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緯看好下半年樓市 中小單位樓價續升4%
1 :
GS(14)@2014-07-30 14:02:4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30/news/ea_eac1.htm
【明報專訊】辣招效應漸被市場消化,加上發展商積極推出稅務補貼優惠,一手新盤銷情在年中轉旺。高緯環球預計,住宅物業市場價格上半年平均升約1%後,下半年1000萬元以下的住宅,可望再升4%,短期內政府將辣招再加碼的機會亦不大。
除中小型單位樓價有望再升外,高緯環球預計,1000萬至3000萬元的住宅,下半年尚有約1%上升空間,超過3000萬元的單位則持平。該行大中華區評值及專業顧問部董事及主管張翹楚(圖)表示,發展商加快推新盤及推出不少優惠,令一手銷情暢旺。在加息周期未到、政府又未有新辣招前,銷情應可保持理想,屆時發展商或會逐步減少稅務補貼等優惠。
張翹楚估計,政府下半年至明年初將辣招加碼的機會不大,因為現有辣招已見成效,上半年樓價升幅僅1%,相比3%至4%的通脹還低。此外,政府也要平衡置業者和未置業人士的需求,不希望樓價會有大幅調整。
另一方面,張翹楚認為即使美國快將加息,本港利息未必緊接上調,一方面是不少置業人士現均採用H按,實際息口不到2厘,加息反映到同業拆息上需一定時間。此外,銀行按揭市場競爭激烈,未必會將資金成本上升直接轉嫁予消費者。
一線區舖租料最多跌10%
零售市道放緩下,核心區商舖租金開始下調,令投資吸引力下跌。高緯環球香港投資部執行總監方智傑表示,現時核心商區的收益率約2%至2.5%,但觀塘等二線地段卻有3.5%至4%,上半年已有投資者轉戰二線商舖市場。他預期一線地區全年租金有5%至10%下調空間,二線地區卻有機會上升最多5%。
嵐山越賣越平 疑買家不滿 「1+親」同一組單位三週兩撻定
1 :
GS(14)@2014-08-16 21:11:52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815/18832690
【本報訊】標榜提供實用面積細至僅177方呎「劏房」的大埔嵐山1期,除迄今先後錄得15個單位撻定之外,竟出現一組「1+親」單位,即三房連毗連開放式單位,於過去三週內先後經歷兩次撻定,兩組不同買家均於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未有進展,該組單位日前第三度賣出,遂出現「三賣兩撻」事件,堪稱新盤市場罕見。
記者:湯家明 蔡家儀
嵐山1期神奇撻定兼兩次重售的單位,為9座16樓A及B室,實施面積分別195及905方呎,屬於長實以單位組合「1+親」方式出售的套餐單位,即包括一個三房連套房戶,以及毗連的開放式單位。
該類組合單位幾近分佈嵐山各座,由3至9座(不設4座)均有提供,惟上述兩度撻定的單位,長實先於上月22日公佈售價,定價分別214萬及966.7萬元,實用呎價分別為10,974及10,682元。其後,單位於上月26日錄登記售出,因獲折扣,成交價為1,003.6萬元。不過,買家於簽訂臨時買賣合約5天後未有進展,單位首次遭撻定。
兩買家各遭殺定約50萬
事隔一週,該組單位再度獲承接,據一手住宅銷售網顯示,兩伙單位於本月2日撻定重售,成交價不變,惟該類單位「撻完再撻」,錄第二度撻定,第二次承接買家同於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未有進展,兩組買家各遭殺定約50萬元。最新紀錄顯示,該組單位過去週三第三次賣出,造價不變,該組傳奇單位,三週內「賣三次、兩次撻定」。
市場有指,長實推售「1+親」越賣越平,不排除買家因深深不忿,覺得「買貴咗」而撻定。長實公佈9座16樓A及B室後,未計任何折扣,呎價1萬元,事隔近兩週,公佈3座同屬16樓的G及H室「1+親」單位售價,惟呎價降至僅9,024元及9,147元。
