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踩點創業,要趁早
如何確定創業方向?從當下來看,你從事的領域,未來五年符不符合中國人的習慣,如果你可以肯定就堅持。我反對創業踩點, VC可以如此,但是創業者不能這麼想。創業不能踩點而要趁早。互聯網金融應該是三年前做,O2O應該兩年前做,早做就好組織資源,比如人才、資本等。58創立8年,前6年一直受質疑,還有寫手五年如一日寫負面稿子,當時看著稿子挺鬧心的,但是負面能夠讓團隊更加團結,就是要證明給別人看,我們的模式、團隊能行。所以告訴創業者,當有人罵你,要表示感謝。
創業不可能短時間成功,季琦也不例外,他是用同一個團隊做同一個事情,不能作為普遍借鑑。一個公司從開始到上市,普遍規律是5到10年,時間很長,要享受這個過程,這樣就會把對手拖死,可能對方不享受這個過程,熬不住就先撤退了。我做域名的時候就很享受,大家因為我的站點受益,我得到了好的反饋就很會開心,現在做58也是這樣,大家因為我的服務租到了房子、買了二手,我也會很開心。
如果我出國旅遊一週,就會很內疚,團隊都在工作,我自己出來玩很愧疚,很想回來跟團隊在一起,會琢磨怎麼還有四天,什麼時候才能回去呢?能讓自己創業堅持下去的,就是愛這個團隊,想跟團隊在一起,脫離了就會不開心。
選擇一個細分的領域,連姚記一個做撲克的都上市了,還有什麼細分領域不能成功?創業選擇一個細分的點開始,像刀刃一樣尖銳,做到極致,比誰都好,58一開始就是做租房,要跟關於租房的所有人打交道,北京的「板樓、塔樓」等名稱,外地的人不知道,各地的搬家俚語也不一樣,都得搞清楚。我很少說自己是個平台,在上市的時候可能會提,但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大家只關心你的某項服務好不好用,好用我就繼續用。
創業者要有理想,這也是堅持下去的動力,也是團結員工的利器,你去挖人,也許對方看重的不是高薪水,而是你的理想吸引人,你的理想常常對媒體、客戶、員工講,讓你的理想變成對方的理想,很多用戶甚至願意為你的理想買單,因為他知道你代表了未來。馬云就把「理想」用到了極致,解決了那麼多就業,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融資時把你的憂慮告訴投資人可以提高成功率
1、好名字:關於融資,58歷史上有三輪融資,第一輪是軟銀賽富的羊東找來的,當時前台接了一個電話,說軟銀賽富的找我,於是我戰戰兢兢的去見了羊東,最後軟銀賽富投了500萬。羊東是通過新浪科技的一篇文章發現58同城的,當時做這個行業的有幾家,羊東說因為我的名字起得好,所以就找過來了,所以創業取一個好的名字很重要。
2、必要的宣傳,一般來說《創業家》這樣的媒體報導過的項目,都會有投資者找過來,如果你被報導了,沒有人來找你,說明你的項目有問題。(主持人註:進入黑馬大賽決賽的企業融資比例為50%,黑馬營企業曾經一週發生了6起融資,這代表了一定的風向標。)
3、真誠,投資人比你精明,不要以為你會騙到他,不如把你的擔憂、疑慮都告訴他,反而比較好溝通。
4、適當讓投資人產生一點競爭,58同城第三輪融資,兩家VC就進行了競價,每次提升1000萬美金。
創業者跟投資人不和失敗率高
融資的機會,好的機會有個兩個,一個是市場最熱的時候,第二就是你最好的時候。資本只會錦上添花,當下就是市場最熱的時候,最近我投了幾家企業,三五個月內,市值翻了一倍,如果你在不好時間融資,不是找死嗎?
