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古靈精怪集資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4/blog-post.html
因為被認為集資行為怪異,招商局國際一度被洗倉。收市後,透過公關安排,又來個電話會議,大投資者要知多的、小投資者要知多的、媒體亦要瞭解多的,為何要拒絕傳媒?

公關失分,媒體希望替公司解釋,亦等同對方自動棄權,亦將小股東權益棄之不顧,實在要打八十大板!!

老實,市場好,小股民好,對一四四印象不俗,云云中資來說,招商算實事實幹,做好本業,從不搞古靈精怪企業行動。

集資?無問題、供股?亦無問題。但溢價供股,同時數字上三年後溢價代價全數歸還,市場就是搞不清。

四成負債率要集資,但逾百五億集資所得,逾一半還債。公司認為集資方式最佳?但每股盈利大攤薄、等同成本變相增加。

用首年八釐息率,索性可換股債會更便宜,用招商個招牌借銀團,九成九毋須八釐息。

當然,透過有關方式集資,利息開支不列入損益帳內,數字上慳息,但息始於是來自公司本身,數字遊戲已經表露無遺!

如果用招商說法,既集資,又為股東公平起見,你一四四大可以溢價供股,但大股東設禁售期,並同時向股東一次過派特息,道理其實跟招商MCS框架,方向一致吧。

市場多古怪野。招商之外,恆大負債大增,但卻大派高息。還有早前新世界最高估值提出私有化新大,亦有內銀盈利增長放緩亦維持派息率。

如果諗得的,可能會諗多左,但如果唔諗,或者未必適應市場新常規化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457

通了誰?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4/blog-post_12.html
07年8月某日下晝情景,再活現眼前,同樣一紙通告,同樣股市由爭持、變喪追,同樣給予市場譁然的興奮。

所唔同嘅係,七年過後,佈局來得精心策劃!

先由內媒放料,形容、運作、規模兼備,再有總理一句,確認計劃權威性,接住港交所停牌,不足三小時內,中港證監會公佈,互聯互通啟動了!!

直通車好,合作互通好,由於涉及資本帳開放,誰是主人實在太明顯,2千5百億人仔,相當於本港五個交易日成交;

每日額度計,亦等同兩成左右平均每日成交,錢多左、對股市影響已經體現。

股市一定要升,理由不難理解,但以內地炒風,即日鮮性格,用人仔買港股,等同比港人最少八折優惠,更重要是,兩地交收機制不同,一個T+1,一個T+0,套戥易?抑或操控容易?有勞中港證監了!

互聯互通之下,內地人買港股要搵經紀,先經兩地交易所,再由本港經紀執行,交易所角色猶如睇門口。

首先,資本帳事關重大,佢地需要mark 數;其次,由於涉及每日額度,兩個交易所角色有待進一步釐清,到底佢地係咪收齊order,先轉介俾對方市場經紀?抑或一爆即停?

系統是交易所今日不斷強調事情,人仔處理量之外,佢地無講既,仲包括兩地交易系統速度分別之大,若任由兩地交易指示直入直出?不得了!!!

交易所既係水閘,亦係守門口,表面上完美之極,但再諗深一層,所謂互通,其實係pure long,即是只有買、不能沽空或做相關套戥,背後又有咩影響?

互聯互通半年後的事,但一紙公佈,形同滬深交易所首階段合併,市場政策,資金流向,總之太多,太多,誰是主人,香港市場獨特性係乜?值得諗諗!!

市場真正功能應該反映價值,發掘潛力、集資平台,滬港市場互通機制下,上述是其中一個目標之一。

香港市場希望更多資金,內地市場希望更多資金之餘,亦冀望香港市場成熟方式可以引入。

如果只著眼資金的話,定價、發揮潛力、集資,就可能僅僅淪為炒賣、扭曲、及套利。

兩地機制仍然不盡不同,是否因為互通而觸髮套戥?並達到兩地股份價差收窄,並且一致?