發展商昨隨即在記者會指出,嵐山10套7座的「1+親」單位,下週一加價約3%,但保留即供優惠15%。以7座17樓B室為列,以即供優惠計算,原售價770.1萬元,加價後售793.2萬元,加幅約3%。A室原價155.1萬元,調整後售價159.8萬元,加幅同樣約3%。
長實地產投資董事劉啟文表示,該類累售633伙,佔可推售單位逾八成,套現38.5億元。嵐山銷售策略仍維持買主單位可優先選購副單位的安排,下一步才會考慮拆售。今日會原價加推8個750方呎的三房戶,該批屬同類單位最後8伙。最平的5座1樓E室,折實價560.7萬元,呎價7,476元。
新世界發展(017)的元朗溱林,B1花園洋房,實用面積2,439方呎,連雙車位,以2,455.7萬元成交,呎價10,068元。項目累售208伙,套現逾12.7億元。另太古地產(1972)鰂魚湧新盤Mount Park Residence,最新錄7樓E室成交,成交價4,078.2萬元。

2 :
GS(14)@2014-08-16 21:12:14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815/18832693
【分 析】
樓價高企,不少市民抱怨儲十多年錢也難以上車之際,新盤市場卻出現不少買家,買入單位後卻又「閃電」撻定,損失幾十萬元定金的個案。
樓市氣氛好轉,發展商乘勢散貨,推出旗下一手盤發售。惟自從一手住宅條例生效後,所有一手樓均須再開賣前至少三天公佈售價,讓大眾市民瞭解物業及售價細則,再決定是否入市,其遊戲規則與過往發展商於售樓處現場,有見銷售氣氛熾熱,遂即場加推加價單位,以營造熱賣氣氛「焗」買家加快入市決定有別。
不過,縱然買家有時間消化物業售價,但一手市場仍出現多宗撻定個案,以大埔嵐山1期為例,迄今已錄得15個單位撻定。市場人士認為,每個撻定個案背後可能有不同原因,但買家有時衝動入市,惟簽約後才發現銀行未能承造按揭,或按揭成數與預期有差距等失去預算,而被迫撻定,此乃其中一個原因。
再者,發展商賣樓又各有特色,各有規則,如長實(001)賣嵐山,要買家簽訂無參觀同意書,不排除有買家入了票抽籤,揀樓後才驚覺「唔對路」而撻定;亦有可能部份買家「衰衝動」,未有考慮清楚就貿然入市,後悔或驚買貴而無奈選擇撻定。
六成單位開放式廚房 天晉IIIA奇則 罕有包括234伙三房戶
1 :
GS(14)@2014-08-20 22:09:40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820/18838112\r\n\r\n【本報訊】樓價高企,樓市怪象接踵而來,「奇則」新盤一個接一個。將軍澳首個限量地由新地(016)興建的天晉IIIA大玩奇則,960伙之中竟然有570伙(佔總數約60%)為開放式廚房戶,數量在大型屋苑中甚為少見,其中234伙(約佔總數24%)更加是主攻家庭客的600多方呎細三房單位,於市場上可謂極為罕見。\r\n記者:黃嘉銘 陳家雄\r\n\r\n聲稱最快下周可以開賣的將軍澳天晉IIIA,樓花期長達28個月,發展商隨即於今日下午開放示範單位予傳媒參觀,預計本週內會上載樓書及開價。集團副董事總經理雷霆昨表示,項目剛取得預售樓花同意書,並聲稱間隔「多元化」,相信可以吸納不同類型的用家。\r\n\r\n
\r\n\r\n
常見於200呎蚊型戶\r\n\r\n的確,雷霆所指的間隔不單是「多元化」,更可以用神奇來形容。據發展商昨日公開予傳媒參考的資料顯示,項目960個單位中,「無飯」(開放式廚房)單位共有570伙,約佔總數近60%。\r\n事實上,採用開放式廚房於近年新盤而言其實不是罕見,但最神奇的是,一般「無飯」單位只是約200、300方呎的蚊型戶,但是次新地竟然將234伙(約佔總數24%),主攻家庭客的606至673方呎的三房單位,亦設計為「無飯」開放式廚房戶,認真神奇。\r\n有區內街坊隨即質疑,既然有空間建三房出來,沒有理由容不下一個正式的廚房,認為是不可接受,又指煮食的油煙會影響小朋友。\r\n亦有市場人士指出,天晉IIIA為區內首個限量住宅項目,但限量的後遺症,往往就是令到發展商在設計單位時,要設計奇則來配合條款。\r\n\r\n
