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央企合並潮”的是是非非:瘋炒合並概念可能被套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93

“央企合並潮”的是是非非:瘋炒合並概念可能被套
作者:李錦


4月27日關於“中央企業將進行大規模兼並重組,數量或減至40家”的報道,國務院國資委當日傍晚發布聲明稱,經查,該消息未向國資委進行過采訪或核實。

受上述消息影響,當天A股“中國”概念股集體漲停,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電建、中國衛星、中國遠洋、中遠航運、中海集運、寶鋼股份、中國國航、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股市驟然升到4500點。

確實,國務院國資委成立12年來,從沒有一個時間,央企合並的傳言如此多過,並引發全民關註。“央企合並概念”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股市屢屢引起波瀾。股市泡沫令人擔心,因為最終受到傷害的是老百姓。從去年12月來,我是央企合並重組的積極呼籲者,媒體也多用我觀點。心里有很大壓力,不能對不起老百姓。把自已想到的說出來,以便大家參考。

在南北車合並後,關於央企強強聯合的傳言甚囂塵上:中國石化與中國石油、中國中鐵與中國鐵建、中船工業與中船重工、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寶鋼與武鋼、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等紛紛傳出合並消息,惹得各大央企趕緊發布澄清公告否認傳聞。還有,三大航空公司、中煤與神華、普天與烽火、中遠與中海等傳聞也集中爆發了出來。甚至連中石化、中石油這樣合並幾率很小的消息也出來了。

我說過,央企重組的背景是真的,動因是真的,只是信息常常是不準確的。央企合並將以分類為基礎,目前分類還沒有出臺,大規模的重組可能不會馬上出現。央企重組雖然有動因,但是現在輿論推動重組的一潮比一潮高,有點難以控制,應該理性分析,不能對央企重組抱有過早過高希望。

歷史地看,大企業宜合宜分,都與全球經濟形勢、產業演進階段、國家政經戰略、企業競爭對手變化、企業自身發展需要等諸多因素密不可分。

從為什麽合並來看,在央企合並的背後,政府的驅動力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力量之一。央企之間的合並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其中牽扯很複雜的利益關系,如果缺少國家層面的推動,很難順利地進行下去。

從怎麽合並來看,央企合並有內部和外部的力量推動,雖然要講國家意誌,但是還是應該講市場。李克強總理在聽取南北車重組情況匯報時明確要求,要遵循市場規律和企業自願原則。

從為什麽合並角度看,因為央企是國家隊,必須從央企地位與使命來考慮:一是國力增強,二是國際競爭,三是國際安全,四是國家活力,五是國家穩定,六是國資增值。

一是國力增強。長期以來,中國處於國際分工低端位置,制造業以出口加工為主。在一些關鍵性行業,中國企業的產業集中度偏低,國力不強。中國要占據產業鏈高端位置,則需要具有相當實力的大企業來獲得研發和銷售優勢。從此輪央企合並重組的特點看,無論是南北車的合並重組,還是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的合並重組,是具有戰略性行業中的龍頭企業。這樣的強強合並,有助於減少中國企業之間的內耗,避免惡性競爭,帶動中國整體工業化水平的提升,推動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提升中國制造的技術水平和品牌效應。

二是國際競爭。在中國“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下,央企應通過強強聯合重組,增強國際競爭力。世界500強中,央企占據第一位的在建築工程、金屬產品和銀行業,原油采掘、船務、煉油與貿易排在第二位,在其他45個產業領域中,排名均靠後,南北車、國家核電連500強都沒進。世界經濟再平衡的過程,也是重新構築國際分工格局的過程。“一帶一路’上,首當其沖能夠到國際上去打拼的產業應該進入考慮。從目前已確認的南車與北車合並重組、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合並重組來看,本輪央企合並重組的瞄準對象並非那些產能過剩的行業、企業,而是對具有戰略重要性行業中的巨頭央企同類之間進行強強聯合。反之,暫時不會排到日程上去的。因此,“一帶一路”上的交通運輸相關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產業、能源建設相關產業、商貿與文化旅遊產業、信息產業都可能成為熱點。

三是國際安全。從積極意義說,經濟危機總能為企業兼並浪潮打下基礎。它們不僅帶來了破產、失業、流離失所等蕭條,還帶來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洗牌。此時此刻,是大企業抄底的好時候,強強聯合抵禦風浪也是一種選擇。如今,隨著中國企業更深入地加入到國際市場,央企的強強聯合將震撼世界。

從消極角度說,導致南北車合並的直接原因就是避免惡性競爭。一直以來,南北車在國內市場份額合計達到九成,2010年加速進軍海外市場以來,二者將惡性競爭也輸出到了國外。阿根廷項目投標中,中國北車報價239萬美元,中國南車報價127萬美元,最終南車奪標。加拿大龐巴迪、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目前是全球軌道交通裝備行業三強,緊跟其後的南北車其實早應聯手對外,而不是窩里鬥。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央企上。中鐵與中鐵建競爭相當厲害。企業利益必須讓位於國家利益,合在一起就能減少很多資源浪費。

四是國家活力。要對市場化改革提出了要求。電信運營商的合並傳言,我國三大運營商正在應用兩類技術(TDD、FDD)體制及其相應的通信質量,並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迎接5G時代。電信運營商的市場目前還是在國內,還需要競爭,越是這樣的競爭,越有利於民生。對國內壟斷容易失去活力。

像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這樣的央企,他們的競爭主體都還是國內的消費者。目前主要市場在國內,合之後對國內壟斷,很可能推高價格。因此,對於這樣的央企,還是要保持一定的競爭,不應該合。

從長期看,隨著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深化,傳統產業的調整也會伴隨一系列的企業重組,以爭取行業活力。即將出臺的《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壓縮我國8000萬噸鋼鐵產能,以緩解產能過剩矛盾;建立2~3家智能示範工廠,提升行業兩化融合水平,將鋼鐵企業數量控制在300家左右。這意味著,我國鋼鐵行業在未來幾年時間將出現比較集中的企業重組,其中不排兼並重組。

五是國家穩定。央企重組是一項艱巨和複雜的工程,沒有兩三年是合並不起來的。眼下,對央企而言,是保增長、國企改革和反腐敗三大主題的交合期。合並風出來,容易擾亂改革節奏。

六是國資增值。判斷企業兼並重組是否成功的標誌,不是兼並重組工作最後是否完成,而是能否形成協同效應發揮體系性優勢,是值保增值。如果追求一蹴而就,超級公司未能在短期能協同,強強聯合反而會適得其反。有的央企此前過度擴張,曾一度登上世界500強,但很快急轉直下,資金鏈斷裂,瀕臨破產。負責人留下爛攤子,繼任者必須采取收縮戰術,而由於短時間內很難看到顯著效果,繼任者往往是吃力不討好。

因此,不是所有的央企都有合並的必要。我認為,目前石油、電力的合並重組幾率非常小。重組背後大多有政府的推動,一定要看到國家利益與發展戰略。

2015年4月,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在中央企業規劃發展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更加註重調整布局結構。央企要堅持立足於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利用高新技術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大產業整合和內部資源整合力度,剝離重組長期虧損業務和低效無效資產,穩妥化解產能過剩風險,不斷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行業競爭力。

黃丹華在會上強調的“用好用活股票市場和產權市場”,其目的是“促進項目融資、孵化註資和產權流轉”,既適用於合並收購,也適用於分立剝離。

顯然,中國企業正在迎來與全球企業接軌的重組潮,兼並、分立、剝離等各類重組動作的頻率都會升高。因此央企重組潮是可期的,央企將在未來的一段時期,由內而外地革新以做大做強做優。但是,這個時期是有條件的,不是現在就來的。

當然,強強聯合不能等同於兼並重組,它是企業擴張性重組中的特殊現象,需要具備競爭對手國際化、產業演進有潛力、國家戰略有要求、自身發展有需要等諸多要求。歷史地看,西方國家的強強聯合也遵循這樣的規律。

目前,一些股民瘋狂進入央企合並概念股,有被套的危險,應予以警惕。老百姓的錢進去容易出來難,現在已經出現賣房炒股、借錢炒股現象,這是有很大風險的。弄不好會出現傾家蕩產的現象。

中央政府、國資委一再強調強強聯合要遵循市場規律,因此,一些人炒作、混淆的短時間、成規模的“央企合並潮”是不會出現的。至少,成規模的“央企合並潮”在近期內不可能出現。要等國企改革的大政方針出來,才知道是何局勢。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429

國產手機火拼高端 最後發現拼的是供應鏈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5218.html

國產手機火拼高端 最後發現拼的是供應鏈

一財網 李娜 2015-05-07 22:21:00

“而在智能手機叠代速度加快的情況下,往往一個保守的銷量預期會讓手機廠商失去一次市場機會,但一個過於樂觀的銷量預期可能會讓手機廠商失去未來競爭的機會。”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一直以來,3000元是一個頗為微妙的分水嶺。在它之上,是以跨國品牌為主的中高端市場,在它之下,是國產手機再熟悉不過的“走量”市場。

盡管有著“跨界者”的心,但像今年以來如此密集的向中高端發起猛攻,對於國產手機來說還是首次。在最近幾個月的手機“機皇”爭奪中,不管是聯想的Moto X Pro還是酷派的鉑頓,抑或是華為的P8、小米的Note頂配、努比亞的Z9,無一不把定價放在了過往不敢企及的檔位。

“如今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正在從增量時代步入存量替換時代,消費者對手機品質和價格更加挑剔。”努比亞總經理倪飛對《第一財經日報》如是說。言外之意,高端市場所帶來的不僅在於消費者的追捧,更在於品牌溢價所產生的市場機會。

但也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雖然追趕三星蘋果對於中國國產手機廠商已經不是紙上談兵,但如何讓營銷不再依靠“吹牛”,產能不再常常“饑渴”,也許是目前所有廠商最需要思考的問題。

聯想Moto X Pro

火拼“機皇”

中高端手機市場的玩家們也許不再那麽孤單了。

“從目前市場數據來看,我國手機廠商在2000~3000元的占比在上升。”倪飛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而就在前一天,努比亞推出了定價在3000元以上的Z9機型,其中 Z9經典版售價3499元、精英版售價3999元、尊享版售價4499元。

而在此前,不管是聯想的Moto X Pro還是酷派的鉑頓,抑或是華為的P8、小米的Note頂配,無一不把定價放在了過往不敢企及的檔位——3000元。

要知道,從2002年國產手機第一波熱潮至今,中國制造的手機品牌盡管有時會占據相當的市場份額,但一直是“低價”的代名詞。而在目前的智能手機定價體系中,3000元是國產手機微妙的分水嶺。在它之上,是以跨國品牌為主的中高端市場,在它之下,是國產手機再熟悉不過的市場。

酷派鉑頓

“如今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正在從增量時代步入存量替換時代,消費者對手機品質和價格更加挑剔。”倪飛對記者說。在他看來,高端市場所帶來的不僅在於消費者的追捧,更在於品牌溢價所產生的市場機會。

有多少國產品牌手機廠商在此輪“機皇”大戰中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看到的是,在這輪中高端機型發售潮中,一些上遊元器件廠商已經成為了最大受益者。

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日前Note頂配版發布時戲稱該款手機是“史上成本最高的手機”,所使用的高通驍龍810芯片比驍龍801芯片約貴90%,LPDDR4比LPDDR約貴35%,前置相機比小米4800萬前置約貴40%。