長遠事,長遠才會發生。再者,兩地市場基於投資者結構,衡量因素不同,基本上有如戴兩副不同眼鏡,如果以為三千多億即時改變一切,似乎太跨大呢數千億!!

價差不同,沽貴買平,的確合理,但今次如此情況,個別溢價股跌幅如此大,實在要問,係咪跌過籠呢?

從今日、尋日、及個多星期股份走勢睇,多隻原本唔明點解升既股份,宜家開始明!

澳門博彩股,原本預見頂,爆!! 本地銀行股,併購都七七八八,照爆!!!券商股,近排又郁!!!

太多,太多,難怪中環人只可以聯想三個字,「春江鴨」。我地興奮之日,已經成為部份人套現之時。

中國證監會發言人有兩句說話很值得深思:  投資習慣不變、第二句係不將深交所列入互通,乃基於風險管理因素。

用呢兩句說話再分析,其實在在代表,內地炒風習慣不會一時三刻有變,加入深圳,情況或更瘋狂。點都好,多謝國家之餘,香港市場要嚴守嘅係監管、規舉,並且從而提升自我價值,否則,對香港來說,互聯互通之後,就是被淘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61

機關算盡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4/blog-post_14.html
經歷「橫空出世」的滬港通,市場被震驚未及消化同時,很容易走漏眼另一宗世紀收購。

我國對資源仍然情有獨鍾,不離不棄,不斷獵物。單單一個月內,我國已經用近百億美元,中糧買軟性商品,最新更有五礦鯨吞秘魯鋼礦項目。

成全中國對商品收購胃吶,既有萊寶集團,最新有嘉能可,以兩間公司,尤其後者數口之精,機關算盡,以至時機掌握一流,兩宗交易對中資來說,Good Deal or not,時間好快證明一切。

嘉能可出售秘魯銅礦醞釀好一段日子,期間銅市場由牛變熊,惟成交價仍近六十億美元,仍然可達預期上限,始終證明嘉能可作為商品高盛,非浪得虛名也。

作價高之市場吃驚之餘,更甚是由本港一二零八.五礦牽頭收購,不禁叫問,食得起咩?

五礦計算埋今日昇幅,市值仍只有九十多億,收購的項目大過曬整個公司總和,如果覆行其他債務及項目開支的話,作價更高達近八十三億美元。

收購較市值高數倍資產,單單財務顧問費用涉及二億多美元,亦等於五礦資源市值兩成。

撇除收購潛在集資、賣得貨、或其他因素,巴克萊認為,收購始終覆行公司資產升幅五倍目標承諾,而以今日秘魯項目攤佔六成二股權計,該行估計每股盈利潛在升幅達到三倍。

因為三倍潛在升幅,投資者不介意作價貴及其他可能要會面對舉債效應。無他,大家都知交易是為國家,國家一定會支持。

以整個項目涉及融資為例,因為國開行出手,一,證明是項屬於政策性收購、二,利息成本隨時低於Libor加三點五釐,香港一級藍籌都無咁低息!!

為銅、為礦、為資源,國開行好,港交所行各自西征,收購後,五礦掌管全球第三大銅礦,加上LME定價權、及上海庫存全球最多左右因素。譁,我國終於落實實體商品定價權第一步,可喜、可喜。

如問題拉闊的話,近年中資出現頗多鯨吞個案,例如之前中信泰富,或多或少,反映克強經濟學利用市場亦非非流空談,事關市場功能之一,最終是幫手俾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62