料為限量項目後遺症\r\n\r\n是次新地大玩細則的一房戶,確實是區內罕見,據將軍澳區代理透露,區內可以比較的一房戶二手屋苑就只有位於調景嶺的維景灣畔。現時屋苑只有不足5個一房400多方呎的單位放盤,叫價500萬元起,呎價即大約1.2萬元,業主大多叫價企硬。\r\n此外,同區新都城1期6座高層G室,實用面積363方呎,日前破屋苑呎價新高成交,成交價483萬元,呎價逾1.33萬元,反映區內二手繼續有價有市。\r\n另一方面,新地急急將天晉IIIA推出市場,很大程度上可能是避開與最大對手──奇則先鋒長實(001)的日出康城三期緻藍天正面交鋒,緻藍天提供1,648個單位。\r\n同時,區內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的項目暫已有四個,連同天晉IIIA及緻藍天在內,區內共有4,443伙單位新供應,將掀起一場搶客激戰,預料對區內一、二手樓價都會構成一定壓力。\r\n\r\n
【條例冇禁止明火煮食】\r\n\r\n【話你知】\r\n香港工程師學會消防分部前主席陳炎昌表示,現行消防條例沒有列明開放式廚房不准使用明火煮食,因為設計開放式廚房,須考慮多個火警風險因素,並非單一考慮火種原因。\r\n2011年屋宇署已公佈建築物消防安全守則,就開放式廚房設計提供指引,包括大廈及單位裝置消防設備,如花灑、煙霧頭等,以及大廈管理員須接受消防安全知識培訓等,須跟足指引設計,再交由署方審批,事實上,曾有面積約300平方呎的單位,其開放式廚房獲得批准使用明火的案例。
2 :
GS(14)@2014-08-20 22:10:03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820/18838114
【專家意見】
樓價越高,市民越住越細。發展商近年推售蚊型單位,當然計過度過,但背後原因,莫過於樓價升幅遠遠拋離市民收入,卻不能賤賣拖冧市場,惟有推售蚊型單位吸引上車客。
兩房戶或不合潮流
有測量師料未來住宅供應趨兩極化,一是針對上車客的蚊型戶,一是針對換樓客的大單位,兩房戶嗎?已不合潮流。
2011年政府推出限呎及限量地皮,三年後出現奇則,業界認為不是單一主要原因。香港測量師學會房屋政策小組主席潘永祥認為,越來越多蚊型戶推出市場,相信發展商是因應市場需要,除了本港人口結構變化,單身人士越來越多,對細單位需求上升。
再者,樓價高令上車難上加難,「現時樓價貴,唔夠錢咪逼住買200零呎囉!」至於大單位供應,主要視乎地區、家庭人數及入息等,以天晉IIIA為例,相信發展商看到該區以上車客及換樓客為主,故集中一房及三房戶,兩房較少。
測量師許偉國指出,未來住宅供應將呈兩極化局面,「一係就一房,有咁細得咁細,吸引首次置業……一係就大單位,吸引換樓客,因為佢哋有足夠負擔能力」。至於兩房單位,他認為這類單位與一房戶的買家沒太大分別,而且涉及稅款,動輒數十萬元,既非首次置業買家可以負擔,而換樓客要換樓亦不會越換越細。他個人認同,「限量」條款令畫則時需要作出遷就。
3 :
GS(14)@2014-08-20 22:10:15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820/18838117
【其他新盤】
恒基(012)深水埗福榮街188號曉盈,昨首度開放示範單位,該盤將於日內開價,首批50伙,最快下周開售。項目將提供即供優惠折扣,但詳情將於價單內公布。
曉盈昨日開放的示範單位以32樓A室為藍本,實用面積515方呎,間隔2房2廳連貯物房,露台約22方呎,工作平台約16方呎,樓底高約3.15米。現場所見,兩個面積相同的示範單位,其一連裝修,另一屬交樓標準,前者間隔經過改裝,貯物房與鄰房合併成大房,空間較原則大得多。細房設有衣櫃凹位,餘下空間極之狹小,睡床必須置於窗台上,否則無法容納。
另外,永泰(369)與南豐於2010年以約12億元(人民幣.下同)購入的上海浦東陸家嘴物業,現命名尚濱江,將於今年第四季在港推售。
尚濱江呎價挑戰滬新高
項目提供90個一房至三房標準單位,另有7個特色戶,總樓面近2萬平方米,預期下月底發售,標準單位每平方米12萬元起(約每方呎14,492港元),特色戶將挑戰上海新高,每平方米22萬元以上(約每方呎26,570港元)。全數單位售罄,可套現逾25億元。
