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測試和培訓服務提供商TalentSmart測試了100萬人,發現成功人士都具有高情商(EQ)。情商高的標誌即是具有自制力(self-control)。自制力讓人精力集中,大幅提高做事效率。以下十二條是成功人士保持高效率的秘訣。
1.原諒自己
人在力圖實現自我控制時,普遍會感到強烈的自我仇恨和厭惡的情緒,隨後陷入無法自控的惡性循環。這些情緒通常會導致人沈迷於攻擊行為。因此在犯錯後,原諒自己,並繼續向前至關重要。不要忽視犯錯帶給你的感受,但不能沈溺於此,而是應將註意力轉移到如何在未來提升自己。
2.除非真的想,否則不輕易答應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顯示,越難以拒絕別人的人,經受壓力、倦怠,甚至抑郁的可能性越高,而這些都會侵蝕人的自制力。“不”是你不應害怕使用的強有力的詞。當需要拒絕別人的時候,成功人士通常不會使用“我認為我不能”或“我不確定”等詞句。記住,“說不”一種自制的表現,將通過避免過度承諾帶來的負面影響,來提升你未來的自制力。
3.不追求完美
高情商人士不會把完美當做目標,因為他們知道完美並不存在。沒有人不犯錯。當你把完美當做自己的目標,就會有不斷的失敗感受,讓你想要放棄或減少努力。你最終會花大量時間為未能實現的事自哀自憐。而你應該做的是對自己已經實現的成就,和將在未來實現的成果振奮。
4.專註於解決方案
你所關註的焦點決定了你的情緒狀態。當你關註所面臨的問題時,會產生負面情緒,阻礙你的自制力。但當你關註解決辦法時,你便創造了一種產生正能量的效能。高情商人士不會凝思問題,因為他們知道,最高效的自己是聚焦解決辦法時的自己。
5.別問自己“假使……會怎樣?”
“假使……會怎樣?”會點燃壓力和擔憂之火,有損人的自制力。事情的發展有百萬種不同方向,花越多時間擔心不同的可能性,用於行動並保持創造力的時間就越少。當然,情景規劃是必要且具有戰略性的規劃技術。他們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認識到擔心與戰略思考的差別。
6.保持樂觀
積極的思想讓大腦關註你的努力即將獲得的回報,來幫助你實現自控。當情況變好,你的情緒也會好,於是自控變得相對容易。而當情況變糟,你的思想被負面情緒攻陷,自控變成一種挑戰。這種時候可以想想你的一天,列出已發生的一樁積極的事情。
7.吃東西
當你實施自控時,大腦會大量消耗體內儲備的葡萄糖。這時候你不應吃甜食,因為甜食會快速拉高你的血糖並很快耗盡,而是要吃一點身體消耗比較慢的食物,比如全麥谷物或者肉類。
8.睡覺
睡眠的重要性就無須贅述了吧。如果得不到充足睡眠,你的自控力、專註度和記憶力都會衰退。當人疲累的時候,大腦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大大下降了。這讓人難以控制自己的沖動。所以,如果你想要控制自己的飲食,堅持每晚睡個好覺是最佳方法之一。
9.鍛煉
只需讓身體活動10分鐘,就會釋放出一種神經傳導素GABA,它會對你的大腦起到舒緩作用,幫助你控制自己的情緒。
10.冥想
冥想實際上是訓練你的大腦成為一臺具有自控力的機器。這也是佛教僧侶看起來都很平靜的原因。試試看吧。
11.順勢而為
欲望和註意力分散總會時不時的出現,當你有強烈沖動時,等一段時間,當這股欲望過去後,你就有足夠力量控制住自己。當你感到自己必須屈服時,首選之策是在屈服前,至少等待十分鐘。
12.打敗消極的自言自語
實施自控的最終一步包括停止消極的自我對話。大部分消極的想法都只是想法,而非事實。當你發現你的腦袋發出消極悲觀的話音時,讓它停止,並記下你所想的。一旦你放慢了消極思想的步伐,你將變得更為理性,在評估他們的準確性時,頭腦也更清醒。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上星期《壹》仔講到,亞視股東蔡衍明怒插另一股東查懋聲,仲話佢係「亞視幾十年來唯一賺錢嘅老闆」。咦,唔通佢忘記咗亞視陳年股東邱德根?邱德根傳聞都係絕無僅有喺亞視搵到錢嘅老闆,佢入主嘅82至89年間,以「孤寒」聞名。最經典嘅,要數員工不論「大小」,廁紙只能用四格,兼且不可帶回家。小宗聽另一亞視老員工講,當年公司派月餅券,不是每人派一張,而是每一組派一張,更絕的是,月餅卡指明只能到離島換取,搏員工嫌麻煩唔換,將餅卡歸還公司。但員工你精我都唔笨,叫阿姐收集晒每組餅卡,一次過到離島換取,以領受老闆嘅「恩情」。