「新」中信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4/blog-post_16.html

國企改革的重頭戲,由中信股分整體上市展開了第二步。

中信泰富公佈向母公司收購資產具體方案,收購作價幾乎等同資產估值。

高達2200億人民幣作價,當中約78%會以發行新股支付,涉及1770億人民幣,每股作價13.48元、較收市折讓5.7%,其餘499億就以現金支付。

這與市場之前估計、以發債取代新股減少攤薄不同,加上現金部分又要透過配售舊股支付,小股東權益由原來近42%大幅攤薄至3%,攤薄效應非常巨大。

扣除原有股東的3%持股後、要達到15%最低公眾持股量,仍要額外配售12%股分,相當於46.7億股。

更令股東不安是,今次交易作價並不便宜,由於國資委要避免國有資產,規定不能以低於賬面值出售。

結果新中信市帳率,仍達0.9倍,以今時今日市況,似乎看不出小股東有多大著數。

收購完成後,中信泰富會改名為中信股份,雖然中信強調交易屬重大收購,並不是反收購或重新上市,已得到港交所確認,但證監現階段仍有可能作出介入。

交易完成後,公司業務會由能源及鐵礦、拓展至金融及製造業,房地產等重疊業務就會整合。

預期整體資淨產、收入及淨利潤,都有3至5倍提升,每股核心盈利會提升0.43元,管理層強調交易可以創造價值,但股東權益就會攤薄38%。

無異,今次中信泰富注資變相遷冊本港、實現中信集團整體上市,是改革的大創新,有如當日中信勇闖以紅籌在本港上市之氣魄。

只是對股東,就似乎有點不夠慷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63

非官方統計局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4/blog-post_9474.html
國家統計局今日云云數據之中,市場忽略一項,而該項數據亦如實如映,馬雲如何重要。

當局一系列數據入面,留意的話,零售數字今佈方面,首次劃分來自網購銷售部份、首季僅得八百多億,佔整體零售總額僅一點三個百分點,點解咁少,點解跟預期出入極大?

事關當局統計的,僅限於限額以上單位網上零售額,至於市場經常提及的網購數字,購物網站、線上零售等等,全部不包括在內。

國家統計局好老實,按發言人指,佢地好想有更大統計覆幅,但能力所限,一切有待阿里巴巴為首數據提供協議啟動之後,才可落實。

正正因為咁,阿里巴巴重要性已不限於科網巨企、中國EBAY.....,而係被正式確認為非官方統計局,或者用中環人形容,小型國家統計局!!

新經濟股當災,但未阻阿里巴巴問鼎武林霸主地位,今日阿里巴巴傳出,下星期一會向美國監管機構遞交上市文件及招股章程後,雅虎、軟庫一度升九巴仙。

正常及樂觀反應是,阿里上市提早炒定,但觀乎兩隻如假包換阿里影子、真身兼備股份,一年升幅倍倍聲,大家又可以問:呢的係咪叫大戶FRONT RUN,他日可以SELL ON
FACT??

馬雲對上市不敢輕視,雅虎在業績電話會議期間,多番被追問亦指,不能說、不能談。

阿里靠雅虎公佈最新季度數字,收入、盈利大增,大家叫好、大家話值,大家亦終於明白,點解有光棍節、點解要谷銷售,點解動力態態。

都係華爾街日報最老實,上市整靚盤數嘛!!!

全球最大新股即將誕生,對於投資行連番讚美,馬雲並無慷概回報。據稱,阿里巴巴上市承銷團及上市費用,只有百分之一點一,跟「瞼書」看齊,而瞼書當日正正向農行抄橋。

集資額一點一上市費,以預算巴巴集資額計,即大約二億美元,五大保薦人亦不能均等均分,皆因二億入面,有三成屬於表面現金,即邊間做得好、搵客多、服務好、邊間就會從呢三成表現金中分得較大,呢招又係農行教!

投資市場入面,錢既可以解決問題,亦可以推得郁人做野,不難想像是,阿里上市會有極多大戶、大基金、大孖沙入股、而估值亦因而超高,論功行償磴現於此!