尚濱江單位面積由85至336平方米(約915方呎至3,617方呎),銷售對象除用家外,還針對投資者市場,預計租金回報率可達4厘以上。該盤最快下月初開放示範單位,月中開價,月底發售。
10年8人死於非命 將軍澳彩貴閣變凶廈 雙屍案單位供特快公屋編配
1 :
GS(14)@2014-09-09 10:59:59■發生兇案的單位在走廊盡頭右方,走廊感應燈時着時熄,令現場份外陰森恐怖。黃耀興攝
【本報訊】房屋署最新一期「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破紀錄收到約8.5萬份申請,當中逾半更屬一人申請,今期可供揀選單位共639個,9個曾發生兇殺案。名單中在將軍澳彩明苑彩貴閣11樓的一個凶宅單位,去年曾發生雙屍命案,有精神病紀錄的丈夫用菜刀狂斬妻子10多刀後吊頸自殺;彩貴閣10年內最少8名住客死於非命,如兇殺、跳樓或燒炭等,堪稱全港最邪「凶廈」。記者:譚靜雯 佘錦洪
房署網頁昨上載特快公屋編配計劃可供揀選的單位名單,詳細列出639個不受歡迎單位位置、面積及租金等資料。今年申請人數破紀錄接獲8.5萬,較去年急增逾一成,當中4.6萬份申請更屬一人申請,但今年可揀選單位只有600多個,比往年逾千個大幅減少。在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下,署方會按照單位空置年期提供租金優惠,最多有12個月的半租優惠。
8.5萬申請編配破紀錄
名單上有9個單位曾發生兇殺案,分別位於將軍澳、天水圍、柴灣等,租金由588元至2,125元不等。在2001年起入伙,共有10座的彩明苑,由居屋及公屋混合組成。其中彩貴閣1107室首次「榜上有名」,該單位去年9月發生雙屍兇案,有精神病紀錄的蘇姓男子,一直與妻子十分恩愛,並與兩名子女同住該單位。但蘇在案發當日懷疑病發,用菜刀狂斬妻子10多刀,之後再上吊自盡,兩人雙雙身亡。兇案發生後單位一直空置,對面1108室的家庭也因兇案申請調遷,兩單位同樣納入今次的特快公屋編配計劃名單。而雙屍案對上一層的單位,三年前也發生殺妻案,一名男子疑因賭錢問題與妻子激烈爭吵,拔菜刀狂斬近30刀殺妻。彩貴閣在近10年內,最少有8名住客死於非命,除了兇殺案、也有跳樓或燒炭自殺等,堪稱全港最邪「凶廈」。
記者昨再到案發單位外視察,單位在走廊的盡頭,附近單位無人應門,而該條走廊更裝有感應燈,但走廊燈時着時熄,令現場份外陰森恐怖。在同一層的黎先生由屋苑入伙居住至今,他指知道該單位曾發生兇案,但不相信鬼神之說,並不感到害怕。秦先生也在同一屋苑居住了超過10年,他指街坊都知道屋苑不時發生死亡事件,「成日有人死,自殺、兇殺乜都有,但我冇做虧心事都唔驚。」今次計劃錄得破紀錄8.5萬份申請,首批二人或以上家庭申請者最快本月11日(周四)揀樓,單身人士則於11月才可揀樓,房署將於揀選單位前約一星期向申請人發出通知。各單位詳細資料可參考房委會網頁或致電27122712查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909/18860358
細單位增供應 屬智障式邏輯 周顯
1 :
GS(14)@2014-12-15 11:13:5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那天讀報,看到日出康城把單位細,因而增加了4000個單位,由於政府的供應數字,是用單位數目來做計算的,因此,這算是增加了4000個供應單位。
究竟把單位細,算不算是增加了樓宇供應呢?在政府以單位數量來作為計算方法,這當然算;在很多樓市分析員的眼中,或是在很多為民請命的政客的心目中,也當然算,甚至是有記者也曾經對我說,政府應該把單位的面積細,以容納更多的市民。
這牽涉到一個基本的問題﹕把單位的數目增加,而樓宇供應總面積不變,算不算是增加了供應?或許可以用股票做一個比喻﹕把股票拆細,算不算得上是增加了供應?又或者是像2000多年前的莊子說的「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是不是一樣的?
