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EA:油組上月產量新高

1 : GS(14)@2016-11-11 08:02:49

【明報專訊】總部設於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昨表示,倘油組(OPEC)不減產,明年油市可能維持供應過剩的局面。國際油價昨跌約1%,布蘭特期油昨跌穿每桶46美元,紐約期油在每桶44美元水平徘徊。

IEA在月度報告稱,10月油組日產量達到3380萬桶,再創歷史新高。上月全球每日供應量增加80萬桶,至總數9780萬桶。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產量接近歷史高位,尼日利亞和利比亞產量恢復,伊朗產量亦恢復至制裁前水平,伊拉克產量也創新高。油組將於本月底召開會議,討論可能將日產量降低至3250萬桶至3300萬桶之間。但油組成員國產量一再上升,為落實凍產增添難度。IEA稱,若油組未能達成協議,個別成員國繼續增產,油市明年仍可能供應過剩,為油價帶來下行風險。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565&issue=20161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966

內地上月新增貸款大跌46%

1 : GS(14)@2016-11-12 05:39:33

【本報訊】內地10月份人民幣新增貸款大幅減少,低於市場預期。人民銀行公佈,上月新增貸款6,51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月大幅減少46.6%,差過市場預期的7,000億元。截至上月底,人民幣貸款餘額為104.77萬億元,按年增加13.1%,增速比9月底高0.1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同期低2.3個百分點。人民幣存款餘額則為149.74萬億元,按年增長11.5%,增速按季上升0.4個百分點,按年低1.2個百分點。至於反映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的社會融資規模,則由9月份的1.72萬億元,降至10月份的8,963億元,按年升逾60%,但同樣低於市場預期。首10個月社會融資規模累計達14.35萬億元,按年增加1.78萬億元。另外,上月廣義貨幣(M2)餘額151.95萬億元,按年增長11.6%;狹義貨幣(M1)餘額46.54萬億元,按年增長23.9%;流通中貨幣(M0)餘額6.42萬億元,按年增長7.2%。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2/198308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167

加辣後綠楊零成交 上月樓價高企

1 : GS(14)@2016-11-15 07:58:25

【明報專訊】本月初政府再推辣招對抗熾熱樓市,有分析指二手交投或會下跌。樓齡逾30年的荃灣鐵路上蓋大型老牌屋苑綠楊新村,10月份的平均成交實呎為11,575元,雖較今年9月高峰位11,601元略低,但卻是近兩年來,首次連續兩個月維持逾1.1萬元水平,並屬屋苑歷史高峰價。

明報記者 謝穎怡

綜合各大代理數字,綠楊新村今年最多成交月份為8月,期間錄得13宗成交,而10月份交投已大幅回落,僅錄5宗成交,比9月份的9宗下跌約44%,本月截至上週五(11日)更暫未錄得成交。雖然成交量放緩,但做價卻持續高位徘徊。代理指,自前一個週五加辣後,綠楊新村盤源未有太大變化,暫涉及30個,2房入場費約500萬元。

該屋苑上月份已錄不少高價成交個案,其中位於E座高層3室,實用451方呎,同屬兩房間隔,業主開價580萬元,終以563.8萬元成交,實呎12,500元,成今年屋苑第二高呎價成交個案。

嘉湖實呎9252元 屋苑新高

另外,天水圍嘉湖山莊有買家趕於加辣前,因可節省逾50萬元辣稅,不惜以破頂價入市。市場消息指,嘉湖山莊美湖居3座高層F室,實用441方呎(建築578方呎),開價420萬元,以408萬元於上週五成交,實呎9252元(建呎7059元),呎價創屋苑分層標準戶歷史新高。原業主於2000年以135萬元購入,帳面獲利273萬元或2倍。

有代理指,買家雖未決定上址會用作收租或予家人自住,但由於本身持有物業,因此趕於加辣前入市,以節省約51萬元稅款。

天晉加辣後810萬沽 兩房新高

此外,將軍澳天晉2期5B座中層A室,實用549方呎,屬兩房戶,今年9月原業主叫價800萬元推出,即使政府加辣,業主最終仍反價10 萬元或1.3%,以810萬元售出單位,實呎14,754元,為天晉1期、2期歷來首宗標準兩房戶的成交價突破800萬元關口,而相關實呎亦為屋苑同類同面積兩房單位新高。

