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權貴愛減肥買化妝品
1 :
GS(14)@2013-08-07 00:01:39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806/18365588
健身室湧現
今年5月在平壤大同江邊開業的海棠花館,有香奈兒與SK-II化妝品、有卡地亞與施華洛世奇的首飾、名錶有勞力士與歐米茄、就連西裝亦賣500至700美元(3,900至5,500港元)一套,讓人恍如置身中環IFC。除了百貨商店,還有餐廳、按摩室、桑拿房、網吧與美容院等。
向來仇視資本主義的北韓有這巨變,有脫北者透露,是因為資本主義已逐漸滲入市民階層。現時平壤以外已有類似海棠花館的商場,全國手機用戶亦已突破200萬,而減肥更早在兩三年前已開始在特權階層流行,令健身中心紛紛湧現。
其他轉變還有新經濟政策。領袖金正恩上台後推出「628措施」,在農產品及工業領域按成就分紅,不再規定生產目標,農戶只需上繳60%至70%收成,部份地區產量因而提高10%。
南韓《朝鮮日報》
化妝品直銷商Mary Kay擬內地拓網購
1 :
GS(14)@2014-10-20 12:50:5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20/news/ec_ecb1.htm
【明報專訊】今年前三季內地零售市場的增長整體放緩,但全球最大的化妝品直銷商之一的玫琳凱(Mary Kay),今年至今在其最大市場中國的銷售額增長近四成。玫琳凱亞太區總裁蔡慶國認為,中國的零售需求仍強勁,只是網購已快速成為大眾消費習慣,企業要跟上潮流才能繼續在這個市場獲得「省鏡」成績單。
中國超美 成最大市場
在全球35個市場銷售產品的玫琳凱,去年錄得批發銷售額超過30億美元,其中佔全球銷售額逾兩成的中國市場,去年起超越玫琳凱大本營美國,成為該公司全球最大市場,並在各大市場中增長最快。今年至今玫琳凱在中國的銷售額按年增加36%,並於年初斥資1.35億美元在上海買入一棟辦公物業,繼續部署在中國的擴張。
蔡慶國表示,中國消費者很接受「口碑營銷」,因此有美容顧問為他們一對一進行購買服務的直銷模式,在中國發展很快。但他強調,中國零售市場的需求增長並沒有放緩,但近年的營商環境發生很大變化,淘寶、亞馬遜等網購平台飛速發展,對傳統的實體零售衝擊很大,即使是依賴於與消費者面對面交流的直銷模式,對網購趨勢亦不能忽視,「如果企業抓不住這個趨勢,銷售一定會下滑」。
「現在中國人的消費模式是到實體店體驗,再到網上格價和購買」,針對這個消費習慣,玫琳凱的官網亦設立了網購區,網購時客戶會分配給一名美容顧問,通過網絡吸納更多客源。其後若通過美容顧問購物,會比網購價最多平兩成,繼而將網上吸納的客戶轉至其擅長的線下消費模式。
滬自貿區 先帶旺直銷超市 主打進口食品化妝品
1 :
GS(14)@2014-12-01 12:32:2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01/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上海自貿區剛過完一歲生日,但在金融及協助外企資金調配上進展較緩慢,不但政策存模糊之處,離普通市民生活亦遙遠,惟卻意外造就誕生在自貿區的「直銷超市」外高橋進口商品直銷中心(DIG)成為市民購物寵兒,本報記者實地採訪,平日已有大量上海市民湧入這間「超市」購買進口貨品,帶旺自貿區。
上月記者實地考察自貿區內外高橋保稅區,這裏距離市區需約1小時車程,工作日的下午,四周冷冷清清,唯獨外表不起眼的DIG內人山人海,排隊結帳需至少15分鐘以上。DIG佔地約1500平方米,以銷售食品和化妝品為主,在這裏可以買到澳洲生蠔、美國車厘子、德國葡萄酒、日本藥妝等逾6000種進口商品,前來購買的市民全都滿載而歸,部分商品折扣後較市區廉宜兩成。
部分商品較市區廉兩成
有市民告訴記者,這裏的進口水果折扣較大,同一款比利時朱古力的價格較市區更便宜近200元(人民幣.下同),但亦有市民反映指出,部分貨品價格較香港仍貴。
更有意思的是,DIG並不局限於自貿區內,還開進了上海市區。目前DIG已在浦東新區開出兩家分店,還在浙江溫州開設了一家分店。一位自貿區店負責人告訴記者,只要是DIG品牌的,在區外開設的分店也和自貿區店同一價格,近期還計劃在上海市區再開7家分店。
DIG可率先實現全國複製,未來3至5年在全國設30至50家新店,同時設立電商。
創新商業模式 低價銷售
據悉,DIG並非傳說中的免稅店,作為自貿區內的創新商業模式,DIG是通過向一級供應商直接採購,簡化貿易手續,降低流通成本,從而實現低價銷售。
不過要複製第二個DIG或許並不容易,全因這間直銷中心出身不簡單,其母公司外高橋國際貿易營運中心是外高橋股份的全資子公司,而外高橋股份的控股股東是國企外高橋集團。
DIG母公司、外高橋國際貿易營運中心負責人曾對內地媒體解釋,過去即使進口商品已經完稅,此前內地政策上,亦不鼓勵保稅區內的貨物直接零售,而自貿區成立後,法規不再禁止直接零售,也讓公司決定試點開設零售店銷售保稅商品,這意味DIG是自貿區的副產品。至今年8月,DIG自貿區店的月銷售額已達1800萬元。
(自貿區系列.之一)
明報記者 甄佳佳
2 :
GS(14)@2014-12-01 12:34:4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01/news/ea_eaa2.htm
全國複製滬自貿區
2014年12月1日
【明報專訊】上海自貿區於去年9月成立,中央提出要在3年內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體系,但才1年左右,已經有21項涉及投資管理、貿易監管、金融創新方面的措施在全國複製推廣,目前還有30多項制度正由相關部門進行總結和評估,條件成熟後也會分批分期推行至全國。
擴大試點至廣東天津福建