跟投資者的關係,應該像兄弟,一榮俱榮。其實投資者很被動,他把錢投給你了就沒有主動權了,此時你的成功就是他的成功。而且投資人的資源為你敞開著,為了好,他可以隨便給你用,在公眾場合,他們會幫助你,當你懷疑自己的時候,他們還會鼓勵你。
和投資人的關係處理,我的方法是保持高密度互動,他給你投了錢以後,只有從媒體渠道瞭解你,如果你三個月不跟他互動,就容易產生誤解,進而關係惡化。所以我會跟投資人保持私信、微信互動,沒事就會翻開電話薄給他們電話,把每一次進步都告訴他們,58沒有董事會,溝通就是發個郵件,約一起吃火鍋碰一下。他知道你在幹什麼,這樣才不會產生誤會,這樣他們才會繼續支持你,甚至下一輪融資,他們會領投。一般情況下,創業者跟投資者不和,創業失敗率很高,而和投資者保持好的關係卻有很多益處。
期權是最貴的成本,但失敗了毫無成本
我會花20%的精力在團隊優化上,有些牛X的人,也許你挖不到他,但是可以長期保持聯繫,他會給你提建議,或者推薦他身邊合適的人。我的桌上記著我下面兩級的員工的名字,大約四五十人,爭取這兩級(中高層)沒有短板,關注他們的成長,不斷地跟他們聊,有問題的就轉變思想,不然就換人。
什麼時候給員工股份也值得講究,58上市後,公司的10%的股份都在團隊裡,相當於3億美金。當我公司的高層裡有人要辭職的時候,我基本不會留,只會客氣一下:「要不再考慮一下吧!」中國人有一個心理,如果你不是把他的心傷透了,他不會提出離開,等你這個時候提出加薪加期權已經來不及了,不如把功課做到前面。
給什麼樣的員工期權也很講究,當你認準一個人,想一下五年以後,他還會不會很重要,會不會在你的公司,想清楚了就馬上給,不能拖,不用找諮詢公司諮詢,簡單一點,馬上執行。我的對手應該就沒有這麼做,所以他的很多員工現在就到我這裡了。期權是最貴的獎勵,這是在你成功了的情況下,如果你失敗了,這就是毫無成本。
不好的員工,如果是老員工就養起來,不加薪,放在一個不重要的位置,這可以體現公司的文化。如果是VP,轉到不重要的職位上,還要加薪,讓他心理平衡。說白了,公司是你的理想,結構一定要時時優化,否則會有很大的問題,處理這個其中也許會遇到很大的對抗,甚至需要外部的力量,一條理論:如果不合適,給他等價的回報,讓他退出。
投資自己是永遠是最好的投資
永遠投資自己是最好的投資,如果我把投給別人的錢,都投給自己的話,收益會更多。
創業的時候,經常堆積懷疑。以前我是個站長,站長是什麼意思?就是除了跟人打交道的事情做不好,其他我都能做好。創業前,我一個人能把網站每天弄幾萬IP。58同城是我一個人創辦的,創業的時候,覺得自己全能,不找搭檔。
但後來時不時會懷疑自己,尤其是50人到5000人的階段是最痛苦的,領導力很重要,融資不融資,如何決策,關鍵決定做錯,就有可能關門,開年會的時候,幾百人,硬著頭皮就上了,所以一直在想要不要找個搭檔,最後也沒找,主要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最後走到上市也還行,人其實是可塑的,上了兩檔節目(《非你莫屬》、《贏在中國》)發現自己混娛樂圈也是可以的嘛!人都是可塑的。
6400萬美金打廣告,值!