事實上,雷軍所提及的高通810是目前最主流的高端芯片,幾乎95%的旗艦產品都使用了該芯片,包括HTC One M9、索尼Z4、LG G Flex2等,可以看到盡管受到反壟斷等因素的影響,高通仍然在高端芯片領域從國產手機中獲得巨大的收益。

而目前上遊產業鏈“爭搶貨源”也已經成為常態。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表示,除了芯片還有攝像頭,四月份中國手機品牌沒有一家能夠獲得充足貨源。在缺貨的環境下,攝像頭主要提供商之一索尼還是力保了華為、小米、OPPO、VIVO等的貨源,上述公司占據四月索尼向中國供貨的九成以上份額。

華為P8

產能平衡術

“最近索尼攝像頭對整個行業的影響很大。”倪飛向記者坦言,當前很多手機競爭體現在供應鏈上,尤其是高端手機,供應鏈對手機品牌發展很有影響。

而雷軍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截至今年1月份Note良品率只有24%,因此成本非常高。但對於外界一直評論小米Note是饑餓營銷,雷軍認為並不正確。他表示,2014年底,他親自拜訪了全球兩家手機零部件主要供應商,這也是蘋果的兩家主要供應商,截止到4月中旬,小米Note已經可以做到現貨供應。

盡管“紅衣教主”周鴻祎也調侃雷軍是中國營銷第一人,開創了互聯網+手機這個模式,但他也同時認為產能不足是小米總是缺貨的最重要原因。

這不禁揭示了一個尷尬的現象:盡管國產手機廠商在供應鏈環節努力追趕,但對市場與產能的把握能力依然需要時間去完善。

“每次產品定價都是一個非常痛苦的問題,要保證熱銷,還要不虧損,定價的範圍非常小。”華為Mate7設計者李小龍此前告訴記者,在Mate7之前,從來沒有一款國產手機在3000元以上的,哪怕只比2999元多1元錢,銷量都沒能夠超出50萬,都是賣得非常非常慘淡的。這個大膽的決策,需要相應的渠道管控能力才能支撐。

小米Note

縱觀手機生產的各個環節,從下單到走下生產線,一般需要耗費三到五個月的時間,這里面包括廠商與各個零部件廠商的溝通和協作,生產商需要聯系自己的手機屏幕供應商,手機屏幕商再去聯系背光板、濾光片、玻璃、IC等更上遊的供應商。

“而在智能手機叠代速度加快的情況下,往往一個保守的銷量預期會讓手機廠商失去一次市場機會,但一個過於樂觀的銷量預期可能會讓手機廠商失去未來競爭的機會。”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但也可以看到,這兩年國產手機在高端供應鏈上已經大大前進了一步。

曾經有這麽一個段子:蘋果一“饑渴”,其他手機品牌就要挨餓,說的是由於高端芯片供應有限,在芯片廠商選擇客戶時,國產手機廠商只能“稍等片刻”。但現在很多國際廠商都會優先考慮為國產手機供貨。

倪飛對記者表示,高端供應鏈本身關註“量的銷售”,但現在國際合作夥伴也開始關註國產手機廠商夥伴帶來的幫助。“國產手機也在利用我們的創造力和技術表現,贏得了更多供應鏈夥伴的支持,包括像索尼攝像頭這樣的廠商。”

努比亞Z9

而另一個進展來自於產品定價思維的變化,過去很多國產廠商都是先設定好價格目標,根據這個價格目標倒推成本,然後分解你能買多少錢的屏、多少錢的電池、多少錢的外觀結構件、多少錢的射頻處理器等,再來設計。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關註產品性能,在精簡機型的情況下保證每款“機皇”的產能。

盡管和三星蘋果依然具有差距,但這看上去還算是個不錯的進展。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20

土耳其大選:最重要的是交出一份滿意的經濟成績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29184.html

土耳其大選:最重要的是交出一份滿意的經濟成績單

第一財經日報 潘寅茹 王蕾 2015-06-08 06:00:00

走出土耳其經濟重鎮伊斯坦布爾市的阿塔圖克國際機場,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滿街飄揚的各色旗幟和標語。即便是跨越馬爾馬拉海的加拉塔大橋兩側,也是迎風飄揚的旗幟。

走出土耳其經濟重鎮伊斯坦布爾市的阿塔圖克國際機場,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滿街飄揚的各色旗幟和標語。即便是跨越馬爾馬拉海的加拉塔大橋兩側,也是迎風飄揚的旗幟。

當地時間6月7日,土耳其將迎來第25屆議會選舉。因此不難理解,這些代表不同黨派的旗幟和標語正在為這場選舉造勢。

據伊斯坦布爾當地選民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介紹,本次土耳其全國將有超過5376萬選民投票選出第25屆大國民議會的550名議員。土選舉法規定,議會由選民直接票選產生,議員任期4年,得票率不足10%的政黨沒有議席,得票率超過33%的政黨才能單獨組閣執政。一旦沒有任何政黨得票率超過33%,那麽得票率最高的政黨將有與其他政黨聯合組閣的優先選擇權。

埃爾多安的“小算盤”

今年的議會選舉在不少土耳其選民看來“意義非凡”。供職於土耳其最大媒體的法提赫(Fatih)告訴本報記者,上周五(5日)工作一結束,他就趕回自己家鄉的選區,要在7日的大選中投票選出自己中意的議員人選。

像法提赫這樣結束一周工作、趕回自己所在選區的土耳其人並不少。這不僅因為這場選舉關乎未來4年誰將進一步挖掘土耳其的經濟潛力,帶領土耳其繼續前行,更為關鍵的是,現任總統、發家於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AKP,下稱“正發黨”)的埃爾多安還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希望穩固該黨在議會中超過2/3的議席優勢,從而達到修憲的目的,將土耳其從一個議會制國家轉變為總統制國家。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埃爾多安

截至5日的最新民調顯示,正發黨的支持率在41%左右,盡管與4年前近50%的支持率相比有所下降,但領先地位難以撼動。而唯一可能對正發黨形成挑戰的便是新崛起的親庫爾德人的人民民主黨。民調顯示,人民民主黨目前的支持率為12%。這意味著該黨很可能在最終的選舉中憑借超過10%的支持率進入議會,蠶食正發黨的主導優勢。

正發黨自2002年贏得議會選舉以來,已經連勝三屆,執政長達13年。昔日正發黨的主席埃爾多安更是搖身一變,在連任三屆總理後,又在去年推動總統選舉從議會選舉改為普選,不僅提升了總統一職的“含金量”,也為自己繼續主導土耳其政局找到了新的方式。甚至有媒體評論稱,追求“實權總統”的埃爾多安正在謀求開啟“普京模式”。

因此,土耳其選民是不是繼續給執政黨第四次機會,成為了此次選舉最關鍵的變量。

民意分歧明顯

對於埃爾多安的乾綱獨斷,土耳其民眾心知肚明。當被問到“是否會給現政府再度執政4年的機會”時,土耳其人易蔔拉欣(Ibrahim)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他對於4年前自己的決定非常後悔,在他看來,正發黨執政4年來“謊話連篇,腐敗滋生,對於土耳其社會現狀並沒有明顯的改變”。

這一點也得到了法提赫的認同。作為媒體人,法提赫明顯感到近些年來,土耳其的媒體管制日趨嚴厲。埃爾多安幾度因為負面報道對法提赫所在的媒體進行嚴懲,甚至差點砸了後者的飯碗,這使得法提赫決心不會把票投給正發黨。

在銀行工作兩年的年輕人艾卡(Ekin)也決定不把選票投給正發黨。“這4年來,我們什麽都沒有改變,工作也越來越難找。即便找到了工作,也擔心明天是不是會被掃地出門。”艾卡說。

在土耳其生活了27年的華商陳偉告訴記者:“正發黨連續執政13年,肯定有很多引起民眾反感的地方。主要的反對黨共和人民黨和民族主義運動黨聯合執政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記者在街頭遇到的極少數能說英文的商販也表示了對現政府的不滿,認為他們“泛宗教化”、極權、腐敗,為普通百姓謀利不多,導致貧富差距嚴重、民眾日子過得很辛苦。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對現政府有強烈不滿。翻譯阿里(Ali)告訴本報記者,他還是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正發黨,但他給出的理由也頗為無奈——“因為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阿里相信,即便其他黨派上臺或者出現聯合政府,也沒有人能比正發黨做得更好。他舉例說:“以前政府收10分稅,留給老百姓1分;如今政府同樣收10分稅,留給老百姓8分。所以與其經歷更糟糕的改變,還不如維持現狀。”

巨額經常賬戶赤字是“頑疾”

土耳其近幾年經濟低迷,失業率攀升至11%,創下5年新高,導致執政黨的支持率不斷下滑。

土耳其韜博經濟與技術大學教授穆斯塔夫·科特雷(MustafaKutlay)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土耳其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貧富差距懸殊,經濟結構需要調整。因此無論誰上臺,發展經濟的主旋律不會變。

“在這次大選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反對黨已經明確提出了一些具體的經濟發展計劃。比如主要的反對黨(共和人民黨)就提議了一些經濟發展項目,並將這些項目細化,而執政黨也對這些項目有積極響應。”

據科特雷介紹,正發黨2002年贏得議會選舉之前一年,土耳其經濟曾陷入危機。但自2002年起,土耳其經濟進入了一個良性的發展周期。GDP從2500億美元增長到了2014年的8000億美元。貿易增長也極其迅速,從1400億美元上升到了4500億美元。經濟上的發展和轉變是驚人的。人均GDP從3000多美元突飛猛進到1萬美元以上。2008年之前的5年,GDP年均增速為7%,通脹率也一直保持在個位數。這是歷史上罕見的。因此可以說,那個階段土耳其經濟持續增長。

然而現在的情況是,土耳其經濟缺少長期持續發展的原動力。經濟依賴於中等或較低科技含量的產品,而不是高附加值的生產模式。土耳其需要加強在高附加值產品上的投資。目前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而且土耳其經濟進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要改變這樣的局面,土耳其需要改變其經濟體制,這不僅僅是指經濟結構改革本身,還包括法律和教育領域的改革。因為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相當棘手。即將上臺的新政府必須面對這個經濟結構不完善的問題。”科特雷說。

土耳其經濟智庫TEPAV董事總經理顧文·薩克(GuvenSak)對本報記者表示,土耳其經濟一向開放性差,基本依賴國內市場,經濟最大的問題是巨額經常賬戶赤字高,“土耳其一直存在嚴重的經常賬戶赤字問題,這與人們的儲蓄有關。中國有很高的儲蓄率,大約50%。而土耳其則非常低,只有10%,從來沒有超過20%。”他認為,土耳其只有更多引進海外資金,鼓勵增加儲蓄、促進出口才有可能逐漸解決這一赤字問題。

科特雷也表示,土耳其經濟的增長依賴外國直接投資或其他形式的國外資金。去年,經常賬戶赤字額占到了GDP的7.5%,2010~2011年甚至達到過10%,這就意味著國內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海外投資,“土耳其的經常賬戶赤字很大一部分是屬於貿易赤字,從貿易結構看,出口額總是低於進口額,最新數據顯示,貿易赤字高達1000億美元。必須改變貿易結構,生產和出口更多高價值技術含量的產品。目前高技術含量產品在土耳其出口產品中的占比只有可憐的3%。”

另外,今年年初以來,由於經濟增速下滑以及政局不明朗,土耳其里拉大幅貶值,第一季度貶值幅度高達13.5%,對美元匯率創歷史新低,導致金融市場脆弱,經濟風險明顯加大。