據悉,原業主2013年3月以591萬元買入,單位3年升值37%,帳面賺219萬元。

[二手放大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829&issue=201611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421

上月宣佈暫別娛圈 擬美國生B吳若希終報喜 懷孕3個月

1 : GS(14)@2016-11-20 23:52:01

■一直盛傳大肚的吳若希,昨日向前經理人親口承認懷孕3個月。資料圖片



吳若希今年9月跟澳門闊少男友Alex分手後一個月即火速翻撻,她更於社交網暗示暫別娛圈,隨即惹來大肚傳聞。連月來吳若希一直未肯承認大肚,直至昨日她終在Instagram宣佈喜訊:「幸福的事要發生了!」她的前經理人Simon昨轉述吳若希親口承認有喜:「我有咗3個月喇!」據悉明年5月便25歲生日的吳若希,將於同一個月份在美國迎接小生命來臨。



連月來盛傳懷孕的吳若希,昨日終於承認懷孕3個月,可喜可賀!現年24歲的吳若希,今年9月宣佈與拍拖半年的澳門闊少男友何兆鴻(Alex)分手,一個月後火速復合。由於吳若希上月10日在社交網留言暗示暫別娛樂圈:「有時在一個環境呆到累了,就要給自己一個新的挑戰,親愛的豬們,我想休息一段時間,發展自己另外的工作,你們會支持我?你們會等我嗎?」因而惹來大肚傳聞。


傳獲贈900萬新樓

早前有傳吳若希懷孕3個月兼獲Alex送贈900多萬何文田新樓,但她未肯多講,僅在Ig留言表示:「有咗3個月會通知大家,結婚通知大家,應承你!」本月初有傳媒拍得吳若希肚凸凸現身澳門,她也未肯承認懷孕。直至昨日下午,吳若希忽然於Ig上載一張半身相,並留言道:「幸福的事要發生了!」雖然她未有透露何事,但本報收到消息,吳若希已跟唱片公司老闆何哲圖承認大肚,而她前經理人Simon昨日亦得到吳若希親口承認懷孕3個月。Simon昨午向本報記者透露剛與吳若希電話聯絡,他說:「一路以嚟我同Jinny(吳若希)都有聯絡,見好耐冇聯絡,打畀佢問吓佢最近點,佢就好不經意咁話有咗3個月,我都好愕然,但好高興嘅,佢同我講:『有好消息呀,我有咗3個月喇,遲啲再講啦,好忙呀!』咁就end咗件事囉。」



【昨日】■吳若希昨日於Ig貼新相並宣佈有幸福的事發生。

【上周】■吳若希上周在Ig上載全身相,懷孕3個月的她身材未見有異樣。


分手後始知有咗

據估計,吳若希今年9月19日在社交網宣佈與Alex分手時,仍未知道自己懷孕,直至上月10日她在社交網暗示暫別娛圈時,估計已知道懷孕,並火速跟Alex復合。據悉吳若希一直在澳門安胎,但日前她已與Alex前往外地旅遊。據知情人士透露,Alex一直希望與吳若希到美國結婚生仔,預產期為明年5月的吳若希,將會隨男友意願到美國生B,由於5月23日是吳若希生日,換言之BB將跟她同一月份出生。不過,吳若希一直深信風水,玄學家陳定幫曾為她與Alex夾八字,指出她於2018年才適合結婚,估計她會待生B後再於2018年與Alex拉埋天窗。記者昨日曾致電吳若希,但未獲回覆。另外,玄學家陳定幫昨表示未接獲吳若希通知懷孕,他說:「佢未通知我大肚,亦冇搵我擇日子結婚,本身好早之前話過佢哋最好2018年結婚,今年好似太快,不過佢今年有喜慶星,代表生仔結婚,如果今年結婚都冇問題,只係2018年更加好。」採訪:皓騫