老員工更憶述,有次收工老闆見到公司高層,熱情招呼員工上車,員工受寵若驚之際,駛到去海底隧道,老闆竟叫員工代付過海隧道費。絕! 有指邱德根1989年出售亞視後,全數股權淨賺$6億,比查懋聲更多。睇番歷史,由遠東銀行、荔園到亞視,都見邱德根做生意何其精明,亞視想賺到錢,呢招而家仲work唔work? 踢竇試食皇家飯 上星期,有朋友失驚無神同小宗講:「去食『皇家飯』囉!」當堂嚇一跳,然後得啖笑。原來,朋友講緊嘅係位於荔枝角收押所側邊嘅員工餐廳「名門」。話說,當日郭氏二太子炳江入住收押所時,都可以叫外賣食,未知佢有無叫過名門外賣試試佢呢又?雖然名門位於懲教署職員宿舍的club house內,但亦都對公眾開放。網上流傳訂位時,要講暗號:「約咗懲教署署長食飯!」呢個當然純粹整蠱。餐廳內籠係普通酒樓格局,小宗一行人去到,位都唔使等,直接入座。唔好以為佢無生意,全場有八成滿,除咗有唔少著住制服嘅阿蛇幫襯,亦有好多附近返工嘅OL捧場。食客唔怕大吉利是行入收押所搵食,皆因價錢大眾化,客飯三十蚊個,小菜五十蚊都有交易。一坐低,問阿姐有咩撚手小菜,阿姐就豪氣咁答:「豉油雞、醬爆骨。」於是小宗就聽阿姐話落單,另加個籠仔斑粒飯,埋單剛好二百蚊。老實講,味道不太突出,不過勝在價錢大眾化,阿姐做嘢夠爽手,加上免茶介加一,夫復何求。 德勤清盤王靠「破產」上位 講起亞視,焦點人物除了幾位股東乜乜乜外,不得不提幫亞視睇檔嘅「清盤王」、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黎嘉恩。佢過往幫多間上市公司如福記(1175)、金至尊(870)清盤,又做過龔如心、梅艷芳遺產臨時管理人,及協助數碼電台DBC重組。總之公司有問題都識搵佢!省靚咗塊金漆招牌。原來黎嘉恩中學時就讀九龍華仁,於樹仁學院會計系畢業,佢一位舊同學同小宗講,黎嘉恩屋企環境唔錯,仲有位馬姐服侍,不過讀書成績就唔多好,加入德勤後入唔到最吃香嘅審計(audit),轉咗嗰陣無人吼嘅破產(insolvency),啲同學仔都估唔到佢而家咁成功,所以話讀書成績唔代表一切,見盡公司起落嘅黎嘉恩,自有一番體會噃! 本週ICON 望住對腳,瘦瘦長長,好靚噃!望埋上身加髮型,仲唔係葉劉?行埋前面望,噢,原來係大新銀行主席王守業位夫人嚴君琴。出嚟行最緊要icon,佢髮型多年如一,無論波場同商場都吸引到記者眼球,唔好意思,忍唔住偷拍你。 金牙大狀講嘢校長哀榮前無古人 校長李福兆出殯,扶靈嘅有姪兒、前行政會議成員李國寶,亦有入過赤柱之金勞詹。政界中人到來致祭者,由689、鬍鬚曾打落,冇乜邊個冇現身。自開埠以來,入過冊而有校長之哀榮者,未之有也。校長一生功過,到咗呢一日,睇怕亦無須多講矣。校長人生轉捩點係八七股災,港股停市三日。冇呢個決定,肯肯定佢不致有牢獄之災。停市三日雖則淪為天下笑柄,話佢錯晒咩,電光石火之間做決定,除咗共產黨,試問邊個夠膽講自己永遠正確?至於有人話停市之舉係出於私利,以便出貨。咁點解冇人質疑,九八年千億入市打所謂大鱷,有冇人藉機上下其手?大家當又知道,剛啱有個打鱷英雄因受賄入咗赤柱噃。世間事物,牌面睇到嘅又點完全當得真呢?校長,RIP! |
二○一四年的最後一天,對聯電來說,是具歷史意義、重要的一天。 因為目前全球晶圓代工排名第三的聯電,在中國的產能,可望在三年到五年內超越老大台積電。 二○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號,經濟部投審會宣布,有條件通過聯電與廈門市政府及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合資興建十二吋晶圓廠的投資案。這是台灣半導體業近十年在中國金額最大的投資案,也是台灣晶圓代工業者第一次登陸興建十二吋廠。 待聯電廈門廠二○一六年下半年完工投產後,加上蘇州和艦廠,最快二○一八年,將領先台積電,成為台灣在中國擁有最多產能的晶圓代工廠。 雖然廈門廠對聯電營收貢獻還未實現,但赴廈門投資的消息自二○一四年十月初公布後,聯電股價一路從十二‧三元,漲到最高達十五‧三元,漲幅約兩成,且外資持續買超,目前已超越外資給予的目標價。 為什麼在中國擁有新產能,會讓外資與投資人對聯電如此感興趣?答案,是因為「中國」。 瞄準物聯網應用不須最新製程,就能搶商機 所有人看到的,是中國物聯網市場的商機,這個市場,估計產值規模約二兆五千億元。雖然,這次聯電前進中國的製程,不如台積電與三星。但由於物聯網許多產品,並不須使用與蘋果iPhone處理器同等級的最先進製程,這反而讓聯電以「不高不低」的定位,取得最佳競爭位置。 