或許每個土耳其人心中對此次選舉早已有了明確的答案,但各黨派依舊不放棄最後的造勢機會。在伊斯坦布爾的政治中心塔克西姆(Taksim)廣場,扛著標語、喊著整齊劃一口號的遊行隊伍在人來人往的獨立大街上格外顯眼。而在伊斯坦布爾的市內街道上,時不時有黨派成員駕駛著裝有擴音喇叭進行拉票的汽車駛過。

對於埃爾多安和執政黨而言,最強勁的對手並不是所謂的黨派紛爭,而是如何交出一張令各方滿意的經濟成績單。

 

土耳其主要政黨知多少

第25屆土耳其大國民議會選舉7日舉行,執政的正義與發展黨(正發黨)、主要反對黨共和人民黨、民族行動黨和親庫爾德的人民民主黨等20個政黨以及獨立競選人將角逐議會550個議席。以下是參加角逐的主要政黨的基本情況:

正發黨:執政黨,第一大政黨,成立於2001年,是保守、溫和的伊斯蘭右翼政黨。該黨主張建立法律至上、尊重人權與自由的現代共和政體,建立並完善市場經濟體系。現任主席為總理達武特奧盧。2002年11月,該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實現一黨執政,結束了土耳其自1987年以來多黨聯合執政的局面。2007年7月,正發黨在議會選舉中贏得46.5%的選票,排名第一。2011年6月,正發黨在議會選舉中贏得49.83%的選票,再次獲得大勝。正發黨目前在議會中擁有311個席位。民意測驗表明,該黨極可能贏得本屆選舉,繼續成為第一大黨。

共和人民黨:第二大政黨,主要反對黨。該黨由共和國締造者凱末爾·阿塔圖爾克於1923年創建,推崇社會民主和民族主義,堅持世俗化。2010年,執掌共和人民黨近20年的德尼茲·巴伊卡爾因性醜聞辭職,克勒奇達若奧盧接任主席。2007年7月,該黨在議會選舉中贏得20.7%的選票。2011年6月,該黨在議會選舉中的得票率為25.98%,目前在議會中擁有125個席位。

民族行動黨:第三大政黨,成立於1969年,為極端右翼民族主義政黨。現任主席為德夫萊特·巴赫切利。在2002年的選舉中,民族行動黨由於得票率低而未能獲得議會的席位。但該黨在2007年7月和2011年6月議會選舉中贏得14.3%和13.01%的選票,進入議會。目前在議會中擁有52個席位。

人民民主黨:親庫爾德的政黨,成立於2012年,伊斯蘭左翼政黨。目前在議會中擁有29個席位。(新華社)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378

菜鸟基本面逻辑辩证分析快速入门之一:资本收益率 炒的是心

http://xueqiu.com/2821861040/48039583

下周三出发,开始“潜海主题”专项旅行。我这个“潜海菜鸟”几天来一直忙于“行前装备”购置与“潜海证”考前学习:只有通过多级考试,才有资格在全球开放式潜海领域自由潜水。
看到很多菜鸟粉丝持有的股票标的公司财务、投资、资本运作等信息的公布,咋放得下心而无牵无挂的先去旅行?
今天,开一个《菜鸟基本面逻辑分析》专题,把我认为很重要的基本面思考、分析的角度、未来预期的影响,通过一个个实际案列的方式写出来,使我的菜鸟粉丝们快速入门进入基本面分析领域。
我 想写出的《菜鸟快速入门基本面案列分析》,并不是说要“门槛低、分析简单”,以牺牲重要性和质量为前提,而是恰好相反:更高的分析质量、更准确的企业发展 方向导致最终的财务结果、经营状况作为基本分析的灵魂。所谓的“快速入门”,是表达要用最简洁的方法、大众化通俗的语言,直指基本面分析核心,拨开云山雾 罩、故布疑阵的官方语言,排除次要性干扰,让买菜大妈也能三分钟看懂并精准把握的意思。
今天开讲的第一个话题就是:资本收益率。
所谓资本,就是你做生意投入的本钱。这个本钱来源于两个部分,
1、初始资本,也就是你的注册资本啦。前提是,这个注册资本是真实而不是虚假注册的;
2、连年的利润分配后累积结余,变相的参与经营中去的部分,也就是财务专用术语:初始注册资本+当年未分配利润+连年分配后利润累积=净资产总额。
3、净资产分为两个概念:
第 一、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总额/注册资本股数。绝对值越大,证明每股净资产权益越大。由此,我们知道每股净资产扩大就需要两个途径:其一:股本越小,每股净 资产越大,所以送股会摊薄每股净资产;其二、企业盈利能力无论强弱,累积未分配利润越多,每股净资产累积就会越大;其三、溢价增发新股,溢价部分(针对增 发价高于报表净资产而言)会增加前期股东权益,提高每股净资产绝对值,这也是为什么溢价增发会导致股价暴涨的原因之一,这一般会发生在牛市。熊市增发,正 好相反,大资本会趁火打劫折价增发,摊薄每股净资产,占现有股东权益的便宜。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一个重要性原则:就算每股净资产很高,例如比同行业高5倍,由于股本数量较小,也不能导致净资产总额比同行业中股本巨大企业的净资产总额更多或者相等;
第 二、净资产总额:我们试想,一个企业每股净资产10元,总股本1亿的企业,净资产总额就是10亿元。另外一个企业每股净资产5元,总股本30亿的企业,净 资产总额就是150亿元。那么,我们知道,市场经营领域有很多门槛。例如技术门槛(高科技垄断)、资本门槛(没有哪么多资本你就做不了某些领域的生意)、 环保门槛、行政门槛(例如殡葬业只允许民政部门专营),这个净资产总额概念使我们对标的对象未来的经营领域和风险有一个判断的途径,且是很重要的途径。比方说,你没有那么多的资本,就进入不了中国未来政府新常态下的PPP业务领域。除 非你是资本高手,10个杯子5个盖,你会辗转腾挪术,如此风险隐患极大,在风口行业的猪会由于负债高融资的利息成本低于盈利水平而利润巨大。但稍有风吹草 动,一夜之间就会破产。例如2008年金融风暴的美国著名投行“雷曼兄弟”、光伏企业前几年低谷最黑暗时期倒闭的施振荣等。当然,扛过那段最黑暗时期剩下 来的企业,就会赢着通吃。最新的案例:浙江龙盛昨天最新公告收购对象就是因为被资本门槛所限,把持有8年的上海闸北区最好路段的PPP项目被迫法院诉讼转 让,把抗战8年的生意机会拱手让人。

有了上述的基本概念复习,下面就更好开始我们的快速入门之核心要义:
一、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能否长期投资的最重要KPI条件之一;
1、多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值得我们去争先恐后的投资?

第 一、简单的说,净资产收益率就是评判企业通过资本金赚钱能力的最重要也是最直观KPI指标。给你一个亿的资金,你一年里赚1000万,净资产收益率就是 10%,如果赚2500万就是净资产收益率25%。年25%收益率是什么概念呢?温州民间借贷,年利率25%也是不多的。当然,你可能会说温州也有月 10%利率高利贷情况的发生。大哥,你要知道,那是在拿命去博的无抵押高利贷状况,你是要承担倾家荡产血本无归后果的。那些毫无风险的高折扣资产抵押借贷 年利率7%已经是非常好的天上下钱的生意了,银行抢都抢不过来。
第二、年净资产25%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第二年你的本金就变成1.25亿元,要维持25%的收益率不变,次年就需要实现3120万元利润,这叫复合增长。我们读过一个故事:皇帝奖赏,要臣下自己提要求。臣下提出第一个棋盘格子放一粒米,下一个增加到2粒,再下一个4粒,以此类推,最后皇帝只好放弃:因为全国的粮食都给他也远远不够填满棋盘上的那些有限的格子,这就是复合增长的威力。记得有一位大经济学家说过:人类所有战争与危机的唯一根源就是复合利率导致!你们自己去琢磨这句话的睿智与通透的道理。
第 三、更不用说一个企业年盈利50亿元的规模后仍然要保持25%这样的盈利水平有多难。要知道穷人永远不可能理解富人,因为他没有过富人的阅历和精力,就如 同男人无论如何认真阅读女性的描写,也永远无法理解女人分娩的痛苦一样。没有这种大规模经营企业经验的人,你怎么解释这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也无济于事。 但是,阿里巴巴前10几年做到了,浙江龙盛、闰土股份目前也在初始阶段正在做到的进行中。只有净资产规模巨大的企业,才能占尽市场机会。你看李嘉诚什么时候需要去找投资项目?都是项目找到他,任由他在众多项目机会中优中选优。所以说,赢者通吃!前提是:人性不能膨胀。因为,信任、信用也是巨大的门槛之一。俗话说:人无信则多言。没 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人,无论他内心道德水准有多高,为了解释自己就必须讲很多话,甚至发誓赌咒也无济于事,再好的机会也会擦肩而过。就如同高考,再多的弊 端,也只能是华山自古一条路:没有人有能力、有耐心、有成本在极短的时间对你有全面的了解,除非是你的父母。只能是牺牲掉一部分人的才华,懂这个道理的 人,会在生活与工作中拿到一些必要的敲门砖,例如:艺术家获奖(我没有说获奖就等于水平最高)、会计员拿到CPA证书、公务员熬到官阶。越是现代社会,越 是强调识别的效率。
第四、量变引起质变。1亿股本的企业年利润1个亿,每股收益就是1元,要想进入高资本门槛 领域,真的如同老鼠尾巴打100棒子肿起来也吓不了人一跳。30亿股本的企业每股盈利1.5元,年利润总额就是45亿元,加上减少利润而不用现金付出的折 旧费,每年的现金积累就是60亿元,这个是很吓人的数字。如果企业没有新的更好、更高收益投资方向,就只能大比例现金分红。而我们买股票,就是要把资金交给赚钱高手帮我们赚钱:这才是股价上涨的永恒动力。如果不是这样,还不如存银行保险。你们看看贵州茅台不就是这样吗?很多人老是拿现金分红说事,问题是每一个人买入的价格是不一样的,现金分红收益率也就高低两重天。所以,判断一个企业是不是值得长期投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净资产复合收益率;
第 五、企业经营靠的是CEO等经营班子具体的人做投资判断,这一点任何机器无法替代。我们能观察的只能是过往的经历与未来新项目的可靠性(先保命)、可行性 (盈利预期)。这里面又有一个巨大的人性风险:其一、所有的人都会自我膨胀。我告诉你:无人可以例外,只有时间早晚。自我膨胀的后果就是刚愎自用,成功的 经验成为未来的最大桎梏;其二、利益是否与自己攸关。例如:国营企业就很效率低下,投资后果不完全以经济效益结果为导向,有时候甚至为官阶、政治而服务。
综上所述:
第一、市盈率低于借款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大于借款利率成本的企业,就值得长期投资;
第二、股价低于10倍市盈率复合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0%的企业就值得押上全部身家投资;
第三、股价低于15倍市盈率,复合净资产收益率大于25%的企业,就值得砸锅卖铁甚至融资长期投资,因为融资利率远远低于企业复合净资产收益率;
第四、央行实际利率成负数的时候,理论上股价就能够脱离市盈率限制而无上线(现实中却并没有存在的先例):因为企业的经营结果是正的,哪怕是只有1分钱盈利。当然,这是理论上。大家知道,理论文章是需要有假设前提的,这是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前提。这一条,是专门为你们中读过这个理论的人写的。