■吳若希跟男友Alex分手後,上月發現懷孕,更火速跟對方復合。資料圖片

■獲唱片公司老闆何哲圖力捧的吳若希,因懷孕而暫別娛圈一年。資料圖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19/198384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259

上月人幣資金外流422億美元 創新高

1 : GS(14)@2016-11-25 07:09:55

【明報專訊】法國最大的資產管理銀行Natixis(法國外貿銀行)發表報告稱,內地以人民幣結算的資金流走,今年第3季創下去年811新匯改以來最高。根據該行的統計,10月份人民幣結算的資金外流達到422.8億美元(見圖),為歷史最高水平。

佔整體外流比例急升至四成

Natixis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學家彭藹嬈表示,最值得關注的是人民幣的資金外流佔整體資本帳資金外流的比例急升,由年初的一至兩成到現時的三成至四成。她相信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是在外匯管制之下,人民幣離境比外匯離境容易,走資自然會選擇容易的渠道。近日羅湖海關接連發現旅客攜帶多達10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出境,似乎佐證了彭藹嬈的看法。深圳海關在本周三通報,年初至今在口岸查獲1.71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5%。彭藹嬈又稱,另外一個原因是利用假貿易走資,多數也是採用人民幣結算。

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表示,中國的銀行表面上看似是與影子銀行對立的部門,但實際上卻已經成為影子銀行的最大玩家。由於多數銀行的存貸比率已經逼近官方75%的底線,貸款增長困難,銀行必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不少銀行已經幾乎發展成投資銀行的模式。2015年銀行理財產品(WMP)的規模按年增長8萬億元人民幣至23.7萬億元人民幣,今年仍會繼續上升。但她相信,由於監管層已經及時出手,中國銀行界不會發展成雷曼案件的翻版。

內銀似與影子銀行對立 實際是最大玩家

彭藹嬈則表示,內銀壞帳率今年年底將由目前的1.76%增加至2%。所有銀行當中,資金風險最大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這類銀行的存貸比平均72%,但如果計入表外資產,經調整後的存貸比高達110%。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33&issue=20161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867

美上月非農就業勝預期

1 : GS(14)@2016-12-03 04:38:00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非農就業表現勝預期,失業率創逾九年最低,但11月平均時薪意外下跌,使市場對通脹預期略紓緩。道指周四創盤中新高後,周五早段未能承接上日升勢,早段最多曾跌40點。


料明年最少加息兩次

美國11月非農就業增加17.8萬份,略好過市場預期的17萬份。上月失業率由4.9%降至4.6%,為2007年8月最低。11月平均時薪按月跌0.1%,略遜市場預期的升0.2%;按年亦跌2.5%,差過10月升2.8%。投資者繼續押注美國本月加息。據聯邦利率期貨顯示,本月加息機會率為100%。此外,市場預視明年初最少加息兩次,利率期貨顯示2月及3月加息機會率超過九成。華爾街三大指數周五個別發展,道指早段跌37點,報19151點;標普500報2191點,升1點;納指報5265點,升14點。市場靜候意大利周日(4日)舉行憲法改革公投,歐洲股市周五尾段向下,英、法、德股分別跌0.72%至1.23%。意大利富時MIB指數向下,報16952點,跌0.85%。歐元報1.0646美元,跌0.15%;歐元兌港元則見「8.2算」,報8.2538元,跌0.19%。美滙指數造好,昨曾見101.07,升0.03%。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持續上揚,昨曾見2.425厘;30年期國債孳息亦升見3.07厘。油價偏軟,倫敦布蘭特期油報每桶53.15美元,跌1.46%,紐約期油亦跌1.18%,報每桶50.46美元。現貨金價向好,報每盎斯1,174美元,升0.4%;現貨銀價偏軟,報每盎斯16.43美元,跌0.5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3/198534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894