被逼吃樹皮草根 不代表需求大
其實,政府傾向推出小型單位,是基於一個基本推理﹕因為市面上對於小型單位的炒風熾熱,這證明市場對小型單位有需求,所以便大量推出小型單位。
我曾經為這種情,舉過一個比喻﹕當市民沒飯吃,迫得吃樹皮草根,這並不代表市場對樹皮草根有很大的需求,而如果政府因而多種樹,讓市民可以多吃樹皮草根,這當然是智障的。
不過,這說的雖然可笑,可是,在現今的社會,連政客、傳媒人士,知識分子,也居然也看不穿這些智障式的政策,這個社會,也實在太過反智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10年加推萬居屋 3.6萬單位無地
1 :
GS(14)@2014-12-17 17:07:5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7/news/ec_gbd1.htm
【明報專訊】政府昨日公布長遠房屋策略,承諾由2015/16至2024/25年度的未來10年,將總房屋供應目標訂為48萬個,較去年長策會提出的47萬,增加1萬個居屋單位。不過,政府10年擬建的20萬伙公屋及9萬伙居屋單位,至今仍未完全物色足夠土地,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承認,仍欠土地興建其中3.6萬個公營房屋。多個民間團體則批評長策無法處理房及租金昂貴等問題。
梁:繼續大力規劃推地
特首梁振英昨表示,政府已透過「雙辣招」遏抑炒賣及外來需求,但到最後「正本清源」的做法是增加供應才能解決供不應求,政府將繼續大力規劃及推地。
政府事隔16年後再次制訂長策,運房局長張炳良表示,長策以供應主導為原則,有三大策略,包括加建新公屋及新居屋、促進居屋流轉、增加土地供應及實施需求管理措施,以穩定樓市。他形容長策為本港未來房屋發展定下大方向,「是起點不是終結」。
公營房屋目標增至29萬
長策採納公私營房屋6﹕4比例,但政府最新評估後,發現房戶數目過去一年顯著增加(見另稿),增加對房屋的需求,故調整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至48萬個,較去年多1萬。張炳良稱,為回應社會對資助房屋需求,新增1萬個單位將作居屋發展,令公營房屋供應目標增至29萬,即每年供應2萬個公屋及9000個居屋,私樓單位則佔19萬;政府未來將於每年底公布長策推展報告。
運房局秘書長應耀康說,截至現時政府已覓得土地興建25.4萬個公營單位,仍有3.6萬個公營單位未找到土地,而且有部分土地仍未成功改劃,承認與目標有距離;私營房屋方面,未來3至4年將有7.4萬個單位落成。
根據運房局手上土地規劃,未來5年只能興建1.06萬間居屋,即要在往後6年一次建8萬間居屋,年推達1.3萬伙。對於居屋供應不平均,或出現大量居屋會在未來一次過推出衝擊私人樓市,政府消息人士稱,由於現時土地不足,的確會出現稍後年份才增加供應追趕目標的情,屆時政府會調節。
檢討私人發展商協作提供居屋
對於近期坊間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整幢出售新公屋予綠表公屋家庭、興建廉價居屋或推出48個月的遠期居屋樓花等,但有關建議全部未在長策文件具體列明,文件只承諾研究「豐富資助自置居所的形式」。張炳良昨回應,不評論具體建議,但考慮不同構思要評估其可行性及影響,成熟時會諮詢。他又說,為加快居屋興建流程,政府正檢討過往私人參建居屋經驗,探討可否與私人發展商協作提供居屋單位。
長策會成員劉炳章認為,隨樓市熾熱,長策只增加1萬個單位並不足夠,長遠仍要透過大幅增加土地供應滿足需求。另一成員王坤表明對長策報告失望、「不收貨」,認為政府無提出具體措施確保長策實現,擔心供應目標淪為空談。
團體批未處理貴租房問題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批評,政府單從開拓土地、多增房屋供應等,根本回應不了港人特別是青年人的住屋需求。他又批評政府未有徵收空置稅,租樓方面又欠租管和合適法例,以致租金不斷急升,業主亦因房利潤高而將單位愈拆愈細。
2 :
GS(14)@2014-12-17 17:08:0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7/news/ec_gbd2.htm
8.6萬房三成 不立法規管
2014年12月17日