一位半導體設備業主管也認為,聯電現在的技術雖然不如台積電與三星,但面對中國本土的中芯國際、華虹宏力等對手,依然綽綽有餘。等到中國IC設計業者與物聯網商機崛起後,要吃到訂單沒有問題。 「這對聯電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Momentum(動能),」一位聯電中高階主管坦承,目前聯電現有的產能已經滿載,公司營運要有新的成長,得有新刺激。「中國很多東西可以做,撈寶撈一撈,用五五、四○奈米製程(指相對落後的成熟製程)就夠了。」 這也間接說明了,為什麼台積電沒有去中國發展十二吋廠的原因。因為,對台積電而言,現在首要的任務是要迎戰三星,優先發展最先進製程,守住蘋果訂單。台積電內部主管便透露,近兩年,中國各省官員其實也曾提出合作邀約,「但目前,對台積電來說還不是很有必要。」 董座一年前布局享高額補貼、保證訂單優勢 「晶圓雙雄時代已經不在了,(聯電)要找到新的切入點,」大和國泰證券科技行業研究區域主管徐禕成觀察,過去幾年,聯電在先進製程上,一直追在台積電後面,很辛苦。現在前進中國,徐禕成認為:「這對聯電未來很有幫助,明年投產,後年規模就可以起來,時間點滿不錯的。」 根據熟知整樁投資案的人士透露,這次投資廈門,聯電董事長洪嘉聰其實從一年多前便開始運作。中間一度因廈門地方首長換人而停擺,但習近平與李克強上任後直接關切施壓,因此迅速重啟。而最後拍板定案的條件,是中國祭出三大讓利,包括有大額的補貼,且這筆錢不須聯電償還,以及保證提供訂單,並且將來聯電對此廠的持股比例可能再增加。 對此,聯電發言人劉啟東表示,未來的確會按照中國政府既有的方案申請補助,但實際補助內容須等建廠後才確定。而若台灣法規允許,將來也會再申請提高對廈門廠的持股比例。同時,因廈門廠有中資股東,在訂單上自然也會給予協助。 長期往來兩岸的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觀察,曾在福建待過十七年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後,福建與廈門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會是中國對台灣新的重要口岸。 聯電雖然已經失去與台積電互相稱霸的能耐,但這次,洪嘉聰用中國幫聯電找到了突圍破口。瑞銀證券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陳慧明認為,目前聯電的課題,是如何在獲利與研發先進製程間找到平衡。但近期一連串在成熟製程與中國市場的布局,有機會使聯電未來在獲利上,成為晶圓代工業獲利亞軍。 有意思的是,這次市場與同業對此事的反應。 跟二○○一年聯電前進蘇州設立和艦,引起技術外流的爭議相比,這次大家反應小很多。因為,聯電前進的技術並非最先進,不至於讓台灣核心技術外流。更殘酷的事實是,中國物聯網的主要IC設計商都早來自本地,當地也已經形成供應鏈,聯電西進只是參與,不至於造成台灣供應鏈拔起西進。面對兩次西進案件,大家截然不同的態度,也可見十四年之間,兩岸產業勢力的消長變化之鉅。 |
| ||||||
一月八日,美國電視評論家協會(TCA)媒體見面會在加州舉行,在這個由超過兩百個北美重要電視集團記者與專欄作家所組成的協會中,如HBO、福斯等許多重量級媒體集團聚集於此,宣布今年最新節目與動態,其中也包括全球第一大紀錄片頻道—探索傳播集團(Discovery Communications)。 在串流影音大量搶走觀眾眼球時,專門製播科普、教育等紀錄片的探索傳播,卻能在二百二十個國家、二百十一個頻道、以四十五種語言傳播全球,並累積了全球二十七億收視戶。三十年始終維持全球第一大紀錄片頻道的地位。 在媒體皆強調快速生產內容的今日,探索傳播的勝出關鍵,卻是「以慢搏快」。 它說故事化繁為簡拍16年紀錄片濃縮成120分鐘 要找到兩百多個國家一體適用的觀賞內容,是首要難題。「『能說故事的內容』,是選擇要領。」負責探索傳播實境節目製播和研發的副總裁麥金泰爾(Elizabeth McIntyre),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時說。 所謂『能說故事的內容』,就是將一般人不容易了解的科普知識「化繁為簡」,這也是「以慢搏快」做法之一。以探索傳播目前唯一製播最短、僅一集一百二十分鐘紀錄片《To Be King》為例,該紀錄片用了十六年、花費超過百萬美元,卻只為了記錄六隻獅子從出生到長大的過程。 