二、我们目前持有的那些股票属于可以长期持有对象标的?
首 先,请大家去看看我以前帖子中对600823世茂股份关于净资产对股价的影响、600280中央商场关于负债高低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000525红太 阳000651格力电器关于净资产收益率对应什么样的市盈率判定当前股价高低以及未来股价潜力与上涨目标等等。至于桂东电力、中山公用、大有能源、华业地 产、创兴资源、荣丰控股、欣旺达、珈伟股份、浙江东方等等股票在价格那么低廉时候选中的基本面分析,是在以后的《菜鸟快速入门基本面案列分析》之二、之 三、之四中分门别类再不同基本面角度剖析方法中详解。今天的主题是:复合净资产收益率。
1、浙江龙 盛:2013年每股收益0.9元,对应当年的每股净资产6.04元=15%,2014年每股收益1.66元,对应2014年每股净资产7.31 元=22.7%,2015年预计每股收益1.5元,对应2015年末每股净资产(除权后)4.64元=32.3%,现在,经营管理层又在开始为2017年 盈利水平操心进行项目并购,未来几个月还会有很多并购项目公告出来,我这绝对没有任何小道消息来源,全部是年报、季报、公司对投资者问答等公开信息中信手 拈来;这样印钞机一样的企业,有几家?
2、内生性盈利现金的巨额积累是它最大的亮点,特别是当前实体经济投资不断萎缩时期更是没有之一。我们通过从小被学校老师的教育知道:资本主义社会大资本寡头是在金融危机的通胀与通缩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剪别人羊毛”飞来的横财而发达。要记住,今天实体经济的艰难状况读读总理的喊话就知道有多严重。浙江龙盛、闰土股份在这样的经济逆势周期能够完全凭借自身经营内生性盈利增长,积累最宝贵的现金资源,且是巨额盈利的现金积累不是老鼠尾巴,这更是凤毛麟角,这极大的奠定了企业良性优势扩张的 极好基础。这个时候的市盈率更是应该被通用市盈率标准上再高估一倍、二倍也毫不过分,至于有没有基金、大资金进入、有没有庄家,你管这些干什么?一切都会 有的。财务数字分析是静态而冷静,这是理性的一面;同时也需要把马儿放在全市场范围横向竞跑比较,这才能得出公允的市场评判。很多企业内部人永远不敢买自 己公司的股票,例如中国平安很多内部人问来问去,就是因为他身在企业内部,一方面享有更多的信息资源,看到很多自家企业的缺点,同时,由于他不知道也没有 那个能力把自己的企业放在全市场比较,所以才有那么多搞笑的投资段子。
3、为什么我们总是与大牛股擦肩而过,只是曾经拥有而没有分享它给我们讲带 来的财富机会?这个问题,我以前的帖子有大量苦口婆心的讲述。更重要的是:你太聪明。看看《阿甘正传》,就知道成功就是把最复杂的的问题简单化。很多人对 我讲述浙江龙盛、闰土股份抱有怨言——认为会影响主力的操作与股价的成长。呵呵,说明你距离投资的门槛还很远,更不用说入门。我们先不说是否有私心,其实 就算我也有私心照样不能左右盘面。是因为股价的变化都需要时空的转换,图形的变异与成长,都需要每日一根根K线去描述,企业的前景需要一天一天的去实现。 再加上你主观的认为:你总会以你买入的那天开始计算时间煎熬与收益对比,而不是从大图形总体去观察它的涨速其实有多快。当然就是现在、未来会走得更快。因 为管理层的所作所为使我们对未来3年的经营结果越发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你要理会“大资金进出、股价的上涨下跌”干什么呢?永太科技牛不牛?除权后还 不是连跌3天?见下图:

复权看是这样的:见下图

13个交易日后是这样的:见下图

13个交易日后复权图是这样的。见下图

坚决说明:我没有任何举例是说浙江龙盛会是这样走势,是说明只要基本面放心,我们就坚定的相信:浙江龙盛最起码会完成这样的高度。差别仅仅是时间多一些而已。至于闰土,呵呵,只会更强更高,因为盘子小太多。
基本面分析,做基本面投资派就要有英雄情结,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不然万事皆空!
4、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更使我坚定认为“龙土”进入优秀发展快车道。因为龙的掌门人目前的经营管理能力、耐心、节奏都是那么的稳健而又有力量,外延式发展谨慎 而又精明,并购项目的挑选、进退时机的把握不急不躁、财务杠杆的收敛与适度的激进,丝毫看不出自我膨胀的迹象。并且是真本事考入复旦大学本科开始系统专业 学习的科班出生。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人性的自我控制,都是赚钱的好坯子。

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基本面分析?
朱元璋,从一个叫花 子到皇帝,是历史上最牛逼的一个屌丝逆袭案列。不用说,他定有极端的过人之处。不然,也不会凭初始的一滴滴小资本完成大事业。这个逆袭的过程我们现在不关 心。关心的是为什么他在已经夺取大半江山、手下猛将如云、战士都是身经百战的虎狼之师时,反而不允许常遇春、徐达、 蓝玉再像以往哪样长途奔袭打巧仗、打4两拨千斤的艺术仗?而是数十倍于敌的大军压境、兵力平面推进、围困之后聚而歼之?用曾国藩的话讲:扎硬寨、打硬仗。 是因为既然胜券在握,为什么要冒险?不就是时间延后一点点么?
就如同一个富豪在街头被泼皮纠缠,富豪难道会傻到与泼皮以命相博?双方的身家成本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
我 们学习基本面并直指核心,就是扎硬寨(扎实的基本分析)、打巧仗(适当的价格介入)。如果收益率还是不能令其中的一些人满意,他的想法对不对呢?当然对 啦:谁无进取之心?谁无荣耀之梦?那么,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兼修技术面。我对马大哥群说过:1、做基本面派,就要有英雄情结,一旦结论无误,就义无反 顾。2、做技术派,就要客观,不能被主观意识所左右,要有匠人精神,比基本面付出100倍以上的精力与经历,终成大器。3、假设一个好的基本面派值1万月 薪一个好的技术派也值1万月薪的话,那么一个人同时具备好的基本分析广泛的知识结构,又是技术派高手,月薪就值10万。。无非就是先把顺序调整好:先扎实 基本面基础,抢夺第一桶金,随着水平的提高,再慢慢增加投资前滚翻的难度。
我这样说,您反对吗?



loweyouagq@炒的是心:心大,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借款算不算资本收起
回复@loweyouagq: 从经营角度上来讲,本质上就是。但是,在财务概念上就是负债。只是对资产总额双向扩大:资产总额、资金来源总额。例如很多专业用语:美国又在扩大资产表, 就是QE放货币,例如今天的中国央行就在干这件事。总理不是又在逼地方政府投资开工吗?不开工就收回之前的预算(大家去看新闻)。也有很多文章说:美国未 来几年会缩减资产表。意思就是紧缩货币投放,导致资产总额和资金来源中的负债双向同时缩减。打个比方。你有现金100元,等于你的个人资产表就是:资产 100元=资本金100元,你看,你的资产表永远是对等的。你跟人借了100元,那么你的资产负债表就变成:资产200元=资本金100元+负债100 元,还是相等的,但是,你的资产总额就扩大了一倍。你再盈利100元,就变成资产300元=资本金200元+负债100元。这个就是资产扩大过程(当然宏 观经济实际复杂得无法准确计算)。接着你还了人家100元,你的资产负债表就变成:资产200元=资本200元。这个时候,你就做不了300元的生意了。 号称美元未来会升值的经济学家文章,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不再QE多发货币,美元的负债减少,含金量提高,所以,美元升值,但同时流通的美元货币就会减少, 也会导致通缩而减缓经济发展。由此,我们也会明白一个道理:美联储要缩减资产负债表的前提是:经济与就业很好,企业资金利用率提高,货币流动速率更加提 高。没有这个前提,政治家们是不敢这样去做的。
通过这个浅显解释,人们就可以通过很感性的对身边经济现象的感受,也能预知货币走向的方向而不会脑袋长在别人肩膀上。例如,你们观察我国政府、高官逼迫地方政府投资的方式,就知道未来的货币方向是宽松而不是紧缩。那么唯一的风险就是:宽松的速度赶不上资金沉淀的速度。
为了回答你一个简单的问题,我需要些20分钟。呵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121

政改前的另类套利攻略:玩的是心跳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735

作者:@Tung


政改落地之前,港股暂时死水一潭。百无聊赖之际,我也不妨给自己找点乐子,咱们就来谈谈如何用牛熊证来套利的正确姿势吧。关于这次政改我已经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对冲的,一篇是关于仓位控制的实操。今天则是兑现承诺,送上一篇套利的,谈谈怎么利用这次政改事件,依赖香港特有的牛熊证来进行交易获利。

本文完全基于衍生品交易来投机获利,对衍生品证不熟的朋友,为了您的财富,请不要尝试操作,纯粹当小说看看就好了。特此提醒!本文也不会对牛熊证的基本知识做任何介绍和说明,有兴趣的可以随便找本教科书看看,非常抱歉。




为何选牛熊证套利?


其一,这个比较适合我这样的小散。一个股票账户搞定,不需要开保证金账户,不用为追加保证金而感到烦恼。其二,牛熊证的溢价特别小,流动性好,涨跌一般能紧贴标的。这个是根本原因,因为如果这个策略失败,很大程度最后的亏损就是由牛熊证的溢价,交易成本这两个因素决定的。其三,恒指能找到大量的牛熊证,为这个策略的配对提供可能性。




如何利用牛熊证套利?




其实这个策略算是一个伪套利。一般的期权套利是买入一个期权,然后卖出一个期权。而这个套利策略是同时买入一个牛证和熊证,利用牛熊证亏损有限而收益无穷的特性来获利。因为存在政改这个事件冲击的影响,所以在出结果的时候,恒指极有可能出现大幅跳空暴涨或者暴跌。假如恒指暴涨,那么熊证瞬间打靶,亏得渣都不剩,但与此同时,牛证可能赚取几倍的收益,在弥补了熊证的亏损之后还能获得不错的利润。同理,恒指暴跌的话,牛证亏损而熊证获利。




为了更好的说明,我在今天收盘之后就找了这样一对牛熊证,全当举例,切勿跟进!因为此策略只适合在政改出结果之前执行,不然还没等到结果出来,配对的牛熊证就可能打靶回收了。







牛 证的换股比例是10000,熊证的换股比例是12000,考虑的计算方便,假设牛证买入50000股,熊证买入60000股。对应今天恒指26861点, 以及两个牛熊证的收盘价,可以得出在恒指26861的时候,配对买入这对牛熊证的总成本是7420,其中熊证是4920,牛证是2500,下表红色一行。