有些廣告很唯美,循規蹈矩,但是一定是失敗的。互聯網不講究什麼美感,重要的是滲透人心的影響力。有一段時間我們推廣告,花了6400萬美金,現在回想來看蠻合適的。
我們的用戶和知名度猛增,連縣城裡都知道58同城,而且這個影響力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廣告能夠帶來知名度,而上電視節目能夠帶來好感度,因為節目能夠讓觀眾深度瞭解你,而且通過節目能夠跨界認識到很多朋友,並且很省錢,省級一流衛視的廣告費15秒15萬,大家想想上個節目能省多少錢。
上市後,寫負面的不見了
最後來跟大家講一講上市這件事兒,目前58同城的市值差不多排到了中國互聯網的前十,很驚訝。一直以為自己只是個小公司,混口飯吃而已,上市以後,我發了條微博,該講的不該講都講了,大家可以去看看,《創業家》雜誌的微博也轉發了。
路演之前最頭疼的是學英語,練了很長時間,走路的時候都帶著耳機,講完以後還不錯,別人都聽懂了,後來人家的提問也能回答,都拋不開行業問題,我的經驗是只要你的大學英語過了四級應該問題不大。當時路演的時候心態很好,因為股票都賣完了,只要爭取投資者好的印象就行,定價半個小時候就搞定了,是17塊美金。
當時我們帶了58個員工到美國慶功,與其花錢讓員工出去旅遊,不如帶著員工去見證公司的成功,效果是蠻好的,所以建議大家以後上市都帶著員工去。
上市以後的好處:①知名度提高了,寫負面的也不見了。②招聘更容易了。③投資併購更容易了。上市以後,對手的增長基本是坍塌的,所以上市越早越好。壞處就是有些員工天天看股票,漲了就很高興,跌了情緒就不好,嚴重影響工作狀態,第二成本高了,律師,投行等等。
但是不後悔上市,如果可以,我願意更早。
| ||||||
國內網購女裝龍頭東京著衣創辦人周品均、鄭景太傳出婚變,兩人共治的公司,也因此陷入經營權之爭。 過去十年,曾經被總統馬英九稱為「神鵰俠侶」的兩人,讓東京著衣的年營收,從二千八百萬元翻升至二十億元,稱霸台灣女裝網購市場多年,曾被視為大學生網路創業傳奇。 現在,雙方對簿公堂,不只讓東京著衣IPO(首次公開募股)之路陷入停滯,成長趨緩的隱憂更提前浮上檯面。 股權結構埋分產糾紛互補兩人拆夥,戰力恐減半 據瞭解,兩人在創業初期為籌資建置倉庫,由鄭景太家人抵押房產、土地取得兩千萬貸款,而東京著衣股權除去兩家創投、日本三井及新加坡淡馬錫所持有約三○%、專業經理人約六%後,六三%均為鄭家人所有,周品均其實並非股東,因此種下離婚分產糾紛的導火線。 「兩人分道揚鑣,就是一大危機!」業內人士分析,過去,周、鄭各司其職,由執行長周品均主導每季產品風格,負責至成衣廠挑款、改版微調與目錄拍照,做的是「讓一百五十元商品,看起來有五百塊價值」的包裝工作;董事長鄭景太則負責財務、物流等內部營運。 男主內,女主外,兩人長年徹底分工的結果,導致周品均不懂營運、鄭景太不懂產品,因此無論經營權獎落誰家,東京著衣都像戰力砍半的大型金剛,要回到全盛期恐有難度。 創新慢半拍固守同一邏輯,市場遭瓜分 但是,雖東京著衣未來恐「回不去了」,現在的經營狀況,也已逐漸進入高原期。 二○一三年,東京著衣營收雖達二十億,在國內網購女裝界數一數二,但年營收成長率僅三三%,為二○○八年來最低。和過去動輒達五○%、一倍的高速成長期相比,已現疲態。 同年,最大競爭對手OB嚴選創下營收翻倍成長佳績,金額亦達二十億元,步步威脅東京著衣的龍頭寶座。 被競爭者迎頭趕上,原因,就在東京著衣太自滿於現況,「這幾年就是用同一套邏輯在做,沒什麼特別的成長!」九易購物行銷長李朝基直言。 