該節目主持人、也是動物訓練專家的薩摩尼(Dave Salmoni)接受本刊採訪時指出,十六年濃縮成一百二十分鐘,就為驗證一件事,「動物不是人的資產。實境紀錄比宣揚保育動物口號,更真實。」鏡頭裡看到的是獅子成長過程,鏡頭外沒說的是,靠「縮時」說故事方法,讓觀眾更清楚所見,並在其中去體會,自然被全球埋單。 它選材滿足好奇心破解流言竟找歐巴馬實驗 增加科普節目的娛樂元素,則是另一做法。以最長壽科普節目《流言終結者》(Myth Busters)為例,該節目至今播映十二年,目前對九百六十個流言進行實驗,已破解了五百一十六個,包括美國現任總統歐巴馬也曾參與《阿基米德之死亡線》的錄製。 兩位主持人薩維奇(Adam Savage)和海納曼(Jamie Hyneman)說,他們沒有視覺上戲劇化的實驗,選材以貼近人性好奇心為主,用新穎、搞笑方式去做實驗。例如為證實「大象是否真的怕老鼠」,他們特別到南非,花一星期透過慢鏡頭捕捉,終於發現大象遇到老鼠時,真的是小小翼翼避開,而呈現在螢幕前卻僅六十分鐘不到。剪輯比率逾一比一六八,不但讓內容兼顧知識傳授,也達到娛樂效果。 另一次為破除《鞦韆是否能三百六十度旋轉》流言,主持人使盡全力,讓身體重量帶著鞦韆轉圈,結果鞦韆無法負荷,使得自己重摔在地上,但依舊不厭其煩試了十餘次,就為證實流言。這些「玩真的」實驗,讓他們和同質節目相比有了差異化。如美國媒體《好萊塢報導》(The Hollywood Reporter)所說,「不僅刺激青少年的想像力,也吸引原本可能不看『教育類』節目的成年人。」 它製作比慢不比快220國播放攤提拍片高成本 只是「慢」,背後代表的是大量時間和成本。在一個講求速度的時代,探索傳播為何敢比慢不比快?主要原因在於一開始,探索傳播集團創辦人亨德瑞(John Hendricks)定位就很清楚:探索傳播不像ABC、CBS等美國三大傳播集團走大眾路線,而是聚焦在「小眾中的大眾」精品路線。「即使是生存實境節目,不僅只是生存而已,而是進化到如何在冒險環境中還要生存得更好,建立獨特性,」麥金泰爾說。 在兩百多個國家為分母的情況下,以《To Be King》為例,雖花費十六年、預算成本早超過一百萬美元,但攤提下來,一個國家成本不過將近四、五千美元,卻在兩百多個國家取得前三高收視率,也建立了它全球品牌的傳播力。 不過隨著數位網路興起,每個人都可當導演,用「時間」和「真實」爭取眼球的探索傳播,也遇到轉型問題。他們在美國總部設立「製作人中心制」,專門蒐集來自全球各式點子,然後將鏡頭對準一般人無法觸及領域。 例如真人秀,他們直接深入一個減肥女孩家中,記錄個人及身邊每個親人;再以探險實境秀來說,上天下海不稀奇,而是主持人到製作人,如何將「險境」變成「天堂」的創意,「創造無可複製、無可觸及的空間,衝破極限的真實感就會更逼真,」麥金泰爾說。 此外,探索傳播也提高自製內容比率,版權握在手中,從一集的電視節目內容,延伸至錄影帶、雜誌、甚至周邊商品開發,也帶動商機。目前一年約產出四千小時的節目內容,在委制和自制比率約十五比一,平均每小時製作費約百萬美元不等。 為找到全球最好製作團隊,甚至麥金泰爾也擔任組織紀錄片校園(Masterschool for Documentary Campus)主席。「希望多開發能將知識和娛樂性結合在一起的製播人才和團隊,這是紀錄片未來發展趨勢,從收視率來看也證明適用於全球市場,」麥金泰爾說。 在什麼都比快速的時代裡,探索傳播的「慢」,反而多了一份真實感,這或許正是它能長青三十年不變的關鍵。 【延伸閱讀】探索傳播集團3個全球第一 ■ 傳播最多國家,達220個■ 播映頻道最多,達210個■ 內容被翻譯最多種語言,達45種 整理:黃亞琪 | ||||||
揭秘A股超級大戶:從幾十萬到上億 秘訣何在 作者:陳俊嶺 這是一個“超級大戶”輩出的時代,也是一個存在財富逆襲可能的時代。 從超級牛市中的“蒙面賺錢”,到“結構性行情”中的精耕制勝,資本市場問世二十四年來的複雜多變,造就了新舊“超級大戶”王朝的沈浮與更替。面對A股市場的“叢林法則”,一批昔日牛散隕落之際,又一批新面孔浮出。 從籍籍無名到資產上億,每一位“橫空出世的超級大戶”,無不是“風控”與“進攻”的多面手。上證報記者調查發現,這群人財富“聚變”的秘訣,不在於牛市中賺錢的速度,而在於熊市中回撤的尺度。 “超級大戶”輩出的時代 在舉家遷至北京十二年後,祖籍山西太原的劉敬終於可以放下一切顧慮,在朝陽門附近一處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專心研究他最熱愛的事業:股票投資。 