假设恒指涨跌各1%的情况。就会发现都是亏损230块,亏损比例是3.1%。这个亏损就是由于熊证0.4%的溢价产生的,这就是为什么选择牛熊证的原因,认购或者认沽权证,很多的溢价都是5-10%,根本就不能玩这个策略。理论来说如果这对牛熊证没有折溢价的存在,那么恒指在这个特定区间波动,理论是没有盈亏的!(不考虑交易成本和交易的冲击成本的前提下)假设恒指涨跌各2%的情况。和上面的情况一样,还是230的亏损,说明恒指在2%这个区间内波动,这个策略都是无效的。假设恒指涨跌各3%的情况。现在就比较有趣了!应为当恒指的波动达到了3%,牛熊证就会打靶了,其中有一个已经亏损成了0,亏损不可能再扩大了。而另外一边则获取了巨大的收益,甚至在覆盖了亏损部分之后还有盈余。图中黄色部分清晰可见,在恒指跌幅达到3%的时候,这个策略盈利994,收益率有13.4%。假设恒指涨跌各5%的情况假设一个相对极端一点的情况,万一真的出现了呢?那么不管恒指是涨还是跌,都能获得惊人的收益。上 面的情景分析是基于行权比例一致来计算的,如果咱们再微调一下,两个都买入相同的数量会是什么结果呢?对应今天恒指26861点,以及两个牛熊证的收盘 价,两个各买入50000股。配对买入这对牛熊证的总成本是6600,其中熊证是4100,牛证是2500,下表红色一行。



结果清晰见上表,恒指在跌2%左右,这个策略是亏损的,其余的时候都是盈利状态。




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1.衍生品风险极高,小量玩玩即可,切不可太认真。上面的计算也都是基于理论值,市场中的真实交易情况可能会和理论有巨大差异,可以让人赔的血本无归。2.该策略不能提前布局,只能在事件出结果前进场。所以目测16号收盘前(17号政改提交),或者18号收盘前(19号政改出结果)是不错的时点。3.事件之后,就速度平仓吧,这个策略不能等,就是看开盘跳空的涨跌幅,时间是最大的敌人,因为牛熊证有回收机制。4.尽量找一对离回收价,行权价都特别近的牛熊证来配对,因为杠杆足够大!还是那句话,就是看事件落地之后的开盘价!5.尽量找一对折价的牛熊证来配对,就像前文说的,在特定区间内,最大的理论亏损取决于溢价。



最后祝喜欢交易的朋友,玩耍愉快!

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的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并经过合理推断。作者未持有上述证券,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格隆汇声明:文章系格隆汇会员个人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场和看法,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509

投资唯一重要的是——确定性 糊糊糯糯

http://xueqiu.com/5053613364/48358913

我是一颗入市8年的中韭菜。8年来心路历程坎坷。闲来无事,和大家聊聊我的体会。不到之处,请大家指正。

“高抛低吸,波段操作”,是我们在股评家嘴里听到的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这 是一句永远正确的废话。之所以正确,因为任何人想要从股市中赚钱,无论他是价投还是趋投,无论他是超长线还是超短线,都必须这样做才能成功赚到钱。之所以 废话,一是简单到不必说,二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难?因为我们不确定将来我们的卖出时间点(注意这个卖出时间点并不一定完全能由我们主观控制)对 应的价位是否高于我们现在买入时间点对应的价位。

——投资唯一重要的是确定性

有一天,夫人和我说,她的同事们整天杀进杀出,忙得不亦乐乎。我拿出计算器简单算了一个数字给她看:假如一个人可以确定抓住任何一支股票哪怕每天1%的涨幅,如果按一年260个交易日计算,他的资产增至1.01的260次方,约13倍。如果他投资30年。。。。。
这里有两个关键,一是复利的威力,让资产呈几何级数增长,二是恒久的确定性。
如果有这样的确定性,那么满仓+满杠杆甚至卖房借高利贷炒股都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当然,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人。虽然复利是自然法则恒久不变,但是没有人有这样的确定性。

股 市上历来有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之争。在我看来,二者并非势如水火。大家都是在追求同一个东西——投资的确定性。价值投资者以所有已知的信息和对未来的估计 为基础,估算企业的内在价值,以较大幅度的打折价买入,并耐心持有,等待价格回归或超出价值后退出。趋势投资者高度关注消息面、大盘、板块、K线走势和交 易量的配合,在趋势之初介入,在趋势末端撤离。二者都认为自己的方法有很高的确定性,最终都是为了实现“高抛低吸,波段操作”。从这个角度讲,价值投资不 一定就是长线,只要达到目标,价值投资的波段也可以很短。趋势投资也不一定就是短线,只要趋势不变,趋势投资的波段也可以很长。

有人羡慕神创板的涨幅。但是羡慕大可不必。首先,你事先选不到。其次,你选到也不敢重仓,不重仓翻5倍也意义不大。第三,涨了你拿不住,跌了你也拿不住,跌了再涨回去你更拿不住,一定要跑(相信很多朋友对这个“拿不住”深有体会)。原因就一个——你心里对它没有确定性。

如果你有确定性,股市就是提款机。久赌必赢。
如果你没有确定性,股市就是绞肉机。久赌必输。

——是什么在影响确定性

确 定性如此重要,我们苦苦追寻而常常不可得。这里的因素很多。首当其冲的,由历史推断未来是有缺陷的。无论价值投资还是趋势投资,都参考了相当多的历史信 息。这些信息包含在了财报中,K线中,交易量中。。。。但是历史信息并不能准确预测未来,无论是业绩走势还是股价走势,都不能。其次,我们的主观性是有缺 陷的。我们个人并不能完整的搜集和使用所有的历史信息。不能客观的分析这些历史信息。还有,我们的世界充满随机性事件。随机性事件的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 性。但是必然性的体现依赖于大量、多次和长时间跨度。各种各样的随机事件,可能只是证监会主席走路摔了一跤,或者明天习大大穿了一件帅帅衣服,或者美国德 州发生了龙卷风,都可能以某种意想不到的路径和放大效应影响人们买卖股票的决策,从而影响股价。当我们高频交易的时候,偶然性难以在短期内被对冲掉,必然 性就被偶然性雪藏了。

不靠谱的、残缺的历史信息,加上我们主观片面的分析,再到由历史信息推断未来的天然逻辑缺陷,配合上层出不穷的随机性事件和我们的高频交易,我们在股市上的确定性就可想而知的脆弱了。

——我们如何提高确定性

在承认和接受股市充满不确定性的前提下,我们怎么提高投资的确定性并长久赚钱呢?

股市中有两个永久不变的东西:1. 股票代表对公司的所有权。时间跨度足够的话,股票的价格最终要反映公司的价值。2. 人性总是不断地集体贪婪与恐惧。贪婪与恐惧的羊群效应一旦确立,趋势短期不会改变。

这两个永久不变的东西,就是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的依据,也是我们提高投资确定性的基石。

价 值投资告诉我们,要打折买入赚钱机器后耐心持有。“打折”利用了人们恐惧的羊群效应,预留出了未来糟糕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股价进一步下跌的空间。“赚钱机 器”之所以是赚钱机器,一般都是有垄断性的产品、完美的用户体验、卓越的品牌、高效的管理,或者兼而有之,那么它继续大量赚钱的确定性就很高。最后,“耐 心持有”,是给时间让必然性从偶然性中浮现出来。

趋势投资告诉我们,不要逆趋势而动,要顺势而为。水涨船高,水落船低。大盘的牛熊,都是 来了以后甚至快走了我们才知道,但是这就够了。顺势而为就是,人人死心,交投清淡时我们高度关注。人人犹豫,涨涨跌跌时我们漠不关心。人人关注,价量飞升 时我们高度紧张。顺势而为不是跟大家一样操作,而是借助趋势完成我们自己的操作,借助趋势增加我们的确定性。

下面几个具体做法,可以提高我们投资的确定性:

只 用闲钱。所谓闲钱,就是未来3到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你看不到会动用的钱。符合这个原则的钱就是闲钱。如果收入稳定,支出有限,有车有房,保险教育医疗养老 皆有保障,那么可以定义为闲钱的比重可能就很高。由于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我们不能确定我们的卖出时点。只用闲钱,可以保证我们不在急需要用钱的时候被动 决定我们的卖出时点。闲钱可以让我们更加从容,更加坦然面对各种意外。这是彼得林奇反复教育我们的一个原则。

不加杠杆不借钱。杠杆会放大不确定性,却不会放大确定性。更大的不确定性可能使我们获得额外的收益,也可能获得额外的损失。杠杆是确定性天然的敌人。我们要珍惜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确定性,就要远离杠杆。

不 做空。既然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的原理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看多的确定性,当然也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些看空的确定性。但是我们永远不要做空。做空有两大天然风 险。一是与公司存活的本质相逆,公司存活天生就是要盈利,做空是反生命的。二是人性的贪婪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做空有很大爆仓的风险。做多的最大风险是有 下限的,就是损失全部本金。做空的风险理论上是无上限的。不做空不代表不可以看空。确定了大级别大跨度的看空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出来休息。小级别小跨度的 空,我认为是没有确定性可以看到的。

不做短线频繁交易。短线频繁交易有三个害处:白交很多手续费,增加了交易成本。其次,短线频繁交易没 有足够的时间跨度熨平偶然性,使得必然性体现不出来,确定性也就没有了。偶然性是360度的,它们往股价涨跌方向投影,形成合力。海量的偶然性会在这根轴 上对冲,必然性就浮现出来。没有海量的话,我们就只有偶然性。能做T+0的空头和能做T+1的多头其实是一个性质,都是认为有超短线的确定性。我从来不觉 得自己有能避开回调甚至深调的确定性,所以从来不去考虑再去吃这一部分。T飞了自己的筹码就因小失大了。第三,也是最要紧的,频繁短线交易迷失浮躁人的内 心,让人只见树木甚至树叶不见森林。当我们欢天喜地或者惊慌失措时做出的决策,很难说会是理性的和正确的。我曾经经常去夏威夷的恐龙湾浮潜。恐龙湾是一个 被陆地三面环抱的非常平静的海湾。水深也就1到2米,波澜不惊。但是有一次当我游到离岸大约50米远的地方,那里的波浪却显力量如此巨大。我被波浪推到礁 石上,两个膝盖都擦破了好几处,鲜血横流。我根本无法控制我的身体,非常恐慌,觉得要死在那里了。可是当我好不容易回到岸边,站起身来看,却只看到一片平 静的水面。同样的,当我们为一天的暴涨暴跌心惊胆战的时候,站高一点,看远一点,滚滚波涛就变成了小小涟漪。

做好长期持股的准备。巴菲特 说不想持有一个股十年,就不要持有它十分钟。巴老的意思当然不是说你必须要持有它十年,甚至也不是说你必须要长期持股,而是说你要做好长期持股的准备。兵 无常势,水无常形。如果价值投资的目标在几天之内就实现或者超预期实现,该跑一定就跑。只是这种情况极其少见罢了。大部分情况下,价值回归或者泡沫化,都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长达一年到数年。这个过程,需要耐得住寂寞。

顺势而为。在牛市中赚大钱的都是在熊市就满仓的人。大多数人的习惯却 是在牛市逐步确立的过程中逐步加仓至满仓,成为倒金字塔式投入。最终大量资金加在高岗上。这不是顺势而为,是逆势而为。牛市是用来卖股的,不是用来买股 的。牛市是额外的奖赏,却不是投资所必需。牛市一定会来,熊市也一定会来。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集中与分散的选择。如果你有集中的确定 性,把鸡蛋放一个篮子,也就是全仓、重仓,看好它。如果你有分散的确定性,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看好它们。我习惯前者,2008年底三聚氰胺后满仓持有伊 利,一动不动至2014年初,全部换仓满仓到五粮液一动不动至今。也许我会错过很多“机会”,但是我抓住了我能抓住的确定性,暂时看到了20多倍的收益, 也避开了更多可能的风险。分散是对抗不确定性的一种办法,但是集中也是。所以集中与分散只是形式,只要自己觉得踏实,舒服就好。