隨愈來愈多成熟措施已複製全國,第二批自貿區名單即將公布的聲音再度響起,福建省商務廳副廳長鍾木達甚至表示,國家領導人在北京APEC會議上已發布在廣東、天津、福建擴大自貿區試點的決定。
這與當初外界認為,上海自貿區模式要運行3年後才會覆蓋全國的理解有出入。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早前便解釋,是上海方面主動加壓,提出總體上成熟一批推出一批,3年內一年走一步,而不是3年期滿才一次過推出所有創新措施。
一方面上海主動提速,另一方面中央領導人也明確這個走向。10月27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中,國家主席習近平便指出,上海自貿區取得的可複製經驗,能推廣便要盡快推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上月初的經濟座談會上,也表明上海自貿區的好政策不應該「只局限在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同時,《關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進展和可複製改革試點經驗的推廣意見》已通過審批,將於近期推出。
學者:應分工 免重複建設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現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麗認為,不同地區試驗的東西應有所區別,尤其金融需要集聚效應,短期未必需要複製推廣,「比如天津可以主攻融資租賃業務,福建可以和台灣有更多自由往來」。否則有可能會重複建設,導致地區間互相競爭,應該加以避免。
3 :
GS(14)@2014-12-01 12:35:0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01/news/ea_eaa3.htm
【明報專訊】金融改革是自貿區創新的重頭戲。作為首批入駐自貿區的外資銀行,花旗銀行中國副行長裴奕根(圖)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自貿區掛牌一年以來,人民幣資金池是自貿區內最受企業歡迎的業務。長遠更看好剛剛推出的FT帳戶(自由貿易帳戶)前景,到時更方便內地企業和個人到海外投資。希望可以在明年第一季度成為首批參與FT帳戶的外資行。
冀明年首季 首批設FT外資銀行
作為資本帳開放的前哨,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跨境人民幣借款等業務率先在落地自貿區,想像空間巨大的FT帳戶業務也於今年6月正式落地。對境內企業來說,擁有FT帳戶後,企業資金不再僅限於跨境借貸,基本就是擁有了一個可以和境外資金自由匯兌的帳戶。它的前景幾乎等同於離岸帳戶。
裴奕根表示,希望花旗盡快成為第一批獲批FT帳戶的外資行。他表示現在正等待央行批複。他指出FT帳戶推出的意義較人民幣資金池更為重大,FT帳戶的資金流出不僅限於借貸,還可用做海外投資、匯款,如外匯保值,投資港股等,成為接入海外金融市場的工具。不過FT帳戶推出時間尚短,應用還有待加強。
花旗在自貿區成立支行,目前跨境業務已佔支行交易總額80%以上。裴奕根表示,在自貿區,花旗主要服務跨國集團的子公司及境內大型國企及民企,「負責幫企業在全球找資金」。裴指出資金池建立後,原本企業在境內和境外人民幣不能雙向流動地資金,如今可內部平倉借貸,無需外借人民幣,提高效率,同時降低對外負債。
對於外界質疑自貿區金融改革進展緩慢,裴奕根認為金改不存在快和慢,銀行和企業從消化政策、準備到修改程序、控制風險都需要時間,目前是成熟一個業務做一個,更關注將現有的業務做大做強。他最後表示自貿區目標3年內有100家企業將財資中心搬來自貿區,屆時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將發揮更大作用。
4 :
GS(14)@2014-12-01 12:37:1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01/news/ea_eaa4.htm
什是自由貿易帳戶﹖
2014年12月1日
【明報專訊】自由貿易(Free Trade)帳戶體系,簡稱FT帳戶,指銀行為客戶在上海自貿區分賬核算單元開設、按統一規則管理的本外幣帳。這些在自貿區開立的FT賬戶,幾乎等同於離岸帳戶,意味境內企業擁有一個可以與境外資金自由匯兌的帳戶。
境外企業開設FT帳戶,意味它們可按准入前國民待遇原則,獲得相關金融服務。但上海自貿區推進的資本項目可兌換,不是「完全的、自由的」可兌換,而是「分類別、有管理」可兌換。
內地擬完善化妝品關稅
1 :
GS(14)@2015-04-29 18:02:4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29/news/ea_eaa5.htm
【明報專訊】內地旅客近年湧往海外購物,國務院昨日召開常務會議,計劃降低外國日用消費品關稅,增加或恢復關口的免稅店,希望鼓勵更多內地消費者留國購物。同時,稀土稅制及成品油質量,亦有相應改革,中央目的或是「肥水不流別人田」,希望保留國內消費力。
據內地傳媒引述消息表示,會議決定要提高境內消費,包括服飾、化妝品等消費品的稅率會進一步完善。最重要是計劃6月底前,開始試行降低海外日用消費品的關稅,受惠的商品範圍亦會逐步擴大。
日後,民眾在關口的免稅店內購物時,免稅購物額及免稅貨品種類將會增加,此舉是為了方便消費者於境內購買外國產品。
增免稅購物額 資源改按價徵稅
至於,稀土、鎢及鉬等資源稅,亦會由以往按量計算,改為按價格來徵稅。同時,這類礦產資源的補償費會降至零,並停止收取價格調節基金,防止地方政府違規設立收費基金,影響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