身為市場先行者,商品平均單價約二百五十元的東京著衣,在低價網購女裝市場,一直佔有絕對優勢。曾任東京著衣行銷副總經理、現為ASAP總經理的黃文貴指出,東京著衣因具品牌知名度、又有規模經濟可壓低成本,客服、物流、品質控制等後勤配套也在近幾年逐漸完備,非一般網路賣家靠照片、價格就能輕鬆取勝。 但是,也因為基本盤「太好賺」,讓東京著衣漸漸錯失創新、擴大市場的先機。 業內人士分析,因網購服飾大眾市場日漸飽和,近年國內大型廠商已進入次品牌的人海戰:誰能吃到最多客群,就能拿下市佔率、創造營收成長。 以OB嚴選為例,不只已擁有三個次品牌,主品牌也從早年專賣大尺碼女裝的定位,轉向同時提供一般尺碼的大眾市場,不只有五種尺寸,特定商品甚至有近十種顏色可選擇,搶客企圖心非常明顯。 反觀東京著衣,自二○一二年推出以國民服為主打的次品牌Voyya,卻因無法掌握布料成本、以失敗作結後,發展速度相對緩慢,目前旗下僅有YOCO、Mayuki兩個次品牌。 同業評論,東京著衣在事業拓展上,創辦人色彩過濃,造成旗下品牌一律是「周品均喜歡、熟悉的風格」。雖基本盤仍大,但長年「吃老本」,將讓其走向小幅成長的停滯期。 大陸策略消極庫存壓力,亟須大市場疏通 不只在國內動作相對保守,面向海外,尤其大陸市場,態度也相對消極。在OB嚴選成為淘寶女裝類最大台灣賣家的同時,曾被質疑在大陸踢到鐵板的周品均、鄭景太,在去年接受本刊採訪時卻說:「我們在台灣有基礎、東南亞也有市場,不做大陸不會怎麼樣,所以不會全心全意去攻,因為我們還有別的事情要做。」 李朝基說,論競爭力,淘寶低價商品大軍直送台灣,早已削弱東京著衣身為本土賣家的優勢。論經營面,東京著衣主打流行款、汰換速度快,庫存壓力也相對大,單靠台灣消費者已經不足以支撐,因此大陸市場是必須,而非選項。 不過他也坦承,台灣賣家要打贏淘寶的資金戰、廣告戰確有困難,但從OB嚴選透過迪士尼授權商品、與一個半月的備戰期在雙十一購物節取得佳績看來,方法,是人想出來的。 靠五萬元創業致富的周品均、鄭景太,曾經是國內網路創業成功的最佳典範,現在,雖金童玉女已成追憶,但無論誰接手,東京著衣是否能以模範生之姿繼續挺進下一個十年,將是新任經營者眼前的最大課題。 【延伸閱讀】成長趨緩,台灣網購女裝龍頭更大考驗--東京著衣歷年營收及大事紀2004:以5萬元創業,進駐台灣雅虎奇摩拍賣平台2005:自此連9年獲雅虎奇摩拍賣女裝累積評價第12006:由鄭景太家人貸款2,000萬建400坪倉庫,年營收約2,800萬2007:進駐大陸淘寶網平台,年營收達2億2009:於台北士林開設首家實體店。年營收約3.2億2011:宣告2013年IPO計畫。年營收約10億2012:推出次品牌Voyya。年營收約15億2013:馬英九總統訪嘉義市倉儲,讚周品均和鄭景太為「神鵰俠侶」。年營收達20億2014:周品均透過公開信,坦承與鄭景太已於去年10月離婚。雙方陷入經營權之爭 整理:莊雅茜、郭子苓 |
| ||||||
憑著一張投資檢核表,三十二歲的依米抓住基本面投資的三種轉折;大轉折做長線、中轉折做波段、小轉折就做短線,靈活操作讓他股市投資的獲利已超越薪資所得。 撰文‧謝富旭 晚上十點,哄完女兒睡覺後,依米(化名)鬆了一口氣;每天晚上十點至十二點,這短短的兩小時,是他「打工」的時間。雖然他稱之為打工,卻甘之如飴,因為這段時間也是他一整天最快樂的時光! 在這寶貴的兩個小時,依米從白天一介平凡的上班族,變成一位業餘的股票分析師。每個月第三個星期日下午,依米總是與五位同好開投資讀書會;他們約定,每次聚會每個人必須帶一檔「明牌」,並製成投影片向大家簡報。