【明報專訊】政府長策文件揭示房問題日益嚴重,最新推算香港現有8.64萬個房單位,較長策會去年諮詢文件66,900個多19,500個,急升近30%,但政府表明不會立法規管房問題。運房局長張炳良承認房有較顯著增加,但現時本港有數以萬計房住戶,一旦取締,不知道他們可以到哪裏居住,重申政府會透過增加公屋供應,令合資格房戶上樓。
張炳良:憂取締後無住處
長策會去年的諮詢文件提及本港有6.69萬個房,住有17萬人,特首梁振英去年更稱「是一個相當高的數字」;事隔一年,房數目卻持續增加。統計處最新房調查數據顯示,本港目前有8.64萬個房單位,當中5400個是板間房、8.1萬個是設有獨立廚廁或房間的房。而該8.1萬個房中,3.53萬個單位樓齡逾50年。
政府消息人士稱,去年由學術機構「政策二十一」做房推算,訪問2000個房戶;今年則由統計處以相若方法負責統計,訪問5000個房戶,再推算全港數字。
房蔓延,但張炳良稱,雖然民間聲音要求政府重推租管,但他擔心措施會減少業主出租意欲,令租盤供應減少,更可能導致業主「揀客」情更嚴重,如要求收取更高租金,認為措施弊多於利,最終會「好心做壞事」,重申問題癥結在於房屋供應,若有充足供應,樓價將穩定下來。他又稱,屋宇署會加強執法及取締位於商業樓宇或工廈的房。
團體:租管紓緩輪公屋 無礙租盤供應
多個基層住屋團體昨舉行聯合記者會,批評政府拒重設無租管,關注基層住屋聯席發言人陳凱姿批評,根據外國經驗,租管不會影響租盤供應,是利多於弊,可減少輪候公屋的人數。
3 :
GS(14)@2014-12-17 17:08:2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7/news/ec_gbd3.htm
80後指樓價貴 建屋拓地無幫助
2014年12月17日
【明報專訊】長策會提出未來10年建屋目標48萬個,但否決租管方案,亦沒有提及任何改善租賃政策的方法。「80後」的陳可樂與Jessie,過去一段時間與朋友合租旺角唐樓,每人付月租2000至4000元,他們都認為政府只顧建屋或找地的話,根本無助年輕人改善居住。
批政府無租住政策
近月是自由工作者的陳可樂說,年輕一代工作或生活較傾向想「自由」,亦想獨立於家人,不希望做「樓奴」,故過去他一直都是與朋友夾份租屋,支出約為收入的兩成,但現時所住唐樓卻遇上市建局「逼遷」,估計未來不能再以廉租租住同區單位。不過,他堅持會與友人「夾租」,只因看到不少人供樓如「樓奴」,他批評政府一直沒嘗試理解年輕人的狀,沒有提供租住政策。
他的室友Jessie則說,樓價繼續急升,「上樓」對她來說遙不可及,但公屋亦不符資格,即使政府提出加建公私營住宅,她與不少年輕朋友也不能受惠。Jessie指現時香港的租金已貴得不能接受,不少業主為賺錢又繼續經營房,變相令很多人每月的大部分收入只能用作住屋開支,或被迫與家人同住,令年輕一代看不到未來。
4 :
GS(14)@2014-12-17 17:08:3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7/news/ec_gbd4.htm
青年上樓未墨 消息:先照顧最需要者
2014年12月17日
【明報專訊】佔領行動結束,政府研判要優先處理青年對社會不滿,尤其要解決年輕人置業難問題,不過,昨日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未見針對青年置業墨,只重申要做好房屋土地供應工作,及研究增加資助房屋模式等。政府消息人士稱,社會上各階層都面對住屋問題,公帑要照顧最有需要的一群,雖然明白青年擔憂,惟不能接受只幫青年人置業。
資助置業措施 仍要考慮是否可行
運房局昨公布長近50頁的長遠房屋策略文件,除交代房策的歷史背景外,針對房委會的資助房屋政策,提出研究「豐富資助自置居所形式」,但無言明具體措施。政府消息人士解釋,早前做房策諮詢,聽到有意見可將全幢公屋改為居屋,百分百出售予綠表公屋家庭,加快流轉,另外亦有意見推長達48個月的居屋遠期樓花,政府仍在考慮。消息稱,策略文件無透露具體措施,因內部仍要考慮措施是否可行,如對公帑的影響等,並要考慮是否設先導計劃等,日後若「成熟一項才推一項」。
消息人士又解釋,公營房屋土地短缺,沒充足單位去推不同資助置業計劃,只能集中做好公屋和居屋,「就像煮飯,如果米飯充足,煮白飯之餘還可做炒飯、福建炒飯等不同款式;如果飯不足,只好全部用作煮白飯」。
就即將建成的水泉澳公屋項目,消息人士指會維持作傳統公屋編配,日後若有新資助模式推出,會在未來10年所建的9萬個居屋中撥出單位試行。