從幾十萬本金到身價數億的“超級大戶”,再到成為京城一位小有名氣的私募管理人,劉敬自稱找到了最適合他的職業,他現在身份是北京晉商匯富資產管理中心執行合夥人。 “名校”、“外企”、“華爾街經歷”……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的深圳人王約翰,並不滿足這些外人仰羨的“標簽”,在實現財富自由多年後,也正計劃成立一家自己的私募,其主打招牌是他最擅長的量化投資。 不同於聚少成多的勤勞致富和需要處理多種社會關系的創業創富,劉敬、王約翰不約而同選擇了“第三條道路”——投資致富,並借此實現了財務自由,也被動收獲了一個惹眼的“新標簽”——“超級大戶”。 來自招商銀行與貝恩的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國內高凈值人群仍以企業主為主,約占60%左右。此外,職業經理人、專業投資人分別17%、14%。其中,“超級大戶”正是專業投資者中的佼佼者。 在A股問世的二十四年間,每一輪市場行情的漲潮,都會有一小部分人被歷史的潮流推向“超級大戶”的行列。當然,每一輪激情牛市之後的潮水退去,也會有部分超級大戶隕落,消失於市場的茫茫大海。 對於昔日“牛散”和“超級大戶”的隕落,經常上電視臺做節目的劉敬深感造化弄人。“當年很多叱咤風雲的人物,現在都銷聲匿跡了,在江湖上留名一時容易,但長期留名卻很難。”他說。 “你運氣好,踩準了就進了封神榜,而一旦跟不上,你就可能從此泯滅於江湖。”早年曾在招商地產做過董秘、後來進入私募行業的陳宇也時常感慨於市場的大悲大喜——每一年都不是同樣的市場,因為不斷有牛人出來,同時不斷有很成功的人突然不見了,被大浪掩埋,很可怕,也很振奮。 在2006年至2007年那輪超級牛市中,不少資產上千萬、甚至過億的超級“牛散”,也曾多次上榜十大流通股東,並擁有不少忠實粉絲。不幸的是,他們一貫秉持的激進策略,被隨之而來的2008年熊市打回了原形。 “準超級大戶”在路上 “有人辭官回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 從超級牛市中的“蒙面賺錢”,到“結構性行情”中的精耕制勝,A股市場二十四年來遊戲規則的嬗變,造就了新舊“超級大戶”王朝的沈浮與更替。於是,一批昔日牛散隕落,又一批新面孔浮出。 不同於以挖掘重組股起家的劉敬,曾擁有華爾街金融機構工作履歷的王約翰更擅長挖掘成長股,而在操盤方法上,他也摒棄了傳統的情緒化的建倉、減倉模式,而是采取了建立在人類情緒大數據基礎上的量化交易系統。 十多年前,名校畢業的王約翰選擇進入某外資金融機構上班,外企的“高薪”和視野,讓他積累了優於同齡人的不菲財富,正是這筆財富成為他日後做職業投資者的本金,十年來在深圳投資房產,後又趕上2005年以來的歷次牛市。 幾年前,已提前實現財務自由的王約翰,正式辭去外人羨慕的高薪職位,在家專心做投資,而通過隨後幾年的牛熊歷練,他也躋身為身價億萬的“超級大戶”行列,他下一個目標是成立一家主打量化交易的私募基金。 與趕上投資“黃金十年”的劉敬、王約翰等“超級大戶”相比,生於80後的東北人小於目前還是一個成長中的“準超級大戶”。 盡管生於1983年,小於擁有的財富和經歷卻勝於同齡人。他的第一桶金來自2006年那場波瀾壯闊的大牛市,在股市跌至1000點附近的2005年,他以50萬資金買入中國石化等三股,至2007年5月賬目浮盈已達350多萬。 2007年下半年,已感股市高位不勝寒的他開始分批減倉,轉而買入商鋪和房產。此後房價經歷一輪暴漲,他也從此躋身“千萬身價”行列。不過,2010年後他陸續出售了兩套住宅,再分批次買入以銀行為主的藍籌股。 “投資的本質就是賺取人性貪婪與恐懼的差價!”自稱孤獨的投資者的小於如是闡述自己的投資理念。一年前,他發起了“投資精髓”的微信群,里面聚集了一大批熱衷投資的誌同道合者,其中不乏資產上千萬的“準超級大戶”。 生於80後、癡迷投資、資產千萬、渴望財務自由、但沒勇氣放棄目前的職業……以小於為代表的“準超級大戶”們,盡管他們職業五花八門,醫生、律師、講師、媒體人、婚禮司儀等,但他們都是財富道路上的虔誠學習者和追趕者。 最近,小於再次重讀格雷厄姆的經典著作,五年前他感覺到的是“低買高賣”思想,如今重讀就感覺到的是“不確定”思想。他認為,如果你不從自己或別人的錯誤中總結經驗教訓,是很難發自內心的和大師的思想找到共鳴點。 “我們在座的高端客戶,很多都是從小老板、小白領起家的,他們原始資金不過幾十萬,通過這些年不斷的投資滾雪球,現在不少客戶的資產都上億了。”