「也就是說,一場讀書會,就有五檔股票讓我在未來一個月好好鑽研,這是我晚上打工的內容!」依米笑著說。 股市打工 買房買車又有三百多萬投資依米舉一檔去年十一月自己在讀書會中提出的「明牌」──漢平為例。漢平是製造混音器的專業公司,業務單純,沒有複雜的轉投資;二○一三年前三季稅後EPS(每股純益)達一.九四元,一三年十月營收二.七四億元,當公佈十一月營收為二.六七億元時,依米通知讀書會成員,漢平出現了小轉折的套利空間。 依米的選股邏輯是:漢平一三年第三季單季稅後EPS是○.八八元,第三季單季營收為六.五八億元,十月與十一月營收合計五.四一億元;換言之,只要十二月營收達一.一七億元,第四季單季稅後EPS就可望達○.八八元,如果到兩億元,單季稅後EPS達一元以上的機會就很高。也就是說,只要漢平十二月營收維持十一月與十二月的平均水準,一三年整年稅後EPS將可輕易達到三元以上;以當時二十七元的價位,等於本益比低於十倍,豈不是有個本益比回歸十二倍正常水準的小轉折套利空間。 即知即行的依米隨即以二十七元價位,買進漢平十五張;買進不久,漢平股價在公佈十二月營收(二.四四億元)後,展開急升走勢,依米在三十五元處停利,獲利十多萬元。「哈哈,賺得比公司年終獎金還多!」依米說,抓這種營收成長尚未反映在獲利的小轉折,只適用像漢平這種業務單純、沒有繁雜轉投資的小型股。「每個月十日公佈營收後,我都會請券商寄一份營收總表給我,讓我一一挑選。其實花的時間並不多,因為我只看業績單純的小型股,針對年營收或月營收成長相對突出的公司。」這就是上班族依米在股市打工的經驗談。三十二歲的他,畢業於某國立大學企管系,目前在桃園八德市一家五金進出口公司擔任業務員,加上業績獎金,過去三年平均月薪約四萬二千至四萬五千元。依米的妻子也是上班族,每月兩人薪水合計不到八萬元。 然而,這個標準的小資家庭,不僅在四年前已在桃園市買房,愛車的依米如今已經換了三輛車。第一輛車開了三年就被偷了,還好有保險理賠;之後又換了一輛福特Focus;因女兒出生,去年把Focus賣掉,換了一輛總價九十五萬元的本田休旅車。「你可能認為我很敗家,事實上,三輛車的錢都是從股市賺來的,沒有花到本業賺的一毛錢;不然我才捨不得換車。」依米如是說。 大部分三十二歲的台灣年輕人,可能還為人生第一桶金奮鬥著,並且對台灣居高不下的房價一籌莫展,甚至連孩子都不敢生;然而,依米不僅已經買了房、生了孩子、換了第三部車,手邊還有三百五十多萬元的股票投資部位。 更難能可貴的是,過去兩年,依米在股市賺進的獲利,已超過薪資與年終獎金收入(六十多萬元),每年平均高達九十幾萬元。這個重要的財富分水嶺,讓他很有成就感,甚至不吝在自己的部落格分享他的投資歷程與方法。 組讀書會 同好報「明牌」交互辯論除了掌握「小轉折」的套利空間,依米也會尋找更長線的獲利機會。例如,上一次讀書會,有一位成員提出了裕融的簡報,就深深吸引他的注意。依米拿著該位成員準備的簡報檔興奮地說,「裕融國內的租車(格上)與車貸業務(裕隆集團所賣出的新車)今年應可望出現溫和成長,去年稅後EPS五.七元,可望繼續保持。令人期待的是,裕融正在爭取中國東風汽車的車貸,以及中國中古車車貸業務;這不得了,因為中國的車市規模是台灣的好幾十倍大,如果裕融中國新業務的審批拿到,我們認為裕融股價起碼破百元!」「你是在裕融審批拿到的情況下做這樣的預估,如果審批拿不到怎麼辦,連裕融自己也未對外宣稱,進軍中國車貸的新業務批文一定百分之百拿得到;而且什麼時候拿到也是問題,會不會五至十年後才拿到?」記者忍不住澆他冷水。 