自己深思 熟虑后再下注,知进才知退。很多朋友有这种感受,别人推荐一个什么股自己没怎么想就买入了。但是拿不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跑。“未知生,焉知死?”这种 情况下我们对这个股票的确定性,仅仅来自于我们对推荐人的信心。而这种信心,经常是极其脆弱的。别人推荐的股票也好,自己偶然发现的股票也好,都可以纳入 观察范围。但是一定是自己深思熟虑后再下注。知何以进,方知何时退。

只下你有确定性的注。如果一个公司是干什么的,它的市场是哪里,它的 优势劣势是什么,它的产品怎么样,它的技术怎么样,它的用户体验怎么样,它的同行怎么样,它的成本怎么样,它的经营管理者怎么样,他的股东怎么样等等问题 都不清楚,确定性无从谈起。知道肯定比不知道,确定性更高。这就是能力圈。

在股市中赚钱赚四道。第一道是利用人性恐惧,赚公司估值恢复的 钱。第二道是利用股票代表公司的所有权,赚公司盈利增长的钱。第三道是利用人性的贪婪,赚公司讲故事吹泡泡估值泡沫的钱。第四道蕴藏在前三道之中,是顺应 趋势,赚市场水位上升的钱。如果这四道钱在我们每一次下注的时候,都一一认真考虑到,考虑清楚将是我们吃别人这四道钱,还是我们的下注变成这四道钱中的一 道被别人吃掉?如果我们对吃这四道钱都有很高的确定性了,那么我们这次下注会赚钱是非常大概率事件。至于四道钱赚下来会达到多少幅度,那就不是我们能预知 的了。我们只需要在持有过程中时不时检视当初的买入理由和当前的持股理由还在不在。收益率与本金额度不应该有相关性,除非我们的本金额度已经到了足以影响 股价的程度。对待1万元和1000万元的本金,审慎程度和操作程序应是完全一样的。

止损与止盈。止损有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刚刚 换仓新下注一支股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本金包括了过往的盈利,此时不应该把历史盈利仅仅视为浮盈,而应视为本金的一部分。对本金,我会止损。本金止损代表认 错,代表检视发现买入理由错误,代表本次投资失败。另一种情况,是已经上涨取得浮盈后的下跌甚至深跌。只要我下注时的买入理由还在,对浮盈下跌,我是不止 损的,因为这不叫损。关于止盈,在检视当初的买入理由已经实现了,而且没有新的理由出现的时候,特别是上面的四道钱吃了三道半以上的时候,可以考虑止盈。 否则,不止盈。股票已经涨了多少倍从来不是卖出的理由。因为股票并不知道我持有它。

减少下注次数。一辈子下注不超过十次足矣。有很多人一 周下注的次数都不只十次。很多人认为卖出那一刻决定成败,或者买入卖出共同决定成败。我一直以为,下注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成败。下注是高风险的事情。高 风险的事情,做的次数越少越好。如果能不打仗,就别打仗。如果必须打仗,就要狠狠地打赢。即使只是翻1倍的机会,2的10次方也是1024倍,哪怕只有几 万元的本金,也足以财务自由了。可是,有多少人看不上那确定性的翻倍的机会(如去年的白酒,银行),去追逐那不确定的翻10倍的机会,去每天精神高度紧张 的做波段T+0,试图避开每一个回调的浪花.....

巴老的“不要亏钱”四个字里面,包含了千言万语。以上这些方法,都在做同一件事:提高每一次下注都不亏钱的确定性,尽量避开坏的不确定性,为难以避开和意料不到的坏的不确定性预留准备。

股市充满不确定性,提高我们的确定性才能久赌必赢。股票的本质和人性的本质在股市中亘古不变,是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的依据,也是我们提高投资确定性的基石。

每赌必赢+复利法则=久赌必赢。

祝大家每赌必赢,久赌必赢。

糊糊糯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969

中概股紅灰榜:上半年表現最極端的是誰?它們會退市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702/150123.html

黑馬說:想當年,中國公司,特別是互聯網公司,以登陸美國股市為榮,但如今卻迎來中概股的“退市潮”。這也讓中概股的回歸成為業界關註的焦點。

我們盤點了一下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中概股里互聯網公司的市場表現,特別是漲幅前十名和跌幅前十名。它們退市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沒準通過盤點可以窺探出一二。
 
文 | i黑馬  邸曉偉、楊博丞
編輯 | 王冀


\近期,完美世界、久邦數碼、易居、人人、世紀互聯、奇虎360、陌陌等19家中概股宣布擬私有化或接到私有化要約。
 
其中,遊戲公司是私有化的重災區。截至目前,除了網易和暢遊之外,中概股里的遊戲公司基本都已經提出私有化,包括老牌遊戲商盛大遊戲、巨人網絡、完美世界和第九城市。有分析人士指出,刺激遊戲公司回歸的主要因素是這些公司比較邊緣化,在美國市場融資能力不強,也不被美國投資人看好。
 
其他中概股回歸的原因也大同小異,大體都是因為在美股市值偏低,同時又面臨嚴格監管,得不償失。對這些公司而言,除非需要拓展海外業務和品牌,否則滯留美股的意義已經不大。
 
那麽,中概股的這波回歸潮,後續將如何演化?
 
尚勢資本CEO程楊認為,總體來看,那些本身已經是世界級的中國公司回歸A股可能性不大,將會繼續留在美股。“中概股有許多公司的質量不錯,它們的回歸對提升A股的總體素質是利好,很多中概股處於高科技新興領域,與中國經濟轉型合拍,而在微觀層面,中概股的表現也十分搶眼。”程楊說。
 
程楊表示,雖然中概股回歸利好A股,但是其回歸需要時間,相關準備工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中時間成本、資金成本、法律風險等都是企業所要面對的難題。現在擔憂的是,等到大部分中概股回歸的時候,A股市場是否還會像現在這麽火爆?另外,目前A股調整或許也會動搖一些企業回歸的決心。
 
實際上,中概股私有化和拆除VIE的時間也很漫長。在解紅籌、拆VIE這個過程里,並不是把協議終止這麽簡單,而是需要把資產重新歸置到一個未來準備在國內上市的實體里面。一些大的上市公司,旗下甚至有幾十家紅籌VIE公司,那就要把幾十家的VIE公司拆掉再整合到一個公司里面,需要跟工商、稅務、外管有一系列對接。
 
另外還有一個複雜點:在解除VIE的過程當中,當初投資的美元基金,有些願意回來,有些不願意回來。即使願意回來,人民幣基金接盤美元基金,這兩個基金之間怎樣作價?這些錯綜複雜的關系都需要處理。
 
無論如何,想必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還會有一批中概股毅然踏上回歸之路。而目前的187家中概股公司,它們近期在美股的表現究竟怎樣?誰是表現最牛的中概股?誰又可能在跌跌不休中宣布退市?
 
我們盤點了一下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中概股里互聯網公司的市場表現,特別是漲幅前十名和跌幅前十名。我們發現,整體而言,這些互聯網中概股近半年的市場表現其實不像想象的那麽差。其中,漲幅居前的獵豹和一嗨租車的漲幅甚至超過了100%,而跌幅最大的公司不過只有20%左右的跌幅。
 
具體而言,漲幅前十中,只有世紀佳緣宣布私有化。而跌幅前十中,也只有樂逗遊戲、久邦數碼宣布私有化。看來,股價漲跌幅度不是決定這些中概股回歸的決定性因素,許多中概股突然宣布私有化,比如剛上市不久的陌陌,甚至也讓國外投資者感到詫異。它們的這些異動,還是更多與追求A股的高估值有關。
 
不過,世事無常,漲跌幅榜里的這些中概股,沒準哪天也會突然宣布私有化。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沒準通過盤點它們的市場表現,可以窺探出一二。


2015上半年中概股漲幅前十名(互聯網公司)


\NO.1獵豹
漲幅:118.78%

獵豹可以說是在中概股中比較有名氣的,為何能領漲?第一,獵豹移動背靠“騰訊系”;第二,唯快不破,它取得了移動互聯網領域罕見的爆發性增長,月度活躍用戶數2.23億;第三,產品艦隊,在海外,獵豹移動已經是僅次於Facebook和WhatsApp的頂級應用開發商;第四,商業閉環,獵豹移動的網絡推廣業務(在線營銷+廣告),主要基於其雲計算數據分析引擎和移動廣告網絡。
 
NO.2一嗨租車
漲幅:114.71%

2014年11月18日,一嗨租車登陸紐交所,但當他就跌破了12美元的發行價。目前,一嗨租車股價強勢複蘇,這主要得益於國內近期小汽車限購城市繼續擴大的利好消息。
 
NO.3迅雷
漲幅:92.47%

目前,迅雷正從PC市場全力向移動互聯網領域推進。同時,在資金、技術和人力上進一步向雲服務平臺發展,甚至不惜犧牲廣告業務利潤,以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雲加速服務體驗。而在市場運作方面,迅雷與小米、金山軟件陸續展開合作,並形成了緊密合作關系,這對其在資本市場有著明顯的利好作用。
 
NO.4 58同城
漲幅:74.25%

58同城之所以能夠漲幅靠前得益於其收購趕集網,雙方合並之後成為中國最大的分類信息平臺。但商戶發布虛假信息是58同城的頑疾,如果得不到有效整治,其未來的用戶滿意度必然下降。
 
NO.5 聚美優品
漲幅:72.91%

聚美優品上市時,其創始人陳歐表示,將把大多數化妝品銷售轉向商品銷售,這種戰略轉型可以讓其加強對供應鏈的控制。目前看來,美國投資者對其的表現還比較認可。
 
NO.6 500彩票網
漲幅:62.94%

互聯網彩票是個特殊的行業,雖然500彩票網上半年收入增長,股價表現也不錯,但還是由於複雜的稅務狀態,而在美國遭遇了集體訴訟。公司未來被做空的風險仍然存在。
 
NO.7 攜程
漲幅:62.53%

雖然面臨眾多挑戰者,但攜程目前仍然是中國在線商旅票務市場的老大。美國投資機構也比較看好攜程,它們認為,雖然要精確判斷該公司的利潤率何時上漲非常困難,但攜程成功擴大了市場份額,未來的利潤率將會增加。
 
NO.8 優酷土豆
漲幅:60.08%

優酷土豆正在協同阿里巴巴和小米,搭建多屏文娛生態系統。外資投行普遍認為,優酷土豆在中國視頻市場具有領導地位,其營收增長速度有望繼續提升。
 
NO.9 途牛
漲幅:58.33%

對比其他OTA(在線旅遊平臺),途牛希望向“藍海”的尾貨旅遊產品領域發力。上市後,途牛正在探索庫存清貨銷售模式,以低價尾貨吸引消費者光顧,最牛的產品平均不到一秒就售出一個席位。
 
NO.10 世紀佳緣
漲幅:57.26%

今年3月3日,世紀佳緣收到來自宏利基金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書。而不久前的2月20日,世紀佳緣剛剛宣布用戶註冊突破1.4億。世紀佳緣CEO吳琳光表示,世紀佳緣將把目光轉向移動端,尤其是年輕用戶,提高用戶留存率和黏性。
 

2015上半年中概股跌幅前十名(互聯網公司)
 