諾亞財富北京中心總經理薛曉勇對記者稱,做到10年增值10倍看似很難,但只需年化25%就能實現。 財富“聚變”與禦熊之道 “為什麽越是有錢的人越有錢?富人也會遭遇金融危機,資產縮水,但在危機過後,他們的財富增幅特別快,遠遠超過普通人。”作為高端客戶市場的北京負責人,薛曉勇對富人財富聚變速度頗為敬服。 無獨有偶,接觸高凈值人群較多的私募經理陳宇也很認同,從歷史上看每一次財富重新洗牌的更替過程,資本的力量都發揮得淋漓盡致,貧富進一步分化非常明顯,越是有錢的人,其對資產配置的能力越強,抗風險能力也越強。 事實上,從籍籍無名到資產上億,每一位橫空出世的“超級大戶”,無不是“風控”與“進攻”的多面手。上證報記者調查發現,這群人財富“聚變”的秘訣,不在於牛市中賺錢的速度,而在於熊市中回撤的尺度。 “投資就像是走鋼絲,你去買那些在高位的股票,就像走在100米高的鋼絲上,而選擇底部徘徊的股票,就像走在1米高的鋼絲上。”對於市場的風險,劉敬打了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 在劉敬看來,從1米的鋼絲上摔下來,你還可以站起來,而從100米的鋼絲上摔下來,你就可能永遠都站不起來了。比如前幾年在高位重倉重慶啤酒的投資人有不少專業投資者,因此不去碰炒高的股票,是規避市場風險的首要前提。 過去兩年中,“準超級大戶”小於也曾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融資教訓。前年9月,他融資浦發銀行最多曾賺60萬,但因為誤判牛市來了而“堅定持有”,最終止損出局,一年後他再次在茅臺上得而複失。 “即便我賣出後股指還在漲,這與我無關,因為我首要任務是盡量確保不因為融資而使本金虧損,至於賺多賺少,這和運氣有關但心態更重要,有時候人應該離市場遠一點。”談及對融資炒股利弊與紀律,小於對此進行了深刻反省。 面對去年以來的“千點行情”,小於認為,不要妄想會出現類似2006、2007年的那輪大牛市行情。“牛市中,炒股的前提是,要用自己的資金來長期持有,而試圖通過借錢或融資來長期持有,試圖押寶大牛行情是賭博行為。” 實際上,今時今日的A股市場,早已經不是當年的“蒙面賺錢”的時代,那時候誰膽子大,誰就能賺錢。尤其是最近幾年的“結構性行情”,更考驗投資人的精耕能力,否則不是“滿倉踏空”,就是“對沖失效”。 “去年滬港通,最近個股期權,資本市場的工具越來越多,這對投資者的專業水準和風控能力都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在昨日做客和訊個股期權座談會時,華夏基金上證50ETF總經理方軍稱,並建議投資者不妨交給機構去打理。 在薛曉勇接觸的“超級大戶”中,主要來自於企業家和上市公司大股東,他們賣掉公司或減持股份後,手中擁有了大量的資金,最近都在加大了二級市場的配置,其中不少是通過私募間接參與股市的。 “他們已經非常有錢了,更看重享受生活本身,而不希望每日為賬戶里多幾十萬、幾百萬而操勞,如果不是以投資為愛好,建議他們最好將錢交給專業的人去打理。”薛曉勇認為,近期大批基金經理創業奔私,正是看準了高端財富管理市場的大趨勢。 來源:上海證券報 |
(本文作者為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兼CEO Ray Dalio,華爾街見聞翻譯。Bridgewater為全球最大對沖基金,資產規模達到1650億美元)
要在市場中賺錢,你必須獨立思考,並保持謙卑。必須獨立思考,因為人云亦云無法讓你賺錢,眾所周知的事情早就體現在價格上。然而無論何時,與市場共識對著干,出錯的概率都是很大的,因而你必須謙卑。
在職業生涯的早年,一些非常慘痛的失敗投注給了我這個教訓。1981-82年,我犯下了最大的錯誤。當時我確信,美國經濟即將陷入衰退。我的研究令我相信,在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和債務已經高企的背景下,全球將迎來一波債務違約潮;如果美聯儲試圖通過印鈔來解決問題,通脹就會加速。我是如此確信蕭條即將來臨,以至於我在專欄、電視台甚至國會證詞中宣佈它會到來。1982月8月,墨西哥的違約更令我確信我的正確。然而,我錯了。我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發生了:時任美聯儲主席沃克爾(Paul Volcker)採取了降息、印鈔和創造信貸的行動,幫助美股啟動了一輪大牛市,美國經濟也迎來了一段低通脹和高增長並存的黃金時期。