不過,今次文件完全無針對青年置業問題墨,政府消息稱,房策不能只針對解決青年置業問題而忽略其他有需求家庭,尤其房屋涉及公帑,應要優先照顧最有需要的階層。消息又指雖然社會提出不少協助青年置業措施,但問題核心始終是房屋供應不足,未解決土地供應問題,其他措施未必可行,例如研究提供置業貸款,若在單位供應不足下實施,政府便變相協助推高樓價,令市民更難買樓,「故不要將問題過分簡化」。
5 :
GS(14)@2014-12-17 17:08:4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7/news/ec_gbk1.htm
政黨評長策:空談願景 有心無力
2014年12月17日
【明報專訊】繼1998年後,政府再度頒布長遠房屋策略,但多名立法會議員包括泛民或工聯會等建制派,均對政府擱置租管,以及未有政策處理租盤市場感到失望。民主黨胡志偉認為,長策予人感覺是「空談願景,有心無力」,當中政府仍有3.6萬個公營房屋未覓得土地,即使已承諾的25.4萬個公營房屋,仍有不少土地未改變規劃用途,他擔心以政府現時低民望下,難以實踐承諾。
工聯會麥美娟對政府否決重推租管表示失望,認為未能減輕基層市民生活負擔。她指出,根據差估署公布的最新樓價指數,今年首10個月租金指數上升4.6%,同期私樓樓價升幅約10.4%,兩個指數均高於市民工資升幅,建議政府應考慮推出租管,特別針對房、籠屋及板間房,包括月租若為5000元以下,業主每年加租幅度不得多於10%;業主通知租客遷出期限由現時最少1個月延長至3個月。麥美娟稱,歡迎政府研究增加資助自置居所的形式,並要求政府加快土地規劃,建更多公營房屋。
倡推租管 設限人均居住面積
民主黨胡志偉建議,當局應考慮放寬未補價居屋及租置計劃公屋的租務限制,讓這些業主可於未補價下出租單位,增加租盤供應。工黨李卓人認為,長策未有解決即時的房屋問題,市民仍要繼續承擔高昂租金及居住房,認為政府應就人均居住最低面積設限,解決房面積愈來愈小的問題。
97%新居屋單位開門見廁所
1 :
GS(14)@2014-12-24 01:41:26
■尚翠苑大部份單位一開門便見到廁所。楊柏賢攝
【本報訊】2,160個新居屋單位,下周二起接受申請,售價約187萬至326萬元,16至17年入伙。5個居屋屋苑分別位於荃灣尚翠苑、青衣青俊苑、沙田美盈苑、美柏苑及元朗宏富苑。今期居屋多達97%單位的大門對正廁所,堪稱「奇則」。記者:譚靜雯 袁柏恩 陳家雄為解決市民置業需求,房委會推售2,160個新居屋單位,實用面積由371至511平方呎不等,沿用市價七折推售,平均呎價約5,593至6,113元。白表家庭入息上限為4.6萬元,一人申請為2.3萬元,資產上限分別為101萬元及50.5萬元,綠白表比例維持6:4。房委會下周二起接受申請,截止日期下月12日,今日起在油塘大本型商場設兩個「清水房」、屬荃灣尚翠苑的示範單位供市民參觀,並會派發售樓書、價單及申請表等。特首梁振英昨參觀示範單位時稱,新居屋明年3月攪珠,5月揀樓。5個屋苑中,以荃灣尚翠苑規模最大,3座共962個單位,當中A座28樓6號一個511平方呎單位成為今期居屋「樓王」,售價高達326萬元。但屋苑絕大部份單位的設計大門對正廁所,只有A座58個單位毋須對正廁所。屋苑更座落工廠區,部份單位會受噪音滋擾,部份高層單位更望到荃灣華人永遠墳場。宏富苑同樣座落工廠區,有明渠及污水處理廠,可預見貨櫃車每日出入,加上撲鼻臭味,希望環境清幽的業主需三思。工廠區食肆多一早打烊,唯一優點是屋苑步行至朗屏站只需約5至6分鐘。青俊苑遠離青衣市中心,環境清幽,但前往港鐵站,則需乘巴士或小巴接駁,車程約15分鐘。
麥玲玲:不利健康
對於大門對廁所的「奇則」,玄學家麥玲玲指出,這種設計不利健康,家人吵架會較多,住客可用門牆或暗門取代有門框的廁所門。她又稱,墳地為陰地,如單位對正山墳,對家宅不太理想,如山墳位處屋苑西南方,或距離近至可清晰看到墳碑,風水更差,影響健康。如選擇有關單位,裝修時應以淺色為主,若看到墳碑,可以窗簾或窗紗遮蔽。驗樓專家詹濟南則稱,一般私樓設計不會大門對廁所,直言新居屋設計差劣。不過,長策會委員王坤仍估計反應踴躍,因為今期居屋單位少,政府多年來未有推售全新居屋,加上市民擔心樓價持續上升,估計超額認購70、80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223/18978754
第一代居屋買家 教師花17月糧置業35年光景 16.6萬元單位升值至508萬