全球債市上月蒸發13萬億

1 : GS(14)@2016-12-03 05:05:33

【本報綜合報道】30年債券牛市似將戛然而止。彭博巴克萊全球總體債券指數11月跌4%,為該指數1990年創立以來最大跌幅。另外,該指數市值上月蒸發1.7萬億美元(約13.26萬億港元),亦是紀錄高位,而同期全球股市增加6,350億美元。美國重拾經濟動力,候任總統特朗普承諾減稅,及提出1萬億美元基建投資,促使投資者紛紛拋售孳息率近乎歷史低位的債券,轉而增持股票。另外,市場料聯儲局加息步伐加快,通脹預期升溫,而各國央行暗示或縮減買債規模。特朗普勝出後短短兩周,投資者從美國債券基金撤走大約107億美元,為2013年「QE減碼恐慌」以來最大規模資金逃難。同時,美股卻創歷史新高。日興資產管理公司澳洲子公司利率及滙率首席全球策略師Roger Bridges表示,很多投資者開始認為債市牛市經已結束,明年初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或有可能上漲至2.7厘水平,如果歐洲央行本月8日會議上討論削減購債規模,債市勢將受到衝擊。


美股早段漲55點

10年期美債孳息率昨日曾漲3點子至2.41厘,德國10年國債孳息率曾升4點子至0.32厘,同年期英債孳息率亦曾上升6點子至1.48厘。美國周五就業報告公佈前,受惠於油價高漲,美股周四早段上升,道指升55點,報19179點。標普500指數升2點,報2201點;納指跌1點,報5322點。至於歐股方面,英、法及德股周四尾段跌幅介乎0.2至1.1%。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2/198524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015

港上月人幣存款急跌首三周挫5% 銀行界續看淡

1 : GS(14)@2016-12-03 05:05:33

【本報訊】受美元走強衝擊,11月人民幣貶值速度加快,金管局預報首三周人幣客戶存款會較10月底明顯下跌。消息透露,該局初步收集數據顯示,11月首三周存款較10月底跌約5%,但最後一周表現未知變化如何。記者:劉美儀



多間銀行指上月人幣客戶存款跌勢加劇,減幅是今年以來最明顯,按月計會有單位數下跌,預期11月及12月連續兩個月客戶存款及資金池總額,均較10月底顯著減少。金管局發言人回覆,尚未收到11月全月的人幣存款數字,待數字確定後會公佈,存款升跌受投資者資產配置及對人幣前景看法、實際使用、業務需要和利率等因素影響。10月份本港人幣存款掉頭下跌,惟按月僅跌0.4%。


曾淵滄:大部份人幣已沽

去年8.11滙改後,9月底本港人幣存款及資金池(連存款證計),分別按月跌8.5%及8.2%,是該局公佈人幣資金池以來最大單月跌幅。今年7月份錄得最大人幣存款單月跌幅(跌6.2%),主因是英國脫歐,英鎊跌引發美元升及海外人幣拆倉潮。高峯期曾持有「幾百萬」人仔存款的股評人曾淵滄表示,去年底已換走大部份人幣,目前只保留數十萬元當平日使用,因他是2006年港元仍貴過人幣(每百港元兌超過100人幣)時敍造存款,故沽貨時沒有滙率損失。他指8.11後到今年10月,是央行滙改引發人幣貶值,但10月起至今,不是人幣跌而是美元升,因加息升溫、特朗普當選及人行不再干預所致。對仍持人幣存款的客戶,他說「冇得建議」,要視乎美元幾時停止升勢。


渣打:跌勢較10月底加快

渣打香港個人金融業務存款主管麥傑良指,10月份人幣存款微跌,但11月「見到存款確實較10月底跌快咗」,該行單計零售客戶存款,按月減少約5%、6%。自去年滙改及今年初人幣大跌後,他指第三季人幣已見趨穩,惟第四季跌勢又加劇,他估計上月及本月份,會續見人幣存款流失。上商執行副總裁兼產品拓展處總監陳志偉及永隆銀行存款部主管龔志明均說,11月份人幣存款明顯跌得急,大細額存款到期後,都有兌回港元或美元現象,料上月份人幣存款應有單位數按月跌幅,是今年以來跌幅顯著的一個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2/198523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016