這段插曲教會我永遠對犯錯心存忌憚,無論有多麼確信自己是對的。於是,我開始努力找尋那些最聰明的人,那些不認同我看法的人,以瞭解他們持異議的原因。只有在瞭解他們的全部觀點後,我才能決定該接受還是拒絕這些觀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麼做不僅增加了我正確的機會,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尋求有見地的異見是一門藝術。精通這門藝術的人都明白,自己總有出錯的時候,努力去瞭解他人的想法——不僅僅是結論,更是背後的原因——對於確保自己不會犯錯是有價值的。
他們以好奇而非對立的心態對待異見,同時保持我所謂的「開明與自信」。這意味著他們擁有平靜地吸收而非排斥他人觀點的能力,並且能清楚地分析出為何自己無法得出同樣結論的原因。他們能仔細而客觀地聆聽異見背後的原因。
大部分聽我談及此方法的人通常會說,「沒問題,我很開明的。」但是他們真正想說的是,他們對於犯錯持「開明」態度。真正的開明則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心態。那是對自己會犯錯的持續擔憂,是對選擇的不斷質疑而非捍衛。它需要你放棄對你腦海中受自尊心驅使而認為是正確的答案的搜尋。相反,你需要積極地質疑你所有的觀點,尋找異見背後的支撐因素。
這一方法在Bridgewater的每週研究會議上得到了靈活的運用,我們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自由開放地提出異議,共同探索異見的優勢和劣勢。這是獲得一個好的教育和提升決策能力最快的方式。當所有人都贊同我的觀點,而他們給出的理由也讓我覺得有道理時,我通常處於一個做決策的良好狀態。當所有人都還不認同我,而他們的理由也讓我不解時,我就知道在做決策前,我需要提出更尖銳的問題或從其他行家那裡獲得更多的第三方觀點。
我想強調下,遵循這一流程並不意味著我盲目地接受他人的結論或者採納少數服從多數得出來的方案。我們的首席投資官們是投資決策的最終負責人。但是我們都能通過保持獨立的觀點,同時挑戰彼此的觀點,然後嘗試消除異議來實現更好的決策。我們總是處於持有某個意見,同時對它進行壓力測試的境地。
於我而言,這麼做似乎是理所當然的。畢竟,從邏輯上來說,當兩個人出現異見時,其中一人肯定錯了。為什麼你不想去確定,這個人不會是你呢?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在這一點上,2004年成立於杭州的小拇指積累了一套成熟的做法。小拇指從油漆鈑噴快修起家,如今已做到全國700多家連鎖門店,成為國內除米其林馳加之外的第二大汽車快修連鎖機構。
小拇指在發展過程中有哪些秘訣?它又是如何管理700多家門店的?下面,黑馬哥就帶你一探究竟。
創始人 蘭建軍
文 | i黑馬 劉惜墨
編輯 | 王冀
小拇指管理700多家加盟店的核心,其實就在於“標準”二字。
說到小拇指的“標準”,這與其創始人蘭建軍的經歷密不可分。
蘭建軍1989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東風汽車的生產一線工作。因為是工程專業出身,蘭建軍很快就接觸到了生產的核心要素:標準。
蘭建軍剛進入工廠的時候,有一件事讓他印象非常深刻。當時東風汽車正在學習日本的汽車生產方式,提出的口號是“創建一個流工廠”。蘭建軍開始以為是寫錯了,後來才知道,這就是他們要被培訓的內容。簡單說來,“一個流”就是“預防式”生產:設定整套的生產標準並且監管每個生產環節的質量,從而杜絕不合格的零配件、提高整車質量。
在東風汽車的15年時間里,蘭建軍從工程師到管理、財務全都做過,認識到了標準的重要性,這給他之後的創業也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2004年7月,蘭建軍在杭州創辦了小拇指。小拇指和許多線下快修店一樣,采用連鎖加盟模式,然而不同的是,蘭建軍把生產汽車的管理思想應用到了小拇指的組織模式和經營過程之中。
具體而言,小拇指給加盟店輸入的是一整套質量評估方法和涉及各個層面的服務標準。“我們把汽修的重要環節都識別出來,並且做好了標準,然後(加盟店)就變得可控了,而不是等到有了問題再去解決”,蘭建軍說。
小拇指是如何管理的呢?總結成一句話就是:把握好平衡。加盟商一方面是要管理的對象,另一方面也是小拇指的客戶。