顯然,這個問題在依米的投資讀書會中已經被拿出來討論過了,他不假思索地說:「所以合理的買進價位很重要,即使審批遲遲拿不到,導致裕融中國新業務落空,但僅台灣的業務就足以支撐裕融每年五.五元以上的稅後EPS。再者,納智捷新車在台銷售量有持續增溫現象,加上裕融在台灣中古車車貸市場市佔率僅六.五%,還有頗大成長空間。照以往派發四元的配息,現在七十六元買進,等於以本益比十三.八倍買進,股息殖利率達五.二%,稱不上便宜,但也不致風險太高。我也把停損點設在六十八元,大概是跌一○%的位置上。」如同依米部落格的名稱──「投資的轉折.邏輯投資法」,他的投資哲學主要在於如何掌握一檔股票股價發動的轉折點。然而,這種投資思惟過程必須建立在專業的分析知識,與繁雜的資料蒐集上才有可能成功,而平凡上班族,下班後還要分攤家事、照顧幼小女兒的依米又是如何做到的? 「我很清楚光靠我一個人辦不到,所以我才需要結合眾人之力,利用大家的腦力與大家的時間,來減輕負擔。」「每個月我們討論時,常常氣氛會有點火爆,因為我鼓勵大家要對簡報者勇於提出質疑;不是有句話說真理愈辯愈明嗎?我們就是秉持這個精神來開投資讀書會。」抓住轉折 靠一檔股票賺八十多萬那麼,依米強調的「投資轉折」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的投資邏輯又如何運行? 他解釋道:「所謂轉折,有分大轉折、中轉折與小轉折。上述裕融的例子,因為牽涉中國新業務的開拓,未來對公司影響相當重大,就被我視為是大轉折。」依米注意到友華,是因為去年四月二十三日,友華公告處分轉投資日本Nano Carrier二千股,扣除成本,獲利二.三六億元,貢獻稅後EPS高達二.七三元。而且,友華賣二千股後,還有六千股的Nano,豈不還有近七億元的獲利可認列!也就是說,股本才八.七億元的友華,Nano潛在投資收益就快逼近一個股本。 依米深入研究友華發現,該股過去三年稅後EPS約在二至三元,代理藥品與奶粉的業務堪稱穩定。以當時生技股動輒二十倍本益比的氛圍,加上友華去年第一季單季稅後EPS一.五九元,全年本業有機會獲利四元以上,股價起碼值八十元。「就算Nano Carrier的轉投資獲利本益比只有兩倍,近一個股本(稅後EPS十元)的轉投資獲利,起碼也將為友華股價額外增加二十元。「所以用這種邏輯思考,我認為當時股價六十元出頭的友華極有機會,而且就在未來一年內股價將漲至百元以上。」依米拿著總計二十五張友華股東會通知書愉快地說:「我在九十幾元出脫友華,加上配息,這檔股票讓我賺進了八十幾萬元(含息);也拜友華之賜,讓我換了一輛Honda SUV。」鎖定潤泰新 做大轉折操作潤泰新也屬於依米眼中的「大轉折」類型,他分析:「潤泰新未來兩年進入新建案入帳的高峰期,加上轉投資高鑫與南山人壽的認列,二○一四年預估稅後EPS約七元;營建業本益比通常給得較低,約在六至七倍,照這樣看,目前五十四元的潤泰新股價應該算合理。」然而,合理的表象下,依米卻有不一樣的思考。「潤泰新持有南山人壽二四%股權,持股張數高達二二九.七萬張,持股成本僅有八.三元;以目前南山人壽未上市價二十八元計算,潤泰新持股的南山股票潛在投資收益高達四五二億元,等於貢獻超過三個股本的水準。「我認為,潤泰新股價並未充分反映南山人壽的價值,就像十年前,潤泰新股價僅二十幾元,沒有充分反映大潤發轉投資價值,等三年或四年後,南山價值慢慢浮現,股價破百元也不是沒可能。」他說:「在股市打工,讓我接觸到不同的行業,懂得評價一家公司,學會如何與別人討論及分工合作,對我的本業幫助頗大;更別提股市打工幫我繳了房子頭期款、購車基金,甚至孩子的奶粉錢。」