證監上月批出28資產管理牌今年最多

1 : GS(14)@2016-12-03 05:06:02

【本報訊】上月證監會一口氣批出28張資產管理牌照,數量創全年單月新高,其中多間基金新貴均由前大行賓架坐鎮。分析指內地豪客喜歡在港經過基金投資,私隱比在內地行實名制下投資較有保障。證監會於11月一共批出28張俗稱「9號牌」的資產管理牌照,按月大增40%,當中除了中資的百益投資、第一前海、前海資本亞洲等,亦有不少為海外創投基金,例如Altair Capital、嘉桓資本、Caldera Pacific、Kristal Advisors等。與香港上市公司有關的則有南華投資管理、太陽國際投資服務、天利金融等。總計今年首11個月,共新增154張「9號牌」,意味有逾百家基金公司加入戰團。證券業協會會長繆英源認為,除了看中「儲夠經驗」後可發行中港互認基金之外,不論是內地或海外的中小型基金,都難以獲得QFII或QDII額度,故在香港設立基金,即可透過滬港通、深港通代客投資,尤其吸引希望在港保密地投資的豪客。細看當中多家新取得牌照的基金公司,其負責人員均具國際大行背景,例如金維資本的兩名負責人員(RO)來自美林、其中蕭耀恒更在2005至2008年任職雷曼兄弟亞洲。鳳凰(國際)資本的廖文禮曾任中信、摩根士丹利、中金。至於五洲資本的宋煜麟來自康宏資產管理,金獎章全球投資的黃慧嫻則為港資AMTD舊人。來自瑞銀、瑞信的霍逸倫(Charles Firth)及Lucas Kiely,今年暑假離開舊東家之後,成立宏觀對沖基金Rafiki Capital,同於上月取得牌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2/198524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027

官媒:銀聯境外保費挫99% 上月僅錄3000萬 陳健波:內地客需求仍大

1 : GS(14)@2016-12-07 07:24:39

【明報專訊】今年10月底銀聯落閘禁止以銀聯卡繳交香港保費,昨日有內地官方傳媒報道,銀聯卡11月境外保險交易插水,金額按月急跌逾九成至僅3000萬元人民幣。不過,有分析師表示,有關消息早於昨早傳出,市場已消化傳聞,料對保險股股價影響不大。

明報記者 邱曉欣、顧冷冰

香港保險業監理處早前公布數據,今年首三季內地客新做保單保費金額達489億元,佔總新做保單保費近37%,已超越2015年全年內地客新做保單總額316億元。不過,中國銀聯於10月29日起,宣布全面暫停以銀聯卡繳交香港保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銀聯卡境外保險交易已由10月的80.6億元人民幣降至11月僅3000萬元人民幣,下降幅度達99.6%。本報曾就此向銀聯國際查詢,惟至截稿前未獲回覆。

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表示,在銀聯於10月全面取消內地保險客戶通過銀聯繳交香港保費前,以銀聯卡繳交保費佔內地客新做保單保費金額約30%至50%,雖然11月起已無法再用銀聯卡繳費,但他認為即使11月銀聯卡境外保險交易金額有所下跌,「點都唔會得幾千萬」,認為市傳跌幅逾九成的說法不可信。

料11和12月內地客新做保單數目下跌

陳健波又稱,雖然內地人現時不能透過銀聯卡買保險,惟需求不會因而減少,「如內地客對人民幣持續抱有貶值預期,即使不用銀聯卡,(內地客)都會千方百計透過其他渠道來港買保險」。他表示,愈來愈多內地人持有香港銀行戶口,亦可透過網上付款及匯款等方式投保;投資細額保險甚至可直接以現金支付,預期11月及12月內地客來港新做保單數目將有所下跌,但估計內地客會盡快覓得其他支付渠道,繼續來港投保。

分析:消息已消化 對保險股影響不大

有美資大行分析師認為,消息在開市的時候已經傳出,但友邦(1299)和保誠(2378)的股價都未見有大變化,說明市場已消化消息。10月底銀聯落閘至今,友邦股價累跌10%,市場已對銀聯交易量下跌有充分預期。另一方面,落閘後不久,保誠便聲明,其內地客人有八成都有香港銀行帳戶,不影響購買保單,此聲明亦有助提升投資者信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214&issue=201612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3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