首先,小拇指做的是生態化管理。在蘭建軍看來,“直營體系本質上是行政體系,而加盟體系本質上是生態體系。”
小拇指把加盟商分為ABCD四個等級。A類加盟商是標桿加盟商;B類加盟商是合作加盟商;C類加盟商是帶缺陷加盟商,一般都有整改責任書,詳細標明某幾項未符合品牌要求,要求整改;D類加盟商是不合格加盟商,已經要求整改而不實施的,就進入清理階段。不同的加盟商配備不同的管理模式,每個月都要審核十幾類指標。這種預防型的模式,增強了小拇指加盟體系的可控性。
其次,小拇指采取遊戲化管理方式。遊戲之所以讓人著迷是因為它的激勵模式,小拇指也借鑒了這種方式,建立了積分體系。每個加盟商和員工都有獲得和使用積分的權利。譬如,加盟商繳納加盟費後會獲得一定數量的積分,後續可用這些積分向總部“購買”服務,總部的相關部門和員工可以獲得這些積分,並且其各項指標也與積分掛鉤。小拇指每年都會根據積分情況評選出店鋪等級,員工也根據積分多少來衡量工作的優秀程度。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小拇指與加盟商的關系既是客戶又是服務商。小拇指作為服務商,還為加盟商的發展提供相應的知識與平臺。
首先,在采購環節,小拇指把中間環節去掉,加盟商能拿到價格更低的產品;其次,小拇指為加盟商提供培訓;再次,小拇指可以為加盟商提供人力資源服務。簡言之,一個汽修行業的門外漢加盟小拇指,從人才到品牌都可以從總部獲得支持。
整個加盟管理流程順利走通,這就是小拇指多年來最有價值的資本。
小拇指的加盟商從總部學到的就是制度和一整套系統化的管理方式。如今,小拇指的加盟店有700多家,直營店只有六家。直營店就是起示範性作用——通過小拇指一整套流程和系統,讓加盟商有範本可依。
在線下加盟店穩步擴張的同時,小拇指也在加強線上IT系統的建設,成為一家O2O模式的汽車後互聯網企業,力爭和客戶建立有溫度的強關系。
蘭建軍介紹說,小拇指自2004年成立的第一天起,就用系統跟蹤用戶數據,因此11年來的客戶數據全部存在。與此同時,小拇指負責搭建整套前後端系統。在開發過程中,小拇指還會邀請一些互聯網公司的技術高手來進行指導。
目前,小拇指已經在用最先進的移動互聯網工具來武裝自己。除了客戶可在手機上預約定制服務,小拇指還開發了培訓所用的App,每天花10分鐘學習最新的O2O知識。
有了完善的標準和先進的工具,接下來的重要問題就是找到能執行這些標準,並且能使用相應工具的員工。蘭建軍坦承,當下最大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其實做汽修,技能只占了體驗的20%,中國人很聰明,關鍵是他能否按照標準來做。我們招聘時遇到最大的阻力是汽修還沒有完全形成職業化階層,員工要從零開始培養。”
小拇指的做法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蘭建軍的想法是:若想讓用戶滿意,首先要讓一線員工滿意,只有讓他們過上有體面的生活,他們才會真正把服務落到實處。
蘭建軍說,“汽修行業的一線工人大部分來自農村,這種非職業化帶來的危害實在太大了,他們覺得有退路,城里不好混還可以回農村,這樣企業也不願意深度培養培養,我們要求自己的直營店和加盟商必須讓工人過上體面的生活,設施齊全的宿舍,配上保潔阿姨,定期衛生評比都是我們的制度。”
業務模式上,小拇指除了現有的鈑噴快修、美容保養、保險服務等,未來也會擴展二手車買賣,甚至新車交易等領域。其中的原因在於:累積的用戶數據經過分析可以用於引導消費,而噴漆等基礎業務可以成為切入其他業務的入口。
目前,蘭建軍還有另外一個合夥人夏昉。“我與夏總有比較明確的分工,他對於戰略方向有一定把握,而我負責打造執行力強大的團隊。”
談及未來,蘭建軍表示,一向不缺錢的小拇指,可能會引入外部資本來加快發展。小拇指今年會加大加盟店的擴張力度,目標是1000家店,而未來希望能達到5000家店,成為中國汽車後市場最有影響力的企業之一。
杭州小拇指汽車維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創 始 人:蘭建軍
成立時間:2004年7月
所在地區:杭州(總部)
員工人數:超過200人(總部)
主營業務:汽車維修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劉惜墨,編輯王冀,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