\ 
NO.1 樂逗遊戲
跌幅:24.77%

6月15日,樂逗遊戲爆出私有化消息。實際上,中概股遊戲公司在美股市場普遍面臨價值低估的尷尬。遊戲公司也成為中概股私有化的急先鋒。
 
NO.2 易車
跌幅:21.66%

近日易車股票慘跌。有分析指出,易車的O2O轉型面臨諸多挑戰,成本控制和用戶體驗都需要持續改進,而其與老對手汽車之家的纏鬥還將繼續,這也使得其未來的市場表現不會太好。
 
NO.3 蘭亭集勢
跌幅:18.28%

蘭亭集勢屬於跨境電商行業,雖然蘭亭集勢的訂單總量和用戶數量有所增長,但是連續虧損七個季度,由於不適應市場的經營環境,蘭亭集勢的虧損額度逐年增長,無論是公司內部還是投資者,都開始對蘭亭集勢失去信心。
 
NO.4 阿里巴巴
跌幅:18.05%

阿里股價達到120美元之後,就一直處於下跌的過程。除了財報不及預期的影響,還受到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打壓和美國律師的圍剿。幾年前,美國沽空機構瘋狂做空中概股,導致有的中概股不得不退出資本市場,這種風險至今仍然存在。
 
NO.5 樂居
跌幅:14.85%

中國二手房市場在今年面臨一系列挑戰,並對二手房掛牌業務的收入產生了負面影響,導致樂居上半年收入增長緩慢,預計未來這種局面仍將持續。
 
NO.6 窩窩團
跌幅:10.65%

窩窩團是一家饑不擇食,楞沖到納斯達克的公司,其業務模式也不具有太多創新性,反而可能因為自身的問題而影響到其他中概股。
 
NO.7 百度
跌幅:7.01%

百度是目前中概股第一高價股,股價超過200美元。不過,百度核心產品移動搜索,正在頻頻遭到競爭對手的挑戰。而日前百度宣布未來三年要拿出200億元做O2O業務,顯示了其轉型的急迫性。
 
NO.8 久邦數碼
跌幅:5.01%

公司的營收方式已經開始影響用戶體驗,股價大幅滑落,還有機構目標對準了公司的運營與財務狀況,以及公司高管是否有違反美國證券法的行為。
 
NO.9 前程無憂
跌幅:3.01%

前程無憂是一家老牌招聘網站,雖然在市場上具有較高知名度,但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面臨被細分領域的新對手解構、顛覆的危險。
 
NO.10 麥考林
跌幅:2.41%

雖然麥考林跌幅不大,但其市值不足5000萬美元。作為電商,上市近五年,混到這份兒上也太慘了。高成本壓力下,麥考林境況自然不會太好,而電子商務方面,麥考林也沒有展現出成效,多元化經營反而拖累了其業務增長。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邸曉偉、楊博丞,編輯王冀,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黑馬說:我是一道自媒體平臺的CEO。我的任務是搭建一個系統,利用互聯網技術協助自媒體人在內容、發行和廣告上實現發展,從而成長為真正的媒體。在經過了長達10多年的傳統媒體生涯之後,我滑身進入註定要埋葬傳統媒體的領域之中。

文 | 資深媒體人  連清川
編輯 | 王冀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倍覺落寞與感傷,離棄與背叛。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我和以前一個戰壕里的媒體朋友們,爆發了幾次大規模的“戰爭”:關於傳統媒體與自媒體的光榮與夢想,傲慢與偏見。
 
不要誤會,以為我的朋友們是老古董,是阻擋新媒體或自媒體新人類艦隊向未來航行的邪惡勢力,也不要以為他們不懂社交媒體,不知道自由與表達權利的公共利益。恰恰相反,他們窮盡一生,恰恰是呼喚一個更加透明、公開和平等的世界的出現。他們的疑問具有不可質疑的正當性:當一群沒有經過嚴格思維訓練、專業訓練和倫理訓練的公民,以媒體的形態向人們發聲的時候,這個世界將走向何處?
 
我覺得這種發問具有前瞻性的原因,恰恰是從博客到微博到微信公號的自媒體時代中,缺乏嚴格思維、專業和倫理訓練的公眾聲音,真正地形成了眾聲喧嘩的噪聲時代。人們在龐大的信息之中並非得到了更好的信息服務。實際上,信息服務的提供增加了,信息服務的質量卻下降了。或者說,這是真的嗎?
 
在傳統媒體時代,從黨報到市場化報紙,從時政刊物到時尚刊物,從上星衛視到本地頻道,無一不得遵守基本的從業規範。盡管期間發生了無數起對於新聞和媒體原則的粗暴踐踏事件,但是整個媒體領域的專業化和職業化,已經逐漸成為行業共識。可惜找到共識不久,傳統媒體就發生了斷崖式下滑,新媒體風行,自媒體當道。
 
缺乏了專業的聲音,缺乏了嚴謹思維的聲音,缺乏了歷經管束的信息生產,自編、自采、自寫、自審的自媒體,能夠擔當這個時代的信息提供商嗎?他們有資格嗎?而他們又將如何形塑我們時代的話語圖景?
 
我在傳統媒體任職時,曾有一個永不褪色的粉紅夢想。我一直期望能通過自己所做的報道、所寫的評論,去改變人們對於事物的看法。我一直堅定地相信,媒體是社會的守衛者,至少是真相的捍衛者,是公共利益的看門狗。興許我是僭越了,也沒有掂量自己的分量。但我終於明白了一件事情:我們所捍衛的,永遠是部分的真相;我們所陳述的,永遠是部分的真理。媒體的光榮與夢想最終其實是知識名利場的自我期許,而對於真相和真理的執著,多數又來自於自我的傲慢與偏見。
 
再次提醒,不要誤會,我並不是意圖否認真相與真理、公共利益與自由思維的守護與捍衛。而是:誰?
 
美國20世紀初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溫德爾·霍爾姆斯曾經寫下一段著名的判詞:“檢驗真理的最好標準就是,一種思想能夠通過競爭最終獲得人們的認可,並且這種真理才是人們願望得以安全實現的惟一保障。”這段繞口令的意思是:沒有一個人、一個組織(其中包括了媒體人和媒體),可以豁免它所認定的真理和真相通過市場競爭來獲得人們認同的權力。而專業訓練這件事情,只不過是在這個競爭中所獲得的競爭優勢而已——它並沒有一種天賦的自然權力給予對真理和真相的終審權。
 
我曾有的那個夢想就是以為擁有了豁免權和終審權,以至於我能夠抱持這樣的信念去教育和啟蒙我的受眾,讓他們相信真相和真理的惟一性。可惜新媒體和自媒體的崛起恰恰憑空搭建起了一個不許特權的市場:您請,這里是競爭。
 
我從來沒有天真地以為真相和真理會真的跟著自媒體從天而降,但是它的確提供了一場自由辯論賽:當眾聲喧嘩沸反盈天的時候,終極投票會使一切水落石出。其實與任何一個時代一樣:時間將讓思維、專業和倫理沈澱,而真正崩塌的,不過是無需競爭的天賦權力。
 
我給我的平臺寫了一句廣告語:每個聲音都有價值(Every Voice Values)。它指的是,每個聲音都有表達的價值、權利的價值和商業的價值。而價值,恰恰是惟有通過競爭才能得以實現。
 
霍爾姆斯在判詞中還說:這是一場試驗,如同所有的生命都是一場試驗。的確,還有什麽,比讓每個聲音都可以舒展地表達更加動人的試驗呢?
 
我們即將開始一段旅程。我想和你們一起分享,在這場試驗中的顛沛與榮耀,齷齪與純潔,自由和束縛,解放與奴役。夢想不是想象出來的,而是試驗出來的。
\作者介紹:連清川,資深媒體人,曾先後擔任《南方周末》記者、《21世紀經濟報道》編輯、《21世紀環球報道》副主編、IBTimes中文網總編輯等職。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連清川,編輯王冀,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7月31日晚,央行於7月31日晚間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稿中第二十八條解讀為,第三方支付賬戶最高支付額度僅為5000元,引起廣泛爭議。若依據該規定執行,支付寶單日最高消費只有5000元,只有一個密碼驗證方式的微信更是僅有1000元。

導致坊間一片嘩然,罵聲一片,無數媒體以及學者都認為這是巨大的改革倒退,甚至有人解讀,如果該規定實施的話,無數剁手黨買個蘋果6都要分期支付,更有激進者認為這樣的管理辦法會讓消費者的消費受到巨大的壓制。

其實在筆者看來,這是一種誤讀。首先第三方支付的征求意見稿,去年就已經有了一個版本,可以說,今天這個版本比去年的那個版本還有了一定寬松,有些創新性的支付都沒有納入監管,比如二維碼支付,人臉識別支付,生物信息支付之類的。可以說,留有很大的空間。

這個征求意見稿的核心到底是什麽?筆者認為首先限制的是余額支付,其次限制的是沒有得到高級別安全管理的余額支付。

也就是說,只有你在使用第三方支付賬戶中的余額去消費的時候,才會收到5000元的限制,而且如果你的這個第三方支付賬戶使用了包括數字證書和電子簽名的級別安全認證,其實你的支付都是不受到限制的。請各位讀者看看自己的支付寶賬戶,沒事兒的情況下,你在里面會存很多錢嗎?

再向下想一步,央行實際上的想法是不希望第三方支付公司變成銀行類可以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而且需要限制在第三方支付公司在賬戶體系內進行隨意的轉賬。

在消費者的大額消費的情況下,只要用戶通過綁定銀行卡的方式就可以正常的進項大額消費,沒有什麽實質上的影響。

再深入的解讀一下,這個征求意見稿,實質上要限制的是客戶利用支付機構賬戶的余額進行交易支付,直接的目的是避免在支付機構的備用金賬戶積累了來自用戶的大量沈澱資金,也就避免了支付機構的吸收存款的功能,這實際上是在降低整個行業的風險。大家腦補一下,實際上我們將銀行的存款劃撥到第三方支付的備用金賬戶中,實際上我們的存款已經脫離了銀行的監管,來到了第三方支付的賬戶中,第三方賬戶在做任何的操作,我們實際上是不得而知的。這樣的管理辦法一旦實施,這種情況將會被有效的納入銀監會的監管,降低了各種其他不必要的風險,實際上央媽做了一件好事兒,但是被民間給誤讀了。

為什麽不允許第三方賬戶的體系內轉賬?