有趣地方是,既然市場之前已經對巴巴有了無邊際期望,天文數字估值,阿里用表現金呢招,不外乎離三個原因;一,馬雲為人並唔豪爽、二,馬雲上市估值好大咬、三,連馬雲自己都缺乏百分百信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64

出人頭地?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4/blog-post_17.html
股份代號依舊,但中信泰富名字行將成為歷央。

由香植球年代泰富發展,過渡至榮智建王朝,稍後易名為中信股份;

呢幾十年歷史標誌中資開業,到現在要做大做強,能夠在港跟怡和、九倉和黃等老牌綜合企業力比天下。

幾乎「零成本」取得中信股分所有資產,代價是小股東被大幅攤薄:每股盈利獲提高28%,但交易會攤薄每股帳面值38%,小股東得不償失。

之前盛傳、中信股分借殼中信泰富,完成整體上市,會是央企「大刀闊斧」體制改革第一擊。

但結果? 有基金經理形容,只是中信股分透過財技,在不需動用內部資源,透過「拉上補下」完成上市,連之前盛傳遷冊亦未有出現。

或許FT 的LEX說得對,阿爺的確想將中信變身,但最終未必能夠由南瓜變成玻璃馬車,可能只是一個加了碼的大南瓜。

亦從另一角度,中信泰富從來而是,未試過長期管理及壯大一項資產,一買一賣,回歸前有香港電訊、國泰、中電、之後光纖網絡、基建、到現在鯨吞母公司資產,如果再無其他,今次照計會成為中信泰富或日後二六七,真真正正管理業務的一次。

由歷央契機過渡性特殊身份,到發展所需的央企改革,成今次千億交易關係,中央、相關部委、人士之外,其實是中信證券、中信資本。

如此巨額交易,單以數千億估計金額乘百分之一至二顧問費計,和味過和味龍。

當然,中信證券及資本顧問費用多少,涉及財務建議工作有幾多,無人會知,但中環以至投行界均認為,譁,莫非CHINESE IBANK抬頭,我國再毋須要大摩,細摩,高文乎??

但亦有人戲言,二六七之DEAL,交量額雖大,但異常簡單;一,估值早有獨立審計師國資委,一倍P BOOK鐵價不二,易過借火;

二,無CB、無BANK LOAN、亦暫時無國際策略投資者或大戶,外資關係網用不上,百分百印公仔紙做一項交易,牽涉最至關重要財務顧問其實為計數機一部,將交易額除以當然宣佈增發股份作價,小學生都OK!!!

做財務顧問不難,做二六七管理層不難,但股東卻是最難,如果在大幅攤薄與潛在增值,及接收大量本港已上市資產做選擇?點好。

財務顧問以往老外最好,老外最強,題外話,二六七之外,大如淡馬鍚入股和黃,亦自行搞掂,並由淡馬鍚旗下收購合併部負責為主,又係無IBANK份。

同樣,百度、騰訊、阿巴巴巴,收購個接個,亦鮮有I BANK幫手。

莫非所謂世紀交易,增值戰略併購簡單異常,法規、財務、監管通通次數,係咁既話,中資行終於出人頭地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65

咖喱或中餐?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4/blog-post_24.html
投資、買股!!中國,OR印度?CNBC做一個統計,近半數話,寧愛India,不要China。

人人話,新興市場已變為食之無味,但年內,最少兩印熱炒。

印度今年以來,單計互惠基金淨流入金額有五十多億美元,反而我國頭四個月未過,外流加共已達六十二億美記左右。

個個話,經濟增長高,帶動股市強。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季增長仍有百分之七點四,但上證指數年內跌幅近百分之四,而二零一零年到目前為止,粗略計算累積跌幅超過三成半,股民人數減少幾百萬。

相反,印度經濟增長僅百分之五,或左右爭持,多間機構料中、短期增長僅僅四至五左右,惟三年零接近四個月內,印度市升幅累積有百分之三十。

為什麼有增長不代表股市強?何解同樣新興市場,一樣人口眾多,國家夠大,兩個市場完全異樣?因咩事,中國輸俾印度??

連串問題,有人會答,中國有結構問題嗎? 印度無咩?

中國經濟欠乏效率,而且十分官僚! 印度其實問題更大。大家性質相近,問題同樣,但印度市憑咩,市盈率可以較中國高??

對於種種問題,基金界解釋,現今中小股做主流,新興市場民資企業冒起概念方興未艾,中國在股市企業結構組成層面,輸左。

一來,我地央企主導;二來,大部份中國民企個「朵」花左!!