這個三十二歲的年輕人,似乎已經摸索出一種在工作與投資間保持平衡的生活態度了。 依米 出生:1982年 現職:五金進出口公司業務人員 學歷:大學企管系 根據3 種轉折 變換操作策略── 依米的轉折操作法與檢查項目 小轉折1.短線進出 邏輯:營收尚未反映在季報獲利的時間落差。 適合標的:營收項目單純,產品報價不會因現貨市場起起伏伏、轉投資單純的小型股。 檢查項目 1.每月10日營收公佈後,請下單券商寄送上市櫃公司營收總覽表,挑選年營收成長率或月營收成長率表現突出的小型股(剔除大型股、金融股)。 2.挑營收項目單純,產品價格沒有大幅波動風險的個股(剔除太陽能、面板、DRAM、原物料股)。 3.把前3季每股稅後EPS找出來。 4.用月營收及上一季的稅後淨利率推算下一季單季稅後EPS,得出四個季度的稅後EPS。 用股價除之,如本益比偏低(10倍以下),可伺機買進。 中轉折2.波段操作 邏輯:同類型股票的比價效應、產業環境改善的獲利提升、轉投資效應浮現。 適合標的:當時的強勢族群或熱門族群。 檢查項目 1. 鎖定過去一季股價表現強勢的族群,尋找落後補漲標的。 2. 找出強勢族群的3~5檔指標股,計算平均本益比。 3. 調出落後補漲標過去四季的稅後EPS,並計算其本益比。 4. 搜尋落後補漲標的新聞,查看有無題材性,如轉投資、新訂單、營收成長性等。 5. 推算落後補漲標的全年度稅後EPS及本益比,如果與同族群指標股差距頗大,可伺機買入。 大轉折3.長期投資 邏輯:有新市場、新產品、新商業模式、重大成功的轉投資。 適合標的:不限。 檢查項目 1. 從媒體報導找出具有新市場、新產品、新商業模式題材的個股。 2. 調出過去3年稅後EPS,以現在股價推算本益比;15倍以下列入追蹤名單。 3. 追蹤其營收狀況,連續3個月出現10%的月營收年成長率狀況,列入關注名單。 4. 推估來年稅後EPS,若預估來年本益比低於13倍,則可伺機買入。 小轉折實戰操作 漢平 1. 2013年前3季稅後EPS為1.94元,第3季單季稅後EPS為0.88元,第3季營收6.58億元。 2. 13年10月營收2.74億元,11月2.67億元,兩月合計5.41億元。 3. 假設12月營收1.1億元,第4季單季獲利將追平第3季。如果12月營收超過2億元,單季稅後EPS可望超過1元;2.5億~2.6億元的話,全年稅後EPS將輕易超過3元。 4. 27元買進,停利價設在35元。 中轉折實戰操作 友華生技 1.第1季稅後EPS已達1.59元,本業有轉佳之勢。 2.4月23日宣佈處分轉投資,對13年EPS貢獻2.73元,加計未處分部分,可貢獻8元EPS。 3. 生技展將於7月展開,生技股平均本益比可拉升至20倍以上。 設算本業13年每股只賺4元,股價即有80元價值;加上一個股本轉投資獲利,設算本益比僅2倍,將為股價額外增20元價值。 4. 62元買進,參與除息,97元賣出。 大轉折實戰操作 裕融 1.看本益比 去年稅後EPS估計5.7元、股價76元,本益比13.3倍屬合理。 2.預估EPS 今年台灣租車與新車貸款業務預估呈穩定成長, 稅後EPS挑戰6元。 3.觀察佈局 積極向中國申請東風汽車新車貸款業務, 同時佈局中國中古車車貸業務。 4. 評估前景 以裕隆集團在中國的經營,裕融在中國的經營成功機會不低。 如果成功打入中國市場,規模是台灣數倍大,將使營收與獲利增添強勁動能。 5.買進 76元買進,目標價設在15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