實際上央行的真實目的是還是為了加強監管,一旦資金進入到了第三方支付賬戶,而且可以在第三方支付賬戶體系內進行隨意的轉賬,理論上來說,大量的洗錢行為,就無法進行有效的監管。而且由於第三方支付賬戶的轉賬是一種弱實名制的,結果很有可能是上千萬甚至上億的轉賬都將無法監管。避免第三方支付成為洗錢工具或者變相的清算工具,也是這個管理辦法的主要監管目標。

最後,關於這個管理辦法對P2P的影響。

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支付機構不得為金融機構,以及從事信貸,融資,理財,擔保,貨幣兌換等金融業務的其他金融機構開設支付賬戶”,這是為了避免金融或者類金融機構的資金流動難以監控形成依托支付賬戶的封閉循環體系。

但是,由於之前的“互聯網金融管理辦法”的出臺,很多大的P2P平臺也都迅速的和銀行形成了合作關系,逐漸擺脫了對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依賴,在筆者看來,這個規定除非迅速的實施,否則,應該對整個P2P行業的影響不會像想象的那麽大。

總結性來說,這個征求意見稿的核心監管目的首先是限制資金在第三方支付公司或者第三方支付的賬戶中的沈澱,也就是說避免第三方支付公司成為能夠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第二個就是要避免第三方支付形成封閉循環的內部轉賬體系,而成為類銀聯的新的清算機構,而這個清算機構所清算的資金的走向又不受到央行的監管。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清科創投投資總監丁康,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觀點及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取授權。



明星轉做導演有風險,但大鵬碰上的是“30億姐”制片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12/151496.shtml

20150616163035666914

《煎餅俠》劇照

撇開對該片內容是“笑點取勝”還是“情懷優先”的探討,我們來聊聊“明星轉導演”這樁生意。

隨便盤點一下,演而優則導的成功先例還真不少,比如早期轉型成功的姜文、徐靜蕾、成龍、周星馳等人。再比如近兩年來,像徐崢、陳思成、趙薇、郭敬明、鄧超、吳京、蘇有朋、何炅等“後進生”表現得也不錯,可謂名利雙收:不僅在票房上的數字指標都十分可觀,除“演員”之外的新頭銜也讓他們看起來顯得更多棲,而他們的才華還幫助他們創造了“記錄”:比如徐靜蕾就因《杜拉拉升職記》成為了中國內地首個票房破億的女導演;徐崢成為國產片單片票房最高記錄的導演,該項記錄保持了兩年多,近期才被《捉妖記》打破;趙薇也成為國內首個票房過5億的女導演,而執導了三部小時代系列電影的郭敬明則獲封為“電影產品經理”的頭銜,累積攬下了超13億票房。

不過,若從投資回報比的角度來看,單片最賺錢的項目當屬近期上映18天即票房破10億的《煎餅俠》。據悉,該片自7月17日上映以來,上映26天的票房已累積超過11億。8月11日《煎餅俠》宣布,原定檔期為今年7月17日—8月18日,現決定延長至9月20日。

這部前期制作加宣發成本僅有5000萬的電影,在上映首日就已經收回成本,上映18天就讓“屌絲”大鵬晉升為了十億票房的新銳導演。另據了解,得益於出品方之一萬達的海外資源(萬達投資的美國院線 AMC全部開啟“外掛”模式),《煎餅俠》的海外發行是從 7 月 24 日在美國上映,截止到美國時間7月29日,該片已收獲40萬美元。

再看國內票房,根據最新的貓眼實時票房顯示, 截至8月10日12點,《煎餅俠》的票房已累計達11.01億。不出意外,《煎餅俠》會成為最賺錢的國產影片。

從這個結果來看,《煎餅俠》無疑是成功的。這也讓不少投資人紛紛看好“明星轉導演”這個方向。大鵬在影片上映後就曾對媒體表示,日前萬達和多家影視公司已經找到他,紛紛遞上未來幾年的影片合作邀約。

演員轉作導演天然有優勢,不僅具備一定的粉絲號召力,得益於圈中多年累積的人脈,他們也更易獲得友情支援,比如在影片中客串幾場演出,在社交平臺上為影片宣傳發聲助威。

當然,即便有了上述優勢,明星轉做導演仍是一場高風險的賭局。原因有兩點:一是導演的工作紛繁複雜,遠比演員要投入更多精力去籌備,不少有過嘗試的明星就表示壓力山大;二是畢竟隔行如隔山,並非每個人都具備“導演”的才能,而“轉型即成功”的例子也不具備普遍複制的可能。

於是,一些嘗過鮮的明星選擇玩一票就收手,即使拿下了5億票房的女導演趙薇在拍攝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後也表示,可能拍完此片就收手,繼續專心做演員。趙薇甚至感慨:“我終於明白為什麽女導演這麽少了”。再比如,此前從歌手跨界做導演的周傑倫在拍攝完《不能說的秘密》後表示,未來三年內將不會當導演。

再者,所謂“人脈”也有幫不到位的時候。《煎餅俠》導演大鵬在早期立項時就面臨了雙重困難,一是找不到合適的制片人,二是請不起監制。大鵬公開稱,該片純制作費用大概是1300萬,包括演員的片酬在內共計在 2000多萬,沒有多余的成本請監制。他坦言:一個市場上優秀的監制身價在 800 萬左右,以他們的資金實力根本請不起。

即使背靠搜狐這個大平臺,“找人”也依然困難重重。最後據說是經由何念導演介紹,大鵬和制片人陳祉希兩人才得以相識,促成了彼此的合作,這才有了《煎餅俠》的誕生。

現在,在搜狐“潛伏”了十余年的大鵬是徹底火了。一起火的還有他“背後的女人”——“煎餅俠”的制片人陳祉希,江湖號稱“30億姐”。隨著《煎餅俠》的火熱,8月11日,“30億姐陳祉希”也出現在微博熱搜榜上。由她擔任制片人的《泰囧》成本3000萬,收官12.6億;《分手大師》成本約5000萬,收官7.09億;《煎餅俠》成本5000萬,目前票房11億。陳祉希參與制作的電影累計票房達30億,號稱“中小成本電影點金石”。

其實, 公眾對陳祉希並不熟知。她是中央戲劇學院2000級本科畢業生,算起來還是鄧超、徐崢的師妹。在轉做制片人以前,她也是個演員, 之所以放棄演員前程,是因為她更想做幕後操控大局的人。這個心思由來已久,當年跟徐崢在拍攝電視劇李衛當官第三部之《大內低手》期間,她就曾向徐崢聊起過自己的“制片人”夢想。“我記得有一次在片場,我對徐崢說,你具備導演的潛力和素質,他就呵呵笑。我還說,覺得做演員很辛苦,沒日沒夜地演’別人’,’制片人’看起來似乎更有成就感。”

之後不久,她便成為了徐崢《泰囧》一篇的制片人。同時,她創辦的影藝通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也是該片除光線傳媒以外的第二大出品方。 繼《泰囧》以後,她還相繼出任了鄧超的《分手大師》、《邊境風雲》、《假裝情侶》等影片的制片人。

除了做制片人,陳祉希還參與項目投資。她坦言,做制片人的收入遠不如當演員,但做項目投資就可以參與票房分賬。前者可以讓她享受成為那個所謂“制定規則”的人,而後者則能發揮其從小習得的投資、經商的天賦。“我18歲開始做天使投資人,涉及金融、咖啡廳、美容院等,所有投資項目的平均收益超200%”,陳祉希對《創業家》說。

電影制片人在一部影片中的作用有多大?廣義而言,“制片人”指的是電影公司的老板或資方代理人,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有權改動劇本情節,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簡而言之,制片人就是指影片的投資人或能拉來投資的人,他在影視劇制作中起到關鍵的串聯作用,負責找劇本、找錢、組團隊、賣片等工作。

說到如何為導演“省錢”,陳祉希是出了名的“倒貼型”制片人,而令其真正在圈內聲名鵲起的還屬專業技能。區別於其他制片人,陳祉希最擅長參與明星轉導演的項目。用她的話說,這些“明星”導演都有粉絲基礎,自帶光環。 

從轉型做制片人的第一天起,  陳祉希就將目光鎖定在“明星轉做導演”這個方向上。 對於如何幫助這些明星轉型,她頗有心得。

她認為,明星轉導演具備幾點優勢:市場認知度高;圈內好友眾多,活絡的人脈資源方便調度支援;作為演員,具備一定的劇本審美;另外,首次轉型做導演的明星比較好合作,通常他們對於制片人的要求相對會比較低。

不過,但凡投資都有風險,明星轉做導演同樣是個風險活兒。“票房預測”始終沒有可靠的邏輯或第三方數據作為支撐,那麽在影片制作這個過程中,制片人需要在前期控制好成本,不要超了預算。陳祉希的原則是:“有多少錢,燜多少飯”。

做了4年制片人,陳祉希的切身體會是:明星轉做導演大多數都有“富二代”的特征,這里”富二代“指的是對錢沒有概念。一個很小的細節,比如有些導演喜歡依著性子來,碰到心情大好,當眾宣布今晚夜宵改吃肯德基,看似是給劇組謀福利,陳祉希卻每每當場傻眼。“全劇組改吃肯德基那得多少錢啊,一定超預算的,但明星們之前不會太註意這些”。

除了控制成本,挑項目的眼光也相當重要。為了確保“押寶”命中率,陳祉希也有一套自己的篩選項目原則。她認為,一個好項目不只是劇本,還要有好的“氣象”,所謂“氣象”指的是大格局。 “賭項目的實質還是人,我賭有才華的明星,小眾的才華我不接受;另外,我不賭一夜爆紅的,投資公司玩票的我也堅決不參與,因為溝通成本很高。”

7f427769gw1euyql1e8wxj20c80icjti

去見大鵬以前,陳祉希定了兩點原則:第一,如果是拍網絡大電影,比如《屌絲男士》的電影版,堅決不接;第二,故事不好,不接。

大鵬首嘗導演,對如何操控大電影幾乎一無所知。打破陳祉希顧慮的是大鵬的真誠。“他帶來了編劇,是束煥的徒弟,他們很明確地告訴我,他們不是要做《屌絲男士》片段式的故事,而是要做一個完整的電影,並且告訴我1個月之內電影劇本會出來,我這才敢打包票”。陳祉希說。

在這之前,陳祉希做了功課,把3部《屌絲男士》補看了一遍。她相信大鵬是有才華的。她對大鵬說,只要你篤定做導演這件事,剩下的工作交給我。

事實上,《煎餅俠》這個項目比較特殊,在操縱的過程中困難重重。 最費勁的是:多家出品方都是大的影視公司,前期簽合約的過程就耗時很多,但影片的進度、藝人的檔期均耗不起,在沒有資金可挪用的情況下,陳祉希只好自己墊付了將近300萬。“直到快開機前,投資人的錢才打進來”。

《煎餅俠》其實也是一部明星“集郵”片,整片有20多個明星貫穿其中,成本不低,占到整個費用的一半。陳祉希合計了下,先做好了線下的固定預算,剩下的都留做請明星的費用,當然,請不起的就不請了。“我不允許不按預算來。我們要在45天之內搞定吳君如、曾誌偉、郭采潔、鄧超、柳巖等20多個明星,幾乎是邊拍邊敲檔期。這個過程里,我讓導演每天看到支出明細,包括每個演員按檔期天數產生的酒店、交通等費用,總體控制在預算範圍內,其實壓力蠻大的。”

積攢了此前一些項目的風控經驗之後,陳祉希在做《煎餅俠》的預算時算得很精明。雖然整個制作是分塊的,陳祉希總體強調的是,在劃定的預算里做事。“這個項目,周期沒有超,場景是變量,但整個線下預算貼的很緊,差不多2700萬全部做完了”。

總之,明星轉做導演並不簡單,導演和演員終究是兩個工種,彼此在知識構架和技能要求都有所不同,背後需要眾多人的配合,一個懂得控制成本的制片人必不可少。在許多轉型做導演的明星里,有人選擇“見好就收”。也有像徐崢這樣拍著上癮,持續打磨新作品的。

明星轉導演普遍的一個通病是,容易陷入過度的“自我表達”。大鵬因《煎餅俠》一躍成為具有票房號召力的新晉導演之一,深受投資人的追捧。不過,《煎餅俠》也幾乎用盡了所有的“情懷”、“夢想”、“屌絲逆襲”等大鵬最擅長運用的招數。或許大鵬也要想一想,《煎餅俠》在具備“撒蔥花,扔雞蛋”這類一招制敵的技能之後,是否也能像它的造型模仿對象——“超人”一樣,有更多值得推崇的故事亮點以及拍系列片的可能。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卡西,文章為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6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