而且,私營企業入面,太多其實從事傳統業務,又輸多的!

至於經濟師解釋,更加簡單。他們認為,中、印高增長已成過去,既然獲得共識的話,印度在數字上已經實現,或出現增長減慢情況,再爭議地方不大。

至於中國,由八到七點四,相差零點六個百分點,存在爭議性,辨論性仍然相當之大。

前Pimco 埃利安有一個相當簡單說話,他指人人都認定中國要增長減速,但減速過程太多雜聲,例如經濟由百分之七點五,降至七,到底軟著陸,抑或硬著陸,外界有爭拗,而諷刺是,七其實屬於公認可接受的合理增長。

印度既無呢方面問題,同時間印度息率水平較高,無得拗,又有息誘,於時咪印度囉!

咖喱或中餐,故事可能帶出,中國並不是增長及改革兩者選擇,而是刺激經濟政策,及沒有刺激政策,邊一方面最終帶來好處的反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965

癲瘋債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4/blog-post_23.html

債市沉悶,債券瘋狂,誰說資金無出路?

企業發債潮近日進入脫彊野馬的癲瘋狀態,短短幾日中資為首區內企業,已經一抽抽近百億,係美金!!

又德銀估計,按現時速度移動的話,未來兩、三星期內,區內債再有多一百億發行額。

騰訊近兩年再次債市集資,結果馬化騰榮登債市王者席位,憑廿五億美元,不費勞力,更不用龐大包銷團,先創區內第二大企債集資額,更破亞太除日本外最大宗科網公司債券發行。

更重要,更更重要,為市場愛QQ,抑或大肉腸,簡單一宗再融資債,幾乎等於腸王上市集資額一倍!!!

叫你服未!!

騰訊之後,隨即殺出海油、即時亦獲中國海外加入,區內以北南韓,外換銀行亦成功發行二級資本比率補充債,為區內首宗、區內以南、泰國、菲律賓間間老總都大叫大嚷:I WANT TO SELL BOND!!

癲瘋債市,事必有因,賓卡指,中國因素令股市注定上落格局,再有突破,令資金繼續寧賭公司不執笠,不賭經濟、盈利。

其次,半年業績期過,亦即係BACKOUT期完,財務上融資一向旺。

第三,一月入債市閃電式死亡,死因並無債市已死,而是大批內地濫發,暫時「隊爆」。

目前市場正留意中海油債有多強,按賓卡交易檯指,八八三會分三批,三、十及三十年債,預計隨時四十億美元或以上,有機會破記錄之餘,三十年債區內企業籌組難度性一向較高,今鋪可作指標。

至於債市QQ跑出,雖然定價息率較指導價大幅收窄,但報稱上市首日仍然TRADE低幾格,馬化騰加QQ,令最新發行債券,三年期部份美國投資者認購佔比高達八成,遠遠遠遠遠超過以往五成佔比慣性上限。

騰訊債大收旺場,除債市小寶憑其寶號已有號招之外,或多或少亦多得同期招債的中糧所賜。事關中糧發債同期分三及五年,息率溢價同樣為百多點子左右,比下去,騰訊財務狀況贏,現金流勝,而更重要,中糧債一上市,即潛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966

肉腸何價?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4/blog-post_22.html
萬洲強勢出擊,奈何鎩羽而回。

中環人知悉萬洲要大降集資額後,第一個反應並非失望驚奇,而是一句:They have today!!

萬洲,原名雙匯,因收購Smithfield,易名萬洲,英文名字WH Group。

W、H兩個英文字出處何來,代表咩?好多人摸不著頭腦,亦正正引證中國人一句說話: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也!!