1 :
GS(14)@2015-01-07 01:03:37
■穗禾苑業主劉老師讚單位客廳有300多呎,空間足以跳繩,廳外並設有露台。左圖為同類單位。
【本報訊】一個彈丸之地,兩代港人,三十五載同樣面對住屋供不應求的難題。80年代居屋誕生,旨在協助市民自置居所;今日樓價越挾越高,停售12年的居屋重推,燃起市民上車希望。本報追訪第一代居屋買家:火炭穗禾苑及何文田俊民苑住戶,道出當年買樓,都是因為兩個字──「需要」。即使單位目前已升值30倍也拒割愛,異口同聲說「賣咗買唔番」。記者:陳家雄 陳東陽
■吳婆婆指其一手購入的俊民苑單位間隔四正。屋苑所有單位外設花槽位(右圖)。
劉女士乃第一代居屋穗禾苑業主,現居一個建築面積703方呎、實用617方呎的3房戶。80年代她任職教師,月入約1萬元,當年與家人同住柴灣徙置區,為了改善生活環境,「嗰陣政府推出居屋,話可以屋換屋嘛,所以柴灣徙置區換過嚟」。她稱,當年首選是何文田俊民苑,因位處九龍,次選才是穗禾苑,但最終首選抽不到,退而求其次。她眼神堅定地說:「當年買入價16.6萬元,面積703呎,隔籬單位面積400幾呎嗰隻單位,賣9萬幾。」她還記得:「平過私人樓啲啲,當年居屋有分期付款,嗰陣財政司係夏鼎基,第一期借錢利率4厘,第二期借錢5厘。」不過,她和家人決定花儲蓄「一炮過」買入這個單位自住。
「可以喺個廳跳繩」
她稱穗禾苑好住,單位間隔四正,「個廳有300幾呎,可以喺個廳跳繩㗎!」多年來,看見單位升值,今日她住的這類型單位,最近成交價升到508萬元,比她當年買入價,升幅約30倍,但她無動於衷,並謂:「97年嗰陣都賣過400幾萬,但呢度風涼水冷,空氣流通……
白表客佔95% 料45人爭一單位
1 :
GS(14)@2015-01-13 22:06:09
【本報訊】樂富居屋銷售中心連日來人山人海,截至昨日下午5時,房委會累計收到41,000份申請表,單日錄得7,400份申請,但數字仍未計算經郵寄提交及屋邨辦事處接獲的申請表。前房委會成員王坤形容,昨天排隊遞交申請表的場面墟冚,屬歷來罕見,估計今次新居屋申請表總數有望高達10萬份。房委會最新數字顯示,截至昨日下午5時,樂富居屋銷售中心累計收到41,000份居屋申請表,約1,800份為綠表、白表則有39,200份,超額認購18倍。逾4萬份申請表,白表佔高達95%,按綠、白表比例為六比四,白表配額只有864個,即白表申請者是最少45人爭奪一個單位。揀樓次序以家庭優先,單身人士排最後,即意味白表單身可揀樓的機會近乎零。
8.8萬人睇示範單位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居屋中心未來數日需處理郵寄申請及各屋邨辦事處所收到的申請表,意味申請數目只會有增無減。而截至昨日,樂富共派出約219,500份居屋申請表,其中約69,900份是綠表、149,600份是白表;到大本型參觀居屋示範單位的人數累計約為88,500人。前房委會成員王坤形容,新居屋申請的墟冚場面歷來罕見,「遊客嚟到香港見到咁多人排隊,可能以為唔使錢抽居屋」。他建議,政府應為單身人士設配額,另預售遠期樓花。■記者譚靜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13/19000998
洪水橋棕地建六萬單位
1 :
GS(14)@2015-01-15 08:45:07
【本報訊】洪水橋新發展區自前年完成第二階段公眾諮詢,至今逾一年,政府終決定於今年首季展開第三階段公眾參與,將一百九十公頃棕地上的貨櫃車場等物流設施遷入新型多層工廠大廈,預計廠廈地盤面積可達兩公頃以上,騰出棕地發展房屋,作為發展「棕地」的試點,料可提供約六萬個住宅單位。
物流設施遷入樓宇
施政報告透露,洪水橋、元朗南和新界北有不少棕地,多年來被用作物流及停車場等用途,政府現正研究將部份使用者遷入多層樓宇,以洪水橋新發展區作為試點,騰出土地作住宅等發展,並預留約六十公頃土地作物流業等相關用途。消息人士指,過去曾諮詢物流業界意見,明白傳統工廠未必能滿足其需要,故參考了外國經驗,建議興建新型工廠,可方便大型車輛進出及放置大型機械,認為技術上可行,期望能騰出更多棕地作住宅等發展。當局會研究利用擬建的西鐵洪水橋站及現有天水圍站附近土地作商業發展。■記者鍾雅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15/1900351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