場。許多LAX旅客對網絡都抱怨聲連連,認為一個國際級的大機場不該有如此表現。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這項調查是由科技公司Ookla針對20個美國機場進行測試。除了對AT&T、Sprint、T-Mobile及Verizon等四大電訊公司的手機網路測速外,也對機場本身WiFi無線網路進行測試。結果出爐,LAX在手機網速表現竟在全國排名倒數第二,每秒下載數據只有8M,只略勝被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形容為「第三世界機場」的紐約拉瓜迪亞機場(LaGuardia)。而第一名的底特律國際機場(DTW)下載網速高達每秒45M,LAX被遠遠拋在後頭。而在機場提供的無線網路上,LAX也是不到頭十位,每秒12M的下載速度在20個機場剛好排名第12。雖然不像手機網絡表現得那麼差,但以LAX每天出入的人次來說,這種表現實令人貽笑大方。《蘋果》走訪到LAX,看看旅客是不是真的對這裏的糟糕網路有何感覺。從事空中服務員的Phivu Mai有超過10年的經驗,他形容「LAX的硬體建設很糟,一點都跟不上時代。如果是在80年代可能還可以,但以現在的眼光來說,我覺得比不上很多發展中國家的機場」。看過世界各地許多不同機場的他,除了對LAX的設計不甚滿意外,顯然對於手機網速也很有意見。Phivu說,在許多他造訪的機場中,LAX的手機網速常常讓他很「勞氣」,實在很難理解為何官方不趕快加強,「即使同樣都使用4G,但是這裏比起香港真的是慢多了,連我家鄉的越南機場都比這裏快很多」。身為饒舌歌手的Masego,時常在美國各地巡迴表演,手機隨時跟身的他對機場WiFi也很有心得,「我認為WiFi在大多數的國際機場都不太可靠,不過這裏(LAX)的確是特別糟糕」。他對機場沒有太多期待,「能夠發發短訊、聊個電話就不錯了,機場的無線網路真的很差」。他半開玩笑的向記者說要展示他的YouTube rap影片,不過用機場WiFi「大概會rap很慢」。經常旅遊的Masego也以旅客的經驗提出意見,「如果要改進,我認為比較有用的方法是多裝設手機訊號塔以及無線網路點。我在香港的機場發現他們做了許多這類設置,讓旅客使用無線和手機網路都快許多」。
LAX發言人厄爾巴西(Justin Erbacci)日前對調查發表回應:「我們一直都了解無線網路以及手機服務對於旅客們有多?重要,他們的訴求我們都清楚的聽到了。」厄爾巴西強調,LAX的無線網路供應商已經着手增設訊號發射器,絕對會改善旅客的使用經驗。而手機網路方面也已經與電訊商努力洽談中,希望能趕快滿足旅客的訴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5/199083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1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