萬洲未致於上市擱置,而事實上,對一間因為一宗收購而負債率大增至倍數計的公司,擱置對萬洲來說,更是萬萬不能。

種種跡象,萬洲敗北,早有註腳:
一,不設基礎投資者,當時美其名是不須要,實際上是找不到;
二,招股價八至十一點五,相差三個半之多,或四成多幅度之大,算是股壇異數,或者是早留有餘地;

中環投資界以They have today形容萬洲鎩羽,並非憎呢間公司,討厭佢地,而是在於萬洲大咬。

首先,以市盈率估值中位數率,幾乎全球上市同類型食品股份最貴;
第二,涉及在於Smithfiled值幾錢;

「賓卡」用萬洲上市估值,再以公司佔美國權益率,萬洲一上,等同於美國腸價值逾百億美元,亦代表一年內不足,Smithfield呢隻美國腸,估值大幅提價三成有多!!

試問,整體股市升幅遠低於三成、全球食品價格升幅亦不及此幅度,超市一包美國腸一年加幅亦不足一成,萬洲的確難以理服人!

老實,中環早於萬洲公開招股首日,已傳出要被逼腰斬,期間有指中資力撐,兼左一個挪威主權基金、右一間友邦、國壽,中間殺出索羅斯入飛!!

Fine!!!香港人始終精明,又講呢的??明眼人都知,有古怪!

萬洲用二十九間投行安排上市,破盡記錄,但費用計算,係咪浪費?過豪?

名單所見,星展、荷蘭合作銀行、Natixis幾間IPO安排上市罕有名字均榜上有名,說穿了,其實幾間當日有份借錢為萬洲收購,現在來個分餅仔。

而廿九間,假設基金經理被追call要貨,平均每間兩個電話計,每名基金經理可以接收高達五十八個請想萬洲來電!!

或者安排行或公司忘記兩個字:反感!!!!

隻資兩成屬舊股,賣方高盛、淡馬鍚等基金,又係一個Time up signal!!!

反應差,舊股套現好夢難圓,反而加劇萬洲上市股價壓力。市場是現實,大咬、不慷概、無概念,就會叫你別浪費時間!!

醒少少的話,萬洲要做並非中美豬隻融合概念,而是要高舉食品安全、萬洲腸才是抵食夾大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967

摩指如夢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10.html
對區內股市來說,明早清晨有關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三個決定,受注意力及重要程度,遠比世界盃為大。

摩指會就三個問題作出決定:
一,是否將A股納入、
二,是否將南韓股市提升為成熟市場級別、
三,是否將台灣股市亦納入為成熟市場?

顯而易見,三個決定之中,以首個最為關注:地位提升、資金追捧、肖鋼對摩指早已流曬口水。

而內地有關部門早就加入摩指做足準備,包括加QFII額度、改革市場、以及推滬港通,而據稱,港方向內地推銷滬港通時,亦有觸及,有我等如有摩指。

入摩指的話,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會即時制定一個備考參考指數,作為過渡。初步預期,中資股因為A股榮登摩指,佔MSCI指數數目,由一百三十六隻,增至三百八十五,當中二百二十一為A股。

但要搞清楚,有摩指是否等於要大升?喪追貨?答案否定。

皆因目前,國企、紅籌、民企在摩指新興市場指數佔比已達百分之十八點八,一旦加A股,比重僅增零點六個百分點,換言之二百幾隻股份攤佔零點六個百分點增幅,有數得計!!

大摩讚中國在加大QFII額度,及引進國際投資者有功,而如果他日QFII額度全面撤消、貨幣全面自由兌換,中資股可以享受百分之二十七點七的指數佔比。

但另一重要註腳是,其他標準要具備國際水平,係咩?如果內地因為視摩指如夢,從而推動市場質素真正提升,某程度上比入摩指更值得高興。

A股入摩指僅時間上問題,對整個區內基金而言,南韓及台灣能否列入成熟市場,更惹人關注。

亞洲四小龍中,香港、新加坡老早被界定DM,但南韓及台灣仍未夠秤,原因之一是貨幣未夠全面開放,以及股份大部份並非流通。

以南韓為例,三星等於整個南韓股市,而以市盈率計,三星七倍左右低盡全球,但當中涉及大量家送限售股,計算在內的話,三星絕不便宜。

由於兩個市場,各自有貨幣流通,及股份因素制肘,基金界重注,兩地市場地位